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卷0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 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
卷三
卷四 
本作品收錄於:《乾隆西安府志

西安府志卷第三

  名山志咸陽 興平 臨潼 高陵 鄠 藍田涇陽

 咸陽縣

畢原長安志在縣北史記周本紀在鎬東南杜中又云畢

公高與周同姓武王封之於畢通典初王季都之畢公高

封焉一名畢郢孟子文王卒於畢郢趙岐注近豐鎬之地

一名畢陌元和志畢原咸陽縣所理左傳畢原鄷郇文之

昭也卽謂此地南北數十里東西二百里無山川陂湖亦

謂之畢陌又名咸陽原雍大記咸陽原在渭水北九𡽀山

南一名渭城北阪又名咸陽北阪又有洪瀆原在縣北二

里東西一岡濶七里許馬志其地有潦池故曰洪瀆實卽

畢原地也

 按畢原綿亘渭川南北其境甚廣一統志謂在咸寧縣

 西南者爲文武周公所塟在長安咸陽西北者乃畢公

 高所封庶爲得之

濁谷方輿紀要在縣北近九𡽀山𪋤

短陰原元和志在縣西南二十里水經注渭水又東與豐

水㑹於短陰山內水㑹無他高山異巒所有惟原阜石激

而巳禹貢錐指短陰原卽短陰山也秦中諸原𩔖有山體

故或謂之山不必峭拔也

高陽原縣志在縣東南二十里秦始皇作阿房宫依此馬

志與長安接界

鮮原賈志在縣東二十里詩大雅度其鮮原蘇氏注文王

旣克宻須於是相其高原而徙都所謂程邑也朱子傳其

地於漢爲扶風安陵今在京兆府咸陽縣

 按安陵故城在今縣東二十一里漢地理志右扶風安

 陵闞駰以爲周之程邑朱傳本此然史記正義又云周

 王季宅郢郢故城在咸陽東二十一里則文王之程卽

 王季之郢孟子所謂卒於畢郢亦卽此地詳見陵墓卷

 興平縣

黃𪋤山縣志在縣北一里或謂之黃山甘泉賦序北繞黃

山瀕渭以東一名始平原長安志始平原東西五十里南

北八里東入咸陽北阪西至武功界武水東岸三秦記漢

時謂之北芒巖

馬嵬坡縣志在縣西二十五里孫景安征途記馬嵬人名

於此築城以避難方輿紀要唐置馬嵬驛景龍四年中宗

送金城公主入番别於馬嵬驛天寶末元宗西幸至馬嵬

驛大軍不發因賜貴妃死塟於坡北詳古

 臨潼縣

驪山縣志在縣南里許卽藍田北山綿亘而東五十餘里

新志初名麗山路史女媧繼興于麗周驪戎國于其下因

作驪漢地理志新豐驪山在南故驪戎國秦置酈邑又名

酈山一曰麗戎之山水經注麗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

金其陽多玉一名會昌山一名昭應山長安志天寶元年

更驪山曰會昌七載又攺曰昭應又名肺浮山水經注泠

水出肺浮山葢驪山連𪋤而異名也山北有女媧氏谷長

安志云女媧治處又云藍田谷雍錄山頂有露臺鄉唐中宗登

驪山高頂寓目詩四郊秦漢國八水帝王都閶闔雄里閈城闕壯規模貫渭稱天邑含岐實奥區金門披玉館因此

識皇圖蘇 奉和聖製登驪山五律仙蹕御層氛高高積翠分巖聲中谷應天語半空聞豐樹連黃葉函關入紫雲

聖圖恢㝢縣歌賦少橫汾寰宇記温泉出山下詳古蹟漢張衡温泉賦并序陽春之月百草萋

萋余在遠行顧望有懷遂適驪山觀温泉峪神井風中巒壯厥𩔖之獨美思在化之所原感洪澤之普施乃爲賦云

覽中域之珍恠兮無斯水之神靈控湯谷於瀛洲兮濯日月乎中營陰高山之比延處幽屏以閒淸於是殊方䟦涉

駿奔來臻士女煜其鱗萃紛雜遝其如烟亂曰天地之德莫若生兮帝育烝民懿厥成兮六氣淫錯有疾厲兮温泉

汩焉以流穢兮蠲除苛慝服中正兮熙哉帝載保性命兮北齊劉逖浴温泉詩驪岫猶懷土新豐尚有家神井堪消

疹温泉足蕩邪紫苔生石岸黃沫擁金沙振衣殊未巳翻能停使車唐元宗准此温泉是稱愈疾豈予獨受其福思

與兆人共之乘暇廵遊乃言其志桂殿與山連蘭湯湧自然陰崖含秀色温谷吐潺湲績爲蠲邪著功因養正宣願

言將億兆同此共昌延又溫湯對雪詩北風吹同雲同雲飛白雪白雪乍迴散同雲何慘烈未見溫泉氷寧知火井

滅表瑞良在兹庶幾可怡悅王維和太常韋主簿五郞温泉寓目之作漢主離宫接露臺秦川一半夕陽開靑山盡

是春旗繞碧澗翻從玉殿來新豐樹裏行人度小苑城邊獵騎廻聞道甘泉能獻賦懸知獨有子雲才皇甫冉温泉

卽事詩天仗星辰轉霜冬景氣和樹含溫液潤山入繚垣多丞相金錢賜平陽玉輦過魯儒求一謁無路獨如何北

魏元萇温泉頌夫駕輕烟勒麟鳳馳及奔星走攀流月蟬變羽化之民食露吸霞之士斯葢有道存焉自非人世之

所覼縷至若泥行水驟血食之夫興没自天去來非巳寸陰危於朝露百齡迅於滅電一物不諧則肬贅以生庶事

不康則風火以敗故聖人口百姓之多疚撰藥石以濟之造物愍蒼生之鴆毒設甘餌以救之葢温泉者乃自然之

經方天地之元醫出於渭河之南泄於驪山之下淵華玉徹口淸囗囗靈感超異畯口不測無樵薪之㸑而揚湯沸

於楚鑊無囗囗而寒暑調於夏鼎高唐之雲朝發於水湄巫山之雨夕收於淵際靑林碧草含露而匝岸香風

列錦而環渚於是左湯谷右濛氾南九江北海千城厲國之民懷疾枕疴之客莫不宿棖而來賔療苦於

水但上無天棟下無環墻悠悠君子我將安泊孤沗發軫咸池分條紫漢道屬昇平弱年斆仕旣歴通顯朝望已隆

爰自常伯岀居分陜地居陸海之饒祿享封君之厚而報天之效無聞恤民之譽安在每思傾以爲斯

泉天實置之而人畧未備廼剪草開因林搆字邃館來風淸簷駐月望想烟露遲羽衣之或顧願言囗囗囗因兹

以蕩穢廼作頌曰皇皇山靈愍我蒼生浴彼温泉於此麗川其水伊何尅神尅聖濟世之醫救民之命其聖伊何排

霜吐旭其神伊何吞肬去毒無藉烟炭誰假樵木湛若虞淵沸如湯谷東枕華山西拒咸陽連疇接畛墟落相望彩

林争翠菉樹成行香風旦起文靈夕張陂彼麗山望想于里廼作高堂鴻飛鳯起三輔之英五都之士慕我芳塵爰

居爰止其德旣酋其聲旣遠金華屑柱春山九轉目送羣羊手白犬控鵜來思俟我於堂而下闕二十字唐張說温泉箴

東山少連曰元冥氏之子曰壬夫安祝融氏之女曰丁芉倶學水仙是爲温泉之神焉帝命之救萬靈盪滯結腑藏

達膚腠泄下人多賴上帝是崇有飛廉氏之佚女姤之常欲大慁其功故入温泉必齊以洗心戒以防患恕以利物

含生之疾我願除祓二神嘉之吹湯激邪珠連漚漯潏汩揚華此其效也若入温泉僻心穢行惡言淫形居食失節

動出躁輕二神醜之不匡人命飛廉佚女以裾𧝬人是走疰芒風瘍眩齵之病夫有意之醫照合神聖無恒之醫身

爲慾使莫之益傷之者至矣是以君子愼其微也北周王褒温泉銘挺此温谷驪岳之陰白礜上徹丹砂下沉華淸

駐老飛流瑩心谷神不死川德愈深

 按驪山温泉題詠繁艿今以唐元宗以前詩附入名山

 天寶以後懷古諸作分載古蹟卷內

東繡嶺雍大記在驪山右東有玉蕊峯又金斧山縣志在縣東南

二十五里方輿紀要石罅中有石如斧金色亦名金谷中常温金沙洞縣志長生殿南石甕谷

畧在縣東五里南山半腹長安志石甕谷有懸泉激石成臼似甕形因名縣志石甕谷中盡植蘭蕙亦名芝蘭谷

石魚巖縣志石甕谷上風谷馬志卽石甕谷右澗艾葉溝縣志在驪山東南十二里中有蟒石

走馬嶺縣志在山東南二十七里平坦可乘馬

西繡嶺雍大記在驪山左上二里卽老君殿又飮鹿槽

驪山記在嶺西南一名鹿飮泉今涸丹霞泉馬志老母殿前殿西南飲濟泉卽潼水牡丹溝

在驪山西兩岸盡植牡丹燕子龕縣志降聖觀南石駱駝峯縣志在嶺西磑子谷

志在縣西南七里蟾谷拾遺記在白鹿觀中鳯凰原縣志在縣西南十五里唐地理志淸虛原卽鳯

凰原長安志後漢延光三年鳯凰集新豐西亭卽此原也亦驪山之别𪋤鸚鵡谷縣志在縣西南二十里一

名韓峪溝唐地理志幽棲谷卽鸚鵡谷 按鳯凰原鸚鵡谷並見古蹟 宋邵雍繡嶺詩繡嶺岌層巒岧嶤十九盤

微微經雨後杳杳出雲端往事金輿遠遺蹤玉像残至今臨渭水依舊見長安

普陀原縣志在縣北二十里渭河北岸卽高陵之奉政原

或以爲卽藕原也

荆原縣志在縣北八十里卽荆山脉盡處一名斷原自三

原迤𨓦至富平臨潼爲𣾰沮水衝斷因名

坑儒谷長安志在縣西南五里坑儒鄉詳古蹟唐羅隱焚書坑詩千載遺踪

一窖塵路旁耕者亦傷神祖龍算事渾乖角將謂詩書活得人章碣焚書坑詩竹帛烟銷帝業虗關河空鎻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司空圖秦坑儒谷銘秦術戾儒厥民斯酷秦儒旣坑厥祀隨覆天復儒讐儒祀

而族秦坑儒耶儒坑秦耶

銅人原縣志在縣西南二十里接咸寧界新志卽今地窰

村水經注魏文帝黃初元年徙長安金狄重不可致因留

覇城南人有見薊子訓與父老共摩銅人曰正見鑄此時

計其日似近五百年矣

新豐原雍大記在縣東南二十里縣志西接陰槃東至泠

口蜿蜒二十餘里與渭南接

慶山長安志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唐五行志垂拱二年

月新豐露臺鄉大風雨震電有山湧岀高二十丈武后名

之曰慶山

種金原縣志在縣東新志今大小金山卽其處

鴻門阪縣志在縣東十七里史記項羽本紀羽軍在鴻門

下沛公在霸上相去四十里從驪山下道芷陽間行不過

二十里水經注新豐縣故城東三里有阪長二里餘塹原

通道南北洞開有同門狀謂之鴻門雍勝畧北有鴻陂南

有阪口故曰鴻門長安志漢舊大道北下阪口名也卽亭

尉呵李廣處唐李賀公莫舞歌方花古礎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銀甖華筵鼓吹無桐竹長刀直立割鳴

筝橫楣麤錦生紅緯日炙錦嫣王未醉腰下三看寶玦光項莊掉箾欄前起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眞人赤龍子芒

碭雲瑞抱天廻咸陽王氣淸如水鐵樞鐵楗重束關大旗五丈撞雙鐶漢王今日頒秦印絶臏刳腸臣不論王轂鴻

門讌詩寰海沸兮争戰苦風雲愁兮會龍虎四百年漢欲開基項荘一劍何虛舞殊不知人心去暴秦天意歸明主

項王足底踏漢土席上相看渾未悟明李東陽鴻門高詩鴻門高高屹屹日光盪雲霧塞雙舞劍三示玦壯士入目

眥拆謀臣怒王斗裂網彌天龍有翼龍一去難再得

 按縣志鴻門阪在新豐南原又縣東十五里有項王營

 可証孟康後漢郡國志注鴻門在新豐東十七里葢誤

 指縣治而言

 高陵縣

奉政原一統志在縣南十一里長安志東西長三十里南

北濶三里縣志原自涇陽來過境盡於臨潼高者四五丈

涇渭之不得北徙者此原障之也一名降駕原相傳漢文

帝自代來次高陵毘沙鎭四日通志奉政一作奉正

鹿苑原長安志在縣西南三十里東西長十五里南北濶

一里黃圖安陵有果園名鹿苑縣志原自咸陽來當涇渭

二水間陽陵之所在也按陽陵故城在縣西南亦名奉政原通志一名鹿臺

畢原寰宇記關中記云高陵北有畢原秦謂之池陽原漢

名長平阪又名石安原

 𨝘縣

終南山元和志在縣東南十里縣志山在縣境隨地異名

遠者三十里近者二十里皆終南也

澇峪一統志在縣西南二十里接盩厔界本作勞谷漢郊

祀志宣帝時京師近縣祠𨝘則有勞谷去谷二里有支鍋

潭南有卧龍石十八盤朝陽洞及桃花磨石瓦統銀洞諸

溝沿谷兩岸西爲盩厔東爲𨝘縣分界谷内有苦竹溝八

里坪犁轅坪三處土田肥美

 按秦地多謂谷爲峪攷爾雅釋水注谿曰谷音學五書

 今人讀谷爲榖亦加山作峪乃讀爲裕葢音本相通也

 今並從諸志互稱不復更正

 又按長安志五林山在縣境漢書𨝘有五林方輿紀要

 五林山終南支阜今攷郊祀志武帝所興有五牀祠宮

 宣帝卽位京師近縣祠𨝘則有勞谷五牀山知五林乃

 五牀之譌也諸志削之顧氏亦未實指其地今附識于

 此

栗峪縣志在縣西南二十里内有馬連岔車轅坡石墻東

夾西夾諸溝山口至黑龍大王嶺三十里相近有馬峪又

皂峪亦在西南二十里內有黃土坡子房洞賔東平西平

鐵樓諸溝又石門有仙人跡將軍石山口至上銀洞三十

里附近爲直峪

牛首山通志在縣西南二十三里黄圖甘泉宮有牛首山

元和志山南接終南在上林苑中縣志南有層山萬仞小

洞在其下宛若牛伏首東鎭淸流尾西蟠胡嶺又東爲牛

心嶺上有晋王池樊家山山西有華陽峪最高者曰將軍

 按山海經云牛首之山澇水岀焉水經注又云澇水岀

 南山澇谷其地並在縣西南疑牛首與澇谷古爲一山

 也

白雲山通志在縣南二十里與縣治對下有老子泉相近

爲檀峪五里坡李靖泉又曲峪峪内有蓮花山石灰洞蒿

平潭石靑洞班鳩嶺上至一碗泉嶺又黃栢峪内有土地

嶺又烏桑峪內有長仙洞觀音淬赤干嶺

圭峯一統志在白雲山東其形如圭東有小圭峯相近爲

太平峪有長嘯洞

丫髻山縣志在縣南二十五里分岐似髻相近有指壁崖

雞頭山長安志在縣東南三十里雍勝畧俗呼小武當山

又五里有高冠峪縣志内有高冠潭老君渴蒼頭岔唐岑參高

冠谷口招鄭鄠詩谷口來相訪空齋不見君澗花然暮雨潭樹煖春雲門徑稀人迹簷峰下鹿羣衣裳與枕席山靄

碧氛氲又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唐昨日山有信祇今耕種時遙傳杜陵叟怪我還山遲獨向潭上酌無人林下棊

東谿憶汝處閑卧對鸕鷀又終南雲際精舍尋法澄上人不遇歸高冠東潭石淙望秦嶺微雨作昨夜雲際宿旦從

西峯囘不見林中僧微雨潭上來諸峯皆靑翠秦嶺獨不開石鼓有時鳴秦王安在哉東南雲開處突兀獮猴臺崖

口懸瀑流半空白皚皚墳壁四時雨傍村終日雷北瞻長安道日夕生塵埃若訪張仲蔚衡門滿蒿萊

太平峪一統志在雞頭山東內有萬花山長嘯洞重雲閣

諸勝縣志又有藥王洞黃崖洞草坪其外卽隋太平宮唐

避暑宮遺址

紫閣峯白閣峯黃閣峯縣志俱在縣東南三十里雍勝畧

紫閣峯旭日射之爛然而紫其形上聳若樓閣然白閣陰

森積雪弗融又大頂凌霄羅漢三峯俱在三閣東内有羊

圏崖魚盤嶺又子房山在紫閣峯北中有黃石洞相傳張

良辟穀處唐邵謁紫閣峰詩壯國山河倚空碧廻㧞烟霞侵太白綠崖下視千萬㝷靑天只據百餘尺宋

程子遊紫閣峯詩仙掌遠相招縈紆度石橋暝雲生澗底寒雨下山腰樹色于層亂天形一罅遙吏紛難久住回首

羡漁

神水峪通志在縣東南三十里內有睡佛洞又太微峯在

東南四十里一統志形勝嵯峨直接太虛俗傳老子于此

昇天下有煉丹峯又雲際山在東南六十里縣志東接長

安界唐岑參題雲際南峯眼上人讀經堂詩結宇題三藏焚香老一峯雲間獨坐卧祗是對山松宋程子雲際

山詩南藥東邊白閣西登臨身共白雲齊上方頂上朝來望徒覺羣峯四靣低

 藍田縣

終南山縣志在縣西南七十里與咸寧接界

秦嶺一統志在縣南又東接商州界縣志卽南山别出之

嶺凡入商洛漢中者必越嶺而後達東出卽藍田關矣

橫嶺長安志在縣北三十五里自臨潼驪山東入縣界橫

接華州界縣志下有水名橫河北卽桓公堆晋書桓温伐

苻徤遣子生弟雄等屯嶢柳愁思塠以拒温長安志後名

桓公堆

 按唐書廣德初回紇吐蕃入㓂長安郭子儀收兵屯商

 州遣長孫全緒爲先𨦟北出藍田至韓公堆吐蕃引𨚫

 又李商隱詩云韓公堆上䟦馬時𢌞望秦川樹如薺所

 稱韓公堆疑卽此地葢桓與韓音相近而譌耳

阿福原縣志在縣北四十里世傳爲太白神祖居今有太

白祠相近有下駕原秦昭王冡在焉

白鹿原雍勝畧在縣西二里寰宇記周平王東遷有白鹿

遊此原以是名葢秦運之象雍錄白鹿原南山之𪋤東西

二十五里南北四十里霸水行於原上三秦記昔文帝至

覇陵居此臨厠指新豐路示愼夫人韋昭曰高峯夾水爲

厠今斯原夾二水也按霸陵今屬咸寧東爲鹿走溝縣志俗名盧

子溝又西十五里有鳬峪又西五里有獐坡又龍鳯坡在

縣南二十里白鹿原之尾也接咸寧界

輞谷長安志在縣西南二十里雍大記商嶺水流至藍橋

復流至輞谷如車輞環凑落叠嶂入深潭有千聖洞細水

洞茶園栗嶺唐右丞王維莊在焉縣志輞川口卽嶢山之

口去縣南八里兩山夾峙川水從此北流入㶚其路則隨

山𪋤鑿石爲之計五里許甚險狹所謂匾路此第一區也

過此則豁然開朗團轉而南凡十三區其勝漸加計三十

里至鹿苑寺卽王維别墅又縣西南三十里有採谷長安

志與輞谷並有細路通上洛按上洛今屬商州

石門谷長安志在縣西南四十里通志谷有湯泉又西南

五里有風凉原長安志南接石門山北入萬年縣界水經

注關中圖曰麗山之西川中有阜曰風凉原在磈山之陰

雍州之福地

庫谷長安志在縣西南五十里

 按唐六典庫谷在鄠縣就谷在盩厔兼置將作監掌採

 伐材木處也地理志復云藍田縣有庫谷谷有關今並

 仍之

七盤山長安志在縣南二十里唐地理志貞元七年刺史

李西華患此路之險自藍田至内鄉開新道七百餘里回

山取𡍼人不病涉謂之偏路縣志七盤山延亘綿遠西接

終南東通商洛險峻紆廻又䋫坡在東南通典七盤十二

䋫藍田之險路也一稱七盤嶺唐沈佺期夜宿七盤嶺詩獨遊于里外高卧七盤西

山月臨牕近天河入戸低芳春平仲綠淸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雍李商隱商於新開路詩六百商於路

﨑區古共聞蜂房春欲暮虎穽日初曛路向泉間辨人從樹杪分更誰開㨗徑速擬上靑雲吳融登七盤嶺詩才非

賈傅亦遷官五月驅羸上七盤從此自知身計定不能回首望長安七盤嶺上一長號將謂靑天鑒鬱陶近日靑天

都不鑒七盤應是未高高

蕢山縣志在縣南十里其下卽輞川口漢高帝紀沛公引

兵繞嶢關踰蕢山擊秦軍藍田南遂西入咸陽又南五里

有虎坷山卽輞川之北垞相近有悟眞谷地爲藍田絶勝

嶢山一稱嶢嶺長安志在縣南二十里嶢關因此名漢書

注山在上洛北藍田南武關之西雍錄嶢山一名靑泥嶺

故水經曰嶢柳城俗謂之靑泥城

全山縣志在縣南五十里與碧仙洞對洞在藍橋東高數

十丈相傳爲韓湘修眞處又縣東北三十里亦有全山

王順山長安志在縣東南二十里縣志王順隱此山得道

因名俗呼望舜者音譌也相近有藍谷

藍田山長安志在縣東南三十里括地志驪山之陽卽藍

田山一名覆車山述征記山形如覆車之象一名玉山漢

地理志山出美玉後魏風土記山巓方二里仙聖遊集之

所下有神祠甚嚴又西有華胥氏尊盧氏陵次北有女媧

氏谷則知此地是三皇舊居之所縣志山有唐公主洞相

傳唐時有公主好道闢此居之唐于良史宿藍田山口寄沈員外詩山暝飛羣鳥川

長泛四隣烟歸河畔草月照渡頭人朋友懷東道鄉關戀北辰去留無所適岐路獨迷津

倒囘谷長安志在縣東南五十里谷內通商州洛南界一

名藍田谷水經注覇水岀藍田谷一名鴉谷縣志鴉谷在

縣東南卽白鵶谷也

 按一統志雅谷在縣東南二十里與倒囘谷相距甚遠

 縣志謂二谷爲一恐誤

傾谷同谷長安志傾谷在縣東五十里同谷在傾谷西又

作銅谷輕谷水經注藍田谷西北有銅谷次東有輕谷又

東十里有阜兒山長安志俗傳嘗有禽止此衆鳥隨之因

名鳯兒山語譌爲阜

倒虎山縣志在縣東接渭南界寰宇記覆車山北

 按漢地理志藍田縣有虎候山長安志引地道記亦云

 虎候山在縣境通志云無攷或卽倒虎山也

金山縣志在縣東北三十里相傳風后逐蚩尤有功封爲

金山之神立祠祀焉又縣南五里有蚩尤嶺

 涇陽縣

嵯峨山賈志在縣北五十里元和志嵯峨山東西二十五

里南北二十里山上有雲必雨人以爲候雍勝畧山東北

屬三原西北屬淳化西南屬涇陽一名嶻嶭山漢地理志

池陽嶻嶭山在北按池陽故城在縣西北水經注鄭渠故凟東逕嶻

嶭山南一名慈峨山魏地形志泥陽縣有慈峩山按泥陽故城卽

舊祋祤縣今屬耀州境東北雲陽宫記雲陽東有慈峩山昔黃帝鑄鼎

於此縣志山在縣北東抵淸谷西抵冶谷亘二十里上有

三峯東曰鉢盂臺旱禱多應中曰大臺峯頂有仰天池西

峯有石窟深五六里風從内岀金元之季人多避亂於此

豐稔原一統志在縣北二里起仲山𪋤東南至高陵始盡

一曰北原方輿紀要唐永泰初回紇吐蕃合兵圍涇陽郭

子儀拒之遂屯北原卽此

覆車原一統志在縣西北三十里起仲山𪋤東至冶谷口

方輿紀要又北十里爲西城原自天井渠抵洪門監按洪門縣

西北白渠堰口也舊設監于此接醴泉縣界去縣七十里

冶谷通志在縣西北六十里一曰谷口一曰寒門漢郊祀

志申公曰黃帝接萬靈明庭明庭者甘泉也所謂寒門者

谷口也服䖍注黃帝升仙處師古曰谷口仲山之谷口也

漢時爲縣今呼冶谷以仲山之北寒凉故謂此谷爲寒門

也寰宇記雲陽宮記曰冶谷去雲陽宮八十里其山出鐵

有冶鑄之利因以爲名入谷便洪潦沸騰淸泉激射兩岸

皆峭壁孤𥪡橫盤坎谷凛然凝冱常如八九月中朱明盛

夏當晝暫暄凉秋晩候緼袍不暖所謂寒門者也縣志冶

谷亦曰東谷口與涇水所岀之谷口東西相去二十餘里

有巖曰鄭巖泉曰鄭泉冶谷水東岸曰百頃原東西十里

西岸曰豐樂原東西十五里南北各五六里東南岸曰淸

凉原俱逶迤嵯峩山前宜黍稷

 按涇陽醴泉志並謂谷口鄭巖卽鄭子眞隱處攷鄭樸

 字子眞褒中人輿地紀勝褒城縣箕山有道人谷卽子

 眞隱處其說較爲有據

仲山通志在縣西北七十里長安志雲陽宫記云宫南三

十里有仲山山有竹箭生焉俗謂高祖兄仲所居有仲子

廟一作中山封禪書武帝獲寳鼎於汾陰將薦之甘泉迎

至中山曣㬈有黃雲葢焉徐廣音義關中有中山非冀州

也索隱山在馮翊谷口縣西近九𡽀山按谷口縣今屬醴泉河渠書

鄭國鑿涇水自中山西水經注鄭渠東逕中山南俗謂之

仲山非也又有小仲山長安志在雲陽縣西北四十里方

輿紀要山東北接嵯峩西𪋤中隔冶谷西南連九𡽀山涇

水逕其中故曰中山或曰以山在冶水西涇水東也縣志

山𪋤有虎坪相近有石蛇山臨江潭上有古石類蛇首因

名下卽鄭巖

甘泉山通志在縣西北路史雲陽氏都于雍之甘泉山注

甘泉山亦曰雲陽戰國策范睢說秦北有甘泉谷口長安

志一名石鼓原俗名摩石嶺在雲陽縣西北九十里周六

十里關中記曰甘泉宫在其上又縣西北三十八里有車

箱阪水經注謂之長箱阪卽冶谷口

 按甘泉山北屬淳化漢時宮闕在其北今不錄

石安原長安志在縣西南七里元和志高二十丈東西三

十八里南入咸陽界縣志卽畢原又謂之南原西自武功

東訖高陵在涇渭之間綿亘二三百里晋時石勒置石安

縣以此按石安縣今屬咸陽境其北陲傍涇者入縣境東西三十八

長平阪縣志在縣西南十里漢宣帝紀甘露三年上自甘

泉宿池陽宮登長平阪如淳注阪在池陽南上原之阪有

長平觀去長安五十里顏師古注涇水南原眭城阪是也

元和志亦名長平坡方輿紀要秦時置獄處也

金錦峪縣志在縣東南二十里南原通志作金線峪東南

有臺卽唐瀛洲故址東西相向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