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浙江省人民政府2000年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浙江省人民政府1999年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
浙江省省長 柴松岳
浙江省人民政府2001年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浙江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00年2月18日在浙江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參加大會的省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1999年工作回顧和2000年工作的總體要求

[編輯]

剛剛過去的1999年,是非常難忘的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我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也是全省人民深入貫徹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較好地完成省九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工作任務,朝着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大步邁進,並取得顯著成就的一年。

國民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全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350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第一產業增長4.3%,第二產業增長11.3%,第三產業增長9.4%;完成財政總收入477.4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45.5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12.5%。認真貫徹中央擴大內需等政策,促進經濟增長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經濟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效益農業成效開始顯現。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適時調減早稻、棉花等種植面積,發展經濟作物生產,發展水產養殖業、畜牧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經濟作物在種植業產值中所占的比重由51.4%上升到54%,林業、漁業在農業產值中所占的比重也有了提高。工業結構調整取得新的進展,經濟效益明顯回升。培育和發展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大力改造傳統產業,提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壓縮落後棉紡和繅絲加工能力的任務,累計壓縮棉紡錠34.3萬錠,拆除小繅絲機2.53萬台,還拆除了一批小水泥生產線,關閉了一批小煤礦,優勢行業、優勢企業和優勢產品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機械、電子、石化、醫藥四大主導產業在工業產值中所占的比重由37.5%上升到39.2%,紡織、水泥實現了全行業扭虧增盈,工業經濟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利潤增幅高於利稅增幅,利稅增幅高於銷售增幅的局面。建築業實現產值突破1000億元,創利稅總額居全國第一位。第三產業發展水平有了提高。加強重點市場建設,積極開拓上海等大中城市市場,推行連鎖經營等現代流通形式和營銷方式,商貿流通業競爭能力進一步增強。運輸業、郵電通信業等繼續得到較快發展。旅遊業更趨活躍,接待國內遊客5100萬人次,境外遊客94.78萬人次,分別比上年增長21.4%和15.6%;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75億元,國際旅遊創匯4.1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7%和13.5%。過去一年,我省不少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幅度都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浙江經濟發展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城市化和基礎設施建設邁出較大步伐。制定城市化發展綱要和城鎮體系規劃,指導各地完善城市和城鎮規劃,積極探索推進城市化的有效途徑,杭州、寧波、溫州等城市和一批中心鎮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又上了一個新台階。「六個一千」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標準海塘累計開工建設780公里,已基本建成700公里;標準江堤累計開工建設660公里,已基本建成600公里;高速公路當年開工570公里,累計已建成392公里;新建高產穩產商品糧基地103萬畝,累計建成400萬畝;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84萬千瓦;新增本地局用電話交換機279萬門,總容量突破1000萬門,城鄉話機普及率已達到每百人23.2部;鐵路杭州新客站、京杭大運河浙江段改造、舟山朱家尖大橋、溫州龍灣燃機電廠等一批項目建成並發揮效益。加強城鄉建設,進一步改善了我省的發展條件,特別是基礎設施條件。

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入。堅持一手抓國有、集體企業的改革改組,一手抓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提高。全省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和脫困「三年兩目標」工作基本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國有中小企業和城鎮集體企業改制面已達到81.2%;省屬企業改制工作已基本完成方案制定,並開始進入實施階段;鄉鎮企業改革在基本完成改制的基礎上又有了深化;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積極參與改造國有和集體企業,生產經營領域不斷擴大,一些私營企業已涉足高新技術產業。各類所有制經濟相得益彰,互相促進,得到了共同發展。養老和失業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障制度以及勞動用工制度、住房制度等項改革又取得了新的進展。改革的深入,使我省在體制和機制上的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對外開放呈現良好發展勢頭。推進市場多元化和經營主體多元化,加強開發區建設,成功舉辦』99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外貿、外資、外經全面增長。外貿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18.5%,增幅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2.4個百分點。實際直接利用外資金額比上年增長16.3%。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和興辦境外市場也取得了新的進展。推進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取得了明顯成效,有441家集體和私營企業獲得進出口經營權,出口額已占到全省出口總額的12%。對外經濟和貿易對全省經濟的促進和帶動作用越來越大。

科技和教育發展明顯加快。推進科研院所改革,落實技術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政策,出台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政策措施,加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園區建設,推動產學研結合,科研機構和高校科研力量面向經濟建設的主動性,企業依靠科技進步的自覺性,都有了明顯增強,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渠道不斷擴大。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多形式參與辦學,九年義務教育水平有了提高,高中段教育規模有了擴大,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發展,我省開始走上了以政府辦學為主,公辦與民辦結合,發展教育特別是解決高等教育長期滯後的新路子。1999年,是我省高校招生增幅最大的一年,地方普通高校招生比上年增長了75%,高考錄取率已從上年的35%上升到48%。教育事業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有了新的加強。多形式組織了一系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和迎接澳門回歸的活動,宣傳50年輝煌成就,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進行社會主義教育。還在農村和國有企業分別開展了現代化主題教育和學習貫徹十五屆四中全會精神主題教育的活動。旗幟鮮明地開展了與「法輪功」邪教組織的鬥爭,深入揭露和批判「法輪功」反社會、反科學、反人類的政治本質和社會危害,積極做好教育轉化工作,使廣大幹部群眾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社會科學、計劃生育、衛生體育等事業,取得了新的成績。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廣播電視。基本完成了鄉鎮衛生院危房改造。黃龍體育中心主體育場主體工程土建部分基本完工。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改進行政複議工作,依法行政得到進一步加強。加大在環境保護、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執法力度,太湖流域杭嘉湖水污染防治成果得到鞏固,錢塘江流域杭州段和寧波、紹興地區企業污染物排放達到了預期控制目標;土地特別是耕地占用得到有效控制,土地整理和再造田地取得了新的進展。推行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廠務公開,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等制度,基層民主建設不斷加強。較好地處理了一些突出的社會矛盾,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開展「嚴打」鬥爭,有效地維護了城鄉社會的穩定。有計劃地在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中認真開展「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教育,在機關貫徹落實開拓、務實、高效、廉潔的要求,政府自身建設有了加強。反腐倡廉力度進一步加大,依法嚴肅懲處了一批腐敗分子。過去一年,駐浙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積極參與搶險救災,支持地方建設,為我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軍警民共建活動不斷深入,軍政軍民關係進一步密切。

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選擇省計經委等7個部門和寧波市進行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省級7個部門平均減少審批事項53%,審批與核准兩項平均減少40.9%。目前,審批制度改革已在省政府各部門全面推開。根據發展市場經濟的要求,對政府及部門的規範性文件進行了認真清理,其中僅省政府和省政府辦公廳就廢止了116個已不適用的規範性文件。清理整頓各類收費又有了新的進展,電價改革方案已經出台;對全省公路收費站點進行了清理整頓,撤消了10個收費站點,並通過合併減少了11個站點。對全省1043個農村合作基金會進行了全面的清理和整頓,在清產核資的基礎上,區分情況進行處置,併入農村信用社580家,清盤關閉463家,基本消除了農村潛在的金融風險隱患。還在全社會切實加大了打擊走私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等工作的力度。規範政府行為,改善發展環境,促進了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提高了經濟的運行效率。

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採取切實措施,較大幅度地提高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水平、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失業保險金水平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加了機關事業單位在職職工工資和離退休人員的離退休費。城鄉絕大多數企業也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職工的工資水平。農村居民隨着生產領域的不斷擴大,各類勞務性收入也有了較快的增長。還進一步加大了再就業工程的實施力度,11.4萬餘名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過去一年是我省人民群眾特別是中低收入群眾收入增幅比較大的一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8428元和3948元,實際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8.0%和5.6%,收入絕對額分別居全國第四位和第三位。城鄉人民群眾的吃、住、行等生活條件進一步得到了改善。

過去一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國內出現的通貨緊縮趨勢,以及杭嘉湖、溫州等地區發生的嚴重自然災害,我們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十分不易。這是全省人民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解放思想,開拓進取,頑強拚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和駐浙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以及所有關心和支持浙江發展的海內外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過去一年,發展中也存在着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和困難。供給結構不適應需求結構變化,一般商品生產能力過剩與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生產能力不足並存。固定資產投資增勢趨緩,技術支撐和人才儲備嚴重不足已成為制約發展的主要瓶頸。改革難度不斷增大,社會保障制度等項改革與企業改革不配套的問題比較突出。利用外資除總量不夠大外,技術層次還比較低。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少地方農民增產不增收,相當一部分國有和集體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城鎮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生態環境方面的問題也比較嚴重。從政府自身工作看,在不少方面思想還不夠解放,職能轉變還沒有到位,工作措施還不夠有力,尤其是抓落實的力度還不夠大,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依然存在,有些單位和政府工作人員作風飄浮,甚至弄虛作假,以權謀私、貪贓枉法等腐敗現象還未得到有效遏制。對上述問題,我們必須保持清醒認識,進一步增強解決問題的緊迫感,認真研究,採取切實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各位代表,2000年是世紀之交的一年,也是完成「九五」計劃和本世紀末各項奮鬥目標的最後一年。我們依然面臨着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但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威脅將會繼續存在。我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經濟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全球性經濟結構調整對我們的影響將會更加直接。國家繼續實施擴大內需等宏觀政策,將會對擴大需求起到有效促進作用,但買方市場對經濟增長的制約仍將持續。中央加快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國內資源配置將會進一步向西部傾斜。沿海發達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已從醞釀、勾畫轉入加速實施階段。這一切,都將使競爭更趨激烈,對我們原有的發展優勢提出挑戰,增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壓力,但也為我們從更大範圍利用國內外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促進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機制轉換,再創發展新優勢,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社會發展水平,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變壓力為動力,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加快發展,這是我們各級政府肩負的重要職責。

無論是適應國際形勢變化和我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的需要,還是應對國內供求關係變化,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都要求我們必須以提高經濟競爭力為核心,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包括調整一、二、三產業結構,調整城鄉布局和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提升產業技術結構,調整企業組織結構,等等。面向國際國內市場,調整經濟結構,對我省來說,有着更為重要的意義。這是我省着眼於二十一世紀發展,促進經濟增長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從根本上提高整體競爭力的關鍵。

從國際國內發展趨勢和我省實際出發,今年工作總的要求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黨的基本路線和十五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以促進經濟增長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為主線,突出結構調整,着力發展效益農業、深化企業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加強科技和教育、加快城市化進程,努力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推進依法治省,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抓落實,重提高,促發展,全面完成第九個五年計劃,為我省跨世紀發展和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打下堅實的基礎。按照上述要求,今年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調控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其中第一產業增長3%,第二產業增長10%,第三產業增長10.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外貿出口總額增長8%;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65‰以內。這些調控預期目標是積極的,也是留有餘地的。只要全省上下齊心協力,我們完全可以實現這些目標,把浙江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把發展效益農業作為加快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突破口

[編輯]

農業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基礎,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放鬆。當前我們要緊緊抓住農產品相對過剩、農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的時機,圍繞增加農民收入,大力發展效益農業,以發展效益農業帶動和促進整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加快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

發展效益農業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加快調整農業結構。在確保1500萬噸糧食生產能力、250萬噸左右可調控庫存和1250萬噸左右生產總量的前提下,調減經濟發達地區特別是大中城市近郊地區的糧食定購任務,使之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城郊型農業、創匯農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欠發達地區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扶持力度,不斷提高投入產出效益。積極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因地制宜發展林果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等多種經營,在全省逐步形成適應規模經濟要求的具有特色優勢的農業產業帶。    發展效益農業必須大力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把「種子工程」的覆蓋面由糧食領域擴展到農林牧漁各個領域,加強種子種苗基地建設,重點抓好糧油、畜禽、瓜果菜、花卉、水產五大種子種苗工程。積極引進優良品種,加快培育和推廣,促進產業化。進一步搞好先進適用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廣泛推廣輕型栽培、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現代集約化種養、農業生物災害防治、農產品儲運加工等技術,發展節水型農業和設施農業,辦好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推廣農業機械化,推進農業生產標準化,努力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認真研究解決現有農技推廣體系與發展現代農業不相適應的問題,扶持發展民辦農技服務組織,鼓勵各類農技人員通過承包經營開發和技術服務,成為生產經營或技術服務大戶。繼續實施「百萬農民技術培訓工程」,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

發展效益農業必須走產業化經營的路子。針對當前產業化經營中存在的產、加、銷諸環節利益聯繫不緊密的突出問題,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培育和發展一體化的生產經營組織上。引導和支持企業、合作社、專業協會、農戶之間建立多形式的產業化經營組織,強化合同契約關係,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在這個問題上,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不搞一個模式,鼓勵各地大膽探索嘗試。充分發揮鄉鎮企業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的作用,圍繞加強農產品產後保鮮、儲藏、加工、營銷等環節,支持鄉鎮企業進一步拓展農產品加工和銷售領域,抓好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建成一批特色農業基地,培育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農產品品牌,延長加工鏈,提高附加值,進而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全面發展,增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競爭力。

發展效益農業必須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在切實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各項政策、完善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的基礎上,繼續搞活土地承包經營使用權。在二、三產業比較發達的地方,根據農民自願的原則,發展多種形式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增強供銷社的活力,支持發展購銷大戶、專業合作社等農民自己的流通組織,建立健全農村流通網絡和信息服務網絡,不斷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完善糧食收購政策,加強糧食市場管理,加快建立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競購競銷機制,搞好地方糧食儲備,努力增強政府調控糧食市場的能力,積極探索把種糧大戶與糧食企業的利益結合起來,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經營的新路子。

三、進一步促進企業改革、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的有機結合

[編輯]

經濟發展的活力,首先來自於企業的發展活力。增強企業發展活力,既要解決機制問題,又要解決產業、產品結構問題。必須把企業改革、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有機結合好,加快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提升企業技術層次,增強企業競爭力,進而促進整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促進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

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實施意見,着力解決好國有大中型企業脫困和國有企業改革地區、行業之間不平衡兩大問題,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等國有經濟所占比重比較大的城市和省直屬部門要基本完成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確保我省率先實現國有企業改革和脫困「三年兩目標」。同時,從我省實際出發,加強對城鄉集體企業改革的指導,大力發展各類混合所有制經濟,積極探索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

把深化企業改革的重點放在轉換經營機制、建設現代企業制度上。切實解決改制企業中存在着的股權結構不合理問題,推進股權多元化和經營者、經營技術骨幹多持股、持大股,鼓勵私營等非公有制企業參與改造國有和集體所有制企業。指導和督促實行公司制的企業,進一步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責,形成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深化企業用人制度和分配製度改革,重點強化對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不斷提高經營管理者的素質。推進經營者年薪制,進行獎勵股權、期權的試點和管理要素參與分配的探索,嚴格考核和審計,使經營者的權力與責任、利益與風險相對應,收入增長與企業經營業績直接掛鉤。積極穩妥地推進勞動制度改革,完善勞動合同制,依法調整和規範勞動關係。加快建設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的有效管理、監督、營運體系和機制,防止國有和集體資產流失,完善和規範出資人制度,促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切實維護出資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企業的經營自主權。

積極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是我省改革和發展的重要特點,也是我省的優勢所在。在繼續放手發展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同時,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企業不斷進行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支持上規模的私營企業通過生產要素股份化等形式,形成利益共同體。進一步放寬對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准入限制,積極鼓勵民間投資,除國家明文規定限制的領域外,其餘生產經營領域全部向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開放,創造公平競爭環境,促進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促進各類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和內部管理。以「五個一批」企業為主要對象,重點扶持優勢企業,充分發揮優勢企業在培育主導產業、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中的作用。有效運用財政貼息、加速折舊、增提技術開發費等手段,調動企業增加技改投入的積極性,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社會把更多的資金投向企業改組改造,投向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業層次。引導和督促企業加強發展戰略研究,廣泛推廣現代管理技術、方法和手段,重點抓好成本管理、質量管理和安全生產。進行由國資管理部門向國有企業委派財務總監的試點。認真做好扭虧增盈工作,對長期虧損、扭虧無望的國有和集體企業,堅決依法予以兼併或破產。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消除各類事故隱患。

各位代表,加強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是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加快調整經濟結構的關鍵。必須依法大力推進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繼續認真做好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的工作,對尚未按規定參與養老保險的對象,依法加強督促,確保把養老保險覆蓋面擴大到建制鎮以上各種所有制企業職工和個體勞動者。規範社會保險費征繳工作,加強對欠交保險費的清繳,嚴厲查處各類擠占挪用社會保險基金的行為。不斷拓展社會保障資金的來源渠道,各級財政預算要適當調整支出結構,增加社會保障的支出比例。加快推進養老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

繼續做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認真落實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來源,企業、社會和各級財政都必須按規定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財政預算要優先安排這方面的資金。完善再就業服務中心管理,所有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的下崗職工都必須簽訂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協議。加快創造條件,使下崗職工由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轉向享受失業保險,直接走向勞動力市場。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引導職工轉變擇業觀念,從政策上積極鼓勵和支持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

四、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

[編輯]

隨着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對外開放、發展開放型經濟開始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加入世貿組織,總體上對我省發展比較有利,特別是有助於我們充分發揮輕紡等加工工業的優勢,進一步拓展境外市場,但同時也使我們在體制、機制等方面面對着嚴峻的挑戰。我們必須深入研究應對措施,認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揚長避短,以加入世貿組織為契機,進一步加快開放步伐,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

進一步保持和發展我省對外貿易的良好勢頭。重點在推進市場多元化和經營主體多元化上下功夫。深度開發歐美、東南亞等傳統市場,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搶占市場制高點,同時,積極開發非洲、南美、中東、東歐等市場,不斷拓展我省經濟的增長空間。全面推進外貿體制改革,以資產為紐帶,加快組建外貿集團;積極鼓勵和支持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擴大出口,進一步擴大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拓展市場的局面。堅持效益和數量並重的出口原則,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調整和優化出口商品結構,用好出口退稅等政策和外貿發展基金,大力開發和扶持名牌產品出口,增加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提高我省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

積極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針對國際環境的變化和我國利用外資出現的階段性變化,把利用外資工作的重點從主要追求利用外資數量、擴大規模,轉移到數量和質量並重、以質量為主上來;從以推出項目、引進資金為主,轉移到以引進企業、引進技術為主上來。開展商業化招商,辦好2000年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重點加強對技術層次比較高、對產業結構調整帶動作用大的境外企業的招商。積極吸引外資參與發展效益農業、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改造提高傳統產業,爭取利用外資在商業、旅遊業等服務業領域有新的突破。認真抓好開發區建設,加大對重點開發區和寧波保稅區的扶持力度,超前進行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起符合國際慣例的辦事程序和環境;對少數長期名不符實的開發區進行調整,騰出用地指標支持重點開發區,使開發區和保稅區真正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吸引外資的基地,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改進對現有外商投資企業的管理和服務,促使他們發展得更快些、更好些,發揮「以外引外」的作用。

多形式開展對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結合調整產業結構,鼓勵有比較優勢的企業走出去,到有條件的國家和地區發展加工貿易,建立技術開發中心。加強對興辦境外市場的引導,做好相關服務工作,以興辦境外市場帶動我省勞務輸出和商品輸出。

中小企業是我省經濟的主體力量,是最具活力的部分。把中小企業推向國際市場,是我省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認真研究有關推動中小企業包括私營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政策,爭取給予更多的中小企業以外貿進出口經營權,幫助培訓外經貿人才,拓展招商渠道,創造境外投資等經濟技術合作的機會。引導和支持中小企業不斷改善經營管理,提高技術層次,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使中小企業不僅能出得去,而且能在國際市場上大顯身手,大展宏圖。

進一步做好對內開放的文章。認真貫徹中央西部大開發戰略,積極參與中西部地區開發,在支持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的同時,促進我省經濟進一步發展和提高。深入做好吸引外地企業到浙江來投資的工作。支持我省企業充分利用上海國際大都市的要素集聚優勢,增強競爭能力,加快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五、把科技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放到突出位置

[編輯]

科技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是事關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和社會進步的兩大戰略問題。當今世界,競爭日趨激烈。競爭的優勢,歸根結底蘊藏於知識和科技之中,建立在持續不斷的發展之上。

把發展科技的重點放在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上。完善高新技術產業規劃,加大在電子信息、生物與醫藥、機電一體化、新材料和環保等領域的技術開發和推廣力度,抓好一批關鍵技術的聯合攻關和重大產業化項目的實施,培育一批高新技術產品,並使之儘快形成規模生產,轉化為產業優勢。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完善企業技術創新機制,再選擇50家大中型企業建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同時,積極引導和幫助中小企業建立健全技術依託;推進產學研結合,鼓勵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建立和發展科技企業,與企業聯合辦技術開發中心,鼓勵企業在高校建立研究機構,充分發揮浙江大學等高等學校在高新技術基礎研究和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方面的作用;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全面推進科研院所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年內基本完成科研院所改制任務;大力發展民營科研機構,加強技術市場和創業服務中心等的建設,在全省加快形成以企業為主體、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依託、技術引進與自主開發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和服務體系。繼續搞好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省級高新技術園區以及留學生創業園區建設;加快培育和形成高新技術風險投資機制;認真落實技術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政策,支持科技人員領辦或參與創辦科技型企業;繼續實行市縣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在全社會進一步形成加快科技進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良好氛圍。

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加強德育教育、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教育現代化建設。合理調整中小學布局,搞好對貧困地區辦學的幫扶工作,加強薄弱學校建設,高標準普及義務教育。擴大高中段教育,進一步調整中等職業教育的布局和專業設置。在通盤規劃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充分挖掘現有高校潛力辦好二級學院,有計劃地通過改革、改組和改制,逐步將現有的職業大學、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和部分中等專業學校,發展成為職業技術學院或職業學院,在杭甬溫等中心城市有重點地建設高教園區。積極發展廣播電視大學、自學考試和遠程教育,努力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完善多元化辦學體制,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多種形式參與辦學,重點發展高中段以上教育,加強引導和管理,確保辦學質量,提高辦學水平。深化高校後勤改革,爭取用3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高校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使後勤服務工作逐步從學校行政管理體系分離出來,實行企業化經營,社會化運作。改革招生考試方式,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技術手段現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切實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建立起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對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評價機制。教育的質量,關鍵取決於教師的質量。加強師範教育,完成三級師範向二級師範的過渡,認真搞好教師培訓。全面實施教師資格制度、中小學教師定期輪崗和交流制度,完善教師聘任制,試行校長職級制,初步建立起優化教師隊伍的有效機制。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全社會都要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創造良好氛圍。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教育的領導,依法增加對教育的投入,大力支持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進一步創造有利於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的良好條件。全面實施「新世紀人才工程」,加快培養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多形式、多渠道引進高層次、複合型人才。積極培育人才市場,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繼續搞好高教和科技新村建設,不斷改善教師和科研人員的工作生活條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重點改革用人制度、專業技術職稱評聘制度和分配製度,加快建立和形成有利於各類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選人用人機制。

堅持可持續發展,是百年大計、千年大計。我們必須以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精神,科學地把握和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認真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重點抓好農村和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強化流入地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的責任,開展「新家庭」活動,控制人口增長,優化人口結構,提高人口質量。重視人口老齡化趨勢研究,認真做好老齡人口的工作。堅持依法保護和開發資源,開發和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加強對資源的規劃和管理,實施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切實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強化對土地特別是耕地的管理,嚴格實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和占用耕地補償制度,從嚴控制增量用地,加快土地開發、復墾和整理,有計劃地推行異地造田,努力實現跨區域耕地占補平衡和全省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嚴格控制和治理環境污染,重點防治水污染和大氣污染,加強對排污總量的監控和主要污染源的治理,年內實現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指標以內,工業污染源實現達標排放,杭甬溫等城市的水和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功能區規定的標準,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一控雙達標」任務。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繼續實施「碧水、藍天、綠色」工程,封山育林,退耕還林,認真搞好生態公益林、水系源頭保護工程和合格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建設,以及小流域綜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補償機制研究,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六、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

[編輯]

推進城市化,是我省跨世紀發展的戰略選擇,是實現經濟增長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高,促進經濟大省發展成為經濟強省,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途徑。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今年,加大推進城市化力度,我們將把工作重點放在貫徹實施《浙江省城市化發展綱要》上。

進一步做好規劃的深化和完善工作。這是推進城市化的首要任務,也是分層次實施城市化發展綱要的前提條件。省一級重點做好制定全省城鎮密集地區的分片城鎮群規劃,各市縣要分層次抓緊編制市、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各城市要抓緊完善和修訂城市總體規劃以及編制各類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切實加強對規劃編制的指導,確保規劃的科學性、系統性、超前性和協調性,確保各項城市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長遠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相銜接。依法嚴格實施規劃,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監督管理,切實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和穩定性。

城市化必須以產業的集聚和發展為依託。加快調整和優化第二產業,努力提高城市第二產業的技術層次。大中城市要着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污染小、耗能低的「都市型」工業。促進鄉鎮企業加快向城鎮集聚。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努力提高第三產業在城市以至整個經濟中的比重。提高商貿流通、餐飲服務業發展水平,積極推行連鎖、代理、配送、超市、倉儲式銷售等現代流通組織形式和營銷方式,積極發展交通郵電、金融保險以及中介服務等第三產業,有條件的城市還要發展電子商務、遠程教育等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充分發揮我省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強景區建設,完善旅遊網絡,依託城市,積極發展商務、會展、休閒度假、購物等項目旅遊,不斷豐富旅遊內容,促進旅遊大產業的發展。積極發展城郊型農業。通過培育各具特色的城市產業,促進城市的個性化發展,為強化城市功能,尤其是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輻射功能奠定基礎。

切實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城市現代化首先表現在高水平的城市建設和管理上。近期,重點加強城市路網交通系統和供水、供電、供熱、電信以及污水、垃圾處理等市政設施建設,使之由發展滯後逐步變為適度超前。全面啟動城市防洪設施建設工程,重要城市和地段的防洪設施要按照50年到100年一遇的標準進行設計和建設。不斷改進和加強城市管理,搞好環境綜合治理,加強文物古蹟保護,抓好綠化和美化,堅決清理違章建築,解決髒、亂、差問題,促進城市面貌明顯改觀。

認真研究和制定推進城市化的具體政策和措施。改革戶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城市人口指標控制,採用導向性准入政策調節城市人口增長,大力鼓勵人才引進和投資移民。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擴大城市基礎設施有償使用的範圍和領域,多形式鼓勵社會資金投向城市建設,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對土地資源的配置和利用,擴大土地有償使用範圍,積極推廣招標拍賣的供地方式。在保持全省現行行政管理體制框架基本穩定的前提下,進一步理順市、縣、鎮行政管理關係。進一步深化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並把這項工作與建設現代小城鎮示範工程結合起來,不斷完善中心城鎮功能。

各位代表,在加快推進城市化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毫不放鬆地抓好山區建設和海洋開發,抓好扶貧工作。這是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前提條件。切實加強山區建設,穩定和完善現行的各項扶持政策,健全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幫助和支持山區加快解決基礎設施和教育、衛生、文化設施落後的問題,大力發展種植業、林業、畜牧業、養殖業,發展各類具有比較優勢的製造業以及旅遊業,使多數山區縣達到省定的縣級小康達標標準。

進一步加大扶貧攻堅力度,把扶貧工作的重點轉到鞏固脫貧成果、加快致富奔小康上來,把扶貧的重點對象轉到貧困鄉村和貧困戶上來,把政策扶持的重點轉到加強事關欠發達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上來。強化掛鉤扶貧單位的責任。實施開發開放式扶貧,推進異地開發、下山脫貧。大力建設脫貧致富帶頭人、農業科技推廣、農產品購銷和醫療衛生四支隊伍,增強貧困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年內基本完成扶貧攻堅目標。

強化海洋國土意識和海洋經濟意識,堅持「科技興海」,不斷深化對海洋的綜合開發,大力發展海洋漁業、海洋運輸、海洋旅遊、海洋功能食品和海洋藥物加工以及各類臨港型產業。加強港口體系建設,擴大和完善港口集疏運網絡和攬貨系統,增強以北侖為重點的,寧波、舟山、溫州、乍浦、台州等沿海幾大港口的整體競爭能力。加強主要海島的基礎設施和產業建設,促進海島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加快發展。

七、不斷改善發展環境

[編輯]

加快發展,特別是促進經濟增長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對發展環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現階段,區域之間圍繞技術、人才所展開的競爭,很大程度上體現在發展環境水平的高低上。我省的發展環境近年來有了比較明顯的改善,但在許多方面尤其是管理上仍存在着不少問題。改善發展環境,是我們面臨的一項迫切任務。

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重點仍然是集中力量加強「六個一千」工程建設。年內基本完成1000公里沿海標準海塘建設目標;新建成100公里錢塘江流域標準江堤,220公里高速公路;建成杭州蕭山機場並完成試航;新增120萬畝高產穩產商品糧基地,180萬千瓦發電裝機容量。切實加強以質量為中心的工程建設管理,層層落實質量責任制,包括各級行政領導責任制、項目法人責任制和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規範建設程序,進一步健全招投標制度,嚴格工程監理和驗收,堅決消除工程建設中的腐敗現象。

全面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在鞏固前一階段省級部門和有關市縣審批制度改革試點成果的基礎上,全省各級政府都要進行審批制度改革。省政府各部門審批制度改革務必達到兩條要求,一是審批事項取消三分之一以上,二是審批核准等事項合計取消三分之一以上。對確需保留的審批事項,也要嚴格規定審批內容、條件、範圍和時間。積極推廣「窗口辦文、辦事制度」,進行創辦辦事大廳的試點。加強對審批行為的監督,逐步建立對審批管理和審批執行情況的社會質詢制度和定期檢查制度。

繼續做好清費減負工作。鞏固撤併公路收費站點成果,落實電價改革的各項措施,進一步清理整頓投資建設領域裡的收費,進行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加強對各項行政性收費的管理,進一步規範會計、審計、律師、公證等各類中介機構收費行為,堅決整頓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切實減輕企業和農民的負擔。

積極創造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市場條件。完善市場體系,加強市場尤其是要素市場的培育,搞好中介機構建設,清除分割、封鎖市場的行政性壁壘,促進商品、資金、技術、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強化信用觀念,健全市場規則,加強市場監管,規範市場行為,嚴厲打擊走私販私、合同欺詐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活動。努力發揮財政、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加強稅收征管,嚴格控制財政一般性支出,增收節支,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支持銀行等金融機構拓展服務領域,優化貸款結構,提高貸款質量。搞好企業財產抵押登記,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融資擔保機構,努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鞏固農村基金會整頓的成果,審慎處理好清退遺留問題,堅決制止任何形式的亂集資、亂辦金融業務行為,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

八、努力提高全社會的精神文明水平

[編輯]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徵,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保證。當前,經濟和社會生活發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經濟結構和經濟成分、社會生活方式、社會組織形式、就業崗位和就業形式呈現多樣化。我們必須從這種多樣化的現實出發,改進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努力提高公民素質,提高城鄉文明程度,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質量。

第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廣泛開展學習鄧小平理論活動,堅持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幹部、教育群眾,進一步堅定理想和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人民群眾堅定不移地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運用書刊影視等大眾傳媒,廣泛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弘揚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精神和艱苦創業的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堅決反對和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倡導為人民服務和集體主義的精神。切實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學校教育與家庭、社會教育有機結合好,指導青少年牢固樹立愛黨愛國、關心集體、尊敬師長、勤奮好學、團結互助、遵紀守法的思想品德和行為操守。

深入宣傳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無神論,大力提倡科學精神。多形式普及科技知識,尤其是那些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科學、醫療衛生、科學健身等方面的知識,幫助人們掌握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增強抵制封建迷信和各類偽科學的能力,努力在全社會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風尚。加強社會科學研究,充分發揮社會科學在總結浙江經驗、提煉浙江精神、開拓浙江未來、探索浙江改革開放新路子中的作用。

第二,多形式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精心設計活動載體,充實內容,改進方式,着力於解決問題。把文明城市創建活動與推進城市化進程結合起來,圍繞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整潔優美、社會秩序優良、服務工作優質、基層社區文明、文化事業繁榮六大目標,積極開展創建工作,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認真落實我省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規劃,廣泛開展農業農村現代化教育,着力改善村容鎮貌、文化設施、醫療衛生條件,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移風易俗,反對陳規陋習,推行殯葬改革,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動農村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繼續開展創建文明行業活動,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宗旨,強化規範服務,提高服務質量,樹立行業文明新風。

第三,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按照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大省的要求,加快實施文化發展戰略,高起點、全方位地營造現代都市文化,重視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使都市文化和區域文化互為促進,構築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浙江當代文化。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文化精品戰略,培養文藝新人,扶持重點文化藝術門類,搞好「浙江東海文化明珠工程」建設,辦好各類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不斷繁榮城鄉文化生活,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實加強和改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工作。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加強輿論監督,完善新聞媒介的自律機制。抓緊構建以省級報業集團、出版集團、廣電集團為龍頭,結構優化,布局合理,充滿活力的全省新聞出版和廣播電視格局。培育和發展文化市場,依法加強管理,開展「掃黃打非」鬥爭,促進文化市場健康發展。

積極發展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繼續調整和完善醫療衛生結構布局,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擴大農村合作醫療,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鞏固和發展初級衛生保健達標成果,推進中西醫結合,搞好疾病防治,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進一步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興辦體育事業的積極性,加快體育社會化、產業化的步伐。積極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優秀運動隊建設,做好備戰九屆全運會的工作,爭取我省運動員在悉尼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加強婦女和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工作,切實維護婦女和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大力支持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建設,加強國防教育和國防動員,做好民兵預備役和徵兵工作,依法保護軍事設施,妥善安排退伍轉業軍人及其隨軍家屬的工作和生活,開展創建雙擁模範城和軍警民共建活動,進一步增進軍政軍民團結。

九、深入貫徹依法治省方針建設開拓、務實、高效、廉潔政府

[編輯]

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擴大開放,越是加快發展經濟和各項事業,越離不開法製作保障。法律是國家和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是政府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履行為人民服務職責,規範自身行為的基本手段。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貫徹依法治省方針的自覺性,把政府工作納入法制化的軌道。

全省各級政府及全體政府工作人員都必須嚴格依法辦事、依法行政。提高政府立法工作質量,切實防止和克服部門利益法制化傾向。進一步加大行政執法力度,逐步理順行政執法體制,強化行政執法責任制,規範執法行為,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素質。完善行政執法監督體制,認真落實評議考核、錯案追究、行政賠償等制度,加強行政系統內部的層級監督和政紀、審計、財政等專項監督,切實貫徹好行政處罰法、行政複議法等行政法律。建立行政執法投訴制度,嚴厲查處執法過程中的各類違法違紀行為,堅決制止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行為的發生,確保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的實施,維護國家法律制度的權威性。多形式開展法律宣傳教育,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進一步強化領導幹部和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制觀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切實維護社會穩定。把維護社會穩定建立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的基礎上。繼續宣傳和推廣「楓橋經驗」,正確處理各類人民內部矛盾,綜合運用法律、教育、行政、經濟等手段,千方百計化解矛盾,努力把矛盾和衝突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繼續抓好「平安社區」創建工作,開展創建「平安大道」活動,不斷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群防群治,下大力氣整治社會治安中的突出問題。保持「嚴打」態勢,嚴厲打擊暴力犯罪、毒品犯罪、帶有黑社會性質的有組織犯罪和流氓惡勢力犯罪,以及搶劫、盜竊、拐賣婦女兒童等刑事犯罪,依法取締和打擊「法輪功」之類的邪教組織,打擊走私、騙匯以及金融、財稅、商貿等領域的嚴重經濟犯罪活動,堅決掃除各種社會醜惡現象。

各級政府都必須自覺接受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依法報告工作,認真執行和落實有關決議決定。加強與人民政協的溝通和聯繫,支持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主動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通報情況,聽取建議和意見。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提高面商率、解決問題率和代表、委員的滿意率。認真做好來信來訪工作,不斷拓展人民群眾參政議政、監督政府工作的有效渠道。鞏固和擴大政務公開的成果,進一步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完善和擴大基層民主。依法推進村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健全民主議事制度,規範議事程序,不斷完善村務公開,重點加強村級財務公開制度,使村民自治逐步走向制度化、規範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工會和職工代表大會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中的作用,進一步在國有和集體企業中推行廠務公開,保障職工的民主權利。認真做好民族、宗教和僑務、台務等工作。幫助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加快發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進一步鞏固和促進民族團結。全面正確地貫徹國家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按照開拓、務實、高效、廉潔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努力鞏固和擴大「三講」教育的成果,認真搞好縣級「三講」教育。堅持從嚴治政,嚴格工作目標考核,加強管理,狠抓落實,確保政令暢通。進一步轉變職能、轉變作風,堅決克服各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實際,着力研究解決一些全局性、傾向性的問題,不斷提高政府駕馭全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前改革和發展正進入關鍵時期,我們各級政府必須進一步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堅持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及時幫助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解決各類突出問題,主動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讓群眾高興,使群眾滿意,密切與群眾的血肉聯繫。

加強廉政建設,堅持不懈地開展反腐敗鬥爭。下大力氣抓好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加強教育,加強監督檢查,一級管好一級,嚴格執行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和離任審計制度。堅決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加強對工程招投標的管理和監督,加強對財政預算外資金的管理,認真落實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規定,積極推行政府採購制度,全面完成機關與所辦企業脫鈎的整治工作,着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努力剷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堅決查處大案要案,繼續把查辦領導機關、行政執法機關、經濟管理部門和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違法違紀案件作為重點,着重查處金融、證券、土地批租轉租、物資採購和工程建設等領域的違法違紀案件,查處國有資產嚴重流失和嚴重侵犯群眾利益的案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養奸。

各級政府都必須大力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要從嚴控制政府部門新建、擴建樓堂館所,切實減少各類辦節、評比達標等勞民傷財的活動,嚴肅查處違反規定的公款消費。堅決剎住一些地方和部門有所抬頭的鋪張浪費、奢侈揮霍的風氣。

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全面開展政府機構改革。年內完成省級政府機構改革,使省級政府工作部門由現在的57個減少到40個,機關行政編制精減48%,職能轉變取得明顯成效。同時,相繼開展市地縣和鄉鎮的機構改革工作。切實加強對機構改革的領導,統籌進行組織和安排,深入細緻地做好思想工作,妥善搞好人員分流,確保人員思想不散,國有財產不流失,政府工作正常有序進行。

今年,我們還將在調查研究、充分論證的基礎上,認真做好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編制工作。

各位代表,當前,我們正處在世紀之交的重要歷史時期。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的5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21年,全省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了輝煌的歷史成就,浙江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放眼明天,我們的目標是實現現代化。這是浙江人民走向21世紀面臨的偉大任務。讓我們更緊密地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緊緊依靠全省人民,萬眾一心,勵精圖治,艱苦奮鬥,頑強拼搏,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為加快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