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皇明從信錄/卷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 皇明從信錄
卷四
卷五 
本作品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

皇明從信錄卷四

  東莞 陳 建輯     秀水沈國元訂

戊申大明洪武元年

正月壬申朔四日乙亥祭吿天地卽 皇帝位於郊壇內

羣臣朝賀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建元洪武遂詣 太廟

追尊 四代祖考妣皆爲 帝后

 時京師雨雪連晝城市陰晦及祭吿卽位天宇澄清風和景霽香霧凝靄獨露中星又臨川獻瑞木木中拆有

 文曰天下平質白而文玄當有文處木理隨畫順成似與周顚仙言相昭合蓋天開隆運其禎祥不可枚舉

立妃 馬氏爲 皇后立世子標爲皇太子初 上率師

渡江 後亦率將士妻妾繼至太平及居建康與吳漢戰

無虛日親率妾媵完輯衣鞵𦔳給將士夜分不寐時常𦔳

上規畫動合事機 上嘗焚香祝天願天命早有所付毋

苦天下生民 後謂 上曰方今豪傑並爭雖未知天命

所歸以妾觀之惟以不殺人爲本顚者扶之危者救之收

集人心人心所歸卽天命所在彼縱殺掠以失人心天命

所惡雖其身亦難保也 上曰爾言正合我意及是冊立

爲 皇后 上謂侍臣曰昔光武勞馮異曰倉卒蕪蔞亭

豆粥滹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君臣之閒始終兩全朕念

皇后起布衣時同甘苦嘗從朕在軍倉卒自忍饑餓懷糗

餌食朕比之豆粥麥飯其困尤甚昔唐太宗長孫皇后當

--

隱太子搆隙之際內能盡孝謹承諸妃消釋嫌疑朕素爲

郭氏所疑徑情不恤將士或以服用爲獻 後先獻郭氏

慰悅其意及欲危朕 後輒爲寬縱卒免千患殆尤難於

長孫皇后者朕或因服御詰怒小過輒謂朕曰主忘昔日

之貧賤邪朕復爲愓然家之良妻猶國之良相豈忍忘之

罷朝因以語 後後曰妾聞夫婦相保易君臣相保難且

妾安敢比長孫皇后但願 陛下以堯舜爲法耳

 按我朝 高皇后之德無異姙姒其以忘貧賤相愓以夫婦君臣相保難易致儆尤深得納牖之體

以李善長爲中書左丞相徐達爲右丞相章溢爲御史中

丞○丙子以卽位改元詔吿天下○辛巳以李善長等兼

東宮官先是劉基陶安言於 上曰適聞中書及都督府

議倣元舊制設中書令欲奏以太子爲之 上曰取法於

古必擇其善者而從之元氏胡人事不師古設官不以任

賢惟其類是與豈可取法且吾子年未長學問未充更事

未多所宜尊禮師傅講習經傳博通古今識達機務他日

軍國重事皆令啟聞何必效彼作中書令乎乃命詹同取

東宮制觀之謂同等曰朕今立東宮官取廷臣勛德老成

者兼其職老成舊人動有典則若新進之賢者亦選擇參

用夫舉賢任才立國之本崇德尙齒尊賢之道輔導得賢

人各盡職故連抱之木必以授良匠萬金之璧不以付拙

工於是李善長爲太子少師兼詹事馮勝兼副詹事楊憲

兼府丞徐達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鄧愈湯和

兼太子諭德章溢兼太子阿善大夫劉基兼太子率更令

上諭善長等曰朕於東宮不別設府僚而以卿等兼之者

葢軍旅未息朕若有事於外必留太子監國若設府僚卿

等在內事當啟聞太子或有聽斷不明而與卿等意見不

合卿等必謂府僚導之嫌疑由是而生朕所以特置賓客

諭德等官以輔成太子德性且妙選名儒爲之賓友昔周

公敎成王吿以克詰戎兵召公敎康王吿以張皇六師此

居安慮危不忘武備葢繼世之君生長富貴狃於安逸軍

旅之事多忽而不務一有緩急罔知所措二公所言不可

忘也

勑李善長陶安等曰自昔聖帝明王有天下莫不嚴於祭

祀以交於神明朕誕膺天命統一海宇首建郊社宗廟以

崇祀事顧草創之初典禮未備將何以交神明而致靈貺

卿等其酌古今之宜務在適中定議以 上聞於是善長

等奏有國大祀曰圓丘曰方澤曰宗廟曰社稷各具沿革

以進○中書省御史臺臣進所修大明令命頒行天下諭

之曰律令者治天下之法也令以敎之於先律以齊之於

後書曰刑期於無刑天下果能遵令而不犯於律刑措斯

--

亦不難故命頒行四方惟爾臣庶體予至懷○定衛所官

軍及定將帥將兵之法其法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

大率以五千六百人爲一衛一千一百二十人爲一所一

百一十二人爲百戶所每百戶所設總旗二名小旗十名

管領鈐束以指揮使等官領之大小相聯以成 伍有事

征伐則詔總兵官佩將印領之旣旋則上所佩將印於朝

官軍各囘本衛大將單身還第權皆出於朝廷不敢有所

擅調自是征伐率以爲常○詔製宗廟器御○大宴羣臣

於奉天殿○ 上居新宮○命道士周原德往登萊州諭

祭海神○天下府州縣官來朝陛辭 上諭之曰天下初

定百姓財力俱困譬猶初飛之鳥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

不可搖其根要在安養生息之惟廉者能約已而利人貪

者必朘人而厚已況人有才敏者或尼於私善柔者或昧

於欲此皆不廉致之也爾等當深戒之○設尙寶司

 職在禁廷守寶璽符牌印章而曆其所用有事請於內旣事奉而藏之凡寶十四曰奉天之寶以鎮萬國祀天

 地曰皇帝之寶以冊封賜勞曰皇帝信寶以徵召軍曰天子之寶以祭享鬼神曰天子行寶以封賜夷蠻日天

 子信寶以調發蕃兵曰制誥之寶以識誥命曰勑命之寶以識勑命曰廣運之寶以識黃選阞籍曰御前之寶

 以進御座從車駕曰皇帝尊親之寶以答賜宗人曰敬天勤民之寶以訓迪有司凡扈守侍衛令牌之號六日

 巾木火土金水以警夜廵金脾之號五曰仁義禮智信以嚴守衛凡半字銅符之號四曰承東西北廵者左半

 守者右牛合契而從事焉凡銅牌之號一曰勇以稽直辛凡牙牌之號五曰勳親文武樂以察朝參凡祭朝之

 號三曰陪供執以謹祀事凡雙魚銅牌之號二曰嚴以肅直衛曰善以濛祀壇凡符驗之號五曰馬水達通信

 以給傳郵通制命

胡廷瑞等兵至建寧元守將同僉達里麻參政陳子琦謀

固守老我師廷瑞督兵環其四門政之不能支達里麻夜

濳詣營納欵詰且總管翟也先不花亦率衆出降廷瑞整

兵入城執陳子琦送京師○湯和廖永忠等進兵取延平

先遣人招諭元平章陳友定不從遂進至延平分一軍渡

水攻其西門友定不敢爭鋒但嚴兵固守諸將數請出戰

友定疑其有二心殺其將蕭院判士卒多踰城夜遁我師

遂倂力攻之友定勢蹙退於省堂𠷢藥飲之參政文殊海

牙等開門出降我師入城友定復蘇遂械送京師 太祖

以賜胡深子禎禎臠其肉以祭父

 史臣曰陳友定方國珍雖託名元臣其寔元賊葢不能自舉義聲討故假元名號權力以糾衆耳非所謂豪傑

 之士也要之二人才亦相將故皆窮據數郡林無遠圖我 太祖旣克漢吳此輩皆疥疥疾耳故命將北伐而

 以偏師定之雖然使非聖武布昭諸將宣力以肆討不庭則其狡請慓悍雖不能縱橫中原豈難於爲尉陀哉

 漢高帝滅奉蹙項平定中原而尉陀桀鷔南荒漢兵曾不能踰嶺海以發一矢至文帝遣使始獲稱臣武帝用

 兵方令納上其視我 聖祖之南征北伐並奏膚功炎滂冰天同歸版籍者豈不大相遠哉嗚呼此我 聖祖

 之所以功高千古也

二月楊璟遣千戶王廷將兵取寶慶先是王師已克寶慶

旣而復爲元將周文貴所陷至是廷進兵朱萸灘賊衆千

--

餘據險拒戰廷擊敗之周文貴遁去遂下其城○胡廷瑞

等錄無汀州路守將陳國珍納欵於是泉州漳州潮州郡

縣相繼降附福建悉平○命平章廖永忠爲征南將軍參

政朱亮祖爲副率師由海道取廣東勑諭永忠等曰王者

之師順天應人所以除暴亂解倒懸以慰民望朕昔平定

武昌荊湘諸郡皆望風欵附常遇春克贑州南安嶺南數

郡亦相繼來歸此無他師出以律人心悅服故也今兩廣

之地遠在南方彼此割據民困久矣定亂安民正在今日

彼聞入閩不守湖湘已平中心震懾無固守之志若先遣

人宣布威德以招𢯦之必有歸欵迎降者可不勞師旅愼

勿殺掠阻向化之心如其拒命舉兵臨之據其險要絕其

聲援未有不下者且廣東要地惟在廣州廣州旣下則循

海州郡可傳檄而定海北以次招𢯦留兵鎮守仍與平章

楊璟合兵取廣西用師方畧率用是道肅淸南服在此一

舉○又勑贑州衛指揮使陸仲亨率本衛及南雄韶州等

鎮軍馬會廖永忠等征廣東諭之曰近命平章楊璟等由

湖廣取廣西平章廖永忠等由福建取廣東今特命爾率

師由韶州直擣德慶三方進師爲犄角之勢舉無不克廣

東旣下令兵以取廣西先聲旣震勢如破竹但撫輯生民

無縱侵掠○又勑都督康茂才總率步騎大軍往山東參

同大將徐達等倂取中原○詔以太牢祀先師孔子於國

學仍遣使詣曲阜致祭諭之曰仲尼之道廣大悠久與天

地相並故後世有天下者莫不致敬盡禮修其祀事朕今

爲天下主期在明敎化以行先聖之道今旣釋奠國學仍

遣爾修祀事於闕里爾其敬之○徐達等兵取南昌路斬

其守將申榮王元輔進克棣州攻安樂元守將命勝遁去

其郎中張仲毅出降○定賦役法

 法以田一頃出夫一人不及頃者以別田足之遇有興作於農隙徵發 上慮經營興作役及貧民故定此例

改太史院爲司天監又置囘囘司天監○詔湯和還明縣

造海船漕運北征軍餉

三月徐達等引兵上黃河克永城歸德許州取汴梁守臣

李景昌遁○以劉基爲御史中丞兼太子贊善大夫 上

御奉天門與劉基論用兵謂基曰克敵在兵而制兵在將

兵無節制則將不任將非其人則兵必敗是以兩軍之閒

決死生成敗之際有精兵不如良將基對曰臣蒙 聖上

厚恩得侍左右每觀妙筭初謂未必皆然及至摧鋒破敵

動若神明臣由是知任將在上將之勝不若王之勝也然

臣觀 陛下常不拘古法而勝此尤所難也 上曰戰者

謀也因敵制勝豈必泥於古哉朕嘗親矢石觀戰陣之事

闔闢奇正頃刻變化猶風雲之無常勢要在通其變耳亦

--

何暇論古法耶○陳州守將左君弼降先是君弼自廬州

走安豐安豐破復走汴梁元將李克彞使守陳州 上遣

使陳州以書諭君弼曰曩者兵連禍結非一人之失予勞

師暑月與足下從事足下乃舍其親而奔異國是皆輕信

羣下之言以至於此雖悔何及今足下奉異國之命禦彼

邊疆與予接壤若欲獻計帥師復境其中輕重自可量也

且予之國乃足下父母之國合肥之城乃足下丘壟桑梓

之鄕寧不思乎天下兵興豪傑並起豈惟乘時以就功名

亦欲保全父母妻子於亂世足下以身爲質而求安於人

旣已失策復使𡸁白之母糟糠之妻獨居寡處各天一方

朝思莫望以日爲歲足下縱不妻子爲念何忍忘情於老

親哉功名富貴可以再圖生身之親不可再得足下能留

意於是幡然而來予當棄前非仍復待以故舊則足下以

天理人心舉無不順矣君弼得書猶豫不能決 上乃歸

其母於陳州君弼感泣至是王師下山東西至汴洛君弼

納欵降命爲廣西衛指揮僉事○楊璟等兵圍永州月餘

不下璟乃分兵遣周德興張彬進取全州元平章阿思蘭

夜遁奔象州全州民以城降於是道州寧州桂陽藍山常

寧守將皆來降攻武岡州守將曾權亦降○廖永忠等率

舟師自福州航海趨廣東先遣人以書至廣州招諭元分

省左丞何眞眞廣州東莞人少英偉好書劒元末仕爲河

源務副使嶺海騷動棄官歸鄉里率衆保障至正乙未邑

人王成陳仲玉搆亂眞請於行省舉義兵除之擒仲玉以

歸成築砦自守圍之久不下眞募人能縳成者予鈔十千

於是成奴縳之以出眞笑謂成曰公奈何養虎爲害成慙

謝奴求賞眞如數與之使人具湯鑊駕諸轉輪車上成懼

以爲將烹已也眞乃縛奴於上促烹之使數人鳴鼓推車

號於衆曰四境毋如奴縛主以罹此刑也又使數人鳴鉦

督奴妻炊火奴一號則羣應之曰四境有如奴縛主者視

此於是人服其賞罰有章以爲光武待蒼頭子密不能及

也競歸之遂倂有循惠二州嶺表民賴以安元授以江西

分省左丞或陳符瑞勸爲尉陀計者輒斥絕之永忠等師

至潮州眞遣其都事劉克佐上其印章幷籍所部郡縣戶

口兵馬錢糧表奉歸附○四月朔永忠等師至東莞何眞

率官屬出見師進次虎頭關元將盧左丞張元帥各率所

部來降遂入廣州時僞參政邵宗愚據三山寨殘暴聞王

師入廣遣人納降而遷延不至永忠知其許乃下令往攻

之夜二鼓發兵直抵其寨詰旦破之獲宗愚及其徒黨皆

斬於市馳檄往諭海南海北之郡縣悉皆歸附○陸仲亨

率師略定英德淸遠連州肇慶等處進攻德慶元守將張

--

鵬程棄城走廣東悉平○廖永忠遣人送何眞降表詣京

師 上賜詔褒眞謂其保境安民以待有德不勞師旅先

期來歸其視漢唐名臣竇融李勣奚讓特召眞乘傳入朝

賜宴仍賜白金千兩文綺紗羅綾絹各百匹將校各賜有

差諭之曰天下紛紛所謂豪傑有三易亂爲治者上也保

民達變識所歸者次也負固偸安流毒生民身死不悔斯

不足論矣頃者師臨閩越卿卽輸誠來歸不煩一旅之力

使兵不血刅民庶安堵可謂識達變者矣授眞中奉大夫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楊璟等兵克永州鄧祖

勝食盡力窮𠷢藥死參政張子賢萬戶何義千戶劉仲拒

守胡海等踰城入子賢復率衆巷戰衆潰執子賢及元帥

鄧思誠等遂克其城璟引兵進攻靖江今桂○命御史大

夫鄧愈統領襄陽等衛官軍征取淮漢迤北未附州郡愈

遣指揮王成吳復等攻唐州克之又取南陽生擒蔡國公

史克新等二十七員軍士一千五百人○徐達率諸將進

攻河南府傅友德分兵取河南諸山寨首取福山寨元右

丞潘莽兒降進攻陵靑寨克之黑山寨守將聞風遁去又

克仙人寨獲守寨牛參政等克神頂寨元守將張知院以

其衆降達等進兵洛水北塔兒灣元將詹同脫因帖木兒

率衆五萬迎戰常遇春單騎執弓矢衝入其陣敵發二十

騎攢槊刺遇春遇春一箭中其前鋒大呼殺入敵敗散走

詹同等奔陝州其衆悉降遂營於河南城北門其行省平

章梁王阿魯溫請降乘勝進克陝州直抵潼關李思齊部

將張德欽薛穆飛等拒戰馮勝光登擊敗之遂入潼關攻

李思齊營思齊棄輜重奔鳳翔我師遂取華州時陝西州

郡皆李思齊張思道卽張二人所據○時河南諸郡皆下

獨裕州守將郭雲勇而有謀累戰不克招之不從後以孤

軍戰敗被執 上嘉其忠義釋而用之○立山東行中書

省調江西行省參政汪廣洋爲山東參政以翰林學士陶

安爲江西參政○山東州郡新附詔今年夏稅秋糧盡行

蠲免○命指揮朱英復姓沐調守建寧節制邵武延平汀

州三衛時英從大將征閩有功遂有是命未幾擢都督

○命工畫古孝行及身所經歷艱難起家戰伐之事爲圖

以示子孫謂侍臣曰朕家本業農祖父皆長者世承忠厚

積善餘慶以及於朕今圖此者使後世觀之知王業艱難

也起居注詹同等頓首曰 陛下昭德𡸁訓莫此爲切

上曰富貴易驕艱難易忽久遠易忘後世子孫生長深宮

惟見富貴習於奢侈不知祖宗積累之難故示之以此使

朝夕觀覽庶有所警也○命儒臣學士朱升等修女誡諭

之曰治天下者修身爲本正家爲先始于謹夫婦后妃雖

--

母儀天下不可使預政事至嬪嬙之屬不過備職事侍巾

櫛若寵之大過恐驕恣犯分上下失序歷代宮闈政由內

出未有不爲禍本者夫內嬖惑人甚於鴆毒惟明主能察

於未然其他鮮不爲所惑卿等爲朕述女誡及古賢妃之

事可爲法者示後世子孫有所持守○蘄州進竹簟卻之

 上謂中書省臣曰古者方物之貢惟服食器用故無耳

目之娛玩好之失今蘄州所進竹簟固爲用物但未有命

而來獻若受之恐天下聞風皆爭進奇巧則勞民傷財自

此始矣命卻之仍令四方非朝廷所需毋得妄有所獻○

定天子祭祀冕服 上謂陶安曰五冕禮大繁今祭天地

宗廟則服袞冕社稷等祭則服通天冠絳紅袍餘不用

五月禁宦官不得典兵預政○大將軍徐達調都督郭興

守潼關先是馮勝旣拔潼關請於達曰潼關三秦門戶最

爲要害李思齊張思道日所覬覦宜擇將益兵爲戍守達

遂以命興統指揮張龍於光等守之○上廵幸汴梁議定

都兼謀取元都○廖永忠朱亮祖進兵取廣西攻梧州元

達魯花赤拜住率官吏父老迎降時元吏部尙書普顏帖

木兒張翔以便宜從事入廣西行次藤州聞我師至卽欲

募兵迎戰民無有應之者旣而聞州守吳庸出降乃率所

部百餘人走鬱林亮祖勒兵追斬之於是潯貴等州郡以

次降附亮祖分兵道府江進克平樂府○時王褘出爲滰

州府通判上䟽曰臣聞自古帝王定天下成大業者必祈

天永命以爲萬世無疆之計所以祈之者在乎人君修德

而已君德旣修則天眷自有不能已者書曰皇天無親惟

德是輔此之謂也人君修德之要有二忠厚以存心寬大

以爲政二者君德之大端也是故周家以忠厚開國故能

𡸁八百年之基漢室以寬大爲政故能成四百年之基𥳑

冊所載不可誣也夫人君莫先於法天道莫急於順人心

上天以生物爲心故春夏以長養之秋冬以收藏之皆所

以生物也其閒雷霆霜雪有時而摶擊焉有時而肅殺焉

然皆暫而不常向使雷霆霜雪無時而不有焉則上天生

物之心息矣臣願 陛下之法天道也夫民待君以爲生

故人君視民之休戚必若已之休戚誠以君民同一體耳

取之有節則民生遂而得其所今浙西旣平租稅旣廣科

歛之當減猶有可議者臣願 陛下之順人心也法天道

順人心則存於心者自然忠厚施於政者自然廣大祈天

永命之道未有越此者也 陛下建國之初方將立法𡸁

憲以定一代之興制度禮文之事可議者固多未敢悉數

特舉帝王爲治之大要冒昧以聞䟽奏 上嘉納之

 按我朝開國名臣第一大奏䟽其言精醇顗切洞迢理要顗周召孔孟之吿君理以越此

--

六月立刻期百戶所選疾行卒二百名𨽾之以通捷報○

楊璟等克靖江路下令禁止侵掠復遣兵攻下柳州招諭

兩江溪洞○七月左江太平府土官黃英衍右江田州府

土官岑伯顏各遣使賫印章詣軍門降○廖永忠進兵次

潯州容州同知明安普花率父老迎降進次貴州鬱林州

知州張那海亦降進克橫州次南寧元土浪屯田千戶宋

眞執其守將平章皎住等遣使請降永忠悉收諸司印章

命眞守其城遣指揮耿天壁等討元平章阿思蘭於象州

師至賓州境阿思蘭部將李戰敗知執不可爲乃率所部

詣永忠降獻其銀印三銅印三十七金牌五廣西悉平○

鄧愈進兵克隨州元守將右丞王誠降討平麻張新寨及

信陽玲瓏寨遣指揮王成等攻破光石腦山寨擒僞副樞

張成同僉劉敬等六十餘人斬之俘士卒三千人於是葉

舞陽魯山等縣相繼降附南陽悉平○上遣使賑恤中原

老稚孤貧者○時潼關以東皆平 上命諸將旋師進取

元都 上亦發汴梁囘京師大將軍徐達等自陳橋入辭

諭之曰朕初與公等率衆渡江誓除禍亂以安天下今士

卒舍父母妻子戰鬬於矢石之閒百死一生久未休息故

每念之愓然於心然非得已也中原之民久爲羣雄所苦

死亡流離徧於道路天監在茲朕不敢怠故命爾等帥師

北征廓淸中原拯民艱苦昔元起沙漠其祖宗有德格天

入主中國將及百年及其子孫怠荒罔恤民艱天厭棄之

君則有罪民復何辜前代革命之際兵戈相加視如仇讐

肆行屠戮違天虐民朕實不忍爾諸將帥當以爲戒克城

之日毋掠擄毋焚蕩毋妄殺人必使市不易肆民安其生

凡元之宗戚皆善待之庶幾上答天心下慰人望以成此

伐罪救民之志有不恭命者必罰無赦諸將感激拜辭而

行○以都督馮勝爲右副將軍留守汴梁○上謂羣臣曰

至尊惟天張正常以天師爲號褻天甚矣其更之改其印

爲眞人印

閏七月徐達等分布士馬規取河北自中灤渡河取衛輝

元守將平章龍二棄城走彰德進克獲嘉降縣尹胡中信

俾守衛輝師至彰德龍二復出走其部將楊儀卿來降得

船八千餘艘遂下磁州進攻廣平元平章周顯先遁邯鄲

縣尹都文王率耆老降克趙州獲元將侯僉院進克臨淸

獲元將李寶臣都事張處仁以爲向道達檄諸將各率馬

步舟師大會於臨淸進攻元都遣顧時浚閘以通舟師先

取德州克長蘆守將左僉院遁至直沽獲其海舟造浮橋

以濟師常遇春等率舟師並河東西以進步騎遵陸而前

元丞相也速捍禦海口望風奔走至河西務元平章俺普

--

朵兒只進巴等迎敵大敗之擒知院哈剌孫及省院將校

三百餘人俺普等遁○師至通州距城三十里爲營衆欲

速攻之指揮郭英曰我師遠來敵以逸待勞攻城非吾力

也宜出其不意破之翌日天霧英以千人伏道旁率精騎

三千直抵城下元將五十八國公率敢死士萬餘張兩翼

而出與戰良久英佯敗敵乘勝來追伏兵中起截其軍爲

兩道斬首數千級擒元宗室梁王孛羅遂克通州○元主

聞報大懼集三宮后妃太子同議避兵北行遲明羣臣會

議端明殿及開門忽有二狐自殿上出元主見而歎曰宮

禁嚴密此物何得至此殆天所以吿朕朕其可留哉豈可

復作徽欽𠷢璧求活其左丞相失烈門知樞密院事黑廝

等皆勸固守京城不聽卽命淮王帖木兒不花監國丞相

慶童同留守蕪京夜半遂開建德門北去如上都○八月

二日大兵至燕京攻濟化門填濠登城而入大將軍達登

濟化門樓執元淮王及丞相慶童平章迭兒左丞丁敬等

戮之獲玉印二玉璽一封其府庫圖籍寶物及封故宮殿

門以兵守之宮人妃主令其宦寺護持號令士卒毋得侵

暴人民安堵市肆不移

 按元主嘗以國祚問術士對雲千秋萬載不必慮惟日月並行乃可憂耳至是大明兵至而已

詔以汴梁爲北京金陵爲南京

 按我 太祖雖因創業定鼎金陵然以六朝國祚不示而歷代帝王皆都中原意欲遷都及得汴梁親往視之

 故有北京之建旣而復謂羣臣曰大梁四而受敵非建都之地且人民凋敝不可重勞興築也罷之又有言遷

 於長安者以漕運艱難而止監察御史鬍子祺請遷都關中不報又嘗議建都北平可以控制胡虜以問廷臣

 翰林修撰歙人鮑頻對曰胡主起自朔北是以立國在燕天運已改不可因也今南京興王之地宮室已完不

 必改圖傳曰在德不在險也復止後雖營鳳陽爲中都然竟亦泥於劉基之言而不遷也至我 文廟因封燕

 王得天下後定都北平

是月六日夜京師天鳴十一日大赦天下與民更始惟十

惡不赦○放元宮人○設六部官職分理天下庶務以滕

毅爲吏部尙書樊曾璞爲侍郎前司農卿楊思義爲戶部

尙書少卿劉誠爲侍郎錢用任爲禮部尙書世家寶爲侍

郎陳亮爲兵部尙書朱珍爲侍郎周禎爲刑部尙書盛京

輔爲侍郎張仁爲工部尙書張文爲侍郎○御史中丞劉

基辭歸靑田先是 上北廵命丞相李善長及基留守京

師基見 上曰宋元以來寬縱日久當使紀綱振肅而後

惠政可施也 上然之基素剛嚴督察內外有犯悉寘於

法復按劾中書省都事李彬犯法罪當死善長素愛彬祈

緩其獄基不聽奏上竟處彬死刑由是與善長大忤 上

囘京善長愬之基求退遂歸○命學士詹同等十人分行

十道訪求賢哲隱逸之士○有司奏造乘輿服御諸物應

用金者命皆以銅爲之有司言費小不足靳 上曰朕富

--

有四海豈吝此然所謂儉約者非身先之何以率下小用

不節太費必至開奢汰之原啟華靡之漸未必不山小而

至大也○徵天下賢才至京授以守令厚賜而遣之 上

語中書省臣曰治國以得賢爲先賢者天下之望今以布

衣之士新授以政必有以養其廉恥而後可責其成功洪

範曰凡厥正人旣富方糓此古人之良法美意也○九月

江西行省參知政事陶安卒安在翰林 上賜一對國朝

謀略無雙上翰苑文章第一家及歿 上哀悼親制祭文

遣使祭之追封姑熟郡公先是有御史言安隱過 上曰

朕素知安安豈有此且爾何由知之對曰聞之道路 上

曰御史聽道路之言以毀譽人以此爲盡職耶命黜之

 按開國文臣膺爵封者甚罕身封公者惟李善長一人追封公者惟陶安一人劉基汪廣洋二人俱止封伯

元將王左丞攻潼關守將郭興指揮於光奮擊大敗之李

思齊等自是不敢復窺潼關○大將軍達遣孫興祖兪通

源等帥師進克永州常遇春傅友德等略保定中山今定

河閒俱下之○上以元都旣克命大將軍率諸將進取山

西○下詔求賢曰朕惟天下之廣固非一人所能治必得

天下之賢其成之向以干戈擾攘疆宇未一致賢養民之

道未之深講雖賴一時輔佐匡定大業然而懷才抱德之

士尙多隱於岩宂豈政令靡常而人無守歟刑辟煩重而

士懷其居歟抑朕寡昧事不師古而致然歟不然賢士大

夫幼學壯行思欲堯舜君民者豈固汨沒而已哉今天下

頗定日與諸儒講明治道啟沃朕心豈敢不以古先哲王

自期岩宂之士有能以賢輔我以德濟民者尙不吾棄○

十月詔改元燕京爲北平府置燕山等六衛以都督孫興

祖華雲龍守之○常遇春等取眞定○司天監進元主所

製水晶宮刻漏備極機巧 上覽之謂侍臣曰廢萬機之

務而用心於此所謂作無益害有益也使移此心以治天

下豈至滅亡命左右碎之○以耆儒梁眞王儀爲太子賓

客秦鏞盧德明張昌爲太子諭德○時御史大夫湯和平

章楊璟俱征南班師還京 上復命和璟俱爲偏將軍統

兵同大將軍征山西又調右副將軍馮勝帥師由河南進

征山西渡河克武陟下懷慶兵至太行山碗子城破其關

元守兵奔潰進取澤州破磨盤寨獲僞參政兪仁戮之進

克潞州

十一月冬至祀昊天上帝於圜丘○大將軍徐達帥師伐

北平道眞定趨山西所過擇人守要害及平未附山寨遣

傅友德薛顯將騎三千畧平定州擒其將湯同僉取七垛

寨遣陸聚攻車子等寨及井陘鳳山城山鉄山寨皆降之

復取故關山寨承天寨○鄧愈討蜀之莽張獲之悉定金

--

商均房數州之境○召劉基還京師手詔曰爾昔從朕於

羣雄未定之秋居則匡輔治道動則仰觀天象察列宿之

羅布驗日月之何光指示三軍往無不克至於彭蠡之鏖

戰砲聲擊裂猶天雷之臨首諸軍吶喊雖鬼神也悲號自

旦至暮如是者凡四爾亦在舟豈不同患難也哉今天下

一家爾當疾至同盟勲冊庶不負昔者之多難但著鞭一

來朕心悅矣基至京詔贈基祖父爵皆永嘉郡公 上欲

授基爵基固辭曰 陛下乃天授臣何敢貪天之功 聖

恩深厚榮顯先人足矣

 按翊運籙 太祖使都督馮勝將兵攻某城命劉基授方略基書片𥿄授之使夜半出兵雲至某所見某方靑

 雲起卽伏兵頓有黑雲起者是賊伏也愼勿妄動日中後黑雲漸薄囘與靑雲接者北賊歸也卽𠷢枚躡其後

 擊之可盡擒也衆初莫肯信至夜半詣所指地果有雲起如某言衆以爲神莫敢違竟拔城擒賊而還建按

 聖祖所謂指示三軍往無不克此其一徵也抑基昔見異雲而知天子氣此未見雲而預定兵符其淵微神妙

 知天令天矣

詔禁胡俗悉復中國衣冠之舊 上克元都乃詔衣冠悉

復唐制士民皆束髮於頂官則烏紗帽員領束帶黑靴士

庶則服四帶巾雜色盤領衣不得用黃玄其辮髮胡髻胡

服胡語一切禁止○宴東宮官及儒士各賜冠服先是建

大本堂取古今圖籍充其中延四方名儒敎太子諸王以

魏觀侍太子說書命諸臣分番夜直 上時臨幸商確古

今評論文字是日命諸儒作鍾山龍蟠賦時雪賦故有是

燕賜○上御文樓太子侍因問近與儒臣講何史對曰漢

七國事 上問曲直安在對曰曲在七國 上曰此講官

一偏之說景帝爲太子時以博局殺吳世子及爲帝又輕

聽晁錯黜削諸侯七國之變實由於此若爲諸子講此則

當言藩王當上尊天子無撓天下公法如此則爲太子者

知隆親親之恩爲諸子者知夾輔王室盡君臣之義○遣

使頒詔報諭安南古城高麗日本各四夷君長詔曰昔帝

王之治天下凡日月所照無有遠邇一視同仁故中國尊

安四夷得所非有意於臣服之也自元政失綱天下兵爭

者十有七年四方遐裔信好不通朕肇基江左掃羣雄定

華夏臣民推戴已主中國建國號曰大明建元洪武頃者

克平元都疆宇大同已承正統方與遠邇相安於無事以

共享太平之福惟爾四夷君長酋帥等遐邇未聞故茲詔

示想宜知悉○十二月徐達與諸將議曰聞擴廓帖木兒

出太原由保安經居庸進攻北平孫都督總六衛之師足

以鎮禦我與爾等乘其不備直抵太原傾其巢穴則彼進

不得戰退無所依此其法所謂扼吭擣虛者也若彼還兵

救太原則已爲我牽制進退失利必成擒矣諸將皆曰善

遂引兵徑進擴廓帖木兒聞之果還兵其鋒甚銳萬騎突

--

至傅友德薛顯率敢死士數千騎衝郤之敵軍於城西指

揮郭英馮高望之謂常遇春曰彼兵多而不整營大而無

備請夜劫之遇春然其計與徐達謀曰我騎兵雖集而步

兵未至何以能戰莫若遣精騎夜劫其營其衆可亂衆亂

主將可縳也達從之會擴廓部將豁鼻馬潛使入約降且

請爲內應達大喜遂乘夜襲之先遣五十騎伏城東十里

以舉火鳴砲爲期至夜郭英率十餘騎潛人其營舉火鳴

砲伏兵亦舉火鳴砲遇春等引兵繼至鼓譟之聲相接敵

大潰亂自相殺戮擴廓方然燭坐帳中聞變倉卒不知所

出亟納靴未竟跣一足急踰帳後出乘驏馬從十八騎遁

去追不及遂克太原豁鼻馬帥餘衆降得兵四萬餘人馬

四萬餘匹達復遣傅友德薛顯將步騎邀擊賀宗哲軍於

石州敗之惇忻霍絳猗氏平陽等處皆平○前奉使汪河

自陝歸河自癸卯歲奉使被拘於陝右至是凡六年抗厲

不屈完節東歸 上嘉之擢爲吏部侍郎河備陳虜中事

且上方略擴廓帖木兒竟由是敗○詔來春舉行耕籍田

 古者天子籍田千畆所以供粢盛備饋膳自經亂其禮已廢至是 上命舉行

一日退朝還宮 皇太子諸王侍 上指宮中隙地謂之

曰此非不可起亭館臺榭爲游觀之所今但令內使種蔬

誠不忍傷民之財勞民之力耳昔商紂崇飾宮室而天下

怨之身死國亡漢文帝欲作露臺而惜百金之費當時民

安國富夫奢儉不同治亂懸判爾等當記吾言常存儆戒

○又一日朝罷 上召宿衛武臣諭之曰朕與爾等起布

衣歷戰陣十五六年乃得成功朕今爲天子卿等亦任顯

榮居富貴非偶然也當四方豪傑並起互相攻奪危亦甚

矣然每出師必戒將士毋焚民居此心𥳑在 上帝故有

今日卿等亦思曩時在民閒視元之將帥輕裘肥馬氣𦦨

赫然何敢望之然彼之君臣不思祖宗創業之艱驕淫奓

侈但恣一身逸樂不恤生民疾苦一旦天更其運非但不

能保其富貴遂至喪身滅名今曆數已膺朕何敢驕怠常

恐政事廢缺日愼一日自非犒賞軍士宴百官享勞外更

未嘗設宴爲樂爾等亦須勤身守法勿忘貧賤之時勿爲

驕奢淫佚之事則身常榮而家常裕矣○安南國王陳日

煃遣使朝貢二年詔封爲安南國王○定三師朝東宮儀

 上以東宮師傅皆勛舊大臣當待以殊禮朝賀東宮難

同庶僚故命禮官考古定儀○頒社稷壇制於天下郡邑

設城西左社右稷各方二丈五尺高三尺四寸陛三級祭

用春秋二仲月上戊日○詔立旗纛廟京師於都督府治

之後天下衛所於公署後以霜降日致祭○詔中書省令

--

禮官定官民喪服之制從御史高原侃言京師四方視效

送終尤禮之大乞禁元俗喪葬設宴作樂娛屍故有是詔

己酉洪武二年

正月高麗王王顓遣使奉表朝貢○召元舊臣問其政事

得失馬翼對曰元有天下寬以得之亦寬以失之 上曰

嘗聞寬則得之未聞以寬失之也夫步急則躓弦急則絕

民急則亂居上之道正當用寬元季君臣耽於逸樂循至

淪亡其失在於縱弛實非寬也聖王之道寬而有制不以

廢棄爲寬𥳑而有節不以慢易爲𥳑施之適中則無弊矣

○勑建元右丞余闕江州總管李黼祠肖像祀之○諸軍

攻大同路克之元平章竹眞棄城走追擒之傅友德顧時

等領兵廵太和嶺之西北次宣德府敗元將脫列伯○以

功臣胡大海耿再成趙德勝廖永安兪通海張德勝桑世

傑配享太廟○免山東山西北平河南及秦隴等處稅糧

詔曰朕本淮右布衣因天下亂率衆渡江保民圖治今十

有四年矣荷天眷佑西取陳友諒以安荊楚東縛張士誠

以平三吳遂至八番直抵以極於海悉皆勘定重念中國

本我華夏之君所主豈期胡人入據已及百年天厭昏愚

羣雄並起以致干戈紛爭生民塗炭是用命將北徵兵渡

大河齊魯之民歡然來迎饋糧給軍不辤千里朕思斯民

當元之末疲於供給今旣效順何忍復勞朕爲天下之主

深用憫焉已將山東行省洪武元年稅糧免徵不期天旱

民尙未甦其洪武二年夏秋二稅再行蠲免近者平燕都

下晉冀土地疆宇盡爲國家所有其民久被兵殘困於徵

歛尤甚齊魯之民及北平燕南河東山西新附地方洪武

二年稅糧亦與蠲免河南諸郡歸附以來久欲惠之奈西

北未平則出師所經必資糧餉是以未遑今晉冀平大軍

已入矣其西抵潼關北界大河南至唐鄧光息洪武二年

夏稅秋糧盡行蠲免以遂朕之初意今大兵所克秦隴等

處新附地方重念其民久被兵殘困於徵歛其洪武二年

夏稅秋糧一體蠲免以稱朕恤民之意○詔曰朕本布衣

率衆渡江首定太平次居建業肇興丕基其鎮江太平寧

國廣德爲京師之翼郡創業之初興師旅定羣雄軍需錢

糧供億浩繁止此數郡以足我用子孫百世何忘江左之

民朕欲數郡之民次第甦息故先太平次應天鎮江俱已

蠲免稅糧一年今洪武二年夏秋二稅應天太平鎮江再

與蠲免其寧國廣德及滁和無爲等州亦與蠲免以甦吾

民稱朕意焉○遣使賫勑往山西諭諸將曰近者大夫湯

和定浙左平閩中平章楊璟靖湖湘定廣西班師還朝未

曾定賞爲大將軍等滅胡未還故也於是再遣各官從大

--

將軍征進其璟兵出澤趨潞中道與賊相拒雖少算以累

軍此亦兵家常事又何慮焉太原之捷得此以分彼勢亦

可謂奇矣今定偏將軍和居馮宗異之下偏將軍璟居和

之下協力同心剪除餘虜務在殄滅勿以細故爲慮○勑

中書省臣曰元末政亂禍及生靈朕倡義臨濠以全鄕曲

繼率英賢渡大江遂西取武昌東定姑蘇北下中原南平

閩廣越十有六載始克混一每念諸將相從捐軀戮力開

拓疆宇有共事而不覩其成建功而未食其報追思前勞

痛切朕懷人誰無死死而不朽乃爲可貴若諸將者生建

忠勇之節死𡸁無窮之榮身雖滅而名永不磨矣其命有

司立功臣廟於鷄鳴山序其封爵爲像以祀之○命中書

省定太歲風雲雷雨嶽鎮海瀆山川城隍諸神祭禮○置

河閒長蘆河東陝西都轉鹽運使司

 按國朝以鹽課給邊糧餉而水旱凶荒亦籍以賑民故天下筦榷之利莫如鹽制產鹽之地設都轉運使司者

 六鹽課提舉司者七而兩淮課三百萬至與漕運米直等次浙次長盧次福建廣東又次河東其歲辦有額課

 歲終轉運若提舉司其所辨出給課如目上以待會虧額者追理其商販各照上所定行鹽地轉賣毋過界合

 用引日各運司以時請戶部請內府印造給付而諸所開內鹽量所在米價高下道里遠近險易爲之則召商

 納粟中已給引詣塲行支鹽如日而嚴額外夾帶貨賣之誅鹽出塲經批騐所依數騐掣所過官司辨驗放行

 其引與鹽離者同私鹽追斷商所中者鹽發賣已卽所在俱引還官運司類進造引者斬而峻懽要令家僕行

 商中鹽及塵私鹽船隻之令其竈丁勘實以附近有丁產歲實人橋充優免襍泛差徭其犯笞杖斷伏復其刑

 罪杖一百仍煎鹽諸法令許其兩浙淮河西歲遣御史行都督之又往往出風憲重臣奉詔行天下鹽以爲常

 福建鹽以行鹽無鹽地無鹽院河東塲以出有專所無鹽司乃廣東兼之僅置提舉司雲

定翰林院官制以侍讀學士朱升爲學士陳桱詹同爲直

學士○遣前國子祭酒孔克堅祀孔子於闕里○命都督

孫遇仙等一十八人祭天下嶽鎮海瀆之神○命祀馬祖

諸神築壇於後湖

 按周官春祭馬祖夏祭牧人冬祭馬步馬祖天耶星也孝經說雲先牧始養者馬社始乘馬者世本曰馬步謂

 神之災害於馬者

二月 上耕藉田旣又命 皇后率內外命婦蠶於北郊

以爲祭祀衣服○更定太廟時享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

以中元冬以冬至○元學士承旨危素學士張以寧王時

編修雷煥刑部侍郎程儒太常博士孫吾與胡益禮部員

外郎曾堅主事王肅等自北平至京詔以新製衣冠賜之

尋以素及時爲侍講學士以寧爲侍讀學士益爲禮部員

外郎儒爲刑部侍郎肅爲禮部主事○湖廣省臣言慶遠

地接八番溪洞所轄南丹宜山等處宋元皆用其酋爲安

撫使以統之天兵下廣西安撫使莫天讓首來欵附亦宜

錄用以統其民 上從之詔改慶遠府爲慶遠南丹軍民

安撫司置安撫司同知副使經歷各一員以天讓爲同知

王毅爲副使○詔立皇陵碑加 仁祖淳皇帝陵名曰英

--

陵二年復更爲皇陵立衛守之○詔增天下神祗壇於圜

丘之東方澤之西○以侍讀學士秦裕伯爲侍制

 裕伯大名人先從父仕元都就學內監登第累官至福建行省郎中會世亂棄官寓揚州復避地松江之上海

 時張士誠據姑蘇遣人招之拒不納吳元年 上命中書撥下松江起之裕伯對使者日受元爵祿三十餘年

 背之不忠也母喪未終忘哀而出不孝也乃上書中書省固辭洪武元年復檄起之稱疾不出 上乃手書諭

 之曰海濱之民好鬬裕伯智謀之上而居北地苟堅守不起恐有後悔裕伯拜書入朝裕伯辨博善爲說辭

 上命爲侍讀學士屢以故辭不允授以待制

上與侍臣論待大臣之禮劉基曰古者公卿有罪盤水加

劒詣請密室自裁未嘗鄙辱之詹同侍坐因取大戴禮及

賈誼䟽以進且曰古者刑不上大夫所以勵廉恥而君臣

之恩義兩盡也 上深然之○上與翰林待制秦裕伯論

學術 上曰爲學之道志不可滿量不可狹意不可矜志

滿則盈量狹則驕意矜則小盈則損驕則惰小則陋故聖

人之學以天爲準賢人之學以聖爲則苟局於小而拘於

凡近則亦豈能擴充其學哉裕伯對曰誠如聖言○上與

儒臣論易至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 上曰人

主職在養民但能養賢與之共治則民皆得所養然知人

最難若所養果賢而使之治民則國無虛祿民獲實惠苟

所養非賢反厲其民何補於國哉故人主養賢非難知賢

爲難○上謂學士詹同曰古人爲文或以明道德或以通

世務如典謨之言皆明白易知無深怪險僻之語至如諸

葛亮出師表亦何嘗雕刻爲文而誠意溢出使人感激近

世文士不究道德不達世務立辭艱深意實淺近卽使過

於相如楊雄何禆實用自今翰林爲文但取通道理明世

務者無事浮藻○詔修元史 上謂廷臣曰近克元都得

元十三朝實錄元雖亡國事當紀載況史紀成敗示勸戒

不可廢乃詔左丞相李善長監修召前起居注宋濂漳州

府通判王禕爲總裁徵山林遺逸之士汪克寬等十六人

同纂修開局天界寺取元經世大典諸書以資參攷又遣

儒士歐陽佑等往北平等處采訪故元元統及至正事蹟

汪克寬等至 上諭之曰自古有天下國家者行事見於

當時是非公於後世故有一代之興衰必有一代之史以

載之元主中國殆將百年其初君臣樸厚政事𥳑略與民

休息時號小康然昧於先王之道酣溺胡虜之俗制度䟽

濶禮樂無聞至其繼世嗣君荒淫權臣跋扈兵戈四起民

命顚危雖閒有賢智之臣言不見信信不見用天下遂至

土崩然其閒君臣行事有善有否賢人君子或隱或顯其

言行亦多可稱者今命爾等纂修以備一代之史務直述

其事毋溢美毋隱惡廝合公論以𡸁鑒戒旣而進濂翰林

學士禕拜待制

--

 按布衣王彞字宗常有操行爲文本經術會稽楊維神以文主盟四海彞獨薄之曰文不明道而徒以色態惑

 人媚人所謂淫於文者也作文妖數百言詆之至是與修元史

大將軍達承制遣楊璟等還征唐州先是鄧愈下唐州以

指揮朱某守之後唐州兵亂殺朱指揮蘇家寨賊將老馬

劉及南陽郡縣皆相應而起事聞故有是命璟至南陽首

諭協應者曰今天下大定唐州亂兵欲何所濟徒自速亡

耳汝等皆有生理胡爲效尤早歸田裡轉禍爲福彼如負

固罪有所歸由是協應者皆散乃轉攻唐州一鼓破之戮

其首而宥其餘南陽悉平○大將軍達等兵克河中府遂

會諸將進取陝西造浮橋渡河攻西安府○三月大軍至

西安府營長安城北其平章王武率官屬士民迎降遂遣

馮勝進取鳳翔初李思齊之奔鳳翔也 上以書諭之曰

前者遣使通問至今未還豈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歟

抑元使適至足下不能隱而殺之歟若然亦時勢之常大

丈夫當磊磊落落豈以小嫌介意哉夫堅甲利兵深溝高

壘必欲極力抗我軍不知竟欲何爲昔足下在秦中人以

兵衆地險而從之雖有張思道專尙詐力孔興等自爲保

守擴廓以兵出沒其閒然皆非勍敵足下當時不能圖秦

自王以失此機中原全爲我有向欲與足下相爲犄角者

皆披靡竄伏足下以孤軍相持徒傷物命終無所益厚德

者豈爲是哉朕知足下不守鳳翔則必深入沙漠以圖後

舉足下初入其地胡或面從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據其

地不足以爲資失其地不足以自損使兵威常彊尙雲可

也倘中原相從之衆以胡地荒涼或不樂居其心叵測一

旦變生肘腋孑然孤弱妻孥不能相保矣且足下本汝南

之英祖宗墳墓所在深思遠慮獨不及此乎誠能以信相

許去夷就華當以漢竇融之禮相報否則非朕所知也思

齊見書有降意其麾下誘之與西入吐蕃思齊惑之及是

王師至鳳翔思齊懼遂率所部奔臨洮○四月大將軍達

至鳳翔會諸將議師所向諸將咸以張思道之才不如李

思齊慶陽易於臨洮欲先取慶陽然後從隴西攻臨洮達

曰不然慶陽城險而兵悍未易猝拔臨洮之地西通番夷

北界河隍得之其人民足以備戰鬬其地產足以供軍儲

今以大軍蹙之思齊不西走胡束手就降矣臨洮旣克旁

郡自下諸將然之遂進兵克隴州秦州鞏昌乃遣馮勝統

諸衛兵進征臨洮李思齊窮迫遂舉城降時張思道弟張

良臣守慶陽聞王師克臨洮大懼亦以慶陽降顧時戴德

各將本部兵征蘭州克之大將軍送李思齊赴京入見

上以其順天愛民深嘉慰之命爲江西行省左丞不之官

食祿於京師○命博士孔克仁等授諸子經功臣子弟亦

--

令入學○徵元囘囘曆官鄭阿里等十一人至京師議曆

法占天象給廩賜服有差○陝西鳳翔府寶鷄縣進瑞麥

有一莖五穗三穗者一莖二穗者甚衆羣臣皆賀 上曰

朕爲生民主惟思修德致和以契天地之心使三光平寒

暑時五糓熟人民育爲國家之瑞葢不以物爲瑞昔帝舜

之世不見祥瑞曾何損於聖德○時倭寇劫掠蘇州崇明

沿海皆患太倉衛守禦指揮僉事翁德帥官軍捕之遇於

海門之上幫擊殺不可勝計生獲數百人得其兵器海舟

奏至詔以德有功陞本衛指揮副使其官校賞綺帛白金

有差戰溺死者加賜錢布米仍命德往捕未盡倭寇遣使

祭吿東海之神德承命往倭畏懼不復出沿海遂寧

五月大將軍徐達進征平涼張良臣復叛達怒趨至涇州

諸將以師來會達恐其黨相援乃分將抄其出入之路以

兵圍慶陽良臣挑戰擊敗之○上幸鍾山歸由龍岡步至

淳化門始騎而入謂侍臣曰朕久不歷農畆適見田者因

憫其勞不覺徒步至此國之百需皆其所出爲司牧者亦

曾念之乎朕爲此故不覺惻然於心也○六月 上嘗謂

濂曰古之帝王當晏安之餘多好神仙以朕言之使國治

民安心神恬康卽神仙也濂對曰漢武好神仙而方士至

藥武好佛而異僧集使移此心以好賢則賢者至矣天下

其有不治乎 上深然之○元也速復侵通州先是來侵

曹良臣以千人卻其萬騎至是復至 上命常遇春以所

部軍東還禦之復命李文忠爲副由遵化度鹿兒嶺敗元

將江文清於錦川獲其士馬千計至大寧也速逆戰敗走

進破開平元君又北奔追至北河俘斬其宗王慶生等遂

進攻大興文忠度其必走乃設伏截其歸路虜果夜遁遇

伏大破之斬其將𪔂住凡得軍士萬人車萬兩馬三千牛

羊五萬全師還京○七月七日次柳河川常遇春得疾而

卒年四十計聞 上震悼罷朝追封開平王謚忠武柩至

龍江 上親製文躬往祭之慟哭而還 上念其功不置

謂廷臣曰朕東撫高麗西抵土番北際沙漠南來交趾占

城莫不稽首奉命以十分而言遇春居其八九命配享太

廟肖像祀於功臣廟位皆第二追封三代皆王爵長子茂

封鄭國公次昇封開國公長女許爲王太子妃後勑葬遇

春於鍾山之陰○造太廟器成 上諭禮官曰禮緣人情

因時宜不必泥古近時祭禮俱用古邊豆之屬宋太祖曰

吾先祖亦不識此孔子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今造

宗廟祭器宜依常時用於是造酒壺盂盞及揮揓枕簟篋

笥帷帳之屬皆象平生所用○命吏部定內侍諸司官制

 上曰朕觀周禮所記未及百人後世至踰數千卒爲人

--

患今雖未能復古亦當爲防微之計古時此等所治止於

酒醬醯醢司服守祧數事今朕亦不過以備彼令非別有

委任可斟酌其宜毋令過多○大軍圍慶陽日久工保保

欲爲張良臣聲援遣將韓札兒攻破原州守將指揮陳壽

等皆陷沒徐達與諸將議以驛馬關當原州之衝遣右丞

徐禮將兵控扼馮勝亦駐軍於驛馬關之東去慶陽三十

里與禮緩急相應復令傅友德薛顯帥兵駐靈州甯正守

邠州葉國珍守彭原以遏之札兒復攻陷涇州勝等追擊

之札兒遁去初良臣之復叛也自以其城高兵精可據以

守又以其兄思道王保保爲聲援賀宗哲等爲羽翼姚暉

等爲爪牙故欲拒守以圖大功及王師圍城數戰不利遣

人赴寧夏求援皆被獲王保保援兵又爲我師所扼不能

至內外音問不通糧餉乏絕至煑人汁九泥嚥之姚暉等

知事不濟獻門納師八月二十一日達勒兵入北門良臣

投井中引出斬之慶陽平幷下平涼王保保賀宗哲皆北

遁遣薛顯等追之不及陝西悉平達等班師還京○征南

將軍廖永忠副將軍朱亮祖等自廣東班師還京 上命

皇太子率百官迎勞於龍江入見 上撫慰懽甚復命

皇太子送永忠歸第○時中原南北皆定惟僞夏主明昇

竊據巴蜀未下 上命楊璟往招諭之時昇年尙幼國事

皆決於毋彭氏及其僞丞相戴壽璟至巴蜀諭以禍福昇

欲奉國入覲牽於羣議不決璟將還復以書曉之極言大

小順逆利害之勢昇不能從○詔李文忠代領常遇春之

衆應援慶陽文忠行至太原聞慶陽已平而元兵攻大同

甚急文忠謂副將趙庸等曰吾與君等受命而來閫外之

事有利於國者專之可也今大同受敵若候進止吾恐敵

愈熾不可復制豈不失機衆曰諾遂由代出鴈門關九月

師次馬邑元邏騎數千猝至文忠與戰敗之擒其將不革

擲帖木越次白㮿驛又擒黔虜四大王時天雨雪文忠疑

有伏乃身引數騎入山察觀之前軍已駐營去敵五十里

文忠至遽令遷之復前進五里阻水爲營先遣人閒行達

大同城中方知是夜元將脫列伯果悉衆來攻文忠令鮮

食堅壁不動先以兩營誘敵督人死戰自寅至辰度其饑

疲乃分兵爲左右翼身當前鋒奮擊大破之生擒脫列伯

降其衆萬餘獲輜重馬匹無算遂進兵追孔興至東勝州

莽哥倉不見虜而還先是元主走屯蓋里命脫列伯孔興

以重兵攻大同欲圖恢復至是脫列伯被擒孔興走綏德

其部將復斬之來降元主無復南意○元史成李善長等

奉表進 上親䟽張中十事命宋濂作傳

 按張中字景華江西臨川人少習儒以春秋應進士舉不忠遂放情山水遇異人授以太極數學持天下大亂

--

 與人言避兵之方從則占逵則凶歲壬寅 上率師下豫章鄧愈困薦中召至問曰予定豫章兵不血刅市不

 易肆生民自此蘇息否中對曰未也旦夕此地當流血廬舍焚撥殆盡銕柱亦爲灰燼惟一殿存耳及指揮康

 泰反一如中言陳友諒園豫章三月不解 上舉兵伐之召問中中對日五十日當大勝亥子之日獲其首領

 其戰必在南康 上因命中從行舟次孤山無風不能進中曰當祭之祭已風大作遂達彭蠡湖常遇春與敵

 戰於康郎山被圍其勢甚危僉謂不可救中曰亥時當自出如期果出連戰輒大勝陳友諒中飛矢死降其衆

 五萬初豫章受圍 上問何日圍解中日當在七月丙戌曁報至乃乙酉葢日官筭曆是月差一日實在丙戌

 解去其他奇中往往類進中爲人狷介寡與與人言嘗戴銕冠人因號曰銕冠道人云

上以郊社諸祭壇而不屋行禮之際或雨沾服失容因諭

禮官崔亮等考求前代有宋祥符九年南郊值雨就太尉

廳望祭元經世大典壇垣內外亦嘗建屋以備風雨之文

乃詔有司於二丘壇南建殿九閒社稷壇北建殿七閒如

值風雨則於此望祭○占城國王阿答阿者遣其臣虎都

蠻來朝貢○功臣廟成敘功以徐達爲首次常遇春李文

忠鄧愈湯和沐英胡大海馮國用趙德勝耿再成華高丁

德興兪通海張德勝吳良吳貞曹良臣康茂才吳復茅成

孫興祖凡二十有一人死者肖像祀於廟生者襲其位

十月高麗使者辭歸 上以書賜其國王王顓諭以持危

保國之道戒其奉佛求福之謬而倭人出沒尤當愼禦又

以六經四書通鑑漢書賜之○命天下郡縣皆立學諭中

書省臣曰學校之敎至元其敝極矣使先王衣冠禮儀之

敎混爲夷狄上下之閒波頽風靡故學校之設名存實亡

況兵變以來人習於戰鬭惟知干戈莫識俎豆恆謂治國

之要敎化爲先敎化之道學校爲本今京師雖有太學而

天下學校未興宜令郡縣皆立學禮延師儒敎授生徒以

講論聖道使人日漸月化以復先王之舊以革汚染之習

此最爲急務當速行之○以方克勤爲寧海訓導克勤樂

於育才負笈來從者甚衆克勤據經陳義聞者悅服○遣

使致書元主書畧曰朕觀羣雄割據荼毒生靈君不能控

禦致諸將各懷不軌靡有戡定禍亂以安生民者朕乃率

諸將西平湖湘漢沔南取交廣東定吳越八閩兩江皆入

版圖茲欲息兵以觀君之爲計而君之將臣張思道李愚

齊王保保三人者不爲國謀分據秦晉互相讐殺民遭𡍼

炭朕乃命大將軍自前歲出由齊魯經洛河次燕趙我師

未至君已棄宗社去朕謂君自知胡無百年之運能順天

道歸我中國故土上策也未幾邊將來報君率殘兵留連

開平朕思君前日宗社奠安國用富實尙不能削平羣盜

今遠寄沙漠欲効漢之匈奴唐之突厥出沒不常以爲邊

患是君之計不審也方今中國盡爲我有華夏已平外夷

咸附若命將出師直抵陰山之北則君雖有百萬之衆何

能爲哉此時君卽遁逃亦將無所往矣朕以誠心待人明

--

示機策改圖易慮安分順天以存宗祀不亦善乎君其圖

十一月以廣東行省參政周貞爲刑部尙書 上諭之曰

刑以輔治唐虞不免觀舜命皋陶之辭始曰明刑終期無

刑皋陶吿舜亦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當時君臣莫不

恤刑爲重而民亦不自犯所以能致雍熙之治朕嘗觀此

深有所契卽當體之○甘露降於乾淸宮後苑蒼松之上

宋濂作頌以獻

十二月大賞平定中原征南將士徐達白金五百兩文幣

五十表裏廖永忠白金二百五十兩文幣二十表裏胡廷

瑞楊璟康茂才各白金二百五十兩文幣十七表裏傅友

德薛顯各白金二百兩文幣十七表裏馮勝顧時朱亮祖

郭興等各白金二百兩文幣十五表裏餘將士各有差

上念副將軍常遇春功勞與大將軍一體優賞○甘露降

於鍾山羣臣稱賀 上曰休咎之徵雖各以類應朕德涼

薄烏足以致斯翰林睢稼對曰聖人之德上及太淸下及

太寧中及萬靈則甘露降 陛下敬恭天地輯和民人故

嘉祥顯著起居魏觀曰帝王恩及於物順於人而甘露降

陛下寬租賦減徭役百姓歡豫神應之至以此故也學士

危素曰王者敬養耆老則甘露降於松栢此 陛下尊賢

養老之所致也宜吿於廟頒示史舘以永萬億年無疆之

休 上曰卿等援引載籍言非無徵然朕存心警愓惟恐

不至烏敢當此一或忘鑒而生驕逸安知嘉祥不爲災異

之兆乎吿諸宗廟頒之史舘非所以𡸁示於天下後世也

羣臣皆頓首謝○殘元王保保知大將軍南還自甘肅來

襲蘭州守將指揮張溫挫其鋒保保少卻遲明溫收兵入

城敵兵遂圍城數重溫堅守不與戰守鞏昌指揮於光來

援至馬闌灘猝遇保保兵戰敗被執至城下使呼張將軍

出降光大呼曰我不幸被執於等堅守徐總兵將大軍行

至矣敵怒殺之城中聞光言守益固保保進攻不利且懼

大軍至乃引兵去事聞陞溫都督僉事遣官諭祭光尋命

配享功臣廟○御史中丞章溢卒 上憫悼親製文遣人

祭之

 按溢有文武才蒞官所至有成績天性孝友撫世酬德一本於誠每臨大事議論不避權勢必折衆而後已凡

 有諍論 上委曲從之平生嘉言善行不可勝紀至是母喪悲戚過度營葬親負土石感疾而卒

上與侍臣論及古之女寵寺人外戚權臣藩鎮夷狄之禍

曰木必蠧而後風折之體必虛而後病乘之國家之事亦

猶是矣漢無外戚閹寺之權唐無藩鎮夷狄之禍國何能

滅朕觀往古深用爲戒然制之有其道若不惑於聲色嚴

宮闈之禁貴賤有體恩不揜義女寵之禍何自而生不牽

--

於私愛惟賢是用苟犯政典裁以至公外戚之禍何由而

作閽寺近習職在掃除供給使令不假兵柄則無寺人之

禍上下相維大小相制防耳目之壅蔽謹威福之下移則

無權臣之患害藩鎮之設本以衛民使財歸有司兵必待

符而調豈有跋扈之憂至於禦夷狄則修武備謹邊防來

則禦之去不窮追豈有侵暴之虞凡此數事嘗欲著書使

後世子孫以時觀覽亦社稷無窮之利也侍臣頓首曰

陛下此言誠有國之大訓萬世之明法也願著之常典以

𡸁示將來○上嘗以事詰責丞相李善長劉基謂善長勲

舊且能和輯諸將 上曰是數欲害汝汝乃爲之地耶

上欲以楊憲爲丞相基與憲素厚以爲不可 上恠之基

曰憲有相才無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義理爲權衡

而已無與焉者也今憲不然能無敗乎 上曰汪廣洋何

如曰此𥚹淺觀其人可知 上曰胡惟庸何如基曰此小

犢將舊轅而破犂矣 上曰吾之相無踰於先生基曰臣

非不自知但臣疾惡太深又不奈煩劇爲之且孤大恩天

下何患無才願 明主悉心求之如目前諸人臣誠未見

其可也

 按國初將才甚衆相才卻尟陶安章溢繼卒當時可目者實無踰於劉基使其爰立事業當有可觀繼此其桂

 彥良

占城國遣平章蒲日麻都來貢言安南以兵侵擾其國遣

翰林編修羅復仁兵部主事張福齎詔至兩國皆聽命罷

兵○李文忠以所俘脫列伯等獻京師 上曰彼亦爲其

主耳事敗至此情有可矜其釋之仍賜冠服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