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三十一 山東二 濟南府 下一卷▶

山東二[編輯]

濟南府,東至青州府三百二十里,南至兗州府三百三十四里,西南至兗州府濟寧州三百六十六里,西至東昌府三百里,北至北直景州四百五十里,自府治至京師八百里。

《禹貢》青州之域,春秋、戰國並屬齊。秦屬齊郡,漢初屬齊國,呂后初割齊之濟南爲呂國,文帝初復故。文帝分置濟南國,景帝改爲濟南郡。後漢仍曰濟南國,晉復爲郡。劉宋兼置冀州。後魏改爲齊州,兼置濟南郡,後齊、後周皆因之。隋初郡廢州存,煬帝又改齊州爲齊郡。唐復爲齊州,天寶初年曰臨淄郡,三載改曰濟南郡,乾元初年復曰齊州。宋因之,亦曰濟南郡、興德軍節度。政和六年升爲濟南府。金仍舊。元曰濟南路,明初復改爲府。領州四,縣二十六。
府南阻泰山,北襟勃海,擅魚鹽之利,界河、淮之中,誠肘腋重地也。春秋時諸侯爭齊,多在歷下。自戰國以迄秦、楚之際,歷下多事則齊境必危。秦兵次歷下而王建由以亡,田廣罷歷下戰守備而韓信得以收齊,其大較也。後漢初,耿弇攻張步,敗其軍於歷下。光武謂弇曰:「昔韓信破歷下以開基,將軍攻祝阿而發跡,祝阿見禹城縣。此皆齊之西界,功足相方。」蓋其地水陸四通,爲三齊都要也。劉宋孝建三年,議移青、冀二州併鎮歷城,言者多不同。垣護之曰:「青州北有河、濟,時青州鎮東陽。又多陂澤,非敵所向。每來寇掠,必繇歷城。歷城北又近河,歸順者易,近息民患,遠申主威,此安邊上計也。」議遂定。泰始三年,後魏慕容白曜攻歷城未下,青州刺史沈文秀僞以東陽請降,魏司馬酈範曰:「東陽未可輕也,不若先取歷城,克般陽,即淄川縣。下梁鄒,平樂陵,宋僑置樂陵郡於故千乘地,在今壽光縣界。然後按兵徐進,不患其不服也。」白曜從之,而青、冀皆爲所陷。范氏曰:「齊州當四達之衢,南不得齊州則無以問河、濟,北不得齊州則不敢窺淮、泗,西不得齊州則無從得志於臨淄,東不得齊州則無以爭衡於阿、鄄,是故山東有難,齊州嘗爲戰守之衝。」

歷城縣,附郭。齊歷下邑。漢置歷城縣,屬濟南國,後屬濟南郡。或曰晉永嘉初自東平陵移郡治此,後因之。今編戶四十二里。

歷下城,在府城西。或以爲即春秋時齊之鞌邑,成二年齊、晉戰於鞌是也。其後謂之歷下。《史記》:「晉平公元年伐齊,齊靈公戰於靡下。」徐廣曰:「靡當作歷。」又齊王建四十年秦滅魏,兵次於歷下。漢三年,酈食其說齊王廣罷歷下戰守備,韓信度平原,襲破齊歷下軍,因入臨淄。後漢建武五年張步聞漢軍將至,使其黨費邑軍歷下,既而爲耿弇所敗。《三齊記》:「歷下城南對歷山,城在山下,因名。」俗亦呼爲子城。其後通謂之歷城。劉宋泰始四年冀州刺史崔道固守歷城,魏將慕容白曜圍城經年,拔其東郭,道固乃降。《城邑攷》:「府城,唐、宋以來舊址也。洪武四年甃以磚石,環城爲池,有四門:東曰濟川,西曰濼源,南曰舜田,亦名歷山,北曰會波。成化以後屢經修葺,今城周十二里有奇。」
東平陵城,府東七十五里。春秋時譚國地也。莊十年,齊師滅譚,譚子奔莒。漢置東平陵縣,以右扶風有平陵,故此加東也。濟南郡治焉。後漢靈帝時濟南賊起攻東平陵。晉初移郡治歷城縣,尋廢。後趙石虎建武八年,濟南平陵城北石虎一夜中自移於城東,虎以爲己瑞也。後魏亦置平陵縣,仍屬濟南郡。高齊廢。唐武德二年復置,並置譚州治焉。貞觀初州廢,縣屬齊州。十七年齊州都督齊王祐據州叛,土人李君求等據縣不從,因改曰全節。元和十年併入歷城縣。城址猶存,周二十餘里。又故譚城,在府東南七十里。杜預曰:「譚城在平陵西南。」是也。
平臺城,府東北三十里。漢置平臺縣,屬濟南郡。高帝六年封東郡尉戴野爲臺侯,即是城也。後漢曰臺縣,晉省。劉宋復置,爲東魏郡治,後魏因之。魏收《志》:「東魏郡治臺城,後遷歷城。」是也。《寰宇記》:「後魏孝昌三年濟南郡移治臺縣,齊天保中始還歷城,臺縣旋廢。」或雲故城近廢平陵縣北。又鮑城,在府東三十里。志云:齊大夫鮑叔采邑也。叔牙是其後裔。旁有鮑山,俗傳爲管、鮑分金處。
巨里城,府東七十里。亦曰巨合。漢武封城陽頃王子發爲巨合侯,即此。後漢建武五年張步將費邑守歷下,分遣其弟敢守巨里。耿弇進兵,先脅巨里。邑趣救,弇分兵守巨里,自引精兵上岡阪,乘高合戰,臨陣斬邑,城中危懼,遂下巨里。《水經注》:巨里三面有城,西有深坑,坑西即耿弇營。《郡國志》歷城有巨里聚。今爲龍山鎮。舊有遞運所,今革。龍山馬驛置於此。
歷山,府南五里。俗訛爲舜所耕處。或以爲即靡笄山,靡與歷相近也。《春秋》成二年:鞌之戰,晉師從齊師至於靡笄之下。一名大佛頭山,山南有危石矗立也。亦名千佛山。又有廟山,在府東十里,以上有舜廟而名。
華不注山,府東北十五里。虎牙桀立,孤峰特起。《左傳》成二年:「齊、晉戰於鞌,齊師敗績,晉逐齊侯,三周華不注山。」下有華泉,即逢丑父使齊頃公如華泉取飲處也。今涸。司馬貞曰:「華不注山,一名靡笄山。」又伏琛云:「不音跗,與《詩》『鄂不韡韡』之『不』同,謂花蒂也。」言此山孤秀,如花跗之著於水雲。今亦名金輿山。
石固寨山,府南五十里。下有渴馬崖,南有瓢峰,鳳凰山,西有丁公嶺,東有虎山,山居其中,頗爲險固,昔人置寨於此,因名。今山上有修真觀。又龍洞山,在府東南三十里。山如重甑,上有東西二龍洞。東洞出萬仞絕壁上,中有泉,昔人嘗避兵於此。其峰巖甚奇勝。○函山,在府南二十里,即泰山北麓也。一名臥佛山。又摽山,在府北十里。童無樹木,有雙峰聳出立如摽,因名。
黃山,府西南六十里。山周如城。岱陰諸谷之水奔流至山西匯爲池,周數畝,不溢而伏,流至城西,出爲趵突泉。
大清河,府西北四十里。自齊河縣流入界,經府北,有聽水自南來入焉,亦曰響河,又東北過華不注山陰,又東徑下濼堰,即濼水舊合大清河處也;又北入臨邑縣界。○小清河,在府城北,即濼水也。《春秋》桓十八年「公會齊侯於濼」,即此。《地誌》云:濟之南源也。源發趵突泉,俗名娥姜水,以泉源有舜妃娥英廟也。經城北而東,大明湖自城北水門流合焉,又東北經華不注山陽合華泉,又東北入大清河,舊謂之濼口。宋南渡後,濼水分流入章丘縣界爲小清河,明朝永樂以後漸至堙塞。成化九年嘗濬治之,自歷城以東直至樂安,而小清河復治。嘉靖十二年小清河復塞,歷城西北百里間積潦盤回,道多梗塞,乃復濬博興以西達於歷下,幾三百里,小清河復治。久之故道復淤。今小清河仍自華不注東北入大清河雲。詳見前大川濟水。
大明湖,在府城內西北隅。源出歷下諸泉,匯而爲湖,周十餘里,繇北水門出,流注小清河。一名西湖。《通志》:「《水經注》云:濼水北爲大明湖。」《一統志》:「湖源出舜泉。」今濼水繞城北流而東出,不入城。舜泉在城內,止成一井,不流。惟北珍珠、濯纓諸泉,則北流入大明湖耳。又舊時湖流浩衍,望華不注峰如浸水中。今多爲居民填塞,治圃環沼,僅存曲港,可通小舟,而蔬果菱芡魚蟹之屬,甚爲民利。《宋史》:「景定二年李璮以濟南來降,蒙古攻之,城將陷,璮乘舟入大明湖,投水中,水淺不得死,爲蒙古所殺。」
鵲山湖,府北二十里。湖北岸有鵲山,因名。志云:濼水自大明湖東北流經華不注山下,匯爲湖,又東北流入大清河。僞齊劉豫自城北導濼水東行,而鵲山湖涸爲平陸。又濯纓湖,在城內倚北,合北珍珠、散水泉、濯纓泉、硃砂泉匯流爲湖,周廣數畝。本名灰泉湖,元人改今名。
巨合水,府東七十里。志云:源出章丘縣界之雞山,東源曰榆科泉,西源曰江水泉,北流各五里許而合入小清河,故曰巨合水。《水經注》:「巨合水北經巨合故城西。」是也。今謂之龍山河。
趵突泉,在府城西南。一名爆流。平地湧出,蓋濟水伏流重發處也。曾鞏曰:「泰山之北與齊東南諸谷之水西北匯於黑水灣,又西北匯於柏崖灣,而至渴馬崖,水之來也衆,其北折而西,悍疾尤甚,及至崖下,則泊然而止。自崖以北至歷城之西,蓋五十里,有泉湧出,高或至數尺,土人名曰趵突。齊人謂嘗有棄糠黑水灣者而見之於此,蓋泉自渴馬崖潛行地中,至此復出也。其水冬溫,泉旁蔬果,經冬長榮,故又謂之溫泉。其注而北則謂之濼水,達於清河以入海。」○金線泉,在城西。石甃方池,泉亂發其下,東注城濠,澄澈見底。波心南北有金線一道,隱起水面,因名。又珍珠泉,在城中。有二:南珍珠近東偏,今塞;北珍珠泉在城東迤北,今入德府中。泉瀑如珍珠,匯流入大明湖。又有舜泉及杜康諸泉,俱在城內。曾鞏曰:「齊多甘泉,甲於天下,其顯名者以十數,而色味皆同。以予驗之,蓋皆濼水之旁出者也。」《一統志》:「濟南名泉七十二,趵突爲上,金線、珍珠次之,餘者不能與三泉侔矣。」
孝感泉,在城北。相傳昔有孝子居此,泉湧其旁,因名。其水溢爲小渠,與四望湖合流入城,歷諸廨署西入濼水。《寰宇記》:「四望湖在歷城縣西二百步。其水分流入城,與孝感水合。」
堰頭鎮,府東北二十里。亦曰下濼堰,亦曰濼口柵。即濼水入大清河處,築堰以分其流,因曰堰頭,堰南即小清河也。今仍爲交流之所,有巡司戍守。
賴亭。在府東,近章丘縣界。《後漢志•注》:「菅縣有賴亭。」《左傳》襄六年「公如賴」,哀六年「齊侯陽生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賴」,十年「晉趙鞅伐齊,毀高唐之郭,及賴而還」,即此。

章丘縣,府東百十里。東北至鄒平縣六十里,東南至長山縣百里。春秋時齊高唐地,漢爲陽丘縣地,屬濟南郡,後漢省。高齊移高唐縣治此,隋開皇十六年改曰章丘。大業九年羣賊王薄等攻章丘,齊郡丞張須陀擊敗之。唐初縣屬譚州,貞觀初州廢,改屬齊州。宋因之,景德三年置清平軍。金軍廢,改屬濟南府。今編戶一百里。

陽丘城,縣東南十里。漢縣治此,文帝封齊悼惠王子安爲侯邑。後漢縣省。又樂盤城,在縣南二十七里樂盤山下。相傳齊孝王爲平陵侯時與陽丘侯餞送處也。又縣北七十里有新城,或以爲劉宋大明中僑置,屬高陽郡。後魏因之,高齊廢。
菅城,縣西北三十里。漢菅縣,屬濟南國。菅音奸。景帝封齊悼惠王子罷軍爲侯邑。後漢亦爲菅縣,晉省。《述征記》:「歷城至菅城二十里。自城以東,水瀰漫無際,南則迫山,實爲險固。」唐武德初亦嘗置菅城縣,八年省入平陵。《通志》:「故菅城在章丘臨濟鎮北。」《述征記》似悞。又營平城,亦在縣西。漢宣帝封趙充國爲營平侯,邑於此。《漢表》:「邑在濟」是也。或以菅城當之,謬矣。志云:菅城今名水寨。
朝陽城,縣西北六十里。漢縣,屬濟南郡。高帝封華寄爲侯邑,宣帝時封廣陵厲王子舜於此。後漢曰東朝陽,以南陽郡有朝陽,故此加東也。晉因之,改屬樂安國。後魏仍曰朝陽縣,屬濟南郡,後齊廢。隋復置,開皇十六年改曰臨濟。又別置朝陽縣,大業初復併入臨濟。唐初置鄒州,武德八年州廢,縣屬譚州,貞觀初改屬齊州。宋初因之,咸平中廢爲臨濟鎮。又有崔氏城,杜預曰:「在東朝陽縣西北。」《左傳》襄二十七年「崔成請老於崔氏」,即此。《通志》:「崔城在縣西北二十五里。」○猇城,亦在縣西。漢置猇縣,屬濟南郡,武帝封趙敬肅王子啓爲侯邑。後漢省。蘇林曰:「東朝陽有猇亭。」是也。猇音鴞。
亭山城,縣西南六十里。漢東平陵縣地。宋元嘉五年析置衛國縣,後魏廢。北齊復置,隋改曰亭山,屬齊州。唐因之,元和十五年廢。今其地有亭山,蓋隋因以名縣。又《通志》:「縣東北三十里有古甯戚城。」
長白山,縣東三十里,跨鄒平、長山、淄川三縣界。《抱樸子》:「長白乃泰山之副嶽,繡江源發於此。高二千九百丈,周六十里。山中雲氣長白,因名。亦名會仙山,孤秀盤鬱,獨壓衆山。」《後魏書•辛子馥傳》:「長白山連接三齊,多有盜賊,子馥受使檢覆,因辨山谷要害,宜立鎮戍之所。又諸州豪右在山鼓鑄,姦黨多依之,得密造兵仗,於是請破罷諸冶。從之。」又建明初,齊州刺史蕭讚爲城民趙洛周等所逐,入長白山。隋大業七年,鄒平民王薄等擁衆據長白山,攻剽諸郡。九年賊帥左才相自號博山公,據長白山。蓋自昔爲深險處。○黌山,在縣東二十五里。一名黌堂嶺,達淄川、鄒平二縣界,相傳鄭玄著書處。《元史•張榮傳》:「金末山東羣盜蜂起,榮率鄉民據黌堂嶺拒守處也。」
龍盤山,縣南十八里。山綿亘甚遠,西接歷城界。縣西南二十八里曰東陵山,與龍盤山岡脈相接。《莊子》「盜跖死利於東陵之上」,即此。○危山,在縣西南四十里。漢景帝時,齊孝王與吳、楚通謀,自殺,葬於此山之巔,俗呼爲鐵墓。又雞山,在縣西南四十里。下有雙柳泉。《齊記》:「衛國縣雞山,巨合水所出也。」又女郎山,志云:在縣北一里。頂有三陽洞,甚深邃。《三齊記》:「章亥妾溺死葬此,謂之章丘,縣因以名。」
湖山,縣南五十里。高深可避兵,俗呼爲湖塞。又趙山,在縣西南六十里。山有四峰對峙,下可通行,俗名四門山。其相近者曰虎山,積石巉巖,狀若虎踞,山半有拔注泉。又冶山,在縣西南六十里。唐時冶鐵於此,因名。
長城嶺,縣南九十里,與萊蕪縣接界。志云:嶺間有古長城,昔齊宣王所築,以禦楚寇,西接平陰,東距大海。又分水嶺,在縣東南三十里。其水自嶺上東西分流。又東南四十里曰天倉嶺。旁有趙八洞,虛若斗室,外有井泉。昔樵人趙八居此,因名。○黑牛嶺,在縣南百餘里。高峻深遠,多產巨木。又縣南八十里曰龍堂洞,洞有二:東曰東龍洞,頗高廣;西曰西龍洞,深數里,中有盆石泉。
小清河,縣北三十里。自歷城縣流入界,會淯河、獺河入鄒平縣境。今故道淤塞,仍自府東北入大清河,惟縣東北三十五里柳塘口以東爲獺河所經之道。
漯河,縣東北七里。一名獺河,又名楊緒水,《水經注》所云楊渚溝也。源出長白山之王村谷,西北流至柳塘口,經小清河故道流入鄒平、長山、新城界,會孝婦河東流入海。《水經注》:漯水東北至千乘入海。此蓋《齊乘》所載之獺河,非古漯河也。
淯河,縣東一里,即繡江也。亦出長白山,合百脈泉及東西二麻灣泉,西北流匯爲白雲湖,北流入小清河。○瓜漏河,在縣西南七里。源出西南百里山峪中,東北至明杜莊之石厓泊然而止,土人名其處爲滲水灣。夏秋積雨,羣峪之水來匯,溢至城南會於淯河,既霽則枯涸如故,故曰漏河。又巨合水,在縣西南四十里。俗名雙女泉,北合武原水入濟。武原水即江水泉也。詳見歷城縣。
白雲湖,縣西北七里。周六十里,俗名劉郎中泊,流合小清河。湖中多魚藕菱芡蒲葦之利,洪武中設河泊所於此,尋革。
百脈泉,在縣南三十里明水鎮。《水經注》:百脈水出土鼓縣故城西,源方百步,百泉俱發,因名。西北流徑陽丘縣故城中,又西北出城,北徑黃巾固,東北注於濟。今泉出縣南明水鎮,徑縣東關合於淯河,又分流至濟陽城東北入大清河。曾鞏云:「歷下諸泉皆岱陰伏流所發,西則趵突爲魁,東則百脈爲冠。」泉之西北曰淨明泉,流爲東麻灣,又西有泉流爲西麻灣,俱北流入於清河。
黃巾固。在縣城北。後漢末黃巾保聚於此,齊人謂壘堡爲固。晉太元十二年後燕慕容紹爲晉平原太守闢閭渾所逼,自歷城退屯黃巾固,燕王垂因置徐州於此,使紹鎮焉。亦謂之黃巾城。宋白曰:「北齊天保七年移高唐縣治黃巾城,隋改爲章丘,以縣東南有章丘而名。」

鄒平縣,府東北百七十里。東至長山縣二十里。漢置鄒縣,屬濟南郡。後漢曰鄒平,晉復曰鄒縣,屬樂安國。後廢。北齊置平原縣,隋開皇十八年復曰鄒平,屬齊州。唐初屬譚州,尋置鄒州於此,領鄒平、長山二縣。貞觀初州廢,縣屬淄州。宋因之,改屬濟南路。今編戶五十七里。

東鄒城,在縣東北。漢置東鄒縣,屬千乘郡,後漢省。又鄒平故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俗名趙臺城。志云:漢、唐時縣皆治此。今縣城本唐景龍初析高苑地所置濟陽縣也,元和十五年復省入高苑。宋景德初移縣治此。○平原城,在縣東十二里。劉宋僑置平原縣,屬東平原郡。後魏因之,高齊移於今治。今爲平原莊。又濟南城,在縣北十五里。志云:在長山縣西北。隋開皇十六年置濟南縣,屬齊州,大業初省入長山縣。又縣北十八里有濟南故城。志云:漢郡治也。《後漢書•注》「濟南故城在今長山縣西北」,即此。
梁鄒城,縣北四十里。漢縣,屬濟南郡,高帝封功臣武虎爲侯邑。後漢亦曰梁鄒縣,晉省。宋置梁鄒戍。元嘉二十八年青州民司馬順則自稱晉裔,聚衆號齊王,乘虛襲梁鄒城,青、冀二州刺史蕭斌遣振武將軍劉武之等擊平之。考建二年置平原郡,兼置幽州治焉。泰始三年幽州刺史劉林賓守梁鄒不附魏是也。後魏亦爲東平原郡治,隋初郡縣俱廢。今爲孫家鎮,半屬齊東縣。
長白山,縣西南十里,與章丘、長山、淄川三縣接界。志云:山下有滸山濼,在縣西十五里,下流入小清河。又黌堂嶺,在縣西南三十三里,與章丘縣接界。
大峪山,縣西南十五里。高廣幽深,中多良田嘉木。志云:縣東南曰黃山,上有虎頭巖,土色多黃,因名。又縣南十三里有碬砧山,峰巒尖削,狀如碬砧。縣西南三十里又有鳳凰山,以山形如鳳翥也。
小清河,縣北十三里。自章丘縣流入,又東入長山縣界。今淤。志云:縣西滸山泊,即小清河鐘水之處。
孝婦河,在縣東。源出青州府益都縣之顏神鎮,流入淄川縣界,又北徑長山縣西,又北至縣東,蒙河入焉。蒙河俗曰沙河,源出大峪山,經縣西一里流合孝婦河。又北徑新城縣西,又北至高苑縣南,合於小清河。亦謂之龍水,又謂之籠水。《輿地誌》:「戰國時齊人顏文妻事姑孝,常遠汲以供姑嗜,一旦甘泉湧於室內,常以績籠蓋之,籠發而泉湧,因名籠水。」《集異》作「顏文姜」,悞。
鄒關,縣西北十三里。昔嘗置關於此,今廢。○青陽店,在縣西三十里。有青陽店馬驛,兼置遞運所於此。今遞運所革。
臨河鎮。在縣西,臨小清河。宋明道二年廢淄川臨河鎮以避水患,蓋是時大河自東平溢入小清河,爲東方患也。又孫家鎮,在縣北三十里。

淄川縣,府東二百三十里。東至青州府百十三里。漢般陽縣,屬濟南郡。後漢屬齊國,晉省。劉宋僑置清河郡及貝丘縣,後魏因之,曰東清河郡。北齊罷郡,以縣屬齊州。隋初因之,開皇十六年置淄州,十八年改貝丘縣曰淄川。大業初州廢,縣屬齊郡。唐初復置淄州,天寶初曰淄川郡,乾元初復故。宋因之。元曰淄萊路,尋改爲般陽路。明初曰般陽府。洪武九年改爲淄川州,以州治淄川縣省入,屬濟南府。十二年降爲縣。今編戶六十里。

般陽城,在縣治西。漢縣也。應劭曰:「縣在般水之陽,因名。」般亦作「盤」。劉宋改置貝丘縣。泰始二年青州刺史沈文秀舉兵應晉安王子勛,清河、廣川二郡太守王玄邈據盤陽應。建康三年冀州刺史崔道固遣其屬房靈寶戍磐陽,別將房法壽襲據之降於魏。磐與盤通也。魏收《志》「劉宋置東清河郡於盤陽」,即此。
土鼓城,縣西五十里,漢置土鼓縣,屬濟南郡。後漢因之,晉省。劉宋復置,仍屬濟南郡。後魏因之,高齊省。或訛土穀城。《水經注》「百脈泉出土穀城西」,謂此也。○逢陵城,在縣西南四十里。劉宋置縣,屬濟南郡。後魏因之,北齊省。志云:縣西南六十里有反踨城,相傳齊景公失馬,循踨逐之於此,因名。三國魏景初三年以遼東沓氏縣吏民渡海來歸,因僑置新沓縣於此,亦謂之新沓城,晉山濤封邑也。
昌國城,縣東北三十五里。本名昌城,齊邑也。《趙世家》:「惠文王二十五年,攻齊昌城、高唐,取之。」其後燕昭王以封樂毅,號爲昌國君。漢置昌國縣,屬齊郡,晉、宋及後魏因之。《北史》:「魏孝昌三年,淯河民房頃作亂,據昌國城。」時東清河郡治般陽也。高齊時縣廢。又萊蕪故城,在縣東南六十里。或雲漢縣蓋置於此。又縣南有古長城,戰國時齊所置雲。
夾谷山,縣西南三十里。一名祝其,又謂之甲山。其陽即齊、魯會盟處,萌水出焉。《左傳》定十年「公會齊侯於祝其,實夾谷」,即此地也。○崑崙山,在縣西南二十里。山形如轂輪。又萬山,在縣南三十里。羣山環遶其左右,因名。
原山,縣南九十里,西去萊蕪縣七十里。一名岳陽山。又東接益都縣界,淄水出其陰,汶水出其陽。又摘星山,在縣東南三十里。山最高聳,因名。縣東十里又有梓潼山,上有鬼谷洞,或雲即黌山也。有古井,雖旱不涸。○浮山,在縣北二十里。山勢特立如浮。又縣西北二十五里有明山。山下有水,澄澈見底,因名。
孝婦河,在縣西門外。自益都縣流入,謂之籠溪水。合瀧、萌二水北流入長山縣界。詳見上鄒平縣。
淄水,縣東南七十里。源出原山。志云:出顏神鎮東南二十里岳陽山東麓,亦曰泉河,東北流至縣界入青州府境。又般水,在縣南十五里。一名左阜水。出縣東南二十里龍泉鄉,分二支,北流入孝婦河。又瀧水,出縣西南二十里之衝山,東北流會明水。明水,亦曰萌水,出縣西南夾谷山,東流入於瀧水。
龍泉水,縣東南二十五里。源出縣西南八里之蒼龍峽,下流入小清河。又豐水出縣東北三十五里之豐泉鄉,下流亦入小清河。
徐關。在縣西。《春秋》成二年:「齊師敗於鞌,齊侯自徐關入。」又文十七年:「齊侯與國佐盟於徐關而復之。」是也。舊志:縣有古徐關。

長山縣,府東北二百里。東至青州府百三十五里。漢於陵縣地,屬濟南郡。後漢屬濟南國,晉廢。劉宋僑置廣川郡及武強縣於此,後魏因之。後齊又改廣川郡曰東平原郡,併東清河、平原二郡入焉。隋初郡廢,縣屬齊州。開皇十八年改縣曰長山。唐初屬鄒州,武德八年州廢,縣屬淄州。宋因之。元初改屬濟南路,尋復舊。明朝洪武十二年又改今屬。編戶六十三里。

於陵城,縣西南二十里。本齊邑,陳仲子所居。漢置縣治此,後漢建武中改封侯霸子昱爲於陵侯,尋復爲縣。晉改曰烏陵,旋廢。魏收《志》:「逢陵縣治故於陵城。」或曰後魏改置縣於此也。
廣川城,在縣東南。東晉僑置廣川縣,屬齊郡。劉宋改屬廣川郡,後魏仍屬齊郡。東魏天平二年,以封延之代侯淵爲青州,淵失州任而懼,行及廣川,遂反,夜襲青州南郭,不克,尋走死。魏收《志》廣川縣有牛山,蓋與臨淄縣接境。後齊以廣川縣併入武強。又苑城,在縣北二十里。相傳齊桓公築苑於此。舊有苑城店。
長白山,縣西南三十里,縣以此名。今詳見上鄒平縣。○米山,在縣南三十里。相傳齊桓公積土於此,爲虛糧以示敵處也。又有太湖山,在長白山南。
小清河,縣西北三十里,又東入新城縣界。又孝婦河,在縣南門外。自淄川縣流入,又北入鄒平縣界。
乾溝河,在縣西南。出長白山,東流入孝婦河。又泔河,出縣南米山,流至城南亦入孝婦河。又縣西有魚子溝河,《水經注》:「其水出長白山東,謂之抑泉,即陳仲子所隱處。經於陵故城西,又北注孝婦河。」○系水,在縣北。出苑城店,流經新城縣界入於烏河。
於亭。在縣西。杜預曰:「於陵縣西北有於亭,齊夫於邑也。陳桓子以封齊公子周。」○白山馬驛,在城北門外。舊置遞運所於此,今革。

新城縣,府東北二百二十里。東至青州府高苑縣九十里。本長山縣地,元析置新城縣,屬般陽路,明初改今屬。編戶四十二里。

會城,縣東北五十里,與高苑縣接境。或謂之高會城,隋因改置會城縣,即今高苑縣也。或曰隋會城縣嘗治此。
馬公山,縣東南三十里。又東南五十里有羅山,狀如羅城,因名。其相接者曰四角山,遙望四方似有頭角之勢。又東爲鐵山,前代嘗設官採鐵於此。
小清河,在縣北。自長山縣流入境,又東北入高苑縣界。○孝婦河,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亦自長山縣流入,又東北入高苑縣界。
烏河,縣東三十里。源出益都縣矮槐樹北,自臨淄縣流入境,即時水也,亦名耏水。又北入小清河。又澇淄河,在縣東南。源出鐵山,自張店至索鎮店西南入烏河。
魚龍灣,在縣東北四十里。或曰即馬常坑也。《水經注》:「漯水東北爲馬常坑,坑東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亂河支流而入海。河海之間,於茲爲最。」今漯水湮絕,魚龍灣即小清河所匯。○清沙泊,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又有麻大泊,在縣東北五十里,爲鍾水之區。
索鎮店。在縣東南,與青州府臨淄縣接界。志云:臨淄西安故城亦謂之索鎮,其地相近也。時水經此,可通舟楫。

齊河縣,府西五十里。西北至禹城縣七十里。本禹城縣之齊河鎮,金大定八年置縣,屬濟南府。元屬德州,明初改今屬。編戶二十七里。

晏城,縣北二十五里。志云:齊晏嬰采邑也。今縣治南有晏城馬驛,蓋以此城名。又高唐城,在縣西六十里,即齊西邑也。《孟子》:「緜駒處於高唐」,謂此。今見禹城縣。
大清河,在縣東門外。自長清縣流入境,又東北入歷城縣界。○徒河,志云:在縣北八十里。即古徒駭河也,東北流入海。又有鬲津枯河,自縣境經禹城、平原、德州、德平、樂陵,東北至海豐縣入海。今皆湮廢。
耿濟鎮。在縣東一里。後漢建武五年耿弇拔祝阿,遂渡濟水向歷城,鎮因以名。今有耿濟渡口,在大清河上。宋改鎮曰齊河雲。○野井亭,在縣東濟河北岸。《春秋》昭二十五年:「齊侯唁公於野井。」《漢書》祝阿縣有野井亭,蓋其地舊屬祝阿也。

齊東縣,府東北百八十里。本鄒平縣地,宋於縣之趙巖口置齊東鎮,金初劉豫置夾河巡司於此,元改鎮爲齊東縣,屬河間路。明初改今屬。編戶四十六里。

魏王城,縣西南三十里。俗傳魏王李密所築,非也。《水經注》:「魏泰常七年安平王鎮平原,築此,因名。太和二十三年罷鎮爲平原郡,治於此。」今故址猶存。又縣西二里延安鎮有延安城,或曰南燕時所築。又有齊東舊城,在縣治東大清河東岸,遺址尚存。
大清河。在縣北一里。自濟陽縣流入,又東入青城縣界。○減水河,在縣東二里。明朝成化間開濬,自西南引白雲湖流經孽家渡口,由馬家窪入大清河。志云:馬家窪近小清河,與白雲湖相接,一遇水潦,湖水即通小清河而瀰漫於馬家窪,民田多被其患,因鑿渠以泄之大清河,而洿池變爲膏腴矣。又壩水河,在延安鎮西二里。亦成化間開濬,以泄歸蘇鎮水潦,南引白雲湖,經鄒、劉二溝北注大清河。

濟陽縣,府北九十里。東至齊東縣百里。本章丘縣之標竿鎮及臨邑縣地,金天會七年始析置濟陽縣,以在濟水北也,屬濟南府。元屬濟南路。今編戶四十五里。

新市城,縣西六十里,故邿國地。或曰南北朝時嘗僑置中山國之新市縣於此,尋廢。又縣西二十五里有邿城,志以爲春秋時邿國也。
大清河,在縣南門外。自臨邑縣流入境,又東北入齊東縣界。志云:縣北有馬頰枯河。又東北接商河縣境。
聞韶鎮。在縣東北三十里。相傳孔子聞《韶》處,有聞韶臺。

禹城縣,府西北百里。西北至平原縣七十里。春秋時祝國。祝,黃帝後也。後爲齊之祝柯邑。柯與阿通。漢置祝阿縣,屬平原郡,高帝封功臣高色爲侯邑。後漢亦爲祝阿縣。晉改屬濟南郡,劉宋屬太原郡,後魏因之。隋屬齊州,唐仍舊。天寶初改曰禹城縣,以縣西有禹息城而名。宋仍屬齊州,元改屬曹州,明朝洪武二十年改今屬。編戶五十六里。

祝阿城,縣西南十七里。《禮記》:「武王封黃帝之後於祝。」春秋時曰祝柯。襄十九年,諸侯盟於祝柯。《傳》云:「諸侯還自沂上,盟於督揚。」督揚即祝柯也。漢爲祝阿縣。後漢建武五年耿弇討張步,步使其黨費邑軍歷下,又分兵屯祝阿,別於泰山鐘城列營數十以待弇。弇渡河,先擊祝阿,自旦攻城,未中而拔之,故開圍一角,令其衆得奔歸。鐘城人聞祝阿已潰,大恐懼,遂空壁亡去。晉亦爲祝阿縣。太元十三年泰山賊帥張願帥萬餘人屯祝阿之瓮口是也。隋大業十一年涿郡賊盧明月寇祝阿,齊郡通守張須陀大破之。唐曰禹城。乾元二年史思明侵河南,守將李銳於長清縣邊家口決大河東至縣,縣因淪陷,移治於遷善鎮,即今治也。宋白曰:「故祝阿城在今長清縣豐齊鎮北二里。」
高唐城,縣西四十里。春秋時齊邑。杜預曰:「高唐在祝阿西北。」是也。襄十九年齊夙沙衛奔高唐以叛。慶封圍高唐,弗克。高唐人殖綽、工僂會夜縋納師,醢衛於軍。二十五年,祝陀父祭於高唐。昭十年,齊景公母穆孟姬爲陳無宇請高唐,陳氏始大。又哀十年,趙鞅帥師伐齊,取犁及轅,毀高唐之郭。《孟子》:「緜駒處高唐。」是也。《史記》:「齊莊公初,晉伐齊至高唐。」又趙肅侯六年,攻齊拔高唐。齊威王三十四年,與魏惠王會,威王曰:「吾臣有盻子者,使守高唐,趙人不敢東漁於河。」又魯仲連謂田巴「今楚軍南陽,趙伐高唐」者也。漢改置高唐縣。今見高唐州。
轅城,在縣西北。一雲在縣南百里。亦春秋時齊邑也。《左傳》哀十年:「晉趙鞅伐齊,取犁及轅。」杜預曰:「祝阿西有轅城。」漢置瑗縣,屬平原郡,後漢省之。○斗城,在縣西南。晉太元中張願屯祝阿之瓮口,後燕慕容隆討之,至斗城,去瓮口二十餘里,還擊願,大破之是也。○鐘城,在縣東南百餘里。後漢建武中耿弇討張步,拔其祝阿,鐘城聞之遂潰走。胡氏曰:「鐘城在泰山郡界,故曰泰山鐘城。」劉宋景平元年魏人侵兗州,毀鐘城以立封疆而還,即此。
漯水,縣西二里。《禹貢》:「浮於濟、漯達於河。」《漢志•注》:「漯水出東武陽。」其下流蓋經此,今涸。又黃河,舊志云:在縣南七十里。自長清縣流入,又東北入臨邑縣境。東武陽,詳見朝城縣。
瓮口戍。在縣南,即後燕慕容隆破張願處。《三十國春秋》:「隆兵至斗城,願兵奄至,隆擊卻之,謂慕容德曰:『願乘人不備,宜得大捷,而我士卒以懸隔河津,勢迫之故,人思自戰,故能卻之。』遂進戰於瓮口,願敗走。」蓋斗城在河津之南,而瓮口又在斗城東南也。○劉普馬驛,舊置於縣西十五里,成化十一年遷於縣治南。

臨邑縣,府北百五十里。西至德州德平縣七十里。漢縣,屬東原郡。晉屬濟北國,。劉宋屬魏郡,後魏屬東魏郡。隋屬齊州,唐初屬譚州,貞觀初州廢,仍屬齊州。宋因之。元屬河間路,明初改今屬。編戶三十二里。

臨邑城,縣北三十五里。城周七里。漢縣治此。後漢永平初封北海興王子復爲侯邑,其後復爲縣治。隋大業九年,齊郡丞張須陀擊賊王簿於泰山,賊敗走渡河,須陀追敗之於臨邑。唐亦爲臨邑縣治。宋建隆初,河決公乘渡口,縣城壞。三年移縣治孫耿鎮,即今治也。
著城,縣東南五十里。秦縣。史記:「曹參戰濟北郡,攻著。」又《漢書》「灌嬰收著、漯陰、平原、鬲、盧」,即此著也。漢亦爲著縣,屬濟南郡。晉、宋及後魏因之,北齊省。○漯陰城,縣西十里。本齊之犁丘邑。《左傳》哀十年:「晉趙鞅伐齊,取犁及轅。」二十二年:「晉苟瑤伐齊,戰於犁丘,齊師敗績。」其地亦名曰隰。是時知伯親擒顏庚,陳成子召庚之子曰:「隰之役,而父死焉。」杜預曰:「犁丘,隰也。」漢置漯陰縣,屬平原郡。應劭曰:「縣在漯水之南,因名。」後漢曰隰陰。或曰漯亦音他合反,然則《左傳》之隰,《漢書》之漯,或皆傳寫之訛,當以濕爲正也。建安八年袁譚將劉詢起兵漯陰以叛譚。漯亦當作「濕」。晉縣省。石趙復置濕陰縣。宋武平廣固嘗僑置青州於此,尋廢。
阿陽城,在縣南。漢縣,屬平原郡。後漢省。應劭曰:「漯陰縣東南五十里有阿陽鄉,故縣也。」○歸化城,在縣西。《唐志》:「元和十三年析臨邑及安德二縣地置歸化縣,太和四年復省入臨邑。」
舊黃河,縣西南四里。志云:縣南二十里有小河,故大河支流也,隄岸陡峻,支分八道。又鉤盤河,在縣西北二十里。今爲盤河店。志云:舊自德平縣流入,經縣東五十里盤河店,又東至樂陵縣南入海。今堙。
四瀆津,在縣東,接臨濟廢縣境。水經註:「河水東北逕臨邑縣,又東北流經四瀆津,西岸側臨河有四瀆祠,以自河入濟,自泗入淮,自淮達江,水徑周通,故有四瀆之名。」,後魏普泰二年高歡入鄴、爾朱世隆在洛,謀拒歡,使齊州行臺尚書房謨募兵趣四瀆,又使其弟青州刺史弼趣般城,揚聲北渡,爲犄角之勢。既而世隆敗,引還。般城見徳平縣,或訛爲「亂城」。今津流遷改,故跡已堙。
鹿角關。縣北十五里。舊有鹿角津,大河所經也。唐置關於此,周圍四里。

長清縣,府西南七十里。又西南至肥城縣九十里。漢盧縣地,屬泰山郡。後漢屬濟北國。晉因之。劉宋及後魏俱屬濟北郡。隋置長清縣,屬濟州,因界內清水爲名。唐天寶十三年改屬齊州。宋因之。元屬泰安州。明初改今屬。志云:郡所轄州縣俱土城,正德十一年惟縣城甃以石。今編戶四十四里。

長清故城,縣東南三十里。春秋時石窌邑也。窌音幼。《左傳》成二年「齊侯以辟司徒之妻爲有禮,與之石窌」,即此。隋初爲盧縣之長清鎮,尋置縣於此。宋至道二年移縣治刺榆店,即今治也。
盧城,縣西南二十五里。春秋時齊邑,齊公子傒食釆於此。《左傳》隱三年:「齊侯鄭伯盟於石門,尋盧之盟也。」成十七年:「齊高弱以盧叛。」襄十八年:「晉趙武、韓起以上軍圍盧。」二十九年:「齊高豎又以盧叛。」戰國時謂之博陽,以在博關南也。項羽封田安爲濟北王,都博陽,即此。漢置盧縣,初屬齊國。文帝分置濟北國,都盧。後屬泰山郡,郡都尉治焉。後漢初東平人爰曾字子路,起兵盧城頭,謂之城頭子路。和帝永元二年,復分泰山置濟北國治此。晉因之。劉宋亦爲濟北郡治。後魏兼置濟州。隋初郡廢州存,大業初復曰濟北郡。唐仍爲濟州,天寶初曰濟陽郡,皆治盧縣,十四載郡縣俱廢。五代周改置濟州於鉅野,即今濟寧州,而盧縣遂廢。博關,見後博平縣。
碻磝城,在縣西北。沈約《宋書》作「敲囂」,今讀曰敲敖。盧縣北一里有碻磝津,津有城,故以爲名。晉永和八年,姚弋仲死,子襄帥其衆屯碻磝津。太元九年謝玄北伐,遣劉牢之據碻磝。十一年慕容垂遣慕容德等攻東阿,濟北太守溫詳遣從弟攀守河南岸,子楷守碻磝以拒之。垂遣別將蘭汗等於碻磝西四十里濟河,詳等皆南遁。義熙十三年劉裕伐秦,引軍入河,以向彌爲北青州刺史,留戍碻磝。宋永初三年魏將周畿等南寇,渡河,軍於碻磝。明年魏人立濟州中城於此。元嘉七年遣到彥之等經略河南,取魏碻磝,所謂河南四鎮之一也。尋復沒於魏。二十二年魏主燾發冀州民造浮橋於碻磝津。二十七年復伐魏,前鋒申元吉趣碻磝取之。青、冀二州刺史蕭斌等守碻磝,使王玄謨進屯滑臺。既而玄謨自滑臺遁還,斌欲固守碻磝,沈慶之曰:「今青、冀虛弱,而坐守窮城,若敵衆東過,清東非國家有也。」斌乃使玄謨戍碻磝,引軍還歷城。明年江夏王義恭以碻磝沙城不堪守,召玄謨令毀城還歷城,魏人追擊敗之,遂取碻磝。二十九年復遣軍北伐,張永等分道向碻磝,攻圍歷時不能拔,敗還,自是碻磝遂沒於魏。魏太和二十年如碻磝,命謁者僕射成淹具舟楫,欲自泗入河,溯流還洛。正光四年濟州刺史刁宣復築碻磝外城。後周武帝平齊,又築第二城,即碻磝中城也。尋又於碻磝津置關曰濟州關,隋末關廢。唐天寶十三載濟州郡縣皆圮於河。其後河流遷徙,碻磝遂成平陸。《水經注》:「碻磝城本漢東郡茌平縣故城,其城臨水,西南隅崩於河,後更城之。魏置濟州治此,河水衝其西南隅,又崩於河。」《通典》:「唐濟州治即古碻磝城。」胡氏曰:「城西南有津,即碻磝津」雲。
山茌城,縣東北三十里。漢茌縣,屬泰山郡,後漢因之。茌讀曰淄。晉爲山茌縣,仍屬泰山郡。昇平三年慕容雋以賈堅爲泰山太守,屯山茌,晉將荀羨擊破之。太元中改屬濟北郡。劉宋屬太原郡,後魏因之。隋廢,唐復置,屬齊州。天寶初改曰豐齊縣,元和十五年以戶口凋殘,併入長清。五代時置豐齊驛,梁敬翔《編年録》「豐齊驛在濟州東南三十里」,謂此。今曰豐齊鎮,鎮北二里即祝阿故城雲。○濟北廢縣,在縣西三十里。隋開皇十四年置時平縣,屬濟北郡。大業初改曰濟北縣,貞觀初省。
升城,在縣東北,舊戍守處也。晉義熙中僑置太原縣於此,屬泰山郡。劉宋元嘉十年割濟南、泰山郡立太原郡,治太原,屬青州,後兼置并州於此。泰始三年并州刺史房崇吉守升城,不附魏,爲魏將慕容白曜所陷。後魏曰東太原郡。魏收《志》東太原郡、太原縣俱治升城,是也。《水經注》:「太原郡治山茌堌北。」北齊郡縣俱廢。○鼓城,在縣西。戰國時齊邑,《國策》所云「齊聞此必效鼓」是也。魏收《志》盧縣有鼓城。
垣苗城,在縣東北。《水經注》:「濟水自平陰縣城西,東北徑垣苗城西。本名洛當城,當河、濟之會,宋武西征,令垣苗鎮此,因名。」宋泰始三年肥城、垣苗、糜溝等戍皆不附魏,既而爲魏將慕容白曜所陷。魏收《志》垣苗、糜溝二城,在東太原郡太原縣界。
馬防城,在廢盧縣東。《通典》「漢臨邑縣故城治此。宋武帝立東魏郡,初治馬防城,後改治臺縣城」雲。又石塞城,在縣西南,南燕時戍守要地也。晉義熙二年南燕西中郎將封融奔魏,與羣盜襲石塞城,殺鎮西大將軍餘鬱,國中震恐是也。
隔馬山,縣東南六十里。《春秋》襄八年:「晉師伐齊,齊師遁,殖綽、郭最代閽人夙沙衛殿,衛怨二子,殺馬於隘以塞道,欲使晉師得之也。」後人因以名山。《水經注》謂之格馬山。
青崖山,在縣東南四十里。岡巒綿邈,崖谷長青,有南沙河水與七僊泉、白石泉諸水合流其下。宋嘉定十三年,金長清令嚴實聚衆結砦於此,太行以東實爲雄長。一名青崖崓。稍西北曰五峰山,岡阜環合,泉石甚勝。
方山,縣東南九十里,即《水經》所云玉符山也。四面方正,因名。峰巒高聳,泉流環遶。東南有琨洏谷,苻秦時沙門僧朗隱此,亦曰朗公谷。山北有靈巖寺,唐李吉甫《十道圖》以潤之棲霞,臺之國清,荊之玉泉,與此爲四絕者也。《唐書》:「麟德二年,發靈巖頓,至泰山下。」《金史》:「靈巖寺有屋三百餘間,且連接泰安之天聖寨,介於東平、益都之間,駐兵於此,足相應援。」元初泰安張汝楫據靈巖以拒蒙古之兵是也。山頂有六泉,皆甘冽。又雞鳴山,在縣東八十里。志云:靈巖寺西山口也。
大清河,在縣西南二十里。自平陰縣流入境,又東北入齊河縣界。即濟水也。《左傳》隱三年:「齊、鄭盟於石門,鄭伯之車僨於濟。」蓋在縣界。
南沙河,縣南二十里。源出隔馬山,西北注於大清河。亦謂之沙溝水。劉宋大明二年魏兵攻清口,宋將龐孟蚪等敗魏兵於沙溝。《水經注》:「中川水與賓溪水合,北流經盧縣故城東,又北流入清,俗謂之沙溝也。」清口,見汶上縣。
豐齊河,縣東北三十里。自泰山北下柳塢、都泉諸溪水會而成流,經渴馬崖,又西北經豐齊鎮至縣北入大清河。又耿家陂在縣西北三十里,周三十里,下流入大清河。
濟州關,在縣西,即碻磝津也。高齊末齊主緯自鄴走濟州,復走青州,遣高阿那肱守濟州關,周師至,阿那肱以關迎降,即此。餘詳碻磝城。○石都寨,在縣東南七十五里,有巡司戍守。
清亭,在縣東。《春秋》隱四年:「公及宋公遇於清。」哀十一年:「齊伐我及清。」杜預曰:「盧縣東有清亭。」以清水所經而名。《水經注》:「濟水自魚山逕清亭。」京相璠曰:「東阿東北四十里有清亭。」蓋亭在東阿、盧縣間也。
石門。在縣西南。《春秋》隱三年:「齊侯、鄭伯盟於石門。」京相璠曰:「石門齊地,今盧縣故城西南六十里。故石門去水三百步,蓋水瀆流移,石門舊在岸側也。」今圮於河。○廣里,在縣西南。志云:平陰城北有防門,又北有光里。齊人言廣音與光同,《左傳》所謂「塹防門而守之廣里」者也。司馬彪《續漢志》:「盧縣有光里,亦曰廣里。」東魏初侯淵自齊州罷還,行及廣里,高歡復以淵行青州事,即此。今亦見平陰縣。

肥城縣,府西南百六十里。東南至兗州府寧陽縣九十里。古肥子國,漢置肥成縣,屬泰山郡。後漢屬濟北國,尋省入盧縣。劉宋時濟北郡治於此。後魏復置肥城縣,孝昌三年置東濟北郡治焉。後齊郡廢。後周置肥城郡,隋郡廢,縣屬濟州。唐武德五年以縣屬東泰州,貞觀初州廢,縣省入博城。宋爲平陰縣地。金曰辛鎮寨。元至元十二年於寨置肥城縣,屬濟寧路。明初改今屬。編戶三十里。

肥城故城,在縣西,漢縣治此。劉宋泰始三年魏慕容白曜將攻肥城,司馬酈範曰:「肥城雖小,攻之引日。」因張軍威,以書諭之,肥城遂潰。太子賢曰:「故城在今平陰縣東南。」志云:縣北五十里有古長城。
巫山,縣西北七十五里。《左傳》襄十八年:「晉師伐齊,齊侯登巫山以望晉師」,即此。一名孝堂山,相傳郭巨葬母於此。○陶山,在縣西三十里,達平陰縣界。相傳陶朱公入齊,曾止於此。又金牛山,在縣西十里。上有五龍池。一名鬱蔥山。
瀑布山,縣南四十里。瀑水懸崖二十餘丈,其上爲天井峪。旁有嶺蜿蜒高聳,謂之橫嶺。又有柱亭、虎門諸山,俱與瀑布山相近。○狼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其地亦名狼山屯。
五道嶺,縣西北二十五里。當往來通道,舊置馬驛於此。又吳兒嶺,在縣北六十里。縣西北七十里曰孫家嶺。又有吉木嶺,在縣南十五里。
肥河,縣東十里,源出孝堂山。又孤山河,出縣東十里之孤山。合溝河,出縣東南十里之潮泉,與肥河匯流爲一,西入大清河。○泌水,在縣西。《水經注》:「肥城有泌水,西南流,入平陰縣界,注於汶水。」又開河泉,在縣西北。志云:縣境凡九泉,俱南流入於汶河。
三布口,在縣東。晉太元十二年後燕慕容隆敗張願於瓮口,願脫身保三布口,燕人進軍歷城。三布口蓋與泰山相近。○句窳亭,在縣南。《東觀記》:「漢章帝元年,鳳集肥城句窳亭。」今縣南四十里有鳳凰山,即其地也。
安寧村。縣南四十里。舊置馬驛於此,與五道嶺爲兩驛。嘉靖四十三年並爲一驛,曰五寧驛。又有大石巡司,在縣北十里。

青城縣,府東北二百二十里。西北至武定州九十里。本臨邑、寧津二縣地,唐曰青城鎮,宋因之,金曰青平鎮。元置青城縣,屬濟南路。中統中改屬陵州,至元初又改屬河間路。明初省入鄒平、齊東二縣,洪武十四年復置今縣,屬濟南府。編戶三十一里。

大清河。縣北八里,自武定州流入境,又東入濱州界。

陵縣,府西北二百四十里。南至東昌府二百六十里。漢置安德縣,屬平原郡,晉、宋因之。後魏改屬樂宋郡,中興初分置安德郡治此。隋爲德州治,唐、宋因之。明初省安德縣,尋改陵縣治此,屬濟南府。今編戶三十二里。

故德州城,即今縣治。唐時平原爲河北雄郡,天寶末顏真卿爲平原守,知安淥山必叛,乃修城濬池,陰爲之備。既而河、朔盡陷;惟平原拒守。元王惲云:「德州城壁塹高深,城門內起直城前障,壅蔽內外,左右墁道,其尾相屬,相傳顏魯公制也。」城周二十餘里。明初改置今縣。永樂初徙其甓以築德州城,而縣僅存土垣,荒涼殊甚。正德六年以流賊犯境,改築土城,亦曰內城,周僅八里,即今城也。
白石城,縣北二十里。漢文帝封齊悼惠王子雄渠爲白石侯,此其食邑也。又重丘城,在縣北五十里,或以爲即《春秋》襄二十五年「諸侯同盟」處也。漢置重丘縣,屬平原郡,後廢。縣東北又有臨齊城,相傳後魏所置。《水經注》:「齊地未賓,魏築城以臨之,因名。」後廢。
三汊口城,在縣東南。《唐史》:「貞元初淄青帥李納於德州南跨河而城守之,謂之三汊城,常置戍以通魏博之路。貞元八年納子師古嗣職,鎮冀帥王武俊引兵至德州,將取三汊,詔師古毀其城是也。」
德河,縣東五里,亦曰五里河,西流入於衛河。志云:縣東南三里有馬頰河,西三里有覆鬴河,皆九河故道也。一雲馬頰枯河在縣南七十里,縣西南七十里有鬲津枯河。又故黃河,在縣西南八十里。
神頭店。縣東北二十里。《通志》云:「漢厭次縣治此。」似悞。

泰安州[編輯]

泰安州,府南百八十里。南至兗州府百三十里,西至兗州府東平州百八十里,西南至兗州府濟寧州二百二十里,西北至東昌府三百七十里。

春秋、戰國時齊地,秦屬齊郡,漢爲泰山郡地,晉及後魏因之。隋郡廢,屬兗州,大業初屬魯郡。唐武德五年置東泰州。貞觀初州廢,仍屬兗州。天寶初屬魯郡,乾元初復故。宋仍屬兗州。金置泰寧軍,又改泰安軍,大定三十三年升爲泰安州。元初屬東平路,後隸省部。明初改屬濟南府,以州治奉符縣省入。編戶九十七里。領縣二。
州北阻泰山,南臨汶水,介齊、魯之間,爲中樞之地。山東形勝莫若泰山,泰山之形勝萃於泰安,繇此縱橫四出,掃定三齊,豈非建瓴之勢哉?
奉符廢縣,今州治。春秋時齊之博邑也。志云:古博城在今州東南三十里。《左傳》哀十一年:「公會吳子伐齊,克博。」又《國語》:「吳王使王孫苟告周曰:『遵汶伐博。』」漢三年,韓信襲破齊,田橫走博陽。胡氏曰:「謂博縣之陽也。」《漢書》作「田橫走博」又灌嬰追橫至嬴、博,是矣。漢置博縣,屬泰山郡,晉、宋因之。後魏曰博平縣,泰山郡治。北齊改郡曰東平。隋初郡廢,開皇十六年改縣曰汶陽,屬兗州,尋又改汶陽曰博城。唐初置東泰州,尋還屬兗州。乾封初改爲乾封縣,總章初復曰博城,神龍初又爲乾封。宋開寶五年移縣治岱嶽鎮,即今州治也。大中祥符初改縣曰奉符。又築新城,在今州東南三里,而以岱嶽鎮爲舊城。金置泰安州,復還舊治。今州有石城,即金所築也。元因之。城周七里有奇。
奉高廢縣,州東北十七里。漢置縣,爲泰山郡治,後漢及晉,宋因之。後魏仍屬泰山郡。隋開皇六年改曰岱山縣,大業初併入博城縣。唐初置岱縣,屬東泰州。貞觀中廢。《漢志•注》:「奉高縣西南四里有明堂。」武帝元封初從封禪還,坐明堂。明年作明堂於汶上。後漢元和二年幸泰山,柴告岱宗,進幸奉高,祀五帝於汶上明堂。《括地誌》:「博城東北三十里汶水有明堂故城。」志云:此周明堂也,其在州東十里者曰漢明堂。魏收《志》奉高有故明堂基。《水經注》:「古引水爲壁雍處,基瀆存焉,世謂此水爲石汶。」
嬴城,州東北百里。春秋時齊邑也。《左傳》桓三年:「公會齊侯於嬴。」哀十一年:「公會吳師伐齊,克博至嬴。」十五年:「公孫宿以其兵甲入於嬴。」又孟子:「反於齊,止於嬴。」漢初灌嬰敗田橫之師於嬴下,尋置嬴縣,屬泰山郡。後漢初陳俊討張步,步連結泰山羣盜與俊戰於嬴。建安中嘗爲嬴郡,曹操表糜竺領嬴郡太守是也。晉仍爲嬴縣,宋因之。後魏移置於廢萊蕪城,即今萊蕪縣也。或云:萊蕪縣北二十里有故嬴城。
泰山,州北五里。亦曰岱宗,五嶽之一也。詳見前名山。
亭禪山,州西南五里。一名高里山。漢太初元年幸泰山禪高里是也。高或悞作「蒿」。其左爲社首山,周成王、唐高宗、玄宗、宋真宗皆禪於此。○徂徠山,州東南四十里。《詩》「徂來之松」謂此也。一名尤來山,亦曰尤崍山。後漢初赤眉渠帥樊崇保此,自號尤崍三老。桓帝延熹四年岱山及博尤來山皆頹裂。唐李白等嘗隱於此。上有紫源池,玲瓏、獨秀諸峰及天平東西三寨,下有白鶴灣。
石閭山,州南四十五里。漢武太初、太始及征和中皆禪於此。《史記•封禪書》:「石閭在泰山下址南方,方士多言此僊人之閭也,故上親禪焉。○亭亭山,在石閭南五里。《史記》:「黃帝禪亭亭。」《水經注》:「汶水又西南經亭亭山東,水上有石門,舊分水下溉處。」劉昭以此爲禪亭山。又云云山,在州東南百二十里。《封禪書》「無懷、伏羲、神農、炎帝、顓頊、帝嚳、堯、舜、湯,皆禪云云」,即此山也。
梁父山,州東南百十里。《史記》:「秦始皇封泰山禪梁父。」《封禪書》:八神,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後漢書》:建武三十二,年禪於梁父。志云:梁父山西接徂徠,南入泗水縣界,其東即云云山也。又介丘山,在州南五十里。志云:宋真宗封泰山,登介丘,即此。
肅然山,州東北七十里。《史記》:武帝封泰山,下陰道,禪泰山下址東北肅然山。是也。其東南即萊蕪縣界。山勢巍峨,對之肅然,因名。
長城嶺,州西北六十里。志稱齊威王築城以備楚,自平陰緣河歷泰山北岡上,東至海千餘里。按《管子》雲「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則春秋時已有長城矣。《戰國策》:燕王曰:「齊有長城鉅防。」《史記•齊世家》:「威王十一年,趙侵我長城。」又《楚世家》:「還蓋、長城以爲防。」《外紀》:「威烈王十六年,王命韓、趙伐齊,入長城。」《竹書》:梁惠成王二十年,齊閔王築防以爲長城,城緣河經泰山千餘里,東至琅邪臺入海,往往有壁門邸閣。夫魏惠王與齊威同時,作「閔王」悞也。又《齊記》:「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長城嶺,蓋即泰山岡阜,以古長城所經而名也。
汶水,州南六十里。源出嶽北仙臺嶺,合諸谿谷之水,經州東四十里謂之塹汶,又西南經徂徠山北,復南會別源諸水,南流三十里至靜封鎮,而萊蕪縣境之汶水分二源而西注,經徂徠山南至此合流,所謂大汶口也,又西南入兗州府寧陽縣境。《述征記》:「泰山郡水皆名曰汶。汶凡有五,曰北汶、瀛汶、牟汶、紫汶、浯汶,皆源別而流同。」
泮河,州西五里。源出岳西北之桃花峪,會諸谷水流經州東南二十里,又東南入於汶。又梳洗河,在州東一里。出岳南黃峴嶺,合諸水爲中溪,東南流會於泮水。又渿河,在縣西一里。出岳西白龍池,亦南流會於泮河並入汶河。○漕河,在州南五十里。志云:出州東淳于野,西南流入汶。
鐵佛寺泉,州東二十五里。又龍灣泉,在州南八里。張家泉,在州西南五里。志云:州境凡二十八泉,多由平地土石中湧出,俱入汶水,達於運河。又州西境有謝過城等五泉,萬曆中新導之泉流也。謝過城與兗州府寧陽縣接界,今詳寧陽縣。
蜀亭,在州西。《春秋》成二年:「楚侵魯至蜀,魯請盟,遂及楚人及諸侯之大夫盟於蜀。」杜預曰:「博縣西北有蜀亭。」又有紅亭。《左傳》昭八年:「大蒐於紅,至於商、衛。」杜預曰:「奉高西南有紅亭。」接宋、衛也。
龍鄉。在州西南。《左傳》成二年:「齊圍龍,取龍,遂南侵及巢丘。」杜預曰:「龍,魯邑,在博縣西南。」劉昭曰:「博縣有龍鄉城。」龍亦作「隆」。○陽橋,在州西北。陸澄曰:「博縣有陽橋,蓋地名,無橋也。」《春秋》成二年:「楚侵衛,遂侵魯,及於陽橋,孟獻子請往賂之,遂盟於蜀。」陽橋蓋與蜀近。

新泰縣,州東南百八十里。東南至青州府蒙陰縣百五十里。漢東平陽縣地,屬泰山郡,後漢省。晉泰始中改置新泰縣,仍屬泰山郡,後屬東安郡,劉宋因之。後魏屬東泰山郡,隋屬沂州。唐武德五年改屬莒州。貞觀八年仍屬沂州。宋因之。金改今屬。元省,尋復置。明朝因之。今編戶二十一里。

東平陽城,在縣西。魯邑也。《左傳》宣八年:「城平陽。」又哀二十七年:「公及越後庸盟於平陽。」漢初灌嬰下下邳,擊破楚騎於平陽是也。尋置東平陽縣,以河東有平陽縣,故此加東。晉置新泰縣,而東平陽遂廢。志云:縣西北四里有東、西侯城,相傳漢武所築。
宮山,縣西北四十里。連萊蕪縣界,泰山左翼也。舊名小泰山,即古新甫山矣。《詩》「新甫之柏」是也。山上有雲衢岫,東有毬杖壑,西有冰寨溪、五雲澗,西北有千人洞。宋常曾云:「漢武易小泰山爲宮山,封三峰爲義山。義山之北曰黃嶺。下有洞,深遠莫測。」○贅山,在縣東南十里。志雲即嶅山也。《左傳》:「申繻曰:『先君獻、武廢二山,謂具、嶅也。』」獻公名具,武公名敖。具山在嶅山東南二十五里。
龜山,縣西南四十里。山之南即泗水縣界。《詩》「奄有龜、蒙」,謂此龜山也。《春秋》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陰田。」山之北即龜陰田矣。又夫子去魯,作《龜山之操》。山峰巒層疊,舊爲魯境之望。○榆山,在縣東北十里。山多榆。其相接者曰五峰山,有五峰特起。下有泉澄澈若鑑,謂之寶泉。又有寨山,在縣西北十里,相傳昔人避兵處。
小汶河,縣東北三十里。源出東北四十里之龍池,池在龍亭山下,西南流百里入於汶河。又東河,在城東。源出縣東北三十里之孤山,西南流三十里入小汶河。○泥河,在縣西四十里。源出寨山,亦西南流三十里入小汶河。縣西六十里曰廣平河,源出宮山,西南流二十里亦入小汶河。
和莊泉,在縣西。志云:縣境凡十四泉,俱西流注於汶河。又有劉官莊等五泉,則萬曆中所新導。
上四莊。縣西七十里,有巡司。《通志》:「縣西五十里有谷里,相傳古齊、魯會盟處。」

萊蕪縣,州東百二十里。東北至淄川縣百六十里。漢置萊蕪縣,屬泰山郡。應劭曰:「魯萊柞邑也。」《左傳》昭七年「季孫以桃易孟氏之成,其臣謝息辭以無山,與之萊柞」,蓋邑有二小山也。後漢亦爲萊蕪縣,晉因之,劉宋時省。後魏移置嬴縣於此,仍屬泰山郡。隋屬兗州。唐初屬東泰州,貞觀初省縣入博城。長安四年於廢嬴縣置萊蕪縣,屬兗州。元和十七年併入乾封縣,太和初復置。宋初仍屬兗州,尋置萊蕪監。金廢監,以縣屬泰安州,元因之。明初屬濟南府,洪武三年改今屬。編戶四十二里。

牟城,縣東二十里,春秋時小國。桓十五年,牟人來朝。僖五年,公孫茲如牟,娶焉,即此。漢置牟縣,屬泰山郡,後漢及晉、宋、後魏皆因之。北齊省。隋開皇十六年分嬴縣置牟城縣,屬兗州,大業初復廢。志云:縣東北六十里有裹頭城,俗傳漢武登蓬萊經此,築城時方簪冠學道,故名。
平州城,在縣西。《春秋》宣元年:「公會齊侯於平州。」杜預曰:「牟縣西有地名平州。」魏收《志》牟縣有平州城,魯邑也。漢武封王峽爲平州侯,食邑於此,尋廢。
原山,縣東北七十二里。與淄川縣接界,汶水及淄水出於此。《淮南子》「淄水出飴山」即原山別名也。一名馬耳山。舊有馬耳山關,爲險阨處。亦曰馬耳谷。晉義熙三年,南燕慕容超母、妻自姚秦還,超迎於馬耳關。宋元嘉七年,到彥之屯東平,聞洛陽虎牢不守,欲焚舟步走,引兵南還。王仲德曰:「虜去我猶千里,滑臺尚有強兵,若遽捨舟南走,士卒必散,當引舟入濟,至馬耳谷口更詳所宜。」蓋仲德欲引舟師自濟入淄,至馬耳谷,由此可以南保兗州,東固青州也。魏收曰:「嬴縣有馬耳山,汶水出焉。」是馬耳即原山矣。餘見淄川縣。又肅然山,在縣西北五十里,與泰安州接界。
冠山,縣西南五十里。脈起泰山,突峙於此。漢元鳳三年,有大石自立,其形似冠,山因以名,蓋宣帝起於民間之象也。○韶山,《寰宇記》云:「在縣西北二十里。山出鐵,漢置鐵官於此。」志云:縣東十三里有大石山,產鐵及大石。又礦山,在縣西北五里。嘗出鐵礦。又陰涼山,在縣北三十里。產銅礦。《唐志》:「縣有鐵冶十三,銅冶十八,銅坑四,又有錫冶。」開元六年令趙建威於縣西北十五里開普濟渠,以運銅鐵,並灌民田。今礦閉而渠亦塞。
瓮口山,縣東北九十里。形如瓮口。或以爲即東晉時張願所據處,似悞。舊嘗置青石關於此。瓮亦作「甕」。又九嶺山在縣東四十里,縣東南三十里又有三尖山,俱以九嶺、三峰之勝而名。○葫盧關山,在縣東南五十里。山形險隘。又縣西南八里有蒼龍峽山,亦曰青龍峽,山狹水急,如噴激然。又縣西南三十里有龜兕山,一名聚勝寨。
萊蕪谷,在縣西南。《從征記》:「縣城當兩山間,道由南北門,連山凡數十里,謂之萊蕪谷。」後漢末范子雲爲萊蕪令,謂萊蕪故齊地也。《春秋》定十年:「夾谷之會,齊侯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即此地矣。應劭以爲魯之萊柞邑。酈道元謂萊柞山名,非邑也。或曰疑以山名邑,即今萊蕪谷旁諸小山矣。舊志:夾谷在縣南三十里,連新泰縣界,《水經注》以此爲齊、魯會處。又《唐史》:「中和四年黃巢東竄,李師悅以彭門之師敗之於瑕丘。巢走狼虎谷,爲其甥林言所斬。」狼虎,蓋萊蕪之訛。音轉也。又長城嶺,在縣北九十里。地勢高爽,林木鬱茂,蓋戰國時長城經其上。今訛爲長春嶺。
汶水,在縣南二十里。其上源一出原山,一出寨子村,會流於此,地名勝水峪,俱西入泰安州境。○司馬河,在縣西十里。源出縣東北二十里大室山,西南流入於汶水。
小龍灣泉,縣東北四十里。亦曰小龍灣河,合縣西司馬河,又西南流入於汶。志云:縣西南十五里有郭泉,其旁有牛泉,又縣西北二十里有烏江泉,又四十里有呂公泉,縣東南三十里有湖眼泉及鵬山、蓮花等泉。《泉河攷》:「縣境之泉凡十六,俱流注汶水達於漕河。」又有韓家莊等五泉,萬曆中所新導也。
馬耳關。在原山西麓。又青石關在瓮口山下。今俱廢。○艾陵亭,志云:在縣東北。《春秋》哀十一年:「公會吳伐齊,敗齊師於艾陵。」孔氏曰:「博縣南六十里有艾山,即艾陵。」似悞。

德州[編輯]

德州,府西北二百八十里。東至武定州二百二十里,南至東昌府三百里,西南至北直清河縣二百七十里,西至北直冀州二百三十里,北至北直景州七十里。

春秋、戰國時齊地,後屬趙,秦屬齊郡。漢置平原郡,後漢因之。晉爲平原國。劉宋仍曰平原郡,後魏至後周因之。魏收《志》:武泰初置南冀州於平原郡,永安初州罷。隋郡廢,改置德州,煬帝時復曰平原郡。唐武德四年復置德州,天寶初亦曰平原郡,乾元初復故。五代因之。《通志》:「石晉時德州移治長河縣。」長河見北直景州。宋仍曰德州,亦曰平原郡。金、元皆仍舊。明初以州治安德縣省入,尋廢舊治爲陵縣,而移州治於陵縣境內。編戶三十四里。領縣二。
州控三齊之肩背,爲河朔之咽喉,戰國時齊、趙往往爭衡於此。漢得趙地,亦繇此以臨齊,蓋制馭山東,莫便於平原也。晉失其綱,平原恆爲戰地。劉宋時魏人謀並青州,以平原爲河津要會,恆置重鎮於此。魏主燾及濬時,屢自平原窺青州。唐天寶中漁陽肆禍,惟平原能挫其鋒。五代梁時,晉王存勗襲據德州,而滄、貝中斷。朱梁乾化五年晉王得魏博,時貝州未下,諸將議取貝州,東兼滄景,晉王曰:「貝州城堅兵多,未易猝拔。德州隸於滄州而無備,若得而戍之,則滄、貝不得往來,諸二壘既孤,然後可取。」遂襲德州,克之。明初取燕京,大軍繇德州而進。靖難之師,先下德州,引軍而南,遂成破竹之勢。蓋川陸經途,轉輸津口,州在南北間,實必爭之所也。
廢陵縣,在州東。漢平原郡安德縣地,隋開皇十六年析置將陵縣,仍屬平原郡。唐屬德州。宋屬景州,金因之。元升爲陵州,屬濟南路,尋改屬河間路。明初降爲縣,永樂七年於縣置德州,而移縣治德州城內。《城邑攷》:「州故土城,洪武三十四年始甃以磚,周十一里。正德六年復築羅城,嘉靖七年增修。今城周二十餘里。」
龍湊城,在州東北,蓋河津置戍處。後漢初平三年公孫瓚遣兵擊袁紹,至龍湊,爲紹所敗。又建安九年袁譚軍龍湊,曹操攻之,譚拔平原,走保南皮。胡氏曰:「龍湊在平原、渤海間,爲河津要口。」又雲城,在州西。漢元封四年封齊孝王子信爲雲侯,邑於此。舊志:陵縣西水側有雲城。
衛河,在城西,即漕河也。自東昌府恩縣流經北直故城縣界,又東北流經州城西,又北入北直景州之境。凡東南漕粟,商賈賓旅以及外夷朝貢,道皆由此。詳見北直大川。
篤馬河,州東南四十里。《漢志》平原有篤馬河。鴻嘉四年渤海、清河、信都河水溢灌縣邑三十一。孫禁請決平原金隄間,開通大河,令入故篤馬河,至海五百餘里者也。《水經注》:「篤馬河由平原北首受大河,經安德、平昌、般縣、樂陵之境,又徑陽信故城南,東北入海。」今故道僅存,俗呼爲土河,惟水漲時自東昌府魏家灣溢出,循故道入海,餘皆乾涸。又鈎盤河,在州東,又東經德平縣東北入樂陵、陽信縣界,今亦枯絕。
陳公堤,州東南五里,西南入東昌府界。宋陳堯佐守滑時,築此堤以障黃河水患,因名。
桑兒園,州北七十里。良店水驛置於此。又北三十里即北直景州之廢安陵城也。正德中馬申錫駐桑兒園招流賊劉六等,即此。又州南衛河南岸二十五里有梁家莊水驛,接北直故城縣界,與城西衛河東岸安德水驛皆爲運道牽挽要途。○太平馬驛在州南七十里,又州城南有安德馬驛,蓋州當南北之孔道。
歇馬亭。州北十里。志云:唐太宗征遼嘗駐於此。又德州遞運所,在城北三里衛河之濱。永樂七年置,並建水次倉於此。今遞運所與太平驛俱廢。

德平縣,州東百六十里。西至武定州六十里。漢置平昌縣,屬平原郡。後漢曰西平昌縣,晉、宋因之。後魏復曰平昌縣,又置東安郡於此。北齊郡廢。隋屬德州,唐因之,太和中改屬齊州,尋復舊。五代唐改曰德平,宋熙寧六年省入安德,元符初復置。今編戶三十里。

平昌城,縣東北一里。漢縣治此。文帝立齊悼惠王子卬爲平昌侯,尋立爲膠西王是也。宣帝又封王無故爲侯邑。東漢以北海郡有平昌縣,故此加「西」,自晉至隋縣治此。唐太和中移於今治。
鬲縣城,縣東十里北。古鬲國,郾姓,咎繇之後,《左傳》所云「靡奔有鬲氏」者。漢置鬲縣,屬平原郡,後漢建武中封朱祐爲侯邑。晉、宋仍屬平原郡。後魏亦曰鬲縣,屬東平原郡。後齊廢入安德縣,城址尚存。○般城,縣東北三十里。漢置般縣,屬平原郡。般讀曰搬。晉屬平原國,劉宋仍屬平原郡。後魏初屬樂陵郡,中興初置安德郡治焉。後齊郡縣俱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德州。唐貞觀十七年省入平昌縣。
重平城,縣西北三十里。漢縣,屬渤海郡,後漢省。後魏孝昌中復置重平縣,屬安德郡。後齊省入平昌。應劭曰:「重平東北八十里即重合縣也。」重合,今見北直滄州。
屯氏枯河,在縣東北。《水經注》:「屯氏北瀆東北經重平故城南,其別河東北徑西平昌故城北,又徑般縣故城北。」今堙。○商河,在縣南。《水經注》:「商河出楊虛縣東,首受河,亦漯水及澤水所經也。」志云:商河過平原縣東,又徑縣南,入樂陵縣及商河縣境,東北徑武定州至陽信縣,下流入海。今斷續過半矣。
般河,在縣東北。或曰故鈎盤河也,爲九河之一。自德州經縣界,入樂陵及陽信縣境,下流入海。後漢初平二年公孫瓚破黃巾於盤河。又瓚與袁紹相攻,瓚引軍屯盤河。魏收《志》:般縣以般河所經而名。《水經注》:「屯氏別河徑西平昌縣故城北故渠川派,東入般縣爲般河。」顏師古曰:「漢般縣即《爾雅》之鈎盤。」○馬頰河,在縣南十里。一名新河。唐久視初開此以導河流,尋廢。縣北十里有鬲津河,東南流,經縣東二十里,又東入樂陵縣界。《水經注》:「大河西流,徑平原鬲縣故城西,謂之鬲津。」又土河,在縣西北。自德州流入,又東北入北直寧津縣界。
白鹿淵,在縣東北。《水經注》:「般縣東有白鹿淵,南北三百步,東西千餘步,深三丈。其水冬清夏濁,渟而不流。若夏水洪泛,水深五丈,方通注於般瀆。」又黑水潭,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兩崖陡立,淵深莫測,望之水黑如黛,流注屯氏故河。○鯀堤,在縣西南二十五里。相傳伯鯀所築,斷續高卑約十餘里。
楊二莊。在縣境。正德中裨將許達殲賊於此。

平原縣,州東南百二十里。又東南至濟南府百五十里。秦置平原縣,漢因之,爲平原郡治。魏、晉因之。劉宋仍屬平原郡。後魏以平原郡治聊城,分置東平原郡於此,又置東青州治焉。州旋廢。後周廢東平原郡。隋屬德州,唐因之。今編戶四十六里。

平原城,劉昫曰:「舊城在縣西南五十里,秦置縣於此。」漢二年齊王田榮與項羽會戰於城陽,敗走平原,爲平原民所殺。漢縣亦治此。後漢建安八年袁譚爲袁尚所敗,走平原,嬰城固守,尋爲曹操所敗。其後平原郡縣皆治此。後齊改築今城,移縣治焉。
繹幕城,縣西北二十里。漢縣,屬清河郡。晉因之。永和八年石趙舊將段勤因冉閔之亂,聚雜萬人稱趙帝於繹幕,慕容雋遣兵擊平之。太元十年繹幕人蔡匡據城以叛,後燕慕容麟等擊平之。十三年後燕寺人吳深以清河叛,敗保繹幕。劉宋仍屬清河郡,後魏屬東清河郡,後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德州。大業初廢入安德縣。
揚虛城,志云:在縣北。漢置縣,屬平原郡。文帝四年封齊悼惠王子將閭爲侯邑,十六年立爲齊王是也。後漢建武初封馬武爲揚虛侯,即此。晉廢。漯水經其東,商河發源於此。酈道元曰:「揚虛在高唐城之西南。」○桑丘城,在縣西。戰國時齊邑。《史記•韓世家》「文侯七年,伐齊至桑丘」,謂此。
大河故瀆,在縣西北。《水經注》:「大河故瀆經平原故城西北,絕屯氏瀆,又北經繹幕故城東。」今堙。又篤馬河,在縣東北。《班志•注》:「篤馬河在平原,東北入海,行五百餘里。」《漢書》:「鴻嘉四年孫禁言:『可決平原金堤,開通大河,令入故篤馬河。』」是也。縣故有金堤,今皆堙廢。
平原津,在縣西南。戰國時齊之西境,以河爲界,此即黃河津濟之所也。孔穎達曰:「平原縣南六十里有張公故城,城東有津,俗名張公渡,即平原津。」秦始皇自海上還,至平原津而病。又韓信擊田儋,渡平原,襲破齊歷下軍。《北史》:「周師至鄴,齊後主東奔,以顏之推爲平原太守,令守河津,亦即是津也。」今堙。
張公故關。在縣南。《唐志》德州有張公故關,即縣之張公渡矣。又桃園馬驛,在今縣治西南。縣當往來通道也。

武定州[編輯]

武定州,府東北二百四十里。東至海二百二十里,東南至青州府三百十里,西至德州二百二十里,北至北直滄州二百五十里。

春秋、戰國時齊地,秦爲齊郡地。漢爲平原、勃海二郡地,後漢屬平原郡及樂安國。三國魏分置樂陵郡,志云:本建安中置。晉爲樂安、樂陵二國地。劉宋亦爲樂陵郡,後魏又爲樂安、樂陵二郡地。隋開皇六年置棣州,治陽信縣。大業二年改滄州,明年爲勃海郡。唐武德四年復置棣州,六年省入滄州。貞觀十七年復置棣州,初治樂陵,尋治厭次。胡氏曰:「時自陽信移治厭次。」天寶初曰樂安郡,乾元初復故。宋仍曰棣州。亦曰樂安郡。元置濱棣路,後改棣州,屬濟南路。明初洪武六年改樂安州,以州治厭次縣省入,宣德元年改爲武定州。以討平漢庶人也。編戶九十八里。領縣四。
州南連青、濟,北接滄、瀛,左環勃海,右控平原,所以屏蔽畿甸,權衡南北也。消幽、燕之氛翳,靜海、岱之風煙,不然,不幾與靖難之師接踵哉?
厭次廢縣,今州治。秦縣也。相傳秦始皇東遊,厭氣於此,因置厭次縣。漢高六年封功臣爰類爲侯邑。尋爲富平縣,屬平原郡。成帝徙張安世孫延壽爲富平侯,即此。後漢初富平獲索盜掠郡縣,耿弇擊平之。明帝永平二年復改富平爲厭次縣。晉爲樂陵國治。永嘉末幽州刺史王浚以邵續爲樂陵太守,建興二年石勒圍續,鮮卑段匹磾使其弟文鴛救之,續與合兵拒石勒,屯於富城。富城,「富平」之訛也。厭次亦名富平矣。魏收《志》:「晉邵續爲冀州刺史,治厭次。」其故城在今陽信縣東南三十里。劉宋亦爲厭次縣,後魏因之,俱屬樂陵郡。後齊縣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厭次縣,屬棣州。唐貞觀十七年移縣治棣州郭內,五代梁徙治於舊城東南十里。宋大中祥符四年以河水爲患,徙州治陽信界內喬氏莊,明初省。《城邑攷》:「唐棣州城在今州東南六十里。五代梁華溫琪爲州刺史,苦河水爲害,南徙十餘里,謂之新州,今土人謂之南舊州城。宋李仕衡爲河北都轉運使,復以州治洿下,徙州西北七十里,既而大水沒故城丈餘。今州治,即仕衡所移也。城周十四里有奇。」
蛤垛城,在州南。有鹽池,歲出鹽數十萬斛。唐建中初棣州隸淄青,既而歸於朱滔,又歸於王武俊,惟蛤垛猶爲淄青帥李納所據,因城而戍之,以專鹽利。貞元八年納死,子師古襲位,武俊引兵屯德、棣,將取蛤垛及德州之三汊城,師古遣兵拒之。有詔詔武俊罷兵,乃引去。
大清河,州南八十里。自齊東縣東北流經州界,又東入青城縣境。○大河故瀆,在州南五十里。志云:在州城南三里。唐武后長壽二年棣州河溢,即此。今淤。
土河,在州南,即篤馬河下流也。自樂陵縣入州境,東注於海,溢涸不時。明初徐達攻樂安,師至土河,距城五里,命軍士填壩以進,遂下其城。○商河,在州南四十里。亦從商河縣流入境,東北入陽信縣界,俗謂之大河,方十餘頃。其北有堤橫亘,州人賴之。又南十里有聶索河,今淤爲平壤。民居其東南,頗擅桑麻之利;居其西北,輒被餘流所漲溢。成化十二年,州判王璈築堤障之,長五十餘里,民被其利。○大灣,在州南四十里。方十餘頃,北有堤橫亘,多魚鱉之利。
清河鎮。在州東南七十里,有巡司戍守。

陽信縣,州北四十里。東至濱州七十里。漢縣,屬勃海郡,文帝封典客揭爲侯邑。王莽時廢。後漢延光初復置,仍屬勃海郡。魏屬樂陵郡,晉、宋因之。後魏亦屬樂陵郡。隋置棣州於此。唐初亦爲棣州治,尋屬滄州。貞觀初縣廢,八年復置,十七年仍屬棣州。宋因之。編戶七十里。

陽信城,志云:故城在縣西南七里,俗所云子務城也。又今城蓋古之厭次城,宋大中祥符中徙棣州及厭次縣於陽信界內之八方寺,而移陽信縣治故厭次城雲。又魏收《志》陽信縣西有故千乘城及博昌城,南北朝時所僑置,高齊併入陽信縣。
馬嶺城,在縣東十里。後魏時嘗移厭次縣治此。《水經注》:「馬嶺城在河曲之中,晉東海王越斬汲桑於此。」又連城,在縣東北五里。或曰即春秋時齊之轅邑,漢之瑗縣。恐悞。
屯氏故河,在縣南。《水經注》:「屯氏別河東北徑陽信故城南,又東北流入海。」今涸。○商河,在縣東。自州界東北流經此。《水經注》:「商河經馬嶺城,自西北屈而東南,又東分爲二水,南爲長聚溝,北爲白簿溝,以入於海。」今遷絕矣。
桑落墅。縣東南四十里。志以此爲古富平縣治。又黃巾寨,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相傳漢末黃巾屯聚處。

海豐縣,州東北六十里。西至北直慶雲縣四十里。漢陽信縣地,隋置無棣縣,屬棣州。唐因之。宋治平中移置保順軍,仍曰無棣縣。元至元二年省入樂陵縣,尋以其地之半屬滄州,半屬棣州。明朝洪武八年改置海豐縣。今編戶四十三里。

無棣城,縣北三十里。相傳即春秋時齊之無棣邑,《管子》所謂「北至無棣」者。隋置縣治此,唐因之。太和二年武寧帥王智興奉詔討橫海叛帥李同捷,遣其將李君謀將兵濟河破無棣是也。宋仍治此。治平中移於今城,即五代周分置保順軍也。《宋志》:「周置保順軍於無棣縣南三十里,宋開寶三年又以滄、棣二州界保順、吳橋二鎮地益之,仍屬滄州。治平中徙無棣縣治保順軍城,仍領軍使是也。」金廢軍。元分其地屬滄、棣二州,而縣治入於棣州。明初改置今縣,又以北直之無棣縣地改置慶雲縣。今詳見北直。
廣武城,《通志》云:「在縣北八十里。相傳漢初李左車所築,因名。」又信城,在縣北十里。志云:韓信下齊時所築城也。今名信城裡。又縣北二十里有龍且城,其地高聳,形勢屹然。
馬谷山,縣北六十里。高三里,周六七里。山半有洞廣二丈餘,深不可測。一名大山。或以爲即古之碣石。似悞。又騮山,在縣北百二十里。一名小山。
無棣溝,縣西北十五里。舊合鬲津河,東入海。唐永徽初,滄州刺史薛大鼎開鬲津河,因疏無棣溝故道,以通濱海魚鹽之利。亦曰無棣河。今淤。餘詳北直滄州。○黃龍灣,在縣北七十里。其水雖旱不涸,下流入海。
鬲津河,在縣北十里。自樂陵縣流入境,合於無棣溝。又覆鬴河,在縣西北三十里。自北直慶雲縣流入境,注於海。又縣北一里有古黃河堤,西抵樂陵,南抵德州,舊爲大河所經,築堤以防泛溢雲。
豆子䴚,在縣東北。故鹹澤也。《隋書》:「平原東有豆子䴚。」攷其地,蓋在平原、勃海、河間三郡之交,負海帶河處也。自黃河南徙,而故址多不可問。志云:豆子䴚在陵縣東。恐悞。今詳見北直靜海縣之鹹水沽。
棗園。縣西北十里。大河東決,嘗漲溢於此。成化二十年伐木爲橋,以便行旅,凡三座,延袤一里餘,謂之棗園橋。又縣東北百八十里有大沽河海口巡司,明初置。

樂陵縣,州西北九十里。西南至德平縣七十里。漢置樂陵縣,屬平原郡,郡都尉治焉。後漢因之。建安中曹操分置樂陵郡。魏黃初中改封曲陽王茂爲樂陵王是也。晉曰樂陵國,劉宋復爲郡,後魏因之。隋初郡廢,以樂陵縣屬棣州。唐初因之,尋改屬滄州。宋仍舊,明初改今屬。編戶五十六里。

樂陵故城,縣南二十里。漢縣治此。晉永嘉初新蔡王騰故將田甄等起兵,斬賊汲桑於樂陵,即此。志云:樂陵縣自唐以徙治不一,宋熙寧中徙縣治於咸平鎮,在今縣東。明朝洪武二年又徙治富平鎮,今縣治是也。
鬲津城,在縣西南。隋開皇十六年析樂陵地置鬲津縣,大業初廢。武德四年平竇建德,又分饒安地置鬲津縣,屬滄州,貞觀初復廢入樂陵。○福城,在縣西北。唐貞元中淄青所置福城戍也。元和十三年橫海節度使程權討李師道,敗之於福城。
屯氏故河,在縣南。《水經注》:屯氏別河又東徑樂陵縣故城北。今堙。又鈎盤河,在縣南十里。自德平縣流入境內,一名般河。今詳見德平縣。○鬲津河,亦在縣南,自德平縣流入境,又東入海豐縣界。
土河,在縣南。自北直寧津縣流入境,又東入州界。又商河,亦在縣西南。自德平縣流入境,又東南入商河縣界。
舊縣鎮。在縣西北三十里,有巡司戍守。

商河縣,州西南九十里。西北至德平縣百里。漢置朸縣,屬平原郡,後漢省。隋開皇十六年置滳河縣,屬棣州。唐因之,貞觀初改屬德州,十七年復故。宋改曰商河,仍屬棣州。今編戶六十八里。

朸縣城,在縣西北。朸音力。漢置縣,文帝封齊悼惠王子辟光爲侯邑,尋立爲濟南王是也。應劭曰:「城在般縣東南六十里。」蓋與德平縣接界,後漢廢。志云:隋置縣於此。○麥丘城,亦在縣西北。志云:即春秋時齊之麥丘邑。《史記•趙世家》「惠文王十九年趙奔將兵攻齊麥丘,取之」,即此城也。
商河,縣南三里。自德平、樂陵縣流入境又東北入武定州境。志云:漢成帝時河水爲患,許商鑿渠以殺其勢,因名。或曰:「宋大中祥符間,以商河爲棣州患,議徙商河,南入大清河,因鑿渠於此。○馬頰河,《寰宇記》:「商河縣北有馬頰河,即九河故道也,今堙。
高橋。縣東南四十里。舊置驛於此。志云:縣有高橋、商河二驛及三岔口、歸化鎮二巡司。今皆革。

濱州[編輯]

濱州,府東北三百五十里。東至海九十里,西南至武定州百里,西北至北直滄州百二十里。

春秋、戰國時齊地,秦屬齊郡,漢屬千乘郡,後漢因之,魏、晉屬樂陵國。劉宋仍屬樂陵郡,後魏因之。隋屬棣州,唐仍舊。五代唐置榷鹽務,漢改贍國軍。周顯德三年升爲濱州,宋因之。亦曰勃海郡。金屬益都路。元亦曰濱州,屬濟南路,明初以州治渤海縣省入。今編戶七十八里。領縣三。
州濱海爲險,魚鹽饒給,固景、滄之屏藩,連遼、碣之形援,蓋海道之噤喉,三齊之戶牖也。
渤海廢縣,今州治。漢濕沃縣地,隋爲蒲臺縣地,唐析置渤海縣,屬棣州。五代周始置濱州治焉。土城周七里有奇。
大營城,州西二十五里。故丁河口也,金人嘗屯兵於此。《元史》:「濱、棣安撫使韓安世敗宋兵於丁河口」,即此地矣。
海,州東北八十里,古千乘海口也。後漢永平中遣王景修治河渠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是也。今大清河會汶、泗諸流俱由此入海。
大清河,州南二十八里。自武定州南經青城縣之北,又東流入境,又東北入蒲臺縣界。○士傷河,在州北。《齊乘》:「士傷河西踰德、棣,東至海,於南北諸河差狹,疑即古之鬲津河。」
秦臺。在州東北二十里,高八丈,周二百餘步。相傳秦始皇東遊,築此以望海。亦曰蒲臺,以是時嘗縈蒲繋馬於臺上也。隋置蒲臺縣,以此名。

利津縣,州東六十里。本渤海縣之永利鎮,金明昌三年置利津縣,屬濱州。今編戶四十里。

官竈城,在縣南。舊爲煮鹽之所。金時嘗屯兵於此,因置城戍守。今遺址猶存。
海,縣東北三十里。產鹽,居民資其利,有豐國、寧海、永阜三場,設官掌之,屬於山東都轉運使司。志云:豐國鎮在縣東北七十里,兼置豐國鎮巡司於此。又寧海場,在縣北三十里。永阜場,在縣東北五十里。
大清河,在縣東。志云:自蒲臺縣北流經青州府高苑縣北,又北經縣東至縣東北以達於海。
鐵門關。縣北七十里。舊置關於此,以控濱海之險。稍東即豐國鎮也。

霑化縣,州西北六十里。西南至陽信縣五十里。本渤海縣之招安鎮,宋慶曆三年升爲招安縣,熙寧六年復省爲鎮。元豐二年復爲縣,屬濱州。金明昌六年改今縣。今編戶二十四里。}}

久山,在縣東北七十里。世傳秦始皇築此山以鎮海口。今有久山鎮巡司。
海。縣東北六十里。濱海有富國、豐國、利國三鎮,亦煮鹽之所也。志云:富國場在縣東七十里,豐國場在縣北七十五里,利國場在縣東九十里。

蒲臺縣,州南三十里。東南至青州府高苑縣四十里。漢溼沃縣地,隋開皇十六年置蒲臺縣,屬棣州。唐武德八年改屬淄州,貞觀十七年還屬棣州。五代周屬濱州,宋省。金復置,元初屬濱棣路,尋屬淄萊路。明初屬般陽府,尋改今屬。編戶五十九里。

溼沃城,在縣東南。漢縣,屬千乘郡,後漢省。曹魏復置,屬樂陵國,晉、宋及後魏因之。後齊省。《地理風俗記》「千乘西北五十里有大河,河北有溼沃城」,即此。
大河故瀆,在縣西南七十里。舊時大河經此入海。
大清河,在縣北一里。自州境東北流經此,又東北入利津縣界。
海,縣東百四十里。海畔有沙阜,高一丈,周迴二里,俗呼關口淀,舊爲濟水入海之處。海潮與濟相觸,故名淀。有井,可食。海潮雖大,淀終不沒,居民於其下煮鹽。
三姑臺。在縣東一里。相傳古貞女蒲氏所築,有三臺並峙,遺址僅存。或以爲即秦蒲縈臺雲。又東十四里曰龍居店,亦曰龍混鎮,相傳宋太祖微時嘗潛寓於此。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