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堂別集
觀堂別集 作者:王國維 |
卷一
○以五介彰施於五色說(甲子)
《尚書·皋陶謨》:「以五采彰施於五色。」魏三字石經「采」作「介」,《洪範五行傳》鄭注引經文作「采」。《尚書正義》引鄭註:性曰采,施曰色。未用謂之采,已用謂之色。是鄭本《古文尚書》作「五采」,偽孔本同。此采作介,其義未聞。案:《隋書·禮儀志》,大業元年虞世基奏:近世故實,依《尚書大傳》:「山龍純青,華蟲純黃,作會;宗彝純黑,藻純白,火純赤。」以此相間,而為五采。是《今文尚書》或本作「五介」,故《大傳》說以青、黃、黑、白、赤相間為說,五者相界以發其色,故曰「以五介章施於五色」。《考工記》:畫繢之事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青與白相次也,赤與黑相次也玄與黃相次也。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五采備謂之繡,雜四時五色之位以章之謂之巧。是繢次以相對為義,繡次以相承為義,與《大傳》不同。此又一說也。鄭以未用、已用分釋采色,然未能得章施之說,不如石經作「五介」得之。
○書作冊詩尹氏說
《書·洛誥》:「王命作冊逸祝冊,惟告周公其後。」又:「王命周公後作冊逸誥。」「作冊」二字,偽《孔傳》以「王為策書」釋之。《顧命》:「命作冊度。」《傳》以「命史為冊書法度」釋之。孫氏詒讓《周禮正義》云:尹逸蓋為內史,以其所掌職事言之,則曰「作冊」。始以作冊為內史之異名,其說是也。案:《畢命序》:「康王命作冊畢分居裏,成周東郊,作《畢命》(《史記·周本紀》作「命作冊畢公」,蓋不知作冊為官名,畢為人名,而以畢公當之也)。《漢書·律曆志》引《逸書·畢命》:「王命作冊豐刑。」則「作冊畢」,壁中古文作「作冊豐」。癸亥父己鼎「王賞作冊豐貝」,蓋即其人矣。古金文亦多雲「作冊」。睘卣:「王薑命作冊睘安。」夷伯吳尊蓋:「宰朏右作冊吳入門。」皆以「作冊」二字冠於人名上,與《書》同例,是作冊為官名之證也。「作冊」亦稱「作冊內史」。師艅敦:「王呼作冊內史冊命師艅。」冗盉:「王在周命作冊內史錫冗鹵。」亦稱「作命內史」。刺鼎:「王呼作命內史冊命刺。」是也。亦單稱「內史」。師父鼎:「王呼內史駒冊命師父。」虎敦:「王呼內史吳(即吳尊蓋之「作冊吳」)冊命虎。」牧敦「王呼內史吳冊命牧。」揚敦:「王呼內史史失冊命揚。」豆閘敦:「王呼內史冊命豆閘。」11衠尊:「王呼內史冊命。」是也。內史之長曰「內史尹」,或曰「作冊尹」。師兌敦:「王呼內史尹冊命師兌。」師晨鼎:「王呼作冊尹冊命師晨。」冗敦:「王受作冊尹者(「書」字之假借)俾冊命冗。」是也。亦單稱「尹氏」。《詩·大雅》:「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頌鼎:「尹氏受王命書。」克鼎:「王呼尹氏冊命克。」師11鑕敦:「王呼尹氏冊命師鑕。」是也。或稱「命尹」(古「命」、「令」一字,楚之令尹,名昉於此)。伊敦:「王呼命尹封冊命伊。」是也。作冊尹氏,皆《周禮》內史之職,而尹氏為其長。百官之長皆曰尹(《書》有庶尹、百尹),而內史尹、作冊尹獨單稱尹氏者,以其位尊而地要也。尹氏之職,掌書王命及制祿命官,與太師同秉國政,故《小雅》曰:「赫赫師尹,民具爾瞻。」又曰:「赫赫師尹,不平謂何?」又曰:「尹氏太師,惟周之氐,秉國之鈞。」詩人不敢斥王,故呼二執政者而告之。師尹乃二官名,與《洪範》之「師尹惟日」、《魯語》「百官之政事師尹」同,非謂尹其氏、師其官也。《書·大誥》曰:「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禦事。」《多方》曰:「告爾四國多方,惟爾殷侯尹民。」「民」當為「氏」字之誤也。尹氏在邦君殷侯之次,蓋謂侯國之正卿,殷周之間已有此語,說《詩》者乃以《詩》之尹為太師之氏,以成周以後之尹氏當之,不亦遠乎!
○詩齊風豈弟釋義
《詩·齊風·豈弟》箋:此豈弟猶言發夕也。豈讀當為闓。《古文尚書》以「弟」為「圛」,圛,明也。案:《書·洪範》「曰驛」,《史記·宋微子世家》用今文作「曰涕」,古文作「曰圛」。此鄭君所本也。此「豈弟」,疑三家《詩》有作「闓圛」者。司馬相如《封禪文》:「昆蟲闓澤,回首麵內。」實用其語。故鄭引《今文尚書》「曰涕」古文作「曰圛」以說之,證「弟」之得為「圛」也。不然,司馬、長卿生鄭君前,何由用鄭君之說哉。
○書毛詩故訓傳後
《後漢書·儒林傳》云:「趙人毛萇傳《詩》,是為《毛詩》。」《隋書·經籍志》亦云:「《毛詩》二十卷,河間太守毛萇傳。」惟鄭氏《詩譜》云:魯人大毛公為訓詁,傳於其家。河間獻王得而獻之,以小毛公為博士。陸璣《毛詩草木蟲魚鳥獸疏》亦云:《毛詩》,荀卿授魯國毛亨,毛亨作《詁訓傳》以授趙國毛萇。則以《故訓傳》為毛亨作。余謂二說皆是也。蓋《故訓》者,大毛公所作,而《傳》則小毛公所增益也。漢初《詩》家,《故》與《傳》皆別行。《漢書·藝文志》:《詩》,《魯故》二十五卷,《魯說》二十八卷,《齊後氏故》二十卷,《齊孫氏故》二十七卷,《齊後氏傳》三十九卷,《齊孫氏傳》二十八卷,《韓故》三十六卷,《韓內傳》四卷,《韓外傳》六卷。《故》與《傳》皆各自為書,《毛詩》獨合故訓傳為一書,然《故訓》與《傳》固不必為一人所作,例以齊、魯、韓三家之學,固可知也。然則何以知《傳》為小毛公作也?曰:《毛詩》故訓多本《爾雅》,而《傳》之專言典制義理者,則多用《周官》。《周官》一書,得於河間,不獨漢初齊、魯諸儒皆未之見,即周、秦人著書,亦未有徵引一二者。大毛公,魯人,又親受《詩》於荀子,是生於周、秦之間,何緣得見《周官》而引之。今案:《毛傳》之用《周官》者,如《召南·行露傳》曰:「昏禮,純帛不過五兩。」《摽有梅傳》曰:「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禮未備,則不待禮會而行之者,所以蕃育人民也。」前《傳》直用《地官·媒氏》職文,後《傳》則用《媒氏》職義也。《鄘風·定之方中傳》曰:「度日出日入,以知東西。南視定,北準極,以正南北。」《大雅·篤公劉傳》曰:「考於日景,參之高岡。」則用《考工記·匠氏》義也。《鄘風·干旄傳》曰:「鳥隼曰。」又曰:「析羽為旌。」《小雅·出車傳》曰:「龜蛇曰。」又曰:「鳥隼曰。」《六月傳》曰:「日月為常。」《大雅·桑柔傳》曰:「鳥隼曰,龜蛇曰。」《韓奕傳》曰:「交龍為旂。」則《春官·司常》職文也。《王風·大車傳》曰:「天子大夫四命,其出封五命,如子男之服,服毳冕以決訟。」《唐風·無衣傳》曰:「侯伯之禮七命,冕服七章。」又曰:「天子之卿六命,車旂衣服,以六為節。」則《春官·典命》及《司服》職文也。《秦風·車粼傳》曰:「寺人,內小臣也。內小臣者,天官之屬也。」《駟傳》曰:「冬獻狼,夏獻麋,秋冬獻鹿、豕、群獸。」則《天官·獸人職》文也。《終南傳》曰:「黑與青謂之黻,五色備謂之繡。」《小雅·采菽傳》曰:「白與黑謂之黼。」則《考工記》畫繢之事也。《無衣傳》曰:「戈長六尺六寸,矛長二丈。」亦《考工記》義也。《豳風·七月傳》曰:「大獸公之,小獸私之。」則《夏官·大司馬》職文也。《小雅·常棣傳》曰:「王與親戚燕則尚毛。」亦《秋官·司儀》職義也。《天保傳》曰:「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則《春官·大宗伯》職義也。《正月傳》曰:「古者有罪不入於刑,則役之圜土,以為臣僕。」則《地官·司救》《秋官·司圜》義也。《大雅·綿傳》曰:「鼛,大鼓,長一丈二尺。」則《考工記·韋軍人》義也。《生民傳》曰:「嘗之日蒞卜來歲之芟,獮之日蒞卜來歲之戒,社之日蒞卜來歲之稼。」則《春官·肆師》職文也。《行葦傳》曰:「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規。」則《夏官·司弓矢》《考工記·弓人職》文也。《雲漢傳》曰:「國有凶荒,則索鬼神而祭之。」則《地官·大司徒職》文也。《魯頌·傳》曰:「諸侯六閑,馬四種:有良馬,有田馬,有戎馬,有弩馬。」則《夏官·校人》及《馬質》職文也。凡出《周官》者二十七條,蓋小毛公為河間獻王博士,得見《周官》,因取以傳《詩》,附諸故訓之後。雖《詩序》之中,亦有為小毛公增益者。如《周南·關雎序》說《詩》有六義,語本《春官·太師》;《衛風·有狐序》云:「古者國有凶荒,則殺禮而多昏。」語本《地官·大司徒》;《王風·大車序》云:「男女之訟。」亦本《地官·媒氏》;《齊風·東方未明序》云:「挈壺氏不能舉其職。」本《夏官·挈壺氏》。《南山序》「鳥獸之行」,本《夏官·大司馬》;蓋均非大毛公本文。先漢人書,惟劉向所次《樂記》有《竇公》一篇,乃《春官·大司樂》職文。《大戴記》朝事義,取《秋官·典瑞》《大行人》《小行人》《司儀》四職文,《小戴記·內則》取《天官·食醫》《庖人》《內饔》三職文,《玉藻》取《春官·占人》職文,燕義取《夏官·諸子》職文。此外,惟賈誼《新書·禮篇》雲「拜生民之數及穀數」,與《春官·天府》《秋官·司民》說同,其餘無引《周官》一事者。雖《左傳》《國語》等古文之早出者,亦無一與《周官》相發明。惟《毛詩傳》言典制合於《周官》者,其多如此,固足證其出於河間,而與周、秦間之魯人大毛公無與焉爾。
○釋宥
《春秋左氏傳》莊十八年:「虢公、晉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皆賜玉五瑴、馬三匹(王氏引之雲「當作四匹」是也)。」僖二十五年、「晉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二十八年:晉侯「獻楚俘於王。王饗醴,命晉侯宥。」晉語載僖二十五年事,則云:「王饗禮,命公胙侑。」韋註:胙,賜祭肉。侑,侑幣。謂既食,以束帛侑公。杜注《左傳》從之,謂既饗,以幣帛侑助。王文簡《經義述聞》始據《爾雅》「酬酢,侑報也」之訓,謂王使虢公、晉侯與王相酬酢,又讀《晉語》「胙侑」之「胙」為「酢」。近孫仲頌比部亦從其說,而以《小雅·肜弓》詩證之。餘案:王、孫二說是也。鄂侯𩣓方鼎「王南征,伐角舒。唯還自征在壞,噩侯𩣓方內□。於王乃之。馭方王。王休宴,乃射,馭方a4王射。馭方休闌,王宴同酓。王親,錫馭方□五瑴、馬匹、矢五□」云云,「」,即「宥」、「侑」二字。(大鼎「大以厥友王鄉醴」,字又作「」)《說文》「友」之古文作「」,此其本字矣。鼎雲「乃之」者,「」字雖不可識,然毛公鼎有圭與鬯相將,蓋即鬯圭矣。然則鼎所云「王乃之」者,謂王祼馭方也。「馭方王」者,謂馭方酢王也。《周禮·大行人》侯伯之禮,王禮壹祼而酢,即此事也,故「侑」之義與「酢」同。《毛詩·肜弓傳》曰:「右,勸也。」《楚茨傳》曰:「侑,勸也。」「右」、「侑」同字。鄭氏《公食大夫禮》注曰:「侑猶勸也。」《釋詁》訓「侑」為「報」者,探其本末而言之。《毛傳》訓「侑」為「勸」,則單就其事言之也。此不雲「酢」而雲「侑」者,以諸侯之於天子,不敢居主賓獻酢之名,故雖酢天子,而其辭若曰「侑之」雲爾。且侑者有配偶之義。「侑」之為言「友」也,鄂侯鼎字正作「友」。《有司徹》之賓屍也,乃議侑於賓以異姓。吉禮屍之有侑,猶嘉禮賓之有介也。《有司徹》一篇紀侑事者,無侑屍飲食之事,是侑之名義,取諸副屍而不取諸勸屍審矣。古者諸侯燕射之禮,皆宰夫為獻主,故其臣不嫌有賓名。若天子饗諸侯,則不設獻主,受獻者嫌與天子亢禮也。若曰天子自飲酒而諸侯副之,如侑之於屍雲爾。鄂侯鼎始雲「馭方王」,又雲「馭方a4王射」,蓋祼則副王,而射則與王為耦,事亦相因也。其在《詩》曰:「鍾鼓既設,一朝右之。」右之者,正《春秋傳》所謂「命之宥」也。不然,酢之事乃諸侯侑王,天子之享諸侯,顧曰「一朝右之」,可乎?孫君之說《詩》,王君之說《左傳》,其理皆長於舊注,而證據未詳,其義亦未備,故為補之雲爾。
○陸法言切韻斷片跋
日本大穀伯爵(光瑞)所印行之《西域考古圖譜》中,有唐寫《韻書》二紙,共存十八行,移錄如左:卮枝疒
(酒)(杯,似桸。又羊氏切)桸(衣架)拸糜(穄,或作┒)縻(爢爵)爢(縻□)(□□)炊(a5)
(玉名)騎(馬)鵸(□首)焁(□□□者見食兒)桸羲(車上環轡所貫)皮(苻羈反)疲(鼠相銜行)摛(山梨)鸝(鸝黃)
(□廣)鄑(二城名,在北海)羈(羈)右九行,字皆在《廣韻》五支,存全字十九,半字二。(脂二)比(又必履婢四,扶必反)琵(琵琶)(裳)諮姿(儀姿)a6(在)
(□趄)a7(卻車邸階)茨(疾脂反□)遲(又直利反)蚳(蟻卵)岻(山名)(市支反)伊(於脂反)咿(處)楑(柊木)旞(旌)壝(埒)維隹(石玉)
(安,息遺反)雖荾(胡菜)浽(薇雨)眉(石似玉)微
右九行,字在《廣韻》六脂,存全字二十一,半字一。餘以為此殆長孫訥言箋注之陸法言《切韻》也。孫愐《唐韻》,無字無注,蔣氏所藏殘本二卷,足以證之。此斷片中,支韻之「卮」、「枝」二字,脂韻之「諮」、「維」、「雖」三字,皆無注。又支韻之「皮」,脂韻之「比」、「茨」、「遲」、「伊」四字,但注反切。反切者,陸韻所本有,非長孫氏所加也(《淨土三部經音義》引陸法言反切十二條,又陸序「支」、「脂」、「魚」、「虞」、「先」、「仙」、「尤」、「侯」八字下,皆加反切,是陸《韻》舊有反切之證也)。是斷片四十字中,無注者多至十字,則全書可推而知。此當是長孫氏注本。長孫所注《廣韻》,《敘錄》雖謂之箋注,而其《自序》但謂之箋。又《廣韻敘錄》云:前費州多田縣丞郭知玄拾遺緒正,更以朱箋三百字。是因郭箋以前已有長孫氏箋,故云「更」也。箋之為言,表識也,意以緒正為注,不必字字有注。此斷片有不注之字,而孫愐以下書無字不注,故知當為長孫箋本也。又此斷片中,有反切者凡七字,以唐人諸韻及《廣韻》反切比較之。如左表:
──────┬─────┬─────┬─────┬──────│大徐說文│小徐篆韻譜│大徐篆韻譜│
斷片│所用孫愐│所用某切韻│所用李舟韻│廣韻│唐韻│││
──────┼─────┼─────┼─────┼──────
(又羊氏│移爾切│移爾反│移爾反│支韻弋支切,
反,即匜字)││││又羊氏切。
││││紙韻移爾切
──────┼─────┼─────┼─────┼──────皮(符羈反)│符羈切│符羈反│符羈反│符羈切
──────┼─────┼─────┼─────┼──────
││││脂韻房脂切。
││││又七鼻、邲
比(又必││││三音,旨韻卑
履婢四,│毗二切│卑履反│卑履反│履切,至韻,
扶必反。││││毗至切。又房脂
││││必履、扶必三切。
││││質韻,毗必切,
││││又毗、妣、
││││鼻三音。
──────┼─────┼─────┼─────┼──────
│茨,疾茲切│茨,疾諮反│茨,疾諮反│茨,疾資切,
茨疾脂反│同薺,│薺同。│薺同。│薋、薺同。│疾脂切。│││
──────┼─────┼─────┼─────┼──────
遲又直利反│直尼切│直尼反│直尼反│脂韻直尼切,
││││至韻,直利切。
──────┼─────┼─────┼─────┼──────伊於脂反│於脂切│於脂反│於脂反│於脂切
──────┼─────┼─────┼─────┼──────綏息遺反│息遺切│息遺反│息遺反│息遺切
──────┴─────┴─────┴─────┴──────
由此表觀之,則唐人諸家韻書反切,與此斷片大略相同,其於此四十字所隸部目無出入也。惟斷片「伊」字上有「市支反」三字,未知為何字之音。以行款求之,此三字上當無他注,則非此字之第二音脂韻中字,以支字切之,殊失界限,或係轉寫之訛。又「茨」字,此雲「疾脂反」,二徐《篆韻譜》「疾諮反」,《廣韻》「疾資切」,用字雖異,而聲類則同。惟大徐《說文》引孫愐「茨與,皆疾茲切」,乃在七之韻中,與此大異。然《說文》訓蒺藜之字作「薺」,引《詩·牆有薺》說之。此字孫愐音「疾諮切」。惟訓草多貌之「」,與訓以茅葦蓋屋之「茨」,皆疾茲切,是孫愐於訓蒺藜之「茨」,其音固與諸本不異。且孫愐於次聲、資聲之字,皆在脂韻,不應「茨」、「」二字獨異,是「茲」字恐亦訛字也。故此斷片,自其反切觀之,無以別於唐人諸韻。惟有無注之字,必唐人韻書注本之最古者,視為長孫訥言所箋之陸氏《切韻》,當無大誤也。
○唐韻別本考
唐人所撰《切韻》,可考者尚十餘種,已詳《唐韻別考》。即孫愐一家之書,亦多別本。如魏鶴山所藏《唐韻》。自「東」至「乏」,皆注清濁,而蔣氏殘本無之。又魏本上、下平不分,當為四卷,而唐、宋二《志》所著錄及蔣氏殘本皆五卷也。又《和名類聚鈔》所引《唐韻》及孫愐《切韻》,與《淨土三部經音義》所引孫愐說,以《唐韻》殘本所有者校之,頗有不合。即大徐《說文》所用孫愐反切,亦與《唐韻》殘本有異同。且《說文》反切皆稱「切」,而魏、蔣二本皆稱「反」,蓋由《唐韻》一書,傳鈔至廣,寫者往往以意自為增損,即部目之間,亦恐不免。如夏英公《四聲韻》所據之唐《切韻》,與《唐韻》相去尤近,即視為《唐韻》別本為後人增加者,亦無不可也(《古文四聲韻》不獨與《唐韻》近,其反切又與《廣韻》近。《廣韻》部首所用反切,與大徐《說文》所用孫愐反切及二徐《篆韻譜》反切,頗有異同,而與《古文四聲韻》部首反切,一字不異。疑修《廣韻》時所用《唐韻》,即《四聲韻》所本之唐《切韻》也。又《廣韻》反切稱「切」,《四聲韻》亦稱「切」,亦其一證)。
○魏鶴山唐韻後序書後
鶴山魏氏《唐韻後序》,自王伯厚《困學紀聞》後,顧亭林《音論》、戴東原《聲韻考》、錢曉徵《十駕齋養新錄》、段若膺《經韻樓集》,皆引其語。然《鶴山全集》,世惟有宋本及明代兩刻,皆不經見。諸家所引,惟見《養新錄》者出《困學紀聞》外,餘皆《紀聞》中語也。丁巳秋,餘方治《唐韻》,聞歸安劉翰怡京卿新得宋本《鶴山全集》,亟遺書乞錄此
《序》,京卿即日寫寄。餘讀之,則《唐韻》《宋韻》異同,若列眉目,今亟錄之。《序》曰:《韻略》之得名,蓋以音韻各有畛略也。「韻」字從音從員,「略」字從田從各,皆一形一聲,茲其大端矣。是書號《唐韻》,與今世所謂《韻略》,皆後人不知而作者也。然其部敘,於一東下注云:德紅反,濁,滿口聲。自此至三十四乏皆然。於二十八刪、二十九山之後,繼之以三十先、三十一仙,上聲去聲亦然。則其聲音之道,區分之方,隱然見於述作之表也。今之為韻者,既不載聲調之清濁,而平聲輒分上、下,自以一先、二仙為下平之首,不知「先」字蓋從「真」字而來,學者由之而隨聲雷同,古人造端立意之本失矣。此書別出「栘」、「臡」二字為一部,注云:「陸與齊同,今別。」然則今韻從陸本,疑此本為是。今韻降覃、談於侵後,升蒸、登於青後,以古語三字葉今,男字葉音,徵字葉楨,從字葉兵,疑今書為是。今書又升藥、鐸於麥、陌、昔之前,置職、德於錫、緝之間。方語:白為薄,宅為度,舄為鵲,石為勺。錫、緝與職、德聲為最近,蓋創者多闊疏,而因仍者易精審。此皆為學者之所當知,而舉世不之問也。餘得此書於巴州使君王清父,相傳以為吳彩鸞所書,雖無明據,然結字茂美,編次用葉子樣,此為唐人所書無疑。其音韻雖與《易》《書》《詩》《左氏傳》及二漢以前不盡合,然世俗承用既久,姑就其間而詳其是否焉。若夫孫愐叔文較定今本,亦有增加「書」字處,要皆以此本為正云云。
據此《序》,知魏氏得《唐韻》後,但以行世之《禮部韻略》校其異同,未檢《廣韻》《集韻》,故不知《唐韻》為孫愐書,而有孫愐叔文校定今本增加「書」字之說(晁氏《郡齋讀書志》:《廣韻》五卷,隋陸法言撰,唐孫愐增字。魏氏蓋以《禮部韻略》出於《廣韻》,而又誤信晁氏說,故云孫愐校定今本,增加「書」字),又可知魏氏藏本前奪孫愐《序》也。其平聲不分上、下,則卷數當為四卷,而非五卷。又部敘下皆注清濁,皆與蔣氏所藏殘本異。其齊後有栘韻,與《古文四聲韻》同。覃、談、蒸、登、藥、鐸、職、德之次,與《幹祿字書》、小徐《篆韻譜》《古文四聲韻》及蔣氏殘本皆同。魏氏所舉異同,已得大略,但不知上、去二聲末,四韻之次第果何如耳?
○唐人韻書覃談在陽唐前說
唐時諸韻,除李舟外,覃、談二部皆在陽、唐前,此疑魏晉六朝舊弟也。古音覃、談諸韻,與侵、東近,亦與陽、唐近。《詩·大雅·桑柔》瞻與相、臧、腸、狂韻。《商頌·殷武》監、嚴、濫與遑韻。《楚辭·天問》嚴與亡、饗、長韻。《急就篇》:談與陽、桑、讓、莊韻。《易林》「屯之離」「蠱之大壯」,均以男與陽韻。「蒙之萃」以饞與香、嘗韻。是覃、談、陽、唐聲類本相近。後鹽、添、咸、銜、嚴凡六部先分出,而變為閉口韻,而覃、談尚未盡變,故廁於陽、唐前,而與鹽、添六部異處。此當是《聲類》《韻集》以來已自如此,而唐人仍之,至李舟乃改正之耳。
○周開國年表文王元祀。
《書·酒誥》:「乃穆考文王,肇國在西土。厥誥毖庶邦庶士,越少正,禦事,朝夕曰祀茲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
案:元祀之義,《尚書》古、今文說皆不傳。偽《孔傳》云:「惟天下教命,始令我民知作酒者,惟為祭祀。」江氏聲《尚書集注》、孫氏星衍《尚書古今文註疏》,均襲其說。餘由經文決之,知其說不然。「降命」之「命」,即謂天命。自人言之,謂之受命,自天言之,謂之降命。「惟天降命」者,猶《康誥》曰「天乃大命文王」,毛公鼎雲「惟天庸集乃命矣」。下云:「天降威,我民用大亂喪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喪,亦罔非酒惟辜。」又曰:「庶群自酒,腥聞在上故天降喪於殷。」降威降喪,正「降命」之反也。又曰:「我西土棐徂邦君禦事,小子尚克用文王教,不腆於酒,故我至於今,克受殷之命。」其義一也。天之降命如何?「肇我民,惟元祀」是也。「元祀」者,受命稱王,配天改元之謂。《洛誥》曰:「王肇稱殷禮,祀於新邑,咸秩無文。」又曰:「惇宗將禮,稱秩元祀,咸秩無文。」又曰:「記功,宗以功,作元祀。」是為成王初平天下後之元祀。而《酒誥》之「肇我民,惟元祀」,是為文王受命之元祀。武王即位克商,未嘗改元。《洪範》稱「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十有三祀」者,文王受命之十三祀,武王克殷後之二年也。自克商後計之,則為第二年,故《金縢》曰:「既克商二年。」稱年不稱祀者,克殷之時,未嘗改元故也。成王即位,周公攝政之初,亦未嘗改元。《洛誥》曰:「惟七年。」是歲為文王受命之十八祀,武王克商後之七年。成王嗣位,於茲五歲,始祀於新邑。「稱秩元祀」,經乃雲「惟七年」,而不雲惟十有八祀、惟元祀者,蓋欲書文王十有八祀,則是歲已改元祀;欲書元祀,則經已兩見,不煩復舉,故改書「惟七年」。「七年」者,武王克商後之七年,舉其近者言之。且以見成王之元祀,即克商後之七年,書法亦至密矣。周初稱祀、稱年之例,與其年數皆箸於經,而《尚書大傳》《史記》所係事亦往往與經合,乃一亂於劉歆之《三統曆》,再亂於鄭玄之《尚書注》,三亂於《偽古文尚書》,遂使有周開國歲月,終古茫昧,豈不痛哉!今先揭其旨要於首,其證則俟諸後焉。
尚書大傳文王受命一年斷虞芮之質《史記·周本紀》:「詩人道西伯,蓋受命之年稱王,而斷虞芮之訟。」二祀。《尚書大傳》:「文王受命二年,伐於。」
《史記·周本紀》:「明年,伐大戎。」三祀。《尚書大傳》:「三年,伐密須(《周本紀》同)。」四祀
《尚書大傳》:「四年,伐畎夷(《周本紀》作「明年,敗耆國」)。五祀
《尚書大傳》:「五年,伐耆(《周本紀》作「明年,伐邘」)。」六祀《尚書大傳》:「六年,伐崇(《周本紀》同)。」七祀。《尚書大傳》:「七年而崩(《周本紀》同)。」
案:《孟子·公孫醜》言「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此百年,謂文王生卒之年。《無逸》言「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國五十年」,謂文王在位之年。《大傳》《史記》言「文王受命七年而崩」,則謂其稱王後之年也。八祀(武王即位元年)。九祀(武王二年)。
《史記·周本紀》:「九年,武王上祭於畢(《大傳》作「惟四月,太子發上祭於畢」)。東觀兵,至於盟津。」十祀(武王三年)。十一祀(武王四年)。
《書·多方》:「天惟五年,須夏之子孫,誕作民主,罔可念聽。」
《尚書序》:「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作《泰誓》。」
《史記·周本紀》:「十一年十二月,師畢渡盟津。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於商郊牧野。」又《齊太公世家》: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誓於牧野,伐商紂。」又《魯周公世家》:武王「十一年,伐紂,至牧野」。
《漢書·律曆志》引《武成篇》:唯一月壬辰旁死霸(《逸周書·世俘解》作「惟一月丙辰旁生魄,若翼日丁巳」),若翌日癸巳,王朝步自周,於征伐紂。粵若來二月既死霸,粵五日甲子,咸劉商王紂。
案:《史記》係月與《武成》及《書序》不同。師渡盟津,《書序》係之一月,《武成》言「惟一月壬辰旁死霸」,則戊午為一月之二十八日。唯《史記》係之十二月,殊不可解,疑「十二」兩字乃「一」字之誤。若史公意果為十一年十二月,則下二月甲子上當書十二年或明年,以清眉目。又二月又當改作一月,以十二月有戊午,則甲子不得在二月故也。「十二」兩字,明出後世傳寫之誤。十二祀(武王五年既克商一年)。十三祀(武王六年既克商二年)。
《書·洪範》:「唯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
《書·金縢》:「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中略)。武王既喪(下略)。」
《史記·周本紀》:「武王已克殷,後二年,問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惡,以存亡國宜告。武王亦醜,故問以天道。武王病,天下未集,群公懼,穆卜,周公乃祓齋,自為質,欲代武王,武王有瘳,後而崩。
又《封禪書》:「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寧而崩。」
案:《史記》所記武王伐紂及崩年,根據最古。《金縢》於武王之疾書年,於其喪也不書年,明武王之崩即在是年。《史記》雲「武王有瘳後而崩」,可謂隱括經文而得其要旨矣。其伐殷之年,本於《書序》,文王崩之年,本於《尚書大傳》,皆有師說可據。然此事當先秦時已有異說。《呂氏春秋·首時篇》:武王不忘王門之辱,立十二年而成甲子之事。則以克殷為在武王十二年。《逸周書·作雒解》以武王崩在克殷之年,《管子·七主七臣篇》以為在克殷七年。劉歆《三統曆》則以文王崩在受命九年,後四年克殷,後七年武王崩,與經文及《史記》皆大不合。後世說經者皆從劉歆說,原歆之所以為此說者,則由過信後世傳記,而不求之於古也。歆之言曰:文王十五而生武王,受命九年而崩。崩後四年,而武王克殷,克殷之歲八十六矣。後七歲而崩。故《禮記·文王世子》曰:文王九十七而終,武王九十三而終。觀此數語,則知《三統曆》所係年,全從《文王世子》立說。蓋從《金縢》及《史記》之說,則文、武之崩相距才六年。若文王崩年九十七,武王崩年九十三,則文王崩時武王年已九十,必文王七歲生武王而後可,故於文王在位之年加二,武王在位之年加五,以求合於《文王世子》。於是文王崩年與克殷之年均後二歲,武王崩年乃後七歲,與經及《尚書》家師說均不合矣。然文王十五生武王,武王八十一生成王,與《文王世子》所雲武王崩年,俱為周秦以後不根之說。文王之年,據《書·無逸》及《孟子》,自當至九十餘。至武王之年,則明見於《史記》。《史記》載武王克殷,至於周,自夜不寐,告周公曰:「惟天不饗殷,自發未生,於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鴻滿野。」《周書·度邑解》具有其文(徐廣以為亦見《隨巢子》。隨巢子,墨子弟子,亦戰國初年書也)。此篇淵懿古奧,類宗周以前之書,與《文王世子》等秦、漢間之書,文體大異,自為實錄。據此則克殷之前六十年,武王尚未生。又二年而崩,年當近六十(《路史》引真本《竹書紀年》,謂武王崩年五十四事,較近之)。以此差之,則文王生武王,武王生成王,均當在四十歲左右,與事理相合。後儒人人讀《史記》,無據此以駁正《文王世子》者,殊不可解。歆之根據既破,則其所克殷及文、武崩年,皆不足信固不待論也。十四祀(既克商三年,成王元年)。十五祀(既克商四年,成王二年)。十六祀(既克商五年,成王三年)。
《尚書大傳》:「周公攝政一年救亂。」十七祀(既克商六年,成王四年)。《書·金縢》:「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尚書大傳》:「二年克殷。」
《詩·豳風》:「我徂東山,自我不見,於今三年。」《孟子》:「伐奄,三年討其君。」
《尚書大傳》:「三年踐奄。」十九祀(既克商八年,成王六年)。《尚書大傳》:「四年建侯衛。」成王元祀(既克商九年)。
《書·召誥》:「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來,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於洛,卜宅。厥既得卜,則經營(中略)。乙卯,周公朝至於洛(中略)。甲子,周公乃朝用書,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
《洛誥》:「王肇稱殷禮,祀於新邑,咸秩無文。」又:「今王即命曰:記功,宗以功,作元祀。」又:「惇宗將禮,稱秩元祀,咸秩無文。」
又:「戊辰,王在新邑,烝祭歲,文王騂牛一,武王騂牛一。王命作冊逸祝冊,唯告周公其後。王賓,殺禋,咸格。王入太室祼。王命周公後,作冊逸誥。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尚書大傳》:「五年,營成周。」
案:是年為成王元祀,見於《洛誥》。而據《洛誥》,則營成周事亦在是年。《洛誥》年月,伏生、劉歆、鄭玄說各不同。今據經文,則全篇記成王、周公問答之語,自在成王至新邑之後。案:周公至洛在三月乙卯(十二日)。成王至洛,《召誥》與《洛誥》均不書。然周公告成王云:「予惟乙卯朝至於洛師。」乙卯不月,則成王至洛當在五月乙卯以前。周公曰:「伻來以圖及獻卜。」成王曰:「公既定宅,伻來來視予,卜休恆吉,我二人共貞。」伻者,俾也。伻來謂俾成王來共定宅,故又曰:「我二人共貞。」貞謂貞卜也。
○古諸侯稱王說
世疑文王受命稱王,不知古諸侯於境內稱王,與稱君、稱公無異。《詩》與《周語》《楚辭》稱契為玄王,其六世孫亦稱王亥(《山海經》作「王亥」。郭璞注引古本《竹書紀年》作「殷王子亥」。今殷虛卜辭中屢見「王亥」,是《山海經》稱名不誤。《呂氏春秋》「王仌作服牛」,「仌」乃古文「亥」字之誤),此猶可曰後世追王也。湯伐桀,誓師時已稱王。《史記》又雲「湯自立為武王」,此亦可雲史家追紀也。然觀古彝器銘識,則諸侯稱王者,頗不止一二覯。徐楚之器無論已。a8王鼎云:「a8王作寶尊。」散氏盤云:「乃為圖a8王於豆新宮東廷。」而伯彝則稱「伯」。是以伯而稱王者也。錄伯敦蓋云:「王若曰錄伯□自乃祖考有勞於周邦。」又云:「拜手稽首對揚,天子丕顯休用,作朕皇考釐王寶尊敦。」此釐王者,錄伯之父。錄伯祖考有勞於周邦,則其父釐王,非周之僖王可知。是亦以伯而稱王者也。伯敦云:「王命仲到歸伯裘。王若曰:伯,朕丕顯祖玟武應受大命,乃祖克□先生翼自他邦,有□於大命,我亦弗望(假為「忘」字)享邦,錫女□裘。伯拜手稽首,天子休弗望,小□邦歸夅,敢對揚天子丕顯魯休用,作朕皇考武幾王尊敦。」伯之祖,自文、武時已為周屬,則亦非周之支庶。其父武幾王,亦以伯而稱王者也。而錄伯、伯二器,皆紀天子錫命以為宗器,則非不臣之國。蓋古時天澤之分未嚴,諸侯在其國,自有稱王之俗。即徐楚、吳楚之稱王者,亦沿周初舊習,不得盡以僭竊目之。苟知此,則無怪乎文王受命稱王而仍服事殷矣。
○殷虛卜辭中所見地名考
殷虛卜辭中所見古地名,多至二百餘,其字大抵不可識。其可識者,亦罕見於古籍。其見於古籍者,如齊,如霍,如召,如噩,如剛,如向,如畫,如澅,皆距殷頗遠,未敢定為一地。其略可定者,一曰龔。古「龔」、「共」二字通用。《左氏傳》:「大叔出奔共。」杜註:「今汲郡共縣是也(今河南衛輝府輝縣)。」二曰盂。《史記·殷本紀》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徐廣曰:「鄂一作『邘』,音於。野王縣有於阝城。」《左傳》「邘、晉、應、韓」,杜注亦云河內野王縣西北有於阝城(今河南懷慶府河內縣)。「盂」疑即「邘」也。三曰雝。《左傳》「郜、雍、曹、滕』,杜註:「雍國在河內山陽縣西。」《續漢志》:河內郡山陽縣下有雍城(今懷慶府修武縣西)。此三地皆在河北。其在河南者,曰亳(見上),曰曹(今山東兗州府定陶縣),曰杞。《續漢志》「陳留郡雍邱本杞國(今河南開封府杞縣)」是也。曰。此字卜辭作「」,從從a9,與虎敦之及石鼓文之略同。古文以為「載」字,殆即《春秋》隱九年伐載之「載」(此字《左傳》作「戴」,《公》《穀》皆作「載」)。《漢書·地理志》:梁國甾縣,故載國。今傳世漢封泥有載國大行,是漢初尚名「載」也。後漢改為考城,至今仍之。其地與亳相鄰,卜辭之「」,蓋是地也(今河南歸德府考城縣)。曰雇。「雇」字古書多作「扈」。《詩·小雅·桑扈》《左傳》及《爾雅》之「九扈」,皆借「雇」為「扈」。然則《春秋》莊二十三年「盟扈」之「扈」,殆本作「雇」。杜預云:「滎陽卷縣北有扈亭(今懷慶府原武縣)。」此八地者,皆在河南北千里之內,又周時亦有其地,殆可信為殷天子行幸之地矣。
○周時天子行幸征伐考
殷時天子行幸田獵之地,見於卜辭者,多至二百,雖周亦然。以彝器征之,其雲在成周者三。盂爵雲「惟王初□於成周」,趠鼎雲「惟王來格於成周」,季員鼎雲「王在成周,王格於楚麓」。是皆周初之器,記王由宗周至成周者也。其雲在A10京者五。召伯虎敦雲「王在A10」,靜彝、靜敦、小臣靜彝、史懋壺皆云「王在A10京」。其雲在他處者六。睘卣雲「王在厈?」,A11敦雲「王在鄭」,A11簠雲「王在」,師酉敦雲「王在吳」,虎敦雲「王在杜{宀立},曶鼎雲「王在□{宀立}」是也。其言籍農者一。諆田鼎雲「王大籍農於諆田」。言獸(即「狩」字)者一。宰圃卣雲「王獸於豆麓」是也。其言征伐者九。禽彝雲「王伐無侯」(疑即許侯),大保敦雲「王伐錄」,子貞敦雲「貞從王伐梁」,伯彝雲「伯從王伐叛荊」,無{已其}敦雲「王征南夷」,唯叔鼎雲「唯叔從王南征」,噩侯鼎雲「王南征伐角□,惟還自征在,噩侯馭方納□於王」,宗周鍾雲「南國服子敢陷虐我疆土,王伐其至伐乃都,服子乃遣間來逆邵王,南夷、東夷具見廿有六邦」,兮田盤雲「王初格伐玁狁於A12𫊣」是也。以上皆天子親自行幸征伐之事,見於彝器者,其事凡二十有五,而為地凡十有九,則其餘未見紀錄者,亦可知矣。
○月氏未西徙大夏時故地考(乙丑)
周末月氏故居,蓋在中國之北。《逸周書·王會解》:伊尹獻令列禺氏於正北。《穆天子傳》:己亥至於焉居、禺知之平。「禺知」亦即「禺氏」。其地在雁門之西北,黃河之東,與獻令合。此二書疑皆戰國時作,則戰國時之月氏,當在中國正北。《史記·大宛列傳》始雲「月氏居敦煌、祁連間」,則已是秦、漢間事。又雲月氏「為匈奴所敗,乃遠去,過宛,西擊大夏而臣之,遂都媯水北,為王庭。其餘小眾不能去者,保南山羌,號小月氏」。考月氏為匈奴所敗,當漢文帝四年,而其西居大夏,則在武帝之初。然則月氏既敗於匈奴以後,徙居大夏以前,果居於何處乎?近日東西學者均以為在伊犁方面,其所據者,《大宛列傳》中「單于言月氏在吾北」一語也。然單于之言,未必審方位,即以伊犁當之,亦在匈奴之西,不得雲北也。案:《管子·國蓄篇》云:「玉起於禺氏。」《地數篇》云:「玉起於牛氏邊山。」《揆度篇》云:「北用禺氏之玉。」又云:「玉起於禺氏之邊山,此皆去周七千八百里。」又《輕重甲篇》云:「禺氏不朝,請以白璧為幣乎?昆侖之虛不朝,請以璆琳琅玕為幣乎?」又云:「懷而不見於抱,挾而不見於掖,而辟七金者,白璧也,然後八千里之禺氏可得而朝也。簪珥而辟千金者,璆琳琅玕也,然後八千里之昆侖之虛可得而朝也。」《輕重乙篇》云:「金出於汝漢之右衢,珠出於赤野之末光,玉出於禺山之旁山,此皆距周七千八百餘里。」皆以禺氏為產玉之地。餘疑《管子·輕重》諸篇,皆漢文、景間所作。其時月氏已去敦煌、祁連間,而西居且末、于闐間,故云「玉起於禺氏」也。蓋月氏西徙,實由《漢書·西域傳》之南道,其餘小眾留保南山,一證也。其逾蔥嶺也,不臣大宛、康居而臣大夏,二證也(《西域傳》南道西逾蔥嶺,則東為月氏、安息)。其遷徙之跡與大夏同(《大唐西域記》于闐尼壤城東行四百餘里,有睹貨邏故國),三證也。則月氏東去敦煌、祁連間之後,西居大夏之前,其居必在且末、于闐間,從可知也。以前從無留意於《管子》之紀事者,故略綴數語以記之。乙丑冬日。
○西域雜考(己未)
闐池《漢書·甘延壽陳湯傳》:延壽、湯討郅支,「引軍分行,別為六校,其三校從南道逾蔥嶺,經大宛,其三校都護自將,發溫宿國,從北道入赤穀,過烏孫,涉康居界,至闐池西。」案:延壽、湯所取之路,即玄奘《西域記》所取之道,亦即《唐書·地理志》所載自安西入西域第一道。《唐志》言自撥換城(一曰威戎城曰姑墨州)二十里至小石城,又二十里至于闐國之胡蘆河。又六十里至大石城(一曰於祝曰溫肅州),西北三十里至粟樓烽。又四十里度拔達嶺。又五十里至頓多城,烏孫所治赤山城也。又三十里渡真珠河。又西北渡乏驛嶺,五十里渡雪海。又五十里至碎卜戍,傍碎卜水五十里至熱海。《西域記》至跋祿迦國(舊謂姑墨)西北行三百餘里,度石磧至淩山(即《唐志》之雪海),山行四百餘里至大清池(或名熱海,又謂鹹海),周千餘里云云。二書所記里數不盡符合,然皆經熱海。延壽、湯亦取此道,則所經之闐池,必熱海也。《傳》雲「涉康居界,至闐池西」,則烏孫、康居殆於熱海之北分界。熱海者,今之特穆爾圖泊。
都賴水《陳湯傳》:「前至郅支城都賴水上。」案:「《長春真人西遊記》有剌速沒輦。原註:沒輦,河也。此都賴水即剌速沒輦。《西域記》之呾囉私城(《慈恩傳》作「怛邏斯城」),《唐志》之怛羅斯城,《西遊錄》之塔剌思城,《西使記》之塔剌寺,蓋本以此水得名,然則郅支城即後世之怛羅斯城矣。
蕃內《西域傳》:「康居國,王冬治樂越匿地。到卑闐城,去長安萬二千三百里。不屬都護。至越匿地馬行七日,至王夏所居蕃內九千一百四里。」自越匿至蕃內九千一百四里,失之太遠。案:烏《孫傳》:烏孫赤穀城西至康居蕃內地五千里,而赤穀城去長安八千九百里,則蕃內去長安當得萬三千九百里。而卑闐城去長安萬二千三百里,則自卑闐城至蕃內當得千六百里。又赤穀城去都護治所千七百二十一里,則蕃內去都護治所當得六千七百二十一里。而卑闐城去都護治所五千五百五十里,則自卑闐城至蕃內當得一千一百七十一里。此二種計裏法雖不相符合,然決無九千一百四里之理,疑九千一百四里當為一千一百四里之訛也。
樂越匿地樂越匿地,又稱越匿地,是即康居小王窳匿國王之地也。《傳》云:康居有小王五:三曰窳匿王,治窳匿城,去都護治所五千二百六十六里。而卑闐城去都護五千五百五十里,蓋在窳匿城之西,地在窳匿王界內,故云越匿地。「窳」、「越」,一聲之轉。
務塗穀車師後國王治務塗穀,此即唐初之可汗浮圖城也。《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法師意欲取可汗浮圖過,既為高昌所請,辭不獲免,於是遂行涉南磧(貞觀三年)。《舊唐書·西域傳》:初,西突厥遣其葉護屯兵於可汗浮圖城,與高昌相影響,至是懼而來降,以其地為庭州(貞觀十四年)。《通典》謂庭州即後漢車師後王之地。蓋可汗浮圖城即後王所治務塗穀,西突厥蓋曹建牙於此,故加「可汗」二字。「浮圖」即「務塗」之轉也。唐建庭州及北庭都護府,即因其地,於是可汗浮圖城之名遂不復見。然《舊書·回紇傳》謂葛祿乘勝取回紇之浮圖川,蓋即今古城與濟木薩中間之小水。此水蓋以浮圖城得名,可知可汗浮圖城之本為浮圖城,亦即漢時之務塗穀也。西域名城,自漢以來無甚變更,此亦其一也。
○邸閣考
古代儲峙軍糧之所,謂之邸閣,其名始見於漢魏之間。元李冶《敬齋古今黈》曾於《三國志》及裴松之《注》中舉十一事。餘復從《晉書》中得五事,《魏書》中得八事,《水經注》得十事,《唐書》中得一事,古印中得三事,茲並舉之。《魏志·董卓傳注》引《獻帝紀》曰:帝出雜繒二萬匹與所賣廄馬百餘匹,宣賜公卿以下及貧民不能自存者。李催曰:「吾邸閣儲峙少。」乃悉載置其營。一也。《張既傳》:酒泉蘇衡反,既擊破之,遂上書請治左城,築障塞,置烽燧、邸閣以備胡。二也。《王基傳》:「基別襲步協於夷陵,協閉門自守。基示以攻形,而實分兵取雄父邸閣,收米三十餘萬斛。」三也。又:毌丘儉、文欽作亂,王基與司馬景王會於許昌,請速據南頓。南頓有大邸閣,計足軍人四十日糧。四也。《蜀志·後主紀》:諸葛亮使諸軍運米,集於斜穀,治斜穀邸閣,五也。又《魏延傳注》引《魏略》云:橫門邸閣(在長安)與散民之穀足周食也。六也。《鄧芝傳》:「芝為郫邸閣督。先主出至郫,與語,大奇之,擢為郫令。」七也。《吳誌·孫策傳注》引《江表傳》:「策渡江攻劉繇牛渚營,盡得邸閣糧穀、戰具。」八也。又《孫權傳》:赤烏四年,遣衛將軍全琮略淮南,決芍陂,燒安城邸閣。九也。又:赤烏八年,遣校尉陳勳將屯田及作士三萬人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雲陽西城,通會市,作邸閣。十也。《周魴傳》:魴譎曹休曰:東主遣從弟奐治安陸城,修立邸閣,輦資運糧,以為軍儲。十一也。以上皆李氏所舉。然邸閣之名,自魏、晉至後魏皆用之。其見晉書者,如《文帝紀》:蜀將薑維寇隴右,揚聲欲攻狄道。帝曰:「薑維攻羌,收其質任,聚穀作邸閣訖,而轉行至此,正欲了塞外諸羌,為後日之資耳。」此為十二事。又《李含傳》:「光祿差含為壽城邸閣督,司徒王戎表含曾為大臣,雖見割削,不應降為此職。」此為十三事。又《苟晞傳》:「晞單騎奔高平,收邸閣。」此為十四事。《周玘傳》:「錢至廣陵,殺度支校尉,焚燒邸閣。」為十五事。《劉淵載記》:「離石大饑,遷於黎亭,以就邸閣穀。」則為十六事。此外見於《水經注》者尚十事:一,《河水注》:新台東有小城,崎嶇頹側,台址枕河,俗謂邸閣城,疑古關津都尉治也。二,《濟水注》:濟水又經什城北,城際水湄,故邸閣也。祝阿人孫什將家居之,以避時難,因謂之什城焉。三,《淇水注》:清河又東北徑邸閣城東,城臨側清河,晉修縣治。四,《衡漳水注》:衡漳又北徑巨橋邸閣西,今臨側水湄,左右方一二里,中狀若丘墟,蓋遺囷故窖處也。五,《洧水注》:洧水又東入汶倉城內,俗以此水為汶水,故有汶倉之名,非也,蓋洧水之邸閣也。六,《泗水注》:泗水又徑宿預城之西,又徑其城南,故下邳之宿留縣也。晉元皇之為安東也,督運軍儲而為邸閣也。七,《淯水注》:清水又東南徑士林東。士林,戍名也,戍有邸閣。八,《江水注》:公安縣故側江有大城,相承雲倉儲城,即邸閣也。九,又巴邱山有巴陵故城,故吳之巴邱邸閣城也。晉太康元年立巴陵縣於此。十,《贛水注》:贛水又曆鈞圻邸閣下,度支校尉治,太尉陶侃移置此也。此上十事,多魏、晉間事。訖於後魏,尚有邸閣。《魏書·食貨志》:有司請於水運之處隨便置倉,乃於小平、石門、白馬津、漳崖、黑水、濟州、陳郡、大梁凡八所,各立邸閣。《唐書·地理志》:湖州安吉縣北三十里有邸閣池。此亦因古邸閣得名。傳世古印,又有渭城邸閣督、新平邸閣督、薛邸閣督三印。並敬齋所舉,共得三十八事。然其中亦有復重,如後魏之小平邸閣,疑即古印之新平邸閣。《魏書序》紀穆皇帝登平城西山,觀望地勢,乃更南百里,於灅水之陽黃瓜堆,築新平城,晉人謂之小平城。則新平與小平,疑即一邸閣。又後魏之漳崖邸閣,疑即《衡漳水注》之巨橋,濟州邸閣,疑即《濟水注》之什城,未必真有三十八。而其未見紀載之邸閣,數固當倍於此也。以上邸閣,皆臨水為之,此因便於運輸之故。其主邸閣者謂之「督」,晉人或以度支校尉主之。其藏粟多者,至三十餘萬石。古量甚小,人食日五升,三十萬石粟可供十萬人六十日食。故王基言南頓大邸閣,可足軍人四十日糧,非虛語也。此蓋自秦以來已然。楚漢之戰,食敖倉粟者數年,雖關中轉餉,頻年不絕,然其初倉粟自足支數十萬人一二年之食。至隋以後,邸閣之名雖廢,然隋時諸倉存穀尤多,時衛州有黎陽倉,洛州有河陽倉,陝州有常平倉,華州有廣通倉,通相灌注,又令諸州各立義倉。關中大旱,文帝令農丞王亶發廣通之粟三百餘萬石以拯之。一倉之儲,其富如此,故李密一據洛口倉,而旬日之間,聚眾數十萬;李勣襲黎陽倉,開倉恣食,一旬之間,得勝兵二十萬餘。唐高祖入長安,亦發永豐倉以振饑民。承煬帝奢侈、生民凋弊之後,而儲蓄之多尚如此,又在魏晉六朝邸閣上矣。
○摩尼教流行中國考
誌磐《佛祖統紀》(卷三十九):延載元年,波斯國人拂多誕(西海大秦國人)持《二宗偽經》來朝。
案:《二宗》,摩尼教經名,見《佛祖統紀》卷四十八。拂多誕,摩尼教僧侶之一級,見摩尼教殘經。是為摩尼經入中國之始。
卷二
○毛公鼎跋
唐、宋誥敕,語多沿襲,宋太祖譏陶穀所謂畫壺盧樣者是也。然周世命臣工之詞,固已如此。如此鼎云:「肆皇天亡斁,臨保我有。」周師<音勹>敦(見薛氏《款識》)則云:「肆皇帝亡斁,臨保我有。」周此鼎云:「湣天疾畏。」師A18敦則云:「昊天疾畏。」此云:「雍我邦小大猷。」又云:「女弗以乃辟陷於艱。」師A18敦文同。此雲「以乃族幹王身」,師A18敦則雲「以乃族幹<吾攴>王身」。彼敦文字,似在此鼎之後,則襲用此鼎可知。至毛公所受官及車服,又與番生敦略同。則因官職略等,故命賜亦同,非沿襲也。此鼎器小而字多,故拓墨不易。余見秦中舊拓與端氏新拓此鼎皆不佳,惟陳氏拓最精。陳氏所拓,又有四塊與二塊兩種。初拓四塊,後拓乃易為二塊,故二塊者尤精。皆出利津李某手,而李君已老,此鼎亦秘不出。聞又有流出海外之說,遂恐不能再拓矣。
○小盂鼎跋
此鼎與大盂鼎同出陝西郿縣禮村,宣城李文瀚宰岐山,遂攜以歸。赭寇之亂,器亦亡佚,拓本傳世甚稀。惟濰縣陳氏有一本,海豐吳氏借摹入《攈古錄》金文中,海內不聞有第二本。辛酉春日,上虞羅叔言參事借陳氏本景照,精印百本行世,此其一也。第三、第四、第六三行皆有「惑」字,其字從爪,或聲,即「獻馘」之「馘」字也。虢季子白盤、桓桓子白「獻𢦞於王」,「𢦞」字從爪,或省聲,亦即「馘」字。
○剌鼎跋
此鼎言「王啻用牡於太室啻邵王」,語不可解。疑「啻」乃「禘」之借字,「邵王」即「昭王」也。頌鼎「周康昭宮」作「邵宮」,宗周鍾「昭格」作「邵格」可證。「啻邵王」者,猶春秋言吉禘於莊公,《左氏傳》言禘於僖公耳。壬戌小除夕。
○弴父丁鼎跋
此銘中第一字作「■」,弓內之文即「𦎫」字,則此殆即「弴」字也。《說文解字》弓部:「弴,畫弓也。」乃《詩》「敦弓既堅」之本字。福山王氏藏一鼎,銘曰:「父己。」「亯」、「羊」二文,一在弓外,一在弓內,又與此異體,實亦「弴」字也。乙丑六月。
○姬鼎跋
彝器中,惟編鍾之銘,合數鍾而成篇,他器絕無如是者。惟近出之秦公敦,其銘分刻於器蓋,合之始成一篇。此鼎銘辭僅存後半,蓋其前半當在蓋上,與秦公敦同字句,未見有第三器也。乙丑六月。
○公違鼎跋
《詩·車攻》「駕言徂東」,《傳》云:「東,洛邑也。」汪容甫據之以說《書·金縢》「周公居東」之「東」。其實《車攻》之「東」,容為洛邑,而周公所居,當即《逸書作雒》所謂「俾中旄父字於東」者,當即衛地,非洛邑也。此鼎云:「公違相自東,在新邑。」東與新邑,明是二地,不得如容甫之說也。乙丑長夏。
○杞伯鼎跋
《鄭語》雲「曹姓邾、莒」,而《春秋左氏傳》所記莒女皆己姓,《世本》以莒為嬴姓,此鼎及他彝器記邾國之女皆為A22姓,並與《國語》不同,或「曹」字乃A22之訛歟?乙丑六月。
○鄂侯A23皞方鼎跋
此鼎第二行有「a3」字,與秦公敦「十有二公,在帝之」之「a3」同。而此係地名,其字從土下加丿,不可識。曩見日本住友氏所藏一卣云:「隹伯⒔父以成A24即東,命伐南夷,正月既生霸辛丑,在A25。」唯小篆從土之字,古文多從A26。如「城」字,城虢中敦作「A27」。「埤」,史頌敦作「A28」。「堵」,郘鍾作「A29」,「垣」,《說文·籀文》作「A30」。a3、A25同為南征所經之地,則「a3」即「A25」字,亦即「壞」字。《說文》:「壞,丘再成者也。」則大伾之山,以再成得名。此a3殆即大伾歟。自成A24而東過大伾。此敦記王還在壞,而鄂侯、馭方覲王,則鄂之國境,亦可推測矣。乙丑十月。
○般作父己甗跋
丁己尊云:「隹王來正人方。」殷虛卜辭亦有此語。案:乙亥鼎雲「隹王正井方」,與丁己尊及卜辭文例相同。井方、人方,並是國名。「正」當讀為「征」。此甗雲「王A31人方」。「A31」乃「俎」之古文,當讀為「徂」。昔人釋「A31」為「宜」,並名此甗為王宜人甗,失之矣。乙丑六月。
○羌伯敦跋(甲子)
吳縣潘氏藏一敦,其文曰「唯王九年九月甲寅,王命公征眉寇。公至,告一月眉寇至見,獻帛。王命仲到歸伯A32裘。王若曰:「伯,朕不顯祖玟武,膺受大命,乃祖克未先王,異自它邦,有於大命,我亦弗望享邦,錫女A32裘。」伯拜稽首,天子休弗望小□邦歸,{夂正}敢對揚,天子不<不不>魯休用,作朕皇考武幾王尊敦」云云。余謂「」即「羌」字。小篆」羌」字從羊從幾,乃從羊從丨丨之變。又《說文》「羌」之古文作「」,尤與字相似,其上乃之訛,其下亦丨丨之訛也。銘中又述其祖有功於文武,當指羌髳從武王伐商之事,「伯」,當為「羌伯」無疑。此敦未知出土之地,而形製文字,與中原禮器無異,知宗周文物所被遠矣。
○公違敦跋
此與公違鼎皆臣卿所作。卿所作器,除鼎敦外,尚有尊一、卣二、觚一,均歸澂秋館。而愙齋著錄潘文勤所藏一敦,銘曰「卿作厥考尊彝」,與卣文正同,殆亦同時所出也。乙丑六月。
○史頌敦跋
古文「穌」字作「𩵦,從木。觀𩵦衛妃鼎、𩵦甫人匜,其女皆己姓。《鄭語》云:己姓昆吾、蘇、顧、溫、董。則「𩵦」之為「蘇」,信矣。小篆訛「木」作「禾」。《說文》乃釋為「把取禾若」,未免望文生訓矣。乙丑季夏。
○王子申簠跋
上虞羅氏藏,銘云:「王子申作嘉爾,其眉壽期,永保用。」「爾」下奪「簠」字,「壽」下奪「無」字。十餘字中乃奪兩字,古人製器草率有如是者。爾,《類篇》云:「姊也。」阮太傅跋王子申盞蓋引《廣雅》云:「爾,母也。」又引《廣韻》云:「爾,楚人呼母也。」余謂爾者楚姓,即「芊」之正字。《考古圖》載楚工卩中爾鍾,銘曰「楚王剩工卩中爾南和鍾」。「工卩中爾」者,猶雲「宋伯姬」、「紀叔姬」耳。此與王子申盞蓋亦皆為嘉爾作媵器者。王子申蓋即楚令尹子西也。古文凡姓皆從女作,則「爾」為「芊」字無疑。
○<鬲口>從簋跋
此簋與浭陽端氏所藏鬲攸從鼎,銘中並有「皇祖丁公」、「皇考䡌公」語,自是一人所作。鼎銘云:「唯卅又一年三月初吉壬辰,王在周康宮辟大室,鬲從以攸衛牧造於王,曰:女□我田牧,弗□許鬲從,王命相史南以即虢旅,乃使攸衛牧誓曰:□弗具付鬲從,其先祖射分田邑則誓,攸衛牧則誓從,作朕皇祖丁公、皇考䡌公尊鼎,鬲攸從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今以此簋與鼎銘比觀之,則此簋作於王廿五年,鼎作於王卅一年。簋自署「鬲從」,鼎則前書「鬲從」,末書「鬲攸從」。蓋「鬲」本地名,從以為氏。逮卅一年,復得攸衛牧地,乃兼氏「鬲攸」,猶晉之瑕呂飴孫,吳之延州來季子矣。
此簋舊釋「鬲比簋」,誤也。第一字,此器作「<鬲口>」,鬲攸從鼎作「」、「」諸形,蓋非「鬲」字,乃從鬲從之字也。「」字古文未見。唯殷虛卜辭中「我」字作「」,或作「■」,從戈從,而《說文解字》「我」從戈從A33,「A33」或說古「垂」字,是「■」、「■」亦一字。「■」字所從之,正與同。如或說當為古「垂」字,或竟為「我」字之省,「垂」、「我」二字,古音同部,然則「」當是從鬲垂聲。以聲類求之,當即「A34」字,且《說文》「A34」字或即此字之訛也。散氏盤作「A35從鬲,<口口>聲。《說文》<口口>讀若讙,古音歌、元二部陰陽對轉,故「A34」字亦得以<口口>為聲。此簋作「<鬲口>」,則又「A35」之省也。又古人「從」、「比」二字,本無區別。散氏盤之「焂從A35」,即鼎文之「攸從」而「A35」字誤書在下,知此簋及鼎文之「」,並當讀從散氏盤稱「A35焂從」為克(盤作<克攴>)之有司。而此鼎簋第十行亦有「善夫克」語,又足知此器出土之地,去克鼎、散盤相近矣。乙丑季夏。
○虢仲簋跋
此為宗周時器,文云:「虢仲以王南征,伐南淮夷,在成周。」是王平日居宗周,不居成周也。器出陝右,乃西虢之物。宗周中葉,虢國有三:《漢書·地理志》所謂「北虢在大陽,東虢在熒陽,西虢在雍」是也。「西虢」又謂之「小虢」。《史記·秦本紀》:「武公十一年,滅小虢。」裴駰《集解》即以西虢當之。又謂之「A27虢」。吳清卿中丞所藏A27虢中敦,出於鳳翔古西虢之地。彼敦之「A27虢中」,即此簋之「虢中」。或謂之「A27虢」者,所以自別於「大陽」、「熒陽」之虢也。
此器假「友」為「有」。「有無」之「有」,古本無正字,所用「又」、「友」、「有」三字,皆假借也。「又」、「雙」之為假借,人皆知之。「有」字古文,從又持肉,盂鼎、毛公鼎皆然。其本誼當為「侑食」之「侑」,後世訛「肉」為「月」。《說文》乃以《春秋》「日月有食之,不宜有」之說解之,非其朔矣。「又」、「雙」、「有」三字皆假借,故古人隨意用之耳。己未孟秋。
簋者,陳黍稷之器,故其數必偶。《易·損》卦辭:「二簋可用享。」二簋者,黍一稷一也。此殆士禮。稍進則為四簋。《詩》雲「於我乎每食四簋」,此大夫之禮也。《聘禮》:「歸上介饔餼,則堂上六簋,西夾六簋。」《公食大夫禮》亦用六簋。此於聘賓禮有加,故增四為六也。又進則用八簋。《詩》云:「陳饋八簋。」《聘禮》:「歸賓饔餼,則堂上八簋,西夾六簋。」是八簋者,卿之禮也。《周禮·掌客》職:「上公侯伯及其上介,鼎、簋皆十有二。」是十二者,諸侯之禮也。此器云:「A36簋友十又二。」虢中以畿內諸侯,為天子三公,正宜用上公及侯伯之禮也。又記。
○召尊跋
此周初器,而形製似後世所謂奩,銘中又不著器名。案:三代禮器,除木製之俎外,今殆皆見之。獨《禮經》盛羹之釒刑,於古器中絕未之見,疑此是也。器小而深,與酒器及黍、稷器皆不類,而於盛羹為宜。古人用釒刑數,不下於鼎、敦諸器,而傳世之少如此,何耶?乙丑六月。
○頌壺跋
此器傳世者有二:一,國初在錢唐王太僕益朋家,後歸仁和趙次閑,再歸金山錢錫之。其二,僅存殘蓋,藏嘉興張氏。第一器雖器蓋俱全,然傳世拓本皆有蓋無器,即阮、吳二家著錄之本亦然緣。器銘在腹內,當時不能拓墨故也。此一器乃《西清古鑒》中物,亦器蓋俱全,人間從未有拓本。此拓雖有器無蓋,亦足珍矣。癸亥夏中伏。
頌器傳世者最多,有壺三、鼎二、敦五。以各器文互校之,則壺與鼎銘「命女官辭成周貯」下並有「廿家」二字,而敦銘無之。按「貯」、「予」古同部字。「貯廿家」,猶雲「錫廿家」也。「貯用宮禦」,猶雲「錫用宮禦」也。敦銘無「廿家」二字,則語不可通,當係闕奪。如國差<缶詹>、以子禾、子釜例之,「A37」字下亦當奪「月」字也。又記。
○齊侯壺跋
齊侯二壺,字極草率,頗有不可識之字。又以二壺相校,文多衍脫,然為一時所作,固不待言。晉江陳頌南跋此,乃謂一為饗禮所用,一為食禮所用,滿紙囈語,令人無從索解。道光以後,學術漸微,士大夫乃不憚為欺人之語,此士風之變,非細故也。己未正月。
○秉中丁卣跋
烏程周君孟坡藏一卣,其銘曰:「」弟一字從又持禾,當是「秉」字。「」字之中乃「中」(伯仲之仲)字,其外從□。殷時祖父之名,頗有於人名外加□或A38匚,如「上甲」之「甲」,於「甲」外加□作「」,報乙、報丙、報丁,於「乙」、「丙」、「丁」外加A38作「■」、「■」、「A39」。□A38■,或即郊宗石室之制。此「中」、「丁」二字連文,而於中外加□,或與「■」、「■」、「■」、「A39」諸字同義歟。
《復齋款識》有秉中鼎(《博古圖》王、薛均著錄),其文作「」,與此卣上二字絕相似。彼「中」作「中」,與古文「中」字不類。此卣弟二字在□中者,實「中」字也。
○父乙卣跋
酒器中,罍最大,尊則有大有小,卣常在大小之間,故《爾雅》云:「卣,中尊也。」「卣」字盂鼎作「」,他器或作「」,或作「」。《說文》「a40」、「a41」分為二,其「a41」字注云:「從a40,乃聲。」然殷虛卜辭「卣」作「」,其辭雲「鬯五」,則知「」從作者,乃從之省。「」即古文「皿」字,《說文》以為從乃,失之矣。據卜辭「」字觀之,其字蓋從皿,A40聲,或竟是象形字,象器形,或,其承槃耳。壬戌冬十二月歲除。
○<象攴>卣跋
銘中首一字從攴從象,不可識。古文「為」字亦從爪象,其誼均不易曉。古者中國產象,殷虛所出象骨頗多,曩頗疑其來自南方,然卜辭中有「獲象」之文,田狩所獲,決非豢養物矣。《孟子》謂周公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呂氏春秋》雲「殷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則象,中國固有之,春秋以後,乃不復見,故《楚語》云:「巴浦之犀犛兕象。」蓋中原已無此物矣,為從爪象,或以服象為誼,「象攴」字或亦以攴象為誼歟。
○爵跋
凡爵柱皆由爵腹直上,此爵獨附於腹外。古鼎耳有如此者,《爾雅》所謂「附耳外,謂之釴」也。《史記·楚世家》「吞三翮六翼」,小司馬以「九鼎」說之,謂「翼」即《爾雅》之「釴」。今傳世古鼎,鼎、?參半。爵之附耳外者,平生所見,僅此器而已。甲子歲朝春後一日。
作此爵之人名「」。「」字始見於《詩》《禮》《爾雅》《周禮》。《春官·司常》鳥隼為。」又《考工記》:「鳥七斿,以象鶉火也。」《爾雅》:「錯革鳥曰。」鄭康成說《周禮》以畫革疾之鳥隼,孫炎從之。合之交龍為旂,熊虎為旗,龜蛇為,則九旗之面,實為分畫東、西、南、北七宿。此爵為殷、周間物,已有「」字,知九旗之制蓋不始於周,且知四方七宿之名象亦不始於周矣。此區區五字,有裨於考古如此。
○弓父丁角跋
此角蓋作獸形,其獸有鼻甚長,蓋象也。古酒器多作鳥獸形,如觥作兕形、尊作犧象形是也。浭陽端氏有飛燕角,其蓋作燕張翅之狀。阮文達公所藏子燮兕觥,其器今不可見。文達謂如爵而高大,又謂其制無雙柱、無流,同於角,有三足同於爵,故以《毛傳》釋為角爵之兕觥當之,不知兕觥即今估人所謂虎頭匜。阮氏之器,則宋以後所謂角也。阮氏角蓋作犧形,此角蓋作象形,蓋古酒器多狀犧、象,不獨酒尊為然矣。壬戌歲不盡四日。
○兮甲盤跋
此張掄《紹興內府古器評》所謂伯吉父盤是也。元時在鮮于伯幾家,今藏濰縣陳氏。彝器中紀伐玁狁事者三:一,合肥劉氏所藏虢季子白盤;一,上虞羅氏所藏不A42敦;一,即此盤也。雲「隹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此宣王五年三月廿六日。餘曩作《生霸死霸考》,考定古者分一月之日為四分:自朔至上弦為初吉,自上弦至望為既生霸,自望至下弦為既望,自下弦至晦為既死霸。據《長術》:宣王五年三月乙丑朔廿六日得庚寅,與此盤雲「既死霸」合。雲「王初各伐<廠敢><來允>於A12」者,「<廠敢><來允>」,虢盤與不A42敦並作「<廠敢>允」,即「玁狁」之本字。A12𫊣,地名。「A12」字雖不可識,然必為從岡A12聲之字,「𫊣」則古文「魚」字。以聲類求之,「A12𫊣」疑即春秋之「彭衙」矣。《周禮·天官人》,釋文本或作「魚攵」。「」、「魚攵」同字,知「𫊣」、「魚」亦同字矣。古「魚」、「吾」同音,故往往假「𫊣」、「a21為「吾」。齊子仲薑璟雲「保𫊣兄弟」、「保𫊣子姓」,即「保吾兄弟」、「保吾子姓」也。沇兒鍾雲「以晏以喜」,即「吾以晏以喜」也。敦煌唐寫本《商書》「魚家旄孫於荒」,日本古寫本《周書》「魚有民有命」,皆假「魚」為「吾」。《史記·河渠書》「功無已時兮吾山平」,「吾山」亦即「魚山」也。古「魚」、「吾」同音,「衙」從吾聲,亦讀如「吾」。「A12𫊣」與《春秋》之「彭衙」為對音,「A12」、「彭」音相近,「𫊣」、「衙」則同音字也。《史記·秦本紀》:「武公元年,伐彭戲氏。」《正義》曰:「戎號也,蓋同州彭衙故城是也。」「𫊣」、「戲」二字形相近,「彭戲」蓋「彭𫊣」之偽矣。彭衙一地,在漢為左馮翊衙縣,正在洛水東北。玁狁寇周,恆自洛向涇,周人禦之,亦在此間。虢季子白盤云:「博伐<廠敢>允,於洛之陽。」此盤云:「王初各伐<廠敢><來允>於A12𫊣。」其用兵之地,正相合矣。「兮田」者,人名。「田」字中縱橫二筆,不與其邊相接,與「田」字迥殊。殷虛卜辭有此字,餘定為「甲」字(見餘《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生考》)。此亦「甲」字也。甲者月之始,故其字曰「伯吉父」。「吉」有始義,古人名月朔為「吉月」,以月之首八日為「初吉」,是其證也。甲字吉父,上雲「兮甲從王」,下雲「兮伯吉父作般」,前對王言,故稱名,後紀自己作器,故稱字也。此兮伯父,疑即《詩·小雅·六月》之吉甫。《詩》雲「文武吉甫」、「吉甫宴喜」,《大雅》兩雲「吉甫作誦」,而不舉其氏,毛公始加「尹」字。蓋「尹」其官,「兮」其氏也。今本《竹書紀年》係《六月》尹吉甫伐玁狁事於宣王五年,不知何據。此盤所紀,亦宣王五年三月事,而雲「王初各伐」,蓋用兵之始,未能得志。下雲「王命甲政A44成周四方{У貝},至於南淮夷」,「{У貝}」讀為「委積」之「積」。蓋命甲征成周及東諸侯之委積,正為六月大舉計也。此盤當作於三月之後,六月之前,吉甫奉使成周之時。其「淮夷舊我{白貝}畮人」以下,乃告淮夷及東方諸侯百姓之辭,字雖不可盡識,而大意可知。其文法亦與《周書·費誓》相同。此種重器,其足羽翼經史,更在毛公諸鼎之上。餘既考其事入《玁狁考》中,更錄舊文,並補舊考所未備者,書於此拓之下。辛酉季冬除夕前五日。
○齊國差<缶詹>跋
此《西清古鑒》中物,今從奉天移藏武英殿,已非復天府所掌。舊無拓本,此從歸安金鞏伯乞得,人間不過數紙也。
此器,阮文達據上海趙謙士太常家拓本著錄,銘後尚有「文官十斗一鈞三斤」八字,謂係漢人鑿款。今拓無此八字,而七斗一鈞三斤,卻與此器容積輕重相似,當告鞏伯,再就器上覓之。
阮書「文官十斗」,乃「大官七斗」之訛。《漢表》無文官,十斗亦當作一石。漢人書「七」字與「十」字無殊,但中直略短耳。
第九行首一字,此拓不全,阮摹作「A46」,《攈古錄》摹作「A47」,吳侃叔釋「鎮」,吳子釋「貯」,許印林釋「{冖鼎}」,皆失之。餘見金氏所拓全形本,此字「貝」上實是「」字,即古文「凡」字。殷虛文字「鳳」字從此,散氏盤「凡十有五夫」、「凡散有司十夫」,皆如此作,秦新郪虎符尚有此字。從貝凡聲之字,《說文》所無,以聲類求之,當是「貶」字,但不知此器假為何字耳。
○魚匕跋(癸亥)
右魚匕銘,柄端折去寸許。其銘自匕麵中間一行讀起,左行,轉至匕陰,又轉至匕陽弟二行止,如古鍾銘自「鉦」讀起,由右鼓轉至背麵後轉至左鼓邊也。匕麵柄上折處,當闕一字,匕背當闕二字。匕背所闕,或是「中有」二字。其銘四字為句,唯一句五字。銘義雖不可知,約以匕形似蟲,故以蟲為喻。《爾雅·釋魚》:「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說文》「蟲」字下即引以為解。案:博三寸首大如擘,則為細首大身之蟲。然古「蟲」字皆如此器作,或作,與郭璞所注大頭細頸之反鼻形同,而與《爾雅》之蝮虺不合,恐《爾雅》有誤字也。「□」字從從又,疑即許書「蛕」字,「□」當是「螝」字。蛕、螝同類物,故《說文》此二字相次也。參之蛕螝,謂蟲與二物性本不同,下民以此三者為相似也。「A48」即籀文「頂」字。《說文》:<鼎頁>,籀文頂。此借為鼎。上虞羅氏藏一鼎,曰「A49□作寶A48」,與此略同。
○印子金跋
其文雲「郢爰」、「陳爰」,郢、陳皆楚之故都,殆楚徙壽春後,仍以故都金作幣耶。○A50侯戈跋
「A50」字,餘曩跋A50虎敦,始釋為「滕薛」之「滕」。知然者,緣敦銘雲「A50虎作厥皇考公命中寶尊彝」,是A50虎之父曾為公。而《禮記·檀弓上》稱滕伯文為孟虎齊衰,其叔父也,為孟皮齊衰,其叔父也,則虎為滕伯文叔父,其父本是滕君,與A50虎敦合。今觀此戈與A50侯昃戟,並有侯,益足證餘說矣。乙丑荷花生日。
○梁伯戈跋
此戈,濰縣陳氏舊藏,今歸上虞羅氏。其銘一面曰「梁伯作宮行元用」,一面曰「抑<鬼攴>方A51□般□」,共十四字,語不盡可解,蓋梁伯伐鬼方時所作戈也。案:鬼方,經傳皆無異文。盂鼎作「<戈鬼>」,從鬼從戈,此戈從鬼從攴,實皆古文「畏」字也。大盂鼎「畏」作「」,毛公鼎作「」,皆從鬼從卜,此作「」則從鬼從攴,諸尚盤作「」,則從由(鬼頭)從攴,實皆一字。卜者,攴之省也。其或從戈者,古從攴從戈之字,義多相近。如《毛詩》「鋪敦淮濆」,《韓詩》作「敷敦」,從攴。不鬫敦「女及戎大[B16W]<戈>」,「[B16W]<戈>」即「敷敦」之倒,其字又從戈。蓋無論從卜從攴從戈,皆有擊意,故「」、「<鬼攴>」、「<戈鬼>」三字,實一字也。至王孫遣諸鍾之「畏忌11衠衠」,字又作「」既從卜,又從攴,則稍贅矣。自漢以後,鬼頭虎爪訛別之字行,人乃不識古文「」字。張衡《西京賦》「況<鬼攴>A53與畢方」,此本《詩·小雅》「為鬼為蜮」,乃以「<鬼攴>」為「鬼」。《莊子·天地篇》之「門無畏(司馬彪本)」,郭象本作「門無鬼」,然則《雜篇》之「徐無鬼」,古本亦當作「徐無畏」。然自漢以後,人多誤讀古「畏」字為「鬼」字,故經「畏方」字皆作「鬼方」。案:《毛詩·蕩傳》云:「鬼,遠也。」「畏」、「遠」雙聲,又於陰陽對轉最近,故以之相訓。然則毛公之時,經文或尚未訛矣。
又案:古者牙、喉二音,不甚分晰,故「畏」、「鬼」二字,讀亦略同。「畏方」之名,見於書器者為最早。其音對轉而為「混」,又為「昆」、為「畎(工卷反,亦讀若袞)」,又轉而為「葷粥」、為「獯鬻」,又轉而為「隻允」、為「休渾」(《史記·趙世家》:「奄有河宗,至於休渾諸貉。」),又轉而為「匈奴」,又急言之為「胡」。然其最初之名則為「畏方」,經典作「鬼方」者,亦或後世以惡名加之,如「昆夷」、「畎夷」之作「犬夷」,「獯鬻」、「玁狁」諸名之加「犬」旁,均非其朔矣。
此器拓本多不精,字往往不易辨。《攈古錄》著錄之本亦然。今雪堂參事特為精拓此本,殆字字清晰。癸亥夏日攜至京師,特裝此幅,與虢季子白盤、兮甲盤、不A42敦合為玁狁四器。古器之紀北狄事者,盡於此矣。六月十九日。
○古磬跋
夢郼草堂藏古磬一,股長建初尺七寸二分,博四寸六分半,厚一寸強。鼓長一尺一寸六分強,博三寸四分,厚一寸。穿在股、鼓之間,而股、鼓倨句之度,侈於一矩有半,其下面作一弧線,不能分股、鼓之界(殷虛二大磬,則徑作弦線),與《考工記·磬氏》制度不盡合。以繩縣之,則鼓向外,與殷虛二大磬,孟津所出周大、小二磬及長安所出漢四時嘉至磬並同,與程易疇先生《磬折古義》中所創古磬直縣之說不合。此磬,癸亥仲秋得於鄭州。雖未知出於何所及為何代物,然與孟津周磬及漢嘉至磬形製正同,知亦為周、漢間物矣。案:程君磬折節之解,誠妙悟絕人,磬氏、車人二職,至是始得確解。然由人之磬折以推磬之直縣,則《經》並無此說。歐陽公《集古錄跋尾》謂古鍾皆側縣,今傳世古鍾有甬及旋蟲者,縣之其鼓皆外向也。鍾磬之鼓外向,於擊者為便,此商、周、漢三代之磬無不然。然則程君之說,固不盡可據也。至此磬倨句之度,與《鳧氏》不合,亦猶傳世古鍾合於《鳧氏》制度者鮮。此不得執古器以疑《考工》,亦不得據《考工》以議古器,蓋《考工》但言其制度之大略,至作器時仍應以音律定之。《磬氏》經文言已上則磨其旁,已下則磨其耑,則其所定長廣厚薄之度,固不能無出入矣。癸亥季秋,薄遊津門,摩挲此磬者久之,雪堂先生因出此拓屬題,爰記其與磬氏及舊說異同如右。
○漢南呂編磬跋
此磬厚建初尺一寸,股博四寸,長六寸二分,下鼓已斷,博如股博,與《考工記·磬氏》「三分其鼓博,以其一為之厚」,及「博為一股為二」之說不合。股、鼓間倨句之度,亦侈於一矩有半。其下鼓折處,餘用《磬氏》「股二鼓三」之比補之,試作一木磬縣之,則其鼓向外,不能直縣,與程易疇先生《磬折古義》不合。余謂程君「磬折」之說,誠妙悟絕人,磬氏、車人之制,至是始得確解。至由人之磬折以推磬之直縣,則恐不然。蓋鍾磬受擊之處,須略向外,此理勢之自然。歐陽公《集古錄跋尾》謂古鍾皆側縣,羅氏所藏殷虛三大磬,餘曾以木仿製,縣而氏之,其鼓無不向外者。此磬亦然。必如是,方於擊者為便。古鍾側縣,理亦如是也。
股端銘云:「四時嘉至磬南呂午堵左桎。」「嘉至」者,漢宗廟樂名。《漢書·禮樂志》:高祖時,叔孫通因秦樂人製宗廟樂。太祝迎神於廟門,奏《嘉至》。皇帝入廟門,奏《永至》乾豆上,奏《登歌》。其次尚有《休成》之樂、《永安》之樂。鍾磬獨以「嘉至」名者,以其為廟樂之首也。雲「午堵」者,以地支記數,則當有十二堵。郘鍾云:「大鍾八肆,其灶(假為「簉」字)四堵。」《周禮·小胥》:「凡鍾磬半為堵,全為肆。」郘叔以諸侯、大夫作鍾二十堵,則漢天子用十二堵,不為多矣。鍾十二堵,磬十二堵,合為二十四堵,故此磬在午堵,而鍾亦有未堵(見羅《跋》)也。至每堵鍾磬之數,鄭注《周禮》云:八十有六枚而在一縣。服注《左傳》(《周禮·小胥疏》引)云:鳧氏為鍾以律(謂七音)自倍半。一縣十九鍾,鍾七律,十二縣二百二十八鍾,為八十四律。二說不同,似皆失之太多。案:「堵」之名出於垣牆。牆製高、廣各一丈謂之堵。鍾磬虡之高以擊者為度,高、廣亦不能逾丈。一丈之廣,不能容鍾磬十六枚或十九枚,此亦事理也。此磬但記「午堵左桎」,「桎」義雖不可解,殆謂左側第一枚,而不記午堵中第幾,則一堵之磬不能有十六枚或十九枚可知。辛酉季冬,展閱此拓,漫記所見如此。
○新莽一斤十二兩銅權跋
新莽銅權銘十八字,曰:「律一斤十二兩,始建國元年正月癸酉朔日製。」權為瑗形,徑建初尺四寸六分,肉廣六分,好徑三寸五分,與秦權、漢權形製殊異。案:《漢書·律曆志》引劉歆《鍾律書》曰:「五權之制,以義立之,以物鈞之,其餘小大之差,以輕重為宜。圜而環之,令之肉倍好者,周旋無端,終而復始,無窮已也。」此權為環形,周旋無端,與歆語合,而肉僅得好之六分一,與所云「肉倍好者」不同,平生所見莽權皆略如是。蓋《鍾律書》成於元始之末,而此權鑄於始建國元年,故又改其制也。
○古瓦灶跋
武林陳氏藏瓦灶一,前有甑,後有突。容甑之口,左有陽識隸書三行,曰:「用此灶葬者,後世子孫富貴,長樂未央,□□萬歲毋凶。」又有陰識一行,曰:「死人不知用瓦阤灶。」右繪一器,陳雞、鳧、羊、魚等物。又其前繪用器,有義、有錐、有刀、有匕、有鉤,皆治饌器也。後有大魚一,守宮一,則又陶者刻畫以為戲也。此鬻以送葬之物,故為此語,猶漢馬槽上刻「買曹者後無復有(句)大吉(句)」是也。平生所見漢瓦灶,唯上虞羅氏所藏四神灶,刻畫最工,然無文字。此灶文字多至二十餘,可寶也。甲子二月。
○楊紹莂跋(庚申)
此莂瓦為之,狀如半筒,麵有兩箹蓋,象剖竹之形。鄭康成注《周禮·小宰》云:「傅別,謂為大手書於一劄中字別之。質劑,謂兩書一劄同而別之。」今所見古器如漢虎符脊文,所謂「中字別之」者也。如秦陽陵虎符脊文,所謂「兩書一劄同而別之」者也。此莂文字完具,與康成所謂「質劑」同。然則莂者,乃兩書同而別之,非謂一書中字別之,與康成所謂「傅別」異也。文中「東極闞澤」,澤,即《吳誌立傳》之「闞德潤」。德潤,山陰人,此莂出於山陰,必謂其葬地也。又云:「南極山背,北極於湖。」山,謂會稽南山,湖,謂鑒湖,區域甚廣,與浩宗券之「南邸丙丁,北邸壬癸」略同。蓋非實緣買地券,本施之鬼神,故不嫌其誇也。
○古畫磚跋
人物畫磚四,定海方氏所藏,乃六朝以前物,較漢武梁祠孝堂山諸畫象人物,尤為工麗。女子高髻,前、後高而中低,其本以繒束之,疑古所謂纈子髻者。《太平御覽》(三百七十三)引干寶《晉紀》:初,賈后造首紒,以繒縛其髻,天下化之,名纈子紒也。古韜發用纚,束發用笄。此以繒束發,疑晉時物也。
○沈司馬石闕朱鳥象跋(癸亥)
羅參事《跋》以朱鳥為鶉,以鶉為《小雅》「非鷻非鳶」之鷻,其說是也。《周禮·司常》職:「鳥隼為。」《考工記》:「鳥七旒,以象鶉火也。」鳥隼與鶉為一,固自明白。《詩·四月·毛傳》:「鶉,隼也。」即據《周禮》為說。《爾雅·釋天疏》引鄭誌答張逸,亦云「畫急疾之鳥隼」。夫急疾之鳥隼,非鷻而何孫炎注《釋天》「錯革鳥曰」云:錯,置也。革,急也。畫急疾之鳥於縿也。全本毛、鄭說。《詩·鄘風》與《左僖五年傳》「鶉之賁賁」,毛、鄭無說,杜注以為「鶉火」,而陸元朗於《詩音義》乃以為「[A205]鶉鳥」,沈存中輩遂承其誤。今觀此畫象與漢朱鳥諸瓦,知漢人皆以鶉為鷻,非康成之創說矣。
○梁虞思美造象跋(壬戌)
阮文達公作《南北書派論》,世人推為創見。然世所傳北人書皆碑碣,南人書多簡尺。北人簡尺,世無一字傳者。然敦煌所出《蕭涼草書劄》,與羲、獻規摹亦不甚遠。南朝碑板,則如《始興忠武王碑》之雄勁,《瘞鶴銘》之浩逸,與北碑自是一家眷屬也。此造象若不著年號地名,又誰能知為梁朝物耶?不知文達見此,又將何說也?
○魏曹望憘造象跋
北魏正光六年柏人令曹望憘造象,舊藏濰縣陳氏。佛象下一面為曹望憘象,旁二侍者。右一人執博山爐,後二人持扇蓋從。又後二人:一執杖,末如華未放,殆唐宋人所謂「球杖」、宋人所謂「骨朵」也。一執杖,上曲似節而無旄。又一圉人持策牽馬隨其後。一面為曹妻象,旁二女侍。左一人執博山爐,後一人執蓋。又後二人所執球與節,與執蓋者相雁行。後一人牽牛車從,其車乃古之輜軿也。《釋名》:「軿,屏也。四面屏蔽,婦人所乘牛車也。輜軿之形同,有邸曰輜,無邸曰軿。《宋書·禮志》引《字林》曰:軿車有衣蔽無後轅,其有後轅者謂之輜。此車前有二轅,轅木之一本直出車後,此即《釋名》所謂「邸」、《字林》所謂「後轅」,其為輜車信矣。車箱以木為之,前有兩扉,可推向左右,此古之所謂「戾」。《說文》:「戾,輜車旁推戶也。」右側有兩窗,一啟一閉,亦可旁推,古之所謂「蔥」也。車頂及前後,皆以衣蔽之。車前衣,用兩木掌之,使與頂平而稍仰其前,此古之所謂「憲」。憲者,軒也。其兩木古謂之棠。棠在車旁,設而不用,車後不可見。餘於唐人明器中見一陶製牛車,與此大同。其後有一戶在旁,蓋亦旁推者。合此二者,可識古輜軿之制矣。庚申八月。
○宋韶州木造象刻字跋
宋慶曆丁亥,韶州南華寺造五百羅漢木象,背有款識,木刻字皆陽文。此獨陰文為異耳。辛酉醉司命日裝成,嗬凍記。○元次山硯跋
此硯,癸亥季夏,雪堂先生得之天津。形製古樸,背有「聱叟」二字,似褚登善書,蓋元次山遺硯也。次山初居商餘山,號元子。兵興逃難猗玕洞,稱「猗玕子」(至德元載)。後家濱,自稱「浪士(乾元元年)」,及有官人呼為「漫郎」(乾元二年)。既以侍親客樊上,樊左右皆漁者,少長相戲,更曰「聱叟」,而酒人稱為「漫叟」(並寶應元年),並見於次山自釋(載《唐書·本傳》及顏太師所撰《墓表》)。而次山寶應以後,多自稱「漫叟」,不稱「聱叟」,其詩、文可證也。然則「聱叟」之號,但用於初居樊上時。此硯乃在樊口時所作也。其後二年,乃出知道州,而《舂陵行》《中興頌》諸詩、文,皆知道州後所作,蓋用此硯所草可知也。此硯流傳千餘年,世無知者。一旦忽入先生之手,先生老於文學,天其將使再草浯谿之銘,而舉以畀之耶?又何其巧也。小除夕前二日。
顏公《次山墓表》,次山卒於大曆七年夏四月庚午,春秋五十。然據次山《別王佐卿序》云:癸卯歲,京兆王契佐卿年四十六,河南元結次山年四十五。案:癸卯為代宗廣德元年,則下訖大曆七年壬子,次山之卒得年五十有四,非五十也。以此推之,次山實生於開元七年己未。《新唐書·本傳》亦仍顏《表》之誤,附正於此。又記。
○明拓石鼓文跋(辛酉)
石鼓文,范氏天一閣所藏北宋拓本,不可復見矣。金、元間拓本,存字已校今本無多。餘見宗室沈庵侍郎所藏一本,唯乙鼓「氐、鮮、尃、又、之」五字、丙鼓「A55」字未泐,乙鼓「汧、醫殳、A56、鯉」明畫,較今本為異耳。上虞羅氏一本有朱臥庵藏印者,與此相同。此拓乙鼓「氐、鮮、尃、又、之」五字雖俱未損,而丁鼓「A55」字已泐,是明拓也。金文中文字與石鼓體勢相同者,唯合肥劉氏所藏之虢季子白盤及新出之秦公敦耳。虢盤出於郿縣禮村,乃西虢之器,班《志》所謂「西虢在雍」者也。秦公敦有「十有二公」語,亦德公都雍以後所作,與在陳倉之石鼓,為一地之器,故字跡相同。余謂石鼓當亦虢公所作。是時宗周以西虢為最大,天子巡狩、漁獵於此,乃刻石以紀事。鼓中「A57」字當即「雍」之古文。其字從邑A58聲,「A58」字雖不可識,「男」即「勇」之古字也。戊鼓雲「□□自A59」,是「A59」為地名之證。又壬鼓有「公謂大□」句,蓋虢公所作之證也。周既東遷,小虢遂為秦滅,然秦之文字尚沿用之。《詛楚文》及新出之新郪虎符,均以「醫殳」為「也」,與石鼓以「醫殳」為「池」同。故古文中與小篆體勢最近者,唯石鼓及虢、秦諸器而已。箋釋石鼓文者,古今毋慮數十家,近惟上虞羅叔言參事《石鼓文箋釋》最為精審。其釋戊鼓「西」字、壬鼓「昱」字,均用餘說。然其書於解字為詳,詁訓為略。其尚未詳者,如甲鼓「我驅其時」、「我驅其樸」。案:《說文》「特」字註:「樸特,牛父也。」蓋「樸」與「特」皆牡牛之名,因之凡牡獸亦謂之「樸特」。鼓雲「我驅其時」,即「我驅其特」,「我驅其■」,即「我驅其樸」也。丁鼓「<У次>」字,案:《周禮·春官·巾車》:「駹車蔽,然衤冥髤飾。」註:故書髤為次。杜子春云:「■」讀為「[B11H]垸」之「[B11H]」。此<У次>正是車飾,即《周禮》「故書次字」也。己鼓「亞箬其華」,「亞箬」即「猗儺」、「沃若」之轉。《衛風》雲「桑之未落,其桑沃若」,猶《小雅》雲「隰桑有阿,其葉有儺」也。此鼓雲「亞箬其華」,猶《檜風》雲「猗儺其華」也。《小雅》雲「六轡沃若」,「沃若」亦狀其柔,與「亞箬」均為「阿儺」之轉矣。此三者皆前人所未言,羅君引餘亞箬說而未詳,並記於此。
○與友人論石鼓書(庚申)
某君據虢公鼓字石父,以證石鼓為宣王時作,此殊誤也。鼓與石皆量名,名鼓字石,當如王文簡《春秋名字解詁》之說,不能復有他說。且石鼓之名,不見於古文,乃後世所加之名。其名始見於章懷太子《後漢書注》,而韋蘇州、韓昌黎仍之。然唐時如竇蒙述《書賦》、蘇勖《會要》,猶謂之「獵碣」,可見石鼓之名,乃後人之所加,萬不能據虢石父名字,以定古石刻之年代也。
○甘陵相碑跋
此碑額署「甘陵相」,其人必在桓帝建和元年改清河國為甘陵之後,而立碑又在其後,當在後漢末矣。隸法健拔恣肆,已開北碑風氣,不似黃初諸碑,尚有東京承平氣象也。
前人研精書法,精誠之至,乃與古人不謀而合。如完白山人篆書,一生學漢碑額,所得乃與新出之漢太僕殘碑同。吳讓之、趙悲庵以北朝楷法入隸,所得乃與此碑同。鄧、吳、趙均未見此二碑,而千載吻合如此,所謂鬼神通之者非耶。癸亥九月,叔平先生以此屬為考證。碑中姓氏不具,又鮮事實,久之無以報命,因就其書法略記數語。甲子花朝後一日。
○唐賢力伽公主墓誌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