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永樂大典/卷111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 永樂大典
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一
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二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一 八賄

水經五

水經濁漳水出上黨長子縣西發鳩山之漳水焉。出叢谷。與發鳩連叢而在南。淮南子謂之分苞山故異名牙見也。左則陽泉水注之。右則散蓋水入焉。

三源同出一山。但以南北為別耳。東過其縣南。又東堯水自西山東北流逕堯廟北。又東逕長子縣故城南。固史辛甲所封邑也。春秋襄公十八年。

晉入執衛石買於長子。即是縣也。秦置上黨郡治此也其水東北流入漳水。漳水東會於梁水。梁水出南梁山。北流至長子縣故城南。竹書紀年曰

梁惠成王十二年。鄭取屯留尚子沮。尚子即長子之異名也。梁水又北入漳水。屈從縣東北流注。陶水南出南陶。北流至長子城。東西轉逕其城北。

東注於漳水。又東過壺關縣北。又東北過屯留縣。漳水東逕屯留縣南。又屈逕其城東。東北流有絳水注之。絳水西出榖逺縣東。發鳩之谷。謂之絳

水。西出榖逺縣為濫水也。東逕屯留縣故城南。故留吁國也。潞氏之屬。春秋襄公十八年。晉人執孫蒯於屯留是也。其水東北流入於漳。故桑欽雲。

絳水屯留西南東入漳。漳水又東陳水注之。水出西發鳩山。東逕余吾縣故城南。漢光武建武六年。封景丹尚子為侯國。陳水又東逕屯留縣故城

北。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元年韓共侯趙成侯遷晉桓於屯留。史記趙肅侯奪晉君端氏而徙居之此矣。其水又東流注於漳。故許慎曰。水出發鳩山

入關從水章聲也。漳水逕壺關縣故縣西。又屈逕其城北故黎國也。有黎亭縣。有壺口關。故曰壺關矣。呂后元年立孝惠後宮子武為侯國。漢有壺

關三老。公乗興上書訟衛太子即邑人也。縣在屯留東。不得先壺關而後屯留也。漳水歷鹿臺山與鞮水合。水出銅鞮縣西北石磴山。東流與專池

水合。出八持山東北流入銅鞮水。銅鞮水又東南逕女課水。西北好松山東南流。北則葦池水與公主水合而右注之。南則榆交水與皇后水合。而

左入焉。亂流東南注於銅鞮鞮水東李憙墓前有碑。碑石破碎故李氏以太和元年立之。其水又東逕故城北。城在山阜之上。下臨岫壑東西北三

靣岨袤二里。世謂之斷梁城。即故縣之上虒亭也。銅鞮水又東逕銅鞮縣故城北。城在水南山中。晉大夫羊舌赤銅鞮伯華之邑也。漢高祖破韓王

信於此縣也。銅鞮水又東南流逕項城西。即縣之下虒聚也。地理志曰。縣有上虒亭下虒聚者也。銅鞮又南逕胡邑西又東屈逕其城南。又東逕襄

垣縣入於漳。漳水又東北流逕襄垣縣故城南。王莽之上黨亭。潞縣北縣故赤翟潞子國也其相豐舒有俊才而不以茂德。晉伯宗數其五罪。使司

林父滅之鬬駰曰。有潞水為冀州浸。即漳水也。今案燕書王猛與慕容評相遇於潞川也。鄣固山泉鬻水與軍人絹匹水二石佗大川可以為浸。所

有巨浪長湍。唯漳水耳。故世人亦謂濁漳為潞水矣。縣北對故壁臺漳水逕其南。本潞子所立也。世名之為臺壁也。慕容垂伐慕容永於長子軍次

潞川。永率精兵拒戰沮河自固。垂陣壁臺一戰破之。即是處也。漳水於是左右黃湏水口水出壁臺西。張譚巖下世傳巖赤則土離兵害故惡其變

化無常。恆以石粉污之令是以俗目之為張諱巖。其水南流逕臺壁西。又南入於漳。漳水又東北歷望夫山。山之南有石人。佇於山上狀有懷於

雲表。因以名焉。有洹水西出覆甑山。而東流與西湯溪水合。出𣵀縣西山湯谷。五泉俱會。謂之五會之泉。交東南流謂之西湯水。又東南流注𣵀水。

又東逕𣵀縣故城南縣氏𣵀水也。東與白鷄水出縣之西山。東逕其縣北。東南流入𣵀水。𣵀水又東南與武鄉水會焉水源出武山西南。逕武鄉縣

故城西。而南出得清谷口水源出東北長山清谷。西南與鞞鞳白壁二水合。南入武鄉水。又南得黃水口黃水三源同注一壑。東南流與隱室水合。

水源西北出隱室山東南注黃水。又東入武鄉水。武鄉水又東南注於𣵀水。𣵀水又東南流注於漳水。漳水又東逕磻陽城北。倉石水入焉。水出林

慮縣之倉石溪。東北逕魯班門西闕昂藏石壁霞舉左右結石修防崇基。仍崘北逕偏橋東即林慮之嶠嶺抱犢固也。石磴西陛陟踵修上五里餘。

崿路中斷。四五丈中以木為偏橋。劣得道行。亦言故有偏橋之名矣。自上猶須攀蘿捫葛。方乃自津山頂即庚胝墜處也。倉室溪水。又北合白水溪。

溪水出壺關縣東白木川東逕百畆城北蓋同仇池百頃之稱矣。又東逕林慮縣之石門谷又注於蒼溪水。又北逕磻陽城東。而北流注於漳水。漳

水又東逕葛公亭北。而東去矣。又東過武安縣。漳水於縣東清水自涉縣東南來注流之。世謂決入之所為交漳口也又東出山過鄴縣西。漳水又

東逕三戶峽為三戶津。張晏曰。三戶地名也。在梁期西南。孟康曰。津。峽名也。在鄴西四十里。又東污水注之。水出武安縣山東南。流逕於城北。昔項

羽與蒲將軍英布濟自三戶破章邯於是水。污水東注於漳水。漳水又東逕武城南。世謂之梁期城。梁期在鄴北。俗亦謂之雨期城。皆為非也。司馬

彪郡國志曰。鄴縣有武城。武城即期城矣。漳水又東北逕西門豹祠。祠前東側有碑隱起為字。祠堂東頭石柱勒銘曰。趙建武中所修也。魏文帝述

征賦曰。羨西門之嘉跡。忽遙睇其靈宇。漳水石與枝水合。其水上承漳水於邯會西而東別於邯水合。水發源邯山。水北逕邯會縣故城西北。注漳

水。故曰邯會也。張晏曰。漳水之別自城西南與邯山之水會。今城旁猶有溝渠存焉。漢武帝元朔二年。封趙敬肅王子對仁為侯國。其水又東北入

於漳昔魏文侯以西門豹為鄴令也。引漳以溉鄴。民賴其用。其後至魏襄王以吏起為鄴令。又堰漳水以灌鄴田。咸成沃壤。百姓歌之。魏武王又堨

漳水迴流東注。號天井堰。里中作十二墱。墱相去三百步。令牙相灌注。一源分為十二流。皆懸水門。陸氏鄴中記雲。水所溉之處名曰晏陂澤。故左

思之賦魏都也。謂墱流十二。同源異口者也。魏武之攻鄴也。引漳水以圍之。獻帝春秋曰。司空鄴城圍周四十里。初淺而狹。如或可越。審配不出爭

利望而笑之。司空一夜增修廣深二丈。引漳水以注之。遂㧞鄴。本齊桓公所置也。故管子曰。築五鹿中牟鄴以衛諸夏也。後屬晉魏文侯七年始封

此地。故曰魏也。漢高帝十二年置魏郡治鄴縣。王莽更名魏城。後分魏郡置東西部都尉。故曰三魏。武又以郡國之舊引漳流自城西東入逕銅雀

臺下。伏流入城東注。謂之長明溝也。渠水又南逕止車門下。魏武封於鄴。為北宮。宮有文昌殿。溝水南北夾道枝流。引灌所在。通溉東出石竇下注

之湟水。故魏武登臺賦曰。引長明灌街里謂此渠也。石氏於文昌故殿處。造東西大武二殿。於濟北榖城之山采文石為基。一基下五百武。直宿衛。

屈柱趺瓦。悉鑄銅為之。金漆圖飾焉。又徙長安洛陽銅人置諸宮前。以華國也。城之西北有三臺。皆因城為之基。巍無崇舉。其高若山。建安十五年。

魏武所起平坦略盡。春秋古地雲。葵丘地名。今鄴西臺是也。謂臺已平。或更有見。意所未詳。其中曰銅臺。高十丈。有屋百餘間。臺成命諸子登之。並使

為賦。陳思王下筆成章。美捷當時。亦魏武望奉常王叔治之處也。昔嚴才與其屬攻掖門。脩聞變。車馬未至。便將官屬步至官門。太祖在銅雀臺望

見之曰。彼來者必王叔治也。相國鍾繇曰。舊京城有變九鄉各居其府。卿何來也。脩曰。食其祿。焉避其難。居府雖舊。非赴難之義。時入以為美談矣。

石虎更增二丈。立一屋。連棟接欀。彌覆其上。盤迴膈之。名曰命子窟。又於屋上起五層樓。高十五丈。去地二十七丈。又作銅雀於樓巔。舒翼若飛。南

則金雀臺高八丈。有屋一百九間。北曰氷井臺。亦高八丈。有屋一百四十間。上有氷室。室有數井。井深十五丈。藏氷及石墨焉。石墨可書。又然之難

盡。亦謂之石炭。又有粟窖及鹽。以備不虞。今窖上猶有石銘存焉。左思魏都賦曰。三臺列峙而崢嶸者也。城有七門。南曰鳳陽門。中曰中陽門。次曰

廣陽門。東曰建春門。北曰廣德門。次曰廄門。西曰金明門。一曰白門。鳳陽門三臺洞開。高三十五丈。石氏作層觀架其上。置銅鳳頭高一丈六尺。東

城上石氏立東明觀。觀上加金博山。謂之鏘天。北城上有齊午樓。超出群榭。孤高特立。其城東西七里。南北五里。飾表以磚。百步一樓。凡諸宮殿門

臺隅雉皆加觀榭。層甍及宇。飛檐拂雲。圖以丹青。色以輕素。當其全盛之時。去鄴六七十里。逺望苕亭。巍若仙居。魏因漢祚。復都洛陽。以譙為先人

本國。許昌為漢之所居長安為西京之遺跡。鄴為王業之本基故號五都也。今相州刺史及魏郡治漳水自豹祠北。遙趙閲馬臺西基高五丈。列觀

其上。石虎每講武於其下。升觀以望之。虎自於臺上放鳴鏑之矢。以為軍騎出入之節矣。漳水又北逕祭陌西。戰國之世。俗巫為河伯取婦。祭於此

陌。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約諸三老曰。河伯取婦。幸來告知。吾欲送女。皆曰諾。至時三老廷椽。賦歛百姓取錢百萬。巫現行里中。有好女者。況當

為河伯婦以錢三萬娉女。沐浴脂粉如嫁狀。豹徃會之。三老巫椽與民咸集赴觀。巫嫗年七十。從十女弟子。豹呼婦視之。以為非妙。令巫嫗入報河

伯。投巫於河中。有頃曰何乆也。又令三弟子及三老入白並投於河。豹磬析曰。三老不來奈何。復欲使廷椽豪長趣之。皆叩頭流血。乞不為河伯取

婦。滛祀雖斷地留祭陌之稱焉。又慕容俊投石虎屍處也。田融以為紫陌也。趙建武十一年。造紫陌浮橋於水上。為佛圖澄先造生墓於紫陌。建武

十五年卒。十二月葬焉。即此處也。漳水右對趙氏臨漳宮宮在桑梓苑。多桑木。故苑有其名。三月三日及始蠶之月虎帥皇后及夫人採桑於此。今

地有遺桑墉無尺雉矣。漳水又北溢水入又東逕梁期城南。地理風俗記曰。鄴北五十里有梁期城故縣也。漢武帝元鼎五年封任破為侯國晉惠

帝永興元年。驃騎王浚遣烏九渴末逕至梁期。候騎到鄴。成都王頴遣將軍石超討末。為末所敗於此也。逕平陽城北。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元年。

鄴師邯鄲師於平陽者也。司馬彪郡國志曰。鄴有乎陽城。即此地也。又東過列人縣南。漳水又東右逕斥丘縣北。即裴縣故城南。王莽更名之曰即

是也。地理風俗記曰。列人縣西南六十里即裴城故縣也。漳水又東北逕列人縣故城南。王莽更名之為列治也。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八年。惠成

王伐邯鄲取列人者也。於縣右合白渠故瀆白渠水。水出魏郡武安縣欽口山東南流逕邯鄲縣南。又東與拘潤水合。水導源武始東山白渠北。俗

猶為是水為拘河也。白渠水又東又有牛首水入焉。水出邯鄲縣西堵山。東流分為二水。洪湍雙逝澄暎兩川。漢景帝時六國悖逆。命曲周侯酈寄

攻趙圍邯鄲。相捍七日。引牛首拘水灌城。城壞。王自殺。其水東入邯鄲城。逕溫明尉南。漢世祖擒王郎幸邯鄲晝臥處也。其水又東逕叢臺南。六國

持趙王之臺也。郡國志曰。邯鄲有叢臺。故劉劭趙郡賦曰。結雲閣於南宇。立叢臺於少陽者也今遺基舊墉尚在。其水又東歷邯鄲阜。張晏所謂邯

山。在東城下者也。曰單。盡也。城郭從邑故加邑。邯鄲之名。蓋指此以立稱矣。趙郡治也。長沙舊傳稱桓楷為趙郡太守。嘗有遺囊粟於路者。行人掛

囊粟於樹。莫敢取之。即於是處也。其水又東流出城。又合成一川也。又東澄而為渚沁水。東南涓注拘潤水。又東入白渠。又東故瀆出焉。一水東為

澤渚。曲梁縣之鷄澤也。國語所謂鷄丘矣。東北通澄湖白渠故瀆。南出所在枝分。右出即邯溝也。歷邯溝縣故城東。蓋因溝以氏縣也。地理風俗記

曰。即裴城西北二十里有邯溝城故縣也。又東逕肥鄉縣故城北。竹書紀年曰。梁惠王八年。伐邯取肥者也。晉書地道記曰。太康中立以𥻊廣平也。

渠道交逕。牙相纏縻。與白渠同歸。逕列人右會漳津今無水。地理志曰。白渠東至。列人入漳是也。又東北過斥漳縣南。應劭曰。其國斥鹵。故曰斥漳。

漢獻帝建安十八年。魏太祖鑿渠引漳水東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漳津故瀆水舊斷溪東北出涓流濗注而已。尚書所謂覃懷底績。至於

衡漳者也。孔安國曰。衡。橫也。言覃漳水橫流也。又東此逕平恩縣故城西。應劭曰。縣故館陶之別鄉。漢元帝元康三年置以封后父許伯為侯國。王

莽更曰延平也。又東北過曲周縣東。又東北過鉅鹿縣東。衡漳故瀆東北逕南曲縣故城西。地理志。廣平有曲周縣。應劭曰。平恩縣北四十里有南

曲亭故縣也。又逕曲周縣故城東。地理志曰。漢武帝建元四年置。王莽更名直周。余業史記大將軍酈商以高粗六年封曲周縣為侯國。又考史記

同是知曲周舊縣。非始孝武蓋啇冀州人。在縣市補履數年。人奇其不光。東其術而不能得也。衡漳又北逕巨橋抵閣西。舊有大梁橫水。故有巨橋

之稱。昔武王伐紂。發巨橋之粟以賑殷之飢民。服虔曰。巨橘倉名。鉅鹿水之大橋也。今臨側水湄左右方一二里。中狀若丘墟。蓋遺國故害處也。衡

水又北逕鉅鹿縣故城東。應劭曰。鹿者林之大也。尚書曰。竟將禪舜鈉之大麓之野。烈風雷雨不迷致之以昭華之玉。而縣取日焉。路溫舒縣之東

里人。反為里監門。使溫舒牧羊澤中取蒲牒用寫書即此澤也。鉅鹿郡治秦始皇二十五年滅趙。以為鉅鹿郡。漢景帝中元年為廣平郡。武帝征和

三年以封趙敬肅王子為廣平侯國。世祖中興更為鉅鹿也。鄭玄注尚書引地說雲。大河東北流過絳水千里至大陸為地腹。如志之言大陸在鉅

鹿。地理志曰。水在安平信都。鉅鹿與信都相去不容此數也。水土之名變易世失其處。見降水則以為絳水。故依而廢讀或作絳字非也。今河內北

共山淇水共水北焉。東至魏郡黎陽入河。近所謂降水也。降讀當如城降於齊師之降。蓋周時國於地者。惡言降。故改之共耳。又今何所從去大陸

逺矣館陶北屯氏河其故道與余案鄭玄據尚書有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鄰。推次言之。故以淇水為降水。共城為降城。所未詳也。

稽之群書。共縣。故本共和之故國。是有共名。不惡降而更稱。禹著山經。淇出沮洳。淇澳衛詩列目又逺當非改絳革為今號。但是水導源共出北玄

欲因成降議。故以淇水為降水耳。即如玄引地說黎陽鉅鹿非千里之逕直信都於大陸者也。唯屯氏北出館陶事近之矣。案地理志雲。絳水發源

屯流下亂章津。是乃典章俱得通稱。故水流間關。所在著目。信都復見絳名而東於海尋其川。況無佗殊瀆而衡漳舊道與屯相亂。乃書有過絳之

地說。與千里之志即之途致與書相鄰河之過絳。當應此矣。下至大陸不異經說。自寗迄於鉅康。出於東北。皆為大陸。語之纏絡。厥勢眇矣。九河既

播。八牧代絶。遺跡故稱徃徃時存。故鬲般列於東北。徒駭瀆聯漳絳同逆之狀粗分。陂障之會猶在。素經考瀆自安故目矣。漳水又瀝經縣故城西。

水有故津。謂之薄落津。昔𡊮本初還自易京。上已屆此。率其賓從禊飲於斯津矣。衡漳又逕沙丘臺東。紂所成也。在鉅鹿故城東北七十里。趙武靈

王與秦始皇並死於此矣。又逕銅為祠東漢光武廟。更始三年秋。光武追銅馬於館陶。大破之。遂降之。賊不自安。世祖令其歸營。乃輕騎行其壘。賊

乃相謂曰。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授死乎。遂將降人分配諸。將衆數十萬人。故關西。號世祖曰銅馬帝也。祠取名馬。廟側有碑述。河內脩武

縣張導字景明以建和三年為鉅鹿太守。漳津流濫。上不稼穡。導披按地圖。與丞彭叅掾馬道嵩等原其逆順。揆其表裏。修防排通正水路。功績有

成。氏用嘉賴。題雲漳河神壇碑。而俗老耆儒。猶謁斯廟為銅馬劉神寺。是碑項國震裂餘半不可復識矣。又逕南宮縣故城西。漢惠帝元年。以封張

越人子買為侯圖王莽之序中也。其水與隅醴通為衡津。又有長蘆滛。水之名。絳水之稱矣。今漳木既斷。絳水非復纏絡矣。又北絳瀆出焉。今無水。

故瀆東南逕九門城南。又東南逕南官城北。入東南逕繚城縣故城北。十三州志曰。經縣東五十里有繚城故縣也。左逕安城南故信都之安城鄉

也。更始二年。和城太守邳彤與上會信都南安城鄉。上大恱。即此處也。故瀆又東北逕辟陽亭。漢高帝六年封審食其為侯國。王莽之樂信也。地理

風俗記曰。廣川西南六十里有辟陽亭故縣也。絳瀆又北逕信都城。東散入澤渚。四至於信都城。東速於廣川縣之張甲故瀆同歸於海。故地理志

曰。禹貢絳水在信都東入於海也。又北過堂陽縣西。衡水自堰分為二水。其一水北出逕縣故城西。世祖自信都以四千人先攻堂陽降水者也。水

上有梁。謂之旅津渡。啇旅所濟故也。其右水東北注出石門。門石崩褫。餘基殆在。謂之長蘆水。蓋變引葭之名也。長蘆水更逕堂陽縣故城南。應劭

曰。縣在堂水之陽。榖梁。傳曰。水北為陽也。今於故縣城南更無別水。唯是水東出可以當之。斯水蓋包堂水之兼稱矣。長蘆水又東逕九門坡故縣

也。又東逕扶都縣故城南。世祖建武三十年。封寇詢子揖為侯國。又東屈北逕信都縣故城西。信都郡治也。漢高帝六年置。帝二年為廣川惠王越

國。王莽更為新慱縣曰新慱亭。光武自薊至信都是也。明帝衣平十五年。更名樂成。安帝延光中改曰安平城。內有漢冀州徙事安平趙徵碑。又有

魏冀州刺史陳留丁紹碑。青龍三年立。城南有獻帝南巡碑。其水側城北注又北逕安陽城東。又北逕武陽城東。十三州志曰。扶柳縣東北有武陽

城故縣也。又北為慱廣池。池多名蟹佳蝦。歲貢王朝以充膳府。又北逕下慱縣故城東。而北流注于衡水也。又東北過扶柳縣北。又東過信都縣西。

扶柳縣故城在信都城西。衡水逕其西。縣有扶澤。澤中多柳。故曰扶柳也。衡水又北逕昌城縣故城西。地理志曰。信都有昌城縣。漢武帝以封城陽

頃王子劉羌為侯國。闞駰曰。昌城本名阜城矣。應劭曰。堂陽縣北三十里有昌城故縣也。世祖之下堂陽。昌城人劉植。率宗親子弟據邑以奉世祖

是也。又逕西梁縣故城東。地理風俗記曰。扶柳縣西北五十里。有梁城故縣也。世以為五梁城。蓋字狀致謬耳。衡漳又東北逕棑縣故城北。漢高祖

十二年。封劉襄為侯國。王莽致之曰。桓分也。合斯交故瀆。斯洨水首授大白渠。大白渠首授綿蔓水。綿蔓水上承桃水。水出樂平郡之上艾縣東流。

世謂之曰桃水。東逕靖陽亭南故關城也。及北流逕井陘關。下注澤發水。亂流東北。逕常山蒲吾縣西。而桃水出焉。南逕蒲吾縣故城西。又東南流

逕桑中縣故城北。世謂之石勒城。蓋趙氏增成之。故檀其目。俗又謂之高功城也。地理志曰。侯國也。桃水又東南流逕綿蔓縣故城北。王莽之綿延

也。世祖建武二年。封郭況為侯國。自下通謂之綿蔓水。綿蔓水又東流逕樂陽縣故城西。右合井陘山水。水出井陘山。世謂之鹿泉水也。東北流屈

逕陳餘壘。而俗謂之故壁城。昔在楚漢。韓信東入。餘拒之於此。不納左車之計。悉衆西戰。信遣奇兵。自間道出立幟於其壘。師奔夫據遂死汦上。其

水又屈逕其壘南。又南逕城西。東注綿蔓水。綿蔓水又屈從城南。俗名曰臨清城非也。地理志曰。侯國矣。王莽更之曰申苗者也。東觀漢書曰。光武

使鄧禹發房子兵二千人。以銚期為偏將軍。別攻真定。宋子餘賊。㧞樂陽稟肥壘者也。綿蔓水又東逕烏子堰枝津出焉。又東為之太白渠。地理志。

所謂首受綿蔓者也。白渠水又東南逕開縣故城北。地理志曰。常山之屬縣也。又東為成郎河水上有大梁。謂之成郎橋。又東逕耿鄉南。世祖封前

將軍耿純為侯國。世謂之宜安城。又東逕宋子縣故城北。又謂之宋子河。漢高帝八年。封許厥為侯國。王莽更名宜子。昔新離撃築傳工自此入秦。

又東逕敬武縣故城北。案地理志曰。鉅鹿之屬縣也。漢元帝封女敬武公主為湯沐邑。闞駟十三州記曰。楊氏縣北四十里。有武亭故縣也。今其城

實中小邑耳。故俗名之曰敬武壘。即古邑也。白渠又東謂之斯凌水。地理志曰。大白渠東至曲陽入洨河者也。東分為二水。枝津右出焉。東南流謂

之百尺溝。又東南逕和城北。世謂之初丘城非也。漢高帝十一年。封郎中公孫耳為侯國。又東南逕育城西。漢高帝六年。封呂博為侯國。百尺溝東

南散流逕歷鄉東。而南入泜湖。東注衡水也。斯洨水自枝津東逕育城北。又東積而為陂。謂之陽縻淵。淵水左納白渠枝水。俗謂之祗水。水承白渠

於藁縣之烏子堰。又東逕肥纍縣之故城南。又東逕陳臺南臺甚寬廣。今上陽臺屯居之。又東逕新豐城北。案地理志雲。鉅鹿有新市縣侯國也。王

莽更之曰樂市。而無新豐之目。所未詳矣。其水又東逕昔陽城南。世謂之曰盡陽非也。本皷聚矣。春秋左傳昭公十五年。晉苟矣帥師伐鮮虞。圍皷

三月。皷謂降穆子曰。猶有食邑不許。軍吏曰。獲城而弗取。何以事君。穆子曰。獲一邑而教民怠。將焉用邑也。賈怠無卒。棄舊不祥。皷人能事其君。我

亦能事吾君。率義不爽。好惡不愆。城可獲也。有死義而無二心。不亦可乎。皷人告食竭力盡而後取之。剋皷而返。不戮一人。以皷子鳶鞮歸。既獻而

返之。皷子又叛苟矣略東陽。使師僞維。負甲息於門襲而滅之。以皷子鳶鞮歸。使涉佗守之者也。十三州志曰。今其城。昔陽亭是矣。京相璠曰。白狄

之別也。下曲陽有皷聚。故皷子國也。白渠泜水。又東逕曲陽城北。又逕安鄉縣故城。地理志曰。侯國也。又東逕育縣。入斯洨水。又東逕西梁城南。又

東北逕樂信縣城南。地理志曰。鉅鹿縣侯國也。又東入衡水。又北為表譚渡。蓋譚自鄴徃還所由。故濟得厥名。又東北過下博縣之西。衡水又北逕

鄔縣故城東。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三十年。秦封衛鞅於鄔。改名曰商。即此是也。故王莽改曰秦聚也。地理風俗記曰。縣北有鄔阜蓋縣氏之。又右逕

博縣故城西。王莽改曰潤博。應劭曰。太山有博故此加下。漢光武自呼沱南出至此失道。不知所以。遇白衣老父曰。信都為長安守去此八十里。世

祖赴之。任光開門納焉。漢氏中典始基之矣。尋求父老不得。議曰以為神。衡漳又東北歷下博城西。逵迤東北注。謂之九爭。西逕樂卿縣故城南。王。

莽更之曰樂丘也。又東列葭水注也。又東北過阜城縣北。又東北至昌亭與雩池河會。經敘阜城於下博之下。昌亭之上。考地非北於事為同。勃海

阜城。又在東昌之東。故知非也。漳水又東北逕武邑郡南。魏所置也。又東逕武強縣北。又東北逕武隧縣故城南。案史記秦破趙將扈輙於武隧。斬

首十萬。即於此處也。王莽更名桓隧矣。白馬河注之。水上承雩池東逕縣鄉縣北。饒陽縣南。又東南逕武邑郡北。而東入衡水。謂之交津口。衡漳又

東逕武邑縣故城北。王莽之順桓也。晉武帝封子於縣以為王國。後分武邑武隧觀津為武邑郡治此。衡漳又東北右合張平口故溝。上承武強淵。

淵之西南之側水。有武強縣故治。故淵得其名焉。東觀漢記曰。光武拜王梁為大司空。以為侯國。耆宿雲。邑人有行於途者。見一小蛇。疑其有靈。持

而養之。名曰擔生。長而吞噬人。里中患之。遂捕繫獄。檐生負而奔。邑淪為湖。縣長及吏成為魚矣。合縣治東北半許落水。淵水又東南結而為湖。又

謂之郎君淵。者宿又言縣淪之。曰其子東奔。又䧟於此。故淵得郎君之目矣。淵水北通謂之石虎口。又東北為張平澤。澤水所泛。北決堤口。謂之張

刀溝。北注衡河。謂之張平口。亦曰張平則南注水耗則輟流。衡漳又逕東昌縣故城北。經所謂昌亭也。王莽之田昌也。俗名之曰東相。蓋相昌聲韻

合。故致茲誤矣。西有昌城。故目是城為東昌矣。衡漳又東北左會雩池。故瀆謂之合口。衡漳又東北分為二川。當其水決處名之曰李聦渙。又東北

至樂成陵縣別出北。衡漳於縣無別出之瀆。縣北者乃雩池別水。分雩池故瀆之所纏絡也。衡漳又東分為二水。左出為向氏口溝水。自始決入也。

衡漳又東逕弓高縣故城北。漢景帝封韓信凡子韓墳當為侯國。王莽之樂成亭也。衡漳又東北右合柏梁溠水。上承李聦渙東北為柏梁。溠東逕

扶領縣故城南。漢武帝元朔三年。封廣川王子劉嘉為侯國。地理風俗記雲。脩縣西北八十里有蒲領卿故縣也。又東北會桑社枝津。又東北逕弓

高城北。又東注衡漳。謂之柏梁口。衡漳又東北右會桑社溝。溝上承從陂。世盧達從薄亦謂之河摩河。東南通清河。西北達衡水。春秋兩泛澤。澤津

渚。今觀津城北方二十里盡為澤藪。蓋水所鐘也。其瀆逕觀津縣故城北。樂毅自燕降趙。封之於此邑號望諸君。王莽之朔定亭也。又南屈東逕竇

氏青山南側堤。東出青山。即漢文帝竇後父少消蒙也。消是縣人遭秦之亂。魚釣隱身墜淵死。而景帝立後。遣使者填以葬父。起大墳於觀津城東

南。故民號曰青山也。又東逕董仲舒廟南。仲舒廣川人也。世猶謂之董府君祠。春秋禱祭不輟。舊溝又東逕循市縣故城北。漢宣帝本始四年。封清

河剛王子劉寅焉侯國。王莽更之曰居寧也。俗謂之溫城非也。地理風俗記曰。循縣西北二十里有循市城故縣也。又東會從陂。陂南北十里東

西六十步子午潭。漲淵而不流。亦謂之桑社淵。從陂南出夾堤。東派逕循縣故城北。東合清漳。漳泛則北注。澤盛則南播。津流上下。戶相逕道從陂。

陂北出東北分為二川。北逕弓高城西。而北注柏梁溠。一川東逕弓高城南。又東北陽津溝水出焉。左瀆北入衡漳。謂之陽決口。衡水東逕阜成縣

故城北。樂城縣故城南。河間郡治。地理志曰。故趙也。漢文帝二年。別為國。應劭曰。在兩河之間也。景帝九年。封子德為河間王。是為獻王。王莽更名

郡曰朔定。縣曰陸信。褚先生曰。漢宣帝地節三年。封大將軍霍光兄子山為候國也。漢章帝對子開於此。漢桓帝追尊祖父孝王開為孝穆王。以其

邑奉山陵。故加陵曰樂陵也。今城中有故池。方八十步。舊引衡水北入城注池。池北對層臺。基隍荒蕪。示存古意也。又東北過成平縣南。衡漳又東

逕建成縣故城南。案地理志。故屬勃海郡。褚先生曰。漢昭帝元鳳三年。封丞相黃霸為侯國也。成平縣故城在北。漢武帝元朔二年。封河間獻王子劉

禮為侯國。王莽之澤亭也。城南北相直。衡章又東右會楊津溝水。自枝水東逕阜城南。地理志。勃海有阜成縣。王莽更名吾成者。非經所謂阜成也。建武

十五年。世祖更封大司馬王梁為侯國。陽津溝水又東北逕建成縣左。入衡水謂之陽津口。衡漳又東左會雩池別河故瀆。又東北入清河。謂之合口。又

逕南皮縣之北皮亭。而東北逕浮陽縣西東北注之。又東北過章武縣西。又東北過平舒縣南東入海。清漳自章武縣故城西故濊邑也。枚瀆出焉。謂之

濊水。東北逕參後亭。分為二瀆。應劭曰。平舒縣西南五十里。有泰後亭故縣也。世謂之平虜城。枝水又東注謂之蔡伏溝。又東積而為淀。一水逕亭北逕

東平舒縣故城南。代郡有平舒城。故加東。地理志曰。勃海之厲縣也。魏土地記曰。章武郡治。故世以為章武故城非也。又東北分為二水。一石出為澱。一

水北注呼池謂之濊口。清漳亂流。而東注於海。清漳水出上黨沾縣西北。少山大黽谷南。過縣西。又從縣南屈。淮南子曰。清漳出揭戾山。高誘雲。山在沾

縣。今清漳出沾縣故城東北。俗謂之漳山。漢分沾縣為樂平郡治。沾縣水出樂平郡沾縣界。故晉太豦地記曰。樂平縣舊名清漳縣。漢之故矣。其山亦曰

虜吉山。水出大要谷。南流逕沾縣故城東。不歷其西也。又南逕昔陽縣。左。傳昭公十二年。晉苟吳僞會於齊。假道鮮虞。遂入昔陽。杜預曰。樂平沾縣

東有昔陽城者是也。其水又南得梁榆水口。水出梁榆城西大嵰山。水有二源。北水東南流逕其城東南注南水。南水亦出西山。東逕大當城北。又

東北逕梁榆城南。即閼與故城也。秦伐韓閼與。惠文王使趙奢故之。奢納許歷之說。破秦於閼與謂此也。司馬彪𡊮松郡國志。並言𣵀縣有閼與聚。

盧諶征艱賦曰。訪梁榆之虛郭。力閼與之舊平。桓亦云閼與今梁榆城是也。漢高帝八年。封為解敢為侯國。其水右會北水。又東南入於清漳。清漳

又東南與轑水相得。轑水出轑河縣西北轑山南。流逕轑河縣故城南。西東流至栗城注於清漳也。東過涉縣西屈從縣南。按地理志六。魏郡之屬

縣也。漳水於此有涉之稱名。因地變也。東至武安縣南黍窖邑。入於濁漳易水。出涿郡故安縣閻鄉西山。易水出西山寬中谷。東逕五大夫城南。昔

北平侯王譚不同王莽之政。子興生五子。並避時亂。隱居此山。故其舊居世以為五大夫城。即北嶽賛雲。五王在中。龐葛連續者也。易水東左與子

莊溪水合。水北出子莊關。南流逕五公城西。屈逕其城南。五公猶王興之五子也。光武即帝位。封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侯。顯才蒲陰侯。仲

才新市侯。季才為唐侯。所謂中山之五王也。俗又以五公名居矣。二館之城。澗曲泉清。山高林茂。風煙彼簿。觸可棲情。方外之士。尚憑依舊居取暢

林水。其水東南入於易。易水又右會女思谷水。水出西南女思澗。東北流注於易。謂之三會口。易水又東屆關門城西南。即燕之長城門也。與樊石

山水合。水源西出廣昌鄉縣之樊石山。東流逕覆釡山下。東流注於易水。易水又東歷燕之長城。又東逕漸離城南。蓋太子丹館高漸離處也。易水

又東逕武陽南。蓋易自寬中歷武夫關東出。是無武水之稱。故燕之下都。擅武陽之名。左得濡水枝津故瀆。武陽大城東南小城。即固安縣之故城

也。漢大帝封丞相申屠嘉為侯國。城東西二里。南北一里半。高誘雲。易水逕固安城南外。東流即斯水也。誘是涿人。事明經證今水破城東南隅。世

又謂易水為固安河武陽。蓋燕昭王之所城也。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七里。故傳逺艱游賦曰。出北薊。歷良鄉。登金臺。觀武陽。兩城遼廓舊跡冥芒。正

謂是處也。易水東流而出於范陽。東過范陽縣南。又東過容城縣南。易水逕出范陽縣故城。秦末張耳陳餘為陳勝峈地燕趙。命蒯通。說之。范陽先

下是也。漢景帝甲元三年封勾奴降王伐為侯國。王莽之通順也。易水又東與濡水合。出故安縣西北。窮獨山南谷。東流與源泉水合。水發北溪東

西流注濡水。濡水又東南逕樊於期館西。是其授首於荊軻處也。濡水又東南流逕荊軻館北。昔燕丹納田光之言。尊軻上卿。館之於此。二城並廣

一里許。俱在罡阜之上。斜上而下方。濡水又東逕陽城西北舊堨。濡水枝流南入城。逕柏冢西冢垣城側。即水塘也。四周塋域。深廣有若城焉。其水

側有數陵墳高壯。望若青丘。詢之古老。訪之史籍。並無文證。以私情求之。當是燕都之前故墳也。或言燕之墳塋。斯不然矣。其水之故瀆南出。屈而

東轉。又分為二瀆。一水東注金臺陂。一水逕故安城西側。城南注易水。夾塘崇峻。邃岸高深。左右百步。一釣臺參差交時。迢遞相望。更為佳觀矣。其

一水東出金臺陂。東西六十步。南有金北五十步側陂西北有釣臺高丈。方可四十步。陂北十餘步有金臺。臺上東西八十許步。南北加減高十餘

丈。昔慕容垂之為范陽也。戍之即斯臺。北有蘭馬臺。並悉高數丈。秀峙相對。翼臺左右。水流經通。長廡廣宇。周旋被浦。棟渚咸淪。柱礎尚存。是其機

構可得而尋。意欲圖還上京。阻行旅。造次不獲遂中訪諸耆舊。咸言昭王禮賢。廣延方士。至如郭愧樂毅之徒。鄒衍劇辛之儔。宦遊歷說之民。自逺

而屆者多矣。不欲令諸侯之客。伺隙燕邦。故脩建下都館之南垂。言燕昭創之於前。子丹踵之於後。故雕墻敗館尚傳鎸刻之名。雖無紀可憑。察其

古跡。似符傳矣。濡水自堰又東逕紫池堡。西屈而北流。又有渾塘溝水注之。水出酋縣西。白馬山南。溪中東南流入濡水。濡水又東至塞口。古壘石

堰水處也。濡水舊枝分南入城東大陂。陂方四里。今無水。陂內有泉。淵而不流。際池北側。俗謂聖女泉。濡水又東得白楊水口。出酋之西山白楊嶺

下。東南流入濡水。時人謂之虎眼泉也。濡水東合檀山水。水道縣西北檀山西南。南流與石泉水會。水出石泉固東南隅。水廣二十許步。深三丈。固

在衆山之內。平川之中。四周絶澗阻水八丈有餘。石高五丈。石上赤。上又高一匹壁立直上。廣四十五步。水之不周者。路不容軏。僅通人馬。謂之石

泉固。固上宿有白楊寺。是白楊山神也。寺側林木交蔭。叢柯隱景。沙門釋法澄建剎於其上。更為思亥之勝處也。其水南流注於檀水。故浴有並溝

之稱焉。其水又東南流歷固安縣北。而南注濡水。又東南流於容城縣西北。大利亭東南合易水而注巨馬水也。故地理志曰。固安縣門鄉易水所

出。至范陽入濡水。闞駰。亦言是矣。又曰。濡水合渠。許慎曰。濡水入深深渠。二號即巨馬之異名。然二易俱出一鄉。同入濡水。南濡北易至涿郡范陽

縣會北濡。又並亂流入淶。是則易水與諸水牙攝通稱。東逕容城縣故城北。渾濤東注。至勃海平舒縣。與易水合。闞駰曰。涿郡西界。代之易水。而是

水出代郡廣昌縣東南郎山東北燕王仙臺東臺有三峯。甚得崇峻騰雲冠峯。高霞翼嶺。岫壑沖深。合煙罩霧。耆舊言燕昭王求仙處。其東謂之石

虎罡。范曄漢書雲。中山簡王焉之窆也。後其葬採涿郡山石。以樹墳瑩陵隧碑狩。並出此山。謂之石虎山。山有所遺二石虎。後人因以名。罡之東麓。

即泉源所導也。經所謂閻鄉曲。其水東流。有毖水南會渾波同注。俗謂之為雹河。司馬彪郡國志曰。雹水出固安縣。世祖令耿況撃故安西山賊。吳

耐蠡符雹上十餘營皆破之。即是水者也。易水又東逕孔山北。山下有鐘乳穴。穴出佳乳。採者煹火尋沙入穴里許。渡一水潛流通注。其深可涉。於

中衆穴奇分。令出入者疑速不知所趣。每於疑路必有歷記。返者乃尋孔以自達矣。上又有大孔。壑達洞開。故以孔山為名也。其水又東逕西固安

城南。即閻鄉城也。歷送荊陘北。耆舊雲。燕丹餞荊軻於此。因而名焉。世代已逺。非所詳也。遺名舊傳。不容不詮。庶廣後人傳聞之聽。易水又東流屈

逕長城西又東流。南過武遂縣南。新城縣北。史記曰。趙將李牧伐燕。取武遂方城是也。俗又謂水為武遂津。津北對長城門。謂之分門。史記趙世家

雲。孝成十九年。趙與燕易以龍兊汾門與燕。燕以葛城武陽與趙。即此也。亦曰分門。門又謂之梁門矣。易水東分為梁門陂。易水又東梁門陂水注

之。水上承易水於梁門。東入長城。東北入陂。陂水北接范陽陂。陂在范陽城西十里。方一十五里。俗亦謂之為鹽臺陂。陂水南通梁門淀方三里。淀

水東南流出長注易。謂之范水。易水自下有范水通日。人東逕范陽縣故城南。即應劭所謂范水之陽也。易水又逕樊與縣故城北。漢武帝元朔五

年。封中山靖王子劉條為侯國。王莽更名握符矣。地理風俗記曰。北新城縣東二十里。有樊與亭故縣也。易水東逕容城縣故城南。漢高帝六年。封

趙將夜於深澤。景帝中元三年。以封匈奴降王唯徐盧於容城。皆為侯國。王莽更名深澤也。易水又東渥水注之。其水上承二陂於容城縣東南。謂

之大渥澱。小渥澱。水南流注易水。謂之渥同口。水側有渾渥城。易水逕其南。東合𣻎水。故桑欽曰。易水出北新城西北東入𣻎。自下𣻎易。互受通稱

矣。易水又東逕易京南。漢未公孫瓚害劉虞於葪下。時童謡雲。燕南垂。趙北際。唯有此中可避世。瓚以易地當之。故自葪徙臨易水。謂之易京城。在

易城西四五里。趙建武四年。石虎自遼西南達易京。以京障至固。令二萬人廢壞之。今者地壁夷平。其樓基尚存。猶高一匹餘。基上有井。世名易京

樓。即瓚所堡也。故瓚所與子書雲。𡊮氏之攻。狀若鬼神。衝梯舞於樓上。皷角鳴於地中。即此樓也。易水又東逕易縣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

也。闕駰稱燕太子丹遣荊軻刺秦王。與賓客知謀者祖道於易水上。燕太子稱荊人秦。太子與知謀者皆素衣冠送之於易水之上。荊軻起為壽歌

曰。鳳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漸離撃築。宋如意和之。為壯聲士髮皆衝冠。為哀聲士皆流涕。疑於此也。余按遺傳。舊跡多在武陽。似不

餞此也。漢景帝中元三年。封匈奴降王僕點為侯國也。又東過安次縣南。易水逕縣南鄚縣故城北。東至文安縣。與雩池合。記史蘇秦曰。燕長城以

北。易水以南。止謂此水也。是以班固闕駰之徒。咸以斯水為之南易。又東過泉州縣南東入於海。經書水之所歷。沿次注海也。𣻎水出代郡靈丘縣

高氏山。即溫夷之水也。出縣西北高氏山。山海經曰。高氏之山。𣻎水出焉。東流經於河者也。其水東南流。山上有石銘。題言冀州北界。故世謂之石

銘陘也。其水又南逕曰候。候。塘川名也。又東合溫泉水。水出西北暄谷。其水溫熱若湯。能愈百疾。故世謂之溫泉焉。東南流逕興豆亭北。亭在南原

上。𣣱傾而不正。故也。以𣣱城目之。東流注於𣻎水。又東泉水注之。水導源莎泉南流。水側有莎泉亭。東南入於𣻎水。又東逕靈丘縣故城南。水中自

源南注𣻎水。應劭曰。趙武靈王莽其東南二十里。故縣氏之縣古屬代。漢靈帝光和元年。中山相藏昊上請別屬也。地理志曰。靈丘之號。在武靈王

之前矣。入按司馬遷趙敬侯二年。敗齊於靈丘。則名不因靈王事。如漢注𣻎水自縣南流入峽。謂之隘門。設隘於峽。以譏禁行旅。歷南山高峯隱天。

深溪埓谷。其水沿澗西。轉逕御射臺南。臺在北阜上。臺南有御射石碑。南則秀鄣八霄。層崖刺天。積石之峻。壁立直上。車駕沿革。每出所游藝焉。𣻎

水西流。又南轉東。屈逕北海。王詳之石碣南御所局石柱北而南流者也。東南過廣昌縣南。𣻎水東逕嘉牙川。川有一水。南東注之。水出恆山北麓。

雖川三合。逕嘉牙亭東。而北流注於𣻎水。水之北山行即廣昌縣界。𣻎水又東逕倒馬關。關山險隘。是為深峭勢均。詩人高罡之病良馬傳嶮之行

軒。故關受其名焉。關水出西南長溪下。東北歷關注𣻎。𣻎水南山上起御坐於松園。楚祗洹圃。東北二靣岫鄣高深。霞峯隱日。水望澄明。淵無潛甲。

行李所逕。鮮不徘徊忘返矣。又東南過中山上曲湯縣北。恆水從西來注之。靣水自倒馬關南流與大嶺水合。水出山西南大嶺下。東北流出峽。峽

右山則有洹精廬。飛陸陵山。丹盤虹梁。長津泛瀾。縈帶其下。東北流注於𣻎𣻎。𣻎水又屈而東合兩嶺溪水。水出恆山北阜。東北流歷兩嶺間。北嶺雖

層陵雲舉。猶不若南戀峭秀。自永南步逺峯。石磴逶迤。沿途九曲。歷睇諸山。咸為劣矣。抑亦羊腸邛未之類者也。齊宋通和路出其間。其水東北流

注於𣻎水。又東左合懸水。水出山原岫磐谷。輕湍濬下分石飛懸水一匹有餘。直灌山際。白波奮流。自成潭渚。其水東南流。楊湍注於𣻎。𣻎水又東

流歷山。世謂是處為鴻頭。疑即晉書地道記所謂鴻上關者也。關尉治北平。而畫塞於望都東北雲。北平不逺兼縣上所拯也。𣻎水於是左納鴻上

水。水出西北近溪東南流注於𣻎水也。又東過唐縣南。𣻎水又東逕左人城南。應劭曰。中人城西北四十里。亦或謂之為唐水也。水出中山城之西。

如北城內有小山在城西側。水銳上若妄粟焉。疑即地道記所云。望都縣有安粟關也。俗以山在邑中。故亦謂之中山城。以城中有山之木因復謂

之為廣唐城也。故中山記以為中人城。又以為皷聚。殊為乖謬矣。言城中有山。故曰中人山也。中山郡治。京相璠曰。今中山望都里二十里有故中

人城。望都城東有一城名竟始城。本無中人之傳。璠或以為中人所未詳也。中山記所言中人者。城東去望都故城一十餘里。二十里則減。但若其

不東觀矣。異說咸為虞矣。今此城於廬奴城北。如西六十里。城之西北。泉源所導。西逕根山北郎唐音讀。近實兼唐水之傳西流。歷尤人亭注𣻎水。

又東左會一水。水出中山城北郎中阜下。亦謂之唐水也。然於城非西在。又石之謂雹水。又兼二名焉。西南流入𣻎。並所未詳。蓋傳疑耳。𣻎水又東。

恆水從西來注之。自下𣻎水。兼納恆川之通稱焉。即禹貢所謂恆衛既從也。𣻎水又東右苞馬溺水。水出上曲陽城東北馬溺水。東北流逕伏亭。晉

書地道記曰。望都縣有馬溺關。中山記曰。八渡馬溺。是山曲要害之地。一一關勢接。疑斯城即是關尉宿治。異目之來。非所詳矣。馬溺水又東流注

於𣻎。𣻎水又東流逕中人亭南。春秋左傳昭公十三年。晉荀吳率師侵鮮虞。及中人。大獲而歸者也。𣻎水又東逕京丘北。世謂之京南。對漢頃王陵。

𣻎水北對君子岸。岸上有襄王子憲王陵。坎下有泉源積水。亦曰泉上岸。𣻎水又東逕曰土北南。即靖王子康王陵三墳並列者是是水又東樂年

城北。吏記稱魏大侯樂羊滅中山蓋其故城中山所造也。故城得其名。𣻎水又東逕唐縣故城南。北二城俱在𣻎水之陽。故曰港水逕其東。城西又

有一水導源盧奴縣之西北。是城西平城之地泉涌。而世俗亦謂之為唐水也。東流至唐城西北隅堨而為湖。俗謂之唐池。蓮荷被水勝游多萃其

上。信為嬉處也。具水南入小溝。小注𣻎水。自上歷下通禪唐川之黛稱焉。應劭地理風俗記曰。唐縣西四十里得中人亭。今於此城取中人鄉則四

十也。唐水在西北入𣻎與應符合。又言堯山者。在南則無山以擬之為非也。闞駰十三州志曰。山治盧奴唐縣故城在國北七十五里。駰所說此則

非也。史記曰。帝嚳氏沒。帝堯氏作。始封於唐。望都縣在南。今此城南對盧奴故城。自外無城以鷹之。考古今。知事義。全違俗。名望都故城。則八十許

里。岠中山城。則七十里。驗途推邑。宜為唐城。城北去山五里。與七十五里之說相符。然則俗謂之都香山。即是堯山。在唐東北望都界。里甫謐曰。堯

山一名豆山。今山於城北而如東絶孤峙。唐牙祭立。山南有堯廟。是即堯所登之山者也。地理志曰。堯山南。今考此城之南。又無山以應之。是故

先後論者。咸以也理之說為失。又即俗說以唐城為望都城者。自北無城以擬之。假復有之。途程紆山河之狀。全乖古證。傳為踈岡。是城西北豆山

西足。有一泉源。東北流逕豆山下。合蘇水亂流轉注東入𣻎。是豈唐水乎。所末詳也。又於是城之南。如東一十餘里。有一城。俗為之高昌縣城。或望

都之故城也。故縣目曰望都縣。在唐南昌皇南謐曰。相去五十里。稽諸城地猶十五里。蓋書誤耳。此城之東有山孤峙。世以山不連陵。名之曰孤山。

孤都聲相近。疑即所謂都山也。帝王世記曰。堯母慶都所居。張晏曰。堯山在北。堯母慶都山在南。登堯山。見都山故望都縣以為名也。唐亦中山城

也。為武公之國。周同姓。其後桓公不恤國政。周王問太史餘曰。今之諸侯孰先亡乎。對曰。天生民而令有別。所以翼會狩也。今中山淫昏康樂。逞欲

無度。其先亡矣。後二年果滅。魏文侯以封太子撃也。漢高祖立中山郜。景帝三年為國侯。王莽之常山也。魏皇始二年。破中山。立安州。天興三年改

曰定州。治水南奴縣之故城。周之衰也。國有赤狄之難。齋桓霸諸侯疆理邑土。遣管仲攘戎狄。蔡城以固之。地理志曰。盧水出北平。疑為踈闊闞駰

鷹劭之徒。咸亦言。是以余按盧奴城內西北隅有水淵而不流。南北一百步。東西百餘步。水色正黑。俗名曰黑水池。或雲黑水口。盧不流曰奴故北

城藉水以取名矣。水東北際水有漢王故宮處。臺殿觀榭。皆上國之制。簡王尊貴壯麗有加。始築兩宮。開四門。穿北城累石竇通涿唐水流於城中。

造魚池釣臺戲馬之觀。歲乆頽毀。遺基尚存。今悉加上為利。利靈國池之四周。民居駢北。填鍽穢陋。而泉源不絶。暨趙石建武七年。道北中即將始

築小城。興起北榭。立宮造殿。後燕因其故宮。建都中山小城之南。更築隔城。興復宮觀。今府謝猶傳故制。昔耿昭伯歸世祖於此處也。𣻎水之石。慮

水注之。上承城內慮水池。自漠及燕涿𣻎水逕石竇。石竇既毀。池道亦絶。水潛流出城。潭積微漲。涓水東北法於𣻎。𣻎又東逕漢王陵北。冢有二

堵。故世謂之兩女陵非也。衰王是靖主之孫。康王之子也。𣻎水又東右會長星溝。溝上曲陽縣西北長星渚。渚水東流。又合洛光水。水出洛光。涓東

入長星水。亂流東逕恆山下廟北。漢末䘮亂。山道不通。北舊有下階神殿。中世以來。歲書法族焉。晉魏孜有東西二廟。廟前有碑悶壇場列柏焉。其

水東逕上曲陽縣故城北。本岳牧朝宿之邑也。古者天子巡狩。常以歲十一月至子北嶽。侫伯皆有湯沐邑。以自齋潔。周昭王南征不還。巡狩禮廢。

邑郭乃存。秦罷井田。因以立縣。縣在山曲之湯。是曰曲陽有下故此為上矣。王莽之常山亭也。又東南流胡泉水注之。受胡泉。逕上曲陽縣南。又東

逕平樂亭北。左會長星川。果南逕盧奴城南。又東北川渠之左有張氏墓冢。有漢上俗太守議郎張平仲碑。光和中立。川渠又東北合𣻎水。水有窮

通。不常津注。又東逕安喜縣南。縣故安噞也。其地臨嶮有井塗之雖。漢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劉應為俟國。王莽更名寧嶮。漢韋帝故曰安

喜。中山記曰。縣唐水之曲。山高岸嶮。故曰安險。邑豐民安。改曰安喜。秦氏建元中。唐水泛長。高岸崩頽。城角之下有大積木。交橫如梁柱焉。後燕之

初。此木尚在。未知所從。余考記稽疑。蓋城池當初山水渀蕩漂淪。巨𢫙阜積於斯。沙息壤加以成地。板築既與。物固能乆耳。𣻎水又東逕鄉城北。有

舊盧奴之鄉也。中山記曰。盧奴有三鄉。斯其一焉。後餘安喜城。郭南有漢朝時孝子王立碑。又東過安國縣北。𣻎水歷縣東水為二水。水枝城東

南流逕解瀆亭南。漢順帝陽嘉元年。封河間孝王子淑於解瀆亭為俟國孫宏即豐帝也。又東南逕任丘城南。又東南逕安。郭亭南漢武帝元封五年

封中山靖王子劉慱為侯國。其水又東南流人於呼池。𣻎水又東北流逕解瀆亭北。而東北注之矣。又東過慱陵縣南。𣻎水東北逕蠡吾縣故城南

地理風俗志曰。縣故饒陽之下鄉者也。自河間分屬慱陵。漢安帝永初七年。封河間王開子翼為都鄉侯。順帝永建五年。史為侯國也。又逕慱陵縣

故城南。即古陸城。漢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劉真為侯國者也地理風俗記曰。慱陵縣。史記蠡吾故縣矣。漢質帝本初元年。繼孝質為帝追

尊父翼陵曰慱陵。因以為縣。又治郡焉。漢末罷還安平晉太始年復為郡。今謂是城為野城。𣻎水又東北逕侯世縣故南城。又東北逕陵陽亭東。又

北左會慱水。水出望都縣東南流逕其縣故城南王莽更名曰。順調矣又東南潛入地下慱水又東南於瀆重源涌發。東南逕三梁亭南。疑即古勺

梁也。竹書紀年曰。燕人伐趙圍濁廉。趙靈王及代人救濁賣敗燕師於勺燕者也。今廣昌東嶺之東有山俗名之曰濁麻羅地。地不逺王勢相隣以

北推之。或近是矣。所未詳也。慱水又東南逕榖梁亭南。又東逕陽城縣散為澤渚。渚水濖張方數里。匪直蒲筍是豐貫亦偏饒菱藕至若蠻童卯。及

弱年崽子。或單舟采菱或疊舸折菱長歌陽春。愛深淥水掇拾者不言瘦。謡詠者自於時行旅過矚亦有尉於駡望矣。世謂之為陽城凝也。陽城縣故

城。近在西北。故陂得其名為。郡國志曰。蒲陰縣有陽城者也。今成在縣東南三十里。其水又伏流偱瀆屇清梁亭西北重源又發。慱水又東逕自堤

亭南又東逕廣望縣故城北。漢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劉忠為侯國。又東合堀溝。溝上承清梁陂。又北逕清源城東。即將梁也。漢武帝元朔

上年。封中山靖王子劉朝平為侯國。其水東北入慱水。水又東北左則濡水注之。水出蒲陰縣西。昌安郭南中山記曰。郭東有舜氏甘泉。有舜及二

妃祀。稽諸子傳記無閒。此處世代文逺。異說之來。於是乎在矣。其水自源東逕其縣故城南。枉渚迴湍。率多曲復。亦謂之為曲逆水也。張晏曰。湍水

於城北曲而西流。是受此名。故縣亦因水名而氏曲逆矣。春秋左傳。哀公四年。齊國夏伐晉。取曲逆是也。漢高帝撃韓王信自代過曲逆。上其城望。

室宇甚多。曰壯哉。吾行天下。唯洛陽與是耳。詔以封陳平為曲逆侯。王莽更名順平。濡水又東與蘇水合。水出縣西南近山。東北流逕堯始亭南。入

東逕其縣入湍。湍水又東得蒲水口。水出西北蒲陽山。西南流積水成淵。東西一百步。南北百餘步。深而不測。水入東南流。水側有古神祠世謂之

為百祠。亦曰蒲上祠。所未詳也。又南逕安陽亭東晉書地道記曰。蒲陰縣有安陽關蓋安陽關都尉治。世俗名斯川馬安陽壙。蒲水又東南歷壙。逕

安陽關下。名關睪為唐頭坂。出關北流。又東流逕夏屋故城。實中嶮絶。竹書紀年曰。魏般臣趙公孫裒伐燕還。取夏屋城曲遂者也。其城東側。因河

仍墉築一城。世謂之寡婦城。賈復從光武追銅馬五幡於北平所作也。世俗音轉。故有是名。以其水有東南流逕蒲陰縣故城北。地理志曰。城在蒲

水之陰。漢章帝章和二年行巡北嶽。以曲巡名不善。因山水之名改曰蒲陰為。水右合漁水。水出北平縣西南魚山。山石善巨為。水發其下。故世俗

以物色名川東東流注於蒲水。又東入濡。故地理志曰。蒲水蘇水並從縣東人濡水。又東北逕樂城南。又東入慱水。自下慱水。亦兼濡水通稱矣。春

秋昭公七年。齊與燕會於濡水。杜預曰。濡水出高縣。而東北至河間鄭縣入易水。是濡水與雲也𣻎易牙舉通稱矣。地理志曰。慱水東至高陽入河。

慱水又東北徐水注之水西出廣昌縣東南大嶺下。世謂之廣昌嶺。嶺高四十餘里。二十里中委折五迴方得達其上嶺。故領有五迴之名。下望層

山盛石蟻蛭實兼孤山之稱。亦峻崠也。徐水三源竒發齊寫。澗。東流北轉逕東山下。水西有御射碑。徐水又北流西屈逕南巖下。水陰又有一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