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送望山相公入閣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送望山相公入閣序
作者:袁枚 清朝
本作品收錄於《小倉山房文集

置一人為九卿六曹之官,其可不可,不可得而知也。置一相於九卿六曹之上,而可不可,天下之兒童走卒已知之矣。是何也?百官論才,宰相論望。才可表見於臨時,望必積累於平日。此三公之位之所以難也。雖然,養望難,副望尤難。今夫云,人皆知其能為霖也,然不過起於山中,覆於一方,則望之者欲亦易饜。若夫蓬蓬然起於泰、華之阿,彌漫於九天之表,則望之者咸引領於無窮。倘沛然作雨,而亦區區懼霂已焉,則又安貴夫垂天之雲哉!

枚弱冠遊京師,聞論相者輒曰「尹公、尹公」。今枚年五十,公才入閣,然則公之望久矣。望如公而何待於枚言?亦惟望如公,而枚又安得無言!從來儒生之見,往往與在位者相舛而馳。非在位者之過也,一旁觀,一當局。旁觀者,好以太古迂遠之言,靡切左右,而勿度今所能行者陳之,則不如其嘿而已也。夫大臣之道,豈一定哉?周公教成王所其無逸,而召公則教之以伴奐優遊。宋璟諫明皇毋幸東都,而姚崇則勸以東巡無害。卒之,召公大聖也,姚崇大賢也。其若是,何哉?要在誘君心於當道,而於己不失其正而已矣。

唐陽城一諫官耳,尚不肯爭細事以累名。宰相非諫官比也,將朝夕坐論,與社稷同休戚者也。行而世為天下法,則行焉;言而世為天下則,則言焉。或時之未可,勢之未宜,則所貴乎積誠悟主,伺間責難,而不在乎改一成法,增一科條也。天下人信公之深,愛公之切,必揣摩而相告曰:「以公入相,而未有所聞於人間也。其必嘉謨入告,而不使外人知耶?抑必重其身以有待,而將大有造於將來耶?」如是十年,天下之望公者未有既也,則公之望雖未副也,而卒無損也。所慮者,矜報恩之跡,急任事之名。於其遠者、大者,或不敢探懷以取,則旁引雜出,而轉多瑣屑紛更之為,使天下望此而得彼,望大而得小,而天子亦知其底蘊之已窮。他日有言,必厭而輕之矣。平素之望,豈不危乎?

以公之明,必不出此。而枚所以筄筄者,恐公虛懷太甚,竟忘其負荷之重若此,而亦等於尋常作相者之所為。又恐公一事一言,必先立身於無過之地,而周旋曲折,轉足以招人之疑。不知過也者,愈避之而愈至者也。古大臣但知有國,不知有身。不知有身,何知有過?甚至機失謀乖,猶戀戀而不能已,而況躬逢一德明良之盛也哉!

枚見天下之人望公已甚,而枚之望公,又更甚於天下之人,故於公之入閣也,陳所慮以規公,亦書所見以質公。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