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灵宝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13年灵宝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灵宝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灵宝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本作品收錄於《灵宝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四大战略定位”、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宜居”美丽灵宝的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强力实施“四大一高”和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结构优化、民生改善、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8.6亿元,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3.5亿元,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1.3亿元,增长13.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27亿元,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28元,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1元,增长12.6%;城镇登记失业率4%;人口自然增长率4.9‰;万元GDP能耗下降3.8%。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排序中名列第9位。

  (一)坚持产业集聚区带动,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产业集聚区实力明显增强。完善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项目建设考核办法等政策机制,成立了聚宝投资公司、技术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9亿元;新入驻工业项目14个,累计达到81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4亿元、税收2亿元,新增就业2000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有力。新建续建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80个,累计完成投资62.03亿元,其中,24个项目建成投产,33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列入前期计划的39个项目全面启动,项目建设保持了投产一批、在建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积极争取国债及上级扶持项目资金,全年获得上级批复投资项目114个、扶持资金5.32亿元。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先后组团参加了第二届特博会、第八届中博会和第19届旅游节暨投洽会等16次大型招商活动,成功引进汇源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全年对外签约合作项目25个,投资总额151.8亿元;引进省外资金74.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

  (二)坚持新型工业化主导,突出“一高两化”,工业经济持续增强。坚持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并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倾力打造有色金属冶炼及精深加工、林果精深加工以及高成长性接续产业三千亿元主导产业集群。有色金属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全年完成探矿进尺15.5万米,区内、区外新增金金属储量9200公斤。围绕黄金采选冶炼、综合回收利用以及多金属精深加工,全年新建续建项目11个。鸿宇电子环保型覆铜板等项目建成投产,朝晖铜业压延铜箔项目正在安装设备,铜产业链进一步拉长。金城黄金冶炼等重大前期项目推进顺利,东方矿业多金属综合回收利用等项目建成投产,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林果精深加工产业,围绕果品、杜仲、核桃等精深加工,全年实施项目8个。金地杜仲茶及胶囊生产、世丰果品储运加工出口等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30亿元的汇源集团杜仲饮料综合开发项目顺利落地,一期工程投资5亿元的年产30万吨杜仲饮料项目即将开工。高成长性接续产业,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材料等产业为主攻方向,全年实施高成长性、非资源型接续产业项目16个。旺鑫矿山设备制造、宝一讯电脑连接线及手机配件生产、普华节能环保内燃机燃料自动供给器等项目建成投产;力源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金太阳示范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增加值303.9亿元,增长13.1%;实现利税153.8亿元、利润146.5亿元。

  (三)坚持城乡统筹,注重农业增效,农村经济态势良好。特色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年补植补栽苹果6.3万亩,寺河山万亩精品苹果示范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核桃、大枣面积分别达到30万亩、13.5万亩;食用菌示范基地达到40个,生产总规模达到7717万袋;种植烟叶7万亩,实现税收4948.5万元;高山供港蔬菜发展到1500亩,蔬菜总面积达到12万亩;规模化水产养殖公司达到15家,水产总面积达到1.6万亩。农业产业化水平巩固提高。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5万亩;新发展家庭农场88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0家,总数达到300家;农业龙头企业稳定在65家以上;成功申报三门峡市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1家,认证省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7个;成功举办“2013中国苹果年会暨三门峡灵宝苹果博览会”、“2013中国杜仲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特色农业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实施整村推进4个,完成扶贫搬迁4750人;新解决2.9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白虎潭水库、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项目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新建户用沼气池1556座,总数达到4万座;实施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42个,农村公益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完成省级林业生态建设10.93万亩、城南工业区周边绿化工程3000亩,创建绿化模范镇1个、绿化模范村5个,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市。劳务经济发展壮大。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9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1亿元。

  (四)坚持“四大一高”战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活力持续显现。“大交通”方面,全力做好连霍高速改扩建、三淅高速、三灵快速通道等重点交通枢纽工程服务工作;209国道八道河至灵卢界改建工程建成通车;省道250线灵宝至朱阳段改建工程顺利推进;西闫至川口高速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论证;完成县乡公路建设95.5公里,全市道路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大旅游”方面,函谷关景区创5A工作扎实推进,古镇开发有序铺开;汉山景区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燕子山景区建成运营并成为区域旅游新亮点,华夏锦绣生态文化园开发顺利启动,娘娘山、亚武山等景区建设加快推进。创新营销理念和运作模式,成立了豫陕两省四地老子文化旅游联盟,与西岳华山建立了旅游合作联盟,成功举办黄河金三角三省四地旅行社灵宝采风、石家庄灵宝旅游推介等营销活动,“燕子山·函谷关号”旅游专列成功开通,灵宝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大通关”方面,充分利用三门峡海关平台,巩固扩大浓缩果汁、轴承配件、铜箔、供港蔬菜等8大类优势产品出口,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18亿美元,居三门峡市首位、全省前十位。“大商贸”方面,《灵宝市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获省批复。全年新建续建商贸物流项目17个,桃林街旧商业区改造项目建成运营,金都财富广场、金都商城等项目进展顺利。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全市建成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培育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4家、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3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全年实施高新技术项目15个,完成投资9.21亿元,产业增加值达20.65亿元,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的6.77%,现代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不断提升。

  (五)坚持规划引领,强化基础配套,城市环境持续改善。城乡规划体系持续完善。《灵宝市综合发展战略规划》通过评审,断密涧河以东区域规划、五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编制,旧城区改造等5个专项规划编制启动。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实施城市重点工程14项,建成社会单体工程11项。创业路、环城北路等道路提升工程顺利推进,长安东路主车道具备通车条件。断密涧河、弘农涧河治理成效明显,建成8万余平方米游园绿地及道路广场,形成了新的城市景观带。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市。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城市管理进一步规范。深入实施《灵宝市城市管理细则》,制定出台《制止城市违法建设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加强对流动摊点、店外经营等行为的治理力度,城市建设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水平有效提升。城市西区建设有序推进。编制完成了西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10平方公里控规和5.6平方公里起步区修建性规划,获得“中国小康建设示范基地”称号。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化。豫灵、朱阳等中心城镇节点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全年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13个,建成农民新居1236套。成功申报省、部级美丽乡村创建试点3个。

  (六)坚持以民为本,重视成果共享,社会事业协调进步。实事工程全面完成。省、三门峡及我市确定的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扎实推进,21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改扩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等项目全面完成,市新医院、第四小学等项目顺利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年财政用于科教文卫、社保就业、“三农”建设等方面资金19.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6%。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23%和11.7%,发放城乡低保金5556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690人、下岗失业再就业5356人;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141套,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市实验二中、一高北校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全面完成,城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评估验收;全年送戏下乡325场、放映惠民公益电影5172场,市、乡、村三级文化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荣获三门峡市七运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市一院内科病房楼、精神病医院等重点医疗服务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新农合财政补助资金每人增加40元;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成果不断巩固;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措施,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突出抓好重点流域、重金属及城南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污染减排工程,辖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强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活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七)坚持依法行政,着力转变作风,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3件、政协委员提案190件。深入开展“转作风聚民心,扬正气促发展”和“三治三促”主题教育活动,政府职能部门和公职人员履职意识、责任意识明显提高,服务型政府建设卓有成效。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效能建设、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若干意见,全市会务、公务接待、公车使用支出分别下降9.7%、16.4%和15.1%。认真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持续深化“法治灵宝”创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双拥、广播电视、审计、物价、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黄河河务及移民、农机、气象、档案、史志、防震减灾、残疾人事业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和灵宝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理解信任、支持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各部门迎难而上、积极作为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负重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全市人民,向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灵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在我市创业发展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总量还不大,有效支撑财政的大项目、好项目比较少,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二是资金、土地、环保等瓶颈约束更加突出,特别是环境治理、资源型城市转型任重道远;三是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城乡统筹发展、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任务依然繁重,和人民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等。对此,我们一定始终保持清醒的忧患意识,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也是加快打造“四大战略定位”、实现“十二五”规划,在改革中谋求新突破、发展中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根据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2014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三门峡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突出工业主导,深入实施“四大一高”和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着力调结构、转方式、抓改革、促转型,调中求进、变中取胜、转中促好、改中激活,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科学发展,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统筹推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工作,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同步推进,为打造“四大战略定位”、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宜居”美丽灵宝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工业增加值增长13.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6%。

  综合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2014年是充满希望、孕育突破的一年。从不利因素看,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区域竞争更趋激烈,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不容乐观;我市自身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促改革、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任务艰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压力较大。从有利因素看,世界经济复苏的态势好于上年,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省、三门峡市加快转型发展的强劲势头没有改变,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环境没有改变。尤其是国家在深化改革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会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和政策机遇;省委通过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干部考评等新的机制制度,这些都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自身发展看,近年来各方面集聚的正能量逐步释放,产业集聚区建设迈入正轨,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战略性项目落地启动,主导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商贸旅游产业取得突破,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我们正在迎来一个经济发展的加速期、产业结构的优化期、项目建设的跨越期、城乡面貌的巨变期、民生改善的黄金期。特别是过去的一年,广大干群经受住了国际贵金属低价运行的冲击和磨砺,积累了应对各种困难的经验;全市上下科学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转型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创新发展的热情更加高涨,跨越发展的前景更加广阔。我们坚信,只要抢抓机遇不放松,坚定目标不动摇,鼓足干劲不懈怠,就一定能够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三、2014年的主要工作

  (一)深化项目建设,强化开放招商,着力打造产业聚集发展新高地

  锲而不舍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持之以恒狠抓项目建设,不断凝聚支持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强大合力,真正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突破口,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持续提升产业集聚区档次和层次。坚持产业集聚区建设“一号工程”地位,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和产城融合总体要求,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承载能力;分发挥投资服务受理、联审联批代理等各类服务平台作用,对入驻重点项目,明确分包市领导、项目领办员、业务服务员以及全过程监督员,实行保姆式跟踪联动的服务机制;依托聚宝投资公司,加快市场化运作,拓宽融资渠道。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新开工基础设施项目10个,新上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7亿元、税收2.2亿元,新增就业2500人。

  坚定不移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建设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储备项目抓跟踪、促签约,拟建项目抓开工、促落地,在建项目抓进度、促投产,达产项目抓服务、促效益,以项目的大建设带动大投资、推动大发展。全年安排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7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5个,计划总投资263.3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73.83亿元。全年新增储备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0个,3亿元以上项目10个。

  围绕主导产业提高招商引资实效。紧紧围绕打造三千亿元主导产业集群目标,完善主导产业链流程图、重点招商区域图,积极开展图谱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落实招商责任制,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与汇源集团、华为集团、中航国际、北京金银岛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的联系沟通,促进深度合作;充分发挥郑州、西安、北京灵宝经济文化促进会等平台优势,深入开展“回归工程”,鼓励引导灵宝本土民营企业家回乡投资上项目;认真研究世界500强、行业500强和国内200强企业发展动态,建立广泛联系,找寻各种商机,着力谋划建设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产业集群龙头项目;积极做好西北黄金珠宝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运作洽谈签约工作,努力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全年引进省外资金68亿元,利用外资1.2亿美元,继续保持在省、三门峡市的领先位次。

  (二)壮大工业经济,加速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迈出新步伐

  坚持“一高两化”方向,倾力把三千亿元主导产业集群打造成为支撑转型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持续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引导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抱团取暖,合力攻坚,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推动新型工业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有色金属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加大深部探矿和区外资源开发力度,全年完成探矿进尺15万米,新增金金属量9500公斤;依托科技、人才优势,拉长传统产业链条,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由原材料加工型向精深加工型、高耗污染型向低耗清洁型转变。金城黄金冶炼、绿航集团黄金冶炼废渣综合利用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朝晖铜业万吨压延铜箔一期工程上半年联动试车;加快铅冶炼企业技术改造,争取全面复工、达标生产;积极做好2万吨高档铜箔等项目前期工作,实现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新突破。

  林果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围绕开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和终端产品,培育打造灵宝果蔬加工知名品牌。加强与汇源集团的深度合作,确保汇源集团杜仲饮料综合开发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抓好沙大宝食品加工、好运来年产8000吨香菇杏仁制品、景源果业10万吨果沙饮料等在建项目,确保年底前建成投产;推进葡萄酒庄、1万吨果酒加工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由果品生产大市向果食品加工强市转变。

  高成长性接续产业集群,围绕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建设力度,确保力源锂离子动力蓄电池、新希望六和饲料加工、金太阳示范等在建项目年底前建成投产;加快万达石材加工等新开工项目落地步伐,积极做好中港新能源公司锂离子电池等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壮大接续产业规模。

  (三)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特色农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专业化运作、品牌化营销,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提升特色农业质量和效益。深入实施寺河山优质苹果品牌生产核心示范园巩固提升工程,补植改造苹果5万亩,新发展大枣1万亩、核桃4万亩;新建30万袋以上香菇基地5个,创建高标准香菇示范园5个,食用菌总规模达到8500万袋;新发展蔬菜2000亩、渔业养殖1000亩;新建改造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家;稳定烟叶种植面积,促进烟叶提质增效,保持主要农产品生产持续稳定发展。鼓励乡镇积极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标准化示范区,建立覆盖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追溯体系。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全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工商注册家庭农场25家;培育认定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家,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总数保持在65家以上;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流转总面积达到18.5万亩。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集中优势,做大叫响“灵宝苹果”品牌,加快推进“灵宝香菇”、“灵宝大枣”、“朱阳核桃”、“灵宝杜仲”等地理标志产品商标注册工作。加大农产品品牌营销力度,持续提高灵宝“农”字品牌市场美誉度和影响力。

  启动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在中心城区及城区周边,以特色种植、设施园艺、生态休闲、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为主体,发展新型都市农业业态,规划建设一批兼具城市“菜篮子”、生态绿化、休闲观光等综合功能的现代特色农业园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白虎潭水库及配套引水灌溉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6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年度建设任务;新建饮水安全工程51处,解决6.18万名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2400万元,完成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任务;加大一事一议筹资酬劳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四)加快城乡统筹,提升城市品位,力促城乡建设再上新台阶

  按照黄河金三角地区明星城市定位,抢抓国家、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完善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强化小城镇节点支撑,改善城乡居民用水、用电、取暖等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人口、产业向城区和小城镇集聚,构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深入推进城市建设改造。统筹推进城市北区和东拓展区发展。实施环城北路、创业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长安东路上半年建成通车;加快中航星城项目建设,力争10月前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主体建成;抓好市新医院、第四小学等基本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带活城市北区,扩大城市向东发展空间,谋划与城东产业集聚区融合发展。提质改造旧城区。积极推进车站路、函谷路、新华西路道路改造和绿化美化亮化,完成城南工业区新涧大道建设以及弘农涧河东岸新灵桥至铁路桥段道路改造、绿化年度任务,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高水准完善《灵宝市特色商业区规划》,强力实施项目招商,全面提升商贸服务业集聚发展水平,激发老城区活力。发展壮大城市西区。不断完善城市西区开发详细规划,加快主干道、自来水厂、社会停车场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灵宝黄河金三角特色农产品保税物流产业园开工建设,进一步拉开西区开发框架。

  持续强化城市规范管理。加强城市综合执法,突出城市规划刚性,坚决依法打击违法建设行为;抓好城市综合管理示范街试点工作,加大城市道路、物业、专业市场管理治理力度,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营造整洁有序、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稳妥推进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依托城东产业集聚区和商贸建材城、汽车商贸城的带动效应,推动川口、焦村两翼与中心城区有机对接;依托函谷关景区和古镇开发,谋划市区至函谷关景区沿弘农涧河两岸观光交通项目,促进函谷关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北区融合发展;依托310国道隆起带和省际边缘区位优势,支持国道沿线乡镇、区域性中心乡镇不断发展壮大,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制定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重点抓好尹庄镇涧口中心村、大王镇后地村、焦村镇杨家村试点建设,引领带动各乡镇发展美丽乡村试点1个以上,着力打造一批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农民幸福乐园。

  (五)深化“四大一高”,发展信息产业,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

  坚持把“四大一高”战略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抓手,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提升综合实力的强大引擎,强化措施,强力推进。

  着力完善“大交通”网络。做好连霍高速改扩建、三灵快速通道、运宝高速公路、蒙西铁路等重点交通枢纽项目服务工作;加大西闫至川口高速公路项目申报力度,推进310国道函谷关至西闫改线工程,确保省道250线灵宝至朱阳段改建工程年底建成通车;加快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完善通村公路,着力构建“国道、省道、县乡道路有机连接、一体化发展”的大交通网络。

  着力培育“大旅游”格局。加大函谷关景区5A级旅游景区创建力度,加快函谷关古镇开发,整合函关古道、许家古寨、汉王台等周边旅游资源,全面实施函谷关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打造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龙头旅游景区;加快华夏锦绣生态文化园建设步伐,持续推进燕子山、汉山、亚武山、娘娘山等景区深度开发,力争燕子山、娘娘山、铸鼎原等3个景区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有序推进大王古枣园、寺河山高山果园等农业休闲旅游开发。继续实施“旅游经济倍增计划”,加强与周边旅游热点线路及热点景区合作,加大营销运作力度,着力培育文化游、黄金游、山水游和果乡游四大旅游品牌,加快建设“国内著名、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着力对接“大通关”机制。借力三门峡“大通关”机制,加强与国内外资源、产业关联地区以及周边县市的开放合作,强化与我市大宗商品出口国相关组织和企业的联系沟通,主动改变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引进生产加工出口型企业,扭转我市出口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差的局面。

  着力壮大“大商贸”规模。围绕打造黄河金三角地区物流集散地目标,完善《灵宝市商业网点规划》,逐步建立布局科学、功能完善、高效畅通、竞争有序的城乡商贸服务网络。依托中心商业区、汽车商贸城等商业平台,吸引更多大型商贸企业入驻加盟;重点抓好北京金银岛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等新型金融物流项目,推进多功能贸易中心、金都财富广场等商贸流通项目建设;加快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年底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到100家以上,新增个体工商户等新型创业实体2000家以上;引入现代管理理念、新型商业模式和信息技术,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培育信息、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推动二、三产业分离试点工作;强化服务管理,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金钥匙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奖励基金”导向作用,围绕新型锂电池铜箔、高档挠性覆铜板研究与应用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以及金地杜仲产业综合开发等高新技术项目建设,鼓励引导企业设立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全年争取新建院士工作站1家、三门峡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积极扶持具有前瞻性、带动性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全年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

  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科学制定全市信息化建设规划,健全完善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及公共基础数据库,着力实施以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民生、智慧能源、智慧矿山等为核心的“政通灵宝”、“幸福灵宝”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

  (六)持续深化改革,注重创新驱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坚持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核心,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加快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障碍和瓶颈,努力在改革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新突破,释放发展的巨大潜力、源头活力和持久动力。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步伐,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采取出让、租赁、入股等形式入市,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慎重稳妥地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全面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财政体制机制,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妥善做好公交车、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道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行政体制及事业单位改革,着力构建更加优良的政策环境、更加高效的服务环境、更加和谐的人文环境。

  创新要素保障机制。深入实施科技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继续推行“金城人才引领计划”,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深度合作,面向国内外延揽一批高水平领军人物和高新技术人才,为转型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以增收节支为中心,持续深化财税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强化资本运作理念,盘活存量资本资产,引入外来战略合作资本,做实做活城投公司、水投公司、农投公司、文化旅游投资公司以及聚宝投资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与各大金融机构开展新一轮战略合作,努力在融资规模和能力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加强政银企合作,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完善投融资担保体系,解决好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巩固农村信用联社达标升级成果,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组建进程。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全面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纠偏机制和奖惩制度,缓解用地供需矛盾。

  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整合发展。抓好黄金机械厂、三宝药业等企业改制,推进铜箔生产企业战略重组,加快金源矿业股份公司等重点企业的优质资产整合,适时运作上市工作。发展本地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以及外来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资本经济活力,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提高县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谱写美丽灵宝建设新篇章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抓好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步伐,建立健全集约节约利用机制,实现矿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有序开发。持续抓好节能减排。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探索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严格环保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大力发展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加快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运作实施步伐。持续抓好林业生态建设。完成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8.52万亩、通道绿化60公里,建成绿化模范乡镇1个、绿化模范村5个。持续抓好生态环境治理。严格环境监管,加大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城市雾霾天气治理力度。扎实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加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改善城乡环境面貌,让灵宝青山常在、绿水常流。

  (八)统筹社会事业,持续改善民生,开创富裕文明和谐新局面

  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继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让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积极推进实事工程。2014年要着力为群众办好十大实事工程:

  1、解决6.18万农村居民及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2、实施移民后期扶持工程,在109个村新建项目129个;

  3、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及“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工程;

  4、完成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

  5、实施省道250线灵宝至朱阳段改建,城南工业区新涧大道以及市区环城北路、创业路等城乡道路建设工程;

  6、完成市消防设施建设工程;

  7、完成市安兴家园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工程;

  8、完成20所寄宿制学校建设及市第四小学年度建设工程;

  9、完成市新医院年度建设工程;

  10、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拓展就业渠道,新增城镇就业9500人、下岗失业再就业5200人。加快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继续提高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继续实施公租房、廉租房建设,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进一步缓解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扎实推进社会事业。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继续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送戏下乡、文化信息进基层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市、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确保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及卫生监督所上半年投入使用。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和素质提高。

  全面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社会管理服务网络,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深入推进平安灵宝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统筹做好双拥、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统计、史志、防震减灾、残疾人事业等其他各项工作。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入推进“两转两提”,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作风,实施“政府服务质量提升年”行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是善谋发展之策,激发政府创新力。认真学习研究各级在改革、产业、经济、市场等方面的政策形势走向,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坚持问计于基层、求教于群众、借智于专家,不为定势所困,不为视野所限,不为艰难所惧,瞄准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把发达地区的经验在灵宝嫁接提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素质和能力。

  二是大兴实干之风,强化政府执行力。扎实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化机关效能建设,不断健全完善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机制,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消极应付等不良行为实行严格问责。大力倡导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对定下来的事情,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大问题坚持实行“三化”工作法,量化任务,务求实效。

  三是履行依法之责,增强政府运作力。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虚心听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严格执行法定权限和程序,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敢于履责,勇于担当,善于运作,主动破解难题,有序打开局面,有效推动工作,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四是弘扬廉政之气,提高政府公信力。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各级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要求,着力解决“四风”问题。加强廉政建设,完善惩防体系,强化纠风和专项治理,从源头和制度上预防腐败。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管,加强行政问责,坚持从严从俭,健全完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各位代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展望未来、信心满怀。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待,更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务实重干,砥砺前行,为加快打造“四大战略定位”、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宜居”美丽灵宝而努力奋斗!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