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書事/07
咸平四年〈契丹統和十九年。〉夏四月,保吉謀攻西州回鶻,回鶻請兵於朝。
- 回鶻自唐末浸微,散處甘、涼、瓜、沙間,各立君長,分領族帳。時保吉猶駐積石河,將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然後長驅南牧。西州回鶻可汗祿勝知其謀,遣樞密使曹萬通入貢,言本國東至黃河,西至雪山,有小郡數百,甲馬精習,願朝廷命將統領,使得縛繼遷以獻。眞宗嘉之,賜以詔曰︰「夏、綏抗命,神人所棄。卿世濟忠烈,誼篤舅甥,繼上奏封,備陳方畧,且欲大舉精甲,就覆殘妖,拓土西陲,獻俘北闕。可汗功業,其可勝言!嘉歎所深,不忘朕意。今更不遣使臣,一切委卿統制。」特授萬通左神武大將軍,優賜祿勝器服。
- 〈按︰〉此回鶻請討保吉之始。
吐蕃六穀都首領潘羅支以兵來討。
- 知鎭戎軍李繼和言,六穀都首領潘羅支願戮力討夏州,請授以刺史。廷議羅支已爲酋帥,授刺史太輕,乃以爲鹽州防禦使兼靈州西面都巡檢使。於是羅支遣部下李萬年率兵進討,貽書繼和請師期。
擄𦍑嵬逋走回。
- 嵬逋乃保吉擾河西時掠得者,乘間率屬千餘內投,保吉自萬戶谷追之,不及。
秋七月,以下恆、環等州告契丹。
- 保吉遣李文驥〈《遼史‧夏國傳》作「李文貴」,與《聖宗紀》異。〉獻於契丹,因以下恆、環、慶三州告,契丹主賜詔褒之。
- 〈按︰〉此與前告下麟、鄜同僞詞耳。何以書?罪其妄也。僞妄之詞,一之爲甚,可再三乎?
八月,遣使獻馬。
- 猶稱所賜姓名,然寇掠邊鄙益甚。
攻靈州不克,田其境地。
- 靈州居平夏西北,南去鎭戎約五百里,東去環州六、七日程,中隔瀚海,數百里乏水草,烽火、亭障不相望,若聚衆急攻,早已不守。保吉欲俟中國財用關輔民力盡耗,然後取之。是時以五萬騎攻城,城中兵少不出戰。據其山川險要,凡四旁膏腴之地,使部族萬山等率蕃卒駐榆林、大定間爲屯田計,墾闢耕耘,騷擾日甚。眞宗謀之叅政李至,至言︰「靈州雖西北要衝,今援絕勢孤,不能不棄。若移朔方軍於環州,保固邊境,亦一時之權也。」乃遣宰相張齊賢行邊。齊賢上言︰「靈武孤城,必難固守,徒使軍民六、七萬陷於危亡之地。」知制誥楊億亦言棄之便。輔臣咸以靈州乃必爭之地,苟失之,則緣邊諸郡皆不可保。宰相李沆曰︰「繼遷不死,靈武終非朝廷有。莫若遣使密召州將,使部分軍民空壘而歸,如此,則關右之民息肩矣。」眞宗不從,以王超爲西面行營都部署,將兵六萬援之。
九月,襲定州及懷遠鎭,鎭將李贊自焚死;連取保靜、永州;攻清遠軍,破之。
- 清遠據積石嶺,在瀚海中,去靈、環各三、四百里,四面懸絕。保吉攻靈州不克,復遣牙將趙光允貢馬,潛以衆襲破定州,圍懷遠。李贊兵不滿百,拒戰累日,力盡積藁自焚。連破保靜、永州,攻清遠。知軍劉隱、監押丁贊分兵拒守,走間使詣慶州請援。都部署楊瓊遣副部署潘璘、都監劉文質率兵六千赴之,且曰︰「俟吾繼至。」已而遷延不進。保吉自鼓兵攻南門,令子阿𠼪督精甲攻北門,堙濠斷塹以戰。七日,城中力竭,兵馬都監段義啟門降。保吉兵威益熾,踰支子平,直薄青岡城下。阿𠼪,德明小字也。
- 〈按︰〉保吉攻城奪砦,未有如此詳書者。緣河外五城乃靈州肩背,而清遠據積石之衝,屯糧置守,以通環、慶援兵,尤爲要害。自保吉取清遠,靈州遂失聲援矣。
冬十月,升保靜縣爲靜州。
- 〈按︰〉此李氏更改郡縣之始。
徇唐隆鎭,與麟州兵戰於柳撥川,不勝。
- 保吉旣得清遠,以兵徇唐隆鎭,謀從蕭關、武延、石門路攻麟、府。麟州副部署曹璨出蕃兵邀之鎭西柳撥川,保吉戰不利,退走三十餘里。
十二月,攻河外砦,降守將李瓊。
- 自清遠軍陷,盡焚青岡峽諸砦,環慶、鄜延、麟府以外近河之地皆屬保吉。眞宗詔︰「西蕃諸族有能破夏州者,當授節度使,賜銀、綵、茶六萬;舉族來附者,給田宅。」於是蕃部阿藥、訛豬、訛遇等皆內屬。保吉謂中國誘之,率兵攻靈州河外砦。砦主李瓊拒守旬餘,保吉知其困,遣人招之,瓊舉城降。
部將臥浪已內降。
- 眞宗命補軍主,賜之田宅。
咸平五年〈契丹統和二十年。〉春正月,保吉置市於赤沙、橐駞等路。
- 赤沙川、橐駞口兩路爲靈、夏二州蕃族屯聚處,保吉各置會貿易,以誘熟戶。於是歸者日衆,中國禁之不止。
三月,取靈州,殺知州事裴濟,改州爲西平府。
- 河外五城相繼陷沒,靈州孤堞僅存,關陝之民困於轉輸,陷鋒鏑塡沙磧者不下數十萬。歲薦飢,城中斗米價至十貫。裴濟至鎭,甫二載,謀輯八鎭,大興屯田,民間稍有生色。保吉集蕃部併力攻之,濟被圍兩月,餉援並絕,刺指血染奏乞救。保吉遣兵斷瀚海要路,王超大軍不得進。別將張煦出鎭戎軍,入夏州界,由白豹鎭抵柔遠川,戍兵七百騎邀戰,煦擊敗之,星夜赴援,未至而城陷,濟死焉。濟在鎭有聲望,及沒,夏人惜之。保吉以世爵西平,又受契丹西平王冊典,遂改州爲西平府。
夏四月,使清遠蕃酋僞降,邀環慶官軍於白豹鎭,不勝。
- 靈武路自清遠軍入青岡峽數百里皆蕃部所居,漢人使旅經由,並在熟戶安泊,所求賂遺,謂之「打當」,〈如漢逆旅家宿食之值也。〉習以爲常。保吉聞援將張煦引兵將抵清遠,使新降蕃酋僞爲熟戶,以甲騎三千約降,願給資糧,爲餉導。煦察其詐,亟嚴軍待。會環慶路部署張凝率師按部還,保吉遣兵邀之,凝將敗,煦領銳卒赴援,一矢殪一大將,乃解。
五月,以下靈州告契丹。
- 初,保吉遣使契丹貢馬、駞。至是,又使劉仁勗告下靈州。
六月,圍麟州,知州事衛居實擊敗之。
- 保吉聲言欲取儀州制勝關,將由此大入,諜者以告,眞宗詔徙老幼、芻粟內地避之。知儀州盧鑑曰︰「此奸謀也,徙之適以示弱。」不奉詔。保吉知不可動,突於是月〈《宋史‧夏國傳》,保吉圍麟州在咸平六年六月。《眞宗紀》在五年六月。紀、傳互異。〉以二萬騎入河東,圍麟州。副部署曹璨請濟師,眞宗閱地圖曰︰「麟州依險,三面孤絕,僇力可守,但乏水可憂耳!」命金明巡檢李繼周部兵星夜赴援。未至,保吉據水寨,負板四面薄城者五日,勢將陷。知州衛居實出奇突擊,又夜縋勇士襲之,城上鼓譟,矢石如雨,夏衆披靡走,自相蹂踐,死者萬餘人。〈《宋史‧張進傳》︰咸平中爲並代副部署。李繼遷寇麟州,州將遣單介間道乞師太原。諸將以無詔旨,未決。進獨抗議,發兵赴援,旣至而圍解。與《夏國傳》異。〉
夏州旱。秋七月,築河防。
- 黃河自積石經河州,合洮河水,東北流至蘭州,過鳴沙河、應里州,北繞靈武,由懷遠縣入夏州。〈酈道元《水經注》︰黃河自薄骨律鎭北,經典農城東。又北,經上河城東。又東北,經廉縣故城東。又北,與枝津合。又東北,經渾懷障東。又北,至石崖山,方至夏州。朱思本《河志》雲︰河自古積石流五百餘里,過河州。又東北流百餘里,過踏白城銀川寨,與湟水合。又東北流百餘里,合洮河。東北流,過達達地。至豐州西受降城,折而正東流,過古天德軍中受降城。復折正南,與黑河合。又南流,過保德州、葭州,入興州境,合於吃那河。俱與潘昂霄《河渠志》異。〉向有古渠二︰曰漢源,長袤二百五十里;〈一名漢渠。《後漢書‧西𦍑傳》︰順帝永建四年,尚書僕射虞詡奏復朔方、西河、上郡。乃使謁者郭璜激河浚渠爲屯田,省內郡費億萬計。今在寕夏府寕朔縣南。〉曰唐梁,長袤三百二十里。〈一名唐渠。《唐書》︰李聽節度靈、鹽,境內古有光祿渠,廢久,聽復開決以灌田。攷《漢書》︰太初三年夏四月,遣光祿勲徐自爲築五原塞列城,西北至盧朐。遂名爲光祿塞。則光祿故渠應卽自爲所開,唐因其舊而復修之也。今在寕夏府寕朔縣西。〉夏州自上年八月不雨,穀盡不登。至是,旱益甚。保吉令民築堤防,引河水以灌田。役人有小過,輙繫頭投之河,使人就下流接視,蕃人則出之,漢人則沉之。
- 〈按︰〉書西夏河渠始此。
渡河攻党項莊浪族,不克。
- 莊浪族數萬帳,居黑山北,廣袤數千里,東接契丹,北鄰塔坦,南至河西大涼、小涼諸族,中隔銀、夏,道路遼絕。其首領龍移、味克,或稱莊浪、昧克,素不與保吉合,常以馬附藏才族入貢,頗勤外禦。眞宗授龍移爲安遠大將軍,昧克爲懷化將軍,以褒之。保吉惡其不附己,舉兵渡河襲之,大敗而回。
八月,大雨,河防決。
- 雨九晝夜不止,河水暴漲,防四決,蕃漢漂溺者無數。
- 〈按︰〉黃河源遠而高,流大而疾,歷代爲中國患,惟靈、夏諸州,咸受其利。昔太史公《河渠書》言︰朔方、河西、酒泉等郡,皆引河水及川谷,順其趨下之性,入渠漑田數萬頃,故旱澇不能爲大害。今保吉逞其小智,勞民動衆,妄事曲防,宜其潰不可支也。
九月,破濁輪砦,党項折勒厥麻諸族皆內奔。
- 保吉以澍雨彌旬,田稼盡沒,謀取糧於緣邊諸砦。會部下敎練使李榮挈族內投,保吉憤甚,復入麟州,攻濁輪,破之,殺掠甚慘。党項折勒厥麻等三族恐被侵奪,率屬千五百帳越河請內屬。眞宗命分處邊境,邊臣言折勒厥麻向爲保吉黨,恐復叛去,乃徙置憲州樓煩縣地。
進圍府州。
- 麟府路鈐轄張佶率兵拒戰,酋領中矢死者二人,餘衆退還大寨。
冬十月,遣使誘六穀諸蕃,首領潘羅支執之。
- 六穀分左右廂,左廂副使折逋游龍鉢實叅羅支軍事。眞宗方務綏懷,命龍鉢領宥州刺史;其六族首領褚下箕等皆爲懷化將軍。保吉用兵買馬,必由西涼,惟恐梗塞,遣人以鐵箭誘六穀諸蕃叛附,羅支戮一人,縶一人,表聞候旨。眞宗褒諭之,聽自處置。
十一月,涇原官軍襲康奴族,援之不及。
- 康奴恃其險衆,桀黠難制,屢導保吉抄掠靈州糧運。涇原部署陳興與副部署曹瑋率衆潛行,直抵巢穴。康奴出不意,人畜、窖粟悉被擒獲。保吉聞之赴救,興等已退。
十二月,與賀蘭山大、小涼族搆兵。
- 二族居賀蘭山北,部衆甚盛。初合於保吉,繼有隙,迭相攻掠,哶逋族首領遣使以聞,眞宗特詔使者激二族兵討保吉。
咸平六年〈契丹統和二十一年。〉春正月,保吉建都西平。
- 初,保吉居夏州,修復寢廟,撫綏宗黨,舉族以安。及得靈武,愛其山川形勝,謀徙都之。弟繼瑗言︰「銀、夏係累世經營,祖宗靈爽,實式憑之。今恢復未久,遽而遷棄,恐擾衆心。」保吉曰︰「從古成大事者,不計苟安;立大功者,不狥庸衆。西平北控河、朔,南引慶、涼,據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若繕城浚壕,練兵積粟,一旦縱橫四出,關中將莫知所備。且其人習華風,尚禮好學。我將藉此爲進取之資,成霸王之業,豈平夏偏隅可限哉?」遂令繼瑗與牙將李知白等督衆立宗廟,置官衙,挈宗族建都焉。
- 〈按︰〉此西夏建都之始。
盡復綏、宥諸州地。
- 保吉雖授定難軍節度,而綏、宥諸州尚屬中國,及建都西平,兵力日盛。眞宗遣張崇貴、王涉議和,盡割定難軍州地與之。於是保吉盡收緣邊七鎭東西二十五驛、南北十餘驛地爲己有。尋葬其祖於紅石峽。〈賈漢復《陝志》︰繼遷葬其祖彝昌於紅石峽。彝昌非繼遷支,《志》誤。〉障水別流,鑿石爲穴,旣葬,引水其上,後人莫知其處。
- 〈按︰〉此復全定難五州之始。宋以靈武不守,並棄綏、宥,保吉從此據朔方,併西涼,丕基式廓,宋實有以成之。嗚呼!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二月,出駐𨫼子山,復以鐵箭誘六穀,首領潘羅支不答。
- 初,羅支遣哶逋族蕃官成逋至鎭戎軍,請會兵討保吉。邊臣以無文牒疑爲詐,𧅰送部署司,成逋懼而逸,馬蹶墜崖死,眞宗令渭州以禮葬。保吉聞之,引衆自靈州出屯𨫼子山,放還六穀投去蕃部,遣人復送鐵箭羅支,稱已納款朝廷,願與結好,羅支不答。
潘羅支謀取西平府。三月,請兵,使還,遣人奪其告敕。
- 潘羅支數與繼遷戰,奪人畜甚衆。時以靈州無備,遣蕃官吳福聖臘入貢,言感朝廷恩信,憤保吉倔強,已集騎兵六萬,乞會王師收復靈州。眞宗以保吉常在地斤三山之東,每來寇邊,師出則遁,使六谷部族近塞捍禦,與官軍合擊,亦國家之利也。遂加羅支朔方軍節度、靈州西面都巡檢使,賜鎧甲器幣。又以吳福聖臘爲安遠將軍,次首領兀佐等七人爲懷化將軍,使出兵𠔏圖保吉。吳福聖臘還,過西平,保吉遣人邀之,盡奪羅支牌印、官告及所賜衣服、器械,吳福聖臘僅以身免。
牛羊、蘇家等族襲夏州,族帳二百人被殺。
- 自靈武失守,綏、銀割棄,中國所得役屬者,不過河外諸小𦍑,餘皆心懷去就,叛服不常。牛羊、蘇家二族恃其險遠,嘗與保吉數入邊,邊吏招諭,不聽。時河西蕃族拽浪、南山及葉市族囉埋同弟囉胡率百餘帳,持保吉署牒請內附,眞宗授以本族指使等官。二族心豔之,反,兵襲夏州,殺族帳二百餘。環慶部署上其功,眞宗詔厚賜之。
吐蕃者龍族與潘羅支攻夏州,拒卻之。
- 者龍族居移卑陵山,首領廝敦琶與潘羅支協力攻夏州,不勝。已,遣使入朝,稱集本族騎兵,願隨大軍西討,眞宗優賚之。〈《宋史‧吐蕃傳》︰咸平六年八月,者龍族首領來貢,上嘉其嘗與潘羅支協力抗賊,令優待之。又《党項傳》︰咸平六年二月,涇原部署言,者龍移卑陵山首領廝敦琶遣使稱已集騎兵,願隨軍討賊。是一族分見兩《傳》也。然羅支爲吐蕃屬,則與羅支協力,應屬吐蕃。《宋史》入《党項傳》,誤。〉
銀、夏、宥三州飢。夏四月,徙其民於河外五城。
- 三州荒旱,飢殣相望,保吉籍州民衣食豐者徙之河外五城,不從殺之。於是蕃、漢重遷,嗟怨四起。
- 〈按︰〉書西夏災祲始此。
攻環州,圍洪德砦。
- 保吉前掠環州,擄虎翼軍士魏瓊等四人,置之屬下,至是逃歸。保吉逐入環州,攻洪德砦,蕃官慶香與癿𡗀慶族合勢接戰,砦主段守倫率兵策應,保吉敗,首領被擒者四十九人,墜崖塹死者甚衆,悉棄旗鼓、鎧甲走還。
攻白馬族,破之。
- 白馬亦環州蕃族,其首領與保吉鬬,不勝,徙帳避之。遣使入告,眞宗賜以廩粟。
五月,聚兵浦洛河。
- 環、慶二州川原平直,兩邊雖有土山,山外皆高原、川谷。內屬戎人與西界蕃族錯居,保吉屢經脇誘。環慶副部署張凝領兵由木波鎭直抵八州原下寨,招降岑移等三十二族;又從淮安鎭入分水嶺,降麻謀等二十一族;柔遠鎭降巢迷等二十族;遂攻業樂鎭,降𡗀樹羅家等一百餘族,合四千八百戶,銀、夏大震。保吉與子阿𠼪集兵屯浦洛河,𧅰衛諸𦍑。西面部署以聞,眞宗詔鎭戎軍洪德砦嚴斥堠,整軍旅,互援之。
六月,駐東關鎭,掠河東。
- 東關鎭在靈州東三十里,保吉以部下飢亂,挈其族黨三萬人樹柵居之,分掠河東邊境,與豐州蕃瓦窯、沒劑、加羅、昧克等族兵頻戰不勝。於是隴山西延家族首領禿逋內附,折勒厥麻曁西蕃八部二十五族皆願出兵會圖靈、夏。
- 〈按︰〉於時銀、夏飢荒,靈州殘亂,保吉至於野次,可謂窮矣。宋不因隴山諸族之附,乘其敝而圖之,非其智力有不足,實天之黙相李氏者深也。
秋八月,攻麟州,敗於屈野河。
- 麟州數受侵掠,常屯重兵境上,而輸餽悉仰河東,中隔河津之阻,粟價貴賤不常。眞宗命河東轉運使鄭文寶於府州、定𦍑軍置浮橋通之,人以爲便。保吉擁衆入麟州,謀奪餉道,八族都校明義潛兵伏屈野河側擊之,保吉大敗,䘮失甚衆,自是不敢犯麟、府。
九月,夏州敎練使安晏內附。
- 晏與其子守正俱內屬,授殿直,賜衣服、緡錢。
冬十月,襲西涼府,破之,殺知府丁惟清,改府爲州。
- 保吉嘗言︰「我與西涼自來無事,向爲萬山等族所誘,與之搆隙。今六穀衆盛,難以加兵,不復進取。」蕃部信之。是時,境內日窘,抄掠鮮獲,盡籍五州丁壯,大會諸族於鹽州,聲稱分屯橐駞、車箱峽兩路,入攻環、慶。而潛移兵取西涼,襲破其城,執惟清殺之,悉逐居人城外,據其府庫,復府名爲州,兵勢復振。
- 〈按︰〉於是西夏勢成而靈州永固矣。葢平夏以綏、宥爲首,靈州爲腹,西涼爲尾,有靈州則綏、宥之勢張,得西涼則靈州之根固。況其府庫積聚,足以給軍需、調民食,眞天府之國也。嗣後保吉身亡,德明終能保守靈、夏,豈非涼州畜牧甲天下,藉以養成銳氣哉?
還自西涼,戰於石門川,敗績。
- 保吉以西涼鹵獲運回西平,抵石門川,鎭戎軍知軍曹瑋伏兵川側邀之。保吉麾衆迎戰,不勝,盡棄所俘走。
夏州蕃官劉贊、時乂內附。
- 保吉虐用蕃族,部下突陣指揮使劉贊與銀州牙校時乂率族內奔。眞宗授以官,賜器甲、粟帛慰撫之。已而曹瑋移書銀、夏諸蕃,諭以恩信,於是豪酋𡗀移等族皆棄保吉,由贊等請附,保吉禁之不止。
十一月,有星孛於井、鬼。
- 大如杯,色青白,光芒四尺餘,貫五諸侯。
- 〈按︰〉孛爲兵凶之象。保吉君臣寡學無術,不能鑑此,宜其及也。
出兵攻六穀,朔方節度使潘羅支以者龍諸族衆擊敗之,奔還西平。
- 初,保吉奪羅支牌印、官告,知中國已授朔方節度,心惡其逼,舉大衆往攻。羅支見勢盛,僞使請降,保吉坦受之。張浦曰︰「兵務愼重,貴審敵情。羅支倔強有年,未挫兵鋒,遽爾降順,詐也。不若乘其詭謀未集,一戰捦之,諸蕃自伏。若懸軍孤立,主客勢殊,未見其可。」保吉曰︰「我得涼州,彼勢已促,力屈而降,何詐之有?況殺降不祥,爾勿疑,以阻向化之心。且先返西平,我當撫安餘黨,以免後患。」浦怏怏而回。於是羅支陰集六穀諸豪及者龍族兵數萬,合擊之於三十九井,保吉大敗,中流矢,奔還靈州。
- 〈按︰〉保吉叛亂幾二十年,諸蕃相角,不能稍挫其威,羅支累請討擊,至是竟伸其志。故六穀、者龍合兵破敵,特書「羅支以」者,所以歸功於羅支也。
十二月,復聚衆浦洛河。
- 聲言攻環州,以創甚不果。
西夏書事卷七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