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关于沪杭、浙赣铁路复线设计任务书的审查报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关于沪杭、浙赣铁路复线设计任务书的审查报告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1982年4月10日
国家计划委员会计交(1982)253号

国务院

沪杭线浙赣线是长江以南东西方向的铁路干线。沪杭线联系上海杭州两个大城市,客货运输都很繁忙;浙赣线沿线大宗物资运输有萍乡丰城的煤炭,江西福建的木材和德兴铜基地的建设物资等,运输任务也很重。这两条铁路现在运输能力都已经不能适应需要。去年四月,万里同志视察沿海港口、铁路时的会议纪要中指出:“沪杭线、浙赣线通过能力不足,应该迅速解决,”铁道部已报来复线设计任务书。近年来,有关铁路局、设计院以及北方交通大学等单位,对这两条线做了调查研究。由于铁路沿线工农业生产、建筑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以及沿海和内地物资交流的增长,运量越来越大,各方面都提出需要抓紧进行技术改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线路基本情况

[编辑]

沪杭线自上海至杭州,全长一百八十九公里,建于一九〇七年。浙赣线自杭州至株洲全长九百四十四公里,建于一九三七年。这两条线标准低、设备差、输送能力较低。沪杭线现有单线输送能力一千六百万吨,一九八〇年实际货流密度为一千五百八十六万吨,预测一九八五年货流密度为一千七百万吨,一九九〇年将达到一千九百万吨。浙赣线的萧山金华能力一千四百七十万吨。一九八〇年实际货流密度为一千三百八十万吨,预测一九八五年货流密度为一千五百万吨,一九九〇年为一千七百万吨;新塘边鹰潭段能力一千一百三十万吨,一九八〇年实际货流密度为一千一百万吨,预测一九八五年货流密度为一千一百五十万吨,一九九〇年来一千三百万吨;醴陵至株洲能力七百九十万吨,一九八〇年实际货流密度为八百万吨,预测一九八五年大沙线建成、运量分流以后,货流密度为一千万吨左右,其余各区段情况相似,能力均已饱和,因此,需要在“六五”期间,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关于一九八五和一九九〇年货流密度,请铁道部在初步设计中进一步核实。)

二、主要技术标准

[编辑]

考虑充分利用原有设备、避免大拆大改的原则,两线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

1、线路等级:一级干线

2、正线数目:双线,浙赣线的萍乡至株洲段采用单线、双机。

3、牵引种类:客运机车采用内燃机车;货运机车近期采用蒸汽机车,牵引定数三千吨。远期沪杭线采用内燃机车,浙赣线预留电气化条件。

4、限制坡度:沪杭线按千分之四,浙赣线按千分之六,萍乡至株洲段采用双机坡千分之十二,行车方向下坡利用陡下坡。

5、最小曲线半径:沪杭线一般地段采用一千米,困难地段八百米。浙赣线新建第二线一般地段八百米,困难地段四百米,既有线平剖面不改动地段保留三百米。

6、到发线有效长:沪杭线八百五十米,预留一千零五十米。浙赣线萧山至萍乡段八百五十米,预留一千零五十米;萍乡至株洲段八百八十米。

7、闭塞方式:近期继电半自动,远期考虑自动闭塞

三、建设步骤

[编辑]

根据运量增长情况,分期建设,分期受益。近期先在能力薄弱的区段,增设会让站、双线插入段以及在个别区间建设复线。有条件的区段,还应在信、集、闭上采取措施,如调度集中等,请铁道部认真总结铁路技术改造的经验,千方百计地贯彻经济合理的建设原则。

此外,建议铁道部在对两条线进行局部改造的同时,研究建设长兴宣城(或南京)及大冶沙河等分流线,以推迟沪杭、浙赣线修建全部复线的可能性。

沪杭、浙赣沿线人多地少,建议铁道部在设计和施工中,要充分利用既有设施,压缩用地,少占良田,支援农业建设。关于拆迁购地问题,请有关省、市地方大力协助解决。以上报告,妥否,请审批。

国家计划委员会

一九八二年四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