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地志輯校
《括地志》輯校 |
雍州
[编辑]萬年縣
[编辑]南陵故縣在雍州萬年縣東南二十四里。漢南陵縣,本薄太后陵邑,陵在東北,去縣六里。《史記·外戚世家》「葬南陵」張守節《正義》引。
霸陵,漢文帝陵,在雍州萬年縣東二十里。霸陵,故芷陽也。《漢晉春秋》云:湣帝建興三年,秦人發霸、杜二陵,珠玉彩帛以千萬計。帝問索琳曰:「漢陵中物,何乃多耶。」對曰:「天子卽位一年而爲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供宗廟,一供客,一充山陵。武帝享年旣久,比崩後,茂陵不復容物,赤眉賊不能減半,今猶有朽帛委積,珠玉未盡。此二陵,是儉者也。」〈《史記·孝文本紀》「霸陵山川因其故」日本《[[史記會注考證]]》補《正義》引。〉
霸陵卽霸上,在雍州萬年縣東北二十五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宗正劉禮軍霸上」《正義》引。〉
杜陵故城在雍州萬年縣東南十五里。漢杜陵縣,宣帝陵邑也,北去宣帝陵五里。《廟記》云故杜伯國也。〈《史記·髙祖本紀》「從杜南入蝕中」,《正義》引。〉
終南山,一名中南山,一名太一山,一名南山,一名橘山,一名楚山,一名泰山,一名周南山,一名地脯山,在雍州萬年縣南五十里。〈《史記·夏本紀》「終南敦物「《正義》引。又宋王應麟《詩地理考》巻二終南,巻三南山引作「終南山,一名南山」。〉
畢原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八里。〈《史記·魏世家》「武王伐紂而髙封於畢」《正義》引。〉
周文王墓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八里原上。〈《史記·周本紀》「西伯崩「《正義》引。〉
周武王墓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八里畢原上。〈《史記·周本紀》「武王有瘳後而崩」《正義》引。〉
秦故胡亥陵在雍州萬年縣南三十四里。〈《史記·秦始皇本紀》「二世皇帝葬宜春」《正義》引。〉
秦宜春宮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三十里。宜春苑在宮之東,杜之南,《始皇本紀》云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還過宜春宮」《正義》引,又宋王應轔《玉海/卷一百五十五·宮室·一》引。〉
滻水卽荊溪、狗枷之下流也,在雍州萬年縣。〈《史記·封禪書》長水《正義》引。〉
長安門故亭在雍州萬年縣東北苑中,後館陶公主長門園,武帝長門宮,皆以此立名。〈《史記·封禪書》「文帝出長門」《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五·漢文帝紀》「又於長門道北立五帝壇」元胡三省注引作「長門亭在雍州萬年縣東北苑中」。〉
軹故亭在雍州萬年縣東北十六里苑中。〈《史記·蘇秦列傳》「夫秦下軌道」《正義》引。又《史記·髙祖本紀》「降軹道旁」《正義》引、《通鑑·巻九·漢髙祖紀》「降軹道旁注」注引「軹故亭」作「軹道」。〉
漢霸昌廄在雍州萬年縣東北三十八里。〈《史記·梁孝王世家》「還至霸昌」《正義》引,《通鑑·巻十五·漢景帝紀》「還至霸昌卽」注引。〉
鎬在雍州西南三十三里。〈《史記·周本紀》「而作豐邑」《正義》引。〉
長安縣
[编辑]長安故城在雍州長安縣西北十三里。漢之舊都,本秦離宮。長安,故咸陽也。〈宋王應麟《〈通鑑〉地理通釋·巻四·漢都》引。按三十里,據《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范睢得見於離宮」《正義》及《元和郡縣志》巻一「京兆府長安縣」修改作「十三里」。〉
按史傳所載長安之名舊矣。又盧綰封之初,項羽未滅,蓋長安得名,非始於漢,但未詳所在耳。及髙祖入關,乃取長安以名縣也。司馬遷云:「長安,故咸陽縣。」據當時之名,因終説其事,非封盧綰之日改咸陽爲長安矣。又按《[[史記]]》,趙亦有長安君,未詳趙取嘉名,將更有長安地名也。〈宋宋敏求《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按今縣界兼有周鎬京及杜伯國之地。鎬京在今縣治西北十八里鎬池是,杜伯國在今縣治東南九里下杜故城是。〈《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周武王宮卽鎬京也。皇甫謐《帝王世紀》曰:「武王自酆居鎬,諸侯宗之,是爲宗周。」今澧水之東長安之南三十里,去酆二十五里鎬池,卽其故都也。〈《長安志》巻三《宮室》一周引。〉
下杜故城在雍州長安縣東南九里,古杜伯國。〈《史記·秦本紀》「初縣杜」《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十四·漢昭帝紀》「率常在下杜」注引。〉
下杜故城,蓋宣王殺杜伯以後,子孫微弱,附於秦,及春秋後武公滅之爲縣。漢宣帝時修杜之東原爲陵曰杜陵縣,更名此爲下杜城。〈《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豐水源在雍州長安縣西南澧谷。〈《史記·封禪書》「長水澧澇」《正義》引。〉
豐水北經靈臺西,文王引水爲辟雍靈沼,今悉無復處所,惟靈臺孤立。按今靈臺髙二丈,周回二十歩。〈《長安志》巻三《宮室·一》引,又《玉海/卷一百六十二·宮室·臺》引。按「豐水北經」以下十六字,據《水經》渭水《注》增。〉
滈水源出雍州長安縣西北滈池。酈元《注水經》云:「滈水承滈池,北流入渭。」今按滈池水流入永通渠,蓋酈元誤矣。〈《史記·秦始皇本紀》爲吾遺滈池君」《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三鎬京引無「今按滈池水」以下十五字。〉
《注水經》云:鎬水西逕磁石門注於渭。今按鎬池水又北流入永通渠,不至磁石門、亦不復入渭矣。今《圖經》滈水在縣西四十里,其水自鄂縣界入本縣界十里入淸渠。〈《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按「《注水經》云」以下十四字據《水經》渭水《注》增。〉
豐、鎬二水皆巳堰入昆明池,無復流派。〈《玉海/卷一百七十一·宮室·苑囿》引。〉
昆明池在雍州長安縣西十八里。〈《玉海/卷一百七十一·宮室·苑囿》引。〉
豐水渠今名賀蘭渠,東北流注交水。〈《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漆渠,胡亥築阿房宮開此渠,而運南山之漆。〈《長安志》巻十三咸陽縣引,又同巻一條引作「胡亥將運南山之漆而開此渠。」〉
秦阿房宮亦曰阿城,在雍州長安縣西北一十四里。〈《史記·秦始皇本紀》「先作前殿阿房」《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始皇帝紀》「先作前殿阿房」注引。〉
《三秦記》云:「龍首山長六十里,頭入渭水,尾達樊川。」今按山首在長安城中,自漢築長安城及營宮殿,咸以堙平,其餘卽今宮城之太倉以東是也。〈《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按「《三秦記》」以下十九字録《長安志》文。〉
彪池,今按其池周十五歩。」〈《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虎圈,今在長安城中西遍也。〈《史記·孝武本紀》「唐中數十里虎圈」《正義》引。〉
未央宮在雍州長安縣西北十里長安故城中,近西南隅。〈《長安志》巻三《宮室·一》引,又《通鑑·巻十一·漢髙帝紀》「蕭何治未央宮」注引無「近西南隅」四字。〉
漢明堂在雍州長安縣西北七里長安故城南門外也。〈《關中記》云:「明堂在長安城南門外,杜門之西。」《長安志》巻五《宮室》三引。〉
漢圓丘在長安治内四里居德坊東南隅。〈《長安志》巻五《宮室》三引。〉
漢長樂古在長安縣北故城中。〈《通典》巻一百七十三《州郡》三引魏土泰《坤元録》,又《玉海/卷一百五十五·宮室·宮》引《坤元録》。〉
壽宮、北宮,皆在雍州長安縣西北十三里長安故城中。《[[漢書]]》云:「武帝置壽宮以處神君」。〈《史記·孝武本紀》「又置壽宮北宮」《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十·漢武帝紀》「置酒壽宮」注引。按「十三」誤倒爲「三十」,據《元和郡縣志》改。據《漢書·郊祀志》補「置」字。〉
北宮在雍州長安縣西北十三里,與桂宮相近,在長安故城中。〈《史記·外戚世家》「唯獨置孝惠皇后居北宮」《正義》引。〉
蒲萄宮,以太歳厭勝所在,舍之北自。〈《長安志》巻四《宮室·二》引。〉
鉤弋宮在長安故城中,門名堯母門。〈《史記·外戚世家》「鉤弋夫人」《正義》引。按據《元和郡縣志》巻一補「故」字。〉
建章宮在雍州長安縣西北二十里,長安故城西。〈《史記·孝武本紀》「於是作建章宮」《正義》引,又《滑稽列傳》「建章宮後閣重櫟中有物出焉」《正義》,又《玉海/卷一百五十六·宮室·二》引,又《通鑑·巻二十一》「於是作建章宮」一注引。按《滑稽列傳》、《正義》作「西北」,餘均脱「北」字。〉
神明臺在長安西北二十里,長安故城西,漢建章宮有神明臺。〈《玉海/卷一百六十二·宮室·臺》引。按「中」字衍,據《元和郡縣志》刪。〉
漸臺在長安故城中。《關中記》云:「未央宮西有蒼池,池中有漸臺,王莽死於此臺。」〈《史記·佞幸列傳》覺而之漸臺」《正義》引。〉
旣去就車而之漸臺,雖未央、建章復道相屬,但漢兵旣迫,不應駕車腧城,此卽非建章漸臺明矣。然則未央、建章似各有漸臺,非一所也。〈《長安志》巻三《宮室·一》引。〉
柏梁臺在雍州長安故城中。〈《玉海/卷一百六十二·宮室·臺》引。〉
昆明觀在雍州長安縣西二十里。《黃圖》上林苑有昆明觀。〈《玉海/卷一百六十六·宮室·觀》引。〉
《三秦記》云:「禦粟苑出粟,十五枚一升,大梨如五升,落地則破。其取梨先以布囊承之,號曰含消」。臣泰按:其粟味甘而小,不如《三秦記》所説。含消梨,人間往往有之,其大不至五升,亦不出此川矣。〈《長安志》巻五《宮室》三引。按《三秦記》以下三十六字,録《長安志》文。〉
牛首池在雍州長安縣西北三十八里。〈《玉海/卷一百七十一·宮室·苑囿》引。〉磁石門一名卻胡臺。〈《長安志》巻三《宮室·一》引。〉
潏水又名石壁谷水,又名髙都水。漢王氏五侯大治池宅,引髙都水入長安城。〈《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漢太上皇廟在雍州長安縣西北長安故城中,酒池之北,髙帝廟北。髙帝廟亦在故城中也。〈《史記·髙祖本紀》「至太上皇廟」,《正義》引,又《玉海/卷一百七十一·宮室·苑囿》引,又《通鑑·巻十五·漢景帝紀》;「太上皇廟埂垣」注引。〉
髙廟在長安縣西北十三里渭南長安故城中。〈《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益廣多宗廟」《正義》引。〉
《漢書》王莽以皇后有子孫瑞,通子午道,蓋以子、午爲陰、陽之王氣也。《風土記》云:「王莽以皇后有子,通子午道,從杜陵直抵終南。」〈《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漢奉明縣地,今縣治北八里奉明故縣是。〈《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杜祠,雍州長安縣西南二十五里。〈《史記·封禪書》「杜主故周之右將軍」《正義》引。〉
三原縣
[编辑]堯門山,俗名石門,在雍州三原縣西北三十二里。上有路,其狀若門,故老云堯鑿山爲門,因名之。武德年中於此山南置石門縣,貞觀年中改爲雲陽縣。〈《史記·秦本紀》「輿晉戰於石門」《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秦獻公敗三晉之師於石門注引。按《通鑑》注引作「三十二里」,與《元和郡縣志》及《長安志》合,今改。〉
雍州三原縣有湯陵。〈《史記·秦本紀》「遣兵伐蕩社」《正義》引。〉
醴泉縣
[编辑]谷口故城在雍州醴泉縣東北四十里,漢谷口縣也。〈《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以備車四十乘反谷口」《正義》引,又《通鑑·巻十四·漢文帝紀》「反谷口」注引。〉
《郊祀志》公孫卿言黃帝得仙寒門,寒門者,谷口也。按九叟山東中山西謂之谷口,卽古寒門也,在雍州醴泉縣東北四十里。〈《史記·范睢蔡澤列傳》「北有甘泉谷口」《正義》引。按《正義》引脱「東山」二字,據《太平寰宇記》雍州醴泉縣引《水經注》「九峻山東中山西謂之谷口」,《元和郡縣志》巻一醴泉縣「漢谷口縣在九叟山東仲山西」增。〉
富平縣
[编辑]荊山在雍州富平縣,今名掘陵原。按雍州荊山,卽黃帝及禹鑄鼎地也。〈《史記·夏本紀》「荊岐已旅「《正義》引。〉沮水一名石川水,源出雍州富平縣,東入櫟陽縣南。
漢髙祖於櫟陽置萬年縣,《十三州地理志》云:萬年縣南有涇、渭,北有小河卽沮水也。〈《史記·夏本紀》「漆沮旣從」《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四「自土漆沮」引無《十三州地理志》以下二十二字。〉
雲陽縣
[编辑]雲陽,雍州縣。秦之林光宮,漢之甘泉,在雍州雲陽縣西北八十里。〈《史記·匈奴列傳》「自九原至雲陽」《正義》引。按據元和郡縣志京兆府雲陽縣補「西」字。〉
雲陽故城在雍州雲陽縣西北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宮在焉。〈《史記·秦始皇本紀》「非死雲陽」《正義》引。按據《史記·封禪書》《正義》補「北」字。〉
甘泉山一名石鼓原,俗名磨石嶺,在雍州雲陽縣西北九十里。《關中記》云:「甘泉宮在甘泉山上。年代久遠,無復甘泉之名,失其實也。」〈《史記·范睢蔡澤列傳》「北有甘泉谷口」《正義》引。〉
漢雲陽宮在雍州雲陽縣西北八十一里。有通天臺,卽黃帝以來祭天圜丘之處。武帝以五月避暑,八月乃還也。〈《史記·孝武本紀》「始郊見泰一雲陽」《正義》引,又《玉海/卷一百六十二·宮室·臺》引。《玉海》引有「西」字。〉
雲陽宮,秦之林光宮,漢之甘泉,在雍州雲陽縣西北八十一里。秦始皇作甘泉宮,去長安三百里,望見長安,秦皇帝以來祭天圜丘處。〈《[[史記]]》匈奴列傳》「候騎至甘泉」《正義》引,又《史記·外戚世家》「夫人死雲陽宮」《正義》引作「雲陽宮,秦之甘泉宮,在雍州雲陽縣西北八十一里。秦始皇作甘泉宮,去長安三百里,黃帝以來祭天圜丘處」。〉
通天臺在雍州雲陽縣西北八十一里。〈《史記·封禪書》「乃作通天莖臺」《正義》引。按據《史記·孝武本紀》、《正義》引補「二」字。〉
中山一名仲山,在雍州雲陽縣西十五里。史記河渠書自中山西邸瓠口爲渠《正義》引。
雲陽陵,漢鉤弋夫人陵也,在雍州雲陽縣西北五十八里。孝武帝鉤弋趙婕妤,昭帝之母,齊人,姓趙。少好淸靜,六年臥病,右手巻,飲食少。望氣者云 「東方有貴人」,推而得之。召見,姿色甚佳。武帝持其手伸之,得玉鉤。後生昭帝。武帝末年殺夫人,殯之,而屍香一日。沼帝更葬之,棺但存絲履也。《宮記》云「武帝思之,爲起通靈臺於甘泉,常有一靑鳥集臺上往來?至宣帝時乃止。」〈《史記·外戚世家》「使者夜持棺往葬之《正義》引。〉
徑路神祠,在雍州雲陽縣西北九十里甘泉山下。本匈奴祭天處,秦奪其地,後徙休屠右地。〈《史記·匈奴列傳》「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正義》引。〉
廷壽館在雍州雲陽縣西北八十一里,通天臺西八十歩。〈《玉海/卷一百五十六·宮室·宮》引。按藝文類聚引《[[史記]]》作「延壽館」,《漢武故事》及《三輔黃圖》同。此輿《漢書·郊祀志》均衍「益壽」二字。〉
咸陽縣
[编辑]咸陽故城亦名渭城,在雍州北五里,今咸陽縣東十五里,京城北四十五里,秦孝公以下並都此城。始皇鑄金人十二於咸陽,卽此也。〈《史記·秦始皇本紀》「發卒攻毒戰咸陽」《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作爲成陽」《正義》引作「咸陽故城亦名渭城,在雍州咸陽縣東十五里,京城北四十五里,卽秦孝公徙都之者。」《〈通鑑〉地理通釋·巻四·秦都》引同,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築冀闕宮庭於成陽」注引無「卽秦孝公徙都之者」句。〉
今咸陽縣,古之杜郵,白起死處。〈《史記·秦本紀》「作爲咸陽」《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秦都》引。〉
安陵故城在雍州咸陽縣東二十一里,周之程邑也。〈《史記·太史公自序》「程伯休甫其後也」《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四鮮原引。〉
蘭池陂卽秦之蘭池也,在雍州成陽縣界。《三秦記》云:「始皇都長安,引渭水爲池,築爲蓬萊山,刻石爲鯨,長二百丈。」〈《史記·秦始皇本紀》「逢盜蘭池《正義》引。〉
棘門在渭北十餘里,秦王門名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軍棘門」《正義》引。〉
渭橋本名橫橋,架渭水上,在雍州咸陽縣東南二十二里。〈《史記·外戚世家》「出橫城門《正義》引。〉
細柳倉在雍州咸陽縣西南二十里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軍細柳《正義》引。〉
秦惠文王陵在雍州咸陽縣西北一十四里。〈《史記·秦始皇本紀》「葬公陵」《正義》引。〉
秦悼武王陵在雍州咸陽縣西北十五里,俗名周武王陵,非也。〈《史記·秦本紀》「八月武王死」《正義》引,又《秦始皇本紀》「葬永陵」《正義》引。〉
長陵在雍州咸陽縣東三十里。〈《史記·髙祖本紀》「葬長陵」《正義》引。又《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益廣多宗廟」《正義》引和《通鑑·巻十二》「葬髙帝於長陵」注引「雍州」作「渭北」。〉
陽陵,漢景帝陵也,在雍州咸陽縣東四十里。〈《史記·外戚世家》「合葬陽陵」《正義》引,又《孝景本紀》「更以弋陽爲陽陵」《正義》引。〉
渭陽五帝廟在雍州咸陽縣東三十里。《宮殿疎》云:「五帝廟一宇五殿也。」〈《[[史記]]》封禪書「於是作渭陽五帝廟」《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五·漢文帝紀》於是作渭陽五帝廟」注引無《宮殿疎》云以下十二字。〉
渭陽五廟在渭城。〈《史記·孝文本紀》「設立渭陽五廟」《正義》引。〉
周公墓在雍州咸陽北十三里畢原上。〈《[[史記]]》魯周公世家「葬周公於畢《正義》引。〉
蕭何墓在雍州咸陽縣東北三十七里。〈《[[史記]]》蕭相國世家「相國阿卒」《正義》引。〉
渭南縣
[编辑]渭南縣城,隋煬帝大業九年築。〈《長安志》巻十七渭南縣引。〉
渭南故城在渭南縣東南四里,西魏文帝大統十六年築。〈《長安志》巻十七渭南縣引。〉
新豐縣
[编辑]雍州新豐縣,本周時驪戎邑。《左傳》云:晉獻公伐驪戎,杜注云:「在京兆新豐孫。其後秦滅之以爲邑。」〈《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置麗邑」《正義》引。〉
新豐故城在雍州新豐縣西南四里,漢新豐宮也。太上皇時淒愴不樂,髙祖竊因左右問故,答以「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酤酒賣餅,鬥鷄蹴踘,以此爲歡;今皆無此,故不樂。髙祖乃作新豐,徙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按前於酈邑築城寺,徒其民實之,未改其名,太上皇崩後改名曰新豐。〈《史記·髙祖本紀》 「更命酈邑曰新豐」《正義》引。〉
驪戎故城在新豐縣南十里,殷、周驪戎國城也。〈《史記·周本紀》「驪戎之文馬」《正義》引。〉
驪山在雍州新豐縣南十六里。《土地記》云:「驪山卽藍田山」。〈《史記·周本紀》遂殺幽王驪山下」《正義》引。〉
戲水源出新豐縣西南驪山。《水經注》云:「戲水出驪山馮公谷,東北流。」今新豐縣東北十一里戲水當官道,卽其處。〈《史記·秦始皇本紀》「蔣西至戲」《正義》引。〉
新豐縣南驪山上猶有露臺之舊址,其虚名露臺鄕。〈《玉海/卷一百六十二·宮室·臺》引。按據《漢書·文帝紀》「帝欲作露臺顏師古注」今新豐縣南驪山上猶有露臺鄕」,補「鄕」字。〉
秦莊襄王陵在雍州新豐縣西南三十五里,俗亦謂爲子楚陵。始皇陵在北,故俗亦謂爲見子陵。〈《史記·秦始皇本紀》「葬蘆陽」《正義》引。按「子楚」下脱「陵」字,今增。又《史記·呂不韋列傳》「莊襄王葬芷陽」《正義》與此引同,有「俗」字,此脱。〉
秦始皇陵在雍州新豐縣西南十里。〈《史記·秦始皇本紀》「樹草木以象山」《正義》引。〉
藍田縣
[编辑]藍田山,臣泰按《聖賢塚墓記》「驪山之陽多美玉」,今縣西北四十里有驪山,卽此山之北阜,「驪山之陽」或謂此也。〈《長安志》巻十六藍田縣引。〉
芷陽在雍州藍田縣西六里。《三秦記》云:「白鹿原東卽霸川之西阪,故芷陽也。」〈《史記·秦本紀》「歸葬芷陽」《正義》引。按「鹿原」上脱「白」字,「有」當作「卽」、據《水經》渭水《注》白鹿原東,卽霸川之西阪,故芷陽也。」增改。〉
灞水,古滋水也,亦名藍谷水,卽秦嶺水之下流,在雍州藍田縣。〈《史記·封禪書》霸産《正義》引。〉皇子陂在雍州藍田縣西。〈《長安志》巻十六藍田縣引。〉
藍田關在雍州藍田縣東南九十里,卽秦嶢關也。〈《史記·曹相國世家》「從西攻武開嶢關」《正義》引。〉
始平縣
[编辑]犬丘故城,一名槐里,亦曰廢丘,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地理志》云:「扶風槐里縣,周曰犬丘,懿王都之,秦更名廢丘,髙祖三年更名槐里。」{{*|《史記·秦始皇本紀》「非子居犬丘」《正義》引,又《史記·外戚世家》「王太后槐里人」《正義》引無《地理志》以下三十字,又《史記·項羽本紀》「都廢丘」《正義》引作「犬丘故城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周都、巻七·三秦》引作「犬丘故城一名廢丘、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卽周懿王所都,漢髙祖三年更名槐里」。又《通鑑·巻九·漢髙祖紀》「都廢丘」引作「廢丘故城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
湯臺在始平縣西北八里。〈《史記·秦本紀》「遣兵伐蕩社」《正義》引。〉
髙陵縣
[编辑]髙陵故城在雍州髙陵縣西南一里。〈《史記·孝文本紀》「至髙陵休止」《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三·漢髙後紀》「至髙陵休止」注引。〉
渭橋本名橫橋,架渭水上。《三輔舊事》云:「秦於渭南有興樂宮,渭北有咸陽宮,秦昭王欲通二宮之間,造橫橋長三百八十歩。橋北壘石水中。舊有忖留神象,此神曾與魯班語,班令其出,留曰「我貌醜,卿善圖物容,不出」。班於是拱手與語,曰出頭見我。留乃出首。班以腳畫地,忖留覺之,便沒水。故置其象於水上、唯有腰以上。魏太祖馬見而驚,命移下之。」〈《[[史記]]》、《孝文本紀「昌至渭橋」《正義》引。〉
櫟陽縣
[编辑]櫟陽故城一名萬年城,在雍州東北百二十里。漢七年分櫟陽城内爲萬年縣。隋文帝開皇三年遷都於龍首川,今京城也,改萬年爲大興縣,至唐武德元年又改曰萬年,置在州東七里。〈《史記·秦本紀》「二年城櫟陽」《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秦都》引無惰文帝以下四十一字,《通鑑·巻九·漢髙帝紀》「都櫟陽」注引作「櫟陽故城一名萬年城,漢七年分櫟陽城内爲萬年縣、隋改爲大興縣,唐復曰萬年。」〉
櫟陽故城一名萬年城,在雍州櫟陽縣東北二十五里,秦獻公之城櫟陽卽此也。〈《史記·項羽本紀》「王咸陽以東至河都櫟陽」《正義》引,又《通鑑·巻九·漢髙帝紀》「都櫟陽」注引作「秦獻公所城櫟陽故城,在今雍州櫟陽縣東北二十五里。」〉
秦櫟陽宮在雍州櫟陽縣北三十五里,秦獻公所造。《三輔黃圖》云:「髙帝都長安,未有宮室,居櫟陽宮也。」〈《史記·髙祖本紀》「皆來朝長樂宮」《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漢都》引。〉
漢太上皇陵在雍州櫟陽縣北二十五里,《[[漢書]]》云:「髙帝十年太上皇崩,葬萬年縣也。〈《史記·髙祖本紀》「楚王梁王皆來送葬」《正義》引。〉
涇陽縣
[编辑]焦獲亦名瓠口,亦曰瓠中,在雍州涇陽縣北十數里,周有焦獲也。〈《史記·匈奴列傳》「遂取周之焦獲《正義》引,又《史記·河渠書》「西邸瓠口爲渠」《正義》引作「焦獲藪一名瓠口,在涇陽北城外也。」〉
秦望夷宮在雍州涇陽縣東南八里。〈《史記·秦始皇本紀》「二世乃齋於望夷宮」《正義》引,又《通鑑·巻八·秦二世紀》「乃齋於望夷宮」注引。按「咸」當作「涇」,據《三輔黃圖》巻一秦宮在「望夷宮在涇陽縣界長平觀道東」及《元和郡縣志》巻二京兆府涇陽縣「望夷宮在縣東南八里」改。〉
鄠縣
[编辑]雍州鄠縣,本夏之扈國也。《地理志》云:「鄠縣古扈國,有戸亭。」《訓纂》云:「戸、扈、鄠三字,一也,古今字不同耳。」〈《史記·夏本紀》有扈氏不服」《正義》引。按「南」字衍,秦漢鄠縣與唐鄠縣均在唐雍州西南。〉
周豐宮,周文王宮也,在雍州鄂縣東三十五里。〈《史記·周本紀》而作豐宮《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四豐引。〉
龍臺一名龍臺觀,在雍州鄠縣東北三十五里。〈《玉海/卷一百六十二·宮室·臺》引,又一百六十六《宮室·臺》引。〉
雍州鄠縣終南山,澧水出焉,北入渭。〈《史記·夏本紀》「澧水所同」《正義》引。〉
盩厔縣
[编辑]長楊宮在雍州盩厔縣東南三十三一里,宮内有長楊樹,以爲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從上至長楊獵」《正義》引。按《三輔黃圖》巻一秦宮云:「在今盩厔縣東南三十里」,《元和郡縣志》巻二京兆府盩厔縣東南三十三里」、此引脱,今依《元和志》補「十三」二字。「上起宮」三字衍,據《黃圖》、《元和志》刪。〉
駱谷關在雍州盩厔縣西南二十里。開駱谷道以通梁州也。〈《史記·田叔列傳》「谷口劃道近山」《正義》引。〉
武功縣
[编辑]漢武功縣在渭水南,今盩厔縣西界也。〈《史記·田叔列傳》「武功扶風西界小邑也《正義》引。〉
故周城一名美陽城,在雍州武功縣西北二十五里,卽太王城也。〈《[[史記]]》、《周本紀「周後稷名棄」正《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周都》引,又《詩地理考》巻一召南引,又《通鑑·巻一·周顯王紀周紀》一注引無「卽太工城也」句。〉
故斄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武功縣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國,後稷所封也,有後稷及薑螈祠。〈《史記·周本紀》「封於邰」《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周都》引。《史記·曹相國世家》「攻下辯道雍蔗」《正義》引作「故熒城一名武功縣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國,蓋有脱誤。〉
壤鄕,今在雍州武功縣東南二十餘里髙壤坊是。〈《史記·曹相國世家》「取壤鄕」《正義》引。〉
好畤縣
[编辑]好畤城在雍州好畤縣東南十三里。〈《史記·曹相國世家》「撃章平軍於好時南」《正義》引。〉
梁山在雍州好畤縣西北十八里。〈《史記·周本紀》「踰梁山」《正義》引。〉
梁山宮俗名望宮山,在雍州好時縣西十二里,北去梁山九里。《秦始皇紀》「從山上見丞相車騎衆,弗善」,卽此山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帝幸梁山宮」《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始皇紀》「幸梁山宮」注引無「秦始皇起」以下十九字。
華州
[编辑]鄭縣
[编辑]鄭故城在華州鄭縣西北三里,桓公友之邑,秦縣之。〈《詩地理考》巻二鄭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十二諸侯》引。〉
鄭,華州鄭縣也。《毛詩譜》云鄭國者,周畿内之地。宣王封其弟於「棫」林之地,是爲鄭桓公。〈《史記·秦本紀》「十一年初縣杜鄭」《正義》引。按「咸」字誤,當作「棫」,《史記·鄭世家》「友初封於鄭」《索隱》引《世本》云「桓公居棫林」,棫林卽鄭,今改。〉
萬里沙在華州鄭縣東北二十里。〈《史記·河渠書》「天子已用事萬里沙」《正義》引。〉
故武城一名武平城,在華州鄭縣東北十三里。〈《史記·秦本紀》「秦伐晉取武城」《正義》引,又《魏世家》「秦伐敗我武下」《正義》引。〉
華陰縣
[编辑]平舒故城在華州華陰縣西北六里。《水經注》云:「渭水又東經平舒北,城枕渭濱,半破淪水,南面通衢。昔秦之將亡也,江神送壁於華陰平舒道,卽其處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夜過華陰平舒道」《正義》引。〉
華山在華州華陰縣南八里,古文以爲敦物。《周禮》云豫州鎭曰華山。〈《史記·封禪書》「西嶽華山也」《正義》引,又《史記·夏本紀》「至於太華」,《正義》引。〉
華山在華州華陰縣南八里,古文以爲敦物也。《水經注》云:」華、嶽本一山,當河,水過而曲行。河神巨靈手湯腳蹋,開而爲兩,今腳�亦在東首陽下,手掌在華山,今呼爲仙掌,河流於二山之間也。《開山圖》云巨靈胡者,偏得神仙之道,能造山川,出江河也。」〈《史記·封禪書》「曰華山薄山」《正義》引。按「注」字上脱「水經」二字,又脱「曲」字,據《水經》河水《注》補。〉
鎬泉是河眼,亦謂之鎬池。〈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巻二十九華州華陰縣引。〉
同州
[编辑]馮翊縣
[编辑]同州本臨晉城,一名大茘城,亦曰馮翊城。〈《史記·河渠書》「臨晉民穿渠引洛」《正義》引。〉
雒陰在同州西。〈《史記·魏世家》「築雒陰合陽」《正義》引。〉
伏龍祠在同州馮翊縣西北四十里。故老云漢時自徴穿渠引洛,得龍骨,其後立祠,因以伏龍爲名,今祠頗有靈驗也。〈《史記·河渠書》「穿渠得龍骨」《正義》引。〉
朝邑縣
[编辑]南芮鄕故城在同州朝邑縣南三十里,又有北芮城,皆古芮國也。鄭玄云周同姓之國,在幾内爲王卿士者。《左傳》云桓公三年,芮伯萬之母芮薑惡芮伯之多寵人,故逐之,出居魏。〈《史記·秦本紀》「梁伯芮伯來朝」《正義》引。〉
懷德故城在同州朝邑縣西南四十三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賜食邑懷德」,《正義》引。〉
同州馮翊縣及朝邑縣,本漢臨晉縣地,古大茘戎國。今朝邑縣東三十歩故王城,卽大茘王城。〈《史記·匈奴列傳》「有義渠大茘烏氏朐衍之戎」《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始皇帝紀》「大茘烏氏之戎」注引無「古大茘戎國」句,又《史記·秦本紀》「取其王城」《正義》引作「同州東三十歩故王城,大茘近王城邑」,蓋有脱誤。〉
大河祠在同州朝邑縣南三十里。《山海經》云馮夷,人面,乘兩龍也。《太公金匱》云馮脩也。《魚龍河圖》云河伯姓呂名公子,夫人姓馮名夷。河伯,字也。華陰縣潼鄕隄首人,水死,化爲河伯。應劭云夷,馮夷,乃水仙也。〈《史記·封禪書》「水曰河祠臨晉」《正義》引。〉
蒲城縣
[编辑]重泉故城在同州蒲城縣東南四十五里,在同州西北亦四十五里。〈《史記·河渠書》「民願穿洛以溉重泉」《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城重泉」《正義》引及《通鑑·巻九·漢髙帝紀》「重泉人李必駱甲」注引無「在同州西北亦四十里」九字。〉
澄城縣
[编辑]王官故城在同州澄城縣西北九十里。《左傳》云:「文公三年,秦伯伐晉,濟河焚舟,取王官及郊也。」〈《史記·秦本紀》「取王官及髙阝」《正義》引,又《史記·晉世家》「度河取王官」《正義》引作「王官故城在同州澄城縣西北六十里。《左傳》文三年秦伐晉取王官,卽此」,「六十里」當作「九十里」。
南郊故城在同州澄城縣西北十七里。又有北郊故城,又有西郊故城。〈《史記·秦本紀》取王官及髙阝《正義》引。〉
韓城縣
韓原在同州韓城縣西南十八里。《十六國春秋》云魏顆夢父結草抗秦將杜回,亦在韓原。〈《史記·秦本紀》「合戰韓地」《正義》引,又《[[史記]]》韓世家「其後裔事晉得封於韓原」《正義》引作「韓原在同州韓城縣西南八里」,「八上脱「十」字。〉
韓城在同州韓城縣南十八里,古韓國也。《古今地名》云韓武子食菜於韓原故城也。〈《史記·韓世家》「其後裔事晉得封於韓原」《正義》引,又《春秋彙纂》巻四引。按「故」字衍,《春秋彙纂》引無「故」字。〉
同州韓城縣南二十三里少梁故城,古梁國。《都城記》云梁伯國,贏姓之後,與秦同祖。秦穆公二十二年滅之。〈《史記·秦本紀》「梁伯芮伯來朝《正義》引,又《史記·趙世家》「秦攻魏少粱」《正義》引作「少梁城在同州韓城縣南二十二里,古少梁國」。按《史記·晉世家》「文公十年晉伐秦,取少梁」,蓋春秋梁國,秦得之名少梁,不當稱「少梁國」,《太史公自序》「而司馬氏入少梁」《正義》云少梁,古梁國」是,今刪「少」字。〉
籍姑故城在同州韓城縣北三十五里。〈《史記·秦本紀》「城籍姑」《正義》引。〉
龍門山在同州韓城縣北五十里。李奇云:「禹鑿通河水處,廣八十歩。」三秦記云:「龍門水懸船而行,兩旁有山,水陸不通,龜魚集龍門下數千,不得上,上則爲龍,故云暴鰓點額龍門下。」〈《史記·夏本紀》「至於龍門西河」《正義》引。〉
龍門在同州韓城縣北五十里。其山更黃河,夏禹所鑿也。龍門山在夏陽縣,遷卽漢夏陽縣人也,至「隋」改曰韓城縣。〈《史記·太史公自序》「遷生龍門」《正義》引。按隋開皇於夏陽縣置韓城縣,見《隋書》、《地理志》及《舊唐書》《地理志》,今據改。〉
梁山原在同州韓城縣東南十九里。其山東「南」臨河,東南崩�亦存焉。《公羊傳》云:「梁山崩,雍河三日不流。」《[[春秋穀梁傳|穀梁傳]]》云:「成公五年梁山崩,晉侯召伯尊,伯尊用輦者之言曰『君率群臣哭,斯流矣。』如其言,河乃流也。」〈《史記·晉世家》「十四年梁山崩,補《正義》引。按《水經》河水《注》 「河水又南逕梁山原東,原自山東南出至河」,「西」字誤,當作「南」。魯成公五年卽晉景公十四年梁山崩,「王」字當作「公」,據《[[春秋穀梁傳|穀梁傳]]》改。〉
梁山在同州韓城縣東南九十里。〈《史記·夏本紀》「治梁及岐」《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四梁山引。〉
華池在同州韓城縣西南十七里,在夏陽故城西北四里。〈《史記·太史公自序》「葬於華池」《正義》引。按夏陽故城在唐韓城縣南二十里,華池在夏陽西北四里,則當作「十七」裏,此引誤倒。〉
髙門原俗名馬門原,在同州韓城縣西南十八里。漢司馬遷墓在韓城縣南二十二里,夏陽故城東南有司馬遷塚,在髙門原上也。〈《史記·太史公自序》「皆葬髙門」《正義》引。〉
廈陽故城在同州韓城縣南二十里。〈《史記·張儀列傳》「更名少梁曰夏陽」《正義》引。〉
河西縣
合陽故城在同州河西縣南三里,魏文侯七年攻秦至鄭而還築,在郃水之陽也。〈《史記·髙祖本紀》「廢以爲郃陽侯」《正義》引。又《史記·呉王濞列傳》「廢以爲郃陽侯」《正義》及《詩地理考》巻四郃陽引「合陽故城在同州河西孫南三里」十三字。〉
古㜪國城在同州河西縣南二十里。《世本》云:「莘因姒姓,夏禹之後」,卽散宜生等求有莘美女獻紂者。〈《史記·周本紀》「乃求有莘氏美女」《正義》引。〉
白水縣
彭衙故城在同州白水縣東北六十里。〈《史記·秦本紀》「戰於彭衙」《正義》引。〉
宜州
土門縣
頻陽故城在宜州土門縣南三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還下郿頻陽」《正義》引。〉
同官縣
頻陽故城在宜州同官縣界,故頻陽縣也。〈《史記·秦本紀》「初縣頻陽」《正義》引。按《舊唐書》、《地理志》説同官屬宜州,貞觀十七年改屬雍州。《括地志》成於貞覲十三年,當稱「宜州同官縣」,「雍」字是後人改寫。宜州廢後,土門縣亦並入同官,故説「頻陽故城在雍州同官縣」,可知此條《正義》雖稱「《括地志》云」,而非《括地志》原文。〉
岐州
雍縣
岐州雍縣南七里故雍戎,秦德公大鄭宮城也。〈《史記·秦本紀》「初居雍城大鄭宮」《正義》引,又《玉海》、《〈通鑑〉地理通釋·巻四·秦都》引。〉
蘄年宮在岐州城西故城内。〈《史記·秦本紀》「繆毒將欲攻嶄年宮爲亂」《正義》引,又《呂不韋列傳》「以反蘄年宮」《正義》及《通鑑·巻六·秦始皇紀》「發兵欲攻蘄年宮」注引。〉
秦回中宮在岐州雍縣西四十里,漢武帝郊雍五時,遂通西口回中道,往處回中宮。〈《史記·封禪書》「上郊雍通回中道」補《正義》引。又《匈奴列傳》「使奇兵入燒回中宮」《正義》引作「秦回中宮在岐州雍縣西四十里,卽匈奴所燒也」。又《史記·秦始皇本紀》「出鷄頭山過回中焉」《正義》及《玉海》巻一百五十五《宮室·宮一》、《通鑑·巻七·秦始皇紀》「過回中宮」注引作「回中宮在岐州雍縣西四十里」。按三字誤,依《史記·匈奴列傳》及《秦始皇紀》《正義》引改「四」。〉
漢有五時,在岐州雍縣南,則鄜時、呉陽上時、下時、密時、北時。秦文公夢黃蛇自天而下屬地,其口止於鄜衍,作時,郊祭白帝,曰鄜時。秦宣公作密時於渭南,祭靑帝。秦靈公作呉陽上時,祭黃帝;作下時,祠炎帝。漢髙帝曰「天有五帝,今四,何也?待我而具五」。遂立黑帝,曰北時是也。〈《史記·秦本紀》「四年作密時」《正義》引。〉
密時、鄜時、呉陽上下時,是言秦用四時祠上帝,靑、黃、赤、白最尊也。〈《史記·封禪書》「唯雍四時」《正義》引。按秦四時是密時祀靑帝,鄜時祀白帝,上時祀黃帝,下時祀赤帝,此言秦四時無密時,蓋傳寫脱落,今補「密時」二字。〉
三時原在岐州雍縣南二十里。《封禪書》云秦文公作鄜時,襄公作西時,靈公作呉陽上時。〈《史記·秦本紀》「初爲鄜時」《正義》引。〉
野人塢在岐州雍縣東北二十里,野人盜馬食處,因名也。〈《史記·秦本紀》「繆公亡善馬岐下」《正義》引。〉
秦穆公塚在岐州雍縣南二里。〈《史記·秦本紀》「繆公卒葬雍」《正義》引。〉
三良塚在岐州雍縣一里故城内。〈《史記·秦本紀》「奄息仲行緘虎亦在從死之中」《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三良」引。〉
蹇叔,岐州人也。〈《史記·李斯列傳》「迎蹇叔於宋」《正義》引。〉
公孫支,岐州人,遊晉,後歸秦。〈《史記·李斯列傳》「求丕豹公孫支於晉」《正義》引。〉
陳倉縣
故虢城在岐州陳倉縣東四十里。次西十餘里又有城,亦名號城,《輿地志》云比虢文王母弟虢叔所封,是曰西虢。〈《史記·秦本紀》「滅小號」《正義》引。又《史記·周本紀》「號文公諫曰」《正義》引作「號故城在岐州陳倉縣東四十里。」〉
陳倉山在今岐州陳倉縣南。〈《史記·封禪書》「於陳倉北阪城祠之」《正義》引。〉
《輿地志》云蒯成縣故陳倉縣之故鄕聚名也,周緤所封也。晉武帝咸寧四年分陳倉立蒯成縣,屬始平郡也。〈《史記·傅靳蒯成列傳》「蒯成侯緤者」《正義》引。〉
散關在岐州陳倉縣南五十里。〈《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乃遂去至關」《正義》引。〉
寶鷄祠在岐州陳倉縣東二十里故陳倉城中。《晉太康地志》云:「秦文公時,陳倉人獵得獸,若彘,不知名,牽以獻之。逢二童子,童子曰:『此名爲蝟,常在地中,食死人腦。』卽欲殺之,拍捶其首。蝟亦語曰:『二童子名陳寶,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陳倉人乃逐二童子,化爲雉,雌者上陳倉北阪,爲石,秦祠之。」《搜神記》云其雄者飛至南陽,其後光武起於南陽,皆如其言也。〈《史記·秦本紀》「十九年得陳寶」《正義》引。〉
寶鷄神祠在漢陳倉縣故城中,今陳倉縣之東。石鷄在陳倉山上。〈《史記·封禪書》「於陳倉北阪城祠之」《正義》引。〉
秦寧公墓在岐州陳倉縣西北三十七里秦陵山。《帝王世紀》云秦寧公葬西山大麓,故號秦陵山。〈《史記·秦本紀》「葬西山」《正義》引。按「秦」字衍,秦陵山名後起,非秦時卽有此名。〉
大梓樹在岐州陳倉縣南十里陳倉山上。《録異傳》云:「秦文公時雍南有大梓樹,文公伐之,輒有大風雨,樹生合不斷。時有一人病,夜往山中,聞有鬼語樹神曰:『秦若使人被髮,以朱絲繞樹伐汝,汝得不困耶?』樹神無言。明日病人語聞。公如其言伐樹,斷,中有一靑牛出,走入豐水中。其後牛出豐水中,使騎撃之,不勝。有騎墮地復上,發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頭,漢、魏、晉因之。武都郡立怒特祠,是大梓牛神也。」〈《史記·秦本紀》「伐南山大梓豐大特」《正義》引。按陳倉縣因陳倉山而得名,此引脱「陳」字,據《史記·封禪書》「於陳倉北阪城祠之《正義》引《括地志》及《元和郡縣志》補。〉
郿縣
郿縣故城在岐州郿縣東北十五里。《秦紀》云:「秦文公東獵汧、渭之會,卜居之,乃營邑焉」,卽此城也。〈《史記·秦本紀》「至汧、渭之會」《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秦都》引作「郿縣故城在岐州郿縣東北十五里。毛萇云郿地名也,秦文公東獵汧、渭之會,卜居之,乃營邑焉,卽此城也」。又《史記·封禪書》「秦文公東獵至汧、渭之間」《正義》及《史記·絳侯周勃世家》「還下郿」《正義》引「郿縣故城在岐州郿縣東北十五里」十四字。〉
岐山縣
周公城在岐州岐山縣北九里。周之畿内,周公食采之地也。周公、邵公,周室元宰,輔佐文、武、成、康以下,蓋嫡子封於燕、魯,次子食采畿甸,奕葉爲卿士,故謂之周公、邵公也。〈《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旦者」補《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一《周南》引作「周公故城在岐山縣北九里」。〉
邵亭故城在岐州岐山縣西南十里。〈《詩地理考》巻一《召南》引。〉
平陽故城在岐州岐山縣西四十六里,秦寧公徙都之處。〈《史記·秦本紀》「徙居平陽」《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秦都》引,又《通鑑·巻六·秦始皇紀》「居平陽」注引。〉
岐山在岐州岐山縣東北九十里。〈《史記·夏本紀》「治梁及岐」《正義》引。〉
茲泉水原出岐州岐山縣西南凡谷。《呂氏春秋》云:「太公釣於茲泉,遇文王。」酈元云:「磻溪中有泉,謂之茲泉,潭積成淵,卽太公釣處,今謂之凡谷。有石壁深髙,幽隍邃密,人跡罕及。東南隅有石室,蓋太公所居。水次磐石釣處,卽太公垂釣之所也,其投竿跪餌兩膝遺跡猶存,是有磻溪之稱也。其水淸冷神異,北流十二里注於渭。」《説苑》云「呂望年七十釣於渭渚,三日三夜,魚無食者。望卽忿,脱其衣冠。上有農人者,古之異人,謂望曰:『子姑復釣,必細其綸,芳其餌,徐徐而投,無令魚駭。』望如其言,初下得鮒,次得鯉。刺魚腹得書,書文曰『呂望封於齊,望知其異。」〈《史記·齊太公世家》「以漁釣奸周西伯《正義》引,又《史記·范睢蔡澤列傳》「釣於渭濱」《正義》引作「茲泉水源出岐州岐山縣西南凡谷,北流十二里注於渭。太公釣此,所謂磻溪。按此引酈道元《水經注》輿今本多不同,且有錯脱,今據《水經》渭水《注》增刪。〉
普潤縣
漆水源出岐州普潤縣東南岐山漆溪,東入渭。〈《史記·夏本紀》「漆沮旣從」《正義》引,又《周本紀》「自漆沮度渭取材用」《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四「自土沮漆」引。〉
扶風縣
棫陽宮在岐州扶風縣東北。〈《通鑑·巻十五·漢文帝紀》「上行幸雍棫陽宮」注引。〉
隴州
濟源縣
故汧城在隴州汧源縣東南三里。《帝王世紀》云「秦襄公二年徙都汧,卽此城。〈《史記·秦本紀》「襄公二年」《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秦都》引。〉
秦城在隴州東南二十五里。〈《〈通鑑〉地理通釋·巻四·秦都》引。〉
汧山在隴州汧源縣西六十里。其山東鄰岐岫,西接隴岡,汧水出焉。〈《史記·夏本紀》「汧及岐至於荊山」《正義》引。〉
水汧出隴州汧源縣西南汧山,東入渭。〈《史記·封禪書》「汧洛二淵」《正義》引。〉
河水又出於陽紆、陵門之山者,穆王之所至。《爾雅》云秦有陽紆,郭璞云在今扶風汧縣之西。〈宋羅泌《路史後紀》巻九《疎仡》紀引。據《爾雅》補「郭璞云」三字。〉
豳州
新平縣
豳州新平縣,卽漢漆縣也,《詩》豳國,公劉所邑之地也。〈《史記·周本紀》「國於豳」《正義》引,《〈通鑑〉地理通釋·巻四·周都》引,又《詩地理考》巻二豳引無「公劉所邑之地也》句。〉
三水縣
豳州三水縣西三十里有幽原,周先公劉所都之地也。豳城在此原上,因公劉爲名。〈《史記·周本紀》「登豳之阜以望商邑」《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豳引作「豳州三水縣西十里有豳原,豳城在原上」。按《元和郡縣志》巻三邠州三水縣説「古豳城在縣西三十里」,《太平寰宇記》同,此引並脱「三」字。《後漢書·郡國志》扶風栒邑劉昭注「又有劉邑」,卽此「因公劉爲名」之意,此引脱「劉」字,均據補。〉
涇州
安定縣
烏氏故城在涇州安定縣東三十里。周之故地,後入戎,秦惠王取之,置烏氏縣。〈《史記·匈奴列傳》「有義渠大茘烏氏朐衍之戎」《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始皇紀》,「烏氏朐衍之戎」注引。又《史記·貨殖列傳》「烏氏倮畜牧」《正義》引作「烏氏故城在涇州安定縣東四十里」。〉
鶉觚縣
陰密故城在涇州鶉觚縣西,其東接縣城,卽古密國也。杜預云嬙姓國,在安定陰密縣也。〈《史記·周本紀》「明年伐須密」《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四密引無「杜預云」以下文。《史記·秦本紀》「白起有罪爲士伍遷陰密《正義》引及《史記·白起王翦列傳》「遷之陰密」《正義》引作「陰密故城在涇州鶉觚縣西,卽古密須國」。〉
臨涇縣
彭陽故城在涇州臨涇縣東二十里。〈《史記·匈奴列傳》「遂至彭陽」《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五·漢文帝紀》「遂至彭陽」注引「二十里」下有「彭原」二字。〉
寧州
定安縣
寧、原、慶三州,秦北地郡。春秋及戰國時爲義渠戎國之地,周先公劉不窋居之,古西戎也。〈《史記·秦本紀》「十一年縣義渠」《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伐義渠虜其王」《正義》引作「寧、慶二州,春秋及戰國時爲義渠戎國之地」。按「春秋」「戰國」互倒,今依《秦奉紀》「伐義渠」《正義》引移正。〉
寧州、慶州、原州,古西戎之地。卽公劉邑城,周時爲義渠戎國,秦爲北也郡。〈《史記·匈奴列傳》「岐梁山涇漆之北有義渠」《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秦縣義渠」注引作「寧、慶、原三州,秦之北地郡」。按《元和郡縣志》巻三寧州云「《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之地,當夏之衰,公劉邑焉,周時爲義渠戎國氣」《正義》引有脱誤,據《通鑑》注及《元和郡縣志》補正。〉
湫谷水源出寧州定縣。〈《史記·封禪書》「湫淵祠朝那」《正義》引。按唐安定縣爲涇州治,定安縣爲寧州治,《正義》誤引爲安定縣,據《舊唐書地理志》改。寧州定安縣卽今甘肅寧縣,湫谷水是湫淵下流,今名海子河,在寧縣西。〉
羅川縣
寧州羅川縣莊州東南七十里,漢陽周縣。〈《史記·項羽本紀》「竟斬陽周」《正義》引。〉
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陽周縣橋山南有黃帝塚。〈《史記·五帝本紀》「葬橋山」《正義》引。〉
鄜州
洛交縣
雕陰縣,在鄜州洛交縣北三十里雕陰故城是也。〈《史記·魏世家》「秦敗我龍賈軍四萬五千於雕陰」《正義》引。按此引「故」字當衍,蓋謂漢上郡雕陰縣卽唐洛交縣雕陰故城,據《元和郡縣》誌刪。〉
延州
膚施縣
廷州州城卽漢髙奴縣。〈《史記·項羽本紀》「立董翳爲翟王都髙奴」《正義》引,又《通鑑·巻九·漢髙帝紀》「都髙奴」注引。〉
近廷州、綏州、銀州,本春秋時白狄所居,七國屬魏,俊人秦。〈《史記·匈奴列傳》「晉文公攘戎翟居於河西圁洛之間」《正義》引。又《史記·匈奴列傳》「號白赤翟白翟」《正義》引作「延、綏、銀三州,白翟地」。〉
原州
平髙縣
朝那湫祠在原州平髙縣東南二十里。〈《史記·封禪書》「湫淵祠朝那」《正義》引。〉
笄頭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髙縣西百里,《禹貢》涇水所出。《輿地志》云或卽鷄頭山也。酈元云蓋大隴山異名也。《莊子》云廣成子學道崆峒山,黃帝問道於廣成子,蓋在此。〈《史記·五帝本紀》「登鷄頭山」《正義》引。又《史記·趙世家》「其後娶空同氏」《正義》引作「原州平髙縣西百里有崆峒山,卽黃帝問廣成子道處」。〉
平涼縣
蕭關,今隴山開,漢文帝十四年匈奴入朝那縣之地在原州平涼縣界。〈《史記·孝文本紀》「攻朝那塞」補《正義》引。按《史記·呉王濞列傳》「搏胡衆人蕭關」《正義》云「蕭關今名隴山關,在原州平涼縣界」,蓋本《括地志》爲説,依例應出今地及裏距,今據增「在原州平涼縣界」句。〉
百泉縣
朝那故城在原州百泉縣西七十里,漢朝那縣也。〈《史記·孝文本紀》「攻朝那塞」補《正義》引。又《匈奴列傳》「至朝那膚施」《正義》同。〉
涇水源出原州百泉縣西南笄頭山涇谷,東南流入渭。〈《史記·夏本紀》「又東北至於涇」《正義》引,又《史記·夏本紀》「涇屬渭汭」補《正義》引。〉
靈州
回樂縣
北河在靈州界也。〈《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梁北河」《正義》引。〉
薄骨律鎭城以在河渚之中,隨水上下,未嘗陷沒,故號曰靈州。初在河北胡城,大統六年於果園復築城,以爲州,卽今州是也。〈《太平寰宇記》巻三十六靈州引。按《元和郡縣志》巻四靈州回樂縣説「赫連勃勃所置果圓,今猶桃李千餘株,鬱然猶存」,卽此果園,「國」字誤,今改「園」。〉
夏州
朔方縣
夏州,秦上郡,漢分置朔方郡,魏不改,隋置夏州也。〈《史記·平準書》「衞靑取匈奴河南地築朔方」《正義》引。〉
夏州朔方縣北什賁故城是蘇建築,什賁之號蓋出蕃語也。〈《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使蘇建築朔方城」《正義》引。〉
鹽州
五原縣
鹽州古戎狄居之,卽朐衍戎之地,秦北地郡也。〈《史記·匈奴列傳》「朐衍之戎《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始皇紀》「朐衍之戎」注引。〉
白土故城在鹽州五原縣東北三百九十里。〈《史記·匈奴列傳》「晉文公攘戎翟居於河西圁洛之間《正義》引。按唐景龍三年始於五原縣白池置白池縣,見《元和郡縣志》巻四鹽州下,《括地志》當稱五原,此張守節以開元時地名更貞觀時地名,今改正。〉
勝州
楡林縣
楡中,勝州所治楡林縣。《〈通鑑〉地理通釋·巻八》「趙楡中」—引,又《史記·秦始皇本紀》「遷北河楡中三萬家」《正義》。〉
雲中故城在勝州楡林縣東北四十里,秦雲中郡。〈《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得雲中守遬」《正義》引。〉
達谷縣
[编辑]勝州連谷縣,本秦九原郡,漢武帝更名五原。〈《史記·匈奴列傳》「自九原至雲陽」《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十一·漢武帝紀》「戍五原」注引。〉
銀城縣
[编辑]漢五原郡河目縣故城在北假中,北假,地名也,在河北,今屬勝州銀城縣。《漢書·王莽傳》云「五原北假,膏壤殖谷」也。〈《史記·匈奴列傳》「又度河據陽山北假中」《正義》引。〉
棝陽縣漢舊縣也,在勝州銀城縣界。〈《史記·魏世家》「築長城塞固陽」《正義》引,又《通鑑·巻三·周顯王紀》「圍魏固陽」注引。〉
綏州
[编辑]上縣
[编辑]上郡故城在綏州上縣東南五十里,秦之上那城也。〈《史記·秦始皇本紀》「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正《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魏盡入上郡於秦」《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魏因盡入上那十五縣以謝秦」注引。《史記·李斯列傳》「上使監兵上郡」《正義》及《〈通鑑〉地理通釋·巻八·趙上郡》引無「秦之上郡城也」句。〉
慶州
[编辑]弘化縣
[编辑]不窋故城在慶州弘化縣南三里,卽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史記·周本紀》「子不窋立」《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周都》引。按《〈通鑑〉地理通釋》此引作弘化縣,《正義》「安」字當作「弘」,唐弘化縣神龍元年更名安化縣,《括地志》成書應是弘化縣,今依《通鑑》注引。〉
洛源縣
[编辑]洛水一名漆沮水,源出慶州洛源縣白於山,東南流鄜、丹、同三州,至華陰北南流人渭。非古公所度漆沮也。〈《詩地理考》巻三「瞻彼洛矣」引。又《史記·封禪書》「汧洛二淵」《正義》引作「洛水源出慶州洛源縣白於山,南流入渭」。〉
華池縣
[编辑]秦故道在慶州華池縣西四十五里子午山上,自九原至雲陽千八百里。〈《史記·匈奴列傳》「而通直道《正義》引。〉
二川原在慶州華池縣西子午嶺東,二川合,因名也。〈《史記·封禪書》「汧洛二淵《正義》引。〉
蒲州
[编辑]河東縣
[编辑]蒲阪故城在蒲州河東縣南二里,卽堯舜所都也。〈《史記·秦本紀》「取蒲阪」《正義》引。又《史記·五帝本紀》「代堯踐帝位」《正義》引作「蒲阪,今蒲州河南縣界蒲阪故城是也」。〉
河東縣南二里故蒲阪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廟,城外有舜井及二妃壇。〈《史記·五帝本紀》「舜飭下二女媯汭」《正義》引。〉
蒲州河東縣雷首山,一名中條山,亦名暦山,亦名首陽山,亦名襄山,亦名甘棗山,亦名豬山,亦名獨頭山,亦名薄山,亦名呉山。此山西起雷首,東至呉阪,凡十一名,隨州縣分之。暦山南有舜井。〈《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暦山」《正義》引。又《史記·夏本紀》「壺口雷首」《正義》引作「雷首山在蒲州河東縣」。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帝舜都」及《詩地理考》巻六「舜耕暦山」引作「蒲州河東縣雷首山亦名暦山,南有舜井」。〉
陶城在蒲州河東縣北三十里,卽舜所都也,南去暦山不遠,或耕或陶,所在則可,何必定陶方得爲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史記]]》五帝本紀「陶河演」《正義》引。通《監地理通釋》巻四舜都引「或陶所在二十二字作「何必定陶」四字。〉
媯汭水源出蒲州河東縣南雷首山。許愼云:「水涯曰汭。」按《地記》云:「河東郡首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媯水,北流者汭水,二水異源合流,出谷西注河。」〈《史記·五帝本紀》「舜飭下二女於溈汭」《正義》引。又《史記·陳杞世家》「居於媯汭」補《正義》引作「媯汭水源出蒲州河東縣南雷首山,《地記》云河東郡首山北中有二泉,下南者汭水」。按《五帝本紀》、《正義》引脱「縣」及「雷首」三字,「靑」爲「首」之誤,衍東山二字,依《陳杞世家》補《正義》引改正。《陳杞世家》補《正義》引「中有二泉」以下亦有脱誤,當如《五帝本紀》《正義》所引。〉
猗氏縣
[编辑]令狐故城在蒲州猗氏縣西十五里。〈《史記·秦本紀》「秦以兵送至令狐」《正義》引。又《史記·晉世家》「秦兵圍令狐」補《正義》引作「縣西四十五里」。按「界」字誤,當依《晉世家》補《正義》引作「西」。《晉世家》補《正義》引「西」下衍「四」字,水經涑水《注》可證。〉
王官故城在蒲州猗氏縣南二里。〈《史記·晉世家》「渡河取王官《正義》引。〉
故郇城在蒲州猗氏縣西南四里。〈「詩地理考」巻二郇伯引。〉
虞鄕縣
[编辑]晉陽故城今名晉城,在蒲州虞鄕縣西三十五里。〈《史記·魏世家》「秦拔我蒲阪晉陽《正義》引,又《通鑑·巻一·周威烈王紀》「爲晉陽請曰」及巻三《周赧王紀》「秦取魏蒲阪晉陽封陵」注引。〉
故智城在蒲州虞鄕縣西北四十里。《古今地名》云:「解縣有智城」,蓋謂此也。〈《史記·魏世家》「共伐滅智伯」《正義》引。〉
張陽故城一名東張城,在蒲州虞鄕縣西北四十里。〈《史記·曹相國世家》「軍東張《正義》引。〉
虞州
[编辑]安邑縣
[编辑]鹽氏故城一名司鹽城,在虞州安邑縣。〈《史記·秦本紀》「至鹽氏而還《正義》引。按唐初有虞州,領安邑、解縣、夏縣三縣,貞襯十七年虞州廢後,以安邑、解縣屬蒲州。《括地志》據貞觀十三年大簿,《序略》有虞州,此蒲字當作「虞」。〉
髙涯原在虞州安邑縣北三十里南阪口,卽古嗚條陌也。〈《史記·殷本紀》「桀奔於鳴條」》、《正義》引。〉
解縣
[编辑]濁水源出虞州解縣東北平地。〈《史記·趙世家》「伐魏敗湪澤」《正義》引,又《通鑑·巻一·周威烈王紀》「戰於燭澤」注引。〉
汾州
[编辑]隰城縣
[编辑]西陽卽中陽也,在汾州隰城縣南十里。地理志云西都、中陽屬西河郡。〈《史記·秦本紀》「伐取道中都西陽」《正義》引。按漢中陽縣在今山西中陽縣西,魏移置於漢茲氏縣界,卽唐隰城縣南中陽故城。此「東」字誤,當作「南」。〉
中陽故城在汾州隰城縣南十里,漢中陽縣也。〈《史記·趙世家》「輿秦會中陽」《正義》引,又《史記·燕召公世家》「田單伐我拔中陽」補《正義》引。〉
謁泉山一名隱泉山,在汾州隰城縣北四十里。《注水經》云:「其山崖壁立,崖半有一石室,去地五十丈,頂上平地十許頃。隋圖經集記云:「此爲子夏石室,退老西河居此。有卜商神祠,今見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夏居西河」《正義》引。按《新唐書藝文志》地理類有卽蔚之《隋圖經集記》,此誤,今據改。〉
平遙縣
[编辑]中都故城在汾州平遙縣西十二里,秦屬太原郡也。〈《史記·孝文本紀》「立爲代王都中都」《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伐趙中都西陽」 《正義》引作「中都故城在汾州平遙縣西十二里,卽西都也。又《史記·梁孝王世家》「以武爲代王」,《正義》引作「中都故城在汾州平遙縣西十二里」。按《孝文本紀》《正義》引衍「南」字,《元和郡縣志》巻十三亦云中都在汾州平遙西十二里。〉
介休縣
[编辑]介休縣屬汾州,本漢縣。〈《史記·晉世家》「伐千畝有功」補《正義》引。〉
絳州
[编辑]正平縣
[编辑]臨汾故城在絳州正平縣東北二十五里,卽古臨汾縣也。〈《史記·秦本紀》「益發卒軍臨汾旁」《正義》引。〉
王澤在絳州正平縣南七里。〈《史記·趙世家》「至於王澤」《正義》引。〉
垣縣
[编辑]故垣城,漢縣治,本魏王垣也,在絳州垣縣西北二十里。〈《[[史記]]》、《秦始皇本紀」攻魏垣蒲陽《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始皇紀》「伐魏取垣蒲」注引。〉
絳縣
[编辑]絳水一名白水,今名沸泉,源出絳山,飛泉奮湧,揚波北注,縣流奔壑一十許丈,望之極爲奇觀。〈《史記·魏世家》「絳水可以灌平陽」《正義》引。又《通鑑·巻一·周威烈王紀》「絳水可以灌平陽」注引作「絳水」一名白水,一名沸泉水,源出絳山,飛泉奮揚注,縣積壑三十餘丈,望之極爲奇觀」。按《魏世家》、《正義》引及《通鑑》注引皆有脱誤,今據《水經》澮水《注》輿《元和郡縣志》校正。〉
乾河源出絳州絳縣東南崤山,南流注澮。其水冬乾夏流,故曰乾河。〈《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取韓安邑以東到乾河」《正義》引。按乾河是教水支流,入澮不入河,今據《水經》澮水《注》改。〉
曲沃縣
[编辑]絳邑故城,漢絳縣,本晉都新田,在絳州曲沃縣南二里,因絳山爲名。〈《〈通鑑〉地理通釋·巻四·五伯》引。又《史記·絳侯周勃世家》「食絳」引作「絳邑城,漢絳縣,在絳州曲沃縣南二里。」〉
絳州曲沃縣有曲沃故城,土人以爲晉曲沃新城。〈《史記·秦本紀》「太子申生死新城《正義》引。〉
陘庭故城在絳州曲沃縣西北二十里,在絳州東北三十五里。〈《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攻韓陘城」《正義》引。又《史記·范睢蔡澤列傳》「秦攻韓汾涇」正義「陘庭敝城在絳州曲沃縣西北二十里」。按「陘城」當作「陘庭」,見《左傳》桓公二年及三年。襄公二十三年又作熒庭,《范睢蔡澤列傳》、《正義》不誤。〉
聞喜縣
[编辑]周陽故城在絳州聞喜縣東二十九里。〈《史記·孝文本紀》「趙兼爲周陽侯」《正義》引,又《[[史記]]》外戚世家「勝爲周陽侯」《正義》引,又《[[史記]]》滑稽列傳「因姓周陽氏」《正義》。〉
翼城縣
[编辑]故唐城在絳州翼城縣西二十里,卽堯裔子所封。〈《春秋傳》云夏孔甲時有堯苗裔劉累者,以豢龍事孔甲,夏後嘉之,賜氏禦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之以食夏後,旣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夏后蓋別封劉累之孫於大夏之墟,爲唐侯。至周戍王時,唐人作亂,成王滅之而封大叔,更遷唐人子孫於杜,謂之杜伯,卽范匄所云「在周爲唐杜氏」。按魯縣汝州魯山縣是。今隨州棗陽縣東南一百五十里上唐鄕故城,卽是後子孫徙後唐。《史記·晉世家》「成王立唐有亂」《正義》引。按此引劉累豢龍事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文,當有「傳」字。「唐」字依《鄭世家》、《正義》引補。〉
故唐城在絳州翼城縣西二十里。〈徐才宗《國都城記》云:「唐國,帝堯之裔子所封。」《春秋傳》云夏孔甲時有堯苗胄劉累者,以豢龍事孔甲,夏後嘉之,賜曰禦龍氏,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之以食夏後,旣而使求之,懼而遷後魯縣。夏後蓋別封劉累之後於大夏之墟,爲唐侯。至周成王時,唐人作亂,成王滅之而封大叔,遷唐人子孫於杜,謂之杜伯,範匄所云「在周爲唐杜氏」也。《地記》云:「唐氏在大夏之墟,屬河東安邑縣。今在絳城西北一百里有唐城者,以爲唐舊國。」《史記·鄭世家》「唐人是因」《正義》引。按依《晉世家》、《正義》引補「大」字,改下「匄」字。「安」下脱「邑」字,據《漢書·地理志》增。〉
故翼城一名故絳,在絳州翼城縣東南十五里。〈《諸侯譜》云:「晉穆侯遷都後絳,曾孫孝侯改絳爲翼,至獻公又命曰絳。」《史記·晉世家》「翼晉君都邑也」補《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唐引末有「景公遷新田」五字。按晉至曲沃武公始稱公,此引兩「公」字皆當作「侯,《詩地理考》引不誤,今據改。〉
澮水在絳州翼城縣東南二十五里。〈《史記·趙世家》「魏敗我瀹取皮牢」《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魏敗韓師趟師於澮」注引。按「縣」字衍,《通鑑》注引無。〉
澮髙山,又云澮山,在絳州翼城縣東南二十五里,澮水出北山。〈《史記·魏世家》「翟敗我於澮」《正義》引。按澮水出澮山,澮水在翼城東南,澮山所在當同,《元和郡縣志》作「東南二十五里」是,今據改。〉
泰州
[编辑]龍門縣
[编辑]皮氏故城在絳泰州龍門縣西百三十歩,自秦、漢、魏、晉皮氏縣皆治此。}}《史記·河渠書》「渠皮氏汾陰下」《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 「秦取我汾陰皮氏焦」《正義》引作「皮氏故城在絳州龍門縣西一百八十歩」。又《史記·秦始皇本紀》「渡河取汾陰皮氏《正義》引作「皮氏在絳州龍門縣西一里八十歩,卽古皮氏城也」。按「絳」字當作「泰」。唐初泰州領龍門、萬泉、汾陰,芮縣四縣,貞觀十八年廢泰州及芮縣,以龍門、萬泉屬絳州,汾陰屬蒲州。《括地志》、《序略》有泰州,則此三縣應稱泰州,今改。}}
故耿城今名耿倉城,在泰州龍門縣東南十二里故耿國也。《都城記》云:「耿,姬姓國。」《史記·秦本紀》「晉滅霍魏耿」《正義》引。按「贏」當作「姬,據《左傳》閔公元年杜預注改。}}
龍門山在泰州龍門縣。〈《史記·貨殖列傳》「龍門碣石《正義》引。〉
汾陰縣
[编辑]汾陰故城俗名殷湯城,在泰州汾陰縣北。〈《史記·秦本紀》「渡河取份陰皮氏《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取汾陰皮氏」注引作「汾陰故城在蒲州汾陰縣北九里」。〉
晉州
[编辑]臨汾縣
[编辑]平陽故城卽晉州城西面,今平陽故城東面也。《城記》云堯築也。〈《史記·外戚世家》「號曰平陽公主」《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九·韓平陽》引作「晉州城因平陽故城東面而爲之」。〉
平陽,今巫曰州所理平陽故城是也。〈《史記·五帝本紀》「帝堯者」《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堯都》引。〉
髙梁故城在晉州臨汾縣東北二十七里。《水經》汾水西過髙梁邑西。〈《通鑑·地理通釋》巻十四《東西魏周齊相攻地名考》引。〉
襄陵在晉州臨汾縣東南三十五里。闕駰《十三州志》云:「襄陵晉大夫肇邑也。」〈《史記·秦本紀》「王輿楚王會襄陵」《正義》。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圍魏襄陵」注引首十四字。〉
平陽河水一名晉水。〈《史記·五帝本紀》「帝堯者」《正義》引。〉
洪洞縣
[编辑]故楊城,本春秋時陽國,漢陽縣城也,今晉州洪洞縣也。至隋爲楊,唐初改爲洪洞,以故洪洞鎭爲名也。秦及漢皆屬河東郡。〈《史記·酷吏列傳》 「郅都者楊人也」《正義》引。按《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分羊舌氏之田以爲三縣,僚安爲楊氏大夫」,卽此楊國,「秦」當作「春秋」。〉
郅都墓在洪洞縣東南二十里。〈《史記·酷吏列傳》「郅都者楊人也」《正義》引。〉
岳陽縣
[编辑]千畝原在晉州岳陽縣北九十里。〈《史記·周本紀》「宣王不修籍於千畝」《正義》引,又《史記·趙世家》「及千畝戰」《正義》引。〉
呂州
[编辑]霍邑縣
[编辑]呂州霍邑縣,漢彘縣也,後漢改曰永安,隋改曰霍邑,本春秋時霍伯國也。〈《史記·魏世家》「魏悼子徙治霍」《正義》。又《史記·周本紀》 「厲王出奔於彘《正義》引作「晉州霍邑縣本漢彘縣,後改曰永安」。按唐呂州武德元年置,領霍邑、趙城、汾西、靈石四縣,貞觀十七年廢呂州,以靈石屬汾州,其餘三縣屬晉州,《括地志》、《序略》有呂州,則霍邑、趙城當稱呂州霍邑縣及呂州趙城縣。〉
呂州霍邑縣,本春秋時霍伯國。韋昭云:「霍,姬姓也。」〈《史記·秦本紀》「晉滅霍」《正義》引。按「又」爲「本」字之誤。〉
呂州霍邑縣,本漢彘縣也。鄭玄注《周禮》云「霍山在彘。春秋時霍伯國也。〈《史記·管蔡世家》「次曰霍叔處」《正義》引,又《史記·齊太公世家》「周厲王出奔居彘」《正義》引。〉
趙城縣
[编辑]趙城,今呂州趙城縣是。本彘縣地,後改曰永安,卽造父之邑也。〈《史記·秦本紀》「繆王以趙城封造父」《正義》引。〉
隰州
[编辑]隰川縣
[编辑]蒲邑故城在隰州隰川縣北四十五里。在蒲水之北,故日蒲陽。卽晉公子重耳所居也。〈《史記·秦始皇本紀》「攻魏垣蒲陽」《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秦拔我垣蒲陽衍」《正義》引無末句。〉
慈州
[编辑]吉昌縣
[编辑]壺口山在慈州吉昌縣西南五十里。〈《史記·夏本紀》「壺口治梁及岐」《正義》引。〉
昌寧縣
[编辑]故鄂城在慈州昌寧縣東二里,絳州夏縣相近。〈《史記·晉世家》「故曰唐叔虞」《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唐引。〉
文城縣
[编辑]文城故城在慈州文城縣西北四十里。故老云此城晉文公爲公子時避驪姬之難,從蒲奔翟,因築此城,遂呼爲文城。《風俗通》云:「《春秋傳》曰狄本山戎之別也,其後分居,號曰赤翟、白翟。」《[[史記]]》晉世家「重耳遂奔翟」補《正義》引。}}
石州
[编辑]離石縣
[编辑]離石縣,今石州所理縣也。〈《史記·周本紀》「北取道藺離石者《正義》引。〉
潞州
[编辑]上黨縣
[编辑]潞州本赤翟地。〈《史記·匈奴列傳》「號曰赤翟白翟」《正義》引。〉
長子縣
[编辑]屯留故城在潞州長子縣東北三十里,漢屯留縣,古留籲國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將軍撃趙反死屯留」《正義》引。又《史記·趙世家》「徙處屯留」《正義》引作「屯留故城在潞州長子縣東北三十里,本漢屯留縣城也。」又《〈通鑑〉地理通釋·巻九·韓屯留之道》引首十五字。按春秋赤翟留籲,晉滅其國名純留,見《左傳》宣公十六年及襄公十八年,此引有脱誤,今補「縣古留」三字。〉
漳水一名濁漳水,源出潞州長子縣西力黃山。《地理志》云濁漳水出長子鹿谷山,東至鄴入淸漳。〈《史記·河渠書》「西門豹引漳水溉鄴」《正義》引。按「在」當作「出」,據《漢書·地理志》改。〉
屯留縣
[编辑]降水源出潞州屯留縣西南方山,東北流,至冀州人海。〈《史記·夏本紀》「北過降水」《正義》引。按各本《[[史記]]》此《正義》作「西南方東北流」,淸呉春照校柯維熊本,張文虎校金陵本均刪「方」字。《河渠書》「過降水」《正義》云「降水源出屯留縣西南方山」,蓋《本括地志》爲説,《元和郡縣志》亦云「出方山」,今據增。〉
黎城縣
[编辑]故黎戎,黎侯國也,在潞州黎城縣東北十八里。《尚書》曰「西伯旣勘黎」是也。〈《史記·周本紀》「明年敗耆國」《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一黎侯引無《尚書曰》以下文。〉
銅鞮縣
[编辑]銅鞮故城在潞州銅鞮縣東十五里,州西六十五里,在并州東南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攻韓信軍銅鞮」《正義》引。〉
關與聚一名烏蘇城,在潞州銅鞮縣西北二十里,趙奢破秦軍處。又儀州和順縣卽古關與城,亦云趙奢破秦軍處。然儀州與潞州相近,二所未詳。又有關與山,在洛州武安縣西南五十里,趙奢拒秦軍於關與,卽此山也。〈《史記·秦本紀》「中更胡陽攻趙關與」正義。又《[[史記]]》趙世家「秦韓相攻而圍關輿」《正義》引作「關輿聚落本名烏蘇城,在潞州銅鞮縣西北二十里。又儀州和順縣城亦云韓關輿邑,二所未詳。又有關輿山,在洺州武安縣西南五十里,蓋是也。」按《秦奉紀》、《正義》蓋爲《括地志》原文。「有」字,依《趙世家》、《正義》引增。〉
沁州
[编辑]沁源縣
[编辑]霍太山在沁州沁源縣西七八十里。〈《史記·夏本紀》「旣修太原至於岳陽《正義》引。又《史記·夏本紀》「雷首壺口至於太嶽」《正義》引作《太嶽》,霍山也,在沁州沁源縣。」〉
三神祠今名原過祠,今在霍山側。〈《史記·趙世家》「使原過主霍太山祠祀」《正義》引。〉
澤州
[编辑]晉城縣
[编辑]髙都故城,今澤州也。〈《史記·秦本紀》「蒙騖攻魏髙都」,《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莊襄王紀》「取髙都汲」注引。〉
髙平縣
[编辑]光狼故城在澤州髙平縣西二十里。〈《史記·秦本紀》「白起攻趙取代光狼城」《正義》引。〉
長平故城在澤州髙平縣西二十一里,卽白起敗括於長平處。〈《史記·趙世家》廉頗將軍軍長平《正義》引。又《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趙軍長平」《正義》「長平故城在澤州髙平縣西二十一里。」按「三」當作「二」,依《白起王翦列傳》、《正義》改,《元和郡縣志》亦説長平在髙平縣西二十一里。〉
趙鄣故城一名都尉城,今名趙東城,在澤州髙平縣西二十五里;又有故谷城,此二城卽二障也。〈《史記·白起王翦列傳》「陷趙軍取二障四尉」《正義》引。〉
趙西壘在澤州髙平縣北六里,卽廉頗堅壁以待秦,王齡奪趙西壘壁者。〈《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奪西壁壘」《正義》。〉
趙壁,今名趙東壁,亦名趙東長壘,在澤州髙平縣北五里,卽趙括作壁敗處。〈《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正義》。〉
秦壁一名秦壘,今亦名秦長壘。〈《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追造秦壁」《正義》。〉
頭顱山一名白起臺,在澤州髙平縣西五里。〈《史記·趙世家》「卒四十萬皆坑之」補《正義》引。〉
澤縣
[编辑]析城山在澤州澤縣一西南七十里。《注水經》云「析城山甚髙峻,上平坦,下有二泉,東濁西淸,左右不生草木。」〈《史記·夏本紀》「砥柱析城」 《正義》引。按此引脱縣名,據《水經》沁水《注》「析城山在澤南」增「澤縣」三一字。澤縣後改名陽城。「下」字「泉」字亦據《水經》沁水《注》增改。〉
代州
[编辑]鴈門縣
[编辑]勾注山一名西陘山,在代州鴈門縣西北三十里。〈《史記·趙世家》「羊腸之西勾注之地」 《正義》引。又《史記·孝文本紀》「軍勾注」補《正義》引作「勾注山一名西陲山,在代州鴈門縣西北三十里」。又《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漢兵已渝勾注」《正義》作「勾注山在代州鴈門縣西北三十里」。按「徑」「陲」皆當作「陘」,「四」當作「三」,《太平寰宇記》代州鴈門縣引《水經注》云「勾注山一名西陘山,在鴈門縣西北三十里」,今據改。〉
廣武故城在代州鴈門縣界。〈《史記·韓王信盧綰列傳》「屯廣武以南」補《正義》引。〉
夏屋山一名賈屋山,今名賈母山,在代州鴈門縣東北三十五里。夏屋與勾注相接,蓋北方之險,亦天下之阻路,所以分別内外也。〈《史記·趙世家》「北登夏屋」《正義》引。〉
崞縣
[编辑]原平故城,漢原平縣也,在代州崞縣南三十五里。〈《史記·趙世家》「趙衰爲原大夫居原」《正義》引。〉
樓煩在代州崞縣界。《地理志》云在鴈門郡。〈《史記·絳侯周勃世家》「還攻樓煩三城」《正義》引。按崞縣屬代州,「並」字誤。〉
繁時縣
[编辑]菱人故城在代州繁時縣界,漢菱人縣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降下霍人」《正義》引,又《[[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自霍人以往至雲中」《正義》引。〉
朔州
[编辑]善陽縣
[编辑]朔州,春秋時北狄地也。如淳云儋林也。爲李牧所滅。〈《史記·匈奴列傳》「「晉北有林胡」《正義》引。按此引脱「狄」字,據《元和郡縣志》補。〉
朔州城,漢鴈門郡馬邑縣城也。〈《史記·髙祖本紀》「匈奴攻韓王信馬邑《正義》引。按漢馬邑縣故城卽唐朔州善陽縣外城,此引有脱誤,據《方輿紀要》巻四十四山西朔州引舊誌補「城」字。「卽」爲「郡」之誤。〉
新城一名小平城,在朔州善陽西南四十七里。〈《史記·秦本紀》「攻楡次新城」《正義》引。〉
趙武靈王長城,在朔州善陽縣北。《注水經》云:「白道城北出山椒上有垣若頽基焉,沿溪亙嶺,東西無極,疑卽趙武靈王所築也」〈《史記·匈奴列傳》「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正義》引。按此有脱誤,據《水經》河水《注》增改。〉
陰山在朔州北塞外突厥界。〈《史記·匈奴列傳》「自代並陰山下」《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始皇紀》「自代並陰山」注引。〉
定襄故城在朔州善陽縣北三百八十里。《地理志》云:「定襄郡,髙帝置。」〈《史記·匈奴列傳》「又復入代郡定襄」《正義》引。又《通鑑·巻十八·漢武帝紀》,「匈奴入代郡定襄上郡」注引無《地理志》以下十字。〉
武泉故城在朔州北二百二十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以前至武泉」《正義》引,又《史記·樊酈滕灌列傳》「破胡騎於武泉北」正義。〉
雲中郡、縣在朔州善陽縣北三百八十里定襄故城是也。〈《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自霍人以往至雲中」《正義》。〉
定襄縣
[编辑]朔州定襄縣,本漢平城縣。縣東北三十里有白登山,山上有臺名曰白登臺,《漢書·匈奴傳》曰「蹋頓圍髙帝於白登七日」,卽此也。服虔云:「白登,臺名,去平城七里。」李穆叔《趙記》云「平城東七里有土山,髙百餘尺,方十餘里」,亦謂此也。〈《史記·髙祖本紀》「遂至平城」《正義》引。又《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因撃胡騎平城下」《正義》引作「朔州定襄縣,本漢平城縣。」又《史記·匈奴列傳》「圍髙帝白登」《正義》引作「白登臺在白登山上,朔州定襄縣東三十里。」按唐初定襄縣屬朔州,貞觀十四年移於恒安鎭,屬沂州。〉
東安陽故城在朔州定襄縣界。《地理志》云東安陽縣屬代郡。〈《史記·趙世家》「封長子章爲代安陽君」《正義》引。〉
當城在朔州定襄縣界。十三州志云:「當城在髙柳東八十里,縣當恒都山,故曰當城。」〈《史記·髙祖本紀》「斬陳豨當城」《正義》引。按「土地」二字衍。「記」當作「誌」。《漢書·地理志》代郡當城顏師古注引闞駟《十三州志》與此同,作「恒都山,今據改。〉
參合故城在朔州定襄縣北。〈《通鑑·巻十二·漢髙帝紀》「斬韓王信於參合」注引,又《史記·韓王信盧綰列傳》「復與胡騎入居參合」《正義》。〉
蔚州
[编辑]靈邱縣
[编辑]靈邱,蔚州理縣也。〈《史記·趙世家》「趙以靈邱封楚相春申君」《正義》引。〉
靈邱故城在蔚州靈邱縣東十里,漢縣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因復撃豨靈邱」《正義》引。〉
故平舒城在蔚州靈邱縣北九十三里。〈《史記·趙世家》「燕以葛武陽平舒與趙」《正義》引。〉
趙武靈王墓在蔚州靈邱縣東三十里。〈《史記·趙世家》「餓死沙丘宮」補《正義》引。〉
飛狐縣
[编辑]摩笄山一名磨笄山,亦名爲山,在蔚州飛狐縣東北百五十里。《魏上地記》云:「代郡東南二十五里有馬頭山,趙襄子旣殺代王,使人迎其婦,代王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慢弟非義也。』磨笄自刺而死,使者遂亦自殺。〈《史記·趙世家》「名之爲摩笄之山」《正義》引。〉
蔚州飛狐縣北百五十里有秦、漢故代郡城,西南有山,俗號飛狐口。〈《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距蜚狐之口」《正義》引。按據《匈奴列傳》、《正義》增「代」字,此脱。〉
代郡城,北狄代國,秦、漢代縣城也,在蔚州飛狐」縣北百五十里。〈《史記·匈奴列傳》「直代雲中」《正義》。按「羌湖」爲「飛狐」之誤,依《酈生陸賈列傳》、《正義》引改。〉
并州
[编辑]太原縣
[编辑]并州太原,地名大明城,卽古晉陽城,智伯輿韓、魏攻趙襄子於晉陽,卽此城也。〈《史記·梁孝王世家》「以參爲太原王」《正義》引。〉
晉陽縣
[编辑]大夏,今并州晉陽及汾、絳等州是。昔髙辛氏實沈居之,西近河。〈《史記·秦始皇本紀》「禹鑿龍門通大夏」《正義》引。〉
晉水源出并州晉陽縣西懸甕山。《山海經》云:「懸甕之山,晉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汾水。」晉趙襄子保晉陽,智氏芳山以水灌之,不沒者三版。其瀆乘髙西入晉陽城以周溉灌,東南出城注於汾也。〈《史記·魏世家》「決晉水以灌晉陽之城」《正義》引。按「壅」誤,當作「甕」,懸甕山以山腹有巨石如甕而得名。「陽」字衍,據《水經》晉水《注》刪。〉
故唐城在并州晉陽縣北二里。《城記》云堯築也。徐才宗《國都城記》云:「唐叔虞之手燮父徒居晉水傍,今并州故唐城。唐者卽燮父所徒之處,其城南半入州城,中削爲坊,城牆北半見在」《毛詩譜》云:「叔虞子燮父以堯虚南有晉水,故曰晉侯」〈《[[史記]]》「晉世家子燮是爲晉侯」《正義》引,又《通鑑·巻一·周安王紀》「孝公頃立」注引。按唐初并州太原、晉陽兩縣倶在州城,故晉陽亦可稱并州,此「理」字當作「州」。〉
楡次縣
[编辑]楡次,并州縣,卽古楡次也。〈《史記·秦本紀》「攻趙楡次」《正義》引。〉
淸源縣
[编辑]梗陽故城在并州淸源縣南百二十歩。淸源,唐分晉陽縣置,本漢楡次縣地,春秋時晉大夫祁氏邑也。〈《史記·趙世家》「秦取梗陽」《正義》引。按隋於梗陽故城置淸源縣,後廢入晉陽縣,唐初又於梗陽故城北重置淸源縣,故云「分晉陽置」,今增「淸源唐」三字方合。〉
祁縣
[编辑]并州祁縣城,晉大夫祁奚之邑。〈《史記·孝文本紀》「祁侯賀爲將軍」《正義》引。〉
文水縣
[编辑]大陵城在并州文水縣北十三里,漢大陵縣城。〈《史記·趙世家》「肅侯遊大陵」《正義》引。〉
陽曲縣
[编辑]狼孟故城在并州陽曲縣東北二十六里。〈《史記·秦本紀》「攻趙新城楡次狼孟」《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莊襄王紀》「取楡次狼孟等三十七城」注引。〉
孟縣
[编辑]并州盂縣外城,俗名原仇城,亦名仇猶城,夷狄之國也。《韓子》云:「智伯欲伐仇猶,道險難不通,乃鑄大鍾遺之,載以廣車。仇猶大悅,除塗内之。赤章曼支諫曰:『不可。此所以小事大;而今以大遺小,卒必隨,不可。』不聽,遂内之。曼支因斷殼而馳,至十九日而仇猶亡。」〈《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 「智伯之伐仇猶」《正義》引。按「山」當作「城」,又脱「城」字,據《元和郡縣志》增改。此引《韓非子説林》,有脱誤,今據改。〉
樂平縣
[编辑]昔陽故城一名陽城,在并州樂平縣東。《春秋釋地名》云:「昔陽,肥國所都也,樂平沾縣東有昔陽城。」肥國,白狄別種也。樂平縣城,漢沾縣城也。〈《史記·趙世家》「廉頗將攻齊昔陽」《正義》引。按「城」字衍,晉沾縣屬樂平郡,據《左傳》昭公十二年杜預注刪。〉
石艾縣
[编辑]井陘故關在并州石艾縣東八十里,卽井陘口。〈《史記·淮陰侯列傳》「聚兵井陘口」《正義》。按「八十」兩字誤倒爲「十八」,據《元和郡縣志》巻十三太原府廣陽縣及《讀史方輿紀要》巻四十山西平定州井陘條改。按此當是引《括地志》,張守節時石艾已更名廣陽。〉
嵐州
[编辑]宜芳縣
[编辑]嵐州,樓煩胡地也。《風俗通》云故樓煩胡地也。〈《史記·匈奴列傳》「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正義》引。〉
靜樂縣
[编辑]汾水源出嵐州靜樂縣北百三十里管涔山,東南流入并州,卽西南流入絳州,至蒲州入河。〈《史記·河渠書》「穿渠引汾《正義》引。按「北」字衍,「至」字錯在「絳州上,今據《太平寰宇記》刪改。〉
懷州
[编辑]河内縣
[编辑]故絺城在懷州河内縣西三十二里,《左傳》云蘇忿生十二邑,絺其一也。〈《史記·秦本紀》「攻魏髙都汲」《正義》引。按「七」字衍。〉
故邗城在懷州河内縣西北二十七里,古邗國也。《左傳》云:「邗、晉、應、韓,武之穆也。」〈《史記·周本紀》「明年伐邗」《正義》引,又《項羽本紀》「引兵撃秦軍汗水」《正義》引。按《水經》沁水《注》「邗水南逕邗城西,故邗國」。此「地」字當刪。〉
太行山在懷州河内縣北二十五里。〈《史記·夏本紀》「太行常山」《正義》引,又《通鑑·巻五·周赧王紀》「取南陽攻太行」注引。〉
太行、恒山連廷,東北接碣石,西北接嶽鄙。〈《史記·周本紀》「北望嶽鄙」《正義》引。〉
羊腸阪道在太行山上,南口懷州,北口潞州。〈《史記·魏世家》「昔者魏伐趙斷羊腸《正義》引。〉
野王在懷州河内縣,本春秋野王邑。〈《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伐韓之野王」補《正義》引。〉
武陟縣
[编辑]故懷城在懷州武陟縣西十一里。〈《史記·夏本紀》「覃懷致功」《正義》引,又《通鑑·巻五·周赧王紀》「伐魏拔懷」注引。〉
武德縣
[编辑]懷州武德縣,本周司寇蘇忿生之州邑也。〈《史記·韓世家》「宣子徙居州」《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六國引。〉
平皋故城,本邢邱邑,漢置平皋縣,在懷州武德縣東南二十里,以其在河之皋地也。〈《史記·魏世家》「秦固有懷茅邢丘」《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攻魏取邢丘懷」《正義》引作「平阜故城在懷州武德縣東南二十五里,」 又《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攻韓圍邢丘」《正義》「邢丘在懷州武德縣東南二十里平阜故城是也」。按《魏世家》、《正義》引脱「十」字,依《白起王翦列傳》、《正義》補。《秦本紀》、《正義》引「二十五里」,衍「五」字。唐武德縣在今河南武陟縣東南四十里,漢平阜縣在武陟縣東南六十里,是平阜在武德東南二十里。〉
修武縣
[编辑]山陽故城在懷州修武縣西北太行山東南。〈《史記·秦始皇本紀》「繆毒封爲長信侯予之山陽地」《正義》引。〉大寧城西二十里有小寧城。〈《路史》、《國名紀》乙引。〉
懷州修武縣本殷之寧邑。《韓詩外傳》云:「武王伐殷,勒兵於寧,故曰修武。〈《史記·魏世家》「通韓上黨於共寧」《正義》。〉
獲嘉縣
[编辑]懷州獲嘉縣,古修武也。〈《史記·魏世家》「秦固有懷茅」《正義》引。〉
懷州獲嘉縣,卽古之南陽。杜預曰:「在晉山南河北,故曰南陽。」〈《史記·秦本紀》「魏入南陽以和」《正義》引。按「晉」下衍「州」字,據《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杜注刪。〉
茅在懷州獲嘉縣東北二十五里。〈《史記·魏世家》「秦固有懷茅」《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九·懷茅》引。〉
濟源縣
[编辑]故幟城在懷州濟源縣東南十三里,七國時魏邑。〈《史記·蘇秦列傳》「左更錯取幟及鄧」《正義》引,又《史記·呂太后本紀》「子朝爲軹侯」《正義》引。〉
故原城在懷州濟源縣西北二里。《左傳》云襄王以原賜晉文公,原不服,文公伐原以示信,原降,以趙衰爲原大夫,卽此也。原本周畿内邑。〈《史記·趙世家》「趙衰爲原大夫居原」《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趙衰居原》引首十三字。〉
曲陽故城在懷州濟源縣西十里。〈《史記·魏世家》「秦拔我新垣曲陽」《正義》引。〉
河陽縣
[编辑]故鄧城在懷州河陽縣西三十一里,六國時魏邑。〈《史記·秦本紀》「左更錯取鄧及軹《正義》引。〉
盟津,周武王伐紂,與八百諸侯會盟津,亦曰孟津,又曰富平津。《注水經》云小平津,今云河陽津也。〈《史記·夏本紀》「又東至於盟律」《正義》引。按此引酈道元《注》,今增「注」字。《水經》河水《注》於盟津云「又曰富平津,又謂之陶河,」不言又名小平津。小平津見洛水《注》,爲漢靈帝所置八關之一,《括地志》乃引之以爲盟津別名。〉
盟津在懷州河陽縣南門外。〈《史記·河渠書》「東下砥柱及孟津」《正義》。按河陽屬懷州,此「洛」字誤,今改。〉
髙平故城在懷州河陽縣西北四十里,俗謂之韓王城,非也。周桓王以與鄭,《竹書紀年》云:「魏襄王四年,鄭侯使韓辰歸晉陽及向,二月城陽,更名陽爲河雍,向爲髙平。〈《〈通鑑〉地理通釋·巻九·少曲注》引。又《史記·范睢葉澤列傳》「東伐韓少曲髙平」《正義》引作「南韓王城在懷州河陽縣西北四十里,俗謂韓王城非也。春秋時周桓王以與鄭,《紀年》云『鄭侯使辰歸晉陽向,更名髙平』。」又《史記·趙世家》「反髙平根柔於魏」《正義》引作「髙平故城在懷州河陽縣西四十里。《紀年》云魏哀王改向曰髙平也。」按《通鑑》注引有脱字,今據《水經》濟水《注》引汲郡《竹書紀年》補「韓」字、「及」字、「二月城陽」句。《趙世家》、《正義》引 「西四十里」當作「西北四十里」,「哀王」當作「襄王」。〉
温縣
[编辑]故温城在懷州温縣西三十里,漢、晉爲縣。本周司寇蘇忿生之邑,《左傳》云周與鄭人蘇忿生十二邑,温其一也。《地理志》云温縣,故國,己姓,蘇忿生所封也。〈《史記·周本紀》「取襄王所絀翟後典居温」《正義》引。〉
懷州温縣,本李城也,李同父所封,隋煬帝從故温城移縣於此。〈《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李同戰死封其父爲李侯」《正義》。〉
王屋縣
[编辑]王屋山在懷州王屋縣北十里。《古今地名》云:「山方七百里,山髙萬仞,本冀州之河陽山也。」〈《史記·夏本紀》「砥柱析城至於王屋」《正義》引。〉
中條山在王屋縣西北九十里,東接王屋山,南入絳州垣縣界。〈《太平寰宇記》巻五王屋縣引魏王泰《地志》。〉
沇水出懷州王屋縣北十里王屋山頂崖下,石泉渟不流,其深不測,旣見而伏,至濟源縣西北二里平地共源重發,而東南流爲泲水。〈《史記·夏本紀》「道沇水東爲濟」《正義》引。按沇水無汜水之名,「汜」當作「泲」,形近致誤,今據《水經》濟水《注》改。〉
相州
[编辑]安陽縣
[编辑]安陽縣,相州所理縣,七國時魏寧新中邑。秦昭襄王拔魏寧新中,更名安陽。〈《史記·項羽本紀》「行至安陽」《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卽從唐拔寧新中」《正義》引作「寧新中,七國時魏邑,秦昭襄王拔魏寧新中,更名安陽,城卽今相州外城也。」按《項羽本紀》、《正義》引脱「襄」字,《秦本紀》《正義》引有,今補。秦拔寧新中在秦昭襄王五十年。〉
相州安陽縣本盤庚所都,卽北蒙殷墟,南去朝歌城百四十六里。《竹書紀年》云「盤庚自奄遷於北蒙,曰殷墟,南去鄴四十里」,是舊都城。西南三十里有洹水,南岸三里有安陽城,西有城名殷墟,所謂北蒙也。〈《史記·殷本紀》殷契《正義》引。又《玉海·巻四·殷商》引無「是舊都」以下文。按《玉海》引有 「縣」宇。〉
防陵城在相州安陽縣南二十里。〈《史記·廉頗藺相如傳》「攻魏之防陵安陽」《正義》。〉
鄴縣
[编辑]伯陽故城一名邯會城,在相州鄴縣西五十五里,七國時魏邑,漢邯會城。〈《史記·趙世家》「攻魏伯陽」《正義》引。〉
按橫渠首接漳水,蓋西門豹、史起所鑿之渠也。《溝洫志》云:「魏文侯時,西門豹爲鄴令,有令名。至文侯曾孫襄王與群臣飲,祝曰:『令吾臣皆如西門豹之爲人臣也。』史起進曰:『魏氏之行田也以百畝,鄴獨二百畝,是田惡也。漳水在其旁,西門不知用,是不智;知而不興,是不仁。仁智豹未之盡,何足法也!』於是史起爲鄴令,遂引漳水以溉鄴,以富魏之河内。」左思《魏都賦》云:「西門溉其前,史起濯其後」也。〈《史記·滑稽列傳》「西門豹卽發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正義》引。〉
臨漳縣
[编辑]平陽故城在相州臨漳縣西二十五里。平陽戰國時屬韓,後屬趙。〈《史記·秦始皇本紀》「桓齮攻趙平陽」《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始皇紀》「敗趙將扈輒於平陽」注引。〉
林慮縣
[编辑]石城在相州林慮縣西南九十里。〈《史記·趙世家》「秦拔我石城」《正義》引,又《通鑑·巻四·周赧王紀》「秦拔趙石城」注引。〉
滏陽縣
[编辑]相州滏陽縣西南五十里有九侯城,亦名鬼侯城,卽殷時九侯減也。〈《史記·殷本紀》「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爲三公」《正義》引。〉
濁漳水又東經葛公亭北,經三戸峽爲三戸津,在相州滏陽縣界。《史韶項羽本紀》「楚雖二戸」《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二世紀》「引兵渡三戸」注引作三戸津在相州滏陽縣界。」
魏州
[编辑]元城縣
[编辑]陽狐郭在魏州元城縣東北三十里。〈《史記·魏世家》「秦伐我至陽狐」《正義》引,又《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伐晉毀黃城圍陽狐」《正義》引。〉
頓丘縣
[编辑]觀澤故城在魏州頓丘縣東十八里。〈《史記·趙世家》「齊敗我觀澤」《正義》引,又《史記·韓世家》「虜得韓將�叟甲差濁澤」《正義》引,又《通鑑·巻三·周愼靚王紀》濁澤注引。〉
陰安故城在魏州頓丘縣北六十里。〈《史記·外戚世家》「一曰陰安侯《正義》引。〉
頓丘故城在魏州頓丘縣東北二十里。〈《史記·蘇秦列傳》「決宿胥之口魏無虚頓丘」《正義》引。〉
冠氏縣
[编辑]故黃城在魏州冠氏縣南十里,因黃溝爲名。〈《史記·趙世家》「拔魏黃城」《正義》引。又《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伐晉毀黃城」《正義》引無「因黃溝爲名」句。〉
昌樂縣
[编辑]平邑故城在魏州昌樂縣東北四十里。〈《史記·趙世家》「伐齊至平邑」《正義》引。又《史記·趙世家》「欲通平邑之道」《正義》、《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至平邑而罷」《正義》輿《趙世家》、《正義》引同,但作「三十里」。〉
觀城縣
[编辑]魏州觀城縣,古之觀國。《國語注》:「觀國,夏啓子太康第五弟之所封也,夏衰,滅之矣。」〈《史記·魏世家》「齊敗我觀」《正義》。〉
黎州
[编辑]黎陽縣
[编辑]大邳山今名黎陽東山,又曰靑壇山,在黎州黎陽縣南七里。〈《史記·夏本紀》「至於大邳」《正義》引。按唐初黎州,武德初置,領黎陽、内黃、臨何、澶水四縣,貞襯十七年廢黎州及澶水縣,以黎陽、臨河屬衞州,内黃屬相州。《括地志》、《序略》有黎州,則黎陽等縣不能以改屬州名稱之,今各改正。〉
内黃縣
[编辑]故殷城在黎州内黃縣東南十三里卽河亶甲所築都之,故名殷城也。〈《史記·殷本紀》「河亶甲居相」《正義》引,又《玉海·巻四·商都》引。〉
繁陽故城在黎州内黃縣北二十七里。應劭云:「在」繁水之北,故曰繁陽」也。〈《史記·趙世家》「廉頗將攻繁陽」《正義》引。按據《漢書·地理志》魏郡繁陽注增「在」字。〉
澶水縣
[编辑]故戚城在黎州澶水縣東三十里,杜預云「戚衞邑,在頓丘衞縣西有戚城」是也。〈《史記·趙世家》「衞不内居戚」《正義》引。〉
衞州
[编辑]汲縣
[编辑]今衞州城卽殷牧野之地,周武王伐紂所築也。〈《史記·殷本紀》「紂亦發兵距之牧野」《正義》引。〉
衞州城,故老云周武王伐紂至於商郊牧野,乃築此城。郾元《注水經》云自朝歌南至淸水,土地平衍,據皋跨澤,悉牧野也。〈《史記·周本紀》「武王朝至於商郊牧野」《正義》引。〉
紂都朝歌在衞州東北七十三里朝歌故城是也。本妹邑,殷王武丁始都之。《帝王世紀》云帝乙復濟河北徒朝歌,其子紂仍都焉。〈《史記·周本紀》「武王朝至於商郊牧野」《正義》引,又《玉海·巻四·牧野》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商都》引。〉
汲故城在衞州所理汲縣西南二十五里。〈《史記·秦本紀》「攻魏髙都汲拔之」《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莊襄王紀》「伐魏取髙都汲」注引。〉
南津一名石濟津,又名棘津,在衞州汲縣南,文公渡河伐曹,卽是也。〈《史記·晉世家》「還自河南度」補《正義》引。又〈《史記·衞康叔世家》「晉更從河南度」補《正義》引作「衞州汲縣南,河水至此有棘津之名,亦謂之石濟津,故南津也。」又《史記·遊俠列傳》「呂尚困於棘津」《正義》引作「棘津,古亦謂之石濟津,故南津。」按《晉世家》引誤作「汝縣」,今據《衞康叔世家》引改。又《衞世家》引誤作「右濟津」。〉
比干墓在衞州汲縣北十里二百五十歩。〈《史記·周本紀》「命閎夭封比干之墓」《正義》引。〉
比干見微子去,箕子狂,乃歎曰:「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過則諫,不用則死,忠之至也。」遂諫,不去者三日。紂問:「何以自持?比干曰:「修善行仁,以義自持。」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信諸?」遂殺比千,剖視其心也。〈《史記·殷本紀》「剖比干觀其心」《正義》引。〉
衞縣
魏德故城一名晉鄙城,在衞縣西北五十里,卽公子無忌矯奪晉鄙兵,故名魏德城也。《史記·魏世家》「奪將軍晉鄙兵以救趙」《正義》引。〉
朝歌故城在衞縣西二十三里,衞州東北七十二里,謂之殷虚。《〈通鑑〉地理通釋·巻六·三監》引,又《詩地理考》巻一沫引。}}
鹿臺在衞州衞縣西南三十二里。〈《史記·殷本紀》「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正義》引。〉
酒池在衞州衞縣西二十三里。《太公六韜》云紂爲酒池,迥船糟而牛飲者三千餘人爲輩。〈《史記·殷本紀》「以酒爲池」《正義》引。〉淸淇縣
廷津,故俗字名臨津,故城在衞州淸淇縣西南二十六里。杜預云「汲郡城南有廷津」是也。〈《史記·魏世家》「城垝津以臨河内」《正義》引。〉
洺州
[编辑]武安縣
[编辑]武安故城在洺州武安縣西南五里,六國時趙邑,漢武安縣城也。〈《史記·外戚世家》「封田蚡爲武安侯」《正義》引。按《元和郡縣志》説武安故城在武安縣西南五里。《史記·秦本紀》「白起爲武安君」《正義》説「在武安縣西南五十里」,蓋衍「十」字。今依「元和郡縣志」改。〉
武始故城在洺州武安縣西南十里。〈《史記·秦本紀》「向壽伐韓取武始」《正義》引。按「洛」當作「洺」,「始」字渉上文誤,唐無武始縣。漢魏郡武始縣。於唐爲武安縣地、在今河北邯鄆縣西南。〉
閼與山在洺州武安縣西南五十里,趙奢距秦軍於閼與,卽此山。〈《史記·趙世家》「秦韓相攻而圍閼與《正義》引,又《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先據北山上者勝」《正義》引。〉
漳水源出洺州武安縣三門山。〈《史記·魏世家》「與盟漳水下《正義》。〉
臨洺縣
[编辑]檀臺在洺州臨洺縣北三里。〈《史記·趙世家》「魏獻榮椽因以爲檀臺《正義》引。〉
邯鄲縣
[编辑]馬服山在邯鄲縣西北十里。〈《史記·趙世家》「賜號馬服君」《正義》引。又《通鑑·巻五·周赧王紀》「趙王封奢爲馬服君」注引作「邯鄲縣西北有馬服山。」增「在」字。〉
曲周縣
[编辑]曲周故城在洺州曲周縣西南十五里。〈《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曲周侯酈商者」《正義》引。〉
邢州
[编辑]龍崗縣
[编辑]邢州城本漢襄國縣,秦置三十六郡,於此置信都縣,屬钜鹿郡。頂主改曰襄國,立張耳爲常山王,理信都。《地理志》故邢侯國也。《帝王世紀》云邢侯爲紂三公,以忠諫被誅。〈《史記》云周武王封周公旦之子爲邢侯。《左傳》云:「凡、蔣、邢、茅,周公之胤」也。《史記·項羽本紀》「王趙地都襄國」《正義》引。又《通鑑·巻九·漢髙帝紀》「治襄國」注引「立張耳」以上文。〉
邢國故城在邢州外城内西南角。〈《十三州志》云:「殷時邢國,周封周公旦子爲邢侯,都此。」《[[通鑑地理通釋_(四庫全書本)/卷04#沮乙遷於邢|〈通鑑〉地理通釋·巻四·沮乙遷於邢]]》引,又《詩地理考》巻一邢侯引。按此引有脱文,據《項羽本紀》、《正義》引補「周公旦子」四字。〉
平鄕縣
[编辑]邢州平鄕縣城,本钜鹿,王離圍趙王歇卽此城。〈《史記·秦始皇本紀》「撃趙王歇等於钜鹿」《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八·沙丘钜鹿》引作「钜鹿,邢州平鄕縣城」。據史文增「王」字。〉
濁漳水一名漳水,今俗名柳河,在邢州平鄕縣南。〈《注水經》云漳水一名大漳水,兼有浸水之目也。《史記·項羽本紀》「項羽軍漳南」《正義》引。〉
沙丘臺在邢州平鄕東北二十里。〈《竹書紀年》自盤庚徙殷至紂之滅,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徒都。紂時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據邯鄲及沙丘,皆爲離宮別館。《史記·殷本紀》「益廣沙丘苑臺」《正義》引。〉
沙丘臺在邢州平鄕縣東北二十里。〈《地理志》趙、中山地薄人衆,猶有沙丘紂淫亂餘民。《玉海·巻八》「沙丘鉅鹿」注引。〉
柏人縣
[编辑]柏人故城在邢州柏人縣西北十二里,漢柏人屬趙國。〈《史記·髙祖本紀》「過柏人」《正義》引。〉
貝州
[编辑]淸陽縣
[编辑]淸陽故城在貝州淸陽縣西北八里也。〈《史記·梁孝王世家》「而徙代王王淸河」《正義》引。〉
歴亭縣
[编辑]東陽故城在貝州歴亭縣界。〈《史記·趙世家》「王再之衞東腸決何水」《正義》引。〉
經城縣
[编辑]枯絳渠在貝州經城縣界,北入信都縣界。〈《通典》巻一百八十引魏王泰《地志》。〉
博州
[编辑]聊城縣
[编辑]故聊城在博州聊城縣西二十里。春秋時齊之西聊攝也,戰國時亦爲齊地,秦、漢皆爲東郡之聊城也。〈《史記·髙祖本紀》「撃聊城」《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二·漢髙帝紀》「渡河攻聊城」注引,又《史記·燕召公世家》「唯獨聊莒卽墨」《正義》引首十三字。〉
堂邑縣
[编辑]發幹故城在博州堂邑縣西南二十三里。〈《史記·外戚世家》「二曰發幹侯」《正義》引。〉
冀州
[编辑]信都縣
[编辑]扶柳故城在冀州信部縣西三十里,漢扶柳縣也。有扶澤,澤中多柳,故曰扶柳。〈《史記·呂太后本紀》「呂平爲扶柳侯」《正義》引。按據《漢書·地理志》信都國扶柳縣注引闞駟説補「扶」字。〉
昌城故城在冀州信都縣西北五里。〈《史記·趙世家》「將攻昌城」《正義》引。〉
辟陽故城在冀州信都縣西三十五里,漢舊縣。〈《史記·髙祖本紀》「上使辟陽侯迎館」《正義》引。〉
武邑縣
[编辑]觀津城在冀州武邑縣東南二十五里。〈《史記·魏世家》「齊伐我觀津」《正義》引。又《史記·樂毅列傳》「三摧晉於觀津」《正義》、《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父世觀津人」《正義》並云「觀津在冀州武邑縣東南二十五里。」按「棗陽」當作「武邑」,據《樂毅列傳》、《正義》改,《元和郡縣志》觀津城亦在武邑縣東南。〉竇少君墓在冀州武邑縣東南二十七里。〈《史記·外戚世家》「弟曰竇廣國字少君《正義》引。〉
德州
[编辑]安德縣
[编辑]故鬲城在德州安德縣西北十五里。〈《史記·曹相國世家》「攻著漯陰平原鬲盧」《正義》引。〉
白石古城在德州安德縣北二十里。〈《史記·齊悼惠王世家》白石侯《正義》引。〉
平原縣
[编辑]平原故城在德州平原縣東南十里。〈《史記·曹相國世家》「攻著漯陰平原鬲盧」《正義》引。〉
故鄃城在德州平原縣西南三十里,本漢鄃縣,呂他邑也。〈《史記·呂太后本紀》「呂他爲兪侯」《正義》引。〉
觀州
[编辑]縣
[编辑]故城俗名南城,在觀州縣南十二里,漢縣。〈《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亞夫封爲侯」《正義》引。按唐觀州武德四年置,貞觀十七年廢。《括地志序略有觀州,此縣爲觀州舊領六縣之一,《括地志》當稱觀州縣。〉
漢暦縣城在觀州縣西南四十六里。〈《〈通鑑〉地理通釋·巻八·濮磨》引。〉
深州
[编辑]饒陽縣
[编辑]深州饒陽縣東二十里饒陽故城,漢縣也。〈《史記·趙世家》「封長安君以饒《正義》引。按《括地志》、《序略》有深州,治饒陽,貞觀十七年廢深州,以饒陽屬瀛州,在《括地志》應是深州饒陽縣。〉
瀛州
[编辑]河間縣
[编辑]武垣縣今瀛州城是。《地理志》云武垣縣屬涿郡也。〈《史記·曹相國世家》「追至武垣」《正義》引。又《史記·趙世家》「武垣令傅豹」《正義》引作「武垣故城,今瀛州城是也」。〉
髙陽縣
[编辑]故葛城一名依城,又名西阿城,在贏州髙陽縣西北五十里。以徐、滱二水並過其西,又徂經其北。曲曰阿,以齊有東阿,故曰西阿城。《地理志》云瀛州屬河間,趙分也。〈《史記·趙世家》「成侯輿魏惠王遇葛孽」《正義》引。按此引《括地志》因張守節刪節不當,並有脱奪,多不可解。《地理志》十二字,或是「瀛州,隋河間郡,《地理志》云河間趙分也,俟考。〉
安都故城在瀛州髙陽縣西南三十九里。〈《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安都侯《正義》。〉
平舒縣
[编辑]衡漳水在瀛州東北二百十五里平舒縣界也。〈《史記·夏本紀》「至於衡漳」《正義》引。〉
文安縣
[编辑]武平亭今名渭城,在瀛州文安縣北七十二里。〈《史記·趙世家》「趙徒漳水武平西」《正義》引,又《玉海·巻八·河漳》引。〉
平曲縣故城在瀛州文安縣北七十里。〈《史記·孝景本紀》「隴西太守渾邪爲平曲侯」《正義》引,又《史記·三王世家》平曲侯《正義》。〉
滄州
[编辑]淸池縣
[编辑]茅焦,滄州人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車裂以徇滅其宗《正義》引。〉
南皮縣
[编辑]故南皮城在滄州南皮縣北四里,本漢南皮縣城,卽陳餘所封也。〈《史記·項羽本紀》「聞其在南皮」《正義》引,又《史記·外戚世家》「封其子彭祖爲南平侯」《正義》引,又《史記·張耳陳餘列傳》「聞其在南皮」正義。〉
鹽山縣
[编辑]公孫弘所封平津鄕,在滄州鹽山縣南四十二里。〈《史記·三王世家》「褒厲群臣平津侯等《正義》。〉
長蘆縣
[编辑]燕留故城在滄州長蘆縣東北十七里,卽齊桓公分溝割燕君所至地與燕,因築此城,故名燕留。〈《史記·燕召公世家》「桓公因割燕所至地典燕」《正義》引。〉
無棣縣
[编辑]陽信故城在滄州無棣縣東南三十里,漢陽信縣。〈《史記·孝文本紀》「封典客掲爲陽信侯」《正義》引。〉
陽信縣
[编辑]富平故城在滄州陽信縣東南四十里,漢縣也。〈《史記·滑稽列傳》「齊人東方生名朔」《正義》引。〉
魯城縣
[编辑]章武八今滄州魯城縣。〈《史記·外戚世家》「乃封廣國爲章武侯《正義》引。按漢勃海郡章武縣,北齊廢,惰於障武故城置魯城縣,唐因之,今增「今」字。〉
定州
[编辑]恒陽縣
[编辑]上曲陽故城在定州恒陽縣西五里。〈《史記·趙世家》「合軍曲陽」《正義》引。又《史記·曹相國世家》「撃魏王於曲陽」《正義》引作「上曲陽,定州恒陽縣是。」按開元中改恒陽爲曲陽,張守節以當時名稱改易舊名,《曹相國世家》《正義》引作恒傷縣是,今改。〉
定州恒陽縣西南四十里有白龍水,又有挾龍山。〈《史記·秦始皇本紀》「以攻龍孤慶都《正義》引。〉
恒山在定州恒陽縣西北百四十里。《周禮》云并州鎭曰恒山。〈《史記·封禪書》「北嶽恒山也」《正義》引。〉
恒山在定州恒陽縣西北百四十里。道書《福地記》云:「恒山髙三千三百丈,上方二十里,有太玄之泉,神草十九種,可度俗。」〈《史記·夏本紀》「太行常山」《正義》引。〉
北嶽有五別名:一曰蘭臺府,二曰列女宮,三曰華陽臺,四曰紫臺,五曰太一宮。〈《史記·趙世家》「攻取丹丘華陽」《正義》引。〉
新樂縣
[编辑]野臺一名義臺,在定州新樂縣西南六十三里。〈《史記·趙世家》「爲野臺」《正義》引。〉
唐縣
[编辑]定州唐縣,堯后所封。〈《史記·五帝本紀》「堯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正義》引,又《玉海·巻四·帝堯都》引。〉中山故城一名中人亭,在定州唐縣東北四十一里,春秋時鮮虞國之中人邑也。〈《史記·趙世家》「伐中山又戰於中人」《正義》引。又《史記·趙世家》「將趙帥而攻燕中陽」《正義》引,《通鑑·巻五·周赧王紀》「取中陽」注引無春秋時鮮虞國之中人邑也」句。〉
定州唐縣東北五十四里有孤山,蓋都山也。《帝王世紀》云望堯母慶都所居。張晏云堯山在北,堯母慶都山在南,相去五十里,北登堯山,南望慶都山也。《注水經》云望都故城東有山、不連陵,名之曰孤。孤、都聲相近,疑卽孤山。〈《史記·秦始皇本紀》「以攻龍孤慶都」《正義》引。〉
嗚上故關今名汝城,在定州唐縣東北六十里,本晉鴻上關城也。又有鴻上水,源出唐縣北葛洪山,接北嶽恒山,與鴻上塞皆在定州。〈《史記·趙世家》鴟之塞《正義》引。〉
北平縣
[编辑]曲逆,定州北平縣東南十五里蒲陰故城是也。〈《史記·韓信盧綰列傳》,「漢兵撃斬陳豨將侯敞王黃於曲逆下」《正義》。〉
鼓城縣
[编辑]下曲陽在定州鼓城縣西五里。〈《史記·曹相國世家》「撃魏王於曲陽」《正義》引。〉
恒州
[编辑]眞定縣
[编辑]常山故城在恒州眞定縣南八里,本漢東垣邑也。〈《史記·呂太后本紀》「子不疑爲常山王」《正義》引。〉
稾城縣
[编辑]宜安故城在恒州稾城縣西南二十五里。〈《史記·趙世家》「秦攻赤麗宜安」《正義》引。又《史記·秦始皇本紀》「取宜安」《正義》引作「宜安故城在常山稾城縣西南二十五里。」〉
肥累故城在恒州稾城縣西七里,春秋時肥子國,白狄別種也。〈《史記·趙世家》「與戰肥下」《正義》引。〉
行唐縣
[编辑]行唐縣屬恒州。〈《史記·趙世家》;「城南行唐」《正義》引。按唐行唐縣卽漢南行唐,爲恒州屬縣,「冀」字誤。〉
井州
[编辑]井陘縣
[编辑]綿蔓水一名阜將,一名回星,自并州流入井陘界,韓信背水陣,卽此水也。〈《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正義》引。〉
房山縣
[编辑]番吾故城在井州房山縣東二十里。〈《史記·趙世家》「番吾君自代來《正義》引,又《通鑑·巻三·周赧王紀》「據番吾」注引。又《史記·蘇秦列傳》「據番吾」《正義》引作「蒲吾故城在鎭州常山縣東二十里。」又《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攻番吾」《正義》作「番吾在相州房山縣東二十里。」按唐井州,武德元年置,貞觀十七年廢,舊領井陘、房山、鹿泉、靈壽四縣。《括地志》、《序略》有井州,此四縣應屬之。塡州卽恒州改名,相州又恒州之誤。〉
鹿泉縣
[编辑]石邑故城在井州鹿泉縣南三十五里,六國時舊邑。〈《史記·趙世家》「取鄗石邑《正義》引。〉
封龍山一名飛龍山,在井州鹿泉縣南四十五里,邑因山爲名。〈《史記·趙世家》取鄗石邑封龍東垣」《正義》引,又《通鑑·巻三·周赧王紀》「又取鄗石邑封龍東垣」注引。〉
幽州
[编辑]薊縣
[编辑]昌平故城在幽州東南六十里。〈《史記·齊悼惠王世家》「以昌平侯文帝十六年爲膠西王」《正義》引。〉
元英、磨室二宮皆燕宮,在幽州薊縣西四十里寧臺之下。〈《史記·樂毅列傳》:「齊器設於寧臺」《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七·寧臺》引。按首《燕》字衍,《通鑑·地理通釋》引無。「四」下脱「十」字,據《太平寰宇記》補。〉
碣石宮在幽州薊縣西四十里寧臺之東。〈《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築碣石宮」《正義》。按寧臺在薊縣西四十里,宮在臺東,此「三」字誤,今改。〉
良鄕縣
[编辑]廣陽故城在幽州良鄕縣東北三十七里。〈《史記·三王世家》「立燕故太子建爲廣陽王。」《正義》引。〉
范陽縣
[编辑]鳴澤在幽州范陽縣西十五里。〈《史記·封禪書》鳴澤《正義》引。〉
督亢坡在幽州范陽縣東南十里。劉向《別録》云督亢,膏腴之地。《風俗通》云亢,莽也,言平望漭漭無涯際也。亢,澤之無水斥鹵之謂。〈《史記·燕召公世家》「使荊軻獻督亢地圖於秦」補《正義》引。又《玉海·巻二十·一》引「督亢坡」以下十三字。〉
督亢坡在幽州范陽縣東南十里。今固安縣南有督亢陌,幽州南界。〈《史記·刺客列傳》「燕督亢之地圖」《正義》。〉
固安縣
[编辑]方城故城在幽州固安縣南十七里。〈《史記·趙世家》「拔武遂方城」《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始皇紀》,「取武遂方城」注引。〉
臨鄕故城在幽州固安縣南十七里。〈《史記·趙世家》「以龍兌扮門臨樂與燕」《正義》引。〉
昌平縣
[编辑]幽州昌平縣,本漢渾都縣。〈《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屠渾都」《正義》引。〉
漁陽縣
[编辑]幽州漁陽縣,本北戎無終子國。〈《史記·匈奴列傳》「唐虞以上有山戎」《正義》引。〉
幽州漁陽縣東南七十七里北平城,卽漢右北平也。〈《史記·韓長孺列傳》「屯右北平」《正義》。〉
燕山在幽州漁陽縣東南六十里。徐才宗《國都城記》云周武王封召公奭於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國取名焉。〈《史記·周本紀》「封召公奭於燕」《正義》引,又《玉海·巻四·六國》引。又《詩地理考》巻四燕引無《周武王封召公奭於燕」句,「取名焉」下有「北燕伯款始見《春秋》」八字。〉
歸義縣
[编辑]易縣故城在幽州歸義縣東南十五里,燕桓侯徒都臨易是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破之易下」《正義》引。〉
易州
[编辑]易縣
[编辑]故安故城在易州界武陽城中東南隅故城是也。〈《通鑑·巻十五·漢安帝紀》「以嘉爲丞相封故安侯注引,又《史記·張丞相列傳》「因故邑封爲故安侯」正義。〉
易水一名故安河,又名北易水,源出易州易縣西谷中之東,東南流過歸義縣東輿滹沱河合。〈《〈通鑑〉地理通釋·巻十·燕易水》引。又《史記·蘇秦列傳》「南有滹沱易水」《正義》「易水出易州易縣,東流過歸義縣東與滹沱河合。」按《通鑑·地理通釋》引「西谷中之東」,當是「西山寬中谷東」,《括地志》蓋本《水經注》爲説,見易水《注》。〉
永樂縣
[编辑]易州永樂縣有徐水,出廣昌嶺,三源奇發,同瀉一澗,流至北平縣東南,歴石門中,俗謂之龍門,水經其間,奔激南出,觸石成井。〈《史記·趙世家》「以龍兌汾門臨樂與燕」《正義》引。〉
遂城縣
[编辑]易州遂城縣,戰國時武遂城也。〈《史記·趙世家》「拔武遂方城」《正義》引,叉《通鑑·巻六·秦始皇紀》「取武邃方城」注引。《通鑑》注引有「縣」字。〉
桑丘故城俗名敬城,在易州遂城縣界。{{*|《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襲燕取桑丘」《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伐齊至桑丘」《正義》引,又《史記·趙世家》「死於桑丘」《正義》引,又《通鑑·巻一·周安王紀》「伐齊至桑丘」注引。〉
北新城故城在易州遂城縣西南二十里。〈《史記·趙世家》「以龍兌汾門臨樂與燕《正義》引。〉
遂城縣西南二十五里有龍山,邢子勵《趙記》云:「龍山有四麓,各有一穴,大如車輪,春風出東,秋風出西,夏風出南,冬風出北,不相奪倫。」〈《史記·趙世家》「以龍兌汾門臨樂與燕」《正義》引。〉
嫣州
[编辑]懷戎縣
[编辑]潘,今嫣州城是也。〈《史記·五帝本紀》「代堯踐帝位」《正義》引。〉
上谷故城在嫣州懷戎縣東北百二十里。燕上谷,秦因不改,漢爲沮陽縣。〈《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復撃破綰軍沮陽」《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始皇本紀》「軍上谷」注引首十六字。〉
釜山在媯州懷戎縣北三里,山上有舜廟。〈《史記·五帝本紀》「合符釜山」《正義》引。〉
羹頡山在媯州懷戎縣東南十五里。〈《史記·楚元王世家》「信爲羹頡侯」《正義》引。〉
媯州有媯水,源出城中,耆舊傳云卽舜厘二女於媯汭之所。外城中有舜井,城北有暦山,山上有舜廟。〈《史記·五帝本紀》「舜冀州之人也」《正義》引。」〉
舜井在媯州懷戎縣西外城中。其西又有一井,耆舊傳云並舜井也,舜自中出。《帝王世紀》云河東有舜井,未詳也。〈《史記·五帝本紀》「舜穿井爲匿空旁出」《正義》引。〉
阪泉今名黃帝泉,在媯州懷戎縣東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東北與涿水合。〈《史記·五帝本紀》「戰於阪泉之野」《正義》引。〉
啄鹿故城在媯州東南五十里,本黃帝所都也。《晉太康地理志》云:「涿鹿城東一里有阪泉,上有黃帝祠。」〈《史記·五帝本紀》「戰於阪泉之野」《正義》引、又《玉海·巻四·黃帝都》引。〉
涿鹿山在媯州東南五十里,山側有諑鹿城,卽黃帝、堯、舜之都也。〈《史記·五帝本紀》北過涿鹿《正義》。〉
媯州懷戎縣東北有馬蘭溪水。〈《史記·絳侯周勃世家》「破綰軍上蘭《正義》引。〉
檀州
[编辑]燕樂縣
[编辑]故龔城在檀州燕樂縣界,故老傳云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史記·五帝本紀》「請流共工於幽陵」《正義》引。〉
密雲縣
[编辑]漁陽故城在檀州密雲縣南十八里,在漁水之陽也。〈《史記·陳渉世家》「適戍漁陽」《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一世紀「適戍漁陽」注引。〉
平州
[编辑]盧龍縣
[编辑]孤竹故城在平州盧龍縣南十二里,殷時諸侯孤竹國也,姓墨胎民。〈《史記·周本紀》「伯夷叔齊在孤竹」《正義》引。《史記·封禪書》「過孤竹」《正義》引作「南一十里」,又《史記·秦本紀》「次於孤竹」《正義》引作「在平州盧龍縣十二里,殷時諸侯竹國也」,並有脱誤。〉
虢州
[编辑]湖城縣
[编辑]湖水源出號州湖城縣南三十五里誇父山,北流入河,卽鼎湖也。〈《史記·孝武本紀》「因名其處曰鼎湖」《正義》引。〉
盧氏縣
[编辑]熊耳山在號州盧氏縣南五十里,洛所經。〈《史記·夏本紀》「道洛自熊耳」《正義》引,又《夏本紀》「熊耳外方」《正義》引無末三字。〉
伊水出號州盧氏縣東巒山,東北流入洛。〈《史記·夏本紀》「伊洛瀘澗《正義》引。〉
陝州
[编辑]陝縣
[编辑]焦城在陝州城内東北百歩,因焦水爲名。故焦國、周同姓所封。《左傳》云虞、號、焦、滑、霍、陽、韓、魏皆姬姓也。牡預云八國皆晉所滅。〈《史記·秦本紀》「圍焦降之」《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秦伐魏圍焦曲沃」注引。又《史記·魏世家》「圍我焦曲沃」《正義》引作「故焦城在陝縣東北百歩古號城中東北隅,用同姓也。」按「周同姓所封」,上缺「故焦國」三字,今據《漢書·地理志》弘農郡陝縣補。〉
曲沃故城在陝縣西三十二里,因曲沃水爲名。〈《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北圍曲沃於中」《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秦伐魏圍焦曲沃」注引。又《秦本紀》「歸魏焦曲沃」《正義》引作「在陝州陝縣西南三十二里」。又《史記·魏世家》圍我焦曲沃」《正義》引無末句。〉
號山在陝州陝縣西二里,臨黃河。今臨阿有岡阜,似是穨山之餘也。〈《史記·魏世家》「號山崩壅河」《正義》引,又《通鑑·巻一·周安王紀》「號山崩壅河」注引。〉
硤石縣
[编辑]底柱山俗名三門山,在陝州硤石縣東北五十里黃河之中。孔安國云:「底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如柱然也。」〈《史記·夏本紀》「砥柱析城」《正義》引。〉
桃林縣
[编辑]桃林在陝州桃林縣,西至潼關,皆爲桃林塞地。《山海經》云:「誇父之山,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廣闊三百里,中多馬。」造父於此得驊騮、騄耳之乘,以獻周穆王也。〈《史記·趙世家》「桃林」《正義》引。又《周本紀》「放牛於桃林之虚」《正義》引作「跳林在陝州桃林縣西。《山海經》云誇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廣員三百里,中多馬。湖水出焉,北流入於河。」〉
函谷關在陝州桃林縣西南十二里,秦函谷關也。《圖記》云去長安四百餘里,路在谷中,故以爲名。〈《史記·項羽本紀》「函谷關有兵守關」《正義》引。又《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至關」《正義》引,又《史記·孟嘗君列傳》「夜半至函谷關」《正義》引無「秦函谷關」以下文。〉
曹陽故亭一名好陽亭,在陝州桃林縣東南十四里,卽章邯殺周文處。〈《史記·秦始皇本紀》「遂殺章邯曹陽」《正義》引。〉
好陽澗在陝州桃林縣東十四里。〈《通鑑·巻八·秦二世紀》「屯止曹陽」注引。〉
河北縣
[编辑]傳險卽傳説版築之處。所隱之處窟名聖人窟,在今陝州河北縣北七里,卽虞國、號國之界。又有傅説祠。《注水經》云沙澗水北出虞山,東南逕傳岩,歴傳説隱室前,俗名聖人窟。〈《史記·殷本紀》「得説於傳險中」《正義》引。〉
故虞城在陝州河北縣東北五十里虞山之上。酈元《注水經》云令橋東北有虞城,堯以女嬪於虞之地也。〈《史記·五帝本紀》「虞舜者」《正義》引。又《史記·周本紀》「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正義》引「虞山之上」下有「古虞國也」四字,無「酈元《注水經》」以下文。按「幹」字誤,據《水經》河水《注》改「令」。〉
茅津及茅城,在陝州河北縣西二十里。《注水經》云茅亭,茅戎邑。〈《史記·秦本紀》「自將伐茅戎」《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自茅津渡河」《正義》引作「茅津在陝州河北縣,大陽縣也。」按《水經》河水《注》「故茅亭,茅戎邑也」,「號」當改「邑」。〉
虞城故城在陝州河北縣東北五十里虞山之上。亦名呉山,周武王封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墟呉城,卽此城也。〈《史記·秦本紀》「伐魏取呉城」《正義》引。〉
間原在河北縣西六十五里。《詩》云「虞芮質厥成」,毛萇云「虞芮之君相與爭田,久而不平,乃相謂曰:『西伯仁人,盍往質焉。』乃相與朝周。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入其邑,男女異路,班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讓爲大夫,大夫讓爲卿。二國君相謂曰:『我等小人,不可履君子之庭。』乃相讓所爭地以爲間原。」至今尚在。〈《史記·周本紀》「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正義》引。〉
故鄍城在陝州河北縣東十里,虞邑也。杜預云河東大陽有鄍城是也。〈《史記·楚世家》「渉鄳塞」《正義》引。〉
盜蹠塚在陝州河北縣西二十里。河北縣本漢大陽縣也。又今齊州平陵縣有盜蹠塚,未詳也。〈《史記·伯夷列傳》「盜蹠竟以壽終」《正義》引。〉
芮城縣
[编辑]故芮城在芮城縣西二十里,古芮國也。《晉太康地記》云虞西百四十里有芮城。〈《史記·周本紀》「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正義》引。〉
薄山亦云衰山,一名寸棘山,一名渠山,一名雷首山,一名獨頭山,一名首陽山,一名呉山,一名條山,在陝州芮城縣北十里。〈《史記·封禪書》「薄山者衰山《正義》引。〉
谷州
[编辑]澠池縣
[编辑]新安故城在谷州澠池縣東二十三里,漢新安縣城也,卽阬秦卒處。〈《史記·項羽本紀》「至新安」《正義》引,又《玉海·巻七·蕭何韓信論定三秦》引作「二十三里」。按《史記·黥布列傳》「引兵西至新安」《正義》説「新安故城在河南府澠池縣東二十三里」,《玉海》引此作「二十三里」是,《正義》引誤,今改「二」。唐初殼州領澠池、永寧、福昌,長水四縣,顯慶二年谷州廢後,此四縣改屬洛州,在《括地志》應爲谷州轄縣。〉
永寧縣
[编辑]二崤山又名嵌岑山,在谷州永寧縣西北二十八里,卽古殽道也。〈《史記·秦本紀》「汝軍卽敗必於殽阨矣《正義》引。按《史記·留侯世家》「左殽函」《正義》云「殽,二殽也,在洛州永寧縣西北二十七里」,蓋本《括地志》爲説。《元和郡縣志》洛州永寧縣亦云「二崤山在縣西北二十八里」。二崤謂東崤、西崤,《水經》河水《注》稱大殽西殽,《留侯世家正義》不誤,此引「三」當作「二」,又脱「八」字。〉
按文王所避風雨,卽東殽山也,俗亦號曰文王山。有夏後皋墓,北可十里許。其山南臨河陰,漢末以來移道於岑山南,其山在夏後墓正南可五里許。〈《通典》巻一百七十七《州郡》七引。按「垣」當作「殽」,卽酈道元所謂北陵。〉
福昌縣
[编辑]故韓城一名宜陽城,在谷州福昌縣東十四里,卽韓宜陽城也。〈《史記·周本紀》「秦攻宜陽」《正義》引,又《韓世家》「秦拔我宜陽」《正義》引。按「縣」字衍,《韓世家》引無。〉
唐州
[编辑]桐柏縣
[编辑]桐柏山在唐州桐柏縣東南五十里,淮水出焉。〈《史記·夏本紀》「熊耳外方桐柏」《正義》引。〉
兗州
[编辑]瑕丘縣
[编辑]乘丘故城在兗州瑕丘縣西北三十五里。〈《史記·楚世家》「晉來伐楚至乘丘而還」《正義》引。〉
漢樊縣城在兗州瑕丘縣西南二十五里。《地理志》云樊縣古樊國,仲山甫所封。〈《史記·孝文本紀》「封故常山丞相蔡兼爲樊侯」《正義》引,又《史記·周本紀》「仲山甫諫曰」《正義》引無「《地理志》云樊縣」六字。〉
武城在兗州,卽南武城也。《輿地志》云南武城縣魯武城邑,子遊爲宰者也,在泰山郡。〈《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爲武城宰」《正義》引。按此引脱「武」字,據下文補。〉
南武城在兗州,子遊爲宰者。《地理志》云定襄有武城,淸河有武城,故此雲南武城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曾參南武城人」《正義》引。〉
曲阜縣
[编辑]兗州曲阜縣外城,卽周公旦子伯禽所築,古魯城也。〈《史記·周本紀》「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魯」《正義》引,又《史記·魯周公世家》「封周公旦於少呉之虚曲阜」《正義》引作「兗州曲阜縣外城卽魯公伯禽所築也」,又《詩地理考》巻五《魯頌引作「兗州曲阜縣外城,卽伯禽所築,古魯城。」〉
兗州曲阜縣奄裏卽奄國之地也。〈《史記·周本紀》「東伐淮夷殘奄」《正義》引。〉
兗州曲阜縣魯城西南三里有闕里,中有孔子宅,宅中有廟。伍緝之《從征記》云闕里背洙麵泗,卽此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鄕陬邑」《正義》引。〉
女陵山在兗州曲阜縣南二十八里。干寶《三日紀》云「徴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竇,在魯南山之空竇中。無水,當祭祀時灑掃以告,輒有淸泉自石門出,足以周用,祭訖泉枯。今俗名女陵山。」〈《史記·孔子世家》「生而首上圩頂《正義》引。〉
防山在兗州曲阜縣東二十五里。《禮記》云孔子母合葬於防也。〈《史記·孔子世家》「葬於防山」《正義》引。〉
五父衢在兗州曲阜縣東南二里魯城内,衢道也。〈《史記·孔子世家》「乃殯五父之衢」《正義》引。按魯城在曲阜東南,《左傳》襄公十一年「詛諸五父之衢」杜預注「五父衢,魯縣東南道名。「西」字誤,今改東」。〉
鬥鷄臺二所,相去十五歩,在兗州曲阜縣東南三里魯城中。《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季氏與邱昭伯鬥鷄,季氏芥鷄翼,邱氏爲金距之處。〈《史記·孔子世家》「以鬥鷄故得罪魯昭公」《正義》引。〉
泮宮在兗州曲阜縣東南二里魯城内宮之内。鄭云泮之言半也,其制半於天子之壁雍。〈《史記·儒林列傳》「申公以弟子從師入見髙祖於魯南宮」《正義》引。按「西」字當作「東」。「百」字衍,魯城在曲阜縣東南二里,《孔子世家》「鬥鷄臺」《正義》引不誤。〉
矍相圃在兗州曲阜縣南三十里。《禮記》云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觀者如堵。〈《史記·田叔列傳》「相常從入苑中」《正義》引。〉
漢封夫子十二代孫忠爲褒成侯;生光,爲丞相,封侯;平帝封孔霸孫莽二千戸爲褒成侯;後漢封十七代孫誌爲褒成侯;魏封二十二代孫羨爲崇聖候;晉封二十三代孫震爲奉聖亭侯;後魏封二十七代孫爲崇聖大夫,孝文帝又封三十一代孫珍爲崇聖侯,髙齊改封珍爲恭聖侯,周武帝改封鄒國公;隋文帝仍舊封鄒國公,煬帝改爲紹聖侯;皇唐給復二千戸,封孔子裔孫孔德倫爲褒聖侯也。〈《史記·孔子世家》「後七日卒」《正義》引。〉
鄒縣
[编辑]嶧山在兗州鄒縣南二十二里。《鄒山記》云:「鄒山,古之嶧山,言絡繹相連屬也。今猶多桐樹」。按今都代桐,尚徴,一偏似琴瑟。〈《史記·夏本紀》「嶧陽孤桐」《正義》引。〉
博城縣
[编辑]兗州博城,本漢博城縣城。〈《史記·呂太后本紀》「卽中令無擇爲博城侯」《正義》引。〉
故贏城在兗州博城縣東北百里。《通鑑·巻十·漢髙帝紀》「嬰攻田橫軍於嬴下」注引,又〈《史記·田儋列傳》「嬰敗橫之軍於嬴下」,《正義》。〉
陽開故城在兗州博城縣南二十九里,西臨汶水也。〈《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魯伐我入陽關」《正義》引,又《通鑑·巻八·周烈王紀》「魯伐齊入陽關」注引作「其城之西臨汶水」。按陽關在齊不在魯,「魯」字衍,《通鑑》注引無「魯」字。〉
泰山一曰岱宗,東嶽也,在兗州博城縣西北三十里。《周禮》云兗州鎭曰岱宗。〈《史記·封禪書》「至於岱宗」《正義》引。〉
泰山一曰岱宗,東嶽也,在兗州博城縣西北三十里。《山海經》云:「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石。」郭璞云從泰山下至山頭,百四十八里三百歩。道書《福地記》云:「泰山髙四千九百丈二尺,周迥二千里,多芝草玉石,長津甘泉,仙人室。又有地獄六,曰鬼神之府。從西上,下有洞天,周迥三千里,鬼神考訁適之府。」〈《史記·秦始皇本紀》「乃遂上泰山」《正義》。按據《封禪書》「至於岱宗」《正義》所引;此當是《括地志》文。〉
云云山在兗州博城縣西南三十里也。〈《史記·封禪書》「封泰山禪云云」《正義》引。〉
亭亭山在兗州博城縣西三十里也。〈《史記·封禪書》「黃帝封泰山禪亭亭」《正義》引。按據《水經》汶水《注》,亭亭山在陽關故城東北,陽關在博城縣南,則亭亭山在博城縣西。漢武帝太始、太初所禪的石閭山,在博城縣西二十五里,去亭亭山五里,見《封禪書》補《正義》,亦可證此引衍「南」字,今刪,否則云云、亭亭混爲一山矣。〉
艾山在兗州博城縣南百六十里,本齊博邑。〈《史記·伍子胥列傳》「大敗齊師於艾陵」《正義》引。〉
泗水縣
[编辑]故郕城在兗州泗水縣西北五十里。《説文》云郕魯孟氏邑也。〈《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取魯之郕」《正義》引,又《孔子世家》「將墮成」《正義》引無「《説文》云」九字。〉
姑蔑故城在兗州泗水縣東四十五里。〈《史記·孔子世家》「敗諸姑蔑」《正義》引。〉
梁父山在兗州泗水縣北八十里。〈《史記·封禪書》「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始皇紀》「禪於梁父」注引。〉
故鄒城在兗州泗水縣東南六十里。〈《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鄕陬邑」《正義》引。〉
昌平山在泗水縣南六十里。孔子生昌平鄕,蓋鄕取山爲名。〈《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鄕陬邑」《正義》引。〉
泗水源出兗州泗水縣東陪尾山,其源四道,因以爲名。〈《史記·夏本紀》「浮於淮泗」《正義》引。〉
泅水至彭城呂梁出石磬。〈《史記·夏本紀》「泗濱浮磬」《正義》引。〉
故闕里在兗州泗水縣南五十里。《輿地志》云:「鄒城西界闕里,有尼丘山。」〈《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鄕陬邑」《正義》引。〉
叔梁紇廟亦名尼丘山祠,在兗州泗水縣南五十里尼丘山東趾。《地理志》云魯縣有尼丘山,有叔梁紇廟。〈《史記·孔子世家》「伯夏生叔梁紇」《正義》引。按尼丘山在泗水、曲阜、鄒縣三縣界中,在泗水縣南,《正義》引脱一「南」字。〉
任城縣
[编辑]亢父秦縣也,沛公屯軍於此也。〈《史記·髙祖本紀》「還軍亢父」《正義》引。按亢父秦縣,此引脱「秦」字。〉
亢父故城在兗州任城縣南五十一里。〈《史記·項羽本紀》「引兵攻亢父」《正義》引,又《史記·曹相國世家》「攻爰戚及亢父」《正義》引,又《史記·蘇秦列傳》「徑平亢父之險」《正義》及《通鑑·巻二·周顯王紀》「徑乎亢父之險」注引。〉
龔丘縣
[编辑]故剛城在兗州龔丘縣界。〈《史記·秦本紀》「攻齊取剛壽」《正義》引,又《通鑑·巻五·周赧王紀》「取剛壽以廣其陶邑」注引。〉
故謝城在兗州龔丘縣東七十里。齊歸侵魯龜陰之田以謝魯,魯築城於此以旌孔子之功,因名謝城。〈《史記·孔子世家》「乃歸所侵魯之鄆汶陽龜陰之田以謝過」《正義》。〉
陳州
[编辑]宛丘縣
[编辑]陳州宛丘縣在陳城中,卽古陳國也。帝舜後遏父爲周武王陶正,武王賴其器用,封其子媯滿於陳,都宛丘之側。〈《史記·周本紀》「帝舜之後於陳」《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宛丘引無帝舜以下文。〉
長平故城在陳州宛丘縣西六十六里。〈《史記·秦始皇本紀》「燕虚長平」《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始皇紀》燕虚長平注引。〉
固陵,縣名也,在陳州宛丘縣西北四十二里。〈《史記·項羽本紀》「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會」《正義》引,又《荊燕世家》「漢王追項羽至固陵」《正義》引作「固陵,陵名也」,又《通鑑·巻十一·漢髙帝紀漢王追項羽至固陵」注引。〉
太康縣
[编辑]陳州太康縣,本漢陽夏縣也。《續漢書·郡國志》云陽夏屬陳國。〈《史記·項羽本紀》「乃追項羽至陽夏南」《正義》引。又《史記·陳渉世家》「呉廣者陽夏人」《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二世紀》「陽夏人呉廣」注引無「續漢書」以下十二字。〉
南頓縣
[编辑]陳州南頓縣,故頓子國。《地理志》云故頓子國,姬姓也。應劭云迫於陳,後南徙,故曰南頓也。〈《史記·楚世家》「楚滅頓」《正義》引。按《漢書·地理志》汝南郡南頓縣班固原注云「故頓子國,姬姓」,顏師古注引應劭云「頤迫於陳,後南徙,故號南頓」。此引有脱誤,據《地理志》補正。〉
穎陰故城在陳州南頓縣西北十三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賜與穎陰侯共食鍾離」《正義》引。按《史記·樊酈滕灌列傳》穎陰侯《正義》云「陳州南頓縣西北十三里潁陰故城是」。此引脱里數,今據增。〉
項城縣
[编辑]今陳州項城縣城卽古項子國。〈《史記·項羽本紀》「封於項」《正義》引。〉
徐州
[编辑]彭城縣
[编辑]徐州彭城縣,古彭祖國也。〈《史記·項羽本紀》「軍彭城東」《正義》引。〉
彭城,古彭祖國也。《外傳》云殷末滅彭祖國。虞翻云名翦。《神仙傳》云彭祖諱鏗,帝顓頊之玄孫,至殷末年已七百六十七歳而不衰老,遂往流沙之西,非壽終也。〈《史記·楚世家》「三曰彭祖」《正義》引。按《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還過彭城」《正義》「彭城,今徐州所理縣也。州東外城,古之彭祖國也。《搜神記》云陸終第三子曰錘鏗封於彭,爲商伯。《外傳》云殷末滅彭祖氏。」當是《括地志》文;今本失「《括地志》云」四字。〉
蕭縣
[编辑]徐州蕭縣,古蕭叔之國,春秋時爲宋附庸。《帝王世紀》云周封子姓之別爲附庸也。〈《史記·項羽本紀》「項王乃西從蕭晨撃漢軍而東」《正義》引。又《史紀》、《曹相國世家》「還定蕭留」《正義》引作「蕭,徐州縣,古蕭叔國也」。〉
豐縣
[编辑]斬蛇溝源出徐州豐縣平地中,故老云髙祖斬蛇處,至縣西十五里入泡水。〈《史記·髙祖本紀》「乃前拔劍撃斬蛇」《正義》引。〉
沛縣
[编辑]徐州沛縣,古沛城也。〈《史記·呂太后本紀》「乃封種爲沛侯」《正義》引。按此引有脱文,《元和郡縣志》巻十徐州沛縣云「縣所理卽秦沛城」,今據補「沛」字。〉
故留城在徐州沛縣東南五十五里。今城内有張良廟也。〈《史記·留侯世家》「留侯張良者」《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二世紀》「楚王景駒在留」注引。又《史記·髙祖本紀》「在留」《正義》引作「東南五十里,卽張良所封處」。〉
沛宮故地在徐州沛縣東南二里一歩。〈《史記·髙祖本紀》「置酒沛宮」《正義》引,又《玉海·宮室·一》引,又《通鑑·巻十二·漢髙帝紀》「置酒沛宮」注引。按唐沛縣城卽漢沛縣城,沛宮在城内,《元和郡縣志》謂在縣東南二里,此引衍「十」字,今據刪。〉
泗水亭在徐州沛縣東一百歩,有髙祖廟也。〈《史記·髙祖本紀》「爲泗水亭長」《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二世紀》「初爲泗水亭長」注引。〉
漢張良墓在徐州沛縣東六十里,與留城相近也。〈《史記·留侯世家》「留侯死並葬黃石塚」《正義》引。〉
滕縣
[编辑]除川滕縣,漢番縣,音翻。漢末陳蕃子逸爲魯相,改音皮。田褒魯記曰:「靈帝未有汝南陳子遊爲魯相,陳蕃子也,國人爲諱而改焉。」〈《史記·太史公自序》「危困鄱薛」《正義》引。〉
故薛城古薛侯國也,在徐州滕縣界,黃帝之所封。《左傳》曰定公元年薛宰云「薛之祖奚仲居薛,爲夏車正」,後爲孟嘗君田文封邑也。〈《史記·項羽本紀》「項梁乃引兵入薛」《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齊王封田嬰於薛」注引及巻八《秦二世紀》「梁乃引兵入薛」注引無「黃帝」以下文。〉
孟嘗君墓在徐州滕縣東南四十二里。卒在齊襄王之時也。〈《史記·孟嘗君列傳》「諡爲孟嘗君」《正義》引。按,《史記·集解》引《皇覽》云「孟嘗君塚在魯國薛城中向門東。」薛城所在,《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並云「在滕縣東南四十二里」,則此引脱「東南」二字,「五」當作「四」。〉
卽亭在徐州滕縣西五十三里。〈《史記·孔子世家》「與齊戰於郎」《正義》引。〉
符離縣
[编辑]徐州符離縣城,漢竹邑城也。李奇云今竹邑也。〈《史記·曹相國世家》「還定竹邑」《正義》引。〉
故相城在徐州符離縣西北九十里。《輿地志》云宋共公自睢陽徙相子城,又還睢陽。〈《史記·曹相國世家》「還定竹邑蕭相留」《正義》引,又《史記·髙祖本紀》「屠相至陽」《正義》引首十四字。〉
靈壁故城在徐州符離縣東北九十里。〈《史記·項羽本紀》「楚又追撃至靈璧東睢水上」《正義》引。按《史記·髙祖本紀》及《曹相國世家》、《正義》引《括地志》云相城在符離縣西北九十里,此靈璧不應與相城同在一起。《元和郡縣志》巻十徐州符離有靈璧故城,云在縣東北九十里、則此引「西當作「東」。〉
滑州
[编辑]白馬縣
[编辑]滑州故城古南燕國。應劭雲南燕,吉姓之國,黃帝之後。〈《史記·秦本紀》「衞燕伐周《正義》引。〉
黎陽津一名白馬津,在滑州白馬縣北三十里。《帝王世紀》云白馬縣南有韋城,故豕韋國也。《續漢書》、《郡國志》云白馬縣有韋城。〈《史記·曹相國世家》「圍津」《正義》引;又《史記·荊燕世家》「白馬津人楚地正《正義》引無《帝王世紀》以下文。〉
金隄一名千里隄,在白馬縣東五里。〈《史記·河渠書》「東潰金隄」《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五·漢文帝紀》「東潰金隄」注引。〉
衞南縣
[编辑]鐵丘在滑州衞南縣東南十五里。〈《史記·鄭世家》「晉伐鄭敗鄭軍於鐵丘」《正義》引。〉楚丘,滑州衞南縣。《〈通鑑〉地理通釋·巻四·十二侯都》引。}}
白馬故城在滑州衞南縣西南二十里。戴延之《西征記》云:「白馬城,故衞之漕邑。」〈《史記·髙祖本紀》「西與秦將楊熊戰白馬」《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一漕引,《通鑑·巻七·秦二世紀》「武臣等從白馬渡河」注引。〉
故鉏城在滑州衞南一縣東十里。《晉地記》云:「河東有窮谷,蓋本有窮氏所遷也。」《史記·夏本紀》「帝相崩子帝少康立《正義》引。按金陵本《[[史記]]》作「韋城」,各本《[[史記]]》作「衞城」,均誤,當作「衞南」。唐滑州衞南縣卽漢晉濮陽縣地,《郡國志》東郡濮陽縣有組城,《元和郡縣志》亦列鉏城於衞南縣。}}
胙城縣
[编辑]南燕城古燕國也,滑州胙城縣是。〈《史記·秦始皇本紀》「燕虚長平」《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始皇紀》燕虚注引。〉
桃侯故城在滑州胙城縣東三十里。《[[漢書]]》云髙祖十二年封劉襄爲桃侯也。〈《史記·項羽本紀》「桃侯平皋侯皆項氏《正義》引。又《玉海·巻八·桃邢》引作「桃故城在滑州胙城縣東三十里,」按《史記·萬石張叔列傳》「衞綰代桃侯劉舍爲丞相」《正義》云「故桃城在滑州胙城縣東三十里」,當是本《括地志》,輿《通鑑》注引同,均作「三十里」,此引「四」字應作「三」。〉
靈昌縣
[编辑]廷津在滑州靈昌縣東七里。《注水經》云:「黃河水至此謂之廷津。昔澹臺子羽裔千金之璧渡河,陽侯波起,兩蛟夾舟。子羽曰:『吾可以義求,不可以威劫。』操劍斬蛟。蛟死,乃投璧於河,三投而輒躍出,乃毀壁而去。示無吝意。」卽此津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澹臺滅明」《正義》引。據《水經》河水《注》改。〉
酸棗縣
[编辑]酸棗故城在滑州酸棗縣北十五里,古酸棗縣南。〈《史記·秦始皇本紀》「定酸棗」《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九·酸棗注》引。〉
匡城縣
[编辑]故鶴城在滑州匡城縣西南十五里。《左傳》云:「衞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狄伐衞,公欲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餘焉能戰!』俗傳懿公養鶴於此城,因名也。〈《史記·衞康叔世家》「懿公卽位好鶴「《正義》引。〉
故蒲城在滑州匡城縣北十五里。〈《史記·孔子世家》「去卽過蒲」《正義》引。〉
匡城本漢長垣縣。〈《史記·孔子世家》「去卽過蒲」《正義》引。〉
泗州
[编辑]徐城縣
[编辑]大徐城在泗州徐城縣北三十里,古徐國也。《博物志》云:「徐君宮人有娠而生卵,以爲不祥,棄之於水濱。孤獨母有犬名一鵠蒼,衞所棄卵以歸,覆暖之,乃成小兒。生時正偃,故以爲名。宮人聞之,更取養之。及長,襲爲徐君。後鵠蒼臨死,生角而九尾,化爲黃龍也。鵠蒼或名後蒼。」〈《史記·秦本紀》「徐偃王作亂」《正義》引,又《史記·趙世家》「徐偃王反」《正義》引。《史記·黥布列傳》「楚發兵與戰徐僮間」《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二·漢髙帝紀》「戰除僮間」注引《無博物志》以下文。按《秦本紀》、《趙世家》、《正義》所引《博物志》互有脱誤,今以此引爲主,從《趙世家》、《正義》引衍「洲」字,增「名」字。〉
泗州徐城縣北三十里古徐國,卽淮夷也。〈《史記·周本紀》「東伐淮夷殘奄」《正義》引。〉
泗州徐城縣北今徐城鎭,在泗之臨淮鎭北三十里,有故城號大徐城,周十一里,中有偃王廟、徐君墓,去徐州僅五百。《郡國志》曰薄薄城。〈《路史國名紀》乙引。〉
徐君廟在泗州徐城縣西南一里,卽延陵季子掛劍之徐君也。〈《史記·呉太伯世家》「係之徐君塚樹而去」《正義》引。〉
宿豫縣
[编辑]下相故城在泗州宿豫縣西北七十里,秦縣。〈《史記·項羽本紀》「氣項藉者下相人也」《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二世紀》「下相人項梁起兵於呉」注引。按下相,漢屬臨淮;相;漢屬沛郡。唐宿豫縣爲漢臨淮郡公猶縣地,當是下相故城,《正義》引脱「下」字,《通鑑》注引不脱。〉
豫州
[编辑]宜春故城在豫州汝陽縣西六十七里。〈《史記·外戚世家》「三百宜春侯」《正義》引。〉
安城故城在豫州汝陽縣東南十七里。〈《史記·秦本紀》「秦取魏安城」《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秦拔我安城」《正義》引汝陽誤爲「汝陵」,十七里作「七十一里」。〉
西平故縣在豫州西北百四十里,有龍淵水也。〈《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而趙亦有公孫龍震爲堅白同異之辯」《正義》引。按此西平縣指漢至唐初西平縣,貞觀元年廢,《括地志》成書時無此縣,此脱「故」字。〉
呉房縣
[编辑]豫州呉房縣本漢舊縣,在州西北九十里。孟康云:「呉王闔廬弟夫概奔楚,楚封於此爲棠溪氏。本房子國,以封呉,故曰呉房。」〈《史記·項羽本紀》「封暢武爲呉防侯」《正義》引,又《史記·呉太伯世家》「封夫盤於棠溪爲棠溪氏」《正義》引。按《史記·伍子胥傳》「封夫概於棠溪」正義「今豫州呉房縣,在州西北九十里」,《項羽本紀》、《正義》同,今據補。〉
郾城縣
[编辑]召陵故城在豫州郾城縣東四十五里也。〈《史記·封禪書》「南伐至召陵」《正義》引。按《魏世家》「右上蔡召陵」《正義》云「召陵故城在豫州郾城縣東四十五里」,蓋本《括地志》,《元和郡縣志》列召陵故城於郾城縣,「郊」當作「郾」。〉
故胡城在豫州郾城縣界。〈《史記·楚世家》「楚滅頓滅胡」《正義》引,又《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鄭人襲胡」《正義》引。〉
故鄧城在豫州郾城縣東二一十五里。〈《史記·楚世家》「令公子此見稟疾與盟於鄧」《正義》引,又《通鑑·巻三·周赧王紀》「南襲楚至鄧」注引。〉
棠溪故城在豫州郾城縣西八十有五里也。〈《史記·楚世家》,「夫概敗奔楚楚封之棠溪」《正義》引。又《史記·蘇秦列傳》棠溪《正義》作「八十里」。〉
上蔡縣
[编辑]豫州北七十里上蔡縣,古蔡國,武王封弟叔度於蔡是也。縣東十里有蔡岡,因名也。《史記·周本紀》「封弟叔度於蔡」《正義》引。}}
豫州上蔡縣,在州北七十里,古蔡國也。縣外城,蔡國城也。〈《史記·楚世家》「伐蔡」、《正義》、又《詩地理考》巻三「管蔡」引《括地志》同此。〉
蔡陽,今豫州上蔡縣蔡水之陽。〈《史記·秦本紀》「攻魏蔡陽長社取之」《正義》引。按此引有脱字,蓋蔡陽以在蔡水之陽而得名;見《方輿紀要》巻五河南五上蔡縣,今補「縣」字及「蔡」字。蔡水卽今上蔡東南蔡溝。〉
南利故城在豫州上蔡縣東八十五里。〈《史記·三王世家》「一子爲南利侯」《正義》引。〉
新蔡縣
[编辑]新蔡縣西北六十里有葛陂鄕,卽費長房投竹成龍之陂,因爲鄕名也。〈《史記·楚世家》「武王卒師中而兵罷」《正義》引。〉
楚武王塚在新蔡縣東北五十里。〈《史記·楚世家》「楚伐隨」《正義》引。按此引有脱誤,因《世本》説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張守節引《括地志》説在新蔡縣東北。據《皇覽》,楚武王塚在汝南郡鯛陽縣葛陂鄕東北,《括地志》謂葛陂鄕在新蔡縣西北六十里,則楚武王塚正在新蔡東北五十里。「上蔡」當作「新蔡」,又增「楚武王塚在」五字。〉
褒信縣
[编辑]白亭在豫州褒信縣東南四十二里。〈《史記·楚世家》「號曰白公」《正義》引,又《史記·伍子胥列傳》「號爲白公」《正義》引作「白亭在豫州褒信縣南四十里。又有白公城」。按此「三」當作「四」,《伍子胥列傳》、《正義》引不誤,《元和郡縣志》巻十蔡州褒信縣云「白亭,在縣東南四十二里。」〉
褒信本漢郾縣之地,後漢分郾置褒信縣,在今褒信縣東七十七里。〈《史記·楚世家》「號曰白公」《正義》引。〉
新息縣
[编辑]安陽故城在豫州新息縣西南八十里。應劭云古江國也。《地理志》亦云安陽古江國也。〈《史記·五帝本紀》「靑陽降居江水」《正義》引。〉
眞陽縣
[编辑]新陽故城在豫州眞陽縣西南四十二里,漢新陽縣城。應劭云在新水之陽也。〈《史記·陳渉世家》。「呂臣起新陽」《正義》引,又《通鑑·巻八·秦二世紀》「起新陽」注引無「漢新陽縣城」以下文。〉
亳州
[编辑]城父縣
[编辑]城父,亳州所理縣。〈《史記·秦始皇本紀》「殺陳勝城父」《正義》引。〉
谷陽縣
[编辑]苦縣在亳州谷陽縣界,有老子宅及廟,廟中有九井尚存。〈《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者楚苦縣萬鄕曲仁里人也」《正義》引。〉
密州
[编辑]諸城縣
[编辑]東武縣,今密州諸城縣是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何傳東武人王子中同」《正義》引。〉
琅邪山在密州諸城縣東南百四十里。始皇立層臺於山上,謂之琅邪臺,孤立衆山之上。始皇樂之,留三月,立石山上,頌秦功德也。〈《史記·秦始皇本紀》「乃徙三萬戸琅邪臺下」《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十·琅邪》引,又《通鑑·巻七·秦始皇紀》「作琅邪臺」注引。〉
密州諸城縣東南百七十里有琅邪臺,越王勾踐觀臺也。臺西北十里有琅邪故城。《呉越春秋》云:「越王勾踐二十五年徙都琅邪,立觀臺以望東海,遂號令秦、晉、齊、楚,以尊輔周室,歃血盟。」卽勾踐起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徙黔首三萬戸琅邪臺下」《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十·琅邯》引。〉
趙侵齊,至長城。所侵處在密州南三十里。〈《史記·趙世家》「侵齊至長城《正義》引。按據《[[史記]]》本文增出六字。〉
莒縣
[编辑]密州莒縣,故莒子國。《地理志》云周武王封少呉之後贏姓於莒,始都計斤,春秋時徒居莒也。〈《史記·楚世家》「朝射東莒」《正義》引,又《楚世家》「北伐滅莒」《正義》引作「密州莒縣故國也。」〉
密州莒縣濰山,濰水所出。〈《史記·夏本紀》「濰淄其道」《正義》引。〉
安丘縣
[编辑]淳于國城在密州安丘縣東北三十里,古之斟灌國也。《春秋》「州公如曹」,《傳》云「冬,淳于公如曹。」《注水經》云:「淳于縣,故夏後氏之斟灌國也,周武王以封淳于公,號淳于國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姓淳于氏名意」《正義》引。〉
淳于國在密州安丘縣東北三十里。古之州國,周武王封淳于公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淳于人光子乘羽」《正義》引。按此引脱「北」字「公」字,依《扁鵲倉公列傳》、《正義》引補。淳于故城在今安丘縣東北三十里,見《方輿紀》要巻三十五靑州安丘縣。〉
郡城在密州安丘縣界。〈《史記·秦始皇本紀》「《春秋》不名」《正義》引。〉
髙密縣
[编辑]髙密故城在密州髙密縣西南四十里。〈《史記·三王世家》「最愛少子弘立爲髙密王」《正義》引。〉
密州髙密縣,古夷安城,應劭云故萊夷維邑也。〈《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夷維子爲執策而從」《正義》引。〉
靑州
[编辑]益都縣
[编辑]東陽城卽州所理東城是也。〈唐杜佑《通典》巻一百八十引,又明顱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巻三十五山東靑州府益都縣引。〉
臨淄縣
[编辑]靑州臨淄縣,古營丘之地,呂望所封齊之都也。營丘在縣北百歩外城中。《輿地志》云秦立爲縣,城臨淄水,故曰臨淄。〈《史記·周本紀》「封尚父於營丘曰齊「《正義》。〉
靑州臨淄縣。卽古臨淄地也。一名齊城。古營丘之地,呂望所封齊之都也。少呉時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勳,殷時有逢伯陵,殷未有薄姑氏,爲諸侯,國此地。後太公封,方五百里。〈《史記·項羽本紀》「都立爲齊王都臨淄」《正義》引。《玉海·巻十·齊臨淄》引作「靑州臨淄縣,卽古營丘之地,呂望所封齊之都也,一名齊城,項羽封田都爲齊王於此。」按「也」字衍。脱「呂望」二字,《周本紀》、《正義》及《玉海》引有,《元和郡縣志》亦云「古營丘之地,呂望所封齊之都也」,今據補正。〉
齊城章華之東有閭門、武鹿門也。〈《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蘇代自燕來人齊見於章華東門」《正義》引。〉
安平城在靑州臨淄縣東十九里,古紀之卽邑也。〈《史記·趙世家》「齊安平君田單」《正義》引,又《史記·秦始皇本紀》「紀季以都」《正義》引。〉
戟裏城在臨淄西北三十里,春秋時棘邑,又云溘邑。〈《史記·田單列傳》「聞畫邑人王燭賢」《正義》引。〉
靑州臨淄縣有葵丘,卽《左傳》連稱、管至父所戍處。〈《史記·秦本紀》「齊桓公會諸侯於葵丘」《正義》引。按《左傳》莊公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此引脱「左」字。〉
沮丘,丘名也,在靑州臨淄縣西北二十五里也。〈《史記·楚世家》「夕發沮丘」《正義》引。〉
天齊他在靑州臨淄縣東南十五里。《封禪書》云齊之所以爲齊者,以天齊也。〈《史記·齊太公世家》、《齊太公世家》第二」《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齊引。又《通鑑·巻一·周安王紀》「齊伐魯」引作「天齊水」。〉
齊桓公墓在臨淄縣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一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垌。一所二墳。晉永嘉末,人發之,初得版,次得水銀池,有氣不得入,經數日乃牽犬入,中得舍蠶數十薄,珠襦、玉匣、繒彩、軍器不可勝數。又以人殉葬,骸骨狼藉也。〈《史記·齊太公世家》「八月乃葬桓公」《正義》引。又《史記·管晏列傳》「晏子薦以爲大夫」《正義》引首十六字。〉
管仲塚在靑州臨淄縣南二十一里牛山之阿。《説苑》云:「齊桓公使管仲治國,管仲對曰:『賤不能臨貴。』桓公以爲上卿,而國不治。曰:『何故?』管仲對曰:『貧不能使富。』桓公賜之齊市租,而國不治。桓公曰:『何故?』對曰:『疎不能制親。』桓公立以爲仲父,齊國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賢而不得此三權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稱伯。』」〈《史記·管晏列傳》「管仲卒」《正義》引。又《史記·齊太公世家》「是歳管仲隰朋皆卒」《正義》引作「管仲塚在靑州臨緇縣南二十一里牛山上,與桓公塚連。」〉
隰朋墓在主曰州臨淄縣東北七里也。〈《史記·齊太公世家》「是歳管仲隰朋皆卒《正義》引。〉
齊晏嬰塚在齊子城北門外。晏子云:「吾生近市,死豈易吾誌。」乃葬宅後,人名曰情節裏。〈《史記·管晏列傳》「晏子薦以爲大夫」《正義》引。〉
營丘在主曰州臨淄縣北百歩外城中。〈《史記·齊太公世家》「封師尚父於營丘」《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營丘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五伯》引。〉
壽光縣
[编辑]故劇城在靑州壽光縣南三十一里,故紀國。〈《史記·孝景本紀》「菑川王賢」《正義》引,又《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齊菑川國薛縣人也」《正義》引無「故紀國」三字。〉
斟灌故城在靑州壽光縣東五十四里。〈《史記·夏本紀》「子帝少康立」《正義》引,又《玉海·巻四·夏都》引。〉
千乘縣
[编辑]柏寢臺在靑州千乘縣東北二十一里。《韓子》云:「景公輿晏子遊於少海,登柏寢之臺而望其國。公曰:『美哉堂乎,後代孰將有此?』晏子曰:其田氏乎?公曰:『寡人有國而田氏家,奈何?』對曰:『氣奪之,則近賢遠不肖,治其煩亂,輕其刑罰,振窮乏,恤孤寡,行恩惠,崇節儉,雖十田氏其如堂何!』卽此也。〈《史記·孝武本紀》「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正義》引。〉
臨朐縣
[编辑]丸山卽丹山,在靑州臨朐縣界朱虚故縣西北二十里,丹水出焉。〈《史記·五帝本紀》「登丸山」《正義》引。〉
郱城在靑州臨朐縣東三十里。〈《史記·秦始皇本紀》「紀季以雋阝《春秋》不名」《正義》引。〉
朱虚故城在靑州臨朐縣東六十里。《十三州志》云:「朱丹遊故虚,故云朱虚。」〈《史記·呂太后本紀》「封齊悼王子爲朱虚侯」《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汶水引,《通鑑·巻十三·漢髙後紀》「章爲朱虚侯」注引無「十三州」以下十四字,有「漢朱虚縣也」句。〉
北海縣
[编辑]斟尋故城今靑州北海縣是也。〈《史記·夏本紀》「帝相崩子帝少康立」《正義》引,又《玉海·巻四·夏都》引。〉
晉城在北海縣東七十里。〈《史記·秦始皇本紀》「紀季以《雋阝春秋》不名」《正義》引。〉
營陵故城在靑州北海縣南三十里。〈《史記·荊燕世家》「爲營陵侯」《正義》引。〉
溟孛大海,魚龍興雲雨震雷霆,大怒貌也,泛者之大難也。《大藏音義》巻八十一引。按《元和郡縣志》靑州北海縣説海水在北海縣東北一百二十里。}}
博昌縣
[编辑]薄姑故城在靑州博昌縣東北六十里。薄姑氏,殷諸侯,封於此,周滅之也。〈《史記·周本紀》「遷其君薄姑」《正義》引。又《史記·齊太公世家》「胡公徒都薄姑」《正義》引及《詩地理考》巻二齊引無薄姑氏以下文。〉
濟州
[编辑]盧縣
[编辑]盧縣,今濟州所理縣是也。〈《史記·曹相國世家》「攻著漯陰平原鬲盧《正義》引。唐初濟州治盧縣,依《括地志》例補「所」字。〉
平陰縣
[编辑]長城西北起濟州平陰縣,縁河暦太山北岡上,經濟州、淄州,卽西南兗州博城縣北,東至密州琅邪臺入海。蘇代云:「齊有長城巨防。惡足以爲塞也!〈《史記·楚世家》「還蓋長城以爲防」《正義》引。按「川」當作「州,唐淄川縣屬錙州,非濟州屬縣。齊長城西起濟州平陰縣,沿泰山之北黃河南岸?經淄州長山,折東南至密州東琅邪臺入海。「薊」爲「蘇」之譌,「記」字衍,《史記·蘇秦列傳》云蘇代説燕王「雖有長城钜防,惡足以爲塞」,卽此所引。 「惡」字脱,今據補。〉
故鞍城,今俗名馬鞍城,在濟州平陰縣東十里。〈《史記·韓世家》「敗齊頃公於鞍」《正義》引。按據《名勝志》補「東」字。〉
陶山在濟州平陰縣東三十五里。范蠡止此山之陽也,今山南五里猶有朱公塚。〈《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止於陶」《正義》引。按《史記·貨殖列傳》「之陶爲朱公」《正義》引《括地志》云「陶山在齊州平陽縣東三十五里陶山之陽也,今南五里猶有朱公塚。」所引應與《越世家》引同,由於傳寫翻刻不愼,致有脱誤。唐齊州有平陵縣無平陽縣,張文虎校定金陵奉《[[史記]]》遂改爲平陵縣,但陶山所在當是濟州平陰,《元和郡縣志》鄆州平陰縣云「陶山在縣東三十五里」可證。又「止此山」上當有「范蠡」二字,今增。〉
東阿縣
[编辑]谷城山一名黃山,在濟州東阿縣東。濟州,故濟北郡。孔文祥云黃石公狀鬚眉皆白,杖丹黎,履赤舄。〈《史記·留侯世家》「孺子見我於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卽我矣」《正義》引。〉
項羽墓在濟州東阿縣東二十七里,谷城西三里。《述征記》云:「項羽墓在谷城西北三里半許,毀壞,有碣石『項王之墓。』」〈《史記·項羽本紀》「故以魯公禮葬項王谷城」《正義》引。〉
谷城故城,在濟州東阿縣東二十六里。〈《史記·項羽本紀》「睢陽以北至谷城」《正義》引,又《楚世家》「伐齊取谷」《正義》引,又《通鑑·巻八·秦二世紀》「睢腸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注引。按《通鑑》注引「故」下有「城」字。〉
東阿故城在濟州東阿縣西南二十五里。漢東阿縣城,秦時齊之阿也。〈《史記·項羽本紀》「與齊田榮司馬龍且軍救東阿《正義》引,又《通鑑·巻八·秦二世紀》「東走東阿」注引。〉
濮州
[编辑]鄄城縣
[编辑]故堯城在濮州鄄城縣東北十五里。《竹書》云昔堯德衰,爲舜所囚也。又有偃朱故城,在縣西北十五里。《竹書》云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史記]]》五帝本紀「舜讓辟丹朱於南河之南」《正義》引。〉
陶丘在濮州鄄城縣西南二十四里。又云在曹州城中,徐才宗《國都城記》云此城中髙丘,卽古之陶丘。〈《史記·夏本紀》「泆爲榮東出陶丘北」《正義》引。〉
雷澤縣
[编辑]濮州雷擇縣,本漢城陽縣,在州東南九十一里。《地理志》云城陽屬濟陰郡。古郕伯,姬姓之國。〈《[[史記]]》周武王封季弟載於鄖,其後遷於城之陽,故曰城陽。《史記·項羽本紀》「項梁使沛公及項羽別攻城陽」 《正義》引。《史記·秦本紀》「城陽君入朝」《正義》引作「濮州雷澤縣本漢郕陽縣」,古郕伯,姬姓之國,周武王封弟季載於郕;其後遷城之陽也」。又《史記·五帝本紀》「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正義》引作雷澤縣,本漢城陽縣也」。又《通鑑·巻八·秦二世紀》「別攻城陽屠之」注引作「濮州雷澤縣,本漢城陽縣,在州東九十一里。」按以上所引,各有錯脱比脱「縣」字,《五帝本紀》及《秦本紀》引不脱。此《輿通》監注引脱「南」字,《[[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逐北至城陽《正義》云「城陽,雷澤縣是也,在濮州東南九十一里」,蓋本《括地志》爲説,「東」下有「南」字。《元和郡縣志》巻十一濮州雷澤縣説雷澤縣「西北至州九十里」,則縣在州之東南,應補「南」字。〉
姚墟在濮州雷澤縣東十三里。《孝經援神契》云舜生於姚墟。〈《史記·五帝本紀》「虞舜者」《正義》引,又《史記·秦始皇本紀》「燕虚長平」《正義》引。〉
雷夏澤在濮州雷澤縣北郭外西北。《山海經》云雷澤有雷神,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也。〈《史記·五帝本紀》「漁雷澤」《正義》引。又《史記·夏本紀》「雷夏旣澤」《正義》引、《詩地理考》巻六引均無「《山海經》云」以下文。按《詩地理考》引有「北」字,《元和郡縣志》巻十一雷澤縣亦云「雷夏澤在縣北郭外,今補。〉
雍、沮二水在雷澤縣西北平地也。〈《史記·夏本紀》「雍沮會向《正義》引。按《元和郡縣志》巻十一濮州雷蹕蘇云雍水、沮水,二源倶出雷澤縣西北平地,去縣十四里。」此引脱「縣」字,今據增。〉
堯陵在濮州雷澤縣西三里。郭縁生《述征記》云:「城陽縣東有堯塚,亦曰堯陵,有碑」是也。〈《史記·五帝本紀》「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正義》引。〉
濮州雷澤縣有暦山、舜井,又有姚墟,云舜生處也。〈《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暦山」《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暦山》引。〉
濮陽縣
[编辑]濮陽縣在濮州西八十六里。本漢濮陽縣也,古昆吾之國。〈《史記·項羽本紀》「西破秦軍濮陽東《正義》引。按唐濮陽縣卽漢東郡濮惕縣,古爲昆吾國,又卽帝丘。《史記·髙祖本紀》「軍濮陽之東」《正義》云「濮陽故城在濮州西八十六里,本漢濮陽縣」,典此引同,蓋亦《括地志》文。此引有脱字錯字,今據《髙祖本紀》、《正義》補「本漢」及「陽」三字,又據《楚世家》、《正義》引《括地志》刪「呉」字補「昆吾」兩字。〉
濮陽縣,古昆吾國也。昆吾故城在縣西三十里。昆吾臺在縣西百歩顓頊城内,周回五十歩,髙二丈,卽昆吾墟也。〈《詩地理考》巻五昆吾引。《史記·楚世家》「一曰昆吾」《正義》引作「濮陽縣,古昆吾國也。昆吾故城在濮陽縣西三十里。臺在縣西百歩,卽昆吾墟也」。按據《楚世家》、《正義》引增「昆吾」二字。〉
濮陽縣有故龍淵宮,俗名瓠子宮。〈《漢書》云河決瓠子,漢武起宮於決水之旁。又濮陽縣西南八里有赤龍渦,有決口故道,蓋古之龍淵宮也,非築宮之所。《太平寰宇記》巻五十七檀州濮陽縣引《坤元録》。〉
故龍泉宮俗名瓠子宮,在濮州濮陽縣北十里,州西北九十里。元光中河決瓠子,塞決阿之傍,龍泉之側,因以爲名,亦云宣房宮。〈《玉海·卷一百五十五·宮室·一》引。〉
萊州
[编辑]掖縣
[编辑]故過鄕亭在萊州掖縣西北三十里,本過國也。〈《史記·夏本紀》「帝少康立」《正義》引。按《後漢書·郡國志》東萊郡掖縣有過鄕,劉昭注云「故過國」,此引「地」當作「也」。〉
過,猗姓國,萊州掖縣西北三十里有過鄕亭。《路史》、《國名紀》一引,又《後紀》巻十三《疎仡紀》、《寒促傳》引。
萬里沙在掖縣東北二十里。〈《玉海·卷二十·一》引。〉
黃縣
[编辑]黃縣故城在萊州黃縣東南二十五里,古萊子國也。〈《史記·秦始皇本紀》「過黃腫」《正義》引。〉
故牟平縣城在黃縣南百三十里。《十三州志》云牟平縣,古腫縣也。〈《史記·秦始皇本紀》「過黃腫」《正義》引。按此指漢牟平縣城,《括地志》成書時無牟平縣,今加一「故」字。〉
卽墨縣
[编辑]壯武故城在萊州卽墨縣西六十里,古萊夷國。漢壯武縣故城。〈《史記·孝文本紀》「其封昌爲壯武侯」《正義》引。按《左傳》隱公元年「紀人伐夷」,杜預注謂「壯武縣是其地」,是萊夷國在漢壯武縣,卽壯武故城,「有」字衍。〉
膠水縣
[编辑]卽墨故城在萊州膠水縣東南六十里。古齊地,本漢舊縣,在膠水之東。〈《史記·項羽本紀》「徙齊王田市爲膠東王」《正義》引。又《史記·孝景本紀》「膠東王雄渠」《正義》引作「在密州膠水縣東南六十里」。又《通鑑·巻十·漢髙帝紀》「將軍田旣軍於膠東」注引作「古齊地,漢爲膠東國,以其地在膠水之東也」。按此引「南」上脱「東」字,當作「東南六十里」、《孝景本紀》、《正義》引不脱,《元和郡縣志》亦云「卽墨故城在膠水縣東南六十里。」《孝景本紀》、《正義》引密州爲萊州之誤。〉
文登縣
[编辑]文登縣,古睡縣也。〈《史記·秦始皇本紀》「窮成山登之罘」《正義》引。〉
成山在萊州文登縣東北百八十里。〈《史記·秦始皇本紀》「窮成山登之罘」《正義》引,又《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觀平成山」《正義》引。〉
之罘山在萊州文登縣西北百九十里。〈《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射乎之罘《正義》引,又《秦始皇本紀》「窮成山」《正義》引,又《封禪書》「祠之罘」《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始皇紀》「登之罘」注引。按「罘」上脱「之」字,據《[[史記]]》本文增。〉
齊州
[编辑]歴城縣
[编辑]隋開皇十六年改置營城縣,大業二年省。唐武德二年置營城,屬潭州,八年省入平陵縣。其城在平陵城西。《太平寰宇記》巻十九齊州歴城縣引。按末句有脱字,據《太平寰宇記》本文補。}}
祝阿縣
[编辑]古禹息城在山荏縣北,後魏移於濟北,此城是也。《太平寰宇記》巻十九齊州禹城縣引。按《元和郡縣志》巻十一齊州禹城縣云「縣西南二十里有禹息故城」。《舊唐書地理志》巻三十八齊州禹城縣説,漢祝阿縣天寶元年改名禹城,因縣西有禹息故城故。此引「禹」下缺「息」字。}}
淄州
[编辑]淄川縣
[编辑]淄州淄川縣東南七十里原山,淄水所出。俗傳云禹理水功畢,土石黑,數里之中,波流若漆,故謂之淄水也。〈《史記·夏本紀》「濰淄其道」《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汶水引作「淄州淄川縣東南七十里原山,淄水所出。」按「北」當作「南」,《詩地理考》作「東南」是,《元和郡縣志》亦云「淄水出淄川縣東南原山」。「波」下脱「流」字,據《元和郡縣志》增。〉
故昌城在淄州淄川縣東北四十里也。〈《史記·趙世家》「將攻昌城」《正義》引,又《史記·樂毅列傳》「封樂毅於昌國」正義。〉
長山縣
[编辑]濟南故城在淄州長山縣西北三十里。〈《史記·孝景本紀》「濟南王辟光」《正義》引,又《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割齊之濟南郡爲呂王奉邑」《正義》引作「二十五里」。按「川」字誤,《齊悼惠王世家」《正義》引作「淄州」。〉
髙苑故城在淄州長山縣北四里。〈《史記·齊悼惠王世家》膠西王印《正義》引。〉
髙苑縣
[编辑]千乘故城在淄州髙苑縣北二十五里。〈《通鑑·巻十》「漢髙帝紀「撃齊將田汲於千乘」注引;又《史記·田儋列傳》「破齊將田吸於千乘」《正義》。〉
宋州
[编辑]宋城縣
[编辑]宋州,本秦陽郡。〈《史記·髙祖本紀》「以沛公爲陽郡長」《正義》引。〉
宋州城。古閼伯之墟,卽商丘也。又云羿所封之地。〈《史記·殷本紀》「子相土立」《正義》引。又《史記·夏本紀》「子帝少康立」《正義》引作「商丘,今宋州也」。按床城縣附於州郭,蓋言宋州城爲古板伯之墟,各本《[[史記]]》倶作「宋州城」,金陵局本《[[史記]]》校增「宋」「縣」二字非;今刪。〉
宋州城,羿所封之地。羿五歳,父母與之入山,處之木下,以待蟬,還欲取之,而群蟬倶鳴,遂捐而去。羿爲山間所養。年二十,習於弓矢。仰天歎曰:「我將射四方,矢至吾門止。」因捍卽射矢靡地截草徑至羿之門,乃隨矢去。〈《路史》、《後紀》巻十三《疎仡紀》、《夏後紀》引。〉
宋州外城本漢睢陽縣也。《地理志》云睢陽縣,故宋國也,〈《史記·項羽本紀》「東至睢陽《正義》引。〉
宋州宋城縣,在州南二里外城中,本漢之睢陽縣也。漢文帝封子武於大梁,以其卑濕,徙睢陽,故曰梁也。〈《史記·梁孝王世家》「以勝爲梁王」,《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五·漢文帝紀》「都睢陽」注引。〉
故橫城在宋州宋城縣西南三十里。〈《史記·傅靳蒯成列傳》「爲舍人起橫陽」《正義》引。〉
新城故城在宋州宋城縣界。〈《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吾愛宋與愛新城陽晉同」《正義》引。〉
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爲景亳,湯所盟地,因景山爲名。〈《史記·殷本紀》「湯始居亳」《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五「陟彼景山」引。〉
兔園在宋州宋城縣東南十里。葛洪《西京雜記》云:「梁孝王苑中有落援岩、棲龍岫、腮池、鶴洲、鳧島。諸宮觀相連,奇果佳樹,瑰禽異獸,靡不畢備。」俗人言梁孝王竹園也。〈《史記·梁孝王世家》「於是孝王築東苑」《正義》引。〉
碭山縣
[编辑]宋州碭山縣,在州東一百五十里,本漢陽碭縣也。碭山在縣東。〈《史記·髙祖本紀》「隱於芒碭山澤岩石之間」《正義》引。又《史記·項羽本紀》「沛公軍碭」《正義》引作「宋州碭山縣本漢陽縣也,在宋州東百五十里。」又《[[史記]]》《髙祖本紀「屠相至碭」《正義》引作「碭在宋州東一百五十里。」又《通鑑·巻七·秦二世紀》「劉季亡匿於芒碭山澤之間」注引有「碭山在縣東」五字。〉
宋州碭山縣,本下邑縣也,在宋州東一百五十里。〈《史記·項羽本紀》「呂後兄周呂侯爲漢將兵居了邑」《正義》引。〉
狐父亭在宋州碭山縣東南三十里。〈《史記·曹相國世家》「取碭狐父祁善置」《正義》引。〉
虞城縣
[编辑]虞城縣,在宋州北五十里。古虞國,商均所封。〈《史記·曹相國世家》「又攻下邑以西至虞」《正義》。又《史記·五帝本紀》「舜子商均亦不肖」《正義》引作「虞國,舜後所封邑也。或云封舜子均於商,故號商均也。」又《史記·五帝本紀》「舜子商均」《正義》引及《玉海·巻四·帝舜都》引作「宋州虞城縣,舜後所封也。」〉
宋州虞城古虞國,舜後所封之邑。杜預云舜後諸侯也。〈《史記·五帝本紀》「虞舜者」《正義》引。按此引有錯脱,據《元和郡縣志》、《路史國名紀》一補正。〉
谷熟縣
[编辑]宋州谷熟縣西南三十五里亳故城,卽南亳,湯都也。〈《史記·殷本紀》「湯始居亳」《正義》引,又《玉海·巻四·湯都》引。「南」字衍。谷熟亳城春秋爲宋亳邑,漢爲山陽郡薄縣,後稱南亳,此處不當有「南」字。〉
下邑縣
[编辑]宋州下邑縣,在州東百一十里。〈《史記·曹相國世家》「又攻下邑以西」《正義》引。〉
故祁城在宋州下邑縣東北四十九里,漢祁縣城也。〈《史記·曹相國世家》「取碭狐父祁」《正義》引。〉
栗屬沛郡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攻爰戚東緡以往至栗」《正義》引。按據《[[史記]]》本文出「栗」字。〉
寧陵縣
[编辑]宋州寧陵縣城,古寧陵城也。〈《史記·陳渉世家》「欲立魏後故寧陵君咎爲魏王」《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二世紀》「故魏公子寧陵君咎」注引。〉
大棘故城在宋州寧陵縣西南七十里。〈《史記·楚元王世家》「破棘壁」《正義》引,又《史記·梁孝王世家》「呉楚先撃梁棘壁」《正義》引,又《史記·呉王濞列傳》「輿楚王遂西敗棘壁」正義,又《玉海·巻七·賈誼論封梁淮南》引。〉
鄆州
[编辑]壽張縣
[编辑]梁山在鄆州壽張縣南三十五里。〈《史記·梁孝王世家》「北獵良山」《正義》引。〉
宿城縣
[编辑]邱亭在鄆州宿城縣南三十五里。〈《史記·孔子世家》「於是叔孫氏先墮邱」《正義》引。又《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羔爲費邱宰《正義》引作「鄆州宿縣二十三里邱亭」,蓋有脱誤。〉
許州
[编辑]長社縣
[编辑]長社故城在許州長社縣西一里。〈《史記·秦本紀》「攻魏巻蔡陽長社取之」《正義》引。〉
岸門在許州長社縣西北二十八里,今名西武亭。〈《史記·秦本紀》「輿晉戰贗門」《正義》引,又《魏世家》「走犀首岸門」《正義》引,又《史記·韓世家》「大破我岸門」《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赧王紀》「又敗韓於岸門」注引。〉
長葛縣
[编辑]長葛故城在許州長葛縣北十三里,鄭之葛邑也。〈《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伐魯葛及安陵」《正義》引。〉
許昌縣
[编辑]許州許昌縣,本漢許縣。《地理志》云:「許縣,故國,薑姓,四嶽之後,大叔所封,二十四君爲楚所滅。」漢以爲縣。魏文帝卽位,改許曰許昌也。〈《[[史記]]》「陳渉世家」「侄人徐伍將兵居許」《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以東臨許南國必危」《正義》引作「周時爲許國,武王伐紂所封。《地理志》云潁川郡許縣,故許國,薑姓,文叔所封,二十四君馬楚所滅。「文叔」當作「太叔」。〉
許放城在許州許昌縣南四十里,本漢許縣,故許國也。〈《史記·夏本紀》「或在許」《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南國必危」《正義》。按《魏世家》《正義》作「南西四十里」,「西」字衍,「四十里」不誤,《元和郡縣志》及《太平寰宇記》均謂許故城在許昌縣南四十里,此引「三」當作「四」。〉
故魯城在許昌縣南四十里,本魯朝宿邑。〈《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伐魯葛及安陵」《正義》引。〉
許田在許州許昌縣南四十里,有魯城,周公廟在其中。〈《史記·周本紀》「鄭怨典魯易許田」《正義》引,《詩地理考》巻五「常許」引。〉
襄城縣
[编辑]許州襄城縣,卽古新城縣也。〈《史記·秦本紀》「七年拔新城」《正義》引。〉
故泛城在許州襄城縣南一里。《左傳》云「天王出居於鄭,處於泛」是也。〈《史記·周本紀》「襄王出奔鄭鄭居王於泛」《正義》引。又《路史》、《國名紀》戊引作「泛城在許州襄城南。有泛水,在濟陰。」又《盟會圖疎》引《括地象》作「汎城在汝州襄城縣南。」按《周本紀》、《正義》引脱「南」字,《路史》及《盟會圖疎》有,《元和郡縣志》巻七汝州襄城縣亦説泛城在縣南一里。《盟會圖疎》引「汎」當作「泛」,「汝州」當作「許州」。〉
不羹故城在許州襄城縣東三十里。《地理志》云此乃西不羹者也。〈《史記·楚世家》「大城陳蔡不羹」《正義》引。〉
葉縣
[编辑]城父故城在許州葉縣東北四十五里,卽杜預云襄城城父縣也。又許州襄城縣東四十里亦有父城故城一所,服虔云「城父,楚北境,乃是父城之名,非建所守。社預云成父,又誤也。《傳》及酈元《水經注》云「楚大城城父,使太子建居之」,卽《十三州志》云太子建所居城父,謂今亳州城父縣也。按:今亳州見有城父縣,是建所守者也。《地理志》云潁川有父城縣,沛郡有城父縣,此二名別耳。〈《史記·楚世家》「使太子建居城父守邊」《正義》引。〉
葉陽,今許州葉縣也。〈《史記·魏世家》「秦葉陽昆陽與舞陽鄰」《正義》引。〉
昆陽故城在許州葉縣北二十五里。〈《史記·魏世家》「秦葉陽尾陽與舞陽鄰」《正義》引,又《玉海·巻九·魏昆陽》引。〉
舞陽故城在葉縣東十里。〈《史記·魏世家》「秦葉陽昆陽與舞陽鄰」《正義》引,又《[[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舞陽侯樊�會者」《正義》。又《玉海·巻九·魏舞陽》引。〉
方城山在許州葉縣西南十八里。《左傳》云楚大夫屈完對齊侯曰楚國方城以爲城,杜注云方城山在南陽葉縣南。〈《史記·韓世家》「今楚兵十餘萬在方城之外」《正義》引。〉
黃城山,俗名苦菜山,在許州葉縣西南二十五里。《聖賢塚墓記》云:「黃城山卽長沮、溺耦耕處。下有東流水,則子路問津處也。〈《史記·孔子世家》「長沮桀溺耦而耕《正義》引。按「菜山」上脱「苦」字,水經撫水注云「苦菜卽黃城」,《元和郡縣志》巻七汝州葉縣云「黃城山一名苦菜山。」「所」當作「耦」,「東流」下脱「水」字,據《水經》潕水「注」引《聖賢塚墓記》補正。〉
鄢陵縣
[编辑]鄢陵故城在許州鄢陵縣西北十五里。李奇云六國時爲安陵也。〈《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伐魯葛及安陵」《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惡安陵氏於秦」《正義》引,又《玉海·巻九·魏許郾》引,又《通鑑·巻六·秦莊襄王紀》「安陵人髙之子仕於秦」注引作「安陵故城」。〉
扶溝縣
[编辑]許州扶溝縣北四十五里有白亭。〈《史記·伍子胥列傳》「號爲白公」《正義》引。〉
陽翟縣
[编辑]故康城在許州陽翟縣西北三十五里。〈《詩地理》考巻「康」引。〉
故雍城在落許州陽翟縣東北二十五里,故老云黃帝臣雍父作杵臼所封也。〈《[[史記]]》「周奉紀」「楚圍雍氏」《正義》引。又《史記·韓世家》「公何不令楚王築萬室之都雍氏之旁」《正義》引作「故雍氏城在洛州陽翟縣二十五里,故老云黃帝臣雍父作杵臼也」。蓋有脱誤。按「洛」當作「許」,此天寶後所改。〉
許州陽翟縣,古櫟邑也。〈《史記·秦本紀》「救鄭敗晉兵於梁」《正義》引。〉
陽翟。許州縣也。《左傳》云鄭伯突入於櫟。杜預云櫟,鄭別都,今河南陽翟縣是也。《地理志》云陽翟縣是屬潁川郡,夏禹之國。〈《史記·項羽本紀》「韓王成因故都都陽翟」《正義》引。〉
陽翟縣又是禹所封,爲夏伯。〈《史記·夏本紀》「帝少康立」《正義》引。〉
戴州
[编辑]成武縣
[编辑]梁丘故城在戴州成武縣東北三十里。〈《史記·楚元王世家》「至昌邑南」《正義》引,又《通鑑·巻八·秦二世紀》「沛公北撃昌邑」注引。又《史記·髙祖本紀》「遇彭越昌邑」《正義》引作「曹州城武縣東北三十二里有梁丘故城」。按唐戴州武德五年置,貞觀十七年廢,《括地志》、《序略》戴州屬河南道。戴州領單父、成武、楚丘、钜野、金鄕、方輿六縣,戴州廢後,單父、楚丘兩縣改屬宋州,成武改屬曹州,巨野改屬鄆州,金鄕、方輿改屬兗州,後來引用《括地志》文者遂從開元以來之行政規劃改稱,今輯均恢復共舊屬。〉
戴州成武有重邱故城,今在濟陰東北三十一里。孫蒯飲馬重邱,遂伐曹取重邱者,與安德之重邱異。〈《路史國名紀》已引。按《齊地記》「平原安德有重邱鄕」,此引脱「安」字,今據補。〉
楚丘縣
[编辑]戴州楚丘縣西北十五里有伊尹墓,恐非也。〈《史記·殷本紀》「旣葬伊尹於亳」《正義》引。〉
鉅野縣
[编辑]獲麟堆在戴州鉅野縣東十二里。《春秋》哀十四年《經》云西狩獲麟。《國都城記》云:「鉅野故城東十里澤中有土臺,廣輪四五十歩,俗云獲麟堆,去魯城可三百餘里。」〈《史記·孔子世家》「狩大野」《正義》引。〉
鉅野,戴州鉅野縣東北大澤是。〈《史記·河渠書》「而河決於瓠子東南注鉅野」《正義》引。按依《史》文出「鉅野」二字。〉
金鄕縣
[编辑]東緡故城,漢縣也,在戴州金鄕縣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攻爰戚東緡」《正義》引。〉
曹州
[编辑]濟陰縣
[编辑]曹有曹南山,因名曹。〈《詩地理考》巻二南山引。按《元和郡縣志》巻十二曹州濟陰縣云「曹南山在縣東二十里」。此引脱「山」字。〉
曹州濟陰縣卽古定陶也,東有三鬷亭。〈《史記·殷本紀》「湯遂伐三」《正義》引。〉
故貫城印古貫國,今名蒙澤城,在曹州濟陰縣南五十六里。〈《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伐衞取毋丘」《正義》引。〉
菏澤在曹州濟陰縣東北九十里定陶城東,今名龍池,亦名九卿陂。〈《史記·夏本紀》「導菏澤」《正義》引。〉
薄城北郭東三里平地有湯塚。按在蒙,卽北亳也。〈《史記·殷本紀》「湯崩」《正義》引。〉
髙祖卽位壇在曹州濟陰縣界。張晏曰泛水在濟陰界,取其泛愛弘大而潤下。〈《史記·髙祖本紀》「卽皇帝位於泛水之陽」《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一·漢髙帝紀》「卽位於泛水之陽」注引首十二字。〉
曹州濟陰縣東南三里有陶朱公塚,又云在南邯華容縣西,未詳也。〈《史記·貨殖列傳》「之陶爲朱公」《正義》引。按唐初曹州無濟陽縣,「陽」當作「陰」。〉
冤朐縣
[编辑]冤朐,曹州縣,在州西四十七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襲取冤朐」《正義》。按此爲限守節取《括地志》敘冤朐縣沿革文,今輯補出「冤朐」二字。〉
漆圓故城在曹州冤朐縣北十七里,莊周爲漆園吏,卽此。〈《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周嘗爲蒙漆園吏」《正義》引。〉
文臺,在曹州冤句縣西六十五里。〈《史記·魏世家》「文臺墮」《正義》引。又《[[玉海_(四庫全書本)/卷009#魏文臺|玉海·巻九·魏文臺]]》引。〉
濟陽故城在曹州冤句縣西南三十五里。〈《史記·蘇秦列傳》「魏無外黃濟陽」《正義》,又《傳靳蒯成列傳》「攻濟陽」《正義》,又《春申君列傳》「黃濟陽嬰城而魏氏服」《正義》。〉
乘氏縣
[编辑]故桂城在曹州乘氏縣東北二十一里,故老云卽桂陵也。〈《史記·趙世家》「齊亦敗颶於桂陵」《正義》引,又《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大敗之桂陵」《正義》。〉
陽晉故城在曹州乘氏縣西北三十七里。〈《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吾愛宋與愛新城陽晉同」《正義》引,又《史記·蘇秦列傳》「過衞陽晉之道」《正義》,又《史記·張儀列傳》「劫衞取陽晉」《正義》,又《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取陽晉」《正義》。〉
離狐縣
[编辑]濮水在曹州離狐縣界,卽師廷投濮水而死處。〈《史記·樂書》「至於濮水之上舍」《正義》引。按據《[[史記]]》本文出「濮水」二字。又據《元和郡縣志》巻十二曹州南華縣濮水條增「濮水而死」四字,此引並脱。〉
考城縣
[编辑]葵丘在曹州考城縣東南一百五十歩郭内,卽桓公會處。〈《史記·秦本紀》「齊桓公會諸侯於葵丘」《正義》引,又《史記·封禪書》「會諸侯於葵丘」《正義》引。按旣説葵丘在考城縣郭内,何又相距一里多?《元和郡縣志》巻十二曹州考城縣云「葵丘在縣東南一百五十歩」,此引衍「一里」二字。《封禪書》、《正義》引作「一里五十歩」,「裏」爲「百」字之誤。〉
故黃城在曹州考城縣東二十四里。〈《通鑑·巻十·秦二世紀》「攻黃」注引、又《史記·蘇秦列傳》「魏無外黃濟陽」《正義》,又《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攻下黃」《正義》,又《史記·春申君列傳》「黃濟陽」《正義》。〉
沂州
[编辑]臨沂縣
[编辑]沂州臨沂縣有漢戚縣故城。《地理志》云臨沂縣屬東海郡。〈《史記·髙祖本紀》「走至戚」《正義》引。〉
羽山在沂州臨沂縣界。〈《史記·五帝本紀》「殛鯀於羽山」《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五龜蒙引。〉
費縣
[编辑]祊田,在沂州費縣東南。〈《史記·周本紀》「鄭怨與魯易許田」《正義》引。〉
承縣
[编辑]漢建陵縣故城在沂州承縣界。〈《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建陵侯綰者」《正義》引。又《史記·孝景本紀》「封中尉綰爲建陵侯」《正義》引。〉
故繒城在沂州承縣。《地理志》云繒縣屬東海郡。〈《史記·孔子世家》「呉與魯會繒」《正義》引。〉
繒縣在沂州承縣,古侯國,禹後。〈《史記·周本紀》「申侯怨與繒」《正義》引。〉
鍾離故城在沂州承縣界。〈《史記·齊太公世家》「令諸侯盟於鍾離」《正義》引。〉
洛州
[编辑]河南縣
[编辑]故王城一名河南城,本郟鄖,周公所築,在洛州河南縣北九里苑内東北隅。自平王以下十二王皆都此城,至敬王乃遷都成周,至赧王又居王城也。《帝王世紀》云:「王城西有郟鄖陌。」《左傳》云成王定鼎於郟鄖。京相璠《地名》云郟山名,鄖邑名。〈《史記·周本紀》「營周居於雒邑而後去」《正義》引。又宋敏求《河南志》、《詩地理考》巻二「王」、《玉海·巻四·周都》引首二十九字。又《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乃營成周洛邑」《正義》引作「故王城一名河南城,本郟鄖,周公所築,在洛州河南縣北九里苑中東北隅。《帝王紀》云武王伐紂,營洛邑而定鼎焉。」〉
故甘城在洛州河南縣西南二十五里。《左傳》云甘昭公,王子叔帶也。《洛陽記》云河南縣西南二十五里甘水出焉,北流入洛。山上有甘城,卽甘公菜邑也。〈《史記·周本紀》「惠後生叔帶」《正義》引。〉
故谷城在洛州河南縣西北十八里苑中。〈《史記·周本紀》「秦莊襄王滅東周《正義》引。〉
伊闕在洛州南十九里。《注水經》云:「昔大禹鑿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故謂之伊闕。」〈《史記·秦本紀》「攻韓魏於伊闕」《正義》引。〉
伊闕塞在洛州南十九里。伊闕山今名鍾山。酈元《注水經》云:「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暦其間,故謂之伊闕。」〈《史記·周本紀》「又將兵出塞攻梁」《正義》。又《史記·楚世家》「伐韓於伊闕」《正義》引作「伊闕山,在洛州南九里」。〉
蒯亭在河南縣西南十四里苑中。《輿地志》云蒯成縣,故陳倉縣之鄕聚名也,周緤所封也。晉武帝咸甯四年分陳倉立蒯成縣,屬始平郡也。〈《史記·傅靳蒯成列傳》「蒯成侯緤者《正義》引。又《路史》、《國名紀》已引作「河南縣西四十有蒯亭縣,今有蒯鄕」。按《正義》引有誤衍,據《郡國志》劉昭注引《晉書地道記》補「南」字。「故」字渉上衍,今刪。《路史》引亦有錯脱。〉
洛陽縣
[编辑]洛陽故城在洛州洛陽縣東北二十六里,周公所築,卽成周也。《輿地志》云:「以周地在王城東,故曰東周。敬王避子朝之亂,自洛邑東居此。以其迫呃不受王都,故壞翟泉而廣之。」〈《史記·周本紀》。「以封武王少弟」《正義》引。〉
洛陽故城在洛州洛陽縣東北二十六里,周公所築,卽成周城也。《輿地志》云:「成周之地,秦莊襄王以爲洛陽縣,三川守理之。後漢都洛陽,改爲『雒』漢以火德,忌水,故去『洛』旁『水』而加『隹』。魏於行次爲土,土,水之忌也,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而加『水』。〈《史記·項羽本紀》「故立申陽爲河南王都洛陽」《正義》引。又《通鑑·巻九·漢髙帝紀》「故立申腸爲河南王都洛陽」 注引無「《輿地志》云」以下文。〉
洛陽故城在洛州洛陽縣東北二十六里,周公所築,卽成周城也。《尚書序》曰成周旣成,遷殷頑民。《帝王世紀》云居邶鄘衞之衆。〈《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迺營成周洛邑」《正義》引。按此引有脱誤,依前引改「縣」字,增「北」字。所引爲《書》序,今增「序」字。《帝王世紀》本《尚書洛誥》,脱 「衞」字,今據《尚書》補。〉
河陰縣城本漢平陰縣,在洛州洛陽縣東北五十里。《十三州志》云在平津大河之南也,魏文帝改曰阿陰。〈《史記·周本紀》「秦莊襄王滅東周」《正義》引。〉
平陰故津在洛州洛陽縣東北五十里。〈《史記·曹相國世家》「絶河津」《正義》引。〉
南官在洛州洛陽縣東北二十六里洛陽故城中。《輿地志》云秦時已有南、北宮。更始自洛陽而西,馬奔觸北宮鐵柱門。光武幸南宮卻非殿,則自髙帝迄於王莽,洛陽南、北官,武庫皆未嘗廢。《玉海·宮室·一》引,又《史記·髙祖本紀》「髙祖置酒雒陽南官」《正義》引「南宮在雒州」以下三十字。}}
偃師縣
[编辑]亳邑故城在洛州偃師縣西十四里,本帝譽之墟,商湯之都也。〈《史記·殷本紀》「徙先王居」《正義》引。〉
湯卽位居南亳,後徒西亳,在偃師縣西十四里,本帝譽之墟。《詩地理考》巻五《商頌》引。}}
河南偃師爲西毫,帝譽及湯所都,盤庚亦徙都之。〈《史記·殷本紀》「湯始居亳」《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五《商頌》引作「盤庚都偃師西亳」。〉
故平縣城在洛州偃師縣西北二十五里。《〈通鑑〉地理通釋·巻九·平監》引。}}
屍鄕亭在洛州偃師縣,在洛州東南也。〈《史記·曹相國世家》「還撃趙賁軍屍北《正義》引。〉
洛州偃師縣東六里有湯塚,近桐宮。〈《史記·殷本紀》「湯崩」《正義》引。〉
伊尹墓在洛州偃師縣西北八里。〈《史記·殷本紀》「旣葬伊尹於亳」《正義》引。〉
緱氏縣
[编辑]緱氏故城在洛州緱氏縣東二十五里,滑伯國也。韋昭云「姬姓小國也」。〈《史記·秦本紀》「兵至滑」《正義》引。又《史記·周本紀》「鄭滅滑」《正義》引作「緱氏故城本費城也,在路州緱氏縣南東二十五里也。」按《周本紀》、《正義》引「縣」下衍「南」字。按此兩處所引《括地志》説「滑伯國也」,一説「本費城也」,在《括地志》則爲一條,張守節分別引之。《左傳》成公十二年「殄滅我費滑」杜預注説「滑國都費」,故一言滑國,一言費戰。〉
劉累故城在洛州緱氏縣南五十五里,乃劉累之故地也。〈《史記·夏本紀》「其後有劉累」《正義》引。〉
轘轅故關在洛州緱氏縣東南四十里。《十三州志》云轘轅道凡十二曲,是險道。〈《史記·曹相國世家》「下轘轅」《正義》引。〉
鞏縣
[编辑]《[[史記]]》周顯王二年西周惠公封少子班於鞏爲東周,其子武公爲秦所滅。郭縁生《述征記》云鞏縣本周鞏伯邑。〈《史記·趙世家》「與韓分周以爲兩」《正義》引。〉
故鄩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蓋桀所居也。〈《史記·夏本紀》「帝相崩子帝少康立」《正義》引,又《史記·周本紀》「其有夏之居」《正義》引,又《玉海·巻四·夏都》引。又《史記·張儀列傳》「塞什谷之口」《正義》引無末句。〉
温泉水卽鄩水,源出洛州鞏縣西南四十里,《注水經》云鄩水出北山鄩溪。〈《史記·張儀列傳》「塞什谷之口」《正義》引。按《水經》洛水《注》「洛水東北暦鄩中,而鄩水注之,水出北山鄩溪」。此引有脱誤,今據改。〉
伊闕縣
[编辑]洛州伊闕縣,在州南七十里。本漢新城縣也,隋文帝改新城爲伊闕,取伊闕山爲名也。〈《史記·髙祖本紀》「新城三老」《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 「左更白起攻新城」《正義》引、《通鑑·巻三·周愼靚王紀》「攻新城宜陽」注引作「格州伊闕縣,本是漢新城縣,隋文帝改爲伊闕,在洛州南七十里。」又《史記·周本紀》「楚莊王伐陸渾之戎」《正義》引作「新城,今洛州伊闕縣也。」〉
髙都故城一名郜都城,在洛州伊闕縣北三十五里。〈《史記·周本紀》「又能爲君得髙都」《正義》引。〉
陽城縣
[编辑]陽城,洛州縣也。〈《史記·周本紀》「秦取韓陽城負黍」《正義》引。〉
自禹至太康與唐、虞皆不易都城,然則居陽城爲禹避商均時,非都之也。〈《史記·周本紀》「其有夏之居」《正義》引。又《史記·五帝本紀》「禹亦乃讓舜子」《正義》引作「禹居洛州陽城者,避商均,非時久居也。」按《五帝本紀正義》引「時」字錯在「非」字下,當是「避商均時,非久居也」。〉
陽城縣在箕山北十三里。〈《史記·夏本紀》「益讓帝禹之子啓而避居箕山之陽」《正義》引。〉
負黍亭在陽城縣西南三十五里。故周邑,《左傳》云鄭伐周負黍是也。〈《史記·周本紀》「秦取韓陽城負黍」《正義》引。又《史記·鄭世家》「敗韓兵於負黍」《正義》引無「《左傳》云」十字。〉
嵩髙山亦名太室山,亦名外方山,在洛州陽城縣北二十三里也。〈《史記·夏本紀》「熊耳外方」《正義》引,又《史記·封禪書》「中嶽嵩髙也」《正義》引。按《封禪書正義》引作「西北二十三里」誤。〉
嵩陽縣
[编辑]洛州嵩陽縣本夏之綸國也,在緱氏東南六十里。《地理志》云綸氏縣屬潁川。〈《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秦攻韓緱氏藺」《正義》引。按唐嵩陽縣沿惰舊名,後改名登封,此引脱「陽」字。〉
潁水源出洛州嵩陽縣東南三十里陽乾山,今俗名穎山泉,源出山之東谷。其側有古人居處,俗名爲潁墟,故老云是穎考叔故居,卽酈元《注水經》所謂穎谷也。〈《史記·鄭世家》「遷其母武薑於城潁」《正義》引。又《史記·禮書》「汝潁以爲險」《正義》引作「潁水源出洛州嵩髙縣東南三十五里陽乾山,俗名潁山。《地理志》陽乾山,潁水出,東至下蔡入淮也。」按《禮書正義》引「嵩髙」亦當作「嵩陽」。作「三十五里」,不同。〉
壽安縣
[编辑]召伯廟在洛州壽安縣西北五里。召伯聽訟甘棠之下,周人思之,不伐其樹。後人懷其德,因立廟。有棠,在九曲城東阜上。〈《史記·燕召公世家》「有棠樹」《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一「甘棠南國」引。〉
九曲城在壽安縣西北五里。《穆天子傳》「天子西征,升於九阿」,卽此。魏大統三年,陳忻邀東魏陽州刺史段理於九曲,破之。唐武德二年,王世充與唐兵戰於九曲,秦叔寶等來降。三年,熊州總管史萬寶邀敗王世充子元應於九曲。〈《太平寰宇記》補闕河南壽安縣引。〉
新安縣
[编辑]澗水源出洛州新安縣東白石山,東北與谷水合流,經洛州郭内東流入洛。〈《史記·夏本紀》「伊雒澗」《正義》引。又《夏本紀》「東北會於澗」《正義》引作「澗水出洛州新安縣白石山之陰」。〉
瀍水出洛州新安縣東,南流至洛州郭内,南入洛。〈《史記·夏本紀》「伊雒澗」《正義》引。〉
鄭州
[编辑]管城縣
[编辑]鄭州管城縣外城,古管國城也,周武王弟叔鮮所封。〈《史記·周本紀》「封弟叔鮮于管」《正義》引,又《史記·管蔡世家》「管叔鮮」《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三管蔡引。〉
故祭城在鄭州管城縣東北十五里,鄭大夫祭仲邑也。《釋例》云祭城在河南,上有敖倉,周公後所封也。〈《史記·周本紀》「祭公謀父諫曰」《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祭仲」引首二十一字。〉
故華陽城在鄭州管城縣南三十里。司馬彪云華陽在密縣。〈《史記·趙世家》「秦將白起破我華陽」《正義》引。又《史記·周本紀》「秦破華陽約」《正義》引及《通鑑·巻四·周赧王紀》「趙人魏人伐韓華陽」注引「故華陽城」十四字。按「四」當作「三」,《史記·秦本紀》「撃芒卯華陽」《正義》引及《穰侯列傳》 「爲華君」《正義》作三十里」,與《元和郡縣志》説合,茲據改。司馬彪《郡國志》河南密縣有華陽山,非亭,此「亭」及「今洛州」四字爲衍文,今刪。〉
故華城在鄭州管城縣南三十里。《國語》云史伯對鄭桓公,虢、鄶十邑,華其一也。〈《史記·秦本紀》「撃芒卯華陽破之」《正義》引。〉
武強故城在鄭州管城縣東北三十一里。〈《史記·曹相國世家》「還攻武強」《正義》引。〉
圃田澤在鄭州管城縣東三里。《周禮》云豫州藪曰圃田也。〈《史記·魏世家》「五入圃中」《正義》引,又《玉海·巻九·魏囿中》引。〉
衍,地名,在鄭州。〈《史記·魏世家》「秦拔我垣蒲陽衍」《正義》引。〉
滎陽縣
[编辑]滎陽縣卽大索城。杜預云成皋東有大索城。〈《史記·項羽本紀》「戰滎陽南京索間」《正義》引。〉
小索故城在滎陽縣北四里。京相璠《地名》云京縣有大索亭、小索亭,大、小氏兄弟居之,故有大小之號。〈《史記·項羽本紀》「戰滎陽南京索間」《正義》引,又《通鑑·巻九·漢髙帝紀》「戰滎陽南京索間」注引。〉
東廣武、西廣武在鄭州滎陽縣西二十里。戴延之《西征記》云三皇山上有二城,東曰東廣武,西曰西廣武,各在一山頭,相去二百歩。汴水從廣武澗中東南流,今涸無水。城各有三面,在敖倉西。郭縁生《述征記》云一澗橫絶上過,名曰廣武。相對皆立城塹,遂號東、西廣武。〈《史記·項羽本紀》「與漢倶臨廣武而軍」《正義》引,又《通鑑·巻十·漢髙帝紀》「軍廣武」注引。按據《郡國志》劉昭注引《西征記》增二字。「廣」下脱「武」字,據《水經》濟水《注》增。〉
東廣武城有髙壇,卽是項羽坐太公俎上者,今名項羽堆,亦呼太公亭。〈《史記·項羽本紀》「爲髙俎置太公其上」《正義》引。〉
宅陽故城一名北宅,在鄭州滎陽縣東南十七里。〈《史記·魏世家》「典韓會宅陽」《正義》引,又《史記·穰侯列傳》「人北宅」《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魏韓會於宅陽」注引。〉
京縣故城在鄭州滎陽縣東南二十里,鄭之京邑也。《晉太康地志》云鄭太叔段所居邑。〈《史記·項羽本紀》「戰滎陽南京索間」《正義》引。又《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申不害京人也」《正義》引、《詩地理考》巻二京引,《通鑑·巻九·漢髙帝紀》「戰滎陽南京索間」注引,均無「《晉太康地志》」以下十三字。按《項羽本紀正義》引脱「故」字,《老子韓非列傳》及《通鑑》注引不脱。〉
敖倉在鄭州滎陽縣西十五里石門之東,北臨汴水,南帶三皇山,秦時置倉於敖山,故名敖倉云。〈《史記·項羽本紀》「以取敖倉粟」《正義》引,又《通鑑·巻十·漢髙帝紀》「以取敖倉粟」注引,又《玉海·巻七·酈食其畫取楚之策》引,又《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據敖倉之粟」《正義》。按「縣」字誤,當作 「石」,《玉海》及《酈生陸賈列傳正義》不誤,並有「故」字,今據補正。〉
滎澤縣
[编辑]滎陽故城在鄭州滎澤縣西南十七里。殷時敖地,周時名北製,在敖山之陽。〈《詩地理考》巻三敖引。又《史記·殷本紀》「帝仲丁遷於嗷」《正義》引、《五海》巻四商都引無「周時」以下十字。〉
汴渠一名莨蕩渠,今名通濟渠,首受黃河,《[[漢書]]》有滎陽漕渠,如淳曰今礫溪口是也。自來武北征之後,復皆湮塞。隋煬帝大業元年更令開導,名通濟渠。西通河、洛,南達江、淮,煬帝巡幸,毎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廣、荊、益、揚、越等州運漕商旅,往來不絶。〈《通典》巻一百七十七《州郡》七引《坤元録》。按《通典》本文補出「汴渠」二字。〉
汴口堰在滎澤縣西二十里,又名梁公堰,隋文帝開皇七年使梁濬增築漢古堰,遏河入汴也。〈《通典》巻一百七十七《州邵》七引《坤元録》。據《通典》本文增「榮澤」二字。〉
故王宮在鄭州滎澤縣西北十五里王宮城中。《左傳》云晉文公敗楚於城濮,至於衡雍,作王宮於踐土也。按王宮則所作在踐土,城内東北隅有踐上臺,東去衡雍三十餘里也。〈《史記·周本紀》「晉文公召襄王會河陽踐土」《正義》引。按據《方輿紀要》巻四十七鄭州滎澤縣王宮條改「官」字。〉
原武縣
[编辑]故巻城在鄭州原武縣西北七里。《釋例地名》云巻縣所理垣雍城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其先巻人」《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得垣雍」《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客卿胡陽攻魏巻」《正義》引無「《釋例地名》」十三字,有「卽垣雍也」句。〉
故安城在鄭州原武縣東南二十里。〈《史記·魏世家》「使道安成」《正義》引,又《玉海·巻九·魏安城》引。〉
陽武縣
[编辑]陽武故城在鄭州陽武縣東北十八里,漢陽武縣城也。〈《史記·曹相國世家》「從攻陽武」《正義》引。〉
新鄭縣
[编辑]鄭州新鄭縣,本有熊氏之墟也。〈《史記·周本紀》「有熊九駟」《正義》引。〉
故鄰城在鄭州新鄭縣東北三十二里。《毛詩譜》云:「昔髙辛之土,祝融之墟,歴唐至周,重黎之後壇姓處其地,是爲鄶國,爲鄭武公所滅也。」〈《史記·楚世家》「四曰會人」《正義》引。又《史記·鄭世家》「地近虢鄶」《正義》引作「故鄶城在新鄭縣東北三十二里」,無「《毛詩譜》云」以下文。按二當作三」,《鄭世家正義》引作三十二里」,與《元和郡縣志》合,今改。〉
宛陵故城在鄭州新鄭縣東北三十八里,本漢舊縣也。〈《史記·魏世家》「從林鄕軍以至於今」《正義》引,又《玉海·巻九·魏林鄕》引。按「鄭」字誤,當作「漢」,蓋謂宛陵故城卽漢縣。〉
洧水在鄭州新鄭縣北三里故新鄭城南。《韓詩外傳》云鄭俗,二月桃花水出時,會於溱、洧水上,以自祓除。〈《史記·鄭世家》「伐鄭兵於洧上」《正義》引。〉
陘山在鄭州新鄭縣西南三十里。〈《史記·楚世家》「取我陘山」《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魏伐楚敗之陘山」《正義》引。〉
陘山在鄭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史記·楚世家》「齊桓公以兵侵楚至陘山」《正義》引。按《元和郡縣志》謂新鄭縣在鄭州西南九十里,《括地志》陘山在新鄭縣西南三十里,則陘山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此引「一」爲「二」之誤。〉
子産墓在鄭州新鄭縣西南三十五里。酈元《注水經》云:「子産墓在潩水上,累石爲方墳,墳東北向鄭城,杜預言不忘本也。」〈《史記·鄭世家》「子産卒」《正義》引。按「云」字衍,據《水經》潩水《注》刪。〉
密縣
[编辑]故鬲城在鄭州密縣界。杜預云國名,今平原鬲縣也。〈《史記·夏本紀》「帝少康立」《正義》引。按《括地志》密縣屬鄭州,唐髙宗龍朔二年改屬洛州,見《舊唐書地理志》,今改「鄭」字。〉
汜水縣
[编辑]鄭州汜水縣,古東虢國,亦鄭之制邑,漢之成皋,卽周穆王虎牢城。《左傳》云宮之奇曰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史記·秦本紀》「鄭伯虢叔殺子跡而入惠王」《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韓獻成皋鞏」《正義》引、《史記·外戚世家》「坐河南宮成皋臺」《正義》引無「《左傳》」以下文。按汜水縣,《括地志》成書時本屬鄭州,唐髙宗顯慶二年改屬洛州,見《元和郡縣志》汜水縣,今皆改正。〉
成皋故縣在鄭州汜水縣東南二里。〈《史記·項羽本紀》「出走成皋」《正義》引,又《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先要成皋之口」《正義》。按《淮南衡山列傳正義》當是引《括地志》,作「東南二里」,與《元和郡縣志》同,《項羽本紀正義》引「西」字誤,今改「東」。〉
汜水源出鄭州汜水縣東南三十二里方山。《山海經》云浮戲之山,汜水出焉。〈《史記·項羽本紀》「渡兵汜水」《正義》引,又《通鑑·巻十·漢髙帝紀》「渡兵汜水」注引。〉
鄭州汜水縣,古虢叔之國,東虢君也。〈《史記·鄭世家》「地近虢鄶」《正義》引。按據上《秦本紀正義》引刪此「東」字。〉
汴州
[编辑]浚儀縣
[编辑]逢澤亦名逢池,在汴州浚儀縣東南十四里。〈《史記·秦本紀》「會逢澤」《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會諸侯逢澤」注引。〉
陳留縣
[编辑]陳留,汴州縣也,在州東五十里,本漢陳留郡陳留縣地。孟康云「留,鄭邑也,後爲陳所並,故曰陳留」。臣瓚又按宋有留,彭城留是也;此留屬陳,故曰陳留。〈《史記·項羽本紀》「撃陳留外黃」《正義》引。又《通鑑·巻八·秦二世紀》「去攻陳留」注引首十二字。按漢陳留縣屬陳留郡。唐陳留縣爲隋分淩儀縣置,非漢舊縣,於漢則陳留縣之地。此引衍「及」字。〉
小黃故城在汴州陳留縣東北三十三里。〈《史記·髙祖本紀》「母曰劉媼」《正義》引。〉
古莘國,在汴州陳留縣東五里,故莘城是也。《陳留風俗傳》云陳留外黃有莘昌亭,本宋地,莘氏口巴也。〈《史記·殷本紀》「爲有莘氏媵臣」《正義》引。〉
東昏故城在汴州陳留縣東北九十里。〈《史記·陳丞相世家》「陳丞相平者陽武戸牖鄕人也」《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一·漢髙帝紀》「封陳平爲戸牖候」引。〉
雍丘縣
[编辑]汴州雍丘縣,古杞國。《地理志》云古杞國理此城。周武王封禹後於杞,號東樓公,二十一代爲楚所滅。〈《史記·周本紀》「大禹之後於杞」《正義》引。又《史記·夏本紀》「至周封於杞」《正義》引作「雍丘縣古杞國城也,周武王封禹後號東樓公」。〉
故周城卽外黃之地,在雍丘縣東。〈《史記·項羽本紀》「還攻外黃」《正義》引,又《通鑑·巻八·秦二世紀》「攻外黃未下」注引。〉
故圉城有南北二城,在汴州雍丘縣界,本屬外黃,卽太子申見徐子之地。〈《史記·魏世家》外黃徐子謂太子曰」《正義》引。又《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陳留髙陽人」《正義》引作「圉城在雍丘縣西南」。〉
酈食其墓在雍丘縣西南二十八里。〈《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酈食其者陳留髙陽人也」《正義》引。〉
尉氏縣
[编辑]三亭岡在汴州尉氏縣西南三十七里。〈《史記·范睢蔡澤列傳》「先生待我於三亭之南」《正義》引。〉
汝州
[编辑]粱縣
[编辑]故梁城在汝州西南二百歩。《晉太康地記》云戰國時謂南梁者,別於大梁、少梁也。古蠻子邑也。〈《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戰於南梁」《正義》引。〉
古梁城在汝州梁縣西南四十五里。〈《史記·周本紀》「而遷西周君於憚狐」《正義》引。按此梁城卽漢梁縣故城。此引脱「四」字,據《元和郡縣志》及《太平寰宇記》增。《方輿紀要》巻五十一河南汝州下引《括地志》云「梁城在汝南,注城在汝北,隔水相對」,未詳所本,但注城在唐梁縣西四十五里,蓋兩城相距里數相同,惟梁城在唐梁縣西南,注城則在正西。〉
注城在汝州梁縣西四十五里。〈《史記·魏世家》「敗秦於注」《正義》引,又《通鑑·巻五·周赧王紀》「又伐韓取注」注引。按《通鑑》注引作「四十五里」,《正義》引脱「四」字,《方輿紀要》亦説注城在汝州西四十五里。〉
汝州古梁城,卽憚狐聚也。〈《史記·周本紀》「遷西周公於憚狐」《正義》引。按「外」字衍,古梁城卽憚狐聚,在汝州西南十五里。〉
陽人故城卽陽人聚,在汝州梁縣西四十里,秦遷東周君所居地。〈《史記·周本紀》「遷西周公於憚狐」《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昭襄王紀》「遙西周於憚狐」注引。按《通鑑》注引有「所居」二字。各本《史記正義》皆作「秦遷東周君居也」,蓋脱一「所」字。〉
周承休城一名梁雀塢,在汝州梁縣東北二十六里。《帝王世紀》云:「漢武帝元鼎四年東巡河、洛,思周德,乃封姬嘉三千戸,地方三十里,爲周子南君,以奉周祀。元帝初元五年嘉孫延年進爵爲承休侯。元帝元始四年進爲鄭公。光武建武十三年封於觀,爲衞公。」〈《史記·周本紀》「號曰周子南君」《正義》引。〉
成安故城在汝州梁縣東二十三里,《地理志》云成安屬潁川郡。〈《史記·韓長孺列傳》「梁成安人也」《正義》引。〉
故麻城謂之蠻中,在汝州梁縣界。《左傳》單浮餘圍蠻氏,杜預云城在河南新城東南,伊洛之戎陸渾蠻氏城也。俗以爲麻、蠻聲相近故耳。〈《史記·周本紀》「楚莊王伐陸渾之戎」《正義》引。〉
魯山縣
[编辑]汝州魯山縣本漢魯陽縣也,古魯縣,以魯山爲名也。〈《史記·楚世家》「魏取我魯陽」《正義》引。按《括地志》本《漢志》爲説,《漢志》南陽郡魯陽縣云「有魯山,古魯縣」,此引魯山上衍一「古」字。〉
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魯山縣東三十里,《左傳》云邘、晉、應、韓,武之穆也。〈《史記·秦本紀》「與魏王會應」《正義》引,又《通鑑·巻三·周赧王紀》「秦魏會於應」注引。〉
故應城,古應鄕,在汝州魯山縣東三十里。〈《史記·范睢蔡澤列傳》「秦封范睢以應義」《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與秦會應」《正義》引,又《史記·梁孝王世家》「封小弟以應」《正義》引。按「四」當作「三」,《魏世家》、《梁孝王世家正義》引作「三十里」是。〉
故應城,殷時應國,在父城。〈《史記·周本紀》「因以應爲太后養地」《正義》引。〉
汝水源出汝州魯山縣西伏牛山,亦名猛山。汝水至豫州郾城縣名濆水,《爾雅》云「河有灘,汝有濆」,亦汝之別名。《地理志》髙陵山,汝出,東南至新蔡縣入淮。〈《史記·禮書》「汝潁以爲險」《正義》引。〉
犨城在汝州魯山縣東南。〈《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南攻秦軍於撃」《正義》引。〉
郟城縣
[编辑]汝州郟城縣東南四十里有父城故城,卽服虔云城父,楚北境者也。又許州葉縣東北四十五里亦有父城故城,卽杜預云襄城城父縣者也。此二城,父城之名耳,眼虔城父是誤也。《左傳》及《注水經》云楚大城城父,使太子建居之。《十三州志》云太子建所居城父,謂今亳州城父是也。此三家之説,是城父之名。《地理志》云潁川父城縣,沛郡城父縣,據縣屬郡,其名自分。古先儒多惑,故使其名錯亂。〈《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與蒙恬會城」《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始皇紀》「與蒙恬會城父」注引。按「南」字據《元和郡縣志》巻七汝州郟城縣父城故城補。「華」當作「葉」,《楚世家正義》引《括地志》云「城父故城在許州葉縣東北四十里」。〉
夏亭故城在汝州郟城縣東北五十四里,蓋夏后所封也。〈《史記·夏本紀》「湯封夏之后」《正義》引。〉
襄州
[编辑]安養縣
[编辑]故鄢城在襄州安養縣北三里,在襄州北五里,南去荊州二百五十里。〈《史記·楚世家》「於是王乘舟將欲入鄢」《正義》引。〉
故偃城在襄州安養縣北三里,古郾子之國,鄧之南鄙也。〈《史記·禮書》「然而秦師至鄢郢」《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與楚王會鄢」《正義》引、《通鑒·巻四·周赧王紀》「秦白起伐楚取鄢郢」注引均無末句。〉
故鄧城在襄州安養縣北二十里。春秋之鄧國,莊十六年楚文王滅之。〈《史記·楚世家》「文王二年過申伐鄧」《正義》引。〉
率道縣
[编辑]率道縣南九里有故郾城,漢惠帝改曰宜城也。〈《史記·禮書》「然而秦師至鄢郢」《正義》引。又《史記·蘇秦列傳》「則鄢郢動矣」《正義》作「鄢鄕故城在襄州率道縣南九里。」〉
義淸縣
[编辑]鄢水源出襄州義淸縣界托仗山。《注水經》云蠻水卽鄢水是也。〈《史記·楚世家》「於是王乘舟將欲人鄢」《正義》引。按此爲《水經》沔水《注》文,非《水經》,今增「注」字。〉
中廬在義淸縣北二十里。本春秋時廬戎之國也,秦謂之伊廬,漢爲中廬縣。項羽之將鍾離昧塚在。〈《史記·淮陰侯列傳》「鍾離昧塚在伊廬」《正義》引。〉
荊山縣
[编辑]荊山縣本漢臨沮縣地也。沮水卽漢水也。〈《史記·夏本紀》「道嶓塚至於荊山」《正義》引。〉
荊山在襄州荊山縣西八十里。《韓子》云卞和得玉璞於楚之荊山,卽此也。〈《史記·夏本紀》「荊河惟豫州」《正義》引。又《夏本紀》「道嶓塚至於荊山」《正義》引無「《韓子》云」以下文。〉
樂鄕縣
[编辑]楚昭王故城在襄州樂鄕縣東北三十二里,在故鄀若城東五里,卽楚昭王徙都鄀城也。〈《史記·楚世家》「楚恐去郢北徙都鄀」《正義》引。按「都」當作「鄀」,以形近致誤。「國故」二字衍文。據《元和郡縣志》樂鄕縣及《方輿紀要》巻七十九襄陽府宜城縣鄀城下引《括地志》改。〉
夔州
[编辑]人復縣
[编辑]江關,今夔州人復縣南二十里江南岸白帝城是。〈《玉海·巻十·楚扞關》引。按漢魚復縣,西魏改名人復縣、唐初因之,貞觀二十三年改奉節縣。《括地志》成書於貞觀十四年,當名人復縣,此後人習見魚復,少見人復所改。《讀史方輿紀要》巻六十九夔州府奉節縣引《括地志》此條亦誤爲魚復。〉
巫山縣
[编辑]巫郡在夔州東百里。〈《史記·秦本紀》「伐楚取巫郡」《正義》引。又《史記·蘇秦列傳》「西有黔中巫郡」《正義》作「巫郡,夔州巫山縣是」。〉
隨州
[编辑]隨縣
[编辑]隨州外城,古隨國城。隨,姬姓也。〈《史記·楚世家》「乃與王出奔隨」《正義》引。又《楚世家》「楚伐隨」《正義》引作「隋州外城,古隨國地」無末句。按「外城」二字互倒,依「楚代隋」《正義》引改。「楚伐隨」《正義》引「地」當作「城」。〉
均州故城在隨州西南五十里。〈《玉海·巻十·楚郇陽》引,又《史記·蘇秦列傳》「殘均陵」《正義》。〉
厲山在隨州隨縣北百里。山東有石穴,或曰神農生於此,所謂厲山氏也。春秋時爲厲國。〈《史記·五帝本紀》「神農氏世衰」《正義》引。按此修張守節引《括地志》文刪節不當,多不可通,今據《水經》滲水《注》增改。「列」爲「烈」之誤,但此當「厲」,依《元和郡縣志》改。〉
濆山一名昆山,一名斷蛇丘,在隨州隨縣北二十五里。《説苑》云:「昔隨侯行遇大蛇中斷,疑其靈,使人以藥封之,蛇乃能去,因號其處爲斷蛇丘。歳餘,蛇衙明珠,徑寸,絶白而有光,因號隨珠。」〈《史記·李斯列傳》「有隋和之賓」《正義》引。〉
楚昭王城在隨州隨縣北七里。《左傅》云呉師人郢,王奔隨,隨人處之公宮之北,卽此城是也。〈《史記·楚世家》「乃與王出奔隋」《正義》引。按「州」下缺「隨」字,今增。〉
棗陽縣
[编辑]上唐鄕故城在隨州棗陽縣東南百五十里,古之唐國也。《世本》云唐姬姓之國。〈《史記·楚世家》「楚昭王滅唐」《正義》引。又《史記·晉世家》「唐有亂」《正義》引作「唐,隨州棗陽縣東南一百五十里上唐鄕故城卽是」。又《路史國名記》已引作「唐故城在隋州」。〉
硤州
[编辑]夷陵縣
[编辑]夷陵,硤州夷陵縣是也,在荊州西。應劭云夷山在西北。〈《史記·楚世家》「燒先王墓夷陵」《正義》引。〉
巴山縣
[编辑]扞關,今硤州巴山縣界故扞關是。〈《玉海·巻十·楚扞關》引。又《史記·張儀列傳》「不十日而拒扞關」《正義》作「扞關在硤州巴山縣界」。〉
鳳州
[编辑]兩當縣
[编辑]鳳州兩當縣,本漢故道縣,在州西五十里。〈《史記·曹相國世家》「初攻下辯故道」《正義》引,又《史記·河渠書》「抵蜀從故道」《正義》引。〉
利州
[编辑]綿谷縣
[编辑]潛水一名復水,今名龍門水,源出利州綿谷縣東龍門山大石穴下。〈《史記·夏本紀》「沱涔已道」《正義》引。〉
益昌縣
[编辑]苴侯都葭萌,今利州益昌縣五十里葭萌故城是。〈《史記·張儀列傳》「苴蜀相攻撃」《正義》引。〉
温州
[编辑]長壽縣
[编辑]竟陵故城在温州長壽縣南百五十里。〈《史記·白起王翦列傳》「遂東至竟陵」《正義》引。按唐初温州,貞觀十七年改置郢州,《括地志》當稱温州。〉
合州
[编辑]石鏡縣
[编辑]蜀侯都益州巴子城,在合州石鏡縣南五里。石鏡故墊江縣也。〈《史記·張儀列傳》「苴蜀相攻撃」《正義》引。漢墊江縣、魏改名石鏡,「故墊江縣」上今補「石鏡」二字。〉
鄧州
[编辑]穰縣
[编辑]穰,鄧州所理縣,卽古穰侯國。〈《史記·秦本紀》「摟緩免穰侯」《正義》引。〉
朝陽故城在鄧州禳縣南八十里,應劭云在朝水之陽也。〈《史記·三王世家》「子爲朝陽侯」《正義》引。〉
涅陽故城在鄧州穰縣東北六十里,本漢舊縣也,應劭云在涅水之陽。〈《史記·項羽本紀》「封呂勝爲涅陽侯」《正義》引。〉
順陽故城在鄧州穰縣西三十里,楚之郇邑也。〈《史記·張釋之列傳》「張廷尉釋之者堵陽人也」《正義》引。〉
南陽縣
[编辑]南陽縣故城在宛大城之南隅,其西南有二面,皆故宛城。〈《史記·髙祖本紀》「保城守宛」《正義》引。〉
杜衍故縣在鄧州南陽縣西八里。〈《史記·項羽本紀》「封王翳爲杜衍侯」《正義》引。杜衍,漢縣,屬南陽郡,此引衍「侯」字。〉
故申城在鄧州南陽縣北三十里,《晉太康地理志》云周宣王舅所封。〈《史記·楚世家》「伐申過鄧」《正義》引。又《史記·鄭世家》「娶申侯女」《正義》引作「故申城在鄧州南陽縣北三十里,《左傳》云鄭武公取於申也。〉
故呂城在鄧州南陽縣西三十里,呂尚先祖封。〈《史記·呂太后本紀》「呂忿爲呂城侯」《正義》引。〉
向城縣
[编辑]博望故城在鄧州向城縣東南四十五里。〈《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朝齊王於博望」《正義》引,又《通鑒·巻十九·漢武帝紀》「會博望侯軍亦至」注引。〉
鄧州向城縣南二十里西鄂故城,是楚西鄂。〈《史記·楚世家》「至於鄂」《正義》引。〉
新城縣
[编辑]故酈縣在鄧州新城縣西北四十里。〈《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商於析酈宗胡之地」《正義》引。又《史記·齊悼惠王世家》「酈侯呂臺爲呂王」《正義》引。〉
内鄕縣
[编辑]鄧州内鄕縣城本楚析邑,一名醜,漢置析縣,因析水爲名也。〈《史記·楚世家》「取析十五城而去」《正義》引。〉
於中在鄧州内鄕縣東七里。〈《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北圍曲沃於中」《正義》引。〉
故丹城在鄧州内鄕縣西南百三十里,南去丹水二百歩。《汲塚紀年》云後稷放帝子丹朱於丹水是也。《輿地志》云秦爲丹水縣也。《地理志》云丹水縣屬弘農郡。《抱樸子》云「丹水出丹魚,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魚浮水側,光照如火,網而取之,割其血以塗足,可以歩行水上,長居川中不溺」。〈《史記·髙祖本紀》「至丹水」《正義》引。又《史記·五帝本紀》「嗣子丹朱開明」《正義》引作「丹水故城在鄧州内鄕縣西南百三十里。丹水故縣也。」〉
故長城在鄧州内鄕縣東七十五里,南入穰縣,北連翼望山,無上之處,累石爲固。楚襄王控霸南土,爭強中國,多築列城於北方,以適華夏,號爲方城。〈《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夏路以左」《正義》引。〉
歸州
[编辑]秭歸縣
[编辑]熊繹墓在歸州秭歸縣。《輿地志》云秭歸縣東有丹陽城,周迥八里,熊繹始封也。〈《史記·楚世家》「姓羋氏居丹陽」《正義》引。〉
歸州秭歸縣丹陽城,熊繹之始國。其後韁大,封畛於汝南並呉越地方五千里。〈《通鑒·巻一·周威烈王紀》「國人立其子」注引。〉
巴東縣
[编辑]丹陽故國,歸州巴東縣也。〈《路史國名紀》已引。〉
歸州巴東縣東南四里歸故城,楚子熊繹之始國也。〈《史記·楚世家》「姓羋氏居丹陽」《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三荊引。〉
荊州
[编辑]江陵縣
[编辑]郢城在荊州江陵縣東北六里,卽呉公子光伐楚,楚平王恐,城郢者也。又楚武王始都郢,紀南故城是也,在江陵縣北十五里。〈《史記·禮書》「然而秦師至鄢郢」《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取郢爲南郡」《正義》引作「郢城在荊州江陵縣東北六里,楚平王築都之地。」〉
紀南故城在荊州江陵縣北十五里。杜預云「國都於鄖,今南郡江陵縣北紀南城是。」又至平王,更城郢,在江陵縣東北六里,故郢城是也。〈《史記·楚世家》「始都郢」《正義》引。按紀南城以在紀山之南而得名,紀山在江陵縣北三十里、則紀南城不能遠至江陵縣北五十里,《禮書正義》引作「十五里」是,此「十五」二字誤倒,今移正。〉
長林縣
[编辑]章山在荊州長林縣東北六十里。今漢水附章山之東,與經史符會。〈《史記·夏本紀》「内方至於大別」《正義》引。〉
安興縣
[编辑]章華臺在荊州安興縣東八十里。〈《[[玉海_(四庫全書本)/卷162#宮室·臺|玉海·巻一百六十二·宮室·臺]]》引。〉
梁州
[编辑]南鄭縣
[编辑]南鄭,梁州所理縣也。〈《史記·項羽本紀》「王巴蜀漢中都南鄭」《正義》引,又《通鑒·巻九·漢髙帝紀》「都南鄭」注引。〉
褒城縣
[编辑]褒國故城在梁州褒城縣東二百歩,古褒國也。〈《史記·周本紀》「幽王愛褒擬」《正義》引。〉
褒谷在梁州褒城縣北五十里南中山。昔秦欲伐蜀,路無由入,乃刻石爲牛五頭,置金於後,偽言此牛能屎金,以遺蜀。蜀侯貪,信之,乃令五丁共引牛,塹山堙谷,致之成都。泰遂尋道伐之,因號曰石牛道。《蜀賦》注以「石門在漢中之西,褒中之北」是。〈《史記·留侯世家》「良送至褒中」《正義》引。又《史記·河渠書》「欲通褒斜道」《正義》引首十二字。按此引左思《蜀都賦》李賢注,今增「注」字。〉
斜水源出褒城縣西北九十八里衙嶺山,與褒水同源而流派。《漢書·溝洫志》云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以行船是也。〈《史記·河渠書》「欲通褒斜道」《正義》引。又《史記·留侯世家》「良送至褒中」《正義》引無「九十八里」四字及「是也」二字。〉
金牛縣
[编辑]嶓塚山在梁州金牛縣東二十八里。〈《史記·夏本紀》「汶嶓旣巍」《正義》引。〉
嶓塚山水,始出山如沮洳,故曰沮水。東南爲潑水,又爲沔江水。至漢中爲漢水,至均州爲滄浪水。始欲出大江爲夏口,又爲沔口。漢江,一名沔江也。〈《史記·夏本紀》「嶓塚道瀁東流爲漢《正義》引、〉
漢水源出梁州金牛縣東二十八里嶓塚山,至荊州與大江合爲夏水。〈《詩地理考》巻一「江漢之域引。又《史記·夏本紀》「江漢朝宗於海」《正義》引無末十字。〉
城固縣
[编辑]成固故城在梁州城固縣東六里,漢城固城也。〈《史記·袁盎鼂錯列傳》「鄧公成固人也」《正義》引。〉
黑水源出梁州城固縣西北太山。〈《史記·夏本紀》「華陽黑水惟梁州」《正義》引。〉
均州
[编辑]武當縣
[编辑]均州武當縣有滄浪水。庾仲雍《漢水記》云武當縣西四十里漢水有洲名滄浪洲也。《地記》云水出荊山,東南流爲滄浪水。〈《史記·夏本紀》「又東爲滄浪之水」《正義》引。〉
巴州
[编辑]化城縣
[编辑]皇喉蛇頂上當頟皆有王字,本是蟒蛇種也,巴蛇卽是。〈《大藏音義》巻三十五引。〉
商州
[编辑]上洛縣
[编辑]王陵故城在商州上洛縣南三十一里。《荊州記》云昔漢髙祖入秦,王陵起兵丹水以應之,此城王陵所築,因名也。〈《史記·髙祖本紀》「因王陵兵南陽」《正義》引。〉
熊耳山在商州上洛縣西十里,齊桓公登之以望江漢也。〈《史記·五帝本紀》「登熊湘」《正義》引。〉
潘,商州上洛縣西四十里潘城是。〈《路史國名紀》戊引魏王《地記》。〉
洛南縣
[编辑]洛水出商州洛南縣西塚嶺山,東北流入河。〈《史記·夏本紀》「道雒自熊耳」《正義》引,又《史記·封禪書》「汧洛二淵」《正義》引。又《史記·夏本紀》「伊雒瀘澗」《正義》引作「洛水出商州商洛縣塚嶺山,東流經洛州郭内,又東合伊水」。〉
商洛縣
[编辑]商州東八十里商洛縣,本商邑,古之商國,帝譽之子髙所封也。〈《史記·殷本紀》「封於商」《正義》引,又《史記·商君列傳》「秦封之於商」《正義》,又《玉海·巻四·商都》引,又《詩地理考》巻五「生商」引。又《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商於析酈宗胡之地」《正義》引作「商洛縣古商國城也。」〉
故武關在商州商洛縣東九十里。春秋時少習也,杜預云少習,商縣武關也。〈《史記·秦始皇本紀》「由武關歸」《正義》引。又《史記·曹相國世家》「從西攻武關」《正義》引、《玉海·巻七·武關》引無「春秋時」以下文。〉
商阪亦曰楚山,在商州商洛縣南一里。〈《玉海·巻九·韓商阪》引。〉
渝州
[编辑]巴縣
[编辑]巴子都江州,巴水在都之北。〈《史記·張儀列傳》「苴蜀相攻撃」《正義》引。按此當是《括地志》敘渝州沿革,《正義》引以釋巴蜀,今有脱誤、據《水經·江水注》及《方輿紀要》巻六十九重慶府巴縣江州城補「巴水」二字。〉
房州
[编辑]房陵縣
[编辑]房州房陵縣,古楚漢中郡地也,是巴蜀之境。《地理志》云房陵縣屬漢中郡。在益州部,接東南一千三百一十里也。〈《史記·秦始皇本紀》「遷蜀四千餘家房陵」《正義》引。〉
趙王遷墓在房州房陵縣西九里。〈《史記·趙世家》「以王遷降」《正義》引。〉
竹山縣
[编辑]房州竹山縣及金州,古庸國也。〈《史記·周本紀》「及庸蜀羌累微鱸彭濮人」《正義》引。〉
上庸,今房州竹山縣及金州是也。〈《史記·秦本紀》「與楚上庸」《正義》引,又《玉海·巻十·楚郇陽》引。〉
房州竹山縣,本漢上庸縣,古之庸國,昔周武王伐紂,庸蠻在焉。〈《史記·楚世家》「乃興兵伐庸」《正義》引。〉
方城山在房州竹山縣東南四十一里。其山頂上平,四面險峻。山南有城,長十餘里,名爲方城。〈《史記·禮書》「縁之以方城」《正義》引。〉
益州
[编辑]成都縣
[编辑]江瀆祠在益州成都縣南八里。秦並天下,江水祠蜀。〈《史記·封禪書》「江水祠蜀」《正義》引。〉
大江一名汶江,一名管橋水,一名流江,亦名外水江,西南自温江縣界流來。郫江亦名都江,一名市橋江,亦名中江,亦曰内江,西北自新繁縣界流來。二江並在益州成都縣界。任豫《益州記》云二江者,郫江、流江也。《風俗通》云:「秦昭王使李冰爲蜀守,開成都兩江,溉田萬頃。江神歳取女二人以爲婦,冰自以女與神爲婚。徑自祠勸神酒,酒杯澹澹,冰厲聲責之,因忽不見。良久,有兩蒼牛鬥於江岸,有間,冰還,流汗謂官屬曰:『吾鬥疲極,不當相助耶?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綬也。』主簿刺殺北面者,江神遂死。」《華陽國志》云:「蜀時濯錦流江中,則鮮明也。」〈《史記·河渠書》「穿二江成都之中」《正義》引。按「淸」當作「流」,脱「外」字,汶江卽流江,又稱外水。都江因都安縣而得名、三國時人之稱,今都江堰古名都安堰,見《水經》江水《注》,此引衍「成」字。中江卽内江,「日」字衍。此引《風俗通》文字有脱誤,今據《水經》江水《注》補正。〉
新繁縣
[编辑]繁江水受郫江,《禹貢》云「岷山導江,東別爲沱」,出益州新繁縣。〈《史記·夏本紀》「沱涔已道乙」《正義》引。按古以郫江爲江沱,此則以郫江支分爲沱,繁江水今無考,旣云首受郫江,此「源」字應衍。〉
雒縣
[编辑]漢武帝置十三州,改梁州爲益州、後漢理廣漢郡,廣漢今益州雒縣是也。〈《史記·天官書》「益州」《正義》引。按據《後漢書·郡國志》增「後漢理」三字及「郡」字。「咎」爲「雒」,形近致誤,今據兩《唐書地理志》改。〉
什邡縣
[编辑]雍齒城在益州什邡縣南四十歩。漢什邡縣,漢初封雍齒爲侯國。〈《史記·留侯世家》「封雍齒爲什邡侯」《正義》引。〉
綿州
[编辑]西昌縣
[编辑]西昌縣城西十里地名木棚,有益昌縣。〈《太平寰宇記》巻八十三綿州西昌縣引。〉
龍安縣
[编辑]茶川水在龍安縣東六十里,西岸出茶,因名。〈《輿地紀勝》巻一百五十二引。〉
通化山一名精石山,在龍安西三十餘里。乾江水出精石山。〈《輿地紀勝》巻一百五十二引。〉
眉州
[编辑]彭山縣
[编辑]鼎山北有龍洲,東接導江。〈《太平蓑宇紀》巻七十四眉州彭山縣引。〉
雅州
[编辑]嚴道縣
[编辑]嚴道今爲縣,卽雅州所理縣也。縣有巒夷曰道,故曰嚴道。〈《史記·孝文本紀》「群臣諸處王蜀嚴道邛都」《正義》引。按嚴道縣爲唐雅州治所、邛州則治臨邛縣。「邛」當作「雅」,據兩《唐書地理志》改。〉
蒙山在雅州嚴道縣南十里。〈《史記·夏本紀》「蔡蒙旅平」《正義》引。〉
榮經縣
[编辑]邛蟹山在難州榮經縣界。榮經,武德年間置,本秦嚴道縣地。《華陽國志》云:「邛榨山,故邛人、筰人界也。山岩峭峻,曲回九折乃至,上下有凝冰。」按卽王尊登者也。今從九折阪西南行至巂州,山多雨少睛,俗呼名爲漏天。〈《史記·孝文本紀》「群臣請處王嚴道邛都」《正義》引。按「九折」下脱「阪」字,據《漢書·王尊傳》增。〉
雅州榮經縣北三里有銅山,卽鄧通得賜銅山鑄錢者。〈《史記·佞幸列傳》「賜鄧通蜀嚴道銅山」《正義》引,又《通鑒·巻十四·漢文帝紀》「賜之蜀嚴道銅山使鑄錢」注引。〉
茂州
[编辑]汶川縣
[编辑]岷山在茂州汶川驟。〈《史記·夏本紀》「汶山之陽」《正義》引。〉
茂州汶川縣石紐山,在縣西七十三里。《華陽國志》云今夷人共營其地,方百里不敢居牧,至今猶不敢放六畜。楊雄《蜀王本紀》云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也,生於石紐。按廣柔隋改曰汶川。〈《史記·夏本紀》「名曰文命」《正義》引。父《玉海·巻八·秦西蕪》引無「《華陽國志》」以下二十七字,餘同。〉
蜀西激外羌,茂州、[C04A]州本[C04A]隴國地也。《後漢書》云[C04A]隴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也。〈《史記·西南夷列傳》「[C04A]眞隴最大」《正義》引。〉
戎州
[编辑]焚道縣
[编辑]犍爲郡,今戎州也,在益州南一千餘里。〈《史記·大宛列傳》「乃令騫因蜀犍爲發間使」《正義》。〉
今益州南戎州,北臨大江,古焚國。〈《史記·西南夷列傳》「筰馬焚僮」《正義》。〉
巂州
[编辑]越巂縣
[编辑]巂,今巂州也。〈《史記·西南夷列傳》「名爲雋昆明」《正義》引。〉
邛都縣
[编辑]邛都縣奉邛都國,漢爲縣,今巂州縣也。《西南夷傳》云「滇池以北,君長以十數,邛都最大」是也。〈《史記·孝文本紀》「群臣請處王嚴道邛都」《正義》引。按邛都,唐雋州屬縣,非卽雋州,州洽越雋縣。「也」上缺「縣」字,今增。〉
昆明縣
[编辑]昆明,雋州縣,蓋南接昆明之地,因名也。〈《史記·西南夷列傳》「雋昆明」《正義》引。〉
榨州
[编辑]遂都縣
[编辑]筰州本西蜀徼外,曰貓羌巂。〈《史記·西南夷列傳》「徙筰都最大」《正義》引。〉
郎州
[编辑]味縣
[编辑]五尺道在郎州。顏師古云其處險扼,故道才廣五尺。如淳云道廣五尺。〈《史記·西南夷列傳》「略通五尺道」《正義》引。〉
姚州
[编辑]姚城縣
[编辑]靡非在姚州北,去京西南四千九百三十五里。卽靡莫之夷。〈《史記·西南夷列傳》「靡莫之屬」《正義》。〉
昆州
[编辑]益寧縣
[编辑]昆州、郎州等地本滇國,去京西五千三百七十里也。〈《史記·西南夷列傳》「其西靡莫之屬以十數滇最大」《正義》引。〉
晉寧縣
[编辑]滇池澤在昆州晉寧縣西南三十里。其池水源深廣而末更淺狹,有似倒流,故謂滇池。〈《史記·西南夷列傳》「驕至滇池」《正義》引。又《通鑒·巻十九·漢武帝紀》「始通滇國」注引首十四字。〉
光州
[编辑]定城縣
[编辑]黃國故城,漢弋陽縣也,春秋時黃國都,贏姓,在光州定城縣西十里。〈《史記·楚世家》「二十一年伐黃」《正義》引。又《史記·陳杞世家》「江黃胡沈之屬」補《正義》引作「黃國故城在光州定城縣西十二里,春秋時黃國都也。」按《楚世家正義》引有脱誤,當如《陳杞世家》補《正義》所引,《元和郡縣志》及《太平寰宇記》均謂改黃城在定城縣西。〉
固始縣
[编辑]光州固始縣本春秋時蓼國,偃姓,皋陶之後也。《左傳》雲子燮滅蓼。《太康地志》云蓼國先在南陽,故縣今豫州郾城縣界故胡城是也。〈《史記·夏本紀》「封皋陶之後於英六」《正義》引。按《楚世家》「楚滅胡」《正義》引《括地志》云「胡城在豫州郾城縣界」、此引脱「城」字,今增。〉
光州固始縣,古蓼國,南蓼也。春秋時蓼國,偃姓,皋陶之後。又有北蓼城,在固始縣北六十里。蓼國有南北二城。〈《史記·陳杞世家》「奉陶之後或封英六」補《正義》引。〉
期思故城在光州固始縣界。〈《史記·黥布列傳》「封賁赫爲期思侯」《正義》。〉
申州
[编辑]鍾山縣
[编辑]石城山在申州鍾山縣東南二十一里。魏攻冥扼,卽此山。上有故石城。《注水經》云冥扼或言在繩,指此山也。《呂氏春秋》云九塞,此其一也。〈《史記·魏世家》「而攻冥扼之塞」《正義》引。按據《水經》淮水《注》增「冥扼」二字。「郾」字誤,當作「鄳」,卽漢鄳縣。〉
羅山縣
[编辑]申州羅山縣,本漢鄳縣。有平靖關,蓋古鄳縣之扼塞。〈《通鑒·巻六·秦始皇紀》「鄳扼之塞」注引,又《史記·蘇秦列傳》「因以塞鄳扼爲楚罪」《正義》。按據《太平寰宇記》改靖」。〉
壽州
[编辑]安豐縣
[编辑]故六城在壽州安豐縣南百三十二里。本六國,偃姓,皋繇之後所封也。黥布亦皋繇之後,居六也。〈《史記·項羽本紀》「故立布爲九江王都六」《正義》引。又「以舒屠六」《正義》引作「偃姓,咎繇之後氣」。〉
故六城在壽州安豐縣南一百三十二里。《春秋》文五年秋,楚成大心滅之。〈《史記·夏本紀》「封皋陶之後於英六」《正義》引。〉
肥陵故縣在壽州安豐縣東六十里,在故六城東北百餘里。〈《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葬肥陵邑」《正義》引。〉
咎繇墓在壽州安豐縣南一百三十里,故六城東東都陂内大塚也。〈《史記·夏本紀》「而皋陶卒」《正義》引。〉
霍山縣
[编辑]灊故城在壽州霍山縣東二百歩。〈《史記·刺客列傳》「將兵圈楚之灊」《正義》引。〉
濠州
[编辑]鍾離縣
[编辑]鍾離國故城在濠州鍾離縣東北五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共食鍾離」《正義》引,又《史記·魯周公世家》「始與呉王壽夢會鍾離」《正義》引。〉
定遠縣
[编辑]陰陵縣故城在濠州定遠縣西北六十里。《地理志》云陰陵縣屬九江郡。〈《史記·項羽本紀》「至陰陵迷失道」《正義》引,又《通鑒·巻十一·漢髙帝紀》「至陰陵」注引。〉
東城縣故城在濠州定遠縣東南五十里。《地理志》云東城縣屬九江郡。〈《史記·項羽本紀》「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正義》引,又《史記·陳渉世家》「葛嬰至東城」《正義》引。〉
虞姬墓在濠州定遠縣東六十里。長老傳云項羽美人塚也。〈《史記·項羽本紀》「有美人名虞常幸從」《正義》引。〉
廬州
[编辑]舒城縣
[编辑]龍山在舒減,以山狀如龍形名。〈《太平寰宇記》巻一百二十六廬州舒城縣引。〉
巣縣
[编辑]廬州巣縣有巣湖,卽《尚書》成湯伐桀,放於南巣者也。《淮南子》云湯敗桀於暦山,與末喜同舟,浮江奔南巣之山而死。《國語》云滿於巣湖。又云夏桀伐有施,施人以妹喜女焉。〈《史記·夏本紀》「桀走嗚條遂放而死」《正義》引。〉
髑髏山在廬州巣縣東北五里。昔范增居此山之陽,後佐項羽。〈《史記·項羽本紀》「疽發背而死」《正義》引。按「北」當作「此」據《越王勾踐世家正義》引《括地志》陶山條改。〉
橐皋故縣在廬州巣縣西北五十六里。〈《史記·伍子胥列傳》「呉王召魯衞之君會之橐皋」《正義》。〉
舒州
[编辑]廬江縣
[编辑]舒,今廬江之故舒城是也。〈《史記·項羽本紀》「以舒屠六」《正義》引。〉
同安縣
[编辑]海渚在舒州同安縣東。〈《史記·秦始皇本紀》「至海渚」《正義》引,又《通鑒·巻七·秦始皇紀》「渡海渚」注引。〉
團亭港,其水發源於界内南峽山,東南一百五十里入團湖。〈《太平寰宇記》巻一百二十五舒州桐城縣引。〉
揚州
[编辑]六合縣
[编辑]腸州六合縣,本春秋時棠邑,伍尚爲大夫也。〈《史記·楚世家》「奢曰尚至胥不至」補《正義》引。〉
滁州
[编辑]全椒縣
[编辑]九頭山在滁州全椒縣西北九十六里。《江表傳》云項羽敗至烏江,漢兵追羽至此,一日九戰,因名。〈《史記·項羽本紀》「期山東爲三處」《正義》引。〉
楚州
[编辑]山陽縣
[编辑]楚州山陽本漢射陽縣。《呉地志》云在射水之陽,故曰射陽。〈《史記·項羽本紀》「乃封項伯爲射陽侯」《正義》引。〉
盱胎縣
[编辑]東陽故城在楚州盱眙縣東七十里,秦東陽縣城也,在準水南。〈《史記·項羽本紀》「聞陳嬰已下東陽」《正義》引。〉
東陽故城在楚州盱眙縣東七十里。《注水經》云淮陰縣楚漢之間爲東陽郡。〈《通鑒·巻八·秦二世紀》「聞陳嬰已下東陽」注引。〉
富陵故城在楚州盱眙縣東北六十里。〈《史記·荊燕世家》「荊王賈與戰不勝走富陵」《正義》引,又《通鑒·巻十二·漢髙帝紀》「荊王賈走死富陵」注引。〉
和州
[编辑]歴陽縣
[编辑]和州歴陽縣本漢舊縣也。《淮南子》云「歴陽之都,一夕而爲湖」。漢帝時歴陽淪爲歴湖。〈《史記·項羽本紀》「歴陽侯范增」《正義》引。〉
烏江縣
[编辑]烏江亭卽和州烏江縣是也,晉初爲縣。《注水經》云江水又北,左得黃律口,《[[漢書]]》所謂烏亭長犧船以待項羽,卽此也。〈《史記·項羽本紀》「項王乃欲東渡烏江」《正義》引。〉
安州
[编辑]安陸縣
[编辑]安州安陸縣城,本春秋時鄖國城。〈《史記·楚世家》「王走鄖」《正義》引。〉
橫尾山,古陪尾山也,在安州安陸縣北六十里。〈《史記·夏本紀》「至於負尾」《正義》引。〉
雲夢澤在安州安陸縣東南五十里。〈《史記·楚世家》「昭王亡也至雲夢」補《正義》引。〉
黃州
[编辑]黃岡縣
[编辑]西陵故城在黃州黃岡縣西二里。〈《史記·楚世家》「秦將白起拔我西陵」《正義》引。按《元和郡縣志》云「黃岡縣本漢西陵縣地,故城在縣西二里」。此「山」字衍,脱「岡縣」二字、據增。〉
故邾城在黃州黃岡縣東南一百二十一里。邾子曹姓,陸終氏之子會人之後。邾狹居魯,至隱公徒蘄,蘄今譙州縣也。後又徒滕,今滕縣是。又徒鄒。魯穆公改邾作鄒,《地理志》云鄒縣,故邾國,曹姓,二十九代爲楚所滅。〈《[[史記]]》陳《杞世家》滕薛騶補《正義》引。按蘄縣,《括地志》屬譙州,今改。此引「後又」下缺二字,今據《通誌氏族略》補「徒滕」二字。《漢書·地理志》魯國蕃縣,應劭云「邾國也」。唐滕縣卽漠蕃縣。〉
故邾城在黃州黃岡縣東南百二十里,本春秋時邾國。邾子曹姓,狹居魯,至隱公徙蘄。〈《史記·項羽本紀》「故立芮爲衡山王都邾」《正義》引。又《史記·楚世家》「五曰曹姓」《正義》引作「故邾國在黃州黃岡縣東南百二十一里。《[[史記]]》云邾子曹姓也。按《項羽本紀正義》引有脱字,依《陳杞世家》補《正義》引增。〉
秦州
[编辑]上邽縣
[编辑]秦州古西戎之地。秦始封之邑,秦州上邽縣西南九十里是也。〈《詩地理考》巻二秦引。〉
秦州上邽縣西南九十里漢隴西西縣是也。〈《史記·秦本紀》「爲西垂大夫」《正義》引。又《史記·絳侯周勃世家》「破西丞」《正義》引作「西縣故城在秦州上邽縣西南九十里,本漢西縣地」。〉
秦嶺縣
[编辑]綿諸城在秦州秦嶺縣北五十六里。漢綿諸道屬天水郡。〈《史記·匈奴列傳》「有綿諸緄戎翟獂之戎」《正義》引,又《通鑒·巻六·秦始皇紀》「有綿諸緄戎翟獂之戎」注引。按《通鑒》注引不脱「在」字。〉
淸水縣
[编辑]秦州淸水縣本名秦,贏姓邑。漢淸水縣屬天水郡。〈《〈通鑒〉地理通釋/卷四·秦都》引。〉
泰州淸水縣本名秦,贏姓邑。《十三州志》秦亭,秦谷是也。周太史儋云,「始周與秦國合而別」,故天子邑之秦。〈《史記·秦本紀》「邑之秦」《正義》引。〉
成紀縣
[编辑]成紀漢縣,在秦州成紀縣北二里。〈《史記·孝文本紀》「黃龍見成紀」補《正義》引。〉
成州
[编辑]上祿縣
[编辑]隴右成州、武州皆白馬氏,其豪族楊氏居成州仇池山上。〈《史記·西南夷列傳》「白馬最大」《正義》引。〉
鷄頭山在成州上祿縣東北二十里,在京西南九百六十里。酈元云蓋大隴山之異名也。《後漢書·隗囂傳》云「王莽塞鷄頭」,卽此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出鷄山」《正義》引。〉
同谷縣
[编辑]成州同谷縣,本漢下辯道。〈《史記·曹相國世家》「初攻下辯故道」《正義》引。〉
渭州
[编辑]襄武縣
[编辑]獂道故城在渭州襄武縣東南三十七里,古之獂戎邑。漢獂道屬天水郡。〈《史記·匈奴列傳》「翟獂之戎」《正義》引。〉
渭源縣
[编辑]渭水源出渭州渭源縣西七十六里鳥鼠山,今名靑雀山。渭有三源,並出鳥鼠山,東流入河。〈《史記·夏本紀》「涇屬渭汭」《正義》引。〉
鳥鼠山,今名靑雀山,在渭州渭源縣西七十六里。《山海經》云鳥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郭璞注云:「今在隴西首陽縣西南。山有鳥鼠同穴。鳥名鎢。鼠名餘鼵,如人家鼠而短尾。鎢似鵽而小,黃黑色。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内,鳥在外。」〈《史記·夏本紀》「道渭自鳥鼠同穴」《正義》引。〉
蘭州
[编辑]金城縣
[编辑]故子城在蘭州金城縣東北八十里,蓋子姓之別邑。〈《史記·殷本紀》「賜姓子氏」《正義》引。按唐渭州無華城驟,此「渭」當作「蘭」爲「華」之誤,應是蘭州金城縣。漢金城縣,西魏改名子城縣,卽以子城爲名,至隋復名金城。〉
河州
[编辑]袍罕縣
[编辑]河州在京西一千四百七十二里。〈《史記·夏本紀》「浮於積石」《正義》引。〉
積石山令名小積石,在河州袍罕縣西七里。〈《史記·夏本紀》「浮於積石」《正義》引。〉
岷州
[编辑]溢樂縣
[编辑]隴右岷、洮、叢等州以西,羌也。〈《史記·周本紀》「及庸蜀羌擎」《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五氐羌引。〉
秦隴西臨洮縣卽今岷州城。本秦長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延袤萬餘里,東人遼水。〈《史記·匈奴列傳》「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正義》引。〉
岷山在岷州溢樂縣南一里,連綿至蜀二千里,皆名岷山。〈《史記·夏本紀》汶嶓旣藝」《正義》引。〉
江水源出岷州南岷山,南流至益州,卽東南流人蜀,至瀘州東流,經三峽,過荊州,與漢水合。《孫卿子》云江水其源可以濫觴也。〈《史記·夏本紀》「江漢朝宗於海」《正義》引。〉
洮州
[编辑]臨潭縣
[编辑]洮州在隴右,去京千五百五十一里。〈《史記·秦始皇本紀》「遷其民於臨洮」《正義》。〉
臨洮郡卽今洮州,亦古西羌之地,在京西一千五百五十一里。〈《史記·秦始皇本紀》「西至臨洮羌中」《正義》引,〉
羌中,從臨洮西南芳州、抉州、鬆府以西,並古諸羌地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西至臨洮羌中」《正義》引。按「扶」下脱「州」字。唐芳州、扶州、鬆州,《括地志》均屬隴右道。〉
西傾山,今強臺山,在洮州臨潭縣西南三百三十六里。〈《史記·夏本紀》「西傾因桓是」《正義》引。〉
涼州
[编辑]姑臧縣
[编辑]涼、甘、肅、瓜、沙等州地,本月氏國。〈《史記·匈奴列傳》「東胡韁而月氏盛」《正義》引。又《史記·大宛列傳》「皆言匈奴破月氏王」《正義》作「涼、甘、肅、瓜、沙等州、本月氏國之地」。按唐涼州治姑臧、今甘肅武威縣。甘州治張掖,今甘肅張掖縣。肅州治酒泉,今甘肅酒泉縣。沙州治敦煌,今甘肅敦煌縣。瓜州治晉昌,今甘肅安西縣。古月氏所居,蓋在今甘肅嘉峪關以東,祁連山以北地區。《匈奴列傳正義》引《括地志》「延」字誤,當依《大宛列傳正義》作「瓜」。若廷州則在今陝北,非古月氏之地。〉
都野澤在涼州姑臧縣東北二百八十里。〈《史記·夏本紀》「至於都野」《正義》引。〉
肅州
[编辑]酒泉縣
[编辑]崑崙山在肅州酒泉縣南八十里。《十六國春秋》云後魏昭成帝建國十年前涼張駿酒泉太守馬岌上言:「酒泉南山卽崑崙之體,周穆王見西王母,樂而忘歸,卽謂此山。有石室、王母堂,珠璣鏤飾,煥若神宮。」〈《史記·司馬相如傳》「西望崑崙」《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樂而忘歸」正義引無「後魏昭成帝建國十年」九字,作「前涼張駿」「體」作「丘」,餘同。按「前」字從《秦本紀正義》引增。〉
福祿縣
[编辑]空桐山在肅州福祿縣東南六十里。《抱樸子内篇》云「黃帝西見中黃子,受九品之方,過空桐,從廣成子受自然之經」,卽此山。〈《史記·五帝本紀》「西至於空桐」《正義》引。又《史記·趙世家》「其後娶空同氏」《正義》引作「空桐山在肅州福祿縣東南六十里,古西戎地」。〉
甘州
[编辑]張掖縣
[编辑]甘州在京西北二千四百六十里。〈《史記·李將軍列傳》「過居廷」《正義》引,又《通鑒·巻二十一·漢武帝紀》「築居延澤上」注引。〉
漢居廷縣故城在甘州張掖縣東北一千五百三十里。有漢遮虜鄣,韁弩都尉路博德之所築。李陵敗,與士衆期至遮虜鄣,卽此也。長老傳云鄣北百八十里,直居延之西北,是李陵戰地也。〈《史記·匈奴列傳》「築居延澤上」《正義》引。〉
居延海在甘州張掖縣東北千六十四里。《地理志》云居延澤,古文以爲流沙。〈《史記·李將軍列傳》「過居廷」《正義》引。又《史記·五帝本紀》「西至於流沙」《正義》引無「《地理志》」以下文。作「千六十四里」。按《李將軍列傳》、《正義》引脱「千」字,《五帝本紀正義》引有。《元和郡縣志》説「居廷海在張掖縣東北一千六百里」,疑《括地志》亦是,此「十四」兩字或「百」字之爛文。〉
祁連山在甘州張掖縣西南二百里。〈《史記·李將軍列傳》「祁連天山」《正義》引。〉
合黎水一名羌谷水,一名鮮水,一名覆表水,今名副投河,亦名張掖河,南自吐谷渾界流人甘州張掖縣。〈《史記·夏本紀》「弱水至於合黎」《正義》引。〉
弱水在甘州張掖縣南山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而浮弱水兮」《正義》引。〉
瀚海在流沙大磧西北數百里,東南去長安五千三百里。秦築長城經此海南。〈《大》藏音義巻二十引。〉
刪丹縣
[编辑]蘭門山一名合黎山,一名窮石山,在甘州刪丹縣西南七十里。《淮南子》云弱水源出窮石山。〈《史記·夏本紀》「弱水至於合黎」《正義》引。按《方輿紀要》巻六十三丹州衞合黎山引《括地志》有「山」字;今據補。〉
刪丹西河名弱水,《禹貢》昆侖在臨羌之西,卽此明矣。〈《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西望昆侖」《正義》引。按「云」字衍,今刪。〉
焉支山一名刪丹山,在甘州刪丹縣東南五十里。《西河故事》云:「匈奴失祁連、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其慜惜乃如此。」〈《史記·匈奴列傳》「出隴西過焉支山千餘里」《正義》引。〉
沙州
[编辑]燉煌縣
[编辑]三危山有三峰,故曰三危,俗亦名卑羽山,在沙州燉煌縣東南三十里。〈《史記·五帝本紀》「遷三苗於三危」《正義》引。又《史記·夏本紀》至於三危」《正義》引作「三危山在沙州敦煌縣東南四十里」。〉
壽昌縣
[编辑]沙州龍勒山在壽昌縣南百六十五里。〈《史記·大宛列傳》「列亭障至玉門」《正義》引。按《元和郡縣志》沙州壽昌縣云「龍勒水在縣南百八十里龍勒山上」,此「縣」字上當有「壽昌」二字。〉
玉門故關在壽昌縣西北百一十八里。〈《史記·大宛列傳》「列亭障至玉門」《正義》引。按《元和郡縣志》作「玉門故關」,此卽《漢書·地理志》敦煌郡龍勒縣的玉門關,今據增「故」字。「縣」上脱縣名。〉
陽關在沙州壽昌縣西六里。〈《史記·大宛列傳》「其水東流注鹽澤」《正義》引。按「玉門」二字衍、脱「陽」字。宋歐陽態《輿地廣記》巻三十云「陽關在壽昌縣西六里」,與《括地志》合、今據改。〉
蒲昌海一名渤澤,一名鹽澤,亦名輔日海,亦名牢蘭海,亦名臨海,在沙州西南。〈《史記·大宛列傳》「其水東流注鹽澤」《正義》引。按「穿」爲「牢」字之誤,又脱「海」字,據《水經》河水《注》增改。牢蘭卽樓蘭,其地爲古樓蘭國,故以名此澤爲牢蘭。〉
伊州
[编辑]伊吾縣
[编辑]伊州在京西北四千四百一十六里。〈《史記·李將軍列傳》「撃匈奴右賢王於祁連天山」《正義》引。〉
天山一名白山,今名初羅漫山,在伊州伊吾縣北百二十里。〈《史記·李將軍列傳》「撃匈奴右賢王於祁連天山」《正義》引,又《通鑒·巻二十一·漢武帝紀》「祁連天山」注引。〉
黑水源出伊州伊吾縣北二十里,又南流二十里而絶。〈《史記·夏本紀》「道黑水至於三危」《正義》引。〉
文州
[编辑]曲水縣
[编辑]白馬水源出文州曲水縣西南,會經孫山下。〈《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別撃西丞白水北」《正義》引。〉
潭州
[编辑]長沙縣
[编辑]潭州長沙縣,本漢臨湘縣,長沙王呉芮都之。〈《史記·髙祖本紀》「徙衡山王呉芮爲長沙王都臨湘」《正義》引。〉
呉芮故城在潭州長沙縣東南三百歩。〈《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爲長沙王太傅」《正義》引。按《水經湘水注》「臨湘縣故城,漢髙祖五年以封呉芮爲長沙王,是城卽芮築也。」呉芮城卽臨湘縣城,《方輿紀》要巻八十長沙府長沙縣説漢臨湘城卽今長沙縣城。此引「裏」字當是「歩」字之誤。〉
呉芮墓在長沙縣北四里。〈《史記·髙祖本紀》「徙衡山王呉芮爲長沙王都臨湘」《正義》引。〉
賈誼宅在縣南三十歩。《湘水記》云:「誼宅中有一井,誼所穿,極小而深,上斂下大,其狀如壺。傍有一局腳石床,容一人坐,形流古制,相承云誼所坐。」〈《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爲長沙王太傅」《正義》引。〉
長沙,今潭州也。《十三州志》云有萬里沙祠,而西自湘州至東萊萬里,故曰長沙也。〈《史記·貨殖列傳》「豫章長沙」《正義》。〉
江州
[编辑]潯陽縣
[编辑]江州潯陽縣有黃金山,山出金。〈《史記·貨殖列傳》「豫章出黃金」《正義》引。〉
彭蠡湖在江州潯陽縣東南五十二里。〈《史記·夏本紀》「彭蠡旣都」《正義》引、《史記·五帝本紀》「三苗」《正義》。〉
《禹貢》三江倶會於彭蠡,合爲一江,入於海。〈《史記·夏本紀》「東爲中江入於海」《正義》引。〉
涪州
[编辑]永安縣
[编辑]陽關,今涪州永安縣治陽關城也。〈《玉海·巻十·楚扞關》引。〉
寡婦淸臺山,俗名貞女山,在涪州永安縣東北七十里。〈《史記·貨殖列傳》「巴蜀寡婦淸」《正義》引。〉
鄂州
[编辑]武昌縣
[编辑]武昌縣,鄂王舊都。今鄂王神卽熊渠子之神也。〈《史記·楚世家》「中子紅爲鄂王」《正義》引。〉
蒲圻縣
[编辑]鄂州蒲圻縣有赤壁山,卽曹公敗處。〈《通典》巻一百八十三引魏王《地志》,又《太平寰宇記》巻一百一十三引《括地志》。〉
潤州
[编辑]丹徒縣
[编辑]丹徒故城在潤州丹徒縣東南十八里,漢丹徒縣也。《晉太康地理志》云呉王濞反,走丹徒,越人殺之於此城南。《徐州記》云秦使赭衣鑿其地,因謂之丹徒。鑿處今在故縣西北六里丹徒峴,東南連互,盤紆屈曲,有象龍形,故秦鑿絶頂,闊百餘歩,又夾坑龍首,以毀其形。坑之所在,卽今龍、月二湖,悉成田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保於江南丹徒」《正義》引。〉
漢呉王濞塚在潤州丹徒縣東練壁聚北,今入於江。《呉録》云丹徒有呉王塚,在縣北,其處名爲相唐。〈《史記·呉王濞列傳》「卽使人縱殺呉王」《正義》引。〉
江寧縣
[编辑]丹陽故城在潤州江寧縣東南五十里,秦兼並天下以爲鄣郡也。〈《史記·秦始皇本紀》「遇丹陽」《正義》引,又《通鑒·巻七·秦始皇本紀》「過丹陽」注引。按丹陽秦、漢縣,非邢,《正義》引衍「郡」字,《通鑒》注引無、今據刪。「五」下脱「十」字,據《太平寰宇記》增。今南京市東南五十里接安徽當塗縣界小丹陽鎭卽是。〉
慈姥山積石臨江,岸壁峻絶。山上出竹,堪爲簫管,屬樂府,名爲鼓吹山,今並芊茸頭細不任。〈《太平寰宇記》巻九十升州江寧縣引。〉
句容縣
[编辑]江乘故縣在潤州句容縣北六十里,本秦舊縣也。〈《通鑒·巻七·秦始皇紀》「從江乘度」注引,又《史記·秦始皇本紀》「還過呉從江乘度」《正義》。〉
銅山,今宣州及潤州句容縣有,並屬鄣也。〈《史記·呉王濞列傳》「呉有豫章郡銅山」《正義》引。〉
岳州
[编辑]巴陵縣
[编辑]湘山一名編山,在岳州巴陵縣南十八里。〈《史記·五帝本紀》「登熊湘」《正義》引。〉
君山一名洞庭山。酒香山在君山上。《湘水記》云:「君山上有美酒,飲者不死。武帝遣欒巴求得之,未進禦,東方朔竊飲。帝怒,欲殺之,對曰:『氣使酒有驗,殺臣不死;無驗,安用酒爲』。帝笑而釋之。相傳毎春時往往聞酒香,尋之莫見其處。」〈《事類賦注》巻七引。〉
巴丘湖中有曹由洲,曹公爲孫權所敗燒船處。〈《通典》巻一百八十三引《地志》,又《太平寰宇記》巻一百一十三引《括地志》。〉
洞庭湖在岳州巴陵縣西南一里,南與靑草湖相連。〈《史記·五帝本紀》「三苗」《正義》。〉
湘陰縣
[编辑]黃陵廟在岳州湘陰縣北五十七里,舜二妃之神。〈《史記·秦始皇本紀》「浮江至湘山祠」《正義》引。〉
二妃塚在湘陰縣北一百六十里靑草山上。盛宏之《荊州記》云靑草湖南有靑草山,湖因山名焉。《列女傳》云舜陟方,死於蒼梧。二妃死於江、湘之間,因葬焉。〈《史記·秦始皇本紀》「浮江至湘山祠」《正義》引,又《通鑒·巻七·秦始皇紀》「聞之堯女舜妻葬此」注引。〉
故羅縣城在岳州湘陰縣東北六十里,春秋時羅子國,秦置長沙郡而爲縣也。按:縣北有汨水及屈原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自沉汨羅以死」《正義》。〉
常州
[编辑]無錫縣
[编辑]梅里在常州無錫縣東南六十里。〈《史記·呉太伯世家》「呉太伯」《正義》。〉
饒州
[编辑]鄱陽縣
[编辑]饒州鄱陽縣,春秋時爲楚東境,秦爲番縣屬九江郡,漢爲鄱陽縣。〈《史記·楚世家》「呉復伐楚取番」《正義》引。〉
英布塚在饒州鄱陽縣北百五十二里十五歩。〈《史記·黥布列傳》「遂滅黥布」《正義》。〉
虔州
[编辑]虔化縣
[编辑]梅嶺在虔州虔化縣東北百二十八里。〈《史記·東越列傳》「令諸校屯豫章梅嶺待命」《正義》引,又《通鑒·巻二十·漢武帝紀》「屯豫章梅嶺以待命」注引。按《通鑒》注引有「虔州」二字。〉
衡州
[编辑]臨蒸縣
[编辑]臨蒸縣東北一百四十里有茶山、茶溪。〈《太平御覽》巻八百六十七引《括地圖》,又《輿地紀勝》巻五十五引《括地志》。〉
湘潭縣
[编辑]衡山一名峋嶁山,在衡州湘潭縣西四十一里。〈《史記·秦始皇本紀》「乃西渡淮水之衡山」《正義》引。又《史記·夏本紀》「汶山之陽至於衡山」《正義》引無「一名峋嶁山」五字。〉
道州
[编辑]營道縣
[编辑]鼻亭神在營道縣北六十里。故老傳云舜葬九嶷,象來至此,後人立祠,名爲鼻亭神。《輿地志》云零陵郡應陽縣東有山,山有象廟。王隱《晉書》云本泉陵縣北部,東五里有鼻墟,象所封也。〈《史記·五帝本紀》「封弟象爲諸侯」《正義》引。〉
唐興縣
[编辑]九嶷山在道州唐興縣東南一百里。《皇覽塚墓記》云舜塚在零陵郡營浦縣九嶷山。〈《史記·秦始皇本紀》「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正義》引。又《通鑒·巻七·秦始皇紀》「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注引無「皇覽」以下文,有「其山九峰相似故名」句。按「永」當作「道」,《太史公自序》「闚九嶷」《正義》云「九嶷山在道州」是。〉
越州
[编辑]會稽縣
[编辑]楫山在越州會稽縣西北三里,一名稷山。〈史記外戚世家「而薄父死山陰」《正義》引。〉
會稽山一名衡山,在越州會稽縣東南一十二里。〈《史記·封禪書》「禹封泰山禪會稽」《正義》引。〉
石箐山一名玉笥山,又名宛委山,卽會稽山一峰也,在會稽縣東南十八里。《呉越春秋》云:「禹案《黃帝中經》九山,東南天柱,號曰宛委,赤帝左闕之塡,承以文玉,覆以盤石,其書金簡靑玉爲字,編以白銀,皆球共文。禹乃東巡,登衡山,血白馬以祭。禹乃登山,仰天而笑,忽然而臥,夢見繡衣男子自稱玄夷倉水使者,卻倚覆釜之山,東顧謂禹曰:『欲得我山神書者,齊於黃帝之嶽,岩嶽之下,三月季庚,登山發石。』禹乃登宛委之山,發石,乃得金簡玉字,以水泉之脈。山中又有一穴,深不見底,謂之禹穴。史遷云『上會稽,探禹穴』,卽此穴也」,〈《史記·太史公自序》「上會稽探禹穴」《正義》引。〉
禹陵在越州會稽縣南十三里,廟在縣東南十一里。〈《史記·夏本紀》「計功而崩」《正義》引。〉
餘姚縣
[编辑]越州餘姚縣有暦山舜井,濮州雷澤縣有暦山舜並,二所又有姚墟,云生舜處也。及嬌州暦山舜井,皆云舜所耕處,未詳也。〈《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暦山」《正義》引。〉
越州餘姚縣,顧野王云舜後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餘姚。縣西七十里有漢七虞故縣。《會稽舊記》云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卽舜所生也。周處《風土記》云舜東夷之人,生姚丘。〈《史記·五帝本紀》「虞舜者」《正義》引。〉
鄒縣
[编辑]徐城在越州鄒縣東南人海二百里。夏侯誌云翁洲上有徐偃王城。傳云昔周穆王巡狩,諸侯共尊偃王,穆王聞之,令造父禦,乘駿衷之馬,日行千里,自還討之。或云命楚王帥師伐之,偃王乃於此處立城以終。〈《史記·秦本紀》「徐偃王作亂」《正義》引。〉
杭州
[编辑]錢塘縣
[编辑]杭州,周顯王四十六年,楚伐越,大敗其王無強,盡取其地,至於浙江之北,故復人楚。〈《太平寰宇記》巻九十三杭州引。〉
湖州
[编辑]烏程縣
[编辑]銅山在烏程縣東三十里,呉采郭山之銅卽此也。〈《太平寰宇記》巻九十四湖州烏程縣引。〉
何口山在烏程縣南十里,山下當何山等路。昔曰何山,亦曰金蓋山,晉何楷居之修儒業,楷後爲呉興太守,改金蓋爲何山。山口有火山曰金口山,今曰何口山。〈《太平寰宇記》巻九十四湖州烏程縣引。〉
烏程東北有孫皓爲烏程侯時井一所,口圓徑一丈六尺。〈《太平寰宇記》巻九十四湖州烏程縣引。〉
黃浦亦名庚浦,蓋康浦也,以其左右有上康、下康邨,晉殷康爲太守,百姓避其名,因更康爲庚也。〈《太平寰宇記》巻九十四湖州烏程縣引。〉
長城縣
[编辑]秦置鄣郡在湖州長城縣西南八十里,郭郡故城是也。漢改爲丹陽郡,徒郡宛陵,今宣州地也。〈《史記·貨殖列傳》「江南豫章長沙」《正義》。〉
秦兼天下以爲鄣郡,今湖州長城縣西南八十里故鄣城是也。〈《史記·呉王濞列傳》「呉有豫章郡銅山」《正義》引。按「章」誤,當作「鄣」,依《貨殖列傳正義》改。〉
長興縣
[编辑]西顧山一名呉望山,在長興縣北四十九里,髙千丈。《山墟名》云西顧山,昔呉王闔廬登姑蘇,望五湖、顧見此山,因名之。〈《太平寰宇記》巻九十四湖州長興縣引。〉
湖陵山在縣北一十五里,髙四百五十丈。《山墟名》云藝香山,昔西施種香之所。〈《太平寰宇記》巻九十四湖州長興縣引。〉
夏駕山一名石鼓山,在長興縣南三十六里,髙九百丈。石鼓作金鼓嗚,亦爲零陵郡石鼓之類。〈《太平寰宇記》巻九十四湖州長興縣引。〉
安吉縣
[编辑]五山有五峰。昔邨人姚嘗於此采樵,忽遇仙人。及還家,因入甕中隱身,謂家人云:「可七日勿開。」日限未至,家人開之,診變爲白鶴,飛向五山。《呉興記》云五山亦名奕山也。〈《太平寰宇記》巻九十四湖州安吉縣引。又《輿地紀勝》巻四引作「五峰山,仙人姚診所居。陳虞寄《報恩寺碑》云四鶴齊飛,五峰相映」。〉
南嶼山一名白水山,山上有湖,其水色白,因以名之。〈《太平寰宇記》巻九十四湖州安吉縣引。〉
蘇州
[编辑]呉縣
[编辑]大伯塚在呉縣北五十里無錫縣界西梅裏鴻山上,去太伯所居城十里。〈《史記·呉太伯世家》「太伯卒」補《正義》引,又《呉郡志》巻三十九引。〉
太伯奔呉所居城,在蘇州北五十里常州無錫縣界梅里邨,其城及塚見存。〈《史記·周本紀》「二人乃亡如荊蠻」《正義》。〉
笠澤江松江之別名,在蘇州南三十五里。又云笠釋卽太湖。〈《史記·呉太伯世家》「伐敗呉師於笠澤」補《正義》引。〉
幹隧在蘇州呉縣西北四十餘里萬安山西南一里太湖。〈《史記·蘇秦列傳》「禽夫差於幹隧」《正義》。按依《史》文補出「幹隧」二字〉
辰州
[编辑]沅陵縣
[编辑]黔中故城在辰州沅陵縣西二十里。〈《史記·秦本紀》「取巫郡及江南爲黔中郡」《正義》引,又《〈通鑒〉地理通釋/卷十·黔中》引,又《通鑒·巻四·周赧王紀》「初置黔中郡」注引。〉
盧溪縣
[编辑]辰州盧溪縣西南三百五十里有包茅山。《武陵記》云山際出包茅,有刺而三脊,因名包茅山。〈《史記·夏本紀》「包匭菁茅」《正義》引,又《史記·封禪書》「一茅三脊」補《正義》引。按「陽」當作「陵」,《封禪書補正義》引不誤,《太平寰宇記》亦引《武陵記》説。〉
激浦縣
[编辑]辰州激浦縣西北三百五十里無時山,彼蠻俗當吉慶之時,親族會集歌舞於此山。山多茶樹。〈《輿地紀勝》巻七十五引《坤元録》。〉
建州
[编辑]建安縣
[编辑]閩中越地卽古東甌,今建州亦其地。皆蛇種,有五姓,謂林、黃等是其裔。〈《太平御覽》巻一百七十引《坤元録》。〉
邵武縣
[编辑]邵武有庸嶺,一名烏頭嶺,北隰中有大蛇長七八丈,爲患,都尉長吏多致死者。巫言啖童女,其都尉令長遂估賃人家婢子養之,八月祭送蛇穴,已九女矣。將樂縣李誕有六女無男,小女名奇,及受雇,應之,責買好劍,仍作數石米飧,用蜜灌之,以置穴口。蛇夜出,目如三尺鏡。奇放犬咋蛇,奇從後以劍斫之,蛇踴出,至庭而死。〈《太平寰宇記》巻一百一邵武軍邵武引《坤元録》。又《太平御覽》巻四十七引《坤元録》作「邵武北有庸嶺,一名烏嶺,北隰中有大蛇,爲將樂令李誕女所殺者。」〉
建陽縣
[编辑]建陽縣上百餘里有仙人葬山,亦神仙所居之地。〈《太平御覽》巻四十七引《坤元録》。《太平寰宇記》巻一百一建州建陽縣引此修云出《神異録》。〉
武夷山在建陽縣北一百二十八里。蕭子開《建安記》云「武夷山在其髙悉紅紫二色,望之若朝霞。有石壁峭拔數百仞於煙嵐之中,其間有木碓、磨、簸箕、籮、箸什器等物,靡不有之,顧野王謂之地仙之宅。半岩有懸棺數千。傳云昔有神人武夷君居此,故得名。〈《太平寰宇記》巻一百一建州建安縣引《坤元録》。〉
武夷山澗東一岩上有鷄�妻。〈《太平御覽》巻四十七引《坤元録》。〉
蠻夷
[编辑]西域
[编辑]率都沙那國亦名蘇對沙那國,本漢大宛國。〈《史記·大宛列傳》「大宛之跡」《正義》引。〉
康居國在京西一萬六百里,其西北可二千里有奄蔡國也。〈《史記·大宛列傳》「爲發導繹抵康居」《正義》引。按《漢書·西域傳》云「康居西北可二千里有奄蔡國」,卽《括地志》所奉,「酒」字衍,今據刪。〉
安息國在京西萬一千二百里。自陽關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蠻國,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賓國,從斯賓南行度河,又西南行至於羅國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極矣。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國。《[[漢書]]》云:「北庚居,東烏弋山離,西條支。國臨嫣水。土著。以銀爲錢,如其王麵,王死輒更錢,效王麵焉。」〈《史記·大宛列傳》「安息」《正義》引。按此《括地志》文,各本《史記正義》倶誤作《地理志》,《漢志》無此文。「西」當作「陽」、漢至唐通西域諸國皆自陽關出。〉
跋祿迦國出細好白氈、上細毛廚,爲鄰國中華所重,時人號爲「末祿氈」,其實毛布也。〈《大藏音義》巻八十二引。〉
天竺一名身毒,在月氏東南數千里,俗與月氏同,而卑濕暑熱。其國臨大水。乘象以戰。其民弱於月氏。修浮圖道,不殺伐,遂以成俗。土有象、犀、碡瑁、金、銀、鐵、錫、鉛。西與大秦通,有大秦珍物。明帝夢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金黃色」。帝於是遣使天竺問佛道法,遂至中國,畫形像焉。萬震《南州志》云:「地方三萬里,佛道所出。其國王居城郭,殿皆彫文刻鏤。街曲市裏,各有行列。左右諸大國凡十六,皆供奉之,以天地之中也。」《浮圖經》云:「臨兒國王生隱屠太子。父曰屠頭邪,母曰莫邪屠。身色黃,發如靑絲,乳有靑色,爪赤如銅。始莫邪屠夢白象而孕、及生,從母右脅出。生有發,墮地能行七歩。太子生時,有二龍王夾左右吐水,一龍水暖,一龍水冷,遂成二池,今猶一冷一暖。初行七歩處,琉璃上有太子腳跡見在。生處名祇洌ǐ舍,在舍衞國南四里,是長者須達所起。又有阿輸迦樹,是夫人所攀生太子樹也。」〈《史記·大宛列傳》「其東南身毒國」《正義》。按據上文增「屠」字。〉
沙隻大國卽舍衞國也,在月氏南萬里,卽波斯匿王治處。此國共九十種,知身後事。城有隻樹給孤園。〈《史記·大宛列傳》「身毒國」《正義》引。〉
天竺國有東、西、南、北、中央天竺國,國方三萬里,去月氏七千里。大國隸屬凡二十一。天竺在昆侖山南,大國也,治城臨恒水。〈《史記·大宛列傳》「身毒國」《正義》引。〉
南蠻北接氏羌,西過蠻界卽入土番南界,越數重髙山峻嶺,渉暦川谷,凡經三數千里,過上番界,度雪山南腳卽入東天竺,東南界迦摩縷波國,其次近南三摩怛吒國、嗬利鷄羅國及耽摩立底國。此山路與天竺至近,險阻難行,是大唐與五天陸路之捷徑也。仍須及時,盛夏熱瘴毒蟲不可行履,過者難以全生;秋多風雨水泛,又不可行;冬雖無毒,積雪冱寒,又難登陟;惟有二、三月乃是過時,仍須譯解數種蠻夷語言,兼裔買道之貨,仗土人引道,展轉問津,卽必得達。〈《大藏音義》巻八十一引。〉
阿耨達山亦名建末達山,亦名昆侖山。水出,一名拔扈利水,一名恒迦河,卽經稱恒河者也。自昆侖山以南,多是平地而下濕。土肥良,多種稻,歳四熟,留役馳馬,米粒亦極大。〈《史記·大宛列傳》「身毒國」《正義》引。〉
阿耨達山亦名建末達山,亦名昆侖山。恒河出其南吐獅子口,經天竺入達山。嫣水今名爲滸海,出於昆侖西北隅吐馬口,經安息、大夏國入西海。黃河出東北隅吐牛口,東經泐澤,潛出大積石山,至華山北,東人海。其三河去入海各三萬里。此謂大昆侖,肅州謂小昆侖也。《禹本紀》云河出昆侖二千五百餘里,日月所相隱避爲光明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西望昆侖」《正義》引。按「濫」當作「泐」,據《水經·河水注》改。〉
阿耨達山一名昆侖山,其山爲天柱,在雍州西南一萬五千三百七十里。〈《史記·司馬相如傳》「經營炎火而浮弱水兮」《正義》引。〉
弱水有二源,倶出女國北阿耨達山,南流會於女國東,去國一里,深丈餘,闊六十歩,非毛舟不可濟,南流人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經營炎火而浮弱水兮」《正義》引。按此引有錯脱,不可通,依《大宛列傳》「條支有弱水」《正義》補正。〉
佛上忉利天,爲母説法九十日。波斯匿王思欲見佛,卽刻牛頭旃檀象,置精舍内佛坐。此像是衆像之始,後人所法也。佛上天靑梯,今變爲石,沒人地,唯餘十二蹬,蹬間二尺餘。彼耆老言,梯入地盡,佛法滅。〈《史記·大宛列傳》「身毒國」《正義》引。〉
王舍國,胡語曰罪悅隻國。其國靈驚山,胡語曰耆闍崛山。山是靑石,石頭似驚。鳥名耆闍,駑也。崛,山石也。山周四十里,外周圍水,佛於此坐禪,及諸阿難等倶在此坐。〈《史記·大宛列傳》「身毒國」《正義》引。〉
小孤石,石上有石室者,佛坐其中,天帝釋以四十二事問佛,佛一一以指畫石,其跡尚存。又於山上起塔,佛昔將阿難在此上山四望,見福田疆畔,因製七條衣割截之法於此,今袈裟衣是也。〈《史記·大宛列傳》「身毒國」《正義》引。〉
蔥嶺山在京西九千八百六十里,蔥茂於常,故曰蔥嶺。其山東至於賓,西腧廚賓。〈《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奄息總極」補《正義》引。〉
火山國在扶南東大湖海中。其國中山皆火,然火中有白鼠皮及樹皮,績爲火浣布。《魏略》云大秦在安息、條支西大海之西,故俗謂之海西國。從安息界乘船直載海西,遇風利時三月到,風遲或一二歳。其公私宮室爲重屋,郵驛亭置如中國。從安息繞海北陸到其國,人民相屬,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無盜賊。其俗人長大平正,似中國人而胡服。朱應《異物志》云大秦之北附庸小邑,有羊羔自然生於土中,候其欲萌,築牆繞之,恐獸所食。其臍與地連,割絶則死。撃物驚之,乃驚鳴,臍遂絶,則逐水草爲群。又大秦金二枚,皆大如瓜,植之滋息無極,觀之如用則眞金也。〈《史記·大宛列傳》「奄蔡黎軒」《正義》引。按「風」字衍。據《漢書·西域傳》增「國」字。《隋書經籍志》有《扶南異物志》一巻,朱應撰,《舊唐書經籍志》同,此誤爲「宋膺」,今據改。「秦」上脱「大」字,據下文增。〉
焦僥在大泰國南。〈《史記·孔子世家》「焦僥氏」《正義》引。〉
小人國在大秦南,人才三尺。其耕稼之時,懼鶴所食,大秦衞助之。〈《史記·大宛列傳》「奄蔡黎軒」《正義》引。〉
火林山生不燼之木。其山晝夜大火常然,猛風不盛,暴雨不滅。其木皮花皆堪績布,而皮布粗,花布細。又有火浣獸,其形似鼠,可重百斤,毛長三四寸,色白,細如絲,常居火中,炯赤如火。時時出外,人以水逐而沃之,得水卽死。取其毛績以爲布,經有垢汙,若以灰水洗終日仍舊;若置於火中燒之,與火同赤,出而振之,塵去潔白如新,因名火浣。〈《大藏音義》巻十五引。〉
北狄
[编辑]鐵勒國,匈奴冒頓之後,在突厥國北。樂勝州經秦長城、太羹長路正北,經沙磧,十三日行至其國。〈《史記·匈奴列傳》「右方直灑泉張掖郡」《正義》引。〉
秣褐國,古肅愼也,在京東北萬里以下,東及北各抵大海。其國南有白山,鳥獸草木皆白。其人處山林間,上氣極寒,常爲穴居,以深爲貴,至接九梯。養豕,食肉,衣其皮,冬以豬膏塗身,厚數分,以禦風寒。貴臭穢不潔,作廁於中,園之而居。多勇力,善射。弓長四尺,如弩,矢用楛,長一尺八寸,靑石爲鏃。葬則交木作槨,殺豬積槨上,富者至數百,貧者數十,以爲死人之糧。以土上覆之,以繩係於槨,頭出土上,以酒灌酹,繩腐而止,無四時祭祀也。〈《史記·夏本紀》 「島夷皮服」《正義》引。〉
抹靺鞨國,古肅愼也,亦曰挹婁,在京東北八千四百里,南去扶餘千五百里,東及北各抵大海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邪與肅愼爲鄰」《正義》引。〉
東夷
[编辑]朝鮮、髙驪、穢貊、束沃沮、夫餘五國之地,國東西千三百里,南北二千里,在京師東。東至大海四百里,北至營州界九百二十里,南至新羅國六百里,北至靺鞨國千四百里。〈《史記·朝鮮列傳》「眞番臨屯皆來服屬方數千里」《正義》引。按此引有脱文,與「五國之地」不相應,今據《後漢書·東夷傳》補「穢」、「夫餘」三字。〉
髙驪治平壤城,本漢樂浪郡王儉城,卽古朝鮮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地東至海暨朝鮮」《正義》引,又《史記朝鮮列傳》「朝鮮王滿者」《正義》引,又《玉海·巻十·朝鮮》引。〉
穢貊在髙麗南,新羅北,東至大海,西〈《史記·留侯世家》「東見倉海君」《正義》引。按「西」下有脱文,末洋。〉
亶洲在東海中,秦始皇使徐福將童男女人海求仙人,止在此洲,共數萬家,至今洲上人至會稽市易者。呉人《外國圖》云亶洲去琅邪萬里。〈《史記·秦始皇本紀》「人海求仙人」《正義》引。又《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徐福得平原廣澤」《正義》引作「亶州在東海中,秦始皇遣徐福將童男女,遂止此州、其後復有數洲萬家,其上人至會稽市易者。」〉
百濟國西南渤海中,有大島十五所,皆邑落,有人居,屬百濟。〈《史記·夏本紀》「島夷卉服」《正義》引。又《史記五帝本紀》「島夷」《正義》引無「渤」字,「皆邑落」作「皆置邑」。〉
倭國西南大海中,島居凡百餘小國,在京南萬三千五百里。〈《史記·五帝本紀》「島夷」《正義》引。〉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