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走「三結合」道路 編寫更多更好的新書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走「三結合」道路 編寫更多更好的新書

——批判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在出版工作中推行的修正主義「專家路線」
焦文軍
1971年12月26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一九七○年八月,在交通部、國家建委和有關單位黨組織的支持下,《水泥船製造工藝》「三結合」編寫小組成立了。全組十三個人,來自工廠、科研等十個單位。其中有六名工人、兩名領導幹部、五名技術人員。他們經過五個月的努力,就勝利地完成了《水泥船製造工藝》一書的編寫任務。這是對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一類假馬克思主義政治騙子在出版工作中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義「專家路線」的有力批判。

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最聰明、最有才能的,是最有實踐經驗的戰士。」而劉少奇一類假馬克思主義政治騙子卻極力貶低勞動人民,污衊工農兵「缺乏知識」、「不懂理論」,胡說什麼「作家是出版社的衣食父母」,在出版工作中推行一條反革命修正主義「專家路線」。

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劉少奇一夥的反革命修正主義出版路線被粉碎了。現在,敢於明目張胆地反對工農兵寫書編書的人不易發現了,但是劉少奇一夥散布的輕視工農兵的謬論,其流毒還遠遠沒有肅清。這種流毒在「三結合」編寫小組中,主要表現為不重視和不真正發揮工農兵的作用。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水泥船製造工藝》一書,就是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不斷清除這種流毒的結果。

知識分子接受工農兵再教育才能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

[編輯]

「三結合」編寫小組成立不久,組內有個技術人員就推薦一個人說:「某某是大學畢業,來了可以包寫某一部分,少了他不行!」這種「少了某人不行」的思想,暴露了在「三結合」小組內有的人還是片面地看重書本知識,輕視實踐經驗,只看到缺少某個有書本知識的人「不行」,卻把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人看得無足輕重。

在「三結合」編寫小組裡,工人真的無足輕重嗎?《水泥船製造工藝》一書的編寫實踐對此作了很好的回答。 毛主席教導我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編寫小組領導同志針對組內的思想情況,組織大家反覆學習了毛主席的有關教導。他們又組織大家到數十個水泥船生產單位,與各地工人一起勞動,學操作,看表演,畫插圖,口問,心記,手記。

編寫小組進行調查研究、參加生產勞動的過程,是學習的過程,也是總結、交流經驗和醞釀編寫的過程。通過這些活動,大家認識到:參加「三結合」編寫小組的老工人,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一定的理論知識水平,這就為編好這一本理論結合實踐的工藝書提供了重要條件。各地水泥船廠有時提出生產上的一些問題,組內的老工人常常出個主意,畫個樣子,當場就給解決了。有些人不懂得水泥船的沙漿「保護層」為什麼以三到五毫米厚為最好,老工人說:「水泥船也象人一樣,有『骨頭』,有『肉』,鋼筋、鋼絲網是『骨頭』,水泥沙漿是『肉』。鋼筋能夠承受拉力,防止水泥構件裂縫;水泥沙漿可以承受壓力,防護鋼筋不生鏽。兩樣東西互相配合才有好的強度。『保護層』是純粹的水泥沙漿層,裡面沒有鋼筋,搞得太厚,反而容易裂開,這是費工費料不討好。」老工人的道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編寫小組中的技術人員聽了很受教育。

在編寫的過程中,船舶放樣工藝一節中的「船體線型圖」,作法原理比較難懂,要寫成通俗的工人讀物,執筆的技術人員感到很為難。可是在老工人的啟發下,他們就想出了用形象的「大刀切蘿蔔」的比喻,說明了船體曲線產生的原理。他們用半邊蘿蔔比作船,切來切去,邊講道理邊插圖,就把複雜的問題說得很清楚。一條船從頭到尾,從準備施工到造成下水,道道工序都裝在工人的腦子裡。無論什麼問題,經驗豐富的工人講起來,邊說、邊畫、邊操作,說得有板有眼。技術人員把工人講的材料整理出來,稍加系統化,常常就是內容豐富的文章。

編寫小組中的知識分子向工人學到了許多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他們把編書的過程當作接受工人再教育的極好機會,深有感受地說:「過去我們眼裡只有書本知識,認為編書少了某人不行,事實上,如果沒有老工人,這本理論聯繫實際的工藝書才實在編不成。」

工農兵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就能從理論上總結實踐經驗

[編輯]

修正主義「專家路線」的流毒,在編寫小組的工人身上也有反映。小組中有一些具有高中或中專文化水平的青年工人,有七、八年工齡,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可是他們常常認為自己不行,甚至有的工人文章本來寫得不錯,也總覺得自己寫得不行,便把某個單位一篇尚未經過實踐檢驗的論文抄來塞進了書稿。有的工人看到自己寫的書稿中某些生動的比喻和自己的語言,既是高興,又是擔心地說:「咱們寫書也是土法上馬了!不知道這還象不象書?就怕不夠『理論』,人家要笑掉大牙!」

什麼是理論?理論從那裡來?

劉少奇一類假馬克思主義政治騙子,既否認理論來源於實踐,又否認理論指導實踐的重要作用,即公然否認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的真理。他們胡謅什麼勞動人民「缺乏知識」、「不懂理論」等謬論,其罪惡目的還在於妄圖用唯心論的先驗論來毒害廣大工農兵群眾,使大家產生一種自卑感,以便他們為所欲為地復辟資本主義,永遠騎在人民頭上。因此,「就怕咱們編的不行」,這種擔心,也是受了「劉毒」的影響。

我們是重視書本知識的。但是,書本知識是別人的經驗的總結,對自己來說是一種間接的知識,要使它成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離不開自己的實踐。並且,科學技術是在不斷地進步的。「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書本知識只能是流而不是源,只有千百萬群眾的革命實踐,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的源泉。工人成年累月地製造水泥船,對水泥船生產的每一環節都有深刻的了解。他們既有寶貴的經驗,也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只要遵照毛主席關於「有工作經驗的人,要向理論方面學習」的教導,在實踐中與知識分子合作,學習和研究理論問題,就能把豐富的實踐經驗提高到理論水平。

例如,關於製造水泥船的水泥沙漿配合比例問題,「三結合」小組在調查研究中發現,過去有的人錯誤地認為水泥的比例越大越好,甚至有人用純水泥漿去修補船體裂縫,也有的人為了節約水泥,則儘量減小水泥的比例,效果都不好。工人與技術人員合作,搞清了水泥製品的結構原理,又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進行了科學的分析,確定了合理的「灰沙比」。

因此,有的工人高興地說:「咱們在『三結合』小組裡,只要很好與知識分子一起學習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研究理論問題,就能從理論上總結自己的經驗,編寫出書來。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的專家路線那一套,再也嚇不住我們了!」

「三結合」編寫小組以毛主席關於實踐出真知、實踐出科學這一光輝思想為武器,不斷地揭露和批判了劉少奇一夥散布的種種輕視工農兵、輕視實踐的思想毒素。《水泥船製造工藝》一書的編輯出版,再一次證實了一個偉大的真理:勞動人民能創造物質財富,也能創造精神財富!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