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只當牠玩笑(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玩笑只當牠玩笑(上) 玩笑只當牠玩笑(下)
作者:魯迅
1934年7月18日
做文章
本作品收錄於《花邊文學
本篇寫於1934年7月18日,最初發表於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六日《申報·自由談》。署名:康伯度

  別一枝討伐白話的生力軍,是林語堂先生。他討伐的不是白話的「反而難懂」,是白話的「魯里魯蘇」,連劉先生似的想白話「返樸歸真」的意思也全沒有,要達意,只有「語錄式」(白話的文言)。

  林先生用白話武裝了出現的時候,文言和白話的斗爭早已過去了,不像劉先生那樣,自己是混戰中的過來人,因此也不免有感懷舊日,慨嘆末流的情緒。他一閃而將宋明語錄,擺在「幽默」的旗子下,原也極其自然的。

  這「幽默」便是《論語》四十五期里的《一張字條的寫法》,他因爲要問木匠討一點油灰,寫好了一張語錄體的字條,但怕別人說他「反對白話」,便改寫了白話的,選體的,桐城派的三種,然而都很可笑,結果是差「書僮」傳話,向木匠討了油灰來。

  《論語》是風行的刊物,這裡省煩不抄了。總之,是:不可笑的只有語錄式的一張,別的三種,全都要不得。但這四個不同的腳色,其實是都是林先生自己一個人扮出來的,一個是正生,就是「語錄式」,別的三個都是小丑,自裝鬼臉,自作怪相,將正生襯得一表非凡了。

  但這已經並不是「幽默」,乃是「頑笑」,和市井間的在牆上畫一烏龜,背上寫上他的所討厭的名字的戰法,也並不兩樣的。不過看見的人,卻往往不問是非,就嗤笑被畫者。

  「幽默」或「頑笑」,也都要生出結果來的,除非你心知其意,只當它「頑笑」看。

  因爲事實會並不如文章,例如這語錄式的條子,在中國其實也並未斷絕過種子。假如有工夫,不妨到上海的弄口去看一看,有時就會看見一個攤,坐着一位文人,在替男女工人寫信,他所用的文章,決不如林先生所擬的條子的容易懂,然而分明是「語錄式」的。這就是現在從新提起的語錄派的末流,卻並沒有誰去塗白過他的鼻子。

  這是一個具體的「幽默」。

  但是,要賞識「幽默」也真難。我曾經從生理學來證明過中國打屁股之合理:假使屁股是爲了排泄或坐坐而生的罷,就不必這麼大,腳底要小得遠,不是足夠支持全身了麼?我們現在早不吃人了,肉也用不着這麼多。那麼,可見是專供打打之用的了。有時告訴人們,大抵以爲是「幽默」。但假如有被打了的人,或自己遭了打,我想,恐怕那感應就不能這樣了罷。

  沒有法子,在大家都不適意的時候,恐怕終於是「中國沒有幽默」的了。

  (七月十八日。)

1996年1月1日,這部作品在原著作國家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之前在美國從未出版,其作者1936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