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進東坡文集事略 (四部叢刊本)/卷第十二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 卷第十二 宋 蘇軾 撰 宋 郎曄 注 景烏程張氏南海潘氏合藏宋刊本
|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第十二
迪功郎新紹興府𡹴縣主簿臣郎 曄 上進
論〈自此以下十六篇謂之志林亦謂之海外論〉
武王論 平王論
隱公論〈上〉 隱 公論〈下〉
襄公論
武王論
武王伐商以商遺民封紂子武庚祿父使其弟管叔鮮
蔡叔度相祿父治商武王崩祿父與管蔡作亂成王命
周公誅之而立㣲子於宋
蘇子曰武王非聖人也昔者孔子蓋罪湯武顧自以爲
商之子孫〈史記孔子丗家雲其先宋人也宋乃啇後故云啇之子孫〉而周人也故不
敢然數致意焉曰大哉巍巍乎舜禹也禹吾無間然其
不足於湯武也亦明矣曰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又曰三
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周之徳其可謂至徳也巳矣
伯夷叔齊之於武王也蓋謂之弒君至恥之不食其粟
而孔子與之其罪武王也甚矣此孔氏之家法也丗之
君子苟自孔氏必守此法國之存亡民之死生將於是
乎在其孰敢不嚴而孟軻始亂之曰吾聞武王誅獨夫
紂未聞弒君也自是學者以湯武爲聖人之正當然
者皆孔氏之罪人也使當時有良史如董狐者南巢之
事必以叛書牧野之事必以弒書而湯武仁人也必將
爲法受惡〈左傳宣公二年趙穿攻晉靈公於桃園宣子未岀境而復大史書曰趙盾弒其君以示於〉
〈朝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爲法受惡惜也越境乃免〉周公作無
逸曰商王中宗髙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茲四人迪哲
上不及湯下不及武王亦以是哉文王之時諸侯不求
而自至是以受命稱王行天子之事周之王不王不計
紂之存亡也使文王在必不伐紂紂不見伐而以考終
或死於亂商人立君以事周命爲二王後以祀商君臣
之道豈不兩全也哉武王觀兵於孟津而歸紂改過
否則商人改立君武王之待商亦是而巳矣天下無
王有聖人者出而天下歸之聖人所不得辭也而以兵
取之而放之而殺之可乎漢末大亂豪傑並起荀文
聖人之徒也以爲非曹操莫與定海內故起而佐之所
以與操謀者皆王者之事也文豈教操反者哉以仁
義救天下天下旣平神器自至將不得已而受之不至
不取也此文王之道文之心也及操謀九錫則文
死之〈魏志荀彧傳雲董昭等幾加太祖九錫密以咨彧彧以爲太祖本㒷義兵不冝如此太祖由是心不〉
〈能平彧竟以憂死〉故吾常以文爲聖人之徒者以其才似張
子房而道似伯夷也殺其父封其子其子非人也則可
使其子而果人也則必死之楚人將殺令尹子南子南
之子棄疾爲王馭士王泣而告之旣殺子南其徒曰行
乎曰吾與殺吾父行將焉入然則臣王乎曰棄父事讎
吾弗忍也遂縊而死〈左傳㐮公二十二年楚𮗚起有寵於令尹子南未益祿而有馬數十〉
〈乗楚人患之王將討焉子南之子棄疾爲王御士王毎見之必泣棄疾曰君三泣臣矣敢問誰之罪也王曰令〉
〈尹之不能尓所知也囯將討焉尓其居乎對曰父戮子居君焉用之洩命重刑臣亦不爲王遂殺子南於朝子〉
〈南之臣謂棄疾請徙子屍於朝曰君臣有禮唯二三子三自棄疾請屍王許之既葬其徒曰云雲〉武王
親以黃龯誅紂使武庚受封而不叛豈復人也哉故武
庚之必叛不待智者而後知也武王之封蓋亦有不得
巳焉耳商有天下六百年賢聖之君六七作紂雖無道
其故家遺民未盡滅也三分天下有其二啇不伐周而
周伐之誅其君夷其社稷諸侯必有不恱者故封武庚
以慰之此豈武王之意哉故曰武王非聖人也
平王論
太史公曰學者皆稱周伐紂居洛邑其實不然武王營
之成王使召公卜居之居九鼎焉而周都復豊鎬至犬戎
敗幽王周乃東徙於洛〈見周本紀〉
蘇子曰周之失計未有如東遷之謬也自平王至於亡
非有大無道者也頿王之神聖諸侯服享然終以不振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王子朝使告於諸侯曰在定王六年秦人降妖曰周其有頿王亦克能脩其聀諸侯服享〉
〈至干靈王生而有頿王甚神聖無惡於諸侯〉則東遷之過也昔武王克商遷
九鼎於洛邑〈此臧哀伯之言見左傳威公二年〉成王周公復増營之周
公旣沒蓋君陳畢公更居焉以重王室而巳非有意於
遷也周公欲葬成周而成王葬之畢此豈有意於遷哉
今夫冨民之家所以遺其子孫者田宅而巳不幸而有
敗至於乞假以生可也然終不敢議田宅今平王舉文
武成康之業而大棄之此一敗而鬻田宅者也夏商之
亡皆五六百年其先王之徳無以過周而後王之敗亦
不減幽厲然至於桀紂而後亡其未亡也天下宗之不
如東周之名存而實亡也是何也則不鬻田宅之効也
盤庚之遷商之舊也〈啇本紀雲帝盤庚之時啇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湯之故居〉
古公遷於𡵨〈周本紀雲董育攻古公古公乃與私屬遂去𡺳渡漆沮踰梁山止干歧下〉方是
時周人如狄人也逐水草而居豈所難哉衛文公東徙
渡河恃齊而存耳〈文公爲狄所滅東徙渡河斉威公封之於楚丘〉齊遷臨淄〈丗家〉
〈雲太公封於營丘至胡公徙都薄姑後獻公徙薄姑始治臨淄〉𣈆遷於絳於新田〈晉丗家雲〉
〈獻公八年士蔿說公盡殺羣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絳始都絳 傳成公六年夏四月丁丑晉遷於新田〉皆
其盛時非有所畏也其餘避冦而遷都未有不亡雖不
即亡未有能復振者也春秋時楚大飢羣蠻叛之申息
之北門不啓楚人謀徙於阪髙蔿賈曰不可我能往冦
亦能往於是乎以秦人巴人滅庸而楚始大〈亊見左傳文公十六〉
〈年〉蘇峻之亂𣈆幾亡矣宗廟宮室盡爲煨燼〈𣈆史蘇峻傳雲峻爲〉
〈歷陽內史頗懷驕溢潛有異志護軍𢈔亮召爲大司農峻遂反率衆萬人済自橫江據蔣陵覆舟山因風放火〉
〈䑓省及諸營寺舎一時蕩盡遂䧟宮城縦兵大掠溫嶠陶侃倡義武昌遂討平之〉溫嶠欲遷豫
章三呉之豪欲遷㑹稽將從之矣獨王導不可曰金陵
王者之都也王者不以豐儉移都洪衛文大帛之冠
〈左傳閔公二年斉威公封衛於楚丘衛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注云大布麁布大帛厚繒蓋用諸侯諒闇之〉
〈服〉何適而不可不然雖樂土爲墟且北冦方強一旦示
弱竄於蠻越望實皆喪矣乃不果遷而𣈆復安〈巳上見導本傳〉
賢哉導也可謂能定大事矣嗟夫平王之𥘉周雖不如
楚之強顧不愈於東𣈆之微乎使平王有一王導定不
遷之計收豐鎬之遺民而修文武成康之政以形𫝑臨
東諸侯齊𣈆雖強未敢貳也而秦何自霸哉魏恵王畏
秦遷於大梁〈魏丗家雲秦將啇君詐我公子卬而襲奪其軍破之秦地東至河安邑近秦於是徙〉
〈治大梁〉楚昭王畏呉遷於鄀〈楚丗家雲昭王十二年呉復伐楚取畨楚恐去郢北徙都〉
〈鄀〉頃襄王畏秦遷於陳〈丗家雲頃㐮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拔我郢頃㐮王兵敗遂不〉
〈復戰東北保於陳城〉考烈王畏秦遷於壽春〈丗家雲考烈王二十二年與諸侯共伐秦〉
〈不利而去楚東徙都夀春命曰郢〉皆不復振有亡兆焉東漢之末董卓
劫帝遷於長安漢遂以亡〈卓傳雲卓遷天子西都盡徙洛陽人數百萬口於長安歩〉
〈𮪍驅蹙更相蹈藉𩚑餓死掠積屍盈路〉近丗李景遷於豫章亦亡〈景本都金陵後〉
〈數爲周師所敗盡獻江北諸州於丗宗乃遷其都於㓋州亊見五代史南唐丗家〉故曰周之失
計未有如東遷之謬也
隱公論〈上〉
魯隱公元年不書即位攝也公子翬請殺威公公曰爲
其少故也吾將授之矣使營莬裘吾將老焉翬懼反譛
公於威公而使賊殺公〈見左傳隱公十一年〉歐陽子曰隱公非攝
也使隱果攝則春秋不書爲公春秋書爲公則隱公非
攝無疑也
蘇子曰春秋信史也隱攝而威弒著於史也詳矣周公
攝而克復子者也以周公薨故不稱王隱公攝而不克
復子者也以魯公薨故稱公史有謚國有廟春秋獨得
不稱公乎然則隱公之攝也禮歟曰禮也何自聞之曰
聞之孔子曽子問曰君薨而丗子生如之何孔子曰卿
大夫士從攝主北面於西堦南何謂攝主曰古者天子
諸侯卿大夫之丗子未生而死則其弟兄弟之子次
當立者爲攝主子生而女也則攝主立男也則攝主退
此之謂攝主古之人有爲之者季康子是也季元子旦
而命其臣正常曰南孺子之子男也則以告而立之女
也則肥也可元子卒康子即位旣葬康子在朝南氏生
男正常載以如朝告曰夫子有遺言命其圉臣曰南氏
生男則以告於君與夫人而立之今生矣男也敢告康
子請退〈巳上見左傳哀公三年正常元子之𠖥臣孺子元子之妻肥即康子也〉自秦漢以
來不修是禮而以母后攝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爲難
養也使與聞外事且不可曰牝雞之晨惟家之索而況
可使攝位而臨天下乎女子爲政而國安唯齊之君王
後〈史記田�仲元丗家斉湣王死子法章立足爲㐮王㐮王旣立乃立太史氏女為王后是為君王后生子〉
〈建君王后賢亊秦漢與諸侯信以故王建立四十餘年不受兵〉吾宋之曹髙向也〈仁宗慈聖〉
〈光獻皇后曹氏嘉祐八年三月尊為皇太后四月𫞐同聽政 英宗宣仁聖烈皇后髙氏元祐元年臨朝尊為〉
〈太皇太后 神宗欽仁憲粛皇后向氏元豊八年三月尊爲皇太后元祐元年正月權同処分軍囯並見編年〉
蓋亦千一矣自東漢馬鄧不能無譏〈明帝之後曰焦氏和帝之後曰鄧氏〉
〈二後雖䝨然臨朝旣乆故不無專擅之譏〉而漢呂后魏胡武靈唐武氏之流
蓋不勝其亂〈漢髙後紀雲惠帝崩太后臨朝稱制廼立諸呂四人為王六人為列侯後謀作亂男〉
〈女無少長皆坐斬北史後魏后妃傳雲宣武靈皇后胡氏誕明帝及帝踐祚遂臨朝聽政後與鄭𫤌等宣淫於〉
〈朝為四方之所文武解躰所在逆亂土崩魚爛由於此矣唐史本紀雲光宅元年廢皇帝爲廬陵王皇太后〉
〈臨朝稱制天授元年除唐宗室屬籍立武氏七庿改囯號曰周〉王莽楊堅遂用以易姓
〈楊堅即隋文帝莽與堅皆外戚一則漢一則後周〉由是觀之豈攝主之庶
幾乎使母后而可信則攝主亦可信也均之不可信
則攝主取之猶吾先君之子孫也不猶愈於異姓之取
哉或曰君薨而百官揔已以聽於宰三年安用攝主
曰非此之謂也嗣天子長矣宅憂而未岀令則以禮攝
宰太子未生生而弱未能君也則三代之禮孔子
之學決不以天下付異姓其付之攝主也夫豈非禮而
周公行之歟故隱公亦攝主也鄭元儒之陋者也其傳
攝主也曰上卿代君聽政者也〈此解見曽子問〉使子生而女則
上卿豈繼丗者乎蘇子曰攝主先王之令典孔子之法
也而丗不知習見母后之攝也而以爲當然故吾不可
不論以待後之君子
隱公論〈下〉
公子翬請殺威公以求太宰隱公曰爲其少故也吾將
授之使營菟裘吾將老焉翬懼反譛公於威公而殺之
〈亊見隱公十二年菟裘魯邑也〉
蘇子曰盜以兵擬人人必殺之夫豈獨其所擬塗之人
皆捕擊之矣塗之人與盜非仇也以爲不擊則盜且並
殺已也隱公之智曽不是塗之人也哀哉隱公惠公
繼室之子也〈左傳魯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継室以聲子生隱公注云諸侯始娶則同姓之囯以〉
〈姪娣媵元妃死則次妃攝治內亊猶不得稱夫人故謂之継室〉其爲非嫡與威均耳而
長於威隱公追先公之志而授國焉〈史記魯丗家隱公十一年公子翬請〉
〈子允隱公曰有先君命吾爲允少故攝代今允長矣吾方營莬裘之地而老焉以授子允子允即威公也〉可
不謂仁乎惜乎其不敏於智也使隱公誅翬而遜威雖
夷齊何以尚茲驪欲殺由生而難里克則施優來之
〈囯語雲晉獻公之曰施通於驪驪問曰吾欲作大亊而難三公子之徒如何對曰早處之使知其極驪〉
〈曰安始而可施曰必於申生是故先施讒於申生申生由是得罪十七年冬公使太子伐東山里克諫之〉
二丗欲殺扶蘇而難李斯則趙髙來之〈史記李斯傳趙髙𭄿二世殺扶〉
〈蘇以自立胡亥嘆曰豈冝以此干丞相哉髙曰臣請爲子與丞相謀之髙乃力丞相斯斯不從髙曰今釋此〉
〈而不從禍及子孫足以爲寒心於是斯乃聽髙〉此二人之智出一人而其受
禍亦不少異里克不免於惠公之誅〈左傳僖公九年冬十月里克殺奚斉〉
〈於次荀息立公子卓以葬十一月里克殺公子卓於朝斉師秦師納晉惠公十月惠公殺里克〉李斯不
免於二丗之虐〈趙髙誣李斯與其子由謀反二丗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𦝫斬咸陽市〉皆
無足哀者吾獨表而岀之以爲丗戒君子之爲仁義也
非有計於利害然君子之所爲義利常兼而小人反是
李斯聽趙髙之謀非其本意獨畏𫎇氏之奪其位故勉
而聽髙使斯聞髙之言即召百官陳六師斬之其徳於
扶蘇豈有旣乎何蒙氏之足憂釋此不爲而具五刑於
市非下愚而何嗚呼亂臣賊二猶蝮蛇也其所螫草木
猶足以殺人況其所噬嚙者歟鄭小同爲髙貴郷公侍
中嘗見司馬師師有密䟽未屏也如厠還問小同見吾
䟽乎曰不見師曰寜我卿無卿我遂酖之〈岀魏氏春秋小〉
〈同即後漢鄭元之孫又附見元本傳法〉王允之從王淳夜飲辭醉先寢淳
與錢鳯謀逆允之已醒悉聞其言慮淳疑已遂大吐衣
面皆汚淳果照視之見允之臥吐中乃已〈允之緫角從伯淳謂爲似〉
〈巳常以自隨吐酒亊見晉史本傳〉哀哉小同殆哉岌岌乎允之也孔子
曰危不入亂不居有以也夫吾讀史得魯公𣈆里
克秦李斯鄭小同王允之五人感其所遇禍福如此故
特書其事後之君子可以覽觀焉
宋襄公論
魯僖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於
泓宋師敗績
蘇子曰春秋書戰未有此之嚴而盡也〈杜預雲泓水名宋伐鄭楚〉
〈救之故𢧐也〉宋公天子之上公宋先代之後天子有事膰焉
有喪拜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鄭伯將享宋成公問禮於皇武子對曰宋先代之後也於周爲客天〉
〈子有亊膰焉有喪拜焉豊厚可也杜預雲有亊𥙊宗庿也膰𥙊也尊之故賜以𥙊胙至宋弔周喪王特拜而〉
〈謝之〉非列國諸侯之所敢敵也而曰及楚人戰於泓楚夷
狄之國㣲者之稱以天子之上公而當夷狄之微者至
於敗績宋公之罪蓋可見矣而公羊傳以爲文王之師
不過此〈公羊傳雲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臨大亊而不忘大禮有君而無臣以爲雖文王之𢧐亦不過〉
〈此也〉學者疑焉故不可以不辨宋襄公非獨行仁義而不
終者也以不仁之資盜仁者之名尓齊宣有牽牛而過
堂下者曰牛何之將以釁鍾王曰舎之吾不忍其觳觫
無罪而就死地夫舎一牛於徳未有所損益者而孟
子與之以王所謂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三代
之所共也而宋襄公執鄫子用於次睢之社〈左傳僖公十九年夏〉
〈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於次睢之社欲以屬東夷杜預注云睢水之次有妖神東夷皆社祠之蓋殺人而用𥙊〉
君子殺一牛猶不忍而宋公𢦤一國犬豕然此而忍
爲之天下孰有不忍者耶泓之役身敗國衂乃欲以不
重傷不禽二毛欺諸侯〈左傳宋公及楚人𢧐於弘宋人旣成列楚人未旣済司馬請擊〉
〈之公曰不可旣済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旣陳而後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殱焉囯人皆咎公公曰〉
〈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寡人雖亡囯之餘不鼓不成列〉人能紾其兄之臂以取食
〈趙歧雲紾戾也〉而能忍飢於壷飱者天下知其不情也襄公能
忍於鄫子而不忍於重傷二毛此豈可謂其情也哉威
文之師存亡継絶〈斉威公存邢衛𣏌三囯晉文公復曹衛定襄王〉猶不齒於仲
尼之門況用人於夷以求霸而謂王者之師可乎使
鄫子有罪而討之雖聲於諸侯而戮於社〈社主隂二主殺故戮人於〉
〈社〉天下不以爲過以喜怒興師則秦穆公獲𣈆侯且
猶釋之〈春秋僖公十五年十有一月壬戌晉侯及秦伯𢧐於韓獲晉侯旣 秦伯䆁之故傳言十一月〉
〈晉侯帰秦伯即穆公〉而況敢用諸淫昬之乎〈左傳司馬子魚謂㐮公曰仐一㑹而〉
〈虐二囯之君又用諸淫昬之將以求霸不亦難乎〉以愚𮗚之宋襄公王莽之流
襄公以諸侯爲可以名得王莽以天下可以文取也〈王莽〉
〈傳賛雲昔秦燔詩書以立私議莽誦六蓺以文姦言殊塗同帰俱用滅亡〉其得䘮小大不同
其不能欺天下則同也其不鼔不成列不能損襄公之
虐其抱孺子而泣不能蓋王莽之〈漢王莽傳莽居攝元年三月己丑立〉
〈宣帝元孫嬰爲皇太子�曰孺子及莽位讀䇿畢莽親執孺於手流涕歔欷〉使莽無成則宋
襄公使襄公之得志亦一莽也古人有言圖王不成其
弊猶足以霸〈史記𧻗"丗家自勾踐卒五丗而王無彊立王無彊時越北伐斉斉威王使人越王〉
〈曰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霸臣聞之圖王不成其敝可以霸然而不霸者王道失也故願大王之轉攻楚也於〉
〈是越遂䆁斉而伐楚〉襄公行王者之師猶足以當威文之師一戰
之餘救死扶傷不暇此獨妄庸耳齊威𣈆文得管仲子
犯而興〈𬋩仲子犯皆威文腹心之佐〉襄公有一子魚不能用〈子魚即公子目〉
〈夷屢諫㐮公不聽〉豈可同日而語哉自古失道之君如是者多
矣死而論定未有如襄公之欺於後世者也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