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運用唯物辯證法 改種水稻奪高產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運用唯物辯證法 改種水稻奪高產
安徽省固鎮縣瓦坊大隊黨支部
1970年11月18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我們瓦坊大隊位於淮北平原的澮河岸邊。這裡地勢低洼,易澇易旱,歷史上是有名的老災區,長期以來是個吃「回銷」、靠貸款,光伸手、沒貢獻的後進單位。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來,廣大貧下中農認真學習毛主席的哲學著作,掌握了「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的偉大真理,狠抓耕作制度的革命,大力改種水稻,今年生產出現了一個新的飛躍:水稻面積擴大到一千零二十五畝,占耕地總數的一半以上,水稻平均畝產達到八百斤以上。大家讚頌說:用毛主席哲學思想來武裝,瓦坊人換思想地換裝。

實踐出真知

[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說:「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我們運用毛主席的哲學觀點,不斷在實踐中摸索改種水稻的客觀規律,活生生的事實,證明了淮北不僅能改種水稻,而且能奪取高產。

我們大隊共有耕地一千九百三十畝,以前全部種旱糧,糧食畝產一直停滯在一百五十斤上下。在毛主席「農業學大寨」的偉大號召鼓舞下,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推動下,廣大社員迫切要求改變落後面貌。大隊黨支部因勢利導,從一九六六年起就發動群眾進行了一場耕作制度的革命。

這場革命一開始就遇到因循守舊的形而上學出來干擾。有的說:「生就吃白薯干的命,妄想吃大米怎麼行?淮北要能種水稻,除非雞毛能飛高。」有的說:「過去搞稻改失敗了,現在別再冒這個險啦!」

瓦坊到底能不能改種水稻?應當怎樣對待「歷史的經驗」?在全大隊展開了一場大辯論。大家學習了毛主席的光輝哲學著作《人的正確思想是從那裡來的?》毛主席教導說:「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覆,才能夠完成。」大家明確了實踐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大大增強了改種水稻的決心和信心。我們又狠批了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在安徽的代理人推行的「蠻幹」和「不干」的修正主義黑貨,進一步認識到:違反客觀規律的「左」傾蠻幹和無所作為的右傾不干,都是唯心論和形而上學的東西,都會給發展社會主義農業造成嚴重危害;只有按照唯物辯證法好好干,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很好地結合起來,才能做戰天鬥地的闖將,駕馭自然的主人。過去在缺乏必要的水利條件的情況下改種水稻,必然碰釘子。現在修起了電灌站,具備了改種水稻的必要條件,只要勇於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克服困難,就一定能使水稻在這裡生根結果。這一年,我們在崗地上試種了三十畝水稻,畝產達到五百斤以上。這樣,崗地改種水稻很快就推開了。 但是,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出現了。為了向生產的廣度和深度進軍,一九六九年春,我們大隊決定在低洼的灣地和坡度較大的半灣地改種水稻。這時,又有人疑慮重重,說灣地和半灣地是「漏風土」,耗水快,改種水稻是「瞎子點燈,白費蠟」。黨支部組織社員進一步學習《人的正確思想是從那裡來的?》總結近年來改種水稻的經驗。大家豪邁地說:實踐出真知,實踐出辦法,世上無難事,就怕不實踐。這一年,汪莊和瓦前兩個生產隊分別在灣地和半灣地改種了部分水稻。他們針對灣地耗水快的特點,實行精耕細耙,合理灌水,成片種植,終於制服了「漏風土」。他們針對半灣地上高下低、不易關水的特點,打了幾條橫埂,平整成梯田,又用草根盤結的礓板土做了「平口缺」,解決了不能保水和沖毀田埂的問題。灣地和半灣地改種水稻獲得了成功,而且出現了高產田塊,為大面積改種水稻打下了基礎。

堅持鬥爭哲學

[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說:「各種形式的階級鬥爭,給予人的認識發展以深刻的影響。在階級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我們大隊改種水稻奪高產的過程,不僅是一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而且是一個兩條道路、兩種世界觀反覆鬥爭的過程。大家深深體會到:要樹立正確的思想,用來指揮戰天鬥地,就必須緊緊抓住兩個階級、兩條道路鬥爭這個綱,堅持批判各種錯誤思想,在鬥爭中狠抓世界觀的改造,才能比較順利地解決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中的問題。

近幾年來,我們大隊改種水稻面積逐年擴大,「煙稻之爭」和茬口之爭就不斷反覆出現。去年春天,有些人想多栽煙,多掙錢,竟擅自把準備栽水稻的田打上煙壟,後來被隊裡幹部制止了。今年在討論制訂超《綱要》規劃時,又有人說什麼:「我們大隊改種水稻面積也不少了,收的糧食夠吃就行了,還是多栽煙,收入大,分錢多。」對於這場煙稻之爭,有人認為是小事一樁,「雞腳高來鴨腳低,人的見識那能一般齊?」有的認為對於人們思想中的矛盾,必須進行階級分析,必須分清是非。黨支部堅持鬥爭哲學,發動群眾運用分析的方法,說理的方法,展開了一場大討論,狠批了劉少奇的「金錢掛帥」、「物質刺激」,狠批了「種田為吃飽,幹活為掙錢」,樹立了為革命種田的思想,進一步調動了廣大群眾擴大改種水稻的積極性。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我們大隊為了對革命多作貢獻,決定今年改種水稻一千畝。但在栽到六、七百畝時,有人說:「再栽下去,今後茬口不好安排,還是少栽一點吧!」也有人說:「今年稻改步子邁大了,勞動力太緊張」,主張壓縮稻改面積。黨支部察覺到,這場茬口之爭,是怕苦怕累圖舒服還是革命加拚命的分歧,實質上是兩種世界觀的鬥爭。在全大隊範圍內又開展了一場「對什麼茬口?怎樣對茬口?」的大辯論,狠批了懦夫和懶漢的思想,逐步使廣大社員樹立了「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的精神。大家一致提出:要同世界革命對茬口,為世界革命多打糧。貧下中農說:咱們瓦坊雖小,卻緊聯世界革命的戰場,鍬把雖短,卻通向反對帝、修、反的前哨。為了徹底消滅帝、修、反,我們一定要多種水稻奪高產,多打糧食作貢獻。改種水稻同世界革命聯繫起來了,大家的自覺性就大大增強了。

我們在鬥爭實踐中認識到:要革耕作制度的命,不僅要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要解決人們思想上公與私的矛盾。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改造主觀世界,這樣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精神變物質

[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說:「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改種水稻的過程告訴我們:要把改種水稻的計劃落實下去,把產量搞上去,必須不斷地從實踐到認識,形成正確的思想;必須狠抓人的思想革命化,把廣大群眾中煥發出來的革命幹勁,引導和組織到奪高產的鬥爭中去。

在怎樣對待精神與物質、思想工作與生產鬥爭的關係上,曾經反覆出現過兩種思想的分歧:一種是狠抓精神成果,帶動物質成果;一種是片面強調物質成果,就生產抓生產。今年春天,我們狠抓根本,形成了群眾性的學哲學用哲學的熱潮。當時有些人把學哲學同其它工作對立起來,說什麼:「農業生產要大發展,『一打三反』要抓緊,再學哲學來不贏。」主張一門心思搞生產。經過一場辯論,這種錯誤論調暫時縮了回去,但到插秧大忙季節,又冒出頭來了。有的說:「春爭日,夏爭時,插秧不能過夏至,現在應集中力量抓生產了。」也有的說:「咱瓦坊已經出了精神成果,應喘口氣,狠抓物質成果了。」主張把學習毛主席著作放一放。

兩種思想、兩種做法,在兩個生產隊得出兩種結果,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瓦前生產隊在大忙季節堅持田頭天天讀,還利用中午歇晌時間,堅持舉辦聯戶學習班,革命和生產都搞得很出色。這個生產隊不僅及時收盡打完幾百畝小麥,而且平整了二百畝左右的半灣地,栽下近四百畝水稻。另一個生產隊由於少數幹部見物不見人,只抓進度,不抓人頭,一度問題成堆,生產也掉了隊。在事實的教育下,他們認識到:與天斗,與地斗,先要與自己的錯誤思想斗。他們大辦田頭學習班,狠抓活思想,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很快完成了改種水稻的計劃。這些發人深省的事例,給那些對突出無產階級政治迷迷糊糊的人上了十分深刻的一課。使他們認識到:只有堅持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培養人、改造人,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才能既出精神成果,又出物質成果,做到精神、物質雙豐收。

從鬥爭實踐中,我們大隊做到了三個堅持:千條萬條,堅持把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放在第一條;千緊萬緊,聯戶學習班堅持不停;千變萬變,突出無產階級政治不變。廣大群眾有了毛澤東思想,就具有排山倒海的力量,在同大自然作鬥爭中,就能敢打敢拚,無往不勝。

毛主席的光輝哲學,就是實踐的哲學,鬥爭的哲學,革命的哲學。瓦坊貧下中農掌握了毛主席的哲學思想,人的精神面貌變了,土地也變了,產量也變了,今年全大隊糧食產量大大超過了《綱要》規定的指標,對國家的貢獻也越來越大了。從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六五年,我們大隊年年要國家拿糧、拿款來救濟。一九六六年實現了糧食自給,一九六九年第一次超額一萬斤完成了國家徵購任務,今年預計能超額更多地完成糧食徵購任務。我們決心在黨的九屆二中全會公報的指引下,更加認真刻苦地活學活用毛主席的哲學著作,更加深入地開展農業學大寨的群眾運動,爭取儘快把我們瓦坊大隊變成大寨式的大隊,為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更大的貢獻。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