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赤壁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 2020年赤壁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2021年赤壁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2022年赤壁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2021年1月18日在赤壁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連同《赤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一併審議,並請市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回顧
「十三五」時期,是赤壁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極不容易的五年。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市委的正確領導和市人大、市政協的關心支持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全面實施「1356」區域和產業發展布局,加快建設強而優中等城市、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爭當縣域經濟發展排頭兵,較好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可與全省、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這五年,我們穩中求進、創先爭優,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追求更有質量、更有效益的合理增速。2019年,經濟總量突破460億元,前四年年均增長8.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20億元,其中地方稅收收入超過14億元,年均增長6.7%;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4.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外貿進出口總額分別達到150.38億元和22.46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1.6%和36.4%。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排名全省前20強、二類縣(市)第5位。先後榮獲國家園林城市、中國茶葉百強縣(市)十強、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等30餘項國家和省級榮譽。
這五年,我們優化結構、轉型升級,發展質效整體提高。三次產業比為10.86:44.35:44.79。農業基礎更加穩固。建成高標準農田46.31萬畝,占全市耕地保有面積的73.81%。糧食產量穩定在27萬噸以上,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84.47億元。青磚茶、獼猴桃、小龍蝦種養殖面積分別達到16.2萬畝、6萬畝和25萬畝。配合完成全國農業普查、經濟普查、人口普查工作。工業經濟提質增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34家,2019年實現增加值175.3億元、稅收10.92億元,比2015年分別增長35.9%和28.8%。總投資60億元的維達力一二期、14億元的中船重工二期、5億元的長城炭素二期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安全應急、紡織服裝、赤壁青磚茶列入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生物醫藥產業園落戶企業26家。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2019年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06.78億元,比2015年增長51.75%。建成運營紅星美凱龍和西湖國際商貿城等大型商業綜合體。玉龍傳說、農門小鎮實現提質擴規。華美達、春泉莊運營良好。城市商貿商會批零兩旺。康華電商產業園評定為中國電商物流園50強,獲批國家級星創天地,「電商孵化眾創空間」獲批國家級眾創空間,農村物流三級配送體系全國推廣。設立總規模5億元的新動能產業發展基金,金牌電工、人福藥輔、嘉一高科等37家企業成功掛牌「新三板」「四板」。三國赤壁古戰場晉升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世界茶業第一古鎮•羊樓洞獲評「中國人氣小鎮」。
這五年,我們啃硬骨頭、趟深水區,改革開放縱深推進。實施重大改革項目634項。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在全省率先完成60萬噸鋼鐵去產能任務,關停煤礦企業5家,搬改關轉危險化工企業2家,減稅降費7.18億元,住宅商品房庫存周期降至7.5個月。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企業開辦「210」模式、工業投資項目「承諾辦理、先建後驗」、「最多跑一次」登記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市場主體達到58377戶,比2015年增加36427戶、增長166%。黨政機關機構改革全面完成,行政單位綜合執法改革、農業農村改革等縱深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為全國試點,融媒體中心建設經驗全國推廣,全省供銷社改革、數字化城市管理等現場會在我市召開,城發、建工、水務、商發、交投、公交、設計、金投、茶發、水建十大市屬國有企業運行良好。創新動力更加強勁,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1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15年提升6.11個百分點,建成創新聚集區、應急產業研究院、赤壁青磚茶研究院,高質量發展研究院獲批全省縣級市首家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湖北技術交易大市場(赤壁)掛牌成立,我市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赤壁高新區獲批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和湖北省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開放合作不斷拓展。連續成功舉辦八屆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大會,招商引資簽約項目733個,協議引資額1612億元,利用外資14242萬美元。
這五年,我們補齊短板、均衡服務,城鄉一體步伐加快。累計實施重大項目1759個,完成投資1405億元。城市空間布局和城鎮功能不斷完善,生態新城拉開框架,北山路全線貫通,東洲人行橋建成通行,東風塘泵站建成使用,老舊小區改造全面鋪開。交通運輸體系不斷完善,新增高速公路30.74公里、國省幹線公路198.21公里、農村公路211.2公里,一級公路較2015年增長53.4 %,107國道赤壁段、三國大道全面提檔升級,赤壁長江公路大橋主梁合龍,芳世灣大橋、中伙立交橋、隨陽至雙泉段公路、紅旗橋至羊樓洞段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竣工通車,赤壁外環基本形成。水利防洪排澇能力全面提升,完成水利工程項目39個、總投資14億元。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開通3條縣際公交線路和11條農村公交線路,榮獲湖北省公交示範城市,長江取水工程開工建設,鄉鎮水廠劃轉收購有序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鄉鎮綜合文化站等加快建設,182個行政村(社區)農民健身工程實現全覆蓋,柳山湖鎮榮獲全國群眾體育運動先進單位。農網改造升級加快推進。互聯網走進千家萬戶,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分別達到75%和80%,在咸寧市率先開展5G試點,建成站點146個。
這五年,我們保護優先、綠色發展,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全面實施長江大保護和綠色發展「雙十工程」,依法取締長江沿線非法碼頭,18公里長江岸線全部復綠,我市榮獲全省河湖長制示範單位。深入實施「五個三」重大生態工程,建成運行13個城鎮污水處理廠、66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38個垃圾中轉站和1個餐廚垃圾處理廠,新建改建農村廁所25435座、城市公廁32座,改造提升鄉鎮水廠11個,柳山湖水廠被評為全省農村供水示範水廠,6個省控斷面水質和集中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完成人工造林20.97 萬畝,森林覆蓋率51.73%,比2015年提高8.96個百分點。建成「全國衛生鄉鎮」2個、「國家森林鄉村」5個、「湖北省綠色鄉村」39個。關停非煤礦山39家,拆除土石灰窯和鈣粉廠56家,淘汰20蒸噸燃煤鍋爐59座、黃標車684輛,投入新能源公交汽車312台,2020年城區環境空氣優良率94.2%。整改上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94個,整改率100%。
這五年,我們以人為本、共建共享,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4420元和18703元,比「十二五」末分別增長41.9%和37.4%。騰出更多資金向基本民生領域傾斜,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接近80%。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全市23個貧困村出列,9670戶3425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現行標準脫貧。新增城鎮就業37120人,失業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全民參保計劃紮實推進,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80274人、29606人和34357人,人均養老金由2015年1549元/月上調至2020年1990元/月,城鄉居民、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40.69萬人和6.7萬人,覆蓋城鄉的醫療保障體系和三級經辦服務網絡基本形成。投資8.5億元新建和改造學校85所,青泉學校、汪家堡學校和北山幼兒園、陸水幼兒園即將建成,新增學位2萬餘個,起始年級「大班額」得到解決,全市中小學實現專兼職保安配備、封閉管理、護學崗設置、一鍵式報警器及監控配備等四個100%。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增加到5.4張,每萬常住人口全科醫生人數增加到2.9人,分別比2015年增長22.7%和45%。安居工程深入實施,累計建成保障性住房5251套,改造農村危房2670套。民生底線兜牢兜實,累計安排救助資金6.29億元,實現困難群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應救盡救。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市為抓手,推進「明廚亮灶」工程,榮獲質量強省示範市。統籌發展和安全,「法治赤壁」「平安赤壁」建設成效明顯,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車埠派出所榮獲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市公安局被評為全省反恐怖工作優秀集體。
這五年,我們轉變作風、苦幹實幹,施政效能大幅提升。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六大」活動等,加強黨員幹部思想、政治、作風建設。紮實推進依法行政,深入開展《民法典》宣傳等普法活動,加強政府工作制度建設,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強化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行政權力運行公開透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決糾正「四風」,公車公房實現信息化管理。推進廉潔政府建設,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主動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41件、政協委員提案406件,辦復率100%。充分發揮人民團體橋梁紐帶作用,殘疾人事業、紅十字事業等工作繼續加強。統計、科協、保密、檔案、史志、氣象、地震、對口支援和民族宗教、對台、外事、僑聯等方面工作取得新成績。
剛剛過去的2020年,挑戰前所未有,戰鬥異常艱苦,成效好於預期。面對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1998年以來最嚴重的洪澇災害,我們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成績來之不易。
一是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來之不易。新冠肺炎疫情最緊張時期,全市8000多名機關黨員和87%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取消假期、衝鋒在前,1486名醫護工作者和111名雲南援赤醫療隊員逆行出征、英勇奮戰,1萬餘名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新聞工作者和環衛工人等堅守崗位、默默付出,一大批志願者和社會愛心人士積極參與、無私奉獻,累計投入財政資金9.57億元,付出了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同比下降43.4%的巨大代價,取得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階段性勝利,用不到一個月時間全面控制住了疫情,用不到兩個月時間實現了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雙清零」,是全省最早實現「雙清零」的縣市之一。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我們按照應對最嚴重疫情的標準,積極做好預防監測、硬件建設、物資儲備、隊伍建設等17個方面的準備,沒有出現一例新增或輸出病例。
二是疫後重振經濟恢復成績來之不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我們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指揮部,分類別、分批次、分時段組織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點對點」安全接送務工人員,開展百名領導幹部「大走訪、大紓困」活動,落實減稅降費、免租減租等政策,舉辦工業產品對接會、銀企對接會、項目調度會,開展「全民消費•買光赤壁」「惠游赤壁」等系列活動,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四上」企業復工復產率100%。搶抓中央支持湖北一攬子政策機遇,搶時間、搶資源、搶要素、搶進度,累計爭取上級資金36.42億元,成功發行12億元企業債券。主要經濟指標先降後升,二季度增長由負轉正,三季度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0億元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5億元。萬津實業、住方科技等一批支撐性產業項目建成或部分建成投產、砂子嶺城市公園開園,107 國道外遷工程、長江取水工程開工建設。我市入選全國 120 個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榮獲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第五次蟬聯全國雙擁模範城。
三是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來之不易。面對新冠肺炎疫後綜合症等系列社會問題,我們成立疫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指揮部,建立政治安全風險聯動處置機制,形成了信息報送、定期研判、及時化解的工作閉環。出台「1+1+11」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系列舉措,推行機關黨組織、在職黨員「雙報到、雙報告」制度,定期召開小區「圓桌會」,常態化開展走街巷、連民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着力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積極應對洪澇災害,堅決落實長江禁漁,妥善做好受災群眾和上岸漁民安置等工作,沒有發生一起因處置不當引發的非訪或群體性事件。長江禁漁工作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同志的充分肯定。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我們在應對挑戰、克難奮進中實現了新的突破。成績來之不易,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根本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得益於省委省政府、咸寧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正確決策,得益於市人大、市政協的大力支持,得益於歷屆政府的接續奮鬥,也得益於全市人民的奮力拼搏、社會各界的傾情幫助。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赤壁經濟社會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經濟總量不夠大,產業結構不優,部分行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融資難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科技創新能力不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不高,科技創新人才缺乏。營商環境還不夠優。城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有待完善,教育、醫療資源布局還需進一步優化,「大班額」問題還有待化解。城市精細化管理程度不高,交通擁堵現象日益突出,背街小巷髒亂差問題亟待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領域潛在風險不容忽視,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任重道遠,社會治理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政務服務效能有待提升。面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不迴避、不遮掩,堅決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二、「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赤壁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綜合研判,我市發展面臨諸多機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催生發展新動能,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內生發展動力,中央支持湖北疫後重振一攬子政策帶來紅利,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一帶一路」、中國(湖北)自貿區建設等多重發展戰略疊加,省委省政府培育壯大「光芯屏端網」、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帶來發展新機遇,赤壁青磚茶轉型發展成為共識。同時,新冠肺炎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區域競爭日益激烈,經濟發展與資源趨緊矛盾凸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新變化,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堅定必勝信心,集中智慧、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市政府根據《中共赤壁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組織編制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交大會審查。
「十四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圍繞「1356」區域和產業發展布局,統籌發展和安全,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着力打造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縣城、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奮力衝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
「十四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改革開放贏得新優勢,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基層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
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創新發展,爭當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做實做強高質量發展研究院,啟動建設中試實驗室,提升一二三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工業企業研發機構數量占規上工業企業數量比重達到50%,創建國家創新型示範縣市。加快科研成果轉化運用,實施一批技術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重大項目,推動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大幅提升,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0%。加強企業融資能力建設,做大做強產業基金,支持企業掛牌上市2家以上。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650億元,年均增長保持在7.5%以上。
(二)堅持協調發展,建設全國新型城鎮化縣城。圍繞「1356」區域和產業發展布局,實施計劃總投資超千億的新型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項目、華潤·赤壁長江經濟帶鄉村振興示範區、疫後重振「十大工程」、交通基礎設施補短板強功能等項目,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優化城市功能布局,補齊城市供暖、地下綜合管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宜居功能。加快集鎮建設,培育發展「特色鎮」,構建小鎮大產業,補齊「一般鎮」短板,增強集鎮承載能力。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加快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1%。
(三)堅持綠色發展,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踐行「兩山」理論,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鞏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成果。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健全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大力發展綠色循環經濟,加快構建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的生態經濟體系,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雙十工程」,做好「長江禁漁」工作,鞏固河湖長製成果,實施陸水河、西涼湖流域綜合治理,推進大型湖泊清淤治理,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省控以上斷面地表水100%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空氣質量優良天數83%以上。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和修復,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四)堅持開放發展,建設宜居宜學宜業宜養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強城市承載集聚和輻射帶動能力。圍繞安全應急、電子信息、電力能源、紡織服裝、赤壁青磚茶、大健康等重點產業,實施總投資超600億元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園、華潤電力產業園、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發展智能製造、服務型製造,引領產業發展,打造區域性製造中心,製造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發揮區位優勢,加快物流運輸通道建設,完善多式聯運體系,構築立體交通聯運網絡,打造華中區域現代物流中心。以「一湖兩山」生態休閒區、三國文化研學休閒區、溫泉康養休閒度假區、茶文化體驗休閒區為核心載體,發展全時全季全域旅遊新模式,打造國際知名的文化旅遊目的地,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旅遊總收入突破200億元。加快文化消費、健康消費、家庭服務消費、教育培訓消費、住行消費等重點領域發展,構建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體系,提升消費品質,改善消費環境,打造區域性消費中心。
(五)堅持共享發展,建設文明和諧美麗赤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和特殊教育完善等工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義務教育學校全部達到省定標準,高中階段教育入學率97%以上。全面推進健康赤壁建設,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快養老事業發展。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創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全國文明城市。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
三、2021年政府重點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1%,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增長2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續減少。
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實施創新驅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聚力打造六大產業集群。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0家以上,規上工業總產值620億元,同比增長8%。做強安全應急產業集群,突出發展高端應急工程裝備,拓展應急產業服務,重點抓好水域救援裝備與洪澇災害應急服務產業園、體驗式宣傳教育與應急演練基地等項目建設,做響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品牌。做大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深度對接省「光芯屏端網」萬億產業集群,做大電子玻璃、儀器儀表、智能計算機等重點領域,大力發展5G手機後蓋、高清大尺寸顯示屏、智能穿戴、光纖電纜等產業,重點抓好維達力百億產值電子玻璃生產基地和智優創、中亮光電、奮爾富電子等項目建設,打造中國柔性屏材料生產基地。做優電力能源產業集群,以華潤電力等企業為龍頭,發展電力能源產業經濟及其衍生清潔生產產業,重點推進投資13億元的華潤赤壁日曜千畝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打造中南地區循環經濟示範區。做精赤壁青磚茶產業集群。健全和完善赤壁青磚茶標準體系,推廣使用「赤壁青磚茶」區域公用品牌,推進赤壁青磚茶向便捷化、時尚化、功能化轉型。重點抓好國家級赤壁青磚茶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區、國家級赤壁青磚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級赤壁青磚茶特色產業集群建設,豐富世界茶業第一古鎮•羊樓洞萬國茶市業態。不斷拓展市場營銷,打造3-5家營銷龍頭企業。升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重點發展高檔時裝、西裝、針織服裝等,加快發展抗菌醫護服、抗蚊蟲叮咬野外作業服、消防服、防彈服等功能性產品,鼓勵發展醫療衛生、公安消防、石油化工、汽車內飾、高鐵交通等領域產業用紡織品,帶動面料、輔料、設計、品牌等產業鏈環節整合與配套。加快建設12.8億元的新興非織造產業園、5.2億元的無紡布製造等項目,確保永錠(赤壁)紡織二期、摩信智能、楚箭化纖等項目建成投產。培育大健康產業集群。重點發展生物醫藥、藥用輔料、醫用器械、美麗健康等產業,打造「中國藥用輔料之都」、中部美麗健康產業示範基地,加快建設總投資10億元的人福藥輔、3億元的北京雙吉(湖北)藥業等項目,確保總投資5.7億元的思貝林生物科技、1.3億元的黃道益二期以及鯤來生物、面很貴化妝品等建成投產。統籌發展新材料、環保節能等產業,建設凱利隆不乾膠二期、衛漢裝備、高正新材料等一批億元項目。引進更多頭部企業、瞪羚企業、金種子企業落戶。積極推動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整合發展,促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加快「企業上雲」,新建5G基站320個。
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啟動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5%以上。加快創新平台建設,做大做強高質量發展研究院、湖北技術交易大市場(赤壁),支持赤壁金山雲建設發展,引入智能製造設計企業,策劃推動中試實驗室建設,新增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家,建設科技創新平台4家。推動創新成果轉化運用,完成科技成果轉化10項以上。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2家以上,建成農業科技示範園(基地)2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5%。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和引進一批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全面提升園區能級。突出赤壁高新區經濟主戰場地位,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園區集中,新征、平整、供地1000畝以上,啟動G4連接線工程建設,推動中伙園區縱三路、縱四路延伸線和橫三路建設,建成丁母山110千伏變電站項目、中伙園區備用水源紅旗橋水庫水廠,推進高新區會展中心建設,建成周轉房和公租房500套以上、公共停車位3000個以上、充電樁100個以上。啟動陸水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及配套工程。支持車埠鎮、趙李橋鎮、官塘驛鎮、中伙鋪鎮和神山鎮等鄉鎮特色園區發展,做大做強塊狀經濟,形成多點支撐。
(二)激活擴大內需,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充分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經濟穩定增長。
全面促進消費。圍繞打造區域消費中心,繼續實施提振消費行動,多措並舉促進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回補,新增規上(限上)服務業企業20家以上。繁榮商品批發市場,建成運營三國赤壁綠色批發商貿城、天馳國際汽車城。擴大零售業規模,實施「百家商超進小區」行動,建設小區商超50個以上,建成運營西湖國際二期,開工建設生態新城商業綜合體,實施「互聯網+」農產品進城工程和電子商務進農村工程,鼓勵物流直配、直播帶貨、無接觸配送等新業態發展。推進住宿業改造升級,新增限上住宿企業5家左右。促進餐飲業發展,建成「團林坊」美食街。支持穀倉、攜程網做大做強。加快發展全域旅遊,啟動總投資50億元的湯茶康養小鎮、1億元的赤壁景區提檔升級項目,加快羊樓洞•世界茶業第一古鎮、陸水湖飛翔影院、濱水棧道建設及景點提升工程、黃龍研學特色小鎮等項目建設,鼓勵鳳凰山莊創建國家3A級景區。發展鄉村旅遊,建設2000間農家旅舍、200家農家旅館。
擴大有效投資。搶抓中央預算內在外溢性強、社會效益高等領域投資機遇,激發全社會投資活力。全年爭取各類資金30億元以上,完成招商引資項目160個左右,協議引資300億元左右。抓好7個省重點項目、19個咸寧市重點項目和452個市重點項目建設。開工建設投資36億元的赤壁長江公路大橋東延段、7.98億元的車埠港區節堤綜合碼頭等重大交通項目;加快建設投資11.4億元的107國道城區段外遷、咸趙線百花嶺至羊樓洞段等交通項目和6.23億元的赤壁長江取水工程、三峽後續工作河道整治工程(赤壁部分)、北幹渠渡槽綜合改造等重大水利項目;確保投資32.5億元的赤壁長江公路大橋建成通車,5.27億元的黃蓋湖防洪治理工程和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等竣工投入使用,啟動中伙-琅橋-泉口公路改擴建。加強省「三庫」建設,納入儲備庫總投資不低於上年度固定資產投資的3倍,儲備庫轉建設庫、建設庫轉達效庫轉化率均超過50%。
提高開放水平。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提高經濟外向度。開展中小外貿企業成長行動,大力培育外貿主體,新增外貿企業5家。繼續承辦「一帶一路」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大會。積極組織企業參加進博會、廣交會等綜合展會,推動產品「走出去」、資源要素「引進來」。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加強與友好城市人文交流和經貿合作。積極爭取設立海關辦事處和保稅區。適時啟動建設武漢新港赤壁港區。建設赤壁外埠展示窗口。
(三)持續深化改革,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堅持把改革作為推動發展的關鍵一招,下好改革「先手棋」,弈活發展「全盤棋」。
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全面落實和承接好國家、省重大改革和試點示範項目。加快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改革,暢通要素流通渠道,推動要素合理配置。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優化稅務執法方式,建設非稅執收智慧平台。完善街道體制改革。
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進一步明晰企業經營範圍,推動國企聚焦主責主業,創造性開展經營活動。鼓勵企業走出去,開拓市場,做大做強。加大國資監管力度,完善監管體制,推動國資監管從管企業到管資本轉變,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完成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
全力優化營商環境。圍繞高效辦成,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業務流程再造與系統重構。放寬市場准入,全面實施負面清單制度,實現「非禁即入」。深化數字共享改革,加快大數據庫建設,推進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一窗通辦、一事聯辦、就近可辦、異地能辦」。優化政務服務,推行「證照分離」和代辦制。弘揚「店小二」精神,有呼必應、無事不擾。
(四)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舉全市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着力抓好農業生產。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防死守58.42萬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2020年度3.5萬畝建設任務,啟動2021年度3.55萬畝建設項目。鼓勵糧食生產,糧食產量穩定在27萬噸以上。支持趙李橋鎮、新店鎮、茶庵嶺鎮打造青磚茶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支持華潤集團在柳山湖鎮、赤壁鎮、黃蓋湖鎮、余家橋鄉、滄湖開發區等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區,支持神山鎮、官塘驛鎮建設獼猴桃產業發展示範區。繼續抓好生豬恢復生產,啟動投資20億元的雙胞胎項目四期、4億元的景鴻牧業三期。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增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0家以上。加快炊煙依舊、鄉遇雞公山、小羅湖、叢林、五龍山和古隨陽等一批田園綜合體建設。打造「赤壁」農產品公用品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抓好農業社會化服務。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啟動投資500億元長江經濟帶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項目。建成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整治村)34個、國家森林鄉村4個。新建「四好農村路」100公里。推廣《鄂南民居建築圖集》,引導農民科學建房。繼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建立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農民主體的工作和綜合考評機制。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普及科學知識,推進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不斷鞏固脫貧成果。執行脫貧5年過渡期政策,保持主要政策總體穩定。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對易返貧致貧人口實施常態化監測,及時精準施策。持續落實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等措施,深入開展「消費扶貧」,不斷鞏固提升脫貧質量和成色。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加大脫貧村鄉村振興支持力度,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
(五)統籌協調城鄉,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牢固樹立「城市是生命體、有機體」理念,敬畏城市、善待城市,讓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美麗。
堅持全域規劃。初步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推進「多規合一」。注重戰略引領、系統銜接、突出特色,科學編制全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加快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統籌城市天際線和城市色彩。同步推進鎮、村兩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完成11個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59個行政村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強化規劃剛性管控。
提升城市品質。堅持老城區多還舊賬、新城區不欠新賬,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現代化城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改造老舊小區72個,打造「十五分鐘生活圈」。開工建設南環大橋、新街口人行天橋、豐財山連接線,加快生態新城路網建設,改造大石橋、黨校等10個交通路口。推進41個城區公共區域配套停車場建設,建設北山大道礦山公園、龍翔山公園、帶狀生態公園,確保市文體中心、檔案館投入使用,市政務服務中心主體工程完工。實施蒲圻老街、蒲紡總廠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利用項目。啟動城市供暖、綠道和水系連通工程。
加快集鎮建設。開展「擦亮小鎮」三年行動,全域提升小城鎮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質量。加快趙李橋鎮、新店鎮、黃蓋湖鎮省際口子鎮和赤壁鎮、官塘驛鎮等節點鎮建設。完善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農村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加強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改造。實施氣化鄉鎮。
推動精細管理。實施城市「雙修」工程,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和山體、河流、濕地、植被等修復。強力整治違章停車、占道經營、私搭亂建等現象。推行「街長制」「片長制」「路長制」,常態化開展「萬人潔城」活動,建立全員、全城、全時監管機制和城市管理月度考核機制。強化小區物業管理。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支持鄉鎮「智慧城管」建設。
(六)推動綠色發展,持續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赤壁。
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做好碳排放工作。加強細顆粒物控制,完成長城碳素12萬噸煅燒爐和焙燒爐煙氣脫硝特別排放限值改造,強化秸稈焚燒、城區揚塵、餐飲油煙等污染整治,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83%以上。統籌推進「三水共治」,建成11個鄉鎮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工程、泉門社區入庫污水處理生態修復工程,建設34個試點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確保望山污水處理廠提標擴規項目竣工使用。加強陸水河、西涼湖、黃蓋湖等重點流域和湖泊生態保護治理。推行鄉鎮河流跨界斷面水質考核,積極做好黃蓋湖和黃龍新增國控斷面水質改善工作。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強白色垃圾、危險廢物、醫療廢物收集處理。建立環境信息強制性披露制度。
加快生態保護修復。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鞏固提升長江禁漁成果,妥善做好退捕漁民安置工作,加大西涼湖、黃蓋湖等湖區及沿江產業發展政策扶持力度,健全禁捕退捕長效機制,確保禁得住、退得出、能致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完成人工造林1.4萬畝,退化林修復6000畝。有序推進鳳凰山、羊樓洞礦區和其他29個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加強各類種質資源保護區和生物自然保護區建設,開展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工作。嚴厲打擊亂砍濫伐、亂捕濫獵、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建立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環境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體制機制。
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深入開展生態環境保護主題宣傳和實踐活動。倡導勤儉節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綠色出行。全面實施城鄉生活垃圾精準分類一體化工作,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5個以上,「窗口地帶」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行政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50%。推進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建設大件垃圾、建築垃圾和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實施「綠色細胞」工程,創建一批綠色機關、綠色企業、綠色社區(村)。
(七)持續改善民生,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做到「人物地」同防。加強境外及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赤返赤人員閉環管理,做到「應報盡報、應隔盡隔、應檢盡檢、應治盡治」。強化13類重點人群常態化監測。加強進口貨品特別是冷鏈物品檢測、消殺工作。繼續抓好商超、集貿市場、車站、醫院等重點場所和學校、精神病院、養老院、監所等特殊場所常態化管理。嚴控各種大型活動。加強社會面疫情防控宣傳引導,主動做好疫情信息發布。
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新增城鎮就業6400人以上,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進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及時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完善工傷保險制度。強化醫保基金規範使用和監管,全面完成省醫保經辦服務能力建設試點工作。加強和改進臨時救助工作,急難型對象「先行救助」。加快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實施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建立健全獨居、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定期巡訪等關愛服務機制。健全「治欠保支」機制,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加快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
繁榮發展文體事業。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改造升級市群藝館、圖書館、鄉鎮文化站。常態化開展「送戲下鄉」「文化進景區」「戲曲進校園」和文化企業行、軍營行等活動。進一步建強用好市融媒體中心。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哲學社會科學事業蓬勃發展。深入挖掘紅色文化、長江文化、三國文化、青磚茶文化、生態文化等特色資源,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推進萬里茶道申遺。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新增規上文化企業6家以上。啟動實施新全民健身工程,適時承辦咸寧市第二屆運動會。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深入實施教育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加快教育重點項目建設,建成陸水、北山等幼兒園,青泉學校、汪家堡小學等公立學校和華師附屬赤壁學校、慧晟等民辦學校,加快中伙學校等寄宿制學校建設,完成營里小學幼兒園搬遷改建工作。推動普通高中提升教學質量和特色化發展。支持職教集團與社會力量聯合辦學。統籌發展成人教育、特殊教育。辦好思政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本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加強學生安全管理,規範引導校外各類培訓,推進校車專營全覆蓋。
全面推進健康赤壁建設。實施總投資23.27億元的38個公共衛生服務補短板強弱項項目,開工建設市中醫醫院整體搬遷工程、急救中心、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人民醫院物理樓、精神病醫院等項目,建成市公共衛生檢驗檢測中心、衛生急救指揮中心和市人民醫院感染病區、10個鄉鎮衛生院發熱門診。深化衛生體制改革,支持市人民醫院創建三級醫院,做實醫共體(市醫療集團)。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工程。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發展智慧醫療。推進衛生鄉鎮創建。常態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八)強化安全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赤壁。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做大社會融資總量,貸款增長不低於15%。有序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支持組建國有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租賃公司,發起設立湖北省長江(赤壁)產業投資基金。完善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銀行不良貸款率控制在2%以內。加強各類金融機構監管,依法打擊非法集資、套路貸等違法行為。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完善覆蓋全社會的信用系統,加強失信聯合懲戒。防範化解政府債務風險,確保隱性債務「只減不增」。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強化安全生產,完善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交通運輸、建築施工、校園安全、景區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堅決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汛抗旱、森林火災、地質災害等監測預警機制。加快綜合應急信息平台、應急管理和救援隊伍體系建設。強化救災物資儲備及倉儲能力建設,提高應急保障水平。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建立健全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積案化解率80%以上。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深入實施「雪亮工程」,確保重點公共區域和重點行業、場所、部位、道路視頻監控全覆蓋。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工作。嚴打「盜搶騙」等突出違法犯罪行為,持續開展「黃賭毒」社會治安整治行動。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建設榮軍醫院、軍人公墓、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等項目。加強網絡安全監管。統籌做好統計、科協、保密、史志、氣象、地震、對口支援和民族宗教、對台、外事、僑聯等方面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開展工作。
各位代表!
重任千鈞惟擔當。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將着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水平,以高效治理更好滿足人民新期待,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堅持政治引領。始終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政府會議的「首個議題」「首要內容」,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咸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確保市委各項工作要求落地見效。
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定期報告工作、通報情況,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深入開展「八五」普法,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堅持依法決策,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加強決策的合法性審查。堅持文明執法,深化綜合執法改革。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應公開盡公開。
堅持務實重行。開展學習型政府建設,全面增強幹事創業「八種本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七種能力」。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把調查研究作為政府決策的前置條件,凡事先調研、後決策。堅持「深實嚴細久」工作標準和「五到四從四多」工作方法,堅持實事求是,不喊空口號,不急功近利,不搞形象工程。堅決守信踐諾,言必信、行必果,以政府誠信帶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堅持廉潔自律。市政府帶頭過緊日子,按照不低於5%的幅度從嚴從緊核減「三公」經費,節用裕民。加強廉潔政府建設,嚴格履行「一崗雙責」,促進廉政建設與改革發展穩定工作有機融合。強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廉政風險防控,發揮審計監督職能作用。嚴肅整治群眾身邊的「微腐敗」,營造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環境。
各位代表,使命催人奮進,實幹創造未來。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爭當排頭兵、建設示範市、衝刺百強縣,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部分用語說明
30餘項國家和省級榮譽:國家級榮譽20項,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國家園林城市、中國中部縣域經濟百強、中國幸福百縣、中國最美縣域、連續五屆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中國茶業「十三五」百強縣市十強、中國茶葉百強縣、中國最美茶鄉、中國茶旅融合競爭力全國十強縣(市)、中國青(米)磚茶交易會榮獲中國優秀茶事、赤壁經濟開發區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創新聚集區「電商孵化眾創空間」獲批國家級眾創空間,入選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入列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城市、入選首批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區縣名單(2020-2021年度)。省級榮譽13項,全省縣域經濟工作成績突出單位、2017-2019年度省級文明城市、湖北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湖北省質量強省示範市、湖北省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市、湖北省投資和項目建設貢獻單位、全省首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湖北省公交示範城市、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工作獲全省「十佳單位」,入列全省21個高質量發展重點縣(市、區)名單、入選全省首批14個創新型縣(市、區)建設名單、入列全省循環農業示範創建單位。舉辦省級以上會議13場,2020「一帶一路」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大會、2019「一帶一路」國際茶產業發展論壇暨第五屆中國茶業大會、2019長江獼猴桃產業峰會暨長江國際獼猴桃技術論壇、2018中國•獼猴桃產業峰會、第五屆中國有機農產品展銷會暨中國青(米)磚茶交易會、國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與綜合干預項目現場會、2016年中國農村電商物流推進發展高峰論壇、「浙贛鄂湘」四省血防聯防聯控工作交流會、全省供銷社改革發展現場會、全省供銷社系統組織創新現場推進會、全省基層統戰工作現場會、全省數字化城市管理現場會、全省全域旅遊現場會。
「六大」活動: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大統一、大轉變、大落實。
疫後重振「十大工程」:省委、省政府聚焦公共衛生體系、交通、水利、能源、新基建、冷鏈物流和應急儲備設施、城市、產業園區提升、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生態環境等十大領域,用三年時間(2020-2022年)實施一批打基礎、補短板、強功能、利長遠、惠民生的重大項目。
碳中和: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達峰: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後再慢慢減下去。
一湖兩山:陸水湖、葛仙山、雪峰山。
企業上雲:指企業以互聯網為基礎進行信息化基礎設施、管理、業務等方面應用,並通過互聯網與雲計算手段連接社會化資源、共享服務及能力的過程。
擦亮小鎮:以推進小城鎮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從規劃設計、公共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城鎮風貌、產業發展、治理水平等七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小城鎮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質量,讓小城鎮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紐帶、鄉村振興的龍頭,力爭通過三年努力,讓小城鎮普遍達到乾淨整潔有序的要求,形成一批配套完善、宜居宜業、特色鮮明的美麗城鎮,小城鎮服務和帶動鄉村振興的能力顯著增強。
「綠色細胞」工程:指充分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在工程建設中加強環境保護,發展清潔施工生產,不斷改善和優化生態環境,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使人口、資源和環境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建造質量優良,經濟效益長久,具有較高的社會效益,有利於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無污染的建設工程。
非傳統安全:指除軍事、政治和外交衝突以外的其他對主權國家及人類整體生存與發展構成威脅的因素。非傳統安全問題主要包括:經濟安全、金融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信息安全、 資源安全、恐怖主義、武器擴散、疾病蔓延、跨國犯罪、走私販毒非法移民、海盜、洗錢等。
八種本領: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
七種能力: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