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請敕命事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請敕命事略
作者:歸有光 
本作品收錄於《震川先生集/卷二十五

先人諱正世,為吳中著姓。先曾祖諱鳳,中成化甲午鄉試,選調兗州城武縣知縣。先祖諱紳,縣學生,為太常卿夏昶之孫婿。昶以文學為一時名臣,詩書之業,以故世有承傳。先祖家教尤嚴,先人蚤遊縣學,屢試不第,而有光後出有名,及舉鄉試,先人遂謝去。先祖於諸父有分,獨退讓處其薄。先祖以高年篤老,先人與伯父,年亦皆逾七十,侍側日忻忻然,如少年兒子,皆不知其老也。日閉門讀書,每自喜,以為有所得。性坦率,未嘗與人有爭。與里中結社,有香山、洛社之風。社中人尤敬其德,稱其別號曰「岫雲」,言如出岫之雲無心也。

歲壬戌,有光八上春官,不第還,先人遂以是年卒,年七十有八。又三年,始登第,而先人不及見矣。悲夫!以有光之困於久試,祖、父皆以高年待之,而竟不及。及先人之方歿,而始獲一第,曾不得一日之祿養,所以為終天之恨也。有光仕宦既不遂,獨幸以建儲詔得推封,此亦可少慰人子之情於萬一。敢敘其大略,上之史館:

先妣姓周氏,世家縣之吳家橋。先外祖諱行,太學生。家世以耕農為業,外祖始遊成均,而後其從孫大禮始舉進士,為河南左參政。先妣,河南之從姑也。先妣年十六,歸先君。聰明勤儉,生伯姊與有光,先後僅一年。先妣比歿,有光與姊年七八歲,已教之小學及女紅甚習,常程課不少借,先人則怡怡然也。不幸年二十六卒。所生弟妹又三人。伯姊嫁河東都轉運使王三接,其在禮部時,封伯姊為安人。有光獨久不第,而先人春秋高,先妣墓木已拱,有無窮之感也,常默默自愧其姊云。

先妻魏氏,光祿寺典簿庠之女,太常卿諡恭簡公校之從女也。恭簡公為當世名儒,學者稱為莊渠先生云。先妻少長富貴家,及來歸,甘澹薄,親自操作。時節歸寧外家,以有光門第之舊,而先妻未嘗自言,以為能可以自給。及病,妻母遣人日來省視,始歎息,以為姐何素不自言,不知其貧之如此也。嘗謂有光曰:「吾日觀君,殆非今世人,丈夫當自立,何憂目前貧困乎?」事舅及繼姑孝敬,閨門內外,大小之人,無不得其歡。人以為有德如此,不宜夭歿,而生一子甚俊慧,又夭。僅存一女。天道竟不可知矣!

繼妻王氏。吳中王氏,多自以為太原之後,然實無考,獨先妻家譜系最明,遠有承傳。曾祖益,讀書吳淞江上,時海虞大理寺卿章公格及吏部左侍郎葉文莊公,皆當世名卿,以文字往來,為締姻好。屬再世壯男子死,家又苦役,先妻少喪父,妻母教之,甚修謹。年十八來歸,不失婦道。撫前子,愛甚己子。前子死時,哭之悲,病遂亟。其聰明慈愛,蓋天性也。魏氏生時,有光方年少,為諸生。及王氏,方鄉舉,家益貧,歷歲歲北上辦裝及下第之窮愁。有光自歎,生平於世無所得意,獨有兩妻之賢,此亦釋家所謂「隨意眷屬」者也。今蒙恩封贈,例當封妻前一人與最後一人,而恩詔乃許移封。今妻費氏,亦願推讓王氏,則泉壤之下,亦被希世之曠典矣。(後以例不準移封,仍封費孺人。莊識。)

予自臨安辭謝台省,還過弁山,午飯後舟中無事,因書此。當即遣人赴京受敕。雖簡略數語,下筆輒為哽咽。人生之痛,無以加矣。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