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美國人民給尼克松的響亮耳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美國人民給尼克松的響亮耳光
千鈞
1969年11月16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尼克松上台以來,進行了不少蠱惑人心的宣傳。最醜惡、也是最無恥的,莫過於把他自己打扮成一個「和平」的愛好者。他的十一月三日有關越南問題的電視演說,是這一連串醜劇中的最新的一幕。

在這篇講話中,尼克松向美國青年和美國人民表白:「我同你們一樣關心和平」,「我象你們一樣希望和平」,「我已經選擇了一項實現和平的計劃」;我呼籲,「讓我們團結起來爭取和平」。尼克松左一個「和平」,右一個「和平」,其反革命目的之一,就是妄圖平息美國人民反對美帝國主義侵越戰爭的怒火。但是,不管尼克松怎樣發誓許願,講得多麼冠冕堂皇,美國人民並不聽他這一套。從十三日開始,再一次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要尼克松政府立即停止侵越戰爭,把美國侵略軍全部從南越撤走。這是美國人民對塗滿了「和平」脂粉的尼克松的一個響亮的耳光。

尼克松企圖造成這樣一個印象:他的前任肯尼迪、約翰遜發動和擴大了侵越戰爭,而他是要「結束」侵越戰爭。這是徹頭徹尾的欺騙。不論是肯尼迪、約翰遜或尼克松,他們對越南政策的實質,都是要扼殺越南南方人民的革命鬥爭,把南越變為美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在十一月三日的講話中,尼克松說得很明白:「除了南越人民決定自己的前途的權利以外,任何東西都是可以商談的」。尼克松所說的「南越人民」,就是阮文紹、阮高其等一小撮越南民族敗類;他所說的南越的「前途」,就是把南越置於美帝國主義的控制之下。事情很清楚,如果美帝在南越的殖民統治沒有得到萬無一失的保證,美國侵略軍決不會從南越撤走。約翰遜的「停止轟炸」,尼克松的「共同撤軍」,都只能說明,他們的策略可以改變,手法可以更換,奴役越南人民的目的決不會放棄。一句話,尼克松對越南的政策,就是堅持侵略、堅持戰爭的政策。

尼克松企圖使美國青年和美國人民相信:支持他的侵越政策,是什麼「愛國主義」的行為,因為美國侵略越南的成敗,是關係到所謂「國家的命運」。什麼是「國家的命運」?尼克松解釋:就是美國能否擔當起「自由世界的領導地位」的責任。換句話說,就是要建立美帝國主義的世界霸權。這種赤裸裸的、狂妄的侵略野心,一瞬間就把尼克松的面目完全暴露了。美國人民從切身經受中懂得,正是由於美國政府瘋狂地推行侵略和擴張政策,美國人民戰後以來年復一年地負擔着無比沉重的賦稅,而美國壟斷資本集團卻從擴軍備戰和對外侵略中獲得巨額利潤。華爾街和紐約的哈萊姆區,腰纏萬貫的億萬富翁和美國廣大的勞動人民,這是兩個不同的美國。尼克松妄圖使美國人民相信,美帝國主義對越南的侵略,是「符合」美國人民的利益的。其實,尼克松自己也知道,這是在撒謊。尼克松如果真的認為美國壟斷資本集團和美國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美國人民是可以同尼克松政府「團結」起來的,那麼,他為什麼對這次美國人民的大示威那麼恐慌,竟調動數萬名「精銳部隊」來對付示威群眾呢?

斯大林曾經說過:「為了進行戰爭,單是擴張軍備還不夠,單是組織新的聯盟還不夠。為了進行戰爭,資本主義國家還必須鞏固後方。」為了進行和堅持侵越戰爭,肯尼迪、約翰遜、尼克松之流,使用過催淚彈、高壓水龍、騎警等等來鎮壓過美國人民的反對美帝侵略越南戰爭的鬥爭,他們也從不吝惜用各種各樣的花言巧語來迷惑和欺騙美國人民。繼十月十五日之後,再一次爆發的這次大規模的反對美帝侵越戰爭的鬥爭,說明美國統治集團的這兩種手法,都越來越不靈了。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