跳至內容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二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
正編 卷之三
卷之四 

起庚辰李太宗乾符有道二年,盡辛未李仁宗廣祐七年凡五十二年

庚辰二年,宋康定元年春正月朔,日食。

二月,發宋錦綺賜羣臣。

先是,帝令宮女織爲錦綺。旣成,至是,命發所貯宋錦綺,頒賜羣臣。五品以上錦袍,九品以上綺袍,示不復用也。

御批:是。

夏四月,詔詞訟悉委開皇王日尊裁決以聞。

以廣武殿爲聽獄訟所,凡天下詞訟,悉令裁決以聞。

註:廣武殿,在天安殿龍墀之西。

冬十月,佛像成,大赦。

初,帝命雕書佛像各千餘、寶幡萬餘,至是成。設會,大赦,免徒流人罪,賜天下稅錢之半。

御批:太濫。

辛巳三年宋慶曆元年夏六月,殿前指揮使丁祿、馮律等謀反,伏誅。

祿、律謀反,事覺,詔捕祿、律及其黨,下吏治。祿、律等皆伏誅。

冬十一月,詔威明侯日光知乂安州。

日光,太祖第八子,在乂安有惠政。及卒,州人立祠祀之。

註:日光祠,在乂安、會統、白塘等社,今存。

儂智高叛,討,擒之。復授廣源州牧。

智高竄居山洞,至是,與其母阿儂由雷火洞復據儻猶州,改其州曰大曆國。帝命將討之,擒智高歸京師。帝以智高父兄俱伏誅,憫之,赦其罪,授廣源州牧,復以雷火諸洞及思琅州與之。

註:廣源、儻猶二州,註見通瑞五年。雷火洞,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雷火洞,在諒山府西北廣源、儻猶二州之間,今改未詳。思琅州,初隸太原,今屬高平省,李爲思琅,陳因之,屬明分爲上思朗、下思朗,黎改爲上琅、下琅,今上琅、下琅二縣是。

壬午明道元年宋慶曆二年春三月,帝如哥覽,親耕耤田。

御批:當辰宋以明道紀元,夫豈不知,亦襲用之,可鄙。

註:哥覽,地名,今無考。

秋九月,地震。

閏月,禁官吏徵收浮濫者。

百姓賦斂,聽輸官十分外取一分,謂之橫頭,過者以盜論。管甲、主都及徵稅人過例徵收者同罪。百姓訴者復其家。三年,京城人吿者有賞。○庫司徵收絹稅私受人絹者,一尺杖一百,一匹配役一年,以上照匹數加配役。

註:管甲,官名,太祖順天十六年,定諸色管甲。主都,未詳。橫頭,黎貴惇見聞錄:管甲、主都及徵稅人十分之外取一分,以爲祿,謂之橫頭。吳仕史註:橫頭,如黎朝賦斂之外有筆紙錢是也。

文州叛。冬十月,命開皇王日尊討之。

以開皇王爲都統大元帥,討之。

頒刑書。

辰獄訟繁興,法吏拘於律文,務爲深刻,刑獄多有枉濫者。帝爲之惻然,命中書刪定律令,參酌辰世所適用者,定門類分條款,別爲一代刑書。書成,詔頒行之人皆稱便,因改元明道。○辰又申定條禁,凡賣百姓黃男爲私奴,已賣者杖一百、刺面二十字,未賣而已爲人役者杖一百、刺十字,知情買者減一等罪之。凡盜官牛者杖一百,所盜牛一頭罰二頭。夜入人家姦人妻妾,主人登辰格殺者勿論。彊盜得財者,杖一百,未得財而傷人者流。

註:刑書,潘輝注歷朝憲章文籍志:李太宗刑書三卷,今不傳。黃男,吳仕史註:李朝民年十八登黃冊,謂之黃男,二十歲以上謂之大黃男,其保養私奴者,惟年未及黃男乃可。

十一月,定贖罪令。

民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身有弱疾與皇親大功以上犯罪者,皆聽贖,惟犯十惡不原。

大饑。

癸未二年宋慶曆三年春三月,命開皇王日尊討愛州,奉乾王日中討文州。

辰愛州、文州皆叛。帝以開皇王爲都統大元帥討愛州,奉乾王爲都統元帥討文州。及文州平,奉乾王獻所獲良馬四,賜名載天、廣勝、追風、日馭。

註:愛州,卽淸化,註見黎聖宗光順十年。文州,註見太祖順天十八年。

秋九月,加儂智高太保。

智高授州牧,至是復加太保,賜之印。

造戰艦。

辰占城逆命,帝欲征之,謂左右曰:「占城十六年來不修職貢,意朕之威德不加乎。」皆曰:「陛下卽位以來,彼逆命不庭,惟布德施惠以懷之,未嘗伸威耀武,非所以懾遠人也,竊恐海之未嘗伸威耀武,非所以懾遠人也,竊恐海丙異姓諸侯有如占城者,陛下何以制之。」帝意遂決。至是,詔造龍鳳、魚蛇、虎豹、鸚鵡戰艦數百餘艘,備調撥也。

御批:導諛已甚。下同。

冬十二月,詔諸軍繕兵甲。

辰長春殿御楯自動無故自動,帝以問羣臣。皆曰:「鸞先風翔礎,先雨潤感應之機也,今將興師,兵器自動,庸何疑乎。」帝然之,詔諸軍繕甲治兵,期以明年春伐占城。

註:楯,食允切,與盾通千也。

賜百官明道錢。

甲申天感聖武元年宋慶曆四年春正月,帝自將伐占城,克之,斬占主乍斗,其妃媚醯投江死。

帝以開皇王日尊監國,親督諸軍,萬艣齊發。舟至大惡海口,風濤靜帖,命改大惡爲大安。抵麻姑山,紫雲捧日。過河腦灣,有片雲覆。帝舟隨其行止,一日風便遂越大小二長沙,直抵烏龍海口。占主悉出兵,象陣於五蒲江南岸以拒官軍。帝於北岸部分將士,建旗鳴鼓,徑渡擊之,兵刃未接,占人自潰。官軍追之,斬首三萬級。郭加彝斬占主乍斗首於陣以獻。生擒將卒五千餘人,獲馴象三十餘匹,占人爲官軍所殺屍積原野。帝爲惻然,下令禁妄殺者,遂引八佛誓城,俘占主妻妾及宮女善歌舞西天曲調者,遣使徧行鄕邑撫諭其民。八月班師還,至乂安行營,召威明侯日光慰勞之,授本州節鉞,加封王爵。初,帝以餽運委之日光,日光遂置婆和寨,又隨處設堠,徵乂安租賦實之。帝在軍中餱糧接濟,軍無匱乏,帝甚嘉之,故有是命。九月,至涖仁行殿。召占乍斗妃媚醯進侍御舟,媚醯不勝憤鬱,密以氊自纒,投於江死之。帝嘉其貞節,封協正佑善夫人。

御批:是辰占人不聞入寇,非不得已而用之,乃好大喜功,殺人縱欲,甚至掠其婦女以充掖庭,則此舉尤爲失德。視媚醯已應愧死,況西天曲調是亡國之音,啓後嗣之惑,則失德中㪅加失德。太尊賢主良可惜也。當日諸臣逢君之惡,安能逃罪。

註:大惡卽大鵶,註見前編李後帝元年。麻姑山,一名禮悌山,在河靜奇英縣海外。烏龍海口,在承天富榮縣東南,李爲烏龍,陳爲思容,莫爲思客,黎復爲思容,今思賢海口是。佛誓城,淸一統志安南古蹟:佛誓城,占王故都,今在承天香水縣月瓢社界。涖仁,卽利仁,註見仁宗天符睿武六年。大小長沙,黎貴惇撫邊雜錄:沿海岸自日麗海門南至眀靈海門號大長沙,自越海門南至思容海門號小長沙。五蒲江、河腦灣,皆無考。婆和寨,在婆和江,註見黎大行天福四年。

秋九月,帝還自伐占,吿捷於太廟。

以占捷吿大廟。帝御天安殿行飮,至禮羣羊臣,獻占俘五千餘。詔以永康鎭及登州各置鄕邑,倣占城舊號令占人,各認部屬居之。又起別宮,處占城宮女。遂論平占功,賜六品以上錦袍,七品以下羅衣。○是辰遠國來朝,置懷遠驛以館之。又置望國鎭及宣化、永通、淸平、歸德、保寧、感化、安民七驛,各立碑堠,以爲宿歇之處。

註:永康,屬乂安,今襄陽府永和縣是。登州,屬興化,李爲登州,陳爲天興鎭,屬明爲歸化州,黎改爲府,今歸化府是。望國鎭,無考。懷遠驛,阮輿地誌:懷遠驛,在嘉林縣巨靈社,七驛皆在太原。宣化,今定州是。永通,今白通州是。感化,今感化縣是。淸平、歸德、保寧、安民,皆無考。

冬十一月,羣臣上尊號。

上尊號曰聖德天感宣化聖武,因請改元。從之。

詔賜民今年稅錢之半。

詔曰:頃因師旅妨奪農功,豈意今冬復得豐熟,百姓足,朕孰與不足,其賜民稅錢之半。

十二月,申定逃軍法。

先是,例定諸官職逃者杖一百、刺面五十字,徒諸軍逃而刦人財物者杖一百、刺三十字,守鎭寨逃亡者罪如之軍士,逃亡踰年者杖一百、刺五十字。行幸不從駕者杖一百、刺十字。至是又申條禁諸軍逃亡者准三流罪,獄吏無得私役囚人犯者杖八十配役。

乙酉二年宋慶曆五年,制太平車。

以象引車,其篷羅峩用黃金飾。又𣇣隨車龍軍,以驍騎將軍陳稔領之。

註:篷羅我,舊史註篷羅峩,占城象鞍也。吳仕史註:羅峩乃象篷,駕之象背者,非象鞍也。

丙戌三年宋慶曆六年

丁亥四年宋慶曆七年

戊子五年宋慶曆八年,秋九月,命將軍馮智能伐哀牢,克之。

智能獲其人畜而還。

註:哀牢,註見前編趙越王二年。

儂智高復叛,命郭盛溢討之,不克。智高攻宋邕州,陷之。

智高據勿惡洞以叛,僭稱大南國,改元景瑞。帝命太尉郭盛溢討之,不克而還。智高因求內附於宋,宋帝不許。乃與其黨謀掠宋境,一日焚其居,紿眾曰:「平日積聚皆爲天火所焚。生計竆矣。爲今之計,莫若拔宋邕、廣以自王。」眾皆聽命。遂率軍五千,沿江東下,攻宋邕州,陷之。

謹按:舊史此書智高降,今按智高是辰稱國改元,勢甚猖橛,非盛溢偏師所能下也。若果乞降,安有求附於宋以與朝廷抗衡哉。吳仕史改書不克,今從之。

立社稷壇。

立壇於長廣門外,四辰祈穀。

冬十二月,始行迎春禮。

立春日,命有司行迎春禮。

己丑崇興大寶元年宋皇祐元年冬十月,建延祐寺。

初,帝夢觀音佛坐蓮花臺,引帝同登。及覺,召語羣臣,以爲不祥。辰有僧勸造寺,帝從之。命立石柱,構觀音蓮花臺其上,會僧徒誦經以求延壽,名延祐寺。

註:延祐寺,在永順縣淸寳村,今一柱寺是。

庚寅二年宋皇祐二年春三月,占城貢白象。

夏六月,大水。

辛卯三年宋皇祐三年春正月,定考官法。

文武百官年深無過者陞秩有差。

秋八月,大酺。

賜民大酺。又賜幣帛銀錢有差。

冬十一月,開廩港。

註:廩港在淸化宋山縣。

壬辰四年宋皇祐四年春三月,置洪鐘於龍墀。

鑄洪鐘,置天安殿龍墀,令民有寃抑不達者撞之以聞。

癸巳五年宋皇祐五年春正月,地震。

黃龍見。

龍見於端明閣,羣臣稱賀。獨僧法語曰:龍飛在天,今下見,不祥也。

秋七月,大水。

冬十月,智高使人來乞師。詔指揮使武珥將兵救之。

御批:甚乖。

先是,智高寇掠宋境,宋兵會討之。帝表請出師助討,宋帝許之。乃命將帥師二萬由水道進,將八關㑹。狄靑言於宋帝曰:假外兵以除內寇,非我利也,以一智高兩廣力不能制,乃假外境兵,其或因而起亂,將何以禦。宋帝從靑議,詔止之。至是智高乞師,帝遂從其請。○綱目續編:智高陷邕州,卽州治自稱仁惠皇帝,改元啓歷,因縱兵侵掠,所向州縣皆棄城走,連陷橫貴、藤、悟、康、端、龔、潯八州,進圍廣州。傅城攻之不下,復入於邕。事聞宋帝,以余靖、楊畋、孫沔等經制之。辰智高寇擾日甚,而楊畋等久無功,宋帝以爲憂。智高移書求邕桂節度使,宋帝將受其降。會樞密副使狄靑上表請行,遂以靑爲宣撫使,督諸軍討之。靑至廣南,合孫沔、余靖之兵,進次賓州,戒諸將無得妄與賊鬭。辰廣西鈐轄陳曙擅卒步兵八千擊賊,潰於崑崙關。靑會諸將按曙罪,斬之。因按兵止營,休軍十日,眾莫能測。賊覘者還言:宋兵未卽進。靑明目卽整兵渡崑崙關。智高悉眾拒戰。靑麾騎兵左右翼擊之,智高敗走,追奔五十里,斬首數千級,其黨黃師密等百五十餘人皆死於陣。智高焚城夜遁,走入大理。後二年,余靖遣都監蕭注入特磨道,生獲智高母及其弟智光子繼封等。又募死士使入大理求智高。會智高已死,函首至京師。乃誅其母及其弟子。儂氏遂滅。

謹按:舊史但書癸巳五年冬十月梁珠來乞師,詔武珥將兵援之,而有無與宋交兵。或因何而止,不有明載。今按綱目續編,癸巳年春正月,狄靑大敗智高,智高走入大理,後二年智高死,而癸巳年冬十月以後竝不載智高乞師及李兵往救事。或是智高奔大理之後,欲假李兵以爲助,而李所以助智高者,蓋憤宋人前日之卻兵,欲因此乗勢以邀利,及聞智高力不能支而援兵尋止,終不果行也。若果提兵出境與宋交刃,則邊疆大事,宋人安得而沒之哉。此條舊史記載不詳,姑存俟考。

註:邕州,註見丁帝璿太平十一年。廣州,註見前編屬梁大同七年。梧州,卽蒼梧,註見前編趙越王建德元年。藤州,註見前編當宋太祖乾德四年。淸一統志:潯州、貴州、龔州、橫州,皆屬廣西,貴州、龔州隸潯州府,貴州今貴縣是,龔州今平南縣是,橫州隸南寧府桂州,今桂林府是。端州、康州,皆屬廣東端州,今肇慶府是。康州,隸肇慶府,今德慶路是。賓州,屬廣西柳州府。昆崙關,在廣西南寧府宣化縣東北,古設關於崑崙山,故名。特磨道,屬雲南,今廣南府是。大理,國名,明史雲南土司傳:大理,唐葉榆縣境,開元末,䝉詔皮羅閣建都於此,爲南詔,號大䝉國,尋改大禮。至五代晉辰,段思平得其國,㪅號大理。明洪武閒,段世就擒,遂改其國爲大理府,置衞軍設指揮使司,隸雲南。

甲午六年十月以後聖宗皇帝龍瑞太平元年宋至和元年秋七月,詔開皇王日尊臨朝聽政。

辰帝弗豫,故有是命。

冬十月,帝崩。

帝崩於長春殿,廟號太宗。在位二十七年,壽五十五。

謹按:綱目例,崩葬皆書。舊史於李朝諸帝,惟太祖、仁宗書葬,餘皆不書。吳仕史言李諸帝歸葬天德,皆稱壽陵,而年月缺之,今無考。

太子日尊卽位改元是爲聖宗

改國號大越。

初,丁先皇得國號大瞿越,歷代因之,至是改焉。

尊母枚氏爲金天皇太后。

賜東宮舊臣官爵有差。

乙未聖宗皇帝龍瑞太平二年宋至和二年春二月,占城來貢。

冬十月,恤繫囚。

是辰大寒,帝謂左右曰:「朕居深宮,御獸、炭襲、狐裘,猶寒如此,獄囚食不充膓,衣不蓋體,風寒所迫,朕甚憫焉。」其令有司給衾席日二次食之。

御批:如良民何。

宋使來。

先是,帝遣使如宋吿哀。至是宋使弔祭,冊封交阯郡王。

丙申三年宋嘉祐元年春正月,眞臘來貢。

註:眞臘,註見前編屬唐宣宗大中十二年。

夏四月,詔勸農。

建崇慶寺。

造寺於報天坊,築塔十二層,高數十丈。發銅萬二千斤,鑄洪鐘,御製銘文勒之。

註:報天坊,在河內壽昌縣仙市村。古寺遺跡猶存。

丁酉四年宋嘉祐二年春正月,遣使如宋。

遺異獸於宋,詭稱曰麟。宋樞密使田況曰:「此異獸耳,非麟也。」司馬光曰:「果是眞麟,非辰自至,不以爲瑞,若僞,徒爲遠方之笑。」乃厚賜遣還。

戊戌五年宋嘉祐三年春,修祥符門。

京城之東門也。順天元年造,至是重修之。

己亥彰聖嘉慶元年宋嘉祐四年春三月伐宋,至欽州而還。

御批:無理。

至欽州思澟營耀兵而還。惡宋之反覆也。○吳仕史:是辰宋使冊封國使報聘,未聞反覆之事,意欽州之兵,聖宗殆繼太宗之志,欲試武而不克耳。按此與舊史不同,倂錄備考。

註:欽州,註見黎大行應天十年。

秋八月,初製朝服。

帝御水晶殿,令百官幞頭、鞋韈。入朝幞頭自此始。○交阯遺編作者姓名失詳初,安南立國,凡事簡略。至李氏,始營宮室,其宮殿有水晶殿、天光殿。其內外官職有輔國太尉、諫議大夫、左右司郞中、員外郞、樞密使、金吾、領兵使。禮樂文物蓋彬彬矣。

定軍號。

曰御龍、武勝、龍翼、神電、捧聖、保勝、雄略、萬捷,皆分左右,黥其額曰天子軍。○黎貴惇芸臺類語:宋蔡延慶傳,延慶嘗倣安南行軍法,部分正兵、弓箭手,人馬團爲九將,每將步騎、器械皆同分左右前後四部,合百隊。隊有駐戰、拓戰,其番兵人馬分爲別隊,毋得相雜,以防其變,各隨所近,分隸老弱,畱處城砦,具爲書以上。神宗善之。李朝兵法見取於中朝如此。北破邕、廉,南平占、臘,戰無不勝,良有以哉。

御批:近𧩘。

按李軍號,編內均屬散見,其軍制無考。

庚子二年宋嘉祐五年秋七月,遣使如宋邕州。

先是,諒州牧申紹泰追捕逃亡,越入宋境執宋指揮使楊保材以歸。宋兵來侵,不克。至是,遣吏部侍郞余靖赴邕州會議。帝遣費嘉祐往,靖厚遺嘉祐,因移書請還保材。帝不許。

御批:不信。

註:諒州、邕州,竝註見丁帝璿太平十一年。

八月,作霪潭行宮。

造行宮於霪潭之側,備觀漁也。

註:霪潭,一名浪泊,註見前編屬漢光武建武十八年。

辛丑三年宋嘉祐六年春二月,選民間女入宮。

選充後宮十二人。

壬寅四年宋嘉祐七年

癸卯五年宋嘉祐八年

甲辰六年宋英宗治平元年春正月,遣使如宋。

賀英宗卽位。

夏四月,敕獄吏從寛宥。

帝御天慶殿聽訟,洞天公主侍側。帝指公主,謂獄吏曰:「吾父母斯民之心猶愛吾子也,百姓無知,自罹於咎,朕甚憫焉,自今罪無輕重,務從寛宥。」

御批:亦非。

乙巳七年宋治平二年

丙午龍章天嗣元年宋治平三年春正月,立子乾德爲太子,大赦。

帝年四十未有子,常幸寺觀祈嗣。車駕所至,觀者載道。至土磊鄕,有女採桑倚立蘭草中。帝奇之,召入宮,命爲倚蘭夫人。有娠,生皇子乾德。帝喜甚,翌音立爲太子,改元,大赦。封倚蘭夫人爲宸妃,又稱爲元妃。改土磊鄕爲超類鄉,以妃所生也。

註:超類鄕,在北寧省超類縣,今順光社是。

丁未二年宋治平四年春二月,牛吼、哀牢俱入貢。

以金銀、沈香、犀角、象牙貢。

註:牛吼,蠻名,黃仲政興化風土記:牛吼言語文字與哀牢同,今入版圖,興化安州是其地也。哀牢,註見前編趙越王二年。

宋使來。

初加開府儀同三司,至是封南平王。

賜典獄官吏俸。

以魏仲和、鄧世資爲都護府士師,改書家十人爲按獄吏。賜仲和、世資每歲錢各五十繦、粟百結,魚鹽隨足。獄吏錢各二十繦、粟百結,以養其廉。○潘輝注歷朝憲章:李辰內外百司皆無俸給,內官不辰賞賜,外官以一鄕民付之。俾得收其田土、陂池之稅,以自給。至是獄官始有常俸。

註:都護府士師,因丁制也,註詳丁先皇太平二年。繦,居仰切,錢貫也。

戌申天貺寳象元年宋神宗熙寧元年春二月,眞登獻自象。

獻白象二。帝自以爲瑞,因改元。

註:俱登州,註見太宗天成六年。

己酉神武元年宋熙寧二年春二月,帝自將伐占城,擒其主制矩以歸。

辰占城擾邊。帝以元妃監國,自將征之,久不下,引兵而還。至居連州,聞元妃相內治,民心歡洽,境內案堵,慨然曰:彼一婦人乃能如是,蕞爾占城不下,我男子何庸焉。再攻,克之,擒其主制矩以歸。

御批:是辰豈無大臣居守耶。乃至婦人預政,於譽史言。失寔大類如此。

秋七月,帝還自伐占,獻俘於太廟,改元。

占城主制矩獻地哩、麻令、布政三州,請歸國,許之。

註:地哩,古越裳地,漢屬日南郡,宋辰爲占城地哩州,李改臨平,陳改新平,屬明因之,黎改先平,今廣平省廣寧府是其地也。麻令,古越裳地,漢屬日南郡,宋爲占城麻令州,李改明靈,陳因之,明改南靈州,黎爲縣,今廣治省明靈、由靈二縣是其地也。布政,古布征州,漢壽冷縣地,屬日南郡,宋爲占城布政州,李因之,明改鎭平州,黎復爲布政內外二州,今廣平省平政、明政、布澤三縣是其地也。

庚戌二年宋熙寧三年春,建紫宸殿。

夏四月,旱發錢粟賑貧民。

秋八月,初立文廟。

塑周公、孔子及四配像畫、七十二賢像,四辰享祀,令皇太子臨學焉。

吳仕曰:李氏得國至是五十五年矣,而崇祀聖賢始見於此,豈非先釋典而後儒學也歟。

註:文廟,在昇龍城南,今河內文廟是。

辛亥三年宋熙寧四年自春徂夏不雨。

占城來貢。

定贖罪錢有差。

初,太宗立法,凡民老穉及皇親大功以上犯罪,皆得入錢贖之。至是定例,凡入錢者,隨其罪輕重爲差。

壬子四年正月以後仁宗皇帝大寧元年宋熙寧五年春正月,帝崩。

帝崩於會仙殿,尊諡曰應天崇仁至道威慶龍祥明文睿武孝德聖神皇帝,廟號聖宗。在位十七年,壽五十。

太子乾德卽位,改元是爲仁宗

尊嫡母上陽太后楊氏爲皇太后,母倚蘭元妃爲皇太妃缺姓。太后垂簾同聽政。

帝年七歲,太后垂簾同聽政,太師李道成輔政。

註:道成,北寧東岸人。

夏四月,釋繫囚。

帝初視朝,都護府囚皆釋之。

註:都護府,註見丁先皇太平二年。

癸丑仁宗皇帝太寧二年宋熙寧六年,霖雨不止缺月,帝命祈晴於法雲寺及傘圓山神。

註:法雲寺,在河內上福縣文甲村。相傳一日雲雨雷電大作,榕樹倒。村人以其木刻像,建寺祀之,故名。傘圓山,在山西不拔縣,神祠在山巔。相傳神名香郞,卽貉龍君五十子,從母歸山之一。

幽殺皇太后楊氏,尊皇太妃爲靈仁皇太后。

太妃以楊太后獨預政,內懷不平,言於帝曰:「老母劬勞,以有今日,而他人坐享富貴,將置老母於何地。」帝幼不能辨,乃幽楊氏於上陽宮,逼令殉聖宗陵,尊太妃爲皇太后。

御批:觀此,則前稱元妃,能相內治,非倚蘭已明。而楊氏於聖尊辰亦不見立後,或史闕書,嫡庶不明,殊爲可恨。

宋使來。

宋冊封交阯郡王。

貶太師李道成爲左諫議大夫,出知乂安州。

道成至乂安州立地藏院,設聖宗神位,晨昏奉事焉。

吳仕連曰:幽殺楊後過之大也。道成出鎭外州,安知不因言此事者。

御批:揣摩之說。

註:乂安,註見黎聖宗光順十年。

甲寅三年宋熙寧七年春,白雀集禁庭。

御點

仙田阮儼曰:白雀微物,史氏得而書之,意當辰必有𧩊豔其事者。其後黃龍、玄鹿、苞鳳、異龜,雜然竝出,皆自此始。

復以李道成爲太傅平章軍國重事。

道成爲人端正,每有奏疏,必言民情利病,官屬之賢者,皆舉用之,當辰雅重焉。

詔功臣年八十以上者几杖入朝。

乙卯四年宋熙寧八年初,以三場試士。

選明經博學者,以三場試之。擢黎文盛首選。

入侍學本國科目自此始。○陳驥騰名節錄:文盛,嘉定東究人,性嗜學。辰未有科舉,雖聰敏之士亦由釋道簡知。文盛獨好讀書,至是開科預選十餘人,文盛爲之魁,世傳黎氏發魁雲。

註:嘉定,今北寧嘉平縣是。三場文式無考。

秋八月朔,日食。

命李常傑伐占城,不克而還。

御批:則是辰雖獻而未設官治事耶。

占城擾邊,命常傑征之,不克。乃圖畫布政、麻令、地哩三州山川形勢而還。

註:常傑,昇龍太和坊人,布政、麻令、地哩,註見聖宗神武元年。

改地哩爲臨平州、麻令爲明靈州,招民居之。地哩、麻令,制矩所獻地也。

以李常傑爲太尉。

冬十一月,命李常傑等大舉伐宋陷欽、廉二州。宋自王安石用事,始求邊功。知邕州蕭注希安石意,上言:「交州雖奉朝貢,實懷二心,失今不取,必爲後患。」宋帝信之,詔注經理其事,注難之。會度支判官沈起上言交州無不可取之理,宋遂以起知桂州。起受旨,於安石專意攻擾,起罷,劉彝代之,籍溪洞治戈船,爲侵伐計。又嚴禁州縣不通貿易。帝致書於宋,彝輒抑之。帝大怒,命李常傑、尊亶等領兵十餘萬,分道伐宋。常傑兵至欽、廉,攻陷之,宋兵死者八千人。辰尊亶攻邕州,廣西都監張守節將兵來救。常傑逆擊於崑崙關,大破之,斬守節於陣。

謹按舊史:是年二月,常傑伐宋,陷欽、廉。尊亶圍邕州,四十餘日城陷。今據綱目續編:乙卯年冬十一月,交阯大舉入寇陷欽、廉。丙辰年春正月,陷邕州。則伐宋始乙卯,冬陷欽、廉在十一月,陷邕州在丙辰年正月。舊史錯謬,今正之。又按綱目續編及交阯遺編:乙卯年冬十一月,伐宋,聲言宋罪。其聲言宋罪,乃是年事,非丁巳年事也。舊史於丁巳年春二月書:又大舉伐宋,聲言宋罪,是一事而錄爲二事,是年之事錯見於後年,今正之。

註:邕州,註見丁帝璿太平十一年。交州,註見前編屬唐高宗調露元年。桂州,註見太宗崇興大寶五年。欽州,註見黎大行應天十年。廉州,卽太平軍,註見黎大行興統二年。崑崙關,註見太宗崇興大寶五年。

丙辰英武昭勝元年宋熙寧九年春正月,尊亶陷宋邕州,屠其城。

尊亶圍邕州四十餘日,知州蘇緘堅壁固守。至是官軍囊土傳城而登,城遂陷。緘令其家三十六人先死,藏屍於坎畢,遂自焚死城中。感緘之義,無一人降者。官軍盡屠其民凡五萬八千餘人,並欽廉死者幾十餘萬。常傑等遂俘三州人而還。事聞於宋,宋帝贈緘奉國節度使。

夏四月,赦。

以改元英武昭勝故也。

詔求直言。

設國子監,選文臣有文學者充補。

擇天下士有文武才者,分管軍民。

冬十二月,宋兵來侵,取廣源諸州而還。

初,常傑等將兵伐宋,露布言:「宋行靑苗助役之法,荼毒生民,我令興師欲相拯救。」凡所過城邑,揭之衢路。及邕、廉陷,安石聞之大怒,乃以郭逵爲招討使,趙卨私列切,音薛副之,總九將軍,約占城、眞臘來侵。帝命常傑領兵逆擊,至如月江大戰破之,宋人死者千餘人,遂引退。至是逵等復引兵西進,直至富良江。官軍乘船逆戰。宋兵不得渡,乃伐木治攻,具機石如雨,官船皆壞,官軍爲所襲擊死者數千人。帝因遣使詣宋軍門納款,以求緩師。宋人深入瘴地士卒八萬人,死者過半,久屯江岸不得渡,乃從其請,退取廣源、思琅、蘇茂、桄榔等州縣而還。

謹按綱目續編:是年二月,宋以郭逵爲招討使,趙卨副之。冬十二月,兵至富良江,取廣源諸州。趙卨是郭逵之副。其兵至富良,取廣源事,在丙辰十二月,舊史卻於三月書之。至丁巳年十二月,又書宋趙卨來侵,不克而還。以丙辰年十二月事爲丁巳年十二月事。又以十二月事爲三月事,先後差錯,今正之。

註:廣源,註見太宗通瑞五年,占城,卽林邑,註見前編屬晉穆帝永和九年。眞臘,註見前編屬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如月江,在北寧安豐縣東扎近,有如月社,故名。富良江,註見太祖順天二年。思琅,註見太宗乾符有道三年。蘇州、茂州,應在今諒山、高平二省界,但沿革無考。桄榔,縣名,李爲桄榔縣,陳爲丘溫州,屬明爲溫縣,黎爲溫州,今諒山溫州是。

丁巳二年宋熙寧十年春二月,試吏員。

試以書算刑律中者充補。

戊午三年宋元豐元年春正月,修昇龍城。

順天五年築,至是重修之。

謹按:大羅高駢故城,太祖改名昇龍。舊史仍舊名書大羅城,謬,今正之。

註:昇龍城,註見太祖順天元年。

遣使如宋。

遣陶元以馴象五遺宋,表求所失州縣及所掠民。宋帝不許。約歸所獲三州人,乃如所請。

註:三州,欽、廉、邕,皆屬廣東。

己未四年宋元豐二年春,放所獲宋人歸國。

初,宋索所獲者千人,至是放還二百二十一人而已,男十五以上刺額曰天子兵,二十以上曰投南朝,女刺左手曰官客,以舟載之,而泥其戶牖,中設燈燭,日行一里而止,凡數月,乃至蓋示,以海道之遠也。

謹按綱目續編:宋元豐元年戊午秋九月,交阯表求所失地,不許。未幾,乾德歸所獲民,乃以順州賜之。高熊徴安南志:元年,交阯人貢請還廣源等州,宋約還所獲民,乃如所請。明年,三州人來歸,乃歸順州。則歸三州俘當在是年己未,而宋歸廣源又在歸俘之後。宋雖弱,安肯先歸地以求俘者。舊史,是年己未書宋以順州歸我,辛酉六年書歸所獲三州人兵,以廣源還我故也。記事失實,今改之。

雨雹。

大熟。

宋歸廣源州。

初,郭逵等來侵廣源諸州,皆沒於宋。宋改廣源爲順州,命官領之,歲戍三千人,死者十五六。及歸三州人,宋帝曰:「順州瘴厲之地,得之未爲利,豈可驅士卒𢪩之死地乎。」遂還之。○廣源多產金,宋人有詩云:「因貪交阯象,卻失廣源金。」

庚申五年宋元豐三年秋八月,帝觀競舟。

辛酉六年宋元豐四年冬十月,太傳李道成卒。

道成以同姓大臣輔幼主,朝政邊畫,多所建明,至是卒。人皆惜之。

壬戌七年宋元豐五年春,以欽聖公主適渭龍州牧何彝慶。

註:渭龍,註見太祖順天四年。

癸亥八年宋元豐六年春,揀兵。

揀黃男壯勇者,定爲三等。

註:黃男,註見太宗明道元年。

甲子九年宋元豐七年夏六月,遣黎文盛如宋,議疆事。

辰疆界未定,遣兵部侍郞黎文盛如宋會議,宋以六縣三洞還之。○陳驥騰名節錄:文盛至廣西,與宋巡檢司成卓會議,每爲委曲,徐以理解之,且言陪臣不敢爭競。宋帝嘉其恭順,詔以保樂六縣、宿桑六洞還之。

謹按綱目續編及交阯遺編:宋兵來侵取廣源、思琅、蘇茂、桄榔等州縣地,尋改廣源爲順州。及李歸所掠民,乃以順州還之。其後定界,復還六縣三洞。較之舊史,上書宋還順州,此書宋還六縣三洞,而不言某縣某洞者略同。今按思琅、桄榔等州縣,諸書竝不言還。而神宗以後已屬李地,或是宋改順州之後,倂思琅、桄榔等州縣分改爲縣爲洞,其六縣三洞皆是其地歟。當初只還順州,至是定界盡還之,猶爲有理。若指爲保樂六縣、宿桑六洞,則宋人未曾侵略,何從而歸之哉。況所還三洞,而陳驥騰又指爲六,無可據,姑存俟考。

註:保樂,屬宣光省,今永奠、底定二縣是。宿桑六洞,無考。

乙丑廣祐元年宋元豐八年加黎文盛太師。

丙寅二年宋哲宗元祐元年春,阮遠獻六足龜。

背上有圖書其後人多以異龜獻者

秋八月選文學充翰林院

試天下文學之士中者充補。莫顯績擢首,選補翰林學士。

註:顯績,至靈龍洞人。

丁卯三年宋元祐二年春三月,初造秘書閣。

宋使來。

宋哲宗初立,加封帝南平王。

冬十月,宴羣臣於覽山寺。

廣祐二年造寺,至是臨幸,夜宴羣臣,製覽山夜宴詩。辰又定天下寺爲大中小名藍寺,有田奴、庫物,命文官貴者兼提舉。

註:覽山寺,在北寧桂陽縣覽山社。

戊辰四年宋元祐三年賜僧枯頭號國師。

帝崇佛,尊僧爲國師,每以國事詢問,猶黎大行之於吳匡越也。

註:枯頭僧名或號,未詳。

己巳五年宋元祐四年春三月,定職官。

定文武及從官雜流職名。○潘輝注歷朝憲章職官志:按李朝官制,大略文武各有九品,以三太、三少與太尉、少尉及內外行殿都知事、撿挍平章事竝爲文武大臣重職,其文班則有部尙書、左右參知、左右諫議、中書侍郎、部侍郞、左右司郎中、尙書省員外郞、東西閤門使、左右腹心、內常侍府士師、殿學士、翰林學士、衛大夫、諸火書家、承直、承信諸郞均是內職,又有知府、判府、知州均爲外職,武班則有都統、元帥、總管、樞密使、樞密左右使、左右金吾、上將、大將、都將、諸衛將軍、指揮使、武衛火頭與武捷、武林諸兵曹俱是內職,又有諸路、鎭、寨官兵、鎭守是爲外職。至於階品等第,其詳不可復考。

註:諸火書家、書家,官名。如內火書家、祗候書家、內書家、合書家等職,諸火未詳。諸衛,威衛、驍衛、定勝衛。

浚冷涇川。

註:冷涇,阮輿地誌:冷涇川屬太原省,今未詳的處。

庚午六年宋元祐五年作合歡宮。

吳仕曰:仁宗營造宮臺者五,不免勞民。合歡宮其一也。

辛未七年宋元祐六年春,帝如諒山,觀捕象。

吳仕曰:仁宗觀捕象者三,是年幸諒山,會祥十年幸快場,天符睿武四年幸龍水峽,皆遊觀也。

註:諒山,註見黎聖宗光順十年。龍水峽,在興化陀北州,今龍門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