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 2002年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2003年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劉樹華 |
2004年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2004年5月15日在鄧州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3年政府工作回顧
2003年,市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和嚴重澇災,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同心同德,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圓滿完成了市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88.7億元,增長7.1%,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36.3億元,增長0.9%;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8.3億元,增長11.9%;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4.1億元,增長10%。
——項目建設取得突破。全年爭取政策性和招商項目183個,引進資金4.5億元,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金星啤酒鄧州分廠建成投產,結束了鄧州15年沒有上大型工業項目的歷史;城鎮化綜合示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開始啟動;天冠集團鄧州分廠、雪陽彩棉加工、城市管道燃氣工程等大個在建項目進展順利;熱電廠、大水泥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也有新的進展。
——工業效益逐步回升。全市限額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8.1億元,增長12.9%;實現利潤7142萬元,增長10.3%;實現新產品產值3.7億元,增長16%。企業改製取得實效,原第一造紙廠、化二廠順利出售,盤活存量資產1億多元,第一造紙廠擱置10年之久的1760長網紙機生產線開機運轉。
——商貿流通繁榮活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5億元,增長11%。賓館、餐飲、運輸等傳統服務業水平有所提升,保險、諮詢、房地產、物業管理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新建了一批具有發展前景的大型專業市場,引進了一批高品位、高檔次的超市、連鎖店。
——農村經濟難中有進。實現農業總產值59億元,增長0.5%。農民人均純收入2220元,增長3%。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林業發展勢頭迅猛,全年植樹造林480萬株,發展通道林500公里,全省義烏植樹現場會在我市召開;畜牧業發展有所突破;以彩棉為特色的棉花產業初步形成;煙葉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農建工作連續6次奪得「紅旗渠精神杯」。
——城鎮建設步伐加快。規劃在城鎮建設中發揮了龍頭作用。投入6400萬元,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城市建設任務,新建的東一環路和北京大道北段加寬工程成為我市城區一道靚麗風景。小城鎮建設完成投資7500萬元,集鎮面貌有了很大改觀。城市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部分管理頑症得到有效解決。
——財政金融運行平穩。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1億元,增長9%;財政支出完成4.5億元,增長11%。制定出台了農業稅協護稅網絡建設等六項配套措施,確保了農稅政策的平穩推進。金融機構存款餘額31億元,比年初增加5.6億元;貸款餘額28.3億元,比年初增加1.4億元。
——抗非取得重大勝利。創造性開展了「非典無疫村(單位、企業)」創建活動,建立了市鄉村三級疾病預防網絡和疫情快速反應機制,設立了市鄉村三級疫情監測站點,形成全面動員、群防群控抗擊非典的局面,全市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率在南陽市13縣(區)最低,沒有發生一例非典病例。
——人文資源挖掘取得進展。福勝寺景區建設開始啟動;花洲書院修復工程進展順利;編外雷鋒團展覽館建成開館,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應;編外雷鋒團事跡得到了全國各大媒體的隆重宣傳、推介,打響了鄧州品牌,提高了鄧州知名度,成為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筆無形資產。
——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市政府及政府各部門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堅持定期向人大報告工作,向政協通報情況。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全年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89件,政協委員提案126件。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廣大幹部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普遍增強,各級政府及工作人員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自覺性進一步提高。
——精神文明建設成績突出。深入學習弘揚「編外雷鋒團」精神,廣泛開展「三戶一村」、文明單位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努力塑造文明禮貌、健康向上的社會風尚,全社會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紮實開展清理「法輪功」等邪教組織專項鬥爭,全市形成了崇尚科學、發對迷信的良好風尚。
——社會事業持續發展。公路建設完成投資6482萬元,改建幹線、縣鄉和鄉村油路67.4公里。農網改造進展順利,通信事業發展迅猛。計生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各項人口控制目標圓滿完成。環保工作紮實開展,城鄉環境進一步改善。土地市場清理整頓取得階段性成果,土地有償使用制度逐步規範。科技、文化下鄉工作步伐加快,基礎教育持續發展,高考進線人數再創歷史新高。衛生系統在抗非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提高了醫療保健水平和疾病控制預防能力,經受住了重大疫情的考驗。擁軍優屬、救災救濟、村民自治等工作紮實有效,被評為「全國村民自治工作先進市」、「全省民政工作先進市」。公安「三基三化」工作受到公安部肯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農民減負、信訪工作成效明顯,社會大局保持穩定。計劃、人事、審計、統計、安檢、物價、體育、廣播電視、僑務外事、民族宗教、民兵預備役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一年來,我市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充分展現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求真務實,勇於發展的進去精神;充分展現了全市人民在困難和挑戰面前團結拼搏,勇往直前,勇於勝利的可貴品質;充分發展了全市人民與時俱進,奮發向上,敢於創新的時代風采。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不懈努力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結果。藉此機會,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及所有關心、支持鄧州建設與發展的各界人士代表衷心的感謝,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政府工作中還存在不少亟待改進和加強的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招商引資沒有達到預期,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數不多,主體還沒形成;工業底子薄,總量少,層次低,對財政貢獻小,與我市建設中等城市需要強大工業支撐懸殊很大;農業產業化水平低,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弱,缺乏特色農產品和支柱產業,農民收入增長遲緩;財政收支矛盾加劇,鄉鎮財政債務包袱沉重,建設資金嚴重不足;城鎮化水平較低,經營城市思路不寬,力度不大;思想、作風與發展需要相比差距較大,經濟發展環境亟待進一步優化。對此,我們將認真進行研究,在今後工作中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04年政府工作
按照市委提出的總體工作思路,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緊緊圍繞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名市、現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標,牢牢抓住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重點擴權縣(市)的機遇,堅持以項目統攬經濟工作全局,實施「工業立市、開放帶動、人才興鄧」三大戰略,主攻項目、工業、特色農業、城鎮建設、民營經濟五項重點,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致力建設服務型政府,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主要奮鬥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完成98億元,增長10%,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2億元,可比口徑增長 %,全社會固定投資完成12.7億元,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86元,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2330元,增長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項目統攬」,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
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加速年」活動,不折不扣落實市委安排的年度招商任務,通過大招商促進大投入,依靠大投入拉動大發展,構築市域經濟快速增長的動力機制。
拓寬招商領域。在抓好工業領域招商引資的同時,把一產、三產招商引資擺上重要位置,全面促進農業、商貿、社會公益事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領域的對外開放。尤其是立足市情,把引進國內外知名農副產品加工大集團、大企業在鄧州建立分廠作為主攻方向,通過建立大批涉農企業,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能力;堅持政策性和社會性項目爭取兩線運行,力爭政策性項目和社會招商實現新突破,形成項目工作既有亮點樣板又能遍地開花的局面。
打造招商平台。按照「專業立園、特色立園」的指導思想和「一區多園、一園多制」的發展模式,搞好市城鎮化綜合示範園區建設,突出產業特色,集群規模發展,推進產業互動,逐步建成棉紡織工業園、食品加工工業園、板材加工工業園、汽車配件工業園和商貿金融園。今年將全面啟動「五園」,爭取每園入駐1-2個項目。高標準、高質量搞好園區硬件建設,集聚生產要素,構築招商載體。完善園區管委會機構,強化服務功能,減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做到「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切實落實已出台的各項優惠政策,使越來越多的項目落戶園區,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成規模,形成企業群體和經濟「板塊」。
創新招商方式。以園區招商、項目招商為重點,大力開展節會招商,積極參加各類投資貿易洽談活動。積極開展資源招商、企業招商、親情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增強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搞好招商項目的跟蹤問效,對意向性項目搞好跟蹤落實,爭取全面成交簽約;對正在洽談的項目緊盯不放,確保洽談成功;對已簽約的項目,抓好資金落實,提高履約率和投資效益。特別是對熱電廠、大水泥等重大項目,力爭儘快取得實質性進展。
(二)堅持工業立市,實現工業經濟新突破
牢固確立工業立市、工業興市、工業強市思想,突出工業主導地位,堅持以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加工型、中低檔次消費品製造業為主,突出抓好糧油加工業、棉紡加工業、林產品加工機造紙業、汽車配件業、建築建材業等五大支柱產業,逐步形成具有鄧州特色的工業體系。
擴充工業增量。以工業園區為依託,今年爭取再新上3-5個規模較大的工業項目。主要包括投資1.5億元的天冠集團鄧州分廠,投資7500萬元的南陽普康集團乳酸鏈球菌素項目,投資7000萬元的雪陽公司彩棉深加工生產線,投資1300萬元的羊毛衫加工出口項目等,形成集群優勢,在發育群體、形成規模上實現突破。加快現有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步伐。突出抓好南陽煙葉復烤廠技改、正興棉紡公司新上5萬紗錠和電業局城網改造等10個技術項目建設,爭取全年完成技改投資1.8億元以上,新增工業產值4億元、利稅4000萬元。
深化企業改革。一是鞏固改制成果。對已改制企業採取一企一策的辦法,解決好遺留問題,嚴格按照《公司法》要求,迅速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二是加快破產企業重組步伐。爭取黃牛公司、捲菸廠、車橋廠重組成功。三是搞好引資嫁接,力爭完成化肥一廠、福利紙業公司、穰東紙業公司的嫁接改造,藉助外力,提升改造傳統企業。四是擴大企業改制面。鋼窗廠、工具廠實現「退二進三」或「退城進園」,商業肉聯廠完成破產並實現重組,市供銷社系統7家油棉廠按照省供銷社改制方案,加快改革,增強活力。
創新管理方法。針對改制和破產國有企業5億多元閒置存量資產,成立破產企業資產管理機構,整合資源,建立融資平台,最大限度盤活這筆資產,保護好破產企業職工利益。圍繞支柱產業,積極培育糧油、棉紡、造紙、林板、建材等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服務、信息共享、融資擔保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繼續開展爭創「星級企業」、「納稅大戶」和「優秀企業家」活動,讓懂管理、善經營、貢獻大的企業家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經濟上得實惠、經營上有靠山,激勵企業經營者在經濟建設主戰場建功立業,大展鴻圖。
(三)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實現農村經濟新突破
把「三抓」作為農村工作的主線,激活優勢農戶,激活能人,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努力拉長產業鏈條,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嚴格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糧食直補政策,嚴格執行每畝農田補助11.18元標準,確保全市2489萬元補貼款足額到位。取消煙葉外所有作物的特產稅;堅決落實農業稅稅率比上年降低3個百分點政策,畝均減收25.9元,全市總計向農民少收5800萬元;堅決取消農村義務工和積累工。紮實推進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在法規允許和群眾自願基礎上,積極引導農村土地向種植大戶集中,實現規模種植、集約經營。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和勞務輸出配套服務,改善農民進城就業環境,多渠道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增加農民外出務工收入,進一步壯大勞務經濟。改革創新農村金融體制,探索多種擔保貸款形式,為農戶提供資金扶持。集中適量農用資金,對植煙10畝以上、植棉30畝以上、植樹1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給予支持補貼,尤其對彩棉種植大戶免收農業稅。
突出抓好四大優勢產業。在穩定糧食麵積前提下,着力培育壯大林果、畜牧、煙葉、棉花四大優勢產業。林果業以發展速生楊為主,按照「誰栽植、誰擁有、誰受益」原則,依託APP集團林紙一體化建設項目,力爭今年發展速生楊20萬畝,3-5年內發展到60萬畝,木材加工企業發展到600家,做大做強「楊樹經濟」,力爭形成中原最大的板材加工集散地。同時,適當發展名特優乾鮮果、園藝花卉及適生藥材。畜牧業以品種改良和基地建設為主,在擴大規模和培育特色上下功夫,形成多元化畜牧養殖格局。煙葉生產以提高專業化生產水平為主,穩定種植面積,打造鄧煙品牌,重振鄧煙雄風,力爭產量達到1000萬斤,畝均效益超過去年。棉花生產以優化品種、提高質量、提高單產為主,以彩棉生產為新的突破口,力爭通過2-3年的努力,使棉花面積達到60萬畝,其中,彩棉面積達到10萬畝,成為全國有影響的彩棉生產基地。同時,積極探索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經營,引導和組織農民按標準生產,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我市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大力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產加銷」、「產供銷」產業化經營模式,努力探索農村工業化的路子,不斷提高農業產出效益。以林木煙棉四大優勢產業為重點,着力培育農副產品生產基地,提高專業化、集約化種養殖水平,以基地為依託,把千家萬戶的分散生產有機聯結起來。以農副產品轉化增值為重點,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包裝、保鮮、貯藏企業,形成林板紙、烤煙製絲、棉紗布料加工、畜產品、糧油食品精深加工五條產業鏈,拓展農產品增值空間。以農產品營銷為重點,完善和建設各類農產品交易專業市場,擴大輻射帶動能力;積極引導民間流通組織、專業合作組織、行業協會的發展,努力扶持各級農產品銷售組織,培養一大批農民經紀人,大力開拓市場,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綜合效益。
(四)堅持經營開發,實現中等城市建設新突破
圍繞建設中等城市、生態水城、豫西南商貿流通中心的目標和定位,以經營城市為手段,突出「兩河」(內外城河)治理,打造「兩軸」(新華路商業軸、湍河風景區生態休閒軸)景觀,啟動「兩點」(商業中心、行政中心)建設,中心突破,重點推進,城鄉一體,協調發展,加快城鎮化進程。
加大經營城市力度。建立經營城市理念,把城市建設、規劃與開發有機結合,通過整合城市資源,運用經營城市的途徑加快中等城市建設步伐。成立城市建設投融資公司,運用抵押貸款、授信貸款等形式,多元化籌措建設資金。深化城市公用事業改革,對城市公用設施使用權、經營權、冠名權、廣告權等,採取出讓、租賃、拍賣等形式,有償經營,合理開發。繼續高度壟斷土地一級市場,挖掘城市土地增值潛力,在今年全國土地審批凍結的形勢下力爭土地收益1500萬元。
着力辦成六件實事。1、重點治理內外城河。修復改造刁河堰口水壩,疏通拓寬土山渠,清淤疏浚內外城河,增加刁河水入城流量,實現丹江水、刁河水「二水合流入城」、繞城環流、清水長流,10月1日前內成河通水行船;打通沿河道路,逐步推進河床硬化、河堤護砌,因地造景,沿岸綠化亮化,建設月牙池、春風閣等濱河遊園,營造「生態水城」景觀。2、規劃精品亮點。藉助高層智力、技術支持,重新審視總體規劃,對鄧東新區和教育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行政中心和商業中心修建性詳細規劃面向全國公開招標,提高規劃設計水平。3、快速建成湍河一級橡膠壩,5月底竣工蓄水。4、配套完善城區道路。配套建設北京大道中段和團結路東段,改造鐵西路,打通建設西城建材市場通道,全面完成主幹道彩板鋪設以及北街小巷硬化任務。5、繼續推進人文景點建設。完成花洲書院修復工程,加快福勝寺景區建設。6、大力實施光亮工程。對新華路、內城河沿岸進行燈光設計,裝設高品位景觀燈,營造主街和濱河夜景。
強力實施拆遷。根據城建重點工程建設需要,主要拆除內外城河占壓河道水面、占壓沿河道路和新華路部分地段有礙觀瞻的建築物,涉拆房屋權屬單位及居民較多,時間緊、任務重、工作量大,相關單位和居民應服從大局,積極參與,密切配合。在推進工作過程中,市政府將嚴格按照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依法拆遷,按章行事,對涉及單位和群眾的事,妥善處置,堅決排除一切干擾,確保如期打贏這場攻堅戰。
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以重點鎮、星級鎮建設為重點,抓點帶面,整體推進。穰東、孟樓、構林、趙集、汲灘、張村、桑莊等建制鎮按照縣城的規模和要求,高標準修編鎮域總體規劃和鎮區專業規劃;完成其他鄉鎮新一輪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繼續實施「五個一」工程,加大投入,完善功能,突出特色,增加亮點,提高聚集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深入開展晉星升級活動,星級鄉鎮在原有基礎上晉升一個星級,支持孟樓鎮躋身為省級重點鎮。加大督查力度,全年組織開展兩次專項督查觀摩活動,推動小城鎮建設上台階。
(五)堅持支持服務引導,實現民營經濟新突破
把民營經濟作為市域經濟的主體進行重點培育,採取有效措施,激活能人,發育膨脹市場主體。一是放開放手發展。堅決取消一切對民營經濟的限制性、歧視性政策規定,凡是國家非禁止的領域,一律讓民營經濟進入;凡是國有企業享受的待遇,一律讓民營經濟享受;所有對外資企業的優惠,一律對民營經濟優惠。二是迅速壯大群體。引進、培育一批新項目,催生一批新企業;加快發展現有民營企業,做大做強一批骨幹企業。三是積極扶持引導。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發揮好非公有制經濟綜合服務大廳的作用,不斷完善措施,規範辦事程序,實行陽關作業,杜絕暗箱操作;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幫助民營企業協調貸款;完善落實財稅和土地等各項支持政策,不向民營企業收過頭稅,放水養魚,藏富於企,藏富於民,增強積累能力,滿足民營企業用地需求,支持民營企業快速擴張;鼓勵民營企業參股、控股、收購、租賃國有、集體企業,參與國有、集體企業改革。四是搭建園區平台。進一步加強完善七里店、燕店等初具規模的民營經濟園區建設,保持其良好的發展勢頭;鼓勵支持有條件的鄉鎮興辦自己的民營經濟園區,為集聚發展民營企業提供有效載體。
大力發展商貿流通產業。圍繞建設豫西南區域性商貿流通中心的目標,立足於中等城市的功能需求,大力發展新興業態和現代物流網絡,規劃建立物流配送中心,鞏固完善和建設一批具有輻射帶動能力的專業市場。重點抓好辣椒市場、糧油農資大市場、穰東服裝市場等現有市場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增強功能,提高商戶入駐率。通過招商引資新建一批包括農機市場、家居市場、汽車銷售市場等在內的新型專業市場,構築大市場、大流通格局。運用現代服務技術和管理手段,改革提升商業、飲食、運輸等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金融、保險、會計、諮詢、法律服務、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滿足中等城市發展的需要。
(六)認真解決事關全局的關鍵問題,提升破解主要矛盾和問題的能力
加快市域經濟發展步伐,必須解決好事關鄧州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制約因素,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有利環境。
切實較強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條件差,是制約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我們將緊緊抓住擴權的政策機遇,大力推進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今年計劃投資3.66億元,抓好以舊鄧路為重點的6條公路改建工程和以柳林大橋為重點的5座大中橋梁建設工程,加快建設146個村通油路工程。積極支持服務,為南鄧高速公路建設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高標準搞好1.08萬畝農綜開發任務,完成引丹續建工程規劃任務,爭取第七次奪得「紅旗渠精神杯」。繼續抓好農村低壓電網改造,加快城網改造。抓好電視網絡建設,擴大有線電視覆蓋面。加強通信設施建設,為經濟發展提供便捷暢通的信息渠道。
堅持人才興鄧。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用第一資源支撐發展第一要務。緊緊抓住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個環節,以培育優勢農戶、能人強人、企業家為突破口,帶動黨政機關幹部、企業經營者、各類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真正做到用事業造就人才,用環境凝聚人才,用機制激活人才,讓想幹事者有機會,能幹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收穫,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嶄新局面,為加快鄧州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高度重視穩定、安全生產和社會保障工作。認真落實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制,排查和消除不安定因素,努力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堅持「嚴打」不放鬆,始終保持對各種犯罪活動的高壓態勢。高度重視信訪工作,認真負責解決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堅決做到有訪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切實消除化解各類矛盾;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加大消防市政設施建設力度,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嚴肅安全事故和重大事故隱患責任追究,確保全市大局穩定。進一步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努力擴大就業渠道,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以靈活多樣的形式安排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保證1400名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社會保障金征繳和籌措力度,使16.6萬人次納入社會保險範圍,1.3萬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不斷擴大救助範圍,確保群眾有衣穿、有房住、有病能得到及時救治,不讓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
認真做好財政工作。財政是經濟實力的集中反映。財政實力不強,債務負擔沉重已成為困擾我市加速發展的沉重包袱,今年將繼續做好生財、聚財、理財三篇文章,廣開財源,綜合預算內外資金,增強財政實力;嚴格按照「一保工資、二保穩定、三保辦公」的要求,維護預算剛性,妥善安排財力,嚴控支出,堵塞漏洞;進一步調整完善鄉村財政管理體制,積極探索研究化解鄉村債務的途徑和辦法,力爭使全市財政形勢有所好轉。
全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環境就是品牌,環境就是生產力。為解決我市環境不優這一頑症,市政府將在政府機關和組織部門紮實開展「機關效能提高年」活動,積極推行辦事代理制、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和限時辦理制,每季度對市直機關進行一次公開民主評議,對後三名通報批評,連續兩次被評為後三名者予以黃牌警告,連續三次被評為後三名者對單位主要領導誡勉談話。繼續推進「萬人平行風」活動,對於那些有禁不止、頂風違紀的「四亂」製造者,重拳出擊,每年至少抓5個以上典型,公開處理曝光。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更有能力徹底整治一切「四亂」現象!全市上下攜起手來,從每個人做起,從每件事做起,用實際行動,全力打造鄧州重商、親商、護商、富商的金字招牌!
(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升社會事業發展水平
認真落實三項基本國策。進一步落實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加強基層基礎建設,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加強對重點污染源的監測,切實改善城鄉生態環境。繼續搞好土地市場清理整頓,紮實開展清理空心村工作,切實解決發展建設與保護耕地間的矛盾,使土地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加大科技、衛生、教育等社會事業改革力度。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放活科技人員,提高科技對經濟的貢獻份額。加快教育體制改革步伐,調整中小學布局,提高義務教育和素質教育水平;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辦學,提高教育後勤服務的社會參與程度;以教育園區為載體,整合教育資源,啟動建設一高中分校和職業技術學校;支持南陽幼師申辦大專院校,提高辦學層次,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和健康保障機制,加大投入,強力推進公共衛生管理機制改革和醫療單位管理機制改革,積極推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提高群眾的醫療保障能力和健康水平。
進一步繁榮文化、體育、郵政、通信、廣播電視事業,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繼續做好人事、統計、工商、物價、房管、民政、審計、氣象、地方志、技術監督、民族宗教、僑務外事、民兵預備役等工作,確保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八)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提升社會文明和依法行政水平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唱響「負重拼搏,敢於創新,堅忍不拔,實幹興業」新時期鄧州精神,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民族精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堅持依法行政。積極實施《行政許可法》,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質,增強公務人員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各項法規、決定和決議,支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職權。加強與人民政協的協商,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重視公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廣泛開闢和疏通政府聯繫群眾的渠道。健全村民自治組織和民主管理制度,保證人民群眾依法行使民主權利。
三、加強和改進政府工作
適應新形勢,搶抓新機遇,實現新發展,必須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轉變政府職能和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以創新的舉措塑造政府無視、為民、清廉的新形象。
轉變職能,科學決策。按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合理界定政府與市場、企業和社會的關係,切實把政府職能轉變到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把政府該管的事管好,把不該管的事交給企業、社會組織和中介機構,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完善重大問題和與老百姓利益休戚相關事項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建立健全重大事項、重要決策專家諮詢、群眾意見匯集制和決策責任制,使政府的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確保政府工作經得起實踐、歷史和群眾的檢驗。
牢記宗旨,執政為民。樹立「服務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把人民政府為人民的承諾真正轉化成政府工作人員的實際行動,不斷強化民本思想和宗旨意識,工作上標準求高、作風上重心下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體察民情,傾聽民聲,採納民意,解決民盼,舒解民怨,靠為民多辦事、辦實事、辦好事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在加快發展上下功夫,在富民強市中創實績,撲下身子甘作打基礎、備後勁、見實效的工作,真正把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
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發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從部門機關做起,從領導幹部抓起,切實解決作風建設中的突出問題,以作風轉變促工作落實。堅持實事求是,反對形式主義、表面文章,嚴謹虛報浮誇、弄虛作假,樹立說實話、出實招、干實事的良好政風。堅持雷厲風行,反對辦事拖拉,梗阻棚架,說一句算一句,句句算數;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實。堅持團結協作,反對推諉扯皮,相互掣肘,講大局,講紀律,確保政令暢通。堅持創新工作方法,集中力量辦大事,突出重點帶全局,培植典型作示範,探索機制提效率,做到思維常新、觀念更新、方法求新,努力在困難中找對策,在逆境中尋出路,在創新中求發展。
艱苦奮鬥,廉潔奉公。牢記「兩個務必」,在政府系統大力開展勤儉創業和廉潔從政教育,使各級領導正確處理權力、地位和利益的關係,堅決發對講排場、比闊氣和鋪張浪費、揮霍奢侈歪風。全面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領導幹部述職和述廉制度,強化廉政監察,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預防和懲治腐敗的工作體系,從源頭上抓起,標本兼治,切實以廉潔勤政、艱苦創業的政府形象取信於民。
各位代表,宏圖凝眾志,責任重如山。鄧州作為省定重點擴權縣(市),發展機遇千載難逢,奮力崛起任重道遠,上級黨委、政府寄予厚望,廣大幹部群眾熱切盼望,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人民,搶抓機遇,負重拼搏,為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名市、現代化中等城市而努力奮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