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法苑珠林 (四部叢刊本)/卷第一百二十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一百十九 法苑珠林 卷第一百二十
唐 釋道世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明萬曆刊本

法苑珠林卷第一百二十

   唐上都西朙寺沙門釋道世玄惲撰

傳記篇第一百之餘

 興福部

自釋敎之來震旦開濟極焉發悟踈通廓淸塵染其

中瑞應具編前聞具述數條用呈後學㫺士行尋敎

意在大乗將發西域乃有畱難遂化經投火經身不

灰火爲之滅遂東𨔶此土即放灮經是也又曇無讖

獲湼槃經至於涼土盜者夜竊舉而不起稽𩠐謝焉

周武之凌法也像毀經焚咸見藏經相從騰上奄入

空際如斯衆矣不可具書然𢎞敎在人有國爲本度

人立寺圖像譯經時約相求故敘由來昌朙佛敎而

漢魏以往固無德而稱聞晉宋迄今輒略銓序

晉世祖武皇帝大𢎞佛事廣樹伽藍晉惠帝洛下造興勝寺常SKchar百僧晉敏

於長安造通靈白馬二寺

   右西晉二京合寺一百八十所譯經一十三

   人七十三部僧尼三千七百人

晉中宗元帝江左造瓦官龍宮二寺度丹陽千僧晉肅宗朙帝造皇興道場二

寺集義學百僧晉顯宗成帝造中興鹿野二寺集義學千僧晉太宗簡文帝

造像度僧立寺長干寺起木塔晉烈宗武帝造皇太初立本起寺晉安帝於育王塔

立大石寺

   右東晉一百四載立寺一千七百六十八所

   譯經二十七人二百六十三部僧尼度二萬

   四千人

宋高祖武帝口誦梵本手寫戒經造靈根法王等四寺常SKchar千僧宋太宗朙帝

造丈八金像解齋感佛舍利造𢎞普中寺召諸名僧宋太祖文帝奉齋不殺造禪寂寺常SKchar

   右宋時合寺一千九百一十三所譯經二百

   二十部僧尼三萬六千人

齊太祖高帝手寫法華口誦般若四月八日常鑄金像七月十五日普寺造盆SKchar僧三百造

陟屺正觀二寺齊世祖武帝造招𤣥遊賢二寺三百名僧三敎格量四年敎定齊高

宗朙帝寫一切經造千佛像口誦般若常持華造歸依寺召集禪僧常持六齋

   右齊時合寺二千一十五所譯經七十二部

   僧尼三萬二千五百人

梁高祖武帝制五時論傳四方等造灮宅同泰五寺常SKchar千僧國內普持六齋八戒

太宗簡文帝造茲敬報恩二寺刺血自寫般若十部願忌日不食而齋撰集記二百餘卷法

寳連璧亦二百餘卷梁中宗元帝造天居天宮二寺SKchar千僧自講法華成實

   右梁時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譯經二百

   四十八部僧尼八萬二千七百人

梁宣帝 梁朙帝

   右二主中興社稷荊州造天皇陟屺大朙等

   諸寺治在江陵一州佛寺一百八所僧尼三

   千二百人

陳髙祖武帝揚州造東安興皇天居四寺寫一切經一十二藏造金銅像一百萬軀度二萬

人治故寺三十二所陳世祖文帝冩五十藏經度僧尼二千人治故寺六十所也陳高

宗宣帝揚州禁中造太皇寺七級木塔又造崇皇寺剎高十五丈下安佛爪造金像二萬餘軀治

故寺五十所故像一百三十萬軀寫十二藏經度一萬人

   右陳時五主四十四年寺有一千二百三十

   二國家新寺一千七百官造者六十八所郭

   內大寺三百餘所僧尼三萬二千人譯經十

   一部輿地圖雲梁武都下舊有七百餘寺屬

   矦景作亂焚燒蕩盡有陳既綂國及下人僃

   皆修葺表塔相望星羅揚輦經像之冨不可

   殫言

太祖燾武皇帝於虜地造十五級塔文立開泰定國二寺寫一切藏經造千金

像三百名僧每月法集魏髙宗文成帝重復佛敎更開釋門凡度僧尼三萬人

顯祖獻文帝造招𨼆寺召坐禪僧魏髙祖孝文帝於鄴造安飬寺召四方僧

六宮舍女皆持年三長月六齋月別造像放人出家手不釋卷須便爲誦爲先皇再治大行俱施度僧尼

一萬四千魏世宗宣武帝於式乾殿自講維摩造普通太定四寺常SKchar千僧魏肅

宗孝朙帝於鄴下造大覺寺魏敬宗孝莊帝造五精舍一萬石像西魏

武帝長安造陟屺SKchar二百僧魏文帝造般若寺用給貧者口誦法華身持佛戒

   右元魏君臨一十七帝一百七十年國家大

   寺四十七所北臺恆安鐫石置龕東三十里

   王公等寺八百三十九所百姓所造寺者三

   萬餘所總度僧尼二百餘萬譯經四十九部

   佛敎東流此焉爲盛惟太武時信用司徒崔

   晧佞說凌廢正敎潛𨼆七年後知詐佞戮誅

   崔氏還復佛敎灮闡於前

齊髙祖文宣皇帝登祚受禪於僧朗稠禪師受菩薩戒畿內禁酒放鷹除網又斷天下

屠宰年三月六勸民齋戒公私葷辛亦除滅之度人八千齊肅宗孝朙帝爲先皇寫經一

十二藏合三萬八千四十七卷度三千許僧齊世祖武成帝造寶塔轉大品經

   右髙齊六君二十八載皇家立寺四十三所

   譯經一十四部度人與魏相接

周孝朙帝爲先皇造織成像髙二丈六尺等身檀像一十二軀幷諸侍衛周太祖文

至長安造追逺陟岵大乗等六寺度僧千人又造五寺SKchar養實禪師周孝宣帝重隆佛日

造素像四龕一萬餘軀寫般若經二千卷六齋八戒常𢎞不絶

   右周時宇文氏五帝二十五年合寺九百三

   十一所譯經一十六部孝愍皇帝創基未久

   佛法不閑髙祖神武皇帝不信三寶現報重

   患

隋髙祖文皇帝開皇三年周朝廢寺咸乃與立之名山之下各爲立寺一百餘州立舍利

塔度僧尼二十三萬人立寺三千七百九十二所寫經四十六藏一十三萬二千八十六卷修故經三千

八百五十三部造像十萬六千五百八十軀自餘別造不可具知之隋煬帝爲孝文皇帝獻皇后

長安造二禪定並二木塔幷立別寺一十所官SKchar年修故經六百一十二藏二萬九千一百七十二部

治故像十萬一千軀造新像三千八百五十軀度僧六千二百人矣

   右隋代二君四十七年寺有三千九百八十

   五所度僧尼二十三萬六千二百人譯經八

   十二部

唐髙祖太武皇帝纂堯居晉契武基周雲起龍騰撫

期今世葉一匡以興運因九合而樂推發自叅墟克

定京室子俗之規已布約法之敎使申井集五星化

覃四表地網還正天維更張自東徂西逺安邇肅而

義旗初指經途華陰望祀靈壇以求多祉神祠之右

式構伽藍寔曰靈仙妙同神製金碧交暎藻相輝

畫觀巉嵓斜臨貝闕華臺森聳近對蓮峯寫像書經

僃修禔福又於京內造㑹昌勝業慈悲證果四寺及

集仙尼寺又捨舊第爲興聖寺并州造義興寺竝堂

宇輪奐像設雕華武徳元年於朱雀門南通衢之上

暜建衟場設無遮㑹詵詵法侶若鷲嶺之初開濟濟

名賔似鶴林之始集車馬偪側士女軿填競庇禪枝

如爭禊飲又爲太祖元皇帝元貞皇后造栴檀等身

像三軀圖九五之神儀摸四八之靈相剞劂之飾豈

有劣於優填鋈金之華實無慚於斯匿又於其年仲

春之月命沙門四十九人入內行衟遂使天宮梵說

再流響於紫微王城祕典復揚音於黃屋爾後崇信

不墜於時太宗文皇帝稟太易太初之氣資天皇天

帝之靈幽房啓髙陽之基姚墟構重華之業赤灮流

戸紫氣衝天龍顔鳳臆之形日𧢲月懸之兆河目海

口之異豐上兌下之竒聰聖𤣥覽知來藏往揬幽入

微竆神盡性凡厥天授其體自然往潛初徳經綸天

下屬隋氏版蕩宇內分崩火燎崑峯水飛滄海皆爲

逐鹿之意各開僭號之儀河右以來龍虵等斃中原

之地玉石俱焚遂使地表天垂競有來蘇之歎上京

要服人興抒軸之悲我皇居帝子之親膺天筞之命

龔行九伐總綂六軍莫不瓦解冰銷風從艸偃凱歌

獻捷無與論功既而氣祲廓清區宇平一髙祖凝神

毓聖馳想煙霞之外往以萬方昏墊百神愆祀屈穎

陽之髙風拯率土之沈溺黔黎蒙再造之徳𢉙𩔖荷

戴成之恩不以黃屋爲心俯以蒼生爲念脫屣之懐

㤀於靈府釋負之志有形於朙發喜禘郊之可託

祈宗祀之有主考時練日𫝊大寶於少陽矣自灮膺

監撫作貳春宮聿遵三善爰貞萬國及天下重啓寶

曆惟新臨赤縣而大誓莊嚴撫黔黎而廣興利益開

四等之日徧燭堯雲揚六度之風橫流舜雨貞觀元

年獻春之月受詔合京衆僧徳行之者竝令入內殿

行道各滿七日有司SKchar備務在精華至三年帝恐年

榖不登憂矜在慮爰發綸㫖簡精誠㝛徳並侍者二

七人於天門街祈雨七日聖力冥扶稼苖重秷家豐

萬箱之歛國冨九年之資自爾以來常豐不絕往以

初建義旗神兵剋殄矢石之下恐結冤䰟其年冬令

京城僧尼七日行道所有衣服悉用檀𨙻藉此勝因

竭誠懺盪戰場之處竝置伽藍昭仁覺等十有餘寺

至三年春又奉詔令僧尼每月二七日行道轉仁王

等經官給齋SKchar用爲常法又敕波頗三藏兼閑三敎

僃舉十科釋慧乗等一十九人興善翻譯又爲太武

皇帝於終南山造龍田寺並送武帝等身像六軀永

SKchar養又爲穆太后造𢎞福寺寺成之後帝親幸焉

自㸃佛睛極隆嚫施因喚大徳十人親對言論於時

寺主道意語言及太后悲不自勝掩淚吞聲久而言

曰朕以早喪慈親無由反哺風樹之痛有切於懐𢉙

憑景福上資冥祐朕比以老子居左師等不有怨乎

意曰僧等比者安心行道何敢㤀焉帝曰佛道大小

朕以久知釋李尊卑通人自鑒豈以一時在上卽爲

勝也朕以宗承柱下且將老子居先植福歸心投誠

自別比來檀捨僉向釋門凡所葺修俱爲佛寺諸法

師等知朕意焉又爲穆皇后於慶善館側造慈徳寺

沙門𤣥奘振錫五天搜揚正法旋鑣八水思闡微言

十有九年奉詔翻譯前後襃賞格顯常倫中使相望

無空旬日躳畱神思爲製序文控引經宗襃揚佛理

所度僧衆三萬餘人至於金銀等身眞珠像等動過

萬計差難僃舉今上皇帝乃聖乃神多能多藝無爲

之政逺嗣驪連有道之風寔方炎昊閑田息訟比屋

可封山瀆効靈中外禔福棟梁三寶荷負四生㝛植

善根久修勝業崇信之道發自天資孝敬之心率由

眞性㫺在儲貳朙發永懐爰遣有司奉爲文徳皇太

後造慈恩寺考茲形勝襟帶市朝爰命鳧人開基締

構甫移銀𤗒即此金園法侶摩肩朝貴延𩠐其地髙

墉負廓百雉紆餘層城結隅九重延袤於是廣闢寶

坊僃諸輪奐瞻星測景置臬衡繩玉舄垂輝金鋪耀

彩長廊中㝛反宇干霄浮柱繡栭上圖雲氣飛軒鏤

檻下帶虹蜺影塔儼其相望經臺鬱其竝架罄丹靑

之鉅雘殫藻繢之環竒寶鐸鏘風金槃承露疎鐘夜

徹清梵朝聞定慧之所依憑靈異之所棲宅又敘文

帝序經意爲述聖記文多不載暨乎恭膺寶位慶祚

惟新思罔極於先皇濡惠津於羣品鼎湖之駕邈矣

不追長陵之䰟悠然滋永聿興淨業標樹福田先帝

所幸之宮翠微玉華竝捨爲寺SKchar施殷厚像設雕華

每至武王穆後之諱盡京僧尼七日行道太宗及文

徳皇太后忌日普及僧尼三七日行道造像書經度

僧設SKchar僃諸聞見可畧言焉顯慶之際常令𤣥奘法

師入內翻譯及慈恩大徳更代行道不替於時又出

詔爲皇太子西京造西朙寺因幸東都即於洛下又

造敬愛寺寺別用錢各過二十萬貫寺宇堂殿尊像

華妙極天仙巧竆神鬼又爲諸王公主於西京造

資戒崇敬招福福壽二十餘寺爰敕內宮式摸遺影

造繡像一格舉髙十有二丈驚目駭聴絕後灮前五

色相宣六文交暎託修揚於素手寫滿月於雙鍼麗

越燕緹絢逾蜀錦布䕶列九華之彩紛綸含七曜之

灮送在慈恩長充SKchar養萬幾餘暇八正爲心親紆聖

思躳操神筆製大慈恩寺隆國寺碑文及書湛露凝

華縟緹流韻刋乎貞石傳之不朽擊揚至理藻鏡𤣥

沖屢詔緇黃考竆名敎每論之席躳自覽焉銓定是

非事詳論集既告成天地登岱勒封讓徳上𤣥推功

大聖乃發朙詔頒示黎元天下諸州各營一寺鹹度

七僧隨有嘉祥用題厥目逖聴圖史修覽帝王道被

寰區仁霑動植警目觀以崇祀昭朙堂以闡化牢籠

眞俗囊括古今未有我皇之盛也總章元年下詔西

京更置朙堂乾封二縣用旌厥徳𫝊諸後昆

   右三代已來一國寺有四千餘所僧尼六萬

   餘人經像莫知億載譯經一千五百餘卷

 曆算部

貞觀十三年冬十月敕遣刑部尚書劉徳威禮部

侍郎令狐徳棻侍御史韋悰雍州司功毛朙素等問

法琳法師曰依辯正論第五捲雲姚長謙曆言佛是

昭王甲寅嵗生穆王壬申之嵗始滅度因何法顯𫝊

雲聖殷王時生推於像正之記言佛周平王時出依

道安作論雲確執桓王費長房爲錄固言莊王何故

𫝊述乖紊無的可依仰具顯先後不同遐邇所以法

師對曰琳聞大聖應生本期利物有感斯現無機不

矚故經雲一音所暢各隨𩔖解論聲既爾語體亦然

而𫝊記所朙非無片理琳今正據取彼多家先列其

眞後陳其𡚶謹依魏國曇謨最法師及修曆博士姚

長謙等據周穆王天子𫝊周書異記前漢劉向列仙

𫝊序並古舊二錄後漢法本內𫝊及𫝊敎法王本記

吳尚書令闞澤等衆書准阿含經等委細推究冀得

依實佛是姬周第五主昭王瑕即位二十三年癸丑

之嵗七月十五日現白象形降自兜率託淨飯宮摩

耶受胎故後漢法本內𫝊雲朙帝問摩騰法師曰佛

生日月可知以不騰曰佛以癸丑之年七月十五日

託隂摩耶即此年也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嵗四月

八日於嵐毗園內波羅樹下右脅而誕故普曜經雲

普放大灮照三千界即周書異記雲昭王二十四年

甲寅之嵗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汎漲井皆溢出

宮殿人舍山川大地咸悉震動其夜即有五色灮氣

入貫太微徧於西方盡作靑紅之色昭王即問太史

蘇由是何祥耶蘇由曰有大聖人生於西方故現此

瑞昭王曰於天下何如蘇由曰即時無他至一千年

外聲敎被此昭王即遣鐫石記之埋在南郊天祠前

佛生即當此年昭王四十二年壬申之嵗四月八日

夜半逾城出家故瑞應經雲太子年十九四月八日

夜半天於窻中叉手白言時可去矣因命馬行即此

年也周第六穆王滿二年癸未二月八日佛年三十

成道故普曜經雲菩薩朙星出時豁然大悟即此年

也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之嵗二月十五日佛年七十

九方始滅度故湼槃經雲二月十五日臨湼槃時出

種種灮地大震動聲至有頂灮徧三千即周書異記

雲穆王即位五十二年壬申之嵗二月十五日旦暴

風忽起發損人舍傷折樹木山川大地皆悉震動午

後天隂雲黒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過連夜不

滅穆王問太史扈多曰是何徵也扈多對曰西方有

大聖人滅度衰相現耳佛入湼槃即此年也○始自

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嵗誕應已來總算年月至今

大唐咸亨二年辛未之嵗正經一千六百九十九載

又按王𤣥筞西域行𫝊雲摩伽陀國菩提寺大徳僧

賒𨙻去線陀據經算出雲釋迦菩薩年至十九四月

十五日初夜出城至三十成道至七十九入般𣵀槃

已來算至咸亨二年始有一千三百九十五年為西國曆

算共此不同故延促有異前出是後述非也今按法顯𫝊雲聖出殷王時

生者但法顯雖外遊諸國𫝊未可依年月特乖殊

實爲河漢又異二安乙丑尚綂甲寅諸無所據未足

乃驗又像正之記罕見依憑安雲爲論據羅什記羅

什記者承安世髙安世髙者以漢桓帝時在洛陽翻

譯信執筆者據桓帝時但羅什秦時始來世髙漢時

先至二師相去垂隔三百年信彼相承依而爲記非

是安論造次謬陳竝由當時傳者之過又循翻經學

士費長房言佛莊王時生者房以二莊同世周莊十

年卽魯莊七年也但據恆星爲驗而雲佛生未悟恆

星別由他事又按文殊師利般若經雲佛滅度後二

百五十年文殊至雪山中化五百仙人訖還歸本土

放大灮朙徧照世界入於湼槃恆星之瑞卽其時也

長房言二月八日生者乃是四月非二月也然長房

所判未究事根長房雲周以十一月爲正言四月者

今二月也雖雲二月終是四月按春秋一部年用魯

矦之年月取周王之月星本瑞於周世須據周之日

月長房乃雲佛以莊王十年二月八日生者太爲孟

浪若是二月不應論星長房又佛以四月八日下託

胎者託胎既用周月現生還是周辰今言二月是亦

非也若周十一月爲正如來不容十一月生凡人正

月胎即十月生四月胎即正月生佛俯同世七月胎

故乃四月生王邵齋誌雲周四月者夏之六月以此

卻推四月生者是七月胎今言六月取其節氣雖授

七日終屬六日信知王邵所說不善又長房言佛以

周惠王十九癸亥二月朙星出時成道者亦有大過

何者按劉向古舊二錄雲周惠王時已漸佛敎一百

五年後老子方說五千文若以惠王之時始成佛者

不應經敎已𫝊洛京又計惠王即莊王孫也以癸亥

年推其相去唯三十年不應始得成佛經已來此尋

如來化世四十九年伽葉結集在佛沒後法門東漸

正是周時劉向之言誠非謬矣長房之錄定不可依

詳夫聖應無方理難窺測況乃東西夐逺年代遐遙

復遭六國縱橫秦焚五典爲年紀者不少序帝曆者

多家而互有差違增減出沒皆師已意各謂指南琳

今麤述見聞詳諸史牒略有遐邇揚確先後

感應緣略引三驗

敘三寶感通靈應嘉祥意

敘後漢朙帝感通初意

敘宋沙門求𨙻感通換頭意

夫三寶𢎞䕶各有司存佛僧兩位表師資之有從聲

敎一門顯化導之靈府故佛僧隨機識見之緣出沒

法爲滅障之侯常臨所以捨身偈句恆列於懸崖遺

法文言總集在於龍殿良是三聖敬重藉顧復之劬

勞幽朙荷恩慶靜倒之良術所以受持讀誦必降徵

祥如說修行無不通感天竺往事固顯常談震旦見

緣紛綸恆有士行投經於火聚焰滅而不𤊙賊徒盜

葉於客堂既重而不舉或合藏騰於天府或單瑞於

王臣或七難由之獲銷或二求因之果遂斯徒衆矣

不述難聞敢隨𫝊錄用程諸後故經不云乎爲信者

施疑則不說至如石開天人心決致然水流冰度情

疑𩔖斷斯等尚爲士俗常𫝊況慧捷重空道超羣有

心量所指竆數極微因緣之業若影隨形祥瑞之徒

有合符契義非𨼆黙故述而集之然尋閲前事事出

𫝊紀志怪之與冥祥旌異之與徵應此等衆矣僃可

覽之恐難信其文故重勸其敬也烏仗𨙻國舊都𨔶

麗羅川中有大伽藍側有刻木慈氏像髙百餘尺金

容晃曜靈鑑潛通有阿羅漢名末田底迦擕挈匠人

昇覩史多天親觀妙色三返畢功有此像來法流東

漸逮於

炎漢朙帝內記雲永平七年嵗在甲子九月晝星西

見帝夢神人身長丈六面作眞金色項有日月灮朙

飛行自在出沒無礙曉問臣吏莫不咸慶太子舍人

燉煌傅毅奏稱臣聞外國淨飯王太子號悉𨔶多捨

轉輪王位出家成道名釋迦文陛下夢警將無感也

即敕使西尋過四十餘國屆舎衛都僧雲佛久滅度

遂抄聖敎六十萬五千言以白馬馱還所經嶮隘餘

畜皆SKchar白馬轉彊嘉其神異洛陽立白馬寺焉貝葉

眞文西流爲始佛灮背日東照爲初於是聲敎霑洽

馳騖福林風猷鼓扇載驅上國源派樞要寔建此晨

周書亦云丈六身似赤銅色以爲別爾誠感未純敎

來流及

宋京師中興寺有求𨙻跋陀羅此雲功徳賢中天竺

人幼學五朙諸論陰陽呪術靡不該博落髪之後専

精志學博通三藏爲人慈和恭恪事師盡禮頃之辭

小乗師進學大乗大乗師試令探取經匣即得大品

華嚴師嘉歎曰汝於大乗有重緣矣於是講誦𢎞宣

莫能酬抗至宋元嘉十二年至廣州刺史韋朗表聞

宋太祖遣信迎接既至京都太祖交言欣若傾蓋初

住祇洹寺後譙王鎭荊州請與俱行安止辛寺王欲

請譯華嚴等經而跋陀自忖未善宋言有懐愧歎即

旦夕禮懺請觀世音乞求冥應遂夢有人白服持劒

擎一人𩠐來至其前曰何故憂耶跋陀具以事對答

曰無所憂即以劒易𩠐更安新頭語令迴轉曰得無

痛耶答曰不痛豁然便寤心神喜悅旦起言義僃領

宋語於是就講元嘉將末譙王屢有怪夢跋陀答曰

京都將有禍亂未及一年元兇搆逆及孝建之初譙

王陰謀逆節跋陀顔容憂悴未及發言譙王問其故

跋陀諫之懇切乃流涕而曰必無所冀貧道不容扈

從譙王以其物情所信乃逼與俱下至梁山之敗大

艦轉迫去岸懸逺判無全濟唯一心稱觀世音手捉

笻杖投身江中水齊至膝以杖刺水水流㴱駛見一

童子尋後而至以手牽之顧謂童子汝小兒何能度

我恍惚之間覺行十餘步仍得上岸即脫衲衣欲賞

童子顧覓不見舉身毛豎方知神力焉後於秣陵界

鳳凰樓西起寺每至夜半輒有推戸而喚視不見人

衆屢猒夢跋陀燒香祝願曰汝㝛緣在此我今起寺

行道禮懺常爲汝等若住者爲䕶寺善神若不能住

各隨所安既而道俗十餘人同夕夢見鬼神千數皆

荷擔移去寺衆遂安今陶後渚白塔寺即其處也

頌曰

  稽𩠐諸佛  願䕶神威  當陳誠請

  罔或尤譏  沈晦未悟  圓覺所歸

  久淪愛海  舟檝攸希  異執乖競

  和合是依  𤣥離取有  理絶過違

  慢乖八正  戲入百非  同捨異辯

  染淨混微  簡金去礫  琢玉除羈

  能仁普鑒  凝慮研幾  契成大道

  孰敢毀誹  諤諤崇徳  唯唯侵衰

  惟願留徳  慶有發揮  望矜悃悃

  垂誨慈悲  採集聖敎  纂要承暉

  十周方成  三業勞疲  冀傳末代

  簡畧知機  八邪息諍  四句殄非

  祛惑存信  重成智微  含生同感

  願各轉依

法苑珠林卷第一百二十

校譌

 第一紙二二行太南藏作泰第三紙十九行太南藏作大第六紙

 兌宋南藏作悅第九紙二行環宋南藏作𭹹

音釋

 殫都寒切盡也子全切刻也齒善切顯也子管切繼也方矩切與

 所臻切衆多也胡計切袚除也剞劂剞舉綺切劂居月切剞劂曲刀也

 音沃鍍金也力照切縱火也直㠯切機杼也子心切氛祲妖氣也都念切弱

 其廉切黒也陟栗切禾穗也悲驕切馬銜外鐵也丁計切結也

 倪結切準的也思積切又七約切古鵲字人之切梁上柱也烏郭

 切與繪同杜兮切丹黃色帛也儒欲方文文達切亂也

 切燉煌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