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池北偶談/卷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七 池北偶談
卷八
卷九 

介推

[編輯]

《說苑》,介子推十五為荊相,堂下有二十五進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是又一介子推也。

壯節王公傳

[編輯]

宋壯節王公復守徐州,闔門死節。《宋史》僅附書《趙立傳》,亦不詳何許人。一日,讀劉昌詩興伯《蘆浦筆記》,乃知公為吾鄉人,傳載世系官階始末甚悉。筆記十卷,乃萬曆中綏安謝兆申所鈔,丹陽賀氏藏本,流傳甚少,因全錄之。傳云:

公諱復,字景仁,淄州淄川縣人也。曾祖昊,國子博士。祖珍,尚書虞部員外郎。父愈,澶州濮陽縣令,贈光祿大夫。公少好讀書,博通史傳,慷慨有氣節。家有唐以來名臣畫像,每指顏杲卿像謂人曰:「士當艱難,捐軀殉節,當如顏公矣。」以門蔭補官,試大理評事,遷本寺丞。

公家故饒財,不樂私蓄,嘗率其里之貴豪,遇郊歲,各輸銀絹十萬以助賞賚,郡國效之。久之,除京東輦運,遷京東轉運判官,按部過淄川,父老迎候,公下車慰謝。先是,淄川苦調外苛征,公嘗與父老言:「他日或能奏蠲之。」至是以白公。公曰:「官卑不敢言。然重食吾言,以為父老羞,敢以私田之入代輸。」

三年,除兩浙轉運副使。時太平日久,民不知兵,方臘初叛,所過,守將望風奔駭。公下令所部,嚴保壘,修戰備,竭力討賊,屢戰有功。賊平,擢徽猷閣待制,遷都轉運使。朱勔以花石奉艮岳,多取漕艦以載,號直達綱。公曰:「今寇起倉卒,飛挽繁困,而佞幸之徒,猶實苑囿,惑上心。」固執不與。π譖於上,公疏奏謂「不可以不急之務,疲民費財。」擢龍圖閣直學士,以事忤宰相王黼,降充龍圖閣待制《宋史》止稱此官。移知成都,興利去害,民繪像立祠刻石。

高宗皇帝詔公知徐州史云:「以龍圖閣待制知徐州。」已上官階俱不書。粘罕以眾數萬薄徐,徐城孤勢危,公合戰,數不利,遂閉城拒守。金人重圍夾攻,晝夜不息,城中兵糧單竭,死者甚眾,敵勢益張,凡二十餘日,城陷。公躬擐甲冑,巷戰竟日,度不可禦,乃返州治,易朝服,南鄉再拜曰:「臣受國厚恩,當以死報,今日得死所矣。」謂賊曰:「死守者我也,監郡而次亡與焉,可獨殺我,而舍僚吏與百姓。」一段史同其帥凜然嘆異曰:「使南朝皆如公,我豈得至此!今汴京已陷,二帝北去,公尚為誰守乎?」公罵不絕口,帥復說之曰:「必欲全活生靈,請立降,當為易官封,就知此州。」公罵曰:「汝勿誘我,我誓有死耳!」帥察其無降意,命左右撾其口;流血,公含血噀之。子倚在旁,不勝憤,突出見粘罕,顧手無挺刃,得布囊,盛磚擲之,中其旁千戶長,斃。粘罕怒,執倚刳其心以祭千戶長,欲懼公速降;公不顧,為帥敲死。闔門百口俱遇害。時建炎三年正月二十九日也。帳下趙立求得公屍,拜伏痛哭,裹以裀褥,槁葬於黃樓之側,累甓以誌之。敵退,立具奏其事,天子震悼,詔特贈資政殿學士,謚壯節。給恩澤五資,賻贈絹帛各二百匹。初,公未遇害,筮而遇乾六體不變,術者曰:「滅門之象也。」公曰:「死生定數也,茍獲死所,敢逃乎!」卒時年五十二。徐人立廟祀公及倚,亦號「雙廟」,敕賜名曰「忠烈」史云立廟楚州。積官至正議大夫,累贈光祿大夫。娶趙氏,濮邸肅恭僖王宗博之女,封安平縣主,贈永康郡夫人。再娶劉氏,章獻明肅皇后之侄,徐州陷,不食三日卒,贈咸平郡夫人。

先是,公長子佾,從高宗過維揚。及趙立已亡,徐州有武衛軍,舊隸公,義不他屬,願從佾。高宗聞之,詔於樞密院創計議官,特命佾為之,仍領武衛。紹興八年,和議成,奏乞訪先臣遺骸,優詔許之。行至泗州,得疾,抵徐城驛,暴卒。明年,奉使藍公佐迎護徽宗梓宮,交割地界,貽書當路漕使,訪公瘞所。漕委幕屬王之翰往焉,故跡漫沒,莫得其處。忽有老媼指謂之曰:「君非求王待制瘞所乎?其在此間。」即所指求焉,有冢巋然,蓋以獸瓦,啟視,見大黿覆其上,回視老媼,化為虎。撤甓取骸,聯絡不斷,如鎖子骨,獨一手指闕。之翰炷香禱,須臾,有指一節浮水上,觀者莫不嘆駭。之翰易棺斂,敢於京師資聖院。後子孫徙葬於充州萊蕪縣先塋云。

紹興十年,承宣使田諤扈從顯仁太后回鑾,佾子逵留淄川一詩送諤云:「兩地音塵隔死生,十年常效執圭吟;羨君已作遼東鶴,顧我空存魏闕心。日下既蒙新眷遇,海邊休忘舊知音;倘憐萬里親庭在,為向雲山處處尋。」詩至,而佾卒已一歲矣。藍公佐使還,一日侍上,語次,上曰:「王佾有兒女否?」奏曰:「佾五子,流落中原,居江南,所生兒女尚幼弱。」上惻然。詔令諸女入禁中,命宮嬪保養之,十餘年,賜金帛遣嫁。

右傳得於公之玄孫默。按:史附公於《趙立傳》,已非體,又剪截太略,若非興伯筆記,公之始末,無從考鏡矣。稗史可無作乎!

傅山父子

[編輯]

傅山,字青主,一字公之他,太原人。母夢老比丘而生,生復不啼,一瞽僧至門云:「既來,何必不啼?」乃啼。六歲食黃精,不樂穀食,強之乃復食。讀十三經諸子史,如宿通者。崇禎中,袁臨侯繼咸督學山西,為巡按御史張孫振誣劾被逮。山橐饘左右,伏闕上書,白其冤。馬君常世奇作《義士傳》,比之裴瑜、魏劭。亂後,夢天帝賜以黃冠衲衣,遂為道士裝。醫術入神,有司以醫見則見,不然不見也。康熙己未,徵聘至京師,以老病辭,與范陽杜越君異俱授中書舍人,歸。山工分隸及金石篆刻,畫入逸品。子眉,字壽毛,亦工畫,作古賦數十篇。常粥藥四方,兒子共挽一車,暮抵逆旅,輒篝燈課讀經史騷選諸書,詰旦成誦,乃行;否即予杖。

葉文莊論陶南村

[編輯]

孫大雅作《滄螺集》,有《陶南村傳》,載其不應浙帥泰不華、南臺御史醜驢辟舉;張士誠開府姑蘇,以軍諮屈之,亦謝不往。洪武癸丑,命守令舉人才,復以病免。藝圃種菊,有靖節之風。又稱其所著《輟耕錄》,文獻足征。其人品著述為世所重如此。乃《水東日記》謂《書史會要》為楊文貞所不取;又謂《輟耕錄》可鄙。豈惡其人者,惡及儲胥,文莊亦有所不免耶?何雌黃之過至此。

蔡趙二相子

[編輯]

蔡絛,京之子,撰《西清詩話》。宣和五年,或言絛論議專以蘇軾、黃庭堅為本,奉旨特落職勒停見吳曾《漫錄》。《後山居士集》有與魯直書云:「正夫有幼子明誠,頗好文義,每遇蘇、黃半簡數字,必錄藏,以此失好於父。」正夫,挺之字也。蔡、趙輩勢能禁天下不敢習蘇、黃詩文,而不能得之於其子,異哉!明誠撰《金石錄》

孫墢

[編輯]

孫墢,字艾庵,浙人,為福寧總兵官吳萬福客。閩逆叛於福州,以書招諸大帥。墢力勸吳公斬其使絕之,發兵拒守。而賊兵奄至,吳公死之,墢從死。林舍人石來麟焻有詩弔之云:「誓師幕府勸移兵,青史應傳慷慨名。死節千秋比袁粲,肯教人笑褚淵生。」同時有嵇永仁者,字留山,無錫人,古文有名,為制府范忠節公承謨客,亦從死。

歐劉

[編輯]

劉原父與永叔相友善。然原父常言:「好個歐九,可惜不讀書。」仁宗嘗問宰執:「劉敞何如?」魏公極稱其才;歐對曰:「劉敞文亦未佳,其博雅足重也。」二公似以名高相失。後村江西道中詩云:「每嘲介甫行新法,常恨歐公不讀書。浩嘆諸劉今已矣,路傍喬木日蕭疏。」

梅宛陵取士

[編輯]

元人劉性作《宛陵集序》云:「仁宗嘉祐二年,歐陽公知貢舉,梅聖俞為試官,得人之盛,若眉山蘇氏、南豐曾氏、郿張氏、河南程氏皆出其間。」葉石林《詩話》謂:「是榜得蘇子瞻為第二人,子由及曾子固皆在選中。」今人止知蘇、曾為歐公門生,不知張、程二氏皆出其門矣。又東坡兄弟生平於六一師弟之分極深,然於宛陵,只稱梅二丈,亦所未解。

謚文公

[編輯]

劉後村云:「謚,古也。復謚,非古也。」封演云:「謚二字者,一字為文,一字為質。」世言歐陽永叔卒,將謚文,常秩時為太常博士,議當謚文忠。或謂必留此以待介甫,已而果然。然唐宋以來,謚文者,獨韓退之、朱元晦為不愧。他如白居易、李翺、陸希聲、權德輿、楊億、王安石、姚燧、歐陽玄輩,皆謚文,亦未盡允也。獨孤及云:「二字不必為褒,一字不必為貶。果在字數,則是堯、舜、禹、湯、文、武,不如威烈、慎靚王也;齊桓、晉文不如趙武靈、秦莊襄、楚考烈也。」唐人論如此,則謂文必優於文忠,亦未必然。初,元晦議謚文忠,劉後村時年十七,代其父尚左作駁議,因止謚文。其略曰:「正主庇民之學,郁而未伸;著書立言之功,大暢於後。合文與忠謚公,似矣而非也。有功於斯文而謂之文,簡矣,而實也。請以韓子之謚謚公。」右謚議見《後村集》第二十五卷。

烏程

[編輯]

予鄉長山劉青嶽相國,崇禎間歿於戍所。予內大父張忠定公延登及諸鄉大夫於朝房候烏程相,祈代題給勘合,溫不可。比入閣,即日具揭,次日而準給勘合之旨下矣。楊鳧岫宮諭士聰《玉堂薈記》載此事云:「烏程之結主知,亦非偶然也。」

秦襄毅公年譜

[編輯]

康熙癸亥冬十月,偶從同年汶上岳給事鎮九峰秀得單縣秦襄毅公自撰年譜一卷,乃公八十歲以戶部尚書家居時自述,時嘉靖十七年也。吾東新纂通志,出庸妄之手。前代名臣如公,及曹縣李襄毅公秉、沂州王恭靖公璟,皆削其名氏不載。目今奉旨修《一統志》,將何所據為文獻之徵耶?因寓書高侍郎念東,俾與巡撫徐中丞敬庵旭齡言之;而錄公言行數則於左方,以補《言行錄》之闕云。

為御史,數忤內官,謫沅陵縣北容驛驛丞。都御史軒公上章,為予分辯,留中不出。同僚或謂予曰:「足下何以處此官?」予曰:「事上臨下,素位而行,持節守廉,誓死不改。」

景泰七年,年三十一,在北容,構茅屋三間,題其扁曰「安遇」。日讀五經諸史,日夕泛江以漁釣為樂。又於軒前自題聯云:「處困而亨,有言不信。」予為御史時,量褊不能容物;由此一謫,器量漸宏,去就漸輕,識趨漸明。雖一時謫官,而得終身受用,天未必無意也。

天順元年,遷知雄縣,治民惟用絜矩二字,御吏惟用《易•大畜》「獖豕之牙」一爻,至於刑罰一以欽恤為主。忠國公石亨令人來討雄縣南壇舊基,許以知府,予不從,人皆尤予。未一載,亨事敗,出其門者皆坐嚴譴。

有京差捕獵,內臣害民,予執法禁革,誣奏系御史獄。雄民擊登聞鼓代訴者五千餘人。調府谷縣,縣乃極邊戎馬之地,予亦不敢鄙夷其民,修學廟以興文教,築城堡以嚴邊防。里甲公用錢,每人一年,上戶不過二錢。

八年,巡撫徐公廷璋保任葭州知州。釋冤濫,寬租賦,五七日不用鞭撲,同僚退而笑之。予曰:「本州負稅,事有所由。正當徵收時,吏書兵隸投托催糧,惟事求取。民既納賂,得有所挾,因而延緩。是豈徒民之罪哉!」時在坐致仕官數輩,皆為泣下。

成化元年,在葭州,欲以二月十三日齋沐祈雨。有父老百餘詣縣告曰:「本州邊地苦寒,每歲至四月方有雨。此時祈雨,徒勞心耳。」予曰:「天道焉可知也。」至期,行香焚檄,十五至十七連雨三日。予乃發粟賑貸,給民子種,通借牛犋,民大悅。四月,麥苗將黃,乃選差公當老人催征,五月十五日催完發運,六月初三日告繳通關。在葭七月,里甲公用每人止用銀六分。禱雨四次輒應。或以事出境公幹,百姓聞予將回,則喜曰:「雨來矣。」

巡撫項公忠奏予才堪治繁,調秦州。道經西安,項公謂予曰:「秦民難治,皆以刁民作梗,爾到彼,有此等即打死申來。」予曰:「刁民,人皆惡之,所惡不同:上司於刁民,則惡其害人;州縣官於刁民,則惡其害己。但患御之無道耳。茍御之有道,刁民將化為良民。若專事誅鋤,反使貪官得計耳。」項公笑而不言。到秦一年,三年拖欠糧草皆完,健訟與盜賊斂跡。項聞之喜曰:「秦州得人矣。」里甲公用錢,上戶一年不過銀二錢。

秦州有囉哩戶,乃回回別種,漢人不與通婚姻,自相嫁娶,有以兄弟娶姊妹者,有以姑姨配甥侄者。予訪得清水、秦安等縣,亦有囉哩,乃移文各縣,令其共為婚姻。秦俗尚鬼,每歲清明日,各辦花山喪儀,費至三四千金。臨期於城壕拾取死囚骨殖,棺斂葬之,云不如此則厲鬼降禍。予嚴禁之曰:「爾民遇節,棄祖墓不拜掃,卻妄費財物,諂事癘鬼,何耶?使癘果能為禍,予願以身當之。」此風遂息。

服闋,秦人三疏保留,吏部不準,秦人日哭於東拱辰門,吏部不得已,將見任奏調別州,仍授予秦州。郭定襄伯贈行詩云:「早登金榜列儒紳,誰不爭先睹鳳麟。曾以霜威消瘴癘,還將和氣布陽春。廟堂正擬征黃霸,父老俄聞借寇恂。不獨兒童騎竹待,郊原草木亦欣欣。」

二王公薦士

[編輯]

宋王文正公在政府,謹惜名器,敘進材品,使人各得其所,雖咈於己者,亦不以私廢公。王沂公當國,未常顯拔一人,范希文以為言,公曰:「恩若己出,怨將誰歸?」二公真古大臣之風。下此則朋黨而已,又下此則賄賂而已。

蔣虎臣

[編輯]

翰林修撰蔣虎臣先生,金壇人,自號華陽山人。幼耽禪寂,不茹葷酒,祖母夢峨眉山老僧而生。生數歲,嘗夢身是老僧,所居茅屋一間,屋後流泉繞之,自伸一足,入泉洗濯,其上高山造天;又數夢古佛入己室,與之談禪。年十五時,有二道人坐其門,說山人有師在峨眉,二百餘歲,恐其墮落云云。久之乃去。順治丁亥,先生年二十三,以一甲第三人及第,入翰林。二十餘載率山居,僅自編修進修撰,終於史官。性好山水,遍遊五嶽及黃山、九華、匡廬、天臺、武當,不避蛇虎。晚自史館以病請告,不歸江南,附楚舟上峽,入峨眉山,以癸丑正月卒於峨眉之伏虎寺。臨化有詩云:「偶向鑊湯求避熱,那從大海去翻身;功名傀儡場中物,妻子枯髏隊里人。」嘗自謂蜀相蔣琬之後,在蜀與修《四川通志》,以琬故,遍叩首巡撫、藩臬諸司署前。其任誕不羈如此。

隱逸傳

[編輯]

《宋史•隱逸傳》載種放而遺郭延卿。延卿少與呂文穆、張文定遊,隱居水南。錢惟演留守西京,常率歐、尹諸公訪之。《舊唐書》陽諫議入隱逸,《元史》余闕不入忠義,皆不可解。

孔明之學

[編輯]

徐莊裕公《讀書續記》云:「漢儒為學,能見得靜字,惟孔明一人。學以廣才,靜以成學。」等語。亦得規模領要。

王恭靖公逸事

[編輯]

徐莊裕《讀書續記》所載名臣六十四人中清古一條云:「王璟,字廷采,山東沂州人。左都御史,為巡撫,坐忤權要免官。後起為吏部侍郎、左都御史。正德末,士大夫當權豎亂政之後,多營私殖,政以賄成。公門下不受私謁,淡然如布衣時,家無僮僕之奉、田園之適,惟讀書課子孫而已。去之日,言官惜而留之。公嘉靖中謚恭靖。近見新修《山東通志》削去公及李襄敏公秉、秦襄毅公紘名不載,因詳著於此李公謚諸書皆作襄敏。葉秉敬《謚法考》作襄毅

按:恭靖公一字東臯,成化進士,以清節著聞。擢南臺御史,改北,巡視保定諸郡。進光祿寺卿、僉都御史,總理兩淮鹽法。浙東大饑,被命賑濟,所全活四十萬人。巡撫保定,乞罷皇莊以蘇民困,孝宗嘉納之。正德丙寅,入協理院,事忤逆瑾,矯旨罷。瑾誅,起撫山西。時流賊入河東,設險防禦,多所斬獲。召為吏部侍郎、左都御史,掌院事,風裁清峻,朝廷倚重之。嘉靖初,進太子太保,乞歸,卒。

公未遇時,肄業瑯琊山寺,夜半有巨手自窗入,類人掌而有毛。公取朱筆書一山字於上,怪哀號乞免,且言:「公貴人,異日當至都憲。」公復援筆書一山字於下,怪乃得出。

公為諸生,與友人胡某同讀書別業。夏夜,胡每苦熱,公輒言涼,因易地而寢,胡覺清風徐來,都忘炎暑。忽聞有人語曰:「此非王都憲,乃胡教官耳。」叱之不見,遺二蓮葉於榻前。

公赴省試,在途為雨阻三日。逆旅主人子婦為狐所祟,忽三日不至,問之曰:「王公在此,故不敢耳。」比公歸,主人以告,求為除之。公書「王璟在此」四字,令置壁上。狐遂絕跡。

公諸生時,夜讀書,有嫌家持槍隔窗刺之,公走避得免,月下窺知為某,閱三十餘年,未嘗告人。公後顯貴,其人以俵馬差累,求救於公,公略無難色。但笑曰:「某日夜若刺我死,誰當救汝,此後慎勿害人。」其人感泣謝罪。其厚德如此。

穆文簡論王安石

[編輯]

堂邑穆文簡公孔暉,弘治中,鄉舉領解,出王文成公之門,為理學大儒。然其學多入禪宗,其古文精勁,自子書出,可匹崔文敏公後渠,如送沈朝綬、送王如行諸序可見。予尤喜其與武城王文定公論王介甫書,今錄於此。

孔暉頓首純甫先生足下:昨在陽明先生坐上,同觀象山《荊國祠堂記》,予時未敢謂然者,必象山之意,多為荊公恕;不為人之社稷計,不為天下生靈憂,不為後學慮。恕一夫而不憫天下後世,此何心哉?不然,乃象山之偏見自喜也。將以正名定罪,釋天下蒼生之憤,為社稷大計,不當姑隨也。大舜殛鯀於羽山,鯀之惡不大於安石,安石之罪浮於鯀。予謂以安石擬鯀可也,鯀名重,安石亦名重;鯀悻直自用,安石亦悻直自用;鯀圮族,安石亦圮族;鯀堙汨,安石亦堙汨,鯀不能除天下之害,亦不能成功;安石禍及天下生靈;生靈何辜?宋之元氣,遂不復振,其罪尚為不浮於鯀乎?夫以傾人社稷,流毒四海者,尚取其志,堯舜當取鯀之志矣。何者?鯀之志,欲平水土也。孟子曰:「食志乎?食功乎?」安石之操介,在古人一節之士甚多,未可以一節而掩元惡也。非聖人無法,聖人作《春秋》以訓萬世,安石獨廢之,此不容誅矣。安石秉《周禮》,蓋功利之心勝也。何者?《周禮》之政,天無曠時,地無曠利,人無曠力,此聖王所以富天下者,盡三才之道者也。安石慕其近似,專以利言,又無管仲之才,所以萬無一利,而害不可勝言矣。天下以為君子者,安石惡之;天下以為小人者,安石好之。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此之謂拂人之性,辟則為天下僇矣。欲恕安石者,是求為過高之論,恐誣後學不淺。不審聰鑒以為何如?孔暉頓首。

穆文簡論格物

[編輯]

穆文簡《大學千慮》論格物曰:「倉頡篇云:『格,量度之也。』見《文選•運命論》註,此朱程以前書,乃訓詁之最古者。以其書久廢,故見之者鮮。考之內典,隋智顗《法華經文句解》分別功德品云:『格量功德。』又云:『格量多少。』其一篇內,格量字甚多,此又在唐以前者。《大莊嚴經論》云:『況復如來德,何可格量?』格量之義,古皆用之。而程子未之見,意雖暗合,而解釋弗暢,故使聖經難明。然其為說,合於聖門無疑,豈前人所及哉?問:格之訓至,可終廢乎?曰不可。當雲格量物理,以求其至,其義始備。」此解甚新,然文簡學近於禪,亦可見。

三進士出處

[編輯]

本朝進士出身最奇者三人:一予同年任暄猷,杞縣人。明末團結鄉勇,以禦流寇,南渡授官後軍府左都督靖邊伯。豫王下江南,投誠,遂隸旗下。中順治壬辰進士,以磨勘被黜,復中乙未進士,官至江西南贛道僉事。一吳李芳,邵陽人。崇禎己卯舉人,粵西時,官至左都御史。投誠,願以科第進,中康熙甲辰進士。一錢世熹,五河人。南渡為副總兵官,既而為浮屠。久之,復補諸生,中康熙庚戌進士,年已七十餘,未幾卒。

楊文公

[編輯]

宋王文正公嘗言:「昔楊文公有言:『人之操履,無若誠實。』吾每欽佩斯言。」云云。文公為文正誦法如此。而石介作怪說,乃謂其蠹壞聖人之道,詎不諄哉?

王東臯

[編輯]

湯陰王東臯伯勉官文選郎中,清介有執持,為本朝吏部第一。嘗語同官尹瀾柱源進曰:「宋嶽忠武王,吾湯陰人也。王之言曰:『文官不要錢,武官不怕死。』吾生平服膺斯言,惟求無愧耳。」又曰:「作吏部無他才能,只須守定『不愆不忘,率由舊章』八字。」

宋開之

[編輯]

王在吏部,同時以清直稱者,南宮宋開之文運,亦以文選郎內升,歸臥不出。魏環溪象樞疏薦之,起鴻臚寺少卿。庚申四月,光祿寺少卿缺人,應宋序轉,適光祿正卿亦缺,特旨以宋為正卿。後至刑部侍郎,卒謚端愨。

薛忠武

[編輯]

明鄞國忠武公薛祿,膠州人。其父居海島,為人牧羊,時聞牧處有鼓樂聲出地中,心識之。語忠武兄弟曰:「死即葬我於此。」後如其言葬焉。已而,勾軍赴北平,其兄不肯行,忠武年少請往。後從靖難師,累功至大將軍,封陽武侯,追封鄞國公。其地至今號薛家島。

蘇章事

[編輯]

宋人小說載坡公與章惇題名石壁事,頃見《耆舊續聞》又一事極相類。子厚為商州推官,子瞻為鳳翔幕簽,因差試官開院同途,小飲山寺,聞報有虎,二人酒狂,同勒馬往觀,去虎數十步,馬驚不前。子瞻乃轉去,子厚獨鞭馬向前,取銅鑼於石上戛響,虎遂驚竄。謂子瞻曰:「子定不如我。」舊聞,乃檇李項氏抄白本也。

徐公長者

[編輯]

宣城徐翁,尚書元太父,官浙江某縣典史,偶以言忤巡按御史,受辱撲責,羞憤自免歸。時尚書與弟通政元氣皆失學,翁每流涕,忽忽不樂。尚書兄弟跪請其故,曰:「而兄弟皆廢學,吾無後矣。」因述受撲直指事,復流涕不已。尚書兄弟曰:「兒輩不類,自今願力學以慰大人心,願勿悲也。」乃發憤下帷,兄弟相繼登第。尚書謁選得某府推官,即直指之家也,心私喜得報父怨。瀕行置酒,戚友畢集,候翁出稱觴,翁稱疾堅臥不起。尚書入,跪問故,且言此行冀得報夙怨,何反不樂為?翁曰:「此吾所以病也,吾為小吏,當日誠不為無過,但直指稍過當耳。且緣渠撲責,激而罷歸,教子以有今日,則直指乃吾恩人,非仇也。汝思報怨,吾所以病。汝往,當以吾言開心告之,盡捐夙嫌,是吾子也;否則非吾子也。」尚書唯唯,翁乃起,盡歡而罷。時直指久失職家居,聞尚書來,恐甚,郊迎盡禮。尚書首述父命,誓無芥蒂,自是情好甚洽。後翁躋大耋,三子皆成進士,兩登九列焉。此與蔡確父黃裳瀕死,屬其子必報陳氏;確既登政路,遂以事置恭公子世儒極典,賢不肖霄壤矣。

王倫

[編輯]

王倫,宋臣,其死不失為忠義,《金史》不應載,且與宇文虛中同貶,尤非是。

張尚書

[編輯]

堂邑張蓬玄鳳翔,自明時已為尚書,入國朝為大司寇,年已七十餘。一日,侍宴上前,下階而仆,世祖命內侍掖以行,出長安門,尚有詔追問能騎否?徐諷令以禮致仕,遂進所撰《禮經》、《樂經》而去。張公在明時,為東林所推,嘗自作年譜,謂:「甲申之變,欲死而不得。吏部侍郎孫二如昌齡謂己曰:『箕子不死者,以《洪範》也。公有《禮》《樂》二經,道統在焉,亦箕子之九疇也,何必死?』」

盛王贊

[編輯]

寶應喬聖任可聘,崇禎中,以御史按浙江,至金華,遇山水暴漲,舟不得進,索挽舟者。縣令盛王贊呼曰:「農忙矣,令請以身挽。」喬遂改而陸行。仍薦之於朝,時兩賢之。此與唐何易於事相類。

高文襄

[編輯]

新鄭高文襄為相,恣橫已甚,至以賜恤大禮大獄,建言贈楊忠湣諸臣官,起用葛端肅、趙文肅諸公,指為徐文貞之罪。其疏有曰:「皇上,先帝之親子也。議事者,先帝之臣遺諸皇上者也。而乃敢於悖君臣之義,傷皇上父子之恩,非所以訓天下也。」云云。此與章惇一輩小人,倡為紹述之論者何異?

石琚

[編輯]

《玉堂嘉話》載:金丞相石琚致仕居鄉,聞司隸呵導過門,即起立。客曰:「丞相何為如此?」公曰:「參軍雖微,朝廷命官也,吾敢不敬?」先曾祖司徒公居鄉亦然。

元法

[編輯]

元宋子貞作《耶律文正公神道碑》云:「河南初破,被俘擄者不可勝計。及大軍北還,逃者什八九,有詔:停留逃民,資給飲食者皆死;無論城郭保社,一家犯禁,餘並連坐。由是百姓惶駭,公進說曰:「十餘年間,存撫百姓,以其有用故也。若勝負未分,慮涉攜貳,今敵國已破,去將安往?安有因一俘囚罪數百人者乎?」上悟,詔停其禁。

張璁

[編輯]

毅宗孝靜皇后崩,禮官議當循累朝故事,後謚用十二字。張璁獨謂當用四字,其黨霍韜亦非之,卒用八字。璁尋以病告歸。他日,世宗與李文康公時言及此事,亦以為非是。璁以庶僚,躐致宰相,惟敢於負孝宗、敢於犯名教而不之恤,術已售矣。以故主之嫡後,骨肉未寒,雖數字之虛文,亦斷斷持之,徒欲以仇孝宗者媚世宗,而卒為世宗所薄。小人用心,竟何益哉!

陸完

[編輯]

吳中士人,多私其鄉之先達,時有曲論。如陸完黨於逆濠,最為奸邪,有某者送錢牧齋宗伯入朝,作古詩數篇,歷述吳中先賢,致期望之意,陸與焉。此詎可欺天下萬世乎?

史兵部

[編輯]

吾邑舊令史公,諱能仁,河南鹿邑舉人。崇禎間,來為縣,清正而才,剛柔互用,至今屍祝之。庚辰、辛巳,歲大祲,人多流亡,時邑境甘露降於林木,地生羊肚菜。公賦詩曰:「上天降甘露,遍地生羊肚。饑食羊肚菜,渴飲甘露乳。涕泣告吾民,慎無去鄉土。」真仁人之言也。後調繁淄川,遷兵部主事去。順治辛卯,復至縣,雖三尺之童,亦束炬歡迎,至十餘里不絕。可稱循吏矣,惜至今未祀名宦。

刻言行錄

[編輯]

頃見嘉靖中鋟《文信公集》,乃鄢懋卿所刻;《宋明名臣言行錄》,浙人劉廷元所刻,而序則出南樂魏相手筆也。向見故相某公以書誡其孫,諄諄以忠孝為訓;而考其平生,大相刺謬,亦此類。

伍寧方著書

[編輯]

吳人伍寧方袁萃撰《林居漫錄》、《彈園雜志》、《續眉山論》諸書,攻李三才,自比於蘇明允《辯奸論》。而其於當時臺諫所推重定國是者,則徐紹吉、徐兆魁、邵輔忠、劉廷元數人也。其後熹宗之際,皆為閹黨。兆魁、廷元至大司寇,輔忠至大司馬,紹吉至都御史。崇禎初,定逆案,數人皆褫職定罪,是時袁萃已前歿矣。至其書並攻孫立亭、呂新吾諸公,語尤狂悖。

金忠節

[編輯]

金忠節公素精易理,讀《邵康節先生集》,手書於後曰:「甲申之春,定我進退。進雖遇時,外而勿內。退若苦衷,遠而弗滯。外止三時,遠不卒歲。優哉遊哉,庶畢吾世。」至甲申三月,以兵部主事巡視皇城,盡節玉河,時有中官呂胖子同死,二公骨不可辯,其家人遂同葬玉河之岸焉。公少好誦鄒汝愚先生詩:「龍泉山下一書生,偶占三巴第一名。世上許多難了事,市人何用苦相驚。」後果一十八歲領順天解,忤璫削籍,大節視汝愚無愧云。

姚端恪

[編輯]

刑書桐城姚端恪公文然,真實經濟人也。其好生之念,尤出天性。常拈句云:「嘗覺胸中生意滿,須知世上苦人多。」命諸子各錄一紙粘於壁。淄川高世豪,公戊子所得士也,任南鄭令,卒官,逋官糧二千餘兩,妻子十三人,例當沒官。公捐貲數百鍰,復醵金代輸,高妻子竟獲免。好行其德皆此類。公戊子典山東試,闈中得先考功兄卷,異之,曰:「他日必為風雅名家。」

遵典集

[編輯]

《遵典集》,亦伍袁萃撰,所取章疏,大抵黨邪醜正。如趙興邦攻湯兆京、孫居相,亓詩教攻孫瑋、周起元,徐兆魁攻顧憲成,孫光裕攻高攀龍、嶽元聲,趙興邦攻呂坤,韓浚攻劉宗周,姚宗文薦徐大化,胡來朝薦邵輔忠、徐兆魁,皆推為千古公論。而劉光復輩之論李三才,尤詳哉言之。光復揭內,訾及福清,並及先少師。謂少師以位育顏三才之堂,去有餘幸。其詆毀君子,可謂不遺餘力。至所標榜,如邵、趙、二徐、及劉廷元、周應秋、呂圖南輩,皆逆案中人。而周忠惠、劉念臺諸公之死,卒與日月爭光。桀犬之吠於君子,何損毛發,徒自穢耳。若先少師之見毀於光復,先方伯之被擯於亓、韓,今日觀之,何啻華袞乎?袁萃自負乾坤正氣,然乎否耶?

張氏

[編輯]

甲寅,閩賊作亂,有陳某妻張氏,早孀,撫孤十二年矣。賊至,題詩壁上,有句云「乾坤此際當自決」,遂雉經。思南守陳君某為作傳。

雙烈

[編輯]

靈璧有諸生王餐秀者,生二子,長已娶而病,其婦某氏,侍湯藥五年,終始如一日,疾亟,既視含殮畢,遂縊死。其季未娶亦病,婦,某氏女也,隨其母來省夫疾,遂不肯歸。父母趣之歸,曰:「身已字人,嫁不嫁等耳,病如是而秦越人視之乎?」遂侍左右,五日夫死,亦自縊殉之,知縣馬君驄御親詣其家弔祭。

 卷七 ↑返回頂部 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