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本作品收錄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1年/第2号

该文的行政性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引用而确认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一九九〇年十二月三十日中国共产党
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讨论了今后十年和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通过了如下建议。

一、主要奋斗目标和基本指导方针

(1)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本世纪最后十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这是当前的国内和国际形势所决定的。从国内看,我们在八十年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经受了严重的政治考验,同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整个国家在安定团结的总局面下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安定因素。从国际看,我们在今后十年仍然可以争取到一个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同时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多端,经济竞争更加剧烈。我们能不能在九十年代巩固和发展八十年代取得的成就,进一步促进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使我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跨入二十一世纪,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央希望,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提高历史的责任感和时代的紧迫感,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使我们伟大祖国更加生气勃勃,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2)从1991年到2000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确定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正确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即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实现。今后十年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是:

——在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到本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实现上述目标,要求今后十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左右,这在世界范围内将是比较高的增长速度;

——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发展教育事业,推动科技进步,改善经济管理,调整经济结构,加强重点建设,为二十一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

——初步建立适应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达到新的水平,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

(3)我们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九十年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变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格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对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城市,围绕着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在计划、财政、税收、金融、物资、商业、外贸、价格、劳动工资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扩大了地方和企业的权力,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科技、教育体制和政治体制也相应进行了改革。十年改革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使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也为今后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迅速扩大。我国经济摆脱了原来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大踏步走上世界舞台。1980年到1990年,全国进出口总额将由380亿美元增加到1130亿美元,增长近两倍。对外开放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

——生产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有了较大增长。1980年到1990年,粮食产量由3.2亿吨增加到4.2亿吨以上,增长31%;棉花由271万吨增加到425万吨,增长56.8%;原煤由6.2亿吨增加到10.9亿吨,增长75.8%;发电量由3006亿千瓦小时增加到6150千瓦小时,增长104.6%;钢由3712万吨增加到6580万吨,增长77.3%。十年间,建成投产大中型项目1000多个,社会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后续力量。

——智力开发不断加强,科技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过去十年间全国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1万多项,国家奖励的发明1700多项,其中有些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全国有71%的县普及了小学教育,多数城市普及了初中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体系,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八十年代是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十年。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基本解决温饱问题,部分地区开始向小康水平过渡。1990年全国城乡居民平均消费水平预计达到720元左右,扣除价格因素,比1980年增长80%左右,平均每年增长6%。城乡居民消费内容日趋多样化,消费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贫困地区的人民生活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总之,在八十年代,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中逐步完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和发展。八十年代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心一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4)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我们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十二大和十三大,根据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深刻总结历史的和当前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以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取得了共同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是:

——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专心致志地搞好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体制和其他领域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中央、地方、企业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采取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等多种形式,通过举办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和实行必要的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发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对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补充作用,并对它们加强正确的管理和引导;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鼓励先富起来的帮助未富起来的,以利于全体人民和各个地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和民族分裂;

——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和实践,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逐步实现;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正义斗争,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理论和组织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就是按照这条道路走过来的,因而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实际工作中,在某些时候和某种情况下也发生过偏离上述原则的现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正确的加以坚持,不足的加以完善,失误的加以纠正,正在努力使上述原则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具体落实和丰富发展。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5)全面落实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方针政策,关键在于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是我国过去十年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全国各族人民得出的最基本的共同结论。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日益扩大,如果我们不改革现行体制中的弊端,不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就不可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也就不可能在剧烈的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和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总之,不改革开放不行,改革开放不坚持正确的方向也不行。在今后的十年中,我们必须按照这样的认识,把改革开放事业更加健康地推向前进,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更加强大的推动力。

(6)必须坚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是我国四十一年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客观经济规律的正确体现,全党同志务必时刻牢记,任何时候也不能偏离,努力避免经济生活中再次发生大的波折。为此,必须坚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安排上认真执行量力而行的原则,稳扎稳打,注意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的倾向。合理确定和安排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比例关系,保持全国财政、信贷、物资、外汇各自的和相互间的基本平衡。既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潜力,促进经济增长,又要防止国民收入超分配,重新诱发通货膨胀。必须坚持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把科学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7)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经济建设的立足点必须坚定不移地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必须把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同发展我国经济、增强自力更生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必须长期坚持勤俭建国的方针,全面厉行节约,努力克服各个领域严重存在的铺张浪费现象,勤俭办一切事业。

(8)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任务。没有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和动力就没有保证,物质文明建设也搞不好。面对九十年代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的国内改革和建设任务,更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改善社会风气,克服在两个文明建设上“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健康发展。中央和地方都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发展规划,逐渐增加必要的投入,使之与国家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投入的增长保持适当比例。

(9)必须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过分集中的体制格局,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此必须充分予以肯定。但由于权力下放过程中有些措施不那么适当,宏观管理又没有跟上,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当前经济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过于分散的现象。国家掌握的财力物力过少,宏观调控能力减弱。这既妨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解决这样的矛盾和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步骤和方法,并且着重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适当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来办好一些必须由中央办的关系全局利益的大事,这不仅是克服当前经济困难的需要,也是长远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有利于全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生产力和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在我们这样一个十一亿人口的大国,过分集中不行,过分分散也不行,必须把必要的集中和适当的分散恰当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推进现代化建设。

(10)必须处理好治理整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十三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确定的关于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是正确的。经过两年多来的艰苦努力,治理整顿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供求总量趋于平衡,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农业连续两年丰收,工业生产逐步回升,经济秩序得到初步整顿。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改革在治理整顿中不仅没有停滞,而且在继续进行和深化。但是,经济生活中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差、体制关系不顺等多年积累的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八五”头一年或更长一点时间,要继续进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在治理整顿中求发展。此后,要在发展中继续进行治理整顿,在调整产业结构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今后十年特别是“八五”期间要立足于现有基础,少搞新建,多搞挖潜,加强技术改造,强化经济管理,为长远的经济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随着结构的调整和改革的深化,经济发展的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经济增长的速度可以适当快一点,但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二、经济发展的产业重点和地区布局

(11)今后十年和“八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要在三个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改组改造加工工业,不断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并逐步走向现代化,以适应经济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的需要;(二)用先进技术装备改造传统产业和现有企业,以内涵方式为主扩大再生产,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三)根据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原则,正确布局生产力,积极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此,需要对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布局提出正确的要求和对策。

(12)大力加强和发展农业。解决十一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今后十年,继续以保证粮棉稳定增长为重点,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粮食生产要先后登上4.5亿吨和5亿吨两个台阶,同时增加棉花、油料、糖料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生产;大力加强林业建设;进一步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努力增产肉、禽、蛋、奶、鱼、茶、果等产品;继续引导农村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13)实现农业发展目标必须采取的若干重大措施: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适应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必须作为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加以完善。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是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把集体经营的优越性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在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农民自愿,可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形式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增加投入,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办成一些大事。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长江、黄河的水灾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今后十年要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防洪、蓄水、引水的大中型项目,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抓紧进行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缓解北方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巩固和完善现有灌溉工程,努力扩大灌溉面积,积极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加强农业区域综合开发,建设一批国家级的重要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分批改造中低产田,有步骤地开垦宜农荒地,改造和建设草原。林业是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屏障。加强速生丰产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和薪炭林体系的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要提高农业投资的比重,同时建立和健全集体经济的积累制度。农民是农业投入的主体,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特别要增加劳动投入,以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发展农用工业,努力增加化肥、农药、农膜、农业机械的供应,并提高它们的使用效益。大力提倡施用农家肥。

——继续抓好科技、教育兴农。我国人多地少,今后的农业发展,主要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积极培育优良品种,扩大良种播种面积,推广各种优良的耕作制度、耕作方法和栽培技术。继续推行“星火计划”、“丰收计划”和“燎原计划”。今后十年,农业增产中要力争比八十年代有更大部分依靠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积极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要像重视农业生产那样重视农产品流通。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增加仓储、运输、加工等设施的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粮食储备制度,并有计划地发展粮食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实行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购销体制和价格政策,以调动商品粮主产区和粮农种粮的积极性。

——扶持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是党在农村一项长期的经济和政治任务。从1991年开始,贫困地区要在解决大多数群众温饱的基础上,转入以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的扶贫开发阶段,争取到本世纪末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多数户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

——切实加强土地管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逐步稳定现有耕地面积,为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土地保障。大力保护森林资源,严格执行采伐限额,严禁乱砍滥伐。

(14)坚持“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促进乡镇企业继续健康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引导乡镇企业进一步调整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保持适当速度,与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对不同地区的乡镇企业,在发展方向和速度等方面,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乡镇企业,要给予更多的扶持;对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要进一步强调提高质量和效益。农业和乡镇企业要互为依托,因地制宜,采取亦工亦农、离土不离乡等多种形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乡镇企业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利用当地原材料的农副产品加工和建筑材料等工业,在合理规划和开发资源的前提下发展采矿业,并发挥劳动密集和传统工艺的优势,努力发展为大工业配套服务的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

(15)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今后十年和“八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的一个重点。我国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该采取适当的投资倾斜政策,少搞一些一般加工工业,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筹集必要的资金,加强能源、交通、通信、重要原材料以及水利等基础工业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搞好现有企业填平补齐、挖潜改造的同时,有计划地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大中型电站、煤矿、油田、铁路和公路干线、港口、机场、通信干线等骨干工程,以及冶金、化工等大中型项目,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水利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农业,而且关系到工业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央和地方都要充分重视和认真抓好。

(16)大力发展能源工业。煤炭工业,要加快统配矿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和宁夏能源基地的建设,同时促进地方矿和乡镇矿的整顿、改造和提高。到1995年和2000年。原煤产量要由1990年的10.9亿吨分别增加到12.3亿吨左右和14亿吨左右。电力工业,实行因地制宜、水火并举和适当发展核电的方针,充分发挥我国水电优势,积极发展坑口电厂和热电联产,加强电网建设。到1995年和2000年,全国发电量要由1990年的6150亿千瓦小时分别增加到81004亿千瓦小时左右和11000亿千瓦小时左右。石油工业,采取“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方针,保证东部老油田稳产增产,适当集中力量加强西部新油区主要是塔里本、吐鲁番地区的勘探和开发,同时积极进行海洋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到1995年原油产量要由1990年的1.38亿吨增加到1.45亿吨左右,争取到2000年有较大的增长。为了加快能源工业的发展,必须理顺能源价格,筹集能源建设资金,并争取利用一些国外资金,以稳定地增加资金投入。

(17)优先发展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交通运输,要着眼于搞好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以增加铁路运力为重点,同时积极发挥公路、水运、空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铁路建设,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对旧线进行改造,在一些重要线路,逐步实现电气化,同时加快煤炭运输干线,特别是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能源基地运输通道和新的南北干线以及西北、西南地区干线的建设。到1995年和2000年,铁路货运量要由1990年的14.6亿吨分别增加到16.5亿吨左右和19亿吨左右。公路建设,重点是建设国道主干线,相应建设省市和县乡公路。港口,要加快能源、外贸运输和客运枢纽港的建设,努力扩大沿海港口的吞吐能力。水运建设,重点是发展远洋运输,建设沿海南北大通道和长江干线。民航建设,重点是扩建、改建和新建主要城市和边远城市机场,扩大吞吐能力,进一步增加干线和支线的空运能力。邮电通信,要加快发展长途电话自动化,提高电话普及率,逐步形成方便迅速的通信网络。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信,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国家要加强重大骨干工程的建设,各级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办法筹集必要的资金,兴建地方铁路、公路、桥梁、港口和邮电通信设施。

(18)原材料工业要重点抓好结构调整,全面提高产品质量。钢铁工业要通过对现有企业的改造和扩建,提高技术水平,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增产短缺和高档产品。加强矿山原料生产能力的建设,扭转行业内部结构失衡的状况。到1995年和2000年,钢产量要由1990年的6580万吨分别增加到7200万吨左右和8000万吨以上。有色金属工业,要把发展铝特别是氧化铝放在优先地位,适当发展其他有色金属。化学工业,重点发展化肥、农药等农用产品,积极发展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到1995年和2000年,全国化肥产量(标准肥)要由1990年的9000多万吨分别增加到1亿吨左右和1.2亿吨左右。石油化工,以乙烯为主体,搞好原油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增加合成纤维原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各种有机化工原料和农用产品的产量。到1995年和2000年,全国乙烯产量要由1990年的150万吨分别增加到230万吨左右和300万吨左右。建材工业,要大力发展高档次的产品和新型材料,加快墙体材料的革新。森林工业,要积极扶植重点企业增强活力,继续发挥木材生产基地的作用。

(19)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千方百计节约能源、原材料、水资源和运力。我国一方面资源相对不足,能源、原材料、水资源和运力紧张,制约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单位产品所消耗的煤、电、重要原材料,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得多,节约的潜力很大。各部门、各地区都要制定出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的节约计划,采取有力的政策包括某些带强制性的措施,以及增加必要的投入,把节约和企业技术改造、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注意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的利用,使能源、原材料、水资源和运力的节约取得明显成效,力争九十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有更大的部分靠节约挖潜、降低消耗来实现。

(20)切实加强地质勘查工作,使它同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协调发展。地质勘查是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目前这方面又比较薄弱,必须切实予以加强。要加快地质勘查的步伐,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和下世纪初经济的持续发展准备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继续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增强地质工作的发展后劲。开辟多种资金渠道,增加地质勘查的投入。

(21)把发展电子工业放到突出位置。电子工业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带头产业,未来十年要从投资分配、技术开发、设备更新、产业政策和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为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创造条件。集中力量开发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中心、计算机为主体的投资类电子产品,大力加强微电子技术、计算机与软件、传感器的开发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普遍应用,积极利用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的成长。努力发展光纤、卫星、微波等通信产品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以满足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

(22)大力改组改造加工工业。目前加工工业战线较长,布局分散,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加工工业发展的重点是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改组改造。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压缩某些长线产品,增加名、优、新、特产品生产,以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需要。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更新老旧设备,降低能耗和各种材料的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要继续推进横向联合,促进专业化协作,把整个加工工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3)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重点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通过改组改造,优化结构,组织力量对重大技术课题进行攻关,使机械工业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先进技术装备的需要。积极发展能源、交通、通信、重要原材料和农用工业所需要的成套设备和产品,发展进口替代产品,提高引进设备的国产化程度,扩大机械产品出口。加强基础机械、基础件、基础工艺等薄弱环节,提高基础零部件专业化生产程度。围绕节能、节材、节油、节水,开发推广新产品,淘汰老产品,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汽车制造工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应当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促使其健康发展。

(24)轻纺工业的发展重点是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品种。

——大力发展轻工纺织原料的生产,特别是增加合成纤维、合成洗涤剂、造纸等原料的产量,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原料生产基地。

——积极推广新技术,抓住一批基础产品和出口拳头产品,进行开发和改造。要使一批骨干企业和重点出口企业的设备尽快得到更新,一批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尽快得到推广,一批引进的新技术新设备尽快得到普及,以促使我国轻纺产品在质量和档次上达到新的水平,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有步骤地进行轻纺工业生产能力和布局的调整。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一般不再增加初加工能力,集中力量发展深加工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出口制成品。初加工和内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要有步骤地转向内地和原料产地,以形成新的生产力合理布局。

到1995年和2000年,纱产量要由1990年的2450万件分别增加到2700万件左右和3100万件左右;化学纤维产量要由1990年的155万吨分别增加到200万吨左右和260万吨左右。到1995年,糖要由1990年的520万吨增加到670万吨左右。

(25)积极发展建筑业,努力推进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加强城乡建设的统筹规划,稳步发展住宅和公用设施建设。城镇住宅建设要保持合理规模和增长速度,并通过住房制度的改革,适当加快房地产综合开发和住宅商品化的进程。根据城镇住宅发展的需要,配套发展商业网点、教育和医疗设施、文化和体育场所,提高公用设施的普及水平。乡村住宅建设要合理规划,节约用地,因地制宜地建设公用设施。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以乡镇企业为依托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交通方便、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乡镇。

(26)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第三产业是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资金积累,活跃城乡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消费结构变化,促进产业结构现代化,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我国第三产业比较落后,行业不全,服务程度低,目前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今后十年,第三产业要重点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充分调动各种经济成分和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完善市场环境和规则。努力调整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加快发展那些目前比较落后而又急需发展的行业。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要快于第一、第二产业。到2000年,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要由现在的1/4左右提高到1/3左右。

(27)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复建设项目过多,产业结构趋同,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分割与封锁严重,难以发挥比较优势,影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今后十年的地区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要认真贯彻执行以下原则:

——统筹规划,合理分工。根据全国一盘棋和全国是一个统一市场的精神,从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出发,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基础。以跨省、区、市的横向联合为补充,加强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形成有利于发挥地区特色和区域协作的经济体系,把全国经济的统一性和地区经济的特色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省、区、市的经济发展和跨省、区、市的经济联合,都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不需要也不可能建立各自完整的经济体系。

——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不同产业在投入产出效益上有较大差异。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把产业倾斜与地区倾斜结合起来。地区倾斜的依据,是该地区的资源和产业优势以及对宏观经济的专业化贡献。实行倾斜政策要适度,以避免地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而引起新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要正确处理和协调资源地区和加工地区的关系。沿海地区要根据经济技术水平较高而资源缺乏的特点,致力于发展高、精、尖、新等层次较高的产业和出口创汇产品,将耗能高、运量大的工业逐步转移到能源充裕、资源富集的内地。加工地区和资源地区可以采取横向联合、利益兼顾的办法,把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发展。

——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省、市,应当分别同内地一两个经济比较落后的省、区签订协议或合同,采取经验介绍、技术转让、人才交流、资金和物资支持等方式,负责帮助它们加快经济的发展。

——加强宏观调控,健全调控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使发展地区经济的政策建立在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的发展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和指导。采取有效措施,打破地区分割和封锁,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28)积极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自治地区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于巩固边防,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促进全国经济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把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妥善结合起来,逐步改变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状况,使之同全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继续贯彻落实帮助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老根据地、边疆地区和其他贫困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扶持这些地区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国家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要对这些地区给予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的支持,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这些地区发展经济的内在活力。

(29)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保障整个国家和经济发展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今后十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保卫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必须进一步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适当增加国防费用,有重点地加强新武器装备的研制,提高军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继续调整国防工业结构,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方针,加强军工企业转产民品的统一规划和协调工作,增强平战转换能力。

三、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任务和政策

(30)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继续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在经济建设主战场、高技术研究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性研究三个层次上的科技工作,要加强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力量,形成纵深格局,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全面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今后十年,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的要求,力争在某些领域接近或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经济和科技振兴打下基础。

(31)今后十年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紧紧围绕解决工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现代化问题,特别是为解决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资源综合利用,以及人口控制、生态环境保护和国防建设等方面的重大课题,组织实施科技攻关计划并提供科技保证。

——加强应用研究,大面积推广投入少、效益好、见效快的科技成果,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积极跟踪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进程,努力在生物工程、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新型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激光、超导、通信等高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科技成果。继续推进“火炬”计划的实施,办好高新技术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并加快向传统产业的扩散和渗透,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科技发展后劲。努力加强重点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提高它们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专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的科研工作,密切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密切结合,注意新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

(32)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建立有活力、有效率的科研、引进、创新、推广和应用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新机制,使之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稳定和完善促进科技进步的政策,抓紧制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中央、地方和企业都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发挥重点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强科研单位和科技队伍的建设。

(33)加强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点加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特别要加强对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中重大问题的研究,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宣传,继续消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不良影响,澄清思想和理论是非。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促进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繁荣和发展。加强和制定社会科学的研究规划,切实注意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培养和提高。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

(34)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全面提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逐步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的体制。继续深化教育改革,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35)加强基础教育。“八五”期间,在占全国人口80%左右的地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占全国人口30%以上的地区普及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力争到本世纪末,在全国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在城镇以及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基本普及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在大城市试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重点抓好小学教育。在边远山区和牧区,采取扶持政策,扎扎实实抓好初小义务教育。继续重视发展幼儿教育和残疾、弱智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

(36)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今后十年,要使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要统筹规划普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调整科类结构,提高教学质量。1995年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重,要由现在的45%提高到50%以上,同时广泛开展灵活多样的短期技术培训。到本世纪末,使农村绝大多数新增劳动力接受程度不同的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企业新增职工接受必需的职前教育和岗位培训。加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主义觉悟和道德水准。

(37)高等教育要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合理调整结构,大力提高质量。“八五”期间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基本上稳定现有规模,进行充实和加强。根据需要和可能,适当发展专科教育。重点抓好普通高等院校的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和专业结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建设高等学校的一批重点学科。博士生的培养基本上立足于国内。继续改革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进教育拨款制度,加强教育法规建设。继续完善出国留学生政策,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38)积极发展成人教育。要坚持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办学路子,大力开展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技术和专业水平,提高广大农民运用农业新技术的能力。在继续整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办好成人高等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十分重视扫盲工作,争取到2000年全国基本上扫除青壮年文盲。

(39)坚持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等各项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新闻单位要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出版部门要坚定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多出版一些优秀读物。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进一步发展文学、电视、电影、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曲艺等文学艺术领域的创作活动,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进一步办好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站等各类文化活动场所,加强对书籍报刊和音像等文化市场的引导和管理。继续深入开展“扫黄”工作。加强档案馆和纪念馆的利用和管理。积极开展对外学术文化交流,同时注意防止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积极提高全国广播、电视覆盖率,丰富节目内容,提高节目质量。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进一步加强文物特别是重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严厉打击盗窃和走私文物的犯罪活动。认真研究和制定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给予必要的物质支持。

(40)进一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发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逐步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与制度,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今后十年,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改善知识分子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方面多办一些实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同知识分子广交朋友,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提倡和鼓励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深入实际,接触工农,了解国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改善人民生活和健全社会保障

(41)人民生活逐步达到小康水平,是九十年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解决温饱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由温饱达到小康是又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全国小康水平的实现,从地区和时间上,将是逐渐推进的。到2000年,目前已经实现小康的少数地区,将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多数地区,将普遍实现小康;现在尚未摆脱贫困的少数地区,将在温饱的基础上向小康前进。“八五”期间,不同地区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42)认真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继续执行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既要克服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又要消除工资外收入差距悬殊的现象。对合法收入要予以保护;对过高收入要通过税收,包括个人收入调节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进行必要的调节;对非法收入要依法取缔。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使实际工资总额的增长不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实际平均工资的提高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继续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积极倡导居民储蓄。

(43)调整消费结构,合理引导消费。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民消费的要求,逐步改善食物的质量和结构,逐步增加肉、蛋、奶、水产品、水果的消费量。进一步发展商业服务业,扩大生活服务领域,提高城乡居民非商品性支出在生活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加强供水、排水、供电、供热、煤气、道路、交通和电话等公用设施的建设,方便人民生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加快住宅建设,发展室内装饰行业,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农村住宅建设要合理布点,尽量不占耕地。

(44)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对大气、水域、土壤污染、固体废物和噪音等公害的监测和防治,特别要保护江河、湖泊、水库和地下水的水质,保护森林,抑制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改善环境质量。积极植树造林,提高绿化水平,为人民创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积极治理环境污染,明确环境保护的责任范围,实行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使环境保护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45)积极解决城乡劳动就业问题。合理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和保障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努力开拓城乡就业门路,增加劳动岗位,充分发挥城镇集体经济和其他各种经济成分在安排就业方面的作用。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改革就业制度。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开展精耕细作,实行多种经营,努力植树造林,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发展乡镇企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逐步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应当与经济发展和城镇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46)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和待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现代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推动企业改革、适应人口老龄化和促进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按照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合理负担的原则,在城镇各类职工中逐步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待业保险的范围,实行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在农村采取积极引导的方针,逐步建立不同形式的老年保障制度。同时,要改革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认真做好优抚工作和社会救济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扶贫工作。继续开展生产自救,以工代赈。

(47)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人口问题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坚决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增强全党、全国人民的人口意识。切实加强领导,依法管理,加快县、乡、村计划生育网络的建设,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使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措施落实到基层。今后十年,争取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二点五以内。

(48)发展卫生保健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卫生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协调发展、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针。多渠道增加卫生投入,有计划有重点地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整顿医疗秩序。切实加强农村卫生组织建设,巩固和发展三级医疗卫生网。有步骤地推动预防保健事业的发展,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加强卫生监督工作和对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严重危害健康疾病的防治工作。

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任务和措施

(49)今后十年要初步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一般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制度从其诞生到比较成熟,必然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经常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和改革。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是如此。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消除过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济体制中的弊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这是需要在今后十年中继续完成的现实任务。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能否顺利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体制改革能否取得预期的成功。

(50)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需要进一步明确和把握以下几点:(一)计划经济可以从总体上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市场调节可以发挥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和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实行两者的结合就是要把它们的优点和长处都能发挥出来,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二)计划经济不限于指令性计划,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改善和市场的不断发育,进一步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计划管理必须自觉遵循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市场调节要在国家总体计划和法规约束下发挥作用。(三)大体说来,属于总量控制、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的调整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经济活动,主要发挥计划的作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一般性技术改造和小型建设等经济活动,主要由市场调节。(四)国家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规划和宏观调控目标,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地区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做好综合平衡,协调重大比例关系,综合配套地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控经济的运行。

(5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继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适当发展其他经济成分,形成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所有制结构。

——建立富有活力的国营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探索公有制经济多种有效的实现形式。

——加强市场体系和市场组织的建设,逐步建立在国家指导和管理下的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

——逐步理顺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理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

——建立和健全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的、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经济调控体系。

围绕以上几个方面,协调配套地搞好企业、流通、价格、财政、税收、金融、计划、投资和劳动工资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并加强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

(52)继续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努力改善企业的外部环境,在企业内部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搞活大中型企业,充分发挥它们的骨干作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已经颁布的搞活企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继续从多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兼顾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增强企业活力和健全企业约束机制。

——完善和发展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八五”期间,继续稳定和改进现行承包办法,在进入新一轮承包时,合理调整承包基数和上交比例,实行比较规范的综合指标承包制,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增值,并逐步发挥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的作用。继续进行“利税分流、税后还贷、税后承包”的试点,积累经验,并根据现实条件和不同企业的情况,逐步过渡,分期实行。

——坚持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逐步使绝大多数国营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逐步完善企业折旧制度和留利制度,有步骤地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重估,适当提高折旧率,以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禁止在法定的税费以外随意向企业收取费用。

——积极发展企业集团。制定具体政策和措施,推动企业的改组、联合和兼并,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有计划地组建一批跨地区、跨部门的竞争性企业集团。

——深化企业领导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加强企业管理。改进企业内部的人事制度、劳动工资制度、留利分配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改变吃大锅饭和纪律松弛的现象。

——继续进行租赁制、股份制等改革的试点。

——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开展清产核资,解决国有资产状况不清、管理混乱、资产闲置浪费和被侵占流失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

——“八五”期间,对石油、石化、煤炭、钢铁、有色金属、铁道等部门继续实行并完善行业包干体制。

(53)建立和健全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消费资料市场,扩大生产资料市场,发展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劳务市场。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都要相互开放,扫除各种形式的关卡壁垒,改变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的状况。提倡和推行互惠互利、风险共担、扬长避短的经济联合和协作。以建立高效、畅通、可调控的商品流通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商业、物资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多种交易形式,特别是跨地区的综合性或专业性市场组织和商业集团。充分发挥国营物资、国营商业企业、供销社的主渠道与蓄水池作用,进一步发挥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的作用。扩大市场网络,改善流通设施,健全商品储备制度。加强市场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建立市场竞争规则,反对不正当竞争,健全市场秩序。

(54)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目标是建立和健全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体制,逐步做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其他一般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市场调节的价格管理制度。“八五”期间,要进一步适当减少国家定价的范围,扩大市场调节的部分。价格改革的重点是,调整重要生产资料的价格;适当提高粮食定购价格,逐步解决粮食购销价格倒挂问题;对供求大体平衡的一般加工产品、供求弹性比较大的商品和耐用消费品,以及非生活必需品,逐步放开价格,由市场调节。区别不同产品的具体情况,逐步取消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有些商品的价格要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相适应。进行价格改革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态度要积极,步骤要慎重,时机选择要适当,并且把物价上涨的幅度控制在居民、企业和国家财政所能承受的范围以内;二是严格控制社会总需求,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为价格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三是在调整基础产品价格的同时,采取措施促使企业消化一部分涨价因素,防止各类商品价格等幅上涨,造成不合理的比价复归;四是解决农副产品购销价格倒挂和调整消费品价格,要保证广大城乡居民实际收入不降低;五是价格调整和改革,要逐步减少国家的物价补贴。

(55)改革财政税收体制,建立稳定的和规范化的财政税收制度。现行的财政包干体制调动了各地方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改革的方向是在划清中央和地方事权范围的前提下实行分税制。“八五”期间,继续稳定和完善包干体制,同时进行分税制的试点。为了兴办一些地方难以办而必须由国家办的关系国民经济全局利益的大事,需要适当集中财力。适当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国家预算实行复式预算制,把经常性预算与建设性预算分开。经常性预算,坚持不打赤字,并略有结余,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建设性预算的差额,可以通过举借内债和外债来弥补,但要保持合理的债务规模和结构。逐步理顺税制结构,强化税收管理,严格以法治税,充分发挥税收在增加财政收入和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职能作用。

(56)正确发挥银行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总规模,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把握信贷资金投向,并有效地运用利率、准备金、再贷款、汇率等金融手段,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防止通货膨胀。健全中央银行的垂直领导体制,加强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领导与管理。专业银行主要是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承担经济调控职能,同时进行企业化管理,实行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继续鼓励居民储蓄,开办住房储蓄和住房信贷。逐步扩大债券和股票的发行,并严格加强管理。发展金融市场,鼓励资金融通,在有条件的大城市建立和完善证券交易所,并形成规范的交易制度。

(57)按照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继续改革计划体制和投资体制。计划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对全社会经济活动的预测、规划、指导和调控,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以及主要比例关系和结构的协调。根据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和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改进计划管理的形式和方法,坚持并改进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制度。合理调整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逐步做到主要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节,增强计划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改革按生产能力和投资限额划分项目审批权的办法。严格控制投资总规模,加强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关系全局的重大建设项目继续实行相对集中管理;一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在国家规定的投资总规模范围内,可由投资主体自行决策。为了保证重点建设有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建立煤、油、电、运专项开发基金,并努力开辟运用经济办法吸引和筹集社会资金的新途径;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地方、部门、企业办能源、办交通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行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制度,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58)改革工资制度。重点要解决五个问题:一是建立健全工资总量调控机制和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使工资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有计划按比例增长。二是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建立起全面反映职工劳动质量和数量的工资制度。在企业,继续完善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逐步实行以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要形式的内部分配制度。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逐步建立符合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三是调整工资收入结构,限制和减少实物分配。结合价格、住房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把一部分福利性补贴逐步纳入工资。四是改变奖金、津贴发放和工资外收入的混乱现象,加强工资管理,逐步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分级分类管理、企业自主分配的体制。五是通过推行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严格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等措施,缓解社会分配不公。

(59)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建设。

——逐步建立以国家计划为主要依据的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综合配套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制度,特别要健全间接调控机制,更好地运用价格、税率、利率、汇率等手段调节经济的运行。为此,必须进一步理顺计划、财政、银行以及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发挥计划部门进行综合平衡、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综合协调经济杠杆的作用,使计划、财政、银行之间合理分工、紧密配合、协调动作。加强和改进审计、统计、物价、税务、信息、计量、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工作,特别要适应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情况,建立健全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统计、监测方法和制度,更好地为调控经济运行服务。

——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按照保持全国经济的统一性和灵活性、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对事权、财权和经济调控权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明确划分。切实增强中央宏观调控的能力,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并适当扩大地方政府运用经济杠杆的权限。

——建立科学的经济决策体系和制度。对重大的政策措施和建设项目,都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包括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和企业的意见,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科学论证,有的需要提出不同的方案,择优选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指标、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都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确定。加强经济决策和经济管理的责任制,杜绝领导者个人批条子、决定项目和变更国家计划指标的现象。今后如再发生此类现象,任何有关单位和人员都有权加以抵制。

——加快经济法制建设,促进经济调控的规范化、制度化。“八五”期间,要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使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有法可依。抓紧制定《计划法》、《预算法》、《银行法》、《投资法》、《公司法》、《价格法》、《市场法》、《劳动法》、《工资法》和《审计法》等基本经济法律法规,并切实加强经济监督和经济司法工作。

六、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60)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应当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以利于我国到本世纪末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61)努力扩大出口和增加外汇收入。这是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在保证出口贸易持续稳步发展的前提下,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和提高出口商品质量上。逐步实现由粗加工制成品出口为主向精加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努力增加机电产品、轻纺产品和高技术商品的出口,重点扶持一批在国际市场有发展前景、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出口,做到主要依靠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来增加外汇收入。在更新花色品种、改进产品包装、改善推销服务等方面下大功夫,加强经营管理,努力降低出口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巩固已有的市场,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在扩大商品出口的同时,继续发展劳务输出、对外承包工程、国际空运和海上运输业。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这不仅可以增加外汇收入,而且可以使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加强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

(62)实行有利于扩大出口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加强出口商品的生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沿海地区、边境地区和其他有条件地区的优势,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工贸、农贸结合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在发挥国营大型企业出口潜力的同时,进一步发挥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在出口贸易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国家在资金、物资和运力安排上,实行支持出口的政策,特别要更好地运用信贷、税收、价格和汇率等经济杠杆,鼓励出口商品的生产。努力加强出口商品的推销,扩大在国外的经销系统和售后服务网络。

(63)合理安排进口和调整进口结构。按照有利于技术进步、有利于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和有利于节约使用外汇的原则,合理安排进口,把有限的外汇集中用于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国家重点生产建设所需物资。国内能够生产供应的原材料和机电设备,要积极组织生产,保证质量,争取少进口或不进口。必须采取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严格限制奢侈品、高档消费品和烟、酒、水果等商品的进口。积极发展替代进口产品的生产,加快国产化进程,保护和促进民族工业的振兴和发展。必须十分重视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和创新。制定全国引进技术及其消化吸收的规划和政策,防止盲目引进和不必要的重复引进。

(64)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要继续争取利用国际金融机构和双边政府贷款,特别是条件比较优惠的贷款。保持合理的贷款规模和结构,选好投向,重点用于加强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信、重要原材料等项目上。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吸收外商投资。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按照产业政策正确引导外商投资,多办一些出口创汇型、技术先进型项目,注意把吸收外商投资与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国家统一颁布的鼓励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制止违反国家规定竞相公布优惠措施的做法。对外商投资企业,既要保护其合法经营和权益,又要依法加强必要的监督管理。改进和加强对利用外资的规划和指导,重视利用外资项目的效益。借用外债要有严格的责任制度,中央和地方都要建立外债偿还基金,确保按期还债。

(65)进一步贯彻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对于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和带动全国经济的振兴与繁荣,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有关举办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应当继续贯彻行之有效的政策和灵活措施,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巩固和发展已开辟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使它们更好地承担在发展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方面的重要任务,发挥它们在对外开放中的窗口、桥梁和基地作用。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地区要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合理确定开发与建设规划,更好地面向国际市场,同时积极开展同内地的横向联系与协作。认真搞好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和开放,是今后十年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积极发展同内陆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

(66)改革外贸和外汇管理体制。现行的外贸承包制,对促进对外贸易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和问题,必须进一步加以完善和改革。要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贸结合、联合统一对外的外贸经营体制。完善和健全外贸收购制、有外贸经营权的生产企业直接出口制和代理制。适当扩大大型骨干企业特别是企业集团的外贸经营自主权,发挥它们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加强对出口收汇的管理,实行跟踪结汇,改革外汇留成和用汇制度。改进汇率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国家管理的灵活合理的汇率调节制度,健全外汇调剂市场。

七、全党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而奋斗

(67)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实施,将促进我国的进一步繁荣富强,也将对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作出贡献。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真诚合作。我们相信,在实施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过程中,我国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济技术交流将会更加活跃,业已形成的各种友好合作关系将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68)继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九十年代,我国将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在实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同时,积极推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加强交流,增进了解,欢迎台商来大陆投资,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希望全国各族人民,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积极投身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振兴中华和促进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

(69)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是顺利实施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必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一切热爱祖国、希望国家繁荣富强的人们,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70)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保证,也是我国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建立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理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继续改革干部人事制度。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继续加强廉政建设,纠正不正之风,精简机构,减少层次,裁减冗员,转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特别要长期不懈地同各种腐败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

(71)加强人民武装力量的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和公安干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人民武装力量必须继续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增强战斗力。切实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大力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坚决捍卫国家的神圣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维护社会安定和保护人民利益,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72)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核心力量。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顺利实现,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继承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继续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大力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接班人,保证党的各级组织的领导权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的建设。全党同志都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前列,开拓前进。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广大干部和人民武装力量,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爱国人士,一切热爱祖国的人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埋头苦干,为胜利完成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而努力奋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作品来自1949年10月1日(含)之后的中国共产党文件。根据《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第680号[CPC 1],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包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及其各直属机构[CPC 2])制定的公文,可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规定之“具有立法、司法、行政性质的文件”,不适用于著作权法保护,所以属于公有领域


  1. 《刑事审判参考》2011年第1集,总第78集,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共同主办,法律出版社出版。亦可参考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的一篇文章
  2. 2024年社群共识,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以及法律规定的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其各专门委员会)、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及其巡回法庭等机构)党组(机关党组、分党组、党组小组、党组性质的党委)等中央国家机关党组制定的公文,视同“直属机构”制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讲话和其它文件是否属于以上范围,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中存在争议。在有进一步共识之前,本模板的使用仅限于以上所列之文件。对于已超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所规定保护期的其他中国共产党文件,应使用版权失效模板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