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水則亭記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平橋水則記 重修水則亭記
作者:楊鉅源 
1846年
本作品收錄於《鄞縣志/卷六

水則亭者,宋寶祐間觀文殿學士吳毅夫丞相判府事時創建也。亭在城南四明橋下,取適中之地,測量水勢,鐫「平」字於石上,城外諸碶閘視「平」字出沒為啓閉,民以是無旱澇憂,稱四明橋曰平橋,橋下之東立廟祀公,紀公績而報公德也。自宋迄今垂六百餘年,歷時既久,幾就淹沒。皇上御極之元年,前觀察陳公勤求民瘼,因疏濬城河,得是石於古址,乃重加修葺,俾復舊觀,碑記具在,食舊德者猶能稱述不衰。水利之關係民生大矣哉。古者溝洫畎澮之法,用備水旱,盈則注之,涸則存之,宣洩得宜,故能豐亨履慶,災害不生,民食足而民氣恬焉。甲辰春,余奉命守越中,展謁先朝名宦湯太守廟於三江口,周視二十八閘,取上應列宿之義,置田納租,歲修有常費,固宜完好鞏固,久而彌新,洋洋乎前徽末墜也。去秋九月調攝寧篆,考郡志,知吳公立水則於城南,按圖履勘,則石猶存而亭已圮,謀所以鼎新之務,與越中湯太守應宿閘兩相屹立。天下事利與害原相因,前賢類能收其利防其害,與斯民相養於無疆,惟休亦無疆,惟恤後之膺是任者,竟聽其或有或無,漠然無所動念於其中,留心民事者,豈至出此。上冬積雪凝寒,春復陰雨不斷,未遑集事,入夏以來,晹雨應時,正宜卜吉鳩工,適慈谿上舍潘君鋐毅然以獨任是舉為請,以此見人之好善誰不如我,且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善之在人與善之在己奚以異,遂允其請而勉之。潘上舍庀材命眾,踴躍赴工,不逾月而蕆事。余謂吳公當日之創斯亭也,只為民計安全耳,而民之報功者,至今且繫遠思,口碑勿替,則夫後之人苟有勤施於民,民亦將思念而不能忘。觀斯亭者,宜何如感發而興起也!上舍急公好義,修舉廢墜,其志亦足嘉尚,故於其落成也,為之記,以誌嚮往之私雲爾。欽加道銜調署寧波府事紹興守清江楊鉅源撰。道光二十六年閏五月。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