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實踐 探索規律
深入實踐 探索規律 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 1972年2月8日 |
|
遺傳學是研究生物的遺傳變異規律的,屬於基礎理論的研究。過去,劉少奇一類騙子竭力將理論研究神秘化,似乎科學理論就是那些有「科學天才」的人憑空想出來的。我們所有些科研人員由於中了劉少奇一夥散布的唯心論的先驗論的毒,長期身居高樓深院,脫離實際,閉門幻想、「假設」。他們不研究工農業生產、國防和醫療衛生等方面迫切需要又與遺傳學密切相關的課題,而提出什麼「金魚彎腰」、「花朵變色」之類的怪課題,企圖一鳴驚人,出個什麼遺傳學的大「理論」。事實證明,根據這種幻想、「假設」寫出來的「論文」,不僅沒有實踐意義,而且沒有什麼科學價值。
毛主席教導我們:「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任何自然科學知識只有從人們的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的實踐中來。在科學上能夠發揮正確作用的假設,也只能從實踐中來,並且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成為科學。劉少奇一類騙子把科學的假設來源於實踐這個唯物主義的基礎抽去,又把假設說成是「一切科學的來源」,這就根本違反了唯物論的反映論。按照他們所鼓吹的那一套去做,科學工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過去,我們所有的「專家」不親自實踐,不了解生產中的問題,卻主觀想象,「假設」來,「假設」去,還要別人按照他們的「假設」去做,結果都失敗了。我們所不少科研人員嘗夠了這種關門「假設」的苦頭。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來,廣大革命群眾批判了「三脫離」的研究,批判了唯心論的先驗論,科研人員深入實踐,深入群眾,貫徹執行農業「八字憲法」,積極開展遺傳育種工作,科學研究面貌煥然一新。就拿雜交高粱的工作來說,近幾年來由於我們與貧下中農相結合,大搞群眾運動,這個工作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普遍開展,種植面積近幾千萬畝,新的雄性不育系和新的雜交組合層出不窮,單產千斤以上的地塊到處出現,最高畝產已超過兩千斤。在實踐中,廣大貧下中農和科研人員一起,還攻克了「花期不遇」、「小花敗育」等技術難關,推動了雜交育種的科學研究。玉米、棉花、水稻和小麥等雜交育種工作也正在開展起來。這就有力地證明了科學只能從實踐中來,科學研究人員必須到工農群眾中去,到生產實踐中去。
群眾性雜交育種的科學實驗,對遺傳育種的理論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廣大貧下中農說:「你們光選種還不夠,要研究出新的育種方法,提出新的理論來指導育種工作。」根據群眾的要求,我們在豐富實踐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遺傳學研究的新成就,提出了通過花葯組織培養,直接生長植物單倍體,進行雜交育種的新途徑的設想。但是,這個設想能不能變成現實,我們是沒有把握的。唯一的辦法是在實踐中檢驗。通過大量試驗,我們取得了水稻花葯接種的成功,一個個綠色的苗子長出來了。後來,植株不斷生長、成熟,並結出了一些種子。這些種子有的已經長出了第二代植株,它們都是雜交後代。接着,我們又對小麥花葯進行了試驗。經過大量花葯的培養,小麥也長出了植株並結出了種子。這一試驗的成功,為縮短育種周期,從新的途徑多快好省地培育良種,提供了可能性,為進一步用高等植物做試驗材料,研究遺傳變異的規律,展示了廣闊的前景。同時,這一試驗的成功也生動地告訴我們,從實踐基礎上提出的科學假設、設想,在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種脫離實踐的「假設」是我們所反對的,而在實踐中提出的有價值的科學假設卻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必須在實踐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思維的能動作用,更好地去揭露自然界發展的內在規律。用花葯組織培養新植株的工作還僅僅是開始,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和運用唯物辯證法,進一步掌握植株的遺傳變異規律,為育種工作和遺傳學的理論研究作出貢獻。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