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卷05200
卷之五千一百九十九 ◄ | 永樂大典 卷之五千二百 |
► 卷之五千二百一 |
永樂大典卷之五千二百〈十二先〉
原〈太原府二〉
〈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太原府舊 州十三縣 支郡六舊州五 新州一 石州 忻州 代〉
〈州 平定州 保德州 奇嵐州新立 親領縣十四舊縣十 新縣四太原 陽曲 壽陽 榆次 太谷 祁縣 清源 徐溝 交城 文〉
〈水靜樂舊管州 孟縣舊孟州 臨縣舊臨州 河曲新立舊屬保德州建置沿革〉
〈禹貢冀州之域舜為并州左傳為實沈主參是也。周春秋晉陽縣也又為唐國乃帝堯所對又為禹都周成王對弟叔虞於此後為晉國伯諸侯戰國屬〉
〈趙秦為太原郡。漢二年定魏地置河東上黨太原郡文帝元年為太原王都又為并州東漢末省併入冀三國。魏黃初元年置并州改太原為國元魏復為〉
〈太原郡後周置并州總管府隋大業元年。廢總管三年。罷州為太原郡唐武德九年又為并州總管龍朔二年。為大都督府天授元年置北都兼都〉
〈督府開元仍改并州為太原府五代。唐同光六年。改太原為西京以鎮州為北都又改太原為北京宋太平興國四年。毀太原舊城改平晉縣以榆次縣〉
〈為并州七年又徙沽陽曲縣。唐明村嘉祐四年。復為太原府河東節度。大觀二年陞為大都督府。金為太原府。兼河東北路兵馬都總管府。元立太原路。〉
〈置山西宣慰司太原志太原府。在顓頊時為臺駘所居之地春秋左氏傳曰。金人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生允格臺駘金天氏少冥也。裔也玄冥〉
〈水官為水官之長臺駘能業其官宣汾洮宣分也汾洮二水也。障大澤以處太原晉陽帝用嘉之封諸汾川。帝顓頊也在高宰時又為實沈所居左氏〉
〈傳鄭子産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高辛帝警也居於曠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後帝不臧善也遷閼伯於商丘主辰宋地辰火〉
〈火也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沈於大夏主參今晉陽縣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故參為晉星在陶唐時為冀州之域尚書禹貢曰既修太原是也放〉
〈勛始封於唐又徙晉陽後又居平陽故謂之陶唐氏虞舜時肇十有二州分冀州之北太原置并州在夏後時復為九州。又入於冀禹嘗都之後世〉
〈徙安邑故晉陽亦名大夏其地為唐人之國。括地誌雲唐人劉累遣於冀縣夏後孔甲封累之孫於大夏之墟是為唐侯。周室平殷復置并州夏官〉
〈職方雲正北曰并州。取洛邑所向而言之耳釋名曰。並。燕也書冀州或並或設。因以為名也左氏傳曰。武王妃邑姜方震大叔。唐叔也夢帝謂已余〉
〈命而子曰虞。將與之唐屬諸參而蕃育其子孫及生有文在乎曰虞遂以命之。至成王時。唐人作亂為周所滅乃封叔虞焉史記曰成王與叔虞戱〉
〈削桐為圭曰以是封汝周公請封於唐王曰吾戱耳公曰天子無戱言遂封之。左氏傳曰分唐叔以大路宻湏之鼓闕鞏甲名沽洗鍾名懷姓九宗。〉
〈職官五正。懷姓。唐之餘民五正五官之長命以唐誥而封於夏虛唐詰篇名也。夏大夏也地有𣈆水復改名𣈆國遂以𣈆陽為都八世孫穆侯始〉
〈徙都絳。見鄭氏詩譜詩六月周宣王北伐獫狁至於太原春秋𣈆苟吳戰於大鹵。皆其地也。以地有塩故名鹵。猶東方斥鹵也。故杜預釋倒曰𣈆大鹵。〉
〈太原。大夏。夏虛。平陽。𣈆陽。六名一也。自唐叔十六世至獻公𣈆於是始大文公霸諸侯。尊周室。季世六卿專政趙氏得其地。春秋趙鞅入於𣈆陽是〉
〈也。史記。智伯率韓魏攻趙。趙襄子奔保晉陽。引水灌之智伯貪而無謀韓魏反而䘮焉。遂為趙氏之都。至敬侯始徙邯鄲祭莊襄王二年蒙驚攻趙〉
〈取榆次狼孟得三十七城。太原入於秦。秦初置太原郡始皇元年晉陽反為趙撃定之。其後定置三十六郡。此其一也。漢二年魏王豹盡有太原上〉
〈黨之地九月漢虜豹定魏地置太原郡。六年以太原二十一縣為韓國。徙韓王信王之都太原。信上書請都馬邑。許之。七年信反入匈奴。十一年周〉
〈勃道太原入定代地。斬信。高祖乃取代之雲中。以西為雲中郡。取山南太原之地亦屬代。立子恆為代王。都晉陽。後都中都。漢書。如淳注曰。文記書〉
〈都甲都又文帝十太原復晉陽中都。二歲遷都於中都也。中都故城。在今文水西南。平遙之北。文帝入立之二年。分代為兩國。立子武為代王。參〉
〈為太原王。四年徙武淮陽。以參為代王。並得太原故地。都於𣈆陽。是為孝王立十七年薨子共王登嗣。二十九年薨。子剛王義嗣。武帝元鼎中。漢廣〉
〈開以常山為阻徙代王為清河王。以其地為太原郡。是天下置十三州刺史并州部九郡而太原郡領縣二十一。治晉陽。王葬又分并州牧。置朔部〉
〈牧葬敗更始以鮑永為大將軍安集并州。光武建武初。永以地降。終東漢之世并州與郡名皆不改太原郡領十六城。亦以晉陽縣為刺史治所董〉
〈卓之敗𡊮紹起兵河北以冀州牧督幽并青州使其甥高幹為并州刺史曹操破𡊮紹。紹死。子尚嗣曹又破之。幹以并州降於操已而復叛操攻殺〉
〈之操領冀州欲大其境乃依禹貢之制合十三州為九州并州地入於冀魏文帝黃初元年復置并州太原郡如故晉受魏彈。并州仍舊領郡國六〉
〈以太原郡為國統縣十三。封宗室安平獻王孚子環為王是為烈王薨子顒嗣。咸寧二年。徙封河間。是年復以孚子渤海王輔為太原王監并州諸〉
〈軍事是為成王薨子弘嗣。已而徙封中山。國除為郡。其復以宗室東贏公騰為刺史騰徙鎮鄴又以劉琨為刺史。皆居晉陽。劉聦襲䧟之琨引代正〉
〈猗盧兵併力破聦。以晉陽殘毀。移居陽邑城以招集亡散。在今太谷東十五里琨將姬澹為聦兵所敗不能復守長史李弘。以并州降於劉氏。琨乃〉
〈從飛狐入幽州𣈆陽遂為曜所得靳凖僣亂矅徙都長安自平陽以東。盡入於石勒冉閔之立也并州。嘗徙治臺壁焉在今榆次縣東南四十里。石〉
〈氏故將張平跨有新興鴈門西河太原上黨之地胡𣈆十餘萬戶。拜置征鎮為鼎峙之勢。復居𣈆陽。慕容俊討之。平奔於平陽。儁遣悅綰為并州刺〉
〈史以撫其民。地遂入於前燕及符堅伐燕。使其將楊安攻𣈆陽為地道。入其城執刺史慕容莊。王猛遣兵戍之。進師平燕地。又入於秦。堅之死也。並〉
〈州刺史王騰。迎堅子丕。立於𣈆陽者數年。丕敗奔於東垣地入於慕容永後燕慕容垂攻永弟支於𣈆陽。剋之。地又入於後燕。元魏皇始初。伐并州。〉
〈燕將遼西王李農戰敗還𣈆陽道。武帝乗陽曲西山臨而攻之。農棄城遁地又入於魏。遂建臺省置百官馬。州郡之名。㳂而不改。并州。領太原。上黨〉
〈鴈門樂平襄垣五郡太原郡領縣十。靈後之亂爾未榮據之。榮誅從子兆又據之北齊神武伐爾朱氏。兆敗死。秀容并州平神武以𣈆陽四塞乃建〉
〈大丞相府而定居焉武定初置𣈆陽宮。後遂為齊之別都。有𣈆陽大明二宮置并州尚書省與鄴省分治庻事文宣幸𣈆陽者十。遂終焉。廢帝即位〉
〈於𣈆陽孝昭終於𣈆陽武成幸𣈆陽者九。後主幸𣈆陽者十。周武帝建德六年二月平齊於鄴都𣈆陽置相併二總管。各立宮及六府官。後周法姬〉
〈氏之則復置六官。如今六部十二月廢并州官及六府。隋開皇二年正月置河北道行臺尚書省於并州以𣈆王廣為尚書令王入朝而省廢。九年以漢〉
〈王諒為并州揔管自北齊至隋開皇。州所領郡史闕其文。煬帝大業元年罷揔管三年罷州為大原郡。領縣十五。其年五月帝幸榆林郡。八月次太〉
〈原詔營太原宮十年人幸太原因避暑汾陽宮。在今管州之北。既還乃以唐公為太原留守唐祖因之以起義兵。遂革隋命。武德元年復為并州揔〉
〈管領十六縣又置清源縣以榆社屬韓州未幾為劉武周所䧟。太宗復收之三年廢摠管以壽陽縣置受州。太谷縣置太州。又以文水屬汾州。四年〉
〈復置揔管領並受遼太榆沁七州。是年又改為上摠管。五年領代石二摠管俄改上摠管為太摠管。六年又領朔州摠管復以文水來屬及太州〉
〈廢。又以太谷祁二縣來屬。七年改為大都督府置羅陰縣。省陽直縣。改汾陰為陽曲又以文水縣屬汾州。貞觀之初。因山河形使。分天下為十道。三〉
〈曰河東道并州在焉又省烏河羅陰。復以文水來屬。八年廢受州。以壽陽盂樂平石艾又割順州之燕然凡五縣來屬督並汾管嵐四州。十四年廢〉
〈燕然縣則天天授元年置北都仍兼都督中宗神龍二年罷都督睿宗景雲二年又領持節和戎大武等諸州軍節度使𤣥宗開元五年。突厥九姓〉
〈內屬雜處太原置天兵軍以并州長史領天兵軍大使護其衆。八年更為天兵軍節度使十一年帝北巡至太原以王業所興復建北都。仍升并州〉
〈為太原府改天兵軍為太原以北諸軍州節度河東度支管田使。領太原遼石嵐汾代忻朔。蔚九州十七年以遼石隷路州。十八年更為河東節度〉
〈使領大同軍使。又置副使以代州刺史領之二十二年分十道為十五道置採訪使以撿察非法河道治太原德宗興元元年賜節度號保義軍三〉
〈年復舊穆宗長慶元年。又領押北山諸蕃使武宗會昌三年罷領雲蔚朔三州以雲州置大同軍團練使僖宗中和二年增領麟州忻代隷鴈門節〉
〈度使徙大同軍治代州。四年復領雲蔚二州。昭宗龍紀元年增領憲州時節度使李克用以破黃巢王行瑜之功封晉王。專河東。朱梁篡唐克用不〉
〈授命奉唐正朔承制行事。既薨。子存朂嗣王位遂取河北即帝位於魏州復稱唐。以魏州為東京。鎮州為北都改太原為西京既滅梁定都於洛復〉
〈以太原為北京明宗已後。又兼大同威塞掖武彰國等軍蕃漢馬步總管以捍北邊𣈆高祖因以自立。既即位仍為北京漢因之。高祖以其弟崇為〉
〈太原尹河東節度使留守北京。周太祖入立崇乃據之僣號稱漢傳子承鈎。孫繼恩繼元。凡四世。周世宗宋太祖征之。皆不能克。太宗太平興國四〉
〈年繼元始以城降惡其負固後服隳而廢之。降為并州軍事以榆次為州治。徙其遺民居之。廢𣈆陽縣以其地為平𣈆縣省太原入榆次。割交城縣〉
〈隷大通監。廣陽樂平二縣𨽻平定軍所領縣九七年以地非要會後徙陽曲縣之唐明村。今城是也。以其地近遼夏常兼河東經略安撫使又領並〉
〈代澤潞嵐石麟府四路馬步都總管。仁宗嘉祐四年赦文。并州素稱都會。曩懲僞跡。降齒小邦。與俗為新。歷年斯久。冝還府號以慰民心乃復為太〉
〈原府河東節度使。熈寧三年廢平𣈆縣。後復置焉已上並用寰宇記。及圖經舊文。取歷代史誌。黍定增損成之。忻州平定軍。及縣總敘篇皆於此。〉
〈金朝天會四年。府仍舊名。六年兩河為四路。以河東北路兵馬都總管治太原。自平定而西。靈石而北。西距大河。北至鴈門。一十二州軍皆屬焉〉
〈其統有振武汾陽鎮西等軍節度使。太原領忻州平定軍。汾州領石州。代州領寧化軍火山軍。嵐州領憲州岢嵐軍保徳軍其職太原尹兼而領之。〉
〈仍兼河東節度。又罷大通監以交城來屬。凡領縣十。以忻州平定軍為府之支郡已上並見職員格皇統中。人以鄜延路𣈆寧軍隷汾陽節度則緫〉
〈府之所統。西踰河外矣已上出金大定𣈆陽志元初為太原路。大德間。改為冀寧路直隷中書省統縣三十六〉
〈國朝復為太原府撥汾州五䖏直𨽾山西省又省巴州。秀容。河曲。離石。四處見所統州縣二十七隷山西省洪武九年春二月築𣈆王宮城於外東〉
〈北。維改山西省為山西布政司太原郡泰置屬并州縣二十一。𣈆陽。今太原故城葰人。𣈆璅又山寡切括地誌曰故城在今繁峙西五十里界〉
〈休王莽改曰界美今界休縣榆次莽曰太原亭今榆次縣。中都。方志國故城在令平遙北二十里於離。舊曰於含檢尋諸書獨此縣未見。𣈆地誌。尚〉
〈有之。後魏志。已不知所在矣慈氏莽口並同方志圖故城在今汾州東狼孟莽曰狼調故城在今陽曲縣北界見水經注鄔。方志圖故城在今平遙〉
〈北界平陶莽曰多穰寰宇記故城在今文水南汾陽。方志圖故城在今陽曲縣北界京陵莽曰致城水經注故城在今祁縣西陽曲。寰宇記故城在〉
〈今忻州定襄縣大陵莽曰大宇家宇記故城在今文水東北二十里原平水經注故城在今崞縣南祁。莽曰示。寰宇記故城在今縣東十五里上艾〉
〈寰宇記故城在今平定軍東四史。盧虒。顔師古曰。𣈆盧夷今代州五臺縣陽邑。莽曰繁穰。寰宇記。故城在今太原縣東十五里廣武。莽曰桓。通典〉
〈曰在今代州西南盂寰宇記在今陽曲東北九十里右漢太原郡統十六城𣈆陽 界休 榆次 中都 於離 慈氏 狼孟〉
〈鄔 盂 平。陶 京陵 陽曲 大陵 祁 盧虒 陽邑 右東漢太原國統縣十三 𣈆陽 陽曲 榆次 於離 孟 狼孟 陽邑〉
〈大陵 祁 平陶 京陵 中都 鄔 右𣈆太原郡統縣十𣈆陽 祁 榆次 中都 平遙 沾 壽陽〉
〈長安 陽邑 右後魏太原郡統縣十五𣈆陽 太原 交城 汾陽 文水 祁 壽陽〉
〈榆次 太谷 樂乎 和順 遼山 平城 石父 盂 右隋北都太原府太原郡縣十二太原 𣈆陽 祁 文水 榆次 盂〉
〈壽陽 樂平 廣陽 清源 交城 陽曲忻州定襄郡縣二秀容 定襄 右唐〉
〈太原府縣九陽曲 太谷 榆次 壽陽 孟文水祁 清源平𣈆〉
〈忻州縣二秀容 定襄平定軍縣二平定 樂平 右宋〉
〈太原郡縣十陽曲太谷榆次壽陽孟交城文水祁清源平𣈆〉
〈忻州定襄郡縣二秀容 定襄平定軍縣二平定 樂平 右金〉
〈冀寧路統州縣三十六録事司 陽曲縣 平𣈆縣 徐溝縣 清源縣交城縣 文水縣 祁縣 太谷縣 榆次縣 壽陽縣 盂州 臺州〉
〈堅州 代州 崞州 管州 嵐州 興州 臨州 䓃州止設巡檢司石州 寧鄉縣 離石縣〉
〈保德州 河曲縣忻州 秀容縣 定襄縣〉
〈汾州 西河縣 孝義縣 介休縣 平遙縣平定州 樂平縣 石元〉
〈太原府統州縣二十七陽曲縣 太原縣 榆次縣 太谷縣 祁縣徐溝縣 清源縣 交城縣文水縣 壽陽縣 盂縣 臨縣 靜樂縣〉
〈平定州 樂平縣忻州 定襄縣〉
〈代州 崞縣 繁峙縣 五臺縣岢嵐州 嵐縣 興縣〉
〈保德州石州 寧鄉縣 右本朝〉
〈九域志太原府太原郡河東節度唐河東節度周初劉崇竊據宋太平興國四年克復。降緊州軍事嘉祐四年侵為太原府河東節度治陽曲縣縣〉
〈九建隆四年以𣈆陽縣為平𣈆軍太平興國四年廢軍為縣省太原入榆次改廣陽縣為平定並樂平縣隷平定軍以交城縣縣大通監寳元二年〉
〈交城縣復隷府熈寧三年省平骨縣入陽曲監二太平興國四年。以交城縣置太通監。六年以沁州綿上縣隷焉。九年於平𣈆縣置監務成平四年〉
〈升為永利監。天聖元年改大通為交城。明道二年復舊。寳元二年以大通監隷府俾知交城縣。蕪領監事。太平寰宇記并州。太原郡舊理太原𣈆陽〉
〈二縣。今理偒曲縣。禹貢曰。既修太原。注曰。高平曰太原。今以為郡名舜典曰。肇十有二州。王肅注曰。舜為冀州之北太廣。分置并州。至夏復為九州〉
〈省并州。合於冀州。周之九州。復置并州。職方曰。正北曰并州其山鎮曰𢘆山。藪曰昭餘祁川曰滹沱嘔夷浸曰淶易釋名曰。並。兼也。言其州或並或〉
〈設。因以為名春秋𣈆荀吳敗狄於大鹵即太原𣈆陽縣也。中國曰太原夷狄曰大鹵按𣈆大鹵。太原大夏夏墟平陽𣈆陽六名。其實一也。太康地記〉
〈曰并州不以衢水為號又不以𢘆為名而言並者以其在兩谷之間乎按今州。本高辛氏之子實沈又金天氏之子臺駘之所居也左傳曰。昔高〉
〈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後帝不臧遷實沈於大夏主參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生允格臺駘以處〉
〈太原注曰大夏太原𣈆陽縣也太原臺駘之所居按今州又為唐國帝堯為唐侯所封又為夏禹之所都也帝堯始封於唐又徙𣈆陽及為天子都〉
〈平陽平陽即今𣈆州。𣈆陽即今太原也。又曰禹自安邑都𣈆陽。至桀徙都安邑至周成王以封弟叔虞是為𣈆侯史記曰成王與叔虞戱削桐葉為〉
〈珪曰以是封汝周公詣封之於唐成王曰吾戱耳周公曰天子無戱言遂以封之今州春秋時為𣈆國戰國時為趙地左傳曰𣈆趙鞅入𣈆陽以叛〉
〈穎客曰趙簡於居𣈆陽。至成公居邯鄲史記曰智伯率韓魏攻趙襄子奔保𣈆陽後智伯復為韓魏趙所滅故其地屬趙地理志曰趙西有太原〉
〈秦本紀曰。莊襄王二年蒙驁攻趙定太原四年初置太原郡始皇置三十六郡。仍為太原郡。漢二年魏豹反。為楚盡有太原上黨之地九月韓信虜〉
〈魏豹。定魏地置河東上黨太原郡六年以太原二十一縣為韓國徙封韓王信都太原。七年信反走入匈奴。十一年封皇子𢘆為代王都𣈆陽文帝〉
〈元年。皇子參為太原王𣈆陽地理志曰太原郡領二十一縣屬并州後漢未。省并州入冀州魏文帝黃初元年復置并州改太原郡為太原國初〉
〈曹公圍𡊮尚於鄴。時𡊮紹外生高幹為并州刺史牽招說幹曰并州左有恆山之嶮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強胡宜速迎尚並刀觀變幹不能用故敗〉
〈𣈆惠帝時。并州之地盡為劉元海所有其後劉曜徙都長安自平陽已東盡入石勒至符堅姚興赫連勃勃並於河東郡置并州後符不為慕容垂〉
〈所迫奔於𣈆陽稱帝一羊為慕容永所滅後魏復為大原郡周武帝建德六年平齊置六府於并州後省六府置并州總管開皇三平廢緫管置河〉
〈北道行臺尚書省今州理是也九年廢行臺復置并州緫管大業元年廢緫管三年罷州為太原郡隨季陵尾寇盜充斥煬帝以唐高租為山西河〉
〈東道撫慰大使太原郡留守。仍遣武賁郎。將王威高君雅為副時賊帥歷山飛衆號十萬來寇郡境劉武周又殺太守王仁恭舉兵馬邑俄又攻汾〉
〈陽宮𣈆陽宮監裴寂。晉陽令劉文靜。勸高祖舉兵。旬月間衆至數萬。威君雅有疑心。高祖斬之以徇時大業十三年也其年入關。剋定京邑。高祖輔〉
〈政義寧元年太原郡仍舊不改唐武德元年改為并州緫管并州領𣈆陽。太原榆次太谷祁陽直壽陽盂樂平交城。石艾文水。遼山平城烏河榆社〉
〈十六縣其年置清源縣仍以榆社屬韓州三年廢緫管其年置沁陽仍以盂壽陽二縣置受州治盂縣樂平遼山平城石艾四縣置遼州。治樂平太〉
〈谷祁二縣置太州治太谷仍以文水屬沁州。四年又置緫管管並介受遼。太榆沁七州其年改為上緫管五年又改代石二緫管其年改上緫管為〉
〈大緫管六年又管朔州緫管仍割汾州之文水來屬其年廢太州以太谷祁二縣來屬七年改為大都督府其年置羅陰縣仍省陽直縣陰汾陽為〉
〈陽曲縣又以文水屬汾州貞觀元年省烏河羅陰二縣。又以文水來屬八年以廢受州之壽陽盂樂平石艾又割順州之燕然凡五縣來屬督並汾〉
〈箕嵐四州十四年廢燕然縣龍朔二年進為大都督府天授元年置北都兼都督府開元十一年玄宗行幸至此。以此州王業所興又建北都仍改〉
〈并州為太原府立起義堂碑以紀其事二十二年分天下州郡為十五道置採訪使以檢察非法太原為河東道。又於邉境置節度使以式遏四夷〉
〈河東最為天下雄鎮後唐同光元年莊宗即位於魏州。改太原為西京。以鎮州為北都三年改太原為北京後僞漢所據郡縣志雲宋太平興國四〉
〈年平僞漢。降為并州移州於三交寨陽曲縣界太原舊城並從毀廢嘉祐四年復為太原府河東節度自後領河東路經畧安撫使元豐九域志。為〉
〈次府大觀元年陞大都督府五代史王朴傳周世宗時朴。言諸國興滅次第以為淮南可最先取並必死之寇最後亡其後宋興平定四方惟〉
〈並獨後服皆知朴言劉安世語録論國初取諸國次第曰王朴論之詳矣或問曰河東之地最難取故獨在後安世曰然亦有天道焉 太祖〉
〈初為歸德軍節度使寔在宋地故國號宋且河東乃𣈆地也昔高享氏遷閼伯於商丘主辰。今應天府是也遷實沈於大夏主參今太原是也且參〉
〈商不相能久矣。物不兩大。故國初但曰并州。不如以府號蓋有深意也又宋下河東在戊寅三年重午日。寔火土旺日。此參水神所忌故之時〉
〈宋受命已十九年矣。而𣈆始服。萬一宋中襄則先䧟。後至靖康之禍果如其言靖康元年丙午重九日䧟。而𣈆之地屬宋朝。纔一百四十九年。〉
〈元一統志宋太平興國四年五月甲申。平北漢。戊子毀太原舊城。改為平𣈆縣。以榆次縣為并州徙居民於新理悉燔其廬舍老幼趨城門不及焚〉
〈死者衆五年四月壅汾河晉祠水灌太原故城。七年又徙治於陽曲縣唐明村今府城是也嘉祐四年復升太原府河東節度。大觀二年。升大都督〉
〈府金因之為太原府兼河東北路兵馬都緫管府天會六年。以徒單添壽領府事 元戊寅歲九月太師國王撫定其地立太原路。今領支郡十四〉
〈親領司一縣十録事司析府城地設録事司。領在城民事。陽曲縣太原志按春秋時為𣈆地三𣈆既分地入於趙。秦攻趙取狼孟又〉
〈入於秦西漢地理志太原領縣二十一狼孟其八也陽曲其十。四也輿地記謂陽曲本漢狼孟地故城在今縣東北八十里屬太原郡。應邵曰河千〉
〈里一曲此當其陽。故曰陽曲按舊陽曲在忻州定襄縣王莽改狼孟曰狼調後漢末移於太原縣北四十五里屬并州刺史。魏武帝徙陽曲之民於〉
〈太原北。狼孟縣南境築城居之而狼孟縣至𣈆末亦廢後魏地形志雲陽曲屬永安郡今定襄是也。又移其南八十里今之石城。隋開皇二年以陽〉
〈字叶音楊姓惡其曲名改為陽直縣。十年又徙東北四十里汾陽故縣十六年改為汾陽煬帝復改為陽直縣移治東木井城唐武德六年於西南〉
〈十五里故陽曲縣分置汾陽縣屬并州七年省陽直縣改汾陽為陽曲因舊名也其年又分置羅陰縣貞觀元年省羅陰。復置陽曲宋太平興國七〉
〈年徙州置於縣南界唐明村移縣治於西郭外。嘉祐四年升太原府河東節度縣仍屬之金天會中移縣治於郭下大定間割榆次之西北鄉屬焉〉
〈元因之國朝仍名陽曲縣省録事司來屬𨽾太原府輿地廣記唐武德七年復曰陽〉
〈曲自劉氏竊據以前府治太原𣈆陽二縣宋太平興國四年王師克復遂徙州治陽曲而空其故城太原縣禹貢所謂既修太原是也秦以來為太〉
〈原郡治東漢以後兼為并州刺史治焉後魏爾未榮高歡父子皆據此隋開皇十年於州城中右𣈆陽置太原縣唐高祖於此起義師以興王業宋〉
〈太平興國四年省入榆次𣈆陽縣本漢舊縣北齊置龍山縣。隋開皇十年改曰𣈆陽宋建隆四年以為平𣈆軍太平興國四年廢為平𣈆縣。熈寧三〉
〈年省入陽曲。有龍山𣈆水所出太原縣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漢為𣈆陽縣太原郡治於此歷代因之。〉
〈或為并州或為太原而縣名不改北齊武成河清四年。移𣈆陽於汾水。平六年置龍山縣。屬太原郡。隋開皇三年郡廢。置并州。十年龍山縣廢。移〉
〈𣈆陽縣治之。大業三年。州罷為太原郡。縣仍屬焉太原志太原縣。古𣈆陽也。本唐叔虞始封之地。春秋𣈆苟具戰於大鹵。即此也三𣈆既分。地入於〉
〈趙。秦為太原郡漢為𣈆陽縣。屬太原郡。後魏誌雲。𣈆陽。本唐國。堯始都此後遷平陽高齊河清四年移𣈆陽於汾東而城中置龍山縣龍山。即懸〉
〈山。是名縣太原郡治縣二自此始隋開皇十年。省龍山縣。徙𣈆陽縣於城中。而於汾東置太原縣二縣以汾水中橋為界大業十三年。移太原入〉
〈府城。唐貞觀十一年展築東城并州長史李榮遂置太原於汾水東唐建北都並為赤縣歴五代不改宋太祖建隆四年圍河東以𣈆陽縣為平〉
〈𣈆軍。不克而還至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平太原隳其故城廢𣈆陽縣。並罷軍名置平𣈆縣於故城東北行宮之西咸年四年置永利監以縣為額監〉
〈事元豐中就徙縣事於監以縣地數為汾水圮故也元豐七年秋八月因此漢劉猶元降毀太原舊城降平𣈆縣以榆次縣為并州遷其士民於新〉
〈色。即此也金大定中。並人請罷河北監禁於此廢監官。以縣隷府貞祐四年秋七月廢𣈆晉縣元復置。隷太原路〉
〈國朝仍為平𣈆縣。洪武四年移縣治於汾河西故唐城基之南洪武七年改為太原縣屬太原府郡縣志宋太平興國四年平僞漢其太原城中𣈆陽〉
〈太原二縣。並廢為平𣈆縣熈寧三年廢縣入陽曲。政和五年復置壽陽縣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漢榆次縣之東境。屬太原郡。金興定二〉
〈年以縣之西張寨置𣈆州尋移治清源而此縣仍屬太原郡。太原志壽陽縣。郡名馬首。按春秋左氏傳魯襄公十四年荀偃曰惟余馬首是瞻樂黶〉
〈曰。余馬首欲東魯昭公二十八年魏獻子為政分祁氏之田為七縣馬首居其一。而韓固為馬首大夫𣈆陽志雲本郡𣈆置壽陽縣屬樂平郡一名〉
〈壽陽𣈆末省。是則春秋時馬首。至𣈆而改為壽陽也馬首故城。在今縣南一十五里基址尚存。後魏風土記雲𣈆末山戎內侵。太原之戶。來向山東〉
〈戎即居之。太平眞君十一年遷戎外出。徙壽陽之民於太陵城西南十里。置西壽陽屬太原郡。唐文水縣是也。隋開皇十年。改為文水縣。復於壽陽〉
〈故城置縣屬并州唐武德三年置受州以縣屬焉。六年徙受州於此。貞觀八年州廢仍屬并州歷五代至宋不改金大定中。割榆次縣東界三百五〉
〈十餘戶來屬元因之。隷太原路。國朝仍舊為縣。屬太原府。元一統志𣈆泰始中。置壽陽縣。屬樂平。一名受陽。〉
〈盧諶征艱賦。所謂歷受陽而緫轡者是也。榆次縣太原志春秋時𣈆邑。左傳昭公八年。石言於𣈆魏榆。魏。邑也。榆州〉
〈里名。後為祁氏之田。昭公二十八年。𣈆滅祁氏。魏獻子為政。分為七縣。以知徐吾為塗水大夫。皆其地也。三𣈆時屬趙。蔡莊襄王二年。蒙驁取趙榆〉
〈次地入於秦。漢為縣。屬太原郡。王莽曰太原亭後漢復舊名。𣈆治塗水古城。後魏太武太平眞君九年。省入𣈆陽。宣武景明元年復置。北齊文宣時〉
〈又省。東徙十五里。中都縣治之。仍屬并州。隋開皇中復榆次名。西徙治古城東南隅。今縣是也。開皇六年。將本縣西境梗陽鄉置清源。隷并州。歴唐〉
〈及五代不改。宋太平興國四年。既平東漢。降太原府為并州軍。移治於此。併太原縣入焉。七年徙并州治於唐明村。仍隷焉金因之。太定中。以縣境〉
〈逺大。割其東界三百戶入壽陽。西南界三千七百五十戶入太谷。西北界八百戶入陽曲縣。西界四千五百戶入平𣈆外本縣二萬一百六十八戶〉
〈為上縣。元因舊名不改。隷冀寧路國朝因之。屬太原府。城周八里五十步高四丈縣境東西八十五里。南北一〉
〈百一十五里。太谷縣太原志太谷縣。本春秋𣈆大夫陽處父所封之邑。故名曰陽邑三〉
〈𣈆既分屬趙秦屬太原。漢為太原之陽邑縣王莽時。改曰繁穰。後漢時明帝封馮魴為侯國𣈆屬太原國後魏屬太原郡太平真君九年省景明二〉
〈年復置後周建德四年西遷一十五里即今縣也隋開皇三年太原郡改為并州十八年改曰太谷縣因縣西南太谷為名屬并州唐武德三年分〉
〈太谷祁二縣置太州六年廢州復為縣仍𨽾并州歴五代至宋金皆因之金大定中割榆次縣脩文仁義二鄉來屬興定四年。清原置𣈆州。以太谷〉
〈隷焉元廢州仍隷太原路國朝因之仍屬太原府元一統志三𣈆分地屬趙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九〉
〈年與邯鄲戰陽邑謂此也祁縣太原志祁縣係河北冀州之分野按周禮職方氏并州之藪曰昭餘〉
〈祁春秋時為𣈆大夫祁奚叔向之邑因以祁為縣名以昭餘為郡名𣈆原祁盈。分其田為七縣命賈辛為祁大夫杜預注云太原祁縣是也在縣東〉
〈南一十五里今為上下故縣二村秦屬太原郡漢為祁縣亦屬太原武帝封李善為祁侯徙築於西北今為祁城村遺跡猶存後魏并州別駕封瓉〉
〈於西北築城今縣治是也北齊天寳七年廢隋開皇十年復置屬并州唐武德三年改屬太州今太谷縣是也六年太州省以縣還屬開元改并州〉
〈為太原府縣屬如故歴五代至宋皆因之金貞祐四年丙子秋胥鼎言沁州去太原徐溝縣城三百里若以祁縣團柏鎮為郡。撥太谷祁縣隷之便〉
〈遂置州。因東南山名焉。尋廢州為縣。興定四年清源縣置𣈆州割祁縣屬焉。元州廢。復以祁縣屬太原路。〉
〈國朝因之。屬太原府清源縣太原志春秋左傳僖公三十一年𣈆蒐於清源作五軍。又中行穆〉
〈子見梗陽之巫臯皆此地也後為祁氏之邑祁氏既滅。魏獻子分其田為七邑以魏戊為梗陽大夫史記趙惠文王十一年蔡取梗陽地入於秦在〉
〈漢為榆次縣之西境縣南百二十步有梗陽故城自漢至𣈆皆屬於榆次縣地後魏省榆次縣屬𣈆陽隋開皇十六年於梗陽故城置清源縣屬並〉
〈州因縣西北有清源水故名之大業二年省入𣈆陽縣唐武德元年復置歷五代至宋因之金興定四年置𣈆州於壽陽縣西張寨以鎮徃來之衝〉
〈未幾遷治於此割徐溝祁太谷來屬元廢州復四縣仍舊為縣屬太原路〉
〈國朝因之屬太原府。徐溝縣太原志本縣舊徐溝鎮原隷清源縣至金因本鎮。東屬平𣈆。西屬〉
〈清源中有南北要路兩縣交居以致民訟難決賦稅難徵。大定二十九年本鎮耆宿鄧裕等八人赴朝陳言利便遂改為縣仍舊鎮為名東撥平𣈆〉
〈縣斷金鄉一十三村西撥清源縣梗陽鄉一十一村南撥榆次縣西管鄉四村。置為縣。隷太原路。興定四年。改清源為𣈆州以徐溝縣隷焉。元州廢。〉
〈仍隷太原路國朝因之屬太原府〉
〈交城縣太原志按𣈆陽志雲交城蓋唐畿內之城也。本漢𣈆陽縣之西境。北齊於此置牧官。隋開皇十六年析置交城縣屬并州。因縣界西北有古〉
〈交城為名。故縣在今縣東北九十五里。居汾水孔水交流之際。故曰交城。去古太原之西七十里。唐天授二年長史王及善。移於山南𨚫波村以就〉
〈驛道。今縣是也先天二年分置蘆川縣於故縣地開元二年以蘆川非要會。仍併入焉歷五代不改。宋太平興國四年於縣建大通監宋之名臣。宋〉
〈琪呂誨嘗𦲷監焉六年割沁州綿山縣𨽻之有東西二鐵冶東則在綿上西則在交城之北山寳元間以監屬太原府。俾知交城縣。無領監事。金天〉
〈會六年廢監。止立交城隷太原府元朝因之國朝仍隷太原府。〉
〈文水縣太原志按𣈆陽圖經曰唐畿。春秋𣈆地魏獻子。分祁氏田為七邑以司馬烏為平陵大夫。即此地也。後為趙。一名大陵。史記雲。趙肅侯及武〉
〈靈王。皆嘗𨔼焉。秦屬太原郡。漢為太原郡。太陵縣故城。在今縣東北二十里。周四十里。王莽改為太寧。後漢復為大陵。𣈆屬太原國。後魏風土記曰〉
〈𣈆末有山戎內優。太原之戶來向山東。戎即居之。至後魏太平真君九年。遷山戎外出。徙壽陽之民三千戶。於大陵。城西南十里。置壽陽縣。屬太原〉
〈謂之西壽陽。隋開皇十年。始改為文水。取文谷水為名。屬并州。唐武德三年改屬汾州。六年復屬并州。七年復屬汾州。天授元年以武后鄉里。改曰〉
〈武興縣。徙於枌榆故邑神龍元年復故名歴五代不改。宋元豐七年甲子。為汾文二水漲溢。城為隳壞基址不存元豐八年邑宰薛昌構於西山之〉
〈下十里南張陀村據高阜處築茲邑周九里元因之屬太原路國朝仍舊屬太原府。太平寰宇記神龍元年復為文水縣城甚寛大約三十〉
〈里百姓於城中種水田輿地廣記本大陵驛地昔趙武靈王𨔼大陵夢處女鼓琴而歌即此〉
〈靜樂縣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漢汾陽縣地屬太原郡隋開皇三年。置岢嵐縣。十八年改曰汾源大業四年又改為靜樂屬樓頂郡唐武德四年〉
〈於縣置管州。以縣有管溄山故名五年改為北管州六年州罷。以縣屬嵐州。龍紀元年。表置憲州及樓煩天池縣宋咸平二年置靜樂軍。五年軍廢〉
〈後屬憲州。熈寧三年。屬慶州。後省憲州為縣十年復置政和六年隷河東北路紀畧司金改憲州為靜樂郡。天德三年。後改為管州元至元五年同〉
〈軍化。岢嵐。樓煩。俱設為巡檢司。以隷嵐州二十二年分岢嵐屬嵐州而寧化樓煩併入本州太原志本縣古冀之分野。春秋屬𣈆秦隷太原隋置樓〉
〈煩郡為憲州所轄三縣。樓煩天池𤣥池也至宋咸平五年避水患護置靜樂軍。樓煩縣是也。撥屬嵐州又省天池玄池二縣所轄鄉村戶口隷陽曲。〉
〈交城分治。因此憲州止有一縣即取舊軍為名改樓煩為靜樂縣熈寧三年省州為縣十年復為憲州以鎮河西西夏國徃來四達衝要之地政和〉
〈六年。編脩城誌。按憲州圖經所載本州賜汾源為額至宋隷河東北路經畧司所轄。金改州額賜郡名為靜樂至天德三年改為管州元己卯年本〉
〈州置河北路都元帥府。至辛卯年隷太原府親管。至元二年省併屬嵐州所管。當年六月內革罷。復立管州。至元三年並嵐州岢嵐寧化樓煩四處〉
〈入本州。至元五年併入嵐州。後至元間又復為管州國朝洪武二年。改為靜樂縣。隷太原府。太平寰宇記本漢汾陽縣地城內有〉
〈堆阜三。俗名三堆城。後漢末。屬九原縣。隋開皇三年自今宜芳縣北移岢嵐縣於三堆城。〉
〈盂縣太原志盂縣。本春秋時。仇猶之國。智伯滅之。地入於𣈆後三𣈆既分為趙地謂之原仇城。屬上艾之北界。方志圖雲。𣈆太子於之邑也後為祁〉
〈氏采地祁氏既滅魏獻子分其田為七縣。盂其一也。以盂丙為盂大夫盂在原仇西百里漢之孟縣也屬太原郡後魏省其地屬石艾縣一雲入陽〉
〈曲縣俗謂之大盂伯寰宇記曰隋開皇十六年分石艾縣置原仇縣屬遼州治原仇故城即今縣是也其城周三里三十步高二丈八尺隋大業二〉
〈年改為盂縣取漢舊縣以名之隷并州唐武德三年割并州盂壽陽二縣置受州六年改州治賽魚城貞觀元年又省并州烏河縣入焉。八年廢受〉
〈州復隷并州歷五代宋因之至金貞祐三年改為盂州元因之。隷太原府國朝洪武二年復改為縣仍屬太原府〉
〈臨縣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漢離石縣地。後周大象元年置鳥突郡及縣隋開皇元年。改為太和郡。三年郡廢以縣屬石州。唐武德三年。改曰臨〉
〈泉。以其臨湫水之泉故名。尋置北和州。頁觀三年。州廢屬石州宋淳化四年。置𣈆畢於此。又以定北縣屬焉金罷軍大定二十九年置臨水縣改〉
〈定北為盂門縣。隷隷州以地接西河。葭州置兵馬都元帥府後府廢仍屬石州。元中統二年改臨泉縣屬太原路三年陞為臨州仍𨽻太原。〉
〈國朝洪武二年改臨州為臨縣仍屬太原府太原志自前代石州所轄為衛鎮金大定二年始立臨泉縣大定二十四年。築城鑿池屬石州所轄元己〉
〈卯年置臨州行兵馬都元帥府鎮西邊與葭州接境黃河。剏建桴橋收降西夏地邑依前設置州事其盂臨泉方山三縣與石州分治〉
〈河曲縣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金大定二十四年。改為州距黃河五十二里置河曲縣取河千里一曲之義元省〉
〈國朝復立為縣屬太原府平定州親領縣一平太原志古冀州之域舜分屬并州之地。春秋時〉
〈屬晉秦屬上黨漢為太原之東境上黨之北境。漢書理誌。此為上艾縣也東漢屬恆山國𣈆屬樂平郡元魏為西陽郡後復為樂平郡。仍改上艾縣〉
〈為石艾縣隋開皇初郡廢十六年置遼州大業初州廢屬太原郡。又以石艾縣屬受州古受州城在城西三十里今賽魚村是也。唐武德三年屬遼〉
〈州六年改屬受州。貞觀八年廢受州屬并州。天寳八年改為廣陽縣因縣西南八十里有廣陽故城為名歴五代不改。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以鎮〉
〈州廣陽縣建為平定軍蓋太祖征太原。先克此縣遂因隷鎮州。四年太宗平河東因改其廣陽縣為平定縣。又廢承天軍為寨。徙其民人於故榆關。〉
〈今州是也即城東北隅築羅城九里二十六步以平定樂平隷焉今下城是也熈寧七年廢遼州省平城和順二縣入遼山隷平定軍元豐八年復〉
〈立遼州二縣還舊金為太原支郡大定二十二年十一月改軍為平定州仍轄平定樂平二縣元初以土人聶珪為元帥威孟臯和遼儀邢𣈆等處〉
〈隷焉至元三年遼和儀入平陽威入廣平盂隷太原邢入順德省平定縣改臯州為樂平縣隷焉〉
〈國朝仍為平定州領樂平縣屬太原府元一統志金興定二年陞為防禦以壽陽縣來隷後復還舊屬元初因之至元三年省平定樂平二縣入平州〉
〈七年復立樂平縣為屬邑樂平縣太原志在禹貢冀州之域後分為并州之地按𣈆陽誌雲春秋時〉
〈東山臯落氏之國𣈆獻公使大子申生伐之遂為𣈆地三卿分𣈆地入於趙秦屬上黨郡前漢為上黨郡之沾縣後漢魏因之𣈆秦始中分治樂平〉
〈郡沾縣屬焉又置樂平縣後魏太武太平真君九年省郡及縣明帝孝昌二年於遼州和順重置樂平郡及縣北齊移治沾城今縣是也隋初郡廢〉
〈開皇十六年增築大之置遼州於此樂平屬焉又分置東山縣大業二年省遼州及東山縣以樂平縣屬并州唐及五代無所改易宋初用兵攻河〉
〈東曹彬首下樂平於乾德三年升為平晉軍太平興國四年復征河東劉繼元降以廣陽縣地當衝要又先克復乃升為平定軍廢平𣈆軍復樂平〉
〈縣以隷焉金因之至興定二年改樂平為臯州元因之中統元年改臯州為樂平縣至元三年省入平定州親管至元七年後立樂平縣〉
〈國朝因之隷平定州元一統志唐武德三年復置遼州于樂平又以石父屬焉六年移遼州治於箕山縣以樂平石艾改屬受州貞觀八年廢受州復〉
〈屬并州保德州太原志本州前代無所考舊誌雲止立林濤寨有城郭遺址元隷〉
〈府州所轄府州即府谷縣春秋屬𣈆地即林胡是也𣈆滅入於胡漢唐以下不聞其傳至宋淳化四年置定羗軍隷嵐州所治景德二年為與河西〉
〈府州對境改為保德軍後景德四年始立州事金大定十二年倚郭立保德州縣事元仍立保德州隷太原親管至元三年併岢嵐隩州芭州入本〉
〈州所轄至元四年將岢嵐併入管州。其隩州芭州民隷本州親管隩州見有城郭芭州城邑隷延安路地界本州止管東境民戶。〉
〈國朝初亦為州。直隷山西省洪武七年。改為縣。隷太原府。洪武九年復改為州仍隷太原府。〉
〈岢嵐州親領縣二。 嵐縣 舊嵐州 興縣 舊興州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禹貢冀州之域又屬并州元魏。為嵐州治所隋大業中置岢嵐鎮〉
〈唐武德中。亦名奇嵐軍。長安三年。置嵐谷縣宋初。為奇嵐軍。金改岢嵐州元併其地入嵐州置岢嵐巡檢司。太原志按古記雲。北齊二清二年築〉
〈蘇孤戌顛國祚永寧府。為河水毀城之東北角漢時東移一十里。名安元城。此城蕪坡達嶺唐遷於西南築平城名曰岢嵐軍城周五里倚郭嵐谷〉
〈縣。共為治焉。舊志雲北河清二年築漢時東移一十里唐遷於西南今考北齊之後。止有北漢北漢之後自興宋接無復唐稱夫姑疑以待叅〉
〈攷。至宋元豐八年太守賀詔慶於城之巽維展築四里。至大觀元年太守王喆重閤城壕碑記雲保德火山寧化皆為巖邑維岢嵐於乎地置之。金〉
〈大定二十三年刺史耶律萬家奴授宣誥改軍為州充刺史所置嵐谷縣為司候司。隷嵐州節度使郭周後改防禦使亦隷嵐州所轄元初郭周立〉
〈關外六州元帥府便冝行事至庚寅年隷太原親管至元二年併入嵐州所管當年六月革罷依舊立岢嵐州事至元三年併岢嵐入保德州至元〉
〈四年省入管州至元五年併入嵐州止立巡檢司國朝因之洪武七年立鎮西衛新修築城方圓五百三十三丈洪武八年正〉
〈月又置縣洪武九年正月改縣為州。所轄與縣嵐縣直隷太原府元一統志春秋屬𣈆後為樓煩王所據趙惠王減樓煩。尚有其地以為縣泰為太〉
〈原郡漢為汾陽縣東漢末郡邑虛曹魏立新興郡西𣈆未為劉元海之趙地石勒為復趙。永和六年冉減之即為魏地尋屬所無。復為符聖併〉
〈之聖敗後魏道武立并州國中山遂有其地後魏未於此置嵐州國州界內岢嵐山為名隋大業四年置樓煩郡以靜樂縣屬焉唐武德四年平劉〉
〈武周置東會州。領嵐城縣又以北和州之太和縣東屬其平分耕嵐城置合會書潤二縣。仍自故郡城移嵐州於廢東會州置嵐州舊領岢嵐一縣。〉
〈縣移舊嵐州。其平人以北管州之靜樂縣乘為七年置臨半縣十九年省合會岢嵐太和三縣貞觀元年改臨為合河三年又置太和縣八年又〉
〈省。天寳元年。後為樓煩郡乾元九年後為嵐州領冝芳靜樂含河。嵐谷四縣宋割靜屬憲州嵐谷入岢嵐軍初樓煩有縣屬憲州。乃唐龍紀元年〉
〈即樓煩監西一里置為州治至是以縣屬嵐州。金天會六年。並嵐州為鎮四軍節度。按州舊治冝芳縣元廢宜芳縣至元二年。省考嵐。寧化管州。樓〉
〈煩入焉。三年復省嵐州寧化樓煩等入管州。五年以嵐州自古名郡後置又省岢嵐。寧化樓煩管州入為。十年縣廢。復併入管州。二十二年後置。以〉
〈轄岢嵐巡檢司。郡縣志靈州。舊樓煩監牧。元隷儱右節度使。唐至德後。屬內飛龍使。嵐州刺史領監牧員元十五年。楊銖焉監牧使逆專領監〉
〈司不係州司龍紀九年太原李克用為𣈆王時奏盡憲州於樓煩監宋因之。領縣三咸年直年以州卑溢多水。移治靜軍之靜縣遂廢軍又廢〉
〈天池元池二隷入靜樂樓改隷嵐州舊本下州今升為中州管縣一熈寧三年州廢以靜樂隷嵐州十年後憲州。仍領靜樂一縣政和五子賜郡〉
〈名汾源寧化軍本嵐州之故軍東北樓舊界宋太平興國四年置寧化縣五年改為寧化軍初管縣一。曰寧化熈寧三年廢元祐九年後樂寧三年〉
〈人廢為鎮太平寰字記岢嵐軍理嵐各縣在樓煩郡北百里隋火業中置岢嵐鎮押草城川賊路唐長毒中李迥秀置軍長安三年於北置嵐谷〉
〈縣神龍二年廢。開九十二年重置縣今後為軍舊取東北岢嵐山為軍名岢音賀〉
〈嵐縣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周春秋屬𣈆後為樓煩所據。趙減樓煩。以其地為縣秦為太原郡漢為汾陽縣東漢末其地空虛三國魏立新興郡〉
〈元魏於此置嵐州隋置樓煩郡唐政德四年置東會州州罷復置嵐州天寳元年。後為樓煩郡乾元九年復為嵐州金為鎮西軍節度。元役為嵐〉
〈州省岢嵐入焉太原志本縣屬冀州之地故尚書大傅雲冀州帝都之地三靣距河以地形觀之是也。三代以下迄於五代無可攷舊城周六里二〉
〈十四步不知何代所築。至宋元豐年間於舊城北展築三靣記四里二百令六步使立嵐州節度使。所轄三州管州嵐州保德州三縣二司倚郭宜〉
〈芳縣合河縣。樓煩縣。録事司。金因之不改元省併宜芳縣録事司外保德州嵐州管州合河樓煩。各另所置隷太原親管至元二年省併岢嵐寧化〉
〈管州。樓煩四處。隷嵐州所轄當年革罷至元三年。分寧化嵐州樓煩隷管州所轄至元五年。復為嵐州省併管州寧化岢嵐樓煩四處隷本州親管〉
〈後至元間分管州為州治興本州俱隷太原路國朝改為嵐縣。至洪武八年正月改岢嵐為縣直隷太原府九年又改岢嵐〉
〈為州。本縣屬焉興縣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漢汾陽縣地元魏於蔚分谷置若汾縣屬〉
〈神武郡隋開皇六郡罷屬石州大業二年改為臨泉縣四年屬樓煩郡唐武德四年改臨淳縣屬嵐州貞觀改曰合河縣太原志古漢汾陽之地〉
〈唐貞觀元年始得合河之邑。號其縣城舊置於黃河東岸。宋元豐未。以其瀕河地窄東遷於蔚汾水之上。川谷寛坦處置邑。遂今地名蔚汾。又雲自〉
〈嵐州所轄金興定二年。𣈆陽公以此方瀕河地重民繁。改合河縣為興州前元相因不改至中統二年。南北兩路宣慰使司改本州為合河縣事〉
〈隷太原親管中統三年復立興州國朝洪武二年復改為縣隷太原府至洪武九年改岢嵐為州撥本縣屬焉〉
〈代州著屬太原路親張縣三崞縣舊州五臺舊臺州繁峙舊堅州太原志本古唐國禹貢冀州之域歷代所屬與并州同春秋時屬𣈆三〉
〈卿分𣈆其地屬趙趙有代勾注之地河東記雲代勾注之地在州西北三十五里鴈門縣界西徑山是也初趙襄子殺代王而奪其地至趙武靈王〉
〈破澹林樓煩築長城自代傍陰山河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鴈門代郡秦莊襄王三年攻狼孟取三十七城即此地也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鴈〉
〈門其一也至漢高祖遣陳稀鎮守䤭叛高祖討平之因封其子恆為代王後為文帝後漢書雲建安二年又立新興郡於太原北界後廢東漢末北〉
〈邉兵亂地荒魏徙鴈門郡南度勾注置廣武城即州西故城也𣈆如之。後魏置梁城繁峙二郡於此尋廢至文帝移置廣武東上館城內即今城也〉
〈隋開皇五年改為代州取古代郡為名置都督府太業三年蔚州廢以靈丘縣來屬改為鴈門郡唐武德元年置代州總管管代忻蔚三州代州領〉
〈鴈門繁峙崞五臺四縣五年廢緫管六年又置管代忻蔚朔四州貞觀四年督靈州六年又督順州十二年省順州以懷化縣來屬高宗廢懷化縣〉
〈嗣聖元年又領武延縣天寳元年改為鴈門郡仍為都督府乾元元年復置代州後唐李克用為鴈門節度使死於代其子莊宗就為陵廟葬於舊〉
〈古城東今柏林是也宋為防禦領縣五鴈門五臺崞繁峙唐林景德三年省唐林入崞縣金太宗天會六年八月以代州置振武軍節度使領縣四〉
〈鴈門崞五臺繁峙録事司一支郡二寧化軍火山軍世宗大定二十年以鑄錢置阜通監代州兼領之二十二年火山寧化軍改為州二十六年改〉
〈火山州為隩州章宗即位罷鑄錢監廢宣宗貞祐二年置西面經畧司於代州三年七月割朔州廣武縣來屬七月升繁峙縣為堅州四年正月升〉
〈五臺縣為臺州興定三年升崞縣為崞州元本州止領鴈門縣録事司中統四年並省入代州隷太原路〉
〈國朝洪武二年改為代縣隷太原府。八年復改為代州領五臺繁峙崞縣仍隷太原府。元一統志按晉天文志鴈門入東並十六度代郡入東丹二十〉
〈度秦始皇十三年移樓煩隷於善無縣今勾注山北下館城是也續漢書雲鴈門郡。領縣十四。理除館復周靈肆州。大象元年。因九原城。移碑州於〉
〈此。金天會六年改鄒督府為代州震或軍本州置西而制置經畧使司又置宣撫司領寧化火山二軍鴈門繁峙五臺崞四縣。元罷寧化軍立巡檢〉
〈司入管州火山軍立巡檢司入保德州繁峙升為聖州。崞縣升為崞州五臺升為臺州不相統攝惟存鴈門一縣中皖四年併録事司並入州自理〉
〈崞縣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漢崞縣屬鴈門郡漢東荒廢晉復買元魏改為石城縣東魏豊廓州於此北齊省郡文立北顯州後周廢隋開皇十〉
〈六年改爲平寇縣大業初改曰崞縣唐屬代州後改曰唐林五代梁間平二年以為曰縣宋景德二年省入崞縣金四之元已卯子陞為崞州隷〉
〈太原路國朝洪武二年改州為縣屬太原府八年復改屬代州太原志崞縣三代以〉
〈下無文籍可考按資治通鑑𣈆懷帝永嘉四年冬以拓㧞猗盧為大單于封代公乃徙樓煩馬邑陰館繁峙崞五縣民於陘南集覧注云崞漢鴈門〉
〈郡縣今太原府崞州是也西南有崞山縣東樓煩故城遺址存焉至隋唐宋俱為崞縣隷代州至金末改為崞州隷太原府。元因之與地廣記唐屬〉
〈代州有崞山故樓煩縣本樓煩胡地趙武靈五取之。置縣二漢屬鴈門郡魏𣈆廢為故城在令縣東故唐林縣本武延縣元一統惠東置廓州〉
〈於此。以開廓土疆為稱。尋廢。分為廣安。未定。建安三郡。以頓軍戶北齊省郡又立北顯州後周發隋開皇十六年。改為平寇縣。大業初改曰崞縣唐〉
〈屬代州唐證聖元年析崞五臺置五延縣。神龍後。改曰唐林五臺縣大明清類天大分野之書漢慮縣屬太原郡𣈆省元魏孝文後〉
〈置屬新興郡北齊改屬鴈門郡隋大業二年改為五臺縣。縣東五臺山為名五代宋並因之金貞祐四年陞為臺州屬太原路。元因之。〉
〈國朝洪武二年改為五臺縣屬太原府八年改屬代州。繁峙縣太原志本漢繁峙縣屬鴈門郡自東漢至𣈆並因之後魏升為繁〉
〈峙郡後周郡縣並廢隋開皇十八年復置於今縣東六十里大堡戌。縣有魏武州。及吐京新安三郡僑治城中尋廢大業十二年。移縣於武州城唐〉
〈聖暦二年。以縣在平川難以固守遂東移今治其城三靣枕澗東接峻坂極為險固。宋屬代州金貞祐三年。升繁峙縣為堅州。隷太原府。元因之。〉
〈國朝洪武二年。改堅州為繁峙縣屬太原府。至八年改代縣為州。撥繁峙縣隷馬。元一統志後齊改為北靈州。年廢。〉
〈忻州舊縣二親領縣一定襄太原志按𣈆陽誌雲古并州之域春秋𣈆地也三𣈆既分屬趙秦隷太原郡漢為太原之陽曲也後漢靈帝末西羗〉
〈大擾。定襄雲中五原朔方上郡。並流徙分散。其地遂空建安中曹公集塞下荒郡流民。聚之九原界。立為新興郡。領九原定襄雲中鴈門等縣郡治〉
〈九原復徙陽曲縣於𣈆陽之北。𣈆因而不改。永嘉之亂。入於二趙前趙劉曜後趙石勒水經注云後魏天錫中治四蘆鎮因四蘆川為名後徒九原〉
〈城元魏太平眞君七年立肆州爾朱氏之亂州廢天平二年復治肆州治於秀容城領靈丘等八縣後周武帝徙肆州於鴈門郡隋初復立新興郡〉
〈銅川縣郡尋廢開皇十八年復置忻州蓋取忻口為名治九原城又水經注引魏氏土地記曰漢高祖至平城為北軍所圍。用陳平計得免還師而〉
〈南次於滹沱水曲六軍忻慶舉口而笑故謂之忻口。煬帝大業二年廢州及銅川縣。以其地入於棲煩郡故隋地理誌無忻州而樓煩郡有秀容縣〉
〈唐高祖義兵初起復置新興郡領秀容一縣武德元年復為忻州四年又置定襄縣。天寳元年。改州為郡改忻州為定襄郡乾元元年復為州五代〉
〈不改宋治團練使。金源氏改為刺史。仍隷太原府為支郡元初改忻州為九原府嘗置宣撫使尋復改為州統秀容定襄二縣。〉
〈國朝因之。省秀容縣。仍轄定襄縣。元一統志秦屬太原郡。今州。即漢大原郡之陽曲地。黃河十里一曲。此當曲之陽。飲曰陽曲。東漢末。於今州地置新〉
〈興郡𣈆惠帝改𣈆昌郡。及永嘉之亂入於二趙。前燕前秦後燕後魏唐天寳元年改為定襄郡定襄者。以漢有定襄城為名。按河東記。漢之定襄。今〉
〈朔州是也秀容縣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漢陽曲縣地。東漢末。置新興郡。及九原〉
〈縣。元魏為肆州之境。又置秀容縣後周徙肆州於鴈門。徙魏置秀容縣。入九原城以西南隅定廢寺為治所隋置忻州移縣於北羅城內大業初州〉
〈州罷。還舊理。唐初復置新興郡縣徙於廢寺舊治。五代宋金元並因之。屬忻州。〉
〈國朝併入忻州。與地廣記本漢汾陽縣北屬太原郡。東漢省之。北齊置平寇縣。隋開皇初置新興郡十年廢平寇縣。而自今宜芳秀容故城移縣治此〉
〈十八年置忻州。唐因之元一統志東漢建安之末。置新興郡及九原縣因城西岡原九所而為之名。後魏肆州之境。明元又置秀容縣於今縣西〉
〈北五十里。孝莊帝於縣東十里置平寇縣元至元二年省入忻州。四年復置。為忻州郭下縣。〉
〈定襄縣太原志按𣈆陽誌雲。春秋時𣈆地。三𣈆為趙地秦屬太原郡。漢為太原之陽曲縣。漢書地理誌。應邵曰。河千里一曲。此當其陽。故名之。後漢〉
〈末。移其民於大原近界。置定襄縣以處塞下定襄之遺民屬新興郡魏𣈆因之。𣈆惠帝時。遷弘農人楊釗等三千戶於此。又改名𣈆昌縣。後魏復為〉
〈定襄縣。永安中改新興郡為永安郡。置治於此。北齊武成河清三年周將楊忠率軍襲并州。不克而還於時定襄。平寇。蒲子。三縣。先無城郭。遂於本〉
〈縣大城北面築子城。置三縣於其中隋開皇十年。敕使劉永清割軍民戶分入州縣迺移平寇於代州之崞縣。而定襄省入秀容縣。唐武德二年。䧟〉
〈於劉武周四年定襄王李大恩將兵來討僞將楊長才以城降。遂於其城復置定襄縣。五代及宋金元。皆隷忻州。〉
〈國朝因之。元一統志宋熈寧五年省元祐元年獲置屬忻州。金年改。元因之石州舊縣二親頓縣一寧鄉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禹貢冀州之〉
〈域。又并州地周戰國初。趙之離石邑也。秦屬太原郡漢為四河郡。𣈆𢙣帝為離石都尉。後石勒改為永石郡元魏更名離石鎮。北齊初置懷政郡後〉
〈改離石郡。天保三年又置西汾州改離石為昌化縣後周建德六十。改西汾州為石州。仍改昌化為離石縣。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省。復置離石〉
〈郡唐武德元年復改為石州。五年置總管府。貞觀三年置都智。六年又省天寳元年改為召化郡。乾元元年。復為石州。宋淳化四年割州之臨定二〉
〈年屬𣈆寧事金年省改定邉為孟門縣元中統二年省離石入本州三年後立。至元三年。併孟門方山入離石為倚郭縣隷太原路〉
〈國朝省離石入本州仍屬太原府太原志按公廨記雲秦伐趙以取離石秦時離石今石州是也西漢元朔間隷於西河𣈆之末年後趙石勒時改曰〉
〈永石郡魏興復為離石唐武德初改郡為州至天寳元年改為石州昌化郡自宋及金相沿不改所領之縣有六斯其一馬溫泉寧鄉在州之南離〉
〈石為倚郭方山在州之北孟門臨泉在州之西北實河東之名郡元己卯年為六縣仍舊領焉中統二年省離石縣本州親管中統三年復立縣事〉
〈至元三年併所管溫泉入汾州孝義縣併孟門方山臨泉三縣入倚郭離石。太平寰宇記兩漢為西河郡圯有南單于庭。即左國城前趙記曰今離〉
〈石左國箄於所徒庭是也元一統志秦並天下屬太原郡。兩漢為西河郡。按𣈆天文志西河入尾度音惠帝以劉元海為離石都尉。故元海起事〉
〈於此後石韌改為永石郡。唐武德五年置緫管府領石北和北管東東會嵐南定六州郡縣志晉寧軍本西界葭蘆寨。元豊元年四月杖復。六月〉
〈並吳堡寨。隷石州。元祐四年以葭蘆寨。給賜西人。紹聖四年收復。元符二年以葭蘆寨為𣈆寧軍。割石州之臨泉隷為。知軍領嵐石路沿邉安撫使。〉
〈兼廉石撫州都世檢使。大觀三年。復以石州史胡縣東縣。離石縣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周趙邑。秦縣王義趙。取離石是也〉
〈復屬大庫郡。漢屬西河郡東漢徙郡治此。𣈆為西河。後劉淵據此王謂之城。石勒改為永石郡。北齊置昌化縣。屬懷改郡。又置西汾州。後周〉
〈改昌化復馬離石仍改西汾州為石州。縣屬焉。隋開皇初郡羅大業初州築。復置離石郡唐武德元年復烏石州。天寳元年。曰昌化郡。尋復為離石。〉
〈以縣石州宋金元並之國朝併入石州元一統志𣈆為西河蓋日建安之末北人入居內郡。魏武〉
〈帝分其衆為五部離石者以莊賢王去平縣之去畢之子豹。豹之子淵世據此土謂之左成。黃初三年。劉元海為都尉治此。石勒改為永石郡。〉
〈元初仍舊。中統二年省入本州三年復置至元三年省方山孟門二縣及司禮司入焉。郡縣志定胡縣。本漢離石縣地屬兩河郡周大象元年於〉
〈此置定胡縣。及置定胡郡。隋以其地阨險固置孟門關。唐武德三年於縣寔西定州。正觀二年。廢州置孟門縣。七年廢縣為孟門鎮屬石州宋因之〉
〈大觀三年以縣東屬臨縣。本漢離石縣地。周大象元年於此置烏突郡烏突縣隋間皇元年。改烏突郡為太和郡。縣為太和縣三年郡廢以精屬〉
〈石州唐武德三年。改太和為臨泉。宋國之。元符二年。以縣東屬太平寰宇記平夷縣本漢離石縣地。屬西河郡。後周大象元年。割離石縣西五十〉
〈一里置平其縣屬石州寧鄉縣太原志寧鄉縣。本漢離石地屬西河郡。後周大象元年割離石縣〉
〈西五十一里立平夷縣隷石州隋屬離石郡唐屬石州。五代宋相沿不改。金泰和間。改為寧鄉縣。亦屬石州。元丁酉年。另立縣事隷太原路。戊申又〉
〈又屬石州。至辛亥又隷緫管府。至元三年。復隷石州國朝因之。仍隷石州。屬太原府〉
〈分野本府太原志周禮。春官保章氏之職。以星辨九州之地所封之域皆有分〉
〈星。漢書。地理誌曰趙地昴畢之野。西有太原定襄郡晉書天文志曰。班固取三統。歴配十二次。其言最詳又有費直說周易蔡邕月令章句所言頗〉
〈有先後。後魏太史令陳卓言郡國所入宿度。自危十六度至奎四度屬並州。而費氏起危十四度。蔡氏起危十度卓雲太原入東井二十九度。三說〉
〈皆不同。唐天文志載一行之言曰。諸儒言星土者或以州或以國廢置不同疆場舛差是守甘石遺術。而不知變通也。又古之辰次與節氣相係。各〉
〈據當時暦數與歲差。遷徙不同。今更以七宿之中。分置中候。自上元之首以度數紀之而著其分野雖州縣改隷不同。但據山河以分爾。天下山河〉
〈之象存乎兩戒北戒王屋太行。北抵常山之右。是謂北紀。北紀山河之曲。為𣈆代負險用武之國也。初畢十度餘百四十一抄四之一中參七度終〉
〈東井十二度自漢之河東及上黨太原盡西河之濵所以設險。限秦𣈆也。其地上應天闕南曲之陰在𣈆地衆山之陽南曲之陽在秦地衆山之陰〉
〈陰陽之氣並故與東井通周禮職方氏并州其山鎮曰恆山。其澤藪曰昭余祁其川滹沱漚夷其浸淶易〉
〈至到本府境太原志東至真定府井陘縣界故關界三百八十五里。 南至沁〉
〈州南關驛界二百一十里。 西至綏德州葭縣黃河岸五百一十八里。北至大同府馬邑縣界鴈關北三百六十里。 東到真定府五百七十里〉
〈東南到遼州。三百七十里。 南到沁州三百三十里 西南到汾州二百三十里 西到綏德州葭縣五百二十里。 西北到保德州黃河岸五〉
〈百八十里過河。抵沙漠。北到大同府。六百三十里。 東北到大同府渾源州六百一十里。〉
〈陽曲縣東至壽陽縣界王胡莊九十里。 南至太原縣界馬村一十五里西至交城縣界故交村一百二十里。 北至忻州界關城子一百里〉
〈東到壽陽縣一百六十里 東南到榆次縣六十里。 南到太原縣四十里 西南到太原縣四十里 西到交城縣二百四十里。 西北到靜樂〉
〈縣二百二十里。北到忻州一百四十里。 東北到孟縣二百五十里。太原縣東至榆次縣界東賈村界二十五里。 南至清源縣故亦鎮。三十〉
〈二里 西至陽曲縣界御道川山四十里北至陽曲縣北屯村界三十五里 東到榆次縣五十里 東南到徐溝縣四十五里 南到清源縣〉
〈四十里 西南到清源縣五十里 西到陽曲縣御道川山四十里 西北到陽曲縣白道山四十里 北到陽曲縣四十里 東北到陽曲縣四〉
〈十里。榆次縣東至壽陽縣道平村界六十里 南至大谷縣小常村界三十五〉
〈里 西至太原縣西賈村界二十五 里北至陽曲縣馬圈頭八十里東到壽陽縣一百三十里東南到和順縣二百二十里。 南到太谷縣〉
〈七十里 西南到徐溝縣六十里西到太原縣五十里。 西北到陽曲縣六十里 北到陽曲縣一百里 東北到壽陽縣一百二十里。〉
〈徐溝縣東至榆次縣車輞村界。一十五里。 南至太谷縣登豐村界。一十五里。 西至清源縣支村界。一十五里。 北至太原縣三賢村界。一十五〉
〈里。東到榆次縣六十里。 東南到大谷縣三十里。 南到大谷縣三十里 東南到祁縣七十里。西到清源縣三十里。 西北到太原縣四十〉
〈五里。北到太原縣四十五里。 東北到榆次縣六十里。太谷縣東至和順縣樵紅色界一百一十五里。 南至榆社縣裴坊村界〉
〈四十里。 西至祁縣白圭村界一十里 北至徐溝縣李青村界。一十五里 東到和順縣二百二十五里。 東南到榆社縣一百五十里。 南到〉
〈榆社縣一百五十里 西南到祁縣五十里 西到祁縣四十里。 西北到徐溝縣三十里 北到徐溝縣三十里 東北到榆次縣七十里〉
〈祁縣東至太谷縣榆林村界。三十里 南至沁州南關界。八十里。 西至文水縣元村界。一十里。 北至清源縣羅村界。三十里。 東到太谷縣四〉
〈十里。 南到沁州二百二十里。 西到文水縣六十里。 北到清源縣六十里。 東南到沁州武鄉縣。二百二十里 西南到平遙縣四十五里。〉
〈西北到交城縣六十里。 東北到徐溝縣七十里。交城縣東至清源縣蒿泊村界。一十五里。 南至文水縣南辛安村界。一〉
〈十五里。西至石州龍王𡺠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靜樂縣鴈門村界一百六十里 東到清源縣四十里。 南到文水縣五十里。 西到石州二〉
〈百九十里北到靜樂縣三百里。 東南到祁縣六十里。 西南到文水縣四十里。 西北到嵐縣三百里。 東北到陽曲縣二百四十里。〉
〈文水縣東至祁縣成趙村界。五十里 南至汾州文同村界。二十里。 西至石州丁家山界一百四十里 北至交城縣步雙村界。二十五里。 東〉
〈到祁縣六十里。 南到汾州七十里 西到石州丁家山一百四十里。北到交城縣五十里。 東南到平遙縣七十里 西南到汾州七十里。〉
〈西北到交城隆門山四十里 東北到交城縣四十里。清源縣東至徐溝縣界黑城村一十五里 南至祁縣界北左村三十里。〉
〈西至交城縣界義望村二十五里 北至太原縣界故驛北鎮八里。 東到徐溝縣三十里。 東南到祁縣七十五里 南到祁縣六十里。 西南到〉
〈交城縣五十里。 西到交城縣四十里 西北到太原縣五十五里。 北到太原縣四十里。 東北到太原縣四十里〉
〈壽陽縣東至平定州界汗橋界四十五里。 南至榆次縣界碾子平。七十里。 西至陽曲縣界馬圈頭。七十里。 北至盂縣瓦合鉢嶺界。三十五里〉
〈東到平定州一百二十里。 東南到樂平縣一百八十里。 南到榆次縣一百三十里。 西南到榆次縣一百二十里。 西到陽曲縣一百六十里。〉
〈西北到盂縣一百二十里。 北到盂縣七十五里。 東北到平定州。一百二十五里。〉
〈盂縣東至眞定州平山縣十八盤界七十五里。 南至壽陽縣瓦合鉢嶺界四十里。 西至陽曲縣界黃鼠村一百四十里。 北至五臺縣牛道嶺〉
〈界一百六十里東到眞定府平山縣一百八十里。 東南到平定州一百二十里 南到壽陽縣七十五里 西南到陽曲縣二百五十里 西〉
〈到陽曲縣二百七十里 西北到定襄縣一百六十里 北到五臺縣二百四十里 東北到真定府平山縣二百二十里〉
〈臨縣東至石州連支山界七十里 南至石州界一百里 西至黃河岸一百一十八里北至興縣界堠堰界七十里東到石州二百一十里。〉
〈東南到石州一百四十里南到石州一百四十五里。西南到黃河岸一百二十里 西到浽德州葭縣一百二十里 西北到興縣二百里〉
〈北到興縣一百五十里。 東北到嵐縣二百二十里靜樂縣東至忻州石大橋界七十里 南至交城鎮城底界一百四十里〉
〈西至嵐縣社干溝界。三十里 北至朔州分水嶺界一百四十里 東到忻州一百八十里 南到交城縣三百里 西到嵐縣六十里。 北到〉
〈朔州三百里。 東南到陽曲縣二百二十里。 西南到嵐縣九十里 西北到岢嵐州一百二十里 東北到崞縣二百五十里。〉
〈平定州東至眞定府井徑縣故關界。八十五里 南至樂平縣烽火嶺界四十里。 西至壽陽縣張靜界七十五里 北至盂縣界韓莊村六十里。〉
〈東到井陘縣一百二十里 東南到井陘縣一百六十里。 南到樂平縣六十 里西南到壽陽縣一百二十五里。 西到壽陽縣一百二十里 〉
〈西北到盂縣一百二十里北到盂縣一百一十里 東北到真定府平山縣一百五十里〉
〈樂平縣東至真定府趙州賛皇縣黃沙嶺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遼州和順縣界李陽村松子嶺四十五里 西至壽陽縣堡底村界一百一十里〉
〈北至平定州烽火嶺界二十里 東到趙州賛皇縣一百八十里 東南到順德府邢臺縣二百四十里 南到和順縣九十里。 西南到和順〉
〈縣二百一十里。 西到壽陽縣一百九十里。 西北到壽陽縣一百八十里 北到平定州六十里。東北到平定州九十里。〉
〈保德州東至前武州界大塔一百里。外抵沙漠。南至興縣赤谷口界九十里。 西至黃河東岸一里。 北至黃河南岸一里。 東到前武州界大〉
〈塔一百里外抵沙漠。 東南到岢嵐州一百八十里 南到興縣一百六十里 西南到興縣一百九十里 西到黃河東岸一里河抵沙漠 西〉
〈北到黃河岸一里過河抵沙漠 北到黃河南岸一里過河抵沙漠 東北到前武曲縣界炭水三十五里外抵沙漠〉
〈岢嵐州東至靜樂縣界暖泉七十里 南至嵐縣界左馬嶺六十里 西至興縣界青草溝六十里 北至前武州界無家莊五十里迤北抵沙漠〉
〈東到靜樂縣一百四十里東南到靜樂縣一百二十里 南到嵐縣一百二十里 西南到興縣一百四十里 西到興縣一百四十里 西〉
〈北到保德州一百八十里 北到前武州燕家㽵五十里迤北抵沙漠。東北到前武州荷葉平荒山六十里〉
〈嵐縣東至靜樂縣社干溝界三十里 南至石州赤堅嶺鋪界九十里西至興縣界河口九十里。 北至岢嵐州之馬嶺六十里。 東到靜樂縣〉
〈六十里 東南到交城縣三百里 南到石州二百七十里。 西南到臨縣二百二十里。 西到興縣一百五十里 西北到岢嵐州一百四十里〉
〈 北到岢嵐州一百二十里 東北到靜樂寧化山一百四十里。興縣東至嵐縣界燒炭塔六十里。 南至臨縣界推老嶺八十里。 西至〉
〈黃河六十里 北至保德州界姜家㽵七十里。 東到嵐縣一百五十里東南到嵐縣一百九十里。 南到臨縣一百五十里。 西南到臨縣二百〉
〈里 西到黃河六十里過河抵沙漠。 西北到保德州一百九十里 北到保德州一百六十里 東北到岢嵐州一百四十里。〉
〈代州東至繁峙縣界楊興堡村五十里。 南至五臺縣楊林嶺七十里。西至崞縣界班聶村三十里。 北至馬邑縣界鴈門關四十里。 東到繁〉
〈峙縣七十里東南到繁峙縣七十五里 南到五臺縣一百二十里。西南到崞縣六十里 西到崞縣六十里 西北到馬邑縣一百四十里。〉
〈北到馬邑縣一百二十里。 東北到山陰縣一百二十里繁峙縣東至靈丘縣井子頭村界。一百四十里。 南至五臺縣華嚴嶺界〉
〈八十里。 西至代州留述村界二十里。 北至應州書堂崖村界六十里。東到大同府靈丘縣二百一十里。 東南到大同府靈丘縣二百二十〉
〈里。 南到五臺縣一百八十里。西南到五臺縣一百五十里。西到代州七十里。 西北到大同府山陰縣一百三十里。 北到大同府應州一〉
〈百一十里 東北到大同府渾源州二百二十里五臺縣東至阜平縣觀音堂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五縣牛道嶺界八十〉
〈里 西至崞縣榆車嶺界七十里 北至代州楊林嶺界五十里 東到阜平縣二百五十里 南到孟縣二百四十里 西到崞縣一百四十里〉
〈北到代州一百二十里 東南到平山縣四百一十里 西南到定襄縣九十里 西北到代州一百四十里東北到繁峙縣一百五十里〉
〈崞縣東至五臺縣榆車嶺界七十里 南至忻州忻口界六十里 西至靜樂縣寧化鎮界一百里 北至代州茹解村界三十里 東到五臺縣〉
〈一百四十里南到忻州一百二十里 西到朔州一百五十里 北到代州六十里 東南到定襄縣一百一十里 西南到靜樂縣二百五十〉
〈里 西北到朔州一百五十里東北到代州六十里石州東至汾州黃蘆嶺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寧鄕縣界金同村三十里〉
〈西至黃河界一百一十五里 北至嵐縣界東候木溝一百八十里東到汾州一百八十里 東南到本州白馬山四十里接連寧鄕縣尖楊〉
〈山 南到寧鄕縣五十五里西南到寧鄕縣七十里 西到綏德州吳堡縣一百二十二里 西北到臨縣一百四十里 北到嵐縣二百七十〉
〈里 東北到交城縣二百九十里寧鄉縣東至汾州黑嶺界六十里 南至隰州分義嶺界七十五里 西〉
〈至黃河岸一百五十里 北至石州界堠溝界二十五里 東到汾州一百四十里 西到黃河岸一百五十里 南到隰州二百四十里 北到〉
〈石州五十里東南到孝義縣二百一十里 西南到石樓縣一百七十里 西北到石州七十里 東北到本縣楊家社二十里。接連石州白馬〉
〈大山忻州東至定襄縣智村鋪界二十五里 南至陽曲縣石嶺關界四十里〉
〈西至靜樂縣石子界一百一十里 北至崞縣界候界六十里 東到定襄縣四十里 南到陽曲縣一百四十里 西到靜樂縣一百八十里〉
〈北到崞縣一百二十里 東南到陽曲縣界七頂山接連廣谷大山四十里 西南到陽曲縣界赤塘關接連白馬大山五十里 西北到崞縣界〉
〈流㽵接連雲中大山六十里。 東北到定襄縣六十里定襄縣東至孟縣扶城口界六十里 南至本縣叢蒙大山二十五里〉
〈西至忻州界北胡村一十五里 北至崞縣橫道村界三十里 東到孟縣一百八十里 東南到孟縣一百六十里。 南到本縣叢蒙大山二十〉
〈五里。 西南到忻州廣峪山三十里。 西到忻州四十里 西北到崞縣一百一十里。 西北到崞縣一百三十里。 東北到五臺縣九十里〉
永樂大典卷之五千二百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