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校插隊結合 全面鍛煉幹部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留校插隊結合 全面鍛煉幹部
蘭州市白銀區 「五·七」幹校革委會
1969年9月8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開展關於如何辦好「五·七」幹校的討論非常切合當前的需要。我們衷心歡迎,積極支持。我們在「如何辦好」這個問題上,也有一點不成熟的經驗和體會,提出來供討論。

我們蘭州市白銀區「五·七」幹校是去年十月創辦的,學員一百五十八人,一開始就編成兩個隊,第一隊一百多人固定留在校內學習、從事農業生產,進行斗、批、改;第二隊五十多人固定到附近兩個公社的生產隊插隊勞動。

今年三月,毛主席關於「要認真總結經驗」的最新指示發表後,校革委會就組織留校和插隊兩部分學員,一起總結下放勞動、重新學習的經驗。經過充分討論,大家認為,留校和插隊,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留校的長處是便於集中學習和領導,短處是有些脫離廣大貧下中農,脫離農村的三大革命鬥爭,不能很好地受到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插隊的長處是生活、勞動在廣大貧下中農之中,直接處於農村三大革命鬥爭的第一線,時時處處都能受到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短處是不便集中學習和領導,在更大的程度上要靠學員的自覺性。因此,為了取長補短,有利於全面鍛煉,大家一致同意把留校、插隊兩固定改為留校插隊相結合。留校和插隊實行三個月為一期的輪換。

在輪換期間,也改變了過去留校、插隊兩固定時候的一些做法。留校學員雖以斗、批、改和校內農業生產為主,但也利用一切機會,請貧下中農講農村的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對留校學員進行階級教育,同時,在農忙時也支援附近社隊農業生產勞動,儘可能增加留校學員接觸貧下中農和農村三大革命鬥爭的機會。插隊學員雖以參加生產隊的勞動和農村的斗、批、改為主,但也規定他們定期返校參加學校的學習和斗、批、改活動。校革委會每半月下去了解一次插隊學員的情況,及時解決問題,儘量克服過去對插隊學員缺乏集中統一領導的缺點。

每次輪換時,為了交流經驗,共同提高,抽出一段時間,組織留校和插隊的兩部分學員進行學習。這樣,通過定期輪換,邊學習,邊實踐,邊總結,邊提高,既能把學到的理論用以指導實踐,又能把從實踐中得到的東西提高到理論上去認識,大大克服了理論脫離實際的壞學風,樹立了理論聯繫實際的好學風。

毛主席教導我們:「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覆,才能夠完成。」我們的幹校從留校、插隊兩固定到留校、插隊相結合,正是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的反覆的過程。

我們的經驗很少而且很淺,非常需要得到兄弟幹校先進經驗的幫助。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