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13年靈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12年靈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3年靈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靈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靈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寶貴意見。

  一、2012年工作回顧

  2012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一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團結全市人民,緊緊圍繞建設富裕文明、生態宜居新靈寶目標,解放思想,持續求進,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完成了市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一)堅持擴總量、保增長,綜合實力持續提升。2012年,我們牢牢把握髮展第一要務,積極應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全力以赴抓項目建設,擴大總量;千方百計抓調整轉型,提質增效;堅持不懈深化改革,增強活力,實現了全市經濟增速穩中有進,發展質量持續提升。初步測算,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49.9億元,增長1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9億元,增長5.2%;實現地方財政總收入17.2億元,增長11.3%,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億元,增長20.6%;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5.5億元,增長10.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97.7億元,增長16.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42元,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9152元,增長13.5%。

  (二)突出抓項目、促轉型,工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型工業化主導地位進一步凸顯。堅持「區內深部探礦、區外資源開發」並重,積極實施區內整裝勘查和重點深部探礦工程,新增金金屬資源量9.4噸,鼓勵支持骨幹企業加大區外資源開發力度,境外探採礦權面積不斷擴大,資源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全年黃金產量167萬兩,繼續保持全國縣級第二位,被評為中國黃金十強縣市。大力開展多金屬綜合回收利用,金源礦業公司硫鐵化工二期擴建、12萬噸粉狀磷酸一銨、金林礦業公司15萬噸多金屬回收等項目竣工投產,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積極推進精深加工業,朝暉銅業萬噸壓延銅箔、鴻宇電子環保型覆銅板項目進展順利,高檔銅箔產量質量不斷提升,銅精深加工能力明顯增強;海升果業技術改造項目竣工投產,10萬噸果沙項目紮實推進,果蔬加工能力進一步提升。實施金堯電站裝備製造、華康黃姜皂素加工等非資源型項目14個,7個建成投產,工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全市新建、續建投資3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73個,完成投資72.44億元,40個項目建成投產投用;52個前期項目,開工建設37個,15個已建成,項目建設保持了投產一批、在建一批、謀劃一批的良性循環。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全年獲得上級批覆投資項目78個、扶持資金7.2億元。產業集聚區持續發展。將產業集聚區建設作為「一號工程」,強化獎懲激勵機制,強力推進產業集聚區發展。全年城東、豫靈兩大產業集聚區新入駐工業項目8個,累計入駐項目68個,完成投資60.3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71億元、稅收7744萬元。大招商活動深入開展。先後組團參加了第七屆中博會、三門峽(上海)項目推介會等大型招商活動12次,與中航國際、中建七局等大型企業簽約對外合作項目18個,總金額150億元。引進省外資金56億元,外商直接投資1.08億美元。

  (三)着力提質量、增效益,農村經濟持續增強。特色農業鞏固提升。全年補植補栽蘋果3.1萬畝,樹形改造10萬畝,建成國家級標準果園4個,「靈寶蘋果」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正式啟用,品牌價值43.27億元,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縣級第一位;核桃、大棗、蔬菜總面積分別達到25.5萬畝、13.5萬畝、11.8萬畝;30萬袋以上香菇生產示範基地達到30個,食用菌總規模6162萬袋;合同種植煙葉6.5萬畝,實現稅收5044萬元,比2011年翻了一番,被評為全省煙葉工作先進縣市;省級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達到17個,特色農業產業體系更加健全,效益更加明顯。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全市農業龍頭企業達到65家。新增省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產品4個。建成農業物聯網示範基地2處。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總面積達到13.5萬畝,土地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農村基礎設施持續改善。白虎潭水庫煙草水源項目申報工作取得重大進展,中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農村安全飲水等11項重點水利工程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實施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349個,完成投資6311萬元。新建沼氣池2610座,總數達到3.8萬座。林業生態建設卓有成效。完成省級林業生態工程7.4萬畝、城郊大環境綠化拓展工程2600畝,創建林業生態村80個。勞務經濟發展壯大。全年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1.9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4.98億元。

  (四)全力提品位、強功能,城鄉面貌持續改善。城市建設深入推進。全年實施城市重點工程57項,完成投資11.9億元,漢山東路、物華北路等10項基礎設施工程全部完工,33項社會單體工程基本建成;長安路東延工程開工建設,斷密澗河河道治理輪廓初現。改造提升第一污水處理廠,建成第二污水處理廠,中心城區環境更加優美。城市管理日益規範。制定出台 《靈寶市城市管理細則》,深入開展環境衛生、交通等集中整治,新華路星期天市場實施搬遷,順利通過省級衛生城市復檢。城市西區建設取得新進展。修編完善了5.6平方公里起步區、1平方公里核心區、1.4平方公里農副產品加工園區詳細規劃,完成了蘆筍廠道路、緯二路建設,實施主幹道美化亮化工程,城市西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新建、續建新型農村社區35個,建成農民新居2015套,累計建成5564套,形成了一批大型社區和特色社區。

  (五)積極挖潛力、激活力, 「四大一高」戰略持續發展。 「大交通」建設成效顯著。累計投資7952.5萬元,建設農村公路80.65公里;連霍高速函谷關連接線一級公路改建工程全線竣工;三淅高速建成通車,連霍高速改擴建、三靈快速通道等重點交通樞紐工程順利推進。 「大通關」建設步伐加快。搶抓三門峽設立海關機遇,鞏固擴大濃縮果汁、軸承配件、銅箔等8大類優勢產品出口,全年實現出口創匯6317萬美元。 「大商貿」建設有序推進。中心商業區、商貿建材城運營良好,中航御博城、五龍果蔬市場、焦村物流倉儲等一批商貿物流項目取得新進展,大商貿格局初步形成。「大旅遊」建設亮點紛呈。函谷關景區擴建提升工程累計完成投資3.4億元,基礎服務設施日益完善,5A級景區創建啟動實施;漢山成功創建4A級景區,娘娘山、燕子山、亞武山等景區深度開發有序推進,函谷關古鎮、華夏錦繡生態文化園開發順利啟動,靈寶特色旅遊更加凸顯。高新技術產業正在形成。全年實施科技計劃項目25項,兩個項目列入科技部國際合作專項、省重大科技專項計劃。目前,全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3家、河南省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範企業3家。

  (六)致力惠民生、促和諧,社會事業持續進步。惠民安民成果擴大。省、三門峽市及我市確定的為群眾辦實事項目全面完成。全年財政用於科教文衛、社保就業、住房保障、政策性涉農補貼等資金17.4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的68.4%;新增城鎮就業人員7510人、下崗失業再就業3815人;建成經濟適用房324套、公共租賃房975套、棚戶區改造200套,低收入群眾住房困難進一步緩解。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新建、改建幼兒園29所、寄宿制學校35所,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被評為全省教育工作先進市;全年送戲下鄉360場,新建、改建農村文化大院32個、農家書屋100個,實現了市鄉村三級文化信息服務全覆蓋;市一院內科病房樓、120急救指揮中心、精神病醫院等重點醫療服務項目進展順利,城鄉醫療衛生條件持續改善;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被命名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不斷強化國土資源管理,加大耕地保護力度,確保了耕地占補平衡,榮獲首屆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市稱號;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突出抓好重點流域、重金屬及城南工業區環境綜合整治,大力實施污染減排工程,轄區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全面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強力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和重點行業、重點部位整治,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

  (七)注重轉觀念、提效能,依法行政持續加強。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全年共辦理人大代表議案1件、建議意見115件,政協委員提案103件,做到了事事有結果、件件有回音。深入開展 「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拓創新」大討論活動和 「轉變作風、求實求效」主題教育活動,紮實推進 「兩轉兩提」,幹部隊伍思想觀念持續更新,工作作風更加務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和政務公開,高度重視行政監察和效能建設,服務型政府建設卓有成效。認真落實 「六五」普法規劃,深化 「法治靈寶」創建活動,持續強化社會管理創新,着力構建 「大調解、大防控、大服務、大協作、大管理」五大體系,積極完善應對突發事件預案和應急機制,嚴厲打擊各類犯罪活動,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高,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雙擁、廣播電視、體育、審計、物價、民族宗教、婦女兒童、黃河河務及移民、農機、氣象、檔案、史志、防震減災、殘疾人事業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2012年是我市發展史上不同尋常的一年。一年來,我們立足市情,着眼長遠,着力破解發展難題;持續攻堅,着力加快發展方式轉變;關注民生,着力構建和諧社會;求實求效,着力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科學決策、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有效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理解信任、建言獻策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鬥的結果,也是社會各界關心支持、無私奉獻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監督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辛勤勞動的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向關注家鄉發展的靈寶同鄉,向駐守靈寶的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向廣大客商以及所有關心、支持靈寶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還面臨着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一是縣域經濟總量還不大,工業方面大項目、好項目比較少,結構單一;二是資金、土地、環保等瓶頸約束逐步加劇,特別是環境治理保護任務艱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任重道遠;三是農村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農業生產效益有待提高,城鄉統籌發展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四是改善民生和社會管理創新任務依然繁重,一些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亟待解決;五是個別幹部思想還不夠解放,工作作風仍需進一步加強。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3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預期目標

  2013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是我市立足打造 「三門峽區域經濟發展重要支撐、黃河金三角地區明星城市、中原經濟區開放前沿、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示範市」四大戰略定位,謀求新發展、實現新突破的關鍵一年。

  根據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2013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四大戰略定位」,堅持穩中求進,突出主題主線,落實項目抓手,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進一步強化工業主導地位,大力實施「四大一高」和科技興市、人才強市戰略,深化改革開放,強化創新驅動,在加快信息化進程中推動「三化」協調科學發展,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全力穩增長、轉方式、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諧,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 「五位一體」同步推進,堅實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步伐。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萬元GDP能耗下降3.6%。

  綜合分析面臨的發展形勢,困難與挑戰要求我們必須積極應對。宏觀經濟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不確定性、不可預測的因素仍然很多;區域競爭日趨激烈,周邊縣市後發崛起、形勢逼人;我市自身發展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政策與機遇激勵我們加速發展。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為我們加快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中央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中原經濟區規劃和豫晉陝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全面實施,省委、省政府繼續推進 「穩增長、促轉型、保態勢行動計劃」,三門峽市委、市政府全力推進 「四大一高」戰略,為我們加快發展創造了新的歷史機遇。基礎與優勢堅定我們發展的信心。我市在黃河金三角地區有一個好的區位優勢,好的資源基礎,好的發展態勢。在歷屆班子的不懈努力下,持續推動項目建設、城市建設、產業集聚區建設,打基礎、增後勁、促轉型取得階段性成果,積蓄的發展勢能正在持續穩定釋放。民心與期望增強我們發展的動力。在工作中,我們培養鍛煉了想幹事、會幹事、干成事的幹部隊伍,靈寶人民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全市上下思改革、求轉型、謀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願望十分迫切,加快發展的正能量不斷凝聚。綜合來看,我市仍處在加快發展的黃金期、政策疊加的機遇期和奮力跨越的攻堅期。只要我們保持清醒憂患,堅定信心,積極應對,求實求進,就一定能夠奪取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勝利!

  三、2013年的主要工作

  (一)實施項目帶動,大力招商引資,增強發展支撐

  把加大招商引資、推動項目建設作為一舉應多變,加快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着力建設大項目、深化大招商、構建大平台、支撐大發展。

  深入開展大招商。搶抓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獲批、國家支持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等政策機遇,加大向上爭取資金和外引內聯力度;研究國內外產業轉移趨勢,緊盯產業轉移重點區域,着力開展以商招商、項目招商、產業鏈招商;深入實施「回歸工程」,鼓勵引導靈寶籍民營企業家回鄉投資發展。加強與中航國際、中建七局等大企業、大集團的深度合作,切實提高項目履約率、開工率和資金到位率,力求在招大引強上實現新的突破。嚴格考核獎懲,形成全民行動、推動發展的 「大招商」格局。全年引進省外資金55億元,利用外資1.2億美元,完成招商引資項目簽約150億元。

  更加注重項目建設。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第一抓手,緊緊圍繞經濟轉型發展和「四大一高」戰略,新上一批節能環保、科技含量高、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引領支撐作用的重大項目。全年新上、續建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80個,其中億元以上43個,項目總投資188.71億元,當年完成投資74.52億元;全年新增儲備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100個,其 中 億元以上30個、3億元以上10個。

  持續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按照「四集一轉」要求,加快完善提升產業集聚區內部規劃、主導產業規劃,突出抓好招商引資、項目入駐、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構建投資服務、聯審聯批代理、投訴權益保護、項目論證諮詢評估等四個中心服務平台,提高產業集聚區綜合承載服務能力,打造特色鮮明的產業基地。城東、豫靈產業集聚區全年新入駐項目10個以上,其中固定資產投資超過5億元的重點工業項目2個以上。加快五龍工業園區 「退二進三」步伐,優化城市布局,提高產業集中度。年末產業集聚區主營業務收入要超過200億元。

  (二)突出工業主導,推進轉型升級,壯大產業集群

  瞄準一高兩化方向和培育三個千億元產業集群目標,堅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接續產業培育壯大並舉,加快建設新型工業強市。

  大力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壯大提升多金屬冶煉加工產業。堅持區內區外並重,着力實施區內整裝勘查、老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重點工程探礦 「三大找礦計劃」,全年完成探礦進尺15萬米,新增金金屬資源量9噸;進一步加大區外資源考察、規劃和開發利用力度,新培育1—2個 「噸金礦山」;繼續抓好老撾鉀鹽普查勘探項目,鞏固新疆等區外資源勘查成果,為後續開發奠定基礎。抓好金源礦業公司黃金冶煉廢渣綜合回收利用、志成金鉛熱渣還原爐、溧鴻礦業金精礦冶煉等項目,進一步提升多金屬綜合回收利用水平,實現資源價值效益最大化。積極開發生產高檔金銀珠寶首飾,建設靈寶黃金珠寶園,拉長黃金產業鏈。加快發展果食品加工產業。圍繞打造靈寶果蔬加工知名品牌,鞏固濃縮果汁主導產品產量,開發高附加值終端產品,確保沙大寶果蔬大棗深加工項目儘快達產達標,10萬噸果沙項目建成投產,啟動實施葡萄酒莊項目,推動我市由果品生產大市向果食品加工強市轉變。

  大力推動高新產業規模化。抓好鴻宇電子環保型覆銅板項目,確保上半年一期建成投產,加快朝輝銅業萬噸壓延銅箔項目,構建 「銅箔—覆銅板—鋰電池」新型銅產業鏈;扶持豫西藥業改製做強,着力實施孟成生物藥業色氨酸、杜仲深加工、太陽能光伏發電等項目,積極謀劃多層高密度電路板、磷銅球等項目,擴大高新技術產業規模。

  大力推動接續產業集群化。以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產業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戰略性接續產業,重點抓好騰輝實業石材加工、萬達礦業花崗岩板材、微晶玻璃等新型建材項目以及金堯電站裝備製造、旺鑫機電設備加工等一批接續產業項目;積極發展硫化工、鉀化工產業,着力打造高成長性接續產業集群,形成新的產業梯隊。

  大力推動骨幹企業集團化。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深入實施大企業、大集團戰略,規範企業運作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全力推動企業上市,黃金股份公司力爭9月份實現國內A股成功上市,加快金源礦業公司上市工作,扶持景源公司等涉農企業加快上市融資步伐。推進新凌、鑫華、志成等鉛冶煉企業戰略重組,實現規模化清潔生產。整合以黃金為主的多金屬綜合回收冶煉骨幹企業,建設複雜難處理金精礦綜合回收項目,打造優勢產業集群。

  (三)強化城鎮引領,拓展城市空間,統籌城鄉發展

  按照打造 「黃河金三角地區明星城市」定位,以中心城區建設為帶動,以重點中心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為支撐,持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動人口、產業向中心城區和小城鎮集聚,構建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化格局。

  做大扮靚中心城區。完善城市北區,

  繼續實施填平補齊工程,完成斷密澗河治理任務,推進弘農澗河北田至牛莊段治理,以及環城北路、河濱西路北田段等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完善學校、幼兒園、醫院、購物、娛樂等配套設施,建設城市規劃展覽館,提升北區品位,提高入住率。發展城市東區,進一步做好斷密澗河以東、灞底河以西、隴海鐵路以北、尹莊鎮大中原村以南的城市東區規劃編制工作,加快推進長安路東延工程,年底前建成投用;加強與中航國際對接合作,加快啟動工程建設。推進舊城改造,全面完成弘農澗河新靈橋至鐵路橋段治理工程;推進新靈橋東房產所開發改造,建設丹尼斯百貨商場;實施車站路改造、長安路雨水改造和公園遊園綠地升級改造工程,加大城市綠化美化亮化力度,提高城市景觀水平,創造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優美環境,進一步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西區,按照副中心城區定位,加強與中建七局合作,啟動建設主幹道、自來水廠、社會停車場等重點基礎設施工程,拉開城市西區發展框架。

  全面加強城市管理。強化城市綜合執法,突出城市規劃 「剛性」,規範城市建設行為。加強城市常態化、規範化、精細化管理,着力解決道路交通、亂停亂放、馬路市場、市容市貌等突出問題,鞏固省級衛生城市復檢成果,打造生態宜居城市,展示大氣、秀氣、靈氣的靈寶城市形象。

  穩妥推進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本着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打造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區域特色明星鄉鎮。依託城東產業集聚區和商貿建材城、汽車商貿城的帶動效應,推動川口、焦村兩翼與中心城區有機對接;依託函谷關景區和古鎮開發,促進函谷關鎮區與城市北區融合發展;依託310國道隆起帶和省際邊緣區位優勢,支持國道沿線鄉鎮、區域性中心鄉鎮不斷發展壯大。按照「規劃先行、示範帶動、政府引導、農民主建」的原則,全年建成農民新居2000套,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四)夯實農業基礎,促進提質增效,實現興農富民

  堅持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大力推動農業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經營、專業化運作,加快農業發展方式和經營方式轉變,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擴大規模化生產。堅持 「穩定面積、主攻質量、叫響品牌、拓寬市場、提升效益」發展思路,積極實施精品示範園、老果園改造、大品牌培育三大工程,建設寺河萬畝精品蘋果生產基地,改造老果園5萬畝、補植補造4萬畝。新發展大棗1萬畝、核桃5萬畝;新建、改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8個;新增30萬袋以上香菇基地5個,食用菌總規模達到7000萬袋;栽植煙葉7萬畝,蔬菜總面積達到12萬畝,水產品養殖總規模達到1.6萬畝。

  推進標準化經營。進一步建立完善蘋果、大棗、核桃、食用菌、蔬菜、畜產品、水產品等特色種植養殖業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鼓勵有條件的鄉鎮積極創建農業標準化示範鄉鎮、標準化示範區。落實農機補貼政策,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市場競爭力。

  強化專業化運作。以打造果品、食用菌等農業產業化集群為方向,着力培育集生產管理、物流儲藏、宣傳銷售、品牌運作於一體的特色農業大集團、大企業,全市農業龍頭企業保持在65家以上。鼓勵發展 「公司+基地+農戶」、 「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不斷提升農業專業化生產、社會化組織、集約化發展水平,全年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50家。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000萬元,完成白虎潭水庫年度建設任務,做好向城區供水前期工作;投資1830萬元,完成豫靈堡里、陽平北社、蘇南3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以及國家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任務,新增有效灌溉面積4000畝、旱澇保收田4000畝、節水灌溉6800畝;投資1075萬元,改造中低產田1萬畝;投資1405萬元,新建飲水安全工程21處,解決2.9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繼續推進沼氣建設,新建沼氣池1100座;落實農電三年素質提升計劃,完成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加大一事一議籌資酬勞工作力度,發展農村公益事業。

  (五)深化 「四大一高」戰略,發展信息產業,提升競爭優勢

  實施 「四大一高」戰略,是我市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加快發展的正確道路,必須堅定不移,深入推進。

  持續發展 「大交通」。實施S250靈寶至朱陽段改造升級工程,完成G209八道河至靈盧界道路改建任務;力爭川 (口)西 (閆)高速公路項目立項批覆,納入省高速公路規劃網;做好連霍高速改擴建、運寶高速協調服務,以及蒙西至華中鐵路前期準備工作;建設改造農村公路50公里,着力構建 「國道、省道、縣鄉道路有機連接、一體化發展」的大交通網絡。

  持續培強 「大旅遊」。以創建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繼續推進函谷關景區擴建提升工程,加快函谷關古鎮開發一期工程,整合函關古道、許家古寨、漢王台等周邊旅遊資源,培育形成 「走函關古道、觀九曲黃河」的旅遊新亮點;啟動老子學院運作,謀劃建設函谷關文化產業園,打造豫晉陝黃河金三角地區龍頭旅遊區;加快漢山、亞武山、燕子山、娘娘山景區建設,積極推進華夏錦繡生態文化園項目開發;開闢集 「礦石開採、冶煉提純、金銀飾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 「靈寶黃金之旅」特色旅遊線路;推進大王古棗園、寺河山高山果園等農業休閒旅遊開發;做好荊山黃帝鑄鼎原生態文化旅遊區建設籌備工作。圍繞建設「國內著名、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城市目標,實施 「旅遊經濟倍增計劃」,加大旅遊市場營銷運作力度,着力培育文化游、黃金游、山水游和果鄉游四大旅遊品牌,推動文化旅遊強市建設。

  持續繁榮 「大商貿」。圍繞打造黃河金三角地區物流集散地目標,依託中心商業區、汽車商貿城、購豐批零商城等現有商業平台,吸引更多大型商貿企業入駐加盟,重點推進多功能貿易中心、建業集團澗河西岸城市綜合體等項目,全年新建續建商貿物流項目18個,總投資71億元。科學做好特色商業區規劃,上半年獲得批覆,儘快開工建設。積極開展農村配送服務,逐步建立布局科學、功能完善、高效暢通、競爭有序的城鄉商貿服務網絡。

  持續完善 「大通關」。借力三門峽「大通關」機制,主動加強與國內外資源、產業關聯地區以及周邊毗鄰縣市的開放合作。圍繞果汁、食用菌、高檔銅箔、供港蔬菜等重點產業產品,建立出口檢驗檢疫綠色通道,進一步擴大出口規模。優質果蔬出口基地建設項目、世豐果業果品儲運加工出口項目要全面建成。全年完成出口創匯6900萬美元。

  扶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堅持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認真落實我市關於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施意見,設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獎勵基金,鼓勵金源礦業、黃金股份、景源公司、海升果業等骨幹企業加強前沿技術研究,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謀劃建設500—1000畝高新技術產業園,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發展。

  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啟動編制信息化建設規劃,加快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台建設,拓展信息公共服務領域。大力推進信息化與 「三化」融合、同步發展,積極謀劃實施信息化項目,重點推廣農業物聯網技術,引導發展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加快建設數字礦山、數字農業、數字城市,大力推進商貿、物流、旅遊信息化,讓信息化為轉型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爭取進入全國 「智慧城市」試點序列。

  (六)擴大改革開放,注重創新驅動,保障發展需求

  堅持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的思維,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增強財政實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

  全面深化各項改革。堅持平等、自願、有償原則,推進農村土地集中連片開發、規模經營,全年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5萬畝;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發揮城投公司、水投公司、聚鑫公司等融資平台作用,組建文化旅遊投資公司、農業發展投資公司,擴大融資能力和規模。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強政企銀企合作,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切實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抓好農村信用聯社達標升級工作,為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創造條件;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持續深化行政體制及事業單位改革,着力構建更加優良的政策環境、更加高效的服務環境、更加和諧的人文環境。

  大力實施科技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依託靈寶在外的博士聯誼會、經濟文化促進會等平台,加強與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的技術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技術支撐和智力支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面向國內外延攬一批高水平領軍人物和高新技術人才,壯大人才群體;完善「金鑰匙獎」管理辦法、技術和人才引進使用機制,全面落實各項優惠政策,確保優秀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貢獻大。

  切實增強財政保障能力。抓住國家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機遇,爭取更多的技術改造、結構調整、環境治理等項目資金,支持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不斷加大對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和產業集聚區的支持力度,着力培植一批骨幹財源。強化財稅征管,完善稅源動態監控體系,加強重點稅種、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稅收管理,實現應收盡收。堅持民生財政,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確保改善民生、重點項目、實事工程等方面投入。實施精細化管理,嚴格預算剛性約束,大力壓縮經費開支,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七)立足永續發展,加大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

  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靈寶未來發展。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切實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科學管控建設用地,統籌做好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的良性循環。重點深化黃金資源整合,促進資源向優勢骨幹企業集聚,減少礦產資源破壞和浪費。實施環保工程。加快產業集聚區、重點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推進固體廢棄物安全處置工程建設,繼續實施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不斷改善轄區環境面貌。抓好節能減排。細化工程減排,強化結構減排,深化管理減排,嚴格環境准入和污染排放標準,進一步減少污染排放。繼續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加快推進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牢固樹立大環境理念,統籌推進城區、國省道沿線、重點鄉鎮、重點村等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制定完善城南工業區綜合治理規劃,加快實施城南工業區綜合治理工程,改善城鄉環境面貌。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實施省級林業生態提升工程,新造林6.45萬畝;全年創建生態示範鄉鎮1個、生態示範村4個,完成通道綠化60公里,不斷提高林業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鞏固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八)堅持以人為本,着力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

  始終把辦實事、解民憂、助民富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大投入,完善機制,統籌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繼續實施實事工程。2013年要着力為群眾辦好十大民生工程:

  1、解決2.9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2、建設改造農村公路50公里,完成川口至燕子山道路改造升級及省道250靈寶至朱陽段改建工程。

  3、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工程。

  4、完成市技工學校西校區擴建工程,創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示範基地和國家重點技工學校。

  5、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

  6、完成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建設,啟動建設市中醫院。

  7、完成21所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建設市第四小學。

  8、完成長安路雨水改造、城南工業區新澗大道和長安路東延工程。

  9、實施城南工業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完成周邊塬坡鑲邊、區內綠化、2200畝經濟林栽植和廢水、廢氣、廢渣治理工程。

  10、完成斷密澗河治理工程。

  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大力推進就業再就業工程,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發放小額擔保貸款,幫助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全年新增城鎮就業7200人、下崗失業再就業3600人。堅持擴大覆蓋面與提高保障水平並舉,繼續提高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助標準和實際報銷水平,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繼續提高城鄉低保、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和優撫對象補助水平。加快社會養老服務中心、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建設,大力發展社會福利和養老服務事業。全力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4590萬元,建設公共租賃房610套,進一步緩解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

  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不動搖,繼續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鞏固義務教育成果,提高高中教育水平,壯大職業教育規模,加快學前教育發展,打造教育強市,力爭成功創建國家級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市。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加強市鄉村三級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完善重大疾病防控體系,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全面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綜合治理性別比,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鞏固創「國優」成果。統籌做好統計、審計、民族宗教、廣播電視、體育、氣象、防震減災、雙擁、婦女兒童等工作,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化礦山、道路、消防等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專項整治,保持安全生產形勢穩定。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持續開展食品安全綜合治理,嚴厲查處食品生產銷售違法行為,營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費環境。大力開展 「普法」教育,深入推進依法治市,營造優良的法治環境。加強社會管理創新,以創建省平安建設先進市為目標,全面落實領導接訪、幹部下訪、信訪評估等制度,暢通和規範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努力創造積極向上的社會環境。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面對全市人民的熱切期盼,政府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凡是人民群眾擁護的事,就要堅定不移、竭盡全力地加以推進;凡是人民群眾受益的事,就要積極主動、毫不猶豫地組織開展;凡是人民群眾急需的事,就要想方設法、快速高效地抓緊抓好,切實做到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

  時刻牢記宗旨,為民履職盡責。堅持把人民群眾利益作為謀劃工作的第一標準,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作為第一責任,深入調查研究,掌握實際情況,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問政於民,多做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多辦群眾急需、便民利民的好事,讓廣大群眾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

  不斷解放思想,創新思維方式。堅持把解放思想作為加快發展的原動力,力求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破除制約科學發展的思想障礙。堅持創新思維,準確研判形勢,注重戰略謀劃,着力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求得突破。着力建設學習型政府,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領導工作的本領、推動工作的能力。

  堅持依法辦事,規範行政行為。把依法行政貫穿於政府決策、執行、監督的全過程,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廣泛聽取社會各屆人士的意見建議,促進政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深化政務信息公開,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着力打造陽光政府。

  持續改進作風,狠抓工作落實。認真落實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堅決整治庸懶散軟奢等不良風氣。發揚 「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工作作風,認真落實 「三具兩基一抓手」工作要求,大力推行 「三化」工作法,完善重大事項和重點工作跟蹤落實機制,強化政務督查,提高政府工作執行力和落實力。嚴格執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加大違法違紀案件查處和行政問責力度,營造風清氣正的政務環境。

  各位代表,回首過去,成績令人鼓舞;展望未來,目標催人奮進。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永不畏難的堅強意志,永不自滿的進取精神,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勵精圖治,砥礪奮進,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富裕文明、生態宜居新靈寶,再創靈寶新輝煌而努力奮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