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五十八 陝西七 平涼府 下一卷▶

陝西七

[編輯]

平涼府,東至西安府州三百里,南至鳳翔府隴州二百八十里,西南至鞏昌府秦州三百四十五里,西北至寧夏中衛四百六十里,東北至慶陽府三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六百五十里,至江南江寧府三千二百八十里,至京師三千四百里。

禹貢》雍州地。春秋時屬秦。秦並天下,屬北地郡。漢置安定郡。後漢因之漢郡治高平。後漢移治臨涇。永初五年羌亂,郡寄治美陽。永建四年復舊。美陽,今見乾州武功縣,晉亦曰安定郡仍治臨涇。後魏爲安定、高平諸郡地。後周分屬涇、原二州。隋初因之。煬帝時,屬平涼、安定二郡。唐初亦屬涇州。天寶初,屬平涼、安定二郡。元和四年始置行渭州治此渭州,今鞏昌也。時陷於吐蕃,既而行渭州復爲吐蕃所陷。中和四年復置渭州。五代因之。宋亦曰渭州亦曰隴西郡。慶曆初,爲涇原路經略安撫使治所。政和五年升爲平涼軍節度。金爲平涼府。元因之。明仍曰平涼府,領州三、縣七。今仍曰平涼府。
府山川險阻,控扼邊陲,屹爲要會。漢以安定名郡。說者曰:「郡外阻河朔,內當隴口,襟帶秦涼,擁衛輔輔。關中安定,係於此也。元魏主修永熙中,時賀拔岳爲雍州刺史。宇文泰說岳曰:「今靈夏、河西,各擁部衆,未知所屬。公引軍近隴,扼其要害,收其士馬,以資吾軍。西輯氐羌,北撫沙漠,還軍長安,匡輔魏室。此桓文之策也。岳因引兵西屯平涼。諸州鎮多附於岳,同會平涼受節度。今府西南平涼故城,是也。既而岳至高平,爲秦州刺史侯莫陳悅所賊殺。悅還屯水洛。岳衆散還平涼,共迎宇文泰於夏州。泰集賓佐議所向,皆以爲水洛去平涼不遠,宜且留以觀變。泰曰:「悅既害元帥,自應乘勢直據平涼,而退還水洛,吾知其無能爲也。即馳赴平涼,引兵上隴,爲岳報仇,撫定關右。蓋宇文霸業集於平涼也。唐自廣德以後,西陲盡爲異域,而涇原之備日棘。貞元七年詔以平涼當要會之衝,居北地之要,命涇原節度劉昌築平涼故城,扼彈箏峽口。浹旬而畢,廓地二百里即今郡城。此平涼置州列郡之權輿也。說者曰:「隴口之要在平涼,而平涼之要尤在原州今鎮原縣。《唐史》:「大曆八年吐蕃數入寇。元載嘗爲西州刺史,知河西隴右山川形勢,因言於上曰:「四鎮、北庭既理涇州時馬爲四鎮北庭節度使,治涇州,無險要可守。隴山高峻,南連秦嶺,北抵大河。今國家西境盡潘原,而吐蕃戍摧沙堡,原州居其中間,當隴山之口。其西皆監牧故地,草肥水美,平涼在其東,獨耕一縣,可給軍食。故壘尚存,吐蕃棄而不居。每歲盛夏,吐蕃蓄牧青海,去塞甚遠。若乘間築之,二旬可畢。移京西軍戍原州,移子儀軍戍涇州,爲之根本,分守石門、木峽,漸開隴右,稍置鳴沙戍見寧夏中衛豐安軍見靈州所爲羽翼,北帶靈武五城爲形勢,進達安西,據吐蕃腹心,則朝廷可安枕矣。議格不用時載並圖地形以獻,會載罷相,不果。建中初,楊炎爲相,復議城之,亦不果。貞元三年吐蕃城故原州而屯之,隴右淪於異域者殆五十年。宋咸平四年陝西漕臣劉綜言:「鎮戎軍爲古原州,地沃衍,歲輸芻糧四十五萬石,請置屯田務。因開田五百餘頃。王氏曰:「原州當隴道之要,漢光武取隴右,先降高峻,而後可以蹙隗囂。赫連勃勃據高平,乘間以窺隴東、嶺北,得以病姚興。宇文泰軍於高平,因而規定關隴。誠要害之地也。
平涼縣,附郭。漢朝那、涇陽二縣地,屬安定郡。東漢省涇陽入朝那。晉因之。後魏廢爲長城縣地。後周復置朝那縣,又析置平涼縣。唐省朝那入平涼,屬原州。宋爲渭州治。金爲平涼府治。今編戶二十三里。
平涼故城,在府西南四十里。苻秦時所置,兼置平涼郡治焉。晉太元十七年苻登與姚萇相攻,登保據平涼。十八年姚興襲平涼,大獲而還。十九年苻登爲姚興所敗,平涼入於後秦。義熙六年赫連勃勃遣兵攻秦平涼,姚興擊卻之。明年,復寇平涼,尋沒於勃勃。後魏主燾神元年夏主昌自上わ屯平涼,與魏爭安定,昌敗。赫連定復稱帝於平涼。三年魏主燾圍平涼,克之。其後置涇州於此。熙平二年城涇州所,治平涼。即此。正光五年秦州賊莫折天生陷岐州,使其黨卜胡寇涇州,敗薛巒於平涼東。永安三年爾朱天光敗高平賊万俟醜奴於安定。醜奴欲趣高平,天光遣賀拔岳等追及於平涼,擒之。永熙三年侯莫陳悅殺賀拔岳於河曲。岳衆散還平涼。衆共推夏州刺史宇文泰統岳衆,泰因馳入平涼。西魏末,置平涼縣,屬原州。隋因之。大業初,屬平涼郡。唐亦爲平涼縣。《唐書》:「縣舊治陽音川。開元五年移治古塞城。廣德以後,沒於吐蕃。貞元七年涇原節度劉昌築平涼城,移治於此。十九年以原州移治平涼。元和四年改置行渭州治焉。自是常爲州郡治。《五代史》:「後唐清泰三年以故平涼縣之安國、耀武兩鎮置平涼縣,屬涇州。似悞。今府城周六里,有東西二城。《通志》:「元末,李思齊將袁亨分築南北二城。明朝洪武六年修復如故。門四:「東和陽,南萬安,西來遠,北定北。周九里有奇。
鶉陰城,在府西南九十里。本漢安定郡屬縣,在今靖遠衛境。後魏移置於此,爲平涼郡治。魏收《志》:「鶉陰有故平涼城,即苻秦所置故城也。魏因置平涼郡於此。後周併入平涼縣。
朝那城,在府東南。春秋時地名也,爲秦之北境。漢置縣,屬安定郡。《史記》:「漢初,匈奴強,復收蒙恬所奪匈奴故地,南至朝那、膚施。文帝十四年。匈奴入犯朝那蕭關,殺北地都尉,遂至彭陽,使奇兵入燒回中宮,侯騎至雍甘泉。孔氏曰:「朝那故城,在今百泉縣西七十里。曰朝那蕭關者,蕭關屬朝那也。胡氏曰:「朝那故城,在原州花石川。後漢仍屬安定郡。晉因之。後魏亦屬安定郡。後周改置於故城東南二百餘里,屬涇州。隋因之。大業初,屬安定郡。義寧初,廢。雍,見前鳳翔縣。甘泉,見涇陽縣。時侯騎或至雍,或至甘泉,故曰雍甘泉。
涇陽城,在府西南。周宣王時,獫狁內侵,至於涇陽。謂此地也。漢置縣,屬安定郡。後漢建武二年隗囂自隴坻追敗赤眉於此,縣尋廢。靈帝初,段破叛羌,至涇陽。晉元康六年秦雍氐羌悉反,立氐帥齊萬年爲帝,圍涇陽。即此城也。咸和四年石趙取長安,分安定郡置隴東郡,治涇陽縣。太元十二年後秦將姚碩德爲苻秦故將楊定所逼,自上わ退守涇陽,即此。又姚萇嘗僑置天水郡於涇陽。太元十五年苻登攻故秦天水太守張業生於隴東,不克,是也。後魏亦爲隴東郡治,又析漢之咸陽縣地,置涇陽縣。後周隴東郡及涇陽縣俱廢,而涇陽遂移於渭北。
潘原城,在府東四十里。本漢陰盤縣,屬安定郡。後漢因之。建武七年隗囂將步騎侵安定至陰盤,馮異等拒卻之。晉時縣移治新豐,屬京兆郡。宋元嘉六年夏赫連定保平涼,畋於陰盤。即此。後魏置平原郡,治陰盤。後周因之。隋初,郡廢,縣屬涇州。唐初因之。天寶初,改曰潘原。大曆八年自涇州襲吐蕃輜重於潘原,敗之。貞元二年吐蕃將劫盟。駱元光先奉詔屯潘原,以潘原距盟所七十里,緩急不相知,因進兵距盟所三十里而屯。《會要》:「大歷後,以潘原省入良原縣,改故縣爲彰信堡。貞元四年,隴右節度李元諒復築潘原城。十一年節度劉昌奏請於臨涇界保定城置陰盤縣,勅改爲潘原。復置於彰信堡,尋又省入良原縣。元和中,節度朱忠亮復築潘原城。王潛又築歸化、潘原二壘,請復城原州,不果。中和四年武州僑治於潘原,復立爲縣。五代周顯德中,州廢,縣屬渭州。宋因之。金亦曰潘原縣,仍屬渭州。元省入平涼縣。
百泉城,府西北八十里。本姚秦時之黃石固。赫連夏置長城護軍於此。後魏因置長城郡,治黃石縣。西魏改黃石爲長城縣。隋初,郡廢,縣屬原州。大業初,又改長城縣爲百泉。唐因之,仍屬原州。貞元二年吐蕃詐渾盟於平涼川。韓遊瑰奉詔軍洛口,遣五百騎伏營側,令曰:「若有變,汝曹西趣百泉以分其勢。是也。五代初,縣廢。
安丘城,在府東。魏收《志》:「陰盤有安丘城。晉太元十四年姚萇遣將姚崇襲苻登輜重於大界。登邀敗崇於安丘。是也。胡氏曰:「大界在新平、安定間。又有安武城,在府東北。本漢縣,屬安定郡。後漢廢。晉太元十三年苻登與姚萇相拒,登軍朝那,萇軍武都。武都蓋因安武而名。後魏亦爲安武縣,屬西北地郡。西魏又置安武郡,治此。隋開皇三年俱廢入朝那。魏收《志》:「陰盤有安武城。
可藍山,府西南二十里。一名都盧山,亦曰苛藍山。劉宋元嘉六年夏主赫連定保平涼,畋於陰盤,登苛藍山,望統萬城泣曰:「先帝若以朕承大業者,豈復有今日之事。蓋是時爲魏所敗也。其相接者,曰大統山,亦高峻。又西接於崆峒山。○天壇山,在府北五里。一名臥虎山,上有朝天宮。山之西,爲會盟壇。唐貞元二年吐蕃詐請盟,因築壇於此。使渾與吐蕃會盟處也。《志》云:「壇在今城西北五里。
崆峒山,府西三十里。《唐十道志》:「隴右名山之一也。相傳即廣成子所居。黃帝嘗學道於此。山之東岩,有廣成子洞、皂鶴洞。西岩有西巖泉及琉璃泉,味俱甘冽。峰之最高者曰翠屏峰,頂有圓石,累累若珠。一名垂珠峰,俗名屏風山。峰頂又有青龍洞,雨後將晴,雲輒歸洞中。亦謂之歸雲洞。其相對者爲香爐峰,亦名香爐臺。兩峰間有巨石橫亘,謂之石橋。山下有撒寶寨,秦始皇遊崆峒至此。又漢武帝逾隴西,登崆峒,山下有問道宮,亦以黃帝問道廣成子而名。歷代皆修葺焉。山之西北爲望家山,亦峻聳。《志》云:「崆峒西連笄頭,東連大統,西北接望家山。是也。
頭山,在府西四十里崆峒山西。亦曰笄頭山,以形似名。《史記》:「黃帝西至於崆峒,登笄頭之山。酈道元曰:「頭山,大隴之異名也,或謂之雞頭山。秦始皇二十七年巡隴西北地,至雞頭。後漢建武七年隗囂攻來歙於略陽,使其將王孟塞雞頭道。晉咸和七年後趙石生起兵長安,討石虎不克,匿於雞頭山。隋開皇二年突厥入寇,韓增壽破之於雞頭山,是也。亦謂之牽屯山。北魏永安三年爾知天光討万俟醜奴於高平。其黨万俟道洛帥其衆西入牽屯山,據險自守,爲天光所敗,走入隴,歸略陽賊帥王慶雲。西魏末,宇文泰北巡,度北河,還至牽屯,是也。班固曰:「頭山,在涇陽縣西。孔穎達曰:「笄頭山,一名空峒山,在高平西百里。有涇谷,涇水所出。杜佑曰:「笄頭山,亦訛爲屯山。,又訛爲牽也。蓋山界於涇陽、高平兩縣間,恃爲險阻。
雕窠峽,府南三十里。兩山深險,羣雕出入其中,因名。○金佛峽,在府西六十里。峽長二十里,峭壁層峙,不見天日。嘉靖十九年於峽口築城,復建清水、紅沙二石墩於山上,以增戍守。
彈箏峽,府西百里。《九域志》:「渭州都盧峽即彈箏峽。《水經注》云:「都盧山峽之內,常有彈箏聲,一名弦歌之山。峽口水流、風吹,榷響如音韻也。宋元嘉五年魏主燾遣將奚斤擊夏。赫連定設伏隴山彈箏谷以邀之。即此。後魏永熙三年宇文泰在夏州,聞賀拔岳爲侯莫陳悅所害,遂馳赴平涼,令杜朔周先據彈箏峽。唐武德八年突厥入犯,詔李藝屯華亭縣及彈箏峽以備之。建中三年鳳翔隴右節度與吐蕃盟,以涇州西至彈箏峽西爲唐界。貞元三年吐蕃入寇華亭及連雲堡,陷之,掠人畜萬計,置之彈箏峽西。七年劉昌城平涼,開地三百里,扼彈箏峽口,是也。
孫丘谷,在府東南。晉太元十一年苻秦平涼太守金熙,安定都尉沒奕乾等,與姚秦將姚方成戰於孫丘谷,敗之。即此。又苟頭原,在縣東。晉太元十四年苻登攻後秦平涼城,克之。進據苟頭原,逼姚萇於安定,不克,是也。
涇河,在府北一里。源出笄頭山。經華亭縣境,至府西五里,有涇河橋。又東經城北,至府東五里,爲利民渠。又東入涇州界。《志》云:「利民渠引涇水連亘二百里,至涇州東,分渠六十二,灌田三千餘頃。今多堙廢。《圖經》:「涇河自府西南白岩發源,下流入於涇州。詳見大川涇水。
橫河,府西三十里。自華亭縣流入境,下流注於涇河。又府東三里有湫峪河,又東十里有大坌河,又府南二里有南峪河,俱流入於涇河。
依力川,在府西。晉義熙五年赫連勃勃掠後秦平涼,進屯依力川。王氏曰:「依力川在平涼故城東南,又東流入於涇河。今涸。○柳湖,在府北三十里,舊時湖畔栽柳數千株,因名。
通梢關,在府東五里,有平涼衛軍戍守。關蓋明初所置。
羣牧監,舊在府西。《唐書》:「天寶末,太子自奉天至平涼閱牧馬,得數萬匹。蓋府境宜蓄牧也。明洪武三十年於府治東建陝西行大僕寺。永樂四年又於府治東建陝西苑馬寺,領長樂、靈武、威遠、同川、熙春、順寧六監,開城、安定、弼隆、廣寧、清平、萬安、慶陽、定邊、武安、隴陽、保川、泰和、天興、永康、嘉靖、安勝、康樂、鳳林、香泉、會寧、雲驥、昇平、延寧、永昌二十四苑,俱在府境及慶陽、鞏昌境內。正統三年又並甘肅苑馬寺入焉。
密造堡,在府西南。晉太元十四年苻登攻安定羌密造堡,克之。即此。○勅奇堡,在府西北。晉義熙五年赫連勃勃攻秦勅奇堡、黃石固、我羅城,皆拔之。黃石固,即百泉廢縣也。我羅城,又在黃石之東。
朝谷堡,在府西。《唐志》:「在平涼故城西三十五里。貞元七年涇原節度使劉昌築平涼故城,又築朝谷堡。詔更爲彰信堡。《實錄》:「朝谷作胡谷,彰信作彰義。按潘原已爲彰信堡,則此當作彰義。○歸化堡,亦在府西。唐貞元十四年歸化堡軍亂,涇原節度使劉昌討定之。後堡廢。元和中,節度王潛復築歸化壘於此。
硤石鎮,在府西北。唐元和中,涇原節度王潛自原州逾硤石,敗〔吐蕃〕軍,築歸化、潘原二壘,是也。時原州治今鎮原縣之廢臨涇縣。○安國鎮,在府西四十里。宋置。今爲遞運所。又府東九十里有花家莊遞運所。《通志》:「府東二里爲平涼遞運所,五十里爲上,現遞運所。又有高平驛,在府東南。

崇信縣,府東南八十里。東北至涇州七十里。本平涼縣地。唐貞元間,隴右節度使李元諒始築城屯軍,名曰崇信。亦爲神策軍分屯之所。宋初始置縣,屬鳳翔府。淳化初,改屬儀州。熙寧中,州廢,以縣屬渭州。金屬平涼府。今縣城周三里有奇,編戶五里。

赤城,縣西南五十里。宋置。趙元昊謀攻延,約諸番自德靖、塞門、赤城三道並進。所謂赤城,即此城也。金爲西赤城鎮。德靖、塞門,見延安府保安、安塞二縣。○銅城,在縣西四十里。其西有銅城山,宋因置銅城軍。《宋志》:「慶曆四年陝西漕臣張奎採儀州黃銅,置博濟監。蓋在此。
花山,在城南。又城北五里爲殿子坡,襟帶近郊,恃爲形勝。○五馬山,在縣西南四十里。狀如五馬。又有迎駕坡,在縣西南三十里。《通志》:「縣西四十里有斷萬山,險絕難登。相近又有文筆山,亦秀削。
湫峪,在縣西北二里。湫峪水發源於此。北流入平涼縣境,注於涇水。《志》云:「縣西十五里有左峪。又西二十五里爲石佛峪。又十里爲黃花峪。皆昔時防守之地。
水,在城北。源出隴州弦蒲藪。歷華亭縣,又東北流經此,復東入涇州界。《志》云:「縣西北四十里有峽口,水自華亭縣境分南北二流,復會於此,並出峽中,而繞流達於城下雲。今源流附見大川涇水。
赤城川,在縣西南六十里。流經靈臺縣東北,會白石川,入州長武縣境。至縣東四十里亭口鎮,入於涇水。○白石川,在縣南六十里。東流入靈臺縣境,合於赤城川。
華亭,縣府南百二十里。南至鳳翔府隴州百六十里。漢右扶風縣地。後魏普泰二年立華亭鎮以扼蕃戎。隋大業初,置縣,屬安定郡。義寧二年分置隴州於此。唐改屬隴州。垂拱二年改爲亭川縣。神龍初,復故。大曆八年置義寧軍於此。九年吐蕃入寇,鳳翔節度李抱玉破之於義寧,是也。元和三年省縣入源。貞元三年吐蕃大掠陽、吳山、華亭,即故城也。五代唐又改置義州。後周顯德中,復置華亭縣,爲州治。宋改爲儀州。熙寧五年州廢,以縣屬渭州。金屬平涼府。今縣城周五里有奇,編戶八里。
化平城,在縣西北百里。宋初置安化縣,屬渭州,在今縣西。熙寧五年廢原州制勝關,移縣於關地,以舊縣爲安化鎮,縣仍屬渭州。金初因之。大定七年改爲化平縣,屬平涼府。元省。○永信城,在縣北。唐貞元十三年築永信城於平戎川,置軍以備禦吐蕃。《志》以爲即此城也。
陽城,在縣西南。東漢初,隗囂敗赤眉於烏氏、涇陽間。赤眉復進至陽城,入番須中,逢大雪,士多凍死。道元曰:「陽城在安民縣。漢成帝永始二年罷安定呼他苑爲安民縣。後漢廢。安民應在縣界,今《漢志》不載。烏氏,見涇州。番須,見隴州。
隴山,縣西三十里,即隴山之東麓也。崇隆綿亘,界於平涼、鞏昌、鳳翔諸郡間,爲關中之屏障。其在縣境者,亦曰小隴山。今詳見名山隴坻。○瓦亭山,在縣西北百六十里。瓦亭關在其西麓。又有朝那山,在縣西七十里。漢朝那縣以此名。縣境諸山,皆隴山之別阜矣。
義山,在縣東二里。唐以此名軍。又縣西北二里有鏵尖山,以形似名也。又有飛鳳山,在縣西北百里。○樺嶺山,在縣東五十里,山多樺樹。又有湫頭山,在縣北六十里。
支磨原,在縣東北。郭汾陽《家傳》:「大歷十年吐蕃略潘原,西至小石門白草川,又下朝那川,至百里城支磨原而入華亭。子儀遣渾破走之於故平涼縣。小石門,或曰在平涼縣西。百里城,今見靈臺縣。
涇河,縣西北八十里。自開頭山發源,流經此,與平涼縣分界。《志》云:「縣北十里有武村水,又北二十里爲策底水,下流俱入於涇河。又有燕脂川,在縣西北百里,亦東流入於涇河。
水,在城東南三里。自隴州流入境,又東北流入崇信縣。《志》云:「水繞流城下,有惠民渠引水經城中而西北出,以溉高之田。
瓦亭關,縣西北百八十里。魏收《志》:「鶉陰有凡亭。後漢靈帝時,段破東羌於此。即瓦亭之訛矣。亦謂之東瓦亭。唐貞觀二十年逾隴山至西瓦亭觀牧馬。此鞏昌秦州秦安縣之瓦亭山也。至德元載,肅宗幸靈武,牧馬於瓦亭。此東瓦亭也。宋建炎四年金人陷涇原,經略使劉退屯瓦亭,金人遂取渭州鎮戎軍。亦此瓦亭。胡氏曰:「瓦亭川出隴山東北,西南流。關在瓦亭川之首,故名。金爲瓦亭寨。今有巡司戍守。《通志》:「有瓦亭驛及遞運所,而瓦亭巡司則在縣北百八十里。○三鄉鎮,在縣西八十里。有三鄉川,置巡司於此。《志》云:「縣又有馬鋪嶺巡司。今革。
鎮原縣,府北百三十里。西南至鞏昌府秦州四百六十里,西北至寧夏衛靈州所五百四十里,東北至慶陽府四百三十里。漢臨涇縣地,屬安定郡。隋大業初,置秋穀縣於此,尋改曰臨涇,屬安定郡。唐初,仍屬涇州及原州,陷吐蕃。元和三年徙原州治臨涇。大中三年州還治高平。廣明後,又僑治臨涇。宋、金皆因之。元初,改今州曰鎮原州,屬鞏昌路。至元七年省州治臨涇縣入。明初,改州爲縣,又改今屬。今城周不及二里,編戶二十里。
高平城,在縣西二里。漢置縣爲安定郡。後漢建武初,馮以恂邑叛,引兵西向天水。隗囂逆擊,敗之於高平。其東有城,曰第一城。建武八年光武討隗囂,進至高平第一城。囂將高峻擁兵據高平第一城。耿等圍之,一歲不拔。寇恂奉命往降之,至第一城。峻遣其軍帥皇甫文出謁,恂誅之,峻降。其城險固,故曰第一城也。晉省。《括地誌》:「晉省高平,劉曜復置,爲朔州治所。苻秦又置牧官都尉於其地。姚秦時,爲鮮卑別部帥沒奕幹所據。晉元興初,拓跋圭襲高平,沒奕幹走上わ,尋復還高平。義熙三年赫連勃勃以朔方叛秦,偽畋於高平川,因襲殺沒奕乾而併其衆。諸將皆謂高平山川險固,土田饒沃,可以定都。勃勃不從。後魏初,謂之高平川。太延二年置高平鎮。正光五年鎮民赫連恩等反,推勅勒酋長胡琛爲高平王,攻高平鎮,以應破六韓拔陵。魏遣將盧祖遷擊走之,改置原州。既而秦州賊莫折大提遣其黨卜胡襲高平,陷之。尋復爲胡琛、万俟醜奴等所據。永安三年爾朱天光擊平之。西魏大統十四年宇文泰奉太子欽巡西境,登隴至原州,歷北長城。蓋繇高平而北至秦所築長城也。自隋以後,爲原州治。唐廣德後,陷於吐蕃。自是、涇之間,禦寇不給。大中三年原州復治高平。廣明中,又棄不守。宋至道中,改置鎮戎軍於今治。咸平六年築軍城爲重鎮。明初,始改爲縣。今城雖周不及二里,而險固有餘。
臨涇城,在縣東六十里。《括地誌》:「臨涇南去涇州八十里。漢置縣,屬安定郡。更始末,方望等立前定安公嬰爲天子,居臨涇。更始遣李松等擊滅之。後漢移安定郡治此。建安十六年曹操自長安圍安定,楊秋以城降。晉仍爲郡治。後魏因之,又爲涇州治。後周改置州郡於安定,縣尋廢。隋大業初,改置湫谷縣,屬安定郡,旋改爲臨涇。唐屬涇州。大歷九年吐蕃寇臨涇。即此。《唐志》:「廣德初,原州陷於吐蕃。節度馬表置行原州於靈臺縣之百里城。貞元十九年劉昌城平涼,原州徙治焉。元和三年始徙治臨涇。《郝傳》:「爲臨涇鎮將,以臨涇地險要,水草肥美,吐蕃將入寇,必屯其地。因言於節度馬曰:「臨涇扼洛口,川原饒衍,利蓄牧;西走戎道,曠數百里,皆流沙,無水草,願城之,爲休養便地。不聽。及段代爲節度,復請。從之。因置行原州,以爲刺史。自是吐蕃不敢過臨涇,涇原獲安。大中三年原州還舊治。廣明中,復治臨涇。宋原州亦治焉。金因之。元至元七年省入鎮原州。
彭陽城,縣東八十三里。《括地誌》:「城西去臨涇二十里。漢置縣,屬安定郡。文帝十二年匈奴入犯,至彭陽。後漢靈帝初,段討叛羌,自彭陽直指高平,是也。晉廢。後魏破赫連定於此,復置彭陽縣,又置西北地郡治焉。隋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縣曰彭原,屬寧州。大業中,爲北地郡。唐武德元年置彭州治此。八年突厥寇彭州,是也。貞觀元年州廢,以縣屬寧州。宋復爲彭陽縣,屬原州。慶曆中,元昊入寇,種世衡將景泰遇於彭陽城,依山爲陣處也。金仍爲彭陽縣。元至元七年省入鎮原州。
豐義城,在縣東彭陽廢縣界。舊有豐城,西魏時置雲州於此。後周保定二年廢州爲防。隋開皇中,廢防爲豐義城。唐武德三年分彭原縣置豐義縣,屬彭州,以故豐城爲名。貞觀初,改屬寧州。貞元三年吐蕃寇豐義城,前鋒至大回原,寧節度韓遊瑰擊卻之。四年遊瑰請築豐義城,二坂而潰,遂不果城。五代時,縣廢。大回原,或雲近涇州境。
三水城,在縣東北百里。漢置三水縣,屬安定郡,屬國都尉治焉。後漢仍屬安定郡。劉昭曰:「縣有左谷,即盧芳所居。晉廢。《水經注》:「肥水出牽屯山,東北流,注高平川。川東有三水縣故城。東漢初,三水人盧芳據城叛。即此。○廉城,在縣東北。漢置廉縣,屬北地郡。後漢因之。晉廢。《水經注》:「高平川東北流徑廉城東,又東北徑三水縣西,是也。
他樓城,縣北百里。本高平縣地。晉太元十六年乞伏乾歸擊鮮卑部帥沒奕幹,沒奕幹奔他樓城。即此。唐貞觀六年置他樓縣,又以突厥降戶置緣州治焉。神龍初,州縣俱廢。○侯尼城,在縣東北百五里。宋元嘉六年赫連定保平涼,欲復取統萬,引兵東至侯尼城,不敢進而還。
蕭關城,縣西北百四十里,即漢之蕭關也。《舊唐書》:「高宗時,於蕭關置地犍縣,屬原州。神龍元年廢,改置蕭關縣。廣德後,沒於吐蕃。大中五年復置武州治此。中和四年武州僑治潘原,蕭關縣屬焉。五代周顯德中,廢武州,並廢蕭關縣,是也。又有白草軍城,在蕭關北、蔚茹水西。唐開元中,置軍於此,屬朔方節度。
平夏城,縣西八十里。本唐石門關之地,亦曰石門城。宋紹聖四年夏人入寇,知渭州章請城葫蘆河川,據形勝以逼夏人。詔從之。遂出葫蘆河川,築二寨於石門峽江口好水河之陰。夏人來爭,擊卻之。賜名曰平夏城、靈平寨,尋昇平夏城爲懷德軍。《宋志》:「懷德城,初亦名威德軍。其東十五里爲結溝堡,西十八里爲石門堡,南十二里爲靈平寨,北十八里爲通峽寨,是也。又明景泰中,知平涼府張鏞請修葫蘆峽口古城。議者謂不擊要害,罷之。馬文升曰:「葫蘆峽爲寧夏韋州南出靜寧之要路。蓋即平夏城故址也。
保定城,在縣東。唐貞元七年涇原節度使劉昌築保定城,捍青石嶺。十年又請於臨涇界保定城置陰盤縣,是也。○靖夏城,或雲在縣東北。宋置。政和六年夏人大舉攻涇原靖夏城,城陷,屠之而去。
隴山,縣西七十里,即隴山北麓也。對華亭小隴山而言,亦曰大隴山。有若水穀,高平川出焉。《水經注》:「漢建武八年世祖徵隗囂,從高平第一城若水穀入。即此谷也。若水,當作苦水。
雉頭山,縣西三十里。又西二十里爲雞頭山,本一山而異名耳。《通典》:「笄頭山在高平縣,一名崆峒山。蓋山隴綿延,接於縣西也。《志》云:「縣東二里有東山,極高峻。又東八里有玉山,多白石。
逢義山,在縣北。東漢建安初,段討先零叛羌,自彭陽直指高平,戰於逢義山,大破之。杜佑曰:「高平縣有逢義山。是也。○三觀山,或雲在縣北。唐武德五年突厥寇原州,陷大震關。既而交州刺史權士通、弘州總管宇文歆、靈州總管楊師道,擊突厥於三觀山,破之。
高平川,在縣治南。源出大隴山。一名苦水,下流合於胡盧河。漢段爲護羌校尉,於安定高平若水討先零羌,斬首八千級於是水之上。若水,即苦水之訛矣。晉隆安五年後魏拓跋遵等襲破沒奕幹於高平,亦即是川也。《水經注》:「高平川,北入於河,西南去安定三百四十里。
胡盧河,在蕭關東十五里。《志》云:「縣西南有頹沙山,河流出焉。曲折流,經縣西北,亦名蔚茹水,北注於黃河。支流折而東南,入平涼縣界,注於涇河。《唐志》:「蕭關縣有蔚茹水,水西即白草軍。太和五年牛僧儒主議以維州還吐蕃,曰:「吐蕃若養馬蔚茹川,上平涼阪、犯回中,不三日至咸陽橋,何有西南數千里外之維州哉?蓋蔚茹川多水草,宜畜牧也。宋治平中,蔡挺知渭州,夏人集胡盧河。挺出奇兵迎擊,夏人奔潰。《金志》謂之大胡河。又屈野河,亦在縣北,下流合於胡盧河。或曰,即胡盧河之異名也。宋咸平四年陝西漕臣劉琮言,鎮戎軍本古原州,請於軍前後置堡寨,且耕且戰。祥符二年始置橫陽、神堂、緣城三寨,皆在屈野河東。天聖以後,沒於西夏。
三川,縣西北三十里。《水經》謂之次水。其源本一,流而爲三,入高平川。又有三水,在縣東北六十里。水流三派,會歸一川,流入涇州界,入於涇水。漢三水縣以此名。○陽晉水,在縣西。自西蕃界流入,又東南流,經平涼縣北,至涇州境,合於涇水。
石門水,縣西八十里。其地有石門口,亦曰石門關。《水經注》:「其水五源,俱導東北亂流,左會三川,參差相得,同爲一川,又東北注於高平川。○肥水,在縣西北四十里。又西北有自延水。又蒲水,在縣北五十里,出縣北境之南蒲谷。《金志》謂之蒲川河,下流俱入於高平川。
長澤川,在縣西北。南流合於高平川。唐大歷十一年吐蕃寇原州石門,入長澤川。十二年復入寇,軍於原州北長澤監,進破方渠。時蓋置馬監於此。又壽渠川,在縣北。晉義熙六年赫連勃勃寇略陽,徙其民於大城。姚興自安定追之,至壽渠川,不及而還。胡氏曰:「壽渠川,在安定西北。安定,今涇州也。大城,見榆林衛。○六泉,在縣西北。晉太元十二年乞伏國仁襲鮮卑三部大人於六泉,三部皆降於國仁。胡氏曰:「六泉在高平境內。
蕭關,在縣西北百四十里。自秦漢以來,爲華戎之大限。唐置蕭關縣於此。《宋志》:「蕭關西三十里有綏戎堡。關北十八里有臨川堡。又有通關、山西二堡,與臨川堡俱隸於蕭關。金亦爲蕭關鎮。今詳見重險蕭關。
木峽關,在縣西南,亦隴山之口也。元魏永熙三年宇文泰討侯莫陳悅於水洛城。至原州,衆軍畢集,遂引兵上隴,出木峽關,是也。隋開皇二年突厥縱兵出木峽、石門兩道入寇,武威、天水、金城、上郡、弘化、延安六畜咸盡。唐爲原州七關之一。
石門關,在縣西九十八里,亦曰石門峽。隋開皇二年突厥自石門分道入寇。唐爲原州七關之一。元和三年沙陀朱邪執宜自甘州謀歸唐,循烏德犍山而東。吐蕃追之,沙陀自洮水轉戰至石門,詣靈州降。宋紹聖二年以其地置平夏城。元符初,又築石門堡於此。又石峽關,在縣西七十里,當隴山之口。其南又有驛藏、木青二關。唐時原州七關,在縣境者凡五。或以木青爲七關之一,而蕭關不與焉。
定川寨,縣西北二十五里。宋置。慶曆二年趙元昊寇鎮戎軍。渭州將葛懷敏御之於此。賊毀橋,斷其歸路,四面圍之。懷敏突圍走,至長城,濠路已斷,死焉。元昊遂乘勝直抵渭州。《宋志》:「定川與高平寨相接。又盪羌寨,在縣西北六十里,宋元符初置。其東十八里曰通峽寨,又東八里曰東河灣堡。《宋志》:「鎮戎軍北八十里有勝羌寨,西北五十里有通遠寨,西南百二十里又有九羊寨,其地名九羊谷也。金人多因宋舊。○靈平寨,在縣西南百十里。宋置。本名好水寨。紹聖四年改名靈平。其南二十八里有熙寧寨,以宋熙寧中所置而名。又縣境有乾興、飛泉等寨,亦宋置。金因之。元廢。
高平寨,在縣北二十五里。宋慶曆二年置寨於此。旁有故寨堡,宋元符四年置。金廢。○龍泉堡,在縣西北。《宋志》:「通遠寨東三十里爲龍泉堡。
摧沙堡,在縣西北。唐置。廣德二年僕固懷恩合回紇、吐蕃自朔方南犯。河西節度使楊志烈遣監軍柏文達攻靈武以救京師。文達擊摧沙堡、靈武縣,皆下之,進攻靈州。懷恩聞之,引還朔方。大歷中,元載言:「吐蕃戍摧沙堡。蓋原州要地也。貞元二年李晟遣將野詩良輔,自鳳翔襲破吐蕃於此。
土梨樹堡,在縣東。唐貞元二年吐蕃將劫盟,先請盟於土梨樹。神策將馬有麟奏土梨樹多險阻,恐吐蕃設伏兵,不如平涼川坦途,因定盟所於平涼川,是也。
善和鎮,在縣西南。唐武德六年突厥陷原州善和鎮,遂侵渭州。又新城鎮,在縣西五十里。柳泉鎮,在縣西北七十里,俱宋置。金人疆域圖,原州有新城、柳泉二鎮。○西城屯,在縣東南九十里。唐興元初,李晟復西京,朱Г自涇州北走,至彭原西城屯。其將梁庭芬等殺之,趣涇州降。《通志》:「縣南九十里有白水驛。又縣北有安平寨巡司。
附見
平涼衛,在府城內。洪武三年建,初置於府治東。永樂六年移於府治東南,轄千戶所五。又安東中護衛,在府治東。洪熙元年爲韓府置。

涇州

[編輯]

涇州,府東百五十里。東南至州百五十里,東北至慶陽府百二十里,東至寧州百七十里,南至鳳翔府二百六十里。

春秋時秦地。始皇時,屬北地郡。漢屬安定郡。後漢因之。魏、晉亦曰安定郡苻秦初,置雍州於此。其後姚秦亦置焉,恃爲重鎮。後魏改置涇州,取涇水爲名魏收《志》:「州治臨涇縣,領安定、平涼、北地、新平、隴東諸城鎮,所謂嶺北五郡也。隋初,亦曰涇州。大業初,又改爲安定郡治安定縣。唐復爲涇州。天寶初,亦曰安定郡至德初,改曰保定郡。乾元初,復曰涇州,尋置涇寧節度於此。大順初,改曰彰義軍。宋仍曰涇州亦曰安定郡。太平興國初,復曰彰化軍節度。金改屬平涼府。元因之元至元中,改屬鞏昌府,尋復舊。後又以州直隸行省。明亦曰涇州,屬平涼府,以州治涇川縣省入編戶十七里,領縣一。今仍曰涇州。
州山川環帶,水陸流通。嶺北有事,州實爲之孔道。晉太元中,姚萇起於嶺北,以安定爲根本。其後遂爲重鎮。梁喜謂若無安定,戎馬必至於,是也。赫連勃勃因劉裕滅秦,先據安定,盡收嶺北郡縣。及裕東還,南下長安,勢若建瓴矣。夏人之衰,安定亦降於魏。赫連定復舉安定,遂長驅而入長安,魏人力與之爭,然後關中復定。唐自至德以後,吐蕃內侵,恆以涇州爲節鎮,遮蔽岐。宋以夏人跳梁,涇州亦爲重地。慶曆中,范仲淹請駐涇州,斬復橫山以斷賊臂橫山,即橋山之北麓。尋命韓琦、范仲淹開府涇州,總四路之事,爲攻討聲援。蓋涇州聯絡中外,翼帶東西,誠關中之襟要也。
涇川廢縣,即州治。漢置安定縣,屬安定郡。後漢省。晉末復置。苻秦爲雍州治。姚氏因之。宋元嘉五年魏將奚斤等軍安定。夏主昌自平涼進攻,爲魏將安頡所擒。既而魏將丘堆棄安定南走,赫連定復取之。後魏爲安定郡治。正光末,高平賊胡琛遣其黨万俟醜奴等寇涇州。蕭寶寅等軍於安定,醜奴軍於安定西北七里。別將崔延伯自安定緣原北上。賊覆背來擊,延伯敗績。後周時,爲涇州治。隋初因之。大業初,爲安定郡治。唐亦爲涇州治。天寶末,改縣爲保定縣。宋因之。金大定七年改縣曰涇川。明初省。《志》云:「涇川城,舊在州北五里,涇州治焉。洪武三年縣廢,州移今治。今城周六里有奇,惟南北二門。
烏氏城,《括地誌》:「在安定縣東三十三里。周之故地,後入於戎。秦惠王取之,置烏氏縣。氏,音支。漢因之,屬安定郡。後漢建武初,隗囂追破赤眉於烏氏、涇陽間,是也。《後漢志》亦作烏枝。晉仍爲烏氏縣。後魏皆因之。西魏時,廢,後爲烏氏驛。唐武德九年突厥屯河南,入寨,圍烏城,即烏氏也。肅宗初,自馬嵬北行,至烏氏。亦即此。○爰得城,在州東南。漢置縣,屬安定郡。後漢廢。後魏復置,屬新平郡。後周廢。
圻鬖城,州東北十四里。亦曰薛舉城。唐初薛舉嘗據此,因名。舉卒,子仁果立於圻鬖城,尋爲世民所敗,降於唐。杜佑作析鬖城。析,思歷反。鬖,章恕反。○故縣城,在州南。漢安定縣初治此。後漢省,因名故縣。晉太元十年後秦姚萇自故縣如新平,是也。
撫夷城,在州東北。漢置縣,屬安定郡。後漢省。魏收《志》烏氏縣有撫夷故城,是也。後魏復置撫夷縣,屬隴東郡。後周廢。或曰,後魏蓋徙治於平涼西。
回中山,在州西五里。上有王母宮。《一統志》以爲漢武通回中道蓋在此,似悞。○筆峰山,州南五里,山峰聳秀。又東有三峰峭拔,俗名爲米麵山。
青石嶺,州西北七十里。宋白曰:「涇州西北九十里有臨涇城,其界有青石嶺,亦曰青石原。後漢元初四年馬賢討羌,敗於安定青石岸,即此。晉義熙三年赫連勃勃敗姚秦將張佛生於青石原。六年勃勃又南攻安定,破姚秦將楊佛嵩於青石北原,進攻東鄉,下之。東鄉,蓋在青石嶺東也。唐大曆七年吐蕃下青石嶺,軍於那城。郭子儀諭卻之。又十二年吐蕃下青石嶺,逼涇州。子儀復擊卻之。那城,蓋朝那城之悞也。
青溪嶺,在州西南。宋建炎二年金婁宿犯涇原。經略使曲端遣將吳逆擊於青溪嶺,敗之。紹興中,撒離喝自鳳翔趣州,涇州將田盛遣兵擊之於此,寇引去。
馬鞍阪,州西百里。晉義熙十二年後秦姚紹自安定擊赫連勃勃於馬鞍阪,破之,追至朝那,不及而還,是也。又州西北有彭坑谷。《後魏書》:「孝昌元年万俟醜奴置營涇州城北七十里當原城。崔延伯緣原北上,戰敗,保涇州。又從涇州西進,去賊彭坑谷七里,戰沒。當原城,蓋近朝那。○安仁谷,《志》云:「在州東南四十里,中有長城寨。宋范仲淹嘗遣宋良等控守於此。
涇河,在州北。自平涼縣流入境,又東南流入州長武縣界。○水,在州北二里。上有橋。自崇信縣流入境,又東南流,入州長武縣界,合於涇水。
閣川河,州西南三里。州西山谷諸水,會流成河,下流入於涇河。
百泉,州西三十五里。泉眼極多,四時不涸,州人引以溉田。其下流入於涇河。又共池,在州北五里。《詩》:「侵阮徂共。鄭氏曰:「阮,國名,今之共池。是也。
鹽倉,在州西。唐大曆八年涇原節度馬與吐蕃戰於鹽倉,敗績。蓋是時運鹽儲此,以供軍,故有鹽倉之名。
平亭,在州北。元魏永安三年高平賊万俟醜奴爲賀拔岳所敗,棄岐州北走安定,置柵於平亭。既而爾朱天光進下安定,醜奴棄平亭北遁。又彭坑,在州西北。元魏正光末,高平賊帥万俟醜奴等屯安定西彭坑。崔延伯擊之,自安定西進,去賊七里結營,直前襲賊,敗死。
連雲堡,在州西界。宋祁曰:「涇西要地也。三垂峭絕,北據高岸,〔敵兵〕進退,烽火易通。唐貞元三年吐蕃陷連雲堡,涇州恃堡爲斥侯。連雲既陷,西門不開,門外皆爲敵境矣。四年戍將劉昌始復築之。
路承堡,在州東南。晉太元十六年姚萇敗苻登於安定東。登退據路承堡。路承,人姓名。喪亂時創築此堡,因以爲名。
馬家凹,州東四十里。今有遞運所。又東有金家凹,置巡司戍守。○瓦亭驛,在州東六十里,涇之通道也。《通志》:「州治西北有安定驛。

靈臺縣,州南九十里。南至鳳翔府麟遊縣七十里,東南至州六十里。古密須國。漢爲鶉觚縣,屬北地郡。後漢屬安定郡。晉因之。後魏置趙平郡治此。後周郡廢,縣屬涇州。隋初因之。大業初,析置靈臺縣,取文王伐密作靈臺之義。明年,廢入鶉觚。唐天寶元年改鶉觚爲靈臺縣,仍屬涇州。宋因之。元省入涇川,尋復置。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二十里。

鶉觚城。即今縣。或曰漢縣治,在今縣東南接州長武縣之鶉觚原。秦蒙恬築長城,以觚爵奠祭。有鶉集觚上,縣因以名。今城本隋所置靈臺縣,後以縣併入鶉觚,遂移鶉觚縣治此。
陰密城,縣西五十里。《志》云:「古密國也。周文王伐密,《詩》所稱密人不恭,此矣。《左傳》:「密須之鼓與其大輅文,所以大也。《國語》:「周共王遊涇上,密康公從。蓋即密國之後矣。秦始名陰密。昭王五十年武安君白起有罪,爲士伍,遷陰密。漢爲陰密縣,屬安定郡。後漢廢。晉復置。大興二年晉王保使其將張顯等據陰密,爲劉曜所陷。三年巴酋句渠知舉兵拒劉曜,保於陰密,曜將遊子遠擊滅之。太元十二年苻登將楊定等攻後秦姚碩德於涇陽。姚萇自陰密赴救。義熙十二年赫連勃勃攻拔後秦陰密,置雍州鎮焉。尋復爲秦所取。後魏主燾延和三年休屠金當川圍魏陰密。魏將拓跋嘉擊斬之。即此城也。後魏仍爲陰密縣,屬平涼郡。後周廢。
良原城,縣西北九十里。《九域志》:「在涇州西南六十里,本鶉觚縣地。隋大業初,析置良原縣,以縣西南有良原而名。唐屬涇州。貞元二年爲吐蕃所破。四年隴右節度使李元諒築良原故城而鎮之。開美田數千里,勸士墾闢,歲入菽粟數十萬斛。自是常以神策軍分屯於此,謂之良原鎮。朱梁貞明六年蜀將王宗儔等攻岐,出故關,壁於咸宜,入良原,是也。宋仍屬涇州。元省入靈臺縣。胡氏曰:「咸宜,今見隴州。
百里城,在縣東。《元和志》:「靈臺縣有百里城,亦曰百城。唐大曆八年吐蕃入寇,郭子儀使渾將兵趣朝那。吐蕃至百城而還。邀之於隘,盡得其所掠。十年馬復破吐蕃於此。又以原州陷於吐蕃,表置行原州治焉。貞元三年吐蕃入寇,詔唐朝臣戍百里城,是也。《九域志》靈臺縣有百里鎮。
蒼山,縣南二里。以林木蒼翠而名。又隱形山,在縣東北二里。以地形深奧而名也。○臺山,在縣東北十里。山多奇木異禽,甘泉秀石,頂平如臺,因名。一作書臺山。
保岩山,縣東三十里。山勢峭拔,迴旋百折,巔有經臺,登之望見百里外。其下常有雲霧。又有溫、冷二泉出焉。○兼山,在縣西九十里。其山兩重,因名。《一統志》云:「涇州之主山也。
白石原,在縣西北。《志》云:「白石原首起廢良原縣西南三十里。東下三十里分爲兩原:「一更名良原,一更名杜原。或曰,即靈臺西原也。唐永泰初,回紇、吐蕃入寇,郭子儀以回紇兵破吐蕃於靈臺西原。劉昫曰:「破吐蕃處在靈臺縣西五十里,地名赤山嶺。○望兒原,在廢良原縣東三十里。今縣東十里又有臥龍原。
三香水,在縣東北五里。源出鳳翔府麟遊縣東,亦名三交川。下流入州界,合涇水。《志》云:「在縣東十五里。○達溪川,在縣南二里,流達於涇河。《志》云:「源出隴州五馬山,至州梁山下,入於涇水。舊《志》:「縣西七十里有妲己川。相傳妲己產於此。蓋即達溪之訛矣。
細川水,在縣東北。源出麟遊廢普潤縣之細川谷,東北流,入縣境,又東北合於三交川。北魏永安三年高平賊万俟醜奴屯安定,聞魏軍未進,乃散衆耕於細川。唐初,涇州鎮將劉感自高鬖引還涇州。薛仁果自南原馳下,與感戰於百里細川,感爲所擒。百里、細川地蓋相近。胡氏曰:「靈臺百里鎮,即古細川地。
草壁戍,胡氏曰:「在陰密東。晉大興二年屠各路鬆多起兵附晉王,保據草壁。劉曜攻拔之,鬆多奔隴城。《水經注》:「隴山西南故隴城北有鬆多川。蓋因鬆多據此爲名。○棲鳳橋,在縣西五十五里,細川水經其下,南接麟遊縣境。

靜寧州

[編輯]

靜寧州,府西二百三十里。南至鞏昌府秦州二百五十里,東北至固原州百六十里,西北至靖邊衛四百二十里。

漢安定郡地。唐屬原州。宋爲渭州之隴干城。慶曆中,置德順軍,屬秦鳳路。金皇統二年改爲德順州。貞四年又升爲隴安節度。元初因之。尋改爲靜寧州,以州治隴幹縣省入,屬鞏昌路。明初改今屬,仍曰靜寧州編戶十一里,領縣二。今亦曰靜寧州。
州隴坂環峙,河、渭縈流。宋天禧中,曹瑋築隴干城,曰:「異時涇渭有警,此必爭之地。隆興中,吳復秦隴諸州,朝議棄還。金人虞允文言:「恢復莫先陝西,陝西新復州郡系德順之存亡,一旦棄之,則窺蜀之路愈多。西、和、階、成,利害至重,不可不審。蓋靜寧爲隴口要地,自隴以西,保據所當先也。
隴幹廢縣,今州治。宋元八年以外底堡置隴幹縣,爲德順軍治。金因之。元省。今州城周七里有奇。有登高臺置於城最高處,爲望之所。
水洛城,州西南百里。《水經注》:「水洛亭在隴山之西,近略陽縣界。是也。晉義熙七年西秦乞伏乾歸攻姚秦南平太守王憬於水洛城,克之。北魏永安末,賊帥万俟道洛爲爾朱天光所敗,自高平走降略陽賊帥王慶雲。慶雲遂稱帝於水洛城。天光追擊之,帥諸軍入隴,至水洛城。慶雲、道洛出戰而敗,拔其東城。賊並兵趣西城,西城無水,爲天光所擒。是水洛有二城也。永熙三年賀拔岳自平涼召秦州刺史侯莫陳悅會於高平,共討曹泥於靈州,爲悅所害。悅還入隴,屯水洛城。既而宇文泰討之,引兵上隴。悅留兵守水洛,退保略陽。泰至,水洛即降。隋爲隴城縣地。唐因之。宋咸平中,曹瑋嘗經營此。范仲淹曰:「朝那之西,秦亭之東,爲水洛城。鄭戩曰:「水洛城西佔隴坻,通秦州往來路。隴之二水,環城西流,繞帶渭河,川平土沃,廣數百里,又有水輪銀銅之利。慶曆三年劉滬密使城主鐸斯那內附,戩即遣滬築之以捍西夏。金升爲縣。元併入隴幹。
治平城,州南八十里。宋治平四年所置,寨因名。吳嘗遣王中正敗金人於此。金升爲治平縣,屬德順州。元廢。○威戎城,在州西南四十里。宋爲堡,屬德順軍。金升爲縣。元省。城下有威戎川。
隴山,州南百五十里,即故隴坻之隘也。或謂之石門山,亦曰石門峽。崖石如門,山路斬截,當隴山北垂。宋劉滬嘗破羌裔於此。《志》云:「隴山亘南北數州,石門出入徑道也。鎮原之石門、石峽,皆因此而名矣。餘詳見名山隴坻。
橫山,州北十里。山連綿橫亘,舊爲蕃部所居。又翠屏山,在州南五里。下爲白土坌。又東七里有馬跡岔,州西南六十里有牡丹坌,皆隴山之支麓也。
旗鼓山,在水洛故城南一里。又州南七十里有武山,西南八十里有宋家山。又有孫家山、主山,俱在州南百五十里,與隴山岡脈相接。
水洛川,在州南。《水經注》:「川導源隴山,西得奴櫝川口。奴櫝川,亦出隴山,流合水洛川,又西經水洛亭,又西南徑石門峽,亦謂之石門水。又西南入秦州界,注略陽川。《元和志》:「瓦亭川東北有水洛口,亦謂之洛口。唐貞元二年吐蕃將劫盟,韓遊瑰奉詔屯洛口。即水洛口矣。《志》云:「唐人亦以平涼川、蔚茹川、洛門川爲三川。大中十一年吐蕃降將尚延心謂秦成防禦使李承勳曰:「唐人多內徙三川,吐蕃皆遠遁於疊宕之西。所謂洛門川,即水洛川也。
苦水河,在州西五里。水味苦,因名。即高平川之上源也。出隴山中,曲折流,入莊浪縣境,又東北達於鎮原縣界。《志》云:「州東百五十里又有通遍川,以道路四通而名。
靖邊寨,州西七十里。《志》云:「寨西南去略陽二百里。宋天禧中,置寨於此,爲戍守要地,屬德順軍。金人嘗改爲靜邊縣,尋復爲寨,屬隆德縣。元省。
得勝寨,州東南五十里。《宋志》:「寨東去懷遠城三十里,曹瑋所置,領開邊等堡。趙元昊寇渭州,薄懷遠城。韓琦使任福將兵自懷遠趣得勝寨,至羊牧隆城,出敵後,是也。又高家堡在州西四十里,舊爲戍守處。
莊浪縣,州東南九十里。東北至府城百七十里。本華亭縣地。元置莊浪路。大德八年改爲州。明洪武八年又改爲縣,屬靜寧州。今城周一里有奇,編戶七里。
蓮花城,在縣東北百里。宋天聖中置。鄭戩爲經略使,率軍士按邊至此,天寒,與將佐置酒會飲。日暮塵起,有報敵騎至者,戩曰:「此必三川將按邊回,非敵騎也。已而果然。亦謂之蓮花堡。
盤龍山,在縣南四十里。山勢回伏,狀如盤龍。又櫻桃原,在縣西三十里。
苦水川,縣西二十里。自靜寧州流入境,又北流入鎮原縣界,爲高平川。縣北三十里又有曹務川。川旁舊有姓曹名務者居之,因名。又縣西南七十里有陽三川。《志》云:「山陽有川,三道合流,因名。
達合堡,通志》云:「在州東二十里。縣西三十里有張川堡。俱昔戌守處。

隆德縣,州東九十里。東北至固原州五十里。本平涼縣地。宋天禧初,置羊牧隆城寨。慶曆中,改曰隆德寨。金改爲縣,屬德順州。今城周九里有奇,編戶五里。

懷遠城,在縣東南四十里。《宋志》:「明道三年鎮戎軍新修赤藁城,賜名懷遠。是也。慶曆初,趙元昊寇渭州,趣懷遠城。金爲懷遠寨。元省。《宋志》:「懷遠寨,北去鎮羌寨二十七里。
隆德城,縣西北九十里。《一統志》云:「縣舊治於此,後遷今治。又有紅土城,在縣北四十里,亦宋金時戍守處。
襟山,縣南十里。山勢延遠,狀似衣襟,因名。又美高山,在縣東南二十里。山形聳秀,底堡水出於此。
六盤山,在縣東二十里,與固原州接界。今詳見固原境內。又鶯架山,在縣西南三十里。
好水,縣東二里。源出固原州界六盤山,西南流,合於莊浪縣之苦水。宋慶曆初,任福敗夏人於張家堡南,輕進,屯好水川。其別將屯籠絡川,相距五里。賊兵屯川口。福等循好水西行,出六盤山,距羊牧隆城五里。賊伏叢,皆敗沒。即此處也。○底堡水,在縣西二里。源出美高山,下流合於好水。
武延川,縣西北七十里。昔有武延者居此川旁,因名。宋曹瑋知渭州,與陳興秦翰破党項章悝族於武延川,是也。又有孤樹川,在縣北三十里。馬蘭川,在縣西北六十里。其下流俱合於好水。
捺龍川,在縣東南。下流入苦水川。宋慶曆元年任福趣懷遠捺龍川,與賊戰於張家堡南。賊佯北,福恃勝輕進處也。
六盤關在縣東二十五里。唐置。今與固原州分界。又神林堡,在縣西四十里,亦舊戍守處也。今有神林堡遞運所。又隆城驛,在今縣治西。}}

固原州

[編輯]

固原州,府西北百十里。東至慶陽府三百五十里,西北至寧夏中衛三百六十里,西至靖邊衛四百五十里。

秦北地郡地。漢初,安定郡治此。晉爲雍州徼外地。後魏置高平郡,兼置原州。隋改平涼郡。唐仍爲原州。宋置鎮戎軍。金改鎮戎州。元改開成路。至治中,降爲州。明初,復廢爲縣。弘治十五年改置固原州固,本作故。時以此城爲故原州城,諱故爲固,後遂以名州。是時套河有事,因建爲州。又增置固原衛,且以靖、蘭、甘三衛隸焉。後又以洮、河、岷三衛隸焉。尋建爲重鎮州編戶九里,屬平涼府。今仍曰固原州。
州據八郡之肩背,綰三鎮之要膂。元《開成志》云:「左控五原,右帶蘭、會,黃流繞北,崆峒阻南,稱爲形勝。今自州以東則翼慶延,自州以西則衛臨、鞏,自州而南則瞰三輔矣。乃其邊境則東接榆林,西連甘肅,北負寧夏,延袤蓋千有餘里。三鎮者,其固原之門牆,固原者,其三鎮之堂奧歟。成化八年撫臣馬文升言:「平鞏爲關陝藩籬,而固原爲平鞏屏蔽。平鞏有警,則關陝震驚,而固原一帶尤不可無備。弘治十五年制臣秦言:「禦戎之道,以守備爲本。平涼北四百餘里,舊有豫望城,固靖北靖,當作靜,謂靜寧州三百餘里。舊有石峽口及雙峰、臺城三處,皆入寇總路。修完戍守,東接環慶,北接韋州,此第一阨也;稍南有西安州鎮戎所、海剌都、打剌赤見靖邊衛、黑水口、乾鹽池亦見靖邊衛、撒都城城一作川,犬牙參錯,此第二阨也;又南有固原衛、靖邊衛、平灘堡見靖邊衛、一條城同上、東山城、白楊城或曰即陽武城,分佈守禦,此第三阨也;又進而益南,則有火龍溝、虎山溝二溝當在平涼縣西北、金佛峽見平涼縣、麻張溝、海子口此二溝當在慶陽府環縣西南,乃深入腹里之路。緣山傍溪,築牆立營,分兵防護,一夫守險,百人莫過,此第四阨也。路徑雖多,如此處置,曲折艱遠,賊勞我逸,賊難我易,庶幾得守備之策雲。嘉靖十五年制臣劉天和言:「固原爲套部深入之衝。前尚書秦修築邊牆,延袤千里。然而大舉入寇,尚不能支。及楊一清築白馬城堡,而後東路之寇不至。王瓊築下馬房關,而後中路之患得免。惟西路自徐斌水至黃河岸六百餘里,地勢遼遠,終難保障。今紅寺堡東南起徐斌水至鳴沙州,河岸可二百二十里。總兵任傑議於此地修築新邊一道,遷紅寺堡於邊內,撒舊墩軍士使守新邊,舍六百里平漫之地,守二百二十里易據之險,又佔水泉數十處,斷彼馬飲牧之區,而召軍佃種,可省饋餉,計無便於此。議者以舊邊不可棄,遂格不行。許論等亦嘗言:「固原舊邊,繇徐斌水西南至靖邊衛黃河岸,凡六百五十里。其間有青沙峴者凡八十里,隨風流走,不可築牆。寇若竊發,必假途於此。由青沙峴以北,紅寺堡以南,周環曠阻,有地數百里,水泉四十五處,草木繁茂,寇至每駐牧馬,呼爲小河套。紅寺堡雖當其衝,而堡勢孤懸,且外高內下,四面受敵,又去水甚遠,取汲必於堡西之梁家泉。彼若據水頭駐守,則立斃矣。誠築新邊於徐斌水東北,直接鳴沙州黃河岸,所築不滿三百里,土堅易守,內包梁家泉等水泉數十處,又有林木之饒,耕屯可數百頃,惟至河凍,則復守舊邊,此爲固原西路計利至厚也。而議者以棄地擾民沮之,悞矣。又花馬池一帶,固原與寧夏分險處也。往者套內充斥,嘗爲固原門戶之禍。故防維戍守,於此急焉。要以固原一鎮,控扼要領,聯屬指臂,張皇詰毖,有由來矣。豈區區爲一隅計哉?
開成廢縣,州西南四十里。漢安定郡高平縣地。唐亦爲高平縣地,屬原州。宋置開遠堡,屬鎮戎軍。元置開成路及開成縣於此,尋降爲州。明初,改爲縣。景泰中,議者言開成東北四十里有固原州城,修築置戍,足以固邊折寇。乃命修築。成化三年寇破開成,因徙縣於固原。弘治中,改置固原州,而以開成縣省入焉。今州城周十三里有奇,有門四。
廣安城,州東南六二十里。舊《志》云:「在開成縣東四十五里。宋咸平中,置東山寨。金升爲縣,隸鎮戎州。元至元七年併入鎮原州。尋改置廣安縣,又升爲州,隸開成路。明初,仍廢爲東山寨。又陽武城,在舊縣東南百里。或曰:「西魏時嘗置陽武縣於此。後周廢。
三川城,州東南百里。宋天聖中,置三川寨。康定初,趙元昊寇三川寨,連陷乾溝、乾福、趙福等三堡。時韓琦帥環慶遣將任福夜趣七十里,至白豹城,敗其兵,夏人引卻。是也。金置三川縣於此,屬鎮戎川。元至元七年省入鎮原州。
豫望城,在州東二百里。宋時與西夏分界處也。弘治十七年總制秦言:「固原迤北,地名豫望城。騍子川、獅子川、石峽口及寧夏之韋州,延袤千里,可墾田土,無慮數十萬頃,請築屯堡、議耕種。又固原北三百餘里舊有石峽口及雙峰臺城,宜以次修築。石峽口城,蓋即平夏故城矣。今有預望新倉。
石城,州西北百五十里。在亂山中,甚峭險。其西山頂平,可容數千人。城中有石池,可汲。四圍有石牆,高二丈餘。蓋昔人避兵之所。明天順中,土達滿四據此作亂。成化四年撫臣項忠討平之。今爲石城堡。其旁有青山洞、彗帚山,皆賊巢也。○古長城,亦在州西北。相傳即秦所築。成化三年寇犯套,官軍與戰於西山長城,不克。
六盤山,在州西南三十里。曲折險峻,盤旋有六。蒙古自和林有事陝蜀,恆屯兵於此。《宋史》:「紹定三年蒙古主鐵木真殂於六盤山。寶六年蒙古主蒙哥侵宋,次於六盤。開慶元年蒙哥入蜀,使渾都海守六盤。景定元年忽必烈立渾都海以六盤軍叛,走甘州,廉希憲使汪良臣擊平之。元元貞二年自六盤至黃河,立屯田,置兵萬人,是也。上有清暑樓,元安西王所建。明初,徐達定關中,屢敗敵兵於六盤。蓋州境之險要。
馬屯山,在州西南四十里。本作馬毛山。晉太元十九年苻登爲姚萇所敗,奔平涼,收集遺衆,入馬毛山。既而姚興自安定如涇陽,與登戰山南,執登殺之。宋元嘉五年魏將奚斤軍安定,追赫連定於平涼。別將娥清欲循水而往,斤不從,自北道邀其走路,至馬髦嶺,爲所擒。胡氏曰:「馬毛山,蓋平涼之險要。
天都山,州西北百五十里。宋元豐四年宦者李憲帥陝西河東五路之師伐夏,憲自熙河趣興靈,復蘭州,進營於天都山,焚夏人南牟內殿,次胡盧河,不至靈州而還。又元二年夏人與西羌相結,聚兵天都山。即此也。《志》云:「山在西安所東南三十六里。興靈,謂興州、靈州也。胡盧河,見寧夏衛。○砲架山,在州西北百二十里石城堡前,極險峻。州北九十里又有須彌山。又掃竹嶺,在州西北百里。山隴紆回峻阻,亦州境之險也。
清水河,在州城東北。源出六盤山,東北流。鎮原縣之胡盧河,亦流會焉。又北入寧夏衛界。亦名胡盧河。又西北入於黃河。
大黑水,在州北五十里。北流經寧夏境入黃河。又州北百二十里有小黑水流入焉。宋遊師雄判德順軍,延將劉欲自延安入安定。師雄料賊有伏,請繇他道。已而諜報黑水傍盡伏精騎,始信其言。即此黑水也。○海子河,在州西南三十里。《志》云:「州西北又有撒都兒川,須滅都河、硝河俱流入大黑水雲。
南川,有二:「一在州東六十里,曰大南川;一在州東南五十里,曰小南川。又有乾川在州東南百六十里。
朝那湫,有二:「一在舊縣東十五里;一在舊縣東北三十里。俱出山間,土人謂之東海、西海。二水相合,方四十里,水停不流,冬夏不增減,兩岸不生草木。《封禪書》:「湫淵祠朝那。即此。《水經注》:「湫水西北流,出長城北,與次水會,徑魏行宮故殿西,又東注若水。若水,亦作苦水。《通志》:「今湫水一在州東南四十里,一在州西南四十里。似悞。
六盤關,在六盤山上。關路險阻。唐爲原州七關之一。今與隆德縣接界。
制勝關,在州東南。亦唐原州七關之一,控帶隴山以西之路,舊號大振門,管沿坡小寨二十五處。宋熙寧中,關廢,改置安化縣於其地。元初,廢。今關與華亭縣接境。
下馬房關,州北二百四十里。南至平羅千戶所四十里。嘉靖初,總制王瓊築此,而後固原中路之患得免。
天聖寨,州東北百里。宋天聖中置,屬鎮戎軍。金爲天聖寨。元廢。又臨羌寨,在州北百里。又有定戎堡,在州西北二十里。俱宋元符初置。又天都寨,在州西北西安所東二十六里,南去天都山十里,亦宋元符初置寨。金廢。
鎮羌寨,在州東南。《宋志》:「寨東至三川城二十一里。紹聖四年所置也。○寧安寨,在州境西安所西南三十里。宋崇寧五年置,西至通安寨六十一里。今與靖邊衛接界。
張義堡,在州西南六十里。《宋志》:「張義堡本名安邊堡。熙寧四年廢入開遠堡。五年改置張義堡,仍屬鎮戎軍。金爲張義寨。元省。
白馬堡,在州東北百三十里。有城,置倉於此。《志》云:「堡西去鎮戎所百里。正德中,總制楊一清築。自是固原東路之患漸少。又彭陽城堡,在州東百二十里。宋置。金因之。今亦爲戍守處。
黑水苑堡,在州西北百里。亦謂之黑水口,有倉。《志》云:「堡東去鎮戎所四十里。嘉靖十九年套寇至固原引還。邊將周尚文邀敗之於黑水苑堡。即此。
海剌都堡,州北二百十里。亦曰海剌都營,西去西安所四十里。成化中,敵犯固原,繇此西入會寧、靖寧之道也。今有海剌都營倉。其相近者曰廟山堡。弘治間,敵嘗犯此。
紅古城堡,在西安所北百里。今有兵戍守。其西南十里有印子山,亦高峻,《通志》:「城西門外有甜水,味甘可飲。中有紅古城堡倉。又通會堡,在西安所西五十五里。宋置。○沒寧堡,在西安所北三十五里。其東又有橫嶺堡。俱宋置,今廢。
徐斌水堡,在西安所北百餘里。舊邊在堡西南,新邊在堡東北,爲固原西路之要。其西北又有紅寺堡,入靈州西界。○乾鹽池堡,在西安所西北,與靖遠衛分界,爲州境設險處。
甜水堡,在平遠所東北八十里,屬環縣守備戍守。《輿程記》:「堡北接寧夏中衛界。是也。嘉靖四十五年甜水等堡有事,總兵郭江等戰死。○響石溝堡,在下馬關東。其北爲萌城驛,與寧夏境韋州鹽池接界,乃固原東路之門戶也。
李俊堡,在州西北百七十里。其地亦曰李俊溝,亦曰酸棗溝。天順中,官軍討滿四時,分道進兵處也。州西北又有莽金佛溝及木頭溝,亦官軍討滿四時,分道進兵處。
羊房堡,在州西北百二十里。其地亦名驢母川。官軍討滿四時分道處也。○黑城子,在州西北。或謂之紅城子。官軍繇此討滿四。弘治十四年敵常犯此,官軍敗績。《通志》:「州東南有永寧驛,並置倉於此。又州西北有板井堡倉,又州東百二十里有彭陽城堡倉。
附見:
固原,衛在州城內。弘治十五年建,轄千戶所五。
甘州羣牧所,州西北二百里。明置監牧於此,屬行太僕寺。成化三年敵犯固原,官軍拒之,不克。敵遂屯牧所城外,進陷開城縣,殺掠甚衆。
西安千戶所,州西北二百三十里。本夏人南牟會新城。宋元符元年得其地,建西安州於此,仍屬渭州。金皇統間,地入於夏。元省。明置今所。弘治中,改屬固原衛。
鎮戎千戶所,州北百二十里。本鎮原縣地。弘治中,置所於此,屬固原衛。
平遠千戶所,州北二百里。弘治中置,屬固原衛。
甘州千戶所,州西北三百餘里。亦弘治中置,屬甘州中護衛。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