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義考 (四庫全書本)/卷115
經義考 卷一百十五 |
欽定四庫全書
經義考卷一百十五
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
詩〈十八〉
瞿氏〈九思〉詩經以俟錄
卷
存
九思自序曰説經當以孔子之言為主孔子謂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可見詩惟雅頌是樂章至於二南未嘗非樂然南自為南不當與雅頌並論也孔子刪述六經凡關渉三代者皆以從周為主周制所在即是禮之所在有此禮即有此樂而詩經諸詩即所謂樂決未有無禮而有是樂者亦未有有此禮而無是樂者譬如衞國武王周公原未嘗許康叔得用王禮於魯國原是不同衞國如何當有雅頌若賓之初筵是衞武公悔過飲酒之詩抑抑威儀衞武自儆之詩只當與淇澳同在衞風豈可列在二雅蓋雅是天子之樂斷未有雜以列國聲詩之理今除十三國風及魯商二頌外將大雅小雅周頌混而為一不敢拘定漢宋舊説亦不敢叅用子夏小序又除凶禮如國有大故旅上帝旅四望國有大旱舞雩有天地大災類社稷類宗廟凡去樂者去籥者弛架者徹架者廞樂器者藏樂器者陳樂器者廞筍器者廞舞器者弔日不樂忌日不樂者齋不舉樂服不舉樂者殯葬不舉樂祥禫不作樂上陵不作樂者不必開列其餘將周家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盡數開列條目於每禮之下復開細目粘於壁間日夜紬繹詩經白文以何詩歸於何禮即定為此某禮之詩以何禮歸於何詩即定為此某詩之禮使經禮之三百與詩之三百一一相當使周家有一禮必有一詩有一詩必有一禮不使其有有禮而無樂有樂而無禮必如此然後二雅周頌皆是宗廟朝廷所奏之樂所歌之詩方與夫子然後樂正之説相合初欲以諸詩篇名為目而以五禮附於其下恐天下後世疑惑或以為猶有遺禮若以五禮為目而以諸詩篇名附於其下恐天下疑惑或以為猶有遺詩其後再三審處謂諸禮散在各經人難討究若諸詩則聚在一部可以考驗與其使人知無遺禮不若使人知無遺詩故遂決意先以諸禮為目而以諸詩附於其下又復以諸詩為目而以諸禮附於其下則一禮便有一詩一詩便有一禮暁然易見使天下後世因禮考詩因詩考禮即知二雅周頌已盡無一篇閒詩矣
姚氏〈舜牧〉詩經疑問
十二卷
存
舜牧自序曰嘗讀三經三緯之説竊有疑焉三經風雅頌是已三緯曰賦曰比曰興蓋通融取義謂所賦之有比有興耳非截然謂此為賦此為比此為興也惟截然分而為三於是求之不得其説則將為賦而興又比也賦而比又興也而寖失其義矣此三緯之説之可疑者而猶其小者也若斷章取義凡詩皆可通用矣而作者之志則有一定不易者倘以意逆詩人之志於千載之上則一字各函一義而其中雋永之味眞有足啟萬世之咀嚼者奈之何詩義之湮而莫識也又奈之何陳説汨沒於所習而即有能探其㫖者付之勿問也今余所疑凡經數十年且重加訂問矣若前所誤解者亟與辨正蓋心獨苦矣而安得高明君子虛心一為之裁訂哉則所謂藏之名山而俟知於千載之下者也
林氏〈兆珂〉毛詩多識篇
七卷
存
方承章序曰萬物備矣一不知而君子以為恥寧存而不論者也山海經所有怪物固付之聖人所不知而在詩爾雅與夫附益詩爾雅者其名其理豈可混乎繁露稱名生於真不眞非名則無論一名數物一物數名即一之不辨而格致於何有是先生之所為慨也以先生之學之博而猶慮失其眞必檢攝其體統歸諸訓詁總之不離詩爾雅者近是若紀其變則列子天瑞之篇究其源則淮南地形之訓無耶有耶蓋亦付之所不知耳要之多識要之一貫將以博而不越其常者乎故是編之難如畫犬馬者也
郭喬泰序曰吾鄉曩有鄭漁仲先生撰有昆蟲草木志略其自序雲已得鳥獸草木之眞然後傳詩則以詩家發興之本在也標曰志略精核為諸家最而今有林孟鳴先生撰多識篇篇中主三百篇名物其三百記事之珠與漁仲先生嘗嘆儒生家多不識田野之物農圃人又不識詩書之㫖二者無由叅合遂使鳥獸草木之學不傳試讀先生多識篇材人之窮觀詩人之逸趣具是矣
錢金甫曰兆珂字孟鳴莆田人萬厯甲戌進士由刑部郎中歴知廉州衡州安慶三府事
汪氏〈應蛟〉學詩略
一卷
存
應蛟自序曰先王於詩教豈不重哉自朝廷宮闈下迨國都閭巷皆誦風雅以涵詠性情而約之至正春秋時諸侯卿大夫聘㑹燕饗猶相與賦詩見志蓋其諷諭婉而感人深也説者謂古詩三千餘篇夫子僅存其什一篇什雖簡而忠孝恭順禮義廉恥之節森然悉具以言乎興觀羣怨事父事君則備矣子謂詩可以一言蔽曰思無邪夫學詩者誠求端於無邪也茲略已多乎哉
吳周瑾曰澄源汪氏應蛟𭒀源人萬厯甲戌進士歴官右僉都御史經理朝鮮廵撫天津後死於難
謝氏〈台卿〉詩經課子衍義
未見
錢金甫曰台卿字韋仲晉江人萬厯庚辰進士
徐氏〈常吉〉毛詩翼説
存
徐氏〈即登〉詩説
五卷
未見
吳氏〈炯〉詩經質疑
一卷
存
炯自序曰余少讀左氏春秋見其援引詩辭確有證據而比諸考亭疑有異同長而聞之長者謂考亭信理不若毛氏近古有師傳也考亭以意逆志於千百世之下大破漢儒之彀然漢儒師傳亦未可盡掃余取序傳考亭比而讀之考亭無可疑者不復搜剔訓詁考亭有可疑者則取節序傳兼附已意豈曰解頥聊存管見雲耳萬厯丙午夏四月
郝氏〈敬〉毛詩原解
三十六卷
存
錢澂之曰京山郝氏説詩專依小序拘定序説序有難通者輒為委曲生解未免有以經就傳之𡚁而又立意與集傳相反不得其平至於議論之精醇者足以發明朱傳不可廢也
序説
八卷
存
方氏〈大鎭〉詩意
未見
張氏〈彩〉詩原
三十卷
存
陳此心序曰詩之為教原以維世風正人心弗納於邪也故夫子存三百五篇而撮其要曰思無邪夫以無邪蔽三百乃夫子代為詩人原也而最可原者尤莫如鄭風鄭亦世漸於桓武士有緇衣之好女有雞鳴之風安得概以淫斥舉仁人義士感時憂國之公忠悉入妖女狡童之案不其寃乎則説詩而不善原者之過也張公為東省名元淹貫百家沉酣六藝凡詩中意義兩可邪正相隣者序傳疏箋各覩一班公直因其天然而衷之正的融其徧駁而㑹之大通又間出獨解直發聖賢所未發而於聖經賢傳毫不相戾如鄭風一篇原淫入貞而鄭之士女千古獲知心矣由此以推作者深情刪者精意黙受推原者多矣尼聖以無邪原三百其㫖顯而微公原三百以無邪其㫖微而顯諸儒刺邪以懲邪其功博而緩公原邪以歸正其功約而捷世道人心所藉維持者不小也尼聖可作當亟與之言詩也已
錢金甫曰張彩字還白一字斂之滕縣人萬歴辛卯鄉試第一官至刑部郎中
徐氏〈必達〉南州詩説
六卷
存
必達自序曰必達㓜從先大夫受詩稍長繙閲諸先輩説有異同者又從先大夫質焉己丑春謝客扄戶作為詩説專以先大夫為宗而旁採諸先輩説亦時附以己意務竒而不軌者盡黜焉間有稍異時説而揣摩作者心事情景躍然不忍棄去者出自先輩即標先輩姓名出自已者即標曰愚意其為時所稱説而黙想作者之意似未必然則存之而標曰再詳今去曩時已三十餘年髮種種矣生男八人為築南州書舍聚而教之羣從子弟亦時時過從抄傳孔艱遂災及木其於教誨爾子倘庶幾焉天啟辛酉
俞汝言曰必達字德夫嘉興人萬厯壬辰進士歴官南京兵部右侍郎其書為舉子業而作李少卿日華序之
劉氏〈憲寵〉詩經㑹説
八卷
存
錢金甫曰慈谿人字行素萬厯壬辰進士南太僕卿
曹氏〈學佺〉詩經質疑〈一名合論〉
六卷
存
沈氏〈萬鈳〉詩經類考
三十卷
存
沈思孝曰武塘沈仲容倣王伯厚詩攷旁引博稽別門相附凡攷之類三十二卷亦同焉誠詩家巨觀也沈蕙纕曰萬珂字仲容嘉善人萬厯丁酉舉人官知縣
顧氏〈起元〉爾雅堂詩説
四卷
存
超元自序曰先大夫以詩起家隆慶初讀書永慶山房嘗手錄諸家詩説藏諸笥中余少過庭愛而習之獨惜大雅以下諸篇闕弗載比長而諸家之説觕所渉覽乃竊取其義續之已又與諸弟叅訂別為一編存之家塾用課兒輩而門人輩遂板而行之餘不能止也昔趙𣋓作詩細蔡中郎過㑹稽讀之而歎以為長於論衡是編也吾敢遂謂足當帳中秘哉要以挾筴而哦者得是説而存之或亦可以備魚之筌蹄雲爾萬厯丙午夏日
倪燦曰起元字隣初江寧人萬厯戊戌賜進士第三歴官吏部右侍郎
蔡氏〈毅中〉詩經補傳
四卷
未見
錢金甫曰中山蔡氏毅中光山人萬厯辛丑進士官至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瞿氏〈汝説〉詩經世業
未見
錢金甫曰汝説常熟人侍郎景淳之子中萬厯辛丑進士官至江西布政司㕘議
沈氏〈守正〉詩經説通
十四卷
存
諸九鼎曰吾杭沈無囘先生詩義妙絶時人先生中萬厯癸夘舉人詩説通自為之序其説存小序首句與蘇子由同
樊氏〈良樞〉詩商
五卷
存
徐氏〈光啟〉毛詩六帖
存
俞汝言曰光啟字子先上海人萬厯甲辰進士累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
按六帖者一曰翼傳二曰存古三曰廣義四曰藻五曰博物六曰正葉
趙氏〈琮〉葩經約説
十卷
未見
平湖縣志琮字伯裕中萬厯己酉舉人署高陽教諭
莊氏〈廷臣〉詩經逢源
八卷
存
陸元輔曰莊廷臣字寧宇武進人萬厯庚戌進士官至太僕少卿
卓氏〈爾康〉詩學全書
四十卷
未見
鄒氏〈忠𦙍〉詩傳闡
三十四卷
存
按鄒氏誤信石經子貢傳而反斥毛傳之非此無異癡兒説夣矣
陸氏〈化熈〉詩通
四卷
存
鄭玥曰陸化熈字濬源常熟人萬厯癸丑進士官至湖廣叅政其書自為之序舉業本也
胡氏〈𦙍嘉〉讀詩錄
二卷
存
錢金甫曰胡𦙍嘉字休復仁和人萬厯癸丑進士改庶吉士
朱氏〈道行〉詩經集思通
十二卷
存
經義考卷一百十五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