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七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二十七 南直九 太平府 池州府 下一卷▶


太平府[編輯]

  ◇太平府 東至江寧府溧水縣百六十里,南至寧國府百七十五里,西南至池州府四百五十里,西北至和州九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二千五百九十里,至南京百三十五里 。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吳地,後屬越。戰國屬楚。秦屬鄣郡。漢屬丹陽郡。晉屬丹陽、宣城二郡。咸和中,僑立淮南郡 兼僑置當塗縣,治於湖 ,後又嘗僑立豫州 治蕪湖,後或治姑孰,或治於湖。詳州域形勢 。宋為淮南郡。齊嘗置南豫州 州在建康之南,亦曰南州 。梁末,亦為南豫州 治姑孰 。陳因之。隋滅陳,改屬蔣州。唐武德四年,復置南豫州。八年,州廢,改屬宣州。五代時,南唐置新和州於此,尋改雄遠軍。宋開寶九年,改曰平南軍。太平興國二年,改為太平州。元為太平路。明初,改為太平府,直隸京師,領縣三。今仍曰太平府。

  府控據江山,密邇畿邑。自上游來者,則梁山當其要害;自橫江渡者,則採石扼其咽喉 梁山、採石,詳見前名山,即府境形勝也 。金陵有事,姑孰為必爭之地。東晉以後,嘗謂京口為北府,歷陽為西府,姑孰為南州,而南州關要,比二方為尤切,地勢然也。王應麟曰:太平,江津之要害也。左天門,右牛渚,鐵瓮直其東,石頭枕其北,襟帶秦淮。自吳迄陳,常為巨屏。

  當塗縣 附郭,漢丹陽縣地。晉太康三年,分丹陽置於湖縣。咸和中,以江北當塗流民南渡者眾,乃于于湖僑立當塗縣及淮南郡。隋罷淮南郡。徙當塗於姑孰,屬蔣州。唐初為南豫州治,州廢,以縣屬宣州。乾元以後,縣屬昇州。南唐屬雄遠軍。宋屬太平州。今編戶一百六十九里 。

  ○姑孰城 今府治。漢丹陽縣地也。迫臨江渚,商賈湊集,魚鹽所聚。東晉時,置城戍守,並積鹽米於此,城南臨姑孰溪,因曰姑孰城。咸和二年,歷陽內史蘇峻據郡叛,使其將韓晃等襲陷姑孰,取鹽米。興寧二年,桓溫自赭圻移鎮姑孰。咸安二年,桓沖為豫州刺史,戍姑孰。宋元嘉三十年,武陵王駿討元兇劭,至南洲,降者相屬,即姑孰城南也。又大明七年,校獵於姑孰。齊永明十一年,宜都王鏗為南豫州刺史,鎮姑孰。東昏侯末,蕭衍前軍至蕪湖,監南豫州事申胄棄姑孰走。衍進據之,既而齊主寶融自荊州東至姑孰,禪位於梁。梁承聖初,王僧辨等討侯景,至姑孰,賊將侯子鑒敗走。隋開皇九年,伐陳,韓擒虎自橫江濟採石,攻姑孰,半日拔之,尋移當塗縣治此。後因之。《志》云:當塗城舊跨溪水上,唐元和中築,周十五里,東西置水門,曰上下柵。張舜民曰:姑孰溪舊經太平州城內。陸游曰:姑孰城在當塗北。今州城正據姑孰溪,溪亦名姑浦。《江源記》:姑浦口南岸立津,以譏行旅。是也。宋建炎中,郡守郭偉築新城,減舊城三之二,限溪流於城外,西入江,後屢經修築。寶慶二年,更置南北二水門,又增瓮城一。紹定中,復修城浚濠,環城為備。元仍舊址。明初克太平,既而陳友諒來爭,城西南俯瞰姑溪,友諒乘水漲,以巨舟薄城,士卒緣舟尾而上,城遂陷。友諒敗,常遇春駐守,乃改築今城,南距姑溪三十餘步,城遂完固。有門五,南面門二,左曰南津,右曰湖孰,東面曰行春,西面曰澄江,北面曰清源。城周六里有奇 。

  於湖城 在府南三十八里。漢丹陽縣地。三國吳為督農校尉治。晉太康二年,始立於湖縣,屬丹陽郡。太寧初,王敦自武昌移鎮姑孰,屯於湖。咸和初,僑置淮南郡於此。宋大明六年,以淮南郡併入宣城郡,移宣城郡治於湖,又南豫州亦治焉,尋復為淮南郡治。隋省郡,又並縣入當塗。杜佑曰:當塗城即姑孰城,於湖故城在其南雲。又丹陽城,在府東北八十里,與江寧府接界。今為丹陽鎮,詳見前 。

  ○採石山 府西北二十五里,濱江為險。昔時自橫江渡者,必道採石趨金陵。江津襟要,此為最沖。亦曰採石圻。《志》云:採石以昔人採石於此而名,其石突出江中,渡江者繇此登躋。今為採石鎮,置採石巡司及採石驛。又南里許曰牛渚山,亦曰牛渚圻。俱見前名山採石 。

  博望山 府西南三十里。亦曰東梁山,與和州西梁山夾江對峙,石磯北出,江流激射,亦謂之梁山磯。又名天門山,亦曰蛾眉山。詳見前名山梁山 。

  白璟山 府東五里。本名楚山,晉桓溫游此,奏《白之歌》,因改名焉。登其上,則群山環列,江湖縈帶,稱為佳勝。或謂之蒲山。《南宋書》:大明七年,巡於湖,至蒲山。即此山矣。○黃山,在府西北五里,一名浮丘山。山有劉宋時離宮及凌敲台、懷古台,並浮圖在焉。《志》云:凌敲台周五里一百步,高四十丈。又金山,在府北十里,昔時出銅,與金類,古所謂丹陽銅也 。

  龍山 府南十里。桓溫嘗以九日與僚佐游宴於此,陳宣帝謂「郡之形勝,牛首北臨,龍山南指」者也。《金陵志》云:山在建康西南九十五里,周二十五里,高百二十丈,稍南為九井山,相傳桓溫所鑿。晉元興二年,桓玄築禪位壇於九井山北,即此。伏滔《北征記》:九井山五井已堙,四井通大江 。

  青山 府東南三十里。一名青林山。唐武德七年,李孝恭等討輔公┙敗其兵於蕪湖,公┙遣舟師屯博望山,復遣其將陳正通將步騎屯青林山,既而孝恭敗公┙梁山之兵,博望、青林二戍皆潰。明初,太祖入和陽,元人置戍守於此。《志》云:山綿亙甚遠,周八十里。唐天寶十二載,改名謝公山,以齊宣城太守謝眺居此。山頂有池及井,皆以謝公名也。宋郭祥正詩:重岡復嶺控官道,北望金陵真國門。是矣。○石城山,在府東二十里,有石環繞如城,因名 。

  褐山 府西南三十五里,臨大江。亦曰曷山,稍東即東梁山也。唐光啟三年,楊行密自廬州謀取宣州,州帥趙遣兵屯曷山,行密擊敗之。天復二年,馮弘鐸據昇州,引樓船兵襲宣州,楊行密將田κ帥舟師逆戰於曷山,大破之。三年,田κ以宣州叛,行密使李神福攻κ,破之於曷山。張舜民《郴行錄》:褐山磯在大信口稍西南,去蕪湖縣四十餘里。是也。宋紹興二年,命沿江岸置烽火台,當塗之褐山,其一處雲 。

  馬鞍山 府西北三十五里慈湖港口。《江防考》:山至江寧之烈山三十五里,至江寧鎮四十五里馬鞍,而東北五里即江寧接界之慈姥山也。又望夫山,亦在府西北四十里。《志》云:山周五十里,高百丈,正對和州城樓。○橫望山,在府東北六十里,與江寧府接界,亦曰橫山,《志》云:即春秋時楚子重伐吳所至之衡山也 。

  ○大江 府西北五里。《江行錄》:大江自繁昌縣西三十里荻港驛入府界,與池州府接境,過縣北,折而東北流,有宗三廟,為沿江要地。又東至蕪湖縣,去繁昌凡百里。又東北四十里為東梁山,又東北四十里至采石磯,又東北六十里即江寧鎮也。梁承聖初,王僧辨討侯景至姑孰,景將侯子鑒度南洲,於岸挑戰,又以舟舟載戰士。僧辨麾細船令退縮,留大艦夾泊兩岸,子鑒之眾謂水軍欲退,亟出趣之,大艦斷其歸路,合戰江中,賊軍大敗。《宋志》:郡濱江為險,牛渚、天門最為形勝,誠東南之巨鎮也 。

  丹陽湖 府東南七十里。舊《志》云:應天、廣德、徽、寧境內之水,匯而為三湖,曰石臼,曰固城,曰丹陽,而丹陽最大,東西七十五里,南北九十里。其一支自蕪湖縣入江,又分為別流北過大信,經天門山入江;其一支接溧水縣境,合諸溪港之水,北會姑孰溪,經府南北,過江口渡,又北過黃山渡,出抵采石磯,入大江。俗以蕪湖之流為南股,當塗之流為北股。其上源詳見江寧府高淳縣 。

  姑孰溪 在府南二里。自丹陽湖引流而北,合支流諸水,匯為姑孰溪,亦謂之姑浦。又西過鼉浦,經城南,謂之南洲津。又西北至府西五里之江口渡,復北經黃山渡,又北歷牛渚、采石磯,至寶積山,入於大江。《志》云:採石之北,即寶積山,舊有取銅坑,因名 。

  大信河 府西南二十五里。大江自天門山南釃為夾河,曰大信,下達採石入江,亦謂之南浦。劉宋孝建初,江州刺史臧質以南郡王義宣叛,與王玄謨相拒於梁山,質遣其黨龐法起將兵趨南浦,欲自後掩玄謨,垣護之擊破之。梁承聖初,王僧辨等討侯景,至蕪湖,景將侯子鑒據姑孰南洲以拒之。景遣人戒子鑒曰:西人善水戰,宜結營岸上,引船入浦。浦即南浦。胡氏曰:今大信港也。《志》云:大信河自蕪湖白岸湖分流,北過梅塘何,墓山之間,西過馬鞍山,又西過大信下鎮,會龍山港入江。今有大信巡司,亦曰東梁山巡司,置於府西南大信河口之大信鎮。又匾檐河,在府西七里,亦曰古檐河,自大信河分流入江,亦有匾檐渡 。

  新河 府北二十五里。亦曰採石。《河志》云:在採石鎮西,牛渚磯東。宋慶曆中,以牛渚磯控江流之沖,水勢湍激,為舟楫害,乃開新河於磯後,南接夾河,北達大江,舟行遂得安濟。○黃池河,在府南六十里,東接固城湖,南至黃池鎮,與宣城縣分中流為界,西接蕪湖縣河入大江。唐大順二年,楊行密保宣州,遣將劉威等擊賊將孫儒於此,為儒所敗。又天復三年,田κ據宣州叛楊行密,行密將台敗κ於黃池,是也 。

  慈湖水 府北六十三里。《志》云:舊有湖,後湮,其餘水流入大江。《江行記》:自建康溯江而上,過白土磯,入慈湖夾。是也。吳將笮融嘗屯兵於此。晉咸和中,蘇峻以歷陽叛,庾亮使司馬流將兵據慈湖以拒峻,峻遣其黨韓晃襲殺流。咸康初,以石虎南遊,分命諸將屯慈湖諸處。梁太清二年,侯景以壽陽叛兵至慈湖,建康大恐。明初,徐達等破陳友諒於此。《元志》:慈湖接江寧縣界,有巡簡寨,今廢。○蕪湖水,《志》云:在府西南八十里,源出丹陽湖,西北流入江。漢末,嘗於湖側置縣雲 。

  青堆沙 在府西南二十里。或曰即青墩也。梁敬帝初,徐嗣徽召齊兵犯建康,陳霸先召周文育於湓城,嗣徽列艦青墩,至七磯,以斷文育歸路,尋為文育所敗。《志》云:今蕪湖縣南有青墩河,亦曰青墩沙 。

  ○陵口戍 在府北三十里。或謂之東陵口。晉咸和中,蘇峻自歷陽濟橫江,登牛渚,軍於陵口。胡氏曰:在牛渚之東北,亦江濱戍守處 。

  黃池鎮 府南八十里,道出寧國府。有黃池公館。《志》云:府東南二十五里有楊家渡,又東南與固城、丹陽諸湖相接。此為濱湖津要之所。○薛鎮,在府東二十里。又東二十里為博望鎮,道出溧水縣 。

  襄城橋 府北二里。明初,太祖伏兵於此,擒元將陳先。《志》云:府城南有南津橋,亦曰上浮橋;城西南又有彩虹橋,亦曰下浮橋,俱跨姑孰溪上 。

  蕪湖縣 府西南六十五里,西至廬州府無為州百三十里,西南至寧國府南陵縣百十里。春秋時為吳之鳩茲邑。漢置蕪湖縣,屬丹陽郡,以地卑蓄水,而生蕪藻,因名。後漢因之。晉咸和四年,嘗為豫州治。寧康初,僑立上黨郡及襄垣縣,寄治蕪湖,尋改蕪湖為襄垣。宋、齊因之,屬淮南郡。隋省襄垣入當塗。唐為蕪湖鎮。大順中,楊吳復置蕪湖縣屬昇州。宋初屬宣州。太平興國三年,改屬太平州。縣無城,編戶三十五里 。

  ○蕪湖城 縣東三十里,古鳩茲也。《左傳》襄三年,楚子重伐吳,克鳩茲。漢置蕪湖縣於此,一名祝松,亦曰祝茲。呂后時,封徐厲為祝茲侯,或以為松茲也。後漢仍置蕪湖縣。後漢建安初,孫策破劉繇,太史慈遁蕪湖山中,自稱丹陽太守。十五年,孫權迎周瑜之喪於蕪湖。皆此城也。後又使陸遜屯於此,先主嘗謂權曰:江東形勢,先有建業,次有蕪湖。是矣。吳黃武初,徙縣於今治。杜預曰:鳩茲,今皋夷也。《地誌》以為皋慈。今縣東四十里有鳩慈港。自晉以後,皆仍吳治。蕭子顯曰:蕪湖浦水南入,亦為險要。晉大興五年,王敦舉兵武昌,東逼建康,至蕪湖。咸和二年,宣城內史桓彝以蘇峻作亂,起兵進屯蕪湖,為峻黨韓晃所敗,晃遂進掠宣城。咸康初,石虎南遊,命諸將列戍蕪湖。梁承聖初,王僧辨等討侯景,至蕪湖,景將張黑棄城走。陳天嘉初,王琳東下,至柵口,侯景督諸軍御之於蕪湖。唐武德七年,李孝恭破輔公┙之兵於蕪湖,進拔其梁山等鎮。又天復三年,淮南將田κ以宣州叛,行密遣李神福自鄂州還軍擊之,κ使其將郭行將水軍屯於蕪湖,以拒神福,行密使台將兵應之。蓋濱江鎮戍,蕪湖實為要衝也。今商旅駢集,明天啟中,置榷關於此 。

  上黨城 在縣西南五里。東晉太元中,以上黨流民僑置上黨郡及襄垣縣,後省郡為上黨縣,屬淮南郡。宋元嘉九年,又省上黨縣入襄垣。○王敦城,在縣東一里,敦移鎮姑孰時所築城也。陸游曰:蕪湖即於湖,並大江有王敦城,氣象宏敞。《晉春秋》《北魏書》皆言敦屯蕪湖,故游疑以為即於湖也 。

  ○戰鳥山 縣西南五里大江中。舊名孤圻山。相傳桓溫鎮姑孰時嘗屯於此,夜中宿鳥驚啼,溫疑為官軍至,因名。梁王僧辨等討侯景,自江陵東下,軍於大雷,景將侯子鑒方攻齊合肥,不下,還至戰鳥,西軍奄至,懼奔淮南,即此。隋、唐間,建靈山寺於此,因改曰靈山,亦曰戰鳥圻。胡氏曰:淮南即姑孰也。又西南二里大江中有梟磯山。梟,老蛟也。磯南有石穴,廣一丈,深不可測。《志》云:磯高千丈,周九畝有奇,往來者皆經其下。磯之西即無為州界也。大雷,今安慶府望江縣 。

  赭山 縣東北五里。《志》云:其山丹赤,漢丹陽郡蓋以是山名。又驛磯山,在縣北八里,臨大江。南唐時,嘗設館驛,列市肆於此。○荊山,在縣東十六里,有大小二荊山,小荊山在大荊山之東,有岩石之勝 。

  七磯 縣西北十五里。梁末,徐嗣徽引齊兵據蕪湖,列艦於青墩,至七磯,以斷周文育湓城還建康之路,即此。一名磧磯 。

  ○大江 在縣西五里。上至河口鎮接繁昌縣界,下至褐山磯接當塗縣界,凡四十里,與和州對境 。

  中江 在縣南。《漢志》注云:中江在縣西南,東至陽羨入海,今縣河東達黃池,入丹陽、石臼等湖,至銀林堰,乃中江故道也。蘇、常承中江下流,常病漂沒,及五堰築,而中江不復東,宣、歙之水,皆繇縣西以達於江。《志》云:今長河在縣南半里,源出廣德、宣州之間,過縣前西行,稍北五里注於大江。蓋即丹陽湖之導流大江處,古所云中江者也,《宋史》:宣和七年,詔太平州判官盧宗原開江東古河,自蕪湖繇宣溪、溧水,至鎮江,渡揚子,趣淮汴,免六百里江行之險。蓋亦循中江故流,而東北達於大江雲 。

  魯明江 縣南三十餘里。其上源即寧國府境內之青弋江也,昔嘗穿港以釃丹陽湖,余水匯於石危渡,西北注大江,流遂深闊。亦曰魯港。相傳舊有魯明仲者居此,因名。《十國記年》:孫儒與楊行密爭宣州,行密將台於魯江作五堰,以輕舟給行密食。五堰蓋在魯明江上源,即今高淳縣之東壩矣。又宋末,賈似道軍於魯港,為元人所敗。今有河口鎮巡司,在縣西南,與繁昌縣接界 。

  櫓港河 在縣南。源亦出徽寧境內,流入縣境,西注大江。今縣西有魯港驛 。

  天城湖 縣東南十里,亦丹陽湖下流所匯也。其溢入處,為荊港,一名天聖。又東有白岸湖,與當塗縣接界 。

  ○石危市 縣南三十五里有石危渡。《志》云:渡闊五里,即魯明江之上流也。晉咸和中,桓彝嘗屯兵於此,以拒蘇峻。又縣東四十里有鳩茲渡,在鳩茲港口,因名 。

  繁昌縣 府西南百六十里。西南至池州府銅陵縣百里,東南至寧國府南陵縣八十里,西北至無為州百七十里。漢春縣地,屬丹陽郡。晉屬宣城郡。東晉僑置襄城郡及繁昌縣。太元中郡廢,縣屬淮南郡。宋、齊因之。梁末置南陵郡。陳置北江州。隋州廢,又並縣入當塗。南唐始復置繁昌縣,屬昇州。宋初屬宣州。太平興國三年,改屬太平州。舊治在今縣西北四十里,明景泰末,始遷今治。縣無城,今編戶十二里 。

  ○春城 在縣西南,漢縣,屬丹陽郡。晉屬宣城郡。元帝初,嘗僑置襄城郡於春縣境,封子裒為襄城郡公。成帝時郡廢。寧康初,改為陽縣,後廢。宋白曰:春城在南陵縣西北一百五十里 。

  赭圻城 縣西南十里,三國吳所署赭圻屯也。晉哀帝召桓溫入朝,至赭圻,有詔止溫,溫遂築城居此。溫表云:春縣赭圻城在江東岸,臨江西當濡須口二十里,距建康宮三百里,南有聲里,北有高安戍,請城其地,是也。宋泰始二年,晉安王子勛舉兵江州,其將孫沖之為前鋒,據赭圻。沈攸之等自虎檻洲進攻,大破之,尋拔赭圻。建安王休仁自虎檻洲進屯於此。梁置南陵縣及郡治赭圻城。陳置北江州於此。隋、唐時為鎮戍,土俗至今稱為故縣城 。

  ○磕山 縣南十里。上有龍池,大旱不竭。一名孤圻山,又名蜃居山。《志》云:山在江中。又鳳凰山,在縣西南二十里,下臨荻港,有珠金沙。宋末,賈似道與蒙古相拒,嘗駐珠金沙,走還揚州 。

  老山 縣東北三十里。有三峰並秀。亦作姥山。或曰姥山,蓋縣西南江濱小山也。沈攸之破孫沖之於赭圻,追至姥山而還。又子勛將陶亮屯鵲洲,於姥山及諸岡分立營寨,及沖之敗,亦各散還。沙洲移徙,姥山淪入江中矣。胡氏以為即巢湖中之姥山,似誤。○隱靜山,在縣東南七十里,五峰環峙,泉石甚勝。又縣東有浮丘山,有二峰及浮丘洞,又有龍池諸勝。一名隱玉山,相傳浮丘翁隱於此 。

  馬仁山 縣南六十里。舊名馬人山,唐貞元中改今名。上有五峰及岩池泉石之勝。山之西麓,即池州府銅陵縣界。○大陽山,在縣西,其相接者為小陽山,有龍池,雖旱不竭。山之西麓盡於江中,有板子磯,一名返秦磯 。

  三山磯 縣東北四十里,臨江濱。有巡司戍守。上至荻港巡司七十里,下至蕪湖縣河口鎮巡司三十里,為濱江戍守之處。又縣西北有黃石磯,瀕大江,多黃土巨石,因名 。

  ○大江 縣北十五里。上自荻港胭脂夾,與池州府銅陵縣接界,下至河口鎮,與蕪湖縣接界,凡百餘里。與無為州及和州對境。江面廣闊,凡數十里,中有洲,曰楊夾沙鎮 。

  荻港 縣西南二十里。自池州府銅陵縣流入境,注於大江。東岸與赭圻城相屬,西對無為州,乃江流之險要。今縣西北四十里有荻港鎮,置巡司戍守,兼設荻港驛及河泊所於此。○上峨橋河,在縣南,源出浮丘山,接縣東之苧田港,又西接蒼龍洲,下流注於江 。

  小淮水 在縣東六十里。自寧國府南陵縣流經縣境,入蕪湖縣界,會於石危渡,為魯港之上源 。

  濃湖 在縣西南三十里。宋泰始二年,沈攸之破赭圻,子勛將袁覬等軍於鵲尾,與攸之相拒於濃湖,張興世請帥奇兵潛出濃湖之上,奪其錢溪,攸之等因進攻濃湖,以綴覬等之兵,是也。今湖已湮廢。《志》云:縣西南二十餘里有官莊湖,即荻港支流所匯也。或以為濃湖之餘浸 。

  虎檻洲 縣東三十五里。宋泰始二年,晉安王子勛舉兵江州,詔建安王休仁督諸軍討之,休仁軍南州,使沈攸之將兵屯虎檻,既而兗州刺史殷孝祖入援,詔引軍向虎檻,休仁亦自南州進屯焉。陳天嘉元年,王琳伐陳,自湓城至柵口,陳將侯自蕪湖進軍虎檻洲,琳亦出船列江西,隔洲而泊,及戰,為所敗。柵口,見和州柵江 。

  鵲尾洲 縣西南大江中。《左傳》昭五年,吳敗楚人於鵲岸。杜佑曰:南陵大江中有鵲洲,即古鵲岸也。宋泰始二年,晉安王子勛舉兵江州,遣其將陶亮軍於鵲洲,前鋒孫沖之軍於赭圻,既而亮以台軍屢捷,召沖之還鵲尾。又劉胡自尋陽率眾繼至,與舊兵合十餘萬軍鵲尾。尋又以袁覬督征討諸軍,帥樓船千艘,戰士二萬,來入鵲尾,是鵲尾即鵲洲也。今江中有數洲,其大者為楊夾沙鎮,或以為即古之鵲尾雲 。

  ○南陵戍 在縣西南,下臨江渚。胡氏曰:六朝時,江州東界盡於南陵。蓋濱江津要處,非今之南陵縣。晉陶侃領荊、江二州刺史,自南陵迄於白帝,數千里路不拾遺,謂南陵也。義熙六年,盧循攻建康,不克,南還尋陽,留其黨范崇民將五千人據南陵。宋孝建初,臧質以南郡王義宣叛,自江州趣建康,殿中將軍沈靈賜將百舸破質前軍於南陵。梁亦置戍於此。承聖初,王僧辨討侯景軍於大雷,遣前軍侯填襲南陵、鵲頭二戍,克之。宋白曰:南陵戍去今宣州南陵縣百三十里。梁武因舊戍置南陵縣,本治赭圻城,亦非今之南陵雲。鵲頭,今見銅陵縣 。

  黃滸鎮 縣西南三十里。滸,一作火。有黃火河,匯於荻港。又新林鎮,在縣東南三十里。○縣市鎮,在縣西四十里,稍北即舊縣治也。《志》云:舊縣治後山絕頂,上有縹緲台,下臨大江,與濡須津相對。宋熙寧中,易名曰表里江山台 。

附見:

建陽衛 府治西南,洪武三十五年建 。

池州府[編輯]

  ◇池州府 東至寧國府三百二十里,南至江西饒州府浮梁縣三百八十里,西南至江西九江府五百五十里,西至安慶府百二十里,東北至太平府四百五十里。自府治至江寧府五百五十里,至京師三千一百五十里 。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吳地,後屬越,越滅屬楚。秦屬鄣郡。漢屬丹陽郡。晉屬宣城郡。宋、齊因之。梁屬南陵郡。陳屬北江州。隋屬宣州。唐武德四年,置池州。貞觀初廢,仍屬宣州。永泰初復置,亦曰秋浦郡 《志》云:時割宣之秋浦、青陽,饒之至德,置池州 。唐末,屬於楊氏。南唐曰康化軍。宋仍曰池州 紹興初,嘗移江南東路治此。旋還建康 。元曰池州路。明曰池州府,直隸京師,領縣六。今仍曰池州府。

  府襟帶江山,控扼肥、皖,居金陵之上游,當江濱之孔道。或自鄱陽而北出,或自淮南而南指,可舟可徒,郡亦設險之所也。宋取江南,以戰艦先取其池州,而後步騎從採石南渡。金陵藩屏,豈惟安慶為要地歟?

  貴池縣 附郭。漢置石城縣,屬丹陽郡。晉屬宣城郡。梁屬南陵郡。隋平陳,縣廢。開皇十九年,改置秋浦縣,屬宣州。唐為池州治。五代時,楊吳改曰貴池。宋仍為池州治。舊府城周七里有奇,今周十四里有奇,為門七。編戶三十九里 。

  ○石城廢縣 府西七十里,地名鐵店,亦曰倉埠潭。漢縣治此。《志》云:以東西兩石山夾河如城而名。後漢建安四年,孫策西擊黃祖,行及石城,尋以程普為丹陽都尉,屯石城。其後孫權封韓當為石城侯,邑於此。自晉以後,皆曰石城縣。《水經注》:江水自石東入為貴口。是也。隋縣廢,尋改置秋浦縣於石城故址。唐因之。楊吳徙秋浦於貴池,因曰貴池縣,即今治 。

  虎林城 《志》云:在石城東十五里。孫權封子休為琅邪王,鎮虎林城,是也。《括地誌》:孫吳時虎林為戍守處,置督於此。太平二年,孫琳遣朱異自虎林襲夏口,至武昌,夏口督孫壹奔魏,蓋沿江西上也。又有南太原城,《志》云:即故石城,梁初置太原郡於此,大同中廢。今建德縣,亦有太原城 。

  ○齊山 府南三里。山有十餘峰,其高齊等,因名。周必大《記》曰:唐刺史齊映所嘗游也。山周圍二十里,岩洞三十,有二泉,大小十一亭,台二十餘,其九頂洞,亦曰翠微寨。山蓋與九華之勝,並擅江南。其西有湖,亦曰齊山湖,中有小山,曰珠兒山,一名石洲。○六峰山,在府南二十里,有六峰競秀。其相近者曰萬羅山,以圓峰孤突,群山羅列而名。又南二十里,曰大樓山,孤撐碧落,若空中樓閣然 。

  五山 府東南六十五里。孤峰獨出,其下散為五支,聯絡相屬,巍然為群山之長。又三十六山,在府南七十里,雲峰六六,上插晴空,與九華競秀。又南十里曰七井山,上列七峰,湧泉七穴,山險峻,四時多寒。○碧山,在東十里瀕湖,蒼崖翠,倒影沉碧。稍南曰石壁山,以形如削壁也。又渚湖山,在府東南四十里,絕頂有田,淵泉旁出,澄泓如練,蒹葭魚鷺,若渚湖然,其田歲無旱憂。又鐵券山,在府東六十里。《志》云:黃巢就降,受鐵券於此 。

  黃龍山 府北五里。濱大江,有望江亭。稍西曰鎮山,瀕池口河。○百牙山,在城東北半里。《志》云:府治主山也。東麓曲水旋繞,曰落蓬灣。相傳貨舟輳泊於此,牙行百人登隴,以平其直,因名,上有浮屠 。

  大雄山 府西南三十里。群峰排戟,雄峙一隅。又府西三十里有大山,地名黃花坦,其東五里曰龜峰山,皆瀕後湖。又專景山,亦在府西二十五里王家汊之右,俗呼磚井山,崇巒拱揖,支隴環伏,湖水搖光,茭荷交映,擅一方之勝。○白面山,在府西南六十里,雪崖拱北,如傅粉然,下有白面渡。又西南十里曰郎山,一名和龍山,下有玉鏡潭。又秀山,在府西南九十里,疊嶂如屏,煙蘿延蔓,下有倉隼潭,行旅往來,濟渡於此。《志》云:府西南七十五里有水車嶺,陡峻臨淵,奔流衝激,若桔槔聲 。

  全山 府西南百二十里。峰巒周匝,拱抱如環。又西南二十里曰城山,以山勢周遭如城也。羅友賢寨址存焉。其相近者曰高明山,有高明洞,甚宏敞。《志》云:山在城西南百四十五里。○西岩山,在府西南百五十里。高萬仞,周數十里。其相接者曰魚載山,石壁斷崖三級,每級寒潭淵澈,湧泉飛瀑,中有石如魚,一名鯉魚載山。又靈山,在府西南二百里,山巔有田百畝,水泉四時不竭 。

  ○大江 府北五里。自湓浦而來,至東流縣西香河口而入府界,過縣北,至吉陽河,凡六十里。又六十里至雁汊鎮北,折而東六十里至李陽河。又二十里為烏沙夾,又四十里至池口,又東為麻布蓼、梅根、五埠溝,凡六十里而至大通河,又東則銅陵縣也。自銅陵稍折而北為丁家洲,為錢家灣,為胭脂夾,為荻港,凡八十里接太平府繁昌縣界,對境則安慶府桐城縣至無為州也。東西幾四百餘里。舊《經》云:自馬當順流而界繁昌橫江,凡五百里,府境諸水,悉流入焉。《宋史》:宣和六年,前太平判官盧宗原言:池州大江,乃上流綱運所經,其東岸皆暗石,多至二十餘處,西岸則沙洲,廣二百餘里,俗謂之拆船灣,言舟至此必毀拆也。今東岸有車軸河口沙地四百餘里,若開道入杜塢,使舟經平水徑出池口,可避二百里風濤拆船之險,請措置開修。從之。《志》云:今近府之洲曰古夾、曰鳥落、曰官、曰新、曰上荷葉、曰武梁,其磯曰攔江、曰羅漢、曰黃龍、曰劉婆,皆濱江相接雲 。

  池口河 城西五里。一名杜塢河。《志》云:城西四里有杜塢山,以唐杜牧嘗游此而名,河經其下也。又有鎮山,在城北五里,濱池口江,便民倉置於此。亦謂之貴池。源有五,一出石埭縣西之櫟山,一出府西南百八十里之古源山,亦曰源頭山。一出氵考溪,一出石嶺,一出東源,眾流會於秋浦,匯於府西南七十里之玉鏡潭。又迤邐數十里鍾為谷潭,決為炭埠港,注於杜塢,過鎮山入池口河以達大江。亦謂之貴口。宋泰始二年,尋陽王子勛舉兵江州,遣其將劉胡等軍於鵲洲。既而台軍張興世營於錢溪,胡等糧運中絕。乃遣沈仲王步趣南陵,載糧數十舫至貴口,不敢進,興世遣壽寂之等擊敗之,即此。張舜民曰:自銅陵舟行六十里至梅根港,又五十許里至黃池口。是也。唐以此名州。今有池口巡司,置於濱江黃龍磯上 。

  清溪河 在城南。源出西南之氵考溪及石嶺,與棠溪峽川之水交於白洋,匯於江祖潭,注於上清溪,沿流與上洛嶺水會,繞於平天湖,涌於黃沙灘,過齊山湖,瀉於濟川橋,激於響水灘。又一源出縣東南二十里大朴山,俗名太婆山,注於白沙河,折於蝦湖,繞於東塘湖,合三水下流至下清溪達江,亦曰清溪口。《志》云:峽川在城南三十里 。

  梅根河 府東四十五里。其源一出九華山,瀉於五溪橋,過黃屯,至府東四十里之鬥龍山,沿流至府東五十五里之五埠河;一出太婆山,瀉馬衙橋,繞龍潭,與九華之流合,交於雙河,又北達大江。亦曰梅根港。港東五里即梅根監,歷代鑄錢之所,有錢官司之,故梅根港亦曰錢溪。宋泰始二年,晉安王子勛舉兵江州,遣其將袁覬等與沈攸之相拒於濃湖,張興世言於攸之曰:「錢溪江岸最狹,去大軍不遠,下臨回γ,船下必來泊岸,又有橫浦,可以藏舟,千人守險,萬兵不能過也。若以奇兵數千,潛出其上,因險而壁,見利而動,使賊首尾周皇,進退疑阻,中流既梗,糧道自艱。制敵之奇,莫過於此。」攸之從之。興世遂率輕舸過鵲尾,夕宿景洪浦,潛遣別將黃道標,帥七十舸徑趣錢溪,立營寨,引兵進據之。劉胡自鵲尾來攻,船入回γ,為興世所敗。胡氏曰:梅根港有鑄錢監,故亦曰錢溪。回γ者,旋流為回,伏流為γ也。又為梅根渚。齊武帝云:昔經樊鄧役,阻潮梅根渚。即此矣 。

  李陽河 府西六十里。源引大江,以江流之消長為盈縮,本名李王河,以李、王二姓居其地也。自河口出江中,有石,槎牙橫突,為欄江、羅汊二磯,奔流激盪,為運道患。五代晉時,南唐發運使周湛役三十萬夫作支流,以避其險,自是往來無覆溺之患,謂之新河。其後江面日開,磯勢頗安,而支流頗侵齧民田。明正德十一年,遂塞新河。《志》云:李陽河亦濱江要地也。宋德初,元兵犯池州,游騎至李陽河。今設李陽驛及巡司,有官兵戍守。○黃湓河,在府西九十里。其源一出府西百里之西溪;一出建德縣境內之良禾、烏沙嶺,合於雙河,播於東流境內之張家灘,沿於坦埠;一出縣西南百二十里之祖山,繞於唐田,注於石龍潭,會於沙山,達大江 。

  大通河 府東北八十里,接銅陵縣界。其源自青陽者四,一出九華山,一出分流嶺,一出黃櫱嶺,經木竹潭,一出水龍山,經雙河,會於管埠;自銅陵者三,一出梅沖山,一出伏牛山,一出天門山,會於車橋河,與諸水交於將軍潭,為大通河,流入江。今有大通巡司,屬銅陵縣 。

  秋浦 在府西南八十里。長八十餘里,闊三十里。《志》云:池口河自石埭縣之櫟山,西流為管公明溪,歷龍鬚河,會於秀山之蒼隼潭,過白面渡,匯為秋浦,四時景物,宛如瀟湘洞庭,繇池口入江 。

  查村堰 府西南百五十里。受諸山溪之水,引流溉田百餘頃。又黃荊堰,在縣西南八十里,亦受諸泉澗水以溉田。《志》云:府西南有東坑泉,出府西毛嶺北,初僅濫觴,其流漸大,匯於玉鏡潭。泉脈所及,引流作堰者,凡一十五所 。

  ○梅根監 府東五十里。亦曰梅根冶。自六朝以來皆鼓鑄於此。張興世營於錢溪,劉胡使陳慶引舸三百攻之,軍於梅根,即此。《唐志》南陵縣有梅根鎮,今為梅根港,蓋其地舊屬南陵也。宋至道三年,以池州錢監為永豐監,或曰即故梅根監 。

  烏石山寨 府西南百里。唐永泰初,劇賊方清等聚兵於此,絕江為患,議者始置池州於秋浦,以厄要害,是也。又城山寨,在府西百三十里。元末,建德土豪羅友賢聚眾保障,遂為亂。至正二十年,我師取建德,以友賢歸。二十二年,友賢復據城山寨以叛,欲通張士誠,杭、歙震動,既而徐達等討平之。又峽山寨,在府西。宋開寶七年,曹彬伐江南,收峽山寨,進克池州,是也 。

  黃屯 府東南九十里。《志》云:唐乾符中,黃巢嘗屯此,因名。有黃屯堰,稍東二里有石岡,即鐵券山也。○楊梅坦,在府西九十里石嶺鎮。其地多楊梅,唐置楊梅館,宋改為驛,今廢。又石墨驛,舊在城東五十里,今廢 。

  青陽縣 府東八十里,東北至寧國府南陵縣百十里,北至銅陵縣九十里。漢陵陽縣地,三國吳臨城縣地。隋秋浦縣地。唐天寶初析置今縣,屬宣州,以在青山之陽而名。永泰七年,改屬池州。楊吳時,升縣為勝遠軍。南唐復舊。宋仍屬池州,縣無城。今編戶十七里 。

  ○臨城廢縣 縣南五里。孫吳赤烏中,析陵陽、石城二縣地置,屬丹陽郡。晉屬宣城郡。宋、齊因之。梁屬南陵郡。隋廢。今為臨城鎮 。

  陵陽廢縣 縣南六十里。漢縣,屬丹陽郡。孫策討祖郎於陵陽,擒之,是也。晉屬宣城郡。咸康二年,避杜後諱,改曰廣陽。宋、齊因之。隋改曰南陽,避煬帝諱也,尋廢入涇縣。唐武德三年,仍置南陽縣,屬猷州。八年,又廢。猷州,見寧國府。涇縣,今為陵陽鎮 。

  ○九華山 縣西南四十里。舊名九子山。山有九峰如蓮華,唐李白游此,改今名。高千仞,周百八十里,峰之得名者四十有八,岩十四,洞五,嶺十一,泉十七,原二,其餘台、石、池、澗、溪、潭之屬,以奇勝名者甚多。江南名山,九華其最也。唐龍紀初,楊行密圍趙於宣州,兄乾之自池州趣救,行密使其將陶雅逆擊之於九華,敗之,遂取池州。明初,常遇春守池州,陳友諒來攻,遇春伏銳卒於九華山下,而以羸弱守城,友諒至,伏發,緣山而出,循江而上,絕其歸路,城中出兵夾擊,友諒敗遁。其相連者曰同山。又有幘山,亦在縣南,與九華相接,巍峨如冠幘然 。

  青山 縣北五里。縣以此名。又古長山,在縣東南三十里,秀拔群山。宋范仲淹嘗讀書其中,更名讀山。又魚龍山,在縣南七十里,其深谷中有小魚龍洞,又有大魚龍洞,水分七流,互相交貫,中多奇勝,東南與石埭縣接界 。

  五溪山 縣西三十里。眾流環繞,與九華對峙。其相近者曰清泉嶺,泉涌石窟間,相傳岳武穆飲馬於此。○石龍山,在縣東四十五里,蜿蜒如龍。又縣東六十里曰峰山、大有山,皆與九華競秀。其相近者曰金山,有金山鎮,與南陵縣分界 。

  ○五溪水 縣西二十里。五溪者,龍溪、漂溪、雙溪、觀溪、瀾溪也,俱出九華山,合流而北,環繞於五溪山下,入貴池縣境,匯為大通河入江 。

  臨城河 在縣南。《志》云:大通河之別源也。自縣南分流嶺,流經故臨城縣,為臨城河,又經縣西南十里之峽山,西會於大通河。○石堰,在縣東四十里,諸山澗之水皆匯於此,有北山橋跨其上。明正統中,作石堰,山水瀑溢,往往圮壞。正德初,邑民章做新安堰壩法,以薪代石,遇圮則修,又鑿渠分流,以殺其勢。其下流達銅陵縣界,注於天井湖。又華湖堰,在縣治南,通臨城水,灌郭西田,民被其利 。

  ○九華寨 在九華山。元季土豪趙普勝與陳友諒合兵攻安慶,置寨於此。又山有應天寺。五代唐長興二年,吳宋齊丘入九華山,止應天寺,徐知誥強起之,更名應天寺曰征賢寺 。

  劉公寨 在縣南。宋建炎中,張遇寇境,劉光世因險立寨,御之於此。又六泉口寨,在縣西南,險固四塞。明初常遇春御陳友諒,倚以伏兵。又有查家馬站,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元置站於此,今廢,有查家渡 。

  銅陵縣 府東北百二十里,東至寧國府南陵縣九十里,北至太平府繁昌縣百里,西北至廬州府無為州百五十里。漢陵陽縣地。東晉末,為定陵縣地,屬淮南郡。隋並南陵縣。唐末置義安縣,尋廢為銅官冶。南唐保大九年,改義安為銅陵縣,移治銅官鎮,屬昇州。宋開寶七年,改屬池州。元因之。明初屬宣州,尋復舊,縣無城。今編戶十五里 。

  ○銅陵城 在縣東二十里,唐義安縣置於此,尋為銅官冶。景福初,楊行密保宣州,為賊將孫儒所攻,欲退保銅官,是也。南唐移縣於今治。其地亦名銅官鎮。《寰宇記》:梅根監領法門、石埭二場,此即法門場,後為銅官鎮,南唐因以銅陵名縣。宋曹彬敗南唐兵於銅陵,長驅而東。元末,星吉敗徐壽輝於銅陵,遂復池州,即今縣。其故城亦曰義安廢縣。今為順安鎮 。

  定陵城 在縣東。東晉義熙中,僑置於蕪湖縣界,屬淮南郡。宋、齊以後因之。隋廢入南陵縣。○胡城,在縣東七十里,凡八所,相去二里許,不相聯屬。劉宋泰始中,晉安王子勛舉兵江州,其將劉胡引兵東下,築此屯兵,因名 。

  ○鵲頭山 縣北十里。高聳臨江,宛如鵲頭。《左傳》昭五年,楚以諸侯伐吳,吳敗諸鵲岸。《唐志》宣城南陵縣有鵲頭鎮。蓋因山置鎮。山在鵲洲之頭,故名。宋元兇劭之亂,武陵王駿自尋陽東討,軍於鵲頭。孝建初,南郡王義宣舉兵江陵,東至鵲頭。廢帝末,邵陵王子元為湘州刺史,行至鵲頭,會晉安王子勛舉兵尋陽,不敢進,子勛長史鄧琬遣兵劫迎之。泰始二年,子勛發兵東下,其將劉胡軍於鵲洲,會張興世營於錢溪,胡欲繇鵲頭內路攻之,不果。既而袁覬以劉胡敗遁,自鵲尾走至鵲頭,與戍將薛伯珍皆走。梁承聖初,王僧辨討侯景,遣侯襲鵲頭戍,克之。唐武德七年,李孝恭討輔公┙,拔其鵲頭鎮。《宋系年錄》:紹興二年,命沿江岸置烽火台,鵲頭山其一也。舊《志》鵲頭與廬江西岸鵲尾相對,似誤 。

  銅官山 縣南十里。有泉源,冬夏不竭,可以浸鐵烹銅。唐於此置銅官場。宋置利國監,山亦改利國山,歲久銅乏,場與監俱廢。稍西有銅官渚。唐文德初,楊行密結和州上元之兵,自採石濟,侵宣州,行密從銅官渚濟江會之,即此。《寰宇記》:山舊產銅,供梅根監。○石門山,在縣南十五里,兩山石壁對峙如門。又南十五里有伏牛山及羊山,二山相接。縣西南四十里又有天門山,其勢聳插雲表。又有馬仁山,在縣東南七十里,其東與太平府繁昌縣接界 。

  城山 縣東三十五里。四圍石壁峭立,西南僅通一徑,宛如城門。其上平坦,約數十畝,又有井,雖旱不涸,昔人恃以避寇。亦謂之賽城。又有青山,在縣東二十里,一名十里青山,草木叢茂,四時郁然。○石龍磯,在縣北五里,瀕江有三石門,水涸可出入,容數十人,一名五霞洞。又有磯曰羊山磯,在縣北三十里,有羊山渡 。

  ○大江 縣西北一里。自大通河與貴池縣接界,下至荻港,與繁昌縣接界。江中之洲,曰下荷葉,曰橫港,曰曹韓,曰白沙,曰千斤,曰新涌,曰小蕪,曰錢溪,曰丁溪。磯二,即羊山、石龍也。《志》云:曹韓、白沙二洲之中有夾河,流經縣西十里,中引大江 。

  大通河 縣南四十里。出伏牛、天門諸山,匯於車橋湖,至縣西南四十里大通鎮入大江,與貴池縣接界。今有大通巡司。又河口河,在縣治南,會諸溪澗之水,流入大江,源微水淺,兌運時,漕舟不能達縣,艤舟江滸,遇風恆有漂失之虞。天順間開浚,歲久復淤。嘉靖初,又自大通鎮移大通驛於河濱,往來者益以淺塞為患。二十一年復開浚,於是江流內注,舟楫輻輳,自是以時浚治焉。《一統志》:縣西北七里有銅陵河,源亦出諸溪澗,會於橫塘閘,入市後湖,達大江 。

  荻港河 縣北八十里。縣東南諸澗谷之水,互相灌注,匯而為河,會於三港口,西接鳳心閘,北接黃大河,經繁昌縣境而入大江。《志》云:縣有天門水,出天門山石竅中,委蛇曲折,襟帶數里,灌溉民田,流入縣東北永城埭,至荻港,達於大江 。

  天井湖 在縣東門。湖心有井不竭,遠近諸川多匯於此,引流為河口河。又棲鳳湖,在縣東十五里。《志》云:縣東五十里葉山有靈竇泉,溉田百頃,水旱如一 。

  丁家洲口 縣東北二十里。發源縣東南十五里之儀鳳嶺,引而東,會於棲鳳湖、通鳳心閘,合胡城、順安之水,一自洲上口,一自洲下口,達於大江。宋德初,賈似道師次蕪湖,使孫虎臣為前鋒,軍於丁家洲,自將後軍,軍於魯港,為元兵所敗處也 。

  ○臨山寨 在縣南。元末結寨於此以禦寇,陳友諒將趙普勝攻拔之。今廢。○管山口鎮,在縣東。《志》云:縣東南又有焦家埠鎮及郎坑鎮,又縣北有鐘鳴鎮 。

  石埭縣 府東南百六十里,東至寧國府百五十里,南至寧國府太平縣百里。漢陵陽、石城、涇三縣地。三國吳置石埭場。晉以後因之。梁大同二年升置石埭縣,屬南陵郡。隋縣廢。唐永泰二年,割秋浦、浮梁、黟三縣地置石埭縣,屬池州。宋、元因之。明初,改屬宣州,尋復舊。縣無城,今編戶十里 。

  ○石埭故城 縣西百四十里。縣蓋嘗置於此。《志》云:縣東北二里又有猷州城,袤數百丈,相傳唐初猷州總管左難當嘗守其地,因名 。

  ○陵陽山 縣北五里。自西北迤邐而來,有三峰連亙,其二峰屬縣境,其一峰入太平縣界。《寰宇記》:山高三百五十丈,廣二十五里,漢陵陽縣以此名。○金城山,《志》云:在縣西二里,勢如羅郭,因名。縣西五里為萬春山,其墩可萬計。又城子山,在縣西九十里,環繞如城,前有紫潭 。

  櫟山 縣西百六十里。高五百丈。周九十里,石壁峭挺,阿有龍池,波流甚遠,池口河東源出此。其並峙者曰洞山,山有峰岩洞谷及泉石之勝。又五溪山,在縣西南百二十里,有五溪合流其下。又魚龍山,在縣西三十里,有魚龍洞,凡二,東西相望僅里許,與青陽縣接界。○蓋山,在縣南三十里。其脈自太平府黃山而北,屹於河濱,盤紆森聳,望之如蓋。又稠嶺,在縣西七十里,草木叢密,登陟峻險,為往來之通道 。

  ○舒溪 在縣治北。自太平縣西北弦歌鄉流入縣西舒泉鄉,又東與蓋山清泉諸水合流,其間潭洞不一,縣境之水皆流合焉。派衍四注,復東入太平縣界,合於麻川而入涇縣界,下流為青弋江,至蕪湖縣之魯港,入於江。《志》云:舒溪,一名舒姑溪。○貢源溪,在縣西。《志》云:溪西流,經上下二灣,出大河注於秋浦,入大江 。

  龍巖泉 縣西四十里。清洌而甘,大旱不竭,鄉田賴以灌溉。又蕭侯陂,在縣北,明成化中,縣令蕭環所築,有二溝交流,瀦此溉田,民被其利。○清水灣,或雲在縣南。元至正十二年,星吉復池州,分兵攻石埭諸縣,進據清水灣,大破徐壽輝將趙普勝之兵,是也 。

  ○石埭 縣西北百二十里。《寰宇記》:貴池之源有兩石,橫亙溪上如埭,縣因以名 。

  建德縣 府西南百八十里,南至江西饒州府百七十里,西至江西彭澤縣九十里。漢彭澤、石城二縣地。唐至德二載,置至德縣,屬潯陽郡。乾元初,改隸饒州。永泰初,又改屬池州。楊吳順義二年,改曰建德,仍屬池州。縣無城,今編戶九里 。

  ○太原城 縣南四里。《寰宇記》:舊名堯城,一名舜井城。相傳帝堯南巡至此。城中有井,俗以為舜井也。梁武帝時,因僑置太原郡於此,謂之太原城。今縣南有太原鄉 。

  ○白象山 在縣治北,縣之主山也。以形似名。傍有蛻龍洞,深廣各數丈許。又雞鳴山,在縣東二里,傍有朝霞洞,深廣亦數丈許。又東五里曰低嶺,其相連者曰迎春洞,一名藏春洞,高深如屋然。○博陽山,在縣東十里,岩石嵯峨,溪流湍急。宋嘉定中,易名廣陽。又五龍山,在縣東三十里,五峰森立,山半有龍池,深不可測。又東十里曰三面山,懸崖峭削,石筍高峙,白如面者凡三。《志》云:縣東四十五里為良禾嶺,有徑入祁門縣,嶺下五里有龍池洞,高敞如室,前有三石池,水注懸崖,如瀑布然 。

  玉峰山 在縣治南。絕頂奇石,光瑩似玉。一名峰山。又縣西二里有西山,群峰皆秀拔,為縣境之冠。又九鳳山,在縣南四十里,以群巒軒聳,如鳳翥也。縣西南十里又有梅山,岩壑頗勝。○石印山,在縣北七里,其相近者曰青山,兩崖對峙,為邑治捍門,上有石印洞。又和山,在縣北二十里,有和山洞,高廣如門 。

  ○堯城溪 縣南三里。縣東南諸山谷水匯流為溪,春夏水溢,可通舟揖,西北流,達東流縣,入大江。今縣西有堯城渡。又茹蘭溪,亦在縣東南,源出迎春、朝霞二洞間,西流會堯城溪,達東流縣,入大江 。

  龍口河 縣南九十里。《志》云:其源有三,一出江西鄱陽南坑,達白石溪。一出桃樹嶺,達黎痕溪。一出東西澗,達鬥龍溪,匯為昭潭,合為龍口河,其下流西入大江。○瀝湖,在縣治南,溪澗諸水,多會於此,俗名仙人湖 。

  ○北柵寨 在縣北。明初羅友賢築寨於此,今有北柵渡。《志》云:縣南四十里,地名桃源,水源深遠,人跡罕至,五季士族,往往依此,以免寇患 。

  永豐鎮 縣西南五十里。北出為陳家弄,去縣治四十里,南出為昭潭街、石澗坂、釀塘、石門站,接饒州界。又有水口通饒州,為南出之徑道。今有永豐巡司。《志》云:縣東有葛公鎮,又有古港鎮,在縣北 。

  東流縣 府西百八十里。東北至安慶府百里,西至安慶府宿松縣百二十里,西南至江西彭澤縣百十里。漢彭澤縣地,屬豫章郡。唐置東流場,以大江東流而名。南唐保大十年,升為縣,屬奉化軍。宋太平興國三年,改今屬。縣無城,編戶七里 。

  ○香山 縣南四十里,香口鎮之主山也。上有石洞。其相近者曰隱山,一峰如削,直聳雲際。○歷山,在縣東三十里,西枕歷池,上有龍湫。又東十里曰龍山,山岡起伏,勢如虬龍 。

  神山 縣西南一里。高僅百尺,而曠遠無際。又縣北二十五里有密峰山,巔有五峰,勢如列戟。又白雲山,在縣東北七十里,泉流深遠,自洞中出,東接貴池縣界 。

  馬當山 縣西南七十里。橫枕大江,為古今至險。安慶之宿松,九江之彭澤,皆以馬當為界,有巡司。今詳見江西彭澤縣 。

  吉陽磯 縣北三十里江濱。唐天復三年,楊行密將田κ以宣州叛,行密召李神福自鄂州還軍擊之,至吉陽磯,田κ遣其黨王壇等將水軍逆戰,神福擊敗之,又敗之於皖口,蓋戍守要地也。今有吉陽鎮,置巡司於此。○黃石磯,在縣東北五十里,亦濱大江。明正德十四年,宸濠犯安慶,泊舟於此,問磯名,左右曰:王失機也。濠大惡之,未幾,果敗。旁有黃石港,其處皆黃土巨石相綿亙雲 。

  ○大江 縣西北二里。自馬當山東北,流經香口、吉陽諸鎮,自吉陽而東北,又六十里,至黃盆河口,接貴池縣界。江中之洲,曰蓮花,曰閣,曰白沙,曰雁落,曰七團,曰鬼頸,曰雀料,曰大新磯,曰獅子,曰稠林,曰麓貫,曰祝家,曰黃石。舊《志》:江中有新洲、磨盤洲,又有羅剎石,嶄岩森立,舟帆艱險,其洲亦曰羅剎洲 。

  江口河 亦在縣西一里。《志》云:河源有四,一出鄱陽北坑,一出建德縣九鳳山,一出馬坑,交於清潭,播於百步灘,下流歷堯城渡,而入縣境。一亦出建德境內之茹蘭溪,合蘇家溝,下流經蒼埠小石潭,繞過路灘,落於青泥灣,溢於仙人湖、團湖,又引流入縣境,為江口河入江 。

  香口河 縣南六十里。源二,一出彭澤山林港,一出陳倉源,交於三汊,激於麻姑,繞於查池,為香口河以入江。《志》云:縣南十里有東流河,其源即建德之堯城溪也,西流入於大江。○大青湖,在縣東北四十里,廣十餘里,澄徹如鑒 。

  ○香口鎮 縣西南四十里,西北去安慶府望江縣三十里。宋末,嘗移望江縣治此。元復還舊治。今有香口巡司。又縣東有石潭鎮,又東有張家灘鎮,在縣北四十里,舊置河泊所於此,今革。○雁汊鎮,在縣東北九十里,瀕大江。舊有巡司,今革 。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