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通典/卷18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古冀州下 通典
卷一百八十
州郡十 古兗州
古揚州上 

通典卷第一百八十 州郡十

古兗州今置郡府十縣七十一

靈昌滑七縣白馬酸棗胙城靈昌韋城衛南匡城
濮陽濮五縣鄄城雷澤臨濮范濮陽
濟陽濟五縣盧平陰陽穀東阿長清
魏郡魏十縣貴鄉元城館陶臨黃莘魏頓丘昌樂朝城冠氏
博平博六縣聊城博平高唐清平堂邑武水
東平鄆五縣須昌鉅野壽張鄆城宿城
平原德七縣安德安陵平原蓨平昌將陵長河
樂安棣五縣厭次河陽信渤海蒲臺
景城滄十二縣清池長蘆樂陵鹽山景城弓高饒安南皮東光臨津魯城無棣
清河貝九縣清河清陽武城漳南臨清經城夏津宗城歷亭

古青州今置郡府七縣三十二

北海青七縣益都北海臨淄壽光千乘博昌臨朐
濟南齊八縣歷城臨濟章丘豐齊禹城臨邑全節亭山
淄川淄五縣淄川長山鄒平高苑濟陽
高密密四縣諸城莒高密安丘
東萊萊四縣掖膠水即墨昌陽
東牟登四縣蓬萊文登黃牟平
安東府

古徐州今置郡府五縣三十三

彭城徐七縣彭城沛蘄滕蕭豐符離
臨淮泗六縣臨淮宿遷下邳漣水虹徐城
魯郡兗十一縣瑕丘金鄉任城鄒曲阜泗水乾封方與中都龔丘萊蕪
東海海四縣朐山東海沭陽懷仁
瑯琊沂五縣臨沂沂水承費新太

古兗州

[編輯]

禹貢曰:「濟河惟兗州,東南據濟水,西北距河也。濟水及河,並具注序目篇。九河既道,河水分為九,各從其道也。九河已具注序目。雷夏既澤,雍沮會同。雷夏,澤名,在今濮陽郡雷澤縣。言此澤還復其故,而雍沮二水同會其中也。沮音千餘反。厥土黑墳,色黑而墳起也。其草繇,其木條。繇,悅茂也。條,條暢也。繇音遙。浮於濟漯,達於河。」浮,以舟渡也。濟水已具注序目篇。漯水在漢水之東郡東武陽縣,今魏郡莘縣有東武陽城,無此水矣。因水入水曰達。漯音他合反。舜置十二牧,兗其一也。周禮職方曰:「河東曰兗州。其山岱,泰山,今魯郡界。藪曰大野,一名鉅野澤,在今東平郡鉅野縣。川曰河、泲,曰盧、濰。盧水在濟陽郡盧縣。濰水在今高密郡莒縣。與禹貢不同。濰音維。其利蒲、魚。人二男三女。畜宜六擾,六擾,六畜。穀宜四種。」黍、稷、稻、麥。蓋以兗水為名。又兗之為言端也,信也。端言陽精端端,故其氣纖殺也。其在天文,營室、東壁則衛之分野,漢之東郡及魏郡之黎陽,皆其分野。今靈昌、濮陽之西北境,濟陽之西北境,博平之西南境,皆是。兼得魏、宋、齊、趙之交。漢之酸棗縣,今靈昌之西境,宜屬魏。漢之東平及東郡之須昌、壽張,今東平及濮陽之東南境,皆宜屬宋。漢之泰山,渤海之高樂、高城、重合、陽信,平原,今濟陽之東南境,平原、樂安、景城之南境,博平之東境,皆宜屬齊。漢之信都、清河、渤海郡,南至浮水,今清河,博平之北境,景城之北境,皆宜屬趙。秦平天下,置郡,此為東郡,今靈昌、濮陽、濟陽、魏郡、博平皆是。碭郡之東北境,今東平郡。齊郡之北境,今平原、樂安郡。鉅鹿、上谷二郡之東境。今清河、景城郡是。漢武置十三州,此為兗州。領郡國八。後漢並因前代。理昌邑,今魯郡金鄉縣也。魏晉亦置兗州,領郡國八,理廩丘,今濮陽郡雷澤縣。永嘉之後,陷於石勒。宋武平河南,又得其地,置兗州。領郡六,初理滑臺,後理瑕丘。滑臺,今靈昌郡。瑕丘,今魯郡縣。自二漢以後立兗州,非悉是古州疆域,所領郡國,東境兼入青州之地,西境則入荊河州之地。宋末,其地入後魏,自後分割不可詳焉。大唐分置十五部,此為河南道。靈昌、濮陽、濟陽、東平等郡皆是也。河北道,清河、魏郡、博平、平原、樂安、景城等郡是也。

靈昌郡

[編輯]

東至濮陽郡二百二十里。南至陳留郡二百二十里。西至汲郡一百一十里。北至汲郡一百六十里。東南到濟陰郡二百五十里。西南到滎陽郡二百八十里。西北到汲郡一百三十里。東北到鄴郡二百十里。去西京一千三百六十里,去東京五百二十六里。戶六萬八千三百八十,口三十九萬七千六百七十。

滑州今理白馬縣。其地得豕韋氏之國。豕韋氏,彭姓之國,祝融之後陸終第三子。白翦封於彭。春秋時屬衛,戰國亦屬衛,其西境屬魏。秦、二漢置東郡。晉為陳留、濮陽二國。宋武平河南,置兗州,以為邊鎮。領郡六,理於此。自晉末武帝作相,平慕容超之後,盡得河南之北境,鎮守在此。後屬後魏,亦為東郡。其城古滑臺城,甚固。宋文帝遣將王玄謨攻圍之二百餘日,不拔。隋初置杞州,後為滑州,又改為兗州,尋廢兗州,置東郡。大唐復為滑州,或為靈昌郡。領縣七:

白馬漢舊縣也。春秋時,衛國曹邑。左傳云:「狄滅衛,立戴公,以廬於曹。」即此。至文公,遷於楚丘,又遷於帝丘。有瓠子隄。黎陽津,一名白馬津,酈生雲「守白馬之津」是也。

酸棗秦拔魏,置縣。漢因之,以其地多酸棗,因以為名。縣東北有延津,袁紹渡處,津南立壁以拒曹公。紹將淳于瓊宿烏巢,在縣東,為曹公所襲破之於此。

胙城漢南燕縣,古南燕國,姞姓,後曰東燕。左傳曰「蔣、胙、邢、茅」,注云:「東燕西南有胙亭。」姞,其訖反。胙音祚。

靈昌漢南燕縣。

韋城古豕韋國。

衛南衛文公自曹邑遷楚丘,即此城。

匡城漢長垣縣,古匡邑,故城在今縣南。匡人圍孔子,即此。春秋「會於匡」,即此是也。又有漢長羅縣故城,在今縣東北。古蒲邑在北界,子路為之宰。

濮陽郡

[編輯]

東至東平郡一百八十里。南至濟陰郡一百七十里。西至靈昌郡二百二十里。北至魏郡一百六十里。東南到魯郡三百六十里。西南到陳留郡三百十里。西北到鄴郡三百三十里。東北到濟陽郡二百四十里。去西京一千五百八十里,去東京七百三十五里。戶五萬七千五百,口三十九萬二千六百二十。

濮州今理鄄城縣。鄄音絹。顓頊及昆吾氏之墟也,故謂之帝丘。今濮陽縣也。昆吾氏當夏后氏之代。春秋及戰國初為衛國之都。春秋經曰:「衛遷於帝丘。」後為宋所侵,盡亡其邑,獨有濮陽。秦滅濮陽,置東郡。二漢屬東郡、濟陰二郡地。晉分置濟陰郡、濮陽國,兼置兗州。領郡國八,理於此。後魏為濮陽郡,後周因之。隋文帝初郡廢,後置濮州;煬帝初州廢,以其地分入東郡、東平、濟北三郡。大唐復置濮州,或為濮陽郡。領縣五:

鄄城漢舊縣也。魏陳王植初封鄄城侯於此地。

雷澤漢成陽縣。郭緣生述征記曰:「堯冢在縣東南。」有雷夏澤。又漢廩丘縣故城在今縣北。亦古郕伯國也。

臨濮有清丘,左傳「宋人、晉人盟於清丘」是也。

范漢舊縣。春秋時,晉大夫士會之邑。

濮陽漢舊縣。即昆吾之墟,亦曰帝丘。衛自楚丘遷於此城。詩云:「爰有寒泉,在浚之下。」寒泉在縣東南,浚城在。漢武帝塞河瓠子口,沈白馬玉璧,將軍以下皆負薪,在今縣西。

濟陽郡

[編輯]

東至魯郡三百八十里。南至東平郡一百二十里。西至博平郡五十里。北至博平郡七十里。東南到魯郡三百里。西南到濮陽郡二百四十里。西北到博平郡五十四里。東北到濟南郡二百六十里。去西京一千八百二十里,去東京九百八十里。戶三萬八千五百十,口二十一萬六千九百七十。

濟州今理盧縣。戰國初,齊、衛之境。秦屬東郡。漢末,屬東郡、泰山二郡地。後漢屬東郡及濟北國。晉為濟北國。宋為濟北郡。後魏因之。隋初置濟州,煬帝初復為濟北郡。大唐武德四年,平王充,改為濟州,或為濟陽郡。今郡理即古碻磝城。沈約宋書作「敲囂」字。碻磝津有城,故以為名。郭緣生述征記雲即漢茌平縣也。水經注云:「宋元嘉七年,到彥之北征,拔之,後失。至二十七年,以王玄謨為寧朔將軍,前先鋒入河,平碻磝,守之。」後魏書泰常八年,於此立濟州中城。其外城,後魏正光中刺史刁宣所築。後周武帝築第二城,即碻磝故城也。碻,苦高反。磝,古老反,又磝音敖。茌音助淄反。領縣五:

盧漢舊縣。有長城,東至海。史記蘇代說燕王曰:「齊有長城、巨防。」巨防即防門也。漢臨邑縣故城在今縣東,即馬防城也。有盧水。

平陰漢肥城縣故城在今縣東南。左傳齊晉戰鞍城,亦在縣東。故長城首起縣北。又有巫山,一名孝堂山,即郭巨葬母之所。

陽穀漢須昌縣地。

東阿春秋時,齊之柯邑。漢舊縣也。又有漢穀城縣故城在東。有魚山,一名吾山。漢武瓠子歌曰「吾山平,鉅野溢」,謂此山。有穀城山,張良葬黃石之地。

長清漢盧縣地。春秋時,齊石窌邑。窌音力又反。

魏郡

[編輯]

東至博平郡武水縣一百三十里。南至濮陽郡一百六十里。西至鄴郡二百十里。北至清河郡二百十里。東南到濮陽郡一百五十里。西南到鄴郡內黃縣界九十里。西北到廣平郡平恩縣界九十里。東北到去西京一千五百六十里,去東京七百五十里。戶十四萬九千七百二十,口六十萬八千五百。

魏州今理貴鄉、元城二縣。夏觀扈之國。春秋晉地。戰國時屬衛、魏。秦屬東郡。二漢屬魏、東二郡地。二漢、魏、晉之魏郡,皆今鄴郡地。魏分置陽平郡,晉因之。宋文帝置東陽平郡,後魏因之。後周置魏州。隋改為武陽郡。大唐武德四年,討平竇建德,改置魏州。龍朔二年,改為冀州,改冀州為魏州。仍置大都督府。其魏、貝、博、棣、滄、德六州並隸焉。尋復舊,開元二十八年九月,刺史盧暉移通濟渠,自石灰窠引流至州城西,都注魏橋,夾州製樓百餘間,以貯江淮之貨。或為魏郡。領縣十:

貴鄉漢元城縣地。有屯氏河。大河故瀆,俗曰王莽河。

元城漢舊縣。有沙麓山。又有馬陵,即孫臏斫樹殺龐涓之處。麓音鹿。臏,毗忍反。

館陶漢舊縣。

臨黃漢觀縣地。有新臺,衛宣公作新臺於河上是也。

莘漢東武陽故城在今縣南。又有陽平縣,隋新置莘州也。

魏漢舊縣。有白溝水,煬帝引通濟渠,亦名御河。

頓丘漢舊縣,在今縣北陰安城是也。鮒鰅山,顓頊葬其陽,九嬪葬其陰,今名廣陽山。有秋山,帝嚳葬處。鮒音附,鰅音顒。

昌樂漢舊縣。

朝城

冠氏

博平郡

[編輯]

東至濟南郡二百九十里。南至濟陽郡七十里。西至魏郡冠氏縣八十里。北至清河郡一百三十里。東南到濟陽郡五十里。西南到魏郡冠氏縣八十六里。西北到清河郡一百三十里。東北到平原郡及縣界三百六十里。去西京一千七百七十里,去東京九百三十里。戶五萬一千二百二,口四十七萬六百五十。

博州今理聊城縣。春秋時齊之西界聊攝地也。戰國時為衛、齊、趙三國之交。秦屬東郡。漢為東郡、平原、清河三郡境。後漢屬東郡、平原二郡地。晉屬平原國。宋分置魏郡。後魏因之,其後置南冀州。隋初廢,後置博州;煬帝初州廢,以其地屬武陽郡。大唐復置博州,或為博平郡。領縣六:

聊城漢舊縣。有臺城。又有漢茌平縣故城,在今縣東。

博平齊之博陵邑也。有攝城。漢博平縣故城在今縣東界也。

高唐漢舊縣。有烏犢河。

清平漢清陽縣,隋置今縣。

堂邑漢舊縣。

武水漢陽平縣地。隋改今縣。

東平郡

[編輯]

東至魯郡二百里。南至濟陰郡三百五十里。西至濮陽郡一百八十里。北至濟陽郡一百二十里。東南到魯郡一百九十里。西南到濟陰郡四百里。西北到濟陽郡東阿縣四十里。東北到濟陽郡平陰縣界五十里。去西京一千七百六十里,去東京九百十里。戶四萬二千七百五,口二十六萬七千三百十。

鄆州今理須昌縣。春秋時為魯之附庸須句國也。左傳雲「伐邾取須句」是也。戰國時屬宋。秦屬碭郡。漢屬東郡、東平國地,後為東平國。晉、宋、後魏並因之。後周宣帝置魯州,尋廢。隋文帝置鄆州,煬帝初為東平郡。州理古須句縣。大唐為鄆州,或為東平郡。領縣五:

須昌古須昌國。有梁山。漢無鹽縣故城在今縣東。又有漢東平國故城,並在今縣東。有郈鄉亭,左傳雲「季、郈之雞鬥」,即此。

鉅野有大野澤,一名鉅野澤,爾雅十藪,魯有大野。春秋雲西狩獲麟,亦在此地。

壽張漢壽良縣,光武叔父名良,故改之。有梁山,漢梁王武北獵梁山,有牛足出背上。

鄆城左傳云:「晉人執季文子於苕丘,還待於鄆。」注云:「鄆城也。」

宿城

平原郡

[編輯]

東至樂安郡二百四十里。南至博平郡二百六十里。西至信都郡二百十里。北至景城郡二百三十里。東南到濟南郡二百三十里。西南到清河郡二百六十里。西北到信都郡三百三十里。東北到景城郡二百三十里。去西京一千九百八十二里,去東京一千一百三十八里。戶七萬八千二百七十,口六十萬七千五百三十。

德州今理安德縣。春秋及戰國皆屬齊。秦置齊郡。漢高帝分置平原郡,後漢因之。晉為平原國。宋為平原郡。後魏、後周並為平原郡。隋初廢,後置德州;煬帝初復為平原郡。大唐武德四年,平竇建德,復置德州,其後或為平原郡。領縣七:

安德漢舊縣。又有漢鬲縣故城在西北。又有漢重平縣故城,亦在西北。古馬頰、覆二河在此。

安陵漢脩縣地。

平原漢舊縣。又有漢鄃縣故城,在今縣西南。

蓨漢條縣,周亞夫封為條侯。又有漢觀津縣故城,在今縣東北。蓨音條。

平昌漢舊縣。

將陵漢安德縣地。

長河舊雲廣川縣。

樂安郡

[編輯]

東至海二百二十里。南至淄川郡二百十里。西至平原郡二百四十里。北至景城郡二百五十里。東南到北海郡三百十里。西南到濟南郡二百四十里。西北到景城郡二百三十里。東北到海百九十里。去西京二千二百十里,去東京一千三百七十里。戶三萬九千一百五十,口二十三萬八千一百五十。

棣州今理厭次縣。春秋、戰國屬齊。秦為齊郡之地。漢屬平原、渤海、千乘三郡地。後漢為平原郡、樂安國地。晉為樂安、樂陵二國地。宋為樂陵郡。後魏又為樂陵、樂安二郡地。隋屬渤海郡。大唐武德四年,又分置棣州,或為樂安郡。領縣五:

厭次漢舊縣,又為富平縣。

河漢朸縣。朸音力。音商。

陽信漢舊縣。

渤海

蒲臺漢溼沃縣。

景城郡

[編輯]

東至海一百八十里。南至平原郡二百三十里。西至河間郡一百二十里。北至范陽郡五百七十里。東南到樂安郡二百三十里。西南到信都郡三百五十里。西北到文安郡二百六十里。東北到北平郡五百里。去西京二千三百十里,去東京一千三百八十里。戶十一萬八千六百七十八,口七十萬二千三百。

滄州今理清池縣。春秋、戰國時為齊、趙二國之境。秦鉅鹿、上谷二郡地。漢高帝置渤海郡,後漢因之,晉亦然。宋文帝置樂陵郡,孝武分置渤海郡。後魏因之,太武帝初,改渤海郡為滄水郡,孝文帝時復舊;至孝明帝,分瀛、冀二州,置滄州及浮陽、樂陵、安德三郡。隋初郡廢,後以其地置棣州;煬帝改為滄州,尋為渤海郡。大唐為滄州,或為景城郡。領縣十二:

清池漢浮陽縣地。在浮水之陽。

長蘆漢參戶縣地。

樂陵漢舊縣,故城在今縣東。又曰重合縣。古鉤盤河在縣東南。

鹽山春秋時齊無棣邑。漢高城縣故城在南。

景城漢舊縣。

弓高漢舊縣。

饒安漢千童縣。古鬲津河在此。

南皮漢舊縣。章武有北皮亭,此故曰南皮。

東光漢舊縣。古胡蘇河在此。

臨津

魯城漢章武縣。

無棣古齊境北至無棣,在此。漢陽信縣地。隋文帝置縣,取縣南無棣溝為名。永徽元年,薛大鼎為刺史,其溝隋末填廢,鼎奏開之,外引魚鹽於海。百姓歌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達滄海魚鹽至,昔日徒行今騁駟,美哉薛公德滂被。」周禮曰「川曰河」,謂此縣界。

清河郡

[編輯]

東至博平郡一百三十里。南至魏郡二百十里。西至鉅鹿郡二百四十里。北至信都郡一百三十里。東南到博平郡一百三十里。西南到廣平郡曲周縣一百三十里。西北到信都郡九十里。東北到平原郡二百六十里。去西京一千八百十里,去東京九百九十里。戶十一萬六千一百三十,口八十三萬二千五百。

貝州今理清河縣。兗、冀二州之域。河自大岯山北過絳水,至於大陸。按檢地誌云:「枯絳渠在經城縣界,北入信都郡界。」又按:經城縣在郡理西北五十四里,今郡理乃在絳水之東,古兗州之域。其在絳水之西諸縣,是古冀州之域,即此地界也。春秋時屬齊,其後屬晉。七國時屬趙。秦為鉅鹿郡,漢分置清河郡。後漢為清河國,晉因之。後魏、北齊並為清河郡。後周因之,兼置貝州。隋初郡廢,煬帝初,復置清河郡而廢州。大唐為貝州,或為清河郡。領縣九:

清河漢舊縣。後漢桓帝改為甘陵縣,故城在今縣西北。

清陽漢曰貝丘。漢應劭曰:「齊侯田於貝丘,即此。」梁劉昭又云:「在北海郡博昌縣。」而未知孰是。亦漢清陽縣。

武城漢曰東武城縣。七國時,趙封平原君勝於此。蓋定襄有武城,同屬趙,故此加東界也。

漳南漢東陽縣。有後魏故索盧城。

臨清漢清泉縣。

經城漢經縣也。有枯絳渠,北入信都郡南宮縣界。

夏津

宗城漢廣宗縣也。漢界橋在今縣東,袁紹破公孫瓚在此地也。

歷亭漢東陽縣。

風俗

[編輯]

兗州舊疆界於河濟,地非險固,風雜數國。衛、魏、宋、齊、趙五國之地。秦漢以降,政理混同,人掅樸厚,俗有儒學。及西晉之末,為戰爭之地,三百年間,傷夷偏甚。自宇內平一,又如近古之風焉。

古青州

[編輯]

禹貢曰:「海岱惟青州,孔安國以為東北據海,西南距岱。此則青州之界,東跨海矣。其界蓋從岱山東歷密州,東北經海曲萊州,越海分遼東樂浪三韓之地,西抵遼水也。嵎夷既略,濰、淄其道。嵎夷,地名,即暘谷所在也。略,言用功少也。濰、淄,二水名,皆復古道。濰水出今高密郡莒縣濰山。淄水,今淄川縣。厥土白墳,海瀕廣瀉。瀕,水涯也。瀉,鹵鹹之地。瀕音頻,又音賓。瀉音昔。萊夷作牧。萊山之夷地,宜畜牧。今東萊郡。浮於汶,達於濟。」汶水出今魯郡萊蕪縣界,言渡水西達於濟。舜分青州為營州,皆置牧。鄭玄云:「舜以青州越海分置營州。」其遼東之地安東府,宜禹貢青州之域也。周以徐州合青州,其土益大。周之青州兼有徐、兗二州之分。周禮職方曰:「正東曰青州,其山曰沂,藪曰孟豬,沂山,在今瑯琊郡沂水縣,即沂水所出也。孟豬,澤名,今睢陽郡宋城縣,即明豬屬。禹貢荊河州與職方山藪不同也。川曰淮、泗,浸曰沂、沭。沭水出東海郡沭陽縣。沭音述。其利蒲、魚。人二男二女。畜宜雞狗,穀宜稻麥。」蓋以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在天官,虛、危則齊之分野。漢之淄川、東萊、瑯琊、高密、膠東、濟南,皆其分也。秦平天下,置郡,此為齊郡,今北海、濟南、淄川、東萊、東牟等郡地是。瑯琊之東境,今高密郡地也。遼東。今安東府。秦亂,項羽宰割天下,以其地為國,曰膠東、以田巿為王,理即墨,今東萊郡縣。齊、以田都為王,理臨淄,今北海郡縣地也。濟北。以田安為王,理博陽。謂之三齊。漢武置十三州,此亦為青州,領郡國有六。後漢因之。領郡國五,理臨淄,今北海郡縣是也。魏晉亦因之。領郡國六。晉又置平州,領郡國五,理昌黎,今安東府也。懷帝末,沒於石勒、慕容皝。及慕容恪滅冉閔,剋青州。至苻氏平燕,復有其地。及苻氏敗後,刺史苻朗以州降晉,晉以為幽州。以辟閭渾為刺史,鎮廣固。安帝時,平州又陷於慕容垂。其青州又為慕容德所據,復改為青州,慕容超移青州於東萊。後為劉裕所剋,復置青州。時以羊穆之為刺史,鎮廣固。平州自慕容垂後,又沒於馮跋,旋為後魏所有。其青州,宋分為青、冀二州,青領郡九,理臨淄。冀領郡九,理歷城,今濟南郡縣。後入後魏。其後分析,不可具舉。大唐分置十五部,此為河南道、北海、濟南、淄川、東萊、高密。河北道。今安東府。

北海郡

[編輯]

東至東萊郡界二百一十六里。南至高密郡三百四十五里。西至淄川郡一百二十里。北至樂安郡界二百四十八里。東南到高密郡三百一十九里。西南到淄川郡一百里。西北到樂安郡三百一十九里。東北到海一百八十八里。去西京二千四百六十里,去東京一千六百七里。戶六萬九千七百四十五,口四十二萬一千二百。

今之青州理在益都縣。少皞之代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萴,仕側反。湯末有逢公伯陵,逢音蒲江反。殷末有蒲姑氏,皆為諸侯國於此地。周成王時,蒲姑氏與四國作亂,成王滅之,以封太公,是為齊國,所謂營丘,後徙都臨淄,亦其地。今臨淄縣。秦屬齊郡。漢置北海郡。晉為北海、樂安二國之地,兼置青州。領郡國五,理於此。永嘉末,陷於石勒。冉閔亂,段龕據之。慕容恪攻圍數月而剋。其後南燕慕容德建都於此。慕容德初議所都,尚書潘聰曰:「青齊沃壤,號曰『東秦』。土方二千,四塞之固,負海之饒,可謂用武之國。廣固者,曹嶷之所營,山川險峻,足為帝王之都。」從之。至慕容超,宋武帝來伐,超固守,攻圍七月而拔之。宋置青州,領郡九。理於此。後入後魏,又置青州。宋將沈文秀為青州刺史,守東陽城,為後魏將慕容白曜攻圍三年,無救而陷。後周置齊郡。隋文帝初郡廢,煬帝初州廢,置北海郡。大唐為青州,或為北海郡。領縣七:

益都晉廣固城在益都縣西四里,則晉曹嶷所築。有大澗甚廣,因曰廣固。城側有五龍口,宋武帝圍慕容超塞之,城中人多病,遂下之。檢地誌云:「東陽城即郡理東城是也。」晉時城,宋將竺夔守之,後魏攻圍數月不拔。

北海漢平壽縣也。後漢北海國在此。齊置北海。

臨淄齊國都也。臨淄一名營丘,為海岱之間一都會也。項羽封田都為齊王於此。漢舊縣,後為營陵縣。有葵丘,連稱所戍。牛山、康浪水,寧戚所歌。有時水也。

壽光漢舊縣也。有淄、澠二水。古紀國城在縣西南,亦有寒浞國。又漢劇縣故城在縣南。

千乘漢舊縣。有鹽官。後漢又置樂安郡。柏寢臺,齊景公與晏子遊處。

博昌漢舊縣。又有漢樂安國故城,在今縣南。周禮曰「川曰泲」,為此縣界也。有貝中聚,按後漢書博昌縣有貝中聚,梁劉昭注云:「左傳齊侯田於貝丘,杜氏注云今博昌南有貝丘是也。」而後漢應劭注漢書雲「清河郡貝丘縣即齊侯田於此」,今清河郡即貝丘縣也。未知孰是。

臨朐有伯氏駢邑。古東陽城,一名凡城。左傳雲「晏弱城東陽以逼萊」,齊境上邑。漢邑。漢都昌縣故城在東北。朐音衢。

濟南郡

[編輯]

東至淄川郡二百里。南至魯郡三百三十四里。西至博平郡二百九十八里。北至樂安郡三百五十三里。東南到魯郡四百四十五里。西南到濟陽郡三百六十六里。西北到平原郡二百四十五里。東北到樂安郡二百四十里。去西京二千一百八里,去東京一千三百四十五里。戶六萬二千四百三十七,口三十五萬八千八。

齊州今理歷城縣。春秋、戰國並屬齊。秦屬齊郡。漢韓信伐齊,至歷下,即其地也。文帝分置濟南國,景帝改為濟南郡,後漢、晉因之。宋亦為濟南郡,兼置冀州。領郡九,理於此。後魏改為齊州,兼置濟南郡。後周亦為濟南郡。隋初郡廢,煬帝初置齊州。大唐復為齊州,或為臨淄郡,復改為濟南郡。領縣八:

歷城漢舊縣。有華不注山,左傳云:「晉師逐齊侯,三周華不注。」其山直上如。

臨濟漢朝陽縣。

章丘漢陽丘縣地。有東陵山,盜跖死處。

豐齊漢茌縣,天寶初改。

禹城漢高唐縣故城在西。漢祝阿縣,天寶初改。春秋時亦曰祝柯,猶古東柯後為東阿。

臨邑漢濟陰縣故城在西。

全節春秋時譚國城在縣西南。漢臺縣故城在今縣北,則漢以來平陵縣也。貞觀中,都督齊王據州反,士人李君球據縣不從,因改名全節。

亭山漢東平陵縣也。

淄川郡

[編輯]

東至北海郡一百二十里。南至魯郡三百七十里。西至濟南郡二百里。北至……東南到瑯琊郡五百二十里。西南到濟南郡二百里。西北到……東北到北海郡一百里。去西京二千三百五里,去東京一千四百四十七里。戶四萬二千八百八,口二十四萬一千三百。

淄州今理淄川縣。禹貢曰「濰淄既道」,即其地也。春秋、戰國皆齊地。秦屬齊郡。漢屬濟南、樂安二國之地,又置淄川國。晉屬樂安國。後魏置東清河郡,北齊廢之。隋置淄州,煬帝初,併其地入齊郡。大唐復置淄州,或為淄川郡。領縣五:

淄川漢般陽縣。有淄水。漢萊蕪縣故城在東南。漢淄川國亦在此。古齊長城。

長山漢於陵縣。又漢濟南郡故城在今縣西北。長白山,陳仲子夫妻所隱處。

鄒平漢舊縣。北齊平原郡。

高苑漢舊縣。千乘國故城在今縣北。又有被陽故城在西南。被音皮。

濟陽

高密郡

[編輯]

東至東萊郡三百七十里。南至東海郡四百七十二里。西至瑯琊郡三百七十里。北至北海郡三百四十五里。東南到海一百八十里。西南到瑯琊郡三百七十里。西北到北海郡三百三十二里。東北到東萊郡膠水縣界一百六十里。去西京二千七百里,去東京一千八百六十九里。戶二萬六千九百八十,口十三萬二千三百二十四。

密州今理諸城縣。戰國屬齊。秦屬瑯琊郡。漢屬瑯琊郡、高密國、城陽國地。後漢屬瑯琊郡、北海國地。晉屬城陽郡。後魏復置高密郡,後置膠州。隋初為密州,以密水為名。煬帝改為高密郡。大唐因之。領縣四:

諸城漢東武縣,樂府有東武吟。又漢諸縣故城在今縣西南。古齊長城東南自上大朱山起,盡州南界二百五十里。又有漢黔陬縣故城在東北。瑯琊山,秦始皇幸齊,遂登瑯琊,作層臺山上。

莒古莒國。戰國時,燕將樂毅破齊,獨莒不下。漢海曲縣故城在今縣東。王莽末,赤眉賊之始,呂母起於此。赤眉樊崇、謝祿等將兵十餘萬,圍莒,數月不能下。又有姑幕縣故城在今縣東北,則古蒲姑氏之國。春秋向邑故城在今縣南。濰水,源出縣東北濰山也。

高密漢高密郡。古夷安故城,則今縣外城。夷澤,灌田萬頃。

安丘漢舊縣。有渠丘亭。古昌安故城即今縣外城。古淳于城在今縣東北。漢故平昌縣城在縣南。

東萊郡

[編輯]

東至東牟郡四百里。南至高密郡三百六十里。西至海二十九里。北至海五十里。東南到海二百五十里。西南到北海郡界二十九里。西北到海二十一里。東北到東牟郡四百里。去西京二千七百六里,去東京一千八百五十三里。戶二萬六千九百四十六,口十五萬八千三百三。

萊州今理掖縣。春秋萊子國也。禹貢曰「萊夷作牧」是也。齊侯遷萊子於郳,五奚反。在齊國之東,故曰東萊。戰國屬齊。秦屬齊郡。兩漢為東萊郡。晉為東萊國。宋為東萊郡。後魏復為東萊郡,後置光州。隋改為萊州,煬帝改為東萊郡。大唐為萊州,或為東萊郡。領縣四:

掖漢舊縣。掖,水名。又有漢曲城縣故城在東北。有三山,史記封禪書云:祠三山,為陰主。萬里沙,漢武帝元封元年,旱,禱之。

膠水漢膠東國地。

即墨漢舊縣。又有漢不其縣故城,在今縣西。有樂毅城。又有沽水,左傳雲「沽尤以西」,即此也。今縣東南有大勞山、小勞山,燕樂毅破齊,田單守,不下。又有漢壯武縣故城,在其西也。

昌陽漢舊縣。有貕養津,周禮曰,幽州其藪貕養。又有漢挺縣故城,在其西北也。

東牟郡

[編輯]

東至文登縣東海四百九十里。南至東萊郡昌陽縣二百一十里。西至海四里。北至海三里。東南到文登縣東界海四百六十里。西南到東萊郡四百里。西北到海四里。東北到海五里。去西京三千一百二十五里,去東京三千三百七十里。戶二萬一百八十五,口十一萬五千六百六十二。

登州今理蓬萊縣。春秋牟子國也。戰國屬齊。秦屬齊郡。漢以下並屬東萊郡。大唐武太后分萊州,置登州,或為東牟郡。領縣四:

蓬萊

文登漢腄縣地。有文登山。又有之罘山,秦始皇立頌之所。有始皇石橋。罘音扶。

黃有萊山。漢舊縣。

牟平漢舊縣。

安東府

[編輯]

東至越喜部落二千五百里。南至柳城郡界九十里。西至契丹界八十里。北至渤海一千九百五十里。東南到……西南到魚胞柵五十里。西北到契丹衙帳一千里。東北到契丹界八十里。去西京五千三百二十里,去東京四千四百四十里。戶……口

安東大都護府,舜分青州為營州,置牧,宜遼水之東是也。已具注序篇。春秋及戰國並屬燕。秦、二漢曰遼東郡,東通樂浪。樂浪本朝鮮國。漢元封三年,朝鮮人斬其王而降,以其地為樂浪、玄菟等郡,後又置帶方郡,並在遼水之東。浪音郎。晉因之,兼置平州。領郡國五,州理於此。自後漢末公孫度自號平州牧,及其子康,康子文懿,並擅據遼東,東夷九種皆服事之。魏置東夷校尉,居襄平,而分遼東、昌黎、玄菟、帶方、樂浪五郡為平州,後還合幽州。及文懿滅後,有護東校尉居襄平。晉咸寧二年,分昌黎、遼東、玄菟、帶方、樂浪等郡國五置平州,以慕容廆為刺史,遂屬永嘉之亂,為眾所推。及其孫俊,移都於薊。其後慕容垂子寶,又遷於和龍。廆,胡罪反。大唐置安東都護府,前上元中,移於所。今府於遼東城。

風俗

[編輯]

青州古齊,號稱強國,憑負山海,擅利鹽鐵。管仲謂楚師曰:「 我齊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穆陵山在今瑯琊郡沂水縣界。無棣,今景城郡縣。又燕王謂蘇秦曰:「吾聞齊地,清濟濁河,可以為固。長城、巨防,可以為塞。」今濟陽郡盧縣界有防門山,又有長城東至海。太公用之而富人,管仲資之而興霸。人情變詐,好行機術,豈因輕重而為弊乎!固知導人之方,先務推以誠信。漢高帝詈婁敬曰:「齊虜以口舌得官。」又汲黯斥公孫弘雲「齊人多詐」也。逮於漢氏,封立近戚。漢初,田肯說高帝曰:「齊,東有瑯琊、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險,北有渤海之利。隔懸千里,齊得十二焉。故號東西秦,非親子弟勿王。」武帝臨極,儒雅盛興。晉惠之後,淪沒僭偽。慕容建國,二代而亡。今古風俗頗革,亦有文學。自國初立都督府,命親王鎮之。漢氏之制,信可取也。

古徐州

[編輯]

禹貢曰:「海岱及淮惟徐州,東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淮、沂其乂,蒙、羽其藝。淮、沂二水已理,蒙、羽二山皆可種藝。蒙山在瑯琊郡費縣。羽山在東海郡朐山縣。淮水出今淮安郡桐柏山。沂水出瑯琊郡沂水縣是也。厥土赤埴墳,草木漸苞。埴,黏土也。漸苞,言相漸及包裹而生。羽畎夏翟,嶧陽孤桐。羽畎,羽山之谷也,出夏翟。翟雉之羽可為旌旄者也。嶧山之陽,有特生之桐,可中琴瑟。嶧山,在今魯郡鄒縣也。浮於淮、泗,達於河。」渡二水而入於河也。亦舜十二牧之一。周併徐州屬青州,今分入兗州之域。蓋取舒緩之義。或雲因徐丘以為名。在天文,奎、婁則魯之分野,漢之東海南有泗水,至淮,得臨淮之下相、睢陵、僮、取慮,皆其分也。今魯郡之東南境及瑯琊之南境,東海、臨淮之北境,皆其地。慮音閭。兼得宋、齊、吳之交。漢之楚國、山陽,今彭城及魯郡之西境,皆宜屬宋。漢之瑯琊、泰山,今瑯琊之北境,魯郡之北境,皆宜屬齊。漢臨淮之南境,宜屬吳也。秦平天下,置郡,此為泗水、今臨淮、彭城郡是也。瑯琊之西境、今瑯琊郡。薛郡。今魯、東海等郡。漢又加置東海郡。漢武帝置十三州,還以其地為徐州。領郡國四。後漢並因前代。理於郯,今臨淮郡下邳縣。魏晉亦曰徐州。領郡國七,理彭城,今郡。自元帝渡江,徐州所得,唯半而已。餘並沒於石氏。宋初因之,領郡十三,理彭城。明帝初,地入於後魏,其後不可詳焉。大唐分置十五部,此為河南道。彭城、臨淮、魯郡、東海、瑯琊郡。

彭城郡

[編輯]

東至臨淮郡三百七十一里。南至淮水中流四百四十一里,與壽春郡壽春縣為界。西至譙郡五百里。北至魯郡三百四十里。東南到臨淮郡三百六十里。西南到譙郡五百里。西北到魯郡三百六十里。東北到瑯琊郡三百五十四里。去西京二千九百九里,去東京一千二百五十七里。戶六萬六百七十,口四十五萬六百七十七。

今之徐州,理彭城縣。古大彭之國。春秋、戰國為宋地,春秋經曰圍宋,彭城即本宋邑。後屬楚,謂之西楚,項羽建都於此。秦屬泗水郡。漢為楚國、沛郡地。後漢及晉並為彭城國。晉立徐州以為重鎮。領郡國七,理於此也。宋因之,領郡十二,理於此。又為彭城、沛二郡地。文帝元嘉中,王玄謨上表曰:「彭城南大淮,左右清汴,表裏京甸,捍接邊境,城隍峻整,襟衛周固。又自淮以西,襄陽以北,經塗三千,達於濟、岱,六州之人,三十萬戶,常得安全,實由此鎮。」後魏大將尉元上表曰:「彭城,宋之要藩,南師來侵,莫不因之,以陵諸夏。」《輿地記》雲「郡城由來非攻所能拔」,言其險固也。後魏得之,置徐州,兼立東南道行臺。後周立總管府。大將王軌破陳軍於呂梁,擒吳明徹,悉降其眾也。隋改彭城郡。大唐為徐州,或為彭城郡。領縣七:

彭城古大彭國。有候水,一名汴水,自蕭縣界來。有梁項羽戲馬臺,宋武又戲馬焉。

沛漢舊縣,即廣成故城。有沛宮,漢高帝置酒之所。有泗水亭。又有漢留縣故城,在今縣東南。微山,微子葬處。

蘄秦舊縣。陳涉起蘄,即此地。有蘄水。蘄音其。

滕古小邾國。漢蕃縣。又邾國之濫邑故城,在今縣東南,即漢昌慮縣也。左傳「邾庶其以濫來奔」,即此地。又有漢薛縣故城,在今縣東。

蕭古蕭國。漢舊縣。又有漢扶陽故城,在今縣西北。

豐漢高帝大邑,亦漢舊縣。

符離秦漢舊縣。又有秦相縣故城,在今縣西北。項羽破漢軍於靈壁東,睢水為之不流,即此縣界也。

臨淮郡

[編輯]

東至淮陰郡一百九十里。南至淮一里,與淮陰郡盱眙縣分界。西至鍾離郡二百十里。北至東海郡五百四十里。東南到淮陰郡盱眙縣,淮水中流為界。西南到鍾離郡二百二十里。西北到瑯琊郡六百七里。東北到東海郡界海口四百四十里。去西京二千三百八十八里,去東京一千五百四十五里。戶三萬九千四百四,口二十萬七千三百八十八。

泗州今理臨淮縣。古徐國地。春秋為魯國之地。戰國魯、宋、吳三國之境。秦屬泗水郡。漢屬臨淮、東海、沛三郡地。後漢以其地合於下邳國,兼置徐州。領郡國四,理於此。宋為南彭城、下邳二郡地。後魏亦為下邳郡,兼置南徐州。東魏改為東楚州。後周改為泗州。隋改為下邳郡。大唐為泗州,或為臨淮郡。領縣六:

臨淮新置。

宿遷春秋時,鍾吾子國。東晉置宿遷郡。明帝太寧中,兗州刺史劉遐自彭城退屯泗口,即此。安帝義熙中,置城,在今縣東南。東臨泗水,南近淮水,自後常為重鎮。又有漢僮縣故城在西南。秦下相城在縣西北,項羽即下相人。

下邳夏時邳國。韓信為楚王,都下邳,即今縣城。漢臨淮郡在此。又有漢武原故縣城,在今縣北。又有漢睢陵縣故城,在今縣東南。又漢郯縣故城,在其北。

漣水漢厹猶縣。魏曰海安郡。蕭齊嘗置冀州,寄理於此,以為邊鎮。厹音仇。

虹漢夏丘縣故城,即今縣城也。

徐城古徐子國。漢以為縣。有徐君墓,季札掛劍處。

魯郡

[編輯]

東至瑯琊郡三百八十二里。南至彭城郡三百九十六里。西至東平郡二百里。北至濟陽郡三百里。東南到彭城郡三百六十四里。西南到睢陽郡四百一十七里。西北到東平郡一百九十里。東北到濟南郡三百五十里。去西京一千九百五十八里,去東京一千一百六十里。戶八萬五千三百四十五,口五十三萬三千八百一十四。

今之兗州,理瑕丘縣。始禹導兗水而為濟,截河南渡東流,與荷澤、汶水會,又北東入於海。兗州在濟河之間,因濟水發源為名,今郡理乃非境也。至周置兗州,始縣兼得今郡之地。而濟水自王莽末入河,同流於海,則流河南之地無濟水矣。自後所立,皆集舊名,兼有濟南、濟北、濟陽、濟陰郡國,蓋建置之際,未之審詳。古少皞之墟也。 禹貢徐、兗二州之域。任城、龔丘縣即兗州界,餘並徐州域。春秋戰國並魯國,亦邾國之境,邾國,黃帝之後,陸終之子曹姓所封也。今鄒縣也。今黃州亦邾國之地。陸終之後所封,蓋陸終有六子,各為國也。任國,太皞之後,風姓,今任城是也。後亦為宋、齊所侵,東嶽泰山在焉。秦為薛郡。漢高后更為魯郡泰山、山陽郡地。後漢為任城國、山陽、泰山郡地,兼置兗州。領郡國人,理於此。晉改為魯郡。宋為泰山、高平、魯三郡地兗州。領郡六,理於此。後魏亦為魯郡。北齊改為任城郡。隋初置兗卅,煬帝改為魯郡。大唐初,偽魯徐圓朗都之,剋平,復改為兗卅,後為魯郡。領縣十一:

瑕丘漢舊縣。東北有檀鄉。又有漢樊縣故城,在今縣西南。

金鄉漢東緡縣,左傳雲「齊侯伐宋圍緡」,即此地。又有漢昌邑縣故城也。

任城古任國,漢為縣。又有漢亢父縣故城,在今縣南。

鄒故邾國城在縣東南,周迴十四里,上冠山峰,下屬巖壑,窮險因之。勝景有鄒山、嶧山。漢舊縣地,又曰南平陽縣。

曲阜故魯國都也。委曲長七八里,故曰曲阜。孔子廟、舊宅,並在城中,背洙面泗,矍相圃之東北,又有漢魯恭王殿,階猶存。有沂水、孔子墓。漢魯縣也。

泗水漢卞縣地,亦泗水國也。又有漢汶陽故城,在今縣東南。有尼丘山、洙泗水。又有漢梁父縣故城在北。有泮水也。

乾封有泰山。

方與漢舊縣。

中都古中都城也。

龔丘漢曰寧陽縣。桃鄉縣故城在東北也。

萊蕪漢舊縣地。汶水所出,而流出沛。

東海郡

[編輯]

東至東海縣水路十九里。南至臨淮郡五百四十里。西至臨淮郡下邳縣五百五里。北至高密郡四百七十二里。東南到臨淮郡漣水縣二百五十七里。西南到沭陽縣百六十三里。西北到瑯琊郡二百三十二里。東北到東海縣界八十里。去西京二千五百八十七里,去東京一千七百六十九里。戶二萬七千五百三十二,口十七萬三千七百二十四。

海州今理朐山縣。春秋及戰國為魯之東境,後屬秦,為薛郡地,後分薛郡為郯郡。漢改郯為東海郡,後漢及晉因而不改。宋亦然,兼僑立青、冀二州。梁置南北二青州。後入後魏。東魏改為海州。隋改為東海郡。大唐為海州,或為東海郡。領縣四:

朐山有羽山,殛鯀處。東北有瑯琊山。漢朐縣故城在今縣西南。秦始皇立石以為東門,即此地。蕭齊置青州於此。

東海田橫所保鬱州,亦曰郁州。漢贛榆縣也。宋明帝泰始以後,青冀二州僑立於此。後東魏於此置臨海鎮。贛音古濫反。

沭陽漢厚丘縣地。梁置潼陽郡。有沭水。沭音述。

懷仁東魏置義塘郡。有夾山,即夾谷,齊魯會處。

瑯琊郡

[編輯]

東至東海郡二百三十二里。南至臨淮郡六百里。西至魯郡三百八十二里。北至北海郡四百五十一里。東南到東海郡二百三十二里。西南到彭城郡三百五十四里。西北到淄川郡五百三十里。東北到高密郡三百七十里。去西京二千二百五十一里,去東京一千四百三十五里。戶三萬二千三百五十二,口十八萬五千三百八十四。

沂州今理臨沂縣。春秋時,齊、魯二國之地。戰國屬齊、魯二國之境。秦瑯琊郡。漢為東海、瑯琊二郡地,後置瑯琊國。魏晉亦置瑯琊國。宋為瑯琊郡。齊不得其地。後魏置北徐州。後周改為沂州。隋復為瑯琊郡。大唐為沂州,或為瑯琊郡。領縣五:

臨沂漢即丘縣故城在今縣東南,左傳雲祝丘是也。又有漢開陽縣及襄賁縣故城在今縣南。賁音肥。

沂水有穆陵山。沂山,沂水所出。左傳曰「南至於穆陵」。漢都陽縣故城,在今縣南。北界有大峴,即齊地南面險固處。晉安帝時,宋武帝伐慕容超,超大將公孫五樓請據大峴,超不從,故敗。

承漢蘭陵縣故城,在今縣東是也。

費古魯費邑,後為季氏邑。有蒙山。又有東蒙山,在蒙山之東,故名焉。又有顓臾城。又有漢南武陽縣故城,在今縣西。又有古武城,子游為宰即此。

新太漢蒙陰縣故城在今縣東南。具山、堂阜,今縣東也。

風俗

[編輯]

徐方鄒魯舊國,漢興猶有儒風。自五胡亂華,天下分裂,分居二境,尤被傷殘。彭城要害,藩捍南國,必爭之地,常置重兵。數百年中,無復講誦。況今去聖久遠,人情遷蕩。大抵徐兗,其俗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