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永樂大典/卷159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一萬五千九百四十九 永樂大典
卷之一萬五千九百五十
卷之一萬五千九百五十一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五千九百五十 九震

元漕運二

經世大典歲運糧數。至元二十年。該運糧四萬六千五十石。運到四萬二千一百七十二石二斗二升五合。事故糧八百七十七石七斗五合。

至元二十一年。該運糧二十九萬五百石。運到二十七萬五千六百一十石。事故糧一萬四千八百九十石。至元二十二年。運糧一十萬石。已運

到糧九萬七百七十一石五斗五升。事故糧九千二百二十八石四斗五升。至元二十三年。運糧五十七萬八千五百三十石。已運到糧四十三

萬三千九百五石四斗。事故糧一十四萬四千六百一十四石六斗。至元二十四年運糧三十萬石。已運到糧二十九萬七千五百四十六石七

斗事故糧二千四百五十三石三斗。至元二十五年。運糧四十萬石。已運到糧三十九萬七千六百五十五石八斗六升。事故糧二千三百四十

四石一斗四升。至元二十六年。該運糧九十三萬五千石。已運到九十一萬九千九百四十三石。事故糧一萬五千五十七石。至元二十七年

該運糧一百五十九萬五千石。已運到糧一百五十一萬三千八百五十六石八斗。事故糧八萬一千一百四十三石二斗。至元二十八年該運

糧一百五十二萬七千二百五十石。運到糧一百二十八萬一千六百一十五石。事故糧二十四萬五千六百三十五石。至元二十九年該運糧

一百四十萬七千四百石。已運到糧一百三十六萬一千五百一十三石六斗八升。事故糧四萬五千八百八十六石三斗二升。至元三十年該

運糧九十萬八千石。已運到糧八十八萬七千五百九十一石五斗事故糧二萬四百八石五斗。至元三十一年。該運糧五十一萬四千五百三

十三石。已運到糧五十萬三千五百三十四石。事故糧一萬九百九十九石。元貞元年。該運糧三十四萬五百石。俱到元貞二年該運糧三十四

萬五百石。已運到糧三十三萬七千二十六石六斗。事故糧三千四百七十三石四斗。大德元年。該運糧六十五萬八千三百石。已運到六十四

萬八千一百三十六石九斗五升。事故糧一萬一百六十三石五斗。大德二年。該運糧七十四萬二千七百五十一石。已運到糧七十萬五千九

百五十四石五斗。事故糧三萬六千七百九十六石五斗。大德三年。該運糧七十九萬四千五百石俱到。大德四年。該運糧七十九萬五千九

百石。已運到糧七十八萬八千九百一十八石二斗七升事故糧六千五百八十一石七斗三升。大德五年。該運糧七十九萬六千五百二十八

石。已運到糧七十六萬九千六百五十石。事故糧二萬六千八百七十八石。大德六年。該運糧一百三十八萬三千八百八十三石六斗三升已

運到糧一百三十二萬九千一百四十八石一斗。事故糧五萬四千七百三十五石五斗三升。大德七年該運糧一百六十五萬九千四百九十

一石三斗二升。已運到糧一百六十二萬八千五百八石八斗七升。事故糧三萬九百八十二石四斗五升。大德八年。該運糧一百六十七萬二

千九百九石八斗六升四合。已運到糧一百六十六萬三千三百一十三石五斗九合。事故糧九千五百九十六石三斗五升五合。大德九年該

運糧一百八十四萬三千三石九斗。已運到糧一百七十九萬五千三百四十七石一斗一升六合二勺。事故糧四萬七千六百五十六石七斗八

升三合八勺。大德十年。該運糧一百八十萬八千一百九十九石五斗。已運到糧一百七十九萬七千七十八石三斗七升五合二勺。事故糧一

萬一千一百二十一石一斗二升二合八勺。大德十一年。該運糧一百六十六萬五千四百二十二石八斗五升五合三勺。已運到糧一百六十

四萬四千六百七十九石一斗七升八勺。事故糧二萬七百四十三石六斗七升七合五勺。至大元年。該運糧一百二十四萬一百四十八石四

斗八升八合七勺。已運到糧一百二十萬二千五百三石四斗七升三合九勺。事故糧三萬七年六百四十五石一升四合八勺。至大二年。該運

糧二百四十六萬四千二百四石八斗。已運到糧二百三十八萬六千三百石四斗八升一合。事故糧七萬七千九百四石三斗一升九合。至大

三年。該運糧二百九十二萬六千五百三十三石六斗四升九合。已運到糧二百七十一萬六千九百一十三石九斗九升五合。事故糧二十萬九

千六百一十九石六斗五升三合四勺。至大四年。該運糧二百八十七萬三千二百一十二石一斗。已運到糧二百七十七萬三千一百六十六

石一斗九升六合。事故糧九萬九千九百四十五石九斗四合。皇慶元年。該運糧二百八萬三千五百五石四斗七合。已運到糧二百六萬七千

六百七十二石八斗六升七合。事故糧一萬五千八百三十二石五斗四升。皇慶二年。該運糧二百三十一萬七千二百二十八石八升四合。已

運到糧六十五萬四千三十六石一升五合。事故糧一十五萬八千五百四十三石一斗一合。食貨志。至者。二百一十五萬八千六百八十五石。延

祐元年。該運糧二百四十萬三千二百六十四石四斗三升四合。已運到糧二百三十五萬六千六百六石一斗二升二合。事故糧四萬六千六百

五十八石三斗一升二合。延祐二年。該運糧二百四十三萬五千六百八十五石九斗九升八合。運到糧二百四十二萬二千五百五石一斗九

升二合。事故糧一萬三千一百八十石八斗六合。延祐三年。該運糧二百四十五萬八千五百一十四石一斗八升五合。已運到糧二百五十三

萬七千七百四十一石一斗八升五合。事故糧一萬七百七十三石。延祐四年。該運糧二百三十七萬五千三百四十五石四斗三合。已運到糧

二百三十六萬八千一百一十九石六斗四升二合。事故糧七千二百二十五石七斗六升一合。延祐五年。該運糧二百五十五萬三千七百一

十四石三斗一合。已運到糧二百五十四萬三千六百一十一石五斗四升一合。事故糧一萬一百二石七斗六升。延祐六年。該運糧三百二萬

一千五百八十五石八斗八升九合。已運到糧二百九十八萬六千七百一十七石九斗七升八合。事故糧三萬四千八百九十一石九斗一升一

合。延祐七年。該運糧三百二十六萬四千六石五斗六升七合。已運到糧三百二十四萬七千九百二十八石一斗六升二合。事故糧一萬六千

七十八石四斗四合八勺。至治元年。該運糧三百二十六萬九千四百五十一石五斗六升四合。已運到糧三百二十三萬八千七百六十五石

九斗一升九合八抄五撮。事故糧三萬六百八十五石六斗四升四合九勺一抄五撮。至治二年。該運糧三百二十五萬一千一百四十石。及帶

起附餘香白糯米。一萬八千九百四十二石六斗一升二合。已運到糧三百二十四萬六千四百八十三石一斗五升七合。事故糧二萬三千五百

九十九石四斗五升五合。至治三年。該運糧二百八十一萬一千七百八十六石九斗三升七合。已運到糧二百七十九萬八千六百一十三石

九斗六升三合。事故糧一萬三千一百七十二石九斗七升四合。泰定元年。該運糧二百八萬七千二百三十一石七斗八升九合。已運到糧二

百七萬七千二百七十八石三斗六升九合。事故糧九千九百五十三石四斗二升。泰定二年。該運糧二百六十七萬一千一百八十四石六升。

已運到糧二百六十三萬七千七百五十一石八斗九升四合。事故糧三萬三千四百三十二石七斗五升。泰定三年。該運糧三百三十七萬五

千七百八十四石二斗八升。已運到糧三百三十五萬一千三百六十二石三斗六升。事故糧二萬四千四百二十一石九斗二升。泰定四年。該

運糧三百一十五萬二千八百二十石六斗六升。已運到糧三百一十三萬七千五百三十二石七斗七升。事故糧一萬五千二百八十七石八斗

九升。天歷元年。該運糧三百二十五萬五千二百二十石四斗四升。已運到糧三百二十一萬五千四百二十四石三斗。事故糧三萬九千七百

九十六石四斗一升。天曆二年。該運糧三百五十二萬二千一百六十三石一斗。已運到糧三百三十四萬三百六石二斗。事故糧一十八萬一

千八百五十六石九斗。收江南糧鼠耗則例。至元二十二年十月中書戶部呈。依奉省箚。照依江南民田稅石。擬合依例每石帶收鼠耗。分例

七升。內除養贍倉官鬥腳一升。外六升與正糧一體收貯。如有短折數目擬依腹裏折耗。例以五年為則。凖除四升。初年一升二合。次年二升三年

二升。四年三升四合。五年共報四升。餘上不盡數目。追徵還官若有不及所破折耗。從實凖筭。無得因而作弊。多破官糧。外據官田帶收鼠耗分例。

若依行省所擬。比民田減半。每石止收三升五合。卻緣前項所破正糧。擬合每石帶鼠耗分例五升。似為允當。呈乞照詳。議得除民田稅石。依凖戶

部所擬外據官田擬依行省所諮。減半收受。都省移文江浙等處行中書省。照驗定擬。南糧北糧耗例。至元二十五年十月。省臣奏凖。南糧每石

帶耗一斗四升。北糧七升。定到省倉。馬頭倉站車。埧河船運。各各合該數目。箚付戶部去訖。近據省倉馬頭倉官人等。告稱見定破耗。委實不敷。不

惟倉官破家艱辛。官司積累懸欠數多。公𥝠不便。今都堂再行圓議聞奏過下項各各合添耗糧例。開例於後。南糧元破每石帶耗一斗四升

海運至直沽每石四升。直沽每石一升三合。船運至河西務每石七合。河西務每石一升三合。船運至通州每石七合。通州每石一升三

合。埧河運至大都每石一升。站車運至大都每石七合。省倉每石三升。今議每石帶耗一斗七升五合。除元破外添三升五合。依舊破耗

海運至直沽。每石破四升。直沽一升三合。添破耗糧搬運直沽至河西務。每石一升二合。元破七合。添破五合。河西務破耗二升 元破

一升三合。添破七合。船運河西務至通州。每石破耗一升五合 元破七合。添破八合通州倉二升。元破一升二合。添破七合 埧

河。站車運至大都。每石破耗一升五合。元破一升。添破五合。省倉每石四升。元破三升。添破一升。北糧元破每石運至大都通破耗

米七升。河船運至河西務。每石破五合。河西務每石破一升二合 盤船河西務運至通州每石破耗三合。通州倉每石破一升三合。站車

運至大都。每石五合。埧河運至大都。每石七合。省倉每石二升五合。今議每石帶耗八升二合。內除元破。外添一升二合。船運自唐村等處。運

至河西務。每石破七合。元破五合。添破二合。河西務倉。每石破一升五合。元破一升二合。添破三合。船運河西務至通州。每石破

五合。元破三合。添破二合。通州倉每石破一升五合。埧河。站車運至大都。每石破耗一升。元破七合。添破三合。省倉每石破三升。

元破二升五合。添破五合。南北倉添鼠耗則例。至元二十六年閏十月。省臣。奏各倉官員。告稱徃歲定到鼠耗分例數少。倉官陪償。破

其家産。鬻其妻小者有之。因此多欠糧數。臣等圓議去年奏添南糧。自直沽裏運至河西務。每石元破七合。今添五合。河西務運至通州。每石元破

七合。今添八合。河西務倉內每石元破一升三合。今添七合。通州倉內每石元破一升三合。今添七合。埧河。站車。運至大都。每石元破一升。今添五

合。省倉內每石元破三升。今添一升。北糧內自唐村等處。運至河西務。每石元破五合。今添二合。河西務倉。每石元破一升二合。今添三合。河西務

船運至通州。每石元破三合。今添二合。通州倉每石元破一升三合。今添二合。埧河。站車。運至大都。每石元破七合。今添三合。省倉每石元破二升

五合。今添五合。奏可省臣奏凖。再定南北糧鼠耗則例。至元二十九年八月。完澤丞相等奏。通州河西務倉官告說。各倉收糧。前省官定擬鼠耗

分例數少。至有鬻其妻子家産。尚陪納不完。至今辛苦。臣等議得前省官所定鼠耗分例不均。如今南北耗。各年分例。比在先斟酌再定之。上曰。如

卿所奏。雖然。亦合用心。雀鼠待食用多少。休因此教䚟人作弊。為盜欺詐依舊聽耗。唐村等處船。運至河西務。北糧每石破七合。直沽船。運至河西

務。南糧每石破一升二合。河西務船。運至通州李二寺。南糧每石一升五合。北糧每石五合。埧河。站車。運至大都省倉。南糧每石一升五合。北糧每

石一升。今議擬聽耗例。大都省倉。元定破耗。南糧每石四升。北糧每石三升。今議擬限年聽耗。初年聽耗。南糧每石二升。北糧每石一升五合。次年

聽耗。南糧每石三升。北糧每石二升三合。貯經三年已上。依元定聽耗。南糧每石四升。北糧每石三升。河西務通州李二寺。元定破耗。南糧每石二

升。北糧每石一升五合。今擬限年聽耗。初年依元定破耗。南糧每石二升。北糧每石一升五合。次年聽耗。南糧每石三升。北糧每石二升三合。貯經

三年已上聽耗。南糧每石四升。北糧每石三升。直沽倉除對船交裝不須破耗外。今擬一年。須要支運盡絶。兩糧每石聽耗二升。元定破一升三合。

今擬添七合。香糯白粳破耗。大德三年。中書省凖戶部呈。若依糙米例定奪。緣糙粳米俱各散裝。白粳香莎糯米。終用夾布袋盛。以此參詳。擬合比

附散裝糙米破耗定例。三分中量減一分。海運至直沽。每石破耗八合。河西務至通州李二寺。每石破耗一升。如直沽裝船。經由通惠河徑赴大都

交卸。止依至通州李二寺。每石破耗一升八合。排年海運。水腳價鈔至元十九年。欽奉聖㫖。劎開海道。不給腳鈔。就用係官海船。官司召顧水乎。起

運糧儲。至楊村馬頭交卸。講究水程。自開洋上海等處。至楊村馬頭計一萬三千三百五十里。至元二十一年。依驗千斤百里腳價。每石該支腳

錢中統鈔八兩五錢九分。令近海有力人戶。自行造船。顧募稍水。依已定擬。每石支鈔八兩五錢。至元二十九年。減作每石七兩五錢。元貞元

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奏。朱張海運糧。在先每石腳錢八兩五錢。減為七兩五錢。如今糧食諸物。比之在先甚賤。腳錢亦合減。若不減。恐虧官。臣等議

每石宜減去一兩。為六兩五錢。奏可。本年為頭糙白粳米。就直沽交卸。每石支中統鈔六兩五錢。香糯直赴大都醴源倉交納。每石增鈔五錢計七

兩。大德七年。起運稻榖二十萬石。每石腳錢中統鈔五兩。至大元年四月初十日奏過。海運糧腳價。每石六兩五錢。如今糧食諸物涌貴。量添五

錢為七兩。已後不與。照依先體例。與六兩五錢。至大三年。准尚書省諮該本省諮。至大三年。海運糧斛。差官召顧到海船。即目諸物涌貴。春運腳

價。每石添作至元鈔一兩六錢。必是海道府先令本管船隻裝運。所據召顧海船。俱係福建浙東等處召顧。至平江太倉劉家港裝運處所。比附海

道舊管船戶。先去一二千里之逺。日用口糧盤費。偏負生受。量添腳價官民兩便。照得先諮運糧腳價。費用不敷。春運糧米。每石量添至元鈔三錢

通該至元鈔一兩六錢。夏運糧斛。止依舊例。不須添支。移諮依上施行今夏運船戶。依准所擬。照依春運例。每石添支至元鈔三錢。諮請照驗。本年

腳價糙白粳每石至元鈔一兩六錢。看糯每石至元鈔一兩七錢。至大四年。凖中書省諮。該尚書省凖本省諮。講究拯治海運。至大三年十月二

十九日。奏准運糧腳價。每一石支至元鈔一兩六錢。如今添為二兩稻榖一石元支至元鈔一兩。如今添為一兩四錢。至元鈔本年為頭腳價。糙白

糧每石至元鈔二兩。香糯每石至元鈔二兩八錢。稻榖每石一兩四錢。延祐元年二月初六日。海道府奉中書戶部符文。備奉中書省箚付。皇

慶二年十月二十五日。奏准。斟酌地里逮近。比元價之上。添與腳錢。本年為頭糧斛腳價。內福建逺船運糙粳。每石一十三兩。溫台慶元船運糙粳。

每石一十一兩五錢。香糯每石一十一兩五錢。紹興浙西船。每石一十一兩。白糧價同稻榖。每石八兩。黑豆每石依糙白糧例支鈔一十一兩。已後

年分。至今起運糙白粳香糯稻榖。依前支價。年例預支每歲八九月間海道府。權依上年運糧額數為則。扣筭先支六分腳價。差官赴省關撥。管押

前去。平江慶元溫台官庫寄收。候都省坐到糧數。委定提調省官職名。或十月十一月內。海道府差官。稟請省官。親臨平江路提調給散。除慶紹溫

台兩浙合該腳價。海道府差官前去。與各路所委官一同給散外本省提調官。或有事故。改委左右司官前去。僅及一月散訖還省。海道府分派定

春夏二運糧數。差官赴省關撥貼支四分腳價。次年正月間諮請提調官親詣海道府裝發糧斛。給散貼攴腳價。直至五六月間。夏運開洋了畢還

省。據天曆二年。海運正糧三百萬石。腳價不等。散過中統鈔六十四萬九千七百二十八定。二十八兩五錢。並增運附餘香白糯正糧。三千四百七

石三斗六升九合。鈔七百八十三定。三十四兩七錢四分三釐。通計支散腳價鈔六十五萬五百一十二定。一十三兩二錢四分三釐。

漕運水程。至元十九年。創開海運。每歲糧船於平江路。劉家港等處聚䑸。經由揚州路通州海門縣。黃連沙頭萬里長灘開洋。沿山捉㠗。使於淮

安路鹽城縣。歷西海州海寧府。東海縣。宻州。膠州界。放靈山洋投東北。取成山路多有淺沙。行月餘才抵成山。羅璧朱清張瑄講究水程。自上海等

處開洋。至楊村馬頭下卸處。經過地名山川。逕直多少迂迴計一萬三千三百五十里。至元二十九年。朱清等建言。此路險惡。踏開生路自劉家

港開洋。遇東南風疾。一日可至撐腳沙。彼有淺沙。日行夜泊。守伺西南便風。轉過沙嘴。一日到於三沙洋子江。再遇西南風色一日。至匾擔沙大洪

拋泊。來朝探洪行駕一日。可過萬里長灘。透深才方開放大洋。先得西南順風一晝夜。約行一千餘里。到青水洋。得值東南風三晝夜。過黑水洋望

見沿津島大山。再得東南風一日夜。可至成山。一日夜至劉島。又一日夜至芝罘島。再一日夜至沙門島。守得東南便風。可放萊州大洋。三日三夜

方到界河口。前後俱係便風。逕直水程。約半月可達。如風水不便。迂囬盤摺。或至一月四十日之上。方能到彼。倘值非常風阻。難度程限。明年又以

糧船自劉家港開洋。過黃連沙轉西行。使至膠西投東北。取成山亦為不便。繼委千戶殷明略踏開生路。自劉家港開洋。至崇明州三沙。放洋望東

行。使入黑水大洋。取成山轉西至劉家島聚䑸。取薪水畢。到登州沙門島。於萊州大洋入界河。至今為便。皆行北道。風水險惡。至元十九年為始年

例糧船聚於劉家港入海。由黃大郎觜。曰茆撐腳。唐浦等處。一帶率皆沙淺。其洪道闊。卻無千丈長之潮。兩向俱有白水。潮退皆露沙地。候得西南

風順過匾擔沙。東南大洪過萬里長灘。透深開放大洋。至青水洋內涇陸家等沙。下接長山。並西南鹽城一帶趙鐵沙觜。及半洋沙。嚮沙匾擔等沙

淺。及至蘇州洋。又有三沽洋山。下八山。補陀山到於黑水大洋過成山北面一帶並芝罘島。登州一路木極島等處。近沙門島山。或鐵山嘴開放萊

州大洋。又有三山茅頭觜。大姑河。小姑河。兩頭河等灘。及北有曹婆沙。梁河沙。南有劉姑蒲灘。至界河海口。復有灘淺。狹洪沙硬。潮汛長落不常。但

遇東南風。本處船聚禂宻。則有妨礙之虞。上項所由。各各險惡去處。設遇風濤。不甚猛惡。可以預為轉調軃閃。或收入山島藏避。守伺風平浪少。然

後行使若值不測。驟風急雨臣颶涌浪。危險之時。或白晝迷霧夤夜昏黑皆賴聖朝洪福。天地神明護祐。非人力所及。延祐三年正月海道都府據

慶元紹興所申。紹興路三江陡門。至下蓋山一帶沙淺。一百餘里。名鐵板沙。潮汛猛惡。溫台船隻尖底。食水深浚。船戶捎水不識三江水脈。避怕險

惡。直至四月中旬。尚於烈港等處停泊。不敢前來。差人搜究斷罪催趕。顧覓剝船般剝。緣剝船數少。卒急不能尋顧。尚於海岸屯貯。委實靠損船戶

不便據紹興六路下年海運糧斛。如蒙照依皇慶二年例。就用本路船料裝發。若有不敷。於慶元路摽撥小料海運貼裝。其溫台福建船隻。起發劉

家港交割。依舊於平江路倉裝糧。官民兩便。又凖本府副萬戶。抄兒赤目撃艱難。必須改擬。若台州有裝官糧。先儘本路船隻。不敷於溫州船內貼

撥。紹興路糧亦用本路船隻。裝發不敷。用慶元路小料海船貼裝。其慶元府港深闊。臨近路倉腳夫。徑直擔米上船。就將舶船。並溫台所用不盡船

料支裝。倘有剩下船料。及慶元路船隻。差官押發劉家港交割。裝糧兩便已經凖擬摽撥外。據福建舶船依已行於慶元路支裝。記摽指淺。至大

四年十二月。海道府據常熟州船戶蘇顯陳言立摽指淺事再行會集老舊運糧千戶殷忠顯。黃忠翊等。講究得每歲糧船。到於劉家港聚齊起發

甘草等沙淺水暗。素於糧船為害。不知水脈之人。多於此上揍閣。排年損壞船糧渰死人命。為數不少。今蘇顯備已船二隻。拋泊西暗沙觜二處竪

立旗纓。指領糧船出淺。誠為可采今畫到圖本。備牓太倉周涇橋。路漕宮前。聚船處所曉諭。連糧船戶。起發糧船。務要於暗沙東蘇顯魚船偏南正

西行使。於所立號船西邊經過。徃北轉東。落水行使至黃連沙觜拋泊候風開洋。如是潮退。號上桅上不立旗纓。糧船止許拋住。不許行使。若有不

依指約。因而湊淺。損失官糧之人。船主判院痛行斷罪所䧟官糧臨事斟酌着落陪還。以蘇顯所言。於官有益。於民有便例應陞擢。申奉省府出給

箚付。令蘇顯祗受充指淺提領。依上施行。延祐元年七月。據常熟江陰千戶所申。為江陰州界楊子江。內巫子門等處。沙淺損壞糧船。喚到本處

住坐船戶。𡊮源。湯璵。講究得江陰州。管下夏港至君山。直開沙淺至馬馱沙。南一帶至彭公山。石牌山。浮山。巫子門。鎮山石頭港。雷溝陳溝。九處約

有一百餘里。俱有沙淺暗焦。江潮衝流險惡。潮長則一槩俱沒潮落微露沙眷。逓年支裝上江寧國等處糧船。為不知各處淺沙暗焦。中間多有損

壞。冝從官司差撥附近小料船隻。設立諸知水勢之人。於每歲裝糧之際駕船於沙淺處立標。常川在彼指引糧船過淺。不致疏虞。為是江東各路

船戶。顧文寬。林德明等糧船。俱於巫子門等處着落淺渰沒。其餘不及枚數。據𡊮源等所言。實為官民便益。申奉省府給降箚付。令𡊮源等充指淺

提領。照依議到事理。預備船隻旗纓。依上指淺施行。延祐四年十二月。海道府承奉江浙行省箚付。准中書省諮送戶部。呈奉省判御史臺備監

察御史呈。每年春夏二次海運糧儲。萬裏海程。渺無邊際。皆以成山為摽准。俱各定北行使。得至成山轉放沙門島。萊州等洋。約量可到直沽海口。

為無卓望。不能入河。多有沙涌淤泥去處。損壞船隻。合準所言。設立摽望於龍山廟前。髙築土堆。四傍石砌。以布為幡。每年四月十五日為始。有司

差夫添力竪起。日間於上懸掛布幡。夜則懸點火燈。庶幾運糧海船。得以瞻望。部議合準監察御史所言。令江浙行省。計料成造幡竿繩索布幡燈

籠蠟燭。趂迭來春運糧時月。發付海道萬戶府順帶至直沽。交付有司收管。於海門龍山廟前竪立。晝則懸幡。夜則掛燭。伺候春夏二運糧船齊足

方許倒卸。責付看廟僧人。如法收掌。次年趂時復立。依上懸點如有損壞短少。預為申索相應。都省准擬諮請。依上施行。測候潮汛應驗。海道都

漕運萬戶府。前照磨徐泰亨。曾經下海押糧。赴北交卸。本官紀録。切見萬裏海洋。渺無際涯。陰晴風雨。出於不測。惟憑針路定向行船。仰觀天象。以

卜明晦。故船主髙價召募慣熟捎工。使司其事。凡在船官糧人命。皆所繫焉。少有差失。為害甚大。泰亨因而詢訪得潮汛風信觀象略節次第。雖是

俗說。屢驗皆應。不避譏哂。綴成口訣。以期便記誦爾。潮汛。前月起水二十五。二十八日大汛至。次月初五是下岸。潮汛不曾差今古。次月初十是

起水。十三大汛必然理。二十還逢下岸潮。只隔七日循環爾。風信春後雪花落不止。四箇月日有風水。二月十八潘婆颶。三月十八一般起。四月十八

打麻風。六月十九日彭祖忌。秋前十日風水生。秋後十日亦須至。八月十八潮誕生。次日須冝預防避。白露前後風水生白露後頭亦未巳。霜降時

候湏作信。此是陰陽一定理。九月二十七無風。十月初五決有矣每月初三颶若無。初四行船難指擬。如遇庚日不變更。來到壬癸也湏避。觀象。

日落生耳於南北必起風雨莫疑惑。落日猶如糖餠紅。無雨必湏忌風伯日沒觀色如胭脂。三日之中風作厄。若還接日有烏雲。隔日必然風雨逼

烏雲接日卻露白。晴明天象便分得。對日有垢雨可期不到己申要盈尺雨餘晚垢橫在空。來日晴明須可尅。北辰之下閃電光。三日之間事難測

大雨若無風水生。陰陽可以為定則。東南海門閃電光。五日之內雲潑黑縱然無雨不為竒。必作風水大便息。東北海門閃電光。三日須防雲如織

否則風水必為憂。屢嘗試驗無差忒。行船。遲了一潮搭一汛。挫了一綫隔一山。十日灘頭坐。一日過九灘。艘數裝泊艘數泊所。年例以船料多少

數目。灣泊何處。自何處開洋。合用船隻依驗。歲運糧數灣泊去處。隨戶所居家步。緣戶計消長。遷移不常。糧額增減無定。況船有損舊。必湏修拆或

以小船三五隻拆卸並造改作一二隻。或因大料一船不堪。卻將三二小船抵運。因此艘數泊所。俱無定籍。今已至順元年為率。用船總計一千八

百隻。崑山州太倉劉家港一帶。六百一十三隻崇明州東西三沙一百八十六隻。海鹽澉浦一十二隻。杭州江岸一帶五十一隻嘉定州沙頭浦

官橋等處。一百七十三隻。上海浦等處。一十九隻。常熟白茅港一帶一百七十三隻。江陰通州蔡港等處七隻。平陽瑞安州飛雲渡等港七十四隻

永嘉縣外沙港一十四隻。樂清白溪沙嶼等處二百四十二隻。黃巖州石塘等處一十一隻。烈港一帶三十四隻。紹興三江陡門三十九隻。慈谿定

海象山鄞縣桃花等渡。大山髙堰頭慈㠗等處一百四隻。臨海寧海嚴㠗鐵場等港二十三隻。奉化揭崎昌國秀山等㠗一帶二十三隻。皇慶元

年五月。海道都府承奉江浙行省箚付。為慶紹千戶所官集衆講究得。慶元地居東南。既於本處裝訖糧米。再入劉家港取齊。多有沙險去處。若就

定海港口放洋。徑赴直沽交卸。實為便益。省府照得海運糧儲。最為重事浙東慶元紹興路糧斛。既已講究定。就於定海開洋。本府正官理合親臨

督併起發。仰即便摘委廉幹府官一員。連詣彼中點視完備。趂時迭風汛開洋。毋致失悞。具差定官職名。起程日期飛申。延祐元年六月。慶元紹

興千戶范承直呈。溫台慶紹兩浙糧數。前來劉家港交割裝糧。今歲二月使至匯上港口。多為春運。重載相妨。踏逐得常熟州白茆港水深。內外堪

可灣泊。都府行據常熟江陰所申。移准千戶忽林失。奉議將帶指淺提領蘇顯相視得白茆港。合依年例。令松江糧船。自本港口上墩。南至包橋一

帶拋泊。卻令溫台慶紹兩所糧船。於包橋上塘一帶着泊。開洋時分。先令本處沿江船隻。領䑸出港。照依指淺船隻。開洋順便。浙西平江路劉家

港開洋。一千六百五十三隻。浙東慶元路烈港開洋。一百四十七隻。支裝糧船淺海。皆知險惡。其於裝糧江河。多有艱危去處。亦不為易。今挨問到

上江裏河支裝糧斛。逺近里路。安危地向如後。上江裝糧海船。自平江路。嘉定州劉家港開船。經由揚子江。逆行使經由各處沙淺。常損糧船。平

江路常熟州地面。甘草等沙水淺。委蘇顯指引江陰州地面淺沙暗焦九處。約一百餘里。夏港至君山直開馬馱沙面。一帶至彭公山石牌山浮山

巫子門鐵積沙鎮山石頭港雷溝陳溝。委𡊮源。湯嶼。指引真州泊水灣交裝。江西湖廣糧自劉家港至彼。約六百六十五里。江東各路自真州以上。

江西狹窄。水勢緊急。及蕪湖採石一帶山磯峽險。每船一隻小者亦用三五十人。登山入水。攀椽木石。打號儘力一聲。方牽一步。延祐二年為始。申

覆省府。並提調官箚付各路。如遇江狹磯淺。湍急去處。差倩人夫。添力牽運船隻。集慶路倉。自劉家港至彼。約九百四十里。至太平路。一百八十里。

共一千一百二十里。至寧國路水陽倉。三百六十里。共一千四百八十里以上三路。每歲海船。可以抵岸支裝。延祐六年四月二十日。據崑山崇明

所千戶郭奉議申。船戶駕使海船。至黃池蕪湖港口為是各船料大。溪河淺澁。不敢抵倉。約離三五十里。移凖寧國路提。調官總管宋中大夫等牒

差官前去本路河岸。及漂水州建平縣地面。將應有船隻作急前來短搬外合支水腳錢鈔。今船戶就便支給。本府移牒寧國路。添力剝載池州路

倉一百八十里。共一千六百六十里在前年。分本處短剝官糧。至太平蕪湖江口交割。水程三百五十里。延祐四年。奉省箚海船逕抵倉門。滿浦

裝糧海船。自楊州崇明州三沙黃連沙。投西過地名料角等處。一帶沙淺連屬千里。潮長則海水瀰漫。淺深莫測。潮落則僅存一溝。寸步萬險若船

科稍大。必致靠損。難計里路。浙西裝糧路分。皆是船戶顧覓河船短剝糧斛。般上海船。今以崑山州太倉聚船去處。至九路倉分。平江路一百八

里。無錫州一百九十八里。常州路二百八十八里。內三倉係在城置立河道淺狹。用小料河船逐旋般至城外。裝入剝船海鹽州三百四十里湖州

路三百一十八里。松江府三百六十里。海船至花涇塘灣泊離倉約一十二里。小船般剝烏泥涇。四百八十六里。海船於黃浦口灣泊離倉約七里

用小船般剝。江陰州四百五十里。海船於黃田港灣泊。離倉約三里。用小船般剝。鎮江路六百八十里。糙米倉在香糯倉之北。用小車般運。約二三

里至鱔魚港埧頭。用小船剝上海船。香糯倉之南。用小車運至河船約三二里。到鱔魚港埧頭。用小船剝上海船。轉摺生受。浙東裝糧路分紹興

路三江陟門至下蓋山。一帶河淺一百餘里。名為鐵板沙。必用本路諳知地勢海船。並慶元路小料船隻。裝運本路官倉。至海船灣泊處三江陟門

有小河。水程一十八里。顧覓河船短剝。台州路長田港沙淺。用本路海船支裝官倉至南門外泊船處。約離三里腳夫挑擔上船。慶元路府港深闊

臨近。路約一里。腳夫挑擔上船。天妃靈感詳廟字。蘇州志漕運之法自秦罷侯置郡以來。天下飛蒭挽粟。以三十鍾為率。僅得一石可謂艱矣宋置

淮南兩浙江湖路發運使。歲漕數百萬石。行轉搬之法。東南六路轉運真㳑間。勞民尤甚。由海道而運則未有也。兄既平宋。漕江南糧以河運弗便。

至元十九年。用丞相伯顔言。初通海道漕運。抵直姑以達京城。立運糧萬戶府三於姑蘇。以南人朱清張瑄羅璧為之。初歲以官船運糧四萬餘石。

八月於劉家港聚會。由通州海門縣黃連沙。萬里長灘開洋沿山堤㠗至鹽城縣。歷西海州宻膠等州界。涉靈山洋東北行使月餘纔至成山次年

三月方抵直姑。至元二十一年。定議官支腳價。令近海有力人戶自行造船。顧募稍水運糧。依驗十斤百里每石腳價八兩五錢。當年運糧二十九

萬五千石。二十二年運一十萬石。二十三年改立海道運糧萬戶二處運糧五十七萬八千餘石。二十四年添設萬戶府二處通前設四萬戶府立

行泉州府司以轄之。運糧三十萬石。又行創運遼東糧三萬石二十五年四十萬石。二十六年九十三萬五千石。二十七年一百五十玖萬五千石

二十八年合併四萬戶府。設立海道都漕運萬戶府二處除授達魯花赤教化的副達魯花赤脫鉢。與淮東宣尉使張瑄江東宣慰使朱清分任其

事。於平江路置司運糧一百五十二萬七千二百五十石二十九年一百三十九萬七千四百石。朱張四六分運。腳價七兩五錢。三十年千戶殷明

踏開生路。自劉家港至崇明三沙放洋。望東使入黑水大洋收成山轉西至劉家島。聚䑸取柴。登州沙門島放業周年入界河。不旬日而抵沽口

當年運糧九十萬八千石。自後悉由此路。甚為便益千戶殷明。亦以此而陞敘。三十一年監察御史言海道不便。權行住運。照依上都和中糧及用

鹽引折糴。朝廷以自至元十九年以來。海道運糧多方惜劃始得成効若擬鹽引中糧。乆而鹽法必壞。用鈔買糴。乆而鈔法必虛。海道且冝存設當

年運糧五十一萬四千五百三十三石。元貞元年。兩萬戶府均運三十四萬五百二年朱張停運。腳價減作六兩五錢。大德以來。歲運不下百萬石。

自朱張廢罷。大德七年。併立海道都漕運萬戶府。改設達魯花赤正萬戶各一員。副萬戶四員。各降虎符。首領官三員。八年給降銀印。轄千戶所一

十一處。鎮撫所一處。委用千戶六十七員。各降金牌。交轄前萬戶府。舊海船一百二十五萬料。當運糧一百六十七萬二千九百九石有畸。朝給賞

賜官吏表裏呌疋有差。定為歲例。九年十年十一年。所運累增及一百八十八萬餘石。至大元年。萬戶孛羅帖木兒。陞中書省右丞。佩三珠虎符。提

調海運。運糧一百二十九萬六百四十八石。二年孛羅帖木兒。改江浙行省平章。提調整治。歲運三百四十六萬石。三年行省丞相答失蠻。平章孛

羅帖木兒。提調添力成就。萬戶阿散忽都魯張文質講究。更張一十三事腳價添作每石至元鈔一兩六錢。香糯一兩七錢。運糧二百九十三萬六

千五百三十三石。四年中書奏。委行省張閭平章。髙參政眆提調。與本府官。並朱張舊運糧頭目講究逺規。是年併一十所為七所。崑山崇明所松

江嘉定所。台州杭州嘉興所。常熟江陰所慶詔所香糯所時正萬戶王柔。由杭州路總管改授。厚重有謀。命其整治。條具上陳。其目有五。曰固本

作氣。去擾。辨事。得人。其蓋謂漕以舟為本。舟以民力為本。今海居之民。財匱貨翔。喣嫗覆護之不勤。則本實先撥為經逺謀。必固本為先。首以固本

為提綱。終以得人為急務。二者相須衆目畢舉朝廷是之。戶漕簡載著為海漕乆行良法。其論悉采郡人周文英所言。文英宋吏部尚書。武仲七世

孫也。又嘗陳杭州鈔法。三吳水利。具載涬物藁。皇慶元年。運糧二百八萬三千五百五石。二年春夏二運漕值風颶。省府提調官右丞髙資善講究

便益事宜。本府提控按牘。兼承發架閤徐泰亨。條陳漕運之弊。更張十事。萬戶郝中議赴都省告稟。凖用其七。當年泰亨。給腳價。每石一十三兩。徐泰

亨餘杭人。嘗著海運紀原七卷行於時。自是以後。歲運三百餘萬石。第以風信不時。或遭沙淺。或厄風浪。以致失滔。由此運到數目不等。然亦不減

二三百萬石。燕都內外官府。大小吏士。至於細民。無不仰給焉。至正十九年。至二十三年張士誠所運每歲僅一十除萬石焉。元成憲綱要至元三

年欽奉聖㫖。據運糧牽船頭疋。除海青使臣。應付鋪馬頭口外。其餘過徃宣使軍馬人等。並不得奪要頭疋。至元二十五年。欽奉條畫。節該漕運司。

常切釐勒倉官人等。並不得收管不堪支持糧斛。在倉糧數時常點視。無致發變損壞。至元二十八年七月。中書省諮隨處糧斛。皆係人戶元納乾

圓潔淨好糧。儧運倉官鬥腳船戶押綱人等。作弊侵盜食用。因而挿和糠秕。或水拌抵數欺官。請行下合屬。如遇起送。即令各倉用印封裹。內一裹

本倉收貯。一裹呈解本省。諮發前來。二裹分付押糧官賫赴直沽等處。收糧倉分。存留一裹備照。開拆對樣交收。若有濕潤糠土不淨糧數。定是根

挨究治。大德六年。御史臺奉中書省箚付。各路元撥船戶軍夫。除免差稅。官給船隻。專一漕運糧斛。別無餘事。近年已來。綱官頭目。中間作弊。齊䧟

錢物放富差貧。及自行代替。本管上司。亦不點視關防究問。以致如此。今後若有違犯。許諸人首告。收問是實。痛行追斷。本管上司失檢舉者。亦行

治罪。仰嚴加體察施行。至大三年正月。欽奉聖㫖。節該各路達魯花赤。管總提。調成就者。提調官收糧時分。好生的整治者。依體例乾源好米收者。

濕潤浥變休送納者。這海道都漕運萬戶府官人每。依體例好米交送納者別了的官吏人等有罪過者。至大四年二月。欽奉聖㫖。節該海道都漕

運萬戶府。運糧的時分。諸衙門不揀是誰。他每的勾當。其間休入去者。休沮壞者。修理船隻。所用的木植。不揀甚麽出産的地面裏。收買的時分。管

地面的民官每。添氣力收買者。水腳錢依時盡數散到者。剋減要肚皮的。監察廉訪司官體察者。更運糧的官人每。自其間不提調。管民官每不用

心。好生體覆呵。有罪過者。委付來的萬戶千戶百戶官人每。好生謹慎成就勾當呵。更添與名分賞與也者。不幹濟壞了勾當。要了罪過罷了者延

祐四年九月。欽奉聖㫖。節該海道都漕運萬戶府。江浙省官提調從長召顧規畫船隻。斟酌地理逺近與腳價。將合運的糧。依數起運到直沽裏呵

轉收運的人每。疾忙交送納者。遲慢浥變的人每。有罪過者。舊運糧來的船戶。使見識𧻞避不肯運糧呵。有司官添氣力者。㳂海地面官司如遭風

船隻。渰沒了糧斛告呵。用心從實體勘者。運糧官吏船戶每船隻遭風渰沒了糧斛也麽道休說謊。使見識者。似這般的瀕海委付來的州縣官好

生用心根問虛實者。休只憑他每的文字破除數目者。至治元年八月欽奉條畫。節該臨清御河直沽運糧等軍。近年逃亡所拋糧數令見在軍人

包運。斤力疲乏。澽戶下合該雜泛差役。並𠋣除免通制。元真二年五月聖㫖節該中書省奏。都漕運使司所管㳂河倉分隨路部糧官吏與倉官人

等。通同作弊。收受糠秕米粟。結攬輕賫。虛出通關。致有短少官糧又收糧其間。各處官司。輙將倉官綱官人等。勾攝攪擾。沮壞漕運事。凖奏仰漕運

司官。各路部糧正官倉官人等。毋得似前通同作弊收運糧斛其間諸衙門不得妄生事端。勾擾沮壞。違者照依累降聖㫖條畫斷罪至元二十五

年三月尚書省契勘大都居民。所用糧斛。全藉客旅。興販供給。體知漕運司押綱頭目。並船戶人等。指裝運官糧為名。將御河上下興販物斛客旅。

非理搔擾。及將在船物貨強行剝卸。阻滯販賣。以致京師物斛添價。都省議得擬令都漕運使司。嚴加禁約。押綱頭目船戶人等。毋致似前搔擾客

旅。阻滯船隻。非奉都省明文。不得擅自拘顧。大德七年。河南省諮江陵路。儧運播州米糧。不行查照鼠尾文冊。致令司縣將近上田多人戶不曾點

荖。卻將無地消乏下戶。監勒一槩差遣。都省議得荊湖北道宣慰使。你只兒嵬同知不兀歹等。各罰俸一月沒官。經歷賈信決一十七下都事崔祉李

眞各決二十七。江陵路達魯花赤忽魯海牙總管昝德基各決一十七下。府判趙藏器推官崔鍈張從裕經歷知事王毅等。各決二十七下提控按

牘黃履道決三十七下。其餘司縣正官比例各決三十七下。標附過名皇慶二年四月。江浙有咨。本省提調海運官諮。海運歲供京師所繫甚重。徃

徃詐稱風水。盜糶官糧。除已督責合屬。委自廉幹正官於瀕海去處常切用心巡視體問。若有運糧船隻無故㳂海停泊。就將船主取招究治。畫時

催趕起發前赴直沽等處交卸。不得停留。本地面里正社長主首人等。容令灣泊。盜糶官糧作弊。一體坐罪。如果有遭風船隻。隨即根問虛實。體覆

明白依例施行外。切恐各處官司恃不統攝。看為泛常合令山東㳂海去處官司嚴切戒諭。庶肯遵守。都省凖擬皇慶元年刑部呈准弓兵本以巡

警。差撥護送。實妨巡捕。除進呈寳貨金銀鈔錠絲綿疋帛貴理物貨。依例止差弓兵其餘麄重物貨。不須防送。或押運人等。敢有違例占騎弓手馬

疋。各處官司就便究問。至元十七年七月初五日。樞宻院奏。鎮守軍人不時有諸投下。及行錢做買賣等。賫着聖㫖。令㫖各處官人每文字便要差

軍防送。委是軍人生受。奉聖㫖今後休交防送者至元十七年二月。行省體知各處逓運官物。多差蒙古漢軍騎坐出征馬防送靠損馬匹。深繫利

害。今後逓運諸物。必合防送。差撥步軍。大德四年。都省諮議得行省應起運赴都諸物當該提調正官。與所委押運官眼同點檢足備。如法打角。除

金銀寳鈔。貴細物貨。絲綿疋帛。依例輪差州縣以次官。宣使管押其餘木綿土布。造作等項粗重物件。止差宣使將到元經手並庫子人等解納外。

據諸項軍器。須差色目官員與局官押運。其常課布疋。亦差宣使與局官起納。卻不得因而別差無俸及求仕人等押運。大德四年三月。戶部呈江

南起納錢物。既有元差長押人員。各處又有防護軍官人等。其州縣伴送正官。合行革去。都省凖呈。大德六年十月。中書省諮。如遇官物到於某處。

指定端的可到前路日期於關文上書寫某日時到來。某日起程前去。行移前路官司。逓運防送。如不行指定實到日期。致令前路守候者。隨即將

元發關文官吏。取招斷罪。至大四年。刑部呈。凖各處行省。並諸衙門起運官物。不分貴細麄重。俱要弓兵防送。皆由起發官司之弊。今後如必合防

送之物從地頭官司於差箚上該寫弓兵定數。如有濫給。從初判署官吏責罰相應至治元年。刑部呈准。除大都路見今頭目押送外頭四省。今後

合發出軍流囚。不限月日。以寡就衆。如及十名作一運。次差有役能幹慣熟之人管押。直至遼陽行省交割。各取明白收管照用。外據河南陝西湖

廣江西嶺北所轄去處並腹裏路分。亦合依上發遣。至治三年刑部呈准各處遇有合發流囚。本處差人管押行移前路。巡尉官司接割。轉發前去。

取各處印信收管。元差長押直抵所指去處。取明白收管回還。若有踈虞着落拘該地面官兵追捕。長押人員並巡防人等。驗事輕重。斷罪為例遵

守都省凖擬。國朝典章至元十七年九月。御史臺承中書省箚付。據各處起運官物。其所差押運人員。徃徃不肯隨逐車輛用心關防。或令車輛先

行。自後根趕。及或越程前去安歇等候。復有逕到地訖。徃經十日。或半月之上。車輛才行到來。以此多致所押物貨。沿路疏失損壞。𥝠下着落站戶

唱車人等陪償不惟損失官物。耽悞公事。實為滋引詞訟不便。今後但有起運官物。就取押運人等甘結文狀。須要親為根逐押運。晝夜用心關防。

毋致踈失損壞。都省仰依上施行。至元二十一年七月。御史臺承奉中書省箚付。據南京等路宣慰司呈。據襄陽路申。切見本路經過雲南四川諸

部蠻夷官員。管押進呈馬疋諸物。於內多有得替。或因事赴上官員。將帶梯已馬疋等物別賫把解發明文俱稱進呈為名。擅與前路官司呈狀。或

關牒倒行前路於隨處取要人員飲食。馬疋草料。檯物撁馬人夫恣意侵凌官司。於所至之處。為是進呈之物。不敢違悞。其所押物貨。未知是否進

上。例支破官錢。動搖於民。如此朦蔽上下。俱無可見。至甚未便。今後遇有進呈等物。若今始自本處官司。明給申覆上司文解。並押運人員。差箚前

路文字。開坐數目。今經過去處。依驗應付飲食草料。合用人夫赴上亦憑元觧。領納所進之物。似不枉負官物。庶使於民各得其益。甲乞照驗。本司

看詳襄陽路所申。若令行省等衙門差箚。明白開寫。合運官物。應付腳力。實為允當。其呈中書省照詳。都省議得依准所呈。今後遇有進呈物件。本

䖏官司打角了畢。點數箱簀包篋。稱見斤重。於押官差箚並關文上明白開寫。行移前路應付腳力人夫。逓運前來。所司驗數收受。外據飲食草料。

依例施行。至元三十年七月行御史臺准御史臺諮據監察御史呈因公差至陝州胡城站西路逢押綱萄葡酒馱色目人員通起馬一百一十一

疋。內駝酒馬六十二疋。押運官乘騎並駝行李馬一十四疋。兀刺赤騎坐三十五疋本站馬數不敷。與前站相併。又有打過上站馬疋應付去訖又

體知得陝西漢中道廉訪司察知使臣兀里納鋪馬上夾帶水銀本司見行取問。卑職照得大都至安西各站鋪馬。多寡不一據實馱酒馬六十二

疋。押運官行李囬馬四十九疋。加此多冐。蓋因元起發官司於起馬關文內不行明白開寫實起馬疋。縱令押運官中間恣意稍帶諸物其各處所

設脫脫禾孫。止憑前站關文。即行應付。並不盤當習成此弊奉中書省箚付。都省議得今後各處起運係官諸物。目起程官司將物貨盤稱見數如

法打合封記。備細數目。於押物人。若箚內明白開寫驗實起數目。可起馬疋。並元刺赤斟酌緩急。分作運次應付經過。脫脫禾孫更為點視照勘差

箚。不致夾帶余物。如有犯之人。同元起發官司一體治罪及脫脫禾孫不為用心分間。亦為嚴加罪責。除外仰照驗依上施行。皇慶元年九月江西

行省准中書省諮。刑部呈濟寧路備濟州申。任城縣准捕盜官牒照得江南各省押運到官物人員。各賫行省箚付。粗重物價。並要防送。動將捕盜

官吏打駡。及將弓兵人等弔拷剝脫衣服。都省照得先為逓運係官諸物。除金銀寳鈔貴細物貨。合用防送弓兵。照依路關文。隨即應付。多者不過

一十五名。押運人員。不合多餘差占。及不得須要捕盜官防送。外據麄重物貨歹人窺圖之物不須防送。又照得多有海外諸番進呈獅象虎豹。漢

馬犀牛猿猴。並江浙四省押運到年例支持皮貨。糟姜漆器桐油等物。並海道屯田逓運糧斛。麒子園未魚貨小料船隻。並赴任囬還官員老小自

己船隻。及紙經板經文茶貨甘橘藥物。木瓜銅器心紅。拘刷到相撲人等到來本鎮。有押運人員。止憑前路關文。便要正馬弓兵。及正官防送。實是

生受。合行備申。乞照詳施行得此。本部議得弓兵之設。本以巡警盜賊。其各處起納諸物。不分貴細麄重。一槩差發官兵護送。實妨巡捕。事繫利害。

以此叅詳。如䝉都省再咨各處行省。除進呈茶貨金銀鈔錠絲綿疋帛貴細物貨。依例上差弓兵。其物粗重。不須防送。照會本部禁治相應。具呈照

詳都省。請依上施行。大德典章大德五年十月二十四日。江西行省准中書省諮。兵部呈奉省判本部呈伯顔簽省言擾民不便事。內一件東平路

起運諸物。元定千斤百里中統鈔一十兩。草料涌貴。官支腳價不敷。自今衒下顧腳。千斤百里。該鈔一十七兩若依街下腳價。中統鈔一十七兩顧

覓。不致擾民曹州申。今後千斤百里腳價例量添一倍。河間路申如䝉照依街市兩平和顧相應。河南行省諮。河南府申。和顧腳力元定千斤百里

山路一十二兩。平川一十兩。近年諸物涌貴。其得腳價不敷。合無照依自令各路車杖。實該價錢預為支發。兩平和顧。似不擾民至元二十九年。蘄

黃運糧下水千斤百里。腳錢中統鈔六錢。別無上水定例。議得上水比下水增倍作一兩二錢。旱腳價錢亦合比元定之上量添加五。本部議得山

路腳錢一十二兩。平川一十兩。雖是在先已定通例。卻緣比年諸物涌貴。逓運類數。止循舊例。實是虧民。叅詳除大都至上都。並五臺腳價外。其餘

路分。今後應有逓運諸物水腳價錢。比附行省所擬。上水添作一兩。下水止依舊例六錢。旱腳山路作一十五兩。平川一十二兩。於不以是何錢內

隨帥放支相應。奉都堂鈎㫖。運送兵部照勘明白。議擬通例。連呈奉此。照得至元二十五年四月。本部與戶部講究定各都應起諸物。千斤百里。平

川支中統鈔一十兩。山路一十二兩。水路六錢。又於大都路倒除水腳。卷內照得千斤百里。下水支鈔七錢。上水八錢。為不見幾年分定例。行據大

都路備通州申。官顧水腳。於大德三年。為江西省鈔本和顧到水腳價例係䝉省委倒除官定擬到。上水八錢。下水七錢。到今依此例和顧外。據和

顧水腳即與官顧例同。旱路平川和顧腳價錢二十兩。山路和顧駝運五臺帖貨擬支鈔三十六兩。開申乞照驗。及照得元真二年六月。承奉中書

省箚付江浙省備杭州路申。約量定擬衷河千斤百里。支中統鈔六錢外江上水七錢。下水六錢移諮本省。更為可否相應。依上施行。又照得大德

四年七月二十九日。承奉中書省箚付。本部呈髙唐州申逓運官物。差撥百姓車牛生受都省議得起運官物。已有定例程限。今後各處行省應起

諸物。趂河水通流。分運起遣若過河水結凍地面。官司將緊用細物。秤盤實有斤重官為兩平和顧快便腳力。直至前路總管府交割。合該腳價於

本路不以是何係官錢內。即便應付等事。除外仰遍行合屬。依上施行奉此除遵依外。今奉前因。本部議得逓運腳力。若從諸路兩平和顧先行放

支腳價。慮恐各路為無定例。冒破官錢。將來倒除。倘有爭懸各言彼處體例如此。似難關防。以此參詳。除大都至上都並五臺腳價外。其餘路分。比

附各處所擬千斤百里。中統鈔為則。量添旱腳山路作一十五兩。平川一十二兩。江南腹裏河道水腳。上水作八錢。下水七錢。江黃河上水一兩下

水七錢。驗實有斤重。於不以是何官錢內。即便放支和顧逓運相應具呈照詳得此。都省議得除下水腳價。擬依舊例六錢外。余准部擬。除外咨請

照驗。依上施行。大德六年七月日。𡊮州路奉江西行省箚付。據南康路申。准饒州路關。准信州路關。凖衢州路關。照得大德五年十二月初二日。據

常山水步站申。有福建閩慶南劎汀泉饒信等路。起觧金銀叚疋等項。綱運從本路經過。或三扛五扛。先差長押官並庫官庫子管押。續後或兩次

三次乂差庫官庫子人等。管押根趕元委長押官。並要站船裝載。每長押官庫官庫子人等。依准前路文字。不問五扛之上。十扛之下。例要逓運船

一隻。站船二隻今後起解物件。如四扛之上。十扛之下。莫若令所委人員。就坐逓運船隻。免用站船。四扛之下。所委人就坐站船。免用逓運船隻。如

此似望兩得其便乞照詳得此。申覆通政院。照詳去後。大德六年四月初四日。承奉通政院箚付。該准申施行。奉此關請依奉通政院箚付事理施

行。准此申乞照驗。省府仰依上施行。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五千九百五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