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便覽/交通
香港便覽 交通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 2014年9月 |
|
香港各類公共交通工具,包括鐵路、電車、巴士、小型巴士、的士和渡輪,截至2014年6月底,每日載客約1,240萬人次。
以車輛密度而言,每公里道路有約329輛領有牌照的車輛行走。由於地勢所限,在建築物林立的地區增闢道路已日益困難。
巴士及小型巴士
[編輯]截至2014年6月底,九龍巴士(1933)有限公司(九巴)經營368條九龍和新界區的巴士路線及61條過海路線。市區各線巴士的收費由3.1元至12.9元,新界路線的車費由1.9元至45元,過海路線的車費則由8.4元至35.6元不等。
九巴有3,832輛領有牌照的巴士(大部分是雙層巴士),是東南亞規模最大的陸路客運公司之一。該公司旗下巴士平均每日載客約262萬人次。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擁有719輛巴士,經營49條港島線、33條過海路線及8條行走九龍和將軍澳區的路線,每日載客500,000人次。港島路線的車費由3.2元至9.8元、九龍及將軍澳區路線的車費由3.4元至10元、過海路線的車費則由8.4元至35.6元不等。
城巴有限公司(城巴)根據兩項專營權分別經營兩個網絡的巴士服務。其中一個網絡包括59條港島線、1條新界線及30條過海路線,有780輛空調巴士,每日載客約582,000人次。車費方面,港島路線的收費由2.5元至10.6元,過海路線的車費則由9.3元至32.2元不等。
城巴的另一個巴士網絡提供來往市區及機場/北大嶼山的巴士服務。該網絡有19條路線及178部空調巴士,每日載客約73,000人次,車費由3元至48元不等。
龍運巴士有限公司提供往來新界及機場/北大嶼山的巴士服務。該公司經營19條巴士路線及有172部空調巴士,每日載客約94,000人次,車費由3.5元至30.9元不等。
新大嶼山巴士(1973)有限公司經營22條大嶼山路線及1條新界路線,平均每日載客約67,000人次,收費由3.1元至43元不等。該公司共有110輛單層巴士及兩輛雙層巴士。
當局不斷鼓勵各巴士公司為旗下車隊安裝符合環保標準的引擎。
公共小型巴士(公共小巴)的數目,規定最多為4,350輛,每輛的座位最多為16個。有些公共小巴行走固定路線(綠色專線小巴),有些則行走非固定路線(紅色小巴)。
除禁區外,紅色小巴可行駛香港各區,沒有固定的收費和路線。截至2014年6月底,全港有1,233輛紅色小巴。
綠色專線小巴則按固定路線、班次和收費提供服務。截至2014年6月底,全港有3,117輛綠色專線小巴,行走的主路線包括港島69條、九龍79條及新界196條。載客量方面,紅色小巴每日載客約347,900人次,綠色專線小巴每日載客約1,503,700人次。
除專營巴士和公共小巴外,截至2014年6月底,本港還有7,039輛已登記的非專營巴士,主要承辦接送遊客、學生、僱員和住客的服務。
的士
[編輯]本港現有15,250輛市區的士(紅色)、2,838輛新界的士(綠色)及50輛大嶼山的士(藍色),每日載客約100萬人次。市區的士可在全港行駛(東涌道及南大嶼山的道路除外)。新界的士主要在新界東北(即沙田以北)及西北(即荃灣以北)部營運。大嶼山的士只可在大嶼山(愉景灣除外)及赤鱲角行駛。
的士收費率在法例上列明。市區的士首兩公里或其任何部分收費22元,其後每200米或其任何部分與及每1分鐘等候時間或其任何部分收費1.6元,直至款額達78元。在款額達78元後,有關收費為1元。新界的士首兩公里或其任何部分收費18.5元,其後每200米或其任何部分與及每1分鐘等候時間或其任何部分收費1.4元,直至款額達60.5元。在款額達60.5元後,有關收費為1元。大嶼山的士首兩公里或其任何部分收費17元,其後每200米或其任何部分與及每1分鐘等候時間或其任何部分收費1.4元,直至款額達143元。在款額達143元後,有關收費為1.2元。
鐵路系統
[編輯]港鐵是使用率高的鐵路網絡。現時,港鐵系統由觀塘綫(調景嶺至油麻地)、荃灣綫(荃灣至中環)、港島綫(柴灣至上環)、東涌綫(香港至東涌)、將軍澳綫(寶琳/康城至北角)、東鐵綫(紅磡至羅湖/落馬洲)、西鐵綫(屯門至紅磡)、馬鞍山綫(烏溪沙至大圍)及迪士尼綫(欣澳至迪士尼)組成,系統全線長約175公里。截至2014年6月底,成人普通等單程票價由3.5元至55.5元。港鐵亦營運全長35.2公里的機場快綫,連接市中心和香港國際機場以及亞洲國際博覽館,成人單程車費由5元至100元。港鐵及機場快綫這兩個網絡共設置84個車站,每日平均載客量為446萬人次。
港鐵系統同時覆蓋新界西北的輕鐵網絡。第一期輕鐵系統自1988年9月起為屯門和元朗兩個新市鎮的居民提供服務,兩條屯門支線則分別在1991年和1992年啟用。輕鐵網絡在1995年再伸延至天水圍。輕鐵系統全長36.2公里,以雙軌行車,沿途設有68個車站。目前有141部單層輕鐵車輛,輔以接駁巴士提供服務,成人單程車費由4.5元至6.5元,輕鐵的使用量為每天約473,000人次。
此外,港鐵提供城際直通車服務,來往紅磡至廣州、肇慶、上海及北京之間。來往紅磡與廣州之間的直通車每日對開12班,其中北行10班、南行10班停靠常平站,一班以肇慶為終點站並途經佛山。前往上海和北京的直通車則分別隔天開出。
電車自1904年起投入服務。香港電車有限公司沿港島北岸經營六條主要路線,電車軌道總長16公里。該公司現有161輛雙層電車,往來筲箕灣至堅尼地城,以及環繞跑馬地。成人車費為兩元三角。截至2014年6月底,每日載客約194,000人次。此外,該公司亦有兩部通頂電車供遊客及私人租用。
渡輪
[編輯]天星小輪有限公司於1898年成立。該公司現時經營兩條來往港內的渡輪航線,成人單程收費分別由2元至3.4元不等。
新世界第一渡輪服務有限公司於2000年1月15日起接手經營以往由香港油蔴地小輪船有限公司以持牌形式營運的渡輪航線,現時經營六條港內及離島客運渡輪航線,成人單程收費由6.5元至42.9元不等。
港九小輪有限公司、愉景灣航運服務有限公司、珀麗灣客運有限公司及其他營辦商經營其他港內及離島客運渡輪航線。於2013年,本地渡輪每日平均載客約135,000人次。
除客運渡輪服務外,本港現有兩條汽車渡輪航線,提供運載危險品車輛的服務。
自用交通工具
[編輯]截至2014年6月底,有486,168輛領有牌照的私家車,佔本港車輛總數的70%。
停車設施
[編輯]截至2014年8月底,運輸署轄下的12個多層停車場及一個露天停車場約有6,100個車位,由兩間私營公司管理。除此之外,估計現時另有約686,000個停車位,其中約197,000個供公眾使用,其餘約489,000個車位位於商業、住宅及工業樓宇內供私人使用。
如交通情況許可,運輸署會在適當的地點設立路旁停車位以應付有關需求。有些地區因停車位數目有限但需求甚殷,故設有停車收費錶,藉以阻止車輛長時間停泊。現時設有停車收費錶的車位約有18,000個,大部分車位的收費時間為星期一至六上午八時至午夜十二時,以及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上午十時至晚上十時。
行車隧道
[編輯]現時,本港有16條行車隧道(包括三條海底隧道),其中11條是政府隧道,5條是私營隧道。
獅子山隧道連接北九龍與沙田,在1967年11月通車,平均每日行車量達90,000架次,收費為8元。
香港仔隧道在1982年3月啟用,平均每日行車量達65,000架次,收費為5元。
啟德隧道建於前啟德機場跑道下,連接九龍中部和觀塘,在1982年6月通車。這條隧道不收取費用,每日的平均車輛流量為57,000架次。
城門隧道在1990年4月通車,連接荃灣和沙田。隧道平均每日行車量達50,000架次,收費為5元。
將軍澳隧道在1990年11月啟用,連接觀塘和將軍澳新市鎮,平均每日行車量達85,000架次,隧道費為3元。
長青隧道在青馬管制區範圍內,為三號幹線的一部分,將新界西北及大嶼山與西九龍連接起來,全長1.6公里,雙程三線行車。這條隧道不收取費用。
海底隧道在1972年8月通車,平均每日行車量達117,000架次。專營權於1999年8月31日屆滿後,隧道已歸政府所有。隧道費由8元至30元不等。
東區海底隧道在1989年9月落成啟用,由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管理,車輛流量平均每日72,000架次,收費由13元至75元不等。
大老山隧道由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管理,於1991年6月通車,平均每日行車量達56,000架次,隧道收費為13元至34元不等。
西區海底隧道在1997年4月通車,由香港西區隧道有限公司營運,平均每日行車量達62,000架次。隧道收費為100元至545元不等。隧道公司現正提供優惠,每程收費實為25元至140元不等。
大欖隧道及元朗引道由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有限公司營運,在1998年5月通車,平均每日行車量達60,000架次,隧道收費為70元至240元不等。隧道公司現正提供優惠,每程收費實為20元至135元不等。
愉景灣隧道及連接道路由愉景灣隧道有限公司營運,在2000年5月通車,平均每日行車量為1,200架次,收費由50元至250元不等。
大圍隧道、沙田嶺隧道、尖山隧道及南灣隧道在青沙管制區範圍內,為八號幹線的一部分,將沙田與青衣連接起來。大圍隧道、沙田嶺隧道及尖山隧道在2008年3月啟用,平均每日行車量達43,000架次。隧道費為8元。南灣隧道在2009年12月啟用,這條隧道不收取費用。
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
[編輯]在1993年啟用的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是由有蓋行人道、18條可轉換方向的單向自動扶梯和三條可轉換方向的單向自動行人道組成,以德輔道中為起點,貫穿中環多條狹窄的街道至干德道止。截至2014年8月底,每日約有85,000人次使用。該自動扶梯系統由機電工程署負責管理。
青馬管制區
[編輯]青馬管制區是通往西北大嶼山、馬灣及位於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的主要高速公路網,覆蓋長達21公里的快速公路,包括青葵公路、長青隧道、長青公路、青衣西北交匯處、汀九橋、青衣北岸公路、青嶼幹線、馬灣路及北大嶼山公路(至欣澳交匯處)。青馬管制區於1997年5月通車,青嶼幹線平均每日行車量達73,000架次。
管制區設有一套全港覆蓋範圍最廣的交通管制及監察系統。管制區由交通基建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營運及維修。青嶼幹線採用單向收費方法,使用幹線的車輛須在大嶼山繳費廣場或馬灣繳費廣場繳付雙程費用,由20元至80元不等。
過境交通
[編輯]現時有兩條鐵路過境通道連接香港及內地,即羅湖及落馬洲支線過境通道。截至2014年6月底,羅湖過境通道平均每日處理的旅客量約為243,500人次,而落馬洲支線過境通道平均每日處理約134,800人次(其中約73,700人次為鐵路乘客)。同時,每日亦約有12,400名旅客乘搭鐵路直通車往返九龍及內地多個城市。
除了鐵路過境通道外,香港並有四條過境道路通道連接內地,即落馬洲、文錦渡、沙頭角和深圳灣道路過境通道。落馬洲過境通道是現時唯一全日24小時開放給貨運及客運的過境道路通道,而深圳灣過境通道則是唯一採取一地兩檢通關模式的過境通道,旅客可同地辦理兩地出入境手續。截至2014年6月底,每日經落馬洲、文錦渡、沙頭角和深圳灣通道過境的旅客分別平均約為77,300、7,200、8,900和95,400人次。
截至2014年6月底,整體使用以上過境通道的旅客每日達579,400人次;當中使用鐵路的約329,900人次,過境旅遊巴士約64,000人次,落馬洲穿梭巴士約26,700人次,其他過境車輛約28,600人次,以及使用其他香港本地公共交通工具約130,300人次。
過境車輛方面,平均每日使用落馬洲、文錦渡、沙頭角和深圳灣通道的車輛分別為25,100、4,600、2,400和10,100架次。整體過境車輛數目平均每日達42,300架次。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