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興國州人曹亞伯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興國州人曹亞伯
作者:馮自由
本作品收錄於《革命逸史

曹亞伯,湖北武昌興國州(民國改稱陽新縣)人,太平天國用兵湘鄂時,興國州人應募者極眾,而立功亦至偉。劉成禺著《〈太平天國戰史〉題詞》,有「興國州人策異勛」一句,即指此事。亞伯賦性率直,嫉惡如仇,自幼居鄉,每聆鄉中父老述太平軍當年起兵殺賊遺事,輒眉飛色舞,油然萌種族思想。稍長肄業兩湖書院,時任書院山長者為梁鼎芬,嘗仰承鄂督張之洞意旨,日以誘導學生效忠滿清為事。亞伯以諸生多熱衷利祿,不脫奴隸根性,遂呵之曰「無氣骨」,或曰「走狗奴才」。同學中惡其好使氣罵人,咸以「曹瘋子」三字報之。癸卯甲辰間(一九〇三至一九〇四年)亞伯初結識武昌基督教聖公會牧師胡蘭亭黃吉亭等,胡黃均有心革命,常於說教講道時,假基督捨身救世等事為宣傳革命資料。亞伯與之志同道合,遂亦皈依基督教。未幾相與發起一革命團體,名曰日知會。其會所均附設於武昌、漢口、長沙等處之聖公會內。一時湘鄂兩省志士,如鄂之劉貞一、馮特民、季雨霖、朱子龍、吳貢三、李亞東、梁鍾漢、石志泉、張難先、吳崐、殷子衡、吳兆麟;湘之黃軫(後更名興字克強)、劉揆一、禹之謨、宋教仁、易本羲、陳天華、胡瑛諸人,咸陸續附入焉。甲辰九月黃克強、馬福益、劉揆一等謀在湖南起事,亞伯至長沙助之,不幸期前事泄,黃克強潛避於長沙吉長巷聖公會黃吉亭寓所。後乃乘二人肩輿,垂下轎簾,亞伯與張繼二人各懷手槍,緊隨其後,卒獲脫險。乙巳(一九〇五年)各省志士雲集日本東京,亞伯與焉。是歲七月孫總理自歐洲抵日本,遂與黃克強聯合旅日全國各派革命黨人組織中國同盟會,第一次成立會假座赤坂檜町黑龍會所,馮自由預約亞伯赴會。當各寫盟書時,亞伯自書籍貫曰興國州。有廣西人某不知有興國州地名,以為兒戲。亞伯曰:「君不知太平天國大敗清軍時有興國州人包打洪山之事乎?(事見劉著《太平天國戰史》)若無興國州人,你們兩廣的天王洪秀全焉能安然在金陵登基也。」眾笑解之。丙午(一九〇六年)夏秋間,亞伯自日本赴英國遊學,道經香港,偕張繼訪馮自由於《中國日報》,馮自由請其任駐英義務通信員,亞伯慨然不辭。在倫敦數年,日操其不規則之英語,向外人宣傳中國革命,孜孜不倦。己酉(一九〇九年)孫總理自南洋赴英倫。亞伯介紹吳敬恆入同盟會,且向留英同志籌款八十金鎊助總理旅費。及辛亥八月武昌革命軍起,總理復至倫敦,嘗邀亞伯與吳敬恆結伴歸國,亞伯以事辭。民元夏秋間,鄂省民黨有國民黨與共和黨兩派之爭,共和黨孫武一派以素與都督黎元洪有好感,頗占優勢。適亞伯自英回,黎元洪與彼為舊識,特邀入幕府贊勷機要,國民黨乃大得其助。其後卒為共和黨所擠,不安於位。民二贛寧討袁軍失敗後,亞伯東渡謁孫總理,參加中華革命黨之討袁工作。民三中華革命黨既成立,陳炯明等在南洋表示異議,另創水利速成社以相對抗,孫總理乃派亞伯及陳耿夫二人至南洋各埠,向華僑黨員宣布改組宗旨。民六六月總統黎元洪被督軍團逼脅解散國會,國人大憤,孫總理在上海力圖起兵護法,而絀於經費,會有素與亞伯相識之美籍某國醫士告亞伯曰:如孫公有起兵護法之決心,某國願助資百萬。亞伯以告總理,總理大悅,惟囑亞伯堅守秘密。亞伯曰:吾乃基督教徒,當指天為誓。自是每當夕陽西下,亞伯恆偕女友吳□□乘馬車遊行各馬路兜風,順道至虹口某醫士寓所攜去大皮篋一具,其中累累皆各國鈔票,外人雖偵伺嚴密,無疑之者。未幾遂有程璧光率海軍南下及廣州召集非常國會之舉,亞伯之力為多焉。事後亞伯擬措資創辦亞林臭藥水廠,求助於總理,總理助以萬元,即酬其是役奔走之勞也。此事已隔多年,亞伯以信誓旦旦,諱莫如深,有時酒後狂醉,始為老友道之。民十十月總理督師北伐,駐節桂林,亞伯隨行。嘗因細故與參軍某不協,某令侍役勿為其供食,亞伯大窘,陳少白憐之,乃使就食於己室,少白每日例與總理同桌而食,至是乃特為亞伯設供,禮之逾恆。某以是遷怒於少白,亞伯意不自安,遂偕少白先後返廣州,逢人必訴某氏弟兄閉塞賢路,妨害大局等事,聞者多為不平。時陳炯明方極力抑制北伐軍進展,知亞伯與某氏兄弟有隙,且素得海軍將領溫樹德等心,遂多方聯絡,備致推崇,使慫恿海軍將士宣言中止北伐,謂「某氏歷年攬權伐異,妨功害能,吾等非釜底抽薪,不足以保全總理」。亞伯惑之,以告少白,少白曰:「北伐關係大局安危,君與某氏發生惡感,乃屬私事,安能因私害公!」馮自由適在座,亦謂亞伯曰:「陳派謀不利於總理,盡人皆知,君萬勿捲入漩渦,為君計,應立即避嫌離粵,庶免危險。」亞伯憤然顧余曰:「都是你從前介紹我入同盟會之過,今日他們如此忘恩負義,我倘有不測,惟君是問」少白與馮自由力勸之。亞伯卒從陳馮等言,怏怏歸滬。行後不及兩月,而陳部叛變圍攻總統府之禍作矣。亞伯自是厭聞時政,以亞林臭藥水廠售諸五洲大藥房,在崑山購地數十畝經營農業,差足自給。民十五國民革命軍入江蘇,亞伯號召鄉民起義於崑山,附近各鄉聞風響應,革命軍某支隊疑亞伯屬投機分子,誘禁之於上海司令部。亞伯移書上海交涉使郭泰祺求援,郭以告蔣總司令,蔣立下令開釋。亞伯既脫罪,謂國民黨改組後,一般青年多數典忘祖,鄙視前輩,皆由不知革命歷史所致,遂發憤搜集其多年珍藏之日知會文書筆記,及辛亥武昌革命一切文告等等,編輯成書,題曰《武昌革命真史》,凡數十萬言,民十八特托中華書局舊友陸某代其發行。出版未久,在京鄂人吳某等謂曹著批評起義人物過於露骨,且抹煞起義之各團體,而獨歸功於日知會,有失公道,遂聯名呈請黨部禁止發行,並沒收之,中華書局因之損失不貲。亞伯受此打擊,決意擺脫世事,專心學佛,且禁絕葷腥,盡改其平日好使氣罵人之故態。嘗語人曰:「吾輩革命黨人作孽過重,惟有竭誠念佛,足以懺悔一切,死後庶免淪入畜生道」等語。大有拋下屠刀立地成佛之概。民二十五元旦嘗至蘇州章太炎宅祝壽,人見其須長逾尺,道貌盎然,迥非昔比。民二十六秋日軍犯滬,崑山地近戰區,迭受日機轟炸,亞伯猶念佛農舍,不願遷避。至十月某日滬報忽傳載其圓寂消息。時在崑山失陷之前半月。生平友好以交通阻塞,無從弔唁,咸為哀悼不置。然亞伯能於所居未淪陷前作大解脫,得免身受阿鼻地獄之慘,當是佛學有得之效,不可謂非幸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