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皇明從信錄/卷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八 皇明從信錄
卷九
卷十 
本作品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

皇明從信錄卷之九

   東莞 陳 建輯   秀水沈國元訂

己巳洪武二十二年

正月改大宗正院爲宗人府以秦王爲宗人令晉王爲左

宗正周王爲左宗人楚王爲右宗人

二月禁武臣不得預民事○遣行人齎勑幣賜溫州府平

陽縣知縣張礎勑曰朕惟郡守縣令民之師帥其職惟在

愛民乃者通政司言浙江金鄕衛因造軍器意在擾民爾

平陽縣知縣張礎執法不從卽具以聞朕深嘉歎縣令之

職實稱焉特遣使以鈔三千錠內酒一封往勞以旌爾號

爾其領之○魏敏卓敬等凡八十一人爲給事勸發   

三月庚午朔遣使命穎國公傅友德等道軍分駐溯農縣

用衛所操練友德駐沅州申國公徐允恭駐常德曹國公

李景隆駐安陸開國公常昇駐辰州靖寧侯葉昇駐襄豫

普安侯陳桓駐岳州雄武侯周武駐武昌吉安侯陸仲亨

駐蘄州安陸侯吳傑駐恭陵東平侯韓勳駐黃州東川侯

胡海駐寶慶南雄侯趙庸駐長沙宣寧侯曹秦駐瞿塘宣

德侯金鎮駐施州靖海侯吳禎駐衡州江陰侯吳高駐永

州金寧侯孫恪駐沔陽延安侯唐勝宗駐黃平都督張銓

王誠孫彥駐桂陽忠州道州信國公子湯鼎六安侯子王

--

威駐長寧夷陵 諭友德等曰西南蠻夷自昔號稱難服

所以然者其高山深林草木叢密夏多霧雨地氣蒸濕蛇

虺蚊虻之毒隨處而有人入其境不服水土則生疾病所

以功多不就今得爾報已平東川降阿資大勢已定然諸

蠻夷易變生亂朕恐大軍一回彼復跳梁嘯聚豈不重勞

吾將士乎今且還軍分駐要地一以休息士卒一以儡制

夷蠻使至爾等一如所諭○上以天下無事憫諸將老歡

保全之詔從公侯各還其鄉於是定遠侯王弼武定侯鄭

英權要侯兪通源各陛辭 上賜王弼緡錢五萬造銀羅

農鈔二千錠與葺先鑑黃金二百兩白金二千兩鈔二千

錠彩段三十表裏安富厥家英通源各賜賚有差

 臣建曰我 太祖之報功臣可謂無所不周無所不厚矣崇其爵焉重其祿焉未也復有山田之錫焉有佃戶

 儀仗戶守墳尺之錫焉賞延於世嫡焉未也衆子庶子皆官之焉非子尙公主則女爲王妃焉猶未也其還報

 也有安高厥家之金帛焉有造第之緡錢焉有葺先塋之鈔錠焉自秦漢而下報功之典未有如此其周且犀

 者厥後功臣多不克終者無亦其自取也夫

四月置詹事院秩正三品以兵部尙書致仕唐鐸爲詹事

前俱以廷臣兼東宮輔導至是 上謂吏部臣曰朕觀歷

代賢明之君於輔導太子必擇忠正賢良之士今東宮官

屬未設衆務無所統領唐鐸爲人謹厚有德量宜當是任

其以鐸爲詹事仍兼尙書之祿

 鐸鳳陽虹縣人重厚愼密大誥稱其始友及臣數十年交不知變色絕不稱惡鼕其德量可見

詔以兀良哈之地置朵顏泰寧福餘三衞

 兀良哈山戎也歷代爲渾莫奚爲奚契丹時大軍征敗北胡朵顏元帥等各差人來朝願爲外藩詔以其地置

 三衛自全寧抵喜峰近宣府曰朵顧自錦義歷廣寧至潦河曰泰寧自黃泥窪踰瀋陽鈇嶺至關景因福餘以

 其酋爲指揮等官各統所部自是每歲朝貢

徙江南民田淮泗

五月狼洞黃平蠻作亂潁國公傅友德討平之置興墜衛

𨽾貴州都指揮使司

六月周定王去國之鳳陽遷雲南尋遣還國

七月召征南將軍傅友德等還京師○擄也速送兒弒其

主脫古思帖木兒而立坤帖木兒

八月更定大明律○徵趙撝謙爲瓊州敎授

 撝謙餘杭人雅追古學欲探造化之原嘗與修正韻徵爲是官作瓊臺布學範六書本義聲音文字通揆造化

 經綸圖說補前聖戒書以興斯文爲己任蠻俗自茲嚮風載名臣

十一月百夷思倫發入貢謝罪○詔論故元兀納失里大

王○上謂侍臣曰興治之要當進君子退小人也兵部尙

書沈縉對曰君子小人未易識 上曰獨行之士不隨流

俗正直之節必異庸常譬如良玉委於汚泥其色不變君

子雜於衆人德操自異何難識也縉又曰自古君子常少

小人常多亦患難去 上曰善者進之足以勸善惡者去

--

之足以懲惡故太陽出而羣陰伏賢者舉而不仁者遠夫

何難去哉○上與學士劉三吾論治民三吾言南北方俗

不同有可以德化有可以威制 上曰地有南北民無兩

心帝王一視同仁豈有彼此之閒汝謂南方風氣柔弱故

可以德化北方風氣剛勁故當以威制然君子小人何地

無之君子懷德小人懷威施之各有攸當烏可槩以一言

乎○上論守成之道曰人常慮危乃不蹈危常慮患乃不

及患車行於峻坂而仆於平地者愼於難而忽於易也保

天下亦如御車雖治平何可不愼○撫德州同知陳龔爲

太僕寺少卿

 龔故元南臺御史大夫福壽之子坐事當戎上念其父死節恃宥之擢是職仍賜鈔錠

十二月徵士梁寅卒

 寅字孟敬臨江人家貧力學累舉於鄉不第遂棄舉業一時名士多與之交元爲集慶路儒學訓導以親老辭

 歸時天下兵起遂隱居敎授及我明興徵天下名傳修述禮樂寅就徵已六十餘矣時以禮樂制度分爲三局

 寅在禮局中討論精審諸儒推服書成將授以官寅以老病辭歸結屋石門山四方士多從之學稱爲梁五經

 至是卒年八十二所著有周易參議詩書嶺義周禮考註春秋考義及漢唐以來君臣事畧宋元史節要及石

 

雲南西平侯沐英入朝 上以諸夷慴服命卽囘鎮○南

安侯兪通源卒

 源巢縣人虢國公通海弟也巢湖歸階洪武三年以平閩楚功封祿千五百石七年加二千石後以黨事發子

 從祖誅不得嗣

高麗國相李仁人囚禑而立其子昌爲玉遣使姜伯淮來

貢尋仁人子成桂廢昌而立定昌國院君王瑤主國事○

魯王卒 上諭禮部李原名曰父子天性謚法公義朕不

得以私恩廢公義可謚曰荒

庚午洪武二十三年

正月命晉王成祖分道伐虜○貴州苗叛延安侯唐勝宗

討平之○贛賊湖蠻叛命東川侯胡海爲征南將軍帥師

十萬討之師渡九溪大庸度天火嶺六古卑洞擒獲蠻酋

夏三八古皮等械送京師還次賀山擊斬蠻兵千餘分道

勦捕散毛部落俘獲亦千計還京尋以公侯還鄕側賜海

金銀鈔幣歸老於家是年海卒○進士王希曾言其母任

氏之喪以改嫁服止朞年願終三年之制 上命禮部議

之尙書李原名奏曰不喪出母古之制也布曾之母旣以

失節難渝定製詔從之○通政使茹瑺引奏潮州府學生

陳質言父戍太寧已死今有司取其補伍自念從幼荷國

敎育願賜卒業 上謂兵部尙書沈縉曰國家得一卒易

得一才難此生旣有志於學可削其兵籍遣歸進學縉對

曰此生學未見成效若遂削其兵籍則缺軍伍 上曰人

才必養之未用之先而用之旣成之後事有輕重難拘一

--

律苟軍士缺伍不過失一力士耳若獎成一賢才以資任

用其繫豈不重乎○定馬政

 初江南人俱以十一戶養一馬江北鳳陽廬州等府滁和二州止一戶養一馬 上念其勞逸不均命江北民

 增至五戶養一馬仍命太僕寺江南江北各有北馬萬匹爲孳生種馬其餘悉發草地牧放江北之人每戶再

 給鈔三百貫別市種馬孳生以補見缺之數其正從爲二匹官止歲收一駒餘聽民自鬻其飛熊廣武英武三

 衛牧馬亦如江北五戶之例

二月考定王國合祀山川諸神 上曰王國有嶽鎮卽以

嶽爲正次海次鎮次瀆風雲雷雨之神又次之於是禮官

爲圖以進使頒之列國復命東海則燕齊皆祭東嶽東鎮

齊魯皆祭西海秦蜀皆祭晉祭北海○國子祭酒宋訥卒

 訥在成均倡學規立師道宿弊以釐至是疾卒 上爲文遣官致祭故事文臣四品無給喪費者給自公始又

 遣行人致祭於家爲治墳塋官其次子復祖爲司業

涼國公藍玉討西番敗其衆於大渡河○龍州知縣陳敬

爲吏部侍郎

三月燕王師至迤都故元太尉乃兒不花丞相咬住忽哥

赤知院阿魯帖木兒等皆降先是燕王出古北口諭友德

等曰吾與諸將軍受命提兵沙漠掃淸胡虜今虜無城郭

居止其地空曠千里行師必有耳目不得其所難以成功

諸將皆諾卽發騎哨得虜跡知乃兒不花等馳廬帳於迤

都遂進兵適大雪諸將欲止燕王曰天大雪虜必不虞我

至宜乘雪速進遂抵迤都隔一磧虜不知也乃先遣指揮

觀童徑詣虜營觀童與乃兒不花有舊至卽相抱持而泣

倉卒之頃我師已壓虜營虜衆大驚乃兒不花等欲上馬

走觀童諭以燕王至毋恐乃兒不花素聞燕王威德遂不

去觀童引之來見燕王降辭色以待之卽賜之酒食令醉

飽慰諭遣還營虜甚喜過望遂無遁意將至營又復召來

如是者三於是悉收其部落及馬駝牛羊而還遣人報捷

京師詔乃兒不花等將校三百餘人入朝獻其銀印金銕

牌倂所受元宣命以乃兒不花爲留守中衛指揮使阿魯

帖木兒爲燕山中護衛指揮咬住爲副都御史忽哥赤爲

工部侍郎賜紗帽金帶襲衣鈔錠有差

 我 聖祖於北虜未嘗須臾忘情雲自克元都平關隴後命大將軍徐達副將軍李文忠分道東西並出者二

 又專命徐達總兵北征者一而偏師勷擊不與焉當時民厭兵革亦甚苦其勞費故解縉等屢以爲言然不知

 我 聖祖每一命將出師拳拳以不殺爲戒以不得已爲言豈樂勤兵於遠者哉其神謀遠畧蓋知國家之後

 患在此虜耳觀其載之 祖訓有曰東南諸夷限隔山海後世勿得輕伐惟北虜我之世仇不可不嚴爲備禦

 則我 聖祖屢征沙漠之心豈得已哉及 成祖繼之亦嘗三 犂虜庭蓋其心卽 聖祖之心其所以伸威

 於萬里之外者將以重休於萬世之久也卒之二百年閒四夷雖有侵陵未爲大患而已已之變也先敢於犯

 順致問有不共戴天之仇則 聖祖之深喜而過詁答至是爲大險矣其與漢高安劉之說又將遠遏之之爲

 文墨之臣所能窺測哉嗚呼當時東據遼東西抵甘肅而大寧興和開平東勝乂相聯終其閒所以南離甚窗

 而備禦此虜者爲甚嚴也其後大寧移而前迨之道迂興和開平沒而京師之屛薄東勝受降失而河套之患

--

 殷又哈密不復吐魯番日肆憑陵而匈奴之右臂不可斷至於今日則薊州之防甚危而宣大之徼大潰又岌

 岌乎剝膚之災矣氈裘猖獗日異月殊雖盜賊窮發於中土倭夷跳梁於海濱而國家所當加意者則莫先於

 

四月置龍里衛指揮使司○築京城外垣

閏四月置五軍斷事司曰稽仁稽義稽禮稽智稽信○除

百官朞年奔喪之制

 舊以遇祖父母伯叔兄弟喪俱得奔訃至是吏部言祖父母伯叔兄弟皆是朞年服若俱令奔喪守制或一人

 連遭五六期喪或道路數千里則居官日少更易數繁曠官廢事今後除父母承重者丁憂外其餘期年服制

 不許奔喪但遣人致祭從之

施南忠建二宣撫司蠻叛涼國公玉討定之○置平壩衛

指揮使司

五月詔在京官三年皆遷調○賜韓國公李善長死先是

善長坐他累削祿一千四百石旣又以有胡惟庸黨類爲

言者 上亦未之究也是春榜列功臣猶前善長會有星

變其占爲大臣災 上疑之時大殺京民之怨逆者善長

請免其黨數人 上大怒遂賜善長死

 按韓國之獄當時羣臣皆不敢捄惟解縉虞部郎中王國用論奏善長𡨚狀辭極剴切事竟不行王書曰竊見

 太師善長與 陛下同一心出萬死以得天下爲勳臣第一生封公死封王男尙公主親戚皆被寵榮人臣之

 分極矣志願足矣天下之富貴無以復加矣若謂其自圖不軌尙未可知而今謂其欲佐胡惟庸者揆之事理

 大謬不然人情之愛其子必甚於愛其兄弟之子安享萬全之富貴哉豈肯僥倖萬一之富貴哉雖至病狂亦

 不爲矣善長於惟庸則姪之親耳於 陛下則子之親也豈肯舍其子而從其姪哉使善長佐惟庸成事亦不

 過勛臣第一而已矣太師國公封王而已矣尙主龍妃而已矣豈復有加於今日之富貴者乎且善長豈不知

 天命之不可倖求取天下於百戰而艱危也哉當元之季欲爲此者何限莫不身爲虀粉世絕宮沔僅保首領

 者幾人哉此善長之所熟見也且人年邁頽精神意慮鼓舞倦矣偸安苟容則善長有之曾謂有血氣之強暴

 動感其中也哉又其子事 陛下托骨肉至親無纖芥之嫌何得忽有深仇急變大不得已之謀哉凡爲此者

 必有深仇急變大不得已而後父子之閒或至相挾以求脫禍圖全身未有平居晏然都無形跡而忽起此謀

 者此理之所必無也若謂天象吿變大臣當災則殺人以應天象夫豈上天之意哉今不幸已失刑而臣懇惻

 爲明之猶願 陛下作戒於將來也天下孰不曰功如李善長又何如哉臣恐四方之解體也事枉𡨚延羣臣

 杜口竟無一人爲 陛下言者臣誠愧恥忘其踈賤冀 陛下萬一感悟甘就鼎鑊無恨

以肅淸逆黨事命刑部尙書楊靖備條亂臣情詞播吿天

下凡二十人

 韓國公李善長列侯胡美唐勝宗陸仲亨費聚已故侯顧時陳德華雲龍王志楊璟朱亮祖梅思祖陸聚金朝

 興黃彬都督毛讓薛顯陳方亮耿忠於琥

詔求仙人張三丰

 按三豐一名玄玄洪武初入武當山修煉魁偉美髯寒暑一衲或處窮寂或游市井浩浩自如傍若無人時呼

 爲張邋遢有問之者終日不答一語或與論三敎經書則吐辭滾滾皆本道德忠孝每事來輙先知之所啖斗

 升輙盡或辟穀數月自若也登山其行如飛或隆冬臥雪中齁鼾如常時旣入武當往來天柱五龍南巖紫霄

 諸名勝洪武辛酉道士富平丘玄淸遇之爲弟子三豐使居五龍自結草菴於展旗峯北洪武庚午拂袖長往

 不知所在至是 上遣三山道士請三豐遣朝了不可覓召丘玄淸至與語悅之拜監察御史賜之室辭不受

 超擢太常卿

--

 雙愧歲抄雲璚枝玉楬屬仙家未識人閒有此花淸致不沾凡雨露高標猶帶古煙霞歷年旣久何曾老舉世

 無變莫浪誇便欲載囘天上去擬從博望借靈槎此詩三豐蘧老詠揚州瓊花以自況也永樂初復累遣使致

 書求之書函雲皇帝敬奉書眞仙張先生足下全文亦見雙槐歲抄仍命給事中胡濙徧往物色之不可得粵

 濱逸史曰語雲神仙有無何杳茫天下豈有仙人盡妖妄昂今觀國初周顚仙及張三丰之事則又歷歷皆實

 有不可盡以爲誣者要之天地閒目有一種仙風道骨但仙凡路陷不可力致而強爲也

六月定東宮司經局官制○選用耆民有才德知故典者

○都勻安撫司散毛散狗長官司蠻民作亂涼國公藍玉

遣鳳翔侯張龍等討平之○詔禮部制公侯伯屯戍百戶

印復賜銕冊曰曩者朕與羣雄並驅於諸將中拔其出羣

者爲帥首以統軍自渡江來平定天下今三十餘年念諸

將老矣令其錦衣還鄕特命爾爲百夫長各率兵百十有

二人以護衛其家俟其壽老子孫成襲則兵皆入衛罷其

屯戍爾尙欽哉

 先是公侯伯各賜卒百十二人爲從者曰奴軍至是年老賜歸設百戶一員領其軍以護衛之給以印冊俾自

 耕食於是魏國開國曹國宋國信國穎國涼國諸公西平江夏長興江陰東平宣寧安慶安陸鳳翔靖寧會寧

 懷遠景川崇山普定鶴慶東川武定潘陽航海全寧西涼定遠永平諸侯皆給以兵時號銕播軍

七月在外軍衛水馬驛符驗時多假以營私乃令都布按

三司仍舊其各衛所追取之若有急俾乘快船以行

八月召涼國公玉還京尋詔還鄉賜賚甚厚仍命工部具

舟送之時宋國公馮勝平涼侯費聚皆予還鄕各賜金銀

鈔幣有差○改鑄監察御史印

 先是旣分參院爲河南等道每道鑄印二其文皆曰繩愆練繆守院御史掌其事若無事則藏其印於內府有

 事則受印以出復命則納之至是副都御史袁泰言各道印篆相類乃命改其制守院印十三如浙江道則曰

 浙江道監察御史印具廵按印則曰廵按浙江監察御史印餘亦如之惟浙江江西直𨽾府州縣事煩劇每道

 置印十餘皆五

定使節之制其式如漢節長三尺旌牛尾三重

九月以福建右參政王純爲浙江左布政使

 按純故元進士入國朝歷官右參政嘗持節撫論麓川平綱宣慰司贈遺金具固卻不受或勸曰不受固善恐

 蠻人懷疑生變不若受之乃受而悉以輸雲南布政司庫

十月命劉基孫劉薦襲封誠意伯復以基次子仲璟爲閣

門使

 初基爵止其身不世襲旣而基積忤胡惟庸爲所害基子𤩊爲江西參政又爲惟庸黨沈玄木所脅發憤成疾

 卒於官及惟庸敗 朝廷憫之命璉子薦襲封增祿二百六十石共食祿五百石賜銕劵子孫世襲

命禮部試侍郎張智翰林劉三吾同徵至耆儒臨安錢宰

等修纂書傳 上以蔡氏書傳註說多有未安者命儒臣

開局翰林院凡蔡氏傳得者存之失者正之又集諸家之

說足其未備書成賜名書傳會選命禮部刊行

 按野記雲 高皇帝聖學起僅以尙書咨羲積惟天陰鎮平民  節蔡沉汁誤常問犖臣七政左發然丁綸修

 咨祿與穰居以蔡氏暫說對 上曰朕自起兵迨今未嘗首步覽居可徇儒生腐談因命諸儒臣改正爲書傳

 命戰刻事天下學者其畧曰凡前元科舉尙書昔以蔡復爲主考其天文一節已自差謬謂日月隨天而左旋

--

 今印觀乾象甚爲不然當依朱氏詩傳十月之交註文爲是又如洪範內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一節俱以

 天言不如陰騭下民乃天之事相協厥居乃人君之事天之陰騭於民者何風雨霜露均調四時五穀結實立

 烝民之命此天之陰騭也君之相協厥居者何敷五敎以報民閑五刑而弼致使強不能凌弱衆不得暴寡而

 各安其居也若如蔡氏之說則相協厥居事皆付之於天而君但安閒自若奉民勤民之政畧不相與又豈天

 佑下民作之君師之意哉

時幷令儒臣修孟子節文先是 上覽孟子至草芥寇讐

之說大不然之謂非臣子所宜言議欲去其配享詔有諫

者以不敬論且命金吾射之刑部尙書錢唐抗疏入諫輿

襯自隨袒胸受箭曰臣得爲孟軻死死有餘榮 上見其

誠懇命太醫院療其箭瘡而孟子配享得不廢至是乃命

修孟子節文凡不以尊君爲主如諫不聽則易位及君爲輕之類皆刪去

 水東日記雲錢宰被徵至京同諸儒修纂尙書會選孟子節文暇日微吟曰四鼓鼕鼕起著衣午門朝見尙嫌

 退何時得遂田閭樂縣到人閒飯熟時察者以聞明日文華宴軍進諸儒而諭之曰昨日好詩然曷嘗嫌汝何

 不用憂字宰等驚悚謝單未幾皆遣還

詔刊行韻會定正時洪武正韻頒行已久 上以其字義

音切未盡命翰林重加校正學士劉三吾言前太常博士

孫吾與所編韻書本宋黃公紹古今韻會凡字切必祖三

十六母音韻歸一因以其書進 上覽賜名曰韻會定正

命刊行之

十一月以重慶府永川縣知縣王佐爲翰林侍讀○置景

東蒙化二衛

十二月購遺書福建布政司進南唐書金史蘇轍古史○

擢夷陵州學正張智爲禮部試左侍郎鞏昌敎授李本立

爲翰林院編修○國子生程通言其祖父以罪謫居陝西

年過七十無他子孫侍養乞放還鄕里俾得就養 上憐

其志從之○是年潭王梓暴卒○航海侯張赫雄武侯周

武卒

 按赫以歲督海運功封者後追論藍黨國除武以從平西番功封侯至是九十子與襲指揮

相人袁珙入燕

 珙鄞縣人字廷玉少游海上遇異人授相術論人吉凶輒騐燕王聞其名密召至北平一見伏地叩頭仰對曰

 殿下龍質鳳姿天高地厚大明麗中神畧內蘊眞太平天子燕王問度在幾何時對曰年踰四十紫髯過臍當

 是時撥亂反正萬邦一統王喜留府中久之已而乞歸靖難後召珙爲太常寺丞子忠徹序班出金錢幣厚賞

 珙廵狩北京召珙父子至行在出入禁廷未幾珙請老卒贈太常少卿忠徹能傳父術建文初 文皇召問忠

 微對曰天命有之無憂也獻人象大成書靖難後除忠徹戎籍會有言楚王子重瞳者遣往視還奏無他異宣

 德中常侍 上言天顏慘肅恐宗人有急變謀 上者未七日樂安反書至官尙寶少卿致仕卒年八十三

辛未洪武二十四年

正月命都督劉眞創立甘肅城池操練軍馬及提調屯種

二月擢河閒府景州學學正胡委安試國子祭酒○上閱

漢書賜民爵之令謂侍臣曰漢高祖立社稷施恩惠賜民

之爵子孫相仍以爲法或遇有事輙賜民爵至二級三級

--

者又聽民轉移與子甚無謂也夫爵所以命有德禮曰以

賢制爵豈可濫及乎且天下之人無賢不肖槩賜以爵則

賢人君子何以爲勸高帝貽謀若此誠未盡善○改封豫

王爲代王漢王爲肅王衛王爲遼王○以海運及防倭戰

船所用油漆棕纜悉出於民爲費浩繁命種桐漆樹於朝

陽門外鍾山之陽

三月廷試進士賜許觀等三十一人及第出身有差○故

元遼王阿札失里寇邊屯朵顏山命傅友德郭英總兵討

之師至哈者舍利王友德遽下令班師虜聞之以爲然越

二日復趣師深入至黑領雅山等處次洮兒河獲人口馬

匹甚多還至金鞍子山復征黑領寒山至磨鎌子海打蘭

尖山追虜酋札都遂征黑松林之北野人所居熊皮山追

達達兀剌罕掩襲虜衆大獲人馬而還

 定遠黃金曰穎公之爲將也英姿颯氣猛奪虎貔出奇制勝料敵如神鉄騎長驅橫騖千里或降王破國或斬

 將搴旗威震朔南胡虜畏其犂庭蠻夷爲之褫魄豊功甚烈足以冠策府而銘𪔂彝蓋天眷 聖祖啟萬年之

 興運故生此名臣摧陷廓淸佐成混一不拔之業如此夫豈偶然而已哉建按我 朝論開國功臣必以六王

 爲稱首然以傳穎公之勲烈較之其猶在寧河東甌之上與開平岐陽比肩乎柰何卒累黨禍襲封無聞今六

 王之後咸復侯封而無人爲穎公訟者惜哉

徐輝祖李景隆藍玉桑敬馬鑑嚴麟朱銘徐質陳義徐增

壽往陝西等處防邊賜詔有差○上謂廷臣曰朕嘗命寺

人發庫藏中古鏡十餘以鑑容貌多失眞召冶工數人問

之莫能答最後一人言範模不正故鏡偏邪照人失眞朕

聞之愓然感悟人君主宰天下心有不正百度乖矣正心

之功其可忽乎

四月鑄渾天儀○上謂後軍都督沐春曰虜人遠遁塞外

淸寧已置大寧都司及廣寧諸衛足以守邊其守關士卒

已命撤之而山海關猶循故事其七站軍士雖名守關實

廢屯田養馬自今一片石等關每處止存軍士十餘人譏

察逋逃餘悉令屯田

五月詔定文武官封贈遵舊制一品封贈三代二三品封

贈二代四品至七品封贈一代時廷臣有奏庶子襲父職

例止封贈嫡母而不及所生母劉三吾亦奏宋制以子貴

母亦以生子之秩封贈詔從宋制○更定六科官制

六月頒書籍於北方學校

七月定生員巾服之制 上以學校爲國儲材而士子巾

服無異吏胥宜有以甄別之命工部製式以進 上親視

必求典雅凡三易其制始定襴衫用玉色絹布爲之寬袖

緣皁絛軟巾垂帶由是士子衣冠綽有古風

 傳信錄雲 上有天下欲密察民情僞數爲微行一日至神樂觀見一道士於窓下結絹巾問曰此何物耶對

 曰此網巾也用以裹之頭上則萬髮皆齊矣 上去明日朝罷 上曰召神樂觀昨日結網巾道士來至則命

--

 爲道官仍命取其網巾十三頂頒示十三布政司使人無貴賤皆首裹網巾遂爲定製蓋自元以前無此

 建按我 太祖創法垂憲不獨見於禮樂瑁政之大雖士庶巾服之微亦莫不創制宜民若此後聖雖有作者

 其莫之能易也夫

以彭友信爲北平布政使

 按友信以貢至京師遇 上微行占虹霓詩二句雲誰把靑紅線兩條和雲和雨繫天腰命續之友信應聲曰

 玉皇昨夜鑾輿出萬里長空跨玉橋 上大悅問其籍命翌辰候於竹橋同入朝友信如言候久不至遂入朝

 召信上殿前問故具以實對曰此秀才有學有行遂授是職

八月皇太子廵撫陝西○命都督宋晟劉眞統兵征哈密

哈密去肅州千餘里虜所城也晟等兵至其城破之擒其

僞王子別列怯豳王桑里失哥知院岳山等殺其國公阿

朵只俘獲虜衆千三百人及金印一銀印二悉送京師○

賜長興侯耿炳文緡錢五萬造第鳳陽鈔二千錠與葺先

塋黃金四錠白金四十錠鈔一千錠彩段三十表裏優老

於家○翰林院侍讀陳迪爲山東布政司參政捕蝗弭盜

民甚德之

九月遣主事寬徹御史韓敬評事唐政使西域○定文武

百官入朝次序○詔定建寧貢茶額例

 按天下產茶去處歲貢皆有定額惟建寧茶品爲上所產有探春先春次春紫筍及薦新等號其所進者必碾

 而揉之爲大小龍闡 上以重勞民力罷造龍團惟採茶芽以進

罷閣門使○嘉興府通判龐安復私鬻鹽徒送京師而以

鹽賞其獲者戶部以其違例罰償鹽入官且責取罪狀安

上言律者萬世之常法例者一時之旨意豈可以一時之

例壞萬世之法今欲依例而行則於律內非應捕人給賞

之言自相違背自失信於天下也 上是之詔論如律

十月南豐縣典史馮堅言九事一曰頤養聖躬以爲民社

之福二曰愼擇老成之臣以爲諸王之福三曰攘夷狄以

爲中國之福四曰精選有司以爲民生之福五曰褒封祀

典以勵忠烈六曰減省宦官以防內權七曰調易邊將以

防外患八曰採訪廉能以懲貪墨九曰增置關防以革奸

弊書奏 上曰所言知時務達事變但調易邊將一說未

然若邊將數易則兵之材力勇怯虜之出沒情狀山川形

勢險阻不能熟知何以制敵使其如趙克國班超輩惟恐

任之不久何以數易哉然堅之言關於政體者多是可嘉

也遂命吏部擢堅爲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以吏部考功

主事周丹爲新化縣令

 丹初繇進士授新化令在官以廉勤稱門無私謁吏卒不敢欺驗民貧富及丁稅多寡第爲上中下籍記之遇

 有賦役隨輕重使之故民不擾而事易集至於獄訟文讀皆躬理之吏胥不得爲奸罷諸役作民晏然安業流

 民之歸者益衆滿考課最陞考功主事旣而縣民蕭俊等詣關乞命再任 上命吏部俾復爲縣令仍命禮部

 宴賞而遣之

湖廣寶慶衛百戶舍人倪基言四事一任用武臣二制民

--

之產三興舉社學四選賢授職 上嘉之命參贊淸平衛

軍事

十一月命賞民閒子弟能誦大誥者○皇太子還自陝西

志欲定都洛陽爲圖以獻

十二月命景川侯曹震往四川治道路震至瀘州按視有

支河通永寧界乃鑿石削崖直接其地以通漕運復闢陸

路作驛舍郵亭駕橋立棧自茂州一道至松磻一道至貴

州以達保寧通陝西由是往來便之○勑禮部清理釋道

二敎凡各府州縣寺觀雖多但存其寬大可容衆者一所

倂居天下僧道有創立菴堂寺觀非舊額者悉毀之○龍

江衛吏以過罰書寫值母喪乞守制吏部尙書詹徽不許

吏擊登聞鼓 上切責徽曰吏雖罰役天倫不可廢使母

死不居喪人子之心終身有歉夫與人爲善猶恐其不善

者若有善而阻之何以爲勸徽大慙吏得終喪○是年擢

寧海儒學訓導閻文爲燕府右長史南昌儒學訓導曾恕

爲周府左長史徽言訓導秩滿例陞敎諭今授長史越資

宜試職 上曰師儒職雖卑其道則尊不可以資格論遂

實授仍賜冠帶文綺襲衣

壬申洪武二十五年

正月征古州諸洞蠻首克銀賴洞及三門合水古州蒲洞

克銅鑼蠻○命五軍都督府程督天下衛所在屯軍人樹

桑棗柿栗胡桃之類○穎國公傅友德請懷遠等縣官地

爲田圃 上曰爾食祿數千而猶請地獨不聞公儀休事

乎德慙而退○靖江王守謙卒

 按守謙南昌王孫文正子也初文正有罪謫死桐城上育守謙於宮中敎訓甚篤旣長俾之靖江而陰戰險

 狎比小人肆爲淫虐 上未忍置於法召還京師戒諭之守謙復肆怨望作詩譏刺 上復容貸使居鳳陽力

 田冀知稼穡艱難以保富貴經七年以其久歷艱苦復其爵鎮雲南奢縱如故軍民怨咨猶不忍置罪仍召還

 安置鳳陽益復橫恣強取牧馬暴掠一鄉乃召至京笞而禁錮之至是卒以其長子贊儀爲世子恭愼好學能

 

二月兪通淵兵克龍里四寨又克灑洞及赤沙上黃洪州

迷洞○詔凡親王及功臣賜謚令禮部行翰林院擬奏請

 洪武之尙爲吳也諸功臣死事及有勞而夭者皆榮公侯之爵而傳之謚其於宗室諸子王尙有評卽魯秦二

 王猶命之曰荒曰愍不以子故廢天下公故終高帝世文臣弗謚也武臣卽都督弗贈侯伯弗謚也至建文而

 侍制王禕得謚文節矣文臣之有謚自禕始也其謚小臣者亦自禕始永樂制嚴矣終 太宗世文臣之得謚

 者僅姚恭靖廣孝胡文穆廣而恭靖之爵則公也文臣之有謚僅文穆一也洪熙初始大合故臣凡勞於國值

 於靑宮三品而上易名者十餘人而後文臣之謚廣然宣英之代猶斤斤焉持其柄而不輕予故文臣之有榮

 願也則瑕弗掩也文宗之以爵也文愍之以事也庶幾寓貶矣婦人之有謚也自后妃而外則死節也公主之

 有謚也自 仁宗之憚愛女始也乳媼之有謚與乳媼之夫之有謚也亦自 宣宗始也方士之有謚也自

 世宗始也謚而四字淫矣而使方士得之謚淫矣富世宗之季又得二字焉夏文愍持秉則同列皆中謚及

--

 身以罪死易世而後牽復所得者中下謚也繼而嚴氏持秉則其子爲市焉非 上所甚注懷者必宥而後得

 卽得之不腆不上謚及身以罪竄削弗謚也夫謚者人主之春秋尊則稱天以命之不尊則與天下共隙之而

 柰何爲大臣修怨賈利地也然則如之何其必畧採唐朱故事遇大臣以謚請有兪旨則翰林之司篆者爲議

 而定二謚焉以授禮科科詳之復議而上之閣臣復衷而取 上裁凡文臣二品以上及勛臣親公必謚侯伯

 之蒞軍府加保傳必謚謚兼美惡二品以下自卿佐以迨庶僚有德行政術亦有謚謚則言官請之禮部裁之

 有美無惡可也自國初以至先後勛臣若傅友德徐輝祖之類文臣若章溢唐鐸胡儼魏源之類武臣若劉玉

 馬永王效之類諫臣若楊瑄黃鞏王思楊爵之類儒林若吳與弼陳獻章胡居仁之類文苑若李夢陽何景明

 楊愼李攀龍之類追之以謚可也勛臣若李善長馮勝廖永忠耿炳文丘福之類文臣若陳循徐有貞之類追

 之以謚謚而不盡蔽瑕可也又若干謙者易之以上謚可也萬安劉吉汪鋐張瓚者易之以下謚可也凡此數

 者皆謂與天下共隙之操法於賞罰之外而勿使人得而議其後者也

列侯諸將練兵西北諸塞○高麗李成桂幽其主瑤而自

三月克楊潮三達及龍寨兩洞俘斬蠻賊數多諸洞悉平

○舳艫侯朱壽率舟師海運

四月二十五日 皇太子薨謚曰懿文○涼國公藍玉征

罕東西戎部落○都督總兵聶緯討建昌叛酋月魯帖木兒

五月兪通淵班師回京 上進封越雋侯○陞陝西寧夏

衛副千戶何忠爲指揮僉事先是忠以所管軍士缺伍削

官以副千戶郭德代之忠乃詣闕自陳 上問曰爾非萬

戶何勝孫乎忠對曰是也 上諭兵部曰忠之祖勝昔爲

萬戶克滁和二州有功及渡江父震亦從征有功後勝父

子俱死行陣今忠雖坐軍律當免然念其祖父宜報之於

是宥忠罪陞爲本衛指揮僉事子孫世襲

六月西平侯沐英卒 上哭之慟輙視朝親製文遣祭封

黔寧王謚紹靖

 時英守雲南聞 皇太子薨號泣不輟遂致失聲飲食爲少是月丁卯卒年四十八塑像功臣廟仍配享太廟

 贈三代皆王爵英爲人寬洪沉毅識明而見高謀深而慮遠臨事果斷賞罰明信用兵如神有功不伐居貴不

 驕凡得 上賜悉以給將士故能得其死方其鎮雲南也𥳑官僚條惠政剔奸蠧恩威並施敎化大行雲南遂

 爲樂

選秀才張宗濬等俾隨詹事府左右春坊分班直入華蓋

殿侍講畢近前說民閒利害田裡稼穡閒陳古今孝弟忠

信文學材藝日以爲常

七月 上御右順門與侍臣論治道因及理亂 上曰爲

治之道有緩急治亂民不可急急則益亂撫治民不可擾

擾則不治故烹鮮之言雖小可以喻大治繩之言雖淺可

以喻深○敎官訓導有給由到京者 上問民閒疾苦岢

嵐州學正吳從權山陰縣敎諭張恆皆以守職在學於民

事無知對 上以二人槪言不知詐也乃歷指古人身在

田畆其心常在朝廷舉伊尹甯戚漢賈誼董仲舒唐馬周

宋李沆事以責之復諭宋儒胡瑗爲蘇湖二用敎授其敎

--

諸生皆兼時務治民治兵水利算數等事當時得人皆繇

其敎授有法今汝所言平日在學不出不出則所敎何事

民情不知世務不通所訓生徒雖有聰明賢才亦爲汝等

所壞使天下敎官皆效汝等所爲朝廷焉能得人顧謂刑

部臣曰若二人者立心不誠豈能爲聖賢之敎虛縻廩祿

無補於時宜竄之極邊其以榜諭天下學校使爲鑒戒○

琉球中山王察度遣子弟學於國子監 上喜禮遇獨優

賜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來朝貢

 按琉球在海東南自福建梅花所開洋順飆利殷七日可至漢魏及唐宋不通中國隋嘗遣兵虜其男女五千

 人元遣使招諭亦不從洪武初國分爲三中山王察度山南王承宗山北王怕死芝皆遣使朝貢其俗以盈虛

 爲晦朔以草木爲冬夏人皆去髭黥手羽冠毛衣無禮節好剽掠旣遣人學於國學夷習稍變奉正朔設官職

 被服冠裳陳奏表章著作篇仆有華風焉

命普定侯陳桓往陝西修連雲棧以入四川都督王成往

貴州平險阻治溝澗架橋梁以通道路

八月葬懿文皇太子○改建宗人府五府六部太常司官

 時刑部已置西北太平門之外乃以宗人府吏戶禮兵工五部列於廣敬門之東中左右前後五府太常司列

 於廣敬門之西悉改造令規模宏壯命主事高有常董其役

靖寧侯葉昇坐交通胡惟庸事覺伏誅○頒醒貪𥳑要錄

上諭廷臣曰四民之中士最爲貴農最爲勞士之最貴者

何讀聖賢之書明聖賢之道出爲君用坐享天祿農之最

勞者何當春之時鷄鳴而起驅牛秉耒而耕及苗旣種又

須耘耨炎天赤日形體憔悴及至秋成輸官之外所餘能

幾一或水旱蟲蝗則舉家遑遑無所望矣今居官者不知

吾民之艱至有刻剝而虐害之無仁心甚矣於是命戶部

臣備錄文武大小官品歲給俸米之數以米計其用穀之

數又計田畆出穀之數與其用力多寡而爲之書至是編

成賜名曰醒貪𥳑要錄頒布中外俾食祿者知所以恤民

九月立嫡長孫允炆爲 皇太孫以修撰黃子澄兼少詹

事侍東宮講讀○遣都督宋晟總兵征罕東西番叛寇俘

斬七千餘人獲馬二千五百牛羊十萬而還○遣都督周

興總兵討故元逆臣也速迭兒先是藍玉北征虜主脫古

思帖木兒走至也速迭兒之地爲所弒其部屬皆奔散來

附至是興等進討追至徹徹兒山犬敗之胡寇自是不敢

近邊者十餘年○時朝廷訪求通曉曆數推往知來試無

不驗者必爵及封侯食祿千五百石山東監生周敬心上

疏切諫

 其畧曰國祚修短在德厚薄非曆數可定 陛下但當修得則皇祚可傳萬世何必問諸小技之人耶乂言

 陛下連年遠征臣民萬口一辭皆知爲恥不得其傳國寶欲取之耳臣閒傳國寶出自戰國楚平王時以卞和

 所得之玉琢之天  皇秘之名曰御璽自是以來歷代珍之遂有是名    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

--

 是知仁乃人君之寶玉璽非寶也且戰國之君趙先得寶而國不守五代之君皆得寶皆不旋踵而亡蓋徒知

 王璽之爲寶而不知仁義之爲寶故也天下治安享國長久者莫如三代三代之時未有玉璽是知有天下者

 在仁義而不在北璽亦明矣今爲取寶使兵革數動軍民困苦是忽眞正之大寶而易無用之小寶也 聖人

 智出天下明照萬物何乃輕此而重彼愛彼而不愛此耶又言方今力役繁雖戶口雖多而民勞者衆賦歛過

 厚倉廩雖實而民窘者衆敎化博矣而民不悅所謂徒善也法度嚴矣而民不服所謂徒法也昔者汲黯言於

 漢武帝曰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効唐虞之治乎方今國則願富兵則願強城池則願高深宮室則

 願壯麗土地則願廣人民則願衆於是多取軍士廣積錢糧征伐之功無虛日土末之工無已時如之何其可

 治也又言洪武十二年欽錄天下官吏十三年連坐胡黨十九年起天下積年民害二十三年大殺京民不分

 臧否一槩殺之豈無善人君子誤入名項之中方今水旱連年未臻大稔未必不由殺戮無辜感傷和氣之所

 致也疏奏 上頗納其言自是北征之議稍息

 菽園雜記謂此䟽三千餘言餘若通鈔法愼刑賞罷充軍等事皆切時弊無官守言責而能直言極諫如此何

 其壯哉不可民也

以方孝孺爲漢中敎授詔許水陸給舟車赴任至官日與

諸生講習聖學蜀獻王聞其賢命世子受學名其讀書之

廬曰正學

 孝孺字希古台州寧海人父克勤知濟南府有異政孝孺聰穎絕倫雙眸炯炯一目十行俱下積寸爲文雄邁

 醇深鄕人呼爲小韓子見典冊所載聖賢遺跡欣然有願慕之志從宋濂游同門多天下名士一旦盡出其下

 先章如朗翰蘇伯衡皆自謂弗如孝孺顧未視文藝恆以明玉道爲己任進修所詣月異而歲不同世咸以爲

 朱厓復出嘗臥病絕糧亦處之泰然洪武十五年以吳臣薦召見 上喜其舉動端整謂皇太子曰此莊士也

 當吾其才以輔汝試靈芝甘露論 上每而試舉子輒親定高下註選至孝孺憂不註曰異人也吾 不能用

 留爲子孫光輔足矣孝孺歸仕曰著遠若將終身至是復徵至 上方重賞罰以其志奪致仕謂若右曰今非

 用孝孺時乃除是職 陳建曰孝孺在洪武建文閒卓然爲一世儒宗洪武末太祖 大唐遺令必先召孝孺

 孝孺固曠重異才而我 太祖所以待之者亦異矣語曰知臣莫若君若我 太祖深知孝孺哉

高麗權知國事李成桂請更國號 命改爲朝鮮○疏鑿

溧陽銀堡東埧河道

 自十字港至沙子河凡三千九百六十丈又沙子河至膜脂垻凡三百六十丈計役嘉興等府州民丁三十五

 萬九千七百人崇山侯李新督其工

十一月藍玉兵次栢興州遣百戶毛海以計誘致月魯帖

木兒檻送京師伏誅遂於卬部州築城置越雋衛鎮守之

○命儒臣重定中外文武百官品階勲祿之制惟醫學陰

陽僧道官不給祿

十二月以馮勝傅友德李景隆藍玉詹徽茹常任亨泰杜

澤楚樟唐鐸楊靖皆兼東宮師傅等官

閏十二月翰林學士劉三吾罷三吾自陳婿戶部趙勉夫

婦坐法皆素失敎誨當引退以勵廉恥吏部以聞遂免官

○上患熱病危甚諸御醫進藥皆無効俄有赤腳僧詣闕

下雲天服尊者及周顚仙遣進藥視其藥一曰溫涼藥二

斤一曰溫涼石一塊其方用金盆盛石磨藥注之沉香醆

以服 上服在未時至酉末遍體抽掣藥之効也其藥味

香若菖蒲而醆底凝朱紅彩迥異是夜病癒精神日強

--

癸酉洪武二十六年

正月中軍都督僉事徐司馬卒

 司馬御賜名字從政世爲揚州人元季兵亂司馬生九歲無所依 上得之養以爲子旣長出入侍左右屢從

 征伐有功歷陞中軍都督僉事二十五年帥師征越雋還至成都疾作至是卒司馬好文學品恭謙讓撫綏士

 卒賑恤貧窮尤敬士大夫公事之暇退居一室蕭然如韋布之士自少富貴家無餘資人皆賢之

二月𨖚東開元衛軍士馬名廣上言五事一曰瀋陽廣寧

義州舊皆有學今宜復舊二曰天下學校敎育人才其出

於工商技藝之家者稍涉膚淺卽欺人傲物管子曰工商

雜類不預士伍萬一任之以政必無益於治三曰狹鄕之

民遷於寬鄕地有餘而民力不給則分兵以屯之庶民無

游食之憂兵無坐食之害四曰兵老而家無丁者除其籍

庶免有司勾補之勞五曰今華夏治安夷狄遠遁正歸馬

放牛之日外衛軍士老死者免補且漸收蕃衛移置京畿

命禮部擇其可者行之授吉安太和縣縣丞○晉王統山

西河兵出塞捕虜○曹國公李景隆市馬西番○殺涼國

公藍玉吏部尙書詹徽

 按玉始以常聞平妻弟從征累功至大將所向多克捷素狼愎不學詩功橫暴兼以假子數於嘗奮民田民訴

 之御吏玉執御史棰而逐之北征還私載無算比度喜峯閽閽吏以夜不卽誚設門而入 上聞之怒會有訏

 其陰事者 上語責之玉不爲眞員乞上宴容止悖傲總兵在外專薊曰刑罰於違詔出師迢征西歸意望進

 爵時已封涼國公 上命如人傳下不喜曰吾功不得爲太師乎及奏事 上不允下退曰疑我矣遂爲逆謀

 錦衣衛指揮蔣獻上吿捕訊 上集羣臣廷訊王強辯轉展攀染不肯服吏部尙書詹徽叱王吐實無徒株連

 人玉大呼曰徽卽吾黨遂幷殺徽時鶴慶侯張翼普定侯陳桓舳艫侯朱壽吉安侯陸仲亨南廡侯趙庸靖寧

 侯葉昇翰林典籍孫實等數百千家皆坐逆黨凡戮數萬人

上以諸司職有崇卑政有大小無方冊以著成法恐後之

蒞官罔知職任政事施設之詳乃命克部同翰林院儒臣

倣唐六典之制自五府六部都察院以下諸司凡其設官

分職之類類編爲書至是始成名曰諸司職掌詔刊行頒

布中外○驗封主事翟善署吏部事尋爲尙書 上自卽

位以來封賚功臣皆稽考前代典禮凡封爵祿食禮儀等

差悉倣唐宋之制其閒因時損益皆適其宜然諸功臣多

武人不知書往往恃功驕恣踰越禮分甚或肆情廢法奢

僭不度及藍玉以反誅籍其家見其服舍器用僭侈踰制

上因詔翰林院稽考漢唐宋功臣封爵食邑之多寡及名

號虛實之等第編輯爲書名曰稽制錄御製序文頒示功

臣使之朝父省覽以遏其僭奢

三月 上諭戶部曰朕捐內帑之資付天下耆民糴粟以

儲之正欲備荒歉濟飢民也若歲荒民飢必候奏請道途

往返動經數月則民之飢死者多矣爾戶部卽諭天下有

司自今凡遇歲飢則先發倉廩以貸民然後奏聞著爲令

四月太白經天京師大早求直言錄囚徒

--

五月陝西民有坐事謫戍邊妻病留中途其弟夫婦請代

往監送者聽之御史責弟不當代兄幷罪監送者其人訴

於朝 上曰弟之代兄義也監送者能聽其代是亦有仁

心矣命賜其弟道里費而倂賞監送之人○魏國公徐輝

祖崇山侯李新奏考稽制錄所載公侯家人及儀從戶存

留如制餘請給付有司 上命發鳳陽𨽾籍爲民

六月郁新茹常嚴震直爲戶兵工部尙書

八月詔褒異浦江鄭氏累世同居家範克篤里人王氏効

之遣官𥳑拔二家子弟年三十以上者赴闕旣至令自推

舉乃以鄭濟爲左春坊左庶子王勲爲右春坊右庶子

 浦江鄭氏自其祖綺敎子孫勿異爨至濟傳十世矣食指至千餘人田賦各有所司凡出納雖絲毫咸有文可

 覆無敢私諸婦惟事女工不使與家政子孫馴行孝謹執親喪哀毀三年不御酒肉家畜兩馬一出則一爲之

 不食其家僮施慶居親喪哀泣不輟亦三年不御酒肉其所感如此家以田多推擇爲糧長數以事入覲 土

 識之後被人妄訐其家與權臣通財時嚴通財黨與之誅犯者不問實與不實必死而覆其家其宗長鄭濂與

 從弟湜兩人事先就吏 上獨憐之曰袁知鄭門無是也人誣之耳擢湜福建布政司參議 上問濂治家所

 以長久之道對曰守家法不聽婦人言而已 上深嘉之至是尙書嚴震直述其家世孝友以聞遂有是詔

徙慶靖王於韋州原封慶陽名余妃所生

九月復以劉三吾爲翰林學士○河南按察司僉事王平

廵按至孟津有司歛衆財以賂平平械其人幷所賂來奏

上嘉平得憲臣體命賜平文綺襲衣及鈔百錠書吏衣鈔

減平之半仍以勑書勞勉之○頒大成樂器於天下令有

司如式製造以祀孔子

十月徙封岷莊王於雲南○改建翰林院詹事府太醫院

於皇城東南宗人府後○勑宗人有文武才能堪任用者

宗人府具名 上考驗陞轉如常選法宗人有罪宗人府

卽訊量罪降爵重者奪爵爲庶人不卽刑

十一月東莞何迪作亂廣東指揮使司遣兵擊敗之獲送

京師伏誅○封皇子橞爲谷王以劉璟爲谷府長史提督

調燕代肅𨖚慶寧六府事○擢泰州訓導門克新爲左蠶

善紹興府敎授王俊華爲右贊善時天下學官入覲者

上親詢以民閒政事得失在列者多應對不稱旨獨克新

敷奏亮直俊華善文辭故有是擢 上召二人謂之曰腰

所以左克新而右俊華者重直言故也

十二月永鑑錄成頒賜諸王其書輯歷代宗室諸王爲虐

悖逆者以類爲編直敘其事又輯歷代爲臣善惡可勸懲

者名曰世臣總錄頒示中外𤛆臣

甲戌洪武二十七年

正月勑建漢壽亭侯關羽廟於雞鳴山之陽與歷代帝王

及功臣城隍廟並列通稱十廟雲○詔武官子弟習騎射

○改中都留守國子監爲鳳陽儒學○榜示天下寺觀僧

--

道俱不許奔走於外及交搆有司以書冊稱爲題䟽強求

人財其一二人於崇山深谷修禪及學全眞者聽三四人

不許毋得私剏菴堂若遊方問道必自備路費毋索取於

民所至僧寺必揭周知冊驗實不同者拏送有司問充軍

不許民閒兒童私自削髮爲僧違者幷兒童父母皆坐罪

○上諭工部曰人之常情安於所忽飽則忘飢煖則忘寒

不思爲備一旦卒遇凶荒則茫然無措朕深知民艱百計

以勸督之俾其鹹得飽煖比年以來時歲頗豐民庶給足

田裡皆安若可以無憂也然預防之計不可一日而忘爾

工部其論民閒伹有隙地皆令種植桑棗且授以種植之

法又令益種綿花率蠲其稅歲終具數以聞

二月都督劉德商暠廵視兩浙防倭○上與侍臣論人主

聰明不可使有雍蔽學士劉三吾曰人君惟博集衆論任

用賢能則視聽廣而聰明無所蔽若信任奸邪隔絕賢路

則視聽聰明爲所蔽矣 上曰人主以天下之耳目爲視

聽則是非無所隱而賢否自見昔唐玄宗內惑於聲色外

蔽於權姦以養成安史之亂及京師失守倉惶出幸雖田

夫野老皆能爲言其必有今日者玄宗雖恍然悔悟亦已

晚矣夫以田夫野老皆知而玄宗不知其蔽於聰明甚矣

使其能廣視聽任用賢能不爲邪妄所惑則亂何從生哉

○陞行人司馬正七品左右司輔爲從七品行人爲正八

品凡設官四十員

 先是所任行人多孝廉人才 上以其將命四方往往不稱使指至是始命以進士爲之幾齎捧詔勑奉使外

 夷諭勞賞賜祭祀徵聘賢才賑濟飢荒整點軍馬等事則遣之餘非奉旨諸司不得擅差行人之任重矣

三月廷試進士賜張信等及第出身有差信浙江海寧人

○都督楊文魏國公徐輝祖安陸侯吳傑練兵防倭

四月詔陜西乾州立唐忠臣渾瑊祠○更定蕃國朝貢錢

五月定武職比試襲職凡內外指揮千百戶子孫未及二

十歲者襲職至年二十乃比試年及者卽與試初試不中

襲職者惟食半俸二年後再比中者食全俸不中者降充

軍○推恩功臣官至二品以上者皆得賜第於鄉置享堂

樹碑先墓官爲給費○卻安南朝貢○詔免孝子郝安童

軍役

 按安童永州祈陽縣人父玄戍定邊已卒安童補役以母老無他兄弟供養且有姑守節老而無依詣闕自陳

 上憐復其身

六月 上與侍臣論曰昔楚莊王謀事而當羣臣莫能逮

朝而有憂色魏武侯謀事而當羣臣莫能逮朝而有喜色

夫喜者矜其所長則志滿志滿則驕驕則淫佚敗日至矣

憂者憂其不足則志下志下必能虛心而受人則人孰不

樂吿以善道故莊王卒霸諸侯以興楚國武侯侵暴鄰國

--

而魏業日衰故人君遜志納善人臣以道事君則天下之

事無不濟矣

七月 上因改定書傳謂儒臣劉三吾等朕每觀天象自

洪武初有黑氣凝於奎璧今年春暮其氣始消文運當興

爾等宜考古證今有所述作以稱朕意於是禮遇諸儒甚

厚各賜以綺繒衣被

八月遣監生人才督天下吏民修農田水利○詔國子諸

生習讀春秋○詔賜文武百官鈔命宴於醉仙樓

 時海內太平 上欲與民偕樂乃命工部作十樓江東諸門外令民設酒肆接四方賓旅其樓有鶴鳴醉仙謳

 歌鼓腹來賓重譯等名旣而又增作五樓至是皆成故有見詔

九月靑州府日照縣民江伯兒以母病割脇肉食之不愈

乃禱於岱嶽祠誓雲母病癒則殺子以祀旣而母病癒竟

殺其三歲子祭之有司以聞 上怒曰父子天倫至重禮

父爲長子三年服今百姓無故賊殺其子絕滅倫理亟捕

治之勿使傷壞風化遂逮伯兒杖一百謫戍海南因命禮

部定議旌表孝行事例行於天下禮部議曰人子之事其

親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有疾則托之良醫投以善藥

至於呼天吿神情文懇切之至此爲人子所當爲也臥冰

割股前古所無雖出於後世亦是閒見至若割肝殘害尤

甚且如父母止有一子割肝割股或至喪生臥冰或至凍

死使父母無依宗祀永絕反爲不孝之大者此皆愚昧之

徒務爲詭異以驚世駭俗希求旌表規避徭役割股不已

至於割肝割肝不已至於殺死違道傷生莫此爲甚自今

人子遇父母有疾醫治弗愈無所控訴不得已而割股臥

冰亦聽其所爲不在旌表之例詔從之○寰宇通志書成

 按此書分爲八日東距遼東都司又自遼東東北至三萬衛西極四川松藩衛又西南距雲南金齒南逾廣東

 崖州又東南至福建漳州府北至北平大寧衛又西北至陝州甘肅爲驛九百四十浙江福建江西廣東之道

 各一河南陝西山東山西北平湖廣廣西雲南之道各二四川之道三爲驛七百七十六凡天下道里總計縱

 一萬九百里橫一萬一千七百五十四里四夷之驛不與焉

勑論禮部曰自古國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以後

子孫不過遵守成法以安天下葢創業之君起自厠微備

歷世故艱難周知人情善惡恐後世守成之君生長深宮

未諳世故山林初出之士自矜已長至有奸賊之臣徇權

利作聰明上不察而任之變更祖法以敗亂國家貽害天

下故日夜精思立法垂後永爲不堪之典如漢高祖刑白

馬誓曰非劉氏者不王以後諸呂用事遂致改其法至國

家大亂劉氏幾亡此可以深戒者朕少遭亂離賴 皇天

眷命剪除羣雄混一天下卽位以來勞神焦思定製立法

革元弊政至於開導後世復爲祖訓一編立爲家法俾子

孫世世守之耳禮部其以朕祖訓頒天下諸司俾知朕立

--

法垂後之意永爲遵守後世敢有言更改祖法者卽以奸

臣論無赦

十月罷建岷王宮殿 上諭工部曰邊境土木之工必度

時量力順民情而後爲之今雲南土廣民稀軍餉轉輸民

力甚勞苦若復加興造之役非惟時力未可於民亦有所

不欲岷府姑爲棕亭以居俟十五年後民富力紓作之未

晚爾工部遣人馳驛往諭雲南守臣罷其役

十一月阿資復叛西平侯沐春討之阿資走○鳳陽府泗

州盱眙縣耆民劉本等詣闕言知縣方素易在職三年民

受其惠今以母喪去官乞留復任從之復遣使賫勑往勞

素易受賜詣闕謝恩復命賜宴於禮部陛辭請歸喪母而

後任詔許之

十二月申定皇城門禁約凡朝參午門先放直日都督將

軍及應直帶刀指揮千百戶鎮撫散騎舍人然後文武官

以次而入不許攙越○女直部野人寇𨖚東命都督宋晟

劉眞率兵討之○是年太子太師穎國公傅友德暴卒○

定遠侯王弼卒○永平侯謝成坐法下獄死○安南國王

陳叔明卒葬於安生山謚曰藝

 按叔明明王季子也號恭定孝友恭儉博學明敏裕王立拜爲左相裕王大而無嗣廷議立明王已故庶長子

 恭肅子忘名爲王叔明爲太師忘名所出不正宗族輕賤之旣嗣位居喪不戚舉勒多愆遠賢瞿邪大失人心

 時宗人作亂捕斬枉濫幷欲盡去陳氏之望太師行違垌蠻留之宗族官僚相繼尋至勸太師還國以靖君側

 哽咽謝曰諸君早返城邑善護明君易亂致治尊安社稷某死而受賜某得罪於主脫身逃竄待斃山林幸矣

 豈敢有他諸君幸勿相迫衆皆喧譁逼請就道遠近歡聲震天將至都老將阮吾郎敎恭肅子出手書罪已辭

 位已而擁出迎謝恭肅子伏地請罪太師仆地相持慟哭曰主上何至此臣之不幸豈意有今日也右相拔劍

 厲聲曰天命討罪罪人安得多言相王豈可以煦煦之仁失於大義乃叱將軍扶去促有司備禮奉太師卽王

 位廢恭肅子爲昏德公王人城謁廟涕泣吿曰今日之事非臣意所及以社稷故不得辭免有乖忠孝慙懼在

 懷願自黜尊榮以少酧素志乃下令勿用王車轝衣服器物黑漆無以金寶丹朱其於飲食服用依前節儉終

 身之喪歿世無改乃革亂政率舊章明賞罰用賢良宗族男女之孤幼者盡收鞠養宮中視同已出訪其力不

 能婚嫁葬送者助之末流支泒咸被恩憐戚里盎若春和國人感化俗習漸有古風以己子不才難堪重事使

 弟右相恭宣嗣位同聽政是爲睿王睿王征伐不復子睍嗣無道叔明涕泣而廢之以睿王小子顒入嗣位觀

 其一心惟在社稷得人有而不與大公無我亦可謂海外之賢君矣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