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軌
臣軌 作者:武則天 唐 685年 |
序
[編輯]蓋聞惟天著象,庶品同於照臨;惟地含章,群生等於亭育。朕以庸昧,忝位坤元。思齊厚載之仁,式馨普覃之惠。乃中乃外,思養之志靡殊;惟子惟臣,慈誘之情無隔。
(靡,無也。聖心無私,故視之若一也。)
常願甫殫微懇,上翊紫機,爰須眾僚,聿匡玄化。伏以天皇,明逾則哲,志切旁求。
(《書》曰:「知人則哲,惟帝其難之。」又曰:「旁求俊彥,啟迪後人。」)
簪裾總川嶽之靈;珩珮聚星辰之秀。
(簪裾、珩珮所以別貴賤也。左思《蜀都賦》曰:「近則江漢炳靈,代載其英,蔚若相如忄爵,若君王。」《毛詩》曰:「嵩高惟嶽,峻極於天。惟嶽降神,生甫及申。」《春秋佐助期》曰:「漢將蕭何,昴精生於豐,通於製度也。」)
群英蒞職,眾彥分司。
(蒞,臨也。《文子》曰:「知過萬人謂之英。」孔安國《尚書傳》曰:「美德曰彥。」)
足以廣扇淳風,長隆寶祚。
(《易》曰: 「聖人之大寶曰位。」)
但母之於子,慈愛特深。雖復已積忠良,猶且思垂勸勵。
(《書》曰:「咸懷忠良。」)
昔文伯既達,仍加喻軸之言;
(《列女傳》曰:文伯相魯,敬薑謂之曰:「吾語汝,理國之要,盡在經耳。夫服重任行遠,道正直而固者,軸也。軸可以為相。」文伯再拜,受教矣。)
孟軻已賢,更益斷機之誨。
(《列女傳》曰: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織,問學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良以情隆撫字,心欲助成。比者,太子及王已撰修身之訓,群公列辟未敷忠告之規。(《論語》曰:「忠告以善道之。」)
近以暇辰,遊心策府,
(《穆天子傳》曰:「觀先王之策府。」)
聊因煒管,用寫虛襟。
(襟,心也。《毛詩》曰:「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悅懌女美。」)
故綴敘所聞,以為《臣軌》一部。想周朝之十亂,爰著十章;
(《論語》曰:「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鄭玄曰:「亂,治也。武王言我有治政事者十人。謂文母、周公、召公、太公、畢公、榮公、太顛、閎夭、散宜生、南宮括也。」)
思殷室之兩臣,分為兩卷。
(謂伊尹、傅說也。)
所以發揮言行,鎔範身心。
(《易》曰:「六爻發揮,旁通情也。」)
為事上之軌模,作臣下之繩準。
(《□□》曰:禹之為君也,左準繩,右規矩。)
若乃遐想綿載,眇鑒前修;
(《楚辭》曰:「謇吾法夫前修。」)
莫不元首居尊,股肱宣力。
(《書》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又曰:「予欲宣力四方,汝為。」)
資棟梁而成大廈,憑舟楫而濟巨川。
(《書》曰:「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
唱和相依,同功共體。
(《毛詩》曰:「唱予和汝。」)
然則君親既立,忠孝形焉。奉國奉家,率由之道寧二;
(《毛詩》曰:「率由舊章。」)
事君事父,資敬之途斯一。
(《孝經》曰:「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臣主之義,其至矣乎!
(父子雖至親,猶未若君臣之同體。故曰「其至矣乎。」)
休戚是均,可不深鑒。
(休,美也。戚,憂也。)
夫麗容雖麗,猶待鏡以端形;明德雖明,終假言而榮行。
(《漢書》張良言:「忠言逆於耳利於行,毒藥苦於口利於病也。」)
今故以茲所撰,普錫具僚,誠非筆削之工,貴申裨導之益。
(《史記》曰:孔子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笑,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讚一辭。《說文》曰:裨,倍益也。)
何則?正言斯重,玄珠比而尚輕;巽語為珍,蒼璧喻而非寶。
(《莊子》曰:「黃帝遊於赤水之北,遂歸,遺其玄疏。」《論語》曰:「巽與之言,能無悅乎?」《周禮》曰:「蒼璧祀天。」)
是知贈人以財者,唯申即目之歡;贈人以言者,能致終身之福。
(《家語》曰:孔子去周,老子送之,曰:「富者贈人以財,仁者贈人以言。吾雖不能富而竊仁者之跡,請送子以言也。」)
若使佩茲箴戒,同彼韋弦,
(《韓子》曰:西門豹之情急,故佩韋以緩巳。董安幹之心緩,故佩弦以急己也。)
修己必顧其規,立行每觀其則,自然榮隨歲積,慶與時新,家將國而共安,下與上而俱泰。察微之士,所宜三思。
(《論語》曰:季文子三思而後行也。庶照鄙誠,敬終高德,凡諸章目,列於後云。)
御撰
卷上·同體章
[編輯]夫人臣之於君也,猶四肢之載元首,耳目之為心使也。
(四肢謂手足也。元亦首也。《左氏傳》曰:狄人歸先軫之元。耳聽目視皆由於心,故為心之使也。)
相須而後成體,
(君為元首,臣為股肱,上下相須,乃成其體也。)
相得而後成用。
(君俟臣理,臣俟君食,上下相得,乃成其用也。)
故臣之事君,猶子之事父。
(資敬同也。)
父子雖至親,猶未若君臣之同體也。
(古有無子之父,無父之家,未有無臣之君,無君之國,故云未若也。)
故《虞書》曰:「臣作朕股肱耳目,
(孔安國曰:「言大體若身。」)
余欲左右有人,汝翼;
(孔安國曰:「左右,助也。我所有之人,富而教之,汝翼成我也。」)
余欲宣力四方,汝為。」
(宣,布也。孔安國曰:「布力立理之功,汝群臣當為之也。」)
故知臣以君為心,君以臣為體。
(臣稟君令,故以君為心;君須臣力,故以臣為體也。)
心安則體安,君泰則臣泰。未有心瘁於中,而體悅於外,君憂於上,而臣樂於下。
(瘁,病也。言心病則體病,君憂則臣憂也。)
古人所謂「共其安危,同其休戚」者,豈不信歟!夫欲構大廈者,必藉眾材。雖楹柱棟梁、栱櫨榱桷,長短方圓,所用各異,自非眾材同體,則不能成其構。
(言有棟梁櫨栱之材,長短相扶,然後成其廣廈。)
為國者亦猶是焉。
(謂人夙欲理國者,亦必資其眾賢也。)
雖人之才能天性殊稟,或仁或智、或武或文,然非群臣同體,則不能興其業。
(言有仁智文武之臣,同其心體,然後興其功業也。)
故《周書》稱殷紂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
(夷,平也。孔安國曰:「平人,凡人也。雖多而執心,用德不同也。」)
此其所以亡也;
(言殷以離心而亡也。)
周武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亂,治也。孔安國曰:「言治理之臣雖少,而心德同。」)
此其所以興也。
(言周以同德而興也。)
《尚書》曰:「明四目,達四聰。」
(孔安國曰:「廣視聽於四方,使天下無壅塞也。」)
謂舜求賢,使代己視聽於四方也。昔屠蒯亦云:「汝為君目,將司明也。
(汝,嬖舛也。杜預曰:「職在外,故主視也。」)
汝為君耳,將司聽也。」
(汝,師曠也。杜預曰:「樂所以聽,耳也。」)
軒轅氏有四臣,以察四方,故《屍子》云:「黃帝四目。」
(言有賢臣。為君視於四方。)
是知君位尊高,九重奧絕,
(《楚詞》曰:君之門,若九重也。)
萬方之事,不可獨臨,故置群官,以備爪牙耳目,
(《毛詩》曰:「圻父予王之爪牙。」《書》曰「臣作朕肱耳目。」)
各盡其能,則天下自化。
(盡其臣之所能。)
故冕旒垂拱無為於上者,人君之任也;
(《晏子》曰:「古者,人君冕前有旒,惡多所見也。」《書》曰:「垂拱而天下理。」《論語》曰:「無為而理者,其舜歟?」)
憂國恤人竭力於下者,人臣之職也。
(《書》曰:「臣為上為德,為下為人。」又曰:「乃命三後,恤功於人。」《至忠章》曰:竭力盡勞而不望其報。)
《漢名臣奏》曰:「夫體有痛者,手不能無存;心有懼者,口不能勿言。
(言手必存之,口必言之,以喻忠臣事君,有過必諫也。)
忠臣之獻直於君者,非願觸鱗犯上也,良由與君同體,憂患者深,志欲君之安也。」
(《韓子》曰:「龍之為蟲也,擾柔而可狎而騎。然而喉下有逆鱗,若嬰之,則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嬰之,則不幾全也。」)
陸景《典語》曰:「國之所以有臣,臣之所以事上,非但欲備員而已。
(言君之俟臣,欲其助己宣化,豈但備其員數而已。)
天下至廣,庶事至繁,非一人之身所能周也。
(必俟賢臣之力。)
故分官列職,各守其位,
(各有司在。)
處其任者,必荷其憂。
(憂其所主事也。)
臣之與主,同體合用。主之任臣,既如身之信手;臣之事主,亦如手之係身。上下協心,以理國事。
(協,合也。)
不俟命而自勤,
(同體故也。)
不求容而自親,
(協心故也。)
則君臣之道著也。」
(臣主同體,上下協心,是其道著。)
卷上·至忠章
[編輯]蓋聞古之忠臣事其君也,盡心焉,盡力焉。稱才居位,
(稱己之才而居其位。)
稱能受祿。
(稱己之能而受其祿。)
不面譽以求親,
(不面譽其君,以求親己也。)
不愉悅以苟合。
(不苟悅君心,而與之合。)
公家之利,知無不為。
(《左傳》曰:「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
上足以尊主安國,下足以豐財阜人。內匡君之過,外揚君之美。不以邪損正,
(為正不為邪也。)
不為私害公。
(納公而奔私也。)
見善行之如不及,
(《論語》曰: 「見善如不及。」)
見賢舉之如不逮。
(若鮑叔薦管仲,子皮升子產也。)
竭力盡勞而不望其報,程功積事而不求其賞。務有益於國,務有濟於人。
(言臣竭力盡勞,程功積事而不求其賞報者,務其益國濟人故也。)
夫事君者以忠正為基,忠正者以慈惠為本。故為臣不能慈惠於百姓而曰忠正於其君者,斯非至忠也。
(至忠之臣,則先行慈惠於百姓,而後忠正於其君也。)
所以大臣必懷養人之德,而有恤下之心。利不可並,
(去小利也。)
忠不可兼。
(行大忠也。)
不去小利,則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則大忠不至。故小利,大利之殘也;小忠,大忠之賊也。
(若存小利,則大利不成;若守小忠,則大忠必廢。故小利為大利之殘,小忠為大忠之賊,所以必舍小而取大也。)
昔孔子曰:「為人下者,其猶土乎!
(言臣之事君,竭忠盡節,夙夜匪懈,勤勞不倦,無所不為,如土之性也。)
種之則五穀生焉,掘之則甘泉出焉。草木殖焉,禽獸育焉。多其功而不言。」
(不自伐其功也。)
此忠臣之道也。《尚書》曰:「成王謂君陳曰:『爾有嘉謀嘉猷,則入告爾後於內,爾乃順之於外。』」
(孔安國曰:「汝有善謀善道,則入以告汝君於內,汝乃順行之於外也。」)
曰:『斯謀斯猷,惟我後之德。』
(孔安國曰:「此善謀此善道,惟我君之德善。則稱君人臣之義。」)
<上丙下心>人咸若時,惟良顯哉。」
(孔安國曰:「臣於人者,皆順此道,是惟良臣,則君顯明於世也。」)
《禮記》曰:「善則稱君,過則稱己,則人作忠。」「善則稱親,過則稱己,則人作孝。」《昌言》曰:「人之事親也,不去乎父母之側,
(言常在其左右也。)
不倦乎勞辱之事。
(言雖有勞辱之苦,而不以為倦也。)
見父母體之不安,則不能寢;見父母食之不飽,則不能食。
(憂思在心,故忘其寢食。《孝經》曰:「病則致其憂。」)
見父母之有善,則欣喜而戴之;
(樂之而不厭。)
見父母之有過,則泣涕而諫之。
(恐其不從己,故涕泣以感之。)
孜孜為此以事其親,焉有為人父母而憎之者也。
(孔安國《尚書傳》曰:孜孜,勸勉不怠也。)
人之事君也,使無難易,無所憚也;事無勞逸,無所避也。
(言皆樂為之,不以難易勞逸而生憚避也。)
其見委任也,則不恃恩寵而加敬;其見遺忘也,則不敢怨恨而加勤。
(見君之委任,則拾恩而加敬。見君之遺忘,則不怨而加勤。此為臣之道。)
險易不革其心,安危不變其志。
(革,改也。言不以安危險易而改變其心志也。)
見君之一善,則竭力以顯譽,唯恐四海之不聞;
(欲君之善遍於天下。)
見君之微過,則盡心而潛諫,唯慮一德之有失。
(恐君之過聞於他人。)
孜孜為此以事其君,焉有為人君主而憎之者也。故事親而不為親所知,是孝未至也;
(親知然後乃為孝也。)
事君而不為君所知,是忠未至也。
(君知然後乃為忠也。)
古語云:「欲求忠臣,出於孝子之門。」
(言忠臣必出於孝子也。《孝經》曰:「故以事君則忠也。」)
非夫純孝者,則不能立大忠。
(言大忠必出於純孝也。《左傳》曰:潁考叔純孝。愛其母,施及莊公也。)
夫純孝者,則能以大義修身,知立行之本。
(《論語》曰:「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鄭玄曰:「言人有其本性,則成功立行也。」)
欲尊其親,必先尊於君;
(君尊而親卑故。)
欲安其家,必先安於國。
(國大而家小故。)
故古之忠臣,先其君而後其親,先其國而後其家。何則?君者,親之本也,親非君而不存;國者,家之基也,家非國而不立。」
(親由君而得存,家因國而得立。故先君而後親,後家而先國。)
昔楚恭王召令尹而謂之曰:「常侍管蘇,
(管氏蘇名,常侍於君。)
與我處,常勸我以道,正我以義。
(言常以為君之道義勸正我已。)
吾與處不安也,不見不思也。
(以其勸正己故。)
雖然,吾有得也,
(謂得其為君之道義。)
其功不細,
(言勸正之功甚大。)
必厚祿之。」乃拜管蘇為上卿。若管蘇者,可謂至忠至正,能以道濟其君者也。
卷上·守道章
[編輯]夫道者,覆天載地,高不可際,深不可測。
(言道之廣大,無所不包。故上覆於天,下載於地,高而不可窮其際,深而不可測其原。)
苞裹萬物,
(道之放布,無不含容。)
稟授無形。
(千品萬物,皆始於道。)
舒之覆於六合,卷之不盈一握。
(言能屈伸隨變。)
小而能大,
(小入無間,大苞無外。)
昧而能明,
(外暗而內明也。)
弱而能強,
(後身而身先也。)
柔而能剛。
(卑而不可逾也。)
夫知道者,必達於理;
(理由道達。)
達於理者,必明於權;
(權由理明。)
明於權者,不以物害己。
(不以外物而害於己。)
言察於安危,寧於禍福,謹於去就,莫之能害也。
(夫權道反經合義,無所不通,審其安危,明其去就,福至不喜,禍至不憂,唯變所適,故莫之能害也。)
以此退居而閑遊,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佐時而匡主,忠立名顯而身榮。
(言以此道退居,而閑遊潛遁,則江海山林之士皆服從於己;以此道佐時,而匡其君主,則忠名顯而身先榮也。)
退則巢、許之流,進則伊、望之倫也。
(退謂閑遊,進謂匡主。)
故道之所在,聖人尊之。
(言道之所在者,聖人尊貴之。故黃帝問廣成於峒山,唐堯見四子於汾水。)
《老子》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河上公曰:「道以無為為常也。」)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河上公曰:言候王而能守道,萬物將自化效於己也。)
「以道佐入主者,
(河上公曰:謂人主能。以道自輔佐。)
不以兵強於天下。」
(河上公曰:以道自佐之主,不以兵革順天任德,敵人自服。)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河上公曰:祥,善也。兵者,驚精神,濁和氣,不善人之器也。不當修飭也。)
故有道者不處。」
(河上公曰:有道之人,不處其國也。)
又曰: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河上公曰:上士聞道,自勤苦竭力而行。)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河上公曰:中士聞道,治身則長存,治國則太平,欣然而存之。退見財色榮利,感於情慾,而復亡也。)
下士聞道,大笑之。
(河上公曰:下士貪狠多欲,見道柔弱,謂之恐懼;見道質樸,謂之鄙陋,故大笑也。)
不笑不足以為道。」
(河上公曰:不為下士所笑,不足名之為道也。)
《莊子》曰:「夫體道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
(言體道之人,隨物變化,故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也。)
一心定而萬事得。」
(事得由乎心定。)
《文子》曰:「夫道者,無為無形,
(湛然安靜,莫見其形。)
內以修身,外以理人。
(言理人修身皆資於道。)
故君臣有道即忠惠;
(君惠而臣忠也。)
父子有道即慈孝,
(父慈而子孝也。)
士庶有道即相親。
(更相親愛。)
故有道即和同,無道即離貳。
(言人有道者雖疏遠而必和同,無道者雖親近而必離貳,言道不可不貴也。)
由是觀之,無道不宜也。」
(道周萬物,故所在皆宜也。)
《管子》曰:「道者,一人用之不聞有餘,
(才自足也。)
天下行之不聞不足。
(道濟群品,故皆足也。)
所謂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
(言福之大小,在其所取之也。)
道者,所以正其身,而清其心者也。
(言正身清心,非道不可矣。)
故道在身則言自順,行自正,事君自忠,事父自孝。」
(夫言行合宜,忠孝得節,皆由於道,故君子守之也。)
《淮南子》曰:「大道之行,猶日月,
(言道明自廣遠,如日月臨天下,無所不至也。)
江南河北不能易其所,馳騖千裏不能移其處。
(自江至河不能千裏,故其所不易。千裏之內晷景同,故其處不移。道亦然也。)
其趨舍禮俗,無所不通。
(道能通於萬事。)
是以容成得之而為軒輔,傅說得之而為殷相。
(得,謂得道。)
故欲致魚者先通水,
(泉深而魚自至。)
欲致鳥者先樹木,
(林茂而鳥自歸。)
欲立忠者先知道。」
(知道而忠自立。)
又曰:「古之立德者,樂道而忘賤,故名不動心;樂道而忘貧,故利不動志。
(言立德之人,志在於道,貧賤之辱尚乃忘之,則名利之榮豈能動矣也。)
職繁而身逾逸,官大而事逾少。
(以道理之故也。)
靜而無欲,
(志清靜而無所欲也。)
淡而能閑。
(心恬憺而能閑逸也。)
以此修身,乃可謂知道矣。
(言能以此六者修身,然後乃可謂之知道矣也。)
不知道者,釋其所以有,求其所未得。
(不知道之人,則釋其已之所以有,而求其已之所未得者也。)
神勞於謀,知煩於事。
(勞於分外故也。)
福至則喜,禍至則憂。禍福萌生,終身不悟,此由於不知道也。《說苑》曰:「山致其高而雲雨起焉,
(山高而後有雲雨也。)
水致其深而蛟龍生焉,
(水深而後有蛟龍也。)
君子致其道而福祿歸矣。
(道成而後有福祿也。) 萬物得其本則生焉,百事得其道則成焉。」
(本亦道也。)
卷上·公正章
[編輯]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燭,四時無私為。
(夫天覆於上,地載於下,日月之為臨燭,四時之有代謝,而豈有私哉。)
忍所私而行大義,可謂公矣。
(夫志士仁人,佐時匡主,順天地之道,行公正之心。不以親昵而變其情,不以利害而易其操。故周公誅其弟,石碏戮其子,行大義而滅其親,如此者,可謂公矣也。)
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
(智而用私,彌長其邪愚,而用公,轉近於正。)
人臣之公者,理官事則不營私家,
(營私家則官事不成。)
在公門則不言貨利,
(言貨利則公門不正。)
當公法則不阿親戚,
(阿親戚則公法不行。)
奉公舉賢則不避仇讎。
(避仇讎則野有遺賢。《左傳》曰:外舉不棄讎。)
忠於事君,仁於利下。
(言人臣之公者,事君則盡忠,利下則盡仁。)
推之以恕道,行之以不黨,伊、呂是也。
(伊尹、呂望也。《論語》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又曰:「君子群而不黨。」)
故顯名存於今,是之謂公也。
(伊、呂忠義於湯、武,公正於殷、周,竭意君朝,無心私室,故得功存於古,名顯於今,可謂人臣之公也。)
理人之道萬端,所以行之在一。一者何?公而已矣。
(唯公可以當此一焉。)
唯公心可以奉國,唯公心可以理家。
(言無公心則不可理家奉國矣。)
公道行,則神明不勞而邪自息;
(公道既行,則人皆正直,故神明不勞而奸邪自息也。)
私道行,則刑罰繁而邪不禁。
(私道既行,則人皆虛詐,故雖繁其刑罰而奸邪不止也。)
故公之為道也,言甚少而用甚博。
(公正無私,其事易立。故出言雖少,而所用則博也。)
夫心者,神明之主,
(神不心不明,故以心為主。)
萬理之統也。
(統攝萬理,皆由於心也。)
動不失正,天地可感,而況於人乎!故古之君子,先正其心。
(言動發心神,不失其正,則雖天地之大亦可感矣。天地可感,而況於人乎!是以古之君子樹德立功者,莫不先正其心矣也。)
夫不正於昧金而照於瑩鏡者,以瑩能明也;不鑒於流波而鑒於靜水者,以靜能清也。鏡、水以明清之性,故能形物之形,見其善惡。而物無怨者,以鏡水至公而無私也。鏡水至公,猶免於怨,而況於人乎!
(言人能公正者,則必不能怨也矣。)
孔子曰:「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說苑》曰: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則榮,犯六邪則辱。
(言榮辱隨其所行也。)
夫榮辱者,禍福之門也。
(禍福由榮辱而生也。)
何謂六正六邪?六正:一曰萌芽未動,形兆未見,
(謂事未發之時。)
照然獨見存亡之機,得失之要,預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顯榮之處,
(謂使功格上天,德流後裔也。)
天下稱孝焉。
(稱主之孝。)
如此者,聖臣也。二曰虛心白意,
(白謂潔白。)
進善通道,
(通有道之人於其君。)
勉主以禮義,諭主以長策,
(勉謂勸勉,諭猶曉也。長策,若張良八難,陳平六奇。)
將順其美,匡救其惡。
(《孝經》曰:「將順其美。」。鄭玄曰:「善則稱君。」又曰:「匡救其惡。」鄭玄曰:「過則稱己。」)
功成事立,歸善於君,不敢獨伐其勞。
(伐猶取也。言功事立雖由於己,而皆歸之於君,不敢獨取其勞也。)
如此者,大臣也。三曰畢身賤體,夙興夜寐,
(《毛詩》曰:「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進賢不懈,
(進舉賢良而不解怠。)
數稱於往古行事,以勵主意,庶幾有益,以安國家。
(往古行事者,謂往君所行之事。若堯、舜、禹、湯者,稱之以勵其君。)
如此者,忠臣也。四曰察見成敗,早防而救之,
(謂察見其君有成敗之事,則早設智謀以防救之也。)
引而復之,
(君若已有傾敗,則引使復其未有之時。)
塞其間,
(塞君為惡之間隙也。)
絕其源,
(絕君為過之根源也。)
轉禍以為福,令君終以無憂。
(能轉君昔時之福,以為今日之福,而令終世無憂也。)
如此者,智臣也。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職事,
(文謂簿書也。職,主也。)
辭祿讓賜,不受贈遺,
(言以貞白自居,故雖有祿贈,皆讓而不受也。)
衣服端齊,食飲節素。
(守其廉潔,不為奢侈。)
如此者,貞臣也。六曰國家昏亂,所為不諛,
(雖國之昏亂,惡貞醜正,任奸用邪,而不諂諛以曲從君意。)
然而敢犯主之嚴顏,面言主之過失,不辭其誅,身死國安,不悔所行。
(夫昏虐之君,好行誅戮,怒忠直之士,喜諂佞之人而能不憚嚴顏,面言過失,不辭身死,冀護國得安。故龍逢以亡,比干以喪,志存必誅,故不悔所行也。)
如此者,直臣也。是謂六正也。六邪:一曰安官貪祿,
(安其所居之官,貪其君之爵祿。)
營於私家,不務公事,
(營私家之榮,弄公室之事。)
懷其智,藏其能,
(不用之以匡其君也。)
主饑於論渴於策,猶不肯盡節,
(言君思其善論,想其良策,同於饑渴,猶不肯盡節以告之也。)
容容乎與代沉浮,上下左右觀望。
(容容,自安之貌。左右觀望,言希旨而取容。)
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為皆曰可,
(言進退隨君,不為匡諫也。)
隱而求主之所好而進之,以快主之耳目,
(隱猶私也。言私求具主之所好之物而進之,以快其主之耳目心意也。)
偷合苟容,與主為樂,不顧其後害。
(言苟得與君合志,同為歡樂,豈顧有其後害也。)
如此者,諛臣也。三曰中實詖險,外貌小謹,
(內慢而外恭也。)
巧言令色,
(《論語》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又心疾賢,
(疾害賢能,恐君用之。)
所欲進,則明其美而隱其惡;所欲退則明其過而匿其美,
(冀己意之得行。)
使主妄行過任,賞罰不當,號令不行。
(皆由進人退人不實故也。)
如此者,奸臣也。四曰智足以飭非,辨足以行說,反言易辭而成文章,
(能令是非無定所也。)
內離骨肉之親,
(棄宗族也。)
外妒亂朝廷。
(陷良善也。)
如是者,讒臣也。五曰專權擅威,
(威權皆在於己而不由其君也。)
持操國事,以為輕重,於私門成黨,以富其家,
(擅發己情,持操國事,以為輕重。於其私門,成其朋黨,以富其家業也。)
又復增加威權,擅矯主命,以自貴顯。
(又增己之權,矯主之命,而作威作福,以自尊顯也。)
如此者,賊臣也。六曰諂主以邪,墜主不義,
(進諂媚之言,用邪僻之行,而使其君陷於不義。)
朋黨比周,以蔽主明。
(讒佞之人共為朋黨,以蔽主之明,不得使其彰著也。)
入則辯言好辭,
(諂於主也。)
出則更復異其言語,
(謗其君也。)
使白黑無別,是非無間。
(間,猶隔也。言能點白作黑,飾非為是,使白黑是非無隔別也。)
候伺可不,推因而附然,使主惡布於境內,聞於四鄰。
(謂候伺君之行事,謗毀以成其惡,如可推尋,因而附會,以為突然,遂使主之過惡彰布境內,流聞四鄰也。)
如此者,亡國之臣也。是謂六邪。賢臣處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術,故上安而下理,生則見樂,
(見人所樂。)
死則見思,
(見人所思,)
此人臣之術也。
卷上·匡諫章
[編輯]夫諫者,所以匡君於正也。
(謂匡救其君使合於正道。)
《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易》曰,《蹇卦》六二爻辭也。王輔嗣曰:處難之時,履當其位,居不失中,以應於五,不以五在難中,私身遠害,執心不回,志匡王室者也。故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也。)
人臣之所以蹇蹇為難。
(臣之事君鮮能忠正,故以蹇蹇之材為難也。)
而諫其君者,非為身也,將欲以除君之過,矯君之失也。君有過失而不諫者,忠臣不忍為也。
(忠臣則必諫其君。)
《春秋》傳曰:齊景公坐於遄台,梁丘據馳而造焉。公曰:「唯據與我和夫!」晏子曰:「據亦同也,焉得為和?」公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享魚肉,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
(杜預曰:「濟,益也。」)
君臣亦然。
(杜預曰:「亦如羹。」)
君所謂可而有否焉,
(杜預曰:「否不可也。」)
臣獻其否以成其可;
(杜預曰:「獻君之否,以成君之可也。」)
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人無爭心。故《詩》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杜預曰:《詩》頌殷中宗也。言中宗能與賢者和齊可否,其政如羹,敬戒旦平也。和羹備五味,異於大羹也。)
今據不然。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家語》曰:「哀公問於孔子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忠乎?』孔子不對。又問三,皆不對。趨而出,告於子貢曰:『公問如此,爾以為何如?』
(爾,汝也。)
子貢曰:『子從父命,孝矣;臣從君命,忠矣。夫子奚疑焉。』
(奚,何也。)
孔子曰:『鄙哉!爾不知也。昔萬乘之主,有諍臣七人,則主無過舉;
(言舉事無過失也。《孝經》曰:「天子有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天下。」)
千乘之國,有諍臣五人,則社稷不危;
(《孝經》曰:「諸侯有諍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
百乘之家,有諍臣三人,則祿位不替。
(替,廢也。《孝經》曰:「大夫有諍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
父有諍子,不陷無禮;
(《孝經》曰:「父有諍子,則身不陷於不義」)
士有諍友,不行不義。
(《孝經》曰:「士有諍友,則身不離於令名。」)
子從父命,奚詎為孝!臣從君命,奚詎為忠!』
(言其不得為忠孝也。《孝經》曰:「從父之令,焉得為孝乎?」鄭玄曰:「委曲從君父之令,善隻為善,惡隻為惡,又焉得為忠臣孝子乎!」)
《新序》曰:「主暴不諫,非忠臣也;畏死不言,非勇士也。
(能諫暴君,不畏其死,乃為忠勇。)
見過則諫,不用即死,忠之至也。
(見君之有過,則犯顏而諫之。諫而不用,則以死繼之。可謂忠之至也。)
晉平公問叔向曰:『國家之患孰為大?』對曰:『大臣重祿而不極諫;近臣畏罪而不敢言;下情不得上通。此患之大者也。』
(言此三者皆國家之大患也。)
公曰:『善。』乃令曰:『臣有欲進善言而謁者不通,罪至死,」
(謁者,官名也。言臣欲有進善言於其君,而謁者之官不通聞於上,則罪至於死。)
《說苑》曰「從命利君謂之順;從命病君謂之諛。逆命利君謂之忠;逆命病君謂之亂。
(夫臣於人者,不其難乎!察通變之理,識安危之機,然後可以事其君矣。故《書》曰「為臣不易。」)
君有過失而不諫諍,將危國家殞社稷也;
(見君之有過失不能盡忠以諫諍,則是將欲危其國家殞其社稷也。)
有能盡言於君,
(謂盡忠貞之言於其君,無所藏隱也。)
用則留,不用則去,謂之諫;
(君用其言則留,不用其言則去也。)
用則可,不用則死,謂之諍;
(謂能以死諍其君也。)
有能率群下以諫君,
(群下,謂眾臣也。)
君不能不聽,
(言必聽也。)
遂解國之大患,除國之大害,
(由其用諫故也。)
竟能尊主安國者,謂之輔;有能抗君之命。反君之事,
(謂奪君之私心歸之於正義。)
以安國之危,除主之辱,而成國之大利者,謂之弼。故諫諍輔弼者,所謂社稷之臣,明君之所貴也。」
(言諫諍輔弼,雖事跡有殊,至於安國寧人,其功不異,故俱謂社稷之臣,而明君之所貴也。)
又曰:「夫登高棟臨危簷而目不朐、心不懼者,此工匠之勇也;
(朐猶動也。)
入深泉刺蛟龍,抱黿鼉而出者,此漁父之勇也;入深山刺猛獸抱熊羆而出者,此獵夫之勇也;臨戰先登暴骨流血而不辭者,此武士之勇也;居於廣廷作色端辯以犯君之嚴顏,前雖有乘軒之賞未為之動,
(杜預《左傳》注曰: 「軒,大夫車。」)
後雖有斧鑕之誅未為之懼者,此忠臣之勇也。君子於此五者,以忠臣之勇為貴也。」
(夫武士、獵夫、工匠、漁父,雖有匹夫小勇,而不能成其大功。至於忠果之臣、公正之士,廣庭作色犯主嚴,不願乘軒之榮,不憂斧鑕之戮,而使國安人泰,理定功成,道著當時,名流後代,故為君子之所貴也。)
《代要論》曰:「夫諫諍者,所以納君於道,矯枉正非,
(矯君之枉,正君之非。)
救上之謬也。
(救君上之謬誤。)
上苟有謬而無救焉,則害於事。
(害於理人之事。)
害於事則危。
(國不安也。)
故《論語》曰:『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鄭玄曰:相,扶工者也。)
然則,扶危之道莫過於諫,
(諫則無傾危也。)
是以國之將興,貴在諫臣;家之將興,貴在諫子。若君父有非,臣子不諫,欲求國泰家榮,不可得也。」
(《孝經》曰:「子不可以不諍於父,臣不可以不諍於君。」鄭玄曰:「君父有不義,臣子不諫諍,則亡國破家之道也。」)
臣軌上終
卷下·誠信章
[編輯]凡人之情,莫不愛於誠信。
(誠謂無虛操,信謂不愆期。言能忠誠信實者,則人皆愛矣。)
誠信者,即其心易知。
(言無誠信者,則不可知矣。)
故孔子曰:「為上易事,為下易知。」
(上有誠信則易事,下有誠信則易知。)
非誠信無以取愛於其君,非誠信無以取親於百姓。
(人有誠信,則君愛之,君有誠信則人親之,言致親愛唯在誠信也。)
故上下通誠者,則暗相信而不疑;其誠不通者,則近懷疑而不信。
(言君臣誠通者,則暗合而無疑;誠異者,則雖近而不信也。)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鄭玄曰:「不知其可者,言不可行也。」)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鄭玄曰:大車柏車,小車羊車。輗穿轅端著之,軏因轅端節之。車待輗軏而行,猶人之行不可無信也。)
《呂氏春秋》曰:「信之為功大矣。
(謂天地、四時、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皆待信而成,故曰大也。)
天行不信則不能成歲;地行不信則草木不大。春之德風,風不信則其花不成;夏之德暑,暑不信則其物不長;秋之德雨,雨不信則其穀不堅;冬之德寒,寒不信則其地不剛。夫以天地之大,四時之化,猶不能以不信成物,況於人乎!
(言人不可以無信也。)
故君臣不信,則國政不安;
(有傾危也。)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失孝慈也。)
兄弟不信,則其情不親;
(無恭友也。)
朋友不信,則其交易絕。
(不能久也。)
夫可與為始、可與為終者,其唯信乎!
(信則終始不二。)
信而又信,重襲於身,
(襲猶服也。)
則可以暢於神明,通於天地矣。」
(暢亦通也。)
昔魯哀公問於孔子曰:「請問取人之道。」孔子對曰:「弓調而後求勁焉;馬服而後求良焉。士必愨信而後求智焉。
(言弓不調而勁,則摧折;馬不服而良,則泛佚;士不信而智,則虛詐也。)
若士不愨信而有智能,譬之豺狼不可近也。」
(夫士無愨信而有智能,適足助其奸雄之材而為亂君父師,比豺狼而縱虐,其可近哉。)
昔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人信之矣。」
(鄭玄曰:「政有此三者,則國強也。」)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
(鄭玄曰:「言人所特急者,食也。自古皆有死,必不得已,食又可去也。」)
《體論》曰:「君子修身,莫善於誠信。
(言誠信乃修身之本。)
夫誠信者,君子所以事君上,懷下人也。
(懷,歸也。)
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時不言而人與期焉,
(有信故也。)
此以誠信為本者也。故誠信者,天地之所守而君子之所貴也。
(天地有誠信,然後萬物成;君子有誠信,然後百行著。故天地所守,君子所貴也。」)
《傅子》曰:「言出於口,結於心。
(結謂纏結。)
守以不移,以立其身。
(謂守其前言而不移易也。)
此君子之信也。故為臣不信不足以奉君;為子不信不足以事父。
(奉,又事也。言事君事父不可以無信。)
故臣以信忠其君,則君臣之道逾睦;子以信孝其父,則父子之情益隆。
(言臣不能以信忠於其君,則君臣之道離貳;子不能以信孝於其父,則父子之情衰薄也。)
夫仁者不妄為,
(為得其時。)
知者不妄動。
(動合於禮。)
擇是而為之,
(不為非也。)
計義而行之。
(計合於義而後行之。)
故事立而功足恃也,身沒而名足稱也。
(由其動為不失故也。)
雖有仁智,必以誠信為本。故以誠信為本者,謂之君子;
(言雖有仁智,苟無誠信則不可以為君子也。)
以詐偽為本者,謂之小人。
(言小人必無誠信也。)
君子雖殞,善名不減;
(身沒而名揚也。)
小人雖貴,惡名不除。」
(位隆而惡著也。)
卷下·慎密章
[編輯]夫修身正行不可以不慎,
(謂若曾參、顏回之儔。)
謀慮機權不可以不密。
(謂若孔光、陳寵之儔。)
憂患生於所忽,
(忽,輕也。《周書》苪良夫曰:「惟禍發於人所忽也。」)
禍害興於細微。
(言禍害之事,皆從細微而起,故蟻溜漂都突煙樊邑也。)
人臣不慎密者,多有終身之悔。
(夫不慎於始,則禍成於末,雖終身積悔,其可及哉!故孟德長恨於英雄,智伯永慚於水灌也。)
故言易泄者,召禍之媒也;事不慎者,取敗之道也。明者視於無形,聰者聽於無聲,謀者謀於未兆;慎者慎於未成。不困在於早慮;不窮在於早豫。
(早慮則不因,早豫則不窮。故《書》曰:「敬戒無虞。」《易》曰:「思患豫防」。)
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為勿為,以避其危。
(為所非為,必致傾危。)
孔子曰:「終日言,不遺己之憂;終日行,不遺己之患,
(口無擇言,身無擇行,故憂患不至,而吉乃大來也。)
唯智者能之。」
(若非智者,則必有其憂患也。)
故恐懼戰兢所以除患也,恭敬靜密所以遠難也。終身為善,一言敗之,可不慎乎!
(失之毫釐,以差千裏。成之難,毀之易。雖終為善,而一言敗之,不可不慎也。)
夫口者,關也;舌者,機也。出言不當,駟馬不能追也。
(《論語》曰:「駟不及舌。」鄭玄曰:「君子過言出口,駟馬追之不及也。」)
口者,關也;舌者,兵也。出言不當,反自傷也。
(人之出言,若不當於理,則及自傷己,同於兵刃也。)
言出於己,不可止於人;行發於邇,不可止於遠。
(邇,近也。若言布於人,行流於遠,雖欲復止,其可得乎?故君子慎之也。)
夫言行者,君子之樞機。
(韓康伯曰:「樞機,製動之至。」)
樞機之發,榮辱之主。夫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言於未睹未聞之前而戒懼之,故能免於患難也。)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言隱微尤為顯見,以其無隱不彰,無微不著故也。)
是故君子慎其獨。
(獨謂獨居。)
在獨猶慎,況於事君乎!況於處眾乎!
(言事君處眾,則慎之彌甚也。)
昔關尹謂列子曰:「言美則響美,言惡則響惡。身長則影長,身短則影短。」
(響隨言而美惡,影隨身而短長,以逾憂患寵榮,亦隨人所行也。)
言者所以召響也,身者所以致影也。
(言之所以召響,身之所以致影,亦猶慎之所以致福,慢之所以召禍也。)
是故慎而言,將有和之;慎而身,將有隨之。」
(而,汝也。言禍福之理既由人而興,故當慎汝之言,慎汝之身。)
昔賢臣之事君也,入則造膝而言,出則詭詞而對。
(人或問之,則不告以實也。《風俗通》曰:「禮諫有五,諷為上。故入則造膝,出則詭詞。辭善則其稱君,過則其稱己也。」)
其進人也,唯畏人之知,不欲思從己出;其圖事也,必推明於君,不欲謀自己造。畏權而惡寵,
(畏其威權,惡其貴寵,而不欲居之。)
晦智而韜名。
(晦其深智,藏其美名,不欲使人知之。韜,藏。)
不覺事之在身,不覺榮之在己。
(言能混齊榮辱。)
人閉其口,我閉其心;人密其外,我密其裏。
(裏猶內也。心尚閉之,況其口乎?內尚密之,況其外乎?)
不慎而慎,不恭而恭,
(或於無形。)
斯大慎之人也。故大慎者,心知不欲口知;其次慎者,口知不欲人知。
(口知,謂口言也。)
故大慎者閉心;次慎者閉口;下慎者閉門。昔孔光稟性周密,凡典樞機十有餘年,時有所言,輒削草稿。
(謂進言於其君也。削草稿者,懼其事泄於外。)
沐日歸休,兄弟妻子燕語,終不及朝省政事。
(言其義慎深也。)
或問光:「溫室省中樹皆何木也?」
(溫室,殿名也。在長樂宮中。)
光默而不應,更答以他語。
(舍溫室之樹而別以他語答之。)
若孔光者,可謂至慎矣,故能終身無過,享其榮祿。
(周密故無過,至慎故享祿也。)
卷下·廉潔章
[編輯]清靜無為,則天與之時;
(清靜無為,天之德也。人能體之,則天與之時,所謂用天之道矣。)
恭廉守節,則地與之財。
(恭廉守節,地之德也。人能體之,則地與之時,所謂分地之利矣。)
君子雖富貴,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毀廉。
(言君子之人,雖處富貴,不以奢侈之養而傷其身;雖居貧賤,不以無義之利而毀其廉。言所為必合於道也。)
知為吏者,奉法以利人;不知為吏者,枉法以侵人。
(言知為吏之道者,則奉公法以利人;不知為吏之道者,則枉公法以侵人也。)
理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廉平之德,吏之寶也。
(吏能廉平,則患難遠己,故為寶也。)
非其路而行之,雖勞不至;非其有而求之,雖強不得。
(越分故也。)
知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
(知其不可故也。)
是以遠害而名彰也。故君子行廉以全其真,守清以保其身。富財不如義多,高位不如德尊。
(夫不義而處富財,必招卻奪之患,無德而居高位,必踐傾危之災。故富財不如義多,高位不如德尊也。)
季文子相魯,妾不衣帛,馬不食粟。
(性廉潔也。)
仲孫它諫曰:「子為魯上卿,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人其以子為吝,且不顯國也。」
(仲孫不曉文子之意,故發此言。)
文子曰:「然吾觀國人之父母,衣粗食蔬,吾是以不敢。
(欲與國人同其好惡。)
且吾聞君子以德顯國,不聞以妾與馬者。夫德者,得之於我,又得於彼,故可行也。
(若唯自得,則不足以行矣。)
若獨貪於奢侈,好於文章,是不德也。何以相國?」
(文章,謂錦綺之屬也。)
仲孫慚而退。韓宣子憂貧,叔向賀之。
(賀其貧也。)
宣子問其故。對曰:「昔欒武子貴而能貧,故能垂德於後。今吾子之貧,是武子之德,能守廉靜者,致福之道也。吾所以賀。」宣子再拜,受其言。宋人或得玉,獻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
(杜預曰:「玉人,能治玉者也。)
玉人以為寶,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公儀休為魯相,使食公祿者不得與下人爭利,
(爭商賈之利也。)
受大者不得取小,
(大謂君祿,小謂人利也。)
客有遺相魚者,相不受。客曰:「聞君嗜魚,故遺君魚。何故不受?』公儀休曰:「以嗜魚,故不受也。今為相,能自給魚。
(言己為相,祿足以自給其魚。)
今受魚而免相,誰復給我魚者?吾故不受也。」
卷下·良將章
[編輯]夫將者,君之所恃也;
(恃之以禦侮也。)
兵者,將之所恃也。
(恃之以勝敵也。)
故君欲立功者,必推心於將;
(推其誠心於將。)
將之求勝者,先致愛於兵。
(致其慈愛於兵。)
夫愛兵之道,務逸樂之,務豐厚之,不役力以為己,不貪財以殉私。內守廉平,外存憂恤。
(言將愛兵之道,務使其逸樂、豐厚,不可役兵之力以為於己,不可貪兵之財以殉其私,內守廉平之性,外存憂恤之心也。)
昔竇嬰為將,置金於廊下,任士卒取之。私金且猶散施,豈有侵之者乎!吳起為將,卒有病癰者,吳起親自吮之。其愛人也如此,豈有苦之者乎!夫將者,心也;兵,體者也。
(言兵將共為心體也。)
心不專一,則體不安;將不誠信,則卒不勇。
(言心能專一,然後體安。將有誠信,然後卒勇也。)
古之善將者,必以其身先之。
(必以其身先於士卒,而不避矢石之害也。)
暑不張蓋,寒不被裘。軍井未達,將不言渴;
(達謂遍得汲也。)
軍幕未辨,將不言倦。當其合戰,必立矢石之間,所以齊勞逸、共安危也。夫人之所樂者,生也;所惡者,死也。然而矢石若雨,白刃交揮,而士卒爭先者,非輕死而樂傷也。夫將視兵如子,則兵事將如父;將視兵如弟,則兵事將如兄。
(若將無子弟之恩,則兵無父兄之敬,皆由其將也。)
故語曰:「父子兄弟之軍,不可與鬥。」由其一心而相親也。是以古之將者,貴得眾心。
(言以得眾心為貴也。)
以情親之,則木石知感,況以愛率下,而不得其死力乎!
(言將若能以情親其士卒,則雖曰木石猶感應矣。況以仁愛率下,而不得其死力乎!言其必得之矣。)
《孫子兵法》曰:「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就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故水因地而製形,
(謂因地高下,製其避就之形也。)
兵因敵而製勝。
(謂因敵虛實製其克捷之勝也。)
兵無常道,
(隨時之變)
水無常形。」
(任地之勢。)
兵能隨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良將也。所謂虛者,上下有隙,將吏相疑者也;所謂實者,上下同心,意氣俱起者也。善將者,能實兵之氣以待人之虛;不善將者,乃虛兵之氣以待人之實。虛實之氣,不可不察。
(虛者,喪兵之本。實者,勝敵之源。得失由之,故不可不察。)
昔魏武侯問吳起曰:「兵以何為勝?」吳子曰:「兵以整為勝。」武侯曰:「不在眾乎?」
(武侯之意,以眾為勝矣。)
對曰:「若法令不明,賞罰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進,雖有百萬之師,何益於用。
(杜預《左氏傳》曰:鼓以進軍,金以退軍。)
所謂整者,居則有禮,
(有軍旅之禮也。)
動則有威;
(有征伐之威也。)
進不可當,退不可追;
(進退不失其宜故也。)
前卻如節,左右應麾。
(謂得前卻之節,應左右之麾也。)
與之安,與之危,其眾可合而不可離,可用而不可疲。」是之謂禮將也。吳起臨戰,左右進劍。吳子曰:「夫提鼓揮桴,臨難決疑,此將軍也。
(軍法,合戰則將自鼓也。)
劍之任非將事也。夫將有五材四義。知不可亂,明不可蔽,信不可欺,廉不可貨,直不可曲,此五材也。受命之日忘家,出門之日忘親,張軍鼓宿忘主,
(宿謂止宿。鼓以進之。)
援桴合戰忘身,此四義也。將有五材四義,百勝之術也。
(謂得百戰百勝之術。)
夫攻守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之不可攻也。
(言攻戰守備之法,無恃其敵不來,當恃吾有備以待之;無恃其敵之不攻,當恃吾之兵整不可攻也。)
夫將若能先事慮事,先防求防,如此者,守則不可攻,攻則不可守。
(我守則彼不可攻,我攻則彼不能守,言其進退由己也。)
若驕貪而輕於敵者,必為人所擒。
(囗為敵人所擒虜也。)
昔子發為楚將攻秦,軍絕饋餉。
(軍中饋餉,無後繼之也。)
使人請於王,因歸問其母。其母問使者曰:「士卒得無恙乎?」使者曰:「士卒升分菽粒而食之。」
(以其絕於饋餉,故用升分菽粒,言不能全菽也。杜預《左氏傳》注曰:「菽,大豆也。」孔安國《尚書傳》曰:「米食曰粒。」)
又問曰:「將軍得無恙乎?」對曰:「將軍朝夕芻豢黍粱。」
(牛羊曰芻,犬豕曰豢。)
後子發破秦而歸,母閉門而不納。
(怒其失為將之道,故不許入門。)
使人數之曰:「子不聞越王勾踐之伐吳歟?客有獻醇酒一器者,王使人注江上流,使士卒飲其下流。味不足加美,而士卒如有醉容,懷其德也。戰自五焉。
(士卒懷其恩德,故至於戰陣,各自盡力,一當敵之五焉。)
異日又有獻一囊糗糒者,
(《書》曰:「峙乃糗糧。」孔安國曰:「皆當貯峙汝糒糒之糧也。」)
王又以賜軍士,軍士分而食之。甘不足逾嗌,
(嗌,咽喉也。)
士卒如有飫容,
(飫,飽也。)
懷其恩也。戰自十焉。
(一當敵之十也。)
今子為將,士卒升分菽粒而食之,子獨朝夕芻豢黍粱,何也?夫使人入於死地而康樂於其上,
(死地,謂升分菽粒。康樂,謂芻豢黍。)
雖復得勝,非其術也。
(言非為將之道術也。)
子非吾子,無入吾門!」子發謝,然後得入。及後為將,乃與士卒同其甘苦,
(能齊其勞,共安危也。)
人懷恩德,爭先矢石,
(爭先犯於矢石。)
遂功名日遠。若子發之母者,可謂知為將之道矣。昔趙孝成王時,秦攻趙。趙王使趙括代廉頗為將。括母上書曰:「括不可使將也。
(言括之才不任將帥。)
始妾事其父,
(括之父奢。)
父時為將,身所奉飯而進食者,以十數;
(親自奉飯以十數者,所以厚養其士,欲盡其力。)
所交者,以百數。
(以友道交之者,又百數也。)
大王所賜金幣者,盡以與軍吏士大夫共之。
(不獨受君之賜。)
受命之日,不問家事。
(專於君命。)
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
(東向而朝者,避君之南面也。)
軍吏無敢仰視之者,
(言括不撫士,故軍吏懼也。)
王所賜金帛,歸悉藏之。
(不與士卒共之。)
乃曰:『視便利田宅可買者。』
(欲取之以自益。)
父子不同,執心各異,
(奢仁惠,括貪虐。)
願王勿遣。」
(勿遣代廉頗也。)
王曰:「吾計已決矣。」
(謂用括之心已定矣。)
括母曰:「王終遣之,即有不稱,妾得無隨坐乎?」
(言括之有罪,必坐於己也。)
王曰:「不也。」
(言必不使罪相及也。)
括遂行,代廉頗為將四十餘日,趙兵果敗,括死軍覆。
(終如括母之言也。杜預《左氏傳》注曰:「覆,謂威力兼備,若羅網所掩覆。一軍見擒製,故以覆為文也;」)
王以括母先言,不加誅也。若趙括母者,可謂豫識成敗之機也。
卷下·利人章
[編輯]夫黔首蒼生,天之所甚愛也。
(《書》曰:「惟天惠人。」《史記》曰:「秦命人為黔首。」)
為其不能自理,故立君以理之。
(《左傳》曰:天生人而樹之君。)
為君不能獨化,故為臣以佐之。
(《書》曰:樹後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
夫臣者,受君之重位,牧天之甚愛。
(牧,養也。)
焉可不安而利之,養而濟之哉!是以君子任職則思利人,事主則思安俗。故居上而下不重,處前而後不怨。
(言君子既能利人安俗,故居上而下不以為重,處前而後不興其怨。)
夫衣食者,人之本也。
(人非衣食不生,故為人之本也。)
人者,國之本。
(國非人不立,故為國之本。)
人恃衣食,猶魚之待水;國之恃人,如人之倚足,魚無水則不可以生,人無足則不可以步。故夏禹稱:「人無食則我不能使也。功成而不利於人,則我不能勸也。」
(皆引過以歸也。)
是以為臣之忠者,先利於人。
(利人,然後乃為忠也。)
《管子》曰:「佐國之道,必先富人。人富則易化。是以七十九代之君,法製不一。
(不相襲也。)
然俱王天下者,必國富而粟多。
(言國富粟多,乃可以王於天下。)
粟生於農,故先王貴之。
(貴其農也。)
勸農之急,必先禁末作;
(末作謂雕文纂組也。)
末作禁,則人無遊食;人無遊食,則務農;
(務勤農業。)
務農則田墾;
(墾,開也。)
田墾則粟多;
(倉廩實也。)
粟多則人富。
(百姓足也。)
是以古之禁末作者,所以利農事也。
(末作妨於農事,故禁。)
至如綺繡纂組,雕文刻鏤,或破金為碎,
(謂雕文刻鏤也。)
或以易就難,
(謂綺繡纂組也。)
皆非久固之資,徒豔凡庸之目。如此之類,為害實深。故好農功者,雖利遲而後富;好末作者,雖利速而後貧。但常人之情,罕能遠計,棄本逐末,十室而九。
(本謂農功,末謂末作。)
才逢水旱,儲蓄皆虛,良為此也。
(為棄本逐未故也。)
故善為臣者,必先為君除害興利。所謂除害者,末作也;所謂興利者,農功也。夫足寒傷心,人勞傷國,自然之理也。養心者不寒其足,為國者不勞其人。
(為猶理也。)
臣之與主,共養黎元,必當省徭輕賦,以廣人財;
(謂省人徭役,十一而稅也。)
不奪人時,以足人用。
(《論語》曰:「使人以時」。)
夫人之於君,猶子於父母,未有子貧而父母富,子富而父母貧。
(言必同其貧富也。)
故人足者,非獨人之足,國之足也;人匱者,非獨人之匱,國之匱也。是以《論語》云:「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孰,誰也。)
故助君而恤人者,至忠之遠謀也;損下而益上者,人臣之淺慮也。
(謂減損下人而增益君上。)
《賈子》曰:「上古之代,務在勸農,故三年耕而餘一年之蓄,九年耕而餘三年之蓄,三十年耕而人餘十年之蓄。故堯水九年,湯旱七載,野無青草而人無饑色者,誠有此備也。」
(有此勸農之備。)
故建國之本,必在於農。忠臣之思利人者,務在勸導,家給人足,則國自安焉。論曰:夫君臣之道,上下相資,喻涉水之舟航,比翔空之羽翼。
(《管子》曰:「齊桓公歎曰:『孤之有仲父,若飛鴻之有羽翼也。』)
故至神攸契,則星象降於穹蒼;妙感潛通,則風雲彰於寤寐。
(《王文憲集·序》曰:「寤寐、風雲,{穴是}資人傑。」《易》曰:「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
其同體也,則股肱耳目不足以匹其同;其益政也,則麴櫱鹽梅未可以方其益。
(《書》曰:「若作酒醴,爾惟麴櫱,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諒直之操由此而興,節義之風因斯以著。是知家與國而不異,君與親而一歸。顯己揚名,惟忠惟孝。每以宮闈暇景,博覽瓊編,觀往哲之弼諧,睹前言之龜鏡,
(《書》曰「允迪厥德,謨明弼諧。」)
未嚐不臨文嗟尚,撫卷循環。庶令匡翊之賢,更越夔、龍之美,
(夔、龍,皆虞舜之臣也。)
爰申翰墨,載列縑緗。何則?榮辱無門,惟人所召。
(《左傳》曰:「禍福無門,惟人所召。」)
若使心歸大道,情切至忠,
(《老子》曰:「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務守公平,貴敦誠信,抱廉潔而為行,懷慎密以修身,奉上崇匡諫之規,恤下思利人之術,
(《書》曰:「臣下不匡其刑墨。」《論語》曰:「因人之所利而利之。」)
自然名實兼茂,祿位俱延,
(《莊子》曰:「名者實之賓。」)
榮不召而自來,辱不遣而斯去。然則忠正者致福之本,戒慎者集慶之源,若影隨形,猶聲逐響。
(《書》曰:「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
凡百群彥,可不勖歟!
垂拱元年撰
臣軌下終
題《臣軌》後
[編輯]唐武后撰《臣軌》二卷,與太宗《帝範》並行,今亦有合刻本流布於世。二書《唐志》著錄而《宋志》不載,《臣軌》唯鄭樵《藝文略》並載之,其他無見也。及清乾隆中纂《四庫全書》、《帝範》獨錄出於《永樂大典》,而不及《臣軌》,則亦似不存焉。余家舊藏抄本《臣軌》一部,往往雜以武后製字,是蓋當時原本爾。但諸書所載製字,間與此異,未詳其孰是。今一仍抄本之舊云。己未星夕前一日,天瀑識。
本注不著撰人名氏,《唐志》云賈行注《帝範》,則此注疑亦賈作,然未可必也。天瀑重識。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