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二
目錄 | 讀史方輿紀要 | |
◀上一卷 | 卷二十二 南直四 淮安府 | 下一卷▶ |
南直四
[編輯]◇淮安府東至海岸二百三十里,南至揚州府三百二十里,西至鳳陽府泗州百九十里,北至山東莒州五百九十里,西北至山東沂州五百四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二千五十里,至南京五百里。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屬吳。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漢屬臨淮郡。後漢屬廣陵郡及下邳國。三國魏為臨淮、廣陵二郡地。晉因之。東晉時建為重鎮。義熙中,分廣陵立山陽郡。劉宋因之。泰始中,僑立兗州治淮陰縣。齊曰北兗州,亦為重鎮。梁因之。太清中,沒於東魏,改置淮州,又分置淮陰郡。隋開皇初,改置楚州十二年,移治山陽。大業初,州廢改屬江都郡。唐武德四年,置東楚州。八年,改為楚州。天寶初,曰淮陰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時,升為順化軍。《舊史》:「後唐長興三年,升楚州為順化軍,授吳越錢元珦為節度使,鎮明州。」時楚州屬於楊吳,蓋遙領也。宋亦曰楚州,亦曰山陽郡。建炎四年,置楚、泗、承州及漣水軍鎮撫等使於此,尋廢。宋末改淮安州。元為淮安路,屬河南行省。明初,改為淮安府,直隸京師,領州二、縣九。今仍曰淮安府。
府阻淮憑海,控制山東。春秋時,夫差欲通中國,道出江淮,即從事於此。及曹丕謀吳,舟師亦繇此而南也。其後南北有事,輒倚為重鎮。東晉初以祖約、劉隗相繼守此。荀羨曰:羨永和中鎮淮陰。「淮陰舊鎮,地形都要,水陸交通,易以觀釁,沃野有開殖之資,方舟有運漕之利。」是也。太元三年,苻秦入寇襄陽,其兗州刺史彭超曰:「願更遣重將攻淮南諸城,為棋劫之勢,東西並運,丹陽不足平也。」堅從之,益發兵寇淮陰、盱眙。蓋淮陰去丹陽四百里而近,北對青、泗,則轉輸易通;南出江津,則風帆易達。繇淮入江,此其必爭之道矣。梁沈約曰:「山陽北接清、泗,臨淮守險,有平陽石鱉,田稻豐饒。」北魏高閭謂壽陽、盱眙、淮陰,為淮南之本原,豈不信哉?唐李邕曰:「淮陰者,江海通津,淮楚之巨防也。」其後楊吳據有淮南,以山陽、清口為門戶,遂能挫朱溫之鋒。及山陽入於後周,而南唐之烽火近在江濱矣。宋人南遷,以江淮立國,於是山陽之勢益重。吳表臣曰:「山陽控扼之地,失之則無以屏蔽淮東。」徐宗偃曰:「山陽南北必爭之地也。我得之,可以進取山東;敵若得之,淮南不能以朝夕固矣。」陳敏曰:「楚州南北噤喉也,長淮二千餘里,河道通北方者凡五,曰潁、曰蔡、曰渦、曰汴、曰泗,而通南方以入江者,惟楚州運河一處。周世宗自北神堰鑿老鸛河,通戰艦入大江,唐之淮南,不可復保,此前車也。是故韓世忠嘗保山陽以拒方張之寇,陳亮曰:「韓世忠頓兵八萬於山陽,如老熊之當道,而淮東得以安寢,此守淮之要法也。」劉錡議塞清口,以阻逆亮之師,紹興三十一年,金亮南侵,劉錡鎮楚州,鑿敵舟沉清口,敵之舟師不能越也。會淮西喪敗,錡孤軍不能獨立,又病甚不能治軍,乃引而南,敵勢遂益張。及蒙古侵陵,叛臣劉整亦勸其從事於清口、桃源,為進取之計。豈非地利不可或忽乎?」元董搏霄曰:「淮安南北噤喉,江浙沖要,其地一失,兩淮皆未易保。」今歲漕數百萬,咸取道於淮安,哽咽或生,則京師有立槁之慮,故特設重臣,置屯軍以經略之。然則南北安危所系,豈不以淮安哉?
山陽縣附郭。漢臨淮郡射陽縣地。後漢屬廣陵郡。晉因之。義熙中置縣,為山陽郡治,以境內有山陽津而名。宋齊及梁因之。後魏亦為山陽郡治。隋廢郡,尋為楚州治。大業初,屬江都郡。唐亦為楚州治。宋因之。紹定初,升山陽縣為淮安軍。端平初,又改為淮安州,尋曰淮安縣。德祐元年,元人於馬羅寨立山陽新城,以逼淮安。明年,淮安陷,仍曰淮安縣。二年,以淮安並入山陽。明因之。編戶一百有二里。
淮安城,即山陽舊城也。沈約云:「義熙中,始立山陽縣。」或曰:城本東晉初所置,太和四年,桓溫伐燕,敗還,收散卒屯於山陽,即此城矣。自義熙以後,皆為山陽郡治。宋元嘉二十八年,魏主燾南寇,至瓜步,山陽太守蕭僧珍悉斂其民入城,蓄陂水令滿。須魏人至,決以灌之,魏人還至山陽,不敢留而去。梁太清中,沒於東魏。陳大建五年,吳明徹復取山陽,尋沒於後周。自隋以後,楚州皆治此。五代周顯德四年,周主攻楚州,克其月城,是也。宋末,始改山陽曰淮安。元省。《志》云:今郡有三城,曰舊城、新城、聯城。舊城相傳即義熙故址,南宋初,復修築之,北使過此目為銀鑄城是也。其北門曰閶門,南門樓曰宴花樓,西門曰望雲。城周十二里有奇。新城在舊城北一里北辰鎮,元所置山陽縣城也。張士誠改築,周七里有奇。明洪武二年,置大河衛於城內。舊城之北,新城之南,有隙地,嘉靖三十九年,築為聯城。今亦謂之夾城,四門,十二樓,為垣凡七千丈有奇。
淮陰城,府西北四十里。秦縣。漢仍為淮陰縣,韓信以楚王改封淮陰侯,是也。尋屬臨淮郡。後漢屬下邳國。晉為廣陵郡治。東晉時建為重鎮。建興末,祖逖渡江,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兵而前。大興四年,以劉隗為青州刺史,鎮淮陰。永和五年,荀羨鎮淮陰,以地形都要,屯兵無地,乃營立城池。八年,以荀ダ監青州軍事,鎮淮陰。太元三年,苻秦將俱難等寇陷淮陰,既而謝玄等進攻,帥舟師乘潮而上,夜焚淮橋,秦人敗遁。淮橋,秦人作於淮上,以渡兵者也。十年,謝玄鎮淮陰。明年,以朱序代玄。義熙五年,以南燕屢寇淮北,詔并州刺史劉道憐鎮淮陰。宋泰始三年,使行徐州事蕭道成鎮淮陰。五年,盡失淮北地,淮陰益為重鎮,移兗州治焉。七年,謂之北兗州。齊建元初,魏人南侵,遣將拓跋嘉等分道出淮陰及廣陵。梁亦謂之北兗州,後又改置淮州及淮陰郡。太清三年,沒於東魏,亦曰淮州及淮陰郡,而改淮陰縣曰淮恩。後齊因之。陳大建五年,伐齊,淮陰降。九年,沒於後周。又改縣曰壽張,僑置東平郡治焉。隋開皇初,復改郡曰淮陰,尋廢郡,以縣為淮陰縣,屬楚州。大業初,州廢,又並縣入山陽。唐乾封二年,復析置淮陰縣,仍屬楚州。宋因之。紹興五年,廢為鎮。明年,復故。三十一年,金亮南侵,將自清口渡淮,劉錡次於淮陰,列兵運河岸以遏之,敵不敢進。嘉定七年,移縣於八里莊,尋復舊治。元至元二十年,併入山陽。
新城,在府西三十里。宋咸淳五年,置新城縣,為控扼之處,屬楚州。元至元二十年,省入山陽。今城東北有仁、義二壩自城南引湖水,東北抵壩口;城西北有禮、智、信三壩,亦引湖水,西北抵壩口,每遇清江口淤塞,運船從東二壩入淮,官民商船經西三壩入淮,所謂淮安五壩也。永樂十三年,陳瑄所置。
韓信城,府西十里。相傳韓信受封時所築。元至正十六年,張士誠遣兵攻淮安,褚不華與劉甲拒守,甲別將兵守韓信城,與淮安城相犄角,寇不能陷。會甲奉檄別往擊賊,淮南孤危,遂為士誠所破。又有韓王莊,在淮陰故城西北,信冢、宅皆在焉。○甘羅城,在淮陰故城北一里,相傳甘羅所築,故淮陰亦兼甘羅之稱。《運道攷》:「甘羅城東有天妃祠,祠東北為天妃口。永樂初,陳置新莊閘於此,為入淮之口,後移於三里溝,在甘羅城東南,謂之通濟閘。萬曆六年,又移閘於甘羅城南,西接淮口,即今之運道。」
倉城,在府城東南。《寰宇記》:「山陽東南有故倉城,與郡城相接。」隋文帝將伐陳,因舊城修築,儲積餘百萬石。大業末,恆有陳谷,亂後荒廢。《志》云:今府東南六十里有倉城。○拓塘城,在府西南四十里。有三城,約圍一里許,水經其西,相傳煬帝幸江都聚糧處也。又有劉王城,在府東南十里,運河西岸,相傳吳王濞所築。又有西遼城,在府治東二里,相傳唐太宗征遼時徵兵屯此,因名。
缽池,山府西北四十里。以形似名。岡阜盤旋,凡三四里。今堤此以禦河患。又有金牛洞,在府西北十里。五代周世宗嘗宿兵於此。
淮水,在城北五里。自泗州龜山北麓東流,稍折而北,至清河縣南,黃河來會焉,又東北流至城北。復東流九十里,經安東縣城南,又東北流入海,天下之大川,莫過於河,而淮又與之合,兩瀆同流,奔騰盤曲,郡適當其沖,故水患常多而形勝亦萃焉。今詳見大川河淮及川瀆異同。
清江浦,在府城西。自城外達於淮,凡六十里。舊為沙河,一名烏沙河。《宋志》:「楚州北有山陽灣,淮流迅急,每致沉溺。雍熙中,漕臣劉蟠議開沙河,避淮水之險。喬維嶽繼之,自楚州至淮陰,開導凡六十里,舟行便利,其後淤塞。」明永樂中,平江伯陳瑄修治運河,故老言:「城西管家湖西北至鴨陳口,僅二十里,與清河口相值,宜鑿為渠,引湖水入淮,以便漕運。」瑄從之,乃鑿清江浦,引水繇管家湖,入鴨陳口達淮,繇管家湖築堤亙十里,以便引舟。其入淮之處,設河口壩,新莊閘,以時啟閉。自新莊閘而東,因其高卑,遞為福興、清江、移風等閘,至府南淮陰驛,而合於瀆河。復慮北河漲溢,南侵漕河,於是堤北河南岸,長四十里以防之。又慮南河漲溢,北侵漕河,於是築漕河南高家堰一帶,長二十六里以防之。漕河只許糧船及進奉船入口,五日一放,旋過旋塞,設官監督。其大小官民船艦,悉繇五壩車盤,以達外河,無敢闌入者,於是運道通行無阻。後稍廢弛,至隆慶四年,淮決高家堰,清口淤塞,糧道艱阻。五年,漕臣王宗沐,於府西南築高家堰堤,北自武家墩,經大小澗,至阜寧湖,計三十餘里,以捍淮之東侵;又於府之北境堤新城,起清江浦,經缽池山,至柳浦灣,凡六十餘里,以捍河之南溢。萬曆五年,漕臣吳桂芳等修新莊等閘,增築清江浦南堤,以禦湖水,加北岸以禦黃淮,又創板閘漕堤,南連舊堤,北接新堤。六年,河臣潘季馴復經理之,而運河復為安流。浦旁有倉以備積儲,為轉輸之利,即今常盈倉也。
山陽瀆,在府城東,古邗溝也。其入淮處,謂之末口。《春秋》哀九年:「吳城邗溝,通江淮。」杜氏曰:「於邗江築城穿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至末口入淮,以通糧道。」是也。《國語》:「夫差使王孫茍告勞於周,曰:「余沿江溯淮闕溝深水,出於商、魯之間。」《吳越春秋》:「吳將伐齊,自廣陵闕江通淮」,即此瀆矣。歷秦、漢至南北朝,道出江、淮,必繇此瀆。隋開皇七年,將伐陳,於揚州開山陽瀆以通漕。大業元年,以邗溝水道屈曲,發民浚治,自山陽至揚子入江,渠廣四十步,舊自府城東南郭,又西北流,至城北達於淮。唐宋以來,運道皆繇此。明永樂初,創開新河,繇郡西徑達於淮,自府南六十里平河橋,南抵瓜、儀,則瀆河舊道也。今皆堤湖鑿渠置閘設洞,以時啟閉,使旱潦相準,為轉輸之利,亦謂之濁水,亦謂之內河。
老鸛河,在城西七十里。五代周顯德四年,略唐淮南,欲引戰艦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得度,因鑿楚州西北鸛水,以通其道,旬日而成,巨艦數百艘,皆達於大江。蓋繇鸛河出山陽瀆以入江也。或謂之灌口。隋大業中,築汴堤,自大梁至灌口,即此。
故城河,在府東南五十里。本名壽河。唐景福初,朱全忠將劉瓚據楚州,感化節度使時溥自楚州而南,楊行密將張訓敗之壽河,遂取楚州,是也。河東入射陽湖,西南連黃浦。明弘治間嘗浚之,以達鹽城、高郵、寶應、興化諸處。
永濟河,在府南十里。一名新河。萬曆六年,以清江浦淺阻,開此濟運,長六十五里,設三閘,東接運瀆口,亦曰窯灣閘,又西曰永清閘,又西曰龍江閘,以接於淮。行運一年,議者以妨於部稅,旋閉。二十四年,河臣楊一魁以淮水泛溢,乃分引淮流,繇永濟河達涇河,下射陽湖入海,既而復塞。天啟三年,以淮河正流淤淺,乃浚新河,以通回空等船,而大挑正河。明年,工畢,運船仍繇正河,新河復壩塞之。今涸。常居敬云:「新河北去清江浦十里,內有管家湖、徐家湖、二澤瀦水,宜時浚之,以防正河之匱乏。」
涇河,府南五十里。亦入寶應縣界,分引漕河漲溢,東流註於射陽湖。又澗河,在府東南五十里,舊為鹽城運道,府東境小水,多會於此,下流入射陽湖。○范家河,在府城東。萬曆十四年,河決范家口。今有石堤防衛。又草灣河,在府西二十里淮河北岸,南對清江浦。嘉靖三十二年,淮河旁決於此,分流成河。萬曆四年,河臣吳桂芳復開浚之,後通塞不時。十七年,河復繇此分流,凡六十里,至安東赤宴廟,仍歸正河。
射陽湖,府東南七十里。亦曰射陂,一名博支湖。闊三十丈,長三百里,與鹽城、寶應縣分界。漢武帝子廣陵王胥有罪,其相勝之奏奪王射陂,是也。唐大曆三年,嘗置官屯於此,尋廢。今府境東南諸水,皆匯於湖中,復灌輸於淮以入海,而潮沙溢入,淺淤且過半矣。
管家湖,在府城西望雲門外。宋嘉定間,郡守應純之言:「本州向西一帶,湖蕩相連,可以設險,合別開新河一道,與運河接,取土填壘捍岸,則舊運河與湖通連,水面深闊,形勢益便。」遂開河於湖北,築壘湖岸以限湖水,自馬家灣西至陳文莊,於是管家湖與老鸛河相接,楚州西北,宛然巨浸,且練習舟師,為戰守計,敵不敢犯。一名西湖,其接老鸛河處,亦謂之新路。○阜寧湖,在府西南五十里,在高家堰之南,又西接洪澤湖。淮水盛漲,往往挾湖水為患,堤防常切焉。
洪澤屯,在府東。《唐志》:「上元中,於射陽湖置洪澤屯,厥田沃壤,大獲其利。」又有洪澤閘。宋隆興中,魏勝守海州,調發兵糧,由運河至洪澤,出閘入淮,是也。○白水塘,在府西南九十里,魏鄧艾修此灌田,置屯四十九處,與盱眙破釜塘相連,今詳揚州府寶應縣。
柳浦灣,府東北四十里。萬曆初,河臣潘季馴築堤防河處也。《河防攷》:「柳浦東有高嶺巡司,亦河濱要口,季馴自柳浦接築長堤至此,凡四十里。」
馬邏港,在府東北九十里。由此陸路走廟灣。明初,徐達攻淮安,敗張士誠援兵於此,遂拔淮安城。今有巡司戍此。唐順之曰:「自馬邏陸路至廟灣,兵勢迂而饋餉亦艱。」是也。又蘆浦港,在府東北百十里,東南入射陽湖。建義港,在府東北八十里,東南流合通濟溝,入射陽湖,又北註於淮。《志》云:通濟溝在府東北六十里,東經馬邏港而入射陽湖,西自橫溝入於淮。高良澗,在府西南九十里。《志》云:由清河澗沙埠橋西入淮。萬曆二十一年,淮水決入此。
海,府東二百里有大海口,為淮河入海處。其南為廟灣,廟灣之西為劉莊,又西南為鹽城縣之姚家場,皆沿海大鎮也。大海口東南有蛤蜊、麻線二港,為窺伺之徑道。宋末,李全作亂,據楚州,遣海舟出海口,繇蘇州洋入平江、嘉興,以習海道。明嘉靖中倭亂,廟灣、劉莊受害尤劇雲。
北神堰,在府城北五里。古末口也,吳王夫差溝通江淮之處。後人於此立堰,以淮水低溝水高,防其泄也。舟行度堰始入淮,亦號為平水堰。五代周顯德五年,自將兵攻楚州,欲引戰艦自淮入江,盡略淮南地,而齊雲艦大,阻北神堰不得度,謀鑿鸛水,以通其道,遣使行視,還言地形不便。周主自往規畫,發民夫浚之,旬日而成,巨艦數百艘,皆達於江,唐人大驚,以為神。宋天聖四年,易為水堰。今新河導而北神堰遂廢。
高家堰,府西南四十里。漢陳登築堰防淮,此其故址也。明永樂初,陳始為築治。隆慶四年,淮水決於此,王宗沐復修葺之。萬曆三年,又為淮水決壞。六年,潘季馴更為修築,堤長六十里。《河防攷》:「高家堰西有阜陵、洪澤諸湖。隆慶中,淮水挾湖水決於此,合揚州寶應縣之白馬、汜光諸湖,又決黃浦八淺,山陽高、寶、興、鹽諸境,悉為巨浸。」淮既東,黃河亦躡其後,西灌鳳、泗,而清口堙塞,淮黃交病矣。萬曆中,更為修築,堰南有越城周家橋,地勢稍亢,因築減水壩,淮水漲則溢入白馬湖,消則仍為陸地,而後運道無阻。蓋高堰者,黃、淮兩河之關鍵也。
常豐堰,在府東。南唐大曆中,黜陟使李承置,以禦海潮,溉屯田瘠鹵,收常十倍他稅。又棠梨涇,《志》云:在淮陰西九十里,唐長慶初所開。
通濟閘,在淮陰故城南,即濁水入淮處。永樂中,陳於天妃寺東北通河之口,置新莊閘,為運道咽喉之地,自新莊以至板閘,或為四閘,或為五閘,以時增減,達於城南。弘治七年,河灌新莊閘口,至清江浦三十餘里,淤淺不通,詔有司修浚。嘉靖末,廢新莊閘,改置通濟閘於三里溝。隆慶中,河臣萬恭復開天妃口閘以濟運,既而復閉天妃口,繇通濟閘。六年,河臣潘季馴奏遷通濟閘於甘羅城南。今因之。
廟灣鎮,府東北百八十里,為濱海沖要處。亦曰廟灣場。嘉靖中,倭寇往闌入於此。《志》云:府東北九十里為馬邏鎮,有馬邏巡司戍守,百六十里為北沙鎮。又二十里即廟灣,有廟灣巡司。○劉莊,在府東南百五十里。嘉靖二十八年,倭據廟灣,東侵淮安,官兵敗之於姚家蕩,又敗之於劉莊。賊復遁入廟灣,尋敗走。官軍追至蝦子港,賊乘舟開洋遁去。
南昌亭,在府西三十里。秦置亭於此,韓信寄食南昌亭長,是也。又歐陽戍,亦在淮陰舊縣界。南北朝時,戍守於此。宋泰始中,吳喜使蕭道成屯軍歐陽,即此。羊寨,在府東北二百二十里,有巡司戍守,其西為戴百戶營,亦海口列戍處也。
周家橋,府西南九十餘里,北去高堰五十里。又南為翟家壩,淮水東溢,往往從此奔沖,為高、寶一帶之患,堤防至切。又平河橋,在府西南四十里,南至寶應縣六十里,為往來通衢。西義橋,在新城西門外,舊名西鐵橋,為行旅輳集之所。又東義橋,在新城東門外。《河防攷》:「清河而下,黃淮交流註海,越二十里,一大折於淮郡之西橋,又五十里,一大折於徐家壩,湍激之勢,不可無備。」○《志》云:府城望雲門外有淮陰驛。又崇河、滿浦二驛,今革。
清河縣,府西五十里。西南至泗州百五十里,南至泗州天長縣二百十里。漢淮陰縣地。唐為臨淮縣地。乾符中,高駢置淮寧軍於淮口,即此。宋為泗州清河口地。紹興初,屯重兵於此。咸淳末,始置清河軍及縣。元至元十五年,廢軍,以縣屬淮安路。縣無城,今編戶三十六里。
吳城,縣西二十里大清河之涯。有東西二城,宋南渡後,嘗置縣於此。《會要》云:紹興五年,罷楚州吳城縣為吳城鎮。是也。又有清河舊城,《志》云:縣初治大清口。元泰定中,黃河決溢,遷於甘羅城。大曆初,以地僻水災,民居稀少,遷於小清河口之西北,即今治也,東去淮陰城十里。
黃河,在縣西。自桃源縣流入境,至縣治西南清河口而入淮,自是河淮合一,沂泗諸流,盡失其舊。淮河,在縣治南,自泗州流入境,至小清河口,黃河流合焉。自此以東,淮皆變為河,而客大主小,決溢不能免矣。
清河,在縣治西,即泗水下流也。自山東泗水縣,流經徐、邳之境,過桃源縣北,又東至縣西北三十里之三汊口,分為大小二清河,大河繇縣治東北入淮,小河繇縣治西南入淮,即古清口也,今為河淮交會之口,詳見大川清河。
洪澤湖,在縣南六十里。湖長八十里,與泗州盱眙縣相接。又北萍湖,在縣南九十里,與淮水通流。三角湖,在縣西北八里,四圍高阜,水瀦其中,雨潦漲溢,則註於大清河。《志》云:縣境湖澤相連,大小以數十計,其下流皆達於河、淮,縣蓋鐘水之區矣。又雙溝,在縣西南三十里,出泗州迮家灣,通流入淮。
魚溝鎮,縣北四十里。又北二十里,舊為金城驛,亦曰金城鄉,往來孔道也。又有浪石鎮,在縣東北二十里。萬曆十四年,議者欲自桃源縣界三汊鎮浚老黃河,經魚溝、浪石,又東至瓦子灘、顏家河,仍合安東縣赤晏廟之正河,是也。
洪澤鎮,亦曰洪澤驛,在湖北岸。唐咸通九年,龐勛據彭城,其黨吳回攻泗州甚急,敕使郭厚本將淮南兵救之,至洪澤,不敢進,辛讜從泗州出求救,因邀五百人至淮南岸,度淮擊賊,走之。明設洪澤巡司於此。○馬頭鎮,在縣東七里,其下為馬頭渡,有巡司戍守,亦淮濱要地。
鹽城縣,府東南二百三十里,西南至高郵州二百四十里,北至安東縣二百里。漢鹽瀆縣,屬臨淮郡。後漢屬廣陵郡。三國時廢。晉復置,仍屬廣陵郡。義熙中,改曰鹽城縣。劉宋屬山陽郡。齊、梁因之。高齊置射陽郡。陳改曰鹽城郡。後周因之。隋初郡廢,仍曰鹽城縣,屬楚州。大業初,改屬江都郡。唐仍屬楚州。南唐屬泰州。宋復屬楚州。紹興初,屬漣水軍尋復舊。元屬淮安路。今城周七里,編戶九十三里。
射陽城,縣西九十里。漢縣,屬臨淮郡,高祖封項伯為侯邑。《功臣表》:「漢六年,封劉纏為射陽侯」,即項伯也。後漢屬廣陵郡,陳登為廣陵太守,治射陽。三國時廢。晉復置,仍屬廣陵郡。劉宋僑置於江南,屬臨淮郡,而故射陽縣遂廢。齊、梁因之。隋末,常徹據鹽城,置射州於故射陽縣,又分置新安、安樂縣。唐廢射州,省三縣俱入鹽城。戴延之《西征記》曰:「吳王濞反於廣陵,射陽侯率眾至山陽拒之。」縣有山陽津,晉因以名郡。○巢城,在縣北百二十里。相傳黃巢將寇廣陵,屯兵於此,因築是城。
沙岡,在縣西北。南抵縣西十八里之岡門鎮,東北距海,延袤五六十里。
海,在縣東,自海浦東北出洋,凡五十里,相傳元時漕運繇此港出海,以達直沽,有堤在東門外二里,謂之捍海堰。唐大曆中,李承為淮南節度判官,謂海潮漫為鹽鹵,良田必廢,因自縣東北接山陽縣,南抵通泰、海門,築堤障岸,綿亙藪百里。宋天聖初,張綸刺泰州,留意修復,時范仲淹監西溪鹽倉,力贊之,議移堤勢稍西,壘石以固其外,迤邐如坡,不與水爭,雖洪濤不能沖擊。五年,堤成,長一百四十三里有奇,俗謂之塘潮岸。淳熙八年,淮東提舉趙伯昌言:「捍海堰遮護民田,屏蔽鹽竈,其功甚大。今日就頹圮,每風潮泛溢,輒渰沒田廬,毀壞亭竈。自宣和、紹興以來,屢被其害,望敕有司隨時修葺。務令堅久。」從之。亦謂之范公堤。於是濱海沮洳瀉鹵之地,復為良田,民得奠居。元詹士龍為興化宰,復加修葺,民被其利。明景泰三年重修。嘉靖中,倭賊從山陽大海口闌入縣境,官軍據岸遏之,賊不能前。蓋不特田疇攸賴,而亦守禦所資也。
射陽湖,縣西北百四十里。明萬曆中,興化令歐陽東鳳議,以射陽淤塞,欲於湖旁二十餘里開神臺河,迤北繇葫蘆港,迤西出朦朧喻口,直走廟灣入海,不果。今與山陽、寶應縣接界。○大蹤湖,在縣西南百里,南北徑三十里,東西廣十五里,與興化分湖為界,南接魚鯨湖,北達射陽湖。又馬鞍湖,在縣西三十里,環三十里,下流亦北入於射陽湖。
蘆溝河,在縣西北六十里。《志》云:縣西五十里有東塘河。又西曰西塘河,俱自大蹤湖分流至此,合為蘆溝河,又西北二十里,合於張岐塘,塘袤三十里,又北經縣西北百里之侍其汊,而合馬鞍湖之水,又西北達於射陽湖。
運河,在縣西南七十里。《志》云:通泰以北諸水,經縣西南八十里,為東西界河,與興化縣中流分界,西入大蹤湖,自界河分流北出,為舊運河。又有新運河,在縣東南五十里。流經縣東南三十里伍鹽場,西北合於舊運河。又西北註於東塘河,又有官河,亦自大蹤湖引流而北,至縣西五十里註東塘河,謂之鹽河。
廣惠噠,縣東三里。舊名白波湫。運河水漲則自此決泄入海,以殺水勢,夏秋海潮浩大,亦繇此沖入浸田。宋淳熙六年,攝縣事教授劉煒始用磚石砌,名曰廣惠。明萬曆四年,河臣王宗沭修鹽城石達海口,以疏運河漲水入海之路,即此。《邑志》:廣惠達,宋紹興五年重修。洪武二十九年復建。
鹽城監,在縣南,古鹽亭也。歷代海岸煎鹽之所。南唐置監,管鹽亭百二十三。《寰宇記》:「南唐立鹽城鎮。周平江淮,因之不改,管鹽場九所,曰伍,曰紫莊,曰南八遊,曰北八遊,曰丁溪,曰竹子,曰新興,曰七惠,曰四安,俱在縣南北三五十里之間。」《邑志》:縣人以煎鹽為業,不耕種而富饒,公私商運,舳艫千計,此吳濞所以富國強兵,而抗衡漢室也。今府境之鹽場凡十,而在鹽城者四:曰白駒,曰劉莊,曰伍祐,曰新興。在山陽者一,曰廟灣。在海州者三,曰板浦,曰筦瀆,曰臨洪。在安東者凡二,曰興莊團,曰徐浦瀆。皆民生所賴,而國用所資也。
喻口鎮,縣西北百二十里。有喻口渡,淮河津要也。宋紹定三年,叛賊李全據楚州,襲陷鹽城,誘射陽湖人造浮橋於喻口,以便鹽城往來。明設喻口鎮巡司。嘉靖中,倭屯廟灣。唐順之謂:「若從寶應拖船過壩,自清溝喻口水路進攻,路徑而餉易。」是也。清溝鎮,今在縣西百四十里,有清溝渡。縣西北四十里又有清溝巡司,舊名崖溝。
朦朧鎮,縣北百八十里。《志》云:廣洋、射陽諸湖下流,昔時俱經朦朧、喻口,出廟灣入海。又伍鎮在縣東南三十里,新興鎮在縣北十八里,即伍祐、新興二鹽場也。又沙溝鎮在縣西百四十里,又縣西七十里有大岡鎮,又西十里為唐橋鎮,皆商民輳集之所。○姚家場,在縣西北,商賈輳集,為濱海大鎮。
安東縣,府東北九十里,北至海州二百八十里,西至桃源縣百六十里。漢淮浦縣地,屬臨淮郡。後漢屬下邳郡。晉屬廣陵郡,後省。齊建元年,始移東海郡治漣口縣,仍僑置襄賁縣於此。東魏曰海安郡。隋初廢郡,改縣曰漣水,屬海州。唐武德四年,置漣州。貞觀初,州廢,縣屬泗州。總章初,改屬楚州。咸亨五年,仍屬泗州。宋太平興國五年,置漣水軍。熙寧五年,改為縣,隸楚州。元初,復為軍。紹興五年,廢為縣。三十二年,復為軍。旋沒於金。紹定初,歸宋,改為縣,屬寶應州。端平初,又為漣水軍。景定初,改安東州,治漣水縣。元省縣,以州屬淮安路。明初改州為縣。縣無城,編戶四里。
金城,縣東北三十里。唐武德四年,分漣水縣,置金城縣。貞觀初省。今為金城鎮。《志》云:縣治東有三城,曰大城,曰東城,二城相連,夾城有濠,謂之市河。又有西城,與大城稍遠,百餘步亦有濠,俱宋嘉熙中知州蕭均所築。今廢。《城邑攷》:「縣北十五里有營城,元末董搏霄駐兵於此。」
淮水,在縣治南。自山陽縣流入境。縣西南三里有金剛嘴,突出淮岸,當波流沖激處,因砌築之,以殺水勢,遂為西城捍蔽。過縣南,東流五十里,折旋入海。海北有雲梯關,亦曰雲梯海口。《志》云:縣東十五里有淮堤,即范公堤也。
漣水縣,西北三里,即沭陽縣之沭水分流也。在沭陽者曰南漣,在縣境者曰北漣,又有西漣、中漣、東漣之名。中漣闊八十丈,北通官河,南通市河。其上流曰西漣,下流曰東漣,皆闊三十餘丈,自城東入淮謂之漣口。《漢志》:「淮浦縣有遊水,北入海。」《水經注》:「淮水自淮陰又東至淮浦縣,枝分為遊水,北至句縣與沭水合。」蓋即漣水矣。蕭齊建元四年,魏人南侵,分遣元泰等一軍出漣口。杜佑曰:「漣水縣有漣口渡。」今黃河南注,漣水入於黃河。萬曆三十六年,水漲,徙去民居,作壩相隔,漣水雖仍入河,離縣東漣口已十五里,謂之塹上。
官河,縣北三十里。一名漕河。《唐會要》:垂拱四年,開泗州漣水縣新漕渠,以通海、沂、密等州,南入於淮。宋元符初,工部言:「淮南開修楚州支家河,導漣水與淮通。」賜名通漣河,即此河也。今自西漣南通中漣,至縣東北百里,接遏蠻等河,南入淮,北通海州諸鹽場,為商旅輳集之道。一帆河,在縣東北五十里,南接東漣,北通海縣東北遏蠻、白陽等河,凡十餘道,皆西接官河,東入一帆河,以達於海。
支家河,在縣西十五里。其上流為縣西北七十里之古寨河,徑縣西北十五里,為成子河。又南為支家河,南入於淮。《志》云:支家河西有古月城,去縣二十五里。又大義河,在縣西北五十里。又西北二十里為小義河,自沭陽縣桑墟湖導流,東南達於漣水。
碩項湖,縣西北百二十里,湖東西四十里,南北八十里,與海州沭陽,贛榆接境,亦曰太湖,又謂之石湖,一名碩灌湖。其西接桑墟湖,為漣水之上源。○傳湖,在縣東北八十里,袤十里,廣六里。又龍潭在縣治東南,南臨長淮為堰以瀦水,本名澳河,城中市河流入焉。
海,在縣東北百餘里。縣境之水,皆匯於此。《志》云:縣東迤北有五港、灌口諸處。向為黃河委流達海之道,迂曲周回,幾二百餘里,深闊不及正流十分之一。
白頭關,縣東北百里。《輿程記》:繇縣東北三十里至金城鎮,又四十里為對江口,又三十里為白頭關,繇陸路趣海州之道也。○雲梯關,在縣東北,《輿程記》:自縣東水道抵雲梯關,凡二百四十里,與海州接界。今詳見海州。又老鸛亭,在金城鎮東北六十里,自縣境趣山東登、萊之道也。
長樂鎮,在縣東北百里,有巡司戍守。又魚場口鎮,在縣東北百三十里。又有壩上巡司,在縣治東南,即漣水壩也,為淮濱之津要。
桃源縣,府西北百二十里,西北至宿遷縣九十里。南至泗州百九十里。本宿遷縣之桃園鎮。金興定初,置淮濱縣,屬泗州,尋廢。元復置桃園縣,屬淮安路。後訛「園」為「源」。今土城周三里,編戶四十三里。
古城,縣西北六十里。《志》云:晉石崇鎮下邳時築此城,今為古城驛。嘉靖四十五年,改巡司。又靈城,在縣北二十里,相傳楚靈王所築,城南二里有章華臺故址雲。
馬廠坡,在縣東黃河南岸。明隆慶四年,大河決於此。萬曆中,因岡築堤,以防潰決。《河防攷》:「馬廠坡地勢平漫,黃水漲,則從此入淮而淮淤,淮水漲,則從此分入河而清口溺,築橫堤於此,所以障黃淮之浸淫也。」
黃河,在縣城北。其西北三十里曰崔鎮口,有崔鎮渡,河嘗決於此。崔鎮而東二十里曰徐升口,又東二十里曰季泰口,又東二十里即三汊鎮口,東去清河縣三十里。萬曆六年,河臣潘季馴築滾水石壩於崔鎮一帶,以防大河之潰溢,皆在河北岸。
崇河縣,北四十里。上有崇河橋。相傳晉石崇嘗立倉於此,因開河以通舟楫,西自宿遷縣界,接倉基諸湖之水,東入沭陽縣界,下流註於漣水。
杜村湖,縣東南三十里。又五里為大莊湖,黃河餘流所匯也,水漲則南通淮河。
白洋河,鎮縣西六十里,有白洋河渡,與宿遷縣接界。又縣北八十里有赤鯉湖鎮。三汊鎮,在縣東三十里,與清河縣接界,有三汊巡司。又縣東十里有張泗沖鎮。桃源驛,在縣北四十里,與崇河橋相近,陸道所必經也。
沭陽縣,府北百七十里,西南至桃源縣百二十里,東北至海州百六十里,西北至山東郯城縣百六十里。漢東海郡厚丘縣地。劉宋於此置潼縣,屬北下邳郡。齊屬北東海郡。梁置潼陽郡。東魏改為沭陽郡,兼置懷文縣。後周改縣曰沭陽。隋初郡廢,縣屬海州。唐因之。總章初,改屬泗州,後復屬海州。宋因之。南渡後,沒於金。尋復得之,仍屬海州。明改今屬。今土城周四里,編戶六十七里。
潼縣城,縣南六里。劉宋置縣治此。又有下城廢縣,在縣南三里。魏收《志》:「魏武定七年,置下城縣,屬沭陽郡。是也。高齊仍屬沭陽郡。陳大建五年,吳明徹等伐齊,至淮南,齊沭陽郡棄城走,遂省下城入懷文。後周又改懷文曰沭陽縣。隋唐因之。五代周廣順二年,慕容彥超以兗州叛歸南唐,唐援軍至下邳,周遣軍拒之,唐兵退屯沭陽,徐州將張令彬進擊,大敗唐兵,即今縣也。俗名潼縣城曰舊縣城。嘗置僮陽驛,今革。
厚丘城,縣北四十六里。漢縣,屬東海郡。晉因之。劉宋省。後魏置戍守於此。齊建武二年,魏人攻義陽,詔青、冀二州出軍攻魏,以分兵勢,軍主桑系祖攻魏建陵、驛馬、厚江三城,皆拔之,因仍置厚丘縣,屬北東海郡。魏廢。唐武德四年,復置厚丘縣,屬海州。八年,省入沭陽縣。驛馬城,或曰在厚丘北,亦魏置戍處。
建陵城,在縣西北。古郯國地,亦曰中城,後屬魯。《左傳》成九年:「城中城。」杜預曰:「厚丘縣西南有中城。」是也。漢置建陵縣於此,屬東海郡。景帝時,封衛綰為侯邑。又宣帝封魯孝王子遂於此。後漢縣省。後魏復置建陵縣,有建陵山,郯郡治焉。齊建武二年,拔魏建陵城。又梁普通五年,裴邃等攻魏,克建陵城,是也。後周廢。
陰平城,縣西北四十里。漢縣,屬東海郡,成帝封楚孝王子回為侯邑。後漢仍屬東海郡。晉廢。章懷太子賢曰:「故城在承縣西南。」蓋其地與山東嶧縣接境。○平曲城,在縣東北。漢縣,屬東海郡,宣帝封廣陵厲王子曾為侯邑。後漢省。
建陵山,縣西北百里,與山東郯城縣接境。山南北長而東西狹,上多陵阜,漢因以名。縣又有荻丘山,在縣西八十里。○韓山,在縣東北五十里,相傳韓信為楚王時,曾講武於此,因名。
沭水,在縣治東南。《水經注》:「沭水出瑯邪東縣西北大弁山。」是也。今自山東沂水縣,流經莒州,入沂州界,又東南經郯城縣,合馬脊固諸澗水,流至縣境,又東入於桑墟湖。《志》云:沭水至縣,分為五道,一入漣水,一入桑墟湖,三入太湖,太湖即碩項湖也。蕭梁時,土人張高等於縣北鑿河,引水溉田二百餘頃,俗呼紅花水。又宋沈適為沭陽簿,疏沭水為百渠九堰,得上田七千頃。
碩項湖縣東八十里。亦曰太湖,與安東縣接境。東南各有小河,下達於淮。又桑墟湖,在碩項湖西北,入海州境內。
曲沭戍,在縣西北。《水經注》:「沭水過建陵縣故城東,又南經建陵山西,魏立大堰,遏水西流,兩瀆之會,置城防之,曰曲沭戍。」梁普通五年,裴邃等克魏建陵城,又克曲沭戍。蓋曲沭在建陵之西也。
洪溝鎮,縣西六十里,又西六十里而達宿遷縣。○桑墟鎮,在縣北四十里,以近桑墟湖而名。又縣東四十里有柳莊鎮。皆往來要地也。
新興營,縣西北二十里,又縣西北十里有西營。元至正間,沂州守將王信所築以禦寇。又黑軍營,在縣西十五里,縣南十里為東營,則董搏霄所築也。○黃軍營,在縣西南五里,縣東南十五里有南營,東十五里有浮營。《志》云:元至元中,達如真所築。
附見:
淮安衛,在府城內,洪武初建。又大河衛,在府北新城內,洪武初建,又有鹽城守禦千戶所,在縣城內。洪武末建,屬高郵衛。
海州
[編輯]海州,府北三百七十里。東至海岸二十八里,西南至鳳陽府泗州五百四十里,西至徐州四百八十里,西北至山東沂州二百二十里,北至山東莒州四百七十二里。
古徐州地,春秋時郯子國,後為魯之東境。秦屬薛郡,後分為郯郡。漢為東海郡。後漢及晉因之。劉宋泰始中,僑置青、冀二州治鬱洲。於此。齊、梁置南北二青州治懷仁。東魏改州為海州治龍沮。隋初仍曰海州始治朐山。大業初,又改為東海郡。唐復曰海州。天寶初,亦曰東海郡。乾元初,復為海州。宋因之亦曰東海郡。南渡後,沒於金。紹興七年,收復。隆興初,復割以畀金。嘉定十二年復。寶慶末,為李全所據。紹定四年,全死又復。端平二年,州徙治東海縣。淳祐十一年,全子璮據州,治朐山。景定二年,璮降,改置西海州,而海州仍治東海縣,尋復以西海州為海州。元曰海州路,又改為海寧府,尋降為海寧州,隸淮安路。明初復為海州,以州治朐山縣省入編戶九十三里,領縣一。今仍之。
州阻海連山,為南北襟要。六朝時,置重鎮於此,以掣肘索頭南寇之鋒。隋平江南,分道朐山,捷出三吳,而東南遂無堅壘。宋魏勝取海州,而山東響應,及群盜李全據之,南窺浙右,北擾青、齊,江淮之間,幾於困弊。蓋水陸交通,可左可右,用兵之際,未始非形勝所關也。王應麟曰:「海、泗者,東南之藩蔽,得泗可以取淮北,得海可以收山東。」
朐山廢縣,今州治。秦曰朐縣,屬薛郡。漢屬東海郡。後漢建武五年,董憲等自郯走,保朐,吳漢進圍朐,尋破斬之。晉仍屬東海郡。宋初因之,尋廢。蕭齊建元二年,角城降魏,魏遣將郎大檀出朐城應之,即故朐縣也。亦曰朐山。是年,魏將拓跋嘉帥眾十萬圍朐山,朐山戍主玄元度嬰城固守,魏人敗卻。四年,以青州移鎮朐山,又東莞、瑯邪二郡,俱僑治焉,後沒於魏。梁天監五年,青、冀二州刺史桓和克魏朐山城。十年,瑯邪民萬壽殺東莞、瑯邪二郡太守劉晰,據朐山,召魏軍,魏徐州刺史盧昶遣兵據之。詔馬仙卑圍朐山,青、冀二州刺史張稷權頓六里,以督饋運。魏將胡文驥以朐山降。《梁書》:「時改郡曰瑯邪,縣曰招遠。侯景之亂,沒於東魏,復曰朐縣,仍屬瑯邪郡。」陳大建五年,伐齊,別將劉桃枝克朐山城。尋屬後周,亦曰朐山縣,兼置朐山郡治焉。隋為海州治。唐宋因之。明初省。《城邑攷》:州城,梁天監中馬仙僊琕築。宋紹興中,魏勝復築之。寶祐中,李璮亦嘗修治。今有東西二城,洪武中,置守禦海州中千戶所在西城內,守禦東海中千戶所,在東城內。城周九里有奇。《續通典》:漢朐縣故城,在今州西南九十里。
東海廢縣,州東十九里。漢贛榆縣地,即鬱洲山也。劉宋泰始二年,僑置青、冀二州於此,累石為城,高八九尺,四面環海,虛置郡縣,荒民無幾。七年,立東海縣,屬東海郡。《宋志》:明帝於鬱洲僑立青州及齊郡、北海郡。泰始七年,又割贛榆立鬱縣。蕭齊時,鬱洲為齊郡治。建元初,徙北海郡治齊郡故城,改鬱洲為都昌,而分置廣饒縣。梁仍為北海郡。東魏武定七年,改東海郡治贛榆,仍領廣饒縣。陳大建五年,吳明徹等伐齊,東海來降。隋初廢郡及東海縣。仁壽初,復改廣饒曰東海,屬海州,唐武德四年,置環州。八年,州廢,仍屬海州。又廢青山、石城、贛榆等縣入焉。元和十四年,楚州刺史李聽攻平盧叛帥李師道,克東海、朐山、懷仁等縣,宋仍屬海州。端平二年,徙海州治此,尋復故。《城邑記》:「東海故城有大小二城,賈似道獻捷時,通為一城,西南控海,東北抵山,周圍十三里,皆砌以石。」元至元二十年,省縣入朐山。向有東海巡司戍守。嘉靖十六年,改置巡司於新壩。
海西廢縣,州南百二十里。漢東海郡屬縣,武帝封李廣利為侯邑。後漢屬廣陵郡。建安初,先主保廣陵,與袁術戰敗,屯於海西。即此。晉縣廢。宋泰始七年,置鬱縣,立西海郡。齊建元二年,魏分軍南侵,遣將白吐頭等出西海,元泰等出連口。永明中,改鬱縣為都昌。後魏改為安流。魏收《志》:「武定七年,分襄賁縣地置海西縣,屬海安郡。」梁承聖末,吳明徹圍海西,不克,引還,即此。後周並入朐山。連口即漣口,見安東縣。
懷仁廢縣,州北八十里。漢贛榆縣地。宋為艾塘戍。泰始三年,垣崇祖戍朐山,魏人來襲,戍者皆下船欲走,崇祖紿之曰:「艾塘義人已得破賊。」謂此也。魏於其地置黃郭戊。齊建武四年,黃曇紛以萬餘人攻魏南青州黃郭戍,為戍主崔僧淵所敗,舉軍皆沒,梁得其地,置南北二青州於此。太清三年,北青州刺史王奉伯舉州附魏。胡氏云:「梁大通二年,魏北青州刺史元世儁以州來降。」魏北青州治東陽,去梁境甚遠。蓋世儁以懷仁之地來降耳。東魏武定七年,又改置義塘郡及義塘、懷仁等縣,尋並義塘縣入懷仁。隋初廢郡屬海州。唐因之。元和十五年,楚州刺史李聽討李師道,克懷仁等縣。是也。南唐又移縣治贛榆城,而故城遂廢。
龍沮城,州西六十里。《城冢記》:「楚將龍且所築也,韓信下齊,項羽遣且築壘,大小凡二。」劉宋泰豫初,以垣崇祖行徐州事,戍龍沮。蕭梁置龍沮縣,兼置東彭城郡。後魏因之,並移海州治龍沮城。高齊時廢。唐武德四年,亦置龍沮縣,屬海州。八年廢。今為龍沮鎮。魏收《志》龍沮縣有即丘城,蓋與山東沂州接界。
青山城,州東北六十里青山之麓。唐武德四年,置青山縣,屬環州,八年廢。《寰宇記》:「青山之陰,有漢贛榆縣故城。」○鐘離昧城,《郡國志》:「在州東南百里伊盧鄉。」《史記》:「項王亡將鐘離昧家伊盧。」是也。城旁有羽泉,相傳為舜殛鯀處,《一統志》云:「州西八十三里,又有東安廢縣。」東安,漢城陽國屬縣,後漢屬瑯邪,在今山東沂水縣,或南北朝時僑置於此。
朐山,州南四里。上有雙峰如削,俗呼馬耳峰,旁有龍潭,水甚清冽。秦始皇三十五年東巡,立石東海上朐界中,以為東門闕。蓋在此。後漢和平二年,朐山崩。宋泰始三年,薛安都以彭城降魏,垣崇祖將部曲奔朐山,據之。朐山瀕海孤危,崇祖浮舟山側,為備。自是每置戍於此。其東北嶺曰石棚山,有巨石覆壓巖上如棚,因名,嶺甚高峻。又州西二里有謝祿山。祿,東海人,赤眉將也,嘗屯兵於此,因名。
鬱洲山,州東北十九里。海中有大洲,周圍數百里,謂之鬱洲,亦曰郁州,《山海經》所謂『郁山在海中』者也。晉隆安五年,孫恩襲建康,不克,浮海北走郁洲,將軍高雅之禦之,為恩所執,既而劉裕破走之。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人南寇,進逼彭城,時江夏王義恭督兵彭城,甚懼,長史何勖議席捲奔郁洲,不果。泰始三年,魏人圍青州刺史明僧嵩於東陽,劉懷珍自山陽浮海赴救,至東海,聞僧嵩已敗,保東萊,懷珍進據朐城,眾懼,欲保郁洲,懷珍不可而止,自是青、冀二州皆僑治焉。七年,垣崇祖保郁洲,自洲將數百人入魏境七百里,據蒙山。齊初亦為青州治。《齊志》:「鬱洲有田疇魚鹽之利。」宋劉明善為青州刺史,以海中易固,不峻城雉,乃聚石為之,高可八九尺,後為齊郡治。永明初,徙齊郡治瓜步,以北海郡治焉。梁復為青、冀二州治,天監十二年,鬱洲近魏境,民多私與魏人交市,先一年,朐山外叛,鬱洲亦陰與魏通,朐山平,心不自安,其民徐道用等遂作亂,夜襲州城,殺青冀二州刺史張稷降魏,魏遣兵赴之,遊肇諫曰:「朐山濱海,卑濕難居,鬱洲又在海中,得之無用,於敵要近,不當勞軍旅,費饋運以爭之。」不聽。既而梁北兗州刺史康絢遣兵進討,復取鬱洲。自隋以後,皆為東海縣治。《通典》:「郁洲即田橫所保。東魏武定中,置臨海鎮於此。」其山亦名郁鬱山,又名蒼梧山。山有九峰,俗傳自蒼梧飛來也。東陽,今見山東益都縣。蒙山,今見山東費縣。
巨平山,州北三十里。一名繇吾峰。南接東海,北抵虛溝,中有龍潭,其南嶺上有呂母固。高二里,即王莽時,瑯邪海曲呂母招亡命數千,殺縣令,還保海島處也。山之東嶺曰棲雲山。海曲,見山東莒州日照縣。○馬嶺山,在州西百五十里,與山東沂州接界。
盧石山,州東南六十里。山多黑石,因名。相傳韓信為楚王,鎮於三盧。宋張耒云:「三盧者,盧石山、伊盧山、句盧山也。」伊盧山在州東南八十二里,近伊盧鄉,一名大伊萊山。句盧山在州東南百二十里。○古城山,在州東五里,《地理新書》以為海州故城也,基址猶存,宋時戍守其上。一名孔望山,相傳孔子問官於郯子,嘗登此望海。
小鬲山,州東北六十里。孤峰特秀,三面壁立,俯臨深溪,惟東隅可通人行。其上累石為城,亦謂之田橫固。又有平山,在州東北百里,其相去十五里曰嚶遊山,周回浮海中,群鳥多翔集於此,元時海運所經。○蠣山,在州東南百裏海中,四面平坦,潮生則沒其半,山多蠣,因名。又州南百里有大、小伊山,南北相距約二十里。又東、西二陬山,亦在州東南百里,一在海隅,一在海中,東西相對,皆濱海守望處也。
海,州東二十八里。南接朐山,北接贛榆,西趣州城,往來渡處廣二十餘里。《寰宇記》:「州渡海處名黑風渡,七月渡者多覆溺之患,餘月則否。」州東有捍海堰。《南兗州記》:「堰有二,一在東海城東北三里,西南接鬱洲山,東北至巨平山,長三十九里。隋開皇十五年,縣令元曖造,外以捍潮,內以儲水,大獲灌溉之利。一在城北三里,南接謝祿山,北至石城山,長六十三里,高五尺。開皇九年,縣令張孝徵造。亦名東、西堰。」
桑墟湖,州西南九十里。與沭陽縣接界。上接沭河,下流入海。又碩項湖,在州南百四十里,與桑墟湖相接,安東、沭陽境內之水,皆蓄泄於此,謂之太湖。又有龍溝湖,源出太湖,東入官河,在州南百三十里。
薔薇河,州治西一里。東北通海,西北通贛榆,南通新壩,直抵淮陰,內接市河入州城,先時漕運繇此入淮,北場鹽課亦從此達安東。後以潮汐往來,旋浚旋塞。《志》云:河源出州西北百里之羽山,過州北八里獨樹浦,達石湫河,其石湫河在州南二十里。舊時州境之水,多匯於此以達海雲。○臨洪河,在州北十里。自贛榆縣流入境,州南二十里有銀山,下為銀山壩,臨洪水流至此,接於石湫河。
漣河,在州西南。上引沂沭及桑虛湖之水,經石湫鎮及縣東南三十里之黑土灣渡入海。又有景濟河,在州東南二十里,為運鹽通道。官河,在州西十里,即唐垂拱中所開漕河,自沂密達州至漣水縣入淮者也。後廢。《志》云:今州南四十里有新壩,西障沂、沭,東捍海潮,導漣河之水,達於官河,東南流接安東縣之支家河。又有房山河,在州西南六十里房山鎮,源自馬嶺山,流入官河。又有一帆河,在州東南八十里,自官河分流,至伊盧山,南達安東縣。
於公浦,州北十里,產鹽,以漢於公為名。自此而北有白溝等十餘浦,皆通潮汐,居民以煎鹽為業。又徐瀆浦,在州東北四十餘里,上接巨平諸山之水入海,有徐瀆浦場。又宿城浦,在州東北七十里,四面俱山,舟楫遇風,則宿於此。
石闥堰,在州西南,或曰:即石湫河上遊也。宋天禧四年,淮南勸農使王貫之導海州石闥堰水入漣水軍以溉田。紹興中,金人攻海州,先遣一軍自州西南斷城中餉道,魏勝拒之於石闥堰,金人敗退。沙堰,在州城東北。宋紹興三十一年,金人圍海州,魏勝拒之於北關,金人從間道度河趣關,後勝斂兵入城,金人慾越沙堰,圜城為營,勝據堰拒之,金人敗退。今與石闥堰俱堙廢。又十三陂皆在州境,《唐志》:「海州有陂十三,蓄水溉田,皆貞觀以來所築。」今俱廢。《志》云:州西十里又有韓信堰,相傳信為楚王時,以地沘下,乃立此堰,今為大路。
永安堤,州東二十里。北接山,南環郭,長亙七里。唐開元十四年,海潮暴漲,百姓漂溺,刺史杜令昭築堤障之,民獲其利。楊口堤,在州南東,自板浦西抵漣河,為南北要地。萬曆中,海潮浸漫,行旅艱阻,知州楊鳳築堤十五里,商旅稱便。又西接劉公堤,長亦十五里,知州劉夢松所增築也。
北關,州北五里。或云:南宋時築此,據險戍守,以保障州城。紹興末,魏勝敗金人於北關,是也。自此而北六十里為安東衛,即山東境內矣。
雲梯關,在州東南海岸,有軍戍守。《輿程記》:「繇虛溝營飄海百八十里,至高公垛。又一百二十里,達雲梯關,又百八十里,達安東縣之六套,又六十里,至安東縣,此繇山東膠州達淮安之海道也。」
虛溝營,在州東北。《輿程記》:「州東北六十里至塔兒灣,又北三十里為南城,又北三十里為大村,又東北三十里即虛溝營也。又三十里渡海島,為海州北出山東之水道。」○大營,在州西五里,《志》云:蒙古阿魯攻圍海州時所築。
石湫鎮,州南二十里,舊有石湫堰。宋紹興三十一年,金人圍海州,張子蓋自鎮江赴援,至楚州,先趣漣水,擇便道以進,至石湫堰,擊敗敵兵,是也。今鎮東北有九洪橋,即舊時堰水處。○新壩鎮,在州南四十里,新壩置於此。今為往來沖要。
板浦鎮,州東南四十里有板浦,堰壩以運鹽。河隨海潮註泄,易於澱淤,乃設堰壩,以北障海潮,南蓄河流,鹽場在焉,為商賈輻湊之所。《輿程記》:「自板浦渡海口至州城道五十里。」○臨洪鎮,在州北十里,有臨洪鹽場。又筦瀆浦鎮,在州東南百四十里,有筦瀆鹽場。
新橋,在州北。宋紹興末,魏勝復海州,金人來爭,軍於州北二十里之新橋,勝擊敗之,繼復益兵來圍,李寶以舟師繇海道赴援,與勝敗金人於北關,是也。今廢。○高橋,在州西九十里,有高橋巡司。又興國莊,在州西七十里,今置驛於此。州南百二十里又有惠澤巡司,司南七里即龍溝湖也。
贛榆縣,州北百二十里,西至山東沂州百八十里,北至山東日照縣百六十里。漢縣,屬瑯邪郡。後漢屬東海郡。魏省。晉復置。宋因之。齊屬北海郡。後魏仍屬東海郡。後周縣廢。唐武德四年,復置贛榆縣。八年,省入東海縣。南唐改置懷仁縣於此。宋因之。乾道三年,金人改曰贛榆。金亡,宋以縣寄治東海軍,後復廢。元仍置縣,屬海寧州。今城周四里,編戶五十六里。
贛榆城,在今縣東南,漢縣治此。宋白曰:「懷仁縣東北三十里,有漢贛榆城,一名鹽倉城。今縣城,唐初所置也。」《城邑攷》:「隋末臧君相據海州築城,取故贛榆為名,在今縣西二十里。」近《志》:縣北三十里有鹽倉城,又北三十里有舊贛榆城。恐誤。
紀鄣城,縣北七十五里。《春秋》昭十九年:「齊伐莒,莒子奔紀鄣,齊師入紀。」杜預曰:「贛榆東北有紀城,即紀鄣也。」南北朝時為戍守處。蕭齊建武二年,青冀二州刺史王洪範遣軍主崔延襲魏紀城,克之。《城邑攷》:「紀城周一里餘,近海。」
祝其城,縣西五十里。漢縣,屬東海郡。後漢因之。晉仍屬東海郡,後廢。唐武德四年,復置祝其縣,屬海州。八年,廢。或曰:祝其即春秋時魯地。《左傳》定十年:「公會齊侯於祝其,實夾谷。」即此雲。○虎坑城,在縣西北,南北朝時置戍處也。蕭齊建武二年,魏人攻義陽、鐘離,詔青冀二州刺史張沖出軍攻魏,以分其勢,沖分遣軍主杜僧護攻魏虎坑、馮時、即丘,拔之。三城蓋相近。即丘,今見山東沂州。
武陵城,縣南五十九里。蕭梁時,僑置齊郡於此。東魏武定七年,改置武陵郡,領上鮮、洛要二縣。魏收《志》:「梁置高密縣,魏改曰洛要,其地有武陵城,因改置武陵郡是也。」後齊郡廢,《寰宇記》:「縣南五十里有沂州城,宋泰始中,僑置沂州於此。」按:宋末嘗置沂州。又云:「縣西十五里有莒城,即古莒國。」皆傳訛矣。○艾不城,在縣東南。相傳田橫避難,漢使艾不追橫,因築此城。晉時嘗移贛榆縣理此。《寰宇記》:艾不城在東海縣北二十四里。
利城故城,縣西六十里。漢縣,屬東海郡。後漢因之。建安三年,曹操嘗析置利城郡。魏廢。晉仍屬東海郡,後廢。唐初復置,尋省入懷仁縣。又歸義城,在縣北二十四里,魏收《志》:「武定七年,置歸義縣,屬義塘郡。」是也。後齊因之。後周並入懷仁縣。
羽山,縣西北八十里。高四里,周回八里,相傳舜殛鯀處。《禹貢》:「羽畎夏翟。」曾氏註:「羽山之谷,雉具五色,山因以羽名,下有羽淵。」《志》云:山西北至沂州亦八十里,蓋接界處也。又有分水嶺,在縣北七十里。自嶺而北,至日照縣九十里,蓋與日照縣分界。今置遞運所於此。○夾谷山,《寰宇記》:「在縣西三十八里,即孔子相定公會齊侯處。」
攔頭山,縣東北七十里。有石攔際海,可遮洪濤,因名。其並峙者,曰阿夜山,山臨海,霧氣嘗昏如夜,因名,亦接日照縣界。○懷仁山,在縣北四十里,昔以此名縣。又有末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志》云:西北之山,山至此而盡,因名。
劍水,縣西南七十里。《志》云:源出沂州界三嶢山,即弱馬溝也,東流入縣界,又有堯水,同源東註,合流入海。腰帶河,在城南。《志》云:源亦出沂州,環繞縣城,東流入海。又有臨洪河,在縣南六十里,流入海州境。
海,縣東十五里。北接山東,東通大洋,汪洋回繞,島嶼參差,稱為易守而難犯雲。
荻水鎮,縣東北七十里。有荻水,源出莒州,東流入海。五代漢乾祐二年,密州刺史王萬敢擊南唐荻水鎮,大掠而還。今有荻水鎮巡司。又有臨洪鎮巡司,在縣南六十里。
洛要鎮,縣東南六十里,後魏洛要縣蓋置於此。○上莊驛,在縣南七十里。又縣北八十里為王坊驛,自海州北出山東之通道也。又中岡遞運所,在縣北二十里。
邳州
[編輯]邳州,府西北四百五十里。西至徐州百八十里,北至山東沂州二百八十里,東北至海州三百五十里。
古徐州地。夏為邳國。春秋時為薛國地。戰國為齊地。秦屬薛郡。漢屬東海郡。東漢永平中,改臨淮郡為下邳國,治於此。晉因之。宋、齊俱為下邳郡。後魏因之。孝昌初,置東徐州梁中大通五年得之,改為武州。後周曰邳州。隋初,廢下邳郡。大業初,廢州,復為下邳郡移治宿豫縣。唐初,仍曰邳州仍治下邳。貞觀初,州廢,改屬泗州。元和中,改屬徐州。宋太平興國七年,置淮陽軍。金復曰邳州。元因之,屬歸德府。明初,改今屬,以州治下邳縣省入編戶四十七里,領縣二。今仍之。
州北控齊、魯,南蔽江淮,水陸交通,實為沖要。春秋時,謂之淮北地。《戰國策》:蘇代謂齊王:「有淮北,則楚之東國危。」蓋淮南襟要,恆在上遊也。漢室紛更,徐、淮最為多事。曹操得之,遂以控扼東南。及晉室之衰,縱橫馳逐,下邳幾無寧歲。劉裕之平南燕也,帥舟師自淮入泗,至下邳,留船艦步進。及盧循逼建康,裕還至下邳,以船載輜重,自帥精銳,步歸建康,則下邳實水陸之沖矣。故後魏尉元亦云:「宋人向彭城,必繇清泗過宿預,歷下邳,趣青州,亦繇下邳沂水經東安。此數者皆宋人用師之要。今若先定下邳,平宿預,鎮淮陽,戍東安見山東沂水縣,則青、冀諸鎮時冀州治歷城,可不攻而克。」蓋爭淮北,必爭下邳也。歷梁、陳之季,下邳嘗為戰場。後周取邳、徐以臨淮南,朱溫爭邳、徐以阻行密唐光化二年,楊行密攻徐州,不克,引還,汴人追之,及於下邳,殺千餘人,亦其證也。蓋南北爭雄,得失之機,常視淮、泗,下邳豈非必爭之地歟?
下邳城,州治東,古邳國也。《左傳》昭元年:「趙文子曰:『商有姺、邳。』」此即邳國矣。應劭曰:「邳在薛,後徙此,故曰下邳。」薛瓚曰:「有上邳,故云下。」《春秋》定元年傳云:「薛祖奚仲遷於邳。」或以自北遷此,故謂之下邳。秦置下邳縣,屬薛郡。二世二年,項梁西渡淮,軍下邳,是也。漢初封韓信為楚王,都下邳,後為縣,屬東海郡。後漢建武四年,董憲等保下邳,既而去下邳,還蘭陵。五年,帝徇彭城、下邳。永平十五年,東巡,耕於下邳。十七年,改置下邳國於此。建安初,先主為徐州牧,屯下邳,呂布襲取之。三年,曹操破斬布於下邳。四年,先主取徐州,留關羽守下邳,尋為操所敗。魏晉皆為下邳國,嘗為重鎮。晉永興二年,瑯邪王睿監徐州軍事,留守下邳。大寧中,沒於石勒。永和五年收復。太元三年沒於苻堅,堅使揚州刺史戍焉。九年,謝玄取下邳,秦人遂棄彭城,玄進據之。義熙五年,劉裕伐南燕,自下邳步進。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燾南寇,分遣拓跋那自青州趣下邳,泰始二年下邳,為魏所取。梁天監五年,張惠紹攻下邳,不克,還軍宿預。魏孝昌初,置東徐州於此。永熙二年降梁,梁置武州,改下邳曰歸政縣。太清二年又降於東魏,復曰東徐州。陳大建六年,復得之。十一年,為周所取,亦曰下邳郡,兼置邳州。隋郡廢州存,大業初,復置郡於宿豫縣,下邳縣屬焉。唐初置州,尋復為下邳縣。宋置淮陽軍。金元皆為州治。明初省。《宋武北征記》:「下邳城,凡三重,大城周十二里半,其南門曰白門。中城周四里,呂布所築,南臨白門。」漢建安三年,廣陵太守陳登為曹操先驅,至下邳,攻城,呂布拒之,操引泗、沂二水灌城,擒布,斬之。白門樓下又有小城,累甓堅峻,周二里許,相傳石崇所築。州城西又有一小城,周三百四十步,相傳亦崇所築也。宋嘉定十六年,李全欲攻金邳州,州四面阻水,不能進而還。蓋州嘗恃水為險雲。《志》云:今州東三里有土城故址,即下邳舊城。今城金人所置,明初修築,周五里有奇。
武原城,在州西北八十里。漢縣,屬楚國。後漢屬彭城國。晉因之。宋初廢。泰始二年,薛安都以彭城降魏,宋將張永等進軍,逼彭城,軍於下磕,分遣別將王穆之守輜重於武原,為魏將尉元所破,即故縣也。魏仍為武原縣,屬下邳郡。東魏武定八年,復置武原郡治焉。後周郡縣俱廢。下磕,見徐州。
良城,州北六十里。春秋時邾地。昭十三年,晉侯將會吳子於良,水道不可,吳子辭,乃還。哀十五年,楚伐吳,陳侯使公孫貞子吊焉,及良而卒。《史記》:「越王無強謂齊威王使者曰:『願齊之試兵南陽、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常即良也。南陽,齊西境邑。漢置良成縣,屬東海郡。後漢屬下邳國。晉曰良城縣。宋仍屬下邳郡。後魏亦為良城縣。蕭梁嘗置武原郡於此。高齊及後周因之。隋郡廢,仍曰良城縣,屬下邳郡。唐屬邳州,貞觀初省。郯城,在州東北八十里,漢郯縣城也。《通典》:「下邳縣北有故郯縣。」《志》云:城在沂、武二水間。今見山東郯城縣。或雲在州北五十里,恐誤。
葛嶧山,州西北六里。古文以為即《禹貢》之嶧山,似誤。俗名距山,謂與沂水相距也。今亦見山東嶧縣。○半戈山,在州西三里,回繞州治,形如半戈。又羊山,在州西南六里,即睢寧縣之陽山也。昔在大河南岸,今河經山南,遂為州境。州西九里,又有青羊山。
艾山州,北百里,接山東沂州界。魏收《志》:「武定八年,置艾山縣,屬武原郡。」蓋以此山名也。縣旋廢。或以為沂水所出,誤。○憂路山,在州東北百四十里,峰巒峻險,行者崎嶇,因名。又磬石山,在州西南八十里。《禹貢》:「泗濱浮磬。」《志》以為此山所產石也。山北去泗水四十里,蓋洪水時近泗濱矣。
泗水,在州南二里。自山東泗水縣,流經徐州,又東入宿遷縣界,下流至清口合淮。今為大河經流。《志》云:州東南二十里有匙頭灣,在大河北岸,又有張林浦、沙坊諸處,俱掃灣要害也。又郭灣,亦在州東。又東近宿遷縣界,為直口、磨兒莊口、劉口,俱為險溜。又東則董家溝矣。今詳川瀆異同。
沂水,在城西一里。自山東沂州西南流經州北,分為二:一繞城北,西南流入泗。一繞城東,至城南,亦註於泗,謂之小沂水。水上有橋,張良遇黃石公處,所謂圯橋也。圯音夷,曹操攻下邳於此,壅沂、泗灌城。《元和志》:「下邳沂水一名長利池。」《邑志》:古圯橋在今州治東南,亦謂之圯上,今堙。
泇河在州西北九十里。源出山東嶧縣,合蛤、蟃、連汪諸湖,東會沂水,從周湖、柳湖,接州東之直河,又東南入宿遷縣境之黃郭湖、落馬湖,從董、陳二口,入於黃河。《河防攷》:「隆慶中,河臣翁大立議開泇河濟運,不果。萬曆三年,巡漕御史劉光國等,復請從沛縣夏鎮馬家橋,經州北葛墟嶺良城侯家灣入泇口河,至清河縣大河口入黃河,計五百三十里,以便漕。」議者謂泇口穿葛墟諸山,皆沙石不可鑿,南北大湖相連,不易堤,非計。乃止。二十一年,舒應龍挑徐州北境韓莊中心溝,鑿山劃石,通彭河水道入黃河,而泇口始辟。二十五年,劉東星因韓莊故道,鑿良城侯遷莊及挑萬莊,繇黃泥灣至宿遷之董家口,試行運,而泇脈始通。三十五年,李化龍復循舊跡,起自夏鎮,迄於直口,凡二百六十餘里,避黃河險者三百餘里,中間開李家港以避河淤,開王市田家口以避湖險,鑿郤山以展河渠,建良城臺莊、侯遷頓莊、丁廟萬莊、張莊、德勝等閘以節宣水利,而泇河之利始備。崇禎七年,漕臣揚一鵬復議浚之,上言云:「泇河上自沛縣李家港,下至直河口,計長二百六十里,今新挑之河,避彎取直,實二百四十里,宿遷至趙村約百二十里,趙村至嶧縣萬家莊約九十餘里,萬莊至夏鎮亦約九十里。自李家港至劉昌莊、全挑新河八里,建閘一座。劉昌莊至萬家莊,計長八十里,內除韓莊等處二十里六分舊渠外,全挑新河十六里,浚舊河四十四里四分,建閘一座。萬家莊至黃林莊,計長四十里,內浚舊河三十八里三分,全挑新河一里七分,建閘三座。黃林莊至直河出口,計長一百三十一里,內除梁家、紀家、田家集共七十里舊河深闊免挑,並王市東新河三十里派山東助挑外,實浚舊河四里五分,全挑新河二十六里,建閘三座。」自是東南之漕,皆取道於此。
直河,州東五里。《志》云:蒙、沂諸山之水,匯為沭纓湖,又分派而南,至州東南六十里,為直河口,入於泗河。萬曆十五年,濁流倒灌,河口遂塞,諸山水俱繇落馬湖經董家、陳家二溝出大河,議者謂築直堤於直河東岸,近北閻家集口,遏諸山水,不使東入落馬湖,直河口可不淤也。二十九年,分黃開泇之議定,運艘皆繇直河而達於泇河矣。
武河,州西北五十里。源自山東嶧縣馬旺山許家泉,流經州西北二十五里,匯為蛤湖。州西北二十里又有曼湖,亦武水所註也,引流五十里,繇乾溝口註於泗河。《志》云:州北百里有營河,自沂州流入境,註於武河。又城子河,在州西北五十里,自沂州蘆塘湖流註營河。洪河,在州東南三十里。又有曲呂河,在州東二十里,自壩頭入洪河,合直河而入泗河。
泇口鎮,州西北九十里,亦曰泇口集。又州北八十里有郭家莊。正統中,劉六等作亂,官軍敗之於泇口集,又敗之於郭家莊,是也。源雀鎮,在州東北。《金史》:「保大中,棄山東地,惟戍守邳州之源雀鎮,以拒蒙古。」蓋其地當山東沖要也。或曰:即故良城矣。
焦墟,在州東。宋泰始三年,沈攸之奉詔攻彭城,至焦墟,去下邳五十里,是也。又州境有高遷亭。後漢桓帝延熹中,以誅梁冀功,封尚書令周承為高遷亭侯。《十三州志》:「下邳有高遷鄉。」
直河鎮,州東南三十五里。《志》云:直河驛在州東南六十里。《會要》云:「嘉靖四十五年,改置直河巡司於此。又有新安驛,在州西四十里,嘉靖四十五年改巡司。皆濱大河。」余行鎮,在州北七十里,《志》云:其地有餘行省城,元末沂州將王信所築。
宿遷縣,州東南百二十里,東南至府城二百四十里,西南至鳳陽府虹縣百四十里,西北至山東郯城縣百八十里。春秋時,鐘吾子國也。《左傳》昭二十七年:「吳公子燭庸奔鐘吾。」又三十年,吳執鐘吾子,即此。秦為下相縣地。漢為蹂猶縣,屬臨淮郡。蹂、仇同。後漢縣省。東晉義熙中,置宿豫縣,屬淮陽郡。宋仍之。泰始中,沒於魏。魏置南徐州治焉。齊永元初,魏南徐州刺史沈陵帥宿豫之眾來奔,魏人因廢為鎮。梁天監中得之,改置東徐州。太清三年,東徐州刺史湛海珍降魏是也。東魏改置東楚州,仍曰宿豫郡。陳大建五年,伐齊,克之,改置北齊州,尋改安州。後周改曰泗州,仍置宿豫郡。隋初郡廢。大業初,又改泗州為下邳郡,仍治宿豫。唐初,復置泗州,治宿豫。開元二十三年,州移治臨淮,以宿豫屬之。寶應初,以代宗諱,改曰宿遷,尋隸徐州。五代因之。宋屬邳州。元初,省入邳州。至元十二年,復置,屬淮安軍。十五年,還屬邳州。縣故無城,今城周四里,編戶五十四里。
宿豫故城,在縣東南。杜佑曰:「故泗口也。」晉明帝大寧中,兗州刺史劉遐自彭城退屯泗口,即此。義熙初,始置城邑,其地東臨泗水,南近淮水,自後常為重鎮。義熙五年,南燕將慕容興宗等寇宿豫,拔之,大掠而去。宋泰始三年,魏將孔伯恭攻宿豫,宿豫戍將魯僧遵棄城走,自是沒於後魏。梁天監五年,張惠紹侵魏徐州,拔宿豫,執城主馬成龍,未幾,魏邢巒圍宿豫,敗梁兵於清南,惠紹棄城南走。七年,魏將成景雋殺宿豫戍主嚴仲賢以城來降,魏將楊椿將兵攻之,不克。普通六年,蕭綜以彭城降魏,魏乘勝取諸城戍,至宿豫而還。侯景作亂,為東魏所取。承聖三年,齊宿預民東方白額以城降梁,梁遣將杜僧明助之,齊將王球來攻,敗退。尋復入於齊。陳大建五年伐齊,魯廣達克南徐州,詔以廣達為北徐州刺史鎮其地。十一年,又為後周所陷。隋大業中,下邳郡治焉。唐廢郡,尋改縣曰宿遷。《志》云:春秋時,宋遷宿國之人於此,因名。歐陽忞曰:「晉元帝督運軍儲於此。以為邸閣,後因有宿預之名。」宋白曰:「故城在邳州東南百八十里。」近《志》在縣西五里,恐誤。
下相城,在縣西北七十里。秦置下相縣,項羽下相人也。漢亦為下相縣,屬臨淮郡。應劭曰:「相水出沛國,流至此,故曰下相。」後漢屬下邳國。曹操攻徐州,屠男女四十餘萬口於下相,泗水為之不流,即此。晉屬臨淮郡。後魏亦曰下相縣。孝昌三年,置盱眙郡。東魏武定八年,改臨清郡治此,尋廢。
角城,在縣東南百餘里。《宋志》作「甬城」。晉安帝義熙中,土斷,立為淮陽郡治。宋因之,常為重鎮。泰始二年,徐州刺史薛安都舉兵應晉安王子勛,詔以申令孫為徐州刺史,令孫進據淮陽,降於安都,既而魏將孔大恆攻淮陽,淮陽太守崔武仲焚城走。齊建元二年,角城戍主舉城降魏,魏遣將封延等出角城應之。三年,魏主寇淮陽,圍軍主成買於角城,買敗死。永明六年,角城戍將張蒲因大霧,乘船入清中采樵,潛納魏兵,戍主皇甫仲賢拒卻之。梁天監三年,角城戍主柴慶宗以城降魏,徐州刺史元鑒遣淮陽太守吳泰生將兵赴之。五年,將軍蕭炳擊魏徐州,圍淮陽,魏將趙怡等救淮陽,按魏將高閭云:「角城蕞爾,處在淮北,去淮陽十八里。」是角城與淮陽有二城也。東魏亦曰角城縣。魏收《志》:「武定七年,改梁臨清、天水、浮陽三縣置,仍為淮陽郡治。」高齊改為文城縣。周又曰臨清縣。隋省入淮陽縣。淮陽,今見泗州。○柵淵城,在縣西南。魏收《志》下邳郡有柵淵縣。武定八年,分宿豫縣,置屬下邳郡。陳大建六年,樊毅克齊下邳、高柵等六城。高柵,蓋即柵淵也。
淩城,縣東南五十里。漢縣,為泗水國治。後漢屬廣陵郡。晉屬下邳國,宋省。應劭曰:「淩水所出。」《水經注》:「水東流,徑縣城東,又東南入於淮,縣以此名。」○泗陽城,在縣東南八里。漢縣,屬泗水國。後漢省。或謂之魏陽城,蓋曹丕時所改。
司吾城,在縣西北。漢縣,屬東海郡。後漢屬下邳國。應劭曰:「古鐘吾國也。」晉屬臨淮郡,後省。梁普通五年,魏東海太守韋敬欣以司吾城來降,是也。今縣西北有司吾鄉。舊設鐘吾驛,在縣西南。
濟岷城,在縣北。東晉時,以蜀西、濟北流人,置濟岷郡。咸和三年,濟岷太守劉闓等殺下邳內史夏侯嘉,以下邳叛入後趙,郡尋廢。沈約《宋志》:「淮陽郡晉寧縣,本屬濟岷郡,宋改屬淮陽。」樊階城,在縣東。南北朝時,為戍守處。宋泰始三年,魏將孔伯恭造火車攻宿豫,沈攸之退保樊階城。齊建元三年,遣將桓康敗魏人於淮陽,進拔樊諧城,樊諧即樊階之訛也。又縣有高平城,漢臨淮郡屬縣也,後漢省。又漢武封欒大為樂通侯,表在高平。即韋昭曰:「在臨淮之高平。」
馬陵山,縣北二里。高十五丈,周十二里,陵阜如馬。其岡脈曰靈傑山,前阻運河。○峒峿山,在縣北七十里,上有石洞,泉流不竭。宋紹興中,首領張榮屯此,以拒金人。《志》云:縣西北七十里又有司鎮山,高五十丈,周十五里。又二十里有塔山,高數丈,周數裏,上有土城,相傳五代時郭彥威屯兵其上。
黃河,在縣南。又東南經廢陵城南,入桃源縣界,即泗水故流也,亦謂之清水。梁天監五年,將軍藍懷恭與魏將邢巒戰於睢口,敗績,巒進圍宿預,懷恭復於清南築城,巒等攻拔之。時張惠紹守宿預,遂棄城南走。
睢水,在縣東南十里。自睢寧縣流入境,俗謂之小河,至此合於黃河,謂之睢口,亦謂之睢清口,今亦曰小河口渡。宋泰始三年,沈攸之與魏人戰,敗績於此。今詳見大川睢水。
白洋河,縣東南三十五里。即小河之支流也,亦流入於大河。《河防攷》:「小河口之通塞,乃歸仁堤之關要也,而縣東北耿車、時兒灘一帶,上自高卓,下至時灘,皆應接築長堤,使睢水不得漫入於埠子等湖,則河口常通,而歸仁之防益固。」蓋歸仁堤所以束睢湖之水,並入於黃河。睢利,則臨、睢、宿三縣,皆無沮洳之患矣。
落馬湖,縣西北四十里。又西即黃塾湖。縣西二里有陳溝口,又西二十里曰董溝口,即落馬湖,南通大河之口也。繇湖口至邳州直河東岸馬頰口,可五十里,中有河可因者二十里,壅塞宜通者三十里。天啟中,議開新河於此,避磨兒莊、劉口等處七十里之險,自是運艘皆繇陳溝口達於泇河。崇禎八年,河臣劉榮嗣以落馬湖阻運,自宿遷至徐州開河註之,黃水遷徙,不可以舟,遂獲罪。
倉基湖,縣東南三十里。《寰宇記》:「湖周四十五里,舊為石崇積貯之所。」有閘曰石崇閘,其水導流為崇河,入桃源縣界。白鹿湖,在縣西南五十里,繇小河入泗。又有上泊水湖,在縣南三十里,繇武家溝入泗。《志》云:縣西北八十里,有諸葛湖,又侍丘湖,在縣東北五十里,水繇新溝口入泗,潘季馴曰:「侍丘與落馬湖相連,山東蒙、沂諸水,俱繇侍丘、落馬諸湖入於大河,湖外有馬陵諸山,蜿蜒環抱,為天然遙堤」雲。
孫溪渚,在縣東。胡氏曰:「在淮陽之北,清水之濱。」齊建元三年,魏人圍角城,不克而退,齊將李安民等追之,敗魏兵於孫溪渚。
峒峿鎮,在峒峿山下。五代漢乾祐初,南唐遣將皇甫暉出沂、泗,招納淮北群盜,漢徐州將成德欽敗之於峒峿鎮,唐兵引還,即此。或曰:即故司吾縣也。《志》云:縣東北百二十里有劉馬莊關,一作劉家莊,有巡司,又東北百八十里而至海州。
睢寧縣,州南六十里。西北至徐州二百里,西至宿州二百四十里,東南至泗州二百里。本宿遷縣地。金興定三年,以宿遷縣之古城置睢寧縣,屬泗州。元改屬邳州。今土城周三里餘,編戶二十六里。
新城,縣南五十里,相傳宋韓侂胄所築。
陽山,縣西北五十里。上有五層石臺,亦謂之羊山。萬曆中,潘季馴於羊山、龜山土山相接處,創築橫堤數十里,以防大河泛溢,是也。又有劉胡山,在縣西北七十二里。山周數裏,相傳昔有劉胡將軍屯此而名。
黃河,縣北五十里,與邳州接界。《志》云:縣西北七十里為馬家淺,東至邳州新安淺二十里,西接靈壁縣之雙溝,亦二十里。河南岸又有王家口、白浪淺等處,皆河防要地也。又黑山口,在馬家淺,西接徐州界,亦為大河東決之口。
睢水,在縣治北。自宿州靈壁縣流經此,又東北流四十里,引芹溝湖水入宿遷縣界。《志》云:芹溝湖在縣東十五里,周八里,流入睢河。
峰山湖,縣東北四十里,周十二里。萬曆中,河臣潘季馴築雙溝遙堤,恐河漲直至峰山湖,分流旁決,因築羊山橫堤以備之。又合湖,在縣西北七十里,一名葛湖,流合沂水,南入大河。
高作鎮,縣東十五里。又縣西三十里有子仙鎮,縣北六十里有本社鎮,縣西北六十里為新安鎮,皆居民商旅萃集之所也。
附見:
邳州衛在州治東南,洪武十三年建。
- 1219年 (提及)
- 1231年 (提及)
- 1235年 (提及)
- 1251年 (提及)
- 1261年 (提及)
- 506年 (提及)
- 549年 (提及)
- 621年 (提及)
- 1283年 (提及)
- 1537年 (提及)
- 528年 (提及)
- 401年 (提及)
- 450年 (提及)
- 513年 (提及)
- 595年 (提及)
- 1161年 (提及)
- 726年 (提及)
- 1167年 (提及)
- 198年 (提及)
- 982年 (提及)
- 899年 (提及)
- 72年 (提及)
- 378年 (提及)
- 533年 (提及)
- 548年 (提及)
- 1223年 (提及)
- 550年 (提及)
- 1575年 (提及)
- 1587年 (提及)
- 1566年 (提及)
- 735年 (提及)
- 1275年 (提及)
- 525年 (提及)
- 554年 (提及)
- 527年 (提及)
- 488年 (提及)
- 504年 (提及)
- 524年 (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