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讀史方輿紀要/卷八十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八十三 江西一 封域 山川險要 下一卷▶

江西一

[編輯]

《禹貢》曰揚州,《周•職方》亦曰:「東南惟揚州。」春秋時,爲吳、楚之交,戰國時屬楚,其在天文斗分野也。秦並天下,屬九江郡。漢武置十三州,此亦爲揚州地。後漢因之。三國時爲吳地。晉初亦屬揚州,後割荊、揚二州地,增置江州,《宋志》:「惠帝元康元年,始置江州,領十郡,治豫章。成帝咸康六年移治尋陽。」《通釋》:「惠帝始置江州,傅縡爲刺史,治武昌。」是江州初置於武昌,其後或移豫章,又移尋陽也。宋以後因之。隋仍屬揚州,大業末爲蕭銑及林士弘所據。唐分十道,此屬江南道,開元中分置江南西道,治洪州,今境內州郡悉屬焉。唐末併於淮南,後屬於南唐。宋屬江南路,天聖中亦分爲江南西路。仍治洪州,紹興初嘗移治江州,尋復舊。。元置江西等處行中書省,至元十四年置,十五年移省於贛州,明年復還龍興。十七年併入福建行省,十九年復故。後陳友諒竊據其地,明初平之。明洪武九年置江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十三、屬州一、屬縣七十七,總爲裡九千九百五十六里有奇,夏秋二稅約二百六十一萬六千三百六十九石有奇。而衛所參列其間。今仍爲江西布政使司。

南昌府,屬州一,縣七。
南昌縣,附郭。新建縣,附郭。豐城縣,進賢縣,奉新縣,靖安縣,武寧縣。
寧州,
瑞州府,屬縣三。
高安縣,附郭。上高縣,新昌縣,
南康府,屬縣四。
星子縣,附郭。都昌縣,建昌縣,安義縣。
九江府,屬縣五。
德化縣,附郭。德安縣,瑞昌縣,湖口縣,彭澤縣。
饒州府,屬縣七。
鄱陽縣,附郭。餘干縣,樂平縣,浮梁縣,德興縣,安仁縣,萬年縣。
廣信府,屬縣七。
上饒縣,附郭。玉山縣,弋陽縣,貴溪縣,鉛山縣,永豐縣,興安縣。
建昌府,屬縣五。
南城縣,附郭。南豐縣,新城縣,廣昌縣,瀘溪縣。
撫州府,屬縣六。
臨川縣,附郭。崇仁縣,金溪縣,宜黃縣,樂安縣,東鄉縣。
吉安府,屬縣九。
廬陵縣,附郭。泰和縣,吉水縣,永豐縣,安福縣,龍泉縣,萬安縣,永新縣,永寧縣。
臨江府,屬縣四。
清江縣,附郭。新淦縣,新喻縣,峽江縣。
袁州府,屬縣四。
宜春縣,附郭。分宜縣,萍鄉縣,萬載縣。
贛州府,屬縣十二。
贛縣,附郭。雩都縣,信豐縣,興國縣,會昌縣,安遠縣,寧都縣,瑞金縣,龍南縣,石城縣,定南縣,長寧縣。
南安府,屬縣四。
大庾縣,附郭。南康縣,上猶縣,崇義縣。

東通浙、閩,

廣信府東與浙江衢州府接界,南與福建建寧府接界。而建昌、贛州,亦皆與閩之邵武、汀州爲鄰。

南盡大庾,

大庾嶺以南即廣東境。今南安府南六十里至大庾之巔,又六十里至廣東之南雄府。二郡蓋分據嶺之南北。

西連荊楚,

九江、南昌、袁州、吉安、南安諸郡,皆與湖廣接界。

北至大江。

大江橫亘於九江府北,廣二十里。江之北岸西入黃、蘄,東接安慶,大江實爲之限。

其名山則有廬山,

廬山在南康府西北二十里,九江府南二十五里。高二千三百六十丈,周二百五十里,疊嶂九層,川流九派。《禹貢》:「過九江此九江謂湖廣洞庭湖。至敷淺原。」說者謂廬山高,而其中原田連亘,即敷淺原矣。《史記》:「太史公南登廬山,觀禹所疏九江。」《名山記》:「山南濱宮亭湖,北對小江,山去小江三十餘里。其大嶺凡七重,圓基周迴,垂三五百里。」《豫章古今志》:山本名南嶂,亦曰障山,俗又訛爲天子都、天子障。殷、周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於此,故曰廬山,俗字君平,一作「匡續」,字子孝,秦、漢間人。或謂之靖廬山,亦曰輔山。相傳周武王時有方輔先生於此山得道仙去,惟廬存,因名。世皆謂匡俗所居,亦曰匡山,亦曰匡廬,亦曰匡阜,亦曰康廬。《圖經》云:「宋開寶中避太祖諱,更匡山爲康山。」《道書》以爲第十八洞天,第三十六福地。漢廬江郡之名本此。又《漢祀典》以廬山貳於灊嶽,《郡縣志》:「漢武封廬山神爲南極大明公,俗號廬君。」蓋南方巨鎮也。梁天監初江州刺史陳伯之起兵尋陽,其長史程元沖失職家居,因聚衆襲攻伯之,不勝,逃入廬山。《唐六典》:「廬山,江南道名山之一也。」今峰嶽洞壑,在南康界者不可悉數,而最著者曰五老峰、府北三十里。石山骨峙,突兀凌霄,如五老人駢肩而立,爲廬山盡處。石鏡峰、府西二十五里。紫霄峰、府北二十五里,一名上霄峰,下有上霄源。凌霄峰、府北四十三里。鐵船峰、府西北二十五里。漢陽峰。漢陽峰者,在廬山絕頂,望數百里,極目江、漢,故名也。一名漢王峰,相傳漢武曾登此。漢陽峰之水,西流爲康王谷之谷簾泉,谷在府西三十五里,相傳秦並六國時,有楚康王者逃難谷中,因名。水流爲谷簾泉,其水如簾,布嶽而下,凡三十餘派。東流爲開先寺之雙瀑。寺在府西十五里廬山麓,本梁昭明太子棲隱處,南唐主李璟建寺。。李白云:「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是也。廬山之南,瀑布以十數,而開先之雙瀑爲最勝。五老峰下爲棲賢谷。府北十五里,唐貞元中李渤隱於此,因名。其西爲三峽澗,澗受大小支流九十九派,水行石間,聲如雷霆,擬於三峽之險。相近曰白鹿洞,亦李渤與兄涉隱處。南唐昇元中建學館於其下,石晉天福五年,南唐昇元四年也。時遣宦者祭廬山,學館蓋建於是時。宋時爲白鹿書院。《郡志》:白鹿在谷簾泉山澗中,書院在五老峰下,相去十餘里。又有白雲洞,在府西四十里山頂上。南唐主李璟嘗遊此。原曰栗裡原,在府西三十六里。,爲晉陶潛隱居處。此南康之勝也。其在九江界者曰雙劍峰,在府南五十里,形勢插天,宛如雙劍。蓮花峰、府東南三十里。香爐峰、府西南五十里,峰形圓聳,南有巨石卓立,一名石人峰。石耳峰,府南七十里,有二峰並聳。大林峰、府西南五十里,相近爲天池、鐵船二峰。上霄峰。上霄原亦在廬山絕頂,有石室,相傳大禹石刻藏其中。又有石樑瀑布,秦始皇嘗登其上,謂與霄漢相接也。志云:峰有秦皇、漢武刻,又太史公嘗登此,蓋即南康府之紫霄峰。又石門,在廬山西南,雙闕壁立千仞,瀑佈出其中。《山疏》云:「石門者,山之天池、鐵船二峰對峙如門也。」慧遠詩序略云:「石門一名障山,雙闕對峙其前,重嶽映帶,其後七嶺之美,蘊奇於此。」周景式云:「石門澗水出康王谷,谷東北去府六十里。吐源深遠,爲衆泉之宗。每夏霖秋潦,轉石發樹,動數十里。」此九江之盛也。《廣記》云:「廬山三面阻水,西臨大陸,爲羣山所奔輳。山無主峰,蜿蜒蟬連,指列調敷,各自爲勝,濱湖距江,回環垂五百里。亦嘗爲盜賊藪,正德中廬山左湖、湓塘賊作亂,指揮臣周憲討平之。山藪藏慝,繇來舊矣。」

懷玉。

懷玉山,在廣信府玉山縣北百四十里,高四百餘丈,盤亘饒、信、衢三郡,當吳、楚、閩、越之交,爲東南望鎮。一名輝山,相傳山有異光夜燭也。縣舊置輝山驛以此。唐賈耽《華夷圖》:「懷玉山上與雲際,勢聯北斗,又名玉斗山。循山之麓升降凡十有五里至大洋坂,地寬廣約數百畝,而奇峰峻嶺,怪石深池,環列於前後左右,仙靈之窟宅也。」志云:山有龍潭一十八漈,又有二十四奇,曰玉瑘峰、銀尖峰、獅子峰、石牛峰、雲蓋峰、天門峰、飛泉峰、屏風峰、蟠龍岡、金雞墩、洗墨池、望香墩、七盤嶺、九蓮池、誓坡石、浴佛池、彩霞嶽、過雲洞、連理木、天聖松、金剛嶺、石鼓山、羅漢峰、志初嶽,俱稱絕勝。山之水西出則入於江,東出則入於淛,蓋江、淛山水之宗也。」李翱《南來錄》:「自常山至玉山八十里,陸道謂之玉山嶺;自玉山至鄱陽七百有十里,順流謂之高溪。」又有三清山,志雲與懷玉並峙,《名勝志》:「山高七百餘丈,周回二百餘里,江、淛之水蓋源於此。」蓋懷玉之支峰而異名者也。

其大川則有九江,

九江即大江也,在九江府城北。其上流自湖廣興國州東流入瑞昌縣界,又東南流,北岸爲湖廣黃梅縣之新開口鎮,東南流六十里,經府城東北之潯陽驛,又六十里爲湖口縣之彭蠡驛,又東北六十里爲彭澤縣之龍城驛,又百十里即南直望江縣之雷港驛也。亦曰潯陽江,蓋大江之隨地易名耳。《禹貢》:「九江孔殷。」又曰:「過九江。」蓋今之洞庭湖,而說者以爲在潯陽。司馬遷曰:「余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淮南王安曰:「禹鑿江而通九路。」班固曰:「九江在潯陽南,東合大江。」應劭曰:「江自廬江潯陽分而爲九。」鄭玄曰:「江至潯陽分爲九道。」郭璞《江賦》:「源二分於崌崍,流九派於潯陽。」《潯陽地記》:「禹疏九江,一烏白江,二蜯江,三烏江,四嘉靡江,五畎江,六源江,一作「沙源江。」七廩江,八隄江,九箘江。」箘,一作「茵。」張須元《緣江圖》云:「一三里江,二五州江,三嘉靡江,四烏土江,五白蜯江,六白烏江,七箘江,八沙提江,九廩江,參差隨水短長,或百里,或五十里,始於鄂陵,終於江口,會於桑落洲。」張僧監曰:「九江一名白馬江,去州五里,是大禹所鑿九江,分流三百餘里,至桑落洲合流。」孔穎達曰:「大江分爲九江,猶大河分爲九河。」賈耽曰:「江有八洲,與江爲九。」宋白曰:「九江在江州西北二十五里。」晁公武曰:「九江一水而名九者,猶太湖一湖而名五湖,昭餘祁一澤而名九澤耳。」又劉歆言:「九江者,湖漢九水入彭蠡澤也。」湖漢水即今貢水。酈道元則云:「自沔口以下,有湖口水、加湖江水、武口水、烏石水、舉水、巴水、希水、蘄水、利水,皆南流注於江。」皆可傅合九江之說。宋曾氏云:「豫章之川如彭水,即今章水。鄱水、淦水之類凡九,合於湖漢,東至彭蠡入江,九江之名,或取諸此。」蓋傳疑久矣。今府治後百餘步有庾公樓,其磯石突出江千百許步,爲岷、嶓以下滔滔東流之少駐。自六朝以來,江州常爲中流雄鎮,得其人守之,未易越潯陽一步也。至於江中洲嶼,節節有之,自昔舟行附南岸者,謂之內路,附北岸者謂之外路。宋晉安王子勛將劉胡自鵲尾見南直寧國府。敗還潯陽,於江外夜趨沔口。蒼梧王初以黃門郎王奐鎮夏口,恐過潯陽爲桂陽王休範所劫留,使自太子洑竟去,太子洑見湖廣黃梅縣。蓋即江外趨沔口之路。今江防之設,始自潯陽。蓋大江越梁、荊而來,小水附入者益多,波流衍溢,汊港縱橫,且東近金陵,風帆易達,故爲備不可緩也。

贛水,

贛水亦曰南江,其上流分二源,西出者爲章水,東出者爲貢水。志云:章水出湖廣郴州南三十六里之黃岑山,自宜章縣流入南安府崇義縣界,經聶都山,《漢志》謂之彭水;《漢志・注》:「彭水出豫章南楚縣,東入湖漢水。」是也。又東經府城南亦謂之橫江,亦謂之橫浦;東北流經南康縣城南,亦謂之芙蓉江;又東北經贛州府城西,環城而北,會於貢水。貢水出福建汀州府西六十里新路嶺,流入贛州府瑞金縣界,經縣南,《漢志》謂之湖漢水;《漢志注》:湖漢水出雩都縣東,至彭澤入江,行千九百八十里。又西經會昌縣北謂之湘洪水;又西北達雩都縣西,而府東北寧都、石城二縣之水,府南安遠、龍南、信豐三縣之水,又北興國縣之水皆匯焉;西北流至府城東,環城而北,會於章水,始名爲贛水。漢時亦謂之領水。淮南王安上書言:「越人入中國必下領水,領水之山峻峭,漂石破舟,不可以大船載食糧下也。」亦謂之大庾嶠水。庾仲初雲「大庾嶠水北入豫章,注於江。」即此。以其自南而北,通謂之南江。梁末陳霸先起義師討侯景,軍於南康,尋自南江出湓口會王僧辨之師。又自南康至豫章,其地皆謂之南川,陳初臨川周迪欲自據南川是也。從贛城北至吉安府萬安縣,江中有一十八灘,謂之贛石。舊志:虔州城至萬安縣凡一百八十里,一雲贛石之險,凡三百里。五代梁貞明四年,楊吳遣兵擊譚全播於贛州,時嚴可求以厚利募贛石水工,故吳兵奄至城下,虔人始覺。又東北經泰和縣至府城南,折而北,繞吉水縣城西而東北流,亦謂之吉水;入臨江府峽江縣界,經縣城南,亦謂之峽江;又東北經新淦縣城西,又東北經府城南,亦謂之清江;又東歷樟樹鎮入南昌府豐城縣界,經縣城西南而至府城西,亦謂之章江;繞城而流,廣十里,渡江之北曰石頭口,又東北流入於鄱湖北,出九江府湖口縣西而入於江。唐《十道志》:「江南大川一曰贛水。」自南昌以南諸郡之水悉流合於贛水,而委輸於鄱湖。地勢南高而北下,上流之重恆在南方,故嶺嶠發難,贛江上下千里之間皆爲戰地,振古如茲矣。

鄱陽湖。

鄱陽湖即彭蠡湖,在南昌府東北一百五十里,饒州府西四十里,南康府城東五里,九江府東南九十里,周迴四百五十里,浸四郡之境。《禹貢》:「彭蠡既瀦。」《史記》:「吳起曰:『三苗之國,左洞庭,右彭蠡。』」又漢武帝浮江出樅陽,過彭蠡。樅陽,見南直桐城縣。後亦謂之揚瀾左里,晉末劉裕破盧循於左里,即彭蠡湖口也。今南康府都昌縣有左里城。《水經注》:贛水總納十川,同湊一瀆,注於彭蠡,清潭遠漲,緑波凝淨,而匯注於江川。自隋以前概謂之彭蠡,煬帝時以鄱陽山所接,兼有鄱陽之稱。大業十二年劉子翊討鄱陽賊林士弘,戰於彭蠡湖,敗死。唐《十道志》:「彭蠡,江南之大川也。」《六典》曰:「彭蠡,一名宮亭湖。」《圖經》:「鄱陽湖東至饒州餘干縣之康郎山,西至新建縣之荷陂里,南至進賢縣之北山,北至南康府都昌縣,其南入南昌界者,則爲宮亭湖。」《饒州志》:「鄱陽湖收江、饒、衢、徽之流,會大江入海,長三百里,闊四十里,中有鴈泊小湖,每春漲則與鄱江連接,水縮則黃茅白葦,曠如平野。湖中之山,其最大者,曰康郎山,在湖西南涯;其近湖西北岸者曰鞋山,曰大孤山。又湖之西北近南昌、南康之界有狹處,謂之罌子口。」明初陳友諒攻洪都,太祖赴救,至湖口,友諒聞之,解圍東出,與明師遇於鄱陽湖之康郎山。友諒屢敗,欲退保鞋山,明師先至罌子口,橫截湖面,友諒不得出。既又移泊於左蠡,截友諒於湖口。友諒旋敗死。混一統海內之業,肇於鄱陽一戰。

其重險則有大庾嶺,

大庾嶺,在南安府南二十五里,廣東南雄府北六十里,磅礴高聳,爲五嶺之一。《水經注》云:「漣溪山即大庾嶺也。」秦始皇三十三年以謫徒五十萬戍五嶺,大庾其第一塞之嶺。又《秦紀》「秦使屠雎將兵十萬守南埜之嶠」,謂此矣。《廣記》:「大庾在五嶺最東,亦名東嶠。」《圖經》云:山延袤二百里,上有橫浦關,秦末趙陀欲據越,移檄告橫浦諸關曰『盜兵且至,急絕道聚兵自守』」者也。及漢武帝時呂嘉反,函封漢節至塞上。塞上即謂大庾。使楊僕討之,出豫章,下橫浦。蓋踰嶺而南也。在秦時謂之塞上,亦名塞嶺。漢伐南越時有監軍庾姓者城此,故名大庾。又《漢志》名爲臺嶺山,以嶺上有石如臺也。或以形如廩庾,故謂之庾嶺。又謂漢庾勝者,本梅鋗將,爲漢守臺嶺,築城嶺下,因有大庾之名。晉義熙六年徐道覆以劉裕方北伐南燕,勸盧循乘虛襲建康,時循爲廣州刺史,道覆爲始興相。曰:「若裕平齊之後,自將屯豫章,遣諸將帥銳師過嶺,恐君不能當也。」或謂之南康山。道覆謀爲亂,先使人伐船材南康山中。蓋嶺在南康郡境也。梁太清末陳霸先爲始興太守,起兵討侯景,遣其主帥杜僧明頓於嶺上,霸先旋發始興,至大庾。隋開皇十年,番禺黎帥王仲宣反,圍廣州,遣其黨據大庾,立九柵。詔裴矩巡撫嶺南,矩至嶺,擊破之。唐《十道志》:「江南名山曰大庾。」《張九齡集》云:「初,嶺東廢路人苦峻極。《志》云:東嶠古路在今安里之遊仙徑,崎嶇犖確,入踰六七里,兩山對峙,螺轉而上,周圍九磴,至頂而下又踰七里,始平。上有橫浦關,此古入關之路。開元四載冬,俾使臣左拾遺內供奉張九齡緣磴道,披灌叢,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險之故,人始便之。自九齡鑿新路後,兩壁峭立,中途坦夷,上多植梅,因又名爲梅嶺。一雲本漢初梅鋗曾將兵至此,故有梅嶺之名。白居易云:「大庾多梅,南枝既落,北枝始開。」是也。僖宗時黃巢入廣南,高駢請帥重兵繇大庾擊賊於廣州。自五代以後驛路又復荒遠,室廬稀疏,而梅嶺之名亦虛。張九成謂嶺並無梅,蓋蓁蕪已久也。宋嘉祐八年蔡挺詳刑江西,弟抗漕廣東,乃商度工用,陶土爲甓,各甃其境。北路廣八尺,長一百零九丈;南路廣一丈二尺,長三百一十有五丈,仍復夾道種鬆,以休行旅,遂成車馬之途。又立關於嶺上,植柱揭名梅關,以分江、廣之界。章穎詩云「兩州南北護梅關,盡日人行石壁間」,蓋實錄也。景炎元年叛將呂師夔等導蒙古兵度梅嶺,敗宋軍於南雄。二年,蒙古將塔出等復以步卒入大庾,追二王。既而廣州復爲宋有,蒙古將李恆復以步騎由梅嶺襲廣州,至清遠,今廣東廣州府屬縣。敗宋兵,遂入廣州。明初陸仲亨以贛州之師踰大庾,破韶州。嶺誠噤喉要地矣。又《南安志》:「大庾嶺東北爲白猿洞,洞北爲梅關,關側爲雲封寺,俗名掛角寺,今祠張曲江於其處。」祠左有霹靂泉,一名卓錫泉。明初張以寧云:「庾嶺之巔,折而東有一峰,甚奇秀,稍下平爲姮娥嶂。」《新修嶺路記》:「成化十五年郡守張弼病嶺路狹隘,復謀開道。凡巨石之扼路者火而斧之,流泉之浸路者溝而分之;土石之積者剔而平之。螺轉之磴,因其高下,爲級一百二十餘,長短參差,務適於平。嶺路始爲寬平。」《輿程志》:「南安南行六十里至大庾嶺,上有紅梅關,郡志:府至嶺二十五里,又五里至南雄府紅梅鋪。又南行六十里爲南雄府城。嶺據南北之咽喉,爲戰守必爭之地。今關有官軍戍守,猶秦、漢之舊跡也。」

湖口。

湖口,在九江府東六十里,今爲湖口縣。其地上據鍾石,傍臨大江。彭蠡之水匯章、貢及羣川之流,北注於江,湖口其委輸之處也。劉宋時置湖口戍。齊東昏侯末蕭衍引兵東下,前鋒鄧元起將至潯陽,江州刺史陳伯之退保湖口。由齊、梁至陳,皆爲戍守重地。唐武德五年安撫使李大亮以其衝要,特置湖口鎮。乾符五年王仙芝餘黨王重隱陷洪州,江西觀察使高湘奔湖口。南唐始立縣。蓋湖口之緩急,江南之盛衰。江南有事,欲保固江右,則湖口不可以無備也。或曰湖口即古之鈎圻。《水經注》:贛水歷鈎圻邸閣下,而後至彭澤。劉宋時南江運米,皆積於鈎圻是也。今江西之運凡四十餘萬石,悉自湖口以達於江,所謂糧運資儲,仰此氣息者非乎?且自皖口泝江西上,則越小孤徑彭澤,不待叩潯陽之城,而直掩湖口,江西已岌岌矣。湖口於九江又獨當東南一面之險也。元至正十二年星吉復江州,遣別將柵小孤山,自據番陽口,綴江西要衝,以圖恢復,既而爲賊所敗。鄱陽蓋即湖口雲。
江西地當吳、楚、閩、越之交,險阻既分,形勢自弱,安危輕重,常視四方,然規其大略,亦非無事之國也。是故九江雄據上游,水陸形便,足以指領東西,非特保有湖濱而已。南、贛爲南方藩屏,汀、漳、雄、韶諸山會焉,連州跨郡,林谷茂密,盜賊之興,斯爲淵藪,故設重臣臨之,豈徒扼閩、嶺之襟喉哉,抑且臨南昌之項背矣。九江、南昌,皆與湖廣連壤,而袁州逼近長沙,逋民客戶,頗難譏察。自吉安以南,益與郴、桂相比,稱巖險焉。饒州東北與新安相錯,而廣信東通衢、婺,爲江、浙之門戶。其南則路入建寧,又江、閩之津梁也。建昌與閩亦爲鄰境,而驛騷之患,視廣信爲稍殺焉。夫廬阜爲之山,彭蠡爲之澤,襟江帶湖,控荊引越,形勝有由來矣。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