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誠齋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六十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六十三 誠齋集 卷第六十四
宋 楊萬里 撰 景江陰繆氏藝風堂藏景宋鈔本
卷第六十五

誠齋集卷第六十四

      廬陵楊萬里 廷秀

 書

   答李天麟秀才書

某辱書甚尉足下徒步走數千里詣太常

甚廑以絶異之才而無遇於有司甚窟家

貧親老父子之心各何如也報罷而歸甚

戚細讀來書求三者之氣象無一焉今之

士誰不急於仕哉不惟今也古亦不免而

足下悠然不急其所急乃急其所宜緩某

之所不曉也士之擇藝猶賈之擇貨適於

好故售不遲詣於用故利不狹今也逺古

之器是儲遐方之産是居而又深藏於無

人之鄉自翫其竒可矣非所以為不鈍也

不有懲者不有改足下之貨巳鈍矣亦可

改矣而不懲也又方力求其愈鈍之貨鈍

不極則意不滿又虛疑某之藏是貨而問

焉而求觀焉甚矣足下之與人異心也某

也初無異藏何以塞足下獨有一語似若

可獻塗行而病於暍有乞漿於道傍之野

野夫無之而其東鄰則有焉乞鄰以與則惠而僞

指鄰而使其人自求則不僞而亦不惠與其樂於

惠孰若不怍於僞某也無以惠足下顧不敢僞足

下耳洙泗之水有天地之至寳焉泳之深者得之

冨也而得之者亦無異於人人亦莫知其得也惟

識寳者能候之蓋得之者貌必睟如辭必藹如其

止也光其流也滂惟以是察焉不惟觀者之以是

察人而求寳者亦以是自察足下自謂髙深逺妙

者不足以知而平易處時復窺見足下於何得此

宻訊哉足下泳其波毋怯其瀾挹其涯母病其淵

將必有能𠉀足下之得寶者矣然是寶也天閟之


神韜之得之者非有大慶必有大咎絶糧轍環之


厄自孔孟猶不得辭而況其徒耶孔孟之不得辭


也亦孔孟之不肯辭也不惟不肯辭也而又樂之


其樂之也必有在也不然無一物之可樂而獨甘


於捐不貲之身以疾駘於饑寒窮苦之域此豈情


也哉昔人有學仙者以為仙可學且可樂也而其


師置之於深山環之以猛獸又懸千鈞之


巨石於其上繫之以一髪而臥斯人於其


下斯人者不勝其懼棄而歸使足下自此


得寶則造物者必盛怒矣饑寒之猛獸窮


苦之巨石從此始矣足下恬不之憂而又


奮而直前吾代足下懼矣足下謂於齊之

瑟者是矣齊固不好瑟亦尚好竽若秦人


則併與竽而不好矣顧獨好擊𦈢嗚嗚


耳且彼均技也而不能無易與難語人


曰琴與奕孰難必曰琴之難也既曰難

矣鼓琴者不専則不工而晉人手揮五絃目送飛

鴻精故也審精於弈則援弓繳鴻鵠於弈何病足

下謂科舉文字為鴻鵠足下何慮焉某之為足下

慮者終日為弈而不暇食不若射鴻鵠而臛炙之

之可以飽也思與足下劇談而未得故盡吐之於

此聊以當一夕之對床餘帷自厚

   再答李天麟秀才

某之敬足下如足下之好我也情親而不得親平

陸之風濤實隔之爾騎吏觸熱以書來獨犯吾所

不敢真勇者歟敬審侍側怡愉尊𠉀萬福某拙且

懦人之所競吾之所避或者喜其介非也介雖非

聖人之中道亦君子之事也吾小人也吾焉能介

矣哉至於不察者又以為吾事曰是矯者也嗟乎

是又過於待吾者也夫矯雲者謂其淑於初而慝

於終者也吾之於善豈不信美哉矯諛以之直矯

洿以之潔矯愚以之明壯猶少也老猶壯也大哉

矯乎吾何足以進此吾所以踽踽者門寒而資怯

立之單而助之鮮故其履地也若履氷焉舍腴而

趨瘠舍燠而趨涼吾其憎夫趨哉人方不後於此

塗而吾亦不後焉禍之招也人先焉吾後焉則又

為罪人舍焉吾不舍焉則又為罪貪亦罪褎善亦

罪甚矣乎為人之不易也吾則大惑矣平日之所

以質諸聖賢求諸師友者自以為庶乎其免矣出

而試之於鄉巳大閙如此然則試之又大於此者

其閙何如自今年來有三守焉一曰貌二曰口三

曰筆平居無事孰使吾無故而召閙者非斯三者

歟樂於求士聞一善則欲輕千里而交焉一言相

契則肆其所談不知經而談經不能文而談文不

知人而談必至於技癢而不自製則又云云而筆

之於其書見者或味焉或噦焉或猜其有刺焉或

詈其狂焉或忌其異焉貌以施諸人口與筆以施

諸巳此真四十二年之非也今日之所守者又自

以為庶乎其免矣足下乎將不知今日之吾乎將

知之而破之以㱕於舊乎甚矣朋友之不憐我而

又欲搔我譁我以病我也如足下欲知今日之楊

子乎畏足音如於菟聞論文如聞父母之名將疾

走掩耳猶懼罪悔之及巳也而何敢倡和應答如

影響哉朋友間每辱寄聲極知不相忘其如多畏

何暴客不足畏朋友大可畏畏生於憎憎生於䙝

䙝生於習習生於親故夫子曰朋友數斯疏矣嗟

平吾聖人其亦身履而知之乎夫數所以為親也

乃所以致疏則朋友之道可知矣觀足下之意若

以與吾相逺為恨以日相見為樂者足下乎此意

不惟非所以愛相敬足矣何必自親而之習自習

而之䙝自䙝而之憎自憎而之畏哉朋友本以相

樂反以相憂既以憂與人又以憂自與豈所謂愛

人與自愛也哉乆不見聊以奉惱足下之好懐也

須論語解義序篇不敢辭然吾之三守又為是下

破其一豈非命哉豈非命哉

   答歐陽清卿秀才書

某啟頃辱過我得軟語一再夕叩而聆焉清越愈

出知進學之功非昔日之隠幾者也初爲吾友惜

於失舉至是不復惜學進而身退與身進而學退

此冝何惜則子之失有司乎有司之失子乎辱書

其詞暇其意迫安於貧而勇於道此某之所願學

者也而子之心正如此不知吾心之合於子乎抑

子心之吾合也某性足以取孤學足以取窮漠然

爲世之棄固也然吾友軰獨與世異取其棄而不

棄其棄焉使某之孤者朋窮者享謂吾之非則子

何取焉謂子之是則去衆以就其孤合於窮而離

於達吾之所以增於子者恐不足以補其減也子

其悔耶樂乎子則樂矣不悔矣然負暄者溫觀雪

者凍所近者戒所累也以吾之孤窮而子近焉子

不慮於累乎哉世皆以為子笑而子不悟則亦可

憐矣則子之相從吾以為我賀而未敢以為子賀

也子以為若之何子誠不𢙣於累則吾之孤窮吾

敢獨而不分也哉所戒館地巳達之矣然行止人

能為之哉子以才為馬以見為路以力為鞭烏在

乎與吾近若逺也然猶當傳詢以塞子勤

   答學者書

某啟某作性僻違絶不喜與富貴者遊非敢有傲

也避彼之傲耳故着破褐煮野蔬而讀書之聲滿

天地則吾之貧賤未始不富貴而彼之富貴未始

不貧錢也故得以自負向也清卿與足下來吾門

初未知足下何如人也泛而揖儻而言未有以異

足下可與游乎不可與游乎吾之僻違之病似未

易痊也既而夜坐於族人家不敢與諸任齒而足

下獨亦不親彼而不踈我論文問學一語便與吾

心如印印泥於是驚焉不意鄉里之有足下又悔

其初之幾失足下也吾之病忽脫然去吾體幸甚

幸甚然獨有怪焉足下天資如此之秀朗而未至

於東流淙淙者抑豈天者髙而人者下耶今鋸一

松以為兩一則為鸞路王公式焉一則為破甑皁

𨽻蹵焉木不異也而器不同何也前之遭者庸工

也雖然輪扁不易致也敬之如敬父師饗之如饗

大賔大客則輪扁可致也致而不饗則怠於斵饗

而不敬則嗇於斵至於庸工嗟來可饗也與臺可

待也貪於庸工之不財費而忘其不費亦甚可惜

哉然蓋有家無宿舂者矣而亦責以力致輪扁是

亦敎餓者以何不食肉糜之智也無力而不能致

與有力而不肯致君子於此將不能致者譏耶不

肯致者譏耶足下之天者松也為鸞路不難也而

足下之所謂人者輪扁耶吾不得而知也庸工耶

吾亦不得而知也吾伹見足下之松未有以妙斵

者足下真不能致輪扁耶抑能致而不肯致耶足

下之病有一焉將足下之於輪扁雖能致之而未

能使之大者不嗇小者不怠耶足下之病兼焉三

病有一焉善醫者憂之足下有前之一以合後之

二此吾之所以為深憂也能致輪扁不肯致得輪

扁而以庸工視之不得輪扁而不力求焉安於缺

斧鈍斤之下而曰吾之材松也吾求為鸞路也必

也烏頭白馬生角木象生肉腳而後成也足下於

此有憂乎無憂乎願為鸞路乎願為破甑乎為鸞

路知足下之願也而吾未見其成也為破甑知足

下之不願也而吾未見其免也足下之三病未痊

也足下能有憂焉則無病矣病去而後成者可成

不免者可免矣某僻違之病荷足下而稍痊足下

之病其不以吾藥而痊乎雖然服之吐之又非吾

刀之所能及為足下惜此松故誦言至此足下不

怪否足下怪焉則吾僻違之病亦懼復作矣故吾

不惟為足下憂而又為我懼也不宣

   再答學者書

某乆不見因循又不通書謂足下必絶之也専使

鼎來惠書百千言及新文一編甚尉知足下於我

猶勤勤如此也徃來者相傳足下之學退矣今所

見舉子事業詞氣尚洶湧也但書詞中不無病耳

然大旱金石裂土山焦而廬山之泉一綫不絶可

以為難矣甚喜甚喜歐陽秀才鄉曲之名士澹庵

之所前席某之所敬畏足下與何也豈足下所挾

者不凡鄉里之中不足以容足下而外地之有司

不足以知足下耶容與不容知與不知吾曹本不

必介意而足下之懐似有所大不能㤀者何也足

下家富而力裕何病乎饑寒所病者正在乎不饑

不寒耳若饑寒二字天不輕以與人有以與之必

有以當之也某半生了無所得止得此二字耳足

下何理欲一旦分之似不得如此然觀足下之志

與才則頗有脫溫飽而趨饑寒之氣饑寒本非美

事足下何樂於此而趨之太學者菁莪之陵沚也

而有所甚不宜於士不才則不宜不近則不宜不

貲則不宜非貲之尚也去鄉里而乆覉旅非貲則

何以自存足下之所不宜者其二也其一則足下

有進焉其三則足下有餘焉以其餘持其進以與

天下之士角於文字百戰之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何不可之有然足

下進則進矣而未就也足下果有此志盍待其就

也乎未就而輕於戰一有不勝則足下之不樂恐

有甚於今之不樂者矣君子之有異才要當不自

輕恃其異而速於勝豈得為不自輕也耶雖然足

下之書吾知之矣必有所不快故不吐之於他人

而吐於吾足下自以為快矣而吾有所甚不快某

本無一日之長妄為朋友所許故後進之不知者

隨其聲而從之游其心則愛我也一者之學十者

之憎則是愛我者憎我之招也足下亦愛我之一

也愛未畢而憎巳至故足下之愛有所不願承也

若曰懼於人之憎而遂罪足下之愛則不可樂於

足下之愛而不恤人之憎亦不可莊子曰相煦以

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惟足下察之舉業

容細看有疵不敢黙雖然足下又豈可終以富而

廢才乎不宣

   答陳國材書

辱惠長牋細讀皆仁義之言深博之文也但見勉

以歐陽子公何不仁之甚某何罪公必欲試之以

舉鼎而置之於絶臏耶冨者資人寠者資於人反

顧其家無宿舂焉而曰我將爲發棠之舉妻妾羞

之國才曰何忘於覺民不知吾之無宿舂也覺之

說某深求之三十年矣如初也國才責吾以覺

民不知以覺覺之耶以不覺覺之耶指虛廩以告

飢者而曰此有粟不知夫廩之自飢也而安能飽

人使聽者視而求求而虛仁者也則付之一笑耳

不然指於怒而廩於災不焚之不置也國才曰何

拒學者於千里之外使學者誤聽國才之言而視

焉而求焉則吾之虛廩殆矣哉人心之病莫甚於

一私不易於去而易於留某嘗以為易其所不易

而不易其所易惟賢者能之及讀國材之書則又

悔此論且天下佳處橃襫乎東山之巔笭箵乎溪

水之上國材以為佳乎否也否也國材何取之之

亟也佳也國材何不以分於我而先焉而擅焉國

材之於朋友佳者則不分而置人於絶臏又使人

焚其虛廩而偃然曰我仁也我忠也我不私也其

誰敢與國材友哉今之作人甚難懦者曰重勇君

曰躁泛泛者為賢昻昻者為矯一事未作而羣咻

至積毀銷骨其何可當某孤苦貧病之身脆弱不

足以堪之秪欠聚徒造作語言私立名字以召齒

舌耳國材授之以召齒舌之方而好謂之曰可以

震六合而響雷霆此正季子之鴆叔牙而曰飲此

則有後於魯國荷意雖厚敬再拜以避

   見何徳獻提舉書

某聞之天下之物不售然後售宗彛罍洗不鬻於

市而貴於宗廟之中深衣逢掖之服田夫野婦之

所怪笑而庠序之士不可一日無何也古器固不

合於今而文物固不諧於俗也天下之人亦豈盡

俗而不好古也哉有所不好必有所甚好惟其無

所合也人則以為無所可用也及遇夫識而好之

者然後知其可貴爾今有人焉嗜古而與時之背

信已而不人之徇世皆以譽諛取容恱而獨蹇訥

無可喜之言直情徑行又不能隨巧進善游者之

後此亦天下之癡絶而人之所共棄者也雖然不

遇於今之君子安知不遇於古之君子乎閤下之

文行超然絶人而退然無自得之色經世濟務其

聲凜然而不改一丘一壑之心然不求進而諸公

進之不求知而天子知之㧞於俊乂之中而分朝

廷一路之憂寄登攬求幾民頌其賢而吏憚其正

此非所謂古之君子者耶某也不佞區區所嚮偶

有前所稱之病坐是落落而窮也窮而不終窮或

者有俟於古之君子歟不遇於今之君子者命也

遇於古之君子者道也惟命能勝道惟道亦能成

命言道不言命不在閤下乎謹贄文一編進見乎

坐隅可敎敎之可進進焉惟閤下財幸不宣再拜

某再拜

   見蘇仁仲提擧書

某聞之君子之於世無意於合也有意於合者折

旋委曲惟合之求然未得其所無而先喪其所有

古之君子所以合者惟無意於合也無意於合人

者有守於巳者也有守於已者是惟無合於人合

則膠固而不可解昔齊人鼓瑟以干齊王而有罵

之者曰王好竿而子鼓瑟瑟雖工如王不好何說

者往往笑齊人之工於瑟而不工於求齊以為不

求合者之戒嗟乎是知齊人之拙於合而不合未

知唐人之巧於合而不合韋蘇州之詩天下之所

同美也客有効韋公之體以見公者而公不恱既

而以巳平生之詩見公而公恱之當其効人之詩

體以求合於人自以為巧矣而其巧適所以為拙

則夫舍己以徇於人與夫信己以俟於人其巧拙

未易以相過也彼齊人者患瑟之不工而巳矣瑟

果工矣天下其必有好瑟者矣無遇於此安知不

有遇於彼哉且吾之所能者瑟也所不能者竿也

今舍瑟而學竿竿未能而瑟先忘矣吾且不吾信

安能使王之吾信乎與其學竿而未必能也孰若

工瑟以有待也世之君子不懲於唐人之巧而懲

於齊人之拙則亦誤矣閤下乗使者車方春而行

部其風采之所動聲光之所臨士之挾寸長負片

善者孰不翹首企足願忠而望賜也哉甲則曰蘇

公之所好者何道乙則曰蘇公之所惡者何事趨

其所好而避其所惡惟恐後也噫是知所以求合

之合而未知不求合之合也閤下以元祐名相之

子孫而退然若一介之寒士文學行藝加人數等

而欿然如有所不及其未用也初不慍於退用之

而未盡也亦不懌於進小人之所異而忌焉君子

之所同而怙焉公之於人蓋未始有意於求合者

公則不欲求合於人而顧欲人之求合於己耶某

也生晚而學無朋地寒而時無遭將欲挈不肖之

身以自進於門下既無可喜之狀以取恱又無求

合之言以取售而獨持此書以見焉不知者又以

為拙也夫以巧而求合於人者某實恥之不惟某

恥之閤下實恥之也

   見章彥溥提刑書

某聞之求諸人者必得其所以天得其所以天而

不遇於人者有矣未有不得其所以天而遇諸人

者也古之人有三及門而閽人辭焉者何其有求

而不合有未相識而通夢寐於三年之前者又何

其無求而合也蓋求不求者人也遇不遇者天也

是故不得於天勿求於人不得於已勿求於天天

下之士狗苟茅靡求於人而不求於天求於天而

不求於己抑見其費心於外而失己於內而已烏

在其有遇哉就使其遇天實厭之惟忘於求天而

後得於已惟忘於遇人而後可以求於天彼王公

大人之存心不合乎天理則已如合乎天理則天

也人也人也我也精神之感召道藝之貫通蓋有

不求而合不介而親者某也廬陵之匹土也出於

山林之中而列於州縣百吏之後此豈有聲𫝑之

自振而親黨之相援以登於當世王公大人之門

乎而閤下之名天下莫不聞以光明俊偉之徳致

身於九卿立朝之節皜乎有耀天下莫不仰方且

徇道而不徇勢身雖外而望益重聖天子用是起

之於江湖而𭔃之以一路耳目之寄天下莫不恱

則閤下之賢固未可以泛然求而卒然遇也某也

雖有慕向歸倚之誠心將何以為見耶又足行部

照臨弊邑之日某乃以職視民旱於田裡曾不得

與官吏負弩父老扶杖之列以望見使華之末光

見且猶不可得而況於求知乎乃聞閤下稱引其

姓名而訪問其所在嗟乎此古之君子折節下士

之美意而古之人以望實而取於知巳者也遙遙

千載此風之熄乆矣而某也獨何為者乃得此於

閤下乎求諸己則何有求諸人則何從豈非閤下

之存心合於天理而不顧流俗歟愛士之心通於

天而天同神比歟抑某有歸向門下之心而天人

之間自然遇合歟雖然某之遇乎閤下則存乎閣

下也鄙文一巻藉手為贄幸賜之覽觀察其心収

其跡而成其所以天不宣

   答趙季深書

君子之學心以心之身以身之文以文之者也文

能昭之身不能履之盈尺之花方寸之蕚而不能

成一粟之實君子謂之窽身能履之心不能不病

之如鑄鉛以為東序之鍾黃其外以金而丹其追

蠡以漆叩其音則瓦𦈢之不若君子謂之贗季深

不亟其已之仕而憂其弟之未仕遜其所宜得之

官以與弟此雖於聖人之中道為未契而清風髙

誼已足以媿汗俗而震貪夫矣季深之心季深之

身類非俗子之所能至也涵於經而肆於史出入

於韓栁三蘇之源流身肖其心文肖其身季深有

焉而反執禮甚卑求益其勇責報於僕甚豐此人

之所以為季深喜而為僕懼也眀知其中之空虛

而姑樂乎人之繆敬此有若所以見窮於羣弟子

而沈重之所以見棄於徐文逺也歟車覆於前吾

又從旃季深盍舍我哉季深之文大抵義說不如

論篇論篇不如䇿䇿不如詩季深厚意不可虛辱

故以三不如之說藉手於將命者季深楙之而已

   上史侍郎書

某聞之天下之不治不生於有所不顧則生於有

所不屑夫天下之事過於恤者敗過於不顧者又

敗過於詳者無成過於不屑者亦無成天下之難

治何為其如此也昔者秦人之治蓋嘗懲於不屑

之無成吏不肅則國媮秦人無不肅之吏民不力

則國貧秦人無不力之民兵不威則國弱秦人無

不威之兵然秦人無三者之短而秦祚無一日之

長何也知懲其所不屑而不知墮於其所不顧也

昔者晉人之治蓋嘗懲於不顧之必敗矣秦人言

利晉人不言利而言名秦人言事晉人不言事而

言理秦人言法晉人不言法而言道然晉之與秦

有異治而無異亂何也知懲其所不顧而不知墮

於其所不屑也且夫民之力竭而無餘也秦人猶

疑其有餘力也國之亂伏而有形也晉人猶信其

無亂形也故夫晉人過於不治秦人過於治某生

好為治亂之學力探之而非不幽也洞視之而非

不白也而二者之說徃來於胷中者三十年而未

有所決也豈其學之罪歟抑未見其人之罪歟索

之古不若索之今見其學不若見其人如侍郎者

豈非某之所謂其人哉蓋嘗得侍郎之五䇿而讀

之矣其論治也似不髙其論兵也似不工此世俗

之所以觀侍郎之論者也不知夫治無髙下而先

用者為髙兵無工拙而後於機者為拙侍郎之論

治而談兵也知先於用而止耳知不後於機而止

耳髙下工拙侍郎何心焉此某之所以竊窺侍郎

之論者也昔者老聃將出闗人莫知之也而抱闗

之更有尹喜者能𠉀其氣而知之人莫之知五千

言之書所以作也某好為治亂之學而未能決夫

不顧不屑之說今得逢侍郎之過此而見焉而質

焉非幸歟五千言之得聞與否可傳與否侍郎其

圖之



   嘉定元年春三月男 長孺 編定

   端平元年夏五月門人羅 茂良 校正






誠齋集卷第六十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