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神仙濟世良方/上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神仙濟世良方
上卷
下卷 

壽星序[編輯]

嘉慶二年,余降乩於陽曲尉之官舍時,鶴等正以神仙濟世良方告成,因請序於余。覽竟濟世驗之費苦力者亦良哉!皆推

南極老人漫題。

序曰[編輯]

李白雖非才士,但嘉慶元年冬月,鶴亭等三人,常請乩仙,吾愛其雅,故頻頻降機與爾等聯

醉學士青蓮

壽星大仙[編輯]

不矬不胖不身低 宮開南極紫薇西
大道無為千萬億 修成仙壽與天齊
(呂巖)

鐘離大仙[編輯]

紅臉先生出自然 飄飄雙髻醉如顛
逍遙天上胸膛露 卻是蓬萊第一仙
(李白)

果老大仙[編輯]

白發銀須一老翁 紙驢騰起碧雲空
元功九九誰能似 八洞天仙可並鐘
(洞賓)

李鐵拐大仙[編輯]

本來出世自飄然 換骨超凡亦有緣
誤殺當年名鐵拐 多因指李姓訛傳
(鶴亭敬題)

呂大仙[編輯]

玄妙觀前看畫鶴 人間普度大慈仙
(何仙姑)

曹大仙[編輯]

不作皇親愛作仙 白雲深處鶴蹁躚
自從海島逢師後 伏虎降龍在九天
(青蓮居士)

藍大仙[編輯]

山水西湖好 吾居更有情
竹籃常作伴 采藥四時春
(采和自題)

韓大仙[編輯]

齒白唇紅在妙年 不知何處煉成仙
手持玉笛偏多趣 飛去飛來白鶴旋
(藍采和)

何大仙[編輯]

楚楚衣裳豐麗殊 世人休認是麻姑
自從八洞升瑤島 愧煞人間說丈夫
(涇源謹識)

醉學士[編輯]

坐石銜杯興未闌 一年四季不知寒
詩成百首天然趣 看月雲中煙氣漫
(醉學士自題)

董大仙[編輯]

生前大義重倫彜 死後瑤池王母知
千載修來成大道 司文書卷不輕離
(張玉娥題)

許大仙[編輯]

合浦前生結善緣 慈親夢兆得珠先
當年克盡倫常誌 今日瑤池並董仙
(張玉娥)

張大仙[編輯]

當年歌舞盡皆春 看破人間不染塵
修煉元功千載後 瑤池今日伴仙真
(董雙成題)

葛真人[編輯]

修隱歸東海 山中葛米鮮
經綸不用世 且作大羅仙
(張玉娥)

昴日星君[編輯]

辰升於東 遵行有度 耀九洲 照臨下土 分野晉疆
乃眷西顧 驅除心疾 如鑒肺腑 星列此方 人其多福
(鶴鳴敬誌)

華真人[編輯]

至哉華聖 豈惟醫博
燎毒荊州 欲除奸惡
玉帝駕前 香煙漠漠
(度世謹題)

劉大仙[編輯]

脫卻朝冠棄紫衣 儒妝退出豈寒微
清泉半畝金蟾影 養得真元入翠薇
(鶴舉謹識)

柳大仙[編輯]

滿腹燦珠璣 懷才未遇時 清貧甘自守 磊落復誰知
心厭紅塵路 神根據碧柳枝 司文南鬥下 指點賴仙師
(鶴翔)

紅鸞侍者[編輯]

梅嶺別含香 養親有異方
而今天上恨 猶望白雲鄉
(鶴亭敬題)

壽星論人子息[編輯]

壽星曰:人生子嗣,雖曰天命,豈盡無人事哉。有男子不能生者,有六病。六病為何?一精衰者子者女子不能生者,有十病。一胎胞冷也;一脾胃寒也;一帶脈急也;一肝氣郁也;一痰氣盛也冷者子果老曰:男女之病,各有不同,得其病之因,用其方之當,何患無子哉。

呂祖論治病法[編輯]

平治法:氣虛,用六君子、四君子湯;血虛者,用四物湯;腎虛無火者,用八味湯;腎虛有用胡哉。

奇治法:一味而成功,不必借重二味也。如吐,只用瓜蒂一味足矣,不必再添別藥,反牽製湯飲於上水谷轉,偶治法:方中不能一味奏功,二味兼而治之。吐血用當歸、黃;中寒用附子、人參;中熱之物子足故必兼用參以挽回於絕續之頃也;中熱之癥,上焦火氣彌漫,不用降火之品,何能救焚,用元肺金通,其形治法:四肢頭面,有形可據而治之也。如目痛則治目,頭痛則治頭,手痛則治手,腳痛則如手之麻木乃氣倘舍外形而求皮五分甘草一錢得桂枝始能入手經

又論人參性[編輯]

世人用不起人參者,黨參可代。醫家往往用洋參代,大錯。黨參即先朝之人參也。如今力薄,無力吃參,黨參加倍用之可也。(後有諸大仙製黨參法,功比人參。)有人得脾經之病,如水瀉乃脾氣不溫,血痢乃過於燥熱而成此癥。水瀉用白術一兩,車前子五錢。二味煎湯立效。血痢不同,有腹痛不痛之分。痛者乃火熱也,用歸尾一兩黃連三錢枳殼二錢白芍一兩廣木香二錢甘草一錢蘿蔔子二錢。用水煎服;不痛者乃寒也,用白芍三錢當歸三錢蘿蔔子一錢枳殼一錢檳榔一錢甘草一錢。用水煎服。水瀉者,乃一時水氣浸脾,用白術以利腰臍之氣血,車前分消其水勢,此正治之法也。

藍大仙曰:白術、車前利腰臍,消水氣。然白術亦能健脾,健脾水自消,原不必借重車前。

神耳曹大仙曰:血痢者,肝克脾土,雖因脾土之濕,又加暑熱暗浸,瓜果內傷所致。終因肝木火而血韓大仙曰:血痢雖有痛不痛之分,其實皆火熱而挾濕氣也。論理二方俱可通治,而呂仙分別蓋火邪則火李鐵拐大仙曰:按血痢,呂仙指為火邪挾濕,此乃壯實人之痢言之也。然內傷勞倦與中氣虛幹姜,內傷熱湯

又論治人當分強弱[編輯]

呂祖曰:人有南北之分,分於強弱也。南人之弱不及北人之強也,然南人亦有強於北人者,偏陰者宜果老曰:是。

又論病知生死[編輯]

呂祖曰:知病之生死而後可為醫,生中知死,死中知生,非易易也。傷寒七日不汗死是也予獨邪火不死如酣死入藥,正足以死之也。此死中之生而辨其死也。

華真人曰:真奇絕之文。

又治癆瘵之癥[編輯]

呂祖曰:癆瘵之癥,用不得霸藥,宜用清火之味。方用∶熟地五錢地骨皮五錢(藥雖多而五味服,神又有一法治人虛癆未成,癆瘵之癥。方用:熟地一兩山藥一兩山茱萸三錢麥冬三錢五錢治前方服之不效,必有癆蟲屍氣。另有一方:鬼箭三錢鱉甲一兩地栗粉半斤生何首烏半兩。各半料即無汗葛真人曰∶此病難治,非偏於熱,則偏於寒;非多於清,即多於補。當時無可遵之方,今呂不妨少同服,則水勝陰常不足,似皮一錢半山人之善用六味劉真人曰∶癆已成,最難治,有蟲以食人之氣血也。若徒補其氣血,而不知殺蟲之品,飲食入殺蟲八兩鱉打成糊為丸曹仙曰:未成癆病,將要成者,方用:熟地一兩地骨皮五錢人參五分北五味五分白術一錢山藥三錢白芥子一錢。水煎服。妙在平補,無偏勝之弊。雖熟地多,有參、術以行氣,自易製其膩滯,故轉奏功。倘謂參、術助陽,熟地過濕,舉世不知其要也。

柳守真曰:吾有一方,治癆蟲神效。榧子半斤鱉甲一斤地栗粉八兩獺肝一付白薇四

董仙治臌脹方[編輯]

甘遂三錢牽牛三錢。水三碗,煎半碗,服之,瀉水即愈。瀉極用人參一錢茯苓三錢薏仁一兩山藥五錢芡實一兩陳皮五分白芥子一錢。水煎服,一劑即愈。但忌鹽一月可也。

治痿癥方:元參一兩熟地三兩麥冬四兩山茱萸一兩沙參三兩五味子五錢。水煎服

又治心痛暴亡、非寒即火方[編輯]

炒梔子五錢白芍五錢。煎湯服下,下喉即愈。寒當用人參一錢白術三錢肉桂八分附意治腹痛極甚至手足皆青,救若少遲必至立亡,此腎經感受寒邪也。急溫命門之火,佐熱其心桂一錢吳茱萸五分幹姜五分。水煎服,即愈。

昴日星君曰:余亦有方,但不同耳,中惡中痰。方用:人參三錢茯苓五錢天南星三錢治心痛有火神效方:貫仲三錢白芍三錢梔子三錢甘草二錢。水煎服,即止痛也。

呂祖、華真人同議治乳蛾方[編輯]

但得乳蛾,火多寒少,兼亦有寒者,如面白身戰,人多認其寒也。而不知火伏於內,外現寒治火癥方用:大黃一錢青黛一錢冰片五分硼砂一錢皂針一錢寒水石一錢。共研細如寒者,藥不能下,用生附子切片貼腳心,可少刻自松,然後服藥。方用生蘿蔔汁、生薑汁華真人曰:人有得雙蛾者,人以為熱也。喉腫痛,痰如鋸不絕,茶水一滴不下,豈非熱癥下出味三凡人腎水大耗,元陽不能下藏,無水以養火,火必上越,火沖上而咽喉口小不能任其出入,梗何大仙曰:陰虛雙蛾之癥,余亦有一治法:用附子切片一錢,鹽水炒,將一片含在口中,即

藍大仙治喉痛方[編輯]

咽喉忽然腫痛,生雙蛾者,飲水不下,此癥實火易治,虛火難治。實火世人已有方∶山豆根咽喉火,味二錢喉腫閉塞,水不能下,有藥安能施乎?另有一法:用附子一個破故紙五錢。各研末調如糊

呂祖治噎食方[編輯]

廣木香五分 生地一錢 炒當歸一錢 酒炒檳榔一錢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 濃樸一錢。水又治過經隔、經傳、傷寒。方用:麻黃一錢 柴胡一錢 濃樸一錢 石膏五錢 知母一錢生。

隔經傳方:人參五錢 石膏五錢 知母一錢 青蒿一兩 柴胡二錢 白芍三錢 半夏一錢 道實治第三日少陽與厥陰兩感,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再傳一方:人參一兩 麥冬三錢 當歸一 傷寒發斑,死癥也。亦有不同,有遍身者,有隻心窩內者。遍身者,似重而反輕;心窩有者錢甘元參治人得兩手不能下者,將人抱住,縛在柱上,把木棒打去,病患自然來隔,而手自下矣。

當二下

葛真人論脈訣[編輯]

內經已暢言之也。後王叔和又發明之,尚有未備者。脈訣大約言愈多,則旨益晦,吾簡以切則九知曹大仙曰:脈訣原不必多,多則反晦,明言十法至簡至要,可以為萬世之法。

葛真人製黨參代人參法[編輯]

要真潞黨,河南、陜西者不用。用盤盛之,加大米數撮,用碗蓋好,蒸三次,換米三次,用

又論傷寒相舌秘法[編輯]

白苔者邪火未甚,用小柴胡湯;舌黃色者心熱,用黃連、梔子以涼之;黃而帶灰色者胃熱,芩、者,連以解之歸膀胱也以涼之;柴胡以以分水分泄可驟用大黃亦用石膏用大黃、茵陳血用抵當也;者,邪初入心黑尖白者,胃黑尖黃者,邪則,用柴胡、死之也。用元參急用大黃加生地下之則愈,不應則則愈加脹急以害之者,邪將入腎也,柴胡、梔子、大黃、白,內黑外黃皆前癥較前少輕,俱可以前法陰癥也,苔必滑,必惡火極似水,一帶純黑,曹大仙曰:茲相舌法,較《金鏡錄》更備,且無誤治之虞。誠濟世之慈航,救生之良方也。

昴日星君治小兒科三方[編輯]

昴日星君曰:兒科得其要,無難治人,今特傳一法門,使世上小兒,盡登仁壽。先看氣色,筋橫現者,肝有寒;色之病,故看其數與邪也;滑者痰病,或心腹痛痞今立三方通治第一方:人參三分 白術五分 茯苓一錢 甘草一分 陳皮二分 神曲三分 半夏一分。此五分;豬苓第二方治外感也,或傷風寒咳嗽,發熱不發熱,頭痛鼻塞,痰多驚悸,角弓反張,以此方治白乃分;脅痛者加芍藥三錢;腹痛者以手按之,手按而痛甚者乃食也,加大黃一錢;按之而不痛者火第三方治虛寒之癥,夜熱出汗、夜啼不寐、怔忡、久嗽不已,行遲、語遲、龜背、狗肚,將錢茯苓一錢 苡仁三錢 丹皮一錢 沙參二錢 地骨皮二錢。水煎服。倘兼有外感,少加柴胡五分,白芍三錢,白芥子一錢。

許仙曰:此方世所罕見者,真天上奇方也。人間信而服之,小兒皆可至仁壽也。

董大仙論治痘法五方[編輯]

董仙治痘法:今人看痘不知法則難也。初起時不論強弱補其氣血為要,加之發散之藥,重者一小第一日方,見小兒身熱,眼如醉眼者,是也。不是醉眼不可用此方。外感治之,見醉眼急投錢先煎速愈第二日方:白術二錢 麥冬三錢 甘草一錢 桔梗二錢 當歸五錢 元參三錢 生地五錢服。

第三日方:人參五分 白芍三錢 白術三錢 茯苓三錢 元參二錢 神曲三分 丹皮一錢。

第四日方:人參一錢 當歸二錢 熟地五錢 茯苓三錢 金銀花三錢 陳皮五分 甘草一錢 不可第五方:人參一錢 茯苓三錢 白術二錢 甘草一錢。有加麥芽五分,山楂五粒,不傷食不四

華真人論壞癥方[編輯]

華真人傳壞癥方:治已黑者,人將棄之,下喉即活,用人參三錢 陳皮一錢 蟬蛻五分 元參二錢 當歸二錢 荊芥穗一錢。水二盅,煎八分,灌下即活。大約壞癥皆元氣虛而火不能發,用參以助元氣,元參以去浮遊之火。陳皮去痰開胃,參無所礙。荊芥以發之,引火歸當歸生新去舊,消滯氣。蟬蛻去毒斑。世人如何知此妙法,初起不可服,必壞癥乃可服

許大仙治痘瘡出齊方[編輯]

人參一錢 黃一錢 甘草一錢 白芍二錢 生地二錢 麥冬二錢 柴胡八分 紅花五分。

色黑有汗倍加黃;有痰加白芥子一錢;癢加荊芥子六分;身痛者加廣加肉桂一錢,人參、黃多加;頭不突者氣虛也,倍黃;漿不滿熟地二錢可也。

張大仙治四時疹方[編輯]

張仙曰:總之,小兒宜補不宜散,一言盡之矣。疹乃熱也,不可用人參、白術。當用補血,水錢辨各經病,看小兒山根之色,須要洗去面上塵土,細看之可也。凡疹初起,小兒必發熱,口四時疹方:元參三錢 麥冬二錢 蘇葉一錢 升麻五分 天花粉一錢 金銀花三錢 陳皮三夏

紅鸞侍者治痘疹初起方[編輯]

白芍二錢 柴胡一錢 當歸一錢 陳皮五分 荊芥八分 防風三分 生地二錢 甘草一錢 桔梗一錢 麥冬一錢 幹葛一錢。水煎服二劑,惡者必變為良也。

又治夏日發疹神效方:蘇葉一錢 麥冬二錢 桔梗一錢 生甘草一錢 元參三錢 青蒿三錢

董大仙治水痘方[編輯]

柴胡一錢 茯苓二錢 桔梗一錢 生甘草五分 黃芩五分 竹葉十片 燈草一團。水煎服難

紅鸞侍者治痘將回方[編輯]

人參一錢 白術一錢 茯苓一錢 甘草三分 桔梗三分(升提其氣),水煎服。有紫幹燥黑陷一錢;者,多大黃三蟬蛻五癥用此

葛真人論兒科秘法[編輯]

山根上有青筋直現者,乃肝熱也。柴胡三分 白芍一錢 當歸五分 半夏三錢 白術五分前去胸服芽二分子二分,者加白豆蔻一大黃三分,枳身發熱者不可用此方,予分立一方──萬金湯。凡小兒發熱者,無論早夜熱,無不神效。

方三分一分瀉人

張大仙治小兒感冒風寒方[編輯]

柴胡五分 白術一錢 茯苓三分 陳皮二分 當歸八分 白芍一錢 炙甘草三分 半夏三分治小兒痢疾神方∶當歸一錢 黃連二分 白芍一錢 半枳殼五分 檳榔五分 甘草三分。

甘草者加

紅鸞侍者治小兒雜癥[編輯]

小兒瘧疾方:柴胡六分 白術一錢 歸身一錢 白芍一錢 生半夏五分 青皮五分 濃樸五痰加小兒咳嗽方:蘇葉五分 桔梗一錢 甘草一錢。水一酒盅,煎五分,熱服,二劑痊癒。

有痰小兒口疳流水口爛方:黃柏二錢 人參一錢。為末,敷口內,二日即愈。一匙一次,不過用小兒便蟲方∶用榧子(去殼)五個甘草三分。為末,米飯為丸,蟲盡化為水矣。大人亦可用小兒蟲積方:用使君子十個(去殼炒香)檳榔一錢 榧子十個 甘草一錢。各為末,米飯為何仙曰:小兒病驚疳吐瀉盡之矣,不可不別言也。

人動曰驚風,小兒驚則有之,風則無也,純陽之體不宜有風之入。狀若有風者,小兒陽旺,方一分疳癥,脾熱也。因心熱脾火,火旺極口中流涎,不平其心火,脾火旺而濕熱上蒸,不可徒錢吐癥,胃氣之弱,因脾氣虛,恣意飽食,食而不化,久而停積於脾中,上沖胃口,久之大吐錢無不瀉痢專責脾矣。瀉有不同,有火瀉寒瀉。火,必然身熱、口幹、舌燥、喜冷。方用:車前子水煎寒,腹痛而喜手按,口不幹而舌滑,喜熱湯不喜冷,方用:人參一錢 白術一錢 茯苓二生下不肯食乳,心熱也。蔥煎乳汁小兒服之,不若用黃連三分,煎湯灌數匙即食乳,神效。

肚臍突出半寸許,氣不收也,急安之。若變為角弓反張,難治也,用茯苓一錢車前子一錢呂祖曰:吐瀉,傷食之故也。不上吐即下瀉矣。六君子湯,吐者去甘草加砂仁,瀉者加車前吾言,

呂祖治產前方[編輯]

如子懸之癥最難治之,乃胎熱。子不安,身欲起,立於胞中,故若懸起之象,並非子懸掛也生漏胎乃氣血不足之故。方用:人參二錢 白術五錢 杜仲、枸杞子各一錢 山藥三錢歸身服。

難產如橫生、倒養,死亡頃刻也,急救之。胎不順,出於血氣之虧,往往不能轉頭,故手足芎一若兒頭已到門,久而不下,交骨不開也。速用柞木枝一兩 當歸一兩 川芎五錢 人參五錢柞木於胸

紅鸞侍者論產前[編輯]

紅鸞侍者曰:產前無白帶,有難產之兆,即幸而順生,產後必血暈之事。方用:黑豆二合(薏不小產非產前也。雖非正產,可作產前治;雖非大產之虛,氣血已大傷矣。宜補之,日後坐胎姜張仙曰:余尚有二方,一漏胎也,一胎動也。胎動方:用白術一兩熟地一兩。水煎服。

白一兩

又治難產[編輯]

紅鸞侍者曰:難產婦人常事生子,母反死,仁人所痛心也。但難產實母之氣衰,以致兒身不佛百芎二錢半黃五錢。煎湯飲之,兒身即順,立刻產下矣。

再子落地,胞忽上升者,恐惡血奔心,用蓖麻子一錢搗爛,塗於產婦足心,少頃胞胎自下矣。

有胎落子生而大腸墮下者,更可畏,虛極下陷,用人參、升麻、柴胡發散正氣,腸愈難收,留,時又治產後乳癥。若生乳癤名曰外吹,治法與胎前不同。若產後而兒不育,乳忽作痛,此乳汁痛容木梳梳乳

華真人治癰疽對口並無名瘡毒方[編輯]

凡人癰疽,發於背、頭、項、胸、腹、手、足、臂、腿、腰、臍、前陰、糞門之際。無論陰陽毒二兩元參善功諸毒人忽為湯火所傷,遍身潰爛,與死為鄰,可以變死而生。用大黃五錢 當歸四兩 荊芥三痛 減半五絕,乃縊死、跌死、魘死、淹死、壓死是也。禍成倉猝,往往不救,然五臟未絕,外來之黃紙用蔥無比。

麝香分兩灌之起又曰:人足毛孔標血一線者,流而不止即死。急以米醋三升,煮滾熱,以足浸之,血即止。

世人即愈。

錢白人舌縮,喉嚨不能言語者,寒氣結於胸腹之間,急用附子一錢人參二錢白術五錢肉桂一錢幹姜一錢。治之舌自舒矣。

人有傷寒口渴,過飲涼水者,愈後倘手足出水者,急用吾方可救,指節腳板墮落也。薏仁三手腳更有人手指甲脫下不痛不癢,乃腎經火虛,行房之後涼水洗手遂成。用六味湯加柴胡、白人有小便溺五色石者,未溺前痛甚,溺後少覺快,石淋也。用熟地三兩茯苓 五兩薏仁 五兩人腰間長一條肉痕,如帶,圍至臍間,不痛不癢,久之飲食少進,氣血枯槁也。過於行房盡三兩兩。十矣。

人身忽長鱗甲於腹間、脅上,乃婦人居多,而男子亦有之。乃孽龍多化與婦人交即成此癥三再服三錢,則鱗盡落也。此最神最奇之方也。

呂祖曰:以上諸方無一不奇,諸論無一不精,真世上之奇寶,黃岐之精髓也。善用之成醫之

昴日星君治奇癥方[編輯]

昴日星君曰:奇病尚有數癥,我今盡傳無隱。如人手皮上現蛇形一條,痛不可忍,蛇乘人睡日,又刺血如前,又以白芷末糝之,二次化去其形。先刺頭後刺尾,不可亂也。

喉中似有物行動,吐痰則痛更甚,身上皮膚開裂,有水流出,目紅腫不痛,足重難行。

乃人也。用出。倘蜈蚣盡胃脘不一人耳內長肉線一條,手不可近,色紅紫,此腎火飛騰於耳也。用硼砂二分冰片一分。

點治雙目失明方:用沙苑蒺藜八分 炒白菊花一錢 木賊草二錢 夜明砂八分 石決明一錢 治王德儒夜臥不寐方:用黨參一錢 茯苓二錢 白術二錢 棗仁一錢(半生半炒) 蕎麥一錢又治王鶴鳴夜臥不寐方∶用白當歸五錢(酒洗) 白術三錢(土炒) 生地六錢 茯苓三錢 菖

華真人治瘡毒神效方[編輯]

金銀花一兩 當歸一兩 蒲公英一兩 甘草一錢 荊芥一錢 連翹一錢。水煎服,三劑必愈頭昴日星君曰:予尚有二方:頭面上瘡,用金銀花二兩 當歸一兩 川芎五錢 蒲公英三錢又治手足之瘡疽方,神效。用金銀花三兩 當歸一兩 生甘草三錢 蒲公英三錢 牛蒡子 呂祖曰:二方俱可傳也。

許大仙治癆瘵[編輯]

許仙曰:癆瘵之癥,佛心神術誠難速效。今立一方亦極平穩。用芡實八兩 薏仁八兩 山藥各 董仙曰:大妙。吾亦有一方:用山藥二斤 芡實一斤 黑芝麻八兩 小黃米(炒)三斤 薏仁

李鐵拐大仙治大小便雜癥[編輯]

李鐵拐仙治小便閉塞方:用車前子五錢肉桂三分。水煎服,即愈。

治大便閉結方:用熟地三兩 元參三兩 火麻子一錢 升麻二錢 牛乳一碗。水二盅,煎六再如人之便血溺血雖不同,然總之出血於下,用生地一兩 地榆三錢治之。大小便有經絡腰痛頭痛上下相殊也,然腎氣通於上腦,氣下達於腎,上下雖殊,氣實相通,用熟地一兩遺精健忘,用黨參一兩 蓮須五錢 芡實一兩 五錢山藥 二兩麥冬 一兩半五味子 五錢半山

呂祖治奇瘡[編輯]

呂祖曰:如人生怪病於腹中,生異癥於身上,或生奇形於口上是也。當以奇藥治之。腹中忽錢,余又華真人曰:妙絕矣!不可思議。

呂祖曰:人生人面瘡者,人以為冤家債主也。余為不然,有祟憑之,我有一奇方:用雷丸髓人口中生瘡於舌上,吐在外寸余,結成黃靨,難以食物,人以為心熱故也,亦近理。然非也舌鼻中生紅線一條,長一尺許,少動痛欲死,人以為怪病也,亦祟也。方用:硼砂一分 冰片一分。研為面,人乳調之,輕輕點在紅線中,覺有人如將病患打一拳一般,頃刻即消。

耳中聞螞蟻戰鬥之聲,非祟,乃腎水耗盡,又加怒氣傷肝。用白芍三兩柴胡、梔子各三王耳中作癢,以刀刺其底,有聲始覺快,乃腎肝之火結成,非湯藥可救。余立一方:用皂角刺後,以矣。後服而祟憑之有山魈、蟲、蛇、狐貍作祟者,方用生桐油塗其下體或人褲子包頭,則妖大笑去矣。睡夢中而去人背忽裂一縫,出虱千餘,腎中有風,得陽氣吹之,不覺破裂而虱現,用熟地三兩山茱萸矣。

紅鸞侍者曰:方皆絕妙。脊縫生虱,余亦有一方:蓖麻三粒,研成如膏,用紅棗三枚搗成丸風出人有腹中生蛇者,毒瓦斯化成也。或感四時不正之氣,或感屍氣病氣而成也。方用:雄黃一兩食之張仙曰:蛇生腹中,身上辨之,身必幹如柴,似有鱗甲者,蛇毒也,易辨,吾有一方最驗化雄紅鸞侍者曰:如婦人腹中高碩,似生胎者,形容憔悴,面目瘦黑,骨幹毛枯,乃鬼胎也。

用治血曹仙曰:有人背上疼痛,裂開出蛇一條,長尺余,頗善跳躍,予親治之,其癥必先背脊痛甚我至健壯奇,鶴舉曰:吾見治一人,七孔流血者,亦腎虛熱也。用六味加麥冬三錢五味子一錢骨碎補鐘仙曰:水腫之病土不克水也,方用:牽牛三錢 甘遂三錢。水煎服一劑,大瀉水鬥余,脹服此二味之後,一食鹽則病重犯,不可救也。水腫之病,必須手按足而如泥者,可用此二味,按之不如泥者,隨按而皮隨起者,非水也。當作氣虛、腎虛治之,不可用此二味,以殺之也。

果老曰:此方固奇,各用三錢太多,減去一錢,則不過猛也。病去而不傷本,病未盡去可以曹大仙曰:何言之當也。

韓大仙曰:水腫治法甚多,獨此二味奇妙通神。牽牛性雖猛,得甘遂而遲矣;甘遂性雖緩葛真人曰:昔論腫癥,大概隨按而起者為水腫,按肉如泥者為氣虛,臨癥者自驗。

韓大仙治水臌[編輯]

方用:牽牛二錢 甘遂二錢 肉桂三分 車前子一兩。水煎服,二劑可愈。不可再服。

改氣臌乃氣虛作腫,以水臌按之,皮肉不如泥,先從腳面腫起,漸腫至身,於是頭面皆腫,用車前子一錢 蘿蔔子一錢 神曲一錢。水煎服。日一劑便覺氣漸舒,二十劑全消,三十劑而痊癒矣。奏功雖緩,而起死實妙也。必禁食鹽百日,即秋石亦不可用也。

蟲臌惟小腹作痛,四肢浮脹,不十分之甚,色紅而帶點,如蟲蝕之象,眼下無臥蠶微腫之甌)神不必吃血臌由來久矣。或跌閃血瘀不散,或憂郁結血不行,或風邪血畜不發,因循時日,留在腹中末三(去皮四物湯血癥。人有一時吐狂血者,此乃血不歸經之故,用人參五錢 當歸一兩(炒黑) 荊芥三錢出或沖八分紅花

鐘大仙治老人[編輯]

鐘離仙曰:老人氣血衰敗,不可照少年治之。食多則飽悶,少食則困餒,食寒則腹痛,食熱六十肯節麥甘草五分。水煎服。有火者加元參二錢;有寒者加肉桂五分;有痰者加半夏五分;有食山者三華真人曰∶老人之法平穩而當,不必再立方也。

果老仙曰:吾亦有一方,治老人不寐最妙,用六味地黃丸一料,加麥冬四兩 炒棗仁五兩 蜜為

藍大仙治少年[編輯]

藍仙曰:治少年人血氣方剛,不可亂用補藥,看其強弱,因病下藥自然無差。方用:濃樸一逐癥三十薷一故易

昴日星君治筋脈血脈等癥[編輯]

昴日星君曰:治筋脈方,人若筋急拳縮俯仰而不能直者,用當歸一兩 白芍五錢 薏仁五錢 血脈不足或毛發幹枯,色澤不潤,用當歸一錢 白芍三錢 川芎一錢 熟地四錢 白果五個 李鐵拐仙曰:筋脈之治,予立二方:用當歸三錢 芍藥一兩 熟地二兩 柴胡一錢 白術五三錢 服兩鬢

鐘大仙服須發藥方[編輯]

鐘離仙曰:吾有烏須奇方,不須十日,保汝重為烏黑。用熟地三兩 何首烏三兩(用生不用兩白者也果老仙曰:加花椒一錢,此方奇絕,不畏泄天機耳。

呂祖治痰方[編輯]

一治初起之痰,一治已病之痰,一治久病之痰。

初起之痰,用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天花粉一錢 茯苓一錢 甘草一錢 蘇子一錢。

水煎已病之痰在中焦也。看其色之白與黃,黃者,火已將退也;白者,火正熾也。火熾宜涼火,芥久病不愈,未有不腎水虧損也。方用:熟地五錢 茯苓三錢 山藥三錢 苡仁五錢 芡實五肉桂李白大仙曰:三方極妙,治痰之聖藥。予有一方,治已病之痰,並附於後:用白術三錢 茯苓三錢 陳皮一錢 天花粉二錢 益智仁三分。人參三分 薏仁三分。有火者加黃芩一錢;無火者加幹姜一錢。水煎服。二劑而痰自消。再久病之痰,用六味湯加麥冬、五味有奇功也。

無火加附子、肉桂可耳。

柳仙曰:予亦有二方,久而成老痰者,用白芍三錢 柴胡一錢 白芥子五錢 茯苓三錢 陳者。

又治頑痰。成塊塞在喉嚨者,為頑痰;留在胸膈而不化者,為老痰也。用貝母三錢 甘草一煎服劉仙曰:火沸為痰,反加肉桂,此火不從水折,後二方亦不可廢也。

何仙姑曰:死厥不醒人事,中風不語,鬼神之祟,山魈之侵,一時卒倒不醒人事是也。

此病虛,錢共二碗取一之類,薇一一劑矣。大約董仙曰:治厥癥只消一味蒼術(切片)三兩,水六碗,煎三碗,灌之必吐,吐後即愈。

蒼術,

許大仙治窮人方便方[編輯]

許仙曰:吾有一法,是窮人之法也。人卒然見鬼,或倒在神廟之內,或在棺木之旁偶遇屍氣凈也一錢張仙曰:予尚有一方並傳之。死癥有中陰、中陽、中惡、中毒之分。如中蛇蟲之毒,一過,出惡加白

李白大仙治童子童女癆神效方[編輯]

用鬱金二錢 廣木香一錢 炒玉竹一錢 赤白何首烏一錢 半黑豆汁炒黑芝麻一錢 炒生地

治瘟疫神效方[編輯]

用大黃二錢 元參四錢 柴胡一錢 麥冬一錢 石膏三錢 滑石三錢 荊芥一錢 白芍一錢

華真人治瘟疫丸藥方[編輯]

用大黃一斤生花椒、桂皮、陳皮、蘇葉各五兩。用姜五錢搗汁,同泡三日後曬幹,冬至日隨癥用引:頭痛,本一錢;腹痛,大腹皮一錢;脅痛,青皮、鬱金各五分;老人不出汗,三日方吃,不又預防時氣方:用大黃一錢桂皮五錢蘇葉一錢廣木香一錢。將木香熬汁泡桂皮,木香半劑,三日服完,即不染時氣矣。小兒減半。

又冬至日,用大黃一塊約一二錢,將線穿好,合家大小佩之,瘟疫即不染矣。

李太白大仙治反胃[編輯]

李白大仙曰:人有時吐,有時不吐。吐則盡情吐出,人以為胃也。然此非反胃,又似乎反胃急,矣。

一錢膝

葛真人論噎隔[編輯]

總因血衰胃脘幹槁,槁在上者,水飲可行,食物難入;槁在下者,食雖可入,良久復出,名郁昴日星君曰: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無火也。嗝多因熱,反胃多因寒也,不吐

蓮池大士治氣滯胃寒膈方[編輯]

廣木香(磨) 五分白術(土炒) 一錢半陳皮、香附各一錢 半白豆蔻八分 青皮一錢 半夏前服,十治膈癥脾虛方:人參一錢 白術三錢 陳皮一錢 茯苓二錢 砂仁三粒 炙甘草四分。

有痰如胸膈不利,或痰盛閉塞,一時中風不語,以小劑治之。

胸膈不利,氣不順也。用蘇葉一錢 半夏一錢 甘草一錢 桔梗一錢 百部五分。一劑快然。

痰盛閉塞作痛者,乃痰在上焦。用天花粉一錢 甘草一錢 柴胡一錢 陳皮五分 半夏一錢或中風不語者,用瓜蒂散、皂角湯,吐之。然必看其真中風方可吐之,否則不可。真正中風者是不十分響者

紅鸞侍者治失血離魂反胃等癥[編輯]

紅鸞侍者治失血方。血有口鼻出者,有從手、足、皮毛之孔、九竅而出者,癥似各異,可統服。血離魂之癥,魂出於外,覺吾身之外更有一吾,此欲死未死之癥,急用人參一兩 茯神五錢 甘草反胃,有食入而即出者,腎虛不能潤喉之燥而即出也;有食久而反出者,腎火虛、脾寒而出一治無火而反胃者,用熟地二兩 山茱萸一兩 附子三錢 茯苓三錢 澤瀉三錢 丹皮三錢一治有火而反胃者,用熟地二兩 山茱萸五錢 山藥一兩 澤瀉三錢 丹皮三錢 茯苓五錢 董仙批雲:反胃雖一時不死,治不得其宜,必死而後已,反胃多是腎虛無火,故今日食至明而脾亦水煎服腎中水許仙曰:吾有一方,用肉桂二錢 附子一錢 熟地一兩 山茱萸五錢。水煎服。一劑吐減半虞

葛真人論反胃之癥[編輯]

飲食入胃即吐者,此肝木克土也,用逍遙散加吳茱萸、炒黃連治之,隨手而愈。無如人以胃半熱藥藥、元鶴翔曰:此方純補精血,水足而腎中有精,而大腸有度,自然上下相通,而無阻滯之虞。

看花童子治胃病、心痛、痞塊痛方[編輯]

用延胡索、五靈脂、草豆蔻、沒藥各五錢。研極細面,每服二錢,用酒沖服,早晚兩次,即又曰:呂大仙達元散最妙,能治百病,如何不傳也?用白犀角二兩(遍身白者佳,銼碎屑)竭一兩(小瓜斤去核,搗泥,去凈紙包,藥如時,或天醫日,冷氣、喉閉、乳右;女先點右,後生冷、氣惱、勞碌用陳米炒過熬粥湯柳仙曰:絕妙好方也。

看花童子曰:頭腦疼痛,手足、兩臂、兩肩背疼痛,腰以下疼痛,不必支解刀破,囫圇而治華真人曰:妙。世人不知頭痛,至終年累月,其邪深入於腦,一二錢之散藥,安能至巔頂而先散地五柳仙曰:吾有一方,用柴胡五錢 白芍三錢 辛夷三錢 郁李仁五錢 麥冬五錢 桔梗三錢 劉真人曰:腦痛,風入膽經也,膽應於腦故痛。人以用柴胡太多,過於辛散,不知有白芍以又治藍大仙曰:肩膊臂痛,亦用黃酒二斤 當歸三兩 白芍三兩 柴胡五錢 羌活三錢 半夏三醉為韓大仙曰:臂與肩膊,手經之病,肝氣之郁也。妙在用白芍為君,平舒肝木之氣,不來克脾風邪去而痰不留,又有附子無經不逐,余邪尚能存之哉,自然一醉而愈也。

華真人曰:兩足腰以下痛,用黃酒二升 黃半斤 防風五錢 薏仁五兩 杜仲一兩 茯苓 曹大仙曰:腰足痛,明是腎虛氣衰不能運動,更加之以溫,妙在不補腎而單益氣,氣足血生風八分更有一方,治腰痛如神。用白術三兩 芡實二兩 薏仁三兩。水煎服,一劑愈。年老人恐有此方兼治夢遺,一劑可也。

何大仙曰:凡頭痛因風寒者宜酒,因火邪者宜茶也。

曹大仙治痢疾方[編輯]

凡人夏秋之間,患痢便血,一日間至百十次不止者,至危急也。用白芍二兩 當歸二兩 枳殼二錢 檳榔二錢 甘草二錢 滑石末三錢 廣木香一錢 蘿蔔子一錢。水煎服,三劑痊癒。些小痢疾,不必用如此之多,減半治之無不奏功。不必問其紅白、痛與不痛,皆神效。

又治亡陽方[編輯]

凡人毋論有病無病,一旦汗出如雨不止,名曰亡陽,最危之癥。急當補其氣,尚可挽回。

用地五

果老大仙治斑疹方[編輯]

果老仙治斑疹。一時身熱,即便身冷,遍體生斑如疹者,乃火從外泄而不得盡泄於皮膚,故麻三錢 白芷一錢 白芥子三錢 沙參三錢 丹皮五錢。水煎服。一劑斑勢減,三劑斑影盡消矣。

許仙治耳聾[編輯]

用珍珠一粒,外用龍骨末一分,以蜜調之,丸在珠上,丹砂為衣,錦裹塞耳中即愈。一月

華真人治疝氣方[編輯]

用沙參一兩 橘核一錢 肉桂一錢 柴胡一錢 白芍五錢 陳皮五分 吳茱萸五分。水煎服

又治婦人暗瘡[編輯]

婦人陰門生瘡作癢作痛者,以此方煎水洗之立效。方用:蛇床子一兩 花椒三錢 白礬三錢次,神效

又治血上行不止[編輯]

血上行,不拘何處出血不止,用黃酒溫微熱傾盆內,將兩足泡一時許即愈。真神方也。

北鬥咒[編輯]

(此得之於陳喇嘛,昔在榆次王胡鎮,因辦差遇之,談此咒甚靈,有不可思議之妙,並囑有南(音那)無(音摩)(音來)哪。夜耶。你野他。曷伽摩西。麻伽摩西。

阿陀(音麻裏支耶摩西忙)薩(音伐)。薩。難咤(音查)薩。薩。婆喻叭(音八)(音奈)。

費(音未)避瓢。沙賀。南無三李白大仙降壇雲∶此咒乃番音,以北音念之,南音即誤也。此西番高僧所作,念之即可消前丁已二月初五日,觀士音菩薩降壇,更正咒語註解雲:此咒本吾親作,以度世間婦人女子。

私訛

觀音咒[編輯]

南無(音那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怛(音達)哆。娑訶。天羅將此咒刊以傳世,前誤者可改,後讀者可得真也。凡善男信女,持誦萬遍,刻印千章,以不乾隆五十四年,鶴亭丁憂回京,住包頭張兒胡同。子華文得時病,服藥無效,伊芳母林氏,夜早又五十八年,至山西省城,林氏偶得黃病,不食不睡,約有半月,吃藥無效,後夢神雲:如半故參三實三錢又賜丸藥方∶熟地四兩 黨參二兩 白術二兩 茯苓二兩 半夏五錢 神曲五錢 白芥子三膝 三又藥酒方:用燒酒十斤 木瓜一兩 牛膝五錢 杜仲一兩 黨參二兩 白芍一兩 當歸四兩兩。泡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