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0年中國典型生態系統輻射及光能利用效率數據集
2002–2010年中國典型生態系統輻射及光能利用效率數據集 作者:朱先進 於貴瑞 何洪林 陳智 王秋鳳 鄭涵 車濤 陳世苹 郭繼勛 古松 韓士傑 郝彥賓 黃輝 賈根鎖 李彥 李英年 林光輝 孟平 歐陽竹 饒良懿 2018年12月28日 |
|
摘要&關鍵詞
[編輯]摘要:輻射是陸地生態系統能量的主要來源,其利用效率表現為光能利用率,反映了生態系統轉化光能、生成有機物質的能力。揭示典型生態系統的輻射及光能利用效率可以為評估區域光能資源及其利用效率提供參考,也為評估區域有機物質固定能力及碳吸收能力提供依據。基於中國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研究聯盟(ChinaFLUX)的長期觀測結果及已發表文獻的公開數據,構建了2002–2010年中國典型生態系統輻射及光能利用效率數據集,包含51個生態系統126個站點年輻射、光能利用效率及吸收光能利用效率的觀測記錄。另外,本數據集還包含生態系統代碼、年份、經度、緯度、海拔、生態系統類型、年均氣溫、年總降水量、年均CO2質量濃度、年均葉面積指數、最大葉面積指數等生物氣候信息。本數據集可以為評估生態系統生產能力、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數據支持。
關鍵詞:碳循環;輻射;生產力;渦度相關;陸地生態系統
Abstract & Keywords
[編輯]Abstract: Light is a primary energy source. Its use efficiency reflects the capacity of ecosystem in converting light energy and producing organic matter. Revealing the values of light and its use efficiency in typical ecosystems provides reference for assessing regional light resources and their use efficiency, which is also helpful in assessing the regional capacity of organic matter production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Based on ChinaFLUX observations and published literature, we built the radiation and light-use efficiency dataset of typical ecosystems in China from 2002 to 2010. This dataset contains 126 site-year light resource, light-use efficiency, and absorbed light use efficiency observed from 51 ecosystems. In addition, the dataset also contains the biotic and abiotic information such as ecosystem code, observation year, longitude, latitude, altitude, ecosystem type, annual air temperature, annual precipitation, annual CO2 mass concentration, annual mean leaf area index, annual maximum leaf area index. The dataset could provide data base for research on carbon cycle and climate change.
Keywords: carbon cycle;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 eddy covariance; terrestrial ecosystem
數據庫(集)基本信息簡介
[編輯]數據集名稱 | 2002–2010年中國典型生態系統輻射及光能利用效率數據集 |
數據作者 | 朱先進,於貴瑞,何洪林,陳智,王秋鳳,鄭涵,車濤,陳世苹,郭繼勛,古松,韓士傑,郝彥賓,黃輝,賈根鎖,李彥,李英年,林光輝,孟平,歐陽竹,饒良懿,石培禮,孫春健,吳金水,王傳寬,王輝民,王艷芬,王躍思,肖文發,閆俊華,楊大文,查同剛,張法偉,張勁松,張軍輝,張憲洲,張旭東,張一平,趙斌,趙風華,趙亮,趙新全,趙仲輝,周廣勝,周國逸 |
數據通信作者 | 於貴瑞(yugr@igsnrr.ac.cn) |
數據時間範圍 | 2002–2010年 |
地理區域 | 中國典型陸地生態系統 |
數據格式 | *.xlsx |
數據量 | 58 KB |
數據服務系統 | http://www.cnern.org.cn/data/meta?id=40574 ; http://www.sciencedb.cn/dataSet/handle/616 |
基金項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500390),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6YFA0600104),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XDA19020302),中國科學院科技服務網絡STS計劃(KFJ-SW-STS-169)。 |
數據集組成 | 本數據集包含51個生態系統126個站點年的光能利用效率觀測記錄,還包含生態系統代碼、年份、站點經度、緯度、海拔、生態系統類型、年均氣溫、年總降水量、CO2質量濃度、年均葉面積指數、最大葉面積指數等信息。 |
Dataset Profile
[編輯]Title | Radiation and light-use efficiency dataset of typical Chinese ecosystems (2002–2010) |
Data corresponding author | Yu Guirui (yugr@igsnrr.ac.cn) |
Data author | Zhu Xianjin, Yu Guirui, Wang Qiufeng, Chen Zhi, Zheng Han, Che Tao, Chen Shiping, Guo Jixun, Gu Song, Han Shijie, Hao Yanbin, Huang Hui, Jia Gensuo, Li Yan, Li Yingnian, Lin Guanghui, Meng Ping, Ouyang Zhu, Rao Liangyi, Shi Peili, Sun Chunjian, Wu Jinshui, Wang Chuankuan, Wang Huimin, Wang Yanfen, Wang Yuesi, Xiao Wenfa, Yan Junhua, Yang Dawen, Zha Tonggang, Zhang Fawei, Zhang Jinsong, Zhang Junhui, Zhang Xianzhou, Zhang Xudong, Zhang Yiping, Zhao Bin, Zhao Fenghua, Zhao Liang, Zhao Xinquan, Zhao Zhonghui, Zhou Guangsheng, Zhou Guoyi |
Time range | 2002–2010 |
Geographical scope | 51 typical ecosystems of Chinese Flux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 (ChinaFLUX) |
Data format | *.xlsx |
Data volume | 58 KB |
Data service system | <http://www.cnern.org.cn/data/meta?id=40574>; <http://www.sciencedb.cn/dataSet/handle/616> |
Sources of funding |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1500390),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016YFA0600104),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DA1902030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Network Initiativ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FJ-SW-STS-169). |
Dataset composition | This dataset includes 126 site-year observations of 51 ecosystems. Specific information includes ecosystem code, observation year, latitude, longitude, ecosystem type, as well as biotic and abiotic factors such as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 annual precipitation, annual mean CO2 mass concentration, and annual mean leaf area index. |
引 言
[編輯]輻射是陸地表層能量的主要來源,是地球表層有機物質固定及食物生產的基礎。植物對輻射的利用率表達為光能利用效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反映了生態系統對光能的轉化能力[1],也是計算生態系統生產力、評估區域碳平衡的重要參數[2]。揭示典型生態系統輻射及光能利用效率的強度既可以評估生態系統轉化光能的能力,又可以為評估區域生產力及其潛力提供數據支撐[3]。
因光質的不同,到達地表的輻射有總輻射和光合有效輻射之分。其中光合有效輻射是直接可被植被利用的能量,但卻罕有直接觀測數據的報道;總輻射具有相對較長的觀測歷史,但部分總輻射的能量不能為植物所吸收,使得生態系統輻射的評估受到局限,進一步限制了對典型生態系統光能利用效率的認識。同時,計算LUE的碳通量(如總初級生產力、淨初級生產力等)及光能(總輻射、光合有效輻射、吸收的光合有效輻射等)有多種,使得LUE的定義及計算途徑趨於多樣化[4]。比如基於光響應曲線可獲得表觀光量子效率,反映了植物對光能的最大利用能力[5],也可以基於生物量調查所獲得的淨初級生產力與實際觀測的輻射量(比如光合有效輻射、總輻射)計算生態系統對輻射的利用效率,為光能利用效率的計算提供了最原始依據[6][4]。其中,基於總初級生產力和光合有效輻射及吸收光合有效輻射所計算得到的光能利用效率具有獨特的生物學含義,分別反映了植物光合過程對到達地面及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輻射的利用能力,也是計算其他途徑光能利用效率的基礎,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渦度相關觀測可以獲得生態系統與大氣間的淨CO2交換量,並可進一步拆分出生態系統總初級生產力,為基於總初級生產力計算光能利用效率提供了可能[7][8][9]。基於渦度相關觀測碳通量的同時,學者也同步進行了相關生物氣候要素,如光合有效輻射等的觀測,為評估典型生態系統的輻射及光能利用效率奠定了數據基礎[10]。已有研究對特定生態系統輻射及光能利用效率的動態變化規律進行了分析,但尚無研究系統歸納不同生態系統輻射及光能利用效率的差異,限制了對輻射及光能利用利用效率區域差異的理解。因此,以中國通量網及中國區域渦度相關觀測數據為基礎,本文系統總結2002–2010年中國典型生態系統的輻射及光能利用效率數據,以推進本數據集的進一步共享,並為區域光能分布、生產力及其潛力評估提供驗證數據。
1 數據採集和處理方法
[編輯]1.1 數據來源
[編輯]本數據集源於隸屬ChinaFLUX的10個生態系統(當雄高寒草甸、海北高寒濕地、海北高寒灌叢、內蒙溫帶草地、長白山溫帶針闊混交林、禹城溫帶農田、千煙洲亞熱帶常綠針葉林、鼎湖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哀牢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西雙版納熱帶常綠闊葉林)及中國區域已發表文獻數據的其他41個生態系統(圖1),站點經緯度信息見表1。本數據集是對渦度相關觀測數據及公開發表數據綜合集成的產物。
表1 生態系統名稱及經緯度信息
生態系統代碼 | 生態系統名稱縮寫 | 生態系統全稱 | 緯度(°N) | 經度(°E) | 觀測年份 |
XSBN | 西雙版納 | 西雙版納熱帶常綠闊葉林 | 21.95 | 101.20 | 2003~2008 |
DHS | 鼎湖山 | 鼎湖山溫帶常綠闊葉林 | 23.17 | 112.53 | 2003~2008 |
ALS | 哀牢山 | 哀牢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 24.53 | 101.02 | 2009~2010 |
QYZ | 千煙洲 | 千煙洲亞熱帶常綠針葉林 | 26.73 | 115.05 | 2003~2008 |
HT | 會同 | 會同亞熱帶常綠針葉林 | 26.83 | 109.75 | 2008 |
TY | 桃源 | 桃源亞熱帶水稻田 | 28.92 | 111.45 | 2003 |
YY | 岳陽 | 岳陽亞熱帶落葉闊葉林 | 29.53 | 112.86 | 2006–2007 |
DX | 當雄 | 當雄高寒草甸 | 29.67 | 91.33 | 2004–2008 |
AQ | 安慶 | 安慶亞熱帶落葉闊葉林 | 30.47 | 116.99 | 2006–2007 |
DTG | 東灘-高灘 | 東灘高灘亞熱帶濱海濕地 | 31.52 | 121.96 | 2005–2007 |
DTD | 東灘-低灘 | 東灘低灘亞熱帶濱海濕地 | 31.52 | 121.97 | 2005–2007 |
DTZ | 東灘-中灘 | 東灘中灘亞熱帶濱海濕地 | 31.58 | 121.90 | 2005 |
XP | 西平 | 西平溫帶落葉闊葉林 | 33.35 | 113.91 | 2010 |
SJY | 三江源 | 三江源高寒草地 | 34.35 | 100.55 | 2006 |
WS | 位山 | 位山溫帶農田 | 36.65 | 116.05 | 2007–2008 |
YC | 禹城 | 禹城溫帶農田 | 36.83 | 116.57 | 2003–2008 |
HB | 海北 | 海北高寒草地 | 37.62 | 101.30 | 2002–2004 |
HBGC | 海北灌叢 | 海北高寒灌叢 | 37.67 | 101.33 | 2003–2008 |
HBSD | 海北濕地 | 海北高寒濕地 | 37.68 | 101.31 | 2004–2008 |
DXF | 大興 | 大興溫帶落葉闊葉林 | 39.53 | 116.25 | 2006 |
KBQG | 庫布齊草地 | 庫布齊溫帶草原 | 40.38 | 108.55 | 2006 |
KBQF | 庫布齊森林 | 庫布齊溫帶落葉闊葉林 | 40.54 | 108.69 | 2005–2006 |
PJ | 盤錦 | 盤錦溫帶濱海濕地 | 41.13 | 121.90 | 2005 |
DLC | 多倫農田 | 多倫溫帶農田 | 42.05 | 116.67 | 2005–2006 |
DLG | 多倫草地 | 多倫溫帶草原 | 42.05 | 116.28 | 2005–2006, 2010 |
CBS | 長白山 | 長白山溫帶針闊混交林 | 42.40 | 128.10 | 2003–2008 |
XLHTF | 錫林浩特圍封 | 錫林浩特溫帶圍封草原 | 43.55 | 116.67 | 2006 |
XLHTD | 錫林浩特退化 | 錫林浩特溫帶退化草原 | 43.55 | 116.67 | 2006 |
XLHT | 錫林浩特-克氏針茅草原 | 錫林浩特溫帶典型草原 | 44.13 | 116.33 | 2004–2006 |
FK | 阜康 | 阜康溫帶荒漠 | 44.28 | 87.93 | 2004–2007 |
NM | 內蒙 | 內蒙溫帶草原 | 44.53 | 116.67 | 2004–2008 |
TYC | 通榆農田 | 通榆溫帶農田 | 44.57 | 122.92 | 2004–2006 |
CL | 長嶺 | 長嶺溫帶草原 | 44.58 | 123.50 | 2007–2008 |
TYG | 通榆草地 | 通榆溫帶草原 | 44.59 | 122.52 | 2004–2006 |
LS | 老山 | 老山溫帶常綠針葉林 | 45.33 | 127.67 | 2004 |
MES | 帽兒山 | 帽兒山溫帶常綠針葉林 | 45.42 | 127.67 | 2005 |
SJS | 三江濕地 | 三江溫帶濕地 | 47.58 | 133.52 | 2005 |
SJD | 三江水稻 | 三江溫帶農田 | 47.58 | 133.52 | 2005 |
SJC | 三江大豆 | 三江溫帶農田 | 47.58 | 133.52 | 2005 |
HZ | 呼中 | 呼中溫帶常綠針葉林 | 51.78 | 123.02 | 2007–2008 |
REG | 若爾蓋 | 若爾蓋高寒濕地 | 33.93 | 102.87 | 2008–2009 |
GQ | 湛江高橋 | 湛江高橋熱帶紅樹林 | 21.57 | 109.76 | 2010 |
YX | 雲霄 | 雲霄亞熱帶紅樹林 | 23.92 | 117.42 | 2009 |
HN | 懷寧 | 懷寧亞熱帶落葉闊葉林 | 33.00 | 117.00 | 2005 |
YK | 盈科 | 盈科溫帶農田 | 38.86 | 100.41 | 2008 |
XLD | 小浪底 | 小浪底溫帶落葉闊葉林 | 35.020 | 112.47 | 2007–2009 |
DG | 東莞 | 東莞亞熱帶草原 | 22.97 | 113.74 | 2009–2010 |
HG | 黃土高原 | 黃土高原溫帶草原 | 35.95 | 104.13 | 2007–2008 |
JFL | 尖峰嶺 | 尖峰嶺熱帶常綠闊葉林 | 18.61 | 108.84 | 2006–2009 |
HY | 海晏 | 海晏高寒草地 | 36.95 | 100.75 | 2010 |
AR | 阿柔 | 阿柔高寒草地 | 38.04 | 100.46 | 2009 |
圖1 站點分布圖(審圖號:GS(2018)4935號)
1.2 數據獲取方法
[編輯]1.2.1 輻射數據獲取
[編輯]鑑於文獻收集的生態系統中少有各生態系統輻射數據的報道,為保證各生態系統輻射數據的一致性,本數據集基於各生態系統的經緯度信息,利用中國區域總輻射和光合有效輻射的空間數據提取獲得。中國總輻射空間數據是基於相對濕度、溫度、降水等因子計算,再利用地統計學軟件插值獲得[11]。中國光合有效輻射空間數據是基於中國氣象局740個站點的氣象數據、122個站點的總輻射數據、36個中國生態系統系統研究網絡(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台站觀測的總輻射及光合有效輻射數據,利用ArcGIS插補,進而基於每天插補的PAR累加得到每年的總光合有效輻射[12]。
1.2.2 光能利用效率數據獲取
[編輯]本數據集所指的光能利用效率系基於年總初級生產力(Annual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AGPP)及年總光合有效輻射(Annual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PAR)等計算得到,包括基於年總光合有效輻射(PAR)計算得到的光能利用效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和基於吸收的光合有效輻射(Annual Absorbed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APAR)計算得到的吸收光能利用效率(Absorbed Light Use Efficiency,ALUE)[7],其計算方法分別如下:
圖片 (1)
圖片 (2)
其中AGPP為年總初級生產力,PAR為年總光合有效輻射,APAR為年總吸收的光合有效輻射。
AGPP通過渦度相關觀測而獲得。渦度相關技術是基於微氣象學原理觀測生態系統與大氣間CO2及水汽、能量通量交換量的手段,以高頻紅外氣體分析儀及風速儀為主要觀測設備,通過觀測冠層上方的CO2、水汽及能量脈動獲得生態系統與大氣間的淨碳水能量通量,進而基於非線性回歸關係將碳通量拆分為總初級生產力和生態系統呼吸[13][14]。對於ChinaFLUX觀測的數據,本數據集選用ChinaFLUX通用數據處理流程進行數據質量控制、插補和拆分[10]。對於文獻收集的各生態系統的年總初級生產力,本數據集選用公開文獻已發表的該生態系統完整年份的AGPP,要求公開文獻中有該生態系統的AGPP的數值報道。
理論上,特定生態系統特定年份的APAR是該生態系統每天APAR的累加值,但對文獻收集的數據庫中的各個生態系統,限於無法獲取它們每天的PAR及LAI,本數據集無法通過計算每個生態系統每天的APAR累加得到其年總量。同時,為了保障本數據集中所用數據的一致性,本數據集選用近似途徑來計算各生態系統的APAR,即利用每年的年總光合有效輻射量與年均吸收光合有效輻射所占比例(fraction of absorbed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 fPAR)相乘而獲得。其中fPAR則採用比爾–蘭伯特定律計算:
圖片 (3)
其中k為消光係數,根據已有文獻結果,本數據集選用0.5[15]。LAI為各生態系統的年均葉面積指數,基於各生態系統的經緯度信息及觀測年份,在Global Land Surface Satellite(GLASS)數據集中[16]提取而獲得。具體流程如圖2所示。
1.2.3 輔助數據獲取
[編輯]本數據集還提供了基於CO2摩爾分數、大氣壓強計算而得到的各生態系統年均CO2摩爾質量濃度(ρc ),CO2摩爾分數選用美國夏威夷Mauna Loa站點觀測的各年數值,大氣壓強採用壓高公式計算獲得[7]。
2 數據樣本描述
[編輯]本數據集共有兩個數據表:數據和數據來源,數據量57 KB。數據顯示本數據集中各生態系統的基本信息、觀測年份及觀測數值,共126條數據記錄,涉及森林、草地、農田和濕地4種生態系統類型51個生態系統。其中森林生態系統18個,草地生態系統16個,農田生態系統8個,濕地生態系統9個。數據來源顯示本數據集中所獲數據的主要出處共有31個。
圖2 數據處理流程圖
數據表中生態系統代碼的含義:數據表中的生態系統代碼是各生態系統名稱的首字母縮寫。在個別生態系統,首字母相同時,補充管理措施或者生態系統類型的首字母予以區分。如XLHTD,XLHT分別是Xi、Lin、Hao、Te的首字母大寫,D表示該生態系統是退化生態系統(Degradation)。數據集中出現的生態站名稱與代碼的對應關係如表2。
表2 中國典型生態系統光能及其利用效率數據集
數據項 | 數據類型 | 實例 |
序號 | 數字 | 1 |
生態系統代碼 | 字符 | DHS |
生態系統名稱縮寫 | 字符 | 鼎湖山 |
生態系統全稱 | 字符 | 鼎湖山常綠闊葉林 |
緯度 | 數字 | 23.167 |
經度 | 數字 | 112.533 |
海拔(m) | 數字 | 300 |
觀測年份 | 數字 | 2003 |
年均氣溫(℃) | 數字 | 20.66 |
年總降水量(mm) | 數字 | 1289.40 |
年均CO2質量濃度(mg CO2 m-3) | 數字 | 723.34 |
插值的年總輻射(MJ m-2 yr-1) | 數字 | 4891.72 |
插值的年總光合有效輻射(MJ m-2 yr-1) | 數字 | 2019.36 |
觀測的年總輻射(MJ m-2 yr-1) | 數字 | 4534.91 |
觀測的年總光合有效輻射(MJ m-2 yr-1) | 數字 | 1796.79 |
年均葉面積指數(m2 m-2) | 數字 | 3.84 |
最大葉面積指數(m2 m-2) | 數字 | 4.4 |
光能利用效率(g C MJ-1) | 數字 | 744.94 |
吸收光能利用效率(g C MJ -1) | 數字 | 1.97 |
數據來源 | 字符 | ChinaFLUX |
3 數據質量控制
[編輯]為保障本數據集獲取的輻射及光能利用效率的質量,本數據集從總初級生產力和光能兩個角度進行了質量控制。
(1)年總初級生產力數據來源於ChinaFLUX的長期觀測和文獻已發表的數據。其中,ChinaFLUX各生態系統已有多年渦度相關觀測經驗,並在每年對觀測儀器進行標定,保證了觀測數據的精度。同時,本研究中各ChinaFLUX生態系統所觀測的數據均採用ChinaFLUX的通用數據處理流程進行處理,ChinaFLUX通用數據處理流程已被各方所認可,保障了各生態系統數據的準確性和可比性[17]。此外,文獻所報道的年總初級生產力數據均經過同行專家評閱並達到發表標準,保證了文獻所收集數據的可信度。
(2)輻射數據來源於中國區域總輻射[11]和光合有效輻射[12]的空間分布數據集,這兩個數據集的獲取方法已較為完善,得到國內外同行的普遍認可,已被國內外學者普遍引用。同時,本數據集進一步利用ChinaFLUX各生態系統觀測的總輻射及光合有效輻射數據對提取自空間數據集的輻射數據進行了驗證(圖3)。結果發現,觀測數據與提取的插值數據具有較好的一致性,觀測的總輻射數據可以解釋93%的插值數據空間變異(圖3a),觀測的光合有效輻射數據可以解釋77%的插值數據空間變異(圖3b)。儘管光合有效輻射的觀測值與提取值間具有一定的差異,但這主要與ChinaFLUX各生態系統光合有效輻射儀器的衰減有關。隨着觀測年限的增加,ChinaFLUX各生態系統所用的光合有效輻射觀測儀器存在衰減現象,表現為觀測值的減小[18]。
圖3 ChinaFLUX各生態系統觀測的(x軸)總輻射(a)和光合有效輻射(b)與提取自空間插值數據(y軸)間的關係
4 數據使用方法和建議
[編輯]本數據集收錄了基於渦度相關觀測的中國典型生態系統輻射及光能利用效率數據,可以為典型生態系統生產能力及潛力評估、區域光熱資源管理等提供數據參考。但鑑於各關鍵變量的獲取方法均有些許不足,本數據集尚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需在今後的使用過程中引起重視:
(1)輻射數據存在不確定性進而導致光能利用效率呈現不確定性。本數據集的輻射數據源於插值後的空間分布數據,儘管該空間分布數據已獲得較為廣泛的認可,但生成輻射空間分布的插值方法有多種,使得本數據集所提取的數值可能與其他現有數據源存在偏差,進而引起光能利用效率數值的差異。
(2)年總初級生產力數值的不確定性也會引起光能利用效率的不確定性。本數據集中,ChinaFLUX各生態系統的年總初級生產力源於ChinaFLUX的長期觀測及通用數據處理流程,而其他生態系統的年總初級生產力源於已發表的文獻,使得不同生態系統的數據處理程序存在偏差。同時,即使是完全相同的數據處理流程,不同學者在數據處理過程中的參數設定等細節也會對年總初級生產力的數值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光能利用效率的大小。因而,本數據集中所報道各光能利用效率數值可能與其他學者所報道的結果存在些許偏差。
(3)本數據集中各數值僅反映了當前觀測年份該生態系統的輻射及光能利用效率狀況。限於不同年份生態系統的輻射及光能利用效率存在差異,基於本數據集中各結果外推其他年份的輻射及光能利用效率時,需對外推結果謹慎對待。
(4)本數據集中所報道的光能利用效率是基於公式(1)–(3)而獲得的,反映了各生態系統在固定時間尺度(一年內)對光能的轉化能力,可以為其他定義下光能利用效率的大小提供參考。但鑑於光能利用效率的定義在時間及空間尺度上存在差異,未來選用本數據集中各光能利用效率數值時,需根據光能利用效率的定義予以區別對待。
數據使用中如遇其他問題,可詳細參考已發表的論文[7]。
本數據集由CERN綜合中心數據資源服務網站(http://www.cnern.org.cn)提供数据服务。登录系统后在首页点击“数据论文数据”图标或在数据资源栏目选择“数据论文数据”中的“碳氮水通量观测专题”进入相应页面下载数据。也可登录Science Data Bank(http://www.sciencedb.cn/dataSet/handle/616)访问相关信息。
參考文獻
[編輯]- ↑ MONTEITH J L. Solar Radi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Tropical Ecosystems[J].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972, 9(3): 747-766.
- ↑ RUNNING S W, NEMANI R R, HEINSCH F A, et al., A continuous satellite-derived measure of global terrestrial primary production[J]. Bioscience, 2004, 54(6): 547-560.
- ↑ HILKER T, COOPS N C, WULDER M A, et al. The use of remote sensing in light use efficiency based models of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A review of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requirement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8, 404(2-3): 411-423.
- ^ 4.0 4.1 ALBRIZIO R, STEDUTO P.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of field-grown sunflower, sorghum, wheat and chickpea: I. Radiation use efficiency[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5, 130(3): 254-268.
- ↑ ZHANG L M, YU G R, SUN X M, et al. Seasonal variations of ecosystem apparent quantum yield (alpha) and maximum photosynthesis rate (P-max) of different forest ecosystems in China[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6, 137(3-4): 176-187.
- ↑ 袁文平, 蔡文文, 劉丹, 等. 陸地生態系統植被生產力遙感模型研究進展[J]. 地理科學進展, 2014, 29(5): 541-550.
- ^ 7.0 7.1 7.2 7.3 ZHU X J, YU G R, WANG Q F, et al. Approaches of climat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annual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among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6, 62: 174-181.
- ↑ SCHWALM C R, BLACK T A, ARNIRO B D, et al. Photosynthetic light use efficiency of three biomes across an east-west continental-scale transect in Canada[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6, 140(1-4): 269-286.
- ↑ GARBULSKY M F, PEÑUELAS J, PAPALE D, et al. Patterns and controls of the variability of radiation use efficiency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across terrestrial ecosystems[J].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2010, 19(2): 253-267.
- ^ 10.0 10.1 YU G R, WEN X F, SUN X M, et al. Overview of ChinaFLUX and evaluation of its eddy covariance measurement[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6, 137(3-4): 125-137.
- ^ 11.0 11.1 何洪林, 於貴瑞, 劉新安, 等. 中國陸地生態信息空間化技術研究(Ⅱ)——太陽輻射要素[J]. 資源科學, 2004, 19(5): 679-687.
- ^ 12.0 12.1 ZHU X, HE H, LIU M, et al.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in China in recent 50 years[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0, 20(6): 803-817.
- ↑ REICHSTEIN M, FALGE E, BALDOCCHI D, et al. On the separation of net ecosystem exchange into assimilation and ecosystem respiration: review and improved algorithm[J].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5, 11(9): 1424-1439.
- ↑ FALGE E, BALDOCCHI D, OLSON R, et al. Gap filling strategies for defensible annual sums of net ecosystem exchange[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1, 107(1): 43-69.
- ↑ YUAN W P, LIU S G, YU G R, et al. Global estimates of evapotranspiration and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based on MODIS and global meteorology data[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10, 114(7): 1416-1431.
- ↑ LIANG S, ZHAO X, LIU S, et al. A long-term Global LAnd Surface Satellite (GLASS) data-set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2013, 6(sup1): 5-33.
- ↑ YU G, REN W, CHEN Z, et al. Construction and progress of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 carbon, nitrogen and water fluxes coordinated observation[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 26(7): 803-826.
- ↑ 朱治林, 孫曉敏, 於貴瑞, 等. 典型森林生態系統總輻射和光合有效輻射長期觀測中的儀器性能衰變和數據校正[J]. 應用生態學報, 2011, 22(11): 2954-2962.
數據引用格式
[編輯]朱先進, 於貴瑞, 何洪林, 等. 2002–2010年中國典型生態系統輻射及光能利用效率數據集[DB/OL]. Science Data Bank, 2018. (2018-06-18). DOI: 10.11922/sciencedb.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