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四部叢刊本)/卷第五
荀子 卷第五 唐 楊倞 注 景上海涵芬樓藏黎氏景宋刊本
|
荀子卷第五
登仕郎守大理評事楊 倞 注
王制篇第九
請問為政曰賢能不待次而舉〈不以官之次序若傅説起於板〉
〈築為相也〉罷不能不待頃而廢〈頃須也〉元惡不待敎
而誅〈不教而殺謂之虐唯元惡不待教而誅之也〉中庸雜民不待政而
化〈中庸民易與為善故教則化之不待政成之後也〉分未定也則有昭繆
也〈繆讀為穆父昭子穆言為政當分未定之時則為之分別使賢者居上不肖者居下如昭穆之分別然不問其世族〉
〈也〉雖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也不能屬於禮
義則歸之庶人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
正身行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屬繫〉
〈也之欲反〉故姦言姦説姦事姦能遁逃反側之民職而
敎之須而待之〈反側不安之民也職而教之謂使各當敎其本事也須而待之謂須暇之而待其遷善也〉
勉之以慶賞懲之以刑罰安職則畜不安
職則棄〈畜養也棄謂投四裔之比也〉五疾上收而養之材而
事之〈五疾瘖聾跛躄㫁者侏儒各當其材使之謂若矇瞽脩聲聾聵司火之屬也〉官施而衣
食之兼覆無遺〈官為之施設所職而與之衣食也〉才行反時者
死無赦夫是之謂天德王者之政也〈天徳天覆之徳〉
聽政之大分以善至者待之以禮以不善
至者待之以刑兩者分別則賢不肖不雜
是非不亂賢不肖不雜則英傑至是非不
亂則國家治若是名聲日聞天下願令行
禁止則王者之事畢矣〈願謂人人皆願矣〉凡聽〈論聽政也〉威
嚴猛厲而不好假導人〈厲剛烈也假導謂以寛和假借導引人也〉則
下畏恐而不親周閉而不竭〈隱閉其情而不竭盡也〉若
是則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弛廢也遂因循也春秋傳曰遂〉
〈繼事也下既隱情不敢論説則大事近於弛廢小事近於因循言不肯革敝矣〉和解調通好假
導人而無所凝止之〈和解調通謂寛和不拒下也凝定也凝止謂定止其不可也〉
則姦言並至甞試之説鋒起〈嘗試之説謂假藉以事試為之也莊子曰〉
〈甞試論之鋒起謂如鋒刃齊起言鋭而難拒也〉若是則聽大事煩是又傷
之也〈聽大謂所聽之事多也傷傷政也〉故法而不議則法之所
不至者必廢〈議謂講論也雖有法度而不能講論則不周洽故法所不至者必廢也〉職
而不通則職之所不及者必隊〈雖舉當其職而不能通明其類〉
〈則職所不及者必隊隊與墜同〉故法而議職而通無隱謀無遺
善而百事無過非君子莫能故公平者職
之衡也中和者聽之繩也〈聽聽政也衡所以知輕重繩所以辨曲直言君〉
〈子用公平中和之道故能百事無過中和謂寛猛得中也〉其有法者以法行無法
者以類舉聽之盡也〈類謂比類〉偏黨而無經聽
之辟也〈無經謂無常法也辟讀曰僻〉故有良法而亂者有
之矣有君子而亂者自古及今未嘗聞也
傳曰治生乎君子亂生乎小人此之謂也
〈其人存其政舉其人亡其政息〉
分均則不偏〈分均謂貴賤敵也分扶問反〉埶齊則不壹衆
齊則不使〈此皆名無差等則不可相制也〉有天有地而上下
有差明王始立而處國有制〈制亦謂差等也〉夫兩
貴之不能相事兩賤之不能相使是天數
也〈天之數也〉埶位齊而欲惡同物不能澹則必
爭〈澹讀為贍既無等級則皆不知紀極故物不能足也〉爭則必亂亂則窮矣
〈物窮竭也〉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使
有貧富貴賤之等足以相兼臨者是養天
下之夲也〈使物有餘而不窮竭〉書曰維齊非齊此之謂
也〈書呂刑言維齊一者乃在不齊以諭有差等然後可以為治也〉
馬駭輿則君子不安輿〈馬駭於車中也〉庶人駭政則
君子不安位〈駭政不安上之政也〉馬駭輿則莫若靜之
庶人駭政則莫若惠之〈惠恩惠也〉選賢良舉篤
敬興孝悌收孤寡補貧窮如是則庶人安
政矣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
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
之謂也故君人者欲安則莫若平政愛民
矣欲榮則莫若隆禮敬士矣欲立功名則
莫若尚賢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節也三
節者當則其餘莫不當矣三節者不當則
其餘雖曲當猶將無益也〈曲當謂委曲皆當當丁浪反〉孔
子曰大節是也小節是也上君也大節是
也小節非也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謂一得一失也〉
大節非也小節雖是也吾無觀其餘矣
成侯嗣公聚斂計數之君也〈成侯嗣公皆衞君也史記衞聲公卒〉
〈子成侯立成侯卒子平侯立平侯卒子嗣君立韓子曰衛嗣公重如耳愛泄姬而恐其皆因其愛重以雍已也乃貴薄疑〉
〈以敵如耳尊魏妃以耦泄姬曰以是相參也又使過客關市賂之以金後召關市問其有客過與汝金汝回遣之關市大〉
〈恐以嗣公為明察此皆計數之類也〉未及取民也〈未及謂其才未及取也民謂得民心〉鄭
子產取民者也未及為政者也〈禮記曰子産猶衆人之母能食〉
〈之不能敎之也〉管仲為政者也未及脩禮者也〈言未及教化也〉
故脩禮者王為政者彊取民者安聚斂者
亡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士卒伍也〉僅存之國
富大夫亡國富筐篋實府庫筐篋已富
府庫已實而百姓貧夫是之謂上溢而下
漏〈如器之上溢下漏空虛可立而待也〉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戰
則傾覆滅亡可立而待也故我聚之以亡
敵得之以彊聚斂者召寇肥敵亡國危身
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
王奪之人霸奪之與彊奪之地〈人謂賢人與與國也彊國之術〉
〈則奪人地也〉奪之人者臣諸侯奪之與者友諸侯
奪之地者敵諸侯臣諸侯者王友諸侯者
霸敵諸侯者危用彊者〈用彊力勝人非知彊道者〉人之城
守人之出戰而我以力勝之也則傷人之
民必甚矣傷人之民甚則人之民惡我必
甚矣人之民惡我甚則日欲與我鬬人之
城守人之出戰而我以力勝之則傷吾民
必甚矣傷吾民甚則吾民之惡我必甚矣
吾民之惡我甚則日不欲為我鬬人之民
日欲與我鬭吾民日不欲為我鬭是彊者
之所以反弱也地來而民去累多而功少
〈累憂累也〉雖守者益所以守者損是以大者之
所以反削也〈守者謂地也守國以地為本故曰守者所以守者謂所以守地之人也〉諸
侯莫不懐交接怨而不忘其敵〈交接連結也既以力勝而不義〉
〈故諸侯皆欲相連結怨國而不忘與之為敵夲多作壊交接言壊其與已交接之道也〉伺彊大之
間承彊大之敝也知彊大之敝此彊大之
殆時也〈殆危也〉知彊大者不務彊也〈知彊大之術者不務以力勝也〉
慮以王命全其力凝其德〈慮計也以用也其計慮常用王命謂不敢〉
〈擅侵暴也凝定也定其徳謂不輕舉也〉力全則諸侯不能弱也德凝
則諸侯不能削也天下無王霸主則常勝
矣是知彊道者也〈無王霸之主則彊國常勝主或衍字〉彼霸者不
然闢田野實倉廩便備用〈備用足用也左傳曰無重器備〉案謹
募選閲材技之士〈案發聲謹嚴也募招也謹募猶重募也選閲揀擇也材技武藝〉
〈過人者猶漢之材官也〉然後漸慶賞以先之〈漸進也言進勉以慶賞也〉嚴刑
罰以糾之存亡繼絶衞弱禁暴而無兼併
之心則諸侯親之矣〈並讀曰併下同〉脩友敵之道以
敬接諸侯則諸侯説之矣〈説讀為恱下同〉所以親之
者以不並也並之見則諸侯䟽之矣〈見賢遍反〉
所以説之者以友敵也臣之見則諸侯離
矣故明其不並之行信其友敵之道〈行下孟反〉
〈信謂使人不疑〉天下無王霸主則常勝矣是知霸道
者也〈無王者則霸主常勝也〉閔王毀於五國〈史記齊閔王四十年樂毅以燕〉
〈趙楚魏秦破齊閔王出奔莒也〉公劫於魯莊〈公羊傳柯之盟齊公爲魯莊公之臣曹劌所〉
〈劫也〉無它故焉非其道而慮之以王也〈不行其道而以計慮爲王〉
〈所以危亡也〉彼王者不然仁眇天下義眇天下威
眇天下〈眇盡也盡天下皆懷其仁感其義畏其威也〉仁眇天下故天下莫
不親也義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貴也威眇天下
故天下莫敢敵也以不敵之威輔服人之
道〈其道可以服人〉故不戰而勝不攻而得甲兵不勞
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知此三具者欲
王而王欲霸而霸欲彊而彊矣
王者之人〈王者之佐〉飾動以禮義〈所脩飾及舉動必以禮義〉聽
斷以類〈所聽斷之事皆得其善類謂輕重得中也〉明振毫末〈振舉也言細微〉
〈必見〉舉錯應變而不窮夫是之謂有原是王
者之人也〈原本也知為政之本〉
王者之制〈説王者制度也〉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後王
〈論王道不過夏殷周之事過則久遠難信法不貳後王言以當世之王為法不離貳而遠取之〉道過三代
謂之蕩法貳後王謂之不雅〈並已解上〉衣服有制
宮室有度人徒有數〈人徒謂士卒胥徒也〉喪祭械用皆
有等宜〈械器也皆有等級各當其宜也〉聲則凡非雅聲者舉
廢〈舉皆〉色則凡非舊文者舉息〈謂染采畫繢之事也〉械用
則凡非舊器者舉毀〈舊謂三代故事〉夫是之謂復古
是王者之制也〈復三代故事則是復古不必遠舉也〉
王者之論〈論謂論説賞罰也盧困反〉無德不貴無能不官
無功不賞無罪不罰朝無幸位民無幸生
〈幸僥幸也〉尚賢使能而等位不遺〈不遺言各當其材等位等級之位也〉析
願禁悍而刑罰不過〈析分異也分其願慤之民使與兇悍者異也悍凶暴也刑〉
〈罰不過言但禁之而已不刻深也〉百姓曉然皆知夫為善於家而
取賞於朝也為不善於幽而䝉刑於顯也
夫是之謂定論是王者之論也〈定論不易之論論不易則〉
〈人知沮勸也〉
王者之等賦政事財萬物所以養萬民也
〈等賦賦稅有等所以為等賦及政事裁制萬物皆為養人非貪利也財與裁同〉田野什一〈什稅一也〉𨵿
市幾而不征〈幾呵察也但呵察姦人而不徵稅也禮記幾作譏〉山林澤梁
以時禁發而不稅〈石絶水爲梁所以取魚也非時則禁及時則發禮記曰獺祭魚然後漁人〉
〈入澤梁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也〉相地而衰政〈相視也衰差也政爲之輕重政或讀爲征衰初〉
〈危反〉理道之遠近而致貢〈理條理也貢任土所貢也謂若百里賦納緫二百里納銍〉
〈之類也〉通流財物粟米無有滯留〈𧵍遷有無化居不使有滯積也〉使
相歸移也四海之內若一家〈歸讀爲饋移轉也言通啇及轉輸相〉
〈救無不豐足雖四海之廣若一家也〉故近者不隱其能遠者不疾
其勞〈不隱其能謂竭其才力也不疾苦其勞謂奔走來王也〉無幽閒隱僻之
國莫不趨使而安樂之〈幽深也閒隔也言無有深隔之國不為王者趨使而〉
〈安樂政教也〉夫是之謂人師是王者之法也〈師長也言為政如此〉
〈乃可以長久也師者亦使人法效之者也〉北海則有走馬吠犬焉然而
中國得而畜使之〈海謂荒晦絶遠之地不必至海水也走馬吠犬今北地之大犬也〉南
海則有羽翮齒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國
得而財之〈翮大鳥羽齒象齒革犀兕之革曽青銅之精可繢畫及化黃金者出蜀山越嶲丹於丹砂〉
〈也蓋一名丹乾乾讀為矸胡旦反或曰丹丹砂也干當為玕尚書禹貢雍州球琳琅玕孔雲石而似珠者爾雅亦云西北〉
〈方之美者有球琳琅玕焉皆出西方此雲南方者蓋南方亦有也〉東海則有紫紶魚
鹽焉然而中國得而衣食之〈紫紫具也紶未詳字書亦無紶字當〉
〈為蜐郭璞江賦曰石𧉧應節而葩注云石𧉧龜形春則生花蓋亦蚌蛤之屬今案本草謂之石決明陶雲俗傳是紫貝定小〉
〈異附石生大者如手明耀五色內亦含珠古以龜具為貨故曰衣食之𧉧居業反〉西海則有皮革
文旄焉然而中國得而用之〈禹貢梁州貢熊羆織皮孔雲貢四獸〉
〈之皮織皮今之罽也旄旄牛尾文旄謂染之為文綵也〉故澤人足乎木山人足
乎魚農夫不斵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賈
不耕田而足菽粟故虎豹為猛矣然而君
子剝而用之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莫不
盡其美致其用〈物皆盡其美而來為人用也〉上以飾賢良下
以養百姓而安樂之〈飾謂車服養謂衣食〉夫是之謂
大神〈能變通裁製萬物故曰大神也〉詩曰天作髙山大王荒
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謂也〈詩周頌天作之篇荒大也〉
〈康安也言天作此高山使興雲雨大王自豳遷焉則能尊大之彼大王作此都文王又能安之也〉
以類行雜〈得其統類則不患於雜也〉以一行萬〈行於一人則萬人可治也〉
〈皆謂得其樞要也〉始則終終則始若環之無端也舍
是而天下以衰矣〈始謂類與一也終謂雜與萬也言以此道為治終始不窮無休息則〉
〈天下得其次序舍此則亂也衰初危反〉天地者生之始也禮義者治
之始也君子者禮義之始也〈始猶本也言禮義本於君子也〉為
之貫之積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言禮〉
〈義以君子為本君子以習學為本貫習也積重之謂學使委積重多也致極也好之言不倦也〉故天地生
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萬
物之緫也民之父母也〈參謂與之相參共成化育也緫領也〉無
君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上無君師下
無父子夫婦是之謂至亂君臣父子兄弟
夫婦始則終終則始與天地同理與萬世
同久夫是之謂大本〈始則終終則始謂一世始言上下尊卑人之大本有君子〉
〈然後可以長久也〉故喪祭朝聘師旅一也〈此已下明君子禮義之始為之制喪祭朝〉
〈聘之禮所以齊一民各當其道不使淫放也下一之義皆同〉貴賤殺生與奪一也
〈使民一於沮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
〈使人一於恩義〉農農士士工工商商一也〈使人一於職業〉水火
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生謂滋長知謂性識〉禽
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
義故最為天下貴也〈亦且者言其中亦有無義者也〉力不若牛
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羣彼
不能羣也人何以能羣曰分〈無分則爭爭則不能羣也〉分
何以能行曰以義故義以分則和〈言分義相須也義謂〉
〈裁㫁也〉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彊彊則勝物
故宮室可得而居也〈物不能害所以安居〉故序四時裁
萬物兼利天下無它故焉得之分義也〈以有〉
〈分義故能治天下也〉故人生不能無羣羣而無分則爭爭
則亂亂則離離則弱弱則不能勝物故宮
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頃舍禮義之謂
也能以事親謂之孝能以事兄謂之弟能
以事上謂之順能以使下謂之君〈能以皆謂能以禮義〉
〈也〉君者善羣也〈善能使人為羣也〉羣道當則萬物皆
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羣生皆得其命〈安其〉
〈性命〉故養長時則六畜育殺生時則草木殖
〈殺生斬伐〉政令時則百姓一賢良服聖主之制也
〈時謂有常服謂爲之任使〉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
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絶其長也黿鼉魚鼈
鰌鱣孕別之時〈別謂生育與母分別也國語里革諫魯宣公曰魚方別孕韋昭曰自別於〉
〈雄而懷子也〉罔𦊙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絶其
長也〈毒藥毒魚之藥周禮雍氏禁澤之沈者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四者不失時故五榖不絶而百姓有餘食
也汙池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汙渟水之處謹嚴也〉故魚
鼈優多而百姓有餘用也〈用謂食足之外可用𧵍易〉斬伐
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
材也〈山無草木曰童〉聖王之用也〈用財用也〉上察於天下
錯於地〈順天時以養地財也錯千故反〉塞備天地之閒加施萬
物之上〈言聖王之用使天地萬物皆得其所〉微而明短而長狹而
廣〈言用禮義故所守者近所及者遠也〉神明博大以至約〈言用禮義治化雖神〉
〈明博大原其本至簡約也〉故曰一與一是為人者謂之聖人
也〈一與一動皆一也是此也以此為人者則謂之聖人也〉
序官〈謂王者序官之法也〉宰爵知賔客祭祀饗食犧
牲之牢數〈宰膳宰爵主掌也饗食饗宴也周禮膳夫之屬有庖人獸人皆掌犧牲一曰爵官爵〉
〈也言膳宰之官爵掌犧牲之事者也〉司徒知百宗城郭立器之數
〈百宗百族也城郭謂其小大也立器所立之器用也周禮大司徒之職掌建邦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立器言五方器〉
〈械異制皆知其數不使作竒伎奇器也〉司馬知師旅甲兵乘白之
數〈周禮二千五百人為師五百人為旅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亦謂之乘以其治田則謂之甸出長轂一乘則〉
〈謂之乘每乘又有甲士三人歩卒七十二人白謂甸徒猶今之白丁也或曰白當為百百人也〉脩憲命〈脩憲〉
〈法之命所以表示人也謂若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之類也〉審詩商〈詩商當為誅賞字體及聲〉
〈之誤故樂論篇曰其在序官也脩憲命審誅賞其徒屬之功過者或曰詩謂四方之歌謡商謂商聲哀思之音如寗戚之悲歌〉
〈也〉禁淫聲〈周禮大司樂禁其淫聲慢聲鄭雲淫聲鄭衛之音也〉以時順脩〈謂不〉
〈失其時而順之脩之〉使夷俗邪音不敢亂雅大師之事
也〈夷俗謂蠻夷之樂雅正聲也大師樂官之長大讀曰太〉脩隄梁〈隄所以防水梁橋也〉通
溝澮〈溝澮皆所以通水周禮十夫之田有溝溝上有畛千夫有澮澮上有道鄭雲溝廣深各四尺澮廣二㝷深二仞〉
〈也〉行水潦〈行廵行也下孟反〉安水臧〈使水歸其壑安謂不使漏溢臧才浪反〉
以時決塞〈旱則決之水則塞之不使失時也〉歲雖凶敗水旱使
民有所耘艾司空之事也〈艾讀為刈〉相高下視
肥墝序五種〈高下原隰也五榖𮮐稷豆麻麥觀其地所宜而種之墝苦交反〉省農
功〈省觀也觀其勤惰而勸之〉謹蓄臧〈謹嚴〉以時順脩使農夫
樸力而寡能治田之事也〈使農夫敦樸於力穡禁其佗能也治田田〉
〈畯也〉脩火憲〈不使非時焚山澤月令二月無焚山林鄭注周禮憲表也主表其刑禁也〉養山
林藪澤草木魚鼈百索〈百索上所索百物也〉以時禁發
〈禁謂為之厲禁發謂許民採取〉使國家足用而財物不屈虞師
之事也〈屈竭也虞師周禮山虞澤虞也〉順州里〈使之和順〉定𢋨宅〈𢋨謂〉
〈市內百姓之居宅謂邑內居也定其分界不使相侵奪也〉養六畜〈勸人養之也〉閒樹藝
〈樹藝種樹及桑柘也間之使䟽宻得宜也〉勸教化趨孝弟〈勸之使從敎化趨之使敦〉
〈孝弟趨讀爲促〉以時順脩使百姓順命安樂處郷郷
師之事也〈郷師公卿也周禮郷老二郷公一人郷大夫每郷卿一人〉論百工〈論其巧拙〉
〈月令曰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也〉審時事〈考工記曰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
〈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月令曰監工日號無悖於時皆審其時之事也〉辨功苦〈功謂器之精好者若謂濫〉
〈惡者韋昭曰功堅苦脆也〉尚完利〈完堅也利謂便於用若車之利轉之類也〉便備用使
彫琢文采不敢專造於家工師之事也〈專造〉
〈私造也〉相隂陽〈相視也隂陽謂數也〉占祲兆〈占占候也祲隂陽相侵之氣赤黒之〉
〈祲是其類也兆謂龜兆或曰兆萌兆謂望其雲物知歳之吉凶也〉鑚龜陳卦〈鑚龜謂以火𤑔荊華〉
〈灼之也陳卦謂揲蓍布卦也〉主攘擇五卜〈攘擇攘除不祥擇取吉事也五卜洪範所謂曰雨曰霽曰〉
〈䝉曰驛曰剋言兆之形也〉知其吉凶祥傴巫跛擊之事也
〈擊讀為覡男巫也古者以廢疾之人主卜筮巫祝之事故曰傴巫跛覡胡狄反〉脩採清〈脩其採清之事採謂〉
〈採去其穢清謂使之清㓗皆謂除道路穢惡也周禮蠟氏掌除骴凡國之大祭祀令州里除不蠲也〉易道路
〈脩而平之〉謹盜賊〈謹嚴禁也周禮野廬氏職曰有相翔者誅〉平室律〈平均布也室逆旅之〉
〈室平其室之法皆不使容姦人若今五家為保也〉以時順脩使賔旅安而𧵍
財通治市之事也〈此於周禮野廬氏之職今雲治市蓋七國時設官不同治市之官兼〉
〈掌道路不必全依周禮制據當時職事言之也〉抃急禁悍〈抃當為析急當為願已解上也〉防淫
除邪戮之以五刑使暴悍以變姦邪不作
司宼之事也本政教正法則兼聽而時稽
之〈稽計也考也周禮太宰嵗終則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㑹而詔王廢置三嵗則大計也〉度其功
勞論其慶賞以時順脩使百吏免盡而衆
庶不偷冡宰之事也論禮樂正身行廣教
化美風俗兼覆而調一之辟公之事也全
道德致隆高綦文理一天下振毫末使天
下莫不順比從服天王之事也故政事亂
則冡宰之罪也國家失俗則辟公之過也
天下不一諸侯俗反則天王非其人也
具具而王具具而霸具具而存具具而亡
用萬乘之國者威彊之所以立也名聲之
所以美也敵人之所以屈也國之所以安
危臧否也制與在此亡乎人王霸安存危
殆滅亡制與在我亡乎人夫威彊未足以
殆鄰敵也名聲未足以懸天下也則是國
未能獨立也豈渠得免夫累乎天下脅於
暴國而黨為吾所不欲於是者日與桀同
事同行無害為堯是非功名之所就也非
存亡安危之所墮也功名之所就存亡安
危之所墮必將於愉殷赤心之所誠以其
國為王者之所亦王以其國為危殆滅亡
之所亦危殆滅亡殷之日案以中立無有
所偏而為縱橫之事偃然案兵無動以觀
夫暴國之相卒也案平政敎審節奏砥礪
百姓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勁矣案然脩
仁義伉隆髙正法則選賢良養百姓為是
之日而名聲剸天下之美矣權者重之兵
者勁之名聲者美之夫堯舜者一天下也
不能加毫末於是矣故權謀傾覆之人退
則賢良知聖之士案自進矣刑政平百姓
和國俗節則兵勁城固敵國案自詘矣務
本事積財物而勿忘棲遲薛越也是使羣
臣百姓皆以制度行則財物積國家案自
富矣三者體此而天下服暴國之君案自
不能用其兵矣何則彼無與至也彼其所
與至者必其民也其民之親我也歡若父
母好我芳若芝蘭反顧其上則若灼黥若
仇讎彼人之情性也雖桀跖豈有肯為其
所惡賊其所好者哉彼以奪矣故古之人
有以一國取天下者非徃行之也脩政其
所莫不願如是而可以誅暴禁悍矣故周
公南征而北國怨曰何獨不來也東征而
西國怨曰何獨後我也孰能有與是鬭者
與安以其國為是者王殷之日安以靜兵
息民慈愛百姓闢田野實倉廩便備用安
謹募選閲材技之士然後漸賞慶以先之
嚴刑罰以防之擇士之知事者使相率貫
也是以厭然畜積脩飾而物用之足也兵
革器械者彼將日日暴露毀折之中原我
今將脩飾之拊循之掩蓋之於府庫貨財
粟米者彼將日日捿遲薛越之中野我今
將畜積並聚之於倉廩材技股肱健勇
爪牙之士彼將日日挫頓竭之於仇敵我
今將來致之並閲之砥礪之於朝廷如是
則彼日積敝我日積完彼日積貧我日積富
彼日積勞我日積佚君臣上下之間者彼
將厲厲焉日日相離疾也我今將頓頓焉
日日相親愛也以是待其敝安以其國為
是者霸立身則從傭俗事行則遵傭故進
退貴賤則舉傭士之所以接下之百姓者
則庸寛惠如是者則安存立身則輕楉事
行則蠲疑進退貴賤則舉佞㣞之所以接
下之人百姓者則好取侵奪如是者危殆
立身則憍暴事行則傾覆進退貴賤則舉
幽險詐故人之所以接下之人百姓者則
好用其死力矣而慢其功勞好用其籍
斂矣而忘其本務如是者滅亡此五等者
不可不善擇也王霸安存危殆滅亡之具
也善擇者制人不善擇者人制之善擇
之者王不善擇之者亡夫王者之與亡者
制人之與人制之也是其為相懸也亦
遠矣
荀子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