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四十八 河南三 河南府 下一卷▶

河南三

[編輯]

  ◇河南府 東至開封府四百二十里,東南至許州三百三十里,南至南陽府五百五十里,西南至陝西商州八百八十六里,西至陝西華州五百七十里,西北至山西絳州五百里,北至山西澤州二百八十里,東北至懷慶府一百四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京師一千八百里,至南京一千八百里 。

  《禹貢》豫州之域。周舊都也。秦置三川郡 秦莊襄王元年,置郡,以河、洛、伊三川為名。 漢置河南郡。高帝元年,項羽立申陽為河南王。二年,申陽降,置河南郡,治洛陽。東漢都於此,改為河南尹,兼置司隸。魏晉相繼都之,並置司州 改司隸為司州,河南尹如故。其後劉聰置荊州,石虎為洛州,慕容暐亦置洛州於此。苻秦曰豫州。 劉宋初,亦置司州 治虎牢。 後魏改為洛州 初置南雍州,後改洛州。 太和十七年,自代徙都之,亦曰司州 郡守仍為河南尹。 東魏復曰洛州,改河南為洛陽郡 西魏得之,又改司州。北齊復曰洛州。 後周曰東京 大成初,以洛陽為東京,治洛陽宮。 隋初,罷郡曰洛州。大業初,徙都此,曰豫州。三年,復曰河南郡 初為東京。大業五年,又改為東都。王世充亦置司州於此。 唐初,又為洛州 置都督府。 顯慶二年,建東都 光宅初,改神都。神龍初,復曰東都。 開元初,改洛州為河南府。天寶初,定為東京 龍紀初,置佑國節度治焉。 五代梁謂之西都。後唐都此,復曰東都。石晉亦曰西京。宋仍為西京河南府。金廢西京,而府如故,兼置德昌軍。興定初,號中京,改為金昌府。元曰河南路。前朝曰河南府,領州一、縣十三。今因之。

  府河山控帶,形勝甲於天下。武王謂周公:南望三塗 三塗山,見嵩縣。一云三險塗也,謂虎牢、轘轅、崤澠 ,北望岳鄙 孔穎達曰:太行、恆山之邊鄙都邑也。又平陽府趙城縣霍山,一名太岳 ;顧瞻有河,粵瞻洛、伊。此言洛陽形勝之祖也。《史記》:吳起謂魏武侯:夏桀之居,左河濟,右太華 即華山 ;伊闕在南,羊腸在北 羊腸,見前名山太行。皇甫謐曰:武王以洛邑為有夏之居,起所言,今河南城直之 。漢高祖初定都,群臣謂洛陽東有成皋,西有崤澠,背河鄉伊、洛,其固足恃。因張良、婁敬言,乃西都關中 張良曰:洛陽其中不過數百里,四面受敵,非用武之國 。景帝時,七國反,桓將軍說吳王曰:願大王所過城不下,直去,疾西據洛陽武庫,食敖倉粟,阻山河之險,以令諸侯,雖無入關,天下固已定。武帝時,淮南王安謀反,謂伍被曰:今先據成皋之口,下潁川兵,塞轘轅見鞏縣、伊闕見洛陽之道,發南陽兵守武關見陝西重險,河南太守獨有洛陽耳。元帝時,翼奉上書:願徙都成周,左據成皋,右阻澠池,前向嵩高,後介大河,建滎陽,扶河東,南北千里以為關,而入敖倉 見前河陰縣 ,地方百里者八,尤足以自娛,東厭諸侯之權,西遠羌胡之難。及光武中興,乃定都焉。班固云:崤函有帝王之宅,河洛為王者之里。張衡賦東京有曰:溯洛背河,左伊右瀍,西阻九河,東門於旋旋門阪,見開封府汜水縣;盟津達其後,大谷通其前大谷,見洛陽縣;回行道於伊闕,邪徑捷於轘轅;太室作鎮,揭以熊耳 熊耳,見盧氏縣 ;底柱輟流,鐔以大岯 此以成皋為大大岯也。靈帝光和七年,以黃巾賊亂,從河南尹何進言,置八關都尉官。八關者,函谷、廣成見汝州,本河南梁縣、伊闕、大谷、轘轅、旋門、小平津見孟津縣小平城、孟津是也。曹魏、西晉亦都之。陸機《洛陽記》:左成皋,右函谷,前有伊闕,後背盟津 謂之洛陽四關。又江統《賦》云:帶以河、洛,重以崤阻。 張華《博物志》:周在中樞三河之分,風雨所起,四險之國也。晉永嘉五年,洛陽為劉聰所陷,王彌說劉曜曰 時聰遣王彌、劉曜共陷洛陽 :洛陽天下中,山河四塞,城池宮室,不假修營,宜為都邑。曜不用彌策而焚之 彌欲曜轉白聰,徙都洛陽。曜以天下未定,洛陽四面受敵,不可守。遂不用彌策 ,彌罵曰:屠各子豈有帝王之意耶!太和四年,桓溫伐燕,屯枋頭 見直隸濬縣 ,燕請救於苻堅。王猛謂堅曰:燕雖強大,慕容評非溫敵也。若溫舉山東,進屯洛邑,收幽冀之兵,引並豫之眾,觀兵崤澠,則大事去矣。魏高歡犯順,宇文泰言:長河萬里,捍禦為難,一處得渡,大事去矣。洛陽蓋恃河為險也。唐初,世民攻鄭,至新安,進至慈澗,遣史萬寶自宜陽南據龍門 即伊闕 ,劉德威自太行東圍河內,王君廓自洛口斷其餉道,黃君漢自河陰攻回洛城 見孟津縣 ,大軍進屯北邙以逼洛陽,既而洛陽降下。宋初,周昭義節度使李繼筠 昭義,今潞安府 舉兵南向,其從事閭丘仲卿說筠曰:公孤軍舉事,其勢甚危,大梁甲兵精銳,難與爭鋒,不如西下太行,直抵懷、孟,塞虎牢,據洛邑,東向而聲大義於天下,計之上也。筠不能用而敗。孔穎達曰:洛陽處澗、瀍之中,天地交會,北有太行之險,南有宛、葉之饒,東壓江淮,食湖海之利;西馳崤澠,據關河之勝。李文叔曰:洛陽處天下之中,挾崤、澠之阻,當秦、隴之噤喉,而趙、魏之走集,蓋四方必爭之地也。天下當無事則已,有事則洛陽必先受兵。明太祖命徐達,亦言先取山東,次及河洛。蓋英雄舉事,類以洛陽為標準矣。

  今府城,隋大業初所營東都也。昔武王克商,定鼎於郟辱阝 鄭玄曰:郟,山名;辱阝,邑名。司馬貞曰:郟辱阝陌也。見後 ,時未有城。成王營洛為王城 謂之東都,在今城西偏 ,平王東遷居於此。靈王時,、洛斗,將毀王宮,齊莊公遣師城郟 郟,陌也。《左傳》:襄二十四年,城郟 ,即王城也。亦曰河南城。《周書•作雒》解:周公立城,方千六百二十丈,郛方七十二里,南繫於洛水,北因乎郟山 一作邙山 ,以為天下大湊。王城面有三門,凡十二門。南城曰圉門 《左傳》莊二十一年,子頹之亂,鄭、虢定王室,鄭伯將王自圉門入 ,東城曰鼎門 以九鼎自此而入也。又洛陽西南洛水北有鼎中觀,亦以九鼎而名 ,北城門曰乾祭 《左傳》昭二十四年,子朝爭立,晉使士伯立於乾祭而問於介眾,是也 。又下都城,在王城東四十里 在今城東二十里,下都居殷民,與王城俱曰成周 。敬王以子朝之亂,出居狄泉 狄泉,在故洛陽城中。詳見後 。晉定公使魏舒率諸侯之大夫,會於狄泉,城之而居敬王,即下都也 《春秋》昭三十二年,城成周 。亦曰洛陽城。《帝王世紀》:城東西六里十步,南北九里七十步,俗稱九六城。秦因周城而益大之,建宮闕於洛陽 漢高五年,置酒南宮,即秦故宮也 。東漢初,定都於此,城郭益以宏壯。魏晉亦相繼都焉。漢雒陽城凡十二門 魏晉因之。晉永安初,成都王穎入京師,還鄴,其黨石超率兵屯十二城門,是也。後魏都洛,亦因前制 :南面四門,正南一門曰平門,亦曰平城門 魏晉以後曰平昌門。永嘉末,劉聰將呼延晏等寇洛陽,攻平昌門,克之,遂焚東陽門及諸府寺 ,其東曰開陽門 光武以琅邪開陽縣城門柱飛至而名。魏晉以後,因之 ,其西曰小苑門,亦曰訁移門 訁移門,冰室門也,門內有冰室。魏晉以後為宣陽門。《水經注》:宣陽,漢之小苑門也,對閶闔門,南直洛水浮橋。永嘉末,劉聰將王彌逼宣陽門,尋克之,入南宮,升太極前殿,縱兵大掠。元魏時塞 ,又西曰津門 以洛水自此入城而名。魏晉以後曰津陽門。晉永嘉二年,王彌寇洛陽,屯津陽門。一名建城門 ;東面三門,正東曰東中門 魏晉以後曰東陽門。吳孫皓亡國,至洛,面縛詣東陽門。晉成都王穎將牽秀犯洛陽,敗於東陽門外,是也 ,其南曰望京門,亦曰稅門 一名芒門。魏晉以後曰清明門。後魏文帝改為青陽門 ,其北曰上東門,一名上升門 建武十三年,車駕出獵,夜還上東門,門候郅惲拒關不開,乃回從東中門入。又袁紹懸節上東門,逃奔冀州。魏晉以後曰建春門。晉成都王穎將馬威等犯洛陽,長沙王乂奉帝戰於建春門,大敗之。又永嘉二年,王彌寇洛陽,兵敗,遂燒建春門而東。《水經注》:水經建春門前,水上有石橋,亦曰建陽門。按:唐宋時有上東、建春等鎮,蓋因故城遺址而名 ;西面三門,正西一門曰雍門 魏晉以後曰西明門。晉永嘉三年,劉聰寇洛陽,屯西明門。五年,聰將劉曜寇洛陽,逼西明門,尋入屯武庫。後魏主宏改為西陽門。魏主子攸永安三年,誅爾朱榮,是夜,爾朱世隆帥榮部曲焚西陽門,出屯河陰 ,其南一門曰廣陽門 順帝安漢二年,立南匈奴兜樓儲為單于,紹祖餞於廣陽門外,是也。魏晉因之。晉河間王將張方至洛陽,入廣陽門。亦曰西陽門。石勒救洛陽,與劉曜大戰於西陽門,即此。後魏主宏改曰西明門 ,其北一門曰上西門 魏晉以後曰閶闔門。石勒與劉曜戰於廣陽門,勒出閶闔門夾擊之,是也。又北一門曰承明門,後魏主宏所立,當金墉城前東西大道,初曰新門,旋改為承明。時蓋塞宣陽門,開承明門,亦曰十二門 ;北面二門,東曰門 以水所經而名。靈帝中平末,袁紹等誅宦官,中常侍張讓等將帝步出門,夜至小平津,即此。魏晉以後曰廣莫門 ,西曰夏門 桓帝崩,迎立解讀亭侯至夏門,是也。魏晉曰大夏門。《載記》:晉永嘉三年,劉淵遣子聰攻洛陽,聰進屯宣陽門,曜屯上東門,王彌屯廣陽門,劉景攻大夏門。又後魏永安三年,爾朱世隆以爾朱榮見殺,遣其黨將胡騎至郭下,魏主升大夏門望之,即此 。其中曰宮城 後漢為南北兩宮,魏晉以後,因為宮城 ,宮城正南門曰云龍門 後漢南宮正門曰端門,旁有東、西掖門。曹魏改建閶闔門。晉更名雲龍門,而東、西掖門如故。元康初,賈后謀殺楊駿,駿主簿朱振說駿燒雲龍門以脅之。駿曰:雲龍門魏明帝所造,功費甚大。是雲龍門即閶闔門也。後魏亦曰閶闔門。或曰:後魏以閶闔門為宮城外門,而雲龍門為宮門。永安初,爾朱榮擒葛榮於鄴北,送至洛,魏主御閶闔門受之。三年,爾朱天光擒万俟丑奴、蕭寶寅於高平,至洛陽,置閶闔門外都街中。既而魏主誅爾朱榮,登閶闔門,下詔大赦。未幾,爾朱兆犯闕,魏主步出雲龍門,為兆騎所執。是雲龍門在閶闔門內也。又普泰二年,爾朱度律等攻鄴,敗還河橋,為斛斯椿所擒,遣騎入洛,執爾朱世隆等,斬於閶闔門外。高歡尋入洛,改立平陽王修,亦升閶闔門,大赦 ,東曰萬春門 曹魏門名也。晉時亦謂之上東門。長沙王乂與齊王ぁ相攻,帝幸上東門,即萬春門也。後魏又改為萬歲門 ,西曰千秋門 漢時宮西門曰廣義門,亦曰神虎門。晉曰千秋門,又為神虎門。永寧二年,齊王ぁ襲長沙王乂,乂馳入宮,閉諸門,ぁ將董艾陳兵宮西,燒千秋神虎門。後魏時亦曰千秋門,又名神虎門。爾朱度律等攻高歡於鄴,敗還,斛斯椿等據河橋,誅爾朱之黨,遣行台長孫稚詣洛陽,於神虎門外,啟誅爾朱氏 ,北曰朔平門 漢北宮門曰朔平。自魏晉至後魏,皆相因不改 ,華延《洛陽記》:洛陽城內宮殿台觀,府藏寺舍,凡百一萬一千二百一十九門。自劉曜入洛,元帝渡江,宮署里閭,鞠為茂草。後魏孝文太和十七年,幸洛陽,巡故宮,詠《黍離》之詩,為之流涕,經始洛京。十九年,新都始立。楊之《洛陽伽藍記》:京師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永熙多難以後,城郭崩毀,宮室傾覆。隋大業元年,改營東京城,前直伊闕之口,後依邙山之塞,東出瀍水之東,西逾澗水之西,洛水貫其中象河漢也 跨洛為橋,曰天津橋。見後 。河南、洛陽,於是合而為一 《括地誌》:周王城在苑內東北隅,自周敬王、漢光武、魏文帝、晉武帝,皆都故洛城,至是,自故洛城西移十八里置都城 。唐亦曰東都 高宗始以洛州為東都,武后號曰金城。《志》云:自宮城而東二千五百四十步,周一萬五千五十步,其崇丈有八尺,武后號曰金城。《會要》:天寶二年,築神都羅城,號曰金城 ,外城 亦曰都城,亦曰京城 周五十二里九十六步 劉句曰:都城南北十五里二百八十步,東西十五里七十步,周回六十九里三百二十步。又隋初作東都,無外城,僅有短垣,謂之羅城,正南曰建國門。唐武后時,使李德昭築之。天寶初,又築焉 ,內城 亦曰皇城。唐曰太微城。在都城西北隅 周十八里二百五十八步,宮城 唐曰紫微城,亦據內城西北隅 周九里三百步 劉句曰:宮城東西四里一百八十步,南北二里十五步;有隔城四重。隔城者,皇城之東曰東城,皇城端門之南曰南城,東城之東曰曜儀城,宮城東南曰寶城。詳見後 。宋曰西京,大抵皆因隋唐之故,宮城門凡六:中五鳳樓 隋曰則天門。唐武德四年,世民入東都,毀則天門及闕。貞觀中,復營治之。顯慶五年,御則天門樓,受百濟俘。武后改曰應天門。《唐六典》:宮城門南曰承福門,或以為開元時名也。宋曰五鳳門 ,東興教 隋名也。唐曰重明門。昭宗遷洛,又改為興教。後唐同光末,郭從謙等作亂,攻興教門,遂焚門,逾城而入。宋亦曰興教門 ,西光政 自隋至宋,相仍不改。一雲唐曰長樂門,昭宗遷洛,改為光政 ,東面一門蒼龍 隋曰太陽。越王侗皇泰初,王世充攻太陽門,殺盧楚等。唐曰蒼龍,亦名宣仁。宋仍曰蒼龍 ,西面一門金虎 自隋至宋,相仍不改 ,北面一門拱宸 《宋志》:拱宸門,舊名元武。後唐應順初,唐主從厚以潞王從珂犯洛,謀北渡河,使親信守玄武門,遂出走,是也。大中祥符五年,改今名。或曰舊名師子門。後唐莊宗被弒,劉後自師子門出走,即此 。宮城東西有夾城,各三里,東二門:南曰賓暉,北曰啟明;西二門:南曰金耀,北曰乾通 皆隋唐舊名,宋因之 。皇城門凡七:南面三門,中端門 隋名也。大業二年,自江都還東京御端門,大赦。唐世民入東都,改端門曰閶闔。既而惡其侈靡,命撤端門樓,焚乾陽殿。《唐六典》:皇城南門,中曰順天。隋開皇二年作,初曰唐陽,仁壽初改昭陽,大業初改為端門也。唐武德中,又改曰順天。貞觀四年,擒突厥頡利,上御順天門受俘,即此。神龍初,改曰承天。宋亦曰端門 ,左、右掖門;東面一門宣仁 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反,其將田承嗣等陷東京。封常清與戰於都亭驛,兵敗,退守宣仁門;又敗,乃自禁苑外牆西走。又《唐六典》:東城在皇城之東,其門東曰宣仁,南曰承福。後唐同光四年,將東巡汜水,騎兵陳於宣仁門外,步兵陳於五鳳門外,郭從謙等遂作亂 ;西面三門,中開化,南麗景 《六典》:洛城南門西有麗景夾城,自此潛通上陽宮 ,北應福 《六典》:西面二門:南曰鹿麗,北曰宣耀。此蓋宋制 。京城門凡十:南面三門,中定鼎 隋曰建國。《隋書》:東都南面三門,中曰建國。《六典》:唐平王世充,焚建國門 ,東長夏,西厚載;東面三門,中建春 隋曰建陽,亦謂之太陽。大業九年,楊玄感遣弟玄挺分道攻東都,東都兵拒之於白司馬阪,兵敗,玄挺遂直抵太陽門。《宋志》謂為羅門,誤也 ,南永通 《唐志》作羅門 ,北上東 隋曰上陽,亦曰上春。楊玄感攻東都,屯上春門。大業十三年,李密攻金墉,陳兵北邙,南逼上春門。唐改為上東。安祿山遣田承嗣等犯東京,封常清與戰於上東門,兵敗,東都遂陷 ;西面一門關門;北面二門,東延喜 《唐史》:昭宗天祐二年,敕改東都延喜門曰宣仁 ,西徽安 皆隋唐舊名也。又《隋志》:東都有三市,東市曰豐都,南市曰大同,北市曰通遠。大業十三年,李密屯洛口,遣兵入東都外郭,燒掠豐都市。《舊唐書》:都城內有東西二市,縱橫各十街,街分一百三坊,每坊縱橫三百步,開東西二門 。自靖康以後,銅駝荊棘、黍離麥秀之悲,千秋一轍。山川岩壑之奇,都邑宮闕之盛,止以發嗜古者之唏噓云爾!

  洛陽縣 附郭。周下都也。在洛水北,故曰洛陽。秦為三川郡治。漢河南郡亦治焉。東漢改洛為雒。魏復為洛陽縣。晉及後魏皆因之。隋遷郡治河南縣,並移縣郭下。唐神龍二年,改洛陽曰永昌。唐隆元年,復舊。宋熙寧五年,省入河南縣。元祐初,復置。金人以河南縣省入洛陽。今因之。府城周不及九里,有門四:東建春,西麗景,北旺喜,南長夏。編戶八十八里 。

  ○洛陽故城 在府東北二十里。周公遷殷頑民於此,是為成周。《春秋》昭二十六年,天王入於成周。三十二年,諸侯城成周。班固曰:晉合諸侯於狄泉,以其地大成周之城,居敬王也。戰國時,亦曰洛陽。秦封呂不韋為洛陽十萬戶侯,後置三川郡,治洛陽。漢亦為河南郡治。後漢都此,改洛為雒。魚豢曰:漢火德,火忌水,故去水而加隹也。魏復改為洛。魏於行次為土,土,水之牡也,故除隹而加水。晉仍為洛陽。永嘉以後,城郭宮闕,大都蕪沒。後魏太和十七年,始營洛陽。景明二年,司州牧廣陽王嘉請築洛陽三百二十三坊,各方三百步,從之。三年,洛陽宮室始成。永安二年,梁陳慶之送元顥北還,入虎牢,魏主子攸北渡河,入河內,顥入洛陽宮。未幾,敗滅。東魏遷鄴,改置洛陽郡。西魏大統三年,遣獨孤信等趣洛陽,至新安,東魏高敖曹自洛引兵北渡河,信進據金墉城。四年,東魏侯景等圍信於金墉,悉燒洛陽內外官寺民居,存者十二三。及邙山之戰,兩軍互相傷敗,宇文泰留長孫子彥守金墉而還。高歡來攻,子彥棄城走,焚城中室屋俱盡,歡毀金墉而還。未幾,魏將是雲寶復襲取洛陽。九年,宇文泰敗於邙山,西入關,洛州復為東魏所取。隋開皇初,廢洛陽郡。大業初,移洛陽入新都郭內。《洛陽記》:魏晉時,城中有銅駝街,在宮南,旁有汶陽里 。

  河南故城 在府城西北。周之王城,亦曰郟邑。《春秋》桓七年,王遷盟、向之民於郟。襄二十四年,齊人城郟,是也。自平王以後,十二王皆都此。敬王始遷洛陽,至赧王復居王城。秦置三川郡。漢為河南縣,屬河南郡。後漢、魏、晉皆屬河南尹。《晉•地道志》:河南城去雒城四十里。後漢建武二年,遣馮異代鄧禹定關輔,車駕送至河南。晉永嘉五年,劉聰遣呼延晏等寇洛陽,比及河南,晉兵前後十二敗,遂至洛陽。後魏太和十七年,如河南城,遂定都洛陽,縣仍屬河南尹。東魏遷鄴,改為宜遷縣,徙置河南郡於此。隋初郡廢。大業初,改營新都,仍曰河南縣。唐因之。垂拱二年,以明堂成,改合宮縣。神龍初復故,三年,仍曰合宮,旋又復舊。宋亦曰河南縣。金人省入洛陽。○永昌廢縣,《唐書》:垂拱四年,分河南、洛陽置,治都內道德坊,在洛水側。神龍三年廢。又來庭廢縣。唐天授三年,分洛陽縣置,治都內從善坊。龍朔元年廢 。

  金墉城 故洛陽城西北隅也。魏明帝築城,南曰乾光門,東曰含春門,北有門,又置西宮於城內。嘉平六年,司馬師廢其主芳,遷於金墉。延熙二年,魏主禪位於晉,出舍金墉城。晉楊後及愍懷太子至賈后之廢,皆徙金墉。永康二年,趙王倫篡位,遷惠帝自華林西門出居金墉城,改曰永昌宮。其後每有廢置,輒於金墉城內。大寧三年,後趙將石生保金墉,劉曜遣劉岳等攻之,不克。咸和三年,劉曜攻石生於金墉,為石勒所敗。八年,後趙石朗舉兵於洛陽討石虎,虎攻朗於金墉,金墉潰。永和十一年,桓溫收洛陽,屯故太極殿前,尋徙屯金墉,置戍而還。興寧二年,為燕所陷。太和五年,秦王猛克洛陽,使鄧羌戍金墉。太元九年,復歸晉。隆安初,姚興遣姚崇寇洛陽,河南太守夏侯宗之固守金墉,崇不能克。久之,始陷。義熙十二年,劉裕伐秦,前鋒至成皋,秦將趙玄勸姚固守金墉,以待西師之救,金墉不下,晉必不敢越我而西。不聽,遣軍迎戰,軍敗,出降。元熙初,劉裕使王康保據金墉。宋景平元年,為魏所陷。元嘉八年,遣到彥之等北伐,下河南,留杜驥守金墉,為河南四鎮之一。既而後魏將安頡自委粟津濟河來攻,驥南遁。魏太和十七年,如金墉城,經營洛都。十九年,金墉宮成。《洛陽志》:金墉城有瑤光寺。魏太和中,廢后馮氏。延昌末,太后、高氏皆徙居於此。西魏大統四年,東魏高歡因宇文泰自邙山西遁,克金墉,毀其城。後周建德四年,周主自將攻金墉,齊將獨孤永業拒卻之。隋大業十三年,李密攻金墉,不克。明年,密大敗世充於鞏城,乘勝進據金墉。唐初,以洛陽縣治故金墉城。貞觀六年,移入郭下,金墉遂廢 。

  含嘉城 在東都城北。隋含嘉倉城也。王世充與李密戰,敗於鞏北,奔還東都,屯含嘉城。又唐武德三年,世民伐王世充,世充使其子玄恕守含嘉城。開元中,亦置含嘉倉於此。又有寶城。《隋志》:在洛陽羅郭內,自為一城,附於宮城東南。《六典》曰:即皇城也,以內有寶城朝堂而名。唐兵攻王世充,世充遣其弟世偉守寶城。皇城之南又有南城,皇城之東又有東城,東城之東則為曜儀城。王世充以唐兵來攻,使其兄世惲簡較南城,子玄應守東城,道恂守曜儀城,是也。○伐惡城,在今城東。齊天保五年,於洛陽西南筑伐惡城、新城、嚴城、河南城,因巡四城以挑魏師,魏師不出 。

  新城 府南七十五里。古戎蠻子邑。戰國時謂之新城。張儀曰:秦攻新城以臨周郊,是也。又城渾言於楚,以新城為主郡。《史記》:秦昭王七年,拔新城。十三年,白起攻新城,敗韓、魏之師於伊闕。二十三年,與魏王會宜陽,與韓王會新城。二十五年,復與韓會新城。又漢二年,漢王至洛陽新城,三老董公遮說處也。漢惠帝四年,置新城縣,屬河南郡。晉因之。隆和初,桓溫遣鄧遐救洛陽,進軍新城。後魏仍屬河南郡。東魏置新城郡於此。隋初郡廢。開皇十八年,改縣曰伊闕,以伊闕山為名,屬伊州。大業初,屬河南郡。二年,發江都,自伊闕入東京。唐亦曰伊闕縣。貞觀十五年,校獵伊闕,因幸嵩陽。宋熙寧五年,廢為伊闕鎮。杜預曰:新城縣東南有蠻城,即戎蠻子故邑也 。

  高都城 在新城西南。《史記》蘇代說韓相國以高都與周者,《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東周與鄭高都是也。其南七里有阝垂亭。阝,音審。《左傳》文七年,周甘蜀敗戎於阝垂。《水經注》:來儒之水,出於半石山西南,流徑大石山,又西至高都城東,西入伊水 。

  前城 在府西南五十里。《左傳》昭二十三年,子朝之亂,司徒丑以王師敗績於前城,既而晉箕遺、樂徵、右行詭濟師取前城。服虔曰:前,讀為泉,即泉戎地,在伊闕南。僖十一年,揚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師,入王城,焚東門。杜預云:伊闕北有泉亭,揚拒、泉皋,皆戎邑也。泉皋,即前城矣。又故洛城西南有戎城,則伊洛之戎也。○甘城,在府西南二十五里。周襄王弟子帶之故邑,亦謂之石城。又有蒯亭。《左傳》昭二十四年,子朝之亂,其黨尹辛攻蒯。王隱曰:河南縣西南有蒯鄉 。

  城 府西北十八里故苑中,西臨水。《左傳》定八年,周大夫儋翩叛,單子伐城,即此。漢置城縣,屬河南郡。晉省。西魏大統四年,東魏侯景圍金墉,宇文泰赴救,至城;北齊常山王演於城築戍,以備周師,即故縣也。○解城,在故洛陽城西南。《左傳》昭二十二年,王師次於解。杜預曰:洛陽縣西南有大解、小解。《戰國策》:蘇代謂向壽,公與楚解口地,封小令尹以杜陽。解口,即兩解城也;杜陽,或曰即今關中長安南廢杜陵縣 。

  ○北邙山 在府北十里。山連偃師、鞏、孟津三縣,綿亙四百餘里,古陵寢多在其上。邙,一作芒。《左傳》昭二十二年,王田北山,即邙山也。魏明帝嘗欲平北邙,於上作台觀,望孟津,以辛毗諫而止。晉太安二年,成都王潁自鄴舉兵內向,帝軍於芒山以拒之。明年,帝自鄴還,濟河至芒山。永和十二年,姚襄為桓溫所敗,奔洛陽北山,即北芒也。元熙初,後魏守將於栗磾游騎在邙山上,窺逼洛陽,劉裕遣兵救卻之。魏太和二十年,命代人遷洛者,悉葬邙山。景明二年,獵於北邙。建義初,爾朱榮自洛還晉陽,魏主餞之於邙陰。永安二年,元顥自河橋敗還,遂南走,洛中諸臣楊津等出迎魏主於北邙。三年,爾朱兆作亂,立長廣王曄於晉陽。明年,將入洛,至邙山,爾朱世隆等脅之禪位於廣陵王恭。普泰二年,高歡自鄴趣洛陽,奉其主朗至邙山,復廢之而立平陽王修。永熙三年,魏主與高歡隙,因發河南諸州兵,大閱於洛陽,南臨洛水,北際邙山。既而歡自晉陽南犯,魏主勒兵屯河橋,以斛斯椿為前驅,陳於邙山之北。西魏大統四年,東魏侯景圍金墉,宇文泰馳救,景解圍去,泰追至河上,景為陳,北據河橋,南屬邙山,既而敗走。東魏武定初,虎牢降魏,魏將宇文泰帥諸軍應之,前軍圍河橋南城,高歡引軍渡河,據邙山為陳,泰尋自瀍曲夜登邙山以襲歡,為歡所敗。明日,復戰,歡敗走。後周保定四年,宇文護等伐齊,軍於弘農,前鋒尉遲迥圍洛陽,宇文憲等軍於邙山。久之,齊將段韶自晉陽馳救,濟河至洛陽,登邙阪,觀周軍形勢,與周軍遇於太和谷,周師敗遁,自邙山至水三十里中,軍資器械,彌滿山澤。隋大業九年,楊玄感圍東都,代王侑自長安使衛文赴救。文度瀍水,進屯邙山之陽,與玄感決戰。十三年,李密據洛口,越王侗運回洛倉米入城,分兵屯豐都市、上春門及北邙山,為九營以備密。明年,李密據金墉,擁兵三十萬屯於北邙,東都出兵以拒之,為所敗。唐武德初,王世充攻密偃師,密自金墉引精兵出偃師,阻邙山以待之。世充夜遣二百餘騎潛入邙山,伏溪谷中,及戰,伏兵發,乘高壓密營,縱火焚其廬舍,密眾大潰。三年,世民攻王世充,大軍屯於北邙以逼洛陽。世充出戰,臨水拒唐兵。世民陳於北邙,登魏宣武陵望之,知賊可擊,度水大戰,賊敗走。四年,世民圍東都,竇建德來援,世民分兵圍守世充,自將兵歷北邙抵河陽,趣鞏,軍於武牢,世充不敢出。上元二年,武后祀先蠶於邙山之陽。肅宗上元二年,李光弼自河陽與史思明戰於邙山,敗績。洛陽有事,北邙亦必爭之會矣。金廢主亮嘗更山名曰太平。《志》云:太和谷,在邙山東垂。魏宣武陵,北魏主恪陵也,亦曰景陵,在邙山上,近府城西北隅 。

  闕塞山 在府西南三十里。亦曰龍門山,亦曰伊闕山,一名闕口山,一名鍾山,又為龍門龕。《志》云:山之東曰香山,西曰龍門。大禹疏以通水,兩山對峙,石壁峭立,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門。《左傳》昭二十六年,晉知躒、趙鞅帥師納王,使女寬守闕塞。又定六年,鄭伐周闕外,即伊闕之外也。《戰國策》:秦攻魏將犀武,軍於伊闕,進兵攻周,既而犀武敗於伊闕。《史記》:周赧王二十四年,蘇厲謂周君:秦將出塞攻梁。又秦昭王十四年,白起攻韓、魏之師於伊闕。四十一年,將軍攻韓,取陽城、負黍。西周君背秦,與諸侯約從,將天下銳兵,出伊闕攻秦,令秦毋得通陽城。東漢靈帝時,為河南八關之一。《北魏史》:伊闕以南,大山長谷,蠻多居之,魏因以伊川土豪李長壽為防蠻都督。景明初,嘗遣宦者白整鑿二佛龕於龍門,其後宦者劉騰復鑿一龕,皆高百尺,用功數十萬。又正始初,魏主幸伊闕。熙平初,胡太后作石窟寺於伊闕口,極土木之美。武泰初,群盜李洪攻燒鞏以西,闕口以東,將軍費穆敗洪於闕口南,遂平之。隋大業九年,楊玄感作亂,圍東都,分兵守伊闕道。唐初討王世充,史萬寶自宜陽南據龍門。其後武后居東都,數游龍門。建中四年,李希烈叛,游兵剽掠至伊闕。元和十一年,淮西叛,屢犯東畿,防禦兵屯伊闕以備之。宋祁曰:伊闕,洛陽南面之險也。自汝、潁北出,必道伊闕,其間山谷相連,阻阨可恃。元末,土民桀黠者,往往置寨於此,西連商洛,東出汝、潁,隨地立名,多至數十。徐達收中原,次第平定。又龕澗,在闕塞山中。後唐同光三年,獵於白沙;明日,宿於伊闕;又明日,宿潭泊;又明日,宿龕澗;明日,還宮。其地皆在闕塞旁。又有八節灘,在龍門下 。

  城山 在府西北五十里,東連孟津縣界。舊名替亭山,瀍水所出。又秦山,在城西南二十五里,俗傳此山為秦頭魏尾,因名。又谷口山,在城西南三十里,谷水出焉,亦曰孝水。○八將山,在城西三十里。《志》云:唐尉遲敬德與單雄信等八將戰於此,因名 。

  委粟山 府東三十里。曹魏景初元年,營圜丘於此。後魏主宏太和十九年,如委粟山定圜丘。又首陽山,在城東北。曹丕黃初三年,表首陽山東為壽陵。其相近者又有覆舟山 。

  大石山 在府東南四十里。亦曰大石嶺,一名萬安山。山阿有魏明帝陵,曰高平陵。曹爽從魏主芳謁高平陵,司馬懿因之誅爽。後魏主修永熙末,西遷關中,散騎常侍裴寬不附高氏,逃於大石嶺,即此。○周山,在城南十五里,一名小亭山,下有周谷。山之東麓,有柏亭 。

  大谷 府東南五十里。亦曰大谷口。章懷太子賢曰:自嵩陽縣西北出八十五里,對故洛陽城,張衡《東京賦》所云大谷通其前者,亦靈帝時八關之一也。初平二年,孫堅討董卓,進軍大谷,距洛陽九十里。堅蓋軍於登封縣界。王世充置谷州,以在大谷口而名 。

  白司馬阪 在府東北三十里,邙山東北垂也。或以為白馬山。後魏孝昌三年,蕭寶寅以關中叛,蕭贊在洛陽聞之,懼而出走,趣白馬山,至河橋,為人所獲。隋大業九年,楊玄感反於黎陽,引兵向洛,使其弟玄挺為先鋒,自白司馬阪逾邙山南入。唐貞觀十一年,河溢壞陝州河北縣,毀河陽中氵單城,帝幸白司馬阪觀之。朱梁開平末,晉王存勖屢破梁兵於河北,全忠懼,引兵屯白司馬阪。又唐主從珂末,以石敬塘將渡河而南,遣將至白司馬阪行戰地,不果 。

  郟辱阝陌 在故河南城西。或謂之郟山。《圖經》:郟山在郡西南,迤邐至城北二里曰邙山。周武王定鼎於郟阝,即此 。

  ○黃河 在府北二十里。自山陝之交,歷潼關北流入閿鄉縣北境,經靈寶、陝州、黽池、新安、洛陽、孟津、鞏縣北而入開封府界。府境諸水,悉入於河。後魏永熙三年,高歡自晉陽舉兵犯洛,魏主勒兵屯河橋,斛斯椿陳於邙山北,請帥精騎夜渡河,掩其勞弊。魏主不許。宇文泰聞之,曰:高歡數日行八九百里,此兵家所忌,當乘便擊之。而主上以萬乘之重,不能渡河決戰,方緣津拒守,長河萬里,捍禦為難,一處得渡,大事去矣。乃遣精騎赴援洛陽。魏主遂西幸。大統四年,宇文泰破東魏侯景於洛北,赴河死者以萬數。今詳見大川黃河及川瀆異同 。

  洛水 在府治南十五里。源出陝西商州冢嶺山,經盧氏、宜陽而入縣境,又東經偃師縣,下流至鞏縣北入河。舊有洛水浮橋,在故洛城南五里。司馬懿謀誅曹爽,勒兵屯洛水浮橋。晉永嘉三年,劉淵遣子聰等犯洛陽,聰直逼西明門而屯,涼州將北宮純帥勇士夜襲聰壁,乃南屯洛水。五年,劉聰將呼延晏等寇洛陽,帝具舟洛水,將東走,晏盡焚之。《唐志》:洛水經東都城南面三門,有天津、永濟、中橋三橋。又有寫口,洛城中水於此寫放入洛處也。唐武德四年,王世充出右掖門,臨洛水為陳。唐將王懷文先為世充所獲,引置左右,忽起刺世充,衷甲不入,懷文走趣唐軍,至寫口,世充軍追獲,殺之。開元十九年,浚苑中洛水,九旬而罷。又有韓公堤,在今城南。宋韓縝尹洛時,築此以障洛水。余詳大川洛水 。

  伊水 府東南十六里。源出盧氏縣之巒山,下流至偃師縣西入洛。曹魏正始十年,司馬懿閉城門拒曹爽,爽留車駕宿伊水南。晉永和十二年,桓溫北收洛陽,軍至伊水,姚襄拒水而戰,溫擊敗之。後魏景明二年,改築圜丘於伊水之陽,蓋在洛陽城南伊水之北。舊有伊水堰。唐天寶十載,河南尹裴迥自龍門山東抵天津橋,為石堰以遏水處也。《河南志》:今府城南二十五里有伊渠,西南二十五里有洛渠,引二水溉田。蓋舊跡也。宣德初堙塞。弘治六年,復疏浚。明年,築壩閘及子堰游渠,以均水利,民以為便。又府西南二十里有大明渠,分洛渠水以灌田,弘治十一年新開。府西南四十里又有新興渠,亦是時所創,築石壩斷乾水河,引流灌田處 。

  瀍水 在府北。源出谷城山,東南流,至故洛城西入洛。漢明帝作千金曷於故河南縣城東十五里,蓋堰、洛之水會於瀍水,而經洛陽城北,謂之千金渠,又東南合於陽渠,至偃師縣東而入洛雲。《水經注》:瀍水出河南城縣北山,東與千金渠合,又東過洛陽縣南,又東過偃師縣南,又東入於洛。後魏永熙末,高歡自晉陽引兵渡河,魏主以五千騎宿於瀍西,遂西奔。東魏天平末,侯景圍魏將獨孤信於金墉,宇文泰軍至瀍東,景等解圍去。又武定初,宇文泰圍河橋南城,高歡至河北,泰退軍瀍上,既而留輜重於瀍曲,距歡營四十里,襲歡軍於北邙,不克。隋楊玄感作亂,圍東都,衛文自長安赴救,渡瀍水與玄感戰。皆在今城東北隅 。

  澗水 在府西。源出澠池縣之白石山,東流經新安縣東而合水。水出澠池縣南山中陽穀,東北流經新安縣南,又東而與澗水會,自是遂兼水之稱。又東歷故洛陽城廣莫門北,又東南出上東門外石橋下,而會於洛水。此魏晉以後之水也。周時澗水本在王城西入洛,故《洛誥》云:澗水東,瀍水西。周靈王時,、洛斗,毀王宮,亦在王城西。自此澗水更名水。《水經注》:河南城西北水之右有石磧,磧南出為死,北出為湖溝。魏太和七年,暴水,流高三丈,此地下,停流以成湖渚,造溝以通水,東西十里,決湖以注瀍水。然則水入瀍而經城北,自元魏時始也。隋開通濟渠,自西苑引、洛水達河,又自板渚引河通淮,而水道復一變。《唐六典》:東都苑中,、洛二水會焉。《通典》云:水經東都西苑中入洛。貞觀十一年,大雨,水溢入洛陽宮。開元八年,、洛溢入上陽宮,畿內諸縣田廬蕩盡。是也。又北齊河清中,段韶敗周軍,自邙山追至水。唐天復四年,朱全忠劫車駕遷洛陽,自陝而東,憩於水,尋發水入宮。水蓋即澗水矣 。

  孝水 在府西二十里。出谷口山,本名谷水。晉王祥臥冰於此,因改為孝水,北流入於水。西魏大統四年,東魏圍金墉,宇文泰自關中赴救,別將莫多、婁貸文請擊泰前鋒,夜遇西魏將李弼等於孝水,敗死。高齊時,常山王演於此築孝水戍,以拒周師。○甘水,在城西南四十里。源出宜陽縣鹿蹄山,東北流經故甘城,又北入於洛水 。

  千金曷 在府城北。《洛陽記》云:在河南縣城東十五里,舊堰水入洛陽城。晉河間王將張方逼洛陽,決千金曷,京師水碓皆涸,是也。永嘉初,李矩為汝陰太守,與汝南太守袁孚修洛陽千金曷,以利漕運。晉咸和三年,劉曜攻後趙將石生於金墉,決千金曷以灌之。唐初,羅士信伐王世充,拔其千金堡。蓋於千金曷傍築堡也。又千金曷,一名五龍曷,亦曰九龍渠,亦曰九曲瀆。後漢建武中,司空王梁引水以溉京都,渠成而水不流。後張純堰洛而通漕是渠,引水歷曷東注。魏文帝使都水使者陳協更修此堰,謂之千金曷;積石為曷而開溝渠五,因謂之五龍渠。太始七年,大水蕩壞。晉元康七年,更於西開泄,名曰代龍渠。凡更開二曷二渠,亦曰九龍渠。後魏太和五年,又嘗修治,亦謂之九曲瀆。傅暢《晉書》:河南十二縣薄言陳協鑿運渠,從洛口入,經鞏縣西,注九曲瀆,又西至洛陽東陽門,會於陽渠。是也 。

  陽渠 在府東。舊《志》:在故洛陽城南。漢建武二十三年,張純奏穿渠引洛水為漕處也。《洛陽記》以為周公所作。《述征記》:東城有二石橋,舊於王城東北開渠引洛水,名曰陽渠,東流經洛陽,於城東南回通出石橋下,運至建春門以輸常滿倉。《水經注》:上東門外石橋右柱銘曰:陽嘉五年,詔書以城下漕渠,東通河濟,南引江淮,方貢委輸,所由而至,乃作石橋。此即陽渠與水回通處也。唐乾元二年,史思明陷鄭州,西窺洛陽,李光弼去洛而遷河陽。時賊游騎已至石橋,諸將請曰:自洛城而北乎?當石橋而進乎?光弼曰:當石橋而進。部曲堅整,賊不敢逼。又後唐同光四年,李嗣源入汴,帝自汜水西還,至石橋西,置酒悲涕,乃入洛城,即故上東門外之石橋也 。

  大陽三渠 在府南十里。舊分洛水以溉田。本一渠,後析為三:中曰中渠,北曰青渠,東曰莽渠,合名大陽。又漕口渠,在城東北。宋開寶九年,幸西京,發卒自洛城市橋,鑿渠至漕口三十五里,以便饋運。又有通津渠,在城南三里。《元和志》:隋大業初,分洛水西北,名千步磧渠,東北流入洛水。○金水河,在城西二十里,自新安縣流入。《志》云:隋時引水繞皇城,因名。下流入澗水 。

  金谷澗 在府東北七里。《水經注》:金谷水出太白原,東南流歷金谷,謂之金谷澗,東南流經晉石崇故居。又水自千金曷東,徑門橋東,左會金谷水。晉大寧三年,劉曜督諸將與石虎戰洛陽,屯金谷。夜,軍中無故大驚,士卒奔潰,乃退屯澠池。隋大業九年,楊玄感攻東都,代王侑自長安遣衛文赴救。文鼓行出崤、澠,直趣東都城北,屯於金谷,即石崇之金谷也。太白原,在城西北六十里,即邙山之別阜雲 。

  七里澗 在故洛城東二十里。《水經注》:鴻台陂,在洛陽東北二十里。其水東流合於七里澗。晉泰始十年,立石橋於澗上。永寧初,成都王穎還鄴,齊王ぁ送之七里澗。大安二年,穎遣陸機為前鋒,進逼洛陽,長沙王乂討破之,機軍赴七里澗,死者如積,水為不流。又永嘉二年,群盜王彌逼洛陽,不克,引而東,晉將王秉追敗之於七里澗 。

  鴻台陂 亦曰鴻池陂,在洛陽故城東二十里。《水經注》:水東經鴻池陂,池東西千步,南北千一百步。漢桓帝永興元年,幸鴻池。元魏時曰洪池。景明二年,咸陽王禧謀為變,夜宿洪池墅,事覺,自洪池東南走,即此。又天淵池,在故洛城內東北隅。《水經注》:水徑洛陽故城北,東歷大夏門下,枝分渠水東入華林園,又東注於天淵池;又東歷故金市南,直千秋門,支流入石逗,伏流注靈芝、九龍池,即曹魏明帝所引過九龍殿前水也 。

  翟泉 在故洛陽城中。《左傳》僖二十九年,盟於狄泉。昭二十三年,天王居於狄泉。三十二年,晉合諸侯之大夫於翟泉,城成周。《史記》:景王元年,晉人入敬王,子朝自立,敬王不得入居澤。賈逵曰:澤,邑名,即狄泉也。時子朝據王城,曰西王;敬王在狄泉,曰東王。鄭玄曰:狄泉本在下都城北,時城成周,乃繞狄泉於城內。杜預曰:狄泉,即洛陽內太倉西南池水也。《地道記》:晉時,此水在東宮西北,今堙。○甄官井,在故雒陽城中。甄官掌琢石、陶土之事,晉為甄官署,漢時蓋屬於他署,而井因以名。後漢初平二年,孫堅討董卓,敗之,進至雒陽,得傳國璽於城南甄官井中,即此 。

  ○漢故宮 在洛陽故城中。《括地誌》:洛陽故城內有南宮、北宮,秦時已有之。漢五年,帝置酒洛陽南宮。後漢建武元年,車駕入雒陽,幸南宮卻非殿,遂定都焉。蔡質《漢儀》:南宮至北宮,相去七里。永平初,帝思中興功臣,圖畫二十八將於南宮雲台。延康四年,孫程等定策立和帝,自德陽殿西鐘下,幸南宮,登雲台,召公卿百僚,是也。其北宮禁門,亦曰省門,又名章台門;北宮北門曰朔平門。省門內有崇玄諸門,門內即德陽殿,又有承明門及溫德等殿。南宮正門即端門,旁有鴻都、盛德、九龍及金商、青瑣諸門。其正殿曰崇德殿,旁為嘉德殿,崇德殿西則金商門也。董卓之亂,南北兩宮,大都焚蕩。建安初,駕還洛陽,諸將張揚自以為功,名所葺南宮正殿曰揚安。及曹丕篡位,營洛陽宮。初居北宮,起建始殿,朝群臣,又於其北建崇華殿。曹睿青龍三年,始於漢南宮崇德殿故址起太極、昭鼎諸殿;又是年,崇華殿災,乃更作九龍殿,引水過殿前。其北宮南又有式乾、顯陽諸殿,及太后所居曰永寧宮。皇后宮中殿曰含章殿,東宮門曰承華門。又於太極殿前作總章觀,高十餘丈,門曰閶闔,以象天門。晉武都洛,大抵因之。永嘉之季,劉曜陷洛,復成灰燼。及後魏南遷,大營宮室,魏晉之舊次第修復。其後爾朱始禍,東西戰爭。東魏天平二年,遣高隆之盡撤洛陽宮殿,運其材入鄴,自是故址漸成蓁莽。及隋改營都邑,而滄桑益不可問矣。○永安宮,在漢北宮之東,中有候天台,亦漢置 。

  洛陽宮 在故宮城內。隋大業所建。其正殿曰乾陽殿,殿南門曰紫微,宮門門闕曰紫微觀;其別宮曰景華宮。《隋史》:宮城南面為應天、興教、光政三門。興教之內曰全昌門,其北曰章善門;光政之內曰廣運門,其北曰顯福門。大業十四年,東都立越王侗,王世充專政,使其黨守章善、顯福二門,既遂幽侗於含涼殿。唐武德四年,平洛陽,故宮遂廢。貞觀中,復治之。永徽以後,營繕益密。其正殿曰乾元,即隋乾陽故址也。武后垂拱四年,毀之,改營明堂。開元五年,復故。十年,仍改為明堂。二十五年,復為乾元殿。二十七年,復曰明堂。明堂西則武成殿也。其別殿台館在宮內者,凡二十五所。又上陽宮,在宮城西南隅,南臨洛水,西距水,東接宮城,北連禁苑,門殿皆東向,正門曰提象,正殿曰觀風,內有別殿亭館凡九所。上陽之西,隔水為西上陽宮,虹梁跨,行幸往來,皆高宗龍朔後所置。武后嘗居東都,興修益廣。及天寶倦勤,漁陽亂作,車駕不復東巡,宮室漸廢。天祐初,朱全忠繕修舊宮,逼帝遷洛,未幾,全忠篡奪。開平三年,亦徙居洛陽宮。後唐都洛,未遑改作。石晉遷汴,至於宋季,宮闕猶存唐舊。及女真、蒙古播毒中華,而故宮鞠為茂草矣。《東都記》:洛陽宮城,西北出曰洛城西門,其內曰德昌殿;殿南出曰延慶門,又南曰韶暉門,西南曰洛城南門,其內曰洛城殿。龍朔初,與群臣、外夷晏於洛城門。武后載初二年,策貢士於洛城殿,或以此為夾城內別宮也 。

  禁苑 在府西。隋大業初,筑西苑,周二百里,內為海,周十餘里,作蓬萊、方丈、瀛州諸山,高出水百餘丈,台觀殿閣,羅絡山上,向背如神;北有龍鱗渠,縈紆至海內,緣渠作十六院,門皆臨渠。十三年,李密攻東都,每入苑,與隋兵連戰。唐曰禁苑。《六典》:禁苑在皇城之西,北距北邙,西至孝水,南帶洛水支渠,、洛二水會於其間;苑牆周回一百二十六里,東距上陽宮七里;西面四門:南曰迎秋,次游義,次籠煙,北靈溪。《兩京記》:東都苑,隋曰會通苑,又改為芳華苑,東面十七里,南面三十九里,西面五十里,北面二十里。義寧二年,唐世子建成等援東都,軍於芳華苑,東都閉門不出,李密出軍爭之,小戰,各引去。苑內有青城宮,隋齋宮也,亦曰青城堡。唐武德二年,行軍總管羅士信攻王世充,夜入洛陽外郭,焚清化里,既又拔青城堡。三年,世民攻洛陽,軍於北邙,世充陳於青城宮,世民亦置陳當之。武德四年,世民移軍青城宮,世充自方諸門出,憑故馬坊垣塹,臨水以拒唐兵,為世民所敗。方諸門,都城西出禁苑之門也,唐亦為青城宮。又明德宮,亦大業初建于禁苑中。唐貞觀十年,作飛山宮。十一年,幸明德宮。是年,以洛水漂溢居民廬舍,乃廢明德宮及飛山宮之玄圃苑,以給洛人之遭水患者。顯慶二年,改明德宮監為東都苑南面監。五年,作入關宮,尋改曰合璧宮。調露初,又作宿羽、高山等宮,尋又作翠微宮。凡離宮亭館共一十四所。又苑中有三陂:一積翠、二月陂、三上陽,以、洛二水泛溢,故為三陂以防之。隋大業二年,集四方散樂於東京,門之於芳華苑積翠池側。唐貞觀十一年,宴洛陽西苑,泛積翠池。十二年,獵於洛陽苑。開元二十年,幸東都,晏百官於上陽東洲。二十四年,河南尹李适之復修三坡,、洛始無泛溢之患。天寶以後,亦曰西苑。建中四年,李希烈以淮西叛,圍鄭州,游騎西至彭婆,留守鄭叔則入保西苑,苑中有九曲池,即隋龍鱗渠也。天祐二年,朱全忠盡殺昭宗諸王子於此 。

  上林苑 在今府城東,後漢所置苑也。桓帝屢幸上林,靈帝亦嘗幸焉。又廣成苑,在府南。《後漢•郡國志》新城縣有廣成苑。延熹中,帝屢校獵廣成。又光和五年,狩於廣成苑。○顯陽苑,在故雒陽城西。後漢桓帝延熹二年作。中平六年,袁紹等誅宦官,董卓自顯陽苑急進至城西,聞帝在北,因與公卿奉迎於北邙阪下 。

  華林園 在故洛城內東北隅,與宮城相接。有東西二門,魏文帝所起,亦曰芳林園。《水經注》:大夏門內東際側城,有景陽山在芳林苑西北,魏明帝景初元年所起土山也。齊王芳即位,始改芳林曰華林。按:太和元年,王朗言華林天淵,足展游晏,則華林之名久矣。內有天淵池,池中有魏文帝九花叢殿。後魏太和十九年,游華林園,觀故景陽山。二十年,宴群臣及國老庶老於華林園。二十一年,魏主將入寇,講武於華林園。景明二年,魏主游北邙,聞咸陽王禧謀變,自華林園還宮,既而擒禧送華林都亭,是也。正始初,以北海王詳得罪,遣左右郭翼開金墉門出諭旨,衛送華林園。魏主子攸建義初,詔自孝昌以來,有冤抑無訴者,悉集華林東門,當親理之。明年,元顥自河橋敗走,魏主復入洛,居華林園。東魏天平二年毀。○濯龍園,在故洛陽城中,近北宮,中有濯龍池,後漢時為游宴之所。又直里園,在故城西南隅,亦後漢所作。靈帝光和二年又造畢圭、靈崑苑,並在宣平門外。初平二年,董卓逼車駕西遷,卓留屯畢圭苑中,是也。又有西林、西遊等園,後魏熙平以後,置於宮旁為游宴處 。

  三王陵 在府西。《水經注》河南縣西南柏亭東北有周景、悼、敬三王陵。隋義寧二年,李密圍東都,世民赴救,東都不應,引還,設伏於三王陵以待之,東都將段達來追,敗去。○原陵,在故洛城西北二十五里,漢光武陵也。《帝王世紀》:在臨平亭東,西望平陰,大河繞其北。又顯節陵,明帝陵也,在富壽亭西北,去故洛陽城三十七里。東漢凡十陵,俱在洛陽之郊。初平二年,孫堅討董卓,自陽人進軍大谷,卓與戰諸陵間,敗走 。

  大谷關 在縣東南大谷口。又皋門關,在故洛城門上,亦曰皋門橋,晉惠帝建,潘岳《西征賦》所云秣馬皋門者也。《唐志》作高門關。○龍門關,即府西南龍門山口,今有河南衛軍戍守也 。

  褚氏聚 在故洛城南。《左傳》昭二十六年,子朝之亂,王宿褚氏。杜預曰:洛陽南有褚氏亭,又有唐聚。昭二十三年,尹辛敗劉師於唐。○上程聚,在故洛城西南。古程國,《史記》重黎之後伯休父之國也。關中有程地,所謂文王自程徙豐者,故此曰上程 。

  士鄉聚 在故洛城東。東漢初,馮異與更始將武勃戰於士鄉下,斬之。又有樊濯聚,在故雒城北,東漢清河王慶母宋貴人葬處。○圉鄉,在故洛城東南。《左傳》昭二十二年,子朝之亂,單氏伐東圉。杜預曰:洛陽東南有圉鄉 。

  孔城防 在故伊闕縣東南。魏收《地形志》:天平中,置新城郡,治孔城防,屬北荊州。西魏大統四年,權景宣與李延孫會攻孔城防,拔之。後周天和四年,盜殺周孔城防主,以其地入齊。蓋周、齊相攻之境也。杜佑曰:孔城防,伊闕縣東南故城是 。

  石樑塢 在故洛城東,洛水北。晉永嘉末,將軍魏浚聚流民屯洛北石樑塢,劉琨在并州,承制假浚河南尹。建興初,劉曜攻陷之。大寧三年,後趙將石生據金墉,劉曜遣將劉岳攻之,岳拔孟津、石樑二戍。未幾,石虎圍岳於石樑,尋拔之。孟津戍,胡氏曰:時置於河陰 。

  豆田壁 在故洛城東。晉太安二年,成都王穎引兵內向,帝幸偃師,舍於豆田,是也。胡氏曰:滎、洛之間,有麻田、豆田,大抵因人所種藝而名。姚襄與苻秦將李歷戰於麻田,襄大敗,其地亦在洛陽、成皋間也 。

  張方壘 在故洛城西七里。晉齊王ぁ將張方所築,後遂為戍守之所。永嘉五年,劉聰遣呼延晏等寇洛陽,晏留輜重於張方故壘,是也 。

  彭婆鎮 在府東南九十里,又東入汝州界之臨汝鋪。唐建中四年,李希烈畔圍鄭州邏騎西至彭婆。《金人疆域圖》洛陽有彭婆鎮。《郡志》:府東南四十五里即彭婆鎮,東南七十里為白沙鎮 。

  平樂觀 在故洛城上西門外。漢靈帝初平五年,講武於平樂觀下。又袁紹誅宦官,促董卓進兵屯平樂觀。魏嘉平六年,詔司馬昭自許昌西擊姜維,魏主芳幸平樂觀以臨軍。隋末,李密自洛口向東都,敗隋兵於平樂園,即故平樂觀也。時在東都之東十五里。胡氏曰:漢魏平樂觀,在洛城西,隋營新都,改為平樂園,在都城之東。○平望觀,在故洛城華林園東南,天淵池水徑其南,魏所置也。太和四年,改曰聽訟觀。陸機云:洛陽城有三市九觀。三市者,一曰金市,在舊宮西大城內;二曰馬市,在城東;三曰羊市,在城南。九觀曰臨商、凌雲、宣曲、廣望、閬風、萬世、修齡、總章、聽訟,皆在宮中:皆魏晉時置。又玄武館,在北邙山之尾,直故洛城北。曹魏立玄武館於邙垂,是也。高貴鄉公自元城入即位,至玄武館,即此。元城,今北直大名府屬縣 。

  宣武場 在故洛城大夏門東北,其南有宣武觀。晉河間王之亂,帝自十三里橋還軍宣武場。《水經注》:大夏門東宣武觀,憑城結構,南望天淵池,北矚宣武場。是也 。

  凌雲台 在故金墉城之西。《水經注》在洛陽城中金市之東,魏文帝黃初三年築。苻秦置戍於此。晉大元八年,丁零翟斌叛秦,舉兵新安,慕容鳳等歸之,敗秦兵,克凌雲台戍,是也。又東晉末,劉裕誅除宗室,宗室多逃亡在河南,司馬順明率眾保凌雲台,即此。《寰宇記》:故洛城東有雲台,今地名水南保,即漢明帝圖中興二十八將處。誤。○周公台,在故洛陽縣治東,相傳周公所作。李密據金墉,築寢室於台後。又龍虎台,在今城東,李密攻東都時,築此以閱武 。

  天津橋 在府西南洛水上。舊為洛水橋,在洛陽故城南。後漢時建。魏晉因之。後魏正光初,時方強盛,於洛水橋南御道東作四館,道西立四里,有自江南來降者,處之金陵館,三年之後,賜宅歸正里;自北夷降者,處燕然館,賜宅歸德里;自東夷降者,處扶桑館,賜宅慕化里;自西夷降者,處崦嵫館,賜宅慕義里。永安三年,遣高乾等東歸濟州,招集鄉曲,魏主親送之河橋,即洛水橋也。隋大業初,遷都,以洛水貫都,有天漢之象,因建此橋,用大船,連以鐵鎖,南北夾起四樓,名曰天津。李密破回洛倉,遂燒天津橋。唐武后長壽中,始命李德昭石為岸。開元二十年,又改造焉。廣平王入東都,陳兵於天津橋南。宋建隆二年,留守向拱重修,以巨石,基址甚固,橫亙洛水,為都城之勝 。

  洛中橋 在天津橋東。武后時,李德昭所造。其東有利涉橋。上元二年,韋弘機移中橋南當長夏門,廢利涉橋,人以為便。《宋會要》:西京端門前,唐《洛陽圖》有四橋,曰水、曰黃道,在天津橋北;曰重津,則在南;橋西十里有石堰曰分洛。自唐以來,引水入小河,東南入伊。又有蔣橋,舊《志》:在城西水上。後唐應順初,潞王從珂自陝趣洛,至蔣橋,百官班迎,即此。○萊市橋,在府城東,亦唐所置。宋開寶九年,郊祀西京,詔發卒五千,自洛城萊市橋鑿渠抵漕口三十五里,饋運便之,其後導以通汴 。

  十三里橋 在府東。自洛陽故城西至橋十三里,因名。晉太安二年,成都王穎自鄴,河間王自關中,皆舉兵內向,帝如十三里橋,既而還軍宣武場,舍於石樓,屯於河橋;將張方尋攻洛陽,為長沙王乂所敗,退屯十三里橋。石樓驛,在故洛城東北 。

  夕陽亭 在府西南。董卓為何進所召,引軍至河南,復遣種劭止之,卓還軍夕陽亭。又晉賈充出鎮長安,荀勖、馮篏等餞送於夕陽亭,劭子謂「晉室之禍,成於夕陽亭之一言」者也。唐時亦為餞送之所,更名河亭。《志》云:今洛陽縣治東南有周南驛 。

  夾馬營 在府東北二十里。朱梁開平初,置營於此,有指揮使掌之。後因而不廢。宋太祖誕生焉。真宗時建為應天寺,後又改為發祥寺 。

  白馬寺 在故洛城西。漢明帝時建,中國僧寺蓋始於此。唐垂拱初,武后復修之。乾元二年,史思明取洛陽,畏李光弼在河陽,不敢入宮,退屯白馬南,又築月城於河渚以備光弼。唐末,置白馬頓於此。朱溫乾化二年,自洛陽至白馬頓,尋渡河,至武陟,是也。胡氏曰:河渚在河陽南岸 。

  永寧寺 在故洛城內。元魏熙平初,胡太后建於宮側,極土木之美。《水經注》:渠南流出大尉、司徒兩坊間,水西為永寧寺,有九層浮圖,高百丈,最為壯麗。永安三年,爾朱兆入洛陽,執魏主子攸,鎖於永寧寺。永熙三年,永寧浮圖災,既而高歡入洛,魏主西遷,歡舍於永寧寺。○漢王寺,在府東十七里。隋楊玄感作亂,遣其弟積善將兵,自偃師南緣洛水西入,東都遣達奚善意拒之,善意渡洛南,營於漢王寺,旋潰還 。

  偃師縣 在府東七十里。北至孟津縣三十五里,東北至懷慶府溫縣八十五里,東南至登封縣九十里。帝嚳所都,古亳邑也。亦曰西亳,成湯都焉,為三亳之一。又盤庚自耿徙此,改號曰殷。周武王伐紂,回師息戎,因名偃師。秦屬三川郡。漢置縣,屬河南郡。晉併入洛陽。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大業十三年,李密攻偃師,不克,即此。唐仍屬洛州。今城周六里有奇,編戶三十六里 。

  ○亳城 縣西十四里。古西亳也。《史記》: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孔安國曰:契父帝嚳居亳,湯自商丘遷焉,盤庚亦徙都之。春秋時為鄭地。《左傳》哀十一年,公會諸侯伐鄭,同盟於亳城北。《漢志》偃師有屍鄉,湯所都。《水經注》:屍鄉,故湯所居,亦曰湯亭。今在縣西三十里,亦曰屍氏。《左傳》昭二十六年,子朝據王城,劉人敗王城之師於屍氏。漢初,曹參還擊秦將趙賁於屍北,破之,謂屍鄉北也。又田橫乘傳詣洛陽,至屍鄉廄置,遂自剄。今有田橫墓。又《晉太康地記》:屍鄉南有亳坂,東有桐城,太甲所放處;亦曰桐宮,湯墓在焉 。

  緱氏城 縣南二十里。古滑國。《春秋》僖二十年,鄭人入滑。僖三十三年,秦人滅滑。晉呂相絕秦,曰:殄滅我費、滑。杜預曰:滑國都於費,今緱氏也。昭二十二年,子朝之亂,晉師軍於侯氏,即緱氏矣。戰國時為東周之邑。《史記》:秦昭王四十六年,攻韓緱氏、藺,拔之。宋白曰:古緱氏城,在今城南二十里。漢始置縣,屬河南郡,武帝嘗幸此。晉仍為緱氏縣,屬河南郡。太安二年,成都王穎自鄴入犯,帝幸緱氏,擊穎將牽秀,走之。後魏太和十七年,並洛陽。天平初復,亦屬河南郡。東魏改屬洛陽郡。隋開皇十六年,廢。大業初,復置,仍屬河南郡。唐貞觀六年,省。上元二年,復屬河南府。宋熙寧初,省入偃師。藺,林氏曰:在緱氏南,故韓邑也 。

  胥靡城 在縣東南四十里。《左傳》襄十八年,楚伐鄭,侵費、滑、胥靡。後亦為周邑。昭二十六年,子朝之亂,敬王入於胥靡,次於滑。定六年,鄭伐胥靡,乘周大夫儋翩之亂也。晉使閻沒戍周,且城胥靡,即此 。

  ○緱氏山 在縣南四十里。一名覆釜堆,相傳周靈王太子晉升仙之所。又百丕山,在縣南五十里。漢和帝永元十六年,幸緱氏,登百丕山,是也。縣西南三十五里又有半石山,合水出焉。○首陽山,在縣西北二十里。杜佑曰:夷齊葬於此,舊有周公廟。後魏普泰初,爾朱世隆為爾朱榮立廟於首陽山,因周公舊廟而為之,廟成,為火所焚 。

  景山 在縣南二十里。《商頌》景員維何,謂此山也。又懊來山,在縣東南五十里。唐高宗太子弘葬此,曰恭陵,改山為太平山。天佑初,朱溫弒昭宗,葬於此,名曰和陵。○鳳台山,在縣東二十里,接鞏縣界。本名訾王山,宋天聖八年,建太祖太宗真宗會聖宮於上,改名鳳台山 。

  ○洛水 在縣南五里。自洛陽縣流入,又東北至鞏縣境。隋大業九年,楊玄感作亂,自汲郡南渡河,使其弟積善自偃師南緣洛西入,攻洛陽。縣東北有塔兒灣。明初,徐達取河南,自虎牢進至塔兒灣,是也 。

  伊水 在縣西。自洛陽縣流入,合於洛水。上有望江台,相傳周劉康公所築。○合水,在縣西南,出半石山。《水經注》:合水北徑合水塢,又東北注於公路澗,俗訛為光祿澗。又有劉澗,亦出半石山東,西北流經劉聚而注於合水,又北入於洛 。

  通濟渠 在縣南,故陽渠也。隋時嘗修導之,亦曰通津渠。王世充自東都出兵擊李密,至偃師,營於通濟渠南,作三橋於渠上,即此 。

  通山溝 在縣西北三十里。深二丈,闊百尺,南起邙山,北通孟津。昔以邙山澗谷之水併流入洛,每遇霖潦,輒至泛溢,因為此溝導之入河,故曰通山。《圖經》邙山在縣北三里 。

  ○延壽關 在縣南三十五里。晉永康二年,齊王ぁ舉兵許昌,討趙王倫,倫遣兵出延壽關,以拒之。或謂之延壽城。《嵩山記》:王子晉學道於洛鹿澗,澗旁有靈星塢,即延壽城 。

  劉聚 在故緱氏城南十五里,三面臨澗,甚險固。周畿內劉子國也。昭二十三年,王室亂,單子、劉子以王如劉。《括地誌》雲即劉累故城,似誤。又西南有鄔聚。《左傳》隱十一年,王取鄔、劉之田於鄭。莊二十年,王及鄭伯入於鄔,遂入成周。昭二十四年,子朝入於鄔。或謂之鄔鄉。杜預曰:緱氏縣西南有鄔聚,西北有劉亭 。

  柏谷塢 在縣東南十五里。《水經注》:洛水東經偃師縣南,又東徑柏谷塢。戴延之《西征記》:塢在川南,因高為塢,高十餘丈。義熙十二年,劉裕伐秦,軍至成皋,秦姚鎮洛陽,遣趙玄屯守柏谷塢,毛德祖擊敗之。元熙初,司馬楚之避劉裕,逃亡河南,屯柏谷塢。元魏景明二年,咸陽王禧謀為變,事泄,自洪池東南走,濟洛,至柏谷塢,追兵擒之。東魏武定初,高季密以虎牢降魏,宇文泰率軍應之,至洛陽,遣于謹攻柏谷,拔之。隋大業十四年,李密圍東都柏谷,降密。又《宋書》:武帝西征,營於柏塢,西有三壘,相連如鎖,名鎖鈎壘雲 。

  袁術固 縣西南三十五里。漢末,袁術所築,四周絕澗,迢遞百仞,廣四五里,有一水淵而不流,即公路澗也。隋大業二年,設緱氏縣於公路澗西,憑岸為城雲。○仙人山寨,在縣南境。又有神頂山寨。皆元末土豪屯結處 。

  石闕 在縣西二十五里。胡氏曰:偃師西山有漢廣野君酈食其廟,廟東有二石闕。劉裕伐秦,檀道濟等自成皋、虎牢長驅而進,秦姚鎮洛,遣石無諱戍鞏,無諱至石闕,奔還。或作石關,誤也 。

  孝義橋 在縣東二十里洛水上。唐天寶七載,河南尹韋濟奏於偃師縣東山下開驛路,通孝義橋。後廢。宋景德四年,於其處造訾店渡橋,詔賜名奉先橋。又首陽驛,在今縣城西 。

  河陽倉 在縣北。隋開皇三年,於洛州置河陽倉,即此。○夏台,在縣西。《史記》:夏桀囚湯於此。又韓王二十年,秦敗我師於夏山。或曰即夏台也,夏獄名。《郡志》:台在鞏縣西南,與永安故城相近 。

  鞏縣 府東一百三十里。東至鄭州汜水縣六十里,北至懷慶府溫縣二十五里,東南至禹州密縣八十里。周鞏伯邑。戰國時,謂之東周。漢置縣,屬河南郡。晉及後魏因之。東魏屬成皋郡。北齊屬洛州,尋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大業初,移縣治洛口,仍屬河南郡。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戶二十九里 。

  ○鞏城 在縣西南三十里。周鞏伯邑。《左傳》昭二十六年,晉師克鞏,逐王子朝。《爾雅》曰:鞏,固也。四面有河山之固也。《史記》:西周惠公封少子班於此,為東周公。秦莊襄元年,蒙驁伐韓,韓獻成皋、鞏。蓋東周亡於是年也。漢三年,項羽拔成皋欲西,漢兵距之鞏,令其不得西。後置縣於此。隋遷今治 。

  訾城 在縣西南四十里。《左傳》昭二十三年,子朝之亂,單子取訾。或謂之東訾。二十五年,子朝之黨尹圉涉於鞏,焚東訾,是也。晉咸和三年,石勒擊劉曜於洛陽,至成皋,卷甲銜枚,詭道兼行,出於鞏、訾之間,即此。亦曰訾聚。《地道記》訾城在鞏縣東,誤。又黃亭,在訾城北三里,有皇水。《春秋》昭二十二年,劉子、單子以王子猛居於皇。杜預曰:即黃亭也 。

  城 在縣西南五十八里。周邑也。《左傳》昭二十三年,王師晉師圍郊,郊、潰。杜預曰:郊、,二邑名。今鞏縣西南有地名中,郊與蓋相近。或謂即夏之斟

  洛口倉城 在縣北十里。隋大業二年,於鞏東南原上築倉城,周回二十餘里,穿三千窖,窖容八千石。亦曰興洛倉。十二年,以盜賊充斥,命移兵守洛口倉。明年,李密說翟讓曰:洛口倉多積粟,去都百里有餘,先無豫備,取之如拾遺耳。遂襲克興洛倉,密稱魏公,命護軍田茂廣築洛口城,方四十里而居之。又臨洛水築偃月城,與倉城相應。既而與王世充戰於洛北,敗走洛南,餘眾東走月城。唐武德三年,世民伐王世充,分遣王君廓自洛口斷其餉道。開元二十一年,復置洛口倉於此。《志》云:今縣東有洛口驛 。

  永安城 在縣西南四十里。宋太祖父昭武帝葬於此,曰永安陵。景德四年,割鞏、偃師二縣置縣以奉陵寢,後為永安軍。《志》云:宋景祐中,升永安鎮為縣。自太祖至哲宗八陵皆葬於城西南諸原上。金貞元元年,改芝田縣。元廢縣。今為芝田集。又有南城軍,亦在縣西南。宋紹興二年,岳飛遣諸將收復河南,楊遇復南城軍,張憲復永安軍,是也。金廢 。

  王藥城 在縣東北濱河,高齊時戍守處。後周建德四年,宇文憲等入齊境,降拔三十餘城,師還,皆棄不守,惟以王藥城為要害,遣將韓正守之。正以城降齊 。

  ○に轅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其坂有十二曲,將去復還,故名。《左傳》襄二十一年,晉欒盈奔楚,過周,王使候出諸に轅。《戰國策》:張儀曰:秦下兵三川,塞に轅、緱氏之口。《史記》:沛公伐秦,南出に轅。漢三年,從に轅至陽城。又樊噲攻に轅,克之。武帝時,淮南王安謀反,欲塞に轅伊闕之道。建武九年,帝幸緱氏,登に轅。靈帝時,為河南八關之一。建安初,曹操奉獻帝遷許,從に轅而東。晉懷帝永嘉二年,群盜王彌自許昌入に轅,敗官軍於伊北,遂逼洛陽,屯於津陽門。三年,劉淵使王彌等復寇洛陽,不克,乃南出に轅,掠豫、兗而東。四年,劉聰使其子粲等犯洛陽,粲出に轅,掠梁、陳、汝、潁間。五年,劉曜、石勒等陷洛陽,勒引兵出に轅,屯許昌。後魏永安二年,元顥入洛,繼而敗於河橋,輕騎南走,自に轅南出至臨潁,為人所殺。唐武德二年,討王世充,王君廓攻に轅,克之。世充遣將魏隱來救,為君廓所敗,遂東徇地,至管城而還。四年,王君廓與世充將單雄信等相持於洛口,世民援之,至に轅,雄信等遁去。乾符元年,黃巢侵逼東都,詔發兵守に轅伊闕河陰、武牢。孔穎達曰:に轅山在緱氏縣東南三十里,道路險阨,自古為控守處 。

  寒戰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其山陡峻,臨玉仙河,經者戰懼,因名。又趙封山,在縣東南四十里。《志》云:宋種茶於此而封固其地,因名。○青龍山,在縣南四十里宋太祖永昌陵東。其尾接洛河者曰龍尾山,在縣南三里。又有神尾山,在縣東北。宋元豐初,都水丞范子淵議引洛入汴處也。又黑雲山,在縣西南六十里,相傳湯禱雨處 。

  橫嶺 在縣東三十里,接汜水縣界。李密據興洛倉,隋遣東都兵討之,又使虎牢鎮將裴仁基自汜水西入以掩其後,密分兵伏橫嶺下以待仁基,是也。又百花谷,在縣東南三十餘里,接汜水縣西境。裴仁基討李密,失期不進,屯於百花谷,旋降密。○窯嶺,在縣西南八十里,宋時常置寨於此 。

  岑原丘 在縣西北三十里。《水經注》:山臨大河,下有穴,謂之鞏穴,潛通淮浦,北達於河,直穴有渚,謂之鮪渚。東晉永和十年,故魏降將周成反,自宛襲洛陽,河南太守謝施,自洛陽奔鮪渚,是也 。

  ○黃河 在縣北十里。洛水流合焉,又東入汜水縣界 。

  洛水 在縣北二里。流六里,至洛口入河。《續漢志》註:洛在鞏縣東北三十里,大康五弟於此。《左傳》昭元年,晉趙武自鄭還,王使劉定公勞趙孟於潁,館於洛。杜預曰:洛在鞏縣南,水曲流為。晉大興初,滎陽太守李矩使郭誦救趙固於洛陽,屯洛,誦遣其將耿稚夜濟河襲劉粲,大敗之。大寧三年,後趙石虎敗劉曜將劉岳於洛西,蓋在洛口西也。後魏永熙末,高歡自晉陽引軍渡河,眾議欲守洛口死戰,魏主不能從。隋末,李密據洛口,越王侗使諸軍擊密,夾洛水相守。既而王世充與密相持於洛水上,屢為密所敗。義寧二年,世充擊密於洛北,敗之,遂屯鞏北。復渡洛擊密,軍敗,溺者甚眾。《郡縣誌》:洛水東北過鞏縣東,又北入河,是為洛。自隋以前,縣與成皋中分洛水為界,西則鞏,東則成皋。隋築洛口倉,而鞏與成皋之界相錯矣。《唐•五行志》:開元五年,鞏縣大水,壞城邑,損民居數百家。洛水入河之處,即洛口也,與大河清濁異流,焉殊別,亦名什谷雲 。

  谷水 在縣北。亦謂之什谷,即洛口也。《元和志》:洛水東經洛,北對琅邪渚入河,謂之洛口。亦名什谷。《史記》:張儀說秦,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徐廣曰:什口,尋口也。尋,亦作水,一名溫水。《括地誌》:溫泉水即源,出鞏縣西南四十里,謂之南,亦曰上;至鞏洛渡北,東入洛,謂之北,亦曰下。《一統志》:偃師縣東北十四里有溪,旁有蓮池,夏寒冬暖,即源矣。又市河,在縣東一里;青龍河,在縣西南五十里,皆源出青龍山,繞流分注,下流入於洛河 。

  長羅川 在縣西南。源出汜水縣之方山,西北流入縣界,又西北過訾城東北而入洛,謂之羅口。隋大業十三年,李密自羅口襲興洛倉,破之;又密將張善相為伊州刺史,據襄城。自襄城北出羅口,即長羅川口矣。○飲馬溝,在縣東七里,俗傳呂布軍虎牢,飲馬於此 。

  石子河 縣東南二十里。《水經注》:洞水出南溪石泉,世亦名之為石泉水,過鞏東坎聚西,而北入洛。蓋即石子河也。李密取興洛倉,隋劉長恭帥東都兵討之。長恭度洛水,陳於石子河西,南北十餘里。密陳兵於石子河東,擊長恭,大敗之。又王世充與密相持,夾石子河而軍,世充為密所敗。或謂之王仙河。○神堤渠,在縣北三里,中低而四圍高,常橫流為患。永樂十六年,縣丞華胥開此渠而水患息 。

  九曲瀆 在縣西,即洛陽之千金曷。晉永康二年,趙王倫敗,其子虔自河北還,至九曲,聞亂,棄軍歸里第。○榮澗,杜預曰:在縣西。《左傳》昭二十二年,景王崩於榮氏,澗蓋在邑傍。又明溪泉,在縣西南。昭二十二年,晉賈辛軍於明溪泉,謀定王室也 。

  五社津 在縣北五里。大河東過鞏北,謂之鞏河,有五社渡,亦謂五社津,又名五度津。更始將朱鮪守洛陽,遣兵度鞏河,攻溫。又建武初,遣將軍耿弇等軍五社津,備滎陽以東,而使吳漢等圍洛陽,是也 。

  黑石渡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洛水津濟處。隋末,王世充與李密相持,世充夜渡洛水,營於黑石。明日,分兵守營,自將精兵陳於洛北。李密渡洛逆戰而敗,復渡洛趣黑石。世充還救,為密所敗。元至和初,陝西諸王闊不花等討燕帖木兒之亂,進至鞏縣黑石渡,大敗河南兵,遂克虎牢,聞上都已陷而還,入自巡簡司 。

  ○轅關 在轘轅山上。陸機《洛陽記》:洛陽四關,南有轘轅。杜預曰:緱氏東南有轘轅關。又大栗樹關,在縣東南三十里,崎嶇險阻,元置,今廢 。

  坎聚 在縣東南。《春秋》僖二十四年,周襄王避子帶之難,出及坎,國人納之。杜預曰:在鞏縣東。《晉•地道記》:縣南有坎聚 。

  石窟寺 在縣西南洛水北。隋末,王世充與李密相持,世充渡洛水逼倉城,為營,與密戰於石窟寺東,敗還。○天堂山寨,在縣東南;又有鹿耳、雞翎、凌青、黑山等山寨,俱元季鄉豪屯聚處 。

  孟津縣 府東北五十里。東北至懷慶府孟縣四十里,西北至懷慶府濟源縣七十里。漢平陰縣地,屬河南郡。魏晉時為河陰縣地。唐為河清縣地,仍屬河南府。宋移河清縣治白坡鎮。金又徙而東十里,治孟津渡,改孟津縣;又升為陶州,州旋廢。元仍曰孟津縣。明時嘉靖十七年,圮於水。二十五年,始遷今治。舊無城,今增築,周三里有奇。編戶二十九里 。

  ○孟津舊縣 在縣東二十里。周武王伐紂,師渡孟津,是也。漢為平陰縣地。晉屬河陰縣。唐屬河清縣。宋亦為河清縣地。金人徙置孟津縣於此。前朝因之,並置巡司。嘉靖中,又徙今治,仍置孟津巡簡司於舊縣治。舊《志》:縣北去孟縣三十里 。

  平陰城 在今縣東一里。舊《志》云:城在故洛陽城東北五十里。《左傳》昭二十二年,子朝之亂,晉籍談帥師軍於陰,即平陰也。二十三年,晉師在平陰,是矣。其地亦為津濟處。沛公北攻平陰,絕河津南,戰洛陽東。漢二年,南渡平陰津,至洛陽。後置平陰縣,屬河南郡。《十三州志》:縣在平津大河之間,故名。更始將朱鮪遣兵攻溫,自將數萬人攻平陰,是也。魏文帝改曰河陰,仍屬河南郡。晉因之。永嘉五年,帝以洛陽危困,欲東幸倉垣,而衛從不備,使傅祗出詣河陰,治舟楫,不得進而還。既而洛陽陷,祗建行台於河陰。後魏仍屬河南郡。太和十八年,如河陰規方澤。二十年,營方澤於河陰。武泰初,爾朱榮立子攸於河陽,百官奉迎於河橋,榮遣騎入洛,執太后及幼主釗送河陰,沉之於河。魏收《志》:河陰縣,晉置,太宗並洛陽,正始二年復。元象二年,又分置河陰郡治此。其後周武帝攻齊,拔河陰大城,是也。隋初郡廢。仁壽末,漢王諒舉兵并州,遣其將余公理下河內,詔史祥拒之於河陰。祥具舟南岸,公理屯河陽,亦聚兵當之。祥簡精銳於下流潛濟,公理敗走。大業初,縣廢。王世充復置,又置平州治焉。唐武德四年廢。開元二十年,始割汜水、滎澤二縣地置河陰縣,非復平陰舊地矣。《通典》河陰舊城,北對河陽岸,即此 。

  小平城 在今縣西北。《漢志》河南郡有平縣。武帝封劉遂為侯邑,城中有高祖講武場。舊《志》云:漢平陰縣城北有河津,曰小平津。津上有城,靈帝時河南八關之一也。袁紹誅宦官,中常侍張讓等將帝步出門,至小平津,讓等投河死。帝夜從小平津步至雒舍。雒舍在邙山之北,驛舍也。晉永嘉末,傅祗保盟津小城,或曰即小平津。建興末,劉聰將趙固以洛陽歸晉,聰遣劉粲以步騎十萬屯小平津,逼洛陽。隆和元年,慕容遣其將呂護屯河陰,進攻洛陽,桓溫遣軍赴救,護退守小平津,中流矢而死。後魏太和二十年,講武於小平津。又武泰初,爾朱榮舉兵南向,胡太后遣費穆屯小平津拒之,穆遁還。《水經注》:小平津,亦曰河陽津 。

  武濟城 在舊縣東。舊傳周武王伐紂,由此濟河,故名。東魏築城於此,為戍守處。周建德四年,大舉伐齊,宇文憲拔武濟,進圍洛口,拔東西二城,是也 。

  回洛城 在舊縣東。《唐志》河陽關南有回洛城。東魏大象初,侯景邙山之戰,諸軍皆北渡河橋,万俟洛獨勒兵不動,魏人畏之而去,高歡因名其所營地曰回洛。隋大業二年,於其地置回洛倉,倉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窖。十三年,李密遣兵襲回洛東倉,破之。既而據回洛倉,大修營塹以逼東都。隋段達等出兵拒之,戰於倉北,隋兵敗走。未幾,達等復陳於回洛倉西北,密戰敗,奔還洛口。尋敗隋兵,復取回洛。武德三年,世民攻王世充,分遣懷州總管黃君漢自河陰攻回洛城。君漢遣其將張夜乂以舟師襲回洛,克之。世充使其子玄應來攻,不克,乃築月城於其西,留兵守之。《隋紀》雲回洛倉置於洛陽北七里,似誤 。

  ○破陵 在縣西。隋大業中,楊玄感圍東都,屈突通奉詔馳救,自河陽濟河,軍於破陵。胡氏曰:破陵,近洛城東北 。

  硤石 在縣西二十里,亦黃河津濟處。晉永嘉末,魏浚率流民數百家,保河陰之硤石。後魏永安二年,爾朱榮奉魏主子攸討元顥,自馬渚西硤石夜渡,亦河陰之硤石也 。

  ○黃河 在縣北五里。河北即懷慶府孟縣界,又東入鞏縣境。《志》云:舊縣治西有護民、永安二堤,當黃河漫流。又有羅家灘、在縣西北十五里;又西為楊家灘、柳灘、杏園灘及耕子、馬墳二灘,俱在黃河中 。

  委粟津 在縣西,黃河渡處也。劉宋元嘉七年,後魏將安頡自委粟津濟,攻宋金墉,守將杜驥南遁,遂克之 。

  高渚 在縣西,亦黃河津渡處。北魏胡太后之亂,爾朱榮舉兵至河內,迎長樂王子攸於洛陽。子攸潛自高渚濟河,會榮於河陽。亦曰雷陂。爾朱兆聞莊宗誅爾朱榮,自汾州引兵南下,破丹谷軍,趣洛陽,從河橋西涉渡。《洛陽伽藍記》曰:渡處即雷陂也。亦曰[A212]陂津。普泰二年,爾朱度律等攻鄴,敗還,斛斯椿等先據河橋拒之,度律等不得入,西走[A212]陂津,為人所獲,是也。胡氏曰:[A212]陂津,在河橋西。丹谷軍,見山西澤州 。

  馬渚 在縣西,近故洛城北,亦黃河渡處也。後魏永安二年,爾朱榮奉魏主子攸南討元顥。顥列兵沿河固守,北軍無船,不得渡。伏波將軍楊В與其族居馬渚,自言有小船數艘,求為鄉道。榮遂命爾朱兆等縛林為筏,自馬渚西硤石夜渡,襲擊顥子冠受,擒之,顥軍遂潰。三年,爾朱世隆犯洛陽,李苗募人從馬渚上流縱火船焚河橋,世隆北遁。○陶渚,在縣北,大河中渚也。河流經此,有三渚之名。晉永嘉末,劉聰子粲攻晉故司徒傅祗於三渚,即此。詳見重險河陽三城 。

  ○河橋 在縣北。晉杜預所建。詳見重險河陽三城 。

  橫水店 在縣西。唐寶應元年,僕固懷恩討史朝義,陳於橫水。賊立柵自固。懷恩陳於西原以當之,遣驍騎回紇並南山,出柵東北夾擊之,賊大敗。又轉戰於昭覺寺、石榴園、老君廟,皆敗之。賊人馬相蹂踐,填滿尚書谷。《金人疆域圖》孟津縣有橫水店、昭覺寺諸處,應在河北岸 。

  文家寺 在縣南。宋建炎二年,翟進復西京,遂襲兀朮於河陽,敗還。又帥韓世忠等戰於文家寺,復敗走。金人遂復入西京。○觀兵台,在舊縣治東。相傳武王觀兵於此。一名選將台 。

  宜陽縣 在府西南七十里。西至永寧縣百二十里,北至新安縣六十里,東至登封縣百八十里,南至嵩縣百二十里。周為召伯聽訟之所。漢宜陽縣地,屬弘農郡。晉及後魏因之。後魏孝昌初,置宜陽郡。東魏天平初,置陽州。四年,州降於西魏。後周明帝二年,改置熊州。隋初郡廢。大業初州廢,縣屬河南郡。義寧初,復置宜陽郡。唐初,改郡曰熊州,改縣曰福昌。貞觀初,州廢,以縣屬州,六年,又徙州治此。顯慶初,州廢,縣屬洛州。後唐改為福慶縣。宋復曰福昌。熙寧五年,省入壽安縣。元祐初,復置。金以福昌縣屬嵩州。正隆後,改壽安為宜陽縣。元初,以福昌廢入。明仍之。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戶六十八里 。

  ○宜陽城 在縣東北十四里,韓城也。蘇秦說趙曰:韓弱則效宜陽,宜陽效則上郡絕。說韓曰:韓西有宜陽、商阪之塞。張儀曰: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又說韓曰:秦下甲據宜陽,斷韓之上地。蘇代曰:秦起乎宜陽而觸平陽。皆謂此也。又周王曰:宜陽城方八里,材士十萬。故甘茂亦云:宜陽,大縣也。秦惠文王三年,拔韓宜陽,既而韓復取之。又武王四年,使甘茂伐宜陽,五月而不拔,大起兵拔之。蓋澠池、二崤,實皆在宜陽境內,為控扼之要地。孔氏曰:宜陽,韓之大郡,伐取之,三川路乃通。漢置縣於此。光武降劉盆子,積甲宜陽城。晉太安二年,河間王舉兵關中,遣其將張方趣洛陽。長沙王乂使皇甫商將兵拒之於宜陽,為方所敗。永嘉三年,劉淵遣其子聰等寇洛陽,長驅至宜陽,弘農太守垣延襲敗之。未幾,淵復遣子聰自宜陽寇洛陽。周、齊時,為東西必爭之所。後周天和四年,遣宇文憲等將兵趣宜陽,築崇德等五城。五年,齊斛律光救宜陽,屢破周軍,築統關、豐化二城而還。六年,周宇文純復取宜陽等九城,斛律光引兵爭之,與周師戰於宜陽城下,取周建安四戍。四戍,亦在宜陽城側。隋義寧二年,唐公淵遣世民等救東都,東都不應,引還。東都將段達來追,世民敗之,逐北至城下,置新安、宜陽二郡,留兵戍之而還 。

  福昌城 今縣治。杜佑曰:即故乙合塢。晉永嘉末,魏浚屯洛北石樑塢,族子該聚眾屯一泉塢。大興初,談始自宜陽帥眾南遷新野。蓋其地險固可憑也。《水經注》:洛水經盧氏縣南,又東過一合塢南。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東三箱,天險峭絕,惟筑西面,即為全固,因名乙合塢。《晉書》:一泉塢,在宜陽西南洛水北原上。又名乙泉戍。慕容時,戍此以備秦。晉太和四年,燕慕容垂奔秦,乙泉戍主吳歸追之至閿鄉,是也。宇文周時,亦置重兵於此以備齊。唐初移宜陽縣於此,改曰福昌。○洛水城,在縣西北。東魏置南澠池縣,屬金門郡。後周改曰昌洛縣,屬熊州。開皇末,改為洛水縣。大業初廢 。

  壽安城 在縣東南二十里。舊《志》:在洛陽西南七十里。後魏置甘棠縣,屬新安郡。隋仁壽四年,改曰壽安。義寧初,移治九曲城,屬熊州。唐貞觀七年,復移治此,改屬洛州。宋因之。金廢。杜佑曰:高齊孔城防,在壽安縣東南。又興泰城,在縣東南四十五里。隋大業四年,置興泰縣,屬河南郡。隋末廢。唐長安四年,立興泰宮,復析置興泰縣。神龍初,省入壽安。○金門城,在縣西南六十里,以金門山名。後漢延熹二年,以誅梁冀功,封尚書令李瑋為金門亭侯,即此處也。後魏天平初,置金門郡及金門縣。後周廢。《隋志》宜陽縣有故金門郡 。

  九曲城 在縣東三十里。高齊置城於此以備周。其地亦曰九阿。《水經注》:洛水自宜陽而東,徑九曲南,其地十里,有阪九曲。《穆天子傳》所謂天子西征,升於九阿,是也。劉句曰:熊州壽安縣,隋義寧元年移治九曲城。唐武德二年,王世充與唐兵戰於九曲,秦叔寶等來降。三年,熊州總管史萬寶邀敗王世充子玄應於九曲,是也。○柏谷城,在縣南,後周所置以防齊。《北史》:高齊武成初,斛律光出洛陽,擊斬周將曹回公,柏谷戍主薛禹生棄城走,光遂取文侯鎮,立柵置戍而還。鎮蓋與柏谷城相近。又天和五年,宇文憲與斛律光爭汾北,齊將段韶等攻周人柏谷城,拔之而還 。

  ○熊耳山 在縣西百里洛水之北。雙峰競舉,狀如熊耳。東漢建武三年,赤眉震驚,乞降,積甲宜陽城西,與熊耳山齊。唐初李密自桃林畔走南山,盛彥師帥眾逾熊耳山南據要道,弓弩夾路乘高,刀伏於溪谷,曰:俟賊半渡,一時俱發。密至,逆擊斬之。○金門山,在縣西六十里。《九州要記》:金門之竹,可為笙管,一名律管山。後漢金門亭置於此 。

  鹿蹄山 縣東南五十里。一名縱山。或謂之非山。唐龍朔元年,畋於非山,是也。非,一作韭。甘水出焉。又女幾山,在縣西九十里。晉張軌少隱於宜陽女幾山,即此。○錦屏山,在縣治南。唐武后幸此,賜名。中有一峰聳出,謂之玉柱。又壽安山,在縣東十三里。隋壽安縣以此名。又南五十餘里有萬安山,唐武后置興泰宮於此 。

  ○洛水 在縣北一里。自永寧縣流經縣界,又東入洛陽縣境。前朝洪武二十九年,洛河泛溢,漂沒宜陽廬舍,因築防於水側 。

  宜水 在縣西五十里。本名西度水。自永寧縣界流經縣西境之宜谷西,又南注於洛。○昌谷水,在縣西九十里,即永寧之刀に川。源出陝州界,東南流入洛。又甘水,出鹿蹄山西,至洛陽縣南而入洛。又汪洋水,在縣西四十里,自澠池縣流入,下流注於洛。○豪水,在縣東。《水經注》:洛水又東與豪水會,源出新安縣密山,南流歷九曲東而南入洛 。

  黑澗 在壽安廢縣南。《水經注》:黑澗水出陸渾縣西山,歷黑澗,西北入洛。洛水徑宜陽故城南,又東與黑澗水合。亦曰皂澗。《隋志》:大業初,營顯仁宮,南接皂澗,北跨洛濱,是也。新安別有{白十}澗,非是。○上宜川,在壽安故城西南二十里大安山下。開元十年,幸興泰宮,獵於上宜川,是也。又有方秀川。開元十四年,幸壽安,獵於方秀川 。

  ○福昌宮 縣西十七里。隋置,後廢。唐顯慶三年,復置,改為蘭昌宮。○顯仁宮,在故壽安城內。隋置,自西京幸東都,以此為中頓。亦曰甘棠宮。唐初討王世充,史萬寶進軍甘棠宮,是也。後仍曰顯仁。貞觀十一年,幸顯仁宮。又興泰宮,在廢壽安縣西南四十里萬安山上。唐武后長安四年置宮,因分壽安置興泰縣。神龍元年廢。○連昌宮,在壽安廢縣西二十九里。唐顯慶三年置 。

  趙保鎮關 縣西南三十里。又縣西南百二十里有穆冊鎮關。今俱有巡司戍守 。

  張白塢 在縣西北。後漢末,賊將張白騎據此,曹公使龐德破之於兩崤間。西魏大統四年,宇文泰置戍以拒東魏,使權景宣守之。○福昌山寨,在縣南。元末,土豪屯聚於此 。

  永濟橋 在縣東十三里。舊《志》:在壽安縣西十七里。隋大業三年置,架洛水上。隋末廢。貞觀八年,修治,造舟為梁,長四十丈,後又易以石柱雲。《河南志》:在新安縣西十七里 。

  永寧縣 在府西南二百里。北至澠池縣一百二十里,西北至陝州二百里,東至宜陽縣百二十里,西至盧氏縣百八十里,南至嵩縣百六十里。漢為澠池縣之南境,屬弘農郡。西魏於黃櫨城置北宜陽縣,後改熊耳縣,屬宜陽郡。後周移於劉塢,屬同軌郡。隋徙治同軌城。義寧二年,又移於永固城,因苻堅舊城置縣,曰永寧。唐初復移治同軌城,屬熊州。貞觀初,改屬州,又移治莎柵,後又移治鹿橋驛。顯慶初,改屬洛州。宋屬河南府。金屬嵩州。元屬河南路。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戶六十四里 。

  ○同軌城 在縣東。西魏置同軌防於此。大統十五年,高澄至洛陽,同軌長史裴寬與東魏將彭樂戰,為樂所擒。後周為同軌郡。隋開皇初廢。《通典》:永寧縣,後周置黃櫨、同軌、永昌三城以備齊。唐武德二年,移縣治同軌城,兼置函州。八年,州廢。又莎柵,亦在縣東。唐乾元、上元間,衛伯玉等屢破史思明將李歸仁於永寧、莎柵之間。寶應初,僕固懷恩等帥蕃漢兵,討史朝義於東京,軍於同軌城 。

  崤縣城 在縣北五十里。後魏太和十一年,置縣,屬恆農郡,以三崤山而名。隋大業初,並縣入熊耳。唐初復置。《舊唐書》:武德元年,復置崤縣;二年,屬函州;三年,自石塢移治鴨橋;八年,改屬陝州;十四年,移治硤石塢,改曰硤石縣。《宋志》:熙寧二年,省硤石為石壕鎮。五代劉知遠自太原南下,至陝州,明日至石壕,是也。舊《志》:石濠鎮,在陝州東南九十里 。

  龍驤城 在縣西四十里。晉末,龍驤將軍王鎮惡伐秦,嘗軍於此,因名。又縣西三十里有金門塢,或以為金門郡城也 。

  ○崤山 在縣北六十里。亦曰三崤。崤水出焉,北注於河。《志》以此為東崤。其西崤在陝州東南七十里,峽石故城是其地也。李吉甫云:兩崤相去三十五里。今詳見前名山三崤。○金門山,在縣西南三十里,溪水出焉。《志》云:金門溪水出金門山,北經金門塢,西北流入洛。又有白馬溪水,在今縣東十餘里,水出南山,北入洛。後漢建武二年,強弩偏將軍陳俊轉擊金門、白馬,皆破之,是也 。

  陽虛山 在縣西五十里。一名陽峪。黃帝時,倉頡隨帝南巡,登陽虛之山,是也。有玄扈水出焉,流注於洛。又大通山,在縣西五十里,有風穴,擊之如雹聲 。

  鵜鶘山 縣西八十里。高峻凌雲,有二峰尤為峻極。山接盧氏縣界,黃城溪水出焉,東南流入洛。○荀公谷,在縣東南,有荀公澗水出南山,東北流入洛。宋元嘉中,龐季明侵魏,入荀公谷,是也。又檀山,在縣西五十里。其山四絕孤峙,上有塢聚,俗謂之檀山塢 。

  摩雲嶺 縣西八十里,嶺高入雲。又魚脊嶺,在縣北七十里,以形似名。又縣西四十里有分水嶺,陝州、嵩縣亦俱有之,以泉流分注名也。《志》云:縣西南百二十里有十八盤嶺,接盧氏縣界,一名高門關。又縣西南有角雞尖等洞,舊產銀;馬槽等洞,產青碌。今皆封閉 。

  回溪阪 在縣北崤山南。俗名回坑,長四里,闊二丈,深二丈五尺。更始初,王莽遣九虎將東擊漢兵,至華陰回溪,據隘自守,為漢兵所敗。又建武三年,馮異與赤眉戰,敗,奔上回溪阪。杜佑曰:自漢以前,入崤之道皆由此。曹公西討,惡其險,乃更開北道。鄭康成雲洛陽北險,西有降谷者,即回溪也。○崤底,在縣西北七十里,即崤谷之底也,亦曰崤阪,一名澠池。馮異大破赤眉於此,光武勞之曰: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澠池,是也。今有崤底關。明初,置巡司於此。今革 。

  ○洛水 在縣南五里。自盧氏縣流入,至縣東六十里而入宜陽縣境。亦曰永寧川。○刀に川,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源出陝州界,下流經宜陽縣界,入洛水。一名昌河,亦曰昌谷水。又有大宋川,在縣東北二十里,源出縣北八十里之橫塘山,至宜陽縣境,注於洛水,即宜水矣 。

  宣利渠 在縣西南三里。又有新興渠在縣西二里,萬箱渠在縣西一里,龍頭渠在縣西四十五里。皆分洛水以溉田,甚為民利 。

  ○崎岫宮 在縣西五里。又縣南二十三里有蘭峰宮。皆唐高宗顯慶三年置 。

  鵜鶘關 在縣西鵜鶘山谷,唐所建也。今廢。○高門關,在縣西十八盤嶺上。又縣西八十里有崇陽鎮關。俱有巡司。《志》云:縣西六十里有松陽關,尤險阨 。

  鹿橋驛 在今縣城東。又東有柳泉驛。唐制,三十里一驛。史朝義部將執史思明於鹿橋驛,囚之於柳泉,既而殺之。《志》云:今宜陽縣西三十里有柳泉,即置驛之所。又金門橋,在縣南,以金門山而名 。

  新安縣 府西七十里。北至懷慶府濟原縣百四十里,西至澠池縣九十里,南至宜陽縣六十里,西南至永寧縣百六十里,西北至山西垣縣百四十里。戰國時西周地。秦曰新安。漢置縣,屬弘農郡。晉屬河南郡,後魏太和十二年,置新安郡。十九年罷為縣。天平初復置郡。周置中州,尋廢。隋初郡廢。開皇十六年,置州於此。仁壽四年,州廢,又廢新安入東垣縣。大業初,復為新安縣,屬河南郡。義寧二年,仍置新安郡。唐初,復置州。貞觀初,移州治澠池縣,新安改屬洛州。後因之。今縣城周三里有奇,編戶十八里 。

  ○新安城 在今縣西。《括地誌》:秦新安故城,在今澠池縣東十二里。項羽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於新安城南,蓋在其地。是後東徙。後漢建武二年,赤眉自三輔引而東,帝遣軍分屯宜陽、新安,以要其還路。晉永寧二年,河間王舉兵長安,罪狀齊王ぁ,遣其將張方趣洛陽,軍新安。大寧二年,石勒將石生擊斬劉曜、河南太守尹平於新安。東魏天平四年,魏獨孤信取新安,逼洛陽。隋義寧初,劉文靜等出潼關,克弘農郡,遂克新安以西。唐為州治。武德二年,王世充圍州,刺史任瑰拒卻之,是也 。

  東垣城 在縣東。晉太元十一年,苻丕敗奔東垣,謀襲洛陽,晉將馮該自陝邀擊,斬之,即此。元熙元年,時劉裕將篡,宗室多逃亡在河南,司馬道恭自東垣帥三千人屯金墉城西。《宋志》:晉末,河南領東垣、函二縣。魏收《志》新安郡有東垣縣。《隋志》:仁壽四年,廢新安入東垣。大業初,改東垣曰新安。唐武德初,仍置東垣縣,屬州。四年省 。

  八關城 在縣東北。後漢靈帝中平元年,以黃巾亂,京師震動,置八關都尉。杜佑曰:函谷為八關之首,故此城總名八關城。○白起城,在縣西三十里。相傳白起嘗屯兵於此,因名 。

  ○缺門山 在縣西三十里。一名扼山。山阜不相接者里余,水經其間。唐乾元二年,郭子儀自相州潰還,至河陽,軍中相驚,又奔缺門,即此。時有缺門營,以山名也。開元八年,契丹寇營州,發關中卒援之,宿缺門,營水上。夜半,山水暴至,萬餘人皆溺死。○慕容山,在縣治後,相傳慕容垂嘗屯兵於此。又青要山,在縣治西北三里,一名強山,或謂之密山,豪水出焉 。

  八特阪 在縣東。《水經注》:澗水經新安縣東南,東北流,經函谷東阪東,謂之八特阪。晉大寧三年,石虎與劉曜將劉岳相持於石樑,曜自將救岳,虎率騎逆戰,劉曜將劉黑大破虎將石聰於八特阪,是也 。

  ○水 在城南。自澠池縣流入,又東合澗水,入洛陽縣界。《水經注》:水出弘農澠池縣,又東徑新安故城南,又東徑千秋亭,又東徑缺門山。是也。○澗水,亦自澠池縣流入,徑縣東而合水 。

  慈澗 縣東三十里。《水經注》:少水出新安南山中,控引眾流,積以成川,東流注於,世謂之慈澗。隋大業九年,楊玄感圍東都,分兵守慈澗道。唐武德三年,羅士信圍慈澗,王世充使其子玄應救之,敗卻。是年,世民討王世充,士信將兵圍慈澗,既而世民自新安進至慈澗,世充拔慈澗之戍歸洛陽,是也。又有皂澗,在縣東三里,注於水 。

  ○函谷新關 在縣東二里。漢元鼎三年,樓船將軍楊仆數有戰功,恥為關外人,上書乞以家財東徙關,武帝為徙於此。三國魏正始元年,關廢。周主邕保定五年,以函谷關城為通洛防,置中州,鎮函谷。《郡縣誌》:新安縣城,本名通洛城,周武帝將東討,令尉遲綱築此以臨齊境。《志》云:今縣治西有函谷關驛。又縣西八里為義昌遞運所,縣東三十里為慈澗遞運所 。

  硤石堡 在縣東四十里。《水經注》:水自新安故城東經千秋亭南,其亭壘石為垣,世謂之城也。又東經雍谷溪,回岫縈紆,石路阻峽,故有硤石之稱。唐武德四年,羅士信討王世充,拔其峽石堡,是也 。

  澠池縣 在府西百六十里。西至陝州百三十里,西北至山西平陸縣五十里,東南至宜陽縣百三十里,北至山西垣曲縣百二十里。本韓地,後屬秦。漢景帝中〔元〕二年,置縣,屬弘農郡,以縣在崤澠間,故名。曹魏徙治蠡城。晉因之,仍屬弘農郡。後魏置澠池郡。後周置河南郡。大象中,廢郡,以縣屬洛州。隋因之,尋移治大塢城。義寧二年,屬宜陽郡。唐初,屬州。貞觀初,移州治焉。三年,又移縣治雙橋,即今治也。顯慶初,州廢,縣屬洛州。宋屬河南府。金置韶州。元至元八年,省州,復為縣。明因之。今縣城周八里有奇,編戶二十八里 。

  ○澠池城 在縣西南。自曹魏以後,縣徙治不一。隋移治大塢城,即此城也。其秦漢時故城,亦在今縣西。張儀說趙:秦有敝甲凋兵,軍於澠池。秦二世二年,章邯追敗陳涉將周文,文走次澠池。後漢中平末,董卓為何進所召,軍至澠池。初平二年,董卓為孫堅所敗,自雒陽卻屯澠池,聚兵於陝。堅入洛陽,分兵出新安、澠池間以要卓。既而卓使董越屯澠池,引還長安。晉永興三年,東海王越等遣軍迎車駕於關中,以周馥為司隸校尉,假節督諸軍屯澠池。永嘉四年,劉聰遣子粲等寇洛陽,自大陽濟,敗監軍崔邈於澠池,長驅入洛川。此皆故澠池也。唐光啟初,蔡州賊秦宗權將孫儒攻東都,留守李罕之兵少食盡,棄城,西保澠池,即今澠池縣 。

  蠡城 在縣西四十里。宋白曰:澠池,舊理蠡城。曹魏賈逵為澠池令,治此。姚秦以弘農太守戍焉。劉裕伐秦,王鎮惡進軍澠池,遣毛德祖擊擒秦將尹雅於蠡城,是也。今縣治西有蠡城驛。《水經注》:蠡城南對金門塢,塢屬永寧縣,以洛水為界。○俱利城,在縣西。舊《志》云:縣西十二里有東、西俱利城,二城相去止一里。相傳秦昭王會趙惠文王處,雲秦、趙俱利也。又有會盟台。《志》云:秦、趙會盟於此 。

  ○廣陽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一名澠池山。《郡縣誌》:澠池,故韓地。秦攻商君,殺之於鄭澠池。鄭,即韓矣。翼奉曰:成周右阻澠池,漢景帝始因崤澠之地以目縣。又韶山,在縣北三十里,金人以此名州。縣東北三十里又有田山,山平可種。○白石山,在縣東北二十三里,澗水所出。據《水經注》,以為即廣陽山 。

  ○水 在縣南十里。源出三崤東馬頭山之陽穀。《水經注》:水出澠池縣蟠冢社陽穀,東北流,歷澠池川,或謂之彭池;又東徑秦、趙二城南,又東入新安縣界。亦謂之澗水。唐開元十五年,澗溢,毀澠池縣,是也。○天池,在縣南。貞觀十八年,畋於澠池之天池。《水經注》:熊耳山際有池,池水東南流入洛,水側有一池,世謂之黽池。天池,蓋近宜陽西北境 。

  ○紫桂宮 在縣西五里。唐儀鳳四年置。調露二年,改曰避暑宮。永淳初,又改曰芳桂宮。明年,廢萬泉、芳桂、奉天宮,高宗遺詔也 。

  南村關 在縣西北九十七里。有濟民渡,路通山西垣曲縣,設巡簡司以守之。義昌鎮,在縣東四十里。《志》云:漢三老董公於此遮說漢王為義帝發喪,因名。今為義昌驛 。

  登封縣 在府東南一百四十里。東至禹州密縣八十五里,北至鞏縣有百三十里,南至汝州九十里。古陽城也。禹避舜子於陽城,即此。《世本》言禹都陽城,誤也。漢武帝元爵元年,分陽城置崇高縣,屬潁川郡。東漢省入陽城縣。後魏太和十三年,置堙陽縣。東魏天平初,又於縣置中川郡。後周郡廢。隋開皇六年,改縣曰武林。八年,又改曰輸氏。大業初,改曰嵩陽,屬河南郡。王世充置嵩州於此。唐初因之。貞觀三年,州省。十七年,省縣入陽城。永淳初,復置,旋省。光宅初,仍置嵩陽縣。登封元年,改今名。神龍初,復曰嵩陽,旋復故,屬河南府。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戶四十四里 。

  ○陽城廢縣 在縣東南四十里。《河南志》:在縣東二十八里。本周之潁邑。《左傳》昭元年,晉趙孟自鄭還,周景王使劉定勞孟於潁。九年,晉梁丙、張率陰戎伐潁。陰戎,即陸渾之戎也。戰國初,屬鄭,謂之陽城。《史記》:鄭君乙十一年,韓伐鄭,取陽城。秦亦為陽城縣。陳勝,陽城人也。二世三年,沛公自洛陽東還,至陽城。漢二年,漢王使韓襄王孫信急擊韓王鄭昌於陽城,昌降。漢置縣,屬潁川郡。東漢永平六年,幸陽城。初平二年,袁術表孫堅領豫州刺史,屯陽城。袁紹尋遣周昂為豫州刺史,襲奪堅陽城,堅擊昂,走之。晉仍為陽城縣,屬河南郡。義熙十二年,劉裕伐姚秦,使新野太守朱超石等趣陽城。後魏正光中,復置。孝昌二年,置陽城郡。隋開皇初,郡廢。十六年,置嵩州於此。仁壽四年,州廢。大業初,縣屬河南郡。唐初,仍置嵩州。貞觀三年,州省,縣仍屬洛州。登封初,改曰告成縣。神龍初,復曰陽城,旋復曰告成。天祐二年,更名陽邑。後唐復故。五代周顯德五年,省入登封縣。《志》云:城中有測景台,周公定此地為土中,立土圭測景,漢唐皆因之。○康城廢縣,在故陽城南,後魏所置。隋仁壽四年,廢入陽城縣 。

  潁陽城 縣東南八十里。本秦邑。沛公南攻潁陽,屠之,封祭遵為潁陽侯。又漢置潁陽縣,屬潁川郡。章帝封馬防為侯邑。建初八年,幸潁陽,是也。晉省。後魏復置,仍屬潁川郡,尋屬陽城郡。東魏屬中川郡,後周省入堙陽縣。唐載初元年,分河南伊闕、嵩陽地置武臨縣。開元十五年,復曰潁陽,仍屬河南郡。宋因之。金廢為鎮 。

  綸氏城 在縣西七十里。《竹書紀年》:楚吾得帥師及秦伐鄭,圍綸氏。又《史記》:秦攻韓緱氏、藺。或曰:藺,即綸也。二邑蓋相近。漢置綸氏縣,屬潁川郡。東漢建初四年,改置輪氏縣。晉廢。其西有武林亭,又西有堙陽亭,亦曰堙陽城,漢鄉亭名也,北魏及隋因以名縣。又有當階城,在堙陽之西,或曰後魏所置 。

  ○嵩山 在縣北十里。中嶽是也。有逍遙谷,一名承天谷,道士潘師正居此,唐高宗嘗幸焉。又少室山,在縣西十七里,一名御寨。潘岳云:少室山有十八疊,周百里。其北有少林寺,背五乳峰,元魏所建,歷代嘗修治之,近代所稱少林寺之僧兵也。余見名山嵩高 。

  陽乾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潁水所出,一名潁山。○陽城山,在縣北三十八里。晉建興末,劉聰遣子粲屯小平津,粲遣劉雅生攻洛陽,守將趙固奔陽城山。俗名車嶺山,亦名馬嶺山,洧水所出。又大熊山,在縣東南五十里,頂寬平,四周陡峻,俗曰大熊寨,可避兵。縣東南四十里又有小熊山。《志》云:交牙山,在縣南四十里,有石門,俗呼王莽寨 。

  嶺 在縣東南三十里,本箕山也。寬平而長,約數里。許由所隱,亦曰許由山。有坂關,東出陽翟、許昌之道。晉齊王ぁ舉兵許昌,討趙王倫,倫遣兵出Ф坂關拒之。梁大通三年,陳慶之送元顥北還,至梁國,魏人分兵鎮滎陽、虎牢,又使爾朱世承鎮坂以備之。唐乾元二年,史思明窺洛,李光弼議去洛守河陽。或以東京帝宅不可不守,光弼曰:守之則汜水、嶺、龍門,皆應置兵。是也。或以為取に轅嶺。○鬼谷,在縣北五里。戰國時,王詡隱於此,號鬼谷先生,即蘇秦、張儀所師事者。《史記》:蘇代為甘茂說秦王曰:甘茂,非常士也,塞及至鬼谷,其地形險易皆明知之。或為三原之鬼谷也 。

  ○潁水 在縣東三十里。源出陽乾山,流入開封府禹州界。《水經注》:潁有三源,出陽乾山者為左源,出縣西少室山者為中源,出少室南溪者為右源雲 。

  五渡水 縣東南二十五里。一雲縣東北十五里。源出嵩山東谷,自山頂下注為二十八浦,山下大潭中有立石,高廣平整,其水縈委,溯者五涉,故名。東南流入潁,亦謂之三交水。梁大通三年,陳慶之自河陽敗還,爾朱榮追之,會嵩高水漲,慶之軍士死散略盡。胡氏曰:潁水出少室山,五渡水出太室山,入潁水,即嵩高水也。○少陽河,在縣西南十五里,源出少室山,流入潁。縣西北八里又有雙溪水,源出嵩山麓,亦南流入潁 。

  ○奉天宮 在縣北嵩山之南,唐高宗永淳初建。又三陽宮,在縣西二十里之石淙山,武后聖歷三年建,自是數幸焉。長安四年毀 。

  轅關 在縣西北二十四里。縣與鞏縣以に轅嶺為界,置關於上。又有石羊關,在縣東南四十里,崖石險峻,僅容一車。又有嵩陽關,《唐志》云:在縣北。今皆廢。○雞翎山寨,在縣西北;又有霧豹、王山等寨,皆元末土民攖險自守處也 。

  負黍聚 在故陽城縣西南二十七里。世謂之黃城。《水經注》:潁水東南徑負黍亭東。《春秋》定六年,鄭伐周負黍。《史記》:鄭公十六年,伐韓,敗韓兵於負黍。鄭君乙二年,負黍反,復歸韓,《韓世家》:宣惠王十七年,秦拔我陽城、負黍。又《楚世家》:悼王九年,伐韓,取負黍。《古今地名》陽城縣有負黍山。○鐵聚,在縣南。《史記》:鄭聲公八年,晉伐鄭,敗我軍於鐵。是也。又楊志塢,在縣西北。魏收《志》:武定七年,汝北郡治楊志塢,即此 。

  嵩縣 在府南百六十里。東北至登封縣二百五十里,北至宜陽縣百二十里,東至汝州伊陽縣九十里。漢陸渾縣地,屬弘農郡。晉屬河南郡。東魏武定二年,置北荊州及伊陽郡,治伏流城,領南陸渾縣。周保定二年,於伏流城置和州。隋開皇初,改伊州,又改南陸渾曰伏流縣。大業初,廢伊州,改伏流曰陸渾,屬河南郡。唐先天二年,析置伊陽縣,屬洛州。宋屬河南府。紹興初,升為順州。金改嵩州,治伊陽縣。元以縣省入州,屬南陽府。明初改州為嵩縣,又改今屬。縣城周五里有奇,編戶五十六里 。

  ○陸渾城 縣北三十里。《左傳》僖二十二年,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宣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亦謂之陰戎。昭九年,晉梁丙、張率陰戎伐潁。杜預曰:陰戎,陸渾之戎也,以在晉陰地而名。昭十七年,晉荀吳帥師滅陸渾,以其貳於楚也。漢置陸渾縣,屬弘農郡。建安二十四年,陸渾民孫陸等起兵南附關羽,是時羽圍樊城也。晉屬河南郡。後魏亦為陸渾縣,又嘗置防蠻都督於此。蓋伊闕以南,大山長谷,多為蠻居,故置督以防之。東魏為北陸渾縣,屬新城郡。後周併入南陸渾縣。《通典》:陸渾東北有齊北荊州城 。

  伏流城 在縣北。此南陸渾也。魏收《志》:東魏武定二年,置伊陽郡,治伏流城,仍領南陸渾縣。隋初,郡廢,改縣曰伏流。大業初,復曰陸渾縣。唐因之。五代時,省入伊陽縣。今其地有伏流嶺,亦曰伏流阪,北去廢陸渾縣二十餘里。西魏大統初,宇文泰以伊川豪李長壽為廣州刺史,長壽帥其徒拒東魏,侯景攻拔其壁,殺之。其子延孫復集父兵拒東魏,宇文泰仍以延孫為廣州刺史,又以長壽胥韋法保為東洛州刺史,助延孫拒守。法保與延孫連兵置柵於伏流,是也。《元和志》:東魏築伏流城,以城北有焦澗水,伏流地下而名。廣州時治襄城,今屬許州。洛州時治商洛,此蓋以洛陽南境地僑置東洛州 。

  ○三塗山 在縣南八十里。《周書》:武王南望三塗。《春秋》昭四年,晉司馬侯曰:三塗,九州之險也。十六年,晉將伐陸渾,使屠蒯如周,請有事於三塗。今伊水經其下。○介立山,在縣北四十里,一名孤山。又山人山,在縣東北八十里,頂平,四圍險峻,舊有寨 。

  陸渾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伊水經其下,一名方山。縣東北五十里又有鳴皋山。宋建興三年,翟興破賊楊進於此。上有九皋寨,亦名九皋山,接汝州界。又奉牛山,在縣東三十里。翟興屯伊陽之奉牛山,劉豫誘其下賊殺之,即此。亦謂之伊陽山。○雲夢山,在縣東九十里,相傳鬼谷子游息處,一名鬼谷山。又靈星山,在縣西十里,嘗置寨於此,名靈星寨 。

  露寶山 在縣北六十里。產錫礦,上有古寨。又篩山,在縣東九十里,以多岩洞而名,與縣西二十里大礦山皆產錫。○黃松嶺,在縣北三十里,有洞,產鉛、錫 。

  ○伊水 在縣東南一里。自盧氏縣流入境,與汝州伊陽縣接界,縣西北五里之高都川、七里之龍駒澗,縣南六里之王母澗、八里之空桑澗,俱流入焉。東北流,達洛陽縣界。《志》曰:高都河出大礦山,經縣東關,有順陽橋跨其上。又順陽川,在縣東北六十里,源出宜陽縣,南流至此入於伊河 。

  伊陽渠 在縣東十里,分伊水以溉田。○永定渠,在縣南六里。又縣東北六十里有鳴皋渠;縣東六十里有順陽渠,五十里有濟民渠,皆洪武中,邑民分引伊水溉田,至今為利 。

  ○陸渾關 在縣北七十里。舊《志》雲在伊闕縣西南。更始二年,赤眉賊西攻長安,分其眾為二部:一自武關,一自陸渾關,兩道西入。蓋由陸渾西北趣函谷道也。《志》云:今舊縣鎮關,在縣南九十里,洪武三年建,有巡司。○白楊關,在縣東,有戍兵。又樓子關,在縣西南。縣南百里又有沒大嶺關,今置巡司於此 。

  盧氏縣 府西南三百四十里。北至陝州靈寶縣二百里,西至陝西洛南縣二百五十里,東至永寧縣百八十里,東南至嵩縣二百六十里。本虢之莘地。漢因盧敖得仙,始置盧氏縣,屬弘農郡。晉屬上洛郡。秦苻健僑置青州於此。後魏又置樂安郡,西魏改義川郡,隋初改虢州,皆治焉。大業初,州廢,屬弘農郡。義寧初,又置虢郡於此。唐初,改虢州。貞觀八年,移虢州治弘農,縣屬焉。宋因之。元屬嵩州。明初屬陝州。萬曆初,改屬河南府。今縣城周四里有奇,編戶三十二里 。

  ○長水廢縣 縣東南七十里。《九域志》:在河南府西南二百四十里。後魏為南陝縣。西魏改長淵。隋因之,屬弘農郡。唐諱淵,改曰長水,屬虢州。貞觀八年,屬州。顯慶□年,改屬洛州。宋因之。元廢。宋白曰:漢盧氏縣地也。後魏延昌二年,分盧氏東境庫谷以西、沙渠谷以東為南陝縣,以北有陝縣也。廢帝改長淵,以縣東洛水長淵為名。唐貞元二年,陝虢觀察使李泌,敗州叛卒歸淮西者於陝州城南,意賊必分兵自小路南遁,乃遣將自炭竇谷趣長水,賊果至,大敗之。炭竇谷,在長水縣西北,與陝州接界。今《隋志》作長泉,亦唐時史臣諱之也 。

  王城廢縣 在縣西。後魏置石城郡,治王城縣。西魏郡縣俱廢。唐初復分盧氏縣地置王城縣,屬虢州。宋熙寧四年,廢為王城鎮,屬虢略縣。《志》云:在今靈寶縣東南八十里。○欒川廢縣,在縣東四十里。本伊陽縣地。宋熙寧四年,改屬盧氏。元祐二年,為欒川鎮。崇寧三年,升為縣。金貞元二年,廢為鎮 。

  高門城 在縣東。《水經注》:洛水支津東北流,徑石勒城北,又東徑高門城,有高門水,出縣北山,東南流,合洛水支津,南注洛。宋元嘉中伐魏,龐季明入盧氏,進達高門木城者也 。

  陰地城 在縣東北。《左傳》哀四年,楚圍蠻氏,蠻子赤奔晉陰地。杜預曰:陰地,河南山北,自上雒以東至陸渾也。或曰:晉有陰地之命大夫,命大夫,別縣監尹也,城即其戍守之所 。

  ○熊耳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東連永寧,南接內鄉,有東西兩峰,相競如熊耳然。洛水徑其下。《禹貢》曰:導洛自熊耳。《史記》:黃帝南至於江,登熊、湘。熊,謂熊耳山;湘,今湖廣岳州之君山也。又齊桓公南伐至召陵,公自稱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是也。《志》云:府境山名熊耳者有三:盧氏之熊耳也,宜陽之熊耳也,陝州之熊耳也 。

  塔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舊有浮圖,因名。上有太平寨,四壁陡絕,昔人避兵於此。又抱犢山,在縣東南九十里,亦名抱犢寨。四周險絕,頂平可耕,昔人多避兵其上 。

  巒山 在縣東南百里。《括地誌》伊水出盧氏縣東巒山,即此。一名悶頓嶺。○邢公山,在縣北九十里。舊傳盛彥師殺李密及王伯當於此。密嘗封邢國公,故名。下有斷密澗 。

  鐵嶺 縣北四十里。層崖陡立,峭壁嶙峋,中有一徑,才通往來,古設關於此。宋紹定五年,蒙古圍汴,金人徵兵入援。時金將徒單兀典鎮閿鄉,以備潼關,奉命發兵,由西南徑入大山,潼關遂入於蒙古。蒙古引兵追兀典,及於鐵嶺,金兵大敗。今有鐵嶺關巡司。又八盤嶺,在縣西二十里,巍然高險,曲折八盤 。

  貲谷 在縣境南山中。宋元嘉二十七年,北伐魏,龐季明自貲谷入盧氏,說誘士民,薛安都等因之,自熊耳山北出。又柳元景上百丈崖,出溫谷以入盧氏,共引軍向弘農。百丈崖,在貲谷南;溫谷,或曰即貲谷 。

  ○洛水 在縣南一里。自陝西商州流至縣境,又東北流入永寧縣界。《志》云:縣城西有黑馬河,城東有沙河,諸山之水匯流於此,□□□□之總。弘治中,縣令郭鼐□□。○馬回川,在縣東北七十里。相傳唐初盛彥師殺李密於此,振旅而回,因名。又東澗水,在縣北。源出鐵嶺,流入城中,析為眾渠,灌溉蔬圃。二水俱東南流入洛 。

  氵育水 縣南百五十里。出南山溪谷中,東南流入南陽府內鄉縣界。《水經注》:冉水出盧氏縣攻離山 。

  ○白華關 在縣西。路通陝西商洛,有兵戍守。又縣西南百餘里有毛葫蘆山寨,元末余賊負隅處也。徐達入河南,遣兵徇虢州,遂襲取之,於是諸山寨次第降下。○社管鎮關,在縣北六十里。又縣東南二百里有欒川鎮關。今俱有巡司。又朱陽關,在縣西南五十里。縣有朱陽山,後魏時置關於此。唐武德八年廢,後復置。今亦有朱陽關巡司。《郡志》:縣西有青石關,元末置。縣北又有雞救關。今皆廢 。

  葭蘆戍 在縣西。隋大業九年,楊玄感為隋兵所敗,自董杜原與十餘騎奔上洛,至葭蘆戍,知不免,自殺。董杜原,見閿鄉縣。○土,在縣東南四十五里。《通典》曰:古關之塞垣也,後周以為鎮防 。

  附見:

  河南衛 在府城內。明洪武初,置左、右二衛。五年,並為一衛,轄五千戶及中前、中後千戶所七,又守御嵩縣千戶所一,守御永寧百戶所一。又有洛陽中護衛,永樂十年為伊府設,轄左、右千戶所二。嘉靖初廢,尋改置汝州衛 。

  陝州 在府西三百里。西至潼關二百里,又西至陝西華州百十里,北至山西平陽府四百三十里,西北至山西蒲州二百三十五里,東南至南陽府七百三十里 。

  周為周公、召公分陝之所 《公羊傳》:陝以東,周公主之;陝以西,召公主之 。春秋虢國地,所謂北虢也,尋屬晉。戰國屬魏,又屬韓,後入秦,屬三川郡。漢屬弘農郡。魏、晉因之。後魏置陝州及恆農郡 後魏太和十一年,置陝州,帶弘農郡。十八年省。天平初復置 。後周又置崤郡 置兵以備齊 。隋初郡廢。大業初廢州,以其地屬河南郡。義寧初,復置弘農郡。唐復為陝州。天寶初,改陝郡。乾元初,復為陝州 《舊唐書》:天寶初,改陝府。乾元初,改陝郡,尋曰陝州,又為大都督府 。天祐初,升為唐興府 《唐書》作興德府 ,尋又為保義軍 龍紀元年置。朱梁開平二年,改曰鎮國軍。後唐復曰保義 。宋仍曰陝州。大平興國初,改軍號曰保平。金亦曰陝州。元因之。明初以州治陝縣省入 編戶三十五里 ,領縣二。今仍舊。

  州內屏關中,外維河洛,履崤坂而戴華山,負大河而肘函谷,賈生所云崤函之固也。戴延之云:其地南倚山原,北臨大河,良為形勝。崔浩曰:東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號為天險。所謂秦得百二者,此地是也。東西魏相爭,宇文深勸宇文泰速取陝州,為兼併關東之計。唐初克長安,劉文靜等將兵出潼關,克弘農,略定新安以西,而東洛已有削平之勢。唐之中葉,陝州尤為重地。達奚抱暉之亂,李泌以單車定之,曰:陝州三面險絕,攻之未可歲月下也 抱暉為陝虢牙將,貞元初,作亂,與河中叛帥李懷光相結。帝憂之,曰:若蒲、陝連衡,則猝不可制,且抱暉據陝,水陸之運皆絕矣。因命李泌為陝虢防禦水陸運使,亂遂定 。石晉既亡,劉知遠自晉陽舉兵,保義帥趙暉以陝州附漢,漢主喜曰:暉挈咽喉之地以歸我,天下不足定矣。蓋據關河之肘腋,扼四方之噤要,先得者強,後至者敗,自古及今,不能易也。

  ○廢陝縣 今州治。《史記》:秦孝公元年,東圍陝城。又惠文君十三年,使張儀伐魏,取陝,出其人以與魏。漢置縣,屬弘農郡。後漢興平二年,李傕等作亂,帝崎嶇至陝,結營自守。晉亦為陝縣。後魏主燾始光三年,遣將周幾等襲夏陝城,夏弘農太守曹達棄城走,幾乘勝長驅,遂入三輔。太和中,為陝州治。永熙末,高歡自晉陽南犯,魏主命長孫子彥鎮陝州。既而歡入洛,魏主西奔,彥亦棄陝走,高敖曹追帝至陝西,不及。西魏大統三年,宇文泰取恆農,既而高歡使高敖曹攻之,不克。九年,高歡敗宇文泰於邙山,追至陝。隋大業初,改屬河南郡。義寧初,置弘農郡治此。唐初仍為陝州治,後因之。明初省。州舊城周十三里有奇,洪武初改築,截去城東。今九里有奇,有門四 。

  硤石城 在州東南七十里。本後魏崤縣之峽石塢。唐貞觀十四年,移崤縣治峽石塢,因名硤石縣,屬陝州。宋因之。金廢縣,置倉於此。蒙古圍汴,完顏兀典自閿鄉入援,起陝州民運靈寶、硤石米東下,是也。今有硤石關,設巡司戍守,又為硤石驛。《一統志》:硤石關,古之崤陵關也,路東通澠池,西通函谷 。

  上陽城 在州城東南。《水經注》:陝東城,即虢邑之上陽。《春秋》僖五年,晉圍上陽。杜預曰:虢國都也,或謂之北虢。又《水經注》陝縣有安陽城,漢上官桀封邑,亦誤 。

  曲沃城 在州西南三十二里。因曲沃水為名。春秋時,晉侯使詹嘉守桃林之塞以備秦,時以曲沃之官守此,故名。《水經注》:弘農縣東十三里有好陽亭,又東有曲沃城。唐至德二年,廣平王ㄈ出關,收東京,至曲沃,又東敗賊於新店,遂入陝城。新店,在陝州西二十餘里 。

  焦城 在州南二里。因焦水為名。《括地誌》陝縣有故焦城,周同姓國也。後屬晉。《左傳》晉許秦焦、瑕,又秦與晉焦、瑕,是也。宣二年,秦圍焦,晉趙盾救焦,遂自陰地及諸侯之師侵鄭。蓋自焦而東,河南山北之處,皆陰地也。《史記》:梁襄王五年,秦圍我焦、曲沃,與秦河西之地。六年,秦取我焦。八年,秦歸我焦、曲沃。焦與曲沃相近也。又《秦紀》:惠文王后十一年,樗里疾攻魏焦,降之。東魏武定初,高歡使李徽伯刺陝州,築壘於此,因雞足山為址,後遂名徽伯壘。四年,為宇文泰所拔。瑕,見山西臨晉縣 。

  ○砥柱山 在州東北四十里黃河中,河南之名山也。詳見前名山底柱。○雞足山,在州西南二里。上有虎岩洞,山臨河,宛如雞足。又羊角山,在州城西北隅,高百尺。又州東百五十里有熊耳山。《志》云:三觜山,在州東南五十里,山有三峰。又橐山,在州東九十里,橐水源出於此 。

  虢山 在州西北三里。西臨黃河,今臨河有岡阜,似是頹山之餘,河水湧起,方數十丈。《史記》:魏文侯二十六年,虢山崩,壅河逆流。是矣 。

  礓子坡 州東南五十里,接永寧縣界。唐乾元二年,史思明遣將李歸仁寇陝州,衛伯玉擊敗之於此。又上元二年,史朝義自三崤南道襲陝州,伯玉敗之於礓子嶺,即礓子坡也。○北崦,在州西。唐至德二載,王師追賊於曲沃,回紇傍南山設伏,按軍北崦以待賊,戰於新店,賊大敗 。

  陝原 在州西南二十五里。《括地誌》:周、召分陝,不因城名,從原為界也。○莘原,在廢硤石縣西十五里。《左傳》莊十三年,有神降於莘,即此 。

  ○黃河 在城北,又東徑澠池縣境。又州東百六十里有五戶灘,在河中,為湍激之處。自此而東,河流稍為寬衍。○焦水,在州南三里,平地湧出,北流入河,俗呼三里澗。焦,一作譙 。

  利人渠 有南北二渠。北渠在州北。隋開皇六年,蘇成引橐水西北入城,民賴其利。南渠在州東南,自硤石界流入,與北渠同時疏導。唐貞觀十一年,命丘行恭開南渠,是也。又有廣濟渠,唐武德元年,陝東道行台長孫操所開,引水入城以代井汲。傅暢《晉書》云:武帝泰始五年,鑿陝南山,決河東注洛以通漕。此即利人等渠之創始矣 。

  好陽澗 在州西四十五里。《晉書•地道記》:好陽亭,在弘農縣東十三里。本曰曹陽,以在曹水之陽也。其水出州西南四十里峴頭山,北流入於河。陳涉將周章擊秦,為章邯所敗,出關,止屯曹陽。漢獻帝興平二年,幸弘農,李傕等追敗乘輿,帝露次曹陽,是也。曹操改曰好陽澗。○七里澗,在州西南七里。今名石橋溝,北流入河。唐貞元二年,陝虢觀察使李泌,擊淮西卒自州叛還者,遣將夜出南門,陳於澗北,賊至,大敗之 。

  漫澗 在州東,即橐水也,一名永定澗。源出橐山,其水漫流,故名漫澗。經州南境,又北流入河。澗北舊有逆旅亭,謂之漫口客舍。《志》云:州西二十五里有盤澗水,即漫澗矣 。

  大陽津 在州西北三里。黃河津濟之處。《志》云:津北對茅城,古茅邑也,謂之茅津。亦謂之大陽津,以河北即故大陽縣也。又為陝津。《左傳》文三年,秦孟明伐晉,自茅津濟,封崤、屍而還。《公羊傳》:晉敗入大陽,是也。《史記》:秦穆公元年,自將伐茅津,勝之。《後漢書》:鄧禹圍安邑,更始將樊參渡大陽,將攻禹,禹擊斬之於解南。興平二年,獻帝自曹陽至陝,夜潛渡河,河岸高十餘丈,不得下,乃以絹為輦,匍匐而下,僅到大陽。建安十年,河東衛固等謀舉郡叛,曹公以杜畿為河東太守,固等絕陝津,使不得渡,畿詭道自氵豆津濟。又晉永嘉二年,以劉淵據蒲子,遣將曹武屯大陽以備之。既而武為劉淵子聰等所敗,遂長驅犯洛陽,又淵將呼延翼犯洛,為其下所殺,其眾自大陽潰歸。四年,劉聰使其子粲等寇洛陽、石勒自河內帥騎會粲於大陽。咸和三年,劉曜敗石虎於河東,濟自大陽,攻後趙將石生於金墉。義熙十二年,劉裕伐秦,軍至成皋,秦使并州牧姚懿南屯陝津,為洛陽聲援。懿以蒲阪叛,秦主泓使姚贊等屯陝津。唐貞觀十一年,於茅津造浮梁曰大陽橋,長七十六丈,廣二丈,架大河之上。尋廢。寶應初,史朝義據洛陽,徵兵回紇。回紇至河東,自大陽津濟河。今其地亦曰大陽關。蓋東則富平津,西則大陽津,實大河之衝要也。安邑、解,俱見山西平陽府 。

  ○弘農宮 在州城內。隋大業初置。楊玄感圍東都,不克,西趣潼關,至弘農宮,父老遮說曰:宮城空虛,又多積粟,攻之易下。弘農太守蔡王智積亦以玄感欲西度關城,恐成其計,激使攻城。玄感留攻不克,追兵大至,遂及於敗。唐初曰陝城宮。調露二年,改曰避暑宮。永淳元年,曰芳桂宮。弘道元年廢。○繡嶺宮,在硤石廢縣,唐顯慶三年置。又神爵台,唐天寶三年置,以赤爵見也 。

  雁翎關 在州東南。路通永寧,今有兵戍守。又州有硤石、大陽二關,見前。○乾壕鎮,在州東九十里,往來所經處也,後唐應順初,潞王從珂舉兵自鳳翔而東,入陝州,唐主以康義誠統禁旅御之。義誠至乾壕,降於從珂,既而曹太后令內諸司至乾壕迎潞王。《金志》靈寶縣有乾壕鎮,似誤。《郡志》州治南有甘棠驛,州城東有橫渠遞運所,東五十里有張茅遞運所 。

  太原倉 在州西南六里。隋開皇三年所置常平倉也。唐貞觀三十一年,復置焉。開元二十二年,裴耀卿建轉輸之法,江淮舟運,悉輸河陰倉,更用河舟,運至含嘉倉及太原倉,自太原倉入渭,輸關中,是也。寶應初,回紇助唐討史朝義,自大陽津渡河,食太原倉粟。貞元二年,淮西兵自州叛歸,李泌遣兵伏於太原倉之隘道,擊之。《志》曰:太原倉北臨焦水,西倚大河。又有集津等倉,在底柱山上,見前名山底柱 。

  靈寶縣 州西六十里。西北至山西芮城縣四十里,東北至山西平陸縣七十里。本秦函谷關地。漢為弘農縣地。魏晉因之。隋開皇十六年,析置姚林縣,屬陝州。大業中,改屬河南郡。義寧初,屬弘農郡。唐初,仍屬陝州。天寶初,得符寶於古函谷關旁,因改今名。今城周三里,編戶五十九里 。

  ○恆農城 在縣西南三十里。春秋時虢國地。晉滅虢,其地屬晉,後為秦魏二國之境。秦屬三川郡。漢武帝元鼎三年,徙函谷關於新安,以故關置弘農縣。四年,置弘農郡治焉。後漢亦為弘農郡治。後避獻帝諱,改曰恆農。魏復舊。晉亦為弘農郡治。後魏以獻文帝諱,又改恆農,又移恆農郡治陝,而以恆農縣為西恆農郡。後復曰弘農。永熙三年,高歡自晉陽舉兵犯洛,魏主求迎於宇文泰,泰自將發高平前軍屯弘農。既而魏主入關,高歡自追迎魏主,至弘農。後周郡廢。隋復以弘農郡治弘農。義寧元年,又移弘農郡治陝,而以弘農置鳳林郡。唐武德元年,改置鼎州。貞觀八年,廢鼎州,自盧氏移虢州來治。神龍元年,又改弘曰恆。開元十六年,復故。五代及宋皆為虢州。建隆初,改縣曰常農。至道三年,又改曰虢略。金亦以虢州治虢略縣。元至元八年,廢虢州,並虢略入靈寶。《元豐志》:自河南府西南抵虢州界三百二十五里,稍南抵鄧州界六百里,皆高山深林,古虢略也。○竇門城,在函谷關南七里。漢武微行柏谷,遇辱竇門,即此。後周置邑陽縣。隋開皇末,改曰邑川,屬虢州。大業初,廢 。

  朱陽城 在虢州城西南五十里。漢弘農縣地。後魏分置朱陽郡,治黃水縣,屬析州。後周廢郡,改縣為朱陽。隋初屬虢州。大業初,屬弘農郡。唐初,仍屬虢州。龍朔初,屬商州,又改屬洛州。開元中復屬虢州。宋乾德六年,廢入常農。太平興國七年,復置。金海陵時又廢,後又復。元至元八年,省入靈寶縣。《志》云:縣西北五里有沙城,唐武后幸洛陽時築。《河南志》:沙城三面距河,南有深塹,在縣西北五里。○項城,在縣南七十里。縣南三十里又有霸王城。皆項羽屯兵處 。

  ○峴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山連陝州界,曹陽水出焉。形似襄陽峴山,因名。亦曰峴頭山。○石城山,在縣南三十五里,一名橫嶺,亦曰衡嶺,又名衙嶺山,燭水出焉。又有華陽山,在故虢州南境,緒茹水出焉。俱東北流合於門水。又枯樅山,在縣西南百里,亦名地肺山。赤眉立劉盆子於鄭北,《古今注》云:在枯樅山下 。

  柏谷 在縣西南朱陽鎮。《水經》:河水徑湖城縣北,又東合柏谷水。酈道元曰:柏谷水出弘農縣石堤山,北徑柏谷亭下。晉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漢武帝微行,夜至柏谷,是也。東西魏時,為戰守之處,有柏谷城 。

  西原 在縣西南五十里稠桑驛西。唐天寶末,哥舒翰出潼關,與賊戰,遇賊將崔乾祐之兵於靈寶西原。乾祐據險以待,南薄山,北阻河隘道七十里,賊乘高下木石,擊殺士卒甚眾。又遣精騎自南山出官軍之背,官軍駭亂,遂大敗。又細腰原,在縣西南七十九里。東西闊三里,南北長十里,中十五步,狹如束素,因名 。

  方伯堆 在故虢州東南五里。《水經注》:燭水東注於緒茹之水,歷澗東北出,謂之開方口。水側有阜,名方伯堆,上有城,宋元嘉中,奮武將軍魯方平伐魏時所築。又是時柳元景率眾至弘農,營於開方口。唐置府兵,虢州有開方府,蓋因以名 。

  ○黃河 在縣北十里。自閿鄉縣流入,又東入陝州境 。

  門水 在縣西十里。《水經注》:洛水自上洛縣東北流,至拒城西北,分為二水。枝渠東北出為門水,門水又北歷華陽山,又東北歷峽,謂之鴻關水,又東北徑竇門城,歷函谷故關城東而北注於河,謂之氵豆津雲。華陽山,見陝西洛南縣 。

  豆阝津 在縣西北十里。豆阝,一作氵豆。《水經注》:河水徑湖城北,又東合柏谷水,又東合門水。河水於此,有氵豆津之名。漢建安十年,使杜畿守河東,叛者絕陝津,不得渡,畿乃詭道從豆阝津渡。宋元嘉二十九年,柳元景等自盧氏趣弘農,北魏將封禮自豆阝津南渡,赴弘農以拒之。隋義寧元年,置豆阝津關。貞觀初,廢關置津,是也 。

  弘農澗 在縣治西。會崤澠諸水,北入於河。漢興平二年,李傕等亂長安,楊奉、董承奉帝幸弘農。李傕、郭汜兵追乘輿,大戰於弘農東澗,奉等大敗,即是處也。又弘農渠,在故弘農縣南七里。唐貞觀元年,縣令元伯武引水北流入城,居民便之 。

  馬牧澤 在縣西。《水經注》:桃林之塞,湖水出焉,其中多野馬。《三秦記》:桃林塞在長安東四百里,若有軍馬經過,則牧華山,休息林下。馬牧澤是矣。西魏大統三年,宇文泰襲高歡將竇泰於潼關,自小關出馬牧澤,大破之 。

  ○桃源宮 在縣城內。唐武德初置。又有上陽宮,隋初置於桃林縣。唐貞觀中,移置於湖城縣。高宗又改置於東都禁苑。《一統志》云:上陽官,在廢湖城縣西北一里 。

  函谷故關 在縣南十一里。秦置關於此。漢初設關校尉。武帝移關於新安,以故關置弘農縣。文穎曰:秦關在弘農衡嶺。師古曰:今桃林縣有洪氵留澗水,即古所謂函谷。其水北流入河,夾河之岸,尚有舊關余跡。荀卿子曰秦有松柏之塞,謂函谷關也。《史記》:齊湣王二十六年,與韓魏共攻秦,至函谷,軍焉。又漢元年,沛公入秦。或說沛公守函谷關,無內諸侯兵。項羽欲入關,關門閉,羽怒,攻破函谷關,遂至戲。劉宋元嘉二十七年,薛安都等攻魏陝城,別將魯元保自函谷關馳赴之。皆謂此也。《志》云:關旁有望氣、雞鳴二台遺址,以老聃、田文而傳。望氣台,亦曰尹喜台,即關令尹喜候得老子處、唐天寶初言得符寶處也。今詳陝西重險潼關 。

  洪關 在縣西南四十里。《水經注》:門水東北歷峽,謂之鴻關水。水東有城,即關亭也。水西有堡,謂之鴻關堡。宋元嘉末,遣雍州刺史臧質伐魏,質遣柳元景等進據洪關,即鴻關矣。○虢略關,《志》云:在縣南百里。元至元八年,廢虢略州,並廢虢略縣,置巡司於此。今因之。又火燒關,在縣東南百餘里,接永寧縣界,山溪險惡。縣西南又有轆轤關,接陝西洛南縣界,至為險阻 。

  {艹務}鄉 在縣西南五十里。後漢初,赤眉入長安,至弘農,更始遣將拒之,赤眉敗更始將蘇茂於枯樅山下,又敗李松於{艹務}鄉,轉北至湖城,是也。{艹務},莫老反。《續漢志》弘農有{艹務}鄉。○桃林驛,在今縣治西,明初置 。

  閿鄉縣 州西一百三十里。西至陝西華陰縣百十里,北至山西芮城縣□□里,東北至山西解州□□里。漢湖城縣之閿鄉也。西魏大統四年,魏主自洛還關中,留閿鄉。後周置湖城縣。隋開皇十六年,改置閿鄉,移治今所。大業初,屬河南郡。唐屬虢州。宋太平興國三年,改屬陝州。今城周四里,編戶二十五里 。

  ○湖城 縣東四十里。秦曰湖關。王稽載范雎入秦,至湖關,即此。漢置胡縣,屬京兆尹。武帝建元元年,更名湖縣,以黃帝鼎湖而名。鄧禹從關中還洛陽,自河北渡,至湖,邀馮異共攻赤眉處也。建武十五年,改屬弘農郡。晉因之。惠帝末,東海王越等遣兵迎帝於關中,河間王使其黨彭隨等拒之於湖,敗走,東兵遂西入關。太元十七年,河南太守楊期軍於湖城,擊苻登將竇沖於華陰,走之。隆安初,姚興寇湖城,弘農、華山二郡皆降於興。後魏縣廢而城存。魏主修避高歡,西奔關中,至湖城。隋義寧二年,復置,曰胡城,屬虢州。乾元初,改為太平縣。大曆四年,復故。宋太平興國三年,屬陝州。熙寧四年,省入靈寶。元豐元年,復置。金因之。元至元二年,省入閿鄉。廢城中有漢武帝鼎湖宮。劉句曰:隋大業三年,於湖城縣西一里置弘農縣,尋隨郡移治於弘農川雲 。

  盤豆城 在縣西南二十里。西魏大統三年,宇文泰使于謹為前鋒,攻盤豆,拔之,進克弘農。其東為皇天原。隋大業九年,楊玄感攻東都不克,將西圖關中,至閿鄉,隋兵追及之於皇天原。玄感上盤豆,布陳亘五十里,且戰且行,一日三敗處也 。

  ○夸父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山海經》:夸父之山,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廣回三百里。《十三州記》:弘農桃丘聚,即桃林也。晉灼曰:在閿鄉南谷中。周武王放牛於桃林之野,謂此。《志》云:自靈寶西至潼關,皆曰桃林塞。《寰宇記》:夸父山,一名秦山。諺曰:秦為頭,虢為尾。與太華相連,中有大谷關。○荊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志》云:山下有鑄鼎原,即軒轅采首陽之銅鑄鼎處雲。又有閿山,在縣西南五十里,縣以此名 。

  皇天原 在縣西。《水經注》:玉澗水南出玉溪,北流徑皇天原西。周固《記》:閿山東首上平博,方可里余,三面壁立,高千許仞。漢世祭天於其上,名之曰皇天原。原上有漢武思子台,又有全鳩澗水出南山,北徑皇天原東。《隋志》閿鄉縣有玉澗、全鳩澗,一經縣城西,一經縣城東,皆北注於河。胡氏曰:皇天原之西有盤豆城,盤豆之西有董杜原。隋楊玄感自閿鄉而西,追兵及之於皇天原,玄感上盤豆,又敗走董杜原是也。《志》云:董杜原,在縣西四十里 。

  ○黃河 在縣北七里。自山西西境、陝西東境南流千里抵潼關,乃折而東,沿府境之北而入開封府界,縣首當其衝雲。《志》云:縣東五十里有閿源水,北達於河 。

  湖水 在廢湖城縣西門外,源出夸父山。又盤澗水,在廢湖城西二十五里,亦出夸父山。俱北流入河。○西董渠,在縣西。弘治八年,令孟周因故渠疏鑿。又有陽平渠,縣東南二里有坊廓渠,皆弘治中令孟周疏鑿,以資灌溉 。

  ○軒游宮 在縣東,故隋別院宮也。唐咸亨五年,更名 。

  ○潼關 在縣西六十里,與陝西華陰縣分界。《唐志》云:武德元年,廢。又西有鳳陵關,貞觀元年廢。詳見陝西重險。○大谷關,在縣西南秦山谷中 。

  黃卷坂 縣西北二十五里。亦名黃卷坡。河自潼關東北流,水側有長坂曰黃卷坂,傍絕澗,陟此以升潼關。潘岳《西征賦》雲溯黃卷以濟潼者也 。

  平吳台 在縣西北二十三里。晉末,赫連勃勃取關中,攻克朱齡石之兵於此,築京觀以表武功,名曰平吳台 。

  曹公壘 在縣西二十里。旁有李典營。郭緣生曰:漢末之亂,魏武征韓遂、馬超,連兵於此,今際河之西有曹公壘。義熙十三年,王師曾據此。十四年,赫連勃勃南侵,赫連昌圍晉將王敬先於此,斷其水道,城遂陷。○劉武七營,亦在縣西。劉裕伐姚泓,檀道濟、王鎮惡濱河帶險造大小七營是也 。

  稠桑驛 在縣東三十里。《春秋》僖二年,虢公敗戎於桑田,即稠桑也。魏主修奔關中,至稠桑驛。隋義寧初,劉文靜遣將竇琮自潼關追屈突通,至稠桑執之。又高祖詔李密招撫山東,至稠桑驛復止之,密因入桃林以叛。其西有路曰晉王斜,館驛使宋洋以遇暑則行者多死,乃開新路於此。○王思村,在縣東。後魏主修西奔至湖城,王思村民以麥飯壺漿獻,帝悅,復一村十年,乃進至稠桑。是稠桑在村西也。胡氏云:湖城西為稠桑驛。又鼎湖驛,在今縣治東,明初置 。

  蓼塢 在縣西北。西魏大統三年,行台楊白駒與東魏陽州刺史段粲戰於蓼塢,白駒敗績。《水經注》:蓼水出襄山蓼谷,當時於此谷築塢,因名蓼塢。《漢書音義》:襄山,在潼關北十餘里 。

  泉鳩里 在縣東南十二里。漢戾太子亡匿處。有泉鳩澗,一名全節水,亦曰全鳩水,北流入河,戾太子冢在澗東。又有歸來、望思台址,皆漢武所作。《一統志》:今縣東北二十里有漢武思子宮城 。

  附見:

  弘農衛 在州城內。洪武二年,置守御陝州千戶所,屬河南衛。十一年,改置今衛,轄左、右、中、前千戶所四及守御盡六百戶所一 。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