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取善集/卷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道德真經取善集
◀上一卷 道德真經取善集卷之六 下一卷▶

道德真經取善集卷之六

宋饒陽居士李霖集

御註:道無方體,德有成虧,合於道則無德之可名,別於德則有名之可辨。仁義禮智,隨量而受,因時而施,是德而已。體道者異乎此,故列於下經。

王元澤曰:德者,得也。物生乎道,而各得於道,故謂之性。得其性而不失,則德之全也。德未嘗異道而有其德者,嘗至於自私而失道。彼真人者,不然性命道德之實,渾乎而為一,而四者之名,應世而殊號,吾莫知其異,亦莫知其同也,是德之玄者也。雖然德者,得也,能無失乎哉。唯以無得為德,而德乎不德,則可謂至矣。是體道者也,非有德者也。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編輯]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御註:物得以生謂之德。同焉皆得,默與道會,過而不悔,當而不自得也,是謂不德。孔子不居其聖而為聖之時,乃所以有德。

王弼曰: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無執無用,故能有德。

穀神子曰:上德不德,與道同也。德者,得也。得道之謂也。上德之人與道同而無得心,是以有德清靜。《經》曰:雖名得道,實無所得。至禮不人,至義不物,至智不謀,至仁無親,所謂不人不物,不謀無親者,不德也。不德則至矣。所以為德之上。《經》曰:上德若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御註:認而有之,自私以失道,何德之有。

成玄英曰:未造其極,故稱為下。執德不忘,故稱不失。

蘇子由曰:聖人從心所欲不踰矩。非有意於德,而德自足。其下知德之貴,勉強以求不失,蓋僅自完爾,而何德之有。

穀神子曰:下德不失德,德得也。

下德者,散道以為德也。故蹩躠為仁,踶跂為義,摘僻為禮,以鑿為智,雖名不失,德去道也遠,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御註: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行而至,上德也。

唐明皇曰:知無為而無為者,非至也。無以無為而無為者,至矣。

王元澤曰:上德無為,然亦無所事為,而德自足。

曹道沖曰:德之上者,本自無為,非故造無為之念也。

呂吉甫曰:上德無為,非故無為也,率得之自然,而實無以為也。

顧歡曰:言上德之化,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跡不彰。故曰:無為為既無跡,心亦無欲,故曰無以為。

故上德之無為,非徇無為之美,但含孕淳樸,適自無為,故云:而無以為,此心跡俱無為也。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呂吉甫曰:下德不知出此而為之,故不能不有以為也。夫德無以為足矣。而且有仁焉,則是為之也。

下德之人,不思則不得,不行則不至,是以既不至於無為,而又勢當有為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御註:堯舜性之七覆天下,而非利

之也,故無以為。

河上公曰:兼濟無偏,其仁無上,故言上弁也。為之者為七恩也。功成不居,事遂不宰,無以執為。

舒王曰:七者,有所愛有所親也。唯其有所親愛,則不能無為矣。其下者可知也。

王元澤曰:化乃善之長,德之別名。既別於德,則是為之也。然聖人之化,盡性而足,不俟於作,故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御註:列敵度宜之謂義。以立我,

以制事,能無為乎。

唐明皇曰:義者,裁非之謂,謂為裁非之義,故云為之。有以裁非斷割,令得其宜,故云而有以為。此則心跡俱有為也。

《雜說》曰: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羲皇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堯舜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湯武也。上義下德也。或曰:湯武大聖人也,謂之下德,可乎。曰:聖人之所同者心也。德之所以有上下者時也。大聖人者易地則皆然。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嚴君平曰:虛無無為開道萬物,謂之道人。清靜因應無所不為,謂之德人。兼愛萬物博施無窮,謂之仁人。理名正實處事之宜,謂之義人。謙退辭遜恭以守和,謂之禮人。此五者皆可,道也。陳跡也,非至至者也。至至者一尚不存,安有其五。

吳筠曰:禮智者,制亂之大防也。道德者,撫亂之宏綱也。然則道為禮之本,禮為道之末。執本者易而固,持末者難而危。故人主以道為心,以德為體,以仁義為車服,以禮智為冠冕,則垂拱而天下化矣。若尚禮智而忘道德者,所謂有容飾而無心靈,雖乾乾夕惕而天下弊矣。

仁者施之而已。義則擇所施之宜者也,未責所報也。禮則施報矣。來而不往非禮也,往而不來亦非禮也。施報之義也,行禮於彼而彼不應,則攘臂而怒以相仍引。攘臂者,攘除衣袂以出臂也。春秋之時,一言之不讎,一拜之不中,兩國為之暴骨,則攘臂而仍之,尚其患之小者。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御註:道不可致,故失道而後德。德不可至,故失德而後仁。仁可為也,為則近乎義,故失七而後義。義可虧也,虧則飾以禮,故失義而後禮。至於禮則離道滋遠,所失滋眾矣。凡物不並盛,陰陽是也。理相奪予,威德是也。實厚者貌薄,父子之禮是也。由是觀之,禮繁者,實必衰也。實衰則偽繼之而爭亂作。故曰: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唐明皇曰:失道者,失上德也。上德合道,故云失道。夫道德七義者,時俗夷險之名也。故道衰而德見,德失而仁存,仁亡而義立,義喪而禮救,斯皆適時之用爾。故論禮於淳樸之代,非狂則悖,忘禮於澆漓之曰,非愚則誣。若能解而更張者,當退禮而行義,退義而行仁,退仁而行德,忘德而合道。人反淳樸,則上德之無為也。

纂微曰:忽道德仁義而專以禮教為用者,豈非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乎。若乃尊道德仁義而兼用禮教者,是禮之上也。則何往而不治哉。

忠則不欺,信則不妄。莊子曰:至德之世,實而不知以為忠,當而不知以為信,雖有忠信而不知。至於用禮,則玉帛交馳,施報相望,擎跽曲拳,辭讓謙卑,徒為貌恭而已。其心未必然也。中純實而反乎情樂也,信行容體而順乎文禮也。禮樂徧行,天下亂矣。

太上言禮為缺文

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呂吉甫曰:志仁義,絕禮學,遺智慧,而志於道德之大全,是之謂去彼取此。

道德厚實也,禮智華薄也,是以大丈夫去彼禮智之華薄,取此道德之厚實,此大丈夫所以備道而全德。此章主道之本而言也,仁義禮智而道之失也。上德者與道同也。故不德也以退化義,賓禮智。而志於道德之厚實,非真大丈夫不能取此。

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編輯]

昔之得一者:

二陸佃曰:入於一道將得,出於一道將失。一者,有無之界也。列子曰:一者,形變之始。自今言古謂之昔。昔者,指天地之後而言也。《經》曰:道生一於物為精。古昔得一者,天地神人物是也。上下幽明,雖則不齊得乎。一則未始不齊,故下文云:其致之一也。一者,本也。

天得一,以清;

顧歡曰:天者,純陽之氣。得一,故輕清於上。

地得一,以寧;

顧歡曰:地者,純陰之質。得一,故安靜處下。

神得一,以靈;

河上公曰:言神得一,故能變化無形。

王元澤曰:神謂鬼神之神。靈者神之散也。

谷得一,以盈;

郭象曰:谷,川谷也。谷川得一,故能泉源流潤,溪壑盈滿。

王元澤曰:一之為一,無乎不徧,故谷虛而能應者,一存乎中也。

陸佃曰:虛者谷之體,盈者谷之用。萬物得一,以生;

張君相曰:有識無情,總號萬物。同稟一道,以、得生成。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

御註:莊子曰:通於一,萬事畢。致一則不貳,抱一則不離,守一則不遷,能知一則無一之不知,不能知一則無一之能知。昔之得一者!體天下之至精。物無得而偶之者。故確然乎上者,純粹而不雜。隤然乎下者,靜止而不變。至幽而無形者,神也。得一則不昧。至虛而善應者,谷也。得一則不窮。萬物以精化形,故得一以生。侯王以獨制眾,故得一以為天下正。自天地以至於侯王,雖上下異位,幽明散殊,而天之所以清,地之所以寧,侯王之所以為天下正,非他求而外鑠也,一以政之而已。故曰:其致之一也。

王元澤曰:一者不二,在彼在此,其所謂一,其體常一,無有別一,故唯一能致一,不可以他致一也。一之為義,天下之至精,唯精故能神,神則盡之矣。而神之為德,常在一也。侯王以寡統眾以得一,故為天下正。《易》曰;天下之動正夫一而止。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蹷。

御註:天職生覆,地職形載,裂則無以覆,發則無以載。發,泄也。神依人而行者也,歇則無所示。谷受而不藏者也,竭則莫之應。聚則精氣為物,得一以生故也。散則遊魂為變,失一以滅故也。滅者,生之息。惟正也,能御萬變而獨立乎。萬物之上無以為正,而貴高將不足以自保,能無蹷乎。蹷者,上之仆。

王元澤曰:一之為一,無乎不在,欲言其理,辭不勝窮。且以人形言之:凡人初生,精為之本,因精集神,體象斯具,精之既喪,形斃神離,

或德或形,其理無二。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御註:賤者貴之所恃以為固。下者高之所自起。世之人睹其末,而聖人探其本。世之人見其成,而聖人一察其微。故常得一也。

孫登曰:九重之臺,起於累土。百仞之高,元乎一簣。以況尊貴,卑下為基。

王元澤曰:水於五行,其數為一,而趁下不爭,陰陽之情也。知此道者,雖居貴高而不忘基本。故居位也安,猶體神而存精,則神常存也。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邪,非乎。

御註:孤、寡、不穀,名之賤者也。而侯王以為稱,知所本而已,侯王所以貴高而不蹷,其以此乎。

顧歡曰:孤是無父之稱。寡者偏喪之名。不穀者不善也。謂非物宗不能總眾之辭。凡此三者,皆人之所賤,而侯王自以為稱,豈非以賤為本乎。非者詳問之辭,言侯王以孤、寡、不穀自目,明其以賤為本。

王元澤曰:一於數至少,而為萬物本。故知本在於賤,知賤乃真貴也。

故致數輿,無輿。

御註:自高以勝物,自貴以賤物,而不知守以柔,白而不知守以黑,以求譽於世而致數譽,則過情之譽暴集,無實之毀隨至,所以無譽。

唐明皇曰:數字作上聲,譽字作輿子。說曰:數輿,則無輿,輪轅為輿本。數貴,則無貴,賤下為貴本。轅為輿本,當存轅以定輿。賤為貴本,當守賤以安貴。將戒侯王以賤為本,故致此數輿之談也。

王元澤曰:數字作入聲,輿字為譽字。說曰:知一者以賤為本,而內韜至貴,故世不得,而貴亦不得,而賤苟為己,而數政稱譽,豈真譽乎。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御註:玉貴而石賤,一定而不變,聖人乘時任物,無所底滯,萬變無常,而吾心常一,是真得一者也。故不可得而貴賤。孟子曰:所惡執一者,為其執一而廢百也。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非知化之,聖不能及,此是謂上德。

河上公曰:琭琭,喻少。落落,喻多。玉少,故見貴。石多,故見賤。言不欲如玉,為人所貴。如石,為人所賤。當處其中爾。

王元澤曰:玉石體堅而一,定不能 曲變,非謂一也。若夫萬變而常一,則真一矣。故玉琭琭,貴而已矣,不能賤也。石落落,賤而已矣,不能貴也。老氏既明一義,恐不悟者執一不變,堅如玉石,則失一之理矣。夫唯體一者,一貴一賤,其德如水,方圓枉直,應物無窮,而不離於一,故不得而貴賤,以一無貴賤故也。此篇義最奧密難言,今粗明綱領而已。蓋道生一,一則德之全。體於物則幾於道者是也。

此章以一為宗。夫一者,天下之至精。天地神物,貴賤動植,鹹得一以生成。太上恐人執一而不知變,又終之以不欲,如玉石者堅如玉石,則失一之理矣。竊以太上之道,始以鍊精為基本,次以全神為妙道,若基本不立,則道無由生,故以一為基本,猶精而全神也。終之以玉石者,恐人執於鍊精,不能養神,假使壽同龜鶴,終無冀於神仙,惟精神俱鍊,與道合真矣。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