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河源紀畧 (四庫全書本)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河源紀畧 卷一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四日內閣奉
  上諭今年春間豫省青龍崗漫口合龍未就遣大學士阿桂之子乾清門侍衛阿彌達前往青海務窮河源告祭
  河神事竣復命並據按定南針繪圖具説呈覽據奏星宿海西南有一河名阿勒坦郭勒䝉古語阿勒坦即黃金郭勒即河也此河實係黃河上源其水色黃迴旋三百餘里穿入星宿海自此合流至貴徳堡水色全黃始名黃河又阿勒坦郭勒之西有巨石高數丈名阿勒坦噶達素齊老蒙古語噶達素北極星也齊老石也其崖壁黃赤色壁上為天池池中流泉噴涌釃為百道皆作金色入阿勒坦郭勒則真黃河之上源也其所奏河源頗為明晰從前康熈四十三年
  皇祖命侍衛拉錫等往窮河源其時伊等但窮至星宿海即指為河源自彼回程復奏而未窮至阿勒坦郭勒之黃水尤未窮至阿勒坦噶達素齊老之真源是以
  皇祖所降諭㫖並
  幾暇格物編星宿海一條亦但就拉錫等所奏以鄂敦他臘為河源也今既考詢明確較前更加詳晰因賦河源詩一篇敘述原委又因漢書河出昆侖之語考之於今昆侖當在回部中回部諸水皆東注蒲昌海即鹽澤也鹽澤之水入地伏流至青海始出而大河之水獨黃非昆侖之水伏地至此出而挾星宿海諸水為河瀆而何濟水三伏三見此亦一證因於河源詩後復加按語為之決疑傳正嗣檢閲宋史河渠志有雲河繞昆侖之南折而東復繞昆侖之北諸語夫昆侖大山也河安能繞其南又繞其北此不待辯而知其誣且昆侖在回部離此萬里誰能移此為青海之河源既又細閲康熈年間拉錫所具圖於貴徳之西有三支河名昆都倫乃悟昆都倫者䝉古語謂橫也橫即支河之謂此元時舊名謂有三橫河入於河葢䝉古以橫為昆都倫即回部所謂昆侖山者亦係橫
  嶺而修書者不解其故遂牽青海之昆都倫河為回部之昆侖山耳既解其疑不可不詳誌因復著讀宋史河渠志一篇茲更檢元史地理志有河源附錄一卷內稱漢使張騫道西域見二水交流發蔥嶺滙鹽澤伏流千里至積石而再出其所言與朕蒲昌海即鹽澤之水入地伏流意頗合可見古人考證已有先得我心者按史記大宛傳雲于闐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潛行地下其南則河源出焉河注中國漢書西域傳于闐國條下所引亦同而説未詳盡張騫既至蒲昌海則或越過星宿海直至回部地方或回至星宿海而未尋至阿勒坦郭勒等處當日還奏必有奏牘或繪圖陳獻而司馬遷班固紀載弗為備詳始末僅以數語了事致後人無從考証此作史者之畧也然則武帝紀所云昆侖為河源本不悞特未詳伏流而出青海之阿勒坦噶達素而經星宿海為河源耳至元世祖時遣使窮河源亦但言至青海之星宿海見有泉百餘泓便指謂河源而不言其上有阿勒坦噶逹素之黃水又上有蒲昌海之伏流則仍屬得半而止朕從前為熱河考即言河源自蔥嶺以東之和闐葉爾𦍑諸水瀦為蒲昌海即鹽澤蒙古語謂之羅布淖爾伏流地中復出為星宿海云云今覆閱史記漢書所記河源為之究極原委則張騫所窮正與今所考訂相合又豈可沒其探本討源之實乎所有兩漢迄今自正史以及各家河源辨証諸書允宜通行校閲訂是正訛編輯河源紀畧一書著四庫舘總裁督同總纂等悉心纂辦將御製河源詩文冠於卷端凡蒙古地名人名譯對漢音者均照改定正史詳晰校正無訛頒布刋刻並録入四庫全書以昭傳信特諭欽此



  御製河源詩
  惟嶽曰有五惟瀆曰有四四瀆河居一宏功賛
  天地金隄䕶九曲邇年每有事戊戌年儀封十六堡決口庚子年睢寧之郭家渡考城之張家油房掣溜均在南岸昨辛丑秋儀封青龍岡漫口則在北岸瓠子計己竭靈源致䖍祭因遣侍衛往豫省青龍岡漫工因屢次合龍未就於本年二月內命大學士阿桂之子乾清門侍衛阿彌逹前往務窮河源告祭 河神事竣復命並據按定南針繪圖具說呈覽所奏星宿海情形有舊圖未備之處星宿海蒙古語鄂敦淖爾鄂敦即星宿淖爾即海也星宿海有泉千百湧出俱緑水惟西南一河名阿勒坦郭勒蒙古語阿勒坦即黃金郭勒即河也此河實係黃河上源其水色黃從東南流更折而西北迴旋三百餘里穿入星宿海因㑹諸緑水黃色㣲淡自此合流東下屈曲千七百餘里至貴徳堡抉沙激浪水色全黃始名黃河向以星宿海諸泉為河源雖未窮至阿勒坦郭勒之上源而河由星宿海以行謂之源亦不致大相逕庭雲窮源命必至歸來新圖呈舊圖稱未備舊雲星宿海便即河源是蒙古語鄂敦鄂敦星宿謂此固非差訛然河其南寄因更向西行溯洄川益䆳色赤作黃金別流無敢厠詢以蒙古名曰阿勒 兩字作一字讀後仿此坦郭勒坦謂黃金郭勒則河義更西得巨石詢蒙古名字阿坦噶逹素北極星名意阿勒坦郭勒之西有巨石高數丈亭亭獨立名阿勒坦噶逹素齊老阿勒坦噶逹素蒙古語北極星也齊老石也惟此一石𡶶其崖壁乃土作黃赤色更無草木壁上為天池池中流泉噴湧釃為百道皆作金色入阿勒坦郭勒實黃河真源也司水見道經不約今古契再上則赤壁壁端天池積釃泉作金色真源信無二山土胥金色更無林木翳東南流折北屈注三百里穿星宿海東色微淡以易東至貴徳堡遂作純黃色向稱星宿源亦未大差致集林雲有人未書其名見婦浣紗異張騫支機石更述荊楚記或到星宿海傅㑹傳竒偽統
  天一所生軒圖㫖早示考訂誌其詳惟籲
  安瀾賜
  按班固漢書張騫傳天子使窮河源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按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侖雲而固賛又謂騫使大夏之後窮河源惡覩所謂昆侖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書近之於是鄧展遂謂河源出於積石是皆拘墟未見顔色之言葢千古以上中國以外記載己舛言語不通而欲定其確實何異北轅適越考元史始有星宿海之名而以為河源元蒙古也鄂敦即星宿彼時訛譯為火敦則漢人不通蒙古語耳此為近之今則更溯以上遂得真源然昆侖之語亦不為無因葢昆侖在今回部中回部諸水皆東注蒲昌海即鹽澤也鹽澤之水皆入地伏流至青海始出則星宿海諸水皆是也而大河之源獨黃色為靈異更在星宿海之上非昆侖之水伏地至此以出而挾星宿海諸水為河瀆而何濟水三伏三見此亦一證矣獨漢書所云采玉則因昆侖出玉未免牽就詢之阿彌逹則稱河源皆土山無石無石安能有玉夫非精通蒙古語及漢書更問之親履其地之人率欲定此事體大而地逺理博之事不亦甚難乎於甚難而得決疑傳正亦一大快也



  御製河源簡明語
  予既為河源詩並按語既讀宋史河渠志有文命輯河源紀畧有諭茲以體大物博考今證古不無費辭雖彼此細勘事則明恐毫釐稍差義乃紊茲為簡明之語庶因提要而便覽葢河源究以張騫所探蒲昌海鹽澤及漢武所定昆侖為是雖山海水經注皆畧具其説山海經劉歆稱伯益所著本無所據水經注則桑欽酈道元皆張騫後人實祖其説而廣之以致於煩文且昆侖在回部原出玉也獨未明揭伏流至青海於阿勒坦噶達素之天池而出耳厯唐宋以至元乃有鄂敦淖爾為河源之語鄂敦為𫎇古語漢語即星宿海也彼時雖未考至天池而中國之河源實由此頗見梗概矣溯伏流以至蒲昌海鹽澤非河源而何星宿海亦鹽澤之伏流至青海而出為清水黃河挾之以流始為微淡後為純黃是二水本一源至中國出地為二色而終歸於一若夫曲折纖細則見近所為詩文及紀畧之書獨敘其簡明崖畧如此cq=71
  河源紀畧凢例
  一從來敘述河源率多失實葢由於未經其地故附㑹𫝊聞今恭逢
  神武耆定而聞見乃真又仰荷
  聖訓昭垂而異同乃決實為千古未有之盛謹㳟錄御製詩文為全書綱領併恭録此次欽奉
  諭㫖弁冕簡端以誌縁起且以見是非折𠂻纂録諸
  悉稟
  睿裁
  一水道委曲非繪畫不明但輟耕録所載舊圖疎舛殊甚今擬按
  欽定西域圖志先列地圖一切開方分度務與測驗相符然後以河流所逕依道里方向繪入以揭全書之眉目其今地名擬用硃書古地名擬用墨書刻本內古地名加用圓圈以示分別庶使舊説之得失開卷釐然
  一水道曼衍縱橫雖頗紛雜該以分合伏見四例足括大凢既繪圖以盡其詳更當立表以提其要今擬以河之分合伏見列為第一格以來㑹之水為第二格其隔一隔二隔三隔四來㑹者以次分格使旁行斜上綱目相牽檢圖檢書尤易明其端緒
  一河之源流今所勘騐悉有確據與訛𫝊影射者迥殊必須敘述詳明始足祛疑𫝊信今擬立質實一門兼仿桑經酈注之例以河所流逕標其地名方隅為綱而詳列其道里形勢為目務使曲折咸備使讀者有若目經
  一古來考訂河源舛謬者十之七八其確有典據者亦偶逢十之二三未可槩為屛棄今擬立證古一門凢史漢以下迄於萬斯同胡渭諸書苟有一說可采者悉仿張鳯桂勝桂故之例標列原文而以今所實驗加案互證於下其某地即今某地亦一一申明
  一羣言淆亂最易熒聽儒者株守舊聞尤多拘執必須詳為駁正始真妄分明今擬立辯訛一門凢舊説紕繆者亦標列原文逐條各加案語紏正其失庶諸家纂述可一一知其虛誣
  
  聖朝削平西域崑崙月𩨳悉𨽻版圖為開闢以來所未睹凢大河流逕之地或撻伐所經由或部族所聚處或沿波列戍或夾岸開屯均足為考鏡地理之資今擬立紀事一門以著實有其地得以詳核之由其前代軼事確有可據者亦附見焉
  一酈道元注水經並博引遺文旁徴古蹟既資叅考亦廣見聞今擬立雜録一門凢諸書所載西域山川物產古蹟遺蹤在河流所經之地者悉分條臚載以備旁稽其傳訛傅㑹之詞亦附加訂正
  一劉知㡬作史通深明斷限此書既以河源為名則圖表及以上五門應均以在西域者為斷至流入秦隴以後厯代遷徙之蹟自有治河各書詳晰記載無待贅陳
  一譯語𫝊訛最為舛互河源所逕多有介在藩部聲音文字尤錯雜難稽今所用地名一以
  欽定西域同文志為凖或三合四合之字亦一一遵録不用古來假借失真之音其志中所譯名義係何語即一一註於句下併可訂古籍音譯之訛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十一
  河源紀畧目録     地理類四河渠之屬卷首
  上諭
  御製詩文
  凡例
  卷一
  圖説一
  卷二
  圖説二
  卷三
  圖説附
  卷四
  列表一
  卷五
  列表二
  卷六
  列表三
  卷七
  列表四
  卷八
  列表五
  卷九
  質實一
  卷十
  質實二
  卷十一
  質實三
  卷十二
  質實四
  卷十三
  質實五
  卷十四
  證古一
  卷十五
  證古二
  卷十六
  證古三
  卷十七
  證古四
  卷十八
  證古五
  卷十九
  證古六
  卷二十
  辨訛一
  卷二十一
  辨訛二
  卷二十二
  辨訛三
  卷二十三
  辨訛四
  卷二十四
  辨訛五
  卷二十五
  辨訛六
  卷二十六
  紀事一
  卷二十七
  紀事二
  卷二十八
  紀事三
  卷二十九
  紀事四
  卷三十
  紀事五
  卷三十一
  紀事六
  卷三十二
  雜録一
  卷三十三
  雜録二
  卷三十四
  雜録三
  卷三十五
  雜錄四





  欽定四庫全書
  河源紀畧
  提要
  等謹案河源紀畧三十六卷乾隆四十七年
  勅撰是年春以中州有事於河工
  特命侍衛阿彌達祭告西寧河神因西溯河源繪
  圖具
  奏言星宿海西南三百餘里有阿勒坦郭勒水色獨黃又西有阿勒坦噶達素齊老流泉百道入阿勒坦郭勒是為黃河真源為自古探索所未及
  皇上因考徵實驗參訂舊文
  御製河源詩一章詳為訓釋系以
  案語又
  御製讀宋史河渠志一篇闡河出昆侖之實以正
  從來之譌語復
  命兵部侍郎紀昀大理寺卿陸錫熊等尋繹史𫝊旁稽衆説綜其向背定其是非輯為一書首冠以圖凡開方分度悉準
  欽定輿圖而以河流所逕及諸水之潛通顯㑹者各依方隅繪畫以著其詳次列以表以分合伏見四例該水道之脈絡俾旁行斜上經緯相貫綱目相從以提其要次曰質實恭繹
  聖祖仁皇帝聖諭以岡厎斯尼瑪伊岡里阿林為天
  下山水之祖實古之崑崙案
  欽定輿圖自岡厎斯至羅布淖爾再伏為一卷自羅布淖爾伏流一千三百里為一卷自阿勒坦噶達素齊老重源再發至積石闗逕蘭州府北為一卷兼仿水經及酈道元注之例旁支正榦一一疏通證明次曰證古凡載籍所陳與今所履勘相符者並條列原文各加案語以互相參定次曰辨譌凡舊説之紕繆亦條列原文各為糾駁以祛惑釋疑次曰紀事凡撻伐所經部族所聚職貢所通及開屯列戍與靈源相值者一一臚載其前代軼聞亦以數附見次曰襍録凡名山古蹟物産土風介在洪流左右者皆博採遺文以旁資稽核而恭錄
  御製詩文弁冕全書用以挈綱領定權衡焉考自古談河源者或以為在西域或以為在吐蕃各持一説紛如聚訟莫能得所折衷推索其由大扺所記之真妄由其地之能至不能至所考之疎宻由其時之求詳不求詳山海經稱禹命竪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紀其億選之數其事不見於經𫝊見經𫝊者惟導和積石灼為禹跡所至而已故禹本紀諸書言河源弗詳儒者亦不以為信漢通西域張騫僅得其梗概以三十六國不入版圖故也元世祖時嘗遣篤什窮探乃僅止星宿海而止不知有阿勒坦郭勒之黃水又不知有鹽澤之伏流豈非以開國之初倥傯草創不能事事責其實故雖能至其地而考之終未審歟我
  國家重熙累洽荒憬咸歸
  聖祖仁皇帝平定西蔵黃圖括地已奄有昆侖我皇上七徳昭宣
  天弧𦒿定天山兩道拓地二萬餘里西通濛汜悉主悉臣月𩨳以東皆我疆索星軺虎節絡繹往來如在戸闥之內與張騫之轉徙絶域潛行竊睨畧得彷彿者其勢迥殊且自
  臨御以來無逸永年恆乆不已
  乾行彌健
  睿照無遺所綜核者無一事不得其真所任使者亦無一人敢飾以偽與篤什之探尋未竟遽□預報命者更復迥異是以能沿泝真源祛除謬説
  親加釐定勒為一帙以昭示無窮臣等載筆之餘
  仰頌
  聖功之無逺弗屆又仰頌
  聖鑒之無微弗周也乾隆四十九年七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  陸 費 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