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医疗就是好——杨屋大队实行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广东省东莞县大岭山公社杨屋大队共有五百七十六户,二千五百六十三人。这个大队从一九六○年开始实行合作医疗。这里地处山区,远离城镇。公社化以前,队里没有医生,有病要跑十多里路找医生诊治。后来,他们发扬革命的首创精神,依靠组织起来的力量,办起了合作医疗,培养自己的“赤脚医生”,建立起自己的医疗站,改变了过去一无医、二无药的落后面貌。
合作医疗是怎样产生的
[编辑]杨屋大队早在一九五七年高级社时期就建起了保健室,设立了保健员,为群众治疗一些轻伤病症,并开始培养贫下中农自己的“赤脚医生”。一九五八年公社化后,大队所在的大岭山公社统一实行包干医疗,社员看病不花钱,由公社从集体经济中开支。后来,他们总结了包干医疗的经验,认识到在集体经济还薄弱的情况下,由公社把贫下中农的医疗费用全部包下来还有困难,就决定组织合作医疗来代替包干医疗。
合作医疗与公社包干医疗,相同的地方是社员治病都得到集体的帮助;不同的是,帮助的程度有差别:包干医疗是全包,社员一分钱也不花;合作医疗则由每人每月交一角五分钱作股金,看病挂号费自付,门诊药费从合作医疗中开支七成,住院的药费全部由合作医疗负担。这样做,发扬了贫下中农社员之间的阶级友爱精神,又可以防止浪费药物,节约开支。一九六七年大队的合作医疗费,就有几百元节余。
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合作医疗不断巩固和发展
[编辑]毛主席教导我们:“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合作医疗是群众的革命创举,它是在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实行,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一九六〇年,杨屋大队一开始举办合作医疗,就遇到医药卫生部门的阻挠。他们不配药给由大队“赤脚医生”办起来的医疗站,妄图把新生的合作医疗扼杀在摇篮之中。但是,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杨屋大队的贫下中农,坚决要办下去,配不到药,就自己到零售药店去买。公社卫生部门的老爷接着又下了一道命令,说什么杨屋大队医疗站的“赤脚医生”“未经医科学校毕业”,没有“牌牌”,不准他们看病。这道命令也被贫下中农顶住了,他们说:我们愿意让“赤脚医生”看病;不要你们的“牌牌”!
公社卫生部门压不垮杨屋大队的合作医疗,旧县委内一小撮走资派就在一九六一年派来了一个“工作队”,到处散播什么“合作医疗是一人患病百人负担,是新共产风”,“违反少扣多分的分配政策”等等谬论,煽动几户上中农退出合作医疗。杨屋大队的干部,无限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同这个“工作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工作队”要解散合作医疗,干部们就来一次重新报名参加。贫下中农感到合作医疗就是好,结果户户报名,人人参加。这个前来推销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工作队”只好灰溜溜地跑掉了。
文化大革命以来,杨屋大队的合作医疗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目前,它的经验正在全县推广。
合作医疗有巨大的优越性
[编辑]杨屋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八年多的实践证明,合作医疗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一、防止因病造成贫下中农经济困难。贫农何进后,在一九五七年患肺结核,卖了房屋还不够医病用,又负债八十元。据不完全统计,那时全大队因病造成的困难户有三十户,其中变卖房子、家具治病的有十二户。自从实行合作医疗以来,这种情况就没有了。
二、广大贫下中农的健康有了保障,小病能得到早治,大病医疗也有了依靠。从一九六〇年举办合作医疗以来的八年多时间,全大队因病送到公社、县、省里医治的就有一百五十六人,个别人的医疗费高达千元以上,但因病死亡的社员大大减少。贫农刘加款肠内生疮,在当地医治无效,立即转送县医院开刀,花了一千多元才治好。她非常感动,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把我救活了。你们要永远牢记毛主席的恩情,要永远忠于毛主席。”七十八岁的老贫农何就锦,一九五〇年双目失明,一九六七年经医治复明,他热泪盈眶地说:“这是毛主席给了我第二次光明。”
三、促进集体生产,巩固和发展了集体经济。杨屋大队田多人少。办合作医疗以前,有一部分劳动力患病不能出勤。每年春、夏两造农田大忙时,都要从别的大队抽调劳力前来支援。办了合作医疗后,一部分劳动力从疾病中解放出来,不但不再需要人家支援,而且成为全公社插秧最快的一个大队。
从杨屋大队看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方向
[编辑]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杨屋大队的经验说明,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医疗卫生工作只为少数人服务的现象,必须做到:
一、自力更生,培养贫下中农自己的医生。杨屋大队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自己培养了四个医生:三名西医,一名中医。这四个医生,除一个中医在解放前当过医生外,其余三人都是合作化以后从贫下中农中选拔培养起来的。他们一般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由大队派到县里跟医生学习一个时期后,就回到大队的医疗站里,在实践中提高。这些医生现在不仅能医治常见的一般的疾病,而且还能治好一些重病。培养自己的医生,就打破了医疗技术长期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垄断的局面,使医疗卫生工作能更好地为广大贫下中农服务。
二、农村医生报酬用工分制代替了工资制,可以减轻群众和集体的负担,可以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杨屋大队的四个医生、一个兽医和两个配药人员,都用记工分的办法,直接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分配。以一九六七年为例,七个人平均每人分配二百五十九元,与一般劳动力分配大体相等。
三、药物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发挥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杨屋大队医疗站有一个中医,能看病,又识山药材。他所医的病,用药都是就地取材,既方便群众,又解决了药物一时不足的困难,减轻了群众和集体的负担。
四、把组织合作医疗,自己培养“赤脚医生”,治病、采集和配售药物三者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医疗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治病的经济负担问题,改变了农村“一无医、二无药”的状况。
东莞县革委会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