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才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原才
作者:曾國藩
傳忠編者題批「丁未冬」,復圈去「冬」字。然據曾氏咸豐八年(1858年)八月九日之《日記》,謂「是日接家信……並附余甲辰所作《五箴》、丙午所作《原才》稿來,展讀如逢故人」,是本文乃作於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年)。「雷路在勢」原無「在勢」,據傳忠本補。「亦死仁義」原作「亦以仁義死」,此據傳忠編者校改。

  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嚮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賢且智者,則眾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眾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義,則眾人與之赴義;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則眾人與之赴利。眾人所趨,勢之所歸,雖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撓萬物者莫疾乎風。風俗之於人之心,始乎微,而終乎不可禦者也。

  先王之治天下,使賢者皆當路在勢,其風民也皆以義,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謂一二人者不盡在位,彼其心之所嚮,勢不能不騰為口說而播為聲氣,而眾人者,勢不能不聽命而蒸為習尚。於是乎徒黨蔚起,而一時之人才出焉。有以仁義倡者,其徒黨亦死仁義而不顧;有以功利倡者,其徒黨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溼,火就燥,無感不讎,所從來久矣。

  今之君子之在勢者,輒曰「天下無才」。彼自尸於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嚮,轉移習俗而陶鑄一世之人,而翻謝曰「無才」,謂之不誣,可乎?否也。十室之邑,有好義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則轉移習俗而陶鑄一世之人,非特處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以上,皆與有責焉者至也。有國家者,得吾說而存之,則將慎擇與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說而存之,則將惴惴乎謹其心之所嚮,恐一不當以壞風俗,而賊人才。循是為之,數十年之後,萬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