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名録 (四庫全書本)/全覽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同姓名録 全覽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十一
  同姓名録目録     類書類
  卷一
  鉅 靈四  紀 通二  蚩 尤二容 成二  馮 夷二  垂  二黄旛綽二  周 昌三  善 卷二巫 彭二  巫 抵二  巫 咸三方 回三  鬻 熊二  夏 革二臣 扈二  太 顛二  王子晉二張 仲三  劉 毅五  夀 夢二韓 嬰三  李 離二  趙 武三趙 括二  魏 相二  魏 舒二魏 尚三  王 生三  賈 舉二趙 勝三  顔 闔二  陳 瓘二郭 榮四  王 豹四  王孫賈三太宰噽二  洩 駕二  李 乾二李 敬三  申屠嘉二  老 耼二陸 通三  公子卬二  顔 回二曾 元二  王 良三  張 武七孫 休二  陳 良三  沈 同二陳 賈二  陳 代二  陳 相二公孫𢎞五  田 文二  李 克四樂羊子二  李 兑二  吳 廣三薛 公二  李 牧二  藺相如二虞 卿二  扈 輒二  孟 獲二田 光二  孟 賁二  夏 育二蘇 代二  屈 蕩二  周 章二李 園二  朱 英四  趙 良三張 禄二  張 儀二  蔡 澤二李 信五  秦 嘉二  徐 福二王次仲二  張 良二  王 陵二周 勃四  韓 信二  彭 越二丁 寛二  貢 禹二  趙 佗二劉 仲三  周 成三  王 喜三吕 嘉二  張 説三  王 遂四王 譚二  宋 昌二  劉 𢎞六宋 忠四  董仲舒三  吳 公二王 信四  公孫度二  王 賀三王 興六  郭 威二  李延夀三
  卷二
  朱買臣三  張 湯二  李 廣七李 陵二  王 商五  王 舜三劉 安六  張 騫二  趙充國二張 敞六  張 夷二  王 恢二王 成七  孫㑹宗二  江 革三任 安四  王 褒八  劉 章三劉 徳三  張 勃二  京 房二王 式三  王 鳳三  黄 忠二劉 向三  劉 歆五  劉 秀二王 平三  王 嘉四  陳 遵三張 禹四  王 建九  宋 𢎞三王 接二  王 章七  楊 雄二趙 普三  李 翕二  王 崇五王 况二  王 匡四  王 丹三陳 元二  李 憲七  張 成二徐 幹三  劉 禮二  張 昌二王 安六  王 獲二  王 臨三王 吉六  王 宗二  王 利二郭 憲二  樊 崇二  楊 寶四李 育五  劉 寵四  王 琳二李 通七  王 霸三  張 𤣥五劉 炳三  方 望二  李 業五王 符二  王 昌四  侯 霸二馬 武三  王 元四  李 善二李 固四  杜 喬二  劉 豫四鄭 衆二  劉長卿二  王 渙二陳 夀二  王 景四  張 芝二劉 封二  劉 琮三  王 密三王 肅四  髙 鳳二  朱 暉二劉 麟二  劉 宣五  張安世二李 漢二
  卷三
  楊 震二  王 烈三  任 昉二王 溥二  謝 安二  張 俊七王 喬三  胡 憲二  孟 敏二張 衡六  夏 統二  李 膺二張 陵三  馬 融二  張 綱四郭 泰三  王 充二  姚 崇四劉 平四  張 儉六  朱 震三張 嬰二  王 甫三  曹 節二仇 審二  孫 登四  胡 廣三劉 岱二  許 將二  張 温六蔡 邕二  趙 咨二  楊 彪二劉 𤦺二  王 國四  張 華三陳 登二  黄 祖三  王 則三韓 遂二  田 豐三  張 昭五李 豐三  李 定三  趙 雲四徐 庶二  龐 統二  楊 儀二張 悌三  魏 延二  李 嚴四李 平八  張 嶷四  李 福七李 密四  馬 超二  張 達七張 翼三  荀 彧二  郭 嘉二張 晏三  陳 琳二  張 遼二徐 邈三  曹 丕二  郭 淮二劉 整三  王 弼二  張 承二王 祥二  王 肇二  李 典二王 朗二  張 祐三  王 叡三周 瑜二  吕 蒙二  王 著四孫 秀三  孫 和二  孫 皓二陸 凱二  陸 𤣥二  張 松三王 敦三  孫 恩二  徐 盛二嚴 維三  朱 明二  張 詠二張 苞二  潘 璋二  吳 剛二
  卷四
  劉 敞三  石 鑒二  陳 安二張 順五  李 石四  王 濬二王 濟二  楊 廣四  胡 威二張 翰四  王 沉二  王 澄三王羲之二  王 衍四  李 陽三殷 浩二  張 城二  王 愷三王 戎三  王 質十  何 充二劉 殷四  劉 乂二  張 賔二王 猛二  劉 裕三  孟 昶二王 𢎞二  張 悦二  王鎮惡二李 穆三  王 彭二  王 素三劉 晏五  楊 忠三  李 順三許 謙二  吕 温三  李 白二任 約二  陳叔寳二  王 通三陳 兢二  張 載三  張 元三王 韶二  李 靖二  張仁愿二李 頎三  李 祐三  嚴 武三王 珪六  李 綱二  王 維二鄭 覃二  宋 祁二  蔡 京三裴 巽二  柳公權二  李 愿三李景悞二  李 絳二  李 全二鄭 樵二  李 華三  王彦章二張 憲四  許 寂二  張 鐸二石守信二  黄 裳三  王 倫三趙 鼎二  王 貴三
  總論
  王 莽二  趙 髙四  李 音三李 由二
  曾 參二  秋 胡二  毛 遂二
  同祖父名
  安 屈   羅 靖   范陽邁
  江 泌   李 瑋   荀 惲
  李知古   虞 闡   王 深
  謝 鳳
  同星名
  軒 轅   顓 頊   蚩 尤
  傅 説   王良造父  奚 仲
  同地名
  軒 轅   任 丘   陽 城
  樓 煩   彭 城   杜 衍
  劉 累   専 諸   豫 讓
  方 干   朱 明   譙 明
  涿 光   偃 師   益 州
  滿達噶
  同神名
  蓐 收   禺 彊   黄 神
  靳 尚   徐 君
  同女人名
  孟 光   李 平   徐 淑
  李 秀   巨 靈   棄
  孫 夀   蔡 琰   曹 節
  王 舜   王 粲   薛 濤
  同邊人名
  窮 竒   石 顯   楊難敵
  王承福   李 密
  邊人同名
  苻 健   憍陳如   完顔羅索巴 延   曼 濟
  同藥名
  劉寄奴   飛 亷   離 樓
  方 諸   木 蘭   諸葛亮
  王 明   吉 祥   益 智
  何首烏
  同鳥獸蟲名
  䕫     龍     窮 竒
  白 澤   蜚 㢘   杜 宇
  辨證姓名
  卷五
  渾 沌二  風 后二  扁 鵲三張 若二  吳 回二  夸 父二龍    左師觸龍二 商 容二伊 尹二  孫 陽二  田 和二蕭大心二  田 布二  趙 同二趙嬰齊二  慶 舍二  蘭 子二智 果二  荆 軻二  柳 莊三孔 嘉二  士 燮二  公子慶忌二鄭 國二  介子推二  劉 摯二莊 蹻二  韓 起二  孔 忠三公子牟二  司馬穰苴二 趙 成二士 匄二  咎 犯二  莊 賈二韓 簡二  公孫敖三  孔 奐二肩 吾二  尹 文二  王 果三陳 寅二  景 差二  公子申二趙 周二  趙伯魯二  司馬尚三孔 謙二  杜 摯二  郭 開二趙 禹三  陳 軫二  張 登二薛 譚二  毛 公二  姚 賈三羅 尚二  黄 齊三  楊 達二季 梁二  魯 連二  張 丑二陳 莊二  司馬康三  王 離三石 生二  吕 臣四  孫 夀二王 綰二  李 洪二  張 賀二胡 武二  王 賁四  李 曇三田 安二  趙 嬰二  公孫慶二王 襄四  繒 賀二  程 邈二許 章二  鄭 昌二  張 勝二陳 嬰二  劉 京二  段 宏二王 駿二  甘 公二  張 忠五李延年二  蘇 賢二  陳 武四劉 寳五  田 廣二  楊 敷三趙 興三  王 延四  劉 衍四丁 義二  張 純五  郭 瓊二韓 説二  劉 脩二  田 甲二孔安國二  何 武二  劉更生二許 昌三  召 平二  丁 固二衞 𤣥二  劉 昌二  王 陽二張 遵二  李 夀二  陳 咸三劉 隠二  張 業二  賈 充二趙 𤣥三  李 根三  宋 建二韓 約二  張 就二  劉 勝三王 閎二  卜 式二  楊 輔三田 蘭二  魏 豹二  劉 福三王 龔二  張 猛五  李 亨二郭 成四
  卷六
  徐 偃二  杜 周二  劉安世三王 仁三  郭 吉二  張 光四伊即軒二  馮 卯二  劉 信五李 先三  張彭祖二  王 融四曹 夀三  劉 瑋三  李 充四張 霸四  楊 信三  陳 靖二劉 隆四  周 堪二  鄭 𢎞二馮 立二  朱 建二  劉 越二李 𢎞五  丁 忠二  丁 明二張千秋二  邴 吉二  劉 恢二馮 信二  王 福三  杜延年二尹 賞二  劉 勃三  宋 尚二鄭 立二  張 譚二  陳 茂四劉 成三  楊 武二  趙 昌七李 南二  劉 輔四  陳 崇二曹 宗二  郭 欽二  王 竒三劉 文二  杜 勲三  趙 明二張 輔二  陳 鳳二  劉 根二楊 興二  髙 頤二  侯 剛二李 息二  劉 友三  張 充三王 述三  郭 昌二  許 伯二劉 崇四  張 寛二  王 尊二韓 博二  李 寳四  劉 通三鄧 鴻二  張 儼二  陳 紀三田 況二  嚴 遵二  劉 顯四陳 政二  王 隆二  李 崇五張 喬三  耿 秉二  劉 焉二王 邑二  李 忠四  郭 賀二周 宗二  劉 尚二  王 忠三李 惲四  張 敏三  梁 恭二楊 範二  劉 茂三  王 度二李 元二  張 興三  劉 雄三王 調三  周 憬二  吳 漢二公孫永二  蘇 章二  魯 恭二賈 逵三  李 松三  張 恭三劉 曜二  趙 曄三  王 饒二李 益三  孔 安二  劉 珍二張 奮二  王 輔二  楊 宣二馬 忠三  劉 憲三  李 祥五羊 祕二  唐 扶二  丁 宻二孔 福三  張 湛三  劉 述四郭 霸二  韋 順二
  卷七
  侯 瑾二  竇 憲二  姚 光二王 謙二  陳 宗二  徐 嵩二馬 遵二  夏 方二  髙 祚二劉 瑜三  馮 伉三  張 曜二樊 毅二  李 恂二  王 暢二任 峻二  趙 彦二  杜 𢎞三劉 翊二  王 諶二  張 邈二李 雲三  謝 端二  秦 松二趙 祗二  陳 珪二  隂 興二曹 訓二  王 磐二  李 章二劉 政二  張 顯二  髙 詡二馬 成二  許 慎二  劉 愷二張 濟二  張 根二  王 政二李 暠三  徐 宣二  劉 祐三盧 植二  王 脩四  趙 炳二韓 演二  劉 協二  李 勝二王 承三  周 廣三  郭 奕二劉 恭三  趙 博二  王 廣三王 嘏二  李 郃二  孔 嵩二劉 和三  楊 仁二  陳 襃二周 興三  馮 定二  劉 豹三張 雲二  李 燮二  陳 忠二劉 敏三  孫 嵩二  朱 普二劉 𤣥二  楊 政二  耿 忠二王 康三  周 勰二  劉 方二楊 統二  李 淑四  張 超二劉 操二  王 奐二  陳 䂓三徐 肇二  李 純四  楊 喬二劉 繇二  張 脩三  許 晏二張 彌二  李 肅三  金 彦二劉 宏二  鄭 興二  任 愷二馬 光二  李 成三  鮑 昱二史 弼二  戴 良三  韓 稜二陶 範二  趙 直二  王 SKchar二朱 冲二  李 建三  曹 成二陳 光二  劉 全三  趙 昱二韋 義二  徐 𦙍二  陳 翔二髙 彪二  李 敏三  張 彪二羊 亮二  趙 温二  柳 毅二王長文二  楊 定二  周 昻二夏 承二  孫 瑾三  陳 寳二張 裕二  韓 𦙍二  李 衡四陳 容二  董 和二
  卷八
  陸 績二  桓 𢑴二  張 奕三田 疇二  韓 建二  董 昭二髙 定三  張 燕二  李 虎四曹 矩二  孫 瑜二  王 雄二陳 祗二  張 閣二  郭 氾二魯 肅二  陸 叡二  髙 夀二徐 陵二  張 秉二  張 諤二孫 泰二  嚴 綱二  馮 熙二李 輔二  韓 浩三  吳 範二朱 紀二  鄧 芝二  楊 洪二楊 𤼵二  陳 恂二  張 緝二曹 琮二  王 凱二  石 虎二孟 康二  楊 偉二  王 基四裴 潛二  髙 翼二  曹 鑒三楊 俊三  劉 劭二  張 恂三韓 綜二  趙 儼二  孫 康二王 贊二  李 休二  曹 玹二張 舉二  程 曉二  王 昶二石 韜二  孫 盛二  韓 洪三李 恢二  王 觀二  姚 静二蘇 林二  葛 洪二  張 褘四王 彬三  陳 達二  司馬端二李 雄七  張 茂二  王 宏四石 苞二  趙 開二  李 儼三張庭堅二  王 洽二  丁 元三司馬亮二  李 驤三  張 肅二王 渾二  成公綏二  徐 浩三李 昶四  張 襃二  王 蔚二胡 淵三  周 訪二  李 巨二張 軌三  王 彦二  石 光二錢 端二  劉 總二  張 威三王 會三  李 景三  司馬鄴二周 撫二  張 瑁二  王渙之二劉 璠二  毛 寳二  李 義三張 澄二  王 萬二  劉 遐三鄧 林二  李 𦙍二  張 䕫二王 華二  范 廣二  解 系二李 逺三  張 亢二  王 徽二庾 準二  韓 夀二  李 興三張 寔三  王 臻二  劉 昶四崔 洪二  崔 廓二  髙 展二張 平三  王 忱二
  卷九
  郭 文二  周 宻二  李 弇二趙 俊三  陳 敏三  薛 超二張 融二  王 遐三  王 遇二袁 甫二  陳 卓三  李 讓二張 存二  周 澹二  梁 肅三李 脩二  張 潛二  王 恭二崔 逰二  杜 曾二  李 矩二張 質二  王 悦三  陸 曄二郭 熙二  李 式二  張 龜二蔡 裔二  王 雅二  崔 諒二杜 錫二  李 志二  陸 納二王 藴二  樂 廣二  劉 遵三李 鳳五  杜 植二  王 儀二徐 儉二  任 播二  李 恒三許 遜二  王 銓二  鄭 融二李 含二  羊 祉二  王 恂二何 融二  李 桓二  趙 模三王 珣二  焦 嵩二  劉 沉二何 㸃二  王 劭二  蔡 襲二孫 輔二  許 超二  張 瓊二蕭 曄二  李 超二  王 覽二許 遵二  劉 蘭三  崔 模二李安人二  王 協二  張 冲三劉 贊三  元 他二  李道宗二李徳林二  莫 題二  髙 叡二趙 霸二  楊 椿二  李 邕三王 震四  元 諧二  張 讜二劉 祥三  李 緯三  王 琛四趙 逸二  髙 綽二  宇文貴二徐 熙二  李 筠四  王 穆二劉 斌四  蕭 鈞二  張 昇三李 瞻二  鄧 琬二  王 雲二劉懐珍二  趙 隠二  張 亮二李 熙二  王 懿二  劉 璡二趙 昶二  張 瓌二  李 茂四王 晏二  劉 準二  張 邵二楊 慶三  李 諤四  王 暉二何 隨二  張景仁四  趙 柔二李 韶二  王 胄二  劉 韞二張買奴二  楊 播二  李 曄三王 顯三  宇文温二  張善安二髙 明三  元 善二  李 端五王 瞻二  劉 濬二
  卷十
  楊 纂二  胡 穎二  李 寛五王 藻二  劉 誕二  元 稹二蕭 鋭二  李 詵二  周 迪二劉子羽二  楊 倓二  趙 黙二李 渾二  王 錫二  蕭 恭二薛 温二  許 懋二  李 賢二劉 藻二  杜 杲二  郭 遵二柳 崇二  李 綜二  崔 暹二王 琚二  鄧 淵二  袁 樞二李 湛二  裴 寛二  游 元二薛 寘二  龔 穎二  李 繪三盧 廣二  楊 温二  張文蔚二鄧 儼二  李 徹二  崔 彧二劉 芳二  韓 武二  王 徳二李 郁二  楊 煚二  許安人二趙 煦二  杜 彦二  李 蔚三崔 融二  劉 亮二  宋 顯二王 慶三  李 愔三  韓 𢎞二裴 肅二  崔 鴻二  髙 乾二李 慎二  楊 坦二  鄭 脩二宋 鸞二  王 凝二  李 鉉二楊 汪二  韓 明二  劉 淵三石 泰二  李 詢三  姚 興二張 進二  劉 銖二  石 宣二髙 弼二  蘇 轍二  劉 權二楊 軌二  李孝基三  王 翊三李元禮二  劉 湛二  石 榮二李 紳二  蘇 籥二  李 榮二楊 收三  韓 翃二  李若水三王 晙二  韋 綬二  李 觀二張 暐二  李 約二  楊巨源二李 臯二  王 義二  薛仁貴二李 傑三  劉 謙三  李元吉三韋 温二  元 結二  李 珏四張齊賢二  李元方二  劉子翼二李光進二  林 鼎二  張 轍二李克讓二  王昌齡二  李景伯二趙 璧二  張 遜二  李 晟二王 曾二  李 謨二  鍾 𫝊二張 建二  李 謙三  趙 蕃二王 縉二  李安期二  陳 讜二李 揆二  張昌宗三  李 復二鄭 潛二  韓 倫二  李 翺二王 炎三  李 巽三  朱 裦二李 渤二  馬 周二  王 逢二李 回二  唐 觀二  李 震四薛 據二  李 懌二  董 昌二
  卷十一
  郭 震三  李 玭二  杜 佑二李 紘二  王 旭二  李 璘二崔 縱二  程 驤三  李 琮三王 翰二  李 絢二  張 綸二李彭年二  郭 誼二  孫 浦二李 邈二  顔 詡二  李 珙三王景崇二  李 岐二  張 貴二裴 迪二  李 誼二  楊 授二李 經二  張 煦三  李 亶三田 敏二  孫逢吉二  李 訓二毛 炳二  李 璋二  劉 潛二李 嶠二  張 錫三  王 峻三李 㟧二  陳 起二  李維岳二魏 璘二  李昌符二  張 洽二劉承勲二  李克寧二  王 進二李行言二  張𤣥素二  李 侗二裴 邃二  胡 則二  李 琢二王 泰二  李 瑤二  王 約二李 瓊三  張 觀二  杜 衍二李徳柔二  王 茂二  李 周二孟 浩二  李 琪四  王繼勲三趙 贊二  張 鑄二  劉 蒙二李從益二  王延徳二  楊 簡二張 燾二  劉 渙二  李師中二王 夀二  楊 瓊二  趙安仁二劉 霖二  李安國二  王 寧三楊 載二  劉 正二  張 樞二李 浩二  王繼恩二  萬 鍾二劉廷讓二  張廷翰二  宗 澤二王 賔三  范 坦二  楊 傑二李 京二  石 暜二  楊 恕二王 鼎三  髙 登二  劉 詵二傅 霖二  張永徳二  王 回二李 英二  楊大全二  石天麟二黄 震二  王 介二  葉 衡二楊文仲二  陳 孚二  鄭 驤二孫 益二  趙 立二  楊 時二吳 輔二  許 逖二  趙 棠二華 岳二  李 稷二  俞 琰二黄 渙二  髙 錫二  蔡 抗二胡 旦二  崔 立二  葉 顒二趙 野二  劉 甲二  趙 復二張九思二  郝天挺二  閻 忠二劉思敬二  吳 鼎二  張 榮二史 彬二  王思誠二
  卷十二
  周室同名
  姬宜臼   姬夷吾   姬 班
  姬 驕   姬 勝   姬 光
  姬 稱   姬 胡   姬 夀
  姬 朔   姬 同   姬 頽
  姬 午   姬 嘉   姬 友
  姬去疾   姬 夷   姬 申
  兩漢宗室同名
  人衆不列名
  晉宗室同名
  司馬景   司馬晃   司馬緝
  司馬綽   司馬祐   司馬遵
  司馬裒   司馬義   司馬融
  司馬超   司馬承   司馬恢之
  後魏宗室同名
  元 丕   元 崇   元 渾
  元 忠   元 翰   元 良
  元 弼   元 暉   元 衍
  元 朗   元 提   元 熙
  元 鑒   元 幹   元 譚
  元 曄   元 融   元 誕
  元 順   元 纂
  唐宗室同名
  人衆不列名
  宋宗室同名
  趙令璠   趙令⿰   趙令龜
  趙仲軏   趙仲青   趙仲丞
  趙仲璝   趙克勤   趙克戒
  趙叔海   趙叔倓   趙叔琮
  趙叔庚   趙叔佀   趙叔潛
  趙叔仕
  兄弟同名
  元新成
  男女同名
  劉 黄   劉 元   李 敬
  杜 慈   劉 則   李 治
  張 敬   王 業   張 脩
  劉 陵   楊 敬   張 瑛
  李上善   劉 英   李 華
  史 鳳   劉 雲   陳 豐
  楊 進   李 淑   劉 芳
  吕 榮
  兩漢侯王公主同名
  女人同名
  趙飛鷰   趙五娘   朝 雲
  素 娥   玉 簫   春 鷰
  僊釋同名
  法 安   僧 朗   道 安
  慧 琳   寳 月   明 達
  法 進   麻 姑   無 相
  智 永
  中外同名
  楊 僕   劉 猛   李 恪
  陳 湯   楊 統   楊 定
  張 茂   樊 安   石 寧
  楊 俊   張 威   髙 翼
  元 緒   髙 雲   楊 纂
  唐 和   楊 𤣥   李 榮
  李萬榮   餘 慶   吉 祥
  楊再興
  邊人同名
  髙 宫二    苻 夀二
  逸豆歸三    摩訶末二
  尸羅逸多二   阿史那泥孰二
  婆羅門二    默 啜二
  李娑固二    耶律托卜嘉二
  耶律𢎞古二   哈 里二
  蕭罕嘉努二   耶律哈里二
  噶 順二    博 諾二
  舒 嚕二    額爾克三
  完顔耀珠二   伊喇道二
  達 春二    察罕二
  特穆爾布哈二  和 尚二
  額森布哈二   蘇 格二
  博囉特穆爾二  台哈布哈二
  托克托二    觀音努二
  達實特穆爾二
  金宗室同名
  昻   杲   襄   阿林
  薩哈  達蘭  和卓  斡魯
  威泰  富勒呼 阿里布 實圖美
  實古納 薩里罕 阿里罕
  厯代名諱考
  卷十三
  孔 甲二  離 婁三  趙 隠三左師觸龍二 南宫适二  浮丘伯二宋 朝二  石 乞二  公孫朝二公孫龍三  公子慶忌二 季 梁二姚 興三  莊 蹻二  司馬喜二王 陵二  召 平二  陳 嬰二王 臧二  韓安國二  孔安國二何 武二  丙 吉二  韓延夀二陳 崇三  陳 咸三  陳 欽三王 郎二  李 通二  陳 忠四陳 蕃二  陳 泰三  王 宏二劉 平二  史 弼二  賈 逵三陳 登二  劉 珍二  李 充二劉 陶二  李 燮二  李 衡二劉 劭二  解 系二  葛 洪二張 邵三  成公綏二  王 渾二周 撫二  何 隨二  劉 潛二蕭 鈞二  徐 勣二  陳 繹二張昌宗三  杜 佑二  王 縉二郭 震二  韋 綬二  李光進二李 益二  韓 翃二  王仲舒二王忠嗣二  王 遇二  杜 衍二王 旦二  王昌齡二  張齊賢二李 琪二  王 殷二  髙 昉二王 永二  王繼勲二  王 鼎四王 陶二  王晉卿二  王延徳二張 忠二  張 觀二  王 佐二黄 震二  王應麟二  孫 益二傅 霖二  王 益二  麻 姑三王 生   劉 章   王 信
  王 褒   王 平   王 式
  任 安   王 霸   李 固
  張 儉   王 沉   王 質
  張 説   王 素
  等謹案同姓名録十二卷明余寅撰録補一卷周應賔撰寅應賔俱鄞縣人寅登萬厯庚辰進士厯官太常寺卿應賔登萬厯癸未進士厯官禮部尚書自梁元帝始著古今同姓名録一卷見于隋經籍志唐陸善經元葉森遞相增益其後漸佚惟永樂大典有此書而明代人間别無𫝊本寅因上据經史旁摭稗官起自洪荒訖于元代先成四卷應賔以其未備搜而廣之後寅又自續八卷凡應賔所不欲載者悉掇拾無遺二人間有互異者如丙吉寅謂當姓邴陳涉博士孔甲寅謂當作孔鮒之類其義寅較為長其他蒐採考覈訂訛辨異殊見該博惟卷帙既多不無疎謬如知傅霖有二矣而宋之撰刑統賦者不與焉知周宻有二矣而宋之撰齊東野語者不與焉秦徐市市音勿因訛為福不與漢徐福同孔門鄭邦史諱邦因改為國不與韓水工同漢之塞决河者王延世而削去世字宋之進事類賦者吳淑而易吳為李甚至同地名同神名同藥名同鳥獸蟲名概録之以為同姓名尤為紊襍然梁元帝本書簡略陸善經葉森所續舛誤頗多此書据摭詳備足禆考證者多固未可以晚出廢之也乾隆四十二年二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陸 費 墀









  同姓名録原序
  嘉隆間作者軰起方聞嗜古之士濟南則李于鱗東海則余僧杲兩先生之為文非六經周秦語不道非擢腎搯肝不出海内得兩先生文如孔壁汲冢無弗寳貴者余先生輯古同姓名録四卷網羅纎悉余從中丞王公所讀之不殊論衡之秘昔梁元帝亦有録較其廣狹河伯之於海若也蓋古學之亾乆矣先王之時以土地之圖周知地域廣輪丘陵墳衍山川之名物師氏保氏敎之三徳六藝民間七歲入小學十五離經辨志童而習之其有闇古今之故者耶輓近學者剽獵相尚手一編而不能徴其人悉其事童𫎇香草華競為悦斯古人原原本本學乎先生博極羣書信史舊聞稗官璅綴無不兼總是書也若探囊而數一二若列昭穆而系雲仍余搜覽載籍竟無以加先生者秦國夾漈之學世豈無人哉中丞公曰先生之為是書也非以資博洽也物竝而妍⿰女𧈧 -- 𡟎見器竝而良楛見春秋之義微而顯志而晦懲惡而勸善先生未嘗數數而書名書事指歸微見本末粲然千百載而下薦其馨香彰其穢徳讀之者寧無凛然法誡之思乎嗟乎余知先生淺矣以先生之才抽金匱石室之秘龍門班掾豈足為先生多乃用之違其所長而又不能竟其用卷懷岩壑亦足悲已先生挂冠歸不交當世含經味道環堵之居澹如也斯與世之膻悅者同乎李于鱗自秦中還築室鮑山餐雲霞賔海日四方慕其風者希得望見兩先生之嗜好略同而高潔之風亷頑立懦亦所謂千里比肩者哉中丞公一代龍門陶冶遍海内而豫章私公最久出公爐韝而為時鼎鏞者項背相望今刻是書亦以寄刀尺裁成之敎也如以為酒鬮賔幙之資則非公加惠意矣賜進士第奉訓大夫右春坊右庻子兼翰林院侍讀掌坊事豫章劉一燝撰東海余僧杲先生撰古同姓名録先成四卷萬厯乙邜中丞王公既刻于豫章官舍越二年續成八卷會中丞有治河之命瀕行復刻之于是稱全書焉或曰俗方奔走于名争于同異僧杲氏又屑屑然繁而稱之不㡬于勸乎余曰不然此僧杲氏所以諷也鴻濛既剖未始有姓兒之方嬰未始有名名也者所以寄也天地之大萬物之多任取一焉而以我寄之名者馬牛也呼馬而謂之馬呼牛而謂之牛我也馬牛也其果有涉焉否邪人之于名亦猶行者之蘧廬信宿焉而已而蚩蚩之氓妄認而有之有名因有諱有諱因有嫌有嫌因有分别有欣厭相羶相逐相逼相軋而天下脊脊多事矣凡世之紛紜爚亂並起于名號名之數有萬至於巧厯所不能既而樊然未有同也試舉是樊然者還以質之其果有一焉我挾與偕來者乎得不啞然而自笑其無謂邪且也不同之極未嘗無同焉者非同之而同異之而同也異窮而同見焉數也詩有之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名者公器將以一人竊竊焉私之而不能禁人之不取也鬻熊並忠蔡邕並孝藺相如亦孝亦忠太宰噽佞于呉忠于陳曾參孝于北殺人于南之數者有以辨乎無以辨乎獸有䕫虞典樂之官名䕫鳥有杜宇蜀之國主名杜宇星有羿帝嚳之臣有窮氏之后並名羿今也姑相與名之耳矣千萬年朽骨吾又孰揭揭焉而天之人之禽之后之臣之哉蓋萬物芸芸不同于實而不異于名其不同者吾不能合也其不異者吾不能分也名與我之不相及也亦已久矣何也以我本未始有名也僧杲氏曰吾正告之以無名不若並臚其同者而示之以幻今書具在世之人過而覽焉生非我有名于安附此身惝然不異戲塲生旦丑末無一可據為實在而汩汩醉夢中也不亦大可哀邪則名心亦愈灰冷矣僧杲氏之意其在斯乎其在斯乎呉興閔洪學撰





<子部,類書類,同姓名錄>



  欽定四庫全書
  同姓名録卷一      明 余寅 撰鉅靈四
  遁甲開山圖云鉅靈與元氣齊生為九元眞母此䆳古聖眞與女媧諸皇同握化權而開昊運即廣韻所謂生於汾脽固開天之首辟也傳記又載巨靈之蹟多在蜀又别一巨靈矣薛綜以巨靈為河神蓋本水經所引謂華嶽當河河神巨靈手盪脚蹋開而為兩此或與路史所謂驅陰陽反山川等語合今華陰縣北有巨靈廟九域志云鉅靈祠在河中府是皆河神之說也漢武帝内傳東都送一小人長七寸東方朔呼為巨靈此即洞㝠記所謂小女子出入青珉唾壺者也蓋四巨靈矣鉅巨當無分别
  遁甲開山圖又言巨靈胡者得坤元之精能造山川出江河此即華嶽河神之說也却多一胡字何以故紀通二
  論語摘輔象云伏羲六佐紀通為中職漢書功臣侯表襄平侯紀通以父成從漢定三秦戰好畤死事子侯
  蚩尤二
  通典云黄帝得蚩尤而明天道是蚩尤者六相中之一佐也師曠對晉平公亦曰黄帝合鬼神於泰山之上駕象車蚩尤竝轂則蚩尤眞為之輔翼矣乃龍魚河圖及山海經謂黄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請風伯雨師以從大風雨黄帝下天𤣥女風雨止遂殺蚩尤夫臣非敵也敵非臣也是兩蚩尤也
  應劭曰蚩尤古諸侯孔子三朝記曰蚩尤庶人之貪者管子曰蚩尤受盧山之金而作五兵明非庶人容成二
  史記黄帝時容成造厯拾遺記周靈王時變夏改寒以誣百姓容成入諫於是遂疎萇𢎞
  馮夷二
  李善注文選引青令傳云河伯姓馮名夷浴於河中溺死是為河伯淮南原道訓曰馮夷大丙之御也乘雲車入虹蜺許叔重云皆古之得道能御隂陽者容齋四筆云此别一馮夷也
  博物志馮夷潼鄉人也得仙道化為河伯桀時費昌之河上見二日在東者爛爛將起在西者沉沉將滅昌問夷何者夷曰西夏東殷於是昌疾走殷
  垂二
  世本云黄帝工人垂造鍾明堂位云垂之和鍾鄭𤣥曰垂堯時鍾工玉海云據正義垂作共工鄭不見古文以為堯非也宋均曰舜臣鑄大鍾者顧命篇垂之竹矢與兊戈和弓竝列則兩垂矣但不識何姓
  黄旛綽二
  黄旛綽唐明皇伶人而樂府雜録云黄帝令黄旛綽撰拍板譜豈又一黄旛綽邪豈古有其人而明皇假之以名其藝術之最工者邪
  周昌三
  黄帝時周昌為左右輔将與之臨觀鳳圖漢髙帝功臣汾隂侯周昌為御史大夫徙相趙王如意又䣙成侯周緤之子亦名昌緤薨代侯
  善卷二
  高士傳善卷古賢人堯聞得道北面師之荘子云舜以天下譲善卷善卷不受去而入深山宋政和間賜號髙蹈先生一統志云善卷武陵人居於狂山墓在大酉山巓此即不受天下者不知陽羡何以有善卷洞或云高僧别一善卷也
  巫彭二 巫抵二
  海内西經云崑侖之墟開明東有六巫皆神醫也大荒西經云豐沮玉門有十巫升降靈山采百藥焉有兩巫彭兩巫抵疑非一人是以兩見而各處一山又開明有巫履豐沮有巫禮履即禮恐是一人然總之無姓姑存之以備考
  巫咸三
  郭璞賦序云巫咸以鴻術為帝堯之醫後漢天文志湯時有巫咸蓋嘗為星官與甘石為類者書君奭之篇云太戊時巫咸乂王家盖三巫咸矣史記正義巫咸呉人今常熟縣西海隅山上有巫咸及巫賢冢云
  方回三
  舜有七友其二曰方回詩紀方回山經引相冢書舜時安得有相冢者疑後人借回為名也王子年拾遺記仙人方回遊南岳作七言讚曰珠塵圓潔輕且明有道服者得長生元亦有方回為王厚齋先生作小學紺珠序
  鬻熊二
  夏鬻熊大禹用之為宗伯因進為廟配
  周鬻熊文王事之為宗師因封為楚祖
  夏革二
  列子書夏革與湯問答又與禹問答是兩夏革也續博物志夏棘字子棘為湯大夫列子作夏革臣扈二
  湯有臣扈太戊亦有臣扈蔡沉書傳曰二人而同名也恐不氏臣或别有姓
  太顚二
  周家十亂有太顚不知何姓韓退之所與潮州太顚徃還交好是釋家也亦不知何姓
  王子晉二
  周王子晉周王之子名晉也後遂稱王子晉則如王孫公孫之例矣梁湘州刺史王琳獲陳将侯安都周文育等囚之䑽下令宦者王子晉守之晉受賂俱逸
  張仲三
  周張仲小雅六月之篇曰侯誰在矣張仲孝友
  漢張仲戸牖富人有女五嫁而夫輒死仲父張負欲以女孫予陳平仲不肯負曰人固有好美如陳平而長貧賤者乎卒與女
  齊張仲曲成侯以善擊刺學用劔立名天下見日者傳後
  劉毅五
  周劉毅春秋襄公二十九年天王殺其弟佞夫左傳云劉毅五人共殺之是佐王戕骨肉者也
  東漢兩劉毅 一北海敬王之子嘗著漢徳論及憲論安帝嘉之賜錢拜議郎一靈帝時中黄門姦猾縱恣為司𨽻陽球糾捕下獄死
  西晉劉毅城陽景王之後清貧峭直嘗面言武帝不及桓靈官光禄大夫疏論中正官人八損
  東晉劉毅志猛才雄討滅桓𤣥封南平郡公恃功凶戾為劉裕所勦自縊斬首
  壽夢二
  呉王壽夢季札之父也越有大夫亦名壽夢見左𫝊昭公二十四年然呉王姬姓越大夫不知何姓
  韓嬰三
  戰國韓嬰襄王太子襄王十年朝秦而歸十二年死漢兩韓嬰 一燕人景帝時常山王太傅善說詩作内外傳數萬言燕趙間言詩者皆宗韓生
  一故韓王信太子之子從匈奴來歸封襄城侯李離二
  晉李離晉文公之理官也過聽殺人請自裁文公固免之離遂伏劍而死
  蜀李離李雄之弟雄僭稱成都王以離為太尉後為部將所殺
  趙武三
  程嬰公孫杵臼存趙氏孤者趙武也而北魏趙武洛陽人世仕河西及沮渠氏滅武始歸魏賜爵金城侯宋紹定間元兵攻復州都統制孟珙遣外弟趙武等出戰破砦二十四還民二萬口
  趙括二
  春秋趙盾異母弟括因趙穿弑靈公為屠岸賈所誅戰國馬服君之子括代廉頗禦秦冦為武安君所殺
  魏相二
  晉魏錡之子相悼公命為卿
  漢魏相宣帝時為丞相封高平侯
  魏舒二
  左傳定公元年魏舒合諸侯之大夫於狄泉將以城成周獻子南面衛彪徯曰大事奸義魏子其不免乎田於大陸卒於𡩋晉魏舒少成宅相威重徳望代山濤為司徒稱疾遜位優詔褒許時謂晉興以來三公能辭榮善終未有若舒者
  魏尚三
  吕氏春秋註云魏尚公子牟之後漢文帝時魏尚已廢而復用是兩魏尚也魏得中山以封尚因謂之中尚然則漢魏尚為雲中守亦得謂之中尚矣
  謝承後漢書魏尚字文仲高帝時為太史曉鳥語王生三
  春秋時王生吕氏春秋云范吉射染於王生此即哀公五年范氏之臣王生使張桞朔為柏人宰者何謂染
  漢宣帝時兩王生
  一為太子庻子脩書戒蓋次公毋刻深在事次公咈之而終遭北闕之寃
  一為太守議曹乘醉敎龔少卿必讓功歸上少卿從之而卒受水衡之賞
  春秋兩賈舉
  一為莊公侍人而助崔子弑莊公是有外心
  一為莊公嬖臣而同諸臣死莊公是有内心
  趙勝三
  春秋時趙勝晉趙旃之子食采邯鄲一曰邯鄲勝襄二十三年嘗帥師追齊人
  戰國時趙勝趙惠文王之弟號平原君貪利上黨㡬危社稷
  元魏時趙勝孝文朝太史令是時趙氏世業天文
  顔闔二
  吕覽顔闔入見莊公高誘註以為顔闔時必非莊公莊公時必無顔闔蓋顔闔在春秋後當魯穆公時去莊公十二世矣且曰惜也咸陽市門之金胡不載而歸之邪夫去莊公十二世而有闔安知先穆公十二世而遂無闔邪即莊公時有兩賈舉一為侍人助崔子弑莊公一為嬖臣同諸臣以死於斯時安知無闔邪且胡不引鄭洩駕以觀之杜預註云隱五年洩駕距此九十年疑非一人况去莊公十二世何怪乎姓名偶同者邪
  陳瓘二
  左傳哀公十一年齊伐魯齊大夫陳瓘渉泗而濟師宋陳瓘進士通判滄州徽宗召為左司諫極論蔡京蔡卞姦邪被竄袁州所著有尊堯集
  郭榮四
  春秋襄公十八年齊師伐我北鄙中行獻子伐齊齊侯駕将走郵棠齊太子光與其大夫郭榮扣馬諫曰社稷之主不可以輕輕則失衆
  隋郭榮太原人文帝以龍濳之舊賜爵蒲城郡公為通州刺史嘗領八州諸軍討平西南夷獠及黔安首領羅田駒
  五代郭榮即周世宗本太后兄柴守禮之子太祖愛之乃以為己子初封晉王後遂襲位
  元郭榮郭守敬之父通五經精筭術嘗命守敬從劉秉忠學遂以成名
  王豹四
  一左傳哀公六年鮑子囚景公嬖臣王豹於句竇之丘一衛人淳于髠云王豹處於淇而河西善謳
  一晉人齊王冏主簿見海内濁亂上書齊王効周召分陜故亊欲令成都據鄴齊王都宛率職居方同奬王室冏以為詭怪考竟而死豹此策亦迂蓋須明天子在上賢方伯同心或可倖成孝惠何主成都何臣又河間新野俱鷹矍不戢而况與闇愎者發挺安能使洛鍾之響應乎寃哉死矣
  一撰金陵樞要一卷記六朝事見通志不知何許人
  王孫賈三
  衛王孫賈衛是時彌瑕佞幸故賈㒺知臣節而質媚竈媚奥之私𠂻
  齊王孫賈齊是時淖齒弑逆故賈欲討國賊而遵倚門倚廬之嚴訓
  呉入郢時楚亦有王孫賈與申包胥同時受賞見左傳
  太宰噽二
  陳太宰噽當夫差侵陳時善於應對故能捄陳之敗而媯猶有祊
  呉太宰噽當夫差伐越時巧於䛕佞故終許越之成而呉遂為沼
  鄭兩洩駕
  隱公五年鄭人侵衛衛人以燕師伐鄭鄭洩駕以三軍軍其前燕人畏三軍而不虞制人二公子以制人敗燕師于北制
  僖公三十一年鄭洩駕惡公子瑕鄭伯亦惡之故公子瑕出奔楚
  杜預註洩駕鄭大夫隱五年洩駕距此九十年疑非一人
  李乾二  李敬三
  老聃稱李耳其父姓名不定後凉録謂聃父名乾唐書則謂名敬如名乾也而曹魏李乾為吕布部將所殺西蜀李雄遣將軍李乾討武都楊難敵者與之同矣如名敬也而後漢李敬鼠穴中得美珠送還趙相相慙而追去婦隋豐城倉督李敬有女遭魅病照以軒轅鏡殺五色守宫而病愈唐夏侯孜傭人李敬備厯艱苦隨孜出鎭成都用為西川留後官者與之同矣
  申屠嘉二
  南華眞經云申屠嘉兀者也而與鄭子産同師於伯昏無人漢文帝時丞相申屠嘉以鄧通戲殿上檄召欲斬之以節使至而止
  老聃二
  禮記曾子問師行必載遷廟主者孔子舉齋車之説曰吾聞諸老聃鄭注老聃古壽考者之稱石梁子曰此老聃非作五千言者是二老聃也
  陸通三
  論語楚狂接輿即陸通别國洞㝠記陸通嘗飲黄桂之酒不知何代人北史陸通事周為大司馬封綏徳郡公托跋魏恭帝改陸通為部六孤氏見容齋三筆
  公子卬二
  宋大司馬公子卬以附昭公為襄夫人所殺卬握節以死
  魏公子卭為魏將禦秦為衛鞅所詐以死
  顔回二
  一在孔門稱高弟
  一在晉代稱羌帥
  曾元二
  曾子之子曾元而晉廣漢太守辛冉都尉亦曾元為李特所害見李特傳
  王良三
  晉王良趙簡子臣善御不肯與嬖奚乘漢王良東海蘭陵人好學不肯仕新莽建武初拜諫議大夫斯皆志烮之士而不幸與隋蹲狗山賊黨同姓名所同姓名見北史張須陀傳
  張武七
  晉張武智伯家臣見吕氏春秋
  前漢兩張武
  一文帝郎中令因其受賂更賜金以媿其心
  一梁之王國相因論治指冠示法見張敞附録
  後漢兩張武
  一蘓之由拳人因傷父抱劍絶命見獨行列傳一楚之南郡守因獲虎立祠作頌見四子講徳論
  前蜀張武石照人高季興常欲取三峽畏蜀將張武不敢進因唐兵攻蜀將兵上峽武以鐵鎻斷江路竟扼其舟不得進
  唐張武榮夷人太和中請田於眉州青神鑿山釃渠溉田二百餘頃唐地理志
  孫休二
  一見南華經扁子告以至人之徳而恐其驚也何異以大牢饗魯郊之鳥乎一見呉志孫權第六子襲位七年諡景皇帝其以𩅦莔⿱⿱壾昷𠅨㷏名其子亦以太牢饗魯鳥之謂邪
  陳良三
  戰國陳良孟子云陳良楚産也恱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
  新室陳良王莽作焚如之刑燒殺戊巳校尉史陳良終帶等二十七人
  晉陳良為李焉所害經十許日復甦言死時一著赤幘者引見一神人執朱筆㸃校籍云未有追攝可令便去良既甦乃訟焉伏罪出幽明録
  沈同二
  孟子時人沈同嘗問勸齊伐燕之事宇文化及弑隋煬帝折衝郎將沈同謀討化及夜襲其營反為所害
  陳賈二
  孟子時人陳賈欲以佞言解齊宣王之慙為孟子所責而宋髙宗時御史陳賈設道學之名驅逐朱子善類消沮
  陳代二
  孟子弟子陳代而呉孫皓厲武將軍亦陳代
  陳相二
  孟子時人陳相而宋髙宗遣賀金主生辰亦陳相合肥人紹興末為吏部侍郎有賢能之譽
  公孫𢎞五
  戰國有兩公孫𢎞一在齊為孟嘗君見秦昭王一在中山言司馬憙招大國之威求相與漢平津侯為三韓子云公孫𢎞斷髪而為越王騎此見困學紀聞又東漢顯宗時公孫𢎞以黨楚王英謀逆誅是又共五人矣
  田文二
  魏田文相魏武侯齊田文相齊湣王大事記云魏以田文為相解題曰田文與孟嘗君姓名適同而在前
  李克四
  魏文侯卜相李克以五事為對而相魏成疑戰國時未必知此五語克嘗為子夏門人固宜進於是
  漢武帝時李克負五岳眞形圖號負圖先生時已三百歲
  晉著作郎李克註論語十卷又論語釋一卷
  北齊武邑郡公李平之曾孫李克官通直散騎常侍
  樂羊子二
  魏樂羊子攻中山中山烹其子而遺之羮樂羊子啜之盡一杯卒拔中山文侯賞其功而疑其心後漢樂羊子行學來還妻斷機勉其終業遂七年不歸
  李兊二
  趙主父愛少子立為王而廢長子章李兊因殺章圍主父主父餓而死
  宋殿中侍御史李兊按齊州叛卒獄成有欲夜簒囚者兊以便宜斬之人服其略
  呉廣三
  趙呉廣武靈朝進孟姚入宫為后竟不免少子何之亂秦呉廣胡亥時與陳勝起兵攻秦卒乃被田將軍之禍唐呉廣武徳間從文皇率兵平隋有與殺隱太子之事贊曰爵鷇爵鷇寧食我蒼咮無探我黄㝅我呼郭公莫我肯捄我呼巧婦莫我肯侑我巢堅完我土温厚忘我大徳而報我駭旤爵鷇爵鷇
  右贊趙武靈王
  薛公二
  趙薛公與毛公俱稱趙國隠士大梁之勸極為公子無忌所服
  楚薛公與郯公俱號項王將軍下邳之戰獨為潁陰灌嬰所斬
  李牧二
  趙李牧大將而被敵國之間卒以䜛死若郭開者眞利口覆邦家者邪
  唐李牧才士而懷幽人之情遂以詩著若高棅者殆摉羅遍巖穴者邪
  藺相如二
  趙藺相如完君之璧而歸朝足稱忠壯
  梁藺相如殺父之讎而歸獄足稱孝烈
  贊曰諺有之藺相如張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嗟夫上林閎侈封禪𦕈都薄穹浴海儷彼神菟誰謂長卿不與藺公叅驅爾輿
  虞卿二
  唐李愿欲獻其侍女眞珠於上虞卿說之與牛僧孺余嘗謂趙虞卿為宰相逋主唐虞卿為宰相牙郎
  扈輒二
  秦桓齮破趙殺其將扈輒事在始皇十三年六國猶未一司馬貞索隱曰漢張耳時又一扈輒也余閲彭越傳教越反者亦扈輒越與耳同時豈即一人而兩見邪乃蒯通勸信反漢不誅反官之不知是時何以處輒漢曾聞其逆謀否邪
  孟獲二
  吕氏春秋云孟獲齊之力士三國志武侯征南蠻孟獲七縱七擒卒畏服不敢叛收其俊傑為官屬獲至御史中丞
  田光二
  燕田光當秦虎視中原時為燕太子客而薦荆軻已而伏劍大類侯嬴之烈
  齊田光當秦鹿走中原時為齊臨淄相而降灌嬰即斯解甲已媿田横之義
  孟賁二
  古有力士孟賁能生拔牛角漢有中常侍孟賁為湘南侯黄龍等所誣順帝知其罔减龍等租四分之一
  夏育二
  古有力士夏育力舉千鈞蔡澤曰夏育太史噭叱呼駭三軍然而身死於庸夫漢靈帝時烏桓校尉夏育請出塞擊鮮卑蔡邕難論有五不可
  蘓代二
  蘓季子死後其弟蘓代亦學縱横之術游説六國漢末劉表據荆州用呉人蘓代領長沙太守
  屈蕩二
  世本楚屈蕩宣公十二年為左廣之右
  左傳楚屈蕩襄公廿五年為莫敖之官
  周章二
  楚周章嘗事春申君至陳涉時拜將軍為章邯擊敗自剄
  漢周章嘗事孝安帝當鄧騭時官司空與元茂謀逆自殺
  李園二
  楚李園趙人見春申君本傳
  唐李園劍客見昌黎公聯句
  朱英四
  楚朱英春申君食客也李園之禍不見聽於相國遂亾去
  前漢朱英元朔時都尉也匈奴之冦以死守於代郡遂被殺
  後漢朱英建武中郡守也耿純之疑適見諒於世祖卒保全
  又漢王尊守東郡河水盛溢請以身塡金隄白馬三老朱英奏其狀
  趙良三
  秦趙良諌商鞅改革咸陽市新法以捄秦國之難鞅拒之而難作
  呉趙良說孫權鏟除餘干口新洲以捄長沙之饑權用之而饑止
  又金世宗加尊號夏人遣御史趙良往賀
  張禄二
  范雎入秦變姓名為張禄而范雎前原有張禄孟嘗君嘗恱之禄因求孟嘗作書寓秦王王厚禮之今考孟嘗之卒在雎未入秦之先是兩張禄也
  張儀二
  秦張儀魏人事鬼谷先生學術游說諸侯楚相亡璧執儀掠笞數百遂入秦說惠王惠王以為相國
  晉張儀中州人益州刺史皇甫晏討汶山白馬胡愎諫儀因衆怨遂與牙門督反殺晏
  蔡澤二
  秦蔡澤説范雎代為相旋又棄之去其人大不可及周蔡澤好學有幹能卭州刺史以不從司馬消難被害
  李信五
  秦始皇伐楚將軍李信兵少致敗蓋料敵之智不及王翦
  漢昭帝定厯待詔李信課疎致黜蓋𠫵極之凖不及張蒼
  東漢李信襄平人父敏為河内太守去官乘舟浮海莫知所終信追求積年竟無所見行□制服絶去房室恒如居□禮數年而卒
  宋元嘉中李信自兖避地㑹稽搆亭於攛水之噴珠池攛蓋四明之東支
  宋熈寧初夏人犯大順城知州李復圭命鈐轄李信等出戰兵少致敗復圭誣信違其節制斬信
  秦嘉二
  秦秦嘉二世時陳渉起嘉亦起陳渉稱王嘉亦稱大司馬陳渉死嘉不知所終
  漢秦嘉字士㑹隴西人與其内子徐淑往復書凡三藝林嗟賞
  徐福二
  秦始皇時徐福攜童男童女泛海求長生不死之藥漢宣帝時徐福慮外戚霍氏盛滿進曲突徙薪之説
  王次仲二
  李陽冰云秦始皇時王次仲制八分書蕭子良云漢靈帝時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玉海云同姓名也
  張良二一西漢一後趙
  路史言張良蓋有九人今止兩見留侯以黄石公善其始以赤松子善其終豈屈身石虎濫官尚書者可同日而談邪
  留侯韓公族姬姓自博浪沙後避匿改姓張水經註漢中安陽縣北有七女池池東有明月池皆相通注謂之張良渠蓋良所開也按子房辟榖隱在城固此池蓋子房所開非别一張良也
  王陵二
  秦昭王為拓境開疆計攻趙軍率王陵爵五大夫漢高帝敘元功定鼎勲將兵沛人王陵封安國侯
  周勃四
  漢高帝功臣絳侯周勃而成陰侯周信之子亦名勃文帝十二年嗣侯東漢汝南周勃辟太尉清詔使荆州見風俗通獻帝建安初山陰宿賊周勃與黄龍羅聚黨稱亂孫䇿命將董襲討之遂馘勃首
  漢高帝時兩韓信
  高帝之興雖由天命然微信安能五年之間便成帝業未央鍾室何特寃酷邪韓無遺育吕亦無噍類亦畧相當已韓王信反覆游魂馘死參合宜矣
  贊曰余嘗巡校漢中登拜將壇風雨滿其維曲鬱乎轟雄及訪未央遺趾問鍾室何彼蓋方一畆其草獨紫不覺駭瞿而莫禁其口之呿也野鷄屭復屭諸公骨肉飄如蒯野鷄猜復猜諸公顔色敗如灰伊毒之厚齊其鶉首不見赤彘見蒼狗
  彭越二
  漢彭越事高祖封梁王謀反族誅
  秦彭越事苻堅為平西將軍凉州刺史
  丁寛二
  西漢丁寛初為項生從者才過項生遂從田何受易及歸何謂門人曰易已東矣
  南齊丁寛見張彦逺名畫記在下品
  貢禹二
  漢高帝時貢禹魏相疏曰貢禹舉冬應劭曰四時各舉所施行政事也
  漢元帝時貢禹為御史大夫數言得失書數十上帝嘉其質直輒與施行
  趙佗二
  漢時南粤王趙佗隋時李密亡命淮陽聚徒教授鬱鬱不得志時或泣數行下村人怪之以告太守趙佗捕密
  劉仲三
  漢高祖兄劉仲一名喜初封代王以罪廢為合陽侯即呉王濞之父也世祖兄劉仲從伯升起舂陵與王莽前隊軍戰敗遇害又宗室劉平之弟仲更始時為賊所殺
  周成三
  漢兩周成一高帝時御史大夫周苛死節封其子成襲高京侯一史記索隱云周成著雜字解詁
  洛陽志故魏降將周成反自宛襲洛陽姚襄自許昌攻成於洛陽踰月不克
  王喜三
  韓王信反以馬邑降胡擊太原上自徃擊破信軍銅鞮斬其將王喜信亡走匈奴呉曦部將王喜貪淫狠愎誅曦之日不肯拜詔欲戕李好義為曦報讐朝廷不能罪又賞以節鎭孫逢吉為右正言或報優人王喜除閤職逢吉曰此即效朱侍講進趨以儒為戲者豈可令汙閤職抗疏爭之被出
  西漢兩吕嘉
  一高后兄吕台之子台封吕王死嘉嗣坐驕廢
  一南越王趙佗之相佗曾孫興襲位漢使往諭入朝比内諸侯興飾治入朝具嘉諫弗聽遂發兵反攻殺王及漢使者武帝命樓船將軍討誅之
  張說三
  漢張說以執鈹入漢以司馬從擊項籍以將軍定代封安丘侯見功臣侯表
  唐張說長安初為鳳閣舍人不肯證魏元忠謀反忤㫖流欽州中宗即位召拜兵部員外郎累官中書令封燕國公
  宋張説見佞幸傳初為都承㫖已坐姦贓降明州觀察使
  王遂四
  王莽高祖王遂當文景間處東平陵又三國呉朱據以緡錢見枉後典軍吏覺言王遂詐取據乃得白又唐王方慶之孫王遂為沂兖等州觀察使操下酷急為牙將所害又宋王韶之𤣥孫王遂紹定間為殿中侍御史疏論史嵩之欺君誤國不可任官至文華閣直學士
  王譚二
  漢王譚以丞相訢之子襲封宜春侯與謀廢昌邑立宣帝又王莽諸父譚以元后庶弟封平阿侯位特進領城門兵
  宋昌二
  漢宋昌從文帝代來夜拜衛將軍鎭撫南北軍
  晉宋昌武帝時與孫毓同議獻王□禮者
  劉𢎞六
  西漢劉𢎞吕后五年廢所立孝惠帝子幽殺之更立𢎞此為少帝後伏誅
  東漢兩劉𢎞 一先主昭烈帝之父
  一靈帝中平五年光禄勲南陽劉𢎞為司空
  晉兩劉𢎞 一當清談靡蕩之日而能劬愼國事其才畧足竝羊叔子杜武庫其忠赤皦於陶長沙勲徳竝茂眞名臣也由寧朔將軍進車騎開府
  一張寔為凉州牧時京兆劉𢎞挾左道居天梯山以惑百姓從者千餘人自謂應王凉州密謀殺寔寔知其謀收𢎞殺之
  隋劉𢎞在節義傳據傳仕齊刺史仕周太守仕隋儀同封縣公凡厯三朝何節義之稱是時朝廷如傳舍乘時遘㑹以赴事功是故朝君而暮弁髦之朝仇而暮委質之其節若豫讓義若荀息君子不能無憾焉嗟夫豫讓荀息世寧多有之乎是以傳者有意乎爾也宋忠四
  前漢宋忠為中大夫與賈誼共訪日者司馬季主發其大論悵然自失
  後漢宋忠初平元年劉表為荆州刺史立學校博求儒術命忠等撰五經章句謂之後定
  宋宋忠金太宗天㑹六年伊喇古敗宋兵于大名獲我將宋忠
  金宋忠世宗大定二十一年遼州民宋忠亂言伏誅
  董仲舒三
  一漢江都王太傅一蜀青城山隱士一齊直閤將軍董蠻武帝嫌其名改為仲舒問曰今仲舒何如昔仲舒對曰昔日仲舒出自私庭今日仲舒錫自天帝勝昔遠矣
  呉公二
  如路史切韻絮可通於虞劉向别録虞又可通於呉是故魯人虞公善謳蜀人羅儒與呉公亦善謳則虞呉二人亦可謂之同姓名也然洛陽守呉公政治為天下第一史失其名故稱公虞與呉不過善謳耳乃亦稱公豈其不似後世倡優軰邪故洛陽守之稱公即戰國毛公薛公之類善謳者之稱公抑亦狙公祝鷄公之流邪
  王信四
  前漢景帝欲侯皇后兄王信周亞夫爭之不能得亞夫死帝封信為蓋侯
  後漢安帝時漢陽人王信叛遣侍御史唐喜討斬之梟其首穀城門外
  宋兩王信 一太原人眞宗時以擒賊功補龍神衛指揮使王則反以信為貝州都總管執則而還
  一麗水人紹興進士官考功郎鈎考嚴明遷太常少卿
  公孫度二
  公孫𢎞之子公孫度襲平津侯為山陽太守當西漢盛時後坐法失爵
  公孫康之父公孫度稱遼東侯為營州刺史當東漢末造遂承制僭郊
  𤣥菟太守公孫琙之子名豹早死公孫度少時亦名豹故琙愛而舉之
  王賀三
  漢武帝時王賀為繡衣御史有隂徳即莽曾祖也漢藝文志䕶軍射師著射書五篇者亦王賀後漢王賀與樊重為三老見玉海
  王興六
  漢武帝時王興服食中岳菖蒲得長生而莽側幸所生子王興封功脩公故城門令史王興莽立為衛將軍封奉新公晉王戎庶子王興戎不以為子周宣帝殺齊王宇文憲其黨大將軍王興亦被誅是時王勇多戰功别封永固縣伯勇請以授兄子興
  郭威二
  前漢郭威茂陵人好讀書嘗辨爾雅為周公所記張仲孝友之類後人所足耳見西京雜記
  後周郭威仕漢為樞密使兼天雄軍節度使隱帝密詔殺威威遂舉兵反弑隱帝而自立
  李延壽三
  西漢李延壽南郡人由丞相司直遷執金吾改衛尉為御史大夫見百官公卿表
  唐李延壽貞觀中為崇賢舘學士撰太宗政典三十卷高宗命藏于秘閤又追述父志作南北史一百八十卷頗行于代
  髙麗李延壽金章宗㤗和四年高麗遣司宰少卿李延壽賀正旦














  同姓名録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同姓名録卷二      明 余寅 撰朱買臣三
  漢武帝時朱買臣
  贊曰老夫荷薪歌老婦倚門泣衣錦果然歸抱恨入鬼陌義格仇剛搏賊刻骨爰書若蟊⿰海内洶洶念誅殛與湯幷誅誅亦得
  梁元帝時兩朱買臣
  一稱宣猛將軍奉帝密㫖害豫章王棟及其二弟橋樛後禦魏師又敗績者一稱閹人以宗懔黄羅漢不肯遷建鄴按劍乞斬二人以謝天下又請帝潰圍出就任約者是兩買臣也閹似正宣猛似䛕忍
  張湯二
  西漢張湯杜陵人武安侯薦補侍御史厯廷尉御史大夫務在深文舞智以御人為三長史所陷自殺
  南梁張湯為冠軍將軍置營始平郡東北魏統軍王足敗梁兵於涪北斬湯見宣武紀正始二年
  李廣七
  漢武帝尚虜功李廣稱飛將守右北平安帝録舊勲李廣縁功臣裔封琴亭侯唐徳宗復京城李廣率驍騎軍光泰門此皆有武烈者梁蕭巋伐陳其將李廣為陳人所虜又何武畧之不振也北齊文宣撰天保厯命中書郎李廣為序則以文揚矣若妖巫李廣叛據皖城為馬援所斬蜀李勢之弟李廣以不得為太弟自殺此蓋闇於天命自取滅亡尤前數人所不齒者也
  李陵二
  前漢李陵李廣之孫為騎都尉將歩卒佐貳師擊匈奴所殺傷過當以兵矢盡敗降
  後漢李陵永平中益州刺史朱輔宣漢威徳白狼槃木唐菆等百餘國舉種稱臣遣從事史李陵䕶送赴闕幷上其樂詩三章
  王商五
  前漢王商以共侯武之子相成帝襲封樂昌侯王莽諸父商陽朔中為大司馬封成都侯黄門書者假史王商著賦十三篇見藝文志後漢王堂之曽孫王商益州牧劉焉以為蜀郡太守有治聲即華陽國志所謂廣漢王吉亦見詠懷者姚秦時王商作進餅圖見廣川畫䟦
  王舜三
  漢元帝時王舜以外戚侍中中郎將封安平侯又莽諸父音之子王舜極媚莽為太師益萬戸改封安新公成帝時王舜為中黄門則内豎
  劉安六
  漢淮南王劉安著鴻烈解後漢愼侯劉隆之子亦名安中元二年嗣封安帝時任城王劉安貪恣不法詔以一歲租贖罪同時有宦者劉安譖廢太子為孫程等所殺晉車騎將軍劉𢎞曾孫安為江夏相陶稱所殺至唐劉安瀛州刺史碑是其所書見金石畧
  張騫二
  西漢張騫武帝遣至月氏求珍産於是天馬絶塞以來而兵釁遂開於西域
  東漢張騫明帝遣至天竺問佛法於是白馬駝經以歸而釋敎遂布於中華
  趙充國二
  漢武帝時昌武侯趙充國
  太初元年以乃父降虜功襲爵
  漢宣帝時營平侯趙充國
  太始元年以在朝定䇿功論封
  張敞六
  西漢張敞宣帝時為京兆尹以經術自輔朝廷毎有大議引古今處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數從之
  東漢張敞南陽人為竇武令史武死遺一孫輔才二歲捕急敞與掾胡騰共逃輔於零陵輔後舉孝亷辟丞相府從事此猶杵臼嬰之風矣
  西晉張敞為汝陽太守祖逖既收河南地恐南無堅壘為敵所襲乃使敞率衆築壘以為捍衛
  南宋張敞張裕之父官侍御史度支尚書呉國内史後秦張敞為姚懿左常侍懿謀逆欲廢其主泓而自立敞固諫懿笞殺之
  唐張敞著晉東宫舊事十卷見唐志故事類
  張夷二
  西漢張夷東方朔之父年二百歲有少容
  後趙張夷石勒河間太守
  王恢二
  漢武初年王恢將兵擊匈奴畏縮不敢進被失律之誅漢武末年王恢奉使通大宛襲虜樓蘭王賜通侯之賞
  王成七
  前漢兩王成 宣帝綜核最嚴王成安敢偽增户口疑無此事若太尉李固之門人王成能曲存孤𦙍李燮卒於祀全名顯可謂忠貫幽壤義昭白日豈飾詐之臣所能及邪此燮所以備禮葬設賔祭也其勸天下之為門生者大矣
  後漢兩王成 光武時博士范升劾處士周黨驕蹇幷劾山陽王成誇上求高皆大不敬
  又十九侯中有宦者王成以迎立順帝功封廣宗侯云
  宋開禧間九江戍校王成見病騟收秣之後成戰死騟悲鳴屍側
  元二王成一大徳初縣尹張或為王成所誣浙西亷訪使田滋得其狀遂釋或
  一至正十五年縛其主王成降粤帥何眞賞其奴如令而置鑊烹焉粤人大快
  孫會宗二
  漢孫㑹宗西河人安定太守知畧士也坐與楊惲通書免官
  唐孫會宗北夢𤨏言記會宗家集宴事云酹酒止宜側身恭跪一酹今人三酹非也
  江革三
  漢江革事母稱巨孝嘗却竇憲之饋官終諌議大夫毎歲八月羊酒優其老後以千斛穀恤其殮
  梁江革齊尚書郎入梁累官度支尚書聰敏彊直厯八府長史四王行事三為二千石傍無姬侍家徒壁立嘗為魏人所執不肯作丈八寺碑文
  宋江革登甲科嘗辭蔡京之召不就宗子博士至今儒林猶傳其咬菜根一語云
  任安四
  西漢任安先益州刺史後北䕶軍以戾太子事下吏誅死
  東漢任安綿竹人少遊太學受孟氏易兼通數經又從楊仲桓究極圖䜟時稱曰居今行古任定祖欲知仲桓問任安
  東晉任安慕容徳冦莒城守將任安委城而遁
  李唐任安天寳中奉使至合州聞女人范志立得道求與會及至志立變為男子
  王褒八
  漢王褒諌議大夫作聖主得賢臣頌諷金馬碧鷄之誕漢成帝時王褒鄭通里人絳衣小冠帶劍入北司馬門病狂易曰上帝令我居此下獄死見三輔黄圖
  魏文帝黄初三年武都西都尉王褒獻石膽二十斤四年獻三斤見博物志
  晉惠帝元康末王褒與霍原等俱以賢良徵累下州郡以禮發遣俱不到
  晉成帝咸和九年清虛眞人王褒與魏夫人成藥兩劑服之白日昇天
  梁蕭瓛禦周宇文述遣王褒守呉州褒為述兵所襲衣道士服棄城遁
  魏王褒王方慶高祖規之子博覽史傳特善草𨽻梁元帝僕射入魏開府儀同與庾信竝重
  唐王褒處士撰庚桑楚洞靈眞經增開元天寳之誇
  劉章三
  西漢劉章齊悼惠王子初封朱虛侯平諸吕有功文帝封為城陽王
  北齊劉章行襄州事天保二年陳留王彭樂謀反為章所告伏誅
  南宋劉章龍游人紹興廷試第一居館職秦檜惡其不附己劾罷之檜死累官禮部尚書
  劉徳三
  前漢河間獻王劉徳修學好古山東諸儒多從而遊武帝時入朝獻雅樂詔䇿三十餘事其對原本道術文約指明
  後漢安平王劉徳河間孝王子永寧元年鄧太后封以奉樂成王黨祀
  元劉徳事後母如所生撫四弟尤篤年五十未娶貸得錢先為弟求婦諸弟亦化其徳一門藹然鄉里稱為劉佛子
  張勃二
  漢張勃富平侯延壽之子因舉陳湯湯不奔父䘮會勃薨諡勃繆侯漢重舉主之罰殁猶不貰
  晉張勃呉大鴻臚儼之子撰呉録三十卷
  京房二
  據前漢儒林傳有兩京房一淄川楊何弟子而梁丘賀受易於房宣帝時官太中大夫出為齊郡太守一受易梁人焦延壽元帝初元中以孝亷為郎以明災異得幸建昭間奏考功課吏法出為魏郡太守為石顯所譖誅
  王式三
  漢王式東平人為昌邑王師昌邑廢式繫獄當死治事使者責問何以亡諫書式對以詩三百五篇諫是以亡諌書使者以聞得减死
  唐王式浙東觀察使時裘甫亂越州式討擒之甚有威畧惠政見一統志後移河陽斬銀刀都數千人栗縮就死無一人旅拒者
  晉王式淮南小中正處繼母事違禮犯義為卞壼所糾遂廢棄終身
  王鳳三
  漢成帝初立以王鳳為大司馬封陽平侯王氏之興自鳳始卒成賊莽之簒而緑林豪客亦王鳳酸𬃷處士亦王鳳
  黄忠二
  西漢黄忠即相宣帝者之曾孫也襲封建成侯
  蜀漢黄忠即事先主者之老將也賜爵關内侯
  劉向三 劉歆五 劉秀二
  西漢陽城侯宗正劉徳之子劉向為中壘校尉向之子劉歆亦為中壘校尉王莽封紅休侯歆後改名秀冀應圖䜟不知光復祖器者乃舂陵之劉秀非事莽號國師為國賊者也東漢昌城侯劉植戰殁其子劉向嗣侯植之從兄劉歆為驍騎將軍封浮陽侯更始既被害世祖封其次子劉歆榖孰侯向之賢屬籍所推而故羨之歆之佞世所唾詈而甘與同何歟要之一時偶然似非錯意
  北齊文宣天保八年冀州人劉向於鄴謀逆伏誅王莽時劉歆封祁烈伯奉顓頊之統注云别一劉歆非國師也
  靈帝時劉歆為左丞相與桓彬杜希交好怨家指為酒黨俱廢錮
  晉志太始十年御府出銅竹律二十五具太樂郎劉秀等校試三具律法同其二十二具竹律也於是制十二笛
  王平三
  西漢王平昭帝時軍正以破西南夷著功
  東漢王平明帝時逆黨以附楚王英斃獄
  蜀漢王平昭烈時牙將以統漢中郡封侯
  王嘉四
  漢哀帝時王嘉以丞相封新甫侯而莽孫王嘉封衍功侯前平帝時蜀郡王嘉棄官逃王莽之亂後不赴公孫述徴伏劍死至晉王嘉貌醜神異隱於終南山著拾遺記為姚萇所殺
  陳遵三
  西漢陳孟公豪俠少檢當其讀揚雄酒箴時向張伯松矜詡豈不謂一世人龍哉然卒以酒死東漢陳遵僅於送楊司空叔節葬時一見其姓名無他績効又見於陶謙傳國相陳遵嘗召起趙昱趙不應命豈即此陳公邪東晉陳遵為桓元子造江陵金隄使人打鼓逺聽之知地勢高下亦可謂異聰矣
  張禹四
  西漢儒林傳兩張禹一從貫長卿治春秋左氏傳宣帝徵為待詔會疾死一從施讎受易成帝時為丞相封安昌侯朱雲請尚方劍斬佞臣頭即其人也又東漢和帝時張禹以太尉兼衛尉留守北宫以定䇿功封安鄉侯毎朝見特贊與三公絶席晉上郡太守張禹為劉曜所攻奔于允吾於是關右翕然所在應曜
  王建九
  西漢王建成帝時由廣陵太守為京兆尹見班氏百官公卿表
  曹魏王建明帝時司馬宣王討遼東公孫文懿斬其所署相國王建
  北魏王建道武時為中部大人從破慕容寳阬殺參合之衆賜爵眞定公
  前蜀王建僖宗時田令孜養建為子入蜀為節度使盡有蜀地遂僭大號
  晚唐王建大厯進士為陜西司馬工樂府歌行思遠格高為當時絶唱
  後唐王建高麗人明宗時建承高氏之後權知國事遣使朝貢封高麗國王
  南唐王建西州行營招討使在圍城中糧盡以筒容米率寸鬻錢二百見朱敬塘傳
  趙宋王建從制置使孟珙討金行省武仙直擣王子山砦夜入帳中斬金將首囊佩之平明視之金小元帥也
  金虜王建宛平張孝善有子名合得死而復活云原是良鄉人王建子喜兒時以為借魄還魂云
  宋𢎞三
  西漢宋𢎞為中常侍哀帝時息夫躬因𢎞上變告東平王雲祝詛事擢𢎞光禄大夫左曹給事中
  東漢宋𢎞大司空封宣平侯光武姊湖陽公主新寡帝以諺言貴易交富易妻問𢎞𢎞曰臣聞貧賤之交不可㤀糟糠之妻不下堂
  西夏宋𢎞金世宗十六年夏人遣宣徳郎宋𢎞賀正旦
  王接二
  漢王接五鳳元年襲平昌侯永光元年由侍中衛尉為大司馬車騎將軍見百官公卿表
  晉王接博學特精禮傳注公羊春秋多新義詳論汲冢書補衛恒王庭堅之闕摯虞以為允而年不永仕不逹
  王章七
  漢成帝時三人 一鉅平人河平四年由司𨽻校尉為京兆尹劾奏大司馬王鳳顓擅朝政宜斥退鳳使廷尉致章大逆下獄死一陽朔二年右將軍王章為光禄勲數月薨一元延元年宜春侯王章襲曾祖訢封爵十八年薨
  漢質帝時九江都尉滕撫遣司馬王章擊破廬江盜賊漢靈帝時王章在八厨中號曰海内賢智王伯義晉成帝時王章為庾亮部將及亮失利章自引為罪陶侃曰君子哉王章也
  漢隱帝時王章三司使檢校太尉漢方新造供饋軍旅未嘗乏絶征利剥下民甚苦之乾祐初族誅
  楊雄二
  隋楊雄貌雍容兼武畧周武帝臣也而効誠節於隋家屢叨開國之賞
  宋楊雄心傾險多詐謀宋寧宗將也而獻逆計於呉曦卒致皂郊之戮
  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雄同者止此兩人若漢揚子雲是抑揚之揚周陽元略是陰陽之陽皆不得言同也
  趙普三
  漢趙普沛國蘄人衛尉趙孝之父王莽時為田禾將軍宋二趙普一相太祖稱為社稷臣一神宗熈寧三年夏人冦鎮戎軍三川砦巡檢趙普擊敗之
  李翕二
  前漢李翕封邑鄉見恩澤侯表蓋王莽時水衡都尉與王惲同功而封者
  後漢李翕河陽人建寧三年守武都見析里橋銘玉海皇甫規奏免安定屬國都尉李翕如郙閣銘所云何至為皇甫士安所斥免邪
  王崇五
  莽諸父王崇以后戚封安成侯而丞相嘉之子王崇以父忠直襲封新甫侯御史大夫駿之子王崇以世清亷為大司空封扶平侯北魏北海王崇即王猛曾孫天安初襲父憲北海公爵又雍丘王崇仕梁州鎭南府主簿居䘮孝感異鳥異草馴茂廬所風雹不侵禾麥完熟
  王况二
  莽諸父商之子王况襲封成都侯以罪廢而卜者王况與魏成大尹李焉作䜟書莽捕下獄死
  王匡四
  王莽從兄舜之子名匡偽太師為更始所誅而莽側幸所生封功建公者亦名匡此尤可異者是時下江兵起雲杜緑林首事者亦王匡漢末河内大守與山東豪傑起兵討董卓者亦王匡
  王丹三
  莽從弟王丹為中山太守戰死
  莽同時王丹為太子太傅壽終
  後漢書有王丹字仲回其子欲奔慰同門䘮親者丹怒撻之令寄縑以祠
  陳元二
  東漢初陳元光武議欲立左氏傳博士范升奏左氏淺末不宜立元疏爭之帝卒立左氏學選博士四人元為第一
  東漢末陳元見仇香傳所謂陳元不罰而化之者
  李憲七
  東漢李憲初為王莽偏將軍莽敗據廬江稱偽號光武遣將擊㧞之其軍士帛意斬憲降妻子并誅
  北魏三李憲 孝昌元年徐州刺史元法僧據城反自稱宋王詔尚書李憲為都督以討之其衆奔潰免者十二三孝昌二年梁將元樹逼壽春揚州刺史李憲力屈以城降之俱肅宗紀 兖州刺史李式坐事被收從事汲固藏其子憲得存其宗
  唐兩李憲 一睿宗之子讓皇帝
  一西平郡王之子太府卿仁孝明恕政績最優
  宋李憲神宗時内黄門元豐中出師討夏國憲以宣州觀察使領熙秦軍復蘭州擢永興軍副都總管張成二
  東漢延岑據漢中稱王大將軍朱祐與之戰斬其將張成北魏太武末扶風太守張成坐事誅
  徐幹三
  東漢兩徐幹 一顯宗時都䕶長史佐班超守西域一獻帝時五官將文學著中論與建安七子齊名
  西晉徐幹泰康中為刺史郪隱士王長文不就徵辟家貧貸多無以為償幹蠲捨之不收其責
  前漢兩劉禮
  一楚元王次子封平陸侯為宗正後楚王戊反自殺景帝乃立禮為楚王奉元王後
  一南陽安衆侯宗室王莽居攝中禮與安衆侯崇起兵誅莽事泄見害
  張昌二
  漢武帝太初元年睢陵侯張昌為太常坐乏祀免晉惠帝太安二年平氏縣吏張昌聚黨作亂旬月間衆至三萬跨帶五州樹立牧守詔寧朔將軍劉𢎞討誅之
  王安六
  王莽遠祖名安乃莽之子亦名安立為新遷王莽殺之樂昌侯商之子亦名安嗣爵為長樂衛尉亦莽殺之至於晉有胡奴王安能濳匿祖逖之孤其義烈若是唐餘紀傳廬江王安捧唾壺侍呉武王能以一矢殪驍卒之變後事南唐主為百勝軍節度使改名會宋章惠太后從父弟楊景宗為建寧軍節度使坐從卒王安挾刃入皇城謫均州安置再閱毛惜惜傳又有榮全賊黨王安端平初與全共據高郵以叛
  王獲二 王臨三
  莽之次子獲第四子臨皆封公而平昌侯王無故之孫臨曾孫獲皆襲封侯前此大鴻臚王臨嘗以慶氏禮授董鈞
  王吉六
  前有諌大夫王吉忠直數諌諍更前則臨卭令王吉詭為文園君而莽孫王吉封功成公同時王吉許商之門人為莽九卿至於後漢王吉閹官王甫之養子為沛相慘毒異常司𨽻陽球收死洛陽獄宋王吉薦處士王庠後吉罹元祐黨禁庠自劾吉嘗薦舉不可入仕
  王宗二
  莽孫宗封功崇公坐自畫容貌被服天子衣冠發覺自殺漢安帝延平四年命御史中丞王宗討破海賊
  王利二
  莽孫利封功著公晉成帝時李壽據成都王利勸壽稱鎭西將軍益州牧壽不從僭稱漢皇帝
  莽名其四子宇獲安臨寔寓窺竊神器之意宇六子千壽吉宗世利俱封公其寓意亦覺非常若預搆而名之者
  郭憲二
  漢郭憲不仕莽而事光武官光禄勲常以直諫不合所謂關東觥觥郭子横者也
  魏郭憲不肯昧義殺韓約而又以殺約之功同衆人受爵所謂以義始而卒以利終者也
  初藏納韓約可謂厚矣後約死陽逵斬其首投操雖不列名而同受爵賞是與於斬約者也舊誼安在乎豈若明告操以既死當不必追為之戮請葬埋之以明此志且操既知約死或不竆究若憲者可謂執義不堅與負心人等耳
  樊崇二  楊寳四
  鄧禹討更始漢之驍騎將樊崇力戰以死而赤眉賊之首亦樊崇何逆順之懸絶也
  鄧禹討更始賊之河東守楊寳被擒以誅而白玉環之報亦楊寳何奸良之逈異也
  又元魏楊薦之父楊寳官昌平郡守秦郡寧夷人也前元楊昇之子楊寳為大理路通事以招諭土人授姚安路判官
  李育五
  東漢三李育 一公孫述將軍後歸世祖以才擢用一趙國大豪共立王郎為天子育為大司馬郎走死育不知所終一為班固所重專精公羊春秋作難左氏義號通儒官尚書令
  元魏李育為相州防城别將以拒葛榮之勲賜爵趙郡公金紫光禄大夫
  宋李育呉人字仲蒙劉子威燕語載其飛騎篇一詩而惜其湮沒及閲宋文鑑有李育為邠州觀察推官誥除著作佐郎者疑即此人
  劉寵四
  章帝時劉寵即帝長子伉之子也嗣封千乘王永元七年改封樂安
  和帝時劉寵綿竹人成都令遷牂牁太守初乘一馬布衣蔬食儉以為敎吏民為之立銘
  靈帝時兩劉寵一牟平人齊悼惠王之後為會稽太守簡除煩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徵為將作大匠山隂五六老叟人賫百錢送寵寵為人選一大錢一陳敬王羨之曾孫熹平初嗣封黄巾賊起郡縣皆棄城走寵有强弩數千張出軍都亭國人素聞王善射不敢反叛故陳獨完百姓歸者十餘萬
  王琳二
  漢王琳年十餘歲父䘮守塚弟季為赤眉所捕將烹食之琳自縛願先就烹賊矜俱放遣後辟司徒府
  梁王琳好武果勁絶人大得部曲心平侯景功第一都督嶺南琳以遙阻急難宣力元帝果為魏所并大抵梁運既去虎臣空負嵎作勢何益竟為陳將呉明徹所殺傳首建康市
  李通七
  漢李通䜟言劉氏當興李氏為輔通遂首贊光武大業雖封王尚主何捄於父與族之殄戮乎
  魏李通以勇俠聞斬袁紹之使一意歸曹公以功封都亭侯
  晉李通益州刺史董榮圖畫譙周像於州學命從事李通頌之見益都耆舊傳
  隋李通金紫光禄大夫兵部尚書坐事免
  唐兩李通 一神堯武徳六年沙州人李通反殺瓜州總管賀若懷廣一代宗之子恭王名通
  金李通以便辟側媚得幸於海陵累官參知政事世宗即位以南伐之計皆通等贊成之詔削通官爵王霸三
  光武時兩王霸 一潁陽人光武初起從破王尋王邑及斬王郎封淮陵侯 一廣武人在逸民傳建武中徵到尚書稱名不稱臣有司詰之對曰天子有所不臣
  道武時王覇初帝在獨孤部劉庫仁子顯謀逆商人王霸知之履帝足於衆中帝乃馳還幸賀蘭部其日顯果使人殺帝不及
  張𤣥五
  東漢三張𤣥 一河陽人習春秋建武初拜顔氏博士一成都人張覇孫說車騎將軍張温剪除中官而温不能用一偃師人郡掾史乃孫翻為太守為立祠堂蔡中郎作碑銘
  呉張𤣥廣陵人張紘之子官至尚書清介有高行而才不及紘
  晉張𤣥苻堅入冦謝安遣兄子𤣥等討之𤣥入問計安答云已别有㫖既而寂然𤣥不敢復言乃令張𤣥重請
  劉炳三
  漢沖帝名炳
  宋劉炳治平中與弟景相繼登進士俱為郎官時唐介劾張堯佐貶嶺表炳兄弟餞以詩遂俱得罪免官士論高之
  金劉炳倜儻有氣節毎讀書遇古忠臣烈士輒嘆息景慕恨不與之同時貞祐初第進士即日上書條便宜十事宣宗異其言補御史臺令史
  東漢初兩方望
  隗囂傳軍師方望見囂不堪輔拜書謝去更始傳又言方望立前孺子劉嬰為天子更始擊斬之乃俱平陵人豈一人邪何能决去隗王而不免就戮于孺子且嘗言更始不可知孺子嬰豈愈於馬牧奴邪拜書願廣求竒人介然立節而今乃謬作赤族事蓋判然兩截必兩人已
  李業五
  東漢李業梓潼人志操介特當莽時絶匿名跡公孫述羞不能致刧以藥酒遂死益部紀載高節圖畫形象
  後漢李業隱帝時恃太后寵弟放恣無顧憚及周師至懷金寳而逃五代史云至絳州為人所殺而劉銖𫝊又云是周太祖殺之何前後異詞也
  唐三李業 一睿宗惠宣太子名業一僖宗乾符初李業嘗鎭太原能安集部落因假其子鈞靈武節鉞檢校兵部尚書以招諭之後鈞以戰死一太和中王起為襄州刺史時江漢水田塘堰闕壞命從事李業行部補繕遂無水敗無凶年
  東漢兩王符
  一潁陽人世祖功臣王覇之子嗣爵徙封⿰⾞⽝
  一安定人與張衡馬融友善著濳夫論後漢書録其論五篇
  王昌四
  前漢王昌成帝建始三年由南陽太守為右扶風後漢兩王昌一即王郎詐稱成帝眞子輿僭稱天子光武討誅之一靈帝時李傕郭汜相攻帝遣皇甫酈和解傕不受詔酈靣折其非裁出營門傕遣虎賁王昌呼之昌知酈忠直縱令去還言追之不及
  魏王昌父毖上計京師是在魏也後母死於呉昌時為東平相聞而制服
  東漢兩侯覇
  一光武時為大司徒封關内侯
  一安帝時為金城守破迷唐羌
  馬武三
  東漢馬武為捕虜將軍楊虚侯見雲臺二十八將西漢馬武為都水使者薦戴洋為令史見藝術傳又太安二年張昌作亂據有江夏遣將馬武破武昌害其太守
  王元四
  漢二王元 一杜陵人隗囂立為大將軍請以一丸泥東封函谷關者後降公孫述又降漢得譴下獄死一順帝永和元年南單于冦西河烏桓校尉王元等擊破之見南匈奴傳
  魏孝静帝紀蕭衍將桞仲禮冦荆州刺史王元擊破之宋文鑑王元可右衛大將軍遙郡觀察使胡宿撰誥詞
  李善二
  漢李善淯陽人李元蒼頭主家俱疫死惟餘孤兒而貲財千萬諸奴欲殺之分其財善負兒避匿既長首告奴盡伏法顯宗用薦召守日南
  唐李善江夏人李邕之父顯慶中為沛王侍讀注釋文選視五臣最勝
  李固四
  赤牘清裁有李固與弟圄書云吾年已五十七周游天下獨未見益州耳及閲漢太尉李固傳固死時年止五十四又漢中南鄭人出為廣漢雒令宜無益州之恨矣蓋是兩李固也
  李傕郭汜治兵相攻天子使左中郎將李固持節拜傕為大司馬獻帝起居注
  唐李固京兆人長慶中擢第後拜相當國有賢譽
  東漢兩杜喬
  一茂陵人大司空杜林之子建武末以賢者之後宜宰城邑特詔除丹水長一林慮人建和初為大尉以忠直為梁冀所陷下獄死
  劉豫四
  肅宗時劉豫漢之苛刻吏也薦授陳留令為第五伯魚劾罷
  桓帝時劉豫漢之宗室裔也國傳趙孝王為第五世孫襲封
  惠帝時劉豫晉之左將軍也黨同楊太傅為屯萬春門幷誅
  高宗時劉豫宋之叛逆臣也偽立大齊帝為第四太子廢黜
  東漢兩鄭衆
  一顯宗時越騎司馬使匈奴不拜虜敬憚比之蘓武厯官大司農受詔作春秋刪
  一肅宗時中常侍謀誅竇憲策勲封侯中官用權自衆始
  劉長卿二
  漢劉長卿沛人妻桓鸞之女生一男五歲而長卿卒兒年十五又夭妻慮不免乃刑耳以自誓沛相王吉上奏高行旌其門曰行義桓嫠
  唐劉長卿河間人開元進士為監察御史以祠部員外郎遷鄂岳觀察使有集十卷傳於世
  王渙二
  漢和帝時王渙廣漢人為洛陽令治多譎數嘗事太守陳寵為功曹者
  漢安帝時王渙河内人為考城令政尚嚴猛能舉亭長仇覽為主簿者
  陳壽二
  漢陳壽是稱茂陵公乘者以祖博陽侯舊勲得詔復家晉陳壽是官治書御史者以父嘗被髠遂短武侯將畧
  王景四
  東漢王景沈深多伎藝修浚儀渠又築汴渠自榮陽至千乘海口千餘里拜河堤謁者又開芍陂銘石刻誓在循吏傳
  西晉王景石勒王彌冦京師王衍都督征討使左衛將軍王景擊退之
  隋王景以上開府持節巡撫嶺南後以罪伏誅
  後周王景世宗命為西南招討使遂克蜀有鳳州之捷
  張芝二
  漢張芝字伯英𢎞農人臨池學書池水盡黒魏晉時尤寳其書韋仲將謂之草聖伯英
  唐張芝

  劉封二
  西漢劉封恭王之世嫡嗣爵昊墟
  蜀漢劉封先主之義兒伏法官下
  劉琮三
  光武郭廢后所生第二子沛王輔之五世孫名琮劉景升少子名琮而後主第三子亦名琮在朝諸公若許靖譙周輩寧不知邪
  王密三
  漢楊伯起嘗舉荆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暮夜懷金報謝伯起却之至今傳四知之畏
  唐大厯中王密為明州刺史有惠政嘗撰前刺史裴儆紀徳碣見趙明誠金石録
  宋潘美少倜儻嘗語其里人王密曰漢代將終兇臣肆虐大丈夫不以此時立功名碌碌與萬物共盡可羞也
  王肅四
  東漢王肅王莽從兄平阿侯仁之孫出入北宫多通賔客被收下獄死即馬援兄之外孫也
  魏王肅司徒王朗之子襲封蘭陵侯官中領軍散騎常侍善賈馬之學采㑹同異為尚書詩論語三禮左氏解皆列於學官
  北魏王肅臨沂人仕齊秘書丞父奐為武帝所殺遂奔魏除輔國大將軍長史因蕭氏危亂乘機進取屢立戰功進開府儀同三司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刺史封昌國縣侯
  宋王肅景定中知郴州有文章政事之材興利除害名大著見一統志
  高鳳二
  東漢高鳳䕶鷄誦經不知雨已漂麥見逸民傳
  遼高鳳與郭藥師以涿易二州降宋
  朱暉二
  漢朱暉性矜嚴進止必以禮為臨淮太守吏人歌曰彊直自遂南陽朱季
  北魏三公曹令史朱暉高陽王雍欲用為廷尉評東阿公順投其牒於地其亢毅不撓若此
  劉麟二
  漢菑川王之曾孫曰劉麟生於甘露襲廣饒侯
  金偽齊王之嗣子曰劉麟遷於臨潢封韓國公
  劉宣五
  東漢兩劉宣 一安衆侯劉崇之弟知王莽必簒乃變姓名抱經書隱避林藪建武初乃出襲封
  一順帝時為光禄勲同李固言時政
  前趙劉宣單于劉淵從祖北部都尉左賢王為淵丞相宋劉宣秦鳳路兵馬都監遣蠟書招金將任拱等以所部歸朝約日已定有告之者金人取宣縷擘之家屬配曹州
  元劉宣南臺御史中丞綱目纂要書自殺而世史正綱云行省丞相忙无帶殺之恐直書其事者為是張安世二
  前漢張安世張湯之子以父任為郎給事尚書精力於職上竒其材擢尚書令光禄大夫昭帝即位遷右將軍光禄勲以乆任宿衛封富平侯
  後魏張安世張讜兄之子正始中自梁漢同夏侯道遷歸款為東河間太守
  唐兩李漢
  一宣宗靖懷太子㑹昌六年封雍王
  一宗室淮陽王六世孫元和進士長慶末為左拾遺敬宗好治宫室波斯賈人獻沉香亭材漢上疏切諫官至吏部侍郎








  同姓名録卷二
<子部,類書類,同姓名錄>



  欽定四庫全書
  同姓名録卷三      明 余寅 撰楊震二
  東漢楊震厯官太尉潔白剛正數論宦寺反為所䧟飲鴆死及葬有大鳥泣送之異大鳥五色高丈餘兩翼長二丈三尺人莫知其名
  贊曰謂上帝難諧何為黄雀去白環來謂上帝易諧何為鱣去而鴆來鴟有角翳厥隈白日不見山入夜羣相豗太社將屋皇天哀九廟令我來九廟令我來
  右大鳥贊一
  君莫吁我有徒我兄鸞弟鵷雛鷫鸘守我閭鸑鷟以前驅天聽不肯卑遭罹此衆狙我淚如逬泉奈此黄土丘
  右大鳥贊二
  介葛盧聽絶竒鬼臾區厯特希雖有天老莫識我誰我集僊人掌我浴玉女盆朝餐黄桂漿夕餌蒼筤根屈軼胡不聰觟䚦胡不雄使我怦怦五内大崩思悲翁思悲翁
  右大鳥贊三
  南宋楊震代州人弓馬絶倫為安邊巡檢從討方臘有功還知麟州建寧砦靖康初夏人圍建寧震率吏士禦敵矢盡力乏與子居中執中俱戰歿
  王烈三
  漢王烈太原隱者師陳寔篤行義能化盜為善良不應徵辟卒於遼東
  晉王烈邯鄲仙者偕嵇康入太行山得石髓康不得食見素書康不得取仙凡之隔如此
  晉王祥五子其四名烈
  任昉二
  漢任昉成都人為尚書令清身檢下梁冀憚之出為平原守冀誅復為尚書令司𨽻校尉大司農
  梁任昉博昌人八歲能屬文給事黄門侍郎出為新安太守所著文章數十萬言盛行於時
  王溥二
  漢安帝時王溥即王吉之後輸錢一億為中壘校尉見拾遺記
  宋藝祖時王溥仕周為禮部尚書入宋進司空太子太師太祖顧左右曰溥十年作相三遷一品福履之盛近世未見其比太平興國初封祁國公
  謝安二
  東漢謝安下邳人冲帝時九江賊徐鳳稱無上將軍攻燒城邑安應募擊斬鳳封平鄉侯
  晉謝安陽夏人少有重名年四十餘始應命為司馬厯呉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封建昌縣公以破苻堅進太保都督十五州諸軍事加黄鉞
  張俊七
  漢張俊元初中尚書郎坐漏泄事當服重刑已出轂門詔書馳捄輸作左校見蔡中郎十志疏
  呉張俊字子彦維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人孫皓時豫章太守造郡城東南雙闕見涂𢋸豫章今古記
  晉張俊宗正卿有集五卷見隋志
  南燕張俊慕容超尚書自長安還降於劉裕
  唐張俊懷州人元澹莊客虎殺其妻俊射殺虎幷殺四虎子出原化記
  宋張俊成紀人位太師封清河郡王高宗南渡後俊握兵最蚤屢立戰功與韓世忠劉錡岳飛竝為名將世稱張韓劉岳云
  元張俊宋恭帝徳祐元年兩淮制置使李廷芝固守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元總制張俊持書招降庭芝梟斬俊焚其書王喬三
  漢王喬為葉令毎朔望乘雙鳬朝帝縣門鼓不擊自鳴後寝玉棺蓋便闔及葬土自成墳百姓為立葉君祠或曰此即仙人王子喬也按列仙傳王子喬周靈王太子晉也要知晉是名喬是字固當不同耳
  晉王喬梁州刺史張光威震巴漢抗禦氐冦病殁督䕶王喬奉光妻息率其衆還據魏興
  唐王喬開元中為許州刺史家奴告喬與朔方節度使王晙濳謀構逆勑侍中源乾曜等鞫無反狀
  胡憲二
  東漢胡憲桓榮為博士常止宿太子宫積五年薦門下生九江胡憲侍講乃聽得出
  南宋胡憲紹興中入太學與劉勉之習伊洛之學朱松命子熹受業從父安國稱其有隱君子之操以館職召與時不合請祠歸
  孟敏二
  東漢孟敏墮甑不顧郭林宗見而異之勸令遊學知名後涼孟敏南郡人為燉煌太守後段 -- 𠭊 or 叚 ?業自稱涼州牧敏以燉煌降業擢沙州刺史
  張衡六
  東漢兩張衡 一南陽人作二京賦精思十年乃成永和初為河間相一則第二代天師史所謂五斗米賊也
  晉兩張衡 一趙王倫謀廢賈后告通事令史張衡使為内應惠帝反正被誅一泰始十年刺史皇甫晏討白馬胡愎諫牙門督張衡等反殺晏
  隋張衡河内人文帝時為司門侍郎煬(「旦」改為「𠀇」)帝奪宗多出衡計及即位除給事黄門侍郎諫造汾陽宫賜死
  元張衡左司員外郎作文務竒古書學張長史山水學荆關墨竹不師古人自成一家見圖繪寳鑑
  夏統二
  漢夏統在魯司𨽻門墻而立碑頌徳是義舉是常事晉夏統遇賈大尉洛汭而扣船曼嘯是竒技是異事
  李膺二
  梁武帝問李膺曰今李膺何如昔李膺對曰今勝昔昔事桓靈之主今逢堯舜之君對頗涉䛕顧元禮忠貫日月匪才獨不足當其祚衰徒懷悃愊公𦙍身際風雲匪才獨有餘當其運啟克濟艱難
  張陵三
  東漢兩張陵 一張覇之孫官至尚書元嘉中歲首朝賀大將軍梁冀帶劒入省陵勑虎賁奪其劒劾奏論罪
  一張魯之祖永壽二年白日昇天他書或名道陵豈以其為五斗米道故稱道陵其實魏書止名陵也
  元魏張陵臨渭侯張袞之孫襲爵為赤城典作都將
  馬融二
  漢馬融茂陵人由校書郎為南郡太守才高學博為世通儒受業者常千餘人坐高堂施絳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以次相傳鮮有入其室者
  晉馬融泰始元年交趾太守爨谷死武帝遣巴西馬融代之
  張綱四
  東漢張綱御史有風裁埋輪一事眞有折檻之風竟為梁冀所扼卒官太守年僅三十有六
  南燕張綱慕容超尚書郎叛降劉裕為製攻城諸械超支解綱母於城上
  北魏張綱中山人徴為征東大將軍從事中郎見高允傳允嘗作徴士頌於綱曰柔謙云
  南宋張綱官參政因忤秦檜遂引年後享年八十有四
  郭泰三
  東漢郭泰漢書注云以同范公泰泰字改為太此甚無謂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受業成臯屈伯彦游洛陽友李膺不應司徒黄瓊太常趙典舉辟好奬訓士類嘗遇雨巾一角墊時人故折巾一角以為林宗巾范滂嘗評之曰隱不違親貞不絶俗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及黨事起獨免焉年四十二卒四方會葬者千餘人蔡邕為碑銘曰吾無媿乎文焉爾今列其鑒拔如左
  謝承書曰林宗適陳留則友符偉明游太學則師仇季智之陳國則親魏徳公入汝南則交黄叔度然不特此又左原以犯法見斥勸之責躬茅容初以危坐又以草蔬同飯歎其賢又豫識史叔賔之敗惜邉讓未聞道俱陳留人也楊氏孟敏墯甑不顧而異之勸令游學知名拔鄢陵庾乘初傭後號徴君訓扶風宋果以義方後以烈氣聞官幷州刺史母憂受鄉人賈淑之吊淑改過自厲終成善士謂濟陰黄允雖有才終失之卒以遣婦事廢於時謂召陵謝甄不入道以細行不愼毁棄謂晉陽王柔以仕進顯柔弟澤以經術通又識張孝仲於芻牧之中范特祖於郵置之役召公子許偉康於屠酤司馬子威於卒伍同郡郭長信王長文長文弟子師韓文布季子政曹子元定襄周康子西河王季然雲中丘季智郝禮眞等六十人竝以成名
  靈帝中平五年黄巾餘黨郭泰冦太原號白波賊遣將軍牛輔擊破之
  後趙郭泰鮮卑段 -- 𠭊 or 叚 ?遼襲破幽州石虎遣將軍郭泰帥輕騎二萬追遼戰於宻雲獲其母妻斬首三千級王充二
  漢王充上虞人師事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所著論衡蔡中郎甚珍袐其文
  宋王充果州人遊黔南太守敦請以訓黔之學者時黄庭堅被謫至州相友善書以頌之曰南充王子美其質粹温乆與之遊見其循禮而不競誠心而不疑姚崇四
  漢姚崇和帝待詔能稱典星之職
  晉姚崇王遜部將能奏堂狼之捷
  秦姚崇姚萇司馬能獲配饗之報
  唐姚崇明皇賢相能輔開元之治
  劉平四
  漢兩劉平 一彭城人更始時天下大亂逢餓賊將烹食之平乞歸食母畢就烹既而如期徃賊義之得全後為全椒長一宗室城陽王祉之子建武十三年封蔡陽侯以奉祉嗣後坐與諸王交通國除
  北魏劉平文帝大統七年夏州刺史劉平反都督于謹討擒之
  宋劉平 玉海云宋朝文武無偏重之任武臣以文學授文資者凡三人文臣以智畧易右職當邊寄者凡十二人天聖元年則劉平
  張儉六
  漢張儉常山趙王之裔也黨錮有八及而儉為之魁一人亡命禍及百家是何心能忍
  呉張儉魏將梅敷之屬也所部有五縣而儉為之使一時求附攜同千族是何故叛降
  魏張儉榮陽亂賊之帥也大騩通寳炬而儉為之倡一朝響應蟻聚萬餘是何辭撲滅
  又一涼州刺史之列也張通有四男而儉為之次一子傳經慶流奕葉是何幸而得之
  唐張儉神堯高祖之甥也院門有三㦸而儉為之首一時蒙寵祚及兩昆是何功致然
  金張儉統和進士之選也聖宗有二相而儉為之左一旦封王爵邁九列是何遭有此
  朱震三
  漢朱震陳留人靈帝時為銍令其友陳蕃為宦官所殺震棄官收葬蕃屍匿其子逸誓死不言逸竟得全其視程嬰何以異
  晉朱震武帝時黄門侍郎帝既平呉遣震等分使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越慰其初附
  宋朱震荆門人政和進士學術深博亷正守道歴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所著有漢上易解云
  張嬰二
  漢順帝漢安二年廣陵賊張嬰降於太守張綱隋既平陳時政急盜起文帝責問戸部尚書張嬰
  王甫三
  漢王甫靈帝時内豎最凶横矯詔發虎賁騎殺陳蕃竇武二弼卒折卯金之鼎
  唐王甫代宗時舊將素驍勇承命鼓朱雀街助羽林兵馬三使卒潰吐蕃之衆
  宋王甫徽宗時中丞頗謬悠疏請頒博古圖協蔡京朱勔諸奸卒涸天水之源
  東漢兩曹節
  一順帝時黄門後與王甫共殺陳蕃竇武者甫父子馘𢧵而節竟逋誅其一曹操之曾祖也素以仁厚稱有不較認豕一事宜其孫之蹢躅大廷也
  仇審二
  兗州從事仇審字季見劉熊碑陰
  武都衡官仇審字孔信見李翕碑文
  二仇審疑其一時今以其字之不同别之
  孫登四
  漢賊臣孫登大形小口巧用技術其事見翟酺傳而其語見春秋保乾圖未㡬呉有孫登呉大帝之太子以夭折未㡬晉有孫登高士善嘯有以敎嵇康而康不能用三人名雖同實高穹之與糞壤也至於陳孫登則侯安都門客其人益可知己
  胡廣三
  漢胡廣桓帝時太傅録尚書事以定䇿功封安樂侯練達事體明解朝章京師諺曰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晉胡廣胡奮之兄奮兄弟六人竝知名廣位至散騎常侍少府
  宋胡廣建炎二年烏珠犯和州宋昌祚率衆守禦軍士胡廣發弩中烏珠左臂烏珠大怒急攻弩發之地城立破昌祚與廣皆死
  劉岱二
  東漢劉岱獻帝初平三年為兗州刺史虚己愛物為士民所附黄巾賊入兗州岱擊之戰死
  南齊劉岱為山陰令時廣州刺史王翼妾路氏殺婢岱捕殺之坐棄市罪太守王敬則入朝言出自己意岱得赦免
  許將二
  漢酸棗令劉熊碑陰處士許將
  宋元祐時命翰林學士許將詳定渾儀初以木製後以銅造
  張温六
  漢靈帝末張温為車騎將軍破羌胡至獻帝初為董卓所殺
  呉大帝時張温厯仕選曹尚書太子太傅權嫌其聲名太盛恐終不為己用幽殺之
  晉西平公張軏之父温以儒學顯為太官令
  北魏臨渭侯張衮之子温為廣甯太守
  後梁末帝貞明二年捉生都將張温叛降晉
  南唐後主七年宋師克池州進軍當塗將軍張温敗績
  蔡邕二
  東漢末兩蔡邕同時同字伯喈同以孝行聞何竒也但一為陳留人一為上虞人上虞終隱不仕而陳留終仕不能隱豈陳留未嘗到上虞而黄絹幼婦題辭即上虞之筆邪嗟嗟陳留聰慧絶羣術業超代而上虞無它竒異為世所指名若上虞君者豈所謂處於材不材之間者邪
  趙咨二
  漢趙咨東郡人桓帝時大司農陳狶舉咨至孝厯仕議郎敦煌太守臨終薄葬與楊王孫同
  呉趙咨南陽人大帝時為中大夫使魏善於應對厚禮而還
  東漢兩楊彪
  世清白性忠鯁厯官太尉而遭時不辰初經董卓又更曹操及見曹丕簒位人皆脅息我獨差肩不識是時可絶跡不交當途否大為公惜之也是時酸棗令劉熊碑陰有郡曹史楊彪同為立碑云
  劉琦二
  漢劉琦荆州牧劉表之長子避讒出守江夏後曹操敗於赤壁先主表琦為荆州刺史
  宋劉琦熙寧初侍御史論王安石言行乖戾貶監處州鹽務
  王國四
  漢靈帝中平間涼州賊王國圍陳倉左將軍皇甫嵩擊破之
  晉太和間酒泉太守馬基起兵反涼州守將張瓘遣司馬王國等伐基斬之
  後趙石堪攻晉豫州刺史祖約于壽春屯師淮上晉龍驤將軍王國以南郡叛降于堪
  後秦幷州牧姚懿舉兵僭號遣驍騎王國率甲士攻寧東將軍姚成都成都擒國囚之遣使讓懿
  張華三
  東漢張華靈帝時為議郎蔡中郎纂漢書十志與華等分受之
  西晉張華武帝中書令文學才識名重一時後為趙王倫所殺
  南燕張華慕容超尚書出使姚興奉超母妻以歸後降於劉裕
  陳登二
  漢末陳登忠亮高爽劉𤣥徳甚重其人嘗詫許汜云元龍欲自卧百尺樓卧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間邪嘗為曹操廣陵太守宋陳登淳祐間知新昌縣以愷悌稱邑人立祠祀焉
  黄祖三
  漢末黄祖其人至猛蒙衝船上處士遭其利刃而子空往救
  晉末黄祖其人至孝善福門中老翁賜以良劑而母遂大安
  案劉表傳江夏太守黄祖為孫權所殺此即殺禰衡於蒙衝船上者也及閲孔融傳左丞黄祖以袁曹方盛勸融有所結納融知紹操終圖漢室不欲與同遂怒而殺之是漢末有兩黄祖也
  王則三
  漢奉車都尉王則蓋曹孟徳遣齎天子詔拜吕布為平東將軍者齊王則初事魏後事齊又嘗因敗奔梁梁又放還齊故曰齊王則遇元顥則從顥遇尒朱仲遠則從仲遠無志操人也雖以武戰名竟以貪惏敗若宋王則固亂賊也煩文潞公討平之何足紀
  韓遂二
  漢末韓遂金城人與邊章率叛羌冦亂關隴曹操擊破之遂等走涼州
  魏初韓遂明帝太和六年改定刑制給事黄門侍郎韓遂等共制新律令
  田豐三
  新室田豐王莽建國後以姚媯陳田王五姓皆黄虞苗裔為同族乃封田豐為世睦侯奉陳敬王後祠敬王於臨淄
  漢末田豐為袁紹别駕曹操自將征先主豐說紹襲操紹以子疾不許豐舉杖擊地曰以嬰兒之病失難遇之機惜哉
  元末田豐為義兵萬户據山東以叛既降殺其平章政事察罕其子庫庫討豐刳心以祭其父
  張昭五
  漢張昭獻帝時議郎兄承為伊闕都尉欲起兵誅董卓昭謂宜擇所歸俟時而動承遂歸曹魏
  呉張昭輔呉將軍封婁侯受孫䇿遺命輔權時與權忤而中實無他
  北魏張昭張蒲之子襲壽張子爵以軍功進脩武侯位幽州刺史以善政稱
  陳張昭幼有至性喪親哀毁遂失一明
  宋張昭吏部尚書封陳國公乾徳元年上名臣事迹五卷
  李豐三
  一袁術侵陳曹公禦之斬其將李豐等一魏中書令李豐謀誅司馬師不就被害一孔明既廢李平與其子豐書曰願寛慰都䕶勤追前闕
  李定三
  東漢李定涿人見先主籬舍桑樹高五丈童童若車蓋云此家必出貴人
  北魏李定平棘人漢李左車十五世孫位漁陽太守北宋李定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人進士為定遠尉厯監察御史龍圖閣學士知江寧府分財賑贍家無餘貲死之日諸子皆布衣
  趙雲四
  西蜀趙雲 三國驍雄號五虎者關羽張飛黄忠馬超而趙雲為之配
  南宋趙雲 兩河豪傑稱五帥者李進董榮牛顯張峪而趙雲為之魁
  初得兩趙雲作儷語存之意甚快不知蜀漢後更一趙雲天水人客游鄜畤乘醉施刑其人仇報置之糟坑昬濁彌月形貌盡改後雖得伸於觀察而遂成一異狀宋初又一趙雲則清獻公之孫也父卒以哀毁成疾時稱世孝
  徐庶二一東漢一南齊
  論曰庶母欲庶專事劉𤣥徳其意正與王陵母同庶既以方寸亂歸而全其母故是至情顧母既絶命之後猶可以奔劉而没齒無聞其歸曹不能全母命卒又仕曹不能成母志如元直者蓋龐士元法孝直之流假令與孔明差肩而事主不亦光乎而卒棲遲非意之朝良所不解若城局徐參軍所為王敬則謀急殺狂兒獨身歸朝萬一可保頭顱牖下雖敬則頑兇卒以𫝊首乃其大義固已皎然矣
  龐統二
  蜀漢龐統 傅巽在荆州嘗目龐士元為半英雄夫士元誠不敢望孔明其才具僅僅法孝直徐元直等可謂半之先主遇之亦僅異于諸臣亦不得與孔明埓其禄命亦未必優于蔣公琰中道凶殞巽眞知言哉
  姚秦龐統為姚泓尚書王鎭惡之兵至㶚上泓使統屯兵宫中
  楊儀二
  蜀漢楊儀嘗為丞相叅軍以怨望廢徙遠郡
  趙宋楊儀嘗為三司判官以被劾械縛過市
  張悌三
  呉張悌襄陽人孫皓時為丞相軍師晉伐呉悌督諸將渡江逆戰為晉軍所殺
  梁張悌家貧無以供飬結四人作劫抵死罪兄松以居長不能敎誨乞代死悌亦引分全其兄縣上讞帝以為孝義特降死
  論曰悌以兄弟之義得免死不知三劫當時作何處免悌而不免三劫則法偏何者悌造謀者也以免悌而并免三劫則法廢何者盜不可長也且富人何辜矣故悌之死終不可貰也
  元張悌鄞人棄家執役武當山脇不至席者三年
  魏延二
  蜀漢魏延為亮前部督恃功搆怨卒致誅夷
  苻秦魏延為堅太史令風候星占確有竒準
  李嚴四
  蜀漢李嚴以督運反覆為諸葛武侯所廢及武侯卒嚴自恨死是嚴有悔心也
  初唐李嚴儒學敬播傳云參傳晉書與李嚴等總類焉是嚴有宿學也
  晚唐李嚴有女侍張谷號新聲能諫谷無附劉從諫是嚴有慧女也
  後唐李嚴莊宗使嚴入蜀後以嚴言竟破王衍明宗又使嚴入蜀孟知祥遂殺嚴初嚴母戒嚴無再入蜀嚴不聼果及禍是嚴有智母也
  李平八
  蜀漢李平即李嚴更名平見蜀李嚴下
  晉李平平棘人為樂平太守以儒素著名
  苻秦李平晉太元十年蜀郡太守任權斬苻堅益州刺史李平益州平
  元魏兩李平一孝文臨朝以三品定羣臣等第謂中書舍人李平識學可觀可居中品
  一為將兩平叛逆兩為牧守懷集大得人心自度支至端副夙夜在公孜孜匪懈
  前唐李平為平原司兵參軍太守顔眞卿使平乘駟奏安禄山反狀
  南唐李平初為道士已為李守貞從事已又仕南唐為衛尉卿以其人叵測下之理縊而死
  北宋李平熙寧五年湖北提㸃刑獄招納下溪州峒蠻張景謂等各以其地歸版籍
  張嶷四
  蜀漢張嶷識斷明果為越巂太守盪冦將軍賜爵關内侯晉張嶷以狡妄時人號為猾伯隋張衡之祖嶷為北魏河陽太守宋張說之子嶷為明州觀察使
  李福七
  諸葛武侯疾篤後主遣尚書僕射李福問以後事武侯屬使任蔣琬
  桓温伐蜀李勢遣其弟福距温已而與福共降温唐文皇第十四子趙王名福
  元和中戸部郎中李福談鄖縣老人飬獺捕魚之事段成式紀之雜爼
  宣宗時党項叛以諫議大夫李福為夏州節度發日臨軒戒勑後為尚書鎭南梁沈殺崔氏二男荆州三害於漢江見唐語林
  乾符初李福以檢校右僕射充山南東道節度使草賊王仙芝冦掠山南福團練鄉兵屯集要路賊不敢犯
  南唐保大十四年蘄州將李福殺知州王承雋降於周見唐餘紀傳
  李宻四
  晉李密因祖母年老上表陳情足稱孝乃偽朝一語恐忠臣不忍言此即譙周門人以擬游夏者也齊李密因母疾習醫積疴盡豁足稱孝乃侯景官爵恐志士不忍受若隋李密雖稟英毅姿終懷反側圖衆散於黎陽身殞於陸渾固其宜也
  涼武昭王李𤣥盛之子密為羽林右監後主李士業為沮渠蒙遜所害密等西奔敦煌
  馬超二
  蜀漢馬超茂陵人靈帝末率衆詣長安為偏將軍與曹操戰敗犇漢中降先主拜驃騎將軍涼州牧封斄鄉侯
  元魏馬超定州刺史許宗之殺深澤民馬超恐其家上告誣超謗訕朝政高宗察其枉斬宗之
  張達七
  蜀漢張達張飛帳下督先主伐呉飛當率萬人㑹江州達殺飛持其首奔呉
  曹魏張達大將軍曹爽材官恣行暴取為少府王觀録奪沒官
  東魏張達隰沃縣主簿食民家雞羹不還直為滄州刺史高浟所詰
  李唐張達劉武周冦并州齊王元吉遣車騎將軍張達拒之不能支遂陷沒
  南宋三張達一隱逸傳代淵嘗受學于張達達蓋文學士矣一嘗為宋諜被獲得釋還事在元世祖中統四年一金陵少年躭溺小婢錦兒嘗出其繡纈履郁然如新
  張翼三
  蜀張翼廣陵太守綱之曾孫車騎將軍封都亭侯後隨鍾㑹至成都為亂兵所殺
  晉張翼能書與右軍同時在李嗣眞書品中上七人之列
  北魏張翼臨渭侯張衮之祖遼東太守
  荀彧二
  魏荀彧初平二年獻帝初立彧已從孟徳凡所賛大計摧大敵眞不媿子房之輔高祖奈何卯金之鼎不轉入老瞞之手哉于是時欲違衆而沮九錫之議勢已不能是時孟徳固已囊槖神器肯使公朝叅一異同之口哉不殺彧不已彧死亦固不可已
  晉荀彧山公啟事嘗薦和嶠為吏部郎詔求其次乃薦黄門侍郎荀彧清和理正動可觀採山公晉吏部尚書查魏志彧未嘗為黄門侍郎是兩荀彧矣
  郭嘉二
  魏郭嘉曹操帷幄之臣表為司空祭酒卒輔魏以移漢鼎
  元郭嘉遼陽冦亂之役特授廣寧總管卒死戰以繼父風
  張晏三
  漢靈帝時西域長史張晏將焉耆龜兹前後部合二萬餘人討疏勒不能下三國魏張晏中山人注前漢書唐淮西賊殺武元衡天子赫怒京兆尹大索遂擒張晏
  陳琳二
  魏陳琳有文名在建安七子中
  宋陳琳善繪事與趙魏公相資講稱妙品
  張遼二
  魏書張遼字文遠馬邑人前將軍晉陽侯風俗通張遼字叔高江夏人侍御史兖州刺史蓋一以武奮一以文登
  徐邈三
  曹魏徐邈魏國初建為曹操郎吏大著績於西涼西晉徐邈晉祚已衰為王彌將校遂并兵於東岱東晉徐邈學識最博為安帝衛率嘗馳譽於東京魏徐邈事曹氏三世刺涼州尤著聲績封侯拜司空殁而旌其清節至與胡質等有女願配王濬眞大異事西晉徐邈却左王彌為冦逆東晉太子前率徐邈嘗著易書詩左氏論語楚辭音又五經集音莊子集音及穀梁傳義有集十卷其人該博精於律學如此曹丕二
  魏曹丕簒漢陸倕云今之官漏出自㑹稽注云舊漏本山隂令曹丕所造
  郭淮二
  曹魏郭淮建安中舉孝亷在隴右三十年著績綏禦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封陽曲侯
  劉漢郭淮隱帝召劉銖懼不至是時沂州郭淮駐青州銖顧禁兵在莫敢有異志乃受代還京師
  劉整三
  魏劉整呉諸葛恪圍合肥整為兵士冒圉傳信為敵所獲誘之易辭不肯以死
  齊劉整以外戚為中軍叅軍
  昭明文選有任彦升奏彈劉整一首云整閭閻闒茸名敎所絶固應露章陳聞吾以為彈事一種可不收如收即置劉整一首不為闕也大抵此等事俗而文雅所以可録嘗竊笑不意高聲大罵四字出文選中
  宋劉整景定二年知瀘州兼潼川安撫副使與蜀帥俞興構隙遂率所部兵以潼川一道北降
  王弼二
  三國魏王弼尚書郎注周易六卷又撰易略例一卷此有道之士發明經義者
  五胡秦王弼姚興司徒左長史勸興廢太子泓而立第三子弼此不道之臣陷君非義者
  張承二
  魏張昭有兄曰承以方正徵丞相叅軍祭酒領趙郡太守
  呉張昭有子曰承壯毅忠讜為奮威將軍封都鄉侯
  王祥二一魏人一陳人
  兩王公俱琅邪臨沂人前王公位太保封睢陵郡公後王公官黄門侍郎初謂兩王公同邑里偶然同名耳及讀南史王筠傳筠蓋祥弟覽九世孫而筠之子又名祥令人怪詫之極
  贊曰三尺冰赬鯉開一丈幕黄雀來十刻雨丹柰哀刀有靈惟君懷上天明明報汝長淮
  論曰典午規圖三世大物在手前王公丁此不辰巳垂耳順矣不卒死牖下更出何為吾嘗謂東京節義光照宇宙間自曹瞞首壞之典午又潰決之舉萬世之綱常無一人能峻其防者正頼公等耳乃尸居餘氣載沈載浮親見立一天子而誰弑之也又見一新天子而竟非故天子之家也三公不拜相國似矣頃之能不拜新天子邪今日新天子非即前日之相國邪八十餘歲老人直是奄奄泉下戀此棧荳何為人有言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典午以還六朝諸臣類能致孝而不克攄忠吾謂斯獄蓋於祥乎首置對焉臯陶再起烏能反諸
  王肇二
  王祥長子名肇仕至始平太守宋鄞縣丞王肇訐告鄞令程緯慢上無人臣禮除緯名貴州編管
  李典二
  曹魏李典儒雅學問不樂兵事乃頻以軍功顯封都亭侯
  北涼李典為沮渠𫎇遜從事中郎嘗使於姚興以通和好
  王朗二
  曹魏王朗漢末遭亂流移窮困而收䘏親舊行義甚著拜諫議大夫終於司空封蘭陵侯
  蕭齊王朗明帝時龍陽縣開國侯自渦陽降于北魏見魏孝文本紀
  張祐三
  北魏張祐縁父成罪坐腐寵冠諸閹尚書左僕射封新平王與王叡等俱入八議王質等俱賜金劵許不死
  唐張祐嘗賦詩題金山寺唐書不立傳
  元張祐覃懷人流寓陵縣官中書叅政封清河郡公墓在縣東
  王叡三
  漢荆州刺史王叡即晉太保祥之伯父也嘗無禮於孫堅為堅所害
  晉王叡果勁有計畧劉裕甚知之桓𤣥簒位裕告以義舉使於都下襲𤣥事泄遇害
  北魏王叡永明中吏部尚書封太原公孝文臨獸圈有猛獸逸登閣道㡬至御座侍衛皆驚靡叡獨執㦸禦之由是親任轉重遷尚書令進爵中山王
  周瑜二
  三國呉周瑜負英略當呉大帝時建赤壁之勲惜乎短折莫究霸圖
  六朝陳周瑜生將門當陳後主時襲鐵虎之爵雖干寵榮己丁亂瘼
  吕蒙二
  呉吕蒙孫權别部司馬後破荆州獲關公封侯暴卒宋吕蒙事親至孝葬父廬墓下蔬食四十年一日焚香巍坐而逝
  王著四
  呉主孫皓怒常侍王蕃方直斬之殿廷徙其弟著於廣州後郭馬起事不為馬用見害
  宋兩王著一單父人性豁達善屬文太祖時為翰林學士加中書舍人時亳州獻紫芝鄆州獲白兔隴州貢黄鸚武著獻頌因以規諌太祖下詔褒之
  一成都人善書頗有家法太宗時為翰林侍書以篇韻訛舛特令詳定
  元益都千户王著擊死阿合馬於闕下時阿合馬為左丞相已而戮其屍世史正綱
  孫秀三
  呉孫秀高士孫晷之曾祖也為呉伏波將軍
  晉兩孫秀一泰始六年呉夏口督前將軍孫秀率衆來奔拜驃騎開府封㑹稽公一趙王倫嬖人以私憾殺石崇潘岳者侍中儀同三司凶逆斬
  孫和二
  孫權弟三子名和立為太子為弟覇所搆廢後歸命侯皓即其子也晉泰始中太子中庶子孫和薦侍中范粲操行高潔粲與和同郡俱陳留人
  孫皓二
  呉孫皓大帝之孫降晉封歸命侯毛詩孫皓嘗與鄭商問答不知何代人
  孫呉陸凱又陸𤣥
  元魏陸凱又陸𤣥
  南之陸起於康呉人也凡四傳而得凱以武畧欵直位鎭西大將軍進封嘉興侯而凱之族弟曰𤣥自是南陸繁衍散處江介
  北之陸起於幹代人也凡五傳而得凱以循良友義位太子庶子給事黄門侍郎而凱之族孫曰𤣥自是北陸稠蔟布滿邊遐
  張松三
  蜀張松臣事劉璋而勸先主襲璋其兄肅告璋誅之松固輕脫少行檢者
  梁張松嘗請代弟死詳前張悌下
  宋張松乾道元年三月詔張松等措置淮西湖北荆襄等處屯田
  王敦三
  路史謂王敦凡四今止得孫呉時一人是右將軍謀誅孫綝反為所害所謂不密失身者典午時兩人一掦州牧縱兵犯闕卒致梟首所謂大逆不道者一牙門將叅佐羅尚卒斬李牧所謂乃心王室者在呉是惇字在典午是敦字韻書云惇即敦也
  孫恩二
  呉主亮以大將軍琳專恣謀誅之琳與其弟恩攻殺同謀者而廢其主亮晉末孫恩作亂據㑹稽陷廣陵殺百姓數萬人劉裕討滅之
  徐盛二
  呉徐盛事孫權官安東將軍封蕪湖侯
  秦徐盛事苻洪官建武將軍
  嚴維三
  呉嚴維大帝立第三子和為太子維為侍從從容講沃唐兩嚴維 一字休復刺杭郡搆清輝樓後白樂天為之代見唐語林一字文正越州人武徳進士終於校書郎有詩一卷
  朱明二
  呉朱明為平虜將軍晉王渾伐呉多所斬獲明懼而來降
  宋朱明哲宗即位行赦賞軍萬州彌旬不給庖卒朱明因衆怒入府傷守臣謀亂䕫州轉運使王宗望聞變疾驅而至先命給賞然後斬明以徇
  張詠二
  呉張詠為湘東太守呉主孫皓以詠不出算緡誅之徇首諸郡
  宋張詠自號乖崖嘗譏冦萊公不學無術冦公忠質自任故寡圓捷張公一生用術所在斡旋直是大力特其所謂術固仁術耳
  張苞二
  魏張苞高平人為郡督郵貪穢亂政時滿寵守高平令率吏卒收之詰責所犯即日考竟遂棄官歸
  蜀張苞張翼徳之長子早夭
  潘璋二
  呉潘璋伏兵麥城獲荆州關侯者
  宋潘璋製衣紫羅奉泗州聖僧者
  呉剛二
  酉陽雜俎云月中有丹桂仙人呉剛用斧斫其根而晉書王渾破呉遣牙校呉剛至洛報斬馘詭二千為萬級












  同姓名録卷三
<子部,類書類,同姓名錄>



  欽定四庫全書
  同姓名録卷四      明 余寅 撰劉敞三
  漢劉敞東平王蒼之孫肅宗元和中嗣封敞喪母至孝相國陳珍上其行狀増邑五千户
  晉劉敞益州牧劉璋曾孫隱居白鹿山皓首高尚為刺史羅尚所殺是日大雨雷震
  宋劉敞慶厯進士翰林侍讀學士侍英宗講讀毎指事據經因以諷諫
  石鑒二
  西晉石鑒厭次寒素之族仕魏遂仕晉官太尉昌安縣侯壽八十稱薨
  後趙石鑒上黨胡羯之種石虎第三子殺石遵簒立凡僭偽一百三日被殺
  陳安二
  晉隴上驍將陳安為劉曜部將呼延清所殺見樂府隴上歌宋楊巨源謀誅呉曦結集忠義陳安等與之共事
  張順五
  晉張順為平西將軍時梓潼内史譙登為李驤所攻益州刺史皮素勑順捄登
  燕張順為慕容盛鎮西將軍
  宋兩張順一梁山泊浪裏白跳一度宗時為都統率衆捄襄陽身中四槍六箭而死諸軍結冢斂葬立廟祀之
  金張順淄州士伍乘夜候覘為元兵所獲令詭辭誑城中不從而死贈官給養其親訪用其子孫
  李石四
  晉李石撰續博物志當與張華同時人余閲志中有皇朝建隆開寳年號及曾公亮王安石等字當是宋人稱晉誤也且此續多掇拾成之初無竒異吾意竟是贋者為之耳
  唐李石隴西人元和進士户部侍郎同平章事起常寮為宰輔以身徇國不顧患難中官仇士良惡之罷免
  宋李石資陽人有盛名嘗客蘓符尚書家趙丞相雄素不善石晩益困其自序宋魋魯倉今猶古也
  金李石世宗之舅也初即位命主東京留務參知政事太子太師封廣平郡王
  晉兩王濬
  一𢎞農湖人以平呉功加撫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子名矩襲襄陽縣侯
  一堂邑人官御史中丞子名鑒拜駙馬都尉奉朝請
  王濟二
  晉王濟司徒王渾之子少有逸才與和嶠裴楷齊名尚常山公主為驍騎將軍侍中出為河南尹坐鞭官吏免官使白衣領太僕
  宋王濟饒陽人父恕知秀州㑹盜起城陷被殺將并害濟濟伏𣡛號慟曰吾父已死安用生為但恨力不能殺汝以報父讐爾賊義之捨去太宗召拜監察御史楊廣四
  漢楊廣上邽人與隗囂共起兵應漢立高廟割牲而盟稱右將軍移檄討王莽
  晉楊廣與其弟佺期自矜門第太尉震之後江左莫及卒以躁獷誅夷至隋煬(「旦」改為「𠀇」)帝亦名廣自太尉至晉廣十世至隋廣十五世其名亦不相避忌乃爾
  宋紹興元年六月湖賊楊廣犯鼎州程昌㝢拒郤之
  胡威二
  晉胡威壽春人刺史胡質之子前將軍監青州諸軍事以功封平春侯嘗入朝武帝語及平生問曰卿清孰與父清對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為不如曰臣父清惟恐人知臣清惟恐人不知是臣不如遠矣
  後秦胡威為涼州主簿姚興署禿髪傉檀刺涼州召還王尚涼州人與威詣興請留尚
  張翰四
  晉兩張翰 一武帝時為討呉䕶軍伐呉孫皓諸將與翰等列陣相對呉軍土崩
  一呉郡人有清才善屬文齊王冏辟為大司馬東曹掾因秋風起思菰菜蓴羮鱸魚鱠歎曰人生貴適志耳富貴何為即引去
  唐張翰天寳初右監門衛録事叅軍翰有親故生男更有一無首孩子跳躍於旁按白澤圖其名曰常依圖呼名三呼便滅當是不常故曰常
  金張翰秀容人大定進士翰林直學士户部尚書有經濟能
  晉兩王沉
  晉陽王沉蓋曹爽之故吏也不安為魏臣遂致髙貴鄉公之弑而卒以佐命獲高官大爵之賞則為晉王沉矣迨元康間高平王沉負俊才著釋時論鬱鬱不得志以郡掾終
  晉三王澄
  王遜之子王澄襲褒中縣公之爵
  王衍之弟王澄為荆州都督之官
  王渾之子王澄拜别封亭侯之賞
  王羲之二
  晉王羲之司徒導之從子少有美譽尤善𨽻書朝廷公卿皆愛其才召拜右軍將軍㑹稽内史尋稱病去官與道士許邁共脩服食採藥石不遠千里窮諸名山泛滄海歎曰我卒當以樂死
  秦王羲之仕苻健

  王衍四
  晉王衍王乂之子太尉尚書令清談廢事為石勒所執排墻壓殺
  魏王衍王融之子名行器藝俱美西兖州刺史為尒朱仲遠所擒
  隋王衍王琳之子開府儀同三司卒於渝州刺史蜀王衍王建之子荒淫亡國降唐莊宗被誅
  晉三李陽
  一與王衍同鄉稱京師大俠官幽州刺史能使衍室人素憚而稍損其貪戾一與石勒同鄉嘗與勒爭漚麻池後勒僭號拜為都尉一與蘓峻戰白石壘適峻墜馬斬於湖陂遂平峻亂
  殷浩二
  東晉殷浩陳郡人識度清遠擅名江東為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刺史疏請北伐師徒屢敗桓温上疏數其罪免為庶人
  元魏殷浩大安四年上黄帝四序堪輿經一卷
  張城二
  詩頌張仲孝友至春秋張氏稱大家漢世尤盛河東解邑有張城城西又有張城豈晉世張氏廣衍如此邪
  王愷三
  典午二王愷 一文明皇后之弟後將軍嘗與石崇較富者一王坦之長子丹陽尹襲父爵
  西秦王愷仕乞伏熾磐為中書侍郎嘗使奉貢於拓跋魏
  王戎三
  晉王戎貞陵亭侯王渾之子短小任率不脩威儀襲父爵為散騎常侍荆州刺史以平呉功進爵安豐縣侯
  唐王戎林士𢎞裨將以南昌州降唐更謀作亂為張善安所虜
  南唐王戎昇州刺史先主娶其女為后后死立其媵宋福金稱元敬皇后見唐餘紀傳
  王質十
  晉王質信安石室山樵人見仙童對奕㤀歸是有爛柯經
  梁王質帝甥甲口亭受封為侯景敗䘐降陳是有桑門遁
  魏王質孝文内典監閹官轉選部尚書侯爵是有免死劵
  又 瀛州刺史因滹沱流屈曲疏令直達是有治河名
  唐王質龍門後裔為宣歙州觀察使是有劉賔客神道碑
  宋王質泰山處士著雲韜堂紹陶録是有輟耕子世系譜
  又 姑蘓别駕勸郡守無用術鉤致人罪是有名宦聲
  又 密院編修遭中貴讒沮奉祠絶禄仕是嘗著朴論
  金王質平陽知府從胥鼎言改元帥左監軍是稱河東鎭
  又 吏部主事用臺臣薦遷昭義節度使是展經濟才
  何充二
  晉何充濳人器局方槩有萬夫之望王導庾亮竝薦于成帝遂叅録尚書事
  宋何充徳陽人通判黎州元兵破卭崍關軍帥許以不死充曰吾三世食趙氏禄為趙氏死不憾自是水飲不入口敵知不可强遂殺之
  劉殷四
  新室劉殷王莽建國初徐鄉侯劉快起兵討莽快兄扶崇公殷閉城拒快快敗死莽赦殷仍滿殷國戸萬地方百里
  晉有劉殷字長盛新興人有子七人各授一經一授史記一授漢書一門之内七業俱興見王隱晉書
  前趙劉殷事曾祖母至孝冥感不幸而陷於劉聰遂立其朝累官侍中録尚書事又一劉殷為聰大司徒有女二人為聰左右皇后孫女四人為聰貴人即殷與聰皆曰姓雖同而源本别不妨婚也
  劉乂二
  前趙劉聰之弟劉乂諌聰無納劉殷女犯同姓不婚之條唐劉乂少任俠晩折節讀書詩出盧仝孟郊之右嘗掇韓退之金曰諛墓所得何不以濟故人
  張賔二
  後趙張賔石勒謀臣封濮陽侯勒常呼右侯而不名隋張賔高祖擢為華州刺史造七曜厯經既成多言其失
  王猛二
  秦王猛立志忠直抱有偉圖一時氐王雖稱大展彼胡之運安得永命邪
  隋王猛父雖非陳武帝所殺然既食陳禄何論後主死不死又降隋恐終非臣子律令若其猷畫頗似景略劉裕三
  南宋劉裕即武帝受晉禪國號宋世所稱劉寄奴者前趙劉裕單于元海之子元海僭即偽位封裕齊王為大司徒
  西夏劉裕金世宗九年夏人遣宣徳郎劉裕往賀正旦
  孟昶二
  南宋孟昶因桓𤣥簒晉遂佐武帝戡亂未㡬徐道覆鴟張昶乃仰藥以死
  西蜀孟昶因知祥據蜀遂承父業僭號未㡬宋藝祖龍興昶乃舉國而降
  王𢎞二
  宋王𢎞蓋司馬道子之臣而事宋武帝有勲望猶乃祖祥寔曹髦臣也而事晉武帝稱名徳𢎞蓋酷有家風云
  隋王𢎞煬(「旦」改為「𠀇」)帝時黄門侍郎隋宗室邵國公綸被譖怨望帝令𢎞按之希旨奏當死乃除名徙邊郡
  張悅二
  劉宋張悅廢帝死明帝立晉安王子勛又即位尋陽以張悅為吏部尚書
  元魏張悅宋前廢帝時為右將軍建州大都督舉城降魏
  王鎭惡二
  宋王鎭惡王猛之孫以五月五日生故名鎭惡武帝召署叅軍事有功封博陸縣子以龍驤將軍率水軍伐秦拔長安為沈田子所害
  梁王鎭惡進士以敎學為業嘗盜鹿溪寺僧法滿所寄銅鐘鑄錢病舌彎縮口不得言是五代梁也
  李穆三
  隋李穆風神警俊倜儻有竒節事周太祖累封申國公入隋為太師眞食三千戸子孫在襁褓者悉拜儀同一門執象笏者百餘人大有盛滿之懼
  後趙李穆率騎五千納北魏烈帝於大𡩋國人六千餘落叛煬帝煬帝出居於慕容部烈帝復立
  宋李穆性至孝言行無矯飾周顯徳進士宋初為殿中侍御史厯史館修撰翰林學士終于參知政事王彭二
  劉宋王彭盱眙直瀆人父母俱喪營墓無水作磚荷擔遠汲困而不周一旦大霧泉忽自湧太守表言改其里為通靈里
  趙宋王彭字大年為辜式吏頗知文章殁而蘓東坡為作哀辭見志林
  王素三
  晉王素益州人初屬呉為交阯牙門將軍武帝㤗始元年為九眞太守見南中志
  劉宋王素臨沂人少有志行孝武徵為太子中舍人不就有集十六卷
  趙宋王素太尉旦季子也仁宗思其賢擢知諫院治平初夏人入冦以端明殿學士知渭州三鎭故老皆歡賀比至敵解去素乃濬隍積粟募弓箭手身自督訓士氣精悍他道莫及
  劉晏五
  齊劉晏東昏侯時城局叅軍從始安王遥光收集荆豫部曲舉兵反遥光敗併誅
  唐劉晏以神童入秘書由京尹拜計相時際搶攘國用艱匱𣙜鹺轉貲大有攸濟可謂異能大非桑𢎞羊所及乃卒為楊炎所搆誅豈非權利非壽國之劑智數非完身之術是以君子不敢居焉
  宋兩劉晏一常州統領禦冦賊而死戚方是眞赤心隊主一楚州通判刼禮幣而奔劉豫是為白日剽徒人之腎腸何大相懸哉
  金劉晏太宗天㑹四年命副元帥斡里雅布伐宋宋兵屢敗斡里雅布使晏來趣親王宰相出盟未㡬京城陷衛士執晏殺之蓋彼為威刼我為義憤
  楊忠三
  西魏楊忠文帝立十二大將軍督二十四軍分掌禁旅忠在十二人中屢以軍功進柱國封隋國公即隋文帝之父也
  宋兩楊忠一太尉楊政之父崇寧三年夏人舉國入冦忠戰殁一楊徳妃之父為侍禁仁宗欲加奬擢辭曰外官當積勞以取貴今以恩澤徼倖恐啟左右詖謁之端帝悅
  李順三
  北魏太武時尚書李順與古弼同使涼州因言涼州乏水草不宜征討太武不從遂克姑臧
  唐宰相韓滉即仲由後身夫子恐其負悍不軌作書令賈客李順齎徃戒之發視俱科斗文凡九字
  宋淳化中青城民王小波作亂其黨李順陷蜀卭州永康軍詔以王繼恩為兩川招安使帥師討誅之許謙二
  北魏許謙代人少有文才善天文圖讖道武右司馬陽曲䕶軍賜爵平舒侯
  前元許謙金華人自幼力學於書無所不讀徃從金履祥求聖賢心法晚年四方受業者數百人世號白雲先生
  吕温三
  北魏吕温夀張人山陽公吕羅漢之父善書好施有文武才略為秦州司馬上黨太守竝有能名
  唐兩吕温一御史中丞吕渭之子貞元進士厯左拾遺刑部郎中誣奏李吉甫交通術士貶道州刺史有文集十卷一徳宗貞元三年吐蕃尚結贊渝盟尚書崔漢衡為亂兵所擊其從吏吕温以身蔽之刃中温而漢衡獲免温帶瘡竝驅而西結贊嘉其義厚給賚之李白二
  北史魏皇興元年九月進馮翊公李白為梁郡王其勲業無聞焉唐史李白僊於詩而薨於酒能使力士詫斥貴妃愠訴即窮死何憾矣
  贊曰能為白也詩者未必能為白也人能為白也人者何必不同白也名李赤李赤何時似白矛頭一淅劒首一吷子荷鍤我吞爵照汝天壤丘首麯糵任約二
  一侯景之將為陸法和所擒
  一晉安王司馬後北奔齊
  陳叔寳二
  陳後主名叔寳元樂府譜中亦有陳叔寳樂府縁起蓋肇自扶來大卷淵莖濩勺逮於房中破陣已與古調頗盭不協至霓裳羽衣彌復淫哇嗟吁衰末大啟鬼門⿰⿰憨憨赸赸鴇鶻猱狚如丹丘子云難可縷數豈非總一性情邪顧乃爾爾良所傷歎
  王通三
  陳王通初仕梁尚書右僕射入陳為左光禄大夫加特進
  隋王通龍門人幼篤學有濟世之志詣長安奏太平十二䇿不用退居河汾敎授生徒倣古作經及卒門人諡曰文中子
  唐王通處州刺史咸通四年重立夫子廟碑見廣川書跋
  陳兢二
  南史陳宗室傳後主第七子名兢封邵陵王入隋為國子監丞宋史義門陳兢江州人十八世同居長幼千餘口上下姻睦
  張載三
  晉張載安平人博學能文父收為蜀郡太守載隨父入蜀著劒閣銘益州刺史張敏見而竒之表上其文武帝命鐫之劒閣山
  梁張載元帝時為太府卿帝既收湘州刺史王琳下吏使載宣諭琳部曲陸納等軍中竝哭莫肯受命納等因衆怒遂殺載
  宋張載長安人淹貫六經深明義理舉進士為祁州司法叅軍遷崇文院校書知太常禮院議禮不合即移疾屏居南山關西之士翕然宗之稱為横渠先生張元三
  北周張元有孝行祖喪明元請七僧然七燈七晝夜轉藥師道願夢老翁以金鎞見療目遂明亦異事也若西夏張元以䇿干韓𤦺不用遂投兀卒為大將大騷宋西陲西帥始重游士所謂懲於羮而吹齏邪
  金張元絳州正平令時有韓希甫王兢相繼治河内皆有幹能而元差不及故縣民為之諺曰西山至河岸縣官兩人半
  王韶二
  隋王韶太原人方雅好竒節仕周以軍功封晉陽縣公隋初進項城郡公行臺右僕射
  宋王韶江州人第進士管幹秦鳳經略蕃部俞龍珂率屬十二萬内附擊走轄征降其部落二萬進左諫議大夫資政殿學士
  李靖二
  唐李靖三原人姿貌瓌偉有文武材畧初事高祖繼事太宗南平呉㑹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出將入相垂三十年封衛國公圖畫凌烟閣
  金李靖太祖天輔六年十一月遣靖等來許山前六州時徽宗宣和四年
  張仁愿二
  唐張仁愿嘗於河北築三受降城絶虜南冦路自是朔方益無冦歲損費億計減鎮兵數萬為朔方總管
  宋張仁愿開寳六年新脩唐高祖廟碑翰林待詔張仁愿行書碑在三原縣
  李頎三
  唐李頎東川人開元進士調新鄉縣尉有集傳于世後唐李頎河陽節度李罕之之子罕之甚徳李克用捄己命其子頎事克用與莊宗遊甚狎後事莊宗為右領軍衛上將軍
  宋李頎蘓子瞻詩集云李頎秀才善畫山以兩軸見寄仍有詩次韻答之
  李祐三
  北魏李祐高平公順之後篤睦友于見稱於世歴位給事中博陵太守所在以清幹著名
  唐兩李祐 一太宗第五子封齊王驕恣不法謀逆賜死一呉元濟牙將驍勇善戰為李愬所擒表請委任之卒平元濟為右金吾大將軍
  嚴武三
  呉嚴武衛尉畯從子圍碁莫與為輩世稱妙絶見呉録唐嚴武中書侍郎挺之之子宰相房綰首薦才略除給事中厯成都尹劒南節度使嘗破吐蕃七萬餘衆拔當狗城
  宋嚴武連州人元祐六年登進士第為朝散大夫見粤大記
  王珪六
  唐王珪初事隱太子後事文皇貞諒有器識禮部尚書永寧郡公為魏王師
  宋三王珪 一翰林學士嘉祐中立皇子中書召珪作詔珪必面受㫖拜賀始退而草詔歐陽公稱為眞學士一涇原行營都監好水川之戰任福與王珪相繼戰殁是日凡失將帥十一人士卒死者萬三百人所謂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者祗是宋人自欺耳一萬州人築室南溪號志堂居士左右松竹逍遥其下一時名流喜其高尚榜其居曰竹隱
  高麗王珪金世宗十六年高麗遣禮賔少卿王珪謝賜生日
  元王珪至大間上海丞建學校抑豪右申孱弱政績藹然
  李綱二
  唐李綱慷慨有志節既仕周乂仕隋又為賊帥長史何躁投也獨所在頗戇直初名瑗後慕漢張綱改名又字其字
  宋李綱政和進士厯事徽欽高三朝卒於尚書左僕射負天下重望其去就繫國家安危雖或不用用或不乆而忠誠義氣凜然不回眞社稷臣也
  王維二
  唐王維河東人擢第官尚書右丞詩詞書畫特臻妙境有盛名於開元天寳間
  金王維衛紹王時由刑部尚書為參知政事
  鄭覃二
  唐鄭覃宰相珣瑜之子蔭補𢎞文校理清苦貞退朝野仰其素風終尚書僕射平章事滎陽郡公
  宋鄭覃宰相清之之祖鄉貢為金兵刼降不屈死贈太師秦國公
  宋祁二
  唐宋祁文宗朝官拾遺論列無顧避於諍郭薳見之宋宋祁眞宗朝拜承旨文學善著述於修唐史見之
  蔡京三
  唐兩蔡京 一名登進士劉中山有詩送之赴學究科一為天徳軍使見顧彦朗彦輝兄弟有封侯相厚禮之
  宋蔡京位奸太師卒致靖康之禍恨不正典刑以謝天下
  裴巽二
  唐中宗時駙馬都尉裴巽尚宜城公主
  唐睿宗時駙馬都尉裴巽尚薛國公主
  桞公權二
  唐桞公權元和進士充翰林學士穆宗政僻嘗問公權筆法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上改容知其筆諫也
  金桞公權世宗二十六年高麗遣禮部侍郎桞公權賀萬春節
  李愿三
  唐兩李愿 一李晟之子徳宗以晟有大勲召愿拜銀青光禄大夫太子賔客元和初檢校禮部尚書兼夏綏節度使威令簡肅甚得綏懷之術
  一與韓文公同時歸隱盤谷文公作序送之
  宋李愿駕部員外郎高宗紹興元年遣愿撫諭川陜
  李景悞二
  唐雍王繪之曾孫有廬國公景悞官相州刺史
  唐畢王璋之曾孫有蔡國公景悞
  以上二人止是三從兄弟新唐書糾繆
  李絳二
  唐李絳贊皇人元和中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同列李吉甫善逢迎而絳鯁直多所規諫憲宗察其忠正毎多允從
  宋李絳仁宗時轉運使與侍御史劉䕫同誅天雄軍士卒之讙譟者見狄裴傳
  李全二
  唐李全開元中為御史劾張鷟多口語訕短時政宋李全權譎趫㨗能運鐵鎗初起東海集忠義攻金尅莒宻等州授武翼大夫京東總管紹定初據海楚等州叛朝廷加兩鎮節諭令釋兵不受乃以趙善湘為江淮制置使督荆襄諸軍討誅之
  鄭樵二
  唐鄭樵撰彭門紀亂三卷記懿宗朝徐州龐勲之叛宋鄭樵官樞密院編修作通志二十畧總二百卷嘗居夾祭山學者稱為夾漈先生
  李華三
  北魏李華世宗時三關之戍據城降梁詔元英都督諸軍進擊之英䇿東關易攻宜即先取恐其併力於東乃使長史李華率五統向西關分其兵勢
  唐李華趙郡人開元進士為吏部員外郎嘗撰魯山令元徳秀墓碑顔眞卿書李陽冰篆額後人争模寫之號四絶碑
  宋李華溧陽人父沒居喪毁瘠母疾衣不解帶者十年有田十餘頃穀貴平價食其一方大觀政和間蝗數害稼獨不入其田
  王彦章二
  後梁王彦章驍勇號王鐵鎗用為招討遂有徳勝之捷後以兵少戰敗為唐所擒不屈而死綱目以為五代諸臣無如其忠者
  金王彦章宋髙宗紹興三十一年金主亮徙都汴京命彦章據秦鳳窺巴蜀亮遂自將入冦
  張憲四
  後唐張憲為太原尹後以棄城之罪為李嗣源所殺綱目以其懷忠徇義而惜之以明宗為失刑也
  南唐張憲後主煜躭音律廢政事監察御史張憲切諫賜帛三十疋以旌敢言然不為輟也
  趙宋張憲岳武穆部將從武穆破金將曹成復隨鄧等州兵威大震會秦檜主和議與張俊誣以罪與武穆同下獄死
  元張憲會稽人家玉笥山慕魯連子為人年四十猶未娶入富春山為方外游一旦諭衆宜避去衆不信兵死者五百家
  許寂二
  唐許寂久棲四明山學易於晉徵君不甘時譽昭宗徵赴關會與伶人調篳篥事訖方命坐問易義寂退謂人曰君心在淫聲不在政事矣尋請還山
  前蜀許寂為王衍之臣後降於唐莊宗
  張鐸二
  周武信軍節度使張鐸與河中張鐸同姓名因賜名令鐸後事藝祖節度鎭寧軍河中張鐸初亦仕周為䕶國軍節度使後亦事藝祖加檢校太師鎭涇州
  宋兩石守信
  一五代周時為殿前都虞候太祖受禪遷侍衛馬歩軍都指揮使以功累加檢校太師封衛國公
  一太祖即位後南唐後主數貢奉帑藏空竭常州刺史睦昭符市金陵富民石守信得絹十萬以供後主之用
  黄裳三
  北宋黄裳字冕仲閩之劒浦人端明殿學士著演山集南宋黄裳字文叔蜀之劒州人資政殿學士著兼山集又一寧徳人淳熙武舉以才擢守長慶軍夷酋得顔等攻清平寨裳率衆大破之厯守三郡俸入盡給親族得恩蔭先兄子而後己子人高其義
  宋三王倫
  一仁宗時剽掠淮南軍賊蓋徐的所欲勦者
  一高宗時阿附和議小人蓋胡銓所欲斬者
  宋紹定間冦破寧化縣令佐俱逃將樂縣土豪王倫與曾氏婦晏結約諸砦以拒賊所全活數萬人宋兩趙鼎
  一仁宗時右侍禁討峒蠻唐和戰於華陰峒隘口反為所害
  一高宗朝左僕射與秦檜論和議不合謫戍嶺南不食而死
  宋三王貴
  一太平興國二年淄州刺史王貴受詔北征為遼兵所圍親射殺數十人矢盡張空拳又擊殺數人遂遇害
  一眞宗天禧元年澶州軍士王貴得于闐玉印以獻一岳武穆部將王貴嘗有罪欲斬之秦檜謀殺武穆誘貴告發
  王莽二 趙高四 李音三 李由二
  世有鳳麟所願見然莫識所徃梟獍所不願見然莫識所來王莽簒賊豈知莽前已有一王莽在昭帝朝由衛尉至右將軍趙高逆閹豈知高後又有三趙高一為清河太守白日為鬼所劾其一能死賊而室人亦死節俱東漢人一為蜀市人好鬭滿背鏤毗沙門天王為坊市患害唐人也因是知衛有李音子思賢之而魏亦有李音東漢李通之子李音襲固始侯爵魏有李由魏君用之而秦亦有李由為三川守為楚兵所誅賢不肖竝世自古而然
  曾參秋胡毛遂各二
  西京雜記杜陵秋胡通尚書善古𨽻翟公欲以兄女妻之或曰秋胡已嘗取而失禮奈何又妻之馳象曰此魯秋胡則然非今之秋胡也是何異魯之兩曾參趙之兩毛遂哉南曽參殺人或以告北曾參之母遂投杼走野人毛遂墜井死平原君聞之曰嗟乎天喪予矣既而知非其門下士也烏得以昔之秋胡而絶婚今之秋胡哉夫玉之未理者為璞死鼠未腊者亦為璞月之旦為朔車之輈亦為朔名齊實異所宜辨也
  同祖父名
  安屈 羅靖 范陽邁 江泌 李瑋
  荀惲 李知古 虞闡 王𣸧 謝鳳
  事有不可以常理測者容齋隨筆載拓跋魏安同父名屈同之長子亦名屈此祖孫同名也學齋佔畢記襄陽隋處士羅君墓誌云君諱靖父靖學優不仕水經林邑王范陽邁死其子咄代立慕先君之徳復名陽邁此父子同名也梁國子助敎江泌在孝義傳族人兗州從事亦名泌世謂泌為孝泌以别之此又宗法不脩之故邪宗法明則王祥裔孫不得又名祥矣唐宗室世系表朗陵王名瑋信安王亦名瑋此親侄與伯父同名也新唐書糾謬以為誤何誤之一多如此鬭榖於莵之子曰鬭般鄭夾漈曰般與班同音不應父曰班而子又以般名也此猶音同字不同也已不忍呼唱矣東漢竇武之孫名輔武輔一韻亦猶之班般矣余嘗按頴川荀氏家傳荀文若之子名惲荀仲茂之孫亦名惲仲茂蓋文若之從子於禮稱朞親可令小功之從孫犯諸祖之名諱哉因考遼東李氏世系表兩世之間有名知古者二人誤邪否邪成都狼狽鄉父子同諱夫婦共名以是知世間眞有理外之事矣
  史記烈侯卒弟武公立武公卒趙復立烈侯太子章是為敬侯再𫝊成侯肅侯至武靈王四世耳武靈又名其太子曰章此犯高祖之諱也
  陳書虞荔從父諱闡乃虞氏譜云荔生世南世南生昶昶生闡三四世間便犯近祖之諱會稽新志以為誤恐不宜誤至此
  北史拓跋魏獻文名𢎞其子孝文名宏胡俗不知辨音邪杜度之說雖不必通之國中固宜嚴之父子間爾
  北史王肅次兄𣸧之子名翊而翊之子又名𣸧是犯祖之諱也肅弟名康而嫡侄誦之子名孝康多一孝字便不犯邪
  謝氏譜云謝奉祖端散騎常侍父鳳丞相主簿奉罷吏部尚書謝安遇於破岡停語三日至南齊間乃復有謝鳳子超宗則相去纔數十年名何乃不相避邪在他族猶可而况本宗邪謂一人則事相懸矣劉子威燕語
  同星名
  軒轅 顓頊 蚩尤 傅説 王良造父奚仲
  昊天稱天皇大帝即耀魄寳也上古有天皇近代有大帝然皆號非名也惟星有軒轅而黄帝名軒轅星有顓頊而黄帝孫顓頊稱帝星有蚩尤而九黎君蚩尤貪暴黄帝殺之於凶黎之谷星有傅說而殷相稱傅說星有王良造父而古善御亦稱王良造父星有奚仲而古有奚仲為車正辰有娵訾而古天官有娵訾氏星經云王良一名王梁世祖功臣阜城侯亦王梁乃所謂同也然軒轅姓公孫又姓姬顓頊亦止名也蚩尤是號以為同即吾亦莫能解矣
  楚詞云後飛廉使奔屬飛廉風伯也風伯箕星左傳云共工之子為𤣥冥師鄭大夫子産禳于𤣥冥雨師也雨師畢星
  周伯王蓬苪兩人皆古者高世不仕其精為星帝命之為瑞星天文志云瑞星五行之沖和氣也此在天先未有是星而後乃有之蓋豫讓橋專諸巷等耳同地名
  軒轅 任丘 陽城 樓煩 彭城 杜衍劉累 專諸 豫讓 方干 朱明 譙明涿光 偃師 益州 滿達葛
  豈惟天星即輿地亦有之黄帝名軒轅而居於軒轅之丘瀛州有任丘即以任中郎之名名其縣嵩南有陽城唐陽城以諌顯胡有樓煩漢壯士善騎射曰樓煩王建攻卭州陳敬瑄遣將彭城助守古徐固彭城也鄧州有杜衍宋亦有杜衍相仁宗若劉累城專諸巷豫讓橋方于島朱明寺胥以孑特立名非由彼此作合若丹朱城比干城不韋縣野王縣更生山又無姓俱不得謂之同也
  伯益書有譙明之山而古帝有譙明氏有涿光之山而古帝有涿光氏
  洛陽有偃師縣周穆王時偃師謁王進倡者皆傅會舞木膠漆丹青為之
  蜀稱益州西秦涼州牧軻彈與秦州牧益州不平彈遂奔涼或曰益州姓乞伏
  金顯宗幸金蓮川適乃孫章宗生於滿達噶山遂名之曰滿達噶
  同神名
  蓐收 禺彊 黄神 靳尚 徐君
  通志氏族畧云蓐氏蓐收之後蓐收司秋之神豈嘗有其人乎禺氏禺彊之後禺彊北海之神豈嘗有其人乎如有其人是人與神同姓名也
  突厥部落大人伊質泥師都既别感異氣能徴召風雨娶夏神冬神之女為二妻夏神祝融冬神𤣥冥蓐收秋神也通志既以蓐收為蓐氏之子則夏冬二神固應有女矣
  論曰或問蓐禺兩神之姓氏其殆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之謂邪曰非然也漆園氏蓋寓言
  古有黄神氏或曰黄祙黄頭大腹出天參政歸藏經言黄神與炎帝戰於涿鹿或謂黄神即黄帝路史云非也桞宗元黄溪記云黄溪東南有黄神祠始黄神為人時居其地傳者曰黄神王姓莽之世也莽既死神更號黄氏逃來擇其𣸧峭者濳焉民咸以為有道死乃俎豆之為立祠
  楚靳尚譖屈原致有汨羅之恨而攝山神靳尚通名於釋法度願為弟子於是棲霞廟祀不用牲而用蔬脯
  越絶書延陵季子挂劒於徐君之墓君非名也博物志呉猛經廬山贈山神徐君詩君亦非名也如以君也即謂之同矣
  同女人名
  孟光 李平 徐淑 李秀 巨靈 棄孫壽 蔡琰 曹節 王舜 王粲 薛濤
  男女而同姓名者漢梁鴻之妻孟光蜀劉禪之臣孟光漢班倢伃侍女李平後賜姓衛蜀後主都䕶李平前原名嚴唐宗室襄郡公李秀西晉李毅之女李秀徐璆之父徐淑董昌之將徐淑秦嘉之配徐淑女媧時開天地巨靈生於汾脽漢武時小女子巨靈化為青雀
  姜嫄履巨人跡而生后稷怪而棄之故名棄宋芮司徒生女赤而毛棄諸堤下宋伯姬取以入長而美亦名曰棄
  秦兼六國稱皇帝李斯取藍田之玉為璽玉工孫壽刻之為希世之寳而梁冀之妻亦孫壽
  漢左雄行限年之法廣陵孝亷徐淑年未及限詰之以顔回早悟對雄難之曰孝亷聞一知㡬遂遣還郡此法初行不得不爾吁亦太迫矣
  襄陽耆舊傳蔡瑁之弟蔡琰字文珪為巴郡太守風俗通亦有蔡琰伯起之弟為南陽太守五世公所舉東漢列女傳蔡邕之女蔡琰字文姬俱漢末人
  東漢末宦官曹節暴横而曹操之曾祖亦名節然則操以節名其次女為獻帝后何哉此大不可曉
  王子春之女王舜與漢宣帝時安平侯王舜同名能復父讐王舜之妹王粲與魏武帝時軍謀祭酒王粲同名能同其姊復父讐又晉梁王妃王粲東武景王之季女嬪於司馬氏與宇文周時儀同王粲同名
  晉薛濤襲安邑公爵官梁州刺史義烈著聞唐元和中蜀營妓薛濤造十色彩牋以寄元稹
  同邉人名
  窮竒 石顯 楊難敵 王承福 李密
  姓名有與邊人同者少皥氏有不才子窮竒見史記高車部族有副伏羅氏其酋阿伏至羅有從弟亦名窮竒後為嚈噠所殺
  漢宦者石顯與金時生女直烏林荅部石顯同
  隋文帝廢太子勇為庻人囚於東宫賜楊難敵物五百段以鞫勇之功賞也而晉愍帝時武都氐楊難敵統部曲自號左賢王屯下辨
  唐有圬者王承福韓退之為作傳而宋有黎人王承福招降土蠻以功補承節郎事在黎峒傳中
  李密已見蜀齊隋凡三人宋安平州蠻李密刼侵鄰獠幷取古甑峒變其幼子姓名為趙懷徳知峒事邊人同名
  苻健 憍陳如 完顔羅索 巴延 曼濟
  邊人姓名同者絶少而三國武都氐苻健欵附歸蜀見陳壽志五胡臨渭氐苻健僭即偽位國號秦見晉載記
  晉穆帝時扶南王憍陳如本天竺婆羅門有神語曰應王扶南扶南舉國欣戴迎而立焉佛祖通載世尊成道時憍陳如率其魔衆歸化大乘
  金哀宗時完顔羅索凡三人皆内族以其名同故以長㓜别之大羅索鷹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都尉遇元兵戰死白鹿原此正大八年事中羅索小羅索俱稱元帥遇元兵於汝墳適醉不能軍敗退走許州此九年事史臣曰大羅索死得其所兩羅索讒賊人也卒逭一死金於是乎失政刑矣
  元纂脩金史諸臣有兩巴延一為翰林待制一為中書平章政事有兩曼濟一為中書省叅議一為左司郎中
  元又一巴延西域人至正中吏部侍郎洪武初以禮徵之巴延作七哀詩飲藥死
  同藥名
  劉寄奴 飛亷 離樓 方諸 木蘭
  諸葛亮 王明 吉祥 益智 何首烏
  姓名有與藥部同者不特劉寄奴又孟子云驅飛亷於海隅而神農本經草部有飛亷古之明目者有離樓而草部有離樓梁大寳初侯景遣宋子仙襲陷潁州刺史方諸而玉石部有方諸周禮明諸承水於月謂之方諸唐有女子木蘭代父戍邊十二年人不知其為女而木部有木蘭宋有王明成安人知榮州清亷有惠政太宗召拜諫議大夫而草部有王明天竺國僧吉祥宋仁宗時以梵書來獻而草部有吉祥元時土酋益智有謀畧官懷遠大將軍曲靖宣尉使而草部有益智證類本草云蜀中有諸葛亮韭其葉似孝文韭而長以武侯所種故名圖經云何首烏順州人因服交藤根而得年百三十歲遂名交藤根為何首烏唐李文公有傳載其事
  同鳥獸蟲名
  夔 龍 窮竒 白澤 蜚亷 杜宇
  姓名又有與鳥獸蟲名同者不特舜典朱虎熊罷又大荒東經一足獸曰夔而舜命䕫典樂敎胄子麟蟲之長曰龍而舜命龍作納言神異經西北有獸狀似虎名曰窮竒有翼能飛便勦食人而少皥氏不才子曰窮竒軒轅紀帝登桓山得神獸白澤能言達萬物之情而齊廣寧王孝珩與周師戰被刺其奴白澤以身扞之神禽有蜚亷而殷時蜚亷以材力事紂武王伐紂并殺之鳥有杜宇而古蜀國主杜宇禪位鱉靈自居西山得道昇天若夫晉侯魯侯俱姬牛鄭伯姬䘍以至李鳳桓鸞姚兕郭象張豺韓麒麟皮豹子李騊駼楊辟邪邢槖駞趙白駒彭白狼孫白鷄元孔雀董狐楊䑕史狗史鰌孔鯉陳龜任蝦龐蒼鷹郭蝦䗫韓公子蟣虱各有姓皆不得言同也
  辨證姓名
  路史同氏名辨云漢有唐堯為臨武長梁有虞舜官太常丞聖帝之名而可蹈襲哉不知唐虞非姓堯舜非名也至謂後人惡其僭易堯為𦍑虞舜即絮舜絮女居切夫氏名同者謂的對耳必宛轉而合之何居夫兩南宫适一臣武王一學於孔子兩公孫龍一孔子弟子一平原君客其謂同是也伯夷虞之秩宗又一伯夷孤竹君之長子姓墨名允伯夷諡也安可謂同邪黄帝有臣曰習朋齊桓之臣曰隰朋習隰既異自當有别商均一曰叔均后稷之孫亦名叔均是單舉名不覈其姓也又曰帝嚳之臣有窮之后俱曰羿俱以射名似矣或不俱氏有窮少昊之子魯國之匠皆曰般皆因巧著似矣或不皆氏公輸故竊謂長源君之辨大似贅者也
  孤竹子之伯夷雖不可等於虞廷之伯夷乃吕氏春秋云顓頊師伯夷父此可與虞廷埒矣
  女媧時共工與祝融戰不勝頭觸不周山而死舜時共工以淫辟流之幽陵如以讙兠為類則共工為人名以三苗為類則共工為官名殊未可定也歸藏啟筮曰共工人面虵身朱髪匪直人眞一異鬼矣
  皇䇿天皇升傳敎臺皇曰咨予上相共工蓋指甲厯事也見玉海
  黄帝史孔甲著盤盂二十六篇不得以孔子裔孫孔甲為擬甲名鮒亦不得以夏后孔甲為據夏姒姓也
  孔安國尚書傳云羲和即重黎之後吕刑稱乃命重黎與此命羲和蓋一事而兩人也楚世家云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則若一人矣而以其弟呉回為重黎則重黎非人名蓋官名矣孔頴達曰高辛前命後誅當是號同人别此語較近矣
  春秋文曜鈎云唐堯即位羲和立渾儀呉王蕃云渾天儀者羲和之舊器謂之璣衡
  吕覽云羲和占日世本云羲和作占月法言羲近重和近黎山海經曰羲和者帝俊之妻是生十日浴日於甘淵
  古志羲和國有女子名羲和堯因之名掌時令之臣此謬說也羲和國之羲和即褒姒之褒驪姬之驪若堯時汝羲暨和則兩人矣
  尚書大傳云羲和之後為羲伯羲叔之後亦為羲伯此氏非名也然厥初固名後而為氏若春秋列國公子公孫其初何嘗非名乎又云和仲之後為和伯玉海云八伯闕一人蓋即和叔之後為和伯未嘗闕也
  商頌曰韋顧既伐昆吾夏桀汲冢書曰周公陳大聚解武王命昆吾冶而銘之金版藏府而朔之是兩昆吾也竹書紀年夏仲康錫昆吾命作伯帝芬封昆吾氏子於有蘓帝厪之世昆吾氏遷於許注云昆吾己姓名樊封於衛夏衰為伯遷於舊許帝癸三十年商師征昆吾三十一年克昆吾與商頌語合要知終是國名世本云昆吾衛氏是也吕氏春秋云昆吾作陶又見尸子玉海註曰昆吾古之善冶者續漢志星官書自黄帝始高陽重黎唐虞羲和夏昆吾殷巫咸周史佚萇𢎞皆掌天文之官也
  杜預曰陸終子六人長曰昆吾
  鄭語注云昆吾祝融之孫陸終第一子祝融其後八姓己姓昆吾顧彭姓豕韋
  古詞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是莫愁者郢州石城人今郢有莫愁村是也梁武帝河中歌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為盧家婦故李義山詩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三筆云是别一莫愁也愚謂未必然正猶秦羅敷本邯鄲趙人而焦仲卿詞明言東家有賢女號名秦羅敷仲卿廬江人若如景盧云云者即為兩羅敷矣要知作歌者援之以相比實非兩姝也
  通志氏族考云秦穆公西得由余於戎後世余姓蓋以名為氏獨不曰大禹治水時繇余為之佐乎安知不祖王佐而必祖羌胡邪韻書繇由同音益決其然己













  同姓名録卷四
<子部,類書類,同姓名錄>



  欽定四庫全書
  同姓名錄卷五      明 余寅 撰渾沌二
  天皇伏犧氏策辭云皇命渾沌居降龍之位惟主於民五帝紀云帝鴻氏有不才子渾沌掩義隱賊好行凶慝賈逵註曰帝鴻黄帝也蓋一為天皇之臣一為地皇之子是二渾沌也若莊子所稱中央之帝曰混沌不必實有其人且渾混字稍異不得入錄
  風后二
  一黄帝六相之首見帝王世紀
  一嘗與夏禹問荅見𤣥女戰經
  扁鵲三
  一軒轅時人見黄帝八十一難序一與趙簡子同時簡子疾扁鵲入視知其與百神遊於鈞天三日必寤見史記一與秦武王同時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沮之扁鵲怒而投其石見國策
  按軒轅在太古而秦武與趙簡相去二百餘年三扁鵲固有徵大抵軒轅時人善醫後二人倣而名之耳第在趙者姓秦名越人扁鵲其號則謂止二扁鵲亦可
  張若二
  南華經云黄帝將見大隗於具茨之山張若謵朋前馬昆閽滑稽後車至於襄城之野又蜀紀云秦張若為蜀郡太守與張儀共築成都城史記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是也
  吳回二
  帝嚳時重黎為火正帝使誅共工氏而不盡乃以庚寅日誅重黎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至漢又有吳回乃長沙文王吳芮之孫嗣封為長沙哀王夸父二
  海外北經云夸父不量力與日逐走逮之於禺谷道渇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大荒東經云蚩尤伐黄帝帝命應龍殺蚩尤與夸父
  余考夸父凡兩見一與日競而渇死一與帝競而殺死其人其事固自不同或疑其為一人者非
  龍二
  一見軒轅政典命為東正咨分爵祿賢智
  一見尚書舜典命作納言夙夜出納惟允
  左師觸龍二
  說苑夏桀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不修禹政荒淫于樂沈酗于酒其臣左師觸龍諂諛不止湯放桀併誅觸龍
  史記趙孝成王元年秦伐趙拔三城求救於齊齊欲得長安君為質太后不肯左師觸龍入諫長安君出質齊發兵往救秦將解去
  商容二
  尚書武成篇云式商容閭註商容殷之賢人又髙士傳商容不知何許人為老子師容有疾老子求遺教容張口曰吾舌存乎曰存曰吾齒存乎曰亡知之乎曰非謂其剛亡而弱存乎容曰嘻天下事盡矣
  或謂老子多夀其師安知非即武王所式者是疑老子與武王同時也余閱唐宗室世系表彤徳曾孫碩宗周康王賜采邑於苦縣五世孫乾乾生耳周平王時為太史夫六世祖在康王時則六世孫自合生平王時平王去武王逺矣老子安得師武王所式者邪余故斷其必非一人
  伊尹二
  後周伊靈代人善騎射為文王所知嘗謂之曰若伊尹阿衡於殷致主堯舜卿既姓伊庶㡬不替前緒遂賜名尹歴衛將軍隆州刺史盧奴縣公見北史伊婁穆傳
  孫陽二
  莊子疏云伯樂姓孫名陽字伯樂過虞坂有騏驥伏鹽車見伯樂而長鳴伯樂下車泣之王莽傳地理侯孫陽造井田使民棄工業左將軍公孫祿請誅之以慰天下
  田和二
  周安王十三年齊田和會魏侯楚人衞人于濁澤求為諸侯宋田和陜州人畫師李成意韻𣸧逺筆墨精簡見圖繪寳鑑
  蕭大心二
  周蕭大心宋人平南宫長萬有功封為附庸宣公十二年為楚所滅見左傳地譜世系
  梁蕭大心簡文第二子封尋陽王為雲麾將軍江州刺史
  田布二
  周威烈王十七年田布殺其大夫公孫絲公孫絲以廩丘叛於趙田布圍廩丘戰于龍澤見竹書紀年
  唐田布田𢎞正之子國家討淮蔡布率偏師前後十八戰皆有功官御史大夫河陽節度使父子俱擁旄節竝著忠勤
  趙同趙嬰齊各二
  晉趙同趙嬰齊皆原大夫趙衰之子靈公被弑司冦屠岸賈治賊以致趙盾遂與諸將攻趙氏於下宫殺同與嬰齊等滅其族
  漢南越王趙佗之孫嬰齊武帝時嘗入宿衞後十餘歲其父胡薨嬰齊請歸嗣立為南越王
  晉流人王如叛率衆五萬進逼襄陽征南山簡使將軍趙同率師擊之經年不能尅智力竝屈嬰城自守慶舍二
  齊慶舍相國慶封之子慶封已殺崔杼益驕令慶舍用政田鮑髙欒氏發甲圍慶封宫盧蒲癸以戈擊慶舍解其左肩猶以俎壺投殺人而後死
  趙孝成王八年趙將樂乘慶舍攻秦信梁軍破之悼襄王五年慶舍將東陽河外師守河梁
  宋兩蘭子
  一以舞劍干元君元君召使見其技立賜金帛一以燕戲干元君元君大怒拘而擬戮經月乃放鬳齋子曰二人俱以技干君一偶喜而賞之一偶怒而罪之技同而所遭異時不可必也見列子
  智果二
  晉智果智伯之族知智伯必滅别族於太史為輔氏見國語隋永欣寺僧智果會稽人工書煬帝甚善之嘗謂智永曰和尚得右軍之肉智果得其骨見書斷二人之名千古適符而一以慮禍别族一以蘄福出家俱不終於本宗
  荆軻二
  博物志云荆軻字佽非渡河蛟夾船佽非不奏斷其頭而風波静除淮南子云荆佽非得寳劍渡江中流兩蛟繞船佽非赴江刺蛟荆爵為執圭孔子聞之曰夫善除腐肉朽骨棄劍者佽非之謂乎觀此二書則荆佽非與孔子同時且係楚人而燕太子丹所使刺秦王者是衞人考其時前後距二百五十餘年其為兩荆軻奚疑
  栁莊三
  春秋栁莊衞大夫獻公稱為社稷臣與邑裘氏與縣潘氏
  陳栁莊髙宗栁皇后從祖弟清警有識鑒太建末為太子洗馬終於度支尚書
  隋栁莊河東人少有器識博覽墳典濟陽蔡大寳有重名於江左見莊歎曰襄陽冰鏡復在於兹文帝踐祚進開府儀同給事黄門侍郎
  孔嘉二
  宋殤公立十年十一戰民不堪命孔父嘉為司馬宋督為太宰因民之怨宣言司馬則然已殺孔父而弑殤公注孔氏父字嘉名孔子六世祖
  後漢孔嘉武都太守孔奮之子城門校尉作左氏說
  士燮二
  晉士燮士會之子為上軍佐從郤克敗齊師于鞌吳士燮廣信人事孫權為衛將軍封龍編侯
  公子慶忌二
  吳王闔閭既殺王僚又憂公子慶忌之在鄰國恐合諸侯報讐乃使要離如衛刺殺之見吳越春秋又哀公二十年公子慶忌驟諫吳子弗聽遂適楚聞越將伐吳請歸平越欲除不忠者以說于越吳人殺之見左傳
  鄭國二
  魯鄭國字子徒受業孔門見仲尼弟子列傳
  韓鄭國故韓水工韓欲罷秦令國間說秦鑿涇水三百餘里以溉田中作而覺國言渠成亦秦之利卒使就渠溉田四萬餘頃秦以富彊因命曰鄭國渠見河渠書
  介子推二
  史記云晉文公復國賞從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不及說苑云介子推年十五為荆相仲尼聞之使弟子往視焉還曰庭下有二十五進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
  劉摰二
  左傳昭公十三年晉人將尋盟齊人不可晉人使叔向告劉獻公曰抑齊人不盟若之何對曰盟以底信君茍有信諸侯不貳何患焉注云獻公名摰
  宋劉摰東光人元祐中尚書右僕射遭鄭雍之謗貶團練副使新州安置性陗直有氣節觸機輒發不為威怵持心少恕勇於去惡竟為朋讒竒中
  楚兩莊蹻
  韓非子云莊王欲伐越杜子諫曰莊蹻為盜於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蹻蓋莊王時人矣又漢西南夷傳莊蹻者楚莊王苖裔也威王時使將兵略巴黔中以西數千里定屬楚欲歸報會秦擊奪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迺以其衆王滇
  按楚世家莊王與威王相去二百五十年其為兩莊蹻無惑也
  韓起二
  晉韓宣子名起昭公二年晉侯使宣子來聘觀書於太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
  魏明帝太和中吳主孫權遣使立公孫淵為燕王淵命將軍韓起誘致其使斬首三百餘級以所假印綬符䇿首級来獻
  孔忠三
  魯孔忠字子蔑孔子兄孟皮之子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漢孔忠孔子第九代孫長沙太守子襄之子年五十七見孔子世家吳孔忠孫皓牙將晉王渾伐吳遣參軍陳慎擊破之
  公子牟二
  中山公子牟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闕之下見南華經魏公子牟游於秦謂應侯曰臣且有効於君夫貴不與富期而富至富不與驕奢期而驕奢至驕奢不與死亡期而死亡至累世坐此者多矣應侯曰善見國策國策註云莊子所稱中山者不與應侯同時
  齊兩司馬穰苴
  一在景公時用晏嬰薦為將卻燕晉之兵盡取所亡故境尊為大司馬見史記
  一在閔王時用為執政閔王殺之大臣不親燕舉兵使昌國君將而擊之齊軍破閔王奔莒見國策
  夫景公與閔王相去九世穰苴定非一人乃吳師道註國策謂穰苴實嘗為閔王卻燕晉而戰國雜記妄以為景公時事故太史公誤引入傳中耳果如師道言則史記所云晏嬰之薦引景公之寵任皆譌傳妄臆之說矣太史公必不然假令太史公註國策又當辨穰苴為景公時人而證師道之註之非總之二公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皆不忖有同姓名之說耳余故斷其必為兩人
  趙成二
  晉五卿趙成中行吳魏舒范鞅知盈皆三軍將佐位在韓起之下又秦二世責趙髙以盜賊事髙懼陰與其弟成謀更立公子嬰
  春秋兩士匄
  范獻子之父宣子為晉國上卿
  士景伯之父文伯為晉國卿士
  左傳地譜世系云伯瑕文伯士匄士弱之子與宣子同族同名
  晉兩咎犯
  史記秦送公子重耳至河咎犯請辭重耳曰所不與子犯共者河伯視之乃投璧河中以與子犯盟
  說苑晉平公多其賦斂下治城郭國人憂之咎犯進隱語平公稱善遂與咎犯參治國
  按前咎犯卒於襄公時而平公又在靈公之後是晉實有兩咎犯故得竝錄
  莊賈二
  齊景公命田穰苴將兵扞燕晉之師穰苴願得寵臣為監軍景公使莊賈往穰苴約旦日日中㑹軍門賈至夕而後至遂斬以狥三軍皆振慄
  秦二世時陳王軍破其御莊賈殺以降秦陳王故將軍吕臣為倉頭軍起新陽攻陳殺賈復以陳為楚韓簡二
  左傳僖公十五年秦伯伐晉晉侯逆秦師使韓簡視師復曰師少於我鬭士倍我註云簡晉大夫韓萬之孫
  唐韓簡韓允忠之子乾符初節度觀察留後累加檢校右僕射封昌黎郡王
  公孫敖三
  左傳文公元年王使内史叔服來會葬公孫敖聞其能相也見其二子焉叔服曰榖也食子難也收子榖也豐下必有後於魯國齊公孫敖莊公嬖臣以勇力聞從如崔氏公被弑敖死之漢公孫敖義渠人武帝時以校尉從大將軍擊匈奴獲王封合騎侯坐妻為巫蠱族
  孔奐二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秋七月陳大夫孔奐與曹許之大夫皆至以藩為軍
  陳武帝永定三年除孔奐為晉陵太守前後二千石多行侵暴奐清白自守妻子竝不之官惟以單舸臨郡所得秩俸隨即分贍孤寡郡中號曰神君
  肩吾二俱見莊子
  一見田方篇嘗問孫叔敖為令尹
  一見逍遥篇自稱聞大言於接輿
  按叔敖與接輿相距一百十餘年足徵肩吾非一人尹文二
  南華經云不累於俗不飾於物不茍於人不忮於衆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尹文聞其風而說之作為華山之冠以自表接萬物以别宥為始
  後涼吕纂既嗣偽位大司馬番禾公吕𢎞自以功名崇重恐不為纂所容乃以東苑之兵作亂刦尹文為謀主見吕纂傳
  王果三
  南華經云彭陽遊於楚見王果曰夫子何不譚我於王王果曰我不若公閱休
  唐王果為雅州刺史經江中望巖腹有棺欲墮縁厓視其碑曰欲墮不墮遇王果五百年後來葬我果曰前知我姓名吾合葬之因遷葬焉見神怪録
  宋王果饒陽人舉明法為審刑院詳議官歴知永寧軍權秦鳳路兵馬總管
  陳寅二
  左傳定公六年秋八月宋樂祁使晉祁告其宰陳寅寅曰子必立後而行吾室亦不亡乃見溷而行
  宋紹定初陳寅知西和州極邊重地寅義不辭難誓共守城北兵數十萬圍攻甚急寅晝夜苦戰援兵不至城陷伏劍妻子賔客同死者三十一人
  景差二
  說苑云景差相鄭鄭人有冬涉水者出而脛寒景差見之覆以上衽晉叔向聞之曰吾聞良吏居之三月而溝渠修十月而津梁成六畜且不濡足而况人乎
  史記云楚有宋玉景差之徒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其後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
  兩景差一鄭人一楚人鄭人與叔向同時是春秋之末而楚人在屈原之後是戰國之末其相去逺甚是二人也
  楚兩公子申
  一共王時為右司馬多受小國之賂以偪子重子辛楚人殺之故春秋書曰楚殺其大夫公子申
  一字子西恵王時為令尹哀公六年秋七月楚子在城父將救陳卜戰不吉命公子申為王不可則命公子啟五辭而後許白公作亂殺子西
  趙周二 趙伯魯二
  趙趙周襄子兄伯魯之子伯魯蚤死襄子封周為代成君見趙世家
  漢趙周楚太傅夷吾之子夷吾死事景帝封周為商陵侯見功臣表
  宋有趙伯魯燕王徳昭裔孫見宗室世系表與襄子之兄伯魯同
  司馬尚三
  趙幽繆王七年秦人來攻王命大將李牧將軍司馬尚將兵擊之李牧誅司馬尚免趙忽顔聚代之軍破以王遷降
  晉兩司馬尚 一恵帝之孫永康元年封襄陽王一司州刺史李矩為石勒所攻率衆南走衆皆道亡惟禆將司馬尚等百餘人棄家送矩至於魯陽見李矩傳
  孔謙二
  戰國孔謙字子慎孔子七世孫嘗為魏相
  後唐孔謙魏州人勤敏傾巧頗知錢榖之事晉梁相距河上大小百餘戰調發供饋未嘗闕乏所以成莊宗之業者謙力居多及為租庸使專事聚斂天下怨苦明宗詔斬洛陽市
  杜摯二
  秦衞鞅說孝公變法孝公稱善甘龍杜摯等弗然相與争之公卒用鞅法
  魏郎中令河東杜摯著文賦頗傳於世
  郭開二
  秦使王翦攻趙趙使大將軍李牧禦之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欲反遂捕牧斬之趙隨以敗亡
  晉陶稱為江夏相將軍郭開從稱往長沙赴䘮稱疑開附其兄弟乃反縳懸頭於帆檣仰而彈之鼓棹渡江觀者莫不震駭見陶侃傳
  趙禹三
  戰國趙孝成王四年韓上黨守馮亭以上黨詐獻趙王大喜召平原君與趙禹而告之禹等以為可受王遂發兵取上黨與秦戰大敗於長平
  西漢趙禹斄人武帝時以刀筆吏積勞至少府為人廉倨舎無食客公卿相造請終不報謝務在絶知友孤立行一意
  宋青州民趙禹上書言趙元昊必反宰相以禹狂言徙建州元昊果反開封府司録司事陳希亮言禹可賞不可罪仁宗釋禹賞為徐州推官見陳希亮傳陳軫二
  楚陳軫與張儀俱以游說事秦恵王皆貴重争寵儀惡軫於恵王恵王終相張儀而軫奔楚
  晉元帝時石勒冦新蔡害新蔡王確於南頓廣陵公陳軫懼率衆降于勒
  張登二
  戰國張登中山人中山君稱王齊欲與趙魏伐之中山大恐謀諸登登以計紿齊而從趙魏以止其兵
  梁張登義陽人累有戰功為當時驍將歴官衞尉卿太子左衞率見張恵紹傳
  薛譚二
  博物志云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㫖一日辭歸青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震林木響遏行雲譚乃謝青求返終身不敢言歸又唐𤣥宗女常山公主下嫁駙馬都尉薛譚見公主列傳
  毛公二
  一戰國處士藏於博徒嘗勸公子無忌歸救魏見信陵君傳
  一前漢趙人治詩為河間獻王博士見儒林傳
  戰國姚賈三
  趙策趙使姚賈約韓魏時雖不可考其云趙使則趙臣也魏策周最入齊秦王怒令姚賈讓魏王是在秦武魏襄時其云秦令則秦臣也秦策姚賈梁監門子則魏人仕秦與始皇李斯竝時者是三姚賈矣國策吳師道註云
  羅尚二
  戰國策羅尚見秦王曰秦四塞之險利於守不利於戰又晉羅尚襄陽人善屬文為益州刺史性貪少斷蜀人言曰尚之所愛非邪則佞尚之所憎非忠則正黄齊三
  國策或謂黄齊曰人皆謂公不善於富摯今王愛富摯而公不善是不臣也註黄齊楚人
  宋兩黄齊 一臨桂人紹興進士調富川尉曹成冦起擒獲七十輩縣以安堵後知昌化軍具言桂林多俊秀且地脊民貧詔増貢額減軍輸邦人利之
  一建安人登進士官至兵部侍郎丁蔡柄用齊非時不見於私第以顯謨閣待制出知通州
  楊達二
  秦甘茂宜陽之役楊達謂公孫顯曰請為公以五萬攻西周得之是以九鼎抑甘茂也見國策
  隋髙祖族子楊達初為鄯鄭趙三州刺史上差品牧宰達為第一擢工部尚書上開府𢎞厚有局度楊素稱其有君子之貌兼有君子之心
  戰國兩季梁
  列子云楊朱之友曰季梁季梁得疾七日大漸其子環泣謁三醫季梁厚貺遣之俄而疾自瘳
  國策云魏王欲攻邯鄲季梁聞之中道而反往見魏王言邯鄲不可伐
  按楊朱與孟子同時是在魏惠王之世而國策所云欲攻邯鄲者是惠王𤣥孫安釐王之事相距八十餘年國策註云與列子所稱不同然哉
  魯連二
  齊孟嘗君有舍人而弗說欲逐之魯連謂孟嘗君曰物舍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拙則罷之不肖則棄之其人必相仇報孟嘗君曰善乃弗逐見國策
  晉凉州刺史張軌有疾酒泉太守張鎮移檄廢之軌遣子實將兵討鎮鎮懼委罪於功曹魯連而斬之見前涼録張丑二
  楚威王戰勝於徐州欲逐嬰子於齊嬰子恐張丑謂楚王曰王之戰勝也朌子不用也今嬰子逐朌子必用復整其士卒必不便於王也楚王因弗逐見國策
  晉後將軍郭默矯詔殺平南將軍劉𦙍輙領江州時太尉陶侃鎮荆州上表討默其將宗侯縛默父子及默將張丑詣侃降陳莊二
  秦惠文王起兵伐蜀取之蜀主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蜀既屬秦益强富厚輕諸侯見國策
  陳後主第八子名莊封會稽王都督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諸軍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刺史容貌最陋性嚴酷左右不如意輙剟刺其面或加燒爇司馬康三
  國策云楚圍雍氏韓借救於秦秦使公孫昧入韓又命司馬康之郢
  晉司馬康宗室通吉侯勲之子勲為征虜將軍領西戎校尉常懷據蜀之志及康為漢中太守遂擁衆入劍閣自稱成都王桓溫遣朱序討平之
  宋司馬康文正公之子哲宗時為右正言勸帝及時向學且請太后禁中訓迪其言切至以居父䘮寢地得腹疾且殆猶具疏所當言者以待曰得一見天子極言而死無恨
  王離三
  秦兩王離 一始皇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乃撫東土至於琅邪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等從與議於海上 一二世時闗東諸國皆自立叛秦二世使王翦之孫王離北擊趙楚懷王命項羽救趙大破之虜王離
  或疑武城侯王離即王翦之孫余考王翦與子賁將兵定六國在始皇時而其孫離至二世時始用為將北擊趙則從始皇出狩者必非王翦之孫也且本紀列從狩諸臣先王離而後王賁夫王賁即翦之孫離之父先列其子而後其父當時左史何至舛戾乃爾而太史公復因其謬而不改無是理也
  蜀漢王離廣陵人以才幹顯為督軍從事後代何祗為犍為太守治有美績雖聰敏不及祗而文采過之見楊洪傳
  石生二
  秦始皇三十二年使石生與韓終等求僊人不死之藥後趙石生石勒從子封河東王
  吕臣四
  秦二世時陳王敗走其御莊賈殺以降秦陳王故涓人將軍吕臣為倉頭軍起新陽攻陳殺莊賈復以陳為楚見陳涉傳
  漢兩吕臣 一以舎人從起陳留以郎入漢破曹咎成臯為都尉擊陳豨功封寧陵侯
  一髙帝功臣吕青之子孝恵四年嗣封陽信侯俱見功臣侯表
  晉泰始七年汶山守兵吕臣等殺其督將以判族滅之見大同志
  孫夀二
  秦始皇兼六國稱皇帝李斯取藍田之玉為璽玉工孫夀刻之為希世之寳
  後漢孫夀中黄門孫程養子程以迎立順帝功封浮陽侯食邑萬户程病臨終上書以國傳弟美帝許之而分其半封夀為浮陽侯
  王綰二
  秦始皇滅六國兼有天下與丞相王綰等議變封建為郡縣
  南唐王綰事烈祖為䖍州節度使見王輿傳
  李洪二
  先秦李洪趙相李兌曾孫太子太傅
  前燕李洪仕慕容氏為龍驤將軍進位司空以忠篤著名
  張賀二
  秦二世時陳涉起蘄張賀為將章邯進兵擊之陳王出監戰軍破張賀死
  漢張賀為掖庭令宣帝以皇曾孫收養掖庭賀撫循甚宻及帝即位賀已死封其子彭祖為陽都侯賜賀諡陽都哀侯
  胡武二
  秦陳勝自立為王號為張楚以胡武為司過主司羣臣以苛察為忠勝信用之諸將以故不親附
  後漢梁冀擅權凶縱太原胡武奏記三府薦海内髙士而不詣冀冀怒勅捕誅武家死者六十餘人
  王賁四
  秦兩王賁 一昭王時五國伐秦無功罷於成臯天下爭事秦王賁韓佗之曹皆超而行事見國策
  一將軍王翦之子始皇十八年將兵擊魏魏王降盡定魏地
  前蜀王賁王方慶之後從僖宗入蜀遂為成都人仕王建為雅州刺史
  金王賁第進士積官南京路按察使敦厚尚義不營産業比殁家甚窶上聞憫之厚恤其家
  李曇三
  秦李曇初仕趙封柏人侯入秦為御史大夫見唐世系表
  漢李曇潁川人少孤事母至孝陳蕃等薦曇徳行純備擢登三事必能宣贊盛美增光日月桓帝以安車𤣥纁徵之不起
  唐李曇宗室宻王元曉曾孫嗣宻王
  田安二
  齊田安故齊王建之孫下濟北數城引兵降項羽羽立安為濟北王後為田榮所殺見田儋傳
  梁武帝破齊出東昏妃潘玉兒玉兒有國色軍主田安啟求為婦玉兒泣曰昔者見遇時主今豈下匹非類死而後已義不受辱及見縊潔美如生見王茂傳趙嬰二
  秦始皇初兼天下出撫東土五大夫趙嬰從至琅邪晉愍帝建興三年蘭池長趙嬰於青澗水中得玉璽光照水外文曰皇帝行璽涼州刺史張實遣使送京師見前涼録
  公孫慶二
  陳涉世家云秦嘉等聞陳王軍破出走乃立景駒為楚王引兵擊秦軍使公孫慶使齊約并力俱進齊王田儋惡楚不請而自立遂殺慶
  漢太守公孫慶當祠章陵舊俗以衣冠子孫為御史時功曹白用宗正劉祖祖辭乃用左騎校尉薛丞丞周旋進退言出成謨大見敬重亦以祖為髙歲盡俱舉孝廉見風俗通
  王襄四
  魏王襄為魏王豹將兵守安邑及豹反漢王命曹參攻安邑虜襄
  西漢王襄宣帝時益州刺史欲宣風化於衆庶使王襃作中和樂職宣布詩
  宋兩王襄 一南陽人為西道都總管髙宗即位金人圍京師徵兵入援故迂道宿留降寧逺軍副使永州安置
  一鄧州人經術登科事孀嫂如母養孤甥如子教誨後進賙恤鄉里以學行稱詔表門閭賜號處士繒賀二
  鄭司城繒賀以鄭情賣秦秦襲鄭鄭伐秦敗秦兵於汪見鄭世家
  漢繒賀以連敖擊項籍卻楚迫騎戰彭城斬籍封祁侯見功臣表
  程邈二
  秦程邈下邽人始皇時得罪繫雲陽獄覃思十年易大小篆為𨽻書三千字奏進始皇善之用為御史見字源
  唐程邈長於丹青以花鳥松石寫真為能見名畫録
  許章二
  漢曹參攻破齊歴下軍定齊郡得故齊王田廣及其守相許章
  宋許章慶厯進士知建州轉屯田郎中為政治繁劇而不問苛細所至有聲
  鄭昌二
  項羽既自立為西楚霸王聞漢還定三秦并闗中且東羽大怒迺以故吳令鄭昌為韓王以距漢又漢御史大夫鄭𢎞兄昌字次卿好學通法律為太原涿郡太守大著治迹
  前漢兩張勝
  一在髙帝時奉燕王盧綰命使匈奴見盧綰傳
  一在武帝時副中郎將蘇武使匈奴見蘇武𫝊
  前漢兩陳嬰
  一為楚柱國四歲屬漢定豫章浙江等郡封堂邑侯一槀祖侯陳鍇之子孝恵二年嗣封十九年薨諡曰懷侯俱見功臣表
  劉京二
  西漢劉京文帝侍郎從邯鄲張君學道受餌雲母朱英方服之夀百三十餘如二十許人能先知吉凶又能為人祭天益命
  東漢劉京光武子封琅邪王顯宗尤愛幸賞賜恩寵莫與為比好修宫室窮極伎巧殿館壁帶皆飾以金銀段宏二
  漢段宏濮陽人景帝時事蓋侯王信信任宏官至九卿見汲黯傳
  晉太尉劉裕命子桂陽公義真都督諸軍鎮長安夏王勃勃擊破之義真獨逃草間中兵參軍段宏追尋得之束義真於背單馬而歸
  王駿二
  漢宣帝時王駿初以孝廉為郎後代薛宣為御史大夫妻死不復娶或問之駿曰徳非曾參子非華元亦何敢娶
  新莽天鳳三年遣大使五威將王駿將戊己校尉出西域諸國皆郊迎貢獻焉耆詐降伏兵擊駿等皆死甘公二
  前漢甘公著通占天象厯星經二卷
  後漢蒼梧太守甘公與陶謙同縣遇謙於途見其容貌異而呼之住車與語甚悅因許娶以女見魏志張忠五
  漢張忠陽朔二年為御史大夫見成帝紀
  晉張忠中山人隱於泰山清虛服氣脩導養之法其居依崇巖幽谷弟子亦皆窟居五日一朝其教以形不以言及歿賜諡安道先生
  後魏張忠張讜之兄在南為合鄉令歸魏賜爵新昌侯卒於新興太守
  宋兩張忠俱開封人
  一為澶州總管會河決商湖詔留戍滿卒以助隄役輒羣譟為亂忠潛捕倡前者數人斬以徇
  一資州刺史京東西路兵馬鈐轄儂智髙反移英州團練使將兵八千扼賊歸路忠謂其下曰我十年前一健兒以戰功為團練使若曹勉之於是不介騎而前手捉賊帥二人馬陷濘不能奮中標槍死
  李延年二
  漢李延年中山人武帝李夫人之兄初坐法腐給事狗監及夫人得幸召貴延年延年善歌為變新聲弦歌所造詩佩二千石印號協律都尉
  唐李延年宗室徐王元禮𤣥孫嗣徐王員外洗馬
  前漢兩蘇賢
  一代郡太守蘇建之子以父任為郎稍遷騎都尉從祠河東后土宦騎與黄門駙馬争舩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賢逐捕不得惶恐飲藥死
  一長安男子與京兆尹趙廣漢客有郤廣漢使尉史禹劾賢為騎士屯霸上不詣屯所乏軍興下有司覆治禹坐誣罔要斬見趙廣漢傳
  陳武四
  前漢陳武以將軍將卒救東阿至霸上擊齊歴下軍封棘蒲侯
  吳陳武松滋人從孫策渡江征討所向無前及權統事專督五校進偏將軍從擊合肥戰死
  後趙兩陳武 一黎陽人妻一産三男一女武㩦其妻子上書自陳石勒以為和氣所致賜乳婢一口榖百石雜綵四十匹
  一羌人育於臨水令陳君家陳君竒之議易其故字武慕蘇武守節不服單于事遂名之曰武
  劉寳五
  前漢劉寳廣陵王胥之第三子封南利侯
  後漢劉寳郭后所生沛王輔之子中元二年封沛侯後魏劉寳洛陽人貲財巨萬最為富商海内之貨咸萃其庭車馬服飾擬於王者見洛陽伽藍記
  晉劉寳髙平人以徒罪役作扶風王司馬駿以五百疋贖之既而用為從事中郎當時以為美事見世說新語
  宋劉寳岳武穆部將嘗破楊幺有功及武穆遇害遂散其部曲隱居華容山
  漢兩田廣
  一齊王田榮之子榮死齊人立廣為王後為韓信所虜一京兆人兄弟三人共議分財紫荆樹即枯死廣因悲泣不復析樹樹應聲榮茂兄弟相感遂為孝門見陸士衡豫章行詩註
  楊敷三
  漢楊敷楊喜之子孝文十二年嗣封赤泉侯
  後周楊敷天和中為汾州刺史爵臨貞縣公
  唐𤣥宗女齊國公主下嫁駙馬都尉楊敷
  趙興三
  前漢兩趙興 一南粤王趙佗五世孫元鼎初嗣立欲内屬比諸侯為其相吕嘉所殺
  一平帝時為上黨太守王莽殺司𨽻校尉鮑宣又欲滅其子孫盡收寘獄興歎曰我受漢茅土不能立節而鮑宣死之豈可害其子也勅縣盡出之
  後漢趙興下邳人肅宗時為司𨽻校尉素不䘏諱忌每入官舍輒更繕館宇移穿改築故犯妖禁而家人爵禄益熾
  王延四
  漢成帝時河堤大壞汎濫四州乃以校尉王延代領河堤謁者見十三州志
  晉王延西河人九歲䘮母泣血三年㡬至滅性繼母卜氏以蒲穰及敗麻衣延延事之彌謹卜氏嘗盛冬思生魚延尋汾叩凌而哭忽有一魚長五尺踊出水上延取以進母食之積日不盡於是感悟撫延如己生
  隋王延為文帝子秦王俊官屬領親兵十餘年俊甚禮之及俊疾延衣不解帶俊薨勺飲不入口及葬日號慟而絶帝嗟異之特詔葬於墓側
  梁王延長豐人好學善詩賦官至刑部尚書為人重然諾與其弟規相友愛五代之際稱其家法焉
  劉衍四
  漢兩劉衍 一楚思王 一下邳恵王
  宋兩劉衍 一宗澤部將建炎初澤留守京師命衍保䕶河梁金將烏珠攻汴京僚屬入問計澤曰劉衍必能禦敵乃選精銳數千使繞出敵後金人方與衍戰伏兵起前後夾擊金人大敗
  一龍溪人及第知潮陽歲大歉發縣帑傾家資以賑民所全活甚衆改知新州秩滿詣京師議青苗不合力乞致仕累辟不起
  漢兩丁義
  一以騎將從髙帝入漢還定三秦破項籍封宣曲侯一髙帝功臣丁禮曾孫元鼎二年嗣封樂成侯
  張純五
  漢武帝遺詔以道書貯棺中後不知因何出在冢外時張純為河東太守以此書呈宣帝
  東漢兩張純 一光武時大中大夫使將頴川突騎安集荆陽宿衞十餘年位至大司空封武始侯在朝歴世明習故事建武禮儀多所正定
  一靈帝時舉兵殺北平太守劉政等自稱彌天將軍冦幽冀二州詔遣中郎將孟益討之大破於石門
  吳張純吳郡人少厲操行學博才秀赤烏中拜郎中擢太子輔義都尉孫權廢太子和純盡言極諫被幽死
  宋張純張質之子衛尉寺丞
  郭瓊二
  漢郭瓊東郡人容貌陋劣意度過人每寄宿人家輒乞薪自照讀書不眠主人笥中有祕書瓊皆知之如悉覽然晝卧不閉目行地無蹤見洞冥記
  宋郭瓊盧龍人為右領軍衛上將軍瓊雖起卒伍而尊禮儒士孜孜樂善蓋武臣之賢者也
  韓說二
  前漢韓說弓髙侯韓頽當庶孫元鼎六年以待詔為横海將軍擊東越有功封按道侯太初三年為光禄勲掘蠱太子宫衛太子殺之
  後漢韓說山陰人博通五經尤善圖緯舉孝廉與議郎蔡邕友善數上封事言灾眚剋期果驗官至侍中江夏太守
  劉脩二
  前漢劉脩宗室東平思王之孫元始元年封髙樂侯魏劉脩劉表之子官至東安太守著詩賦頌六篇見摯虞文章志
  田甲二
  漢景帝時韓安國為梁孝王中大夫坐法抵罪䝉獄吏田甲困辱之無何拜安國為梁内史甲肉袒就謝安國卒善遇之
  漢武帝時張湯為御史大夫與長安富賈田甲私交甲雖賈人有賢操所以責湯行義有烈士之風
  孔安國二
  漢孔安國孔子十一世孫嘗師申公受詩又能言尚書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武帝時為博士歴諫大夫臨淮太守
  晉孔安國山陰人少孤貧以業儒顯孝武時為會稽内史領軍將軍隆安中以本官東海王師
  何武二
  漢何武成帝時為大司空封氾鄉侯平帝即位有詔舉可大司馬者王莽私從武求舉武不聽後數月太后竟用莽為大司馬莽風有司劾奏徵武自殺
  唐何武夀州人嘗被誣枉至州投石自明守釋之未㡬冦起即請於守曰此眞武畢命之秋也命領偏裨入樅陽不意盜發叢翳間兵盡駭潰武獨鬭死
  前漢兩劉更生
  一楚元王𤣥孫宣帝時為諫大夫宗正給事中後改名向
  一齊孝王曾孫太始二年襲封牟平侯
  許昌三
  漢孝武建元二年柏至侯許昌由太常為丞相班史謂𪘏𪘏廉謹無所能發明後漢顯宗自為太子時親愛其弟楚王英及即位數受賞賜特封英舅子許昌為龍舒侯靈帝熹平元年會稽妖賊許昌起句章自稱陽明皇帝扇動諸縣衆以萬數郡司馬孫堅召募精勇千餘人討破之
  召平二
  一見蕭相國世家嘗為何畫自安之計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長安城東瓜美故世謂東陵瓜
  一見齊王世家髙后崩齊王發兵誅諸吕齊相召平聞之發卒圍王宫中尉魏勃紿平代將兵圍王平信之勃遂圍相府平自殺
  按索隱註廣陵人召平與東陵侯召平及齊相召平别一人是有三召平矣余考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人物志廣陵人即種瓜東陵侯初非有二安得列而為三
  丁固二
  漢髙帝斬丁公徇於軍中曰人臣毋效丁公楚漢春秋云丁公名固
  吳孫皓寳鼎三年以御史大夫丁固為司徒初固為尚書夢松樹生腹上謂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後十八歲吾其為公乎至是果如其夢
  衞𤣥二
  漢衞𤣥成帝母衞姬之弟封闗内侯
  隋衞𤣥煬(「旦」改為「𠀇」)帝時領京兆内史鎮京師帝曰闗右之任一委於公賜玉麟符以代銅獸
  劉昌二
  漢劉昌宗室趙敬肅王彭祖次子封武始侯彭祖薨議立後其所寵淖姬兄為武帝宦者上召問對曰無咎無譽上遣使立昌嗣彭祖
  唐劉昌開封人徳宗時以御史中丞攝濮州刺史值李希烈陷汴州昌以三千人守寧陵希烈衆五萬陣于城下昌擐甲胄躬勵士卒大破其衆
  王陽二
  前漢王陽琅邪人為益州刺史行部至卭郲九折阪歎曰奉先人遺體奈何數乘此險即稱病去及王尊為刺史至其阪問吏曰此非王陽所畏道邪吏對曰然尊叱其馭曰驅之王陽為孝子王尊為忠臣
  後趙王陽以驍騎領門臣祭酒石勒僭稱趙王以世子𢎞鎮鄴勒曰今世非承平不可專事文業使陽教𢎞以擊刺
  張遵二
  漢宣帝元康間烏孫王尚楚主解憂不與主和主置酒使壯士拔劍擊之王傷馳去漢遣中郎將張遵持醫藥治其疾
  蜀漢張遵張翼徳之孫官至尚書隨諸葛瞻於緜竹與鄧艾戰死
  李夀二
  前漢李夀武帝時為新安令史戾太子敗亡藏匿泉鳩里發覺圍捕太子自度不得脫入室自經夀趨抱解已無及後上傷太子乃下詔封夀為䢴侯
  後蜀李夀偽主李雄從弟初拜大將軍封建寧王及雄子期襲位夀率衆向成都矯太后令廢期而自立陳咸三
  前漢陳咸御史大夫萬年之子以父任為郎有異材萬年嘗病召咸教戒於牀下語至夜半咸睡頭觸屏風萬年大怒欲杖之咸叩頭謝曰具曉所言大要教咸讇也萬年迺不復言萬年死後擢御史中丞公卿以下皆敬憚之
  新室陳咸沛郡人王莽初置六經祭酒各一人秩上卿咸為講禮祭酒
  宋陳咸御史升卿次子開禧初轉運判官總蜀賦時僭亂後帑藏赤立咸商𣙜利病規畫備至故軍興增支八千四百五十餘萬皆不取於民民賴以安
  劉隱二
  前漢劉隱宗室趙敬肅王𤣥孫元延三年嗣封王莽簒位貶為公明年廢
  梁劉隱天祐二年拜廣州節度使開平初加檢校太尉兼中書令封南平王
  張業二
  西漢大司馬王根内懷姦邪欲筦朝政推親近吏主簿張業以為尚書蔽上壅下司𨽻解光劾大不敬見外戚傳
  東漢張業為郡門下掾送太守妻子還鄉里至河内遇劫盜業與賊戰死遂亡失屍骸見張武傳
  賈充二
  漢藝文志賈充著賦四篇晉賈充初仕魏為廷尉髙貴鄉公之弑充實為之及武帝受禪行太子太保錄尚書事
  趙𤣥三
  漢成帝為定陶恭王置後少傅閻崇以為不當謝太傅趙𤣥以為必當謝太子不從閻崇之議而趙𤣥縁是以左遷
  秦姚泓被晉將劉裕征討主簿閻恢則謂定當戰將軍趙𤣥則謂決當守姚洸竟用閻恢之言而趙𤣥因是以戰殁
  二趙同名猶曰偶然耳迺當時相與駁議者適俱姓閻此其偶符尤出意表
  漢建平二年少府趙𤣥為御史大夫臨延登受策有大聲如鐘鳴上問侍郎李尋尋對即洪範所謂鼓妖人君不聰為衆所惑則致此見五行志
  李根三
  漢李根許昌人年七百餘歲少壯自若見續僊傳晉陶侃討蘇峻累戰無功監軍部將李根請立白石壘為滅賊之術侃從其謀夜脩曉訖賊見壘大驚
  後燕李根襄平人仕慕容寳為中書監初寳在長安與根等讌以摴蒱為戲寳整容誓曰世言摴蒱有神若富貴可期頻得三盧於是三擲盡盧寳拜而受賜故云五木之祥
  宋建韓約各二
  前漢倉公見齊王王后弟宋建知其要脅痛不可俛仰又不得小溲即為柔湯使服之而愈見倉公傳
  後漢梁州義從宋建反詐降金城刼質從事韓約等隴西露布名約為賊購以千户侯約改名遂見獻帝春秋
  唐韓約為左金吾衛大將軍與李訓鄭注協謀誅宦官被害
  張就二
  漢張就山陽人受韓詩於刺史栗豐後至大官徒衆甚盛
  魏張就父恭為燉煌長史適太守馬艾卒遣就詣太祖請新守至酒泉為黄華所執刼以白刃就終不回私與父書促兵掎華恭遂進攻酒泉事平賜恭爵闗内侯就為金城太守
  劉勝三
  前漢劉勝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
  後漢兩劉勝 一和帝長子少有痼疾延平元年封平原王 一潁川人自蜀郡太守告歸鄉里閉門掃軌無所干及當時服其清髙
  王閎二
  前漢王閎平阿侯王譚之子哀帝時為中常侍帝尊寵董賢置酒麒麟殿有法堯禪舜之語閎犯顔直諫上不悅遣閎出不得復侍宴
  後漢王閎𧦦邯人為郡三老更始敗土人王調自稱樂浪太守光武遣王遵將兵擊之閎等殺調迎遵皆封為列侯閎獨讓爵帝竒而徵之道病卒
  卜式二
  一漢武帝時河南富人以輸財助邊錫通侯之賞一魏武帝時河南術士以分形斷榖赴方技之招後人見博物志
  楊輔三
  前漢楊輔初為京兆書佐後為御史丞素行陰賊好以刀筆陷人於法見王尊傳
  前秦楊輔苻堅時為左長史及苻丕嗣位以輔為尚書右僕射濟陽公
  宋楊輔遂寧人乾道進士以龍圖閣學士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
  田蘭二
  闗中富商田蘭家業巨萬以末致財用本守之見史記貨殖傳又晉宗室東嬴公騰鎮鄴㩦并州將田蘭等部衆萬餘人至鄴授蘭為鉅鹿太守東海王越召之不至命李惲斬蘭降其衆見東海王越傳
  魏豹二
  漢魏豹故魏諸公子下魏二十餘城立為王與楚連和為韓信所虜漢王命守滎陽周苛等殺之
  後趙魏豹范陽人官至太山太守所在有治名豹嬖妾先死後豹守廩丘而妾見形與豹言論翼日而卒見十六國春秋
  劉福三
  前漢兩劉福
  一宗室城陽共王第七子元朔四年封海常侯一中山靖王𤣥孫元始元年襲封中山王
  宋劉福下邳人為横海指揮使以功授龍捷都虞候雄州防禦使兼本州兵馬都部署
  王龔二
  前漢王龔以外屬為光祿勲與奉車都尉劉歆共校書皆侍中白左氏春秋可立哀帝問諸儒皆不對乃出龔為𢎞農太守見儒林傳
  後漢王龔髙平人永和元年官至太尉在位恭慎自非公事不通州郡書記其所辟命皆海内長者
  張猛五
  前漢張猛張騫之孫有俊才元帝時光祿大夫給事中大見信任恭顯憚之卒為所譖自殺
  後漢張猛建安中為武威太守時酒泉太守張揖為郡中彊族黄氏所殺郡人楊豐走武威投猛假豐都尉使齎檄告酒泉為揖報讐見魏志閻溫傳
  晉張猛會稽内史謝琰帳下督也琰討孫恩戰敗猛於後斫琰馬琰墮地被害劉裕左里之㨗生擒猛送琰小子混混刳肝生食之
  南涼張猛仕禿髪傉檀為殿中都尉傉檀與赫連勃勃戰敗奔南山成七兒因叛據北城衆至數千猛諭衆不宜從小人作不義事其下遂散追斬七兒
  前秦張猛苻堅時為太史令建元九年天鼔鳴有彗星出於尾箕猛言十年之後燕當滅秦後果如其言見苻堅傳
  李亨二
  漢李亨茂陵少年好馳駿狗逐狡獸或以鷹鷂逐雉兎皆為佳名狗則有脩毫釐睫白望青曹之名鷹則有青翅黄眸青㝠金距之屬見西京雜記
  唐肅宗初名嗣昇立為皇太子改名紹言事者云紹興宋太子名因改名亨
  郭成四
  漢郭成為輕騎校尉從大將軍衛青擊匈奴得右賢裨王十餘人衆男女萬五千人畜數十百萬見衛青傳
  吳郭成富春人夙著節義乘扁舟泛五湖以書劍自娛黄武中徵拜武義校尉遷黄門侍郎封永興富春二縣侯
  宋郭成徳順人元豐中將涇原兵擊破夏人斬其將築平夏城渭帥章楶擇成駐守進雄州防禦使輕財好施名震西鄙
  元郭成亳州人年七十一母䘮食粥廬墓十年朝夕哭臨人哀其老而能孝








  同姓名錄卷五
<子部,類書類,同姓名錄>



  欽定四庫全書
  同姓名錄卷六      明 余寅 撰前漢兩徐偃
  一髙帝功臣徐厲之孫孝景中六年嗣封祝兹侯一從魯申公受詩武帝時為博士至膠西中尉其治官民有廉節稱其學
  周穆王時有徐偃王考一統志偃王名誕以其生時正偃故號曰偃王博物志謂其名偃非也
  杜周二
  前漢杜周南陽人重遲少言内刻深為廷尉御史大夫治放張湯善候司上意不循三尺
  前秦杜周仕苻堅為建武將軍堅命武衛將軍茍萇討張天錫萇遣周帥八千騎西出恩宿邀天錫走路期會姑臧見前秦錄
  劉安世三
  前漢宗室劉安世太初二年襲封泗水王
  宋兩劉安世 一魏人哲宗時秘書省正字擢右正言正色立朝面折廷爭或帝盛怒則執簡却立伺怒稍解復前抗辭旁侍者蓄縮悚汗目之曰殿上虎 一安福人舉進士知雩都縣有郡官諷獻羨餘安世曰土瘠賦重安得羨餘遂挂冠歸而設教逺近受業者踵至及沒門人楊萬里為制服及葬門人私諡曰清純先生
  王仁三
  漢兩王仁 一王譚之子永始元年嗣封平阿侯後為妻羅敷採桑陌上趙王登臺見而大悅置酒欲奪之羅敷善彈箏作陌上桑以自明見彤管遺編
  魏王仁臨沂人晉太保王祥之祖青州刺史
  郭吉二
  漢武帝元鼎六年已滅南越天子巡邊至朔方勒兵十八萬騎使郭吉風告單于令即臣漢單于怒留吉不歸遷之北海上
  宋髙宗建炎四年岳飛既破烏珠移屯宜興盜帥郭吉聞飛來遁入湖飛遣王貴等追破之盡降其衆張光四
  前漢兩張光 一為戾太子將兵與大鴻臚商丘成力戰被誅 一宣帝張偼伃之弟偼伃子封淮陽王遣就國光以外戚徙家淮陽為王行金求入朝又往復書謗訕天子棄市
  後漢熹平六年東觀召典律者太子舎人張光等問準意光等不知歸閱舊藏乃得其器形制如京房書猶不能定其弦緩急音不可書故史官能辨清濁者遂絶
  晉張光鍾武人以材官將軍梁州刺史鎮漢中討逆賦楊武不剋氐王楊茂搜率衆助武内外夾攻光嬰城固守自夏迄冬憤激成疾而卒
  漢武帝時兩伊即軒
  一元狩四年以匈奴樓剸王歸義從驃騎將軍擊左賢王封衆利侯一元鼎五年以匈奴降王謼毒尼之子嗣封下摩侯俱見功臣表
  按霍去病傳軒當作軒
  馮卯二
  前漢馮卯功臣馮谿之孫嗣封榖陽侯
  後漢馮卯司徒馮勤之孫襲封平陽侯
  劉信五
  前漢兩劉信 一髙祖兄仲之子封羹頡侯
  一東平王之子封嚴鄉侯王莽居攝東郡太守翟義因發犇命立信為天子移檄郡國誅莽莽遣王邑等擊破義於圉
  後漢劉信光武族兄顯之子更始立以為奮威大將軍討平汝南因封汝南王光武即位降為汝陰侯
  吳楊隆演即吳王位以江西劉信為征南大將軍唐莊宗遣諫議大夫薛昭文使福州假道江西信出勞之酌大巵望牙旗鎞首百步謂昭文曰一發而中願以此巵為夀否則亦以自罰言訖而箭已穿
  五代漢劉信髙祖從弟髙祖鎮太原以信為興㨗軍都指揮使領許州節度後追封蔡王
  李先三
  漢李先前將軍李廣之後蜀郡北平太守見唐世系表北魏李先盧奴人皇始初為尚書右中兵郎再遷博士定州大中正明元即位以先為先帝舊臣所知皆軍國大事令常宿於内拜安東將軍夀春侯
  宋李先臨潁人進士歴知南安軍江東淮南轉運使所至治官如家人目以俚語在信為錯安頭謂其無貌而有材也在楚為照天燭稱其明也
  張彭祖二
  漢張彭祖掖庭令張賀繼子賀在掖庭視養宣帝甚宻及帝即位而賀已死帝追思賀恩又嘗與彭祖同席研廼封彭祖為陽都侯
  晉張彭祖會稽太守張裕之祖廣州刺史
  王融四
  前漢王融紅陽侯王立之子成帝時定陵侯淳于長免官就國長因融以珍寳遺立立為長言天子疑之下吏捕融立令融自殺以滅口
  晉酒泉太守張鎮因涼州刺史張軌有風疾移檄廢之軌長史王融蹋折鎮檄聲罪致討
  南齊兩王融 一王僧達之孫博學有文才永明末為中書郎躁於名利自恃才地三十内望為公輔嘗撫案歎曰為爾寂寂鄧禹笑人武帝崩謀欲立竟陵王子良被誅 一雍州刺史王奐長子永明中為太子中庶子奐敗棄市
  曹夀三
  前漢平陽侯曹夀尚武帝姊陽信長公主見衛青傳後漢兩曹夀 一班彪之女名昭為扶風曹夀妻博學髙才有節行和帝詔昭就東觀踵成漢書見彤管遺編按漢書稱其字曰曹世叔
  一與崔實朱穆等作皇后外戚傳及順帝功臣傳一百一十四篇號曰漢紀見後漢書序此當是桓帝時人考曹世叔卒於和帝時故知别是一人
  劉瑋三
  前漢劉瑋宗室泗水勤王之子永光三年封就鄉侯後漢安帝廢太子為濟陰王宗正劉瑋與太僕來歴等詣鴻都門證太子無過不當坐
  金劉瑋永昌三年拜尚書右丞上嘗欲行考課法瑋對以唐代四善二十七最
  李充四
  一王莽簒位後為太子置師友各四人以博士李充為犇走
  一漢陳留人延平中詔公卿舉隱士徵為博士稍遷侍中大將軍鄧隲貴戚傾時初開幕府嘗置酒請充欲辟天下竒偉以匡不逮充為陳海内懷道之士頗有不合隲欲絶其說以肉啖之充抵肉於地曰說士猶甘於肉遂出徑去
  一晉江夏人善楷書妙參鍾索以丞相記室參軍除郯令為大制作郎于時典籍混亂充刪除煩重以類相從分作四部甚有條貫秘閣以為永制
  一隋成紀人慷慨有英略開皇中擊突厥有功拜上柱國武陽郡公朔州總管為突厥所憚或譖其謀反上譴怒之憂憤而卒
  張霸四
  前漢張霸張賀之孫賀為掖庭令有輔導宣帝功及即位而賀已死霸方七歲拜散騎中郎將賜爵闗内侯見張安世傳
  後漢張霸成都人數歲知孝讓出入飲食自然合禮鄉人號為張曾子博覽五經諸生慕之各市宅其傍以就學舉孝亷稍遷會稽太守視事三年上病歸
  魏黄初六年孫權圍江夏遣將張霸攻襄陽司馬懿督諸軍討權擊斬霸
  宋懷勇小將張霸知轉運使王延範謀為不軌告廣州徐休復奏之延範被戮賜霸錢十萬
  楊信三
  前漢楊信元鼎間出使匈奴為人剛直屈彊單于欲召入不肯去節單于乃坐穹廬外見信
  後漢楊信宋雲州觀察使楊業之父麟州刺史
  宋楊信瀛州人開寳間為殿前都指揮使改領建武軍節度太祖嘗習水戰於後池有鼓譟聲信聞之遽入服皂綈袍以見上謂曰吾教水戰耳非有他也出上謂左右曰信真忠臣
  陳靖二
  漢陳靖餘干人㓜慷慨有大志王莽簒漢靖忿恨率義兵赴曲阿光武拜散騎常侍封餘干侯著五經鉤沉六義引奥秦漢江左碎錄
  宋陳靖莆田人獻討賊策授陽翟簿終於諫議大夫平生多建畫而於農事尤詳嘗取淳化咸平以來所陳表章目曰勸農奏議録上之然其說泥古多不可行劉隆四
  前漢劉隆宗室楚思王之子封宛鄉侯
  後漢兩劉隆 一宗室安衆侯聞世祖在河内追及於射犬以為騎都尉誅虜將軍代吳漢為大司馬定封慎侯 一即殤帝
  前趙劉隆偽主劉元海之子封魯王
  周堪二
  前漢周堪文安人宣帝論經石渠惟堪最髙元帝時領尚書以師傅見尊重為石顯所譖免
  後漢周堪緱氏人建武中尚書令光祿勲明經有志操居官著廉正聲
  鄭𢎞二
  前漢鄭𢎞剛人明經通法律為南陽太守著治迹條教法度為後所述末代韋𤣥成為御史大夫
  後漢鄭𢎞山陰人舉孝廉官至尚書令前後所陳有補益王政者皆著之南宫以為故事
  馮立二
  漢馮立光祿勲奉世第四子以父任為郎以王舅歴西河東海五郡太守居職公廉有恩好為條教吏民嘉美
  唐馮立馮翊人有武藝略渉書記隱太子建成引為翊衛將軍託以心膂建成被誅左右多逃散立率兵犯𤣥武門苦戰殺將軍敬君𢎞謂衆曰㣲以報太子矣俄解兵請罪太宗責數而免之
  朱建二
  前漢朱建楚人初為淮南王黥布相髙祖聞其嘗諫止布反賜號平原君為人辯有口刻廉剛直行不茍合義不取容嘗以計脱辟陽侯於死
  後漢朱建廬江人順帝朝為尚書時第五頡為諫議大夫客止靈臺中或十日不炊建與左雄張衡皆與頡故舊各致禮餉頡終不受
  劉越二
  漢劉越景帝第十一子中二年立為廣川王
  宋劉越大名人少孤貧有學行天聖中為秘書丞時章獻太后猶臨朝會禁中火越言國家以火徳王火失其性由政失其本因請太后還政
  李𢎞五
  前漢李𢎞字仲元廣漢隱士見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子雲法言蜀漢王商為之立祠秦宓與商書曰李仲元不遭法言令名必淪可謂攀龍附鳳者矣見秦宓傳
  晉司空長史李𢎞以并州叛降於石勒
  前趙李𢎞仕劉聰為大鴻臚聰命𢎞拜太保劉殷二女英娥為左右貴嬪位在昭儀上賜𢎞黄金六十斤
  劉宋李𢎞巴西人永元二年趙續伯反奉𢎞為聖主𢎞乘佛輿以五彩裹青石誑百姓云天與已玉印當王蜀益州刺史劉季連擊斬之
  唐李𢎞髙宗第五子顯慶中立為皇太子上元初薨諡為孝敬皇帝葬於緱氏縣之恭陵制度一準天子丁忠丁明各二
  漢哀帝即位丁姬為帝太后兩兄忠明明以帝舅封陽安侯忠蚤死封忠子滿為平周侯
  吳寳鼎元年遣五官中郎將丁忠吊祭晉文帝及還說皓北伐皓訪羣臣大將軍陸覬諫止
  宋丁明金壇人閉門讀書二十年手編事類及諸史通考等書百餘卷及卒鄉里私諡博雅先生
  張千秋二
  前漢張千秋富平侯安世之子為中郎將將兵隨度遼將軍擊烏桓還謁大將軍霍光言方略光稱其賢
  北魏張千秋西河人仕慕容永為驍騎將軍永滅來奔道武善之拜建節將軍賜爵成紀侯見張濟傳邴吉二
  一前漢宣帝時為丞相封博陽侯
  一後漢安帝時為中常侍被乳母野王君王聖等誣譖下獄死見來歴傳
  前漢丙吉原從邑作邴今書皆作丙省文耳余觀外戚史良娣傳云治獄使者邴吉說苑云邴吉有陰徳於孝宣帝又晉劉暾傳云邴吉不問死人之變合三書觀之則知在晉時猶作邴而唐太宗撰晉書亦未嘗省改也余故取以與中常侍同
  劉恢二
  前漢劉恢髙帝第七子封趙王以吕産女為王后王不得自恣有愛姬王后鴆殺之王悲思六月自殺
  南宋劉恢宗室南郡王義宣長子義宣反錄付廷尉自殺
  馮信二
  前漢菑川王遣太倉馬長馮信就太倉公正方太倉公教以案法逆順論藥法定五味及和齊湯法
  後漢廣漢馮信好學博古公孫述連徵待以髙位託青盲以避難及聞述誅盥洗更視曰世適平目即清光武聞而徵之會病卒見李業傳
  王福三
  王莽始建國使將帥巡行天下命懷羌子王福曰汧隴之阻西當戎狄女作五威右闗將軍成固據守懷羌於右
  金王福本河北義軍積戰功至横海軍節度滄州經略使封滄海公
  元至元三年總帥汪惟正遣將襲開州夔東元帥楊文安遣千户王福引兵助之福先登破其城宋將龐彦海投崖死
  前漢同時兩杜延年
  一為謁者與上官桀等同謀不軌伏辜
  一為諫大夫發覺上官桀等反謀封侯
  並見昭帝本紀元鳳元年
  尹賞二皆官執金吾
  前漢尹賞楊氏人舉茂才守長安令歴右輔都尉執金吾治尚嚴威籍輕薄惡子數百人掘地為虎穴以次納之死便輿出瘞垣東長安歌曰安所求子死垣東少年塲見酷吏傳
  蜀漢尹賞初仕魏為天水主簿丞相亮軍到祁山而諸縣響應太守馬遵疑賞等有異心亡保上邽賞遂詣亮降官至執金吾見姜維傳
  劉勃三
  前漢宗室兩劉勃 一淮南厲王之子濟北王
  一常山憲王之子嗣立無行義廢徙房陵
  宋劉勃眉山人元符初詔求直言凡九上書言宣仁太后之誣司馬光之枉乞用范純仁蘇轍之賢斥章惇蔡京之奸改提舉湖北路常平尋坐元祐黨籍宋尚二
  漢宋尚宋𢎞之父成帝時位至少府哀帝立以不附董賢違忤抵罪
  唐宋尚宋璟之子官漢東太守郡人訟其贓穢貶臨海長史
  鄭立二
  前漢鄭立髙宻人與髙武侯𫝊喜同門學相友善後喜為大司馬薦立兄崇為尚書僕射
  宋鄭立建炎二年為禁軍左指揮使拳勇有謀金烏珠犯和州立激士卒晝夜備禦不少怠及城陷磔裂以徇
  張譚二
  前漢張譚元帝時為御史大夫畏石顯不敢言其姦邪及顯徙為中太僕不復典權譚乃奏其舊惡請免其官見王尊傳
  北涼張譚姑臧人為和寧令以徳化為本不務威刑民有過者誦孝經及忠臣孝子傳以訓導之百姓愛如父母號曰慈君
  陳茂四
  新莽天鳳二年二月以延徳侯陳茂為大司馬
  魏堵陽縣豪右陳茂譖韓暨父兄㡬致大辟暨陽不以為言庸賃積資陰結死士殺茂以首祭父墓
  隋陳茂猗氏人從帝與齊師戰賊甚盛帝將挑戰茂固止不得因捉馬鞚帝怒拔刀斫其額流血被面詞氣不撓帝感而謝之及受禪拜太府卿封魏城縣伯
  唐陳茂為尚書郎每書信印記搗朱礬澆麝酒匣以鎮犀養以透雲香印書達數千里香不斷見𤣥山記劉成三
  前漢劉成宗室菑川靖王之子知燕王旦與劉澤等反謀告青州刺史雋不疑不疑捕澤以聞澤等伏誅成益封缾侯
  晉劉成劉喬從子丹陽尹
  南宋劉成領軍劉湛黨人劉敬文之父時僕射殷景仁領選與湛有隙成未悟詣景仁求郡敬文遽謝湛曰老父悖耄遂就殷鐵干祿由敬文闇淺上負生成其姦諂如此
  楊武二
  前漢楊武從髙帝起下邽擊陽夏以騎都尉斬項羽封吳房侯
  晉愍帝建興元年十一月流人楊武攻陷梁州大略漢中遂奔蜀歸李雄
  趙昌七
  前漢尚書令趙昌素佞讇知尚書僕射鄭崇以直諫見疏因奏崇與皇族通上怒下崇獄窮治
  後趙趙昌石勒時黄門侍郎見後趙春秋
  唐三趙昌 一天水人為安南都䕶夷落嚮化後以裴泰代之為酋長所逐徳宗召昌問狀昌年逾七十占對精明復拜安南都䕶詔書至南人相賀叛兵即定一貞元間泉州刺史鑿陂塘以灌田為利甚博郡人懷之
  一吳元濟大將元濟叛亂不能指授昌等以便宜人自為戰以抗王師
  宋趙昌廣漢人善畫花果名重一時蓋其所作不特形似直與花木傳神見名畫評
  元趙昌狄道人偉貌有兼人力初仕金以軍功為熙河節度後歸元安撫疊州見臨洮人物志
  李南二
  前漢李南成帝時為宫長帝幸中宫史曹宫産子趙昭儀聞之大怒置宫暴室飲藥死復令南以詔書取兒去不知所置
  後漢李南明於風角和帝時太守馬棱坐事被徵南特通謁稱賀棱甚恨之南曰旦有善風明日應有吉問故來相慶旦日至晡果有詔書原停棱事後舉有道辟公府病終於家
  抱朴子云李南乘赤馬行道逢乘白馬者白馬先鳴而南馬應之南謂從者曰彼馬言見一黄馬左目盲者是吾子可使速行相及從者不信行二里所果逢黄馬左目盲南馬先鳴而盲馬應之問其主果向白馬子也此人能解獸語恐與明風角者是一人劉輔四
  前漢三劉輔 一景帝之孫中山頃王一東平思王之孫合昌侯一河間人為諫大夫成帝欲立趙倢伃輔上書言帝觸情縱欲傾於卑賤欲以母天下必有禍而無福上使侍御史收繫秘獄論為鬼薪
  後漢劉輔光武次子封沛王好經書作五經論時號沛王通論在國謹節終始如一稱為賢王
  陳崇二
  王莽始建國以姚媯陳田王氏五姓皆黄虞苗裔均為宗室封陳崇為統睦侯奉胡王後
  唐陳崇為江州刺史其先十世同居至崇益置田園為家法戒子孫擇羣從掌其事建書堂教誨之僖宗詔旌其門見宋史陳兢傳
  曹宗二
  前漢曹宗以平陽侯曹參𤣥孫嗣封有罪免為城旦後漢曹宗元初六年為敦煌太守遣長史索班將千餘人屯伊吾軍師鄯善二王皆來降見班勇傳
  前漢末同時兩郭欽
  一隃糜人哀帝時為丞相司直以廉直名王莽居攝欽恥事之遁迹汧陽之境卧不出户卒於家
  一王莽天鳳三年遣戊己校尉郭欽别將襲馬耆欽等襲撃老弱從車師還入塞莽說拜欽填外將軍封劋胡子西域自此絶
  王奇三
  新室始建國元年秋遣五威將王奇等十二人班符命四十二篇於天下
  宋兩王竒 一贛縣人少為縣吏令竒其詩因激使學後遊京師真宗偶見其作召見賜第官至殿中侍御史一汾州人武舉中第章惇經營湖北溪峒引為將校降其酋帥平懿洽等州累遷廣西都監宜州蠻入冦戰死劉文二
  前漢宗室廣川王去以悖虐廢國除後四歲宣帝復立去兄文是為戴王文素正直數諫去故上立焉
  後漢建和元年甘陵人劉文與南郡妖賊劉賄交通訛言清河王當統天下欲共立蒜事覺誅
  杜勳三
  前漢杜勳與陳湯甘延夀同誅郅支單于有功封討狄侯見陳湯傳
  晉光禄大夫傅祇遺涼州刺史張軌書告以京師饑匱軌即遣參軍杜勳獻馬五百疋㲭布三萬疋見前涼録
  後趙杜勳石虎偏將軍率衆伐張重華為重華將謝艾所殺見後趙春秋
  趙明二
  王莽居攝二年東郡太守翟義移檄誅莽槐里男子趙明起兵相應莽遣將軍王奇擊滅之
  後趙趙明南陽人石虎攝位拜為尚書及誅石勒諸子明直諫忤㫖十年不遷貞固之風時論以比蘇則
  張輔二
  前漢王尊為安定太守出教曰昔孔子治魯七日誅少正卯今太守視事已一月五官掾張輔貪汙不軌一郡之錢盡入其家然適足以葬矣今將輔送獄
  晉張輔西鄂人少與劉喬齊名歴御史中丞秦州刺史嘗著論云管仲不若鮑叔班固不如司馬遷曹瞞不及劉先主樂毅減於諸葛亮世以為確論云
  漢平帝時兩陳鳳俱見功臣侯表
  元始二年詔賜曲逆侯代後者陳鳳爵關内侯
  元始五年中郎將陳鳳與王惲等八人使行風俗齊同萬國功封盧鄉侯
  劉根二
  前漢劉根宗室城陽荒王之子元初元年封析泉侯後漢劉根潁川人𨼆居嵩山好事者多就根學道太守史祈以為妖妄收執數以誣惑百姓根左顧而嘯有頃祈亡父祖近親數十人皆反縛在前向根叩頭顧叱祈累辱亡靈祈驚懼頓首請罪根嘿不應忽然俱去
  楊興二
  漢元帝時楊興為長安令以材能得幸與賈捐之相善興欲得京兆尹又欲使捐之為尚書令更相薦譽上聞下興捐之獄髠鉗為城旦
  漢成帝時楊興為諫大夫其夏黄霧四塞帝問興等皆以為陰盛侵陽之氣今太后諸弟無功封侯故天為見異王鳳懼上書乞骸骨
  髙頤二
  漢髙頥雅州人與弟貫光子文玉俱有才行一門三舉孝廉
  宋髙頥寧徳人舉進士有經國才滯屈弗獲展所著有雞牕叢覽百五十卷
  侯剛二
  前漢侯剛新繁人官尚書郎王莽簒位剛佯狂負耒耜守闗號哭莽使人問之剛曰漢祚無窮不忍事非主也莽殺之見華陽國志
  北魏侯剛洛陽人宣武時為撫軍將軍封武陽縣公見恩幸傳
  前漢兩李息
  一為材官將軍軍馬邑又從大將軍出朔方皆無功一為給事黄門侍郎著賦九篇見藝文志
  劉友三
  前漢趙幽王髙帝第五子孝恵元年以淮陽王徙封不幸遭吕氏之讒而餓死
  南宋邵陵王明帝第七子泰始二年以中郎將冊立不意際王室之弱而憂薨
  晉劉頌嫁女臨淮陳矯矯本劉氏子與頌近親出養於姑改姓陳氏中正劉友譏其同姓為婚方欲列上為陳騫所止
  張充三
  王莽居攝三年改元初始有即眞之漸期門郎張充等六人謀共劫莽立楚王發覺誅死
  漢張充趙王張敖之後與光武同門學光武即位求問充充已死見東觀記
  梁張充吳人天監初吏部尚書遷國子祭酒登堂講說皇太子及王侯多在學執經以拜
  王述三
  前漢王述王莽時為九江連率襲平阿侯見馬嚴傳晉王述王湛之孫官至散騎常侍尚書令衛將軍簡文帝每言述才不長直以眞率便敵人耳謝安亦歎美之
  宋楊景宗為滑州鈐轄使酒任氣嘗敺通判王述仆地
  前漢兩郭昌
  一雲中人元封四年以太中大夫為拔胡將軍屯朔方還擊昆明無功奪印見衞青傳
  一東郡人哀帝時為長安令陳說漢厯中衰當更受命帝乃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太初元年見李尋傳許伯二
  前漢魏相因平恩侯許伯奏封事言霍光死子復為大將軍兄子秉樞機恐寖不制宜損奪其權
  後漢魯恭為中牟令專以徳化為理訟人許伯等爭田累守令不能決恭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責輟耕相讓劉崇四
  前漢宗室劉崇封安衆侯王莽居攝舉兵誅莽為莽所滅
  後漢劉崇宗室任城孝王之孫永寧初嗣立羌虜數反崇即上錢帛佐邊費及帝崩復上錢三百萬助山陵用度朝廷嘉而不受
  梁劉崇蕭縣人太祖母文恵皇后少寡㩦太祖傭食崇家太祖壯而無賴崇數加笞責獨崇母憐之時時自為櫛沐戒家人曰朱三非常人宜善遇之及太祖鎮宣武遣車馬迎后與崇母俱載以歸
  五代漢劉崇髙祖從弟為河東節度使見漢家人傳
  張寛二
  漢張寛成都人初蜀地未知學太守文翁選寛等詣博士受業還以教授於是蜀學比齊魯官至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刺史作春秋章句十五萬言
  元張寛舞陽人舉進士為國子伴讀歴沔陽知府都水屯田使名冠當時
  王尊二
  前漢王尊髙陽人為東郡太守河水盛溢躬率吏民沈白馬祀水神請以身填金隄因廬居隄上及水盛隄壞吏民皆奔走尊立不動而水波遂却吏民奏其狀詔秩中二千石賜黄金二十斤
  後漢王尊靈帝時為中黄門會陳竇謀誅宦官尊與中常侍曹節等共矯詔誅蕃武封闗内侯
  韓博二
  王莽時夙夜連率韓博上言有竒士長丈大十圍來至臣府欲奮擊胡虜自謂巨毋霸願遣大將一人虎賁百人迎之以視百蠻鎮安天下
  晉涼州刺史張天錫為苻堅所攻遣從事中郎韓博奉表與大司馬桓溫約同大舉博有口才溫嘗大會賔客使司馬刁彛嘲博云是韓盧後博曰卿是韓盧後溫笑問其故博曰短尾者謂之刁一坐歎服
  李寳四
  漢更始既都長安以宗室劉嘉為漢中王嘉就國有衆數十萬遂以柱功侯李寳為相國寳聞鄧禹西征勸嘉擁兵自守且觀成敗
  北魏李寳涼後主李士業兄子士業為沮渠䝉遜所害寳據敦煌遣使内附大武以為鎮西大將軍沙州牧敦煌公
  宋李寳河北人陷於金拔身來歸髙宗召詢北事歴歴如數迺授浙西副總管令督海舟捍禦適金人圍海州遂引舟師至膠西遇敵奮擊斬獲萬計
  金李寳大定十一年為右警巡使多支俸粟折錢降清水縣令見髙徳基傳
  劉通三
  前漢劉通宗室代王喜之孫徳頃侯
  元兩劉通 一齊河人從嚴實來歸收曹濮等五州太師木華黎以通為齊河總管尋授鎮國上將軍左副都元帥 一譙縣人家貧業農性篤孝常自歌舞以娛母母目失明通誓斷酒肉禱之三十年不懈母年八十五忽復明
  鄧鴻二
  漢永元元年度遼將軍鄧鴻出棝楊塞與北單于戰於稽落山大破之追至北鞮海刻石勒功而還
  梁太清元年侯景降封為河南王魏髙澄遣將討之景急請兵於司州刺史羊鴉仁鴉仁遣長史鄧鴻率兵至汝水魏軍夜遁見侯景傳
  張儼二
  漢張儼餘杭人好學有賢徳遭漢末之亂嘗開圃種瓠以所售錢造橋不樂營利鄉人重之
  吳張儼吳人弱冠知名歴居顯位以博聞多識特拜大鴻臚使晉裴秀荀朂等欲傲以所不知而不能屈羊祜何禎並結縞帶之好見孫皓傳
  陳紀三
  東漢兩陳紀 一陳太丘之子建安初為大鴻臚與弟季方齊徳同行父子並著髙名時號三君
  孫䇿到夀春見袁術許策為九江太守已而更用丹陽陳紀 隋文帝命楊素伐陳陳主遣荆州刺史陳紀鎮公安紀懼而走
  田況二
  王莽地皇中四方盜起諸長吏不能制惟翼平連率田況素果敢發民四萬餘人授以庫兵出界擊賊所嚮皆破莽以璽書令況領青徐二州牧
  宋田況信都人進士甲科歴翰林學士終於樞宻使寛厚明敏有文武材與人若無不可至其所守人亦不能移
  漢兩嚴遵
  一字君平臨卭人賣卜日得百錢即下簾讀易著老子指歸與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子雲同時
  一字子陵餘姚人王莽數聘抗節不行光武中興累徵始就矯手不拜志凌雲日
  二公原俱莊姓以避明帝諱改作嚴史遂因之子陵名光本傳云一名遵
  劉顯四陳政二
  漢光武族兄劉顯報怨殺人吏捕顯殺之顯子信賣田宅抛財産給俠客陳政等燒殺亭長妻子四人以復父讐
  梁劉顯相人幼聰敏博聞强記尚書令沈約引為少傅五官命駕策經史十事顯對其九顯問其五約對其二陸倕聞之喜曰劉郎可謂差人
  隋陳政有文武大略嗣爵魏城縣伯為太子千牛備身後歸唐為梁州總管見北史陳茂傳
  後趙石閔永興三年大將軍劉顯僭帝號於襄國閔率衆八千擊斬之
  宋劉顯吉水人第進士為光祿主簿時曾布當國顯於布為甥壻未嘗閒見布貶顯獨得免
  光武時兩王隆
  一聊城人建武初為都尉功曹從都尉行縣道遇賊隆以身衛全都尉遂死於難見張酺傳
  一雲陽人建武中為新汲令能文章所著詩賦銘書凡二十六篇見文苑傳
  李崇五
  新莽地皇三年遣西域都䕶李崇將戊己校尉出西域諸國皆郊迎送兵榖焉耆詐降伏兵要擊崇等皆死
  吳太原初羅陽縣有神自稱王表周旋民間其言多驗權遣中書郎李崇齎輔國將軍羅陽王印綬迎表蒼龍門外立第舎處之
  北魏李崇頓丘人孝文朝梁州刺史討平氐冦擊破魯陽蠻進車騎開府封萬户郡公在州凡十年常養壯士數千人冦賊侵邊所向摧破號曰卧彪
  北燕李崇范陽人仕馮跋吏部尚書石城太守
  隋李崇李賢之子開皇初封廣宗郡公為幽州總管奚霫契丹等讋其威略爭來内附
  張喬三
  漢張喬南陽人順帝時日南徼外蠻夷數千人入冦州郡討之不克拜喬交阯刺史單車至任開示慰誘並皆降散
  晉張喬為成陽都尉吳軍師張悌帥衆三萬圍成陽喬衆才七千閉柵自守别將薛勝等見吳軍亂而乘之喬因擊其後大敗吳軍
  唐張喬池州人大順進士黄巢亂遂與伍喬之偕隱九華有集二卷見唐詩品彚
  耿秉二
  漢耿秉耿國之子博通書記尤好將帥之略前後上便宜方略授謁者僕射擊車師北匈奴有功拜征西將軍封美陽侯
  宋耿秉江陰人仕至煥章閣待制律已清儉惟事利民著春秋傳五代會史各二十卷
  後漢兩劉焉
  一光武之子中山簡王
  一劉璋之父益州牧陽城侯
  王邑二
  王莽聞漢帝立大懼遣大司空王邑等將兵百萬到潁川與光武合戰光武擊破之邑等輕騎逃去
  建安十八年策命曹操為魏公帝娉公三女為貴人使大司農安陽亭侯王邑齎璧帛𤣥纁絹五萬疋之鄴納娉
  李忠四
  前漢衛士令李忠著賦二篇見藝文志
  後漢李忠東萊人投奔世祖拜右大將軍世祖自解所佩綬以帶忠征討多剋㨗建武中封中水侯為丹陽豫章太守
  唐李忠髙宗長子立為皇太子後武昭儀生皇子𢎞遂廢忠為梁王
  元李忠晉寧人㓜孤事母至孝大徳七年地大震郇保山移所過居民廬舍皆摧壓傾圯將近忠家分而為二行五十餘步復合忠家獨完人皆以為孝感所致云
  後漢兩郭賀
  一建武中荆州刺史有殊政顯宗巡狩至南陽特見嗟歎賜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勑行部去襜帷使百姓見其容服以章有徳
  一定潁侯郭鎮長子鎮卒賀當嗣爵讓與弟時而逃去詔下州郡追之賀不得已乃出受封累遷復至廷尉周宗二
  漢光武詔中郎將來歙率五大將軍擊破公孫述拔落門於是隗囂支黨周宗及天水屬縣皆降
  南唐俞文正為烈祖幕賔而周宗及馬仁裕皆從給使後宗以樞宻使出鎮江州文正猶為九江巡官輒問宗曰馬押衙何在宗知其見譏笑曰馬公出鎮江西久矣其寛厚如此
  劉尚二
  漢光武建武八年詔來歙率武威將軍劉尚等入天水擊公孫述破之天水屬縣皆降見來歙傳
  吳劉尚劉基之子孫權時騎都尉
  王忠三
  後漢溫序為賊所迫伏劍死從事王忠持屍歸斂光武聞而憐之命忠送䘮到洛陽賜城傍地為冢
  魏兩王忠 一扶風人聚衆歸魏常從征討累進揚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將軍都亭侯文帝知忠常噉人因從駕出行令俳取冢間髑髏繋忠馬鞌以為歡笑
  一奉常王脩之子官東萊太守散騎常侍
  李惲四
  後漢李惲為王郎將兵狥鄗耿純逆戰大破斬之晉孝愍帝建興元年石勒攻龍驤將軍李惲於上白惲敗死
  唐兩李惲 一太宗子封蔣王一憲宗子封澧王
  張敏三
  東漢張敏鄚人舉孝廉四遷為汝南太守清約不煩用刑平正有理能名延平初以司空終
  西晉張敏武帝時為益州刺史見張載所著劍閣銘而竒之乃表上其文帝遣使鐫之劍閣山
  唐張敏長慶二年為郎中從金吾大將軍胡鉦等送太和公主出降回紇
  梁恭楊範各二
  後漢光武建武二年遷議郎范升為博士升上疏言博士梁恭年耆經明臣與並立慙負無顔願推博士以避恭帝不許見范升傳
  後涼吕光率兵親討彭奚念遣振威將軍楊範建武將軍梁恭軍於左南奚念大懼單騎奔甘松光振旅而還見後涼錄
  後魏楊範為中常侍賜爵華陰子出為華州刺史中官貴者靈太后皆許其方岳以範年長拜跪為難故遂其請
  劉茂三
  漢光武時兩劉茂 一太原人少孤事母至孝為沮陽令王莽簒位棄官避𢎞農山中建武初詔求天下義士徵拜議郎以侍中卒官 一宗室泗水王歙之從弟王莽居攝漢兵起茂聚衆京宻間稱厭新將軍攻下潁川汝南衆十餘萬光武至河内茂率衆降封中山王
  漢桓帝時劉茂為司空會司𨽻校尉李膺等抵罪而南陽太守成瑨太原太守劉瓆下獄當死茂上書訟之帝不悅坐免
  王度二
  東漢世祖女浚儀公主適軮侯黄門侍郎王度
  後趙建武初年百姓奉佛沙門甚衆中書著作郎王度奏請聽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漢人皆不得出家有犯者與淫祀同罪
  後漢兩李元
  一光武時淯陽人舉家疫没惟孤兒續始生而貲財千萬諸婢謀殺續分財其蒼頭李善負續逃隱續年十歲善與歸本縣脩理舊業告奴伏法見李善傳
  一順帝時中黄門初帝被廢為濟陰王元與孫程等同謀立帝封襃信侯見孫程傳
  張興三
  漢張興鄢陵人習梁丘易永平十年拜太子少傅顯宗數訪問經術弟子自逺至者著錄且萬人為梁丘家宗
  北燕張興事馮跋為衛將軍萬泥乳陳阻兵叛跋遣馮𢎞與興將步騎二萬討之乳陳剋期出戰興伏兵邀擊俘斬無遺
  唐張興束鹿人性忠勇為饒陽裨將不肯從史思明且切責之思明怒鋸解之興罵不絶口軍中為之改容劉雄三
  後漢兩劉雄 一永平二年為平原令劇賊畢豪入平原界雄將吏士追至厭次河與賊戰敗被執小吏所輔叩頭願以身代獲免一涿縣人先主之祖舉孝廉官至東郡范令
  後周劉雄臨洮人孝閔時為驃騎大將軍皇太子征吐谷渾雄功多又從平并州上大將軍進爵趙郡公突厥冦幽州戰死
  後漢三王調
  更始敗土人王調殺郡守劉憲自稱大將軍樂浪太守為郡三老王閎所殺見王景傳
  和帝時河南尹王調縱舍自由為尚書僕射樂恢所劾見樂恢傳
  桓帝時太尉李固門生王調因固下獄貫械上書證固之枉見李固傳
  周憬二
  漢周憬熹平三年為桂陽太守有功勲銘在樂昌縣見漢𨽻分韻
  唐周憬夀春人神龍二年為武當丞以武三思專權謀亂與光祿卿王同皎叶謀殺之事洩遁於比干廟中自刎
  吳漢二
  後漢吳漢南陽人初為偏將軍從光武擊羣賊常將突騎為軍鋒光武即位拜大司馬封廣平侯
  西秦乞伏熾磐建𢎞八年以驍騎將軍吳漢為平南將軍梁州刺史鎮南漒見西秦錄
  公孫永二
  漢光武建武十二年遣大司馬吳漢伐公孫述與述將公孫永戰於魚涪津大破之見吳漢傳
  晉公孫永襄平人好學恬虛隱於平郭山不娶妻妾非身所墾植則不衣食吟咏巖閒欣然自得年九十餘操尚不虧諡曰崇虛先生
  蘇章二
  後漢蘇章博學能屬文順帝時為并州刺史以摧折權豪忤㫖坐免隱身鄉里不交當世後徵拜河南尹不就卒於家
  南漢劉龑白龍四年楚人以舟師攻封州龑遣將軍蘇章以神弩軍三千往救因輕舟迎戰舉巨輪挽索鎖楚舟以强弩夾射之盡殺楚人見南漢世家
  魯恭二
  東漢魯恭平陵人居太學習魯詩閉户講誦絶人間事為諸儒所稱官至司徒初為縣令有中牟三異之稱
  後燕慕容盛自稱長樂王攝行統事以魯恭為尚書見後燕錄
  賈逵三
  漢賈逵平陵人淹貫五經俶儻有大節和帝時内備帷幄兼領秘書甚見信用所著經傳義詁及論難百餘萬言學者稱為通儒
  魏賈逵襄陵人守絳邑長郭援攻河東所經城邑皆下逵獨堅守及城潰援命斬之絳吏民皆乘城欲與俱死乃免文帝時除豫州刺史封陽里亭侯
  宋賈逵藁城人為殿前班副都知從狄青征儂智髙逵念兵法先據髙者勝即引軍趨山賊至逵麾衆馳下仗劍大呼斷賊為二賊首尾不相救遂潰朝廷以為能特拜殿前都指揮使
  李松三
  漢更始將軍即帝位以司直李松為丞相更始敗戰死晉以南蠻校尉庾翼鎮江陵遣叅軍李松伐巴郡執蜀荆州刺史李閎見蜀錄李夀傳
  後趙石虎命子義陽公鑒鎮闗中其友李松勸鑒閱文武有髪長者拔為冠餘以給宫人長史取髪白虎徵鑒還鄴收松下廷尉
  張恭三
  後漢張恭與張讓趙忠等十二人皆為中常侍封侯貴寵父子兄弟布列州郡所在貪殘
  魏張恭天水人為燉煌功曹會太守馬艾卒郡人推行長史事恩信甚著賜爵闗内侯拜西域戊己校尉
  元張恭偃師人父䘮過哀事母尤謹歲凶采野菜為食而營奉甘㫖無乏母疾嘗糞以驗天厯居䘮盡孝詔旌其閭
  劉曜二
  漢劉曜蜀尚書令劉巴之祖蒼梧太守
  前趙劉曜偽主劉淵族子初拜相國都督諸軍鎮長安靳準之難自長安赴之僭即帝位後為石勒所殺趙曄三
  東漢趙曄會稽人少嘗為縣吏恥於厮役遂棄去詣杜撫受韓詩卒業乃歸舉有道終於家著吳越春秋詩細歴神淵蔡邕讀詩細而歎息以為長於論衡
  唐兩趙曄 一鄧州人開元進士歴侍御史秘書少監蚤擅髙名入仕三十年官既散曹俸祿單寡衣食不充以至亡殁服名檢者為之歎息一為吳元濟裨將善戰屢抗王師元濟敗被誅
  王饒二
  漢光武大饗士卒東圍鉅鹿王郎守將王饒堅守月餘不下
  晉穆帝升平二年三月佽飛督王饒獻鴆鳥帝怒鞭之三百焚其鳥於四達之衢
  李益三
  漢李益司𨽻校尉李膺之父為趙國相
  唐禮部尚書李益與宗人太子庶子李益同在朝同出於姑臧公時人謂尚書為文章李益庶子為門户李益以别之而尚書乃宰相揆之族子實兼門地焉出因話錄
  孔安二
  東漢建武五年二月封殷後孔安為紹嘉公
  北齊孔安衡水人唐國子祭酒孔潁達之父青州法曹參軍
  劉珍二
  後漢劉珍南陽人少好學永初中為謁者僕射詔校定東觀五經諸子百家及作建武已來名臣傳又釋名三十篇以辨萬物之稱號云
  余觀世所傳釋名作者為劉熙即吳志韋曜傳亦云然及閱後漢劉珍傳明言嘗著釋名三十篇其姓同而名異何也豈兩人俱嘗撰此書而熙書獨傳邪抑豈珍書聊略熙增廣而行之邪又豈一人而前後更名邪吾不得其說已
  隋劉珍什方人開皇中居安樂山忽以道經鐘磬封石室中曰吾功行已成四月之望吾當昇天至期火化詣闕見帝帝遣使至山訪其事令建三觀
  張奮二
  後漢張奮張純之子少好學節儉行義常分租贍宗親雖至傾匱而施與不怠歴官長樂衛尉太常司空
  吳張奮張昭從子年二十造作攻城大攻車為步騭所薦遂領兵為將軍連有功効至平州都督封樂鄉侯後漢兩王輔
  一平陸人學公羊春秋隱居以道自娛肅宗建初元年詔拜議郎以病遜安帝公車徵不行卒於家
  一獻帝建安二年遣議郎王輔奉詔書拜孫策為騎都尉襲爵烏程侯領會稽太守
  楊宣二
  漢楊宣為河西太守行縣有羣雀鳴桑樹上宣謂吏曰前有覆車粟此雀相隨欲往食行數里果有覆車粟見益都耆舊傳
  晉涼州牧張駿遣西胡校尉沙州刺史楊宣率衆越流沙伐龜兹鄯善破之於是西域諸國遣使詣姑臧奉貢
  馬忠三
  漢金城人陽成逺殺太守以叛郡人馬忠赴屍號哭嘔血而死晉涼州刺史張軌到郡祭其墓封其子孫見前涼錄
  蜀漢馬忠閬中人建興十一年為庲降都督斬南夷豪帥劉胄尅平南土加監軍奮威將軍封彭鄉亭侯
  吳孫權征闗侯闗侯西保麥城因遁去司馬馬忠獲侯及其子平於章鄉
  劉憲三
  後漢兩劉憲 一更始時為樂浪太守更始敗為土人王調所殺
  一宗室中山簡王之子永元二年嗣立是為夷王
  唐劉憲寧陵人弱冠舉進士官至太子詹事𤣥宗在東宫以耆年宿望薦充講幄大有裨補
  李祥五
  東漢李祥任淮陽太守時經䘮亂民多流徙祥撫循有方歸者萬餘家
  晉李祥海鹽人隆安中從内史袁山松築滬瀆壘禦孫恩山松為賊所害祥突白刃收屍歸葬時皆義之名其所居曰教義里
  後魏李祥平棘人歴淮陽河間太守有威恩之稱徵拜中書侍郎卒官見李孝伯傳
  宋兩李祥 一無錫人隆興進士官至國子祭酒丞相趙汝愚以言去國祥上疏争之出為湖南運副 一開封人為内黄門以材武中選授涇原巡檢從郭逵討交阯副劉昌祚征靈武偕种誼襲鬼章功多擢兵馬都鈐轄以宣慶使内侍押班卒
  羊祕二
  漢羊祕太常羊續之子初續為南陽太守不㩦妻子妻與子祕俱往郡舍續閉門不納妻自將祕行其資藏惟有布衾敝祗裯鹽麥數斛而已續勑祕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資爾母乎使與母俱歸
  晉羊祕羊祜伯父京兆太守
  唐扶二
  漢唐扶靈帝時為成陽令光和六年立碑頌徳
  唐唐扶唐次之子開成初歴御史中丞福建團練觀察使登朝有名及廉問甌閩政事不治身殁之後僕妾争財時論非之
  丁宻二
  漢丁宻蒼梧人性清介非家織不衣非已耕種不食不受人餽遺父䘮廬墓有雙鳬馴游廬旁小池母䘮復廬墓故雙鳬復至游泳如初
  吳太平二年新都民作亂遣廷尉丁宻率軍討之後避外戚滕宻改名固
  孔福三
  漢孔福孔霸之子名數於魯奉孔子祀霸薨嗣爵闗内侯見孔光傳
  晉孔福隆安初為太子洗馬孫恩作亂遇害見孫恩傳元孔福才識出衆選授唐山尉擒斬太行劇賊陞南和尹見孔氏世族記
  張湛三
  後漢張湛平陵人矜嚴好禮動止有則建武初拜光祿勲光武臨朝或有惰容湛輒陳諫後為太子太傅因郭后廢遂稱疾不朝
  晉張湛與袁山松俱陽夏人湛好齋前種松柏而山松每出遊好令左右作挽歌人謂湛屋下陳屍山松道上行殯
  北魏張湛深泉人好學能文拜寧逺將軍賜爵南浦男司徒崔浩薦為中書侍郎湛知浩必敗固辭閉門却掃慶吊皆絶以夀終
  劉述四
  後漢劉述劉植之孫永平間嗣封昌城侯坐與楚王英謀反國除
  晉劉述劉輿之孫初仕石季龍為侍中後隨兄啟歸國拜驍騎將軍見劉琨傳
  劉宋劉述宗室長沙景王道憐之孫姿性庸劣從子俁疾篤其父母方對之涕泣述候之便命左右取酒肉令俁進之皆莫知其意或問焉荅曰禮云有疾飲酒食肉
  宋劉述湖州人神宗時為侍御史十年不奏考功課帝知其久次特授吏部郎中嘗疏言去奢當自後宫始章辟光宜誅髙居簡宜黜皆不報
  郭霸二
  漢永平十一年七月司𨽻校尉郭霸下獄死見帝紀唐郭霸長夀二年除右臺侍御史初霸自寧陵丞應革命舉召見於則天前自陳忠鯁云往年征徐敬業臣願抽其筋食其肉飲其血絶其髓則天悅故拜焉時人號為四其御史
  後漢兩韋順
  一更始見光武威聲日盛乃遣韋順為上谷太守令光武罷兵光武命大將軍耿弇收順斬之見耿弇傳
  一杜陵人字叔文為平輿令有髙名見韋彪傳







  同姓名録卷六
<子部,類書類,同姓名錄>



  欽定四庫全書
  同姓名錄卷七      明 余寅 撰侯瑾二
  後漢侯瑾敦煌人孤貧篤學傭作為資暮還輒㸐柴讀書州郡公車徵並不赴入中山覃思著述案漢記中興以後事撰皇徳傳三十篇行於世
  後涼侯瑾能解鳥語吕光大安三年嘗出門見白雀巢陽川與黑雀列行歎曰今天下大亂君子小人共居遂去不知所之見後涼錄
  竇憲二
  漢竇憲竇融曾孫以車騎將軍出塞大破北單于斬名王已下萬三千級降者二十餘萬人拜大將軍封武陽侯
  隋竇憲竇榮定之子榮定以佐命勲拜上柱國進爵安豐郡公又以擊卻突厥功復封憲為安康郡公賜縑五千疋
  姚光二
  漢元初五年句驪與濊貊寇𤣥莵太守姚光將兵出塞擊之捕斬渠帥大獲兵馬財物
  吳姚光有火術孫權親試之積荻數千束使光坐其上又以數千束裹之因猛風燔荻謂光當化為燼而光端坐灰中振衣而起把一卷書權取視之不能解也見抱朴子
  王謙二
  後漢王謙司空王暢之子為大將軍何進長史進以謙名公之胄欲與為婚見其二子使擇焉謙弗許以疾免卒於家
  北周王謙大將軍王雄之子襲爵庸國公為益州總管隋文帝輔政謙以父子受國恩將圖匡復舉兵攻利州衆潰被害
  陳宗二
  班固撰前漢史或上書告固私改國史者顯宗見其書甚竒之召詣校書部除蘭臺令史與前睢陽令陳宗共成世祖本紀宋永嘉陳宗年十六母病篤刲股為餌病愈已而復病不救宗一慟而絶郡守陸徳輿官為造葬榜曰陳孝子墓
  徐嵩二
  後漢徐嵩靈帝時為益州太守坐𧷢繫獄御史按之嵩搗額乞憐宻以千金行賂免死戌雲中見天祿閣外史
  前秦徐嵩符堅時拜鎮軍將軍雍州刺史姚方成攻雍州執而數之嵩厲聲責其大逆使速殺已方成怒立斬之
  馬遵二
  後漢馬遵順陽侯馬廖之子嗣爵徙封程鄉侯
  宋馬遵景祐進士歴侍御史吏部員外郎直龍圖閣立朝侃侃遇事䂓切
  夏方二
  後漢夏方九江人為交阯刺史日南蠻夷攻燒縣邑扇動九眞方開恩招誘賊皆降服梁太后美方之功遷桂陽太守
  晉夏方永興人家遭疫癘父母伯叔羣從死者十三人方年十四夜則號哭晝則負土十有七載葬送始畢因廬墓植松栢烏鳥猛獸馴擾其旁
  髙祚二
  漢建安末曹操征張魯攻之不能㧞宻遣將軍髙祚乘險夜襲大破之魯遁奔巴中
  北魏髙祚蓨人襲父讜蓨縣侯爵為東青州刺史
  劉瑜三
  後漢劉瑜廣陵人舉賢良方正拜議郎竇武欲誅宦官引為侍中與同謀畫武敗被誅
  南宋劉瑜歴陽人十歲䘮父繼又䘮母三年不進鹽酪號泣不絶聲力營葬事服除二十餘年布衣蔬食言輒流涕常居墓側未嘗蹔違
  金劉瑜棣州人家貧甚母䘮不能具葬乃質其子以給䘮事明昌三年詔賜粟帛復其終身
  馮伉三
  漢馮勤祖父偃長不滿七尺常自恥短陋恐子孫之似也乃為子伉娶長妻伉生勤長八尺三寸光武時為司徒賜爵闗内侯唐醴泉縣令馮伉博學有才韋渠牟薦為給事中充皇太子侍讀召見賜金紫著三傳異同三卷宋馮延魯之子伉文辭清麗嘗著平晉頌時人稱之第進士歴典藩郡皆有治迹
  張曜二
  後漢張曜太尉張禹小子禹卒安帝除曜為郎中令北齊張曜昌平人天保初為尚書右丞文宣近出令曜居守帝夜還駐驆催迫曜以夜深須火至面識門乃可開於是獨出見帝帝笑曰卿欲効郅君章也曜前開門然後入帝嗟賞賜以錦綵
  樊毅二
  漢樊毅為𢎞農太守復華下民租光和二年立碑在華隂縣見分韻
  陳樊毅太建中為左衛將軍以北伐功多為荆州刺史封逍遥郡公
  李恂二
  後漢李恂習韓詩教授數百人徵拜謁者領西域校尉北匈奴數斷車帥伊吾以西使命不得通恂設購賞斬虜帥縣首軍門後坐公事免步歸鄉里結草為廬與諸生織席自給
  西涼李恂李暠之子為燉煌太守嗣主李歆為沮渠䝉遜所害郡人推為冠軍將軍涼州牧䝉遜復率衆來攻城陷自殺
  王暢二
  漢王暢太尉王龔之子為南陽太守愼刑簡罰教化大行郡中豪族奢靡相尚暢常布衣皮褥車馬羸敗以矯其弊
  晉王暢嘗出使西域還言足彌山有石流黄髙數十丈從廣五六十畝晝視孔中狀如烟夜視如火光國中時氣不和皆往保此山見博物志
  任峻二
  漢任峻勃海人永平中補洛陽令擢用文武吏皆盡其能糾剔姦盜不得旋踵一歲斷獄不過數十終於太山太守
  魏任峻中牟人從曹操為典農中郎將募民屯田許下軍國之饒起於棗祗成於任峻
  後漢兩趙彦
  一琅邪人少有學術延熹三年太山賊攻沒琅邪詔以宗資為討寇中郎將督州郡合討彦陳孤虛之法發五陽郡兵從孤擊虛一戰破賊徐兖悉平
  一建安末為議郎陳言時政曹操惡其忠直殺之見伏后紀
  杜𢎞三
  東漢杜𢎞穰人率衆從延岑攻南陽下數城與耿弇戰於穰敗降見耿弇傳
  晉杜𢎞據臨賀謀反廣州刺史陶侃擊破之
  南燕杜𢎞仕慕容徳為從事中郎徳母在長安遣𢎞存問消息𢎞請以死自效至張掖為賊所殺徳聞而悲之厚撫其家
  劉翊二
  後漢劉翊潁川人守志卧疾不屈聘命獻帝特拜議郎遷陳留太守敝車羸馬自載東歸見士大夫病亡道次翊以馬易棺脱衣斂之义逢知故困餒於路不忍委去因殺所駕牛以救其乏衆人爭之翊曰視没不救非志士也遂俱餓死
  宋劉翊靖康初為眞定路都鈐轄金人攻眞定翊率衆晝夜搏戰城陷挺身潰圍之孫氏山亭解絛自縊王諶二
  後漢王諶河南尹田歆外甥名知人歆謂曰今當舉孝廉欲用名士以報國家爾助我求之明日諶送客遥見种暠異之還白歆即召暠舉孝廉
  南宋王諶東海人博學有節義歴東觀祭酒太子中庶子少貧常自紡績及通貴每對人言之世稱其達張邈二
  後漢張邈夀張人少以俠聞曹操袁紹皆與為友由騎都尉遷陳留太守董卓之亂首舉義兵後背操詣袁術為下所殺
  晉張邈為郡功曹奉使詣州夜夢狼啖一脚就索紞占之紞曰脚肉被啖為却字㑹東虜反不果行
  李雲三
  後漢李雲甘陵人桓帝時為白馬令中常侍單超等封侯專權又立掖庭民女亳氏為皇后后家封者四人雲路布上書帝震怒逮雲下獄死
  後蜀李雲偽主李雄從弟初為建威將軍及雄僭稱成都王以雲為司徒見蜀春秋
  唐宗室李雲嗣封敷城郡公
  謝端二
  漢謝端閩人嘗得一大螺如斗畜之家每歸盤餐必具因宻伺乃一姝麗甚問之曰我天漢中白水素女天帝遣我為君具食今去留殻與君端用以居糧其米常滿見搜神記
  元謝端遂寧人弱冠師王奎文明性理之學善為古文累官翰林直學士朝廷制册多出其手時稱有良史才
  秦松二
  吳秦松廣陵人建安初孫策自領㑹稽太守以松等為謀主見張紘傳
  北魏秦松宣武時宦者位至長秋卿見恩倖傳
  趙祗二
  後漢趙祗涼州人與逆賊馬相等起於綿竹自號黄巾聚衆萬餘攻破益州三郡州從事賈龍擊走之
  唐趙祗趙隱之祖朱泚之亂徳宗幸奉天祗以家人奴客奮力拒守獻家財助軍天子嘉之辟為推官累遷工部侍郎出為嶺南東道節度使
  陳珪二
  漢沛相陳珪嘗舉華佗孝廉見華佗傳
  魏司馬陳珪從大將軍司馬懿討遼東太守公孫文懿珪進速攻之計懿故緩之以俟其怠
  隂興二
  漢隂興光烈皇后母弟有膐力為黄門侍郎從征伐平定郡國賜爵闗内侯帝疾受顧命於雲臺廣室
  北涼隂興燉煌人與劉昞並以文學稱偽主沮渠牧犍尊昞為國師興為助教命官屬以下皆北面受業見北涼錄
  曹訓王磐各二
  東漢曹訓馬援姊子援因兄壻王磐游京師與衛尉隂興等相友善嘗與訓言其必敗後磐果預蘇鄴事連坐死洛陽獄
  宋曹訓初知袁州除姦暴免和糴甚著政績後除直閣知閬州
  元王磐至大進士大肆力於經史百氏文辭宏放中統間為眞定等路宣慰使入為翰林學士太常少卿每奏對必以正始終眷顧不衰
  李章二
  後漢李章懐人建武中侍御史出為瑯邪太守北海大姓夏長思等反章即發兵馳擊之掾史止章不得出界不得擅發章云坐討賊而死不恨遂引兵與戰斬之獲三百餘級
  南唐李章起家騎將累遷雄武軍都虞候出為䖍州節度使老而心壯善撫士卒勤於職務
  劉政二
  後漢劉政宗室河間孝王之子既嗣位慠佷不奉法順帝擢侍御史沈景為河間相到國責王傅無訓導之義因奏治罪詔書讓政而詰責傅政遂改節自修
  金劉政洺州人性篤孝母老䘮明政以舌䑛目逾旬而能視母疾刲股肉啖之者再三及死負土起墳葬之日飛鳥哀鳴翔集丘木防禦使以聞除太子掌飲丞張顯二
  後漢張顯元初中為漁陽太守鮮卑入寇率吏士追擊出塞伏兵發射死見劉茂傳
  西涼張顯深泉人有逺量武昭王據有西夏引為功曹甚器異之位至酒泉太守見北史張湛傳
  髙詡二
  後漢髙詡平原人以父任為郎中世傳魯詩建武末官至大司農在朝以方正稱
  前燕髙詡遼東人善占天文建武初慕容廆稱大單于詡杖策見之言當遣使江東示有所尊廆善之拜郎中令遷𤣥莵太守以平征虜仁功封汝陰侯
  光武時兩馬成
  一棘陽人拜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武將軍擊李憲平江淮破隗囂平武都累進大司空封全椒侯
  一建武二十四年虞延為洛陽令外戚陰氏有客馬成常為姦盜延收考之陰氏屢請獲一書輒加篣二百信陽侯陰就譖延多所寃枉帝乃親錄囚徒知延不私遂誅成
  許愼二
  漢太尉南閣祭酒許愼作說文解字六藝羣書皆訓其意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鳥獸蟲魚雜物竒怪莫不畢載
  唐學士許愼與親友宴花圃中聚花鋪座曰吾自有花裀何消坐具見開元天寳遺事
  劉愷二
  後漢劉愷居巢侯劉般長子當襲爵讓與弟憲遁逃避封積十餘歲聽憲嗣爵徵愷為郎官至太尉在位者莫不仰其風節
  南宋劉愷宗室南郡王義宣之子别封宜陽縣王義宣反并誅
  張濟張根各二
  後漢張濟司徒張酺曾孫好儒學官至司空及卒靈帝以舊恩贈車騎將軍闗内侯追濟侍講有勞封子根為蔡陽鄉侯
  後魏張濟西河人涉獵書傳清辯善儀容道武愛之使為行人拜散騎侍郎襲爵成紀侯
  宋張根第進士為淮南轉運使加直龍圖閣上書屢忤權倖被貶安置郴州性至孝父病蟲戒鹽根為食淡母病每至雞鳴則少蘇後不忍聞雞聲
  王政二
  漢光和中漁陽張純反所至殘破幽州牧劉虞購純逃入鮮卑其客王政殺之送首詣虞封政為列侯見公孫瓚傳
  金王政熊岳人天㑹初侍衞親軍都指揮使兼掌軍資時軍旅始定吏皆因縁為姦政獨明㑹計嚴扃鐍金帛山積而出納不爽錙銖
  李暠三
  後漢魏郡李暠為美陽令貪暴為民患督郵蘇謙案得其臧論輸左校謙後免官歸里私至洛陽時暠為司𨽻校尉收謙詰掠死獄中又刑其屍以報昔怨見蘇不韋傳
  晉李暠成紀人學通經史頗習兵法嘗與郭黁同宿黁曰君有國土之分家有騧草馬生白額駒此其時也後數年白額駒果生晉昌太守唐瑶移檄六郡推暠為大將軍涼公秦涼二州牧
  唐李暠宗室清河王孝節之孫少孤事母甚謹居䘮柴毁家人未嘗見其言笑開元末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少傅封武都縣伯
  徐宣二
  後漢徐宣中常侍徐璜族子為下邳令暴虐尤甚東海相黄浮收宣案罪棄市見單超傳
  魏徐宣海西人為尚書左僕射封津陽亭侯立朝忠亮文帝稱為社稷臣
  劉祐三
  後漢兩劉祐 一即安帝 一安國人桓帝時河東太守政為三河表再遷司𨽻校尉威行朝廷以疾辭歸杜門絶迹
  隋劉祐榮陽人開皇初為大都督封索盧縣公其所占候合如符契文帝甚親之嘗奉詔撰兵書名曰金韜復著陰策觀臺飛候等書並行於世
  盧植二
  後漢盧植涿人少事馬融學通古今建寧中徵為博士黄巾賊起四府舉植才兼文武拜北中郎將發諸郡兵征之連戰破賊斬獲萬餘
  元楊文安為開達等處招討使軍於巴渠宋萬安寨主盧植來降遂築蟠龍城以據䕫達要路
  王脩四
  漢王脩漢安二年為鄮令時軍人殺歴陽太守伊曜脩誓衆奔入賊營取曜屍葬之人服其義
  魏王脩營陵人七歲䘮母母以社日亡來歲隣里社脩念母哀甚隣里為之罷社後為大司農郎中令
  晉王脩王濛之子明秀有美稱年十二作賢全論以示劉惔曰此論便足叅㣲言官中軍司馬卒年二十四
  南宋王脩武帝時為安西長史從桂陽公義眞鎭長安及沈田子殺王鎭惡脩報田子以專戮斬之
  趙炳二
  後漢趙炳東陽人善方術以氣禁人人不能起禁虎虎伏地低頭閉目便可執縛見抱朴子
  元趙炳濼陽人為刑部侍郎濟南妖民作亂加昭勇大將軍濟南路總管炳至止罪首惡餘黨悉平
  韓演二
  漢韓演韓棱之孫官司𨽻校尉中常侍左悺以誅梁冀功封侯驕恣亂政演奏悺罪惡悺自殺
  北周韓演韓裦之父恒州刺史
  劉協二
  漢獻帝名協
  北魏劉協饒安人節閔時髙昻起兵輔齊神武協聚衆附昻為羽翼位至大丞相司馬坐事死
  李勝二
  後漢李勝廣漢人有文才為東觀郎著詩誄頌論数十篇
  魏李勝正始元年為河南尹以黨曹爽被誅
  王承三
  後漢王承初平中為池陽守將時西州饑征東將軍馬騰表求就榖承恐騰為已害乃攻騰破走之
  晉王承王湛之子清虛寡欲憂喜不形於色為元帝鎮東府從事中郎甚見優禮渡江名臣王導衞玠之徒皆出其下為中興第一
  梁王承王曇首𤣥孫好儒業為國子祭酒祖儉父暕皆居此職三世為國師前代未之有
  周廣三
  漢延光三年侍中周廣等共讒陷太尉楊震震自殺晉元帝命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烈將軍周訪領兵討華軼軼將周廣燒城應訪軼衆潰被斬遂平江州
  宋開寳六年命周廣為右屯衞大將軍領潘州團練使訓練雄武諸營
  郭弈二
  後漢陰瑜妻潁川荀氏年十九而瑜卒誓以死守後同郡郭弈䘮妻其父强之適郭入室掩户書扉上曰屍還陰遂以衣𢃄自縊
  晉郭弈陽曲人髙簡有雅量太康中雍州刺史徵為尚書弈有重名當時朝臣皆出其下
  劉恭三
  東漢兩劉恭 一明帝第四子封彭城王食楚郡敦厚威重舉動有節度吏人敬愛之立四十六年薨一更始時為侍中赤眉入長安更始遣恭請降封畏威侯恭固請得封長沙王
  北周劉恭長廣公劉亮次子以父功授開府儀同封饒陽縣伯
  東漢兩趙博
  一肅宗詔諸儒於白虎觀論考五經同異博士趙博校書郎班固等並與選見楊終傳
  一和帝延平元年西域諸國反叛詔騎都尉趙博等將河西四郡兵追擊大破之斬首萬餘級見梁慬傳王廣三王嘏二
  後漢王廣山桑侯王常之子常薨嗣侯徙封石城晉王嘏丞相王導曾孫襲爵始興郡公尚鄱陽公主歴中領軍尚書
  前趙王廣仕劉淵為西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刺史蠻賊入寇攻圍一百二十日外救不至城䧟被殺將士不忍獨生相枕而死者五十人
  後趙石虎遺蜀李夀書欲連横入寇約中分江南夀大悅遣散騎常侍王嘏中常侍王廣使於趙
  李郃二
  後漢李郃南鄭人通五經善河圖風星舉孝廉五遷尚書令元初中為司空數陳得失有忠臣節
  唐李郃延唐人太和初擢進士第一同榜蕭倣崔愼由崔鉉後並為相今縣有李狀元祠
  孔嵩二
  後漢孔嵩南陽人家貧親老乃變名姓傭為新野街卒正身厲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訓化遂辟公府官至南海太守見范式傳
  五代孔嵩蜀人善畫師刁處士嘗於廣福院畫龍一堵蜿蜒怪狀不與常同逼視逺觀勢欲躩躍時人異之見益州畫録
  劉和三
  後漢兩劉和 一宗室彭城頃王之子元嘉初嗣立性至孝太夫人薨行䘮陵次毁胔過禮傅相以聞桓帝詔迎王還宫 一太尉劉虞之子獻帝時為侍中在長安帝思東歸使和潛出武闗詣虞使將兵來迎
  前趙劉和偽主元海之子及嗣偽位使衞尉劉銳攻鹿蠡王聰聰貫甲攻西明門剋之斬和於光極西室楊仁二
  後漢楊仁閬中人舉孝廉除郎顯宗特詔補北宫衞士令及帝崩諸馬貴盛各爭欲入宫仁被甲持㦸嚴勒門衞莫敢輕進者
  金哀宗天興元年元兵攻汴城遣户部侍郎楊仁奉金帛詣元兵乞和
  陳裦二
  後漢安帝永寧元年十月衞尉廬江陳裦為司空陳武帝踐祚廣封宗室詔從子北徐州刺史裦封鍾陵侯
  周興三
  漢周興山陽太守周榮之子以父任為郎中博物多聞有雅才永寧中尚書陳忠上疏薦興懐竒抱能隨輩栖遲誠可歎惜詔拜興尚書郎
  晉武帝太康元年王渾克吳尋陽諸城獲吳威武將軍周興
  唐周興長安人以明習法律歴司刑少卿秋官侍郎自垂拱以來屢受制獄被其陷害者數千人天授元年下獄徙嶺表為讐人所殺
  馮定二
  一漢馮魴之孫嗣爵楊邑鄉侯官至羽林郎將
  一唐馮宿之弟擢第累太常少卿總樂工閱於庭文宗見其端疑若植問知是定乃召昇階錫禁中瑞錦仍令大錄所著古體詩以獻
  劉豹三
  後漢宗室劉豹永嘉元年嗣立為淮陽王又建安二十五年魏文帝稱尊號或傳漢帝遇害先主發䘮制服故議郎楊泉侯劉豹等請先主即尊位又前趙劉豹劉元海之父為匈奴左賢王魏嘉平中祈子於龍門有大魚頂有二角軒鬐躍鱗來至祭所其夜夢所見魚變為人左手把一物大如雞子光景非常授呼延氏曰此是日精服之生貴子自是十三月而生元海張雲二
  後漢張雲為豫章太守舉陳重孝廉重以讓其友雷義前後十餘通記雲不聽
  唐張雲著咸通庚寅解圍錄一卷見宋史藝文志
  李燮二
  後漢李燮李固之子固既誅燮入徐州界變名姓為酒家傭十餘年遇赦還鄉里徵拜議郎再遷河南尹在位廉方自守舎短取長好成人之美
  北魏李燮官京兆尹吏民愛敬歌曰恩如春威如虎愛如母訓如父
  陳忠二
  一後漢司空陳寵之子歴廷尉尚書令有聲稱安帝立上疏薦隱逸有道之士嘗作搢紳先生論以諷中侍王伯榮負寵驕蹇之過
  一有元開封尹陳祐之祖博究經史鄉黨皆尊而師之既殁門人諡曰茂行先生
  劉敏三
  東漢劉敏光武叔父𢎞之子建武二年封甘里侯通經有行官至越騎校尉
  蜀漢劉敏後主時為左䕶軍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威將軍鎭漢中魏遣曹爽襲蜀議者但欲城守敏謂男女布野農榖栖畝必不可聽敵入遂率衆據興勢魏軍引退以功封雲亭侯
  元劉敏青魯人從太祖征遼西回回諸國悉收其地立兩軍戍燕置二總管府以敏二子為二府長命敏總其役賜玉印佩金虎符
  孫嵩二
  後漢孫嵩安丘人藏匿趙岐得免唐玹之難後岐為太僕使荆州時嵩亦寓於劉表岐稱其素行篤烈因共上為青州刺史
  宋孫嵩休寧人容貌怪竒趣尚幽潔以薦入太學宋亡歸隱海寧山中誓不復仕杜門賦詠凄斷淪絶以寄其没世無涯之悲
  漢兩朱普
  一九江人習歐陽尚書為博士桓榮師事之後普卒榮奔䘮九江負土成墳
  一廣都人為郡功曹太守與刺史王冀有隙枉被誣劾普詣新都獄掠笞連月肌肉臭腐卒證太守無事勅其子曰我死載䘮詣闕使天子知我心
  劉𤣥二
  後漢劉𤣥即更始將軍
  蜀劉𤣥昭烈帝之曾孫東遷洛陽値永嘉大亂劉氏子孫絶滅惟𤣥奔蜀李雄署為安樂公以嗣後主楊政二
  後漢楊政京兆人從代郡范升受梁丘易善說經書教授數百人京師為之語曰說經鏗鏗楊子行
  宋楊政臨涇人興元中為熈河蘭鞏路經略安撫使知利州會金人渝盟政率師趣渭水以拒敵衝凡大戰七斬獲甚多
  後漢兩耿忠
  一耿弇從子嗣封興義侯以騎都尉擊匈奴於天山有功
  一耿純曾孫嗣封髙亭侯
  王康三
  東漢兩王康 一永平十二年十月司𨽻校尉王康下獄死 一安帝時中黄門自太子廢為濟陰王常懐歎憤及帝崩康與孫程等斬江京閻顯迎立濟陰是為順帝詔封康華容侯
  北周王康大將軍王悅之子司邑下大夫恃勢驕縱所部軍人將有婚禮康非理陵辱軍人訴之悅及康並坐除名
  周勰二
  漢周勰光祿勲周舉之子以父任為郎自免歸舉孝㢘又公車徵固辭廢疾常隱處竄身慕老聃清淨杜絶人事十有餘歲卒時年五十蔡邕以為知命
  晉周勰南郡太守周玘之子為臨淮太守常緘父將終之言欲誅讐人因吳興徐馥有部曲潛與結約馥殺太守袁琇奉其叔父札為主札大驚斬馥勰為札所責失志而卒
  劉方二
  後漢永元中舉孝廉大郡小郡各二人和帝以為不均詔司空劉方與公卿會議見丁鴻傳
  隋文帝遣驩州道行軍總管劉方經略林邑師至其國林邑王梵志聞其威名棄城奔海獲其廟主金人汙其宫室刻石紀功而還
  楊統二
  後漢楊統新都人得祖傳祕記學習圖䜟及天文推步之術建初中為彭城令朝廷灾異多以訪之位至光祿大夫為國三老
  北涼楊統初為南涼西郡太守沮渠䝉遜攻統於日勒統降拜為右長史寵踰勲舊
  李淑四
  後漢李淑豫章人更始時為軍師將軍見更始所授官爵皆羣小賈豎上書切諫更始怒繫淑詔獄自是闗中離心四方怨叛
  唐李淑憲宗之孫河内郡王
  宋兩李淑 一渤海人淳化中博士進事類賦百篇於朝太宗嘉其精贍因命注釋擢水曹郎
  一李若谷之子眞宗時為翰林學士博習諸書詳練典故凡有沿革帝多咨訪
  張超二
  漢張超留侯之後有文才靈帝時從車騎將軍朱儁征黄巾為别部司馬著賦頌碑文凡十九篇又善草書妙絶當時世共傳之
  宋張超定海人自幼仁孝年十九父疾革懇禱無效乃刲脇取肝煮粥以進不踰日父愈嘉泰中復其家封植其墓
  劉操二
  東漢劉操陳留人隱士姜肱弟子肱卒操追慕其徳共刋石頌之
  前趙劉操偽主劉聰之子封魏王
  王奐二
  東漢王奐河内人明五經負笈追業常賃灌園恥交勢利歴官考城令漢陽太守見范冉傳
  南宋王奐永明中以左僕射出為雍州刺史誣殺寧蠻長史劉興祖伏誅
  陳䂓三
  漢陳䂓成固人其女弟順謙適鄧令曹寧十九寡居長育遺孤八十餘卒䂓著書歎述之
  宋陳䂓安丘人為安陸令以勤王兵赴汴除直龍圖閣知徳安府每出竒兵克期制勝改知順昌復剉金兵十餘萬於京城自紹興以來文臣鎭撫有威聲者惟䂓一人
  金陳䂓稷山人明昌進士為右司諫數上章言事切直有條貫南渡後諫官稱許古陳䂓而䂓不以訐直自名尤見重於世云
  徐肇二
  漢章帝時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一村以為怪乃相與至水濵盥洗因流以濫觴見齊諧記
  宋太宗時吉州徐肇善推卜為轉運使王延範推九宫算法得八少一肇驚起曰君侯大貴當如江南李國主遂與延範同謀不軌伏誅見延範傳
  李純四
  漢李純中水侯李忠之孫永平初嗣爵坐母殺純叔父國除永初七年鄧太后復封琴亭侯
  隋李純平棘人開皇中為介州長史見李璨傳
  前秦李純仕符堅晉昌太守以郡迎降吕光見後涼錄唐憲宗諱純
  楊喬二
  東漢楊喬烏傷人為尚書容儀偉麗數言政事桓帝愛其才貌詔妻以公主喬固辭不聽遂閉口不食七日而死見楊璇傳
  晉𢎞農楊準有二子曰喬曰髦皆知名於世準使詣裴頠頠性𢎞方愛喬有髙韻謂準曰喬當及卿髦少減也見樂廣傳
  劉繇二
  漢劉繇牟平人舉孝廉為下邑長棄官去平原陶丘洪薦舉茂才後至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牧振武將軍
  晉恵帝以衞瓘錄尚書事輔政為楚王瑋所譖被誅太保主簿劉繇冐難收瓘葬之復執黄旛撾登聞鼓鳴寃得追封蘭陵諡曰成
  張脩三
  漢靈帝時兩張脩 一光和二年中郎將張脩使匈奴擅斬單于呼㣲更立羌渠為單于徵下獄死
  一中平元年妖巫張脩反寇亂郡縣
  魏陳留王咸熙二年以虎賁張脩昔於成都馳馬至諸營言鍾會反逆以至没身賜脩弟倚爵闗内侯許晏張彌各二
  後漢許武陽羨人以二弟晏普未顯欲令成名乃剖財産為三自取肥田廣宅二弟所得悉劣鄉人皆稱弟克讓而鄙武貪婪晏等並得選舉
  吳嘉禾元年魏遼東太守公孫淵稱藩於孫權權大悅遣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等將兵萬人持金寳珍貨九錫備物乘海授淵封為燕王
  後趙石虎建武二年使牙門將軍張彌率衆一萬徙洛陽鐘虡九龍翁仲銅駝飛廉于鄴
  李肅三
  漢李肅延熹五年為南郡太守武陵蠻夷寇掠江陵肅奔荆南而没見馮緄傳
  吳李肅南陽人才識明達孫權擢任選舉號為得才出補桂陽太守吏民悅服見步騭傳
  後魏李肅平棘人位員外常侍初諂附侍中元暉後以左道事侍中穆紹常裸身被髪畫腹衘刀於隱屏處為紹求福故紹愛之薦歴黄門郎夏州刺史
  金彦二
  漢金彦雒縣書生嘗客逺方被病適新都王忳見彦疾困愍而視之彦因囑後事以金十斤相贈忳即營殯葬餘金悉置棺下後數年始識其父而告之迎䘮取金忳由是顯名
  宋金彦邵陽人力學善屬文喜敦孝友振困窶時號義門金氏牧守舉孝廉天下第一
  劉宏二
  後漢靈帝名宏
  南宋劉宏文帝第七子元嘉末封建平王自少閒素篤好文籍帝寵愛殊常為立第於雞籠山盡山水之美建平國職髙他國一階
  鄭興二
  後漢鄭興開封人以涼州刺史免歸建武初御史杜林薦興執義堅固敦悅詩書有公孫僑觀射父之徳宜侍帷幄典機宻乃徵為太中大夫
  唐鄭興孝義人貞觀初以孝義稱因名其縣
  任愷二
  後漢任愷河内太守任延少子官至太常卿
  晉任愷博昌人泰始初為侍中封昌國縣侯愷有經國之幹賈充惡其與上親接因稱愷才能宜在官人之職帝即日以愷為吏部尚書然侍覲轉希
  馬光二
  後漢馬光伏波將軍第三子永平中為黄門侍郎肅宗即位自越騎校尉遷執金吾封許陽侯
  隋馬光武安人少學從師數十年晝夜不息圖書䜟緯莫不畢覽尤明三禮為儒者所宗開皇初徵山東義學之士授太學博士
  李成三
  後漢軍吏李成苦欬晝夜不寐華佗以為腸癕與散兩錢服之即愈
  宋李成青人五代末以詩酒遊公卿間善摹冩山水酒酣落筆烟景萬狀世傳以為寳見李宥傳
  金李成歸信人勇力絶倫能挽弓三百斤歴安武軍節度使河南尹封濟國公在諸將中最勇鷙號令甚嚴所至克㨗
  鮑昱二
  漢鮑昱鮑永之子中元初拜司𨽻校尉詔詣尚書使封胡降檄昱曰臣聞故事通官文書不著姓今司𨽻下書而著姓何也帝曰吾固欲令天下知忠臣之子復為司𨽻爾
  宋鮑昱浮梁人家貧苦節未嘗以色下人登政和第為江南安撫置制使時軍務叢脞昱戢姦貪謹出入日用以饒
  史弼二
  漢史弼考城人由尚書出為平原相詔舉鉤黨郡國所奏多至數百弼獨無所上全活千餘人
  元史弼博野人膂力絶人里門石獅重四百斤弼舉置數步外世祖召授管軍總管攻取宋襄樊及降下𤓰哇葛郎等國累官平章政事封鄂國公
  戴良三
  漢戴良愼陽人才識超達議論髙竒或問良自視天下孰可為比良曰我若仲尼長東魯大禹出西羌獨步天下誰與為偶舉孝廉再辟司空府俱不就將妻子逃入江夏山中
  吳黄武五年孫權以交阯懸逺乃分交阯以南為交州用戴良為刺史
  元戴良金華人英偉秀發以文章擅名為淮南江北儒學提舉著春秋經傳考九靈山房文集
  韓棱二
  後漢韓棱為尚書令與郅夀陳寵俱以才能稱肅宗嘗賜諸尚書劍惟此三人特以寳劍自署其名曰韓棱楚龍淵郅夀蜀漢文陳寵濟南椎成
  宋韓棱為下邳令有遺愛民立祠祀之曰淵徳公廟見淮安府志
  陶範趙直各二
  後漢安帝崩司徒李郃陰與少府陶範步兵校尉趙直謀立順帝會孫程等事先成故範等功不顯
  蜀蔣琬為廣都長不治免官夢一牛頭在門流血滂沲意甚惡之呼問占夢趙直直曰見血者亊分明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至公大吉之徵也後果如其言
  晉陶範陶侃之子最知名太元初為光祿勲
  王儁二
  漢王儁汝南人避地武陵歸者百餘家公車徵不到帝都許復徵為尚書又不就見逸士傳
  梁王儁太常王繢長子不慧位止建安太守
  朱沖二
  東漢朱沖朱祐曾孫初祐封鬲侯傳國至孫演坐巫蠱事免鄧太后紹封沖為鬲侯
  晉朱沖少有至行閒静寡欲好學而貧常以耕藝為事邑里化其禮讓路不拾遺村無凶人詔補博士尋除太子右庶子每聞徵書輒逃入深山時人以為梁管之流
  李建三
  後漢中黄門李建與孫程等共迎立順帝封復陽侯唐兩李建 一宗室越王係之子建中元年封武威郡王授殿中監 一尚書李遜之弟家素清貧與兄躬耕致養嗜學力文舉進士授祕書郎徳宗聞其名用為右拾遺卒於禮部侍郎
  曹成陳光各二
  漢扶風曹世叔妻班昭博學髙才有節行和帝數召入宫令皇后諸貴人師事之號曰大家及鄧太后臨朝與聞政事以出入之勤特封子成闗内侯
  漢安帝廢太子為濟陰王侍中陳光中散大夫曹成等十餘人詣鴻都門證太子無過
  晉左衞將軍陳光上疏請伐胡太尉軍司蔡謨上疏言殿中之軍宜令所向有征無戰而頓之堅城之下勝之不武不勝為笑其議遂寢
  劉全三
  漢章帝子名全建初四年封平春王
  宋端平三年元兵攻襄陽制置使孟珙命劉全率衆𢷬襄郢戰於樊城及郎神山皆大㨗遂復襄陽見孟珙傳
  金劉全太康人嘗為羣盜亡入衞眞界謀作亂詭稱愛王以惑衆事覺伏誅
  趙昱二
  後漢趙昱琅邪人事母至孝髙潔廉正州郡請召常稱病不應舉茂才再遷廣陵太守為笮融所害見謝承漢書
  隋趙昱為嘉州刺史有老蛟為害昱率千人臨江鼓譟自持刀入水頃之江水盡赤昱執蛟奮波而出唐太宗封神勇大將軍廟祀灌江口
  韋義二
  後漢韋義韋𤣥成𤣥孫辟舉理劇為廣都長甘陵陳二縣令政甚有績廣都為生立廟及卒三縣吏民舉哀若䘮考妣
  北魏韋義韋祐之父官上洛郡守大統中以祐著勲追贈秦州刺史
  徐𦙍二
  漢徐𦙍南州髙士徐穉之子篤行孝悌隱居不仕太守華歆禮請相見固病不詣漢末寇賊縱横皆敬𦙍徳行轉相約敇不犯其閭
  晉羊祜都督荆州頗好畋漁嘗欲夜出軍司徐𦙍執棨當營門曰將軍之安危即國家之安危𦙍今若死此門乃開祜改容謝之後遂稀出
  陳翔二
  漢陳翔邵陵人拜侍御史正旦朝賀大將軍梁冀威儀不整翔奏冀恃貴不敬請收案罪時人竒之
  蜀陳翔宋大學士陳堯佐之祖事王建為新井令因家閬中
  髙彪二
  漢髙彪無錫人試經第一除郎中校書東觀數奏賦頌竒文因事諷諫靈帝異之遷内黄令有徳政詔東觀畫彪像以勸學者
  金髙彪渤海人勇徤絶人能日行三百里身被重鎧歴險如飛大小數十戰無不剋㨗官至兵部尚書封舒國公
  李敏三
  漢李敏襄平人為河内太守去官還鄉里遼東太守公孫度欲彊用之敏乘輕舟浮海莫知所終
  隋李敏李賢之孫襲爵廣宗公配樂平公主女娥英及文帝受禪公主謂敏曰我以天下與至尊惟一女夫當為汝求柱國若授餘官愼母謝及進見遂於坐發詔授柱國
  唐李敏𤣥宗第十子懐哀王
  張彪二
  漢桓帝誅梁冀使司𨽻校尉張彪將虎賁羽林劍㦸士千餘人圍冀第
  梁張彪初居若邪山為盜頗有部曲後歸臨城公蕭大連為中兵參軍舉義征侯景元帝甚嘉之引為𤓰牙除東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刺史給鼓吹
  羊亮二
  東漢楊秉為太尉條奏貪穢牧守青州刺史羊亮等五十餘人或死或免天下莫不肅然
  晉羊亮羊祐從兄之子有才能多計數與之交者必偽盡欵誠而殊非其實惠帝時為大鴻臚與闗東連謀内不自安奔於并州為劉元海所害
  趙溫二
  後漢趙溫趙典兄子為京兆郡丞歎曰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遂棄去獻帝西遷為侍中同輿至長安封江南亭侯代楊彪為司徒錄尚書事
  北魏趙溫天水人博學有髙名仕姚泓為天水太守泓敗魏太武以為仇池令
  柳毅二
  漢初平元年遼東太守公孫度知中國擾攘欲圖霸王之業與親吏柳毅等謀遂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
  唐柳毅儀鳳中應舉下第還至涇陽遇洞庭龍女與同見洞庭君洞庭君以女配毅獲珍寳無算徙居南海不知所終見虞初志
  王長文二
  後漢王長文與郭林宗同鄉嘗被奬㧞遂以成名見謝承書
  晉王長文郪人少以才學知名放蕩不羈州府辟命皆不就閉門自守不交人事著書四卷名曰通𤣥經有文言卦象可用卜筮時人比之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雄太𤣥
  楊定二
  漢末楊定為安西將軍故董卓部曲將懼李傕忍害乃與郭汜合謀迎天子幸其營見董卓傳
  前秦楊定初仕苻堅為驃騎大將軍雍州牧招合夷夏得數千家進平天水略陽遂有秦州之地自稱秦州刺史隴西王見前秦錄
  周昻二
  漢周昻獻帝時任九江太守為袁術所攻其弟豫州刺史㬂收兵往助之軍敗還鄉里為許貢所害見會稽典錄
  金周昻學術醇正諸儒皆師尊之擢第歴職臺省出佐三司從承裕軍城陷遇害
  夏承二
  漢夏承建寧初為淳于長卒官蔡中郎為作碑銘余嘗得搨本其書八分甚竒古其文猶完善可誦及查中郎集無此文迺知古人傑作湮没者多矣因具錄于左
  君諱承字仲兗東萊府君之孫太尉掾之中子右中郎將弟也累葉牧守印紱典據十有餘人皆徳任其位名豐其爵是故寵禄傳于歴世策勲著于王室君鍾其美受性淵懿含和履仁治詩尚書兼覽羣藝靡不尋⿰州郡更請屈己匡君為主簿督郵五官掾功曹上計掾守令冀州從事所在執憲彈繩糾枉忠絜清肅進退以禮公道篤愛先人後己克讓有終察孝不行太傅胡公歆其徳美旌招俯就羔羊在公四府歸髙除淳于長到官正席流恩裦譱糾姦示惡旬月化行風俗改易轓軒六轡飛躍臨津不日則月皓天不弔殱此良人年五十有六建寧三秊六月□巳淹疾卒官嗚呼痛哉臣𨽻辟踊悲動左右百姓號咷若䘮考妣咳孤憤泣忉怛傷摧勒銘金石惟以告哀其辭曰於穆皇祖天挺應期佐時理物紹蹤先軌積徳勤約燕于孫子君之羣慼並時繁祉明明君徳令聞不已髙山景行慕前賢列庶同如蘭意願未止中遭寃夭不終其紀夙世霣祚早䘮懿寳抱器幽潛永歸蒿里痛矣如之行路感動黨魂有靈垂後不朽
  宋夏承鄞人任開封少尹靖康間虜騎入寇京尹徐秉哲散榜根括皇族承折以大義毁榜盡散拘繫之人隆興初以承忠義詔特贈朝議大夫見寧波府志孫瑾三
  漢末公孫瓚執幽州牧劉虞欲殺之故常山相孫瑾忠義憤發相與就虞罵瓚極口然後同死見公孫瓚傳
  晉孫瑾故吳主孫晧太子晧歸降至京師賜號歸命侯瑾拜中郎見吳志
  元孫瑾父䘮哀毁嚴冬跣足而步停𣡛四載衣不解帶常食粥誦佛書事繼母尤孝嘗患癰瑾親吮之又䘮目瑾䑛之復明
  陳寳二
  吳孫策率衆渡江攻走劉繇遣將陳寳詣阜陵迎母及弟因發恩布令告諭郡縣
  宋髙宗紹興二年夀春鈐轄陳寳舉兵復順昌府
  張裕二
  蜀漢張裕南郡人精於占候先主争漢中謂軍必不利先主不用其言果得地而不得民且將軍吳蘭等皆没不還及魏氏之立先主之薨皆如裕所策
  南宋張裕吳郡人為太尉主簿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中從事武帝西伐劉毅北征闗洛皆居留守任州事出為都督廣州刺史平越中郎將綏静百越嶺外安之
  韓𦙍二
  袁術遣使韓𦙍以僭號議告吕布并求迎婦布怨術初不已受遂與絶婚械送𦙍梟首許市見張邈傳
  前秦苻建元十六年八月以大鴻臚韓𦙍領䕶赤河中郎將移烏丸府於代郡之平城見前秦錄
  李衡四
  吳李衡武陵人建興間為丹陽太守每欲治産業其妻習氏輒不聽後宻遣人往武陵作宅種甘橘千株臨死敇其子曰汝母惡吾營家故貧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可足汝衣食爾
  南漢李衡李徳裕之孫奉使至南海劉隱辟置幕府待以賔客後隱子龑僭位以衡為禮部侍郎平章政事
  宋兩李衡 一江都人進士四遷為侍御史外戚張說以節度使掌兵柄衡廷諍移時改起居郎上章請老一吉水人與兄籌同乳二歲䘮母十歲䘮父兄弟
  每以不逮事親為恨負土成墳廬於墓左廬所産木一本兩幹髙丈許復合於一至其末仍分兩幹五枝鄉人以為瑞應
  陳容二
  後漢陳容射陽人隨臧洪為東都丞袁紹攻洪城陷被執容曰將軍舉大事而先殺忠義可乎紹慙見殺
  宋陳容福堂人端平進士詩文豪壯善畫龍得變化之意潑墨成雲噀水成霧醉餘大叫脫巾濡墨信手塗抹或全體或一臂一首隱約不可名狀曾不經意而種種神竒
  董和二
  蜀董和枝江人事劉璋為益州太守先主定蜀徵為掌軍中郎將與諸葛亮並署左將軍大司馬府事外牧殊域内幹機衡凡二十餘年死之日家無儋石之儲
  吳孫權征皖城克之獲廬江太守朱光及參軍董和男女數萬口












  同姓名錄卷七
<子部,類書類,同姓名錄>



  欽定四庫全書
  同姓名錄卷八      明 余寅 撰陸績二
  吳陸績吳人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橘績懐三枚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賔客而懐橘乎績跪荅曰欲歸遺母術大竒之後事孫權至鬱林太守偏將軍
  前秦陸績西平人身長八尺腰帶十圍清辨善談論雄武便弓馬仕苻堅為荆州刺史見前秦錄
  桓𢑴二
  吳桓𢑴事孫亮為尚書時大將軍孫綝專恣勒兵廢亮以亮罪狀班告逺近𢑴不肯署名綝怒殺之
  晉桓𢑴桓榮九世孫為尚書吏部郎王敦擅權以疾去職明帝將伐敦拜𢑴散騎常侍引參宻謀敦平封萬寧縣男
  張奕三
  吳孫晧疾大司農樓𤣥徙之交阯遣將軍張奕追賜𤣥鴆奕以𤣥賢者不忍輒宣詔𤣥隂知之即服藥死
  晉張奕南充人以長水校尉領荆州刺史惠帝令劉𢎞都督荆州奕不受代𢎞討斬之
  金張奕髙平人以廕補官大定初由河東北路轉運使徵拜户部尚書遇事詳敏得其要歸
  田疇二
  魏田疇無終人幽州牧劉虞署為從事虞為公孫瓚所害疇率宗族入徐無山中躬耕養親百姓歸者五千餘家曹操北征烏丸署為司空户曹掾令將其衆為向導遂大斬獲論功行封固辭不受
  宋田疇華亭人嘉定間設講席於國學六舘之士皆北面著學易蹊徑四書說約
  韓建二
  吳韓建嘉興人晉徵士韓績之父官至大鴻臚
  梁韓建少為蔡州軍校以麾下兵迎僖宗於蜀拜金吾衞將軍及還長安授潼闗防禦使華州刺史昭宗幸華州因謀廢立會梁太祖迎帝乃止後降於梁為亂軍所殺
  董昭二
  魏董昭定陶人勸曹操遷都於許挾天子以令諸侯卒成霸業官司徒封成都鄉侯
  晉豫州刺史祖逖進據太丘流人塢主樊雅遣衆夜襲直趣逖幕軍士大亂逖命督䕶董昭與賊戰走之髙定三
  蜀漢先主薨髙定恣睢於越巂交州刺史李恢擊破之唐髙定髙郢之子聰警絶倫七歲讀尚書至湯誓問曰奈何以臣伐君郢曰應天順人不為非道又曰用命賞于祖不用命戮于社是順人乎郢不能對
  元髙定渾源人好學尚氣節仕至永安軍節度使謂諸子曰吾䝉國恩致位侯伯布衣之極曷敢久貪爵寵遂謝政去
  張燕二
  魏張燕眞定人初為羣盜常山上黨諸小帥各以部從衆至百萬太祖將定冀州燕率衆佐王師詣鄴拜平北將軍封安國侯
  晉張燕官巴西太守時鄧定等入漢中為盜燕承命討之定窘急餽金求緩師遂進逼漢中刺史張光以其緩寇致敗斬燕以徇
  李虎四
  魏李虎漢中人武帝剋漢中虎將五百家歸降拜為將軍遷於略陽
  蜀後主降於鄧艾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領户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
  北魏李虎為後衞左僕射封隴西郡公與太保李弼大司馬獨孤信等功參佐命當時稱為八柱國
  宋李虎為湖南守將理宗景定元年詔進虎官三轉帶行閤門宣贊賜銀絹旌其守禦之功
  曹矩二
  魏曹矩太祖之子封范陽王宋曹矩休寧人景祐進士以純孝聞官至屯田郎中其任都官日贈父為殿中丞燎黄之夕芝産塋上郡上其事詔以所居為孝芝里
  孫瑜二
  吳孫瑜孫權從弟以奮威將軍領丹陽太守降附萬餘招納廬江二郡時諸將惟事軍務而瑜好樂墳典雖在戎旅誦不絶聲
  宋孫瑜博平人仁宗時知蔡州毁吳元濟像以其祠祀裴度後至工部侍郎
  王雄二
  魏王雄晉司徒王戎之祖青龍中為幽州刺史
  北周王雄襲父爵庸國公授柱國大將軍益州總管隋文帝輔政將圖匡復左右軍叛被害
  陳祗二
  蜀漢陳祗汝南人多技藝挾數術費褘甚異之累官侍中尚書令與中常侍黄皓互相表裏操弄威柄終至覆國
  陳陳祗後主第六子至徳元年立為信義王位琅邪彭城二郡太守
  張閣二
  魏張閣東郡人為永寧太僕以簡質聞杜恕著家戒稱閣曰張子臺視之如鄙樸人其心中不知天地間何者為美何者為惡敦然與隂陽合徳作人如此自可不富貴即禍患當何從來
  宋張閣崇寧中翰林學士嘗夜盛寒帝命草制及藁進帝猶坐賞其警敏賜詩以寵之
  郭汜二
  漢末郭氾為董卓别將卓既被誅氾聚衆向長安殺王允自稱後將軍美陽侯專擅朝政後為其將五習所殺
  前趙郭氾貌極醜陋樸訥無慧感憤遊學師事孔曜曜見而喜之曰此生有公骨期當貴達仕劉淵歴聰曜之世位侍中司徒
  魯肅二
  吳魯肅東城人為贊軍校尉赤壁之役首畫拒操之策官至漢昌太守偏將軍
  陳後主禎明三年隋師將濟江南康太守魯肅將兵以鐵鎖横江隋將楊素奮兵擊之死者五千餘人見六朝事迹
  陸叡二
  孫吳陸叡陸績之子官長水校尉
  後漢陸叡陸麗之子襲爵東平王
  髙夀二
  吳黄武四年魏文帝至廣陵臨江觀兵見波濤洶湧而還孫韶遣將軍髙夀率敢死士五百於徑路夜要之文帝大驚夀等獲副車羽蓋以獻
  元髙夀姚安路總管髙明之子雲南中書省左丞
  徐陵二
  吳徐陵太末人歴三縣長零陵太守時朝廷俟以列卿之位故虞翻書曰元太受上卿之遇叔向在晉未若於今其見重如此見虞翻傳
  陳徐陵徐摛之子年數歲候沙門寳誌寳誌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太建中尚書左僕射太子少傅封建昌縣侯
  張秉張諤各二
  吳張秉陽羨人生於庶民豫章太守顧邵㧞而友之為立聲譽官至雲陽太守見顧邵傳
  宋張秉新安人父諤以三司度支判官出為荆湖江浙制置茶鹽副使秉景徳間累禮部侍郎加樞宻直學士出知并州將行懇求御詩為餞上為作五言賜之
  蜀翰林學士范禹偁少隨母改適因冐姓張名諤迨登第後始復姓上郡守啟曰昔年上第誤標張祿之名今日故園復作范雎之裔見蜀檮杌
  孫泰二
  吳孫泰孫權從子曹操之甥也為長水校尉從權圍新城中流矢死
  晉孫泰孫恩叔父傳得祕術誑誘百姓武帝召為輔國將軍新安太守扇動百姓私集徒衆㑹稽王道子恐其為亂誅之衆聞泰死猶謂蟬蛻登仙
  嚴綱二
  吳嚴綱赤烏二年為臨賀太守都督廖式反被殺宋嚴綱義熙十二年為寧逺將軍從王仲徳北伐
  馮熙二
  吳馮熙潁川人為中大夫使魏應對不屈文帝不悅送至摩陂欲困苦之熙引刀自刺權聞之流涕曰此與蘇武何異竟死於魏
  後魏馮熙信都人尚景穆女博陵長公主拜駙馬都尉太師中書監封京兆郡公孝文帝納熙三女二為后一為左昭儀
  李輔二
  魏新城太守孟達反司馬懿潛軍進討八道攻之達將李輔開門出降斬達首傳京師
  蜀李輔益州牧李特之兄特承制拜為驃騎將軍官桑之敗被晉益州刺史羅尚所殺
  韓浩三
  魏夏侯惇守濮陽吕布遣將偽降共執惇責以寳貨軍中震恐惇將韓浩勒兵屯營門令諸將按甲不得動遂詣惇所叱持質者召兵擊斬之
  唐韓浩韓休之子為萬年主簿坐籍御史大夫王鉷家財有所容隱為鮮于仲通所發配流循州
  宋韓浩韓琦之孫以奉直大夫守濰州建炎初金人攻城浩率衆固守城陷戰死
  吳範二
  吳吳範上虞人以治歴數知風氣聞孫權東征西討動輒咨問終皆如言任為騎都尉領太史令權數訪其術範祕惜不以至要語權由是恨之
  宋吳範大觀政和間詔舉八行閭里以範應獨守其志辭不就子仲基仲達皆第進士
  朱紀二
  吳朱紀毗陵侯朱治之子以校尉領兵孫權以策女妻之前趙劉聰襲偽位以右僕射朱紀女為貴妃鄧芝二
  蜀漢鄧芝新野人事後主為車騎將軍封陽武亭侯嘗使吳結好孫權喜其誠欵與孔明書曰丁厷掞張陰化不盡和合二國惟有鄧芝
  後蜀李雄玉衡三年扶風鄧芝率流民前後數千家來歸
  楊洪楊發各二
  蜀漢楊洪武陽人建興初為蜀郡太守忠節將軍賜爵闗内侯少不好學而忠清欵亮憂公如家
  偽蜀李雄僭稱成都王以楊發為侍中楊洪為益州刺史
  唐楊發馮翊人宣宗以發長於邊事授廣州刺史嶺南節度使以嚴為理軍亂見囚坐貶婺州刺史
  陳恂二
  吳孫權嘉禾二年句驪王髙宫奉表稱臣權喜遷中書陳恂拜宫為單于加賜衣服珍寳
  晉永康元年以成都内史耿滕代趙廞為益州刺史廞據成都以叛滕欲入州功曹陳恂苦諫不從遂率衆入城廞遣兵逆擊滕敗死郡吏皆竄走惟恂面縛請滕䘮廞義而許之見蜀錄李特傳
  張緝二
  魏張緝西鄉侯張既之子嗣爵為中書郎稍遷東莞太守嘉平中女為皇后徵拜光祿大夫位特進
  元張緝膠州人性孝友能詩文領鄉薦為泰州幕棄職養親至正末兵亂母姬方卧病賊突入舉槍刺姬緝以身蔽中脇三日死
  曹琮二
  魏公竊據神器而乃孫琮亦復盜作尚方是謂繩其祖武
  魯公宣力天家而其子琮亦能驅除劇寇足稱綽有父風
  魏曹琮太祖之孫黄初三年封巳氏公坐於中尚方作禁物削户三百貶爵都鄉侯
  宋曹琮魯國公彬之子仁宋時為榮州刺史會元昊寇山外琮發騎士擊之終於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
  王凱二
  魏王凱與族弟粲俱避地荆州劉表欲以女妻粲嫌其形陋而用率以凱有風貌遂妻之凱生業業生弼並顯名當世
  宋王凱王全斌曾孫為麟州都監夏人入寇賊衆三萬凱以兵六千陷陣流矢中面鬭猶不解斬首三百餘級賊自蹂踐死者千餘人
  石虎二
  魏李勝為河南尹㕔事前屠蘇壊令人更治之小材激墮正撾受符吏石虎頭斷之不逾旬日遷荆州刺史以黨曹爽伏誅
  後趙石虎偽主石勒從子勇冠當時初封中山王勒死廢其子𢎞而自立
  孟康二
  魏孟康廣宗人明帝時散騎常侍中書令封廣陵亭侯嘗注前漢書
  晉孟康武帝時為太子洗馬以王濬伐吳功重報輕上表訟之帝乃遷濬鎮軍大將軍
  楊偉二
  魏楊偉馮翊人明帝治宫室偉諫曰今作宫室斬伐生民墓上松栢毁壊碑獸石柱辜及亡人傷孝子心不可以為後世法則
  宋楊偉天禧進士翰林學士中書舎人其通判單州時巡檢卒二百餘人謀殺巡檢使持兵入鼓角門州將不敢出偉挺身往諭悉令投兵籍首惡十餘人斬之人服其略
  王基四
  魏王基曲城人明帝時為征南將軍都督荆州諸軍事封東武侯史稱其學行堅白垂聲著績可謂國之良臣
  晉王基王覽次子治書侍御史
  西秦乞伏熾磐永康三年以曜武將軍王基為晉興太守鎮浩舋
  北齊王基狄那人頗讀書有智略歴南益北豫二州刺史所在好聚斂然性和直吏民不甚怨苦見王紘傳裴潛二
  魏裴潛聞喜人明帝時大司農封清陽亭侯遷尚書令奏正分職料簡名實出事使斷官府者百五十餘條
  吳孫權嘉禾元年遣將軍周賀校尉裴潛乘海之遼東魏將田豫要擊斬賀等於成山
  髙翼二
  魏髙翼勃海人孝昌末葛榮作亂朝廷以翼山東豪右即家拜勃海太守翼率合境徙居河濟間朝廷因置東冀州以翼為刺史封樂城縣侯
  唐徳宗時李希烈陷汴州許州刺史劉𤣥佐遣將軍髙翼以精兵五千保援襄邑城陷赴水死
  曹鑒三
  魏曹鑒文帝第四子黄初六年封東武陽王
  唐曹鑒郴州富人刑部尚書裴敦復討海賊以鑒為郎將見裴寛傳
  元曹鑒宛平人官至禮部尚書中外颺歴三十餘年以清介稱
  楊俊三
  魏楊俊獲嘉人丞相掾屬遷南陽太守宣德教立學校吏民稱之卒於征南軍師中尉
  晉楊俊楊脩曾孫為太傅掾最清峭
  隋楊俊文帝第三子封秦王拜上柱國鎮廣陵初頗有令聞後漸奢侈為妃作七寳羃䍦重不可戴以馬負之而行帝惡其奢縱免官就第
  劉劭二
  魏劉劭邯鄲人文帝時尚書散騎侍郎受詔集五經羣書以類相從作皇覽拜騎都尉正始中執經講學賜爵闗内侯
  宋元凶劭文帝長子帝諒闇中生故祕之至元嘉三年方云劭生自前代人君即位後皇后生太子唯殷帝乙踐祚正妃生紂至此又有劭焉後果弑逆為孝武所誅
  張恂三
  吳張恂中軍督張布之弟孫休論布誅孫綝功以恂為校尉見孫休傳
  後魏張恂張衮之弟參代王軍事說道武取中土士庶之望以建大業帝深加器異皇始初拜中書侍郎參帷幄宻謀賜爵平臯子
  南燕張恂東武城人仕慕容氏散騎常侍
  韓綜二
  一吳石城侯韓當之子襲爵領兵使守武昌淫亂不軌將家屬部曲數千人奔魏
  一宋太保韓億之子舉進士為刑部員外郎嘗充契丹舘伴使使者欲稱北朝而去契丹號綜曰自古未有建國而無號者使慙遂不復言其後復擇舘伴帝曰孰踰韓綜者
  趙儼二
  魏趙儼陽翟人為丞相主簿謀策多合曹操意拜駙馬都尉至驃騎將軍司空封都鄉侯
  北周趙儼為王謙部將謙作亂命儼屯開逺衆十萬連營三十里行軍總管張威鑿山通道攻其背儼敗走孫康二
  魏孫康與臧霸聚衆屯開陽太祖募索得霸見而悅之使霸招康命為城陽太守以功封列侯見臧霸傳
  晉孫康家貧無油嘗夜映雪讀書後為御史大夫
  王贊二
  魏王贊𤣥莵郡太守見孫權傳
  宋王贊建隆初為三司副使時始平李重進太祖素知贊材幹即令知揚州既行舟覆溺死上甚嗟悼謂左右曰溺吾樞宻使矣厚賻其家
  李休二
  魏李休南鄭人初為張魯司馬太祖以其嘗勸魯内附賜爵闗内侯歴上黨鉅鹿二郡太守見李勝傳
  後魏李休李順之後官散騎常侍
  曹玹二
  魏曹玹武帝子封西鄉侯
  宋曹玹曹彬子官左藏庫副使
  張舉二
  吳張舉為句章令民有妻殺夫因放火燒舍詐稱夫死於火者舉以口無灰詰之妻果報罪
  後趙石虎遣征北將軍張舉自雁門討索頭郁鞠剋之
  程曉二
  魏程曉衛尉程昱之孫嘉平中為黄門侍郎遷汝南太守有通識大著文章
  晉程曉北地人宦遊長安大鴻臚辛攀時年七歲隨父在京師曉目攀而笑曰犁牛騂犢孺子之謂攀曰戲及人親非雅訓也曉及賔客大竒之見前涼錄王昶二
  魏王昶太原人明帝時為征南將軍都督荆豫諸軍亊以破呉功進大將軍封京陵侯
  五代王昶閩王王鏻長子晉天福初仍冊封為閩王好巫起三清臺三層以黄金數千斤鑄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像日焚龍腦薫陸諸香數斤作樂於臺下晝夜聲不輟云如此可求大還丹後為叔延羲所殺石韜二
  魏石韜與同郡徐庶相友愛黄初中歴郡守典農校尉見孔明傳
  後趙石韜偽主石虎第三子封秦公為太尉與太子宣迭日省可尚書奏事專決刑賞宣惡而殺之
  孫盛二
  魏文帝遣曹眞等攻吳江陵孫權遣將軍孫盛督萬人備州上眞等進攻盛不能拒即時却退
  晉孫盛中都人祕書監加給事中以從桓溫平蜀封吳昌縣侯篤學不倦手不釋卷著魏氏春秋晉陽秋詞直而理正咸稱良史
  韓洪三
  魏韓洪司徒韓暨之孫侍御史
  隋韓洪韓擒虎之弟文帝以洪驍勇拜代州總管仁夀初突厥犯塞洪將兵出拒虜悉衆圍之矢下如雨洪四面搏戰殺傷甚衆潰圍而出
  唐韓洪韓休之子天寳初任司庫員外郎安祿山反西京失守洪陷於賊逃奔山谷將投行在為賊所擒見害
  李恢二
  蜀漢李恢俞元人章武初為庲降都督領交州刺史先主薨越巂諸郡反恢擊破之封漢興亭侯加安漢將軍
  元魏李恢李靈之子襲髙邑子爵拜長安鎮副將進為侯東平王道符謀反遇害
  王觀二
  魏王觀廪丘人明帝時為侍御史典行臺獄時多倉卒喜怒而觀不阿意順㫖累擢右僕射司空封陽鄉侯
  遼王觀南京人博學有才辯咸雍中參知政事兼知南院樞宻事坐矯詔修私第削爵
  姚静二
  魏明帝太和元年蜀將姚静率其屬七千餘人來降見晉宣帝紀
  後涼吕光剋平西域還至玉門秦苻堅燉煌太守姚静以郡迎降見後涼錄
  蘇林二
  魏蘇林陳留人博學多通黄初中為博士給事中以老歸第國家有大政每遣人就問之文帝典論所稱蘇林即此人
  前燕蘇林中山人起兵於無極自稱天子慕容儁遣其弟太原王恪討林斬之
  葛洪二
  晉葛洪丹陽人少好學尤好神仙導引之法太安中討平石氷賜爵闗内侯咸和初除散騎常侍領大著作皆固辭不就入羅浮山煉丹養作抱朴子一百十六篇一日兀然若睡而卒舉屍入棺輕如空衣世以為尸解云
  宋葛洪東陽人淳熙進士參知政事封東陽郡公世稱其侃侃正直有大臣風
  張褘四
  晉三張褘 一司空張華之子好學謙敬有父風位散騎常侍趙王倫之亂與父同遇害 一孝武大元二年為郎中使於苻堅立在階下以手障額看堅堅問曰視天子不過衱卿何慢朕答曰臣在南中聞長安氐為天子頥上有角堅大笑見前秦錄 一吳郡人少有操行恭帝時為郎中令劉裕以褘帝之故吏素所親信封藥酒宻令行鴆褘歎曰鴆君而求生何面目視息世間哉因自飲死
  按張司空之子死於惠帝時先孝武七十年而恭帝即位又後孝武四十餘年其人猶為郎中令足徵三人各自不同故得并收
  唐張褘張正甫之孫刑兵禮三部尚書以行義著稱
  王彬三
  晉王彬王導從弟典軍將軍都亭侯從兄敦舉兵愍帝使彬勞之彬數敦罪惡辭極慷慨敦大怒時導在坐勸彬起謝彬曰有脚疾見天子尚欲不拜此復何謝敦曰脚痛孰與頸痛彬意氣自若敦平拜光祿勲右僕射
  齊王彬王僧䖍之子好文章習篆𨽻與兄志齊名時人語曰三眞六草為天下寳尚髙帝女臨海長公主拜駙馬都尉歴吏部尚書祕書監
  宋王彬固始人淳化進士提㸃荆湖南路刑獄終於太常少卿
  陳達二
  漢陳達安帝時中常侍帝崩達等白太后更徵立諸國王子中黄門孫程等斬達迎濟陰王即皇帝位
  晉陳達漢太丘長陳寔裔孫永嘉中為長城令悅其山水遂家焉嘗曰此地山川秀麗當有王者興二百年後我子孫必鍾斯運至十世孫霸先受梁禪果如其言
  司馬端二
  晉司馬端宗室清河王遐之子初封廣川王及豫章王銓入為皇太子轉封豫章拜散騎常侍平南將軍都督江州諸軍洛陽陷没於石勒
  齊司馬端河内人梁始興内史司馬筠之父為始安王遥光掌記遥光敗為亂兵所殺
  李雄七
  後漢李雄大司空李通之子通乞骸骨以特進奉朝請光武感通首創大謀即日封雄為召陵侯
  後蜀李雄李特第三子特據蜀拜雄前將軍特死雄自稱太將軍益州牧永興初遂僭大號
  隋兩李雄 一李穆之子隋文帝以穆勲第一授雄儀同大將軍别封宻國公
  一渤海人少慷慨有壯志從隋文帝破尉遲逈賜爵建昌縣公進大將軍幽州總管户部尚書
  宋兩李雄 一北海人有文學好丹青尤精於神鬼嘗於龍興寺壁為三鬼其一執巨蟒呼喊有忿怒之勢觀者往往驚怖見名畫評
  一瑞安小校元兵逼浙東圍瑞安廉訪使趙與檡誓以死守雄夜開門納外兵與檡巷戰敗死
  金宣宗貞祐初年元兵攻居庸工部員外郎李英乘夜與壯士李雄等出城招募軍民得萬餘人詭稱土豪時時出戰
  晉兩張茂
  一元帝時為太子右衛率出補吳國内史沈充反遇害茂少時夢得大象以問占夢萬推推曰君當得大郡而不善也問其故推曰象者大獸獸者守也故知當得大郡然象以齒焚為人所害果如其言
  一涼州牧張軌之子太興三年為平西將軍仍牧涼州時海内大亂皇輿播遷而茂不廢貢獻朝廷嘉之王宏四
  漢王宏祁人獻帝時為右扶風値李傕郭汜為亂欲舉兵除君側之惡左馮翊宋翼不從詬曰豎儒不足與議大計遂俱就徵下獄死
  晉王宏髙平人泰始初為汲郡太守視民如子治有殊績武帝下詔褒美賜榖千斛以司𨽻校尉終
  後趙王宏祁人仕石季龍河東太守綿竹侯見南燕錄王牢傳
  唐王宏濟南人與太宗幼日同學因問為八體書及帝即極訪宏鄉人竟傳隱去是亦子陵之徒與見栁子厚龍城錄
  石苞二
  晉石苞渤海人為徐州刺史文帝敗於東闗苞獨全軍而還帝指所持節謂苞曰恨不以此授卿以究大事後至大司馬封樂陵郡公
  後趙石苞偽主石虎第六子虎僭即帝位封苞為樂平王鎭守長安
  趙開二
  晉隆安四年衆推李𤣥盛為涼公領秦涼二州牧𤣥盛以趙開為騂馬䕶軍
  宋趙開安居人元符進士有通變之才建炎初提舉川陜茶馬事悉更其法時張浚治兵秦川經營兩河旬犒月賞支費不可計
  李儼三
  晉李儼隴西人誅大姓彭姚自立於隴右奉中興年號百姓悅之涼州牧張天錫伐儼儼大敗入城固守
  唐李儼餘千人徳宗時為左司諫方士桑道茂奏言奉天有天子氣上欲屠其城儼極諫乞殺道茂上悟乃止
  遼李儼析津人太康初參知政事封漆水郡王見李處溫傳
  張庭堅二
  晉張庭堅涼州張祚次子祚廢耀靈僭立封庭堅為建康王
  宋張廷堅廣安人元祐進士除太學博士擢右正言在職逾月數上封事為曾布李清臣所擠改知汝州又不附蔡京遂列黨籍編管虢州
  王洽二
  晉王洽王導第三子諸子中最知名歴官内史領軍中書令
  唐王洽性嗜酒多放敖江湖間每欲作圖必沉酣解衣盤礴先以墨潑幛上或叫或吟脚蹙手抺因其形似或為山石或為林泉自然天成不見墨汚之迹見名畫錄
  丁元三
  晉丁元譙人桓𤣥攻歴陽豫州刺史司馬尚之率步卒陣於浦上衆潰逃於涂中元等告𤣥𤣥收斬之
  宋丁元濠州統領遇金人於雅里洲被圍元大謼其徒勉以毋得負國一舟二百人皆鬭死
  元丁元至正初亞中大夫參議中書省事預修金史
  司馬亮二
  晉司馬亮宣帝第四子封汝南王大尉錄尚書事楚王瑋誣亮謀廢立矯詔殺之
  宋司馬亮始興内史司馬筠之祖司空從事中郎
  李驤三
  晉李驤涪人為尚書郎與成都杜軫齊名每有論議廷臣莫逾時號蜀二郎見重慶人物志
  蜀李驤偽主李雄季父為太傅都督中外諸軍總錄尚書事見蜀錄
  漢李驤為太原少尹謂北京留守劉旻曰郭公舉兵犯順其勢不能為漢臣必不為劉氏立後因勸旻以兵下大行控孟津以俟變旻怒斬之後周太祖果代漢旻慟哭為驤立祠見東漢世家
  張肅二
  晉張肅涼州牧張寔叔父官建威將軍西海太守以京師危迫天子䝉塵請為先鋒擊劉曜實以年老弗許聞京師陷悲憤而死
  宋張肅舒城人以直諒稱由廣東轉運判官遷江東提㸃刑獄一時名流自司馬光而下七人有四人分韻作詩以贈其行
  晉兩王渾
  一司空王昶之子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都督進封京陵公足報平吳之烈
  一司徒王戎之父涼州刺史賜爵貞陵侯用酬綏邊之勲
  成公綏二
  晉成公綏白馬人少有俊才張華每見其文歎伏以為絶倫後官中書郎每與華受詔並為詩賦
  燕成公綏為慕容超太史令義熙三年超祀南郊大風暴起天地晝昏其行宫羽儀皆振裂超懼宻問綏對以誅戮賢良賦役繁苦所致超懼而大赦
  徐浩三
  晉徐浩徐邈之子鎮南將軍何無忌請為功曹出補西陽太守為盧循所害
  唐兩徐浩 一越州人少舉明經工草𨽻以文學為張說所重官至集賢殿學士
  一安祿山陷洛陽平原太守顔眞卿得兵二十餘萬移牒清河等郡遣大將李擇交裨將徐浩等進兵與清河合勢擊祿山
  李昶四
  前涼李昶安西亭侯李弇之子太子侍講見前涼錄北魏李昶李彪之孫幼解屬文十數歲為明堂賦才制可觀保定初以近侍清要盛選國華由御正中大夫為納言進爵臨黄縣公
  唐李昶宗室恒山王承乾之孫扶風太守
  元李昶進士第二人官至吏禮二部尚書品格條式選舉禮文多所詳定凡議大政宰相延置上座傾聽其說
  張襃二
  晉趙王倫簒位齊王冏檄刺史郤隆欲保州不肯偏助主簿張襃入諫謂若無所助變難將生州亦不可保隆猶豫不決遂為其下所害
  梁天監中翰林學士張襃不供職事御史彈劾之襃曰碧山不負吾乃焚章長嘯而去
  王蔚二
  晉王蔚猗氏人世脩儒史之學嘗著至機論詞義甚美官至夏陽侯相
  金王蔚香河人皇統進士通敏廉介曉析吏事大定末吏部尚書參知政事
  胡淵三
  晉胡淵秦州刺史胡烈之子烈隨鍾㑹滅蜀㑹謀反欲殺烈等淵雷鼓出門諸軍争先殺㑹時淵年十八殺㑹救父名震逺近見晉諸公贊
  後魏胡淵臨涇人初仕夏王勃勃給事黄門侍郎魏平統萬淵以降欵功賜爵武始侯拜河州刺史
  宋胡淵崇安人聰敏能文以親老家貧授學江浙歲終度父母所須盡市以獻蔬食飲水躬自安之
  周訪二
  晉元帝渡江命周訪叅鎭東軍事時有與訪同姓名者罪當死誤收訪訪奮擊收者數十人皆散走而自歸於帝帝不之罪尋以為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烈將軍
  李巨二
  後趙李巨事石虎為殿中御史是時豪戚侵恣賄託公行虎患之擢巨御史中丞特加親任自此百僚震懾州郡肅清
  唐李巨宗室虢王鳳之後為夷陵太守祿山陷京師𤣥宗擇將帥張垍言巨善騎射有謀略𤣥宗召至授譙郡太守兼御史大夫河南節度使
  張軌三
  晉張軌大官令張温之子泰始初散騎常侍以才堪禦逺出為涼州刺史威名大著於河西
  周張軌髙平令張崇之子孝武時黄門侍郎以才足治繁出為泰州刺史政績大行於河北
  兩人生平頗類次其行事如合璧然適閱濟南人物考又得漢菑川人少好學志識開朗仕至隴右府長史家無餘財惟有書數百卷其品格雅足與前兩人相鴈行也
  王彦二
  晉王彦王覽第五子惠帝時為兖州刺史趙王倫簒位諸王起義彦被齊王冏檄發兵策應遂立勲績惠帝反正擢為中䕶軍見王敦傳
  宋王彦上黨人性豪縱喜讀韜略徽宗時為清河尉金人攻汴彦慨然赴闕求自試擢都統制率禆將岳飛等渡河擊敗金人復衛秦等州詔以八字軍赴行在遂為浙西淮東沿海制置使
  石光二
  後趙石光官幽州刺史坐愞弱徵還除左長史為石苞所殺
  宋石光任岳州通判功徳及民後寓大雲山卒民追慕為之立祠
  晉兩錢端
  一太尉王衍率衆討石勒勒輕騎追及之衍遣將軍錢端與勒戰為勒所殺衍軍大潰勒分騎圍而射之相登如山無一免者
  一陳敏作亂順陽太守張光率步騎五千討之江夏太守陶侃與敏大將錢端相距於長岐張光設伏以待之及交戰伏兵發水陸同奮賊衆大敗
  劉總二
  晉劉總尚書左僕射劉毅之子好學直諒位止北軍中侯
  唐劉總尚書左僕射劉濟之子隂賊險譎官至檢校司空
  張威三
  晉張威梁州人武都氐楊難敵攻梁州刺史吳子庠棄城去威起兵逐難敵以其地歸李蜀
  隋張威文帝時為行軍總管進上柱國封晉熙郡公宋張威成州人以才勇為後軍統制守天水屢立竒功金人陷大安軍威夜半調發鼓行而前大破金人於金斗鎮俘其將巴圖魯大將包長夀聞之宵遁王會三
  晉王會王覽之子侍御史
  宋兩王會 一端明公之長子朝請大夫工花竹翎毛蘂葉枝莖嘴爪毛羽窮極精細不遺毫髪
  一岳武穆下獄秦檜令親黨王㑹搜其家得御札數篋束之左藏南庫武穆子霖請於孝宗還之
  李景三
  晉李景李重之父秦州刺史都亭侯
  隋李景開皇末為馬軍總管帝竒其壯武使袒而觀之曰卿相表當位極人臣後以戰功多進柱國右武衛大將軍賜爵滑國公
  宋李景徳祐元年為安仁縣令降於有元謝枋得起兵安仁執景斬之見陳羍傳
  司馬鄴二
  晉愍帝名鄴即位四年劉曜陷長安遇害
  梁司馬鄴唐昭宗時為華州判官守同州梁太祖以兵嚮長安遣張存敬攻同州鄴以城降見韓建傳晉兩周撫
  一尋陽侯周訪之子元帝時襲爵為丞相掾尋以南中郎將鎭沔中及王敦作逆撫領二千人從之敦敗亡入西陽蠻中
  一沛人因天下亂自為塢主以冦抄為事襲據彭城叛降石勒元帝詔龍驤將軍劉遐討之撫敗走
  張瑁二
  晉張瑁涼州牙將從將軍謝艾率步騎三萬擊斬後趙將杜勲俘馘一萬三千級
  宋張瑁以御史知宣州因家繁昌千口同居内外肅然楊傑書義居二字遺之
  王渙之二
  晉王渙之琅邪人嘗預右軍蘭亭醼集其詩云去來悠悠子披褐良足欽超跡脩獨往眞契齊古今
  宋王渙之常山人未冠擢第官至寳文閣直學士性淡泊恬於仕進每云乘車常以顛墜處之乘舟常以覆溺處之仕宦常以不遇處之則無事矣其歸趣如此劉璠二
  晉劉璠劉𢎞之子為順陽内史江漢翕然歸心山簡鎭荆州知璠得衆心恐百姓逼以為主表徵為越騎校尉璠亦深慮逼迫被書便至洛陽
  北周劉璠廣陵人梁宜豐侯蕭脩記室參軍脩既欵降文王許其反國累月未遣璠因侍宴以齊桓存三亡國晉文不失信於伐原為言即遣脩脩請與璠俱還文王不許以為黄門侍郎
  晉同時兩毛寳
  一從陶侃平蘇峻有功封州陵縣侯進輔國將軍豫州刺史以萬人守邾城後趙石虎攻之城陷赴水死一元帝命陶侃擊杜弢弢敗走進尅長沙獲其將毛寳梁堪而還見陶侃傳
  考州陵侯傳起於臨湘令尋為平南參軍即平峻封侯初無從杜弢之事則陶長沙所擒者别是一人李義三
  晉李義酃人盜起荆湖義傾家貲市兵器率鄉人擊破之闔境以安鄉民立祀於故居號其地曰太尉原
  北魏兩李義 一鎮南長史李晃之子位司空長史一為蘭陵太守時𠇍朱榮舉兵入洛肆毒於河陰梁立魏汝南王悅為魏主資其士馬送之境上義擊其偏師破之
  張澄二
  晉張澄張裕曾祖官光祿大夫初澄當葬父郭璞為占墓地曰葬某處年過百歲位至三司而子孫不蕃某處年㡬減半位裁卿校而累世貴顯澄乃葬劣處位光祿年六十四而亡其子孫遂昌云
  宋張澄以集賢殿修撰知建康府才堪治劇甚有時譽尋遷户部侍郎龍圖閣直學士
  王萬二
  晉王萬王戎子有美名少而大肥戎令食糠而肥愈甚年十九卒宋王萬浦江人嘉定進士理宗時官至監察御史彈劾不避權要以太常少卿致仕
  劉遐三
  晉劉遐易陽人值天下大亂因為塢主每擊賊率壯士陷堅摧鋒冀方比之闗張遣使受元帝節度拜龍驤將軍有功封泉陵公
  南宋同時兩劉遐
  一為建康令聞當陽劉彦節謀攻齊髙帝遐以其謀宻告帝使將軍王敬則收彦節殺之
  一即彦節之弟為吳郡太守彦節事覺并誅
  鄧林二
  晉鄧林為龍舒長林婦病埀死醫巫皆息廬江韓友筮之使畫作野猪著卧處一宿遂瘥見藝術傳
  宋鄧林福清人登第調泰和簿一時名公如朱熹吕祖謙皆與交遊凡三上書譏切朝政或曰鄧林若在中都此謗議之府也遂授石城縣丞有虛齋集行世李𦙍二
  晉李𦙍襄平人貌質知深言必有則泰始中太子少傅詔領司𨽻校尉𦙍屢表讓武帝以二職並須忠賢不許
  唐李𦙍宗室曹王明之孫中興初封嗣曹王銀青光祿大夫右武衛將軍
  張䕫二
  晉張夔元帝時為廬江太守召陶侃為督郵領樅陽令見陶侃傳
  宋張夔政和進士為茂名令辨民寃獄太守致疑䕫投告身去太守勉留之諸司列薦南中清介惟夔一人髙宗賜璽書奬賞
  王華二
  後趙石虎建武七年遣横海將軍王華帥舟師自海道襲燕安平破之
  宋文帝鎭江陵以王華為西中郎主簿帝將入奉大統以少帝見害不敢下華力請就徵帝從之曰卿復為吾之宋昌矣及即位以華為侍中右衛將軍
  晉兩范廣
  一大鴻臚范隆疎族隆生四歲父母俱䘮單孤無期功之親廣愍而養之迎歸教書為立祠堂隆好學脩謹奉廣如父卒底于成
  一少府范晷之子舉孝廉除靈夀令不之官姊適孫氏早亡有孫名邁廣負以南奔雖盜賊艱急終不之棄元帝承制以為堂邑令丞
  晉兩解系
  一吳孫晧命陶璜為蒼梧太守鎭交州晉遣九眞太守董元拒之元有勇將解系同在城中璜誘其弟象使為書與系又使象乘軺車鼓吹導從而行元恐系去乃殺之璜遂陷交阯見陶璜傳
  一濟南人由尚書出為雍州刺史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烈將軍會氐羌叛詔與征西將軍趙王倫討之倫嬖人孫秀與系争軍事被譖遇害
  李逺三
  晉李逺為陰平令及李特據蜀逺仍為其僚屬見李特傳
  北周李逺李賢之弟數從征伐並有殊勲賜爵陽平郡公拜尚書左僕射進柱國大將軍鎭𢎞農
  唐李逺蜀人太和進士太中中令狐綯擬逺杭州刺史上曰吾聞逺詩云長日惟消一局棋安能理人綯曰詩人托此以發興耳未必實然及逺至杭不廢政事張亢二
  晉張亢張載季弟亦有才藻時人謂載協亢陸機雲曰二陸三張中興初散騎常侍領制作述厯贊數篇
  宋張亢臨濮人進士及第為眉州防禦使徐州總管輕財好施凡餽遺燕犒類皆過厚以此人樂為用王徽二
  晉王徽王澄次子右軍司馬
  唐王徽杜陵人廣明初户部侍郎同平章事黄巢入潼闗僖宗出幸徽馳荆棘中墜崖谷為賊所得將授偽命徽示以足折口瘖雖冐白刃終無懼色帝嘉之詔授光祿大夫兵部尚書
  庾準二
  晉庾準庾亮之孫太元中自侍中代桓石䖍為豫州刺史西中郎將鎮歴陽
  唐庾準庾光先之子以門蔭入仕昵於宰相王縉驟至職方郎中知制誥又與楊炎厚善誣殺劉晏徵為尚書左丞素寡文學以柔媚自進甚為時論所薄晉兩韓夀
  一惠帝時為河南尹其妻賈充女也因託賈后求以女配華廙孫陶廙拒而不許后深以為恨故廙遂不登台司見華廙傳
  一咸康三年慕容皝僭即燕王位以韓夀為司馬見前燕錄
  李興三
  晉益州刺史羅尚為李雄所攻委城逃至江陽權統巴東遣别駕李興詣鎮南將軍劉𢎞求糧以供軍賦見蜀錄
  唐李興安豐人父死廬墓孝誠洞達廬上産紫白芝二本醴泉湧出栁宗元為作孝門銘
  金李興正大六年為耀州刺史有戰功詔賜玉兎鶻帶金器
  張寔三
  晉張寔涼州牧張軌世子初以秀才為郎中軌卒州人推攝父位愍帝策授都督涼州諸軍事西中郎將涼州刺史西平公
  前趙張寔皇太后張氏之姪仕劉聰為輔漢將軍聰納其二女為貴人欲拜寔司徒太保皆埀涕固辭身騎瘠馬妻乘敗車
  元千户李呼喇濟從憲宗南征攻苦竹寨先登獲宋都統張寔見呼喇濟傳
  王臻二
  晉王臻光祿勲王遐少子以外戚為崇徳衛尉
  宋王臻汝陰人第進士為大理評事累遷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剛嚴善決事所至有風跡
  劉昶四
  晉王戎嘗與阮籍飲時兖州刺史劉昶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無恨色戎異之他日問籍曰彼何如人荅曰勝
  南燕劉昶平原人世仕慕容氏南渡河家於北海之都昌後歸劉宋為北海太守
  後魏劉昶宋文帝子以廢主見疑來降尚武邑公主拜駙馬都尉封丹陽王歲餘主薨更尚建興長公主復薨更尚平陽長公主
  北周劉昶劉亮之子尚西河長公主大象中位柱國秦靈二州總管封彭國公
  崔洪崔廓各二俱安平人
  晉崔洪武帝世為御史治書糾劾無所避朝廷憚之時人語曰叢生荆棘來自博陵在南為鷂在北為鷹後至大司農卒官子廓散騎侍郎亦以正直稱
  後魏沙門達多發塚取甎得一人問其姓名死生年月云姓崔名洪博陵安平人死時年十五今滿二十七在地下凡十二年嘗見發鬼兵惟柏棺者免之自是京師柏木踴貴見洛陽伽藍記
  隋崔廓少孤貧不為邦族所齒屢逢屈辱遂入山中博覽書籍多所通涉山東學者皆宗之不應辟命終於家
  髙展二
  後燕髙展蓨人仕慕容寳為黄門郎見後燕春秋唐髙展為并州判官一日見砌間沫出以手試塗老吏面皺皮頓改如少年展以問承天道士荅曰此名地脂食之不死見雲僊雜記
  張平三
  前秦張平代郡人初仕石虎為部將結援於秦擢大將軍冀州牧平既跨有新興雁門諸郡衆十餘萬拜置征鎮自號并州刺史
  晉徐州賊張平欲掩襲梁郡郡人惶惑將歸平豫州司馬禇翜往撫之衆心乃定見禇翜傳
  宋張平臨朐人官至鹽鐵使好讀史傳遇異書或解衣易之聚書數千卷在彭門日有侮平者數輩後被罪配京窯務平召至第設酒饌給緡錢且戒勿以前為念時人稱其寛厚
  王忱二
  晉王忱王坦之季子弱冠知名太元中為荆州刺史都督荆益寧三州軍事威風肅然殊得物和性任達不拘尤嗜酒一飲連月不醒每歎三日不飲便覺形神不相親
  元王忱慶元節度王玉之子明敏有才識為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副使多所平反





  同姓名錄卷八
<子部,類書類,同姓名錄>



  欽定四庫全書
  同姓名録卷九      明 余寅 撰郭文二
  晉郭文河内人少愛山水尚嘉遯入餘杭山窮谷倚木於樹苫覆而居嘗有猛虎張口向文文視口中有横骨以手探去之虎明旦致一鹿於其室前
  後涼吕光太安二秊撫軍長史王穆襲據酒泉自稱涼州牧光率歩騎攻克之穆單騎奔騂馬騂馬令郭文斬其首來獻見後涼録
  周宻二
  晉周宻鎮東將軍周馥之子位尚書郎性虚簡時人稱為清士
  周周宻宋屯衛大將軍周廣之父厯鄜延晉三鎮節度使廣德初至太子太師
  李弇二
  晉李弇李𤣥盛之祖仕張軌為武衛將軍安世亭侯宋李弇崇安人紹興進士宰汀之連城政務寛平人不忍欺時為之謠曰訟者息爭居者安仁李公為政百里如春
  趙俊三
  晉惠帝即位以太尉楊駿為太傅遣長水校尉趙俊等將屯兵四出
  宋兩趙俊 一神宗第三子唐哀獻王見世系表一紹聖進士官朝奉郎隱居杜門建炎末士大夫皆避地俊獨固守偽齊劉豫以俊為虞部郎辭疾不受以告畀其家卒卻之豫亦不復彊
  陳敏三
  晉陳敏廬江人為廣陵度支以討封雲功超授右將軍前鋒都督遂據厯陽反為義兵所斬
  宋兩陳敏 一無錫人舉進士知台州朝命立元祐黨籍碑敏不肯立監司促之急敏曰誣司馬公為姦臣是誣天也倅立之敏碎其石遂掛冠去
  一石城人精騎射累立戰功封武功縣男授武鋒軍都統制終於光州觀察使
  薛超二
  夏薛超仕赫連昌為尚書魏世祖㧞統萬城擒之見夏錄
  宋薛超太平興國初為天武指揮使契丹入冦超從大將劉廷翰率兵至徐河賊將領騎出挑戰超躍馬直前連射斃數人敵勢遂卻大軍因𡚒擊斬首萬餘級張融二
  南涼散騎常侍張融言焦朗兄弟叛據魏興後必為朝廷憂秃髮利鹿孤遣傉檀討之朗面縛出降
  南齊司徒左長史張融儀度詭越論辯風起髙帝素愛之常笑曰此人不可無一不可有二
  王遐三王遇二
  晉兩王遐 一簡順皇后之父以華族仕至光禄勲一王祥曽孫鬱林太守
  北魏王遇素工巧坐事腐刑得進幸官至吏部尚書爵宕昌公見佞倖傳
  唐至德間常州人王遇弟遐俱為賊執將釋一人兄弟爭死賊感其義盡縱之
  袁甫二
  晉袁甫淮南人好學有詞辯詣中領軍何朂自言能為劇縣朂曰唯欲宰縣不為臺閣職何也甫曰人各有能有不能朂善之除松滋令
  宋袁甫嘉定進士知建寧府遷祕書少監帝曰卿乆勞於外篤意愛民每覽所陳備見懇惻甫奏乞力守更化以來求賢如不及之初意
  陳卓三
  晉元帝將登祚命擇日太史令陳卓奏用三月二十二日丞相令史戴洋謂宜用二十四日帝從洋所請
  宋兩陳卓 一咸寧人有田五十頃其兄田止十頃卓願合户而同之且曰人生飽煖之外骨肉交歡而已其後兄子康民登皇祐進士官太中大夫
  一陳居仁之子紹熈進士官至簽書樞宻院事平生不營産業及卒不能備塟具丞相吴濳移書制置使以助之賜諡清敏
  李讓二
  晉李讓李𤣥盛次子𤣥盛既領秦涼二州牧以敦煌郡大衆殷為軍國之本乃以讓為寧朔將軍敦煌太守統攝崑裔輯寧殊方
  後梁李讓汴州冨人太祖鎮宣武讓以入貲得幸遂養為子易其姓名曰朱友讓
  張存二
  前涼張存敦煌人善用針有奴好逃亡存宿行針縮奴脚不得動欲别使更以針解之
  宋張存冀州人舉進士仁宗時以龍圖閣直學士知成德軍契丹與元昊結昏謀相首尾聚兵塞上存言河北諸城宜留意乃以為都運使盡城諸州
  周澹二
  晉周澹㑹稽内史周札長子太宰府掾
  後魏周澹鄠人多方術尤善醫藥為太史令明元嘗苦風頭眩澹療得愈由此位特進賜爵成德侯
  梁肅三
  晉梁肅懷帝時為頻陽令及劉曜陷長安肅自京兆奔安定推太守賈疋為平西將軍率衆五萬攻曜於長安見劉聰傳
  唐梁肅世居陸渾建中初登文詞清麗科厯右拾遺翰林學士
  金梁肅奉聖州人天眷進士官至參知政事世宗謂侍臣曰梁肅以治入異等遂至大任廉吏亦可自勸李修二
  晉李修司徒李𦙍之子黄門侍郎太弟中庶子
  後魏李修館陶人習醫術為太醫令以功賜爵下蔡子常在禁内針藥多效賞賜累加集諸學士百餘人在東宫撰藥方百卷行於世
  張濳二
  晉張濳京兆人為駙馬都尉闗内侯表言為諸生時有山鵲飛翔近地市人擲之化為員石搥破得金印文曰忠孝侯印表上之藏於官庫見博物志
  金張濳武清人幼有志節慕荆軻聶政為人年三十始折節讀書負薪拾穗行歌自得不知其貧也天興間避兵少室不食七日死
  王恭二
  晉王恭定皇后之兄孝武擢時望以為藩屏乃以恭為都督八州諸軍事平北將軍兖青二州刺史假節鎮京口既除王國寶復欲除譙王尚之反為所害
  唐王恭白馬人少篤學博涉六經每於鄉閭敎授弟子自逺方至數百人貞觀初徴拜太學博士其所講三禮皆别立義證甚為精博
  崔遊二
  晉崔遊上黨人究心儒學自少及長口未嘗語及財利察孝亷除相府舍人泰始初錄叙文帝故府⿰亻⿱杳小 -- 僚屬就家拜郎中年七十餘猶敦學不倦
  魏崔遊崔挺族孫熈平中征虜將軍趙郡河東太守竝有政績移置太學於城南閑敞處親自説經當時學者莫不勸慕號為良守
  杜曽二
  晉杜曽勇冠三軍為南蠻司馬以反叛臠割
  宋杜曽精於律法為濮州小吏嘗奏改科條
  晉兩李矩
  一平陽人勇毅多權畧志在立功永嘉初為滎陽太守冠軍將軍擊走石勒屢破劉聰帝嘉其功詔授都督司州諸軍安西將軍司州刺史封平陽縣侯
  一江夏人中書侍郎李充之父官江州刺史見李充傳
  張質二
  前涼張質深泉人位金城大守見北史張湛傳
  宋張質髙唐人右衞大將軍樞宻都承㫖在樞要五十年精敏端慤未嘗有過
  王悦三
  晉王悦王導之子弱冠有髙名事親色養導甚愛之嘗共奕棋爭道導笑曰相與有瓜葛𨚗得為爾邪少侍講東宫厯吴王友中書侍郎
  北周王悦藍田人以多戰功拜驃騎大將軍開府大都督進爵河北縣公素儉約不營生業雖出内榮顯家徒四壁
  唐王悦天寶四載為太常博士見裴漼傳
  陸曄二
  晉陸曄吴人明帝時為領軍將軍以平錢鳯功進爵江陵伯録尚書事蘇峻之難曄隨成帝在石頭舉動方正不以凶威變節
  魏陸曄陸俟之後篤志文學位終通直散騎常侍
  郭熈二
  晉郭熈為新興太守嘗舉劉聰有良將材入為驍騎司馬見前趙劉聰傳
  宋郭熈温人善山水得雲烟出没峰巒隠顯之態布置筆法獨步一時見畫繼
  李式二
  晉李式李充從兄以平隠著稱善楷𨽻中興初仕至侍中
  後魏李式李順之子學業知名位西兖州刺史濮陽侯自以家據權要心慮危禍兄奕有寵於文明太后為李訢所發併誅
  張龜二
  晉益州刺史羅尚遣督護張龜助河間王司馬顒討蜀李特特迎擊龜衆大敗
  後燕張願聚衆反屯於祝阿慕容垂遣將慕容德擊之願子龜恃其驍勇出戰德將王末逆擊斬之
  蔡裔二
  後趙蔡裔仕石虎為振武將軍見後趙錄
  東晉蔡裔事簡文為兖州刺史附殷浩傳
  余考二傳其職位固自不同而振武未嘗歸晉兖州未嘗陷趙其非一人可知第傳中皆言有武勇其呼聲皆若雷震皆嘗被盗入室撫牀一呼衆盗齊殞世固有姓名同而事合轍如此者邪亦大竒已
  王雅二
  晉王雅剡人少知名領太子左衞率孝武深加禮遇雖在外職多叅大議但不能犯顔廷爭唯唯而已以左僕射終
  北周王雅新囶人有膽勇善騎射沙苑之戰彼軍百萬此不滿萬人雅擐甲出戰所向披靡周文歎曰王雅舉身都是膽畧遷車騎大將軍封居庸伯
  崔諒二
  晉崔諒魏中尉崔琰之孫尚書大鴻臚以簡素稱宋崔諒滄州人七世同居咸平中詔徴表蠲課調
  杜錫二
  晉杜錫杜預之子有盛名性亮直以衛將軍長史出為城陽太守不拜仍遷尚書左丞
  宋杜錫杜鎬之後官廸功郎
  李志二
  晉李志司徒李𦙍之孫襲廣陵侯爵厯散騎侍郎建威將軍陽平太守
  後魏李志字鴻道御史中尉李彪之子秊十餘便能屬文彪竒之謂崔鴻曰子宜與鴻道為二鴻於洛陽初授列曹行叅軍擢南荆州刺史所在著績
  陸納二
  晉陸納陸玩之子清貞絶俗官至尚書令㑹稽王道子專政委任羣小納望闕而歎曰好家居纎兒欲撞壞之邪朝士咸服其忠亮
  梁陸納為湘州刺史王琳長史琳破侯景縱⿳𣅽大氺 -- 𣊻建鄴自疑禍及令納率部曲前赴湘州及琳下吏納等不受命請復琳本位帝釋琳納等乃降
  王藴二
  晉王藴孝武定皇后之父以吏部郎補吴興太守甚有德政定后立遷光禄大夫領五兵尚書封建昌縣侯藴以恩澤賜爵非三代令典固辭不受
  宋王藴王彧兄子家貧為廣德令明帝即位四方叛逆以將領自奮及事寧封吉陽縣男厯晉陵義興太守湘州刺史所在貪縱為世所鄙
  樂廣二
  晉樂廣淯陽人正始中為尚書令是時王澄胡母輔之等皆任放為逹或至裸體廣聞而笑曰名敎内自有樂地何必乃爾
  北周樂廣安康郡公楊乾運之壻亦以歸附功授安州刺史封安康縣公見乾運傳
  劉遵三
  晉劉遵并州刺史劉琨之子琨遣遵為質於北魏乞師擊鐵弗劉虎穆帝命二萬騎助之
  南宋劉遵淮南人為臨川王道規諮議參軍從道規破桓謙斬荀林擊滅徐道覆遷淮南太守封監利縣侯
  南齊劉遵彭城人清雅有學行為晉安王記室甚見賓禮及王立為皇太子仍除中庶子以舊恩偏蒙寵遇時輩莫及
  李鳯五
  晉大司馬桓温率師伐燕慕容暐遣散騎常侍李鳯求救於秦見苻堅傳
  後趙李鳯仕石勒為從事中郎及勒僭號拜尚書共參軍事
  蜀李鳯仕李雄為梁州刺史叛於巴西大將軍李驤討斬之
  北魏李鳯夀春侯李先之孫官中書博士
  唐李鳯髙祖第十五子封虢王厯豫青二州刺史
  杜植二
  晉杜植杜弢之祖有名蜀土武帝時為符節令
  宋杜植杜杞之兄以文雅知名累任監司終於少府監
  王儀二
  晉王儀王裒之父髙亮雅直為文帝司馬東闗之役帝問於衆曰近日之事誰任其咎儀曰責在元帥帝曰司馬欲委罪於孤邪遂斬之
  元王儀鄧州人天資明敏力學不倦官西臺御史中丞所著有文集
  徐儉二
  晉惠帝詔拜羅尚為益州刺史督蜀郡太守徐儉等率七千餘人入蜀討李特見蜀録李特傳
  陳徐儉徐陵長子勤學有志操襲封建昌侯爲御史中丞嘗侍宴賦詩帝賞歎之曰徐氏之子復有文矣任播二
  晉愍帝𫎇塵於平陽黄門侍郎任播等竝為劉曜所害後趙石勒僭即趙王位署置百官以理曹參軍任播為史學祭酒
  李恒三
  晉李恒王敦部將承敦命攻譙王承易䧺於舂陵見易雄傳
  唐穆宗名恒
  元李恒西夏人世祖時累功為益都淄萊萬户從取宋襄陽江西及平崖山積官中書左丞後討交阯中毒矢卒
  許遜二
  晉許遜南昌人生而頴悟太康初為旌陽令棄官歸遇諶母傳以道術遂斬蛇誅蛟悉除民害乃歸舊隠精修至道年一百三十六嵗舉家昇天
  北齊許遜右僕射許惇之弟有幹局乾明中為平原太守
  王銓二
  晉王銓為梁王彤參軍時彤已拜大將軍尚書令嘗大㑹因指單衣補幰以為清銓曰朝野望公舉薦賢才使不仁者逺而位居公輔以衣補幰以此為清無足稱也彤有慙色
  梁王銓王彧從孫美風儀善占對尚武帝女永嘉公主拜駙馬都尉雖學業不及弟錫而孝行齊焉時人以為二王可謂玉昆金友
  晉兩鄭融
  一懷帝永嘉五年邵陵太守鄭融為益州流人汝班所害見本紀
  一愍帝建興三年蜀郡太守鄭融為李雄裨將費黒所獲見蜀録
  晉兩李含
  一隴西人有文武才畧惠帝時龍驤將軍轉河南尹為長沙王乂所殺
  一蜀人初為部曲督及李特據蜀拜西夷校尉
  羊祉二
  晉羊祉太傅羊祐從兄魏郡太守
  後魏羊祉晉太僕卿羊琇六世孫假節征虜將軍秦梁二州刺史當官不憚强禦朝廷以為剛斷時有檢覆頗為深文所經之處人號天狗下
  讀羊太傅傳祉為從兄琇為從弟而琇之裔孫遽名祉豈未嘗一觀家傳邪雖非本枝而屬頗尊奈何犯之且名德之後奚宜有此真吾所未喻者
  王恂二
  晉王恂文明皇后之弟文義通博在朝忠正官至河南尹建立二學崇明五經
  元王恂中山人中統初為國子祭酒以精於算術特授太史令命領改厯事恂與郭守敬等徧考厯書晝夜測驗創立新法極為精宻書成名授時厯
  晉兩何融
  一永和八年濮陽太守戴施得後趙傳國璽使參軍何融馳致京師見石閔傳
  一尚書左僕射何澄次子元熈中為大司農
  永和元熈相去八十年定非一人
  李桓二
  晉康帝遣征西將軍伐蜀破别將李桓於江陽見蜀李勢傳
  元李桓建康人由鄉貢累遷江淛儒學副提舉以文鳴江東䊸餘豐潤學者多傳之
  趙模三
  晉益州刺史趙廞據成都叛遣兵逆西夷校尉陳總總至南安遇廞軍主簿趙模著總服格戰廞兵殺模見其非是更求總殺之見李特𫝊
  唐太宗得蘭亭真蹟命供奉搨書人趙模等搨數本以賜皇太子諸王近臣見法書要録
  宋趙模徽宗子封祁王授開府儀同武勝興寧軍節度使見宗室世系表
  王珣二
  晉王珣王導之孫弱冠與謝𤣥為桓温掾俱為温所敬重嘗曰謝掾秊四十必擁旄杖節王掾當作黒頭公皆未易才也孝武時至尚書左僕射衞將軍
  元王珣開義人武勇絶人時豪傑各擁衆據地珣招集遺民十餘萬迎太師穆呼哩以珣為元帥兼領義川二州以討平張致功加金紫光禄大夫兵馬都元帥焦嵩二
  晉焦嵩安定人為安定太守率衆守雍州㑹劉曜入冦雍州刺史麴允告難於嵩嵩素侮允曰須允困當救之及京師陷嵩亦為冦所滅
  西秦焦嵩仕乞伏熾磐為尚書建𢎞九年商州刺史姚濬叛降河西熾磐以嵩代濬帥騎三千討之嵩為吐谷渾元緒所執見西秦録
  晉兩劉沉
  一薊人領雍州刺史張昌作亂詔沉將州兵討之尋詔合七郡諸軍襲河間王顒於長安戰敗被害
  一交州秀才與杜𢎞共據臨賀謀反陶侃至廣州𢎞遣使偽降侃知其詐追擊破之執沉於小桂
  何㸃二
  蜀何㸃偽主李雄以儒賢招致幕下命子班師事之及班嗣偽位拜為司徒政事皆委於㸃見李班傳
  梁何㸃尚書何偃從子性孝友博通羣書齊初徴為中書侍郎太子庶子並不就招㩦勝侣清言賦咏優游自得武帝與㸃有舊及踐阼召入華林園贈詩酒仍詔拜侍中㸃捋帝鬚曰乃欲臣老子辭疾不起王劭二
  晉王劭王導之孫美姿容有風操家人近習未嘗見其惰容厯丹陽尹尚書僕射中領軍
  隋王劭王慧龍五世孫沈黙好讀書時人稱其博物仕周中書舍人隋受禪除著作郎祕書少監專典國史蔡襲二
  晉羊祜討吴有功將進爵土乞以賜舅子蔡襲詔封襲闗内侯邑三百户見羊祜傳
  後魏蔡襲圉人名著西州正光中拜齊安郡守孝武西遷賜爵平舒縣伯除歧雍二州刺史見蔡祜傳孫輔二
  吴孫輔随孫䇿襲廬江有功拜平南將軍交州刺史後權出行東治遣使與曹公相聞事覺權幽殺之
  晉趙王倫篡位齊王冏等起兵討倫倫遣中堅孫輔為上軍將軍率衆出距義師見趙王倫傳
  許超二
  晉愍懷太子被廢常從督許超傷太子無罪與殿中中郎士猗等謀廢賈后復太子見趙王倫傳
  北魏楊元慎善解夢京兆許超夢盜羊入獄問於元慎曰君當得陽城令其後有功封陽城侯元慎解夢義出萬途随意㑹情皆有神驗見伽藍記
  張瓊二
  齊張瓊代人壯徤有武畧神武時除滄州刺史驃騎大將軍神武襲剋夏州以瓊為慰勞大使留鎮之為周文帝所害
  宋張瓊大名人有勇力善射典禁軍領愛州刺史太祖曰殿前衛士如虎狼者不啻萬人非瓊不能統制即命為都虞侯
  蕭曄二
  齊武陵王蕭曄髙帝第五子好詩文射為當時冠絶武帝即位為中書令祠部尚書輕財重義有古人風
  梁上黄侯蕭曄宗室始興王憺之子美才仗氣言多激揚常乗折角牛榖木履被服必於儒者名盛海内簡文友愛與新渝建安南浦並預宻宴號東宫四友李超二
  晉李超為廣漢太守見蜀録李特傳
  北周李超為應戎二州刺史見李景傳
  王覽二
  晉王覽王祥之弟孝友恭恪名亞於祥咸寧初為宗正卿封即丘子
  唐王覽吴元濟大將驍勇善戰元濟藉以抗王師
  許遵二
  北齊許遵髙陽人明易善筮兼曉天文風角占相逆刺其驗若神齊神武引為館客自言禄命不富貴不横死是以任性疎誕多所犯忤神武常容借之
  宋許遵泗州人第進士知長興縣及宿登二州後判大理欲立竒以自鬻讞决多戾法律廷論紛然出知夀州
  劉蘭三
  後魏劉蘭武邑人年三十餘始入小學書急就篇家人覺其聰敏遂令從師家貧無以自資且耕且學三秊之後兼通五經為儒者所宗
  前秦劉蘭仕苻堅為散騎常侍㑹幽州蝗廣袤千里堅遣蘭持節為使者發青冀幽并百姓討之
  唐劉蘭北海人貞觀初為右領軍將軍攻破梁師都擊走突厥收河南地厯豐州刺史夏州都督封平原郡公以謀反腰斬
  北魏兩崔模
  一太武時人初仕劉宋為滎陽太守神䴥中平滑臺歸降賜爵武陵男加寜遠將軍
  一孝莊時人為西征别將屢有戰功封槐里縣伯後行岐州事擊賊殁於陣
  李安人二
  南齊李安人蘭陵人仕宋武衛將軍領水軍討晉安王子勛所向剋㨗明帝大㑹新亭樓勞諸軍主安人五擲皆盧帝目安人曰卿面方如田封侯相也齊髙帝即位拜中領軍封康樂侯
  北魏李安人宣城公李孝伯之子襲父前爵夀光侯司徒司馬
  王恊二
  晉王恊丞相王導之子撫軍參軍襲爵武岡侯
  唐王恊澤潞節度使劉從諌置為大將轉其子稹主軍事稹敗伏誅
  張沖三
  前涼張沖字長思燉煌人家財巨萬悉以散之時人為之謠曰推財不疑張長思後官金城太守
  齊張沖張邵之孫少有至性永明中假節監青冀二州父卒時遺命祭必土産無用牲物冲在鎮四時還吴取菓莱每蒸嘗輒流涕薦焉永元初授舒州刺史封定襄侯
  隋張沖吴郡人初仕陳為左中郎將覃思經典撰春秋義畧及孝經論語前漢音義等書官至漢王侍讀劉贊三
  南宋劉贊明帝第九子封武陵王
  唐劉贊散騎常侍劉彚之子宣歙池都團練觀察使祖父皆名儒惟贊不知書但以强猛立威厚斂殖貨務貢奉以希恩
  後唐劉贊魏州人舉進士致位刑部侍郎律己以法權豪不敢干以私
  北魏兩元他
  一道武皇帝之臣初帝在獨孤部劉顯謀逆部人穆崇馳告帝乃隂結舊臣元他等幸賀蘭部
  一道武皇帝之孫封淮南王持節都督豫洛河南諸軍事鎮南大將軍
  李道宗李德林各二
  後魏李道宗始豐侯李璨曽孫位直閤將軍道宗弟德林司徒中兵參軍
  隋李德林博陵人初為丞相府屬尋加儀同上大將軍爵成安縣子三方構亂指授方畧軍書羽檄日逾百數機速競發口授數人文意百端不加㸃攛
  唐李道宗髙祖從子從太宗滅劉武周平竇建德破王世充屢有殊效封任城王貞觀初為大同道行軍總管召拜禮部尚書改封江夏
  北魏兩莫題
  一鴈門人闗中侯莫含之孫道武初為大將以功賜爵東宛侯道武欲廣宫室以題機巧召論興造之制題乆侍頗怠賜死
  一代人多智有才用道武時為幢將領禁兵以功封髙邑公窟咄冦南鄙題貳於帝被誅
  髙叡二
  北齊髙叡宗室趙郡王㻠之子㓜聰慧特為神武所愛四嵗襲父爵讀孝經至資於事父輒流涕歔欷十歳喪母舉聲殞絶長齋骨立文襄受禪出為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時年十七稱為良牧
  唐髙叡趙州刺史封平昌縣子聖厯初突厥來冦叡嬰城固守城陷被殺
  趙霸二
  後魏趙霸為華山太守不遵憲度威虐任情大使崔光奏免其官
  唐天復四年遼太祖討黒車子室韋唐盧龍節度使劉仁恭發兵數萬遣飬子趙霸來拒太祖伏勁兵桃山下擒霸殱其衆乘勝大破室韋見遼紀
  楊椿二
  後魏楊椿楊播之弟性寛和善籌䇿為内給事厯五州刺史進號車騎大將軍兼尚書右僕射節度闗西諸將
  宋楊椿眉山人累任憲節甚有風績以不附秦檜罷政家居紹興末兵部尚書叅知政事
  李邕三
  後魏李邕彭城公李平之子儁爽有逸才與髙陽王雍友凢所交游皆倍秊儁秀
  唐兩李邕 一宗室虢王鳯之孫神龍初為嗣虢王邕妻韋庶人之妹中宗特寵異授祕書監改封汴王月餘而韋氏敗邕揮刃截妻首以至於朝深為物議所鄙
  一學士李善之子少負美名嘗謁内史李嶠願一觀祕書嶠假直祕閣未幾辭去嶠驚試問奥篇隱帙了辯如響因薦拜左拾遺出為北海太守文章翰墨當世推重有文集七十卷
  王震四
  北周王震庸國公王雄之子孝閔踐阼以雄有大功别封震安樂縣伯
  晉髙祖以兄子重貴為子使博士王震敎以禮記乆之不能通大義謂震曰此非我家事
  宋王震為館閣校勘孔目從輔臣執筆入記上語面授右司員外郎使自書除目舉朝榮之後至吏部尚書龍圖閣直學士
  金王震文登人母患風疾刲股肉雜飲食中疾遂愈母沒哀泣過禮目生翳服除目不療而愈皆以為孝感所致特賜同進士出身
  元諧二
  北魏元諧宗室廣川王畧之子太和四年襲爵
  隋元諧洛陽人豪俠有氣調少與文帝同受業甚相友愛後以軍功進上大將軍封樂安郡公
  張讜二
  北魏張讜武城人東徐州刺史賜爵平陸侯賦性開通篤於接恤青齊之士咸相敬重
  宋張讜端平間知德興縣縣人頌之曰張侯張侯敷政優游農樂其業禾麥有秋
  劉祥三
  南齊劉祥東莞人少好文學性韻剛踈建元中為正員郎撰宋書譏斥禪代尚書令王儉宻以啟聞上敕祥曰當令卿萬里思愆乃徙廣州
  陳劉祥廣陵人㓜聰慧十歳能屬文除内史上士封漢安縣子武帝東征陪侍帷幄平齊露布即其文也累進車騎大將軍儀同開府
  北涼沮渠蒙遜聞劉裕滅姚泓怒甚門下校郎劉祥白事𫎇遜曰汝聞劉裕入闗敢研研然何也遂殺之其峻㬥如是
  李緯三
  北魏李緯平棘人聰慧有才學以中散大夫為聘梁使前後接對十八人頗為稱職鄴下語曰學則渾繪緯口則緯繪渾齊文襄攝選不次擢司徒諮議參軍
  唐李緯順宗第三子封均王
  宋李緯楚丘人嘗知渭州請修籠竿城瓦亭寨後以籠竿為德順軍范仲淹舉緯知軍事及葛懷敏陷殁元昊攻瓦亭籠竿皆不能下
  王琛四
  晉兩王琛 一武帝踐阼以石苞為大司馬鎮撫淮南時淮北監軍王㻠輕苞素㣲又聞童謠云宫中大馬幾作驢大石壓之不得舒因宻表苞與吴人交通帝疑之下詔䇿免
  一宗正卿王覽之子國子祭酒
  齊王琛雍州刺史王奐之子永明中為司徒從事中郎奐敗並誅
  隋宗室滕王綸被煬帝猜忌不勝憂懼呼術者王琛問之答曰王禄相不凡且滕即騰也此字足為善應後竟廢徙朱崖
  後魏兩趙逸
  一天水人太武時中書侍𭅺赤城鎮將性好墳典白首彌勤年逾七十手不釋卷
  一京兆隱士正光初至京師云晉武時人説洛陽厯代興亡事甚悉汝南王聞而異之問何所服餌以致長秊逸言不問養生自然長夀郭璞嘗為吾筮云夀五百歳今始餘半耳見洛陽伽藍記
  髙綽二
  後魏髙綽髙允之孫沈雅有度量博渉經史强直不避豪右厯尚書右丞御史中尉豫并二州刺史
  北齊髙綽武城長子封南陽王為冀州刺史愛波斯狗好裸人畫為獸狀縱犬食之後主聞之鎖赴行在問在州何者最樂對曰多取蠍將蛆混看極樂後主即索蠍一斗置諸浴斛使人裸卧其中號叫宛轉帝與綽臨觀喜噱不已謂綽曰如此樂事何不早馳驛奏聞
  宇文貴二
  西魏宇文貴昌黎人少從師受學輟書歎曰男兒當提劒汗馬以取公侯何能為博士業遂棄去為統軍都督屢立戰功進侍中驃騎大將軍封許國公
  北周宇文貴宗室齊王憲之子始讀孝經便謂人曰讀此一經足為立身之本封安定郡公出為豳州刺史雖出自深宫而留心庶政過目輒記當時服其明察徐熈二
  劉宋徐熈錢唐人為濮陽太守好黄老隠於秦望山有道士過求飲畱一瓠𤬛與之曰君子孫宜以道術救世當得二千石熈開之乃扁鵲鏡經一卷因精心學之遂名震海内見徐文伯傳
  趙宋徐熈金陵人意趣髙雅作花木禽魚為古今絶筆論者謂黄筌之畫神而不妙趙昌之畫妙而不神兼是二者其在熈歟見寶鑑
  李筠四
  隋李筠申國公李穆之孫既襲祖爵忽憢嗇兄子善衡賊殺之文帝求盜不得以筠嘗與從父弟瞿曇有隙遂殺瞿曇
  唐兩李筠 一乾寧初李茂貞犯京師昭宗幸華州獨有都將李筠等兵千餘人為衛華州刺史韓建謀廢立率精兵數千圍行宫請誅筠昭宗大懼遽詔斬之一宗室郇王褘之後山南東道節度掌書記
  周李筠太原人為昭義軍節度使宋太祖諭以受禪筠延使者置酒遽索周祖畫像懸壁涕泣不已遂舉兵拒命太祖遣石守信討之拔其城筠赴火死
  王穆二
  晉王穆丞相王導之孫臨海太守
  前涼張天錫為苻堅所滅其世子大豫與長水校尉王穆俱奔河西自號涼州牧改元鳯凰以穆為長史傳檄郡縣後涼吕光遣將擊斬之
  劉斌四
  南宋劉斌南陽人粗有才用為彭城王義康所寵擢為左長史以傾側用事見文帝疾篤輒就儀曹索晉立康帝舊事帝疾瘳伏誅
  隋劉斌南陽人頗有詞藻從竇建德為中書舍人建德敗復為劉黒闥中書侍郎與黒闥亡歸突厥
  宋劉斌定州人㓜時父加友為從弟志元所殺及長挾刃伺志元於道刺之不殊詣吏自陳詔志元黥配汝州釋斌之罪
  元劉斌厯城人有勇力多智數累立戰功官至濟南新舊軍萬户
  蕭鈞二
  齊蕭鈞太祖第十一子封衡陽王
  唐蕭鈞蕭瑀從子博學有才望為房𤣥齡魏徴所重官太子率更令崇賢館學士所撰韻㫖二十卷文集三十卷
  張昇三
  北魏張昇滎陽人喪父飲水絶鹽哀毁過度形悴骨立髮落殆盡朝廷標其門閭
  宋張昇仁宗時知開封府内侍楊懷敏夜直禁中而衛士為變皆極論之昇性質樸不能擇言至斥張貴妃為婦人謂懷敏得志將不減劉季述帝不懌
  元張昇順昌人四歳即以頴悟聞年十二除正字累官奉議大夫江西儒學提舉陳友諒陷豫章昇不屈死李瞻二
  梁李瞻東陽人起兵誅侯景為賊所執送詣建鄴景出之市中斷其手足刻析心腹瞻正色整容言笑自若見其膽者乃如升焉見侯景傳
  金李瞻玉田人天㑹四秊為德州防禦使行政寛平民懷其惠及改忠順軍節度相率詣京師請留者數千人
  鄧琬二
  宋鄧琬為晉安王子勛鎮軍長史以文帝孝武並次居第三以豋寶位而子勛亦第三乃勸子勛舉兵即偽位於尋陽兵敗為張悦所斬
  唐鄧琬貞元二十秊為内鄉縣倉督主管河南運米支餘六千九百餘石爛成灰塵琬被禁二十八秊宣撫使唐扶疏請獲宥見唐扶傳
  王雲二
  北魏王雲王猛曾孫頗有風尚位南兖州刺史
  宋王雲靖康初拜刑部尚書使金許以三鎮賦入雲言康王將命和好必成帝從之王行次磁州百姓厲聲指雲為姦賊噪而殺之王乃南還議者以是驗天命云
  劉懷珍二
  南宋劉懷珍宗室義宗之子襲封新渝縣侯
  南齊劉懷珍平原人仕宋豫州刺史以軍功封中宿縣侯齊建元元年左衛將軍加給事中改封霄城侯趙隠二
  元魏趙隠宛人聰敏善書記為丞相參軍專掌機宻齊神武稱其小心恭愼禮遇獨隆以功累遷尚書左僕射封宜陽王
  唐趙隠奉天人咸通末同平章事禮部尚書封天水伯少孤貧力耕以奉親既居宰輔不以權位自髙退朝易衣侍母左右歳時伏臘公卿盈門大臣及母之榮無如其比
  張亮二
  北齊張亮隰城人天平中為行臺郎中典七兵事至尚書右僕射封安定縣男
  唐張亮滎陽人房𤣥齡薦之太宗引為秦府車騎將軍委以心膐後為相州大都督府長史封鄖國公以謀反誅
  後魏兩李熈
  一狄道人為金門鎮將領豪傑鎮武川即唐神堯皇帝曾祖儀鳯中追尊宣皇帝
  一鴈門人神䴥四秊與盧𤣥等俱被徴位至太平太守爵原平子見髙允徴士頌
  王懿二
  劉宋王懿字仲德避晉帝諱以字行以破盧循功封新淦縣侯累遷徐州刺史元嘉中到彦之北侵司兖三州平定三軍咸喜仲德獨有憂色果為魏所乘遂失河南
  趙宋王懿王祜長子舉進士知袁州有政績
  劉璡二
  南宋廢帝時建平王景素被誅景素故秀才劉璡上書述其德美陳冤不省
  南齊劉璡相人方軌正直一日與友人孔逷同舟入東遇一女子逷目送之曰美而豔璡曰斯豈君子所宜言乎非吾友也解裳自隔不復同坐其立操如此趙昶二
  周趙昶南安人大統間武州刺史加驃騎大將軍氐羌屢叛屢討平之明帝録前後功進爵長道郡公
  唐趙昶陳州刺史趙犨之弟陳州被巢冦昶兄弟力拒卒不能下後巢敗死昭宗即以陳州為忠武軍拜犨節度使時犨已病乃以位與昶
  張瓌二
  齊張瓌張永之子仕宋為驍騎將軍昇明初劉遐為吴郡有異圖齊髙帝宻令取遐瓌領兵十八人入郡斬之即授吴郡太守封義城縣侯
  宋張瓌張洎之孫同知太常禮院諡錢惟演曰文墨其子撾豋聞鼓上訴仁宗使問狀瓌條奏甚切朝廷不能奪乃賜諡曰思
  李茂四
  北魏李茂李寶之子襲爵為西兖州刺史入為光禄大夫茂性謙慎以弟沖寵盛懼於盈滿遂託疾遜位
  唐李茂宗室徐王元禮之子咸亨初襲父爵險薄無行配流振州
  南唐李茂元宗第二子封安樂公拜侍衛諸軍都虞侯元李茂大名人父卒事母以孝聞母目失明茂禱於泰安山三秊復明母殁居喪哀慟隣家再火延燒千餘家及茂廬皆返風而滅事聞旌之
  王晏二
  南齊王晏衛尉王鎮之之子性甚便辟為髙帝所親待後預明帝廢立謀轉尚書令封曲江縣侯
  宋王晏滕人晉開運末為小校入漢授絳州防禦使仕周武寧軍節度迨宋改安逺軍封韓國公
  劉準二
  劉宋順帝名準初封安成王及廢帝殞大將軍蕭道成奉太后令迎即位三秊禪於齊
  趙宋劉準鄞人當宋末知國事日非絶意仕進隠居敎授卜築青山之原日以敎子讀書為事學者稱為南窻先生
  張邵二
  劉宋張邵吴人初為揚州主簿劉毅居亞相好士愛才當世輻凑惟邵不徃武帝聞而重之及即位以佐命功封臨沮伯除湘州刺史
  趙宋張邵烏江人為衢州司刑假禮部尚書使金金人置酒張樂邵以二帝北遷臣子不忍聽樂請止左監軍撻攬怒囚邵於祚山砦十三年和議成始得南歸楊慶三
  隋兩楊慶 一河間人頗渉書記察孝廉以侍養不赴母有疾不解襟帶者七旬及居憂哀毁骨立負土成墳文帝屢加褎賞擢儀同平陽太守
  一宗室河間王楊𢎞之子傾曲善𠉀時變煬帝猜忌骨肉滕王倫等皆廢放惟慶獲全李宻據洛口慶勒兵拒守歳餘城中糧盡遂降
  宋楊慶鄞人父病貧不能召醫刲股肉啖之良已其後母病不能食慶取右乳焚之以灰和藥入口遂瘥乆之乳復生宣和末詔表其門曰崇孝
  李諤四
  隋李諤趙郡人博學善屬文由考功侍郎遷侍御史且陳時敝糾正風俗上以諤前後所奏頒示天下
  唐兩李諤 一德宗第十子順宗即位詔封欽王一長慶中海鹽令開縣西古涇三百剏長豐閘一節宣水利民歌其德
  宋李諤南康人家貧好讀書舉進士通判吉州倜儻有才畧所至冦賊屏息
  王暉二
  後魏王暉王猛曽孫少有美名兼多術藝卒於中書舍人
  宋王暉太原人建隆初右領軍衛上將軍性吝嗇貲甚冨而妻子飯疏糲縱部曲誅求民甚苦之
  何随二
  晉何隨江陽人舉孝廉不就即家拜本郡太守邦人言議平當者稱何江陽常璩贊曰江陽皎皎命世清淳見華陽國志
  宋何隨郫縣人初事蜀為安漢令蜀亡去官送吏取民芋以自給隨即以綿繫其處償直民視芋見綿相與語曰聞何安漢清廉必此人也見成都府志
  張景仁四
  後魏張景仁山隂人正光年從蕭寶夤歸化拜羽林監至車騎將軍賜宅歸正里見洛陽伽藍記
  梁張景仁廣平人父為同縣韋法所殺景仁時年八歳志在復讎及長手斬其首以祭父墓詣郡就刑時簡文在鎮原其罪蠲一户租調以旌孝行
  北齊張景仁濟北人工草𨽻侍書東宫後主愛之呼為博士累進儀同開府總判文林館封建安王自倉頡以來八體取進一人而已
  金張景仁遼西人官翰林學士宋人議和改奉表為國書稱臣為姪凢七徃復然後定其書皆景仁為之世宗曰張景仁眞能文之士
  趙柔二
  北魏趙柔金城人以德行才學知名厯著作郎河内太守甚著信惠註解祗洹精舍圖偈六卷為當時俊僧所欽味
  有元趙柔淶水人有膽畧善騎射太祖破紫荆闗柔以衆歸授涿易二州長史後以功累眞定等路都元帥李韶二
  北魏李韶李寶之孫由吏部尚書出為冀州刺史政績之美聲冠當時既𦵏之後有冀州兵千餘人戍荆州還經韶墓相率培冢數日方歸其遺愛如此
  宋李韶李彌遜曾孫嘉定進士淳祐間禮部尚書翰林學士時杜範亦在列二人廉直中外稱為李杜王胄二
  隋王胄臨沂人為著作佐郎以文詞爲煬帝所重宋王胄永春人以春秋擢省試第一為太學博士與諌官分校禮闈諌官欲私舉所厚胄識其人而言之諌官色沮乃止
  劉韞二
  劉宋劉韞宗室長沙景王之孫位雍州刺史侍中領軍將軍及帝廢為蒼梧王韞謂當歸從兄彦節齊髙帝惡之被誅
  趙宋劉韞劉韐之弟倅三州典二郡皆有政聲及致仕築室縣南有亭臺花木之勝自號秀岑與屏山晦菴諸名賢日夕諷詠其中
  張買奴二
  北齊張買奴平原人官國子𦔳敎經義該博門徒千餘人諸儒咸推重之
  元張買奴燕人官於錢塘病殁𦵏城西十里外其妻王氏秊方十六每旦被髮徃奠伏墓大慟乆而致疾㷀居三十秊詔旌其門
  楊播二
  元魏楊播華隂人為武衛將軍征蠕蠕討崔慧景有功進號平東除太府卿賜爵華隂伯
  唐楊播鳯翔人登第隠居不仕𤣥宗徴為諌議大夫棄官就養以孝行禎祥表其門閭肅宗就加散騎常侍賜號𤣥靖先生
  李曄三
  北魏李曄李順之孫正光初為冠軍中散大夫南荆州刺史桓叔興叛入梁資以兵糧令築谷陂城詔曄兼尚書左丞督諸軍討叔興大破之乗勝拔谷陂
  唐兩李曄一即昭宗一宗室鄭王亮之後刑部侍郎
  王顯三
  前秦苻堅建元十五秊賞堂邑之功以王顯為平吴校尉揚州刺史戍下邳
  北齊王顯樂平人以醫術自通營進御藥出入禁内累轉御史中尉多所彈劾百寮肅然以營療功封衛國縣伯
  宋王顯開封人官樞宻使山南東道節度使嘗大破契丹於威虜軍梟獲名王貴將十五人斬首二萬級宇文温二
  周宗室杞國公宇文亮之子温襲伯父爵豳國公隋安平郡公宇文愷之子温煬帝時為起部承務郎
  張善安二
  後周于義為安武太守有郡民張善安爭財相訟議曰此太守德薄所致非其罪也乃取家財倍與之喻而遣去善安懷恥移貫他州見于義傳
  唐張善安年十七便為劫盗後據豫章歸國授洪州總管復從輔公祏反誅
  髙明三
  北魏髙明太武時散騎侍郎遣齎錦帛出鄯善招撫諸國及東還烏孫破洛郍之屬遣使貢獻者十有六國見西域傳
  元兩髙明 一姚安路總管天厯中四方盗起明招流離撫擕貳闢汚萊豐儲峙父老咸相慶幸
  一字則誠瑞安人寓居四明至正進士授處州録事數忤權貴謝病去除福建行省都事道梗不赴所著柔克齋集及琵琶記行於世
  元善二
  隋元善洛陽人學通五經文帝即極拜國子祭酒帝視學命講孝經敷陳義理兼以諷諌帝大悦賚錫甚厚
  元元善大名人父有五兄弟因貧皆客死江淮善徃尋骸骨并迎弟姪等一十五䘮而歸改𦵏祖父母以諸䘮序列祔於塋次州縣以聞旌其家
  李端五
  後周李端大將軍李賢之子襲爵西河郡公位開府儀同從平齊戰殁
  唐李端趙州人大厯進士從郭曖遊曖嘗進官大集賔客賦詩端最工曖賜帛百疋官至杭州司馬
  晉李端為南平王髙從誨裨將襄州安從進反晉師致討從誨遣端以舟師為應見南平世家
  金世宗之孫和尚封應國公其家奴妄言和尚有異徴召日者李端卜之端云當為天子事露伏誅
  元李端李元禮之子禮部尚書
  王瞻二
  齊王瞻王𤣥謨之子負氣傲世好貶裁人物建元初為永嘉太守詣闕跪拜不如儀武帝召付廷尉殺之
  梁王瞻王𢎞從孫為侍中吏部尚書性率亮居選所舉其意多行頗嗜酒每飲或彌日而精神朗贍居官潔己妻子不免饑寒
  劉濬二
  南宋劉濬文帝次子元嘉中封始興王出鎮京口帝以上流之重宜有至親乃以濬為衛將軍荆州刺史後預元凶逆謀為孝武所誅
  元劉濬河南人為連江縣廵檢至正中賊帥王善冦閩濬將兵拒賊三戰三捷復與賊鏖戰衆潰被執大罵而死









  同姓名錄卷九
<子部,類書類,同姓名錄>



  欽定四庫全書
  同姓名錄卷十      明 余寅 撰楊纂二
  北周楊纂廣寧人勇力絶人從齊神武起兵為武州刺史每歎曰大丈夫冨貴何必故鄉若以妻子經懷豈不沮人雄志乃間行入關周文嘉其忠義即授征南將軍大都督封永興縣侯
  唐楊纂華隂人貞觀中尚書左丞前後典選十餘載銓叙人倫稱為允當然抑文雅進酷吏觀時任數頗為時論所譏
  胡穎二
  陳胡穎東遷人領馬軍從髙祖襲王僧辯又隨周文育討杜龕授輕車將軍南豫州刺史
  宋胡穎紹定進士厯浙西提刑湖南提舉常平性不喜邪佞尤惡言神異毁淫祠數千區以正風俗
  李寛五
  隋李寛李宻之父驍勇善戰幹畧過人自周及隋數為將領至柱國蒲山郡公號為名將
  唐三李寛 一太宗第二子封楚王
  一衡陽人元和中始於尋真觀剏石鼓書院以為讀書之所刺史吕温有詩
  一江陽人初名珏以犯新節度諱改名寛有胎息術年百餘歳卒三日聞棺裂聲視之衣帶不解如蟬蜕遂仙去
  宋李寛李虚舟之子尚書金部郎中
  王藻二
  宋王藻光禄大夫王偃長子位東陽太守尚文帝女臨川長公主主性妬而藻别愛左右主讒之於廢帝下獄死明帝疾之使虞通之撰妬婦記
  後蜀王藻為孟昶翰林使時安思謙為將多殺士卒以威衆昶與藻謀殺之適邊吏有急奏藻不以時聞昶怒因併斬藻
  劉誕二
  北魏劉誕廢帝時相州刺史齊神武攻鄴誕嬰城固守神武起土山為地道徃建大柱一時焚之城陷入地
  南宋劉誕文帝第六子封廣陵王孝武立為侍中驃騎大將軍上頗疑憚被誅
  元稹二
  後魏元稹官尚書右僕射居洛陽凖財里聞里内頻有怪異遂改為齊諧里見洛陽伽藍記
  唐元稹河南人長慶初翰林學士詩名與白居易相埒天下傳諷號元和體徃徃播樂府穆宗在東宫妃嬪近習皆誦之宫中呼元才子
  蕭鋭二
  齊蕭鋭太祖第十五子封南平王鬱林即位見害唐蕭鋭蕭瑀之子尚太宗女襄城公主厯太常卿汾州刺史
  李詵二
  後魏李詵平棘人位中書侍郎京兆太守初與族兄靈族弟熈等俱被徴事在髙允徴士頌
  唐李詵宗室魯王靈䕫之子清河郡王
  周廸二
  梁周廸南城人有膐力能挽强弩侯景之亂郡中豪傑推廸為主每戰勇冠諸軍元帝授廸髙州刺史封臨汝縣侯
  唐周廸洪州商人唐末楊行宻圍揚州食盡軍士殺人而賣其肉廸妻曰勢蹙如此義不兩全君有老母不可不歸妾請鬻以備行資遂詣屠肆得白金一錠使廸歸
  劉子羽二
  劉宋劉子羽孝武帝第十四子齊敬王
  趙宋劉子羽劉韐長子建炎五年為利州路經略使金人攻蜀張浚之師雖衂而卒全蜀地者子羽之功楊倓二
  隋楊倓元德太子昭之子性好讀書尤重儒素煬帝於諸孫中特加鍾愛化及弑逆之際倓覺變欲入奏至𤣥武門為司宫者所遏俄而難作遇害
  宋楊倓楊存中之子以功臣後仕至簽書樞宻院事昭慶軍節度使
  後魏兩趙黙
  一温人選部尚書侍中賜爵河内公孝文立進爵為王一趙柔之子武威太守
  李渾二
  北齊李渾李靈曾孫以父死王事除給事中累轉太子少保以叅禪代儀注賜爵涇陽縣男嘗謂魏收曰彫蟲小技我不如卿國典朝章卿不如我
  隋李渾李賢末子以功授上儀同封武安郡公開皇中兄子筠死詔渾襲申國公以奉穆嗣不以奉物分宇文述述搆以反誅
  王錫二
  宋王錫太保王𢎞之子位太子左衛率江夏内史太尉江夏王義恭當朝錫箕踞大坐殆無推敬
  梁王錫左僕射王彧從孫㓜而警悟力學不倦致損右目舉清茂再遷太子洗馬時昭明太子尚㓜武帝勅使入宫不限日數與太子游狎情兼師友
  蕭恭二
  梁蕭恭宗室南平王次子封衡山縣侯厯衡湘雍三州刺史善解吏事所在見稱百姓立碑頌德
  金蕭恭以材勇稱代父領五州兵擊敗宋師及渡淮襲康王有功厯兵部尚書侍衛親軍馬歩軍都指揮使薛温二
  北周薛温薛道衡之兄沉敏有器局博覽墳典尤善𨽻書為上黄燕郡二太守以簡惠稱宣政初賜爵齊安子
  後漢薛温錢塘人乾祐中吴越王俶遷廢主倧於衣錦私第遣温將兵衛之胡進思屢請殺倧温屢行保䕶倧以獲安官至鎮國都指揮使睦州刺史
  許懋二
  梁許懋新城人篤志好學尤明故事天監初除征西諮議叅軍兼著作郎待詔文德省僕射江祐甚推重之號為經史笥
  宋許懋仙㳺人慶厯進士為兩浙轉運副史衢民坐私釀乆繫不决懋至明其冤悉出之民感其恩競詣佛寺飯僧祝夀時甘露降於州咸謂德政所感
  李賢二
  周李賢成紀人保定初授𤓰州刺史武帝在襁褓不利居宫中文帝令於賢家處之六載乃還及帝踐阼思賢舊恩徴拜大將軍
  唐章懷太子李賢髙宗第六子年數歳讀論語至賢賢易色再三覆誦帝問之乃云性愛此言又招集學者注後漢書表上之則天以其狀類太宗疑之逼令自殺
  劉藻二
  後魏劉藻易陽人渉獵羣籍飲酒至一石不亂太和中授征虜將軍督四軍南伐藻曰臣雖才非古人庶亦不留賊虜陛下當釃曲阿之酒以待百官帝大笑曰今未至曲阿且以河東數石賜卿
  唐劉藻大厯中為渭南令秋霖害稼藻餙言所部無損代宗覽奏命御史朱敖再檢渭南損田二千餘頃貶藻南浦員外尉見韓滉傳
  杜杲二
  隋杜杲杜陵人儀同大將軍行臺兵部尚書賜爵義興縣公有詞辯閑於占對前後將命陳人不能屈
  宋杜杲邵武人厯任州縣與元兵戰有功進敷文閣學士兼吏部尚書淹貫能文晩歳專意理學嘗言吾在兵間無悖謀左畫得於四書
  郭遵二
  齊郭遵鉅鹿人為黄門侍郎出自賤㣲語言輕率嘗於宫門牽韓長鸞曰王在得言主上縱放如此曾不䂓諌何名大臣長鸞嫌其率爾便掣手而去
  宋郭遵開封人乾興中為延州西路都廵檢使元昊冦延州遵以裨將馳入陣殺數十人敵出驍將當遵遵揮鐵杵破其腦兩軍皆大呼復持鐵槍進所向披靡柳崇二
  齊桞崇解人為河中太守初届郡郡人失馬疑執十餘人崇不問賊事别借温顔更問其親老存否農業多少而㣲察其詞色即獲真賊二人郡中畏服
  宋桞崇河東人以儒學著名終身御布衣稱處士及疾革遺命曰吾讀聖人書朝聞道夕死可矣母得以浮圖法灰吾身
  李綜二
  元魏李綜海州刺史李渾之祖行河間郡事
  唐李綜順宗第七子貞元二十一年封郇王
  崔暹二
  後魏崔暹武城人官瀛州刺史貪暴安忍人庶患之嘗出獵遇汲水婦人暹問崔瀛州何如婦人不知是暹答曰百姓何罪得如此癩兒刺史暹黙然而去
  齊崔暹崔挺族孫厯太常卿尚書右僕射文宣謂羣臣曰崔暹清天下無䨇
  王琚二
  北魏王琚髙平人泰常中被刑入宫稍遷禮部尚書孝文以琚厯奉前朝志存公正授散騎常侍冀州刺史進爵髙平王
  唐王琚河内人先天初中書侍郎以鐵騎從𤣥宗誅蕭至忠等拜銀青光祿大夫户部尚書封趙國公鄧淵二
  元魏鄧淵安定人道武定中原擢尚書吏部郎明解制度多識故事與尚書崔宏叅定朝儀及軍國文記詔䇿多淵所為賜爵下愽子
  宋鄧淵湘隂人登崇寧第除國子丞遷虞部員外郎星變上封事剴切蔡京惡之左遷監酒税
  袁樞二
  陳袁樞司空袁昻之孫沉靜好學手不釋卷家本顯貴貲産充積而樞獨處率素傍無交徃非公事未嘗出游天嘉初為吏部尚書領丹陽尹以𦵏父拜表自解
  宋袁樞建安人詞賦第一除太學錄出為嚴州敎授喜誦資治通鑑苦其浩愽乃區别其事而貫通之號通鑑紀事本末龔茂良奏其書孝宗嘉歎
  李湛二
  北魏李湛李渾之子渉獵文史有家風兼通直散騎常侍聘陳使副襲爵涇陽男
  唐敬宗諱湛
  裴寛二
  周裴寛聞喜人為征虜將軍與東魏戰於新城因傷被禽至河隂遁還見文王喜其冐死而歸乃手書授持節帥都督封陽夏縣男
  唐裴寛裴漼從祖弟開元末為户部侍郎性友愛弟兄多宦達子姪亦有名稱立第同居八院相對擊鼓而食當世榮之
  游元二
  隋游元任城人大業初尚書度支郎領左驍衛長史督運黎陽楊𤣥感作逆元引正義責之被囚不屈見害
  宋游元游經曽孫服膺象山之學為文典贍舉進士授安化簿以理義訓導邑士减泉司鐵課以利民薛寘二
  周薛寘汾隂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出為浙江刺史前中書監盧柔學業優深文藻華贍而寘與之方駕世號盧薛焉
  宋薛寘昌國人雅有才學以聖人執權賦領鄉薦調衡陽簿時史彌堅帥湖南冦起黒風洞檄寘徃撫諭將至有道其姓名者其酋曰即四明作聖人執權賦者邪遂投戈而退
  龔頴二
  劉宋龔頴遂寧人少好學益州刺史毛璩辟為勸學從事璩為譙縱所殺故佐吏並逃亡頴號哭奔赴殯送以禮元嘉末刺史陸徽表頴節義不被朝命終於家
  趙宋龔頴歙州刺史慎儀之姪太祖朝為右贊善大夫慎儀被宣州節度使盧絳所殺頴上言求復季父之讐帝即命斬絳
  李繪三
  北魏李繪李靈曾孫天保初為司徒右長史其為髙陽内史時河間太守崔諶恃勢乞麋角鴿羽繪答書曰鴿有六翮飛則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膚體疏嬾手足遲鈍不能近追飛走逺事佞人
  隋李繪唐宗室淮陽王道𤣥之祖位夏州總管武德初追封雍王
  唐李繪太原尹李蔚從兄官至刺史見李蔚傳
  盧廣二
  梁盧廣涿人明經有儒術天監中為國子愽士徧講五經言論清雅僕射徐勉深相賞好
  唐盧廣户部尚書盧啇之父河南縣尉
  楊温二
  隋楊温髙祖母弟之子好學解屬文煬帝即位被誣徙零陵作賦以寄其哀思帝見而惡之轉徙南海
  後漢隠帝遇害周太祖遣馮道迎徐州節度使劉贇為漢嗣贇留敎練師楊温等守徐州温等聞贇不得立乃閉城拒命太祖命王彦超討之見殺
  張文蔚二
  梁張文蔚河間人仕唐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太祖始立仍以文蔚為相梁初制度皆其裁定
  宋張文蔚張永德之孫咸平初永德請老授太子太師分司西京仍以其孫大理寺丞文蔚釐務洛下以便就養
  鄧儼二
  北魏鄧儼鄧宗慶之孫安南將軍兼尚書左丞郢州刺史
  金鄧儼宜民人擢天德第明昌初為户部尚書
  李徹二
  北齊李徹平棘人位尚書左丞見李靈傳
  隋李徹巖綠人左武衛將軍詔總晉王廣府軍事進爵齊安郡公時蜀王秀亦鎮益州上謂侍臣曰安得文同王子相武如李廣達者乎其見重如此
  崔彧二
  魏崔彧武城人善醫術位至寧逺將軍性仁恕見疾苦輒與治之廣敎門生多令救療
  元崔彧𢎞州人剛直敢言世祖器重之刑部尚書參知政事疏言時政多見施行
  劉芳二
  北魏劉芳彭城人宣武朝尚書令出為青州刺史才思深敏特精經義兼覽蒼雅辨析無疑凡有惑者皆徃詢訪時人號為劉石經
  宋劉芳襄州人五世同居詔旌其閭淳化四季入賀夀寧節賜進士出身
  韓武二
  梁張彪舉義征侯景景黨趙稜偽就彪計事舉刀刺彪左右韓武入視遂共誅稜
  唐王建為西川招討使欲遂有蜀地因急攻成都且謂驃將韓武曰城破吾與公遞為節度使武等戰愈力王德二
  北魏王德武川人善騎射常從周文征伐累有戰功大統初加車騎大將軍進爵河間郡公
  宋王德熟羊砦人以武勇應募㑹金人入侵德從十六騎竟入隆德府執偽守姚太師左右驚擾德手殺數十百人衆愕眙莫敢前遂械姚獻於朝欽宗問狀姚曰臣就縛時止見一夜义耳時遂呼為王夜义與金人大小百戰雖名王貴酋莫不糜碎
  李郁二
  後魏李郁李孝伯之後好學沉靖博通經史永熈初左光祿大夫兼都官尚書於顯陽殿講禮記詔郁執經羣難鋒起解説不竆孝武及諸王凡預聽者莫不嗟善
  宋李郁光澤人少從楊時學時妻以女紹興初召對便殿還家築室西山學者號曰西山先生
  楊煚二
  隋楊煚文帝廢太子勇之子封頴川王
  唐楊煚進士及第再遷左拾遺昭宗喜遊宴不恤時事煚上疏極諌帝面賜緋袍象笏官終諌議大夫許安仁二
  北魏許安仁相州刺史許彦之孫襲爵武昌公
  金許安仁交河人大定進士明昌間任汾陽軍節度使質實無華澹然有古君子之風為時人所稱
  趙煦二
  北魏趙煦天水人位秦州刺史好音律以善歌聞宋哲宗諱煦
  杜彦二
  隋杜彦雲中人開皇初為丹州刺史討平尉遲迥封襄武縣公後拜雲州總管北夷畏憚胡馬不敢至塞
  宋髙宗建炎元年宻州軍校杜彦作亂州守趙野棄城走彦追執之數其逃遁之罪而殺之見趙野傳李蔚三
  後周兩李蔚 一大司農李諧之子博學善文詞位尚書左兵郎中仍聘陳使副江南以其父曽經將命甚重焉卒於祕書丞 一唐宗室襄武王李琛之祖仕周為朔州總管武德初追封蔡王
  唐李蔚隴西人乾符初檢校司空東都留守東畿汝都防禦使
  崔融二
  北魏崔融崔挺族子員外散騎侍郎定州别駕
  唐崔融全節人崇文館直學士國子司業為文典麗當時罕比朝廷所頒洛出寶圖頌則天哀册文及諸大手筆並手勑付融
  劉亮二
  南宋劉亮彭城人少工刀楯以軍功封順陽侯厯梁益二州刺史忽欲致長生迎武當道士合僊藥服之遂卒及斂屍弱如生
  北周劉亮中山人以騎將力戰有功進開府儀同大都督封長廣公
  宋顯二
  北魏宋顯廣平太守宋愔長子襲爵列人子
  北齊宋顯為西兖州刺史河隂之戰深入没於陣
  王慶三
  隋王慶祁人開悟有才畧初仕周從征有功授上大將軍延州總管開皇初賜爵平昌郡公
  北周王慶河間郡公王德之子嗣爵位開府儀同初德䘮父貧無以塟賣慶并一女以營𦵏事遭亂不復相知及德為平凉郡守始得之
  唐大理卿馬曙從人王慶告曙家藏甲兵曙坐貶官而慶無罪中書侍郎魏謩引法律論之乃杖殺慶李愔三
  後魏李愔司徒李裔之後襲爵趙郡公與從兄普濟並應秀才舉時人謂其所居為秀才村
  唐兩李愔 一太宗第六子貞觀十秊封蜀王
  一憲宗第十五子長慶元年封茂王
  韓𢎞二
  隋越王侗封竇建德為夏王建德以韓𢎞為行臺僕射見建德傳
  唐憲宗徴天下兵討吴元濟以韓𢎞為都統見李光顔傳
  裴肅二
  隋裴肅河東人開皇初為朔州總管長史見皇太子勇被廢上書乞封小國使得遷善帝稱其至誠而太子廣不悦及煬帝嗣位不得調者乆之肅亦杜門不出
  唐裴肅河内人貞元中自御史中丞兼浙東觀察使時山賊為亂陷浙東郡縣肅討平之因紀其事號平戎記上之德宗嘉賞見裴休傳
  北魏兩崔鴻
  一梁郡太守崔敬友之子正光初為司徒長史加前將軍著十六國春秋一百卷因其舊記時有増損褎貶
  一散騎侍郎崔融之子郡功曹
  髙乾二
  北魏髙乾莊帝時為侍中撫軍將軍尒朱氏弑逆乾升壇誓衆詞氣激揚涕泗交流將士莫不感憤遂迎齊神武於滏陽定䇿立孝武
  宋髙乾燕人李景據江南濳結契丹乾父霸將契丹命以乾從行使景乾遂挈族歸宋土著亳州
  李慎二
  北魏李慎司徒李裔之後武定中東平太守
  唐李慎太宗第十子封紀王文明元年加太子太師領貝州刺史少好學長於文史皇族中與越王貞齊名時人號為紀越
  楊坦二
  隋楊坦宗室滕穆王瓚之子長沙郡公
  宋楊坦太尉廷璋之子屯田員外郎鹽鐵副使
  鄭修二
  後周鄭脩北海人隠於歧南依巖結宇不交世俗雅好經史專意𤣥門前後州將數徴不至刺史魏蘭根頻遣致命脩不得已暫出一見輒還山舍
  宋鄭脩蓬州人年七嵗日誦萬言登元祐第知梁州軍祿有餘悉為小民代輸未及引年翻然而歸所居結茅扁曰飯牛菴
  宋鸞二
  元魏宋鸞尚書右丞宋隠族孫東莞太守
  宋宋鸞知秦州宋璫之父監察御史
  王凝二
  隋王凝隠士王績之兄為著作郎撰隋書未成而死唐王凝乾符初檢校禮部尚書宣歙觀察使黄巢攻宣城誓與此城同存亡賊退遇疾有大星墜於正寢卒時年五十八
  李鉉
  北齊李鉉南皮人年十六通六經詣大儒徐遵明受業稱髙弟年二十二便自濳居討論是非撰定孝經論語毛詩三禮義疏及三傳異同周易義例合三十餘卷用心精苦曾三秋冬不畜枕
  元李鉉黎陽人守延平擒寧化寨冦解福州圍復進兵擊福安賊戰死贈鎮國上將軍隴西郡公
  楊汪二
  隋文帝謂諌議大夫王達曰卿為我覓一好左丞達遂私於楊汪曰我當薦君為左丞若事果當以良田相報汪以達言奏之達獲罪卒拜汪尚書左丞
  唐陳纂仁誣嶲州都督張審素謀反𤣥宗詔監察御史楊汪即按當審素實反斬之見張琇傳
  韓明二
  周韓明少師韓果之子嗣褎中公爵為黎州刺史與尉遲迥謀反被誅
  宋韓明為開州守將元兵破開州率所部兵力戰死
  劉淵三
  前漢劉淵宗室城陽荒王之子初元元年封博石侯前趙劉淵匈奴冐頓之後姿儀魁偉猿臂善射晉太康末拜建威將軍五部大都督封漢光鄉侯還至左國城上太單于之號尋僭稱帝國號趙
  宋寶祐六年元兵至順慶帥守段 -- 𠭊 or 叚 ?元鑑城守麾下劉淵殺之以降
  石泰二
  後趙石勒大興二年署石季龍為單于元輔都督禁衛諸軍命叅軍石泰撰大單于志
  宋石泰常州人遇張紫陽得金丹之法道成作還元篇行於世夀一百三十七中秋日尸解
  李詢三
  隋李詢大將軍李賢之子初為元帥長史委以心膂從韋孝寛擊平尉遲迥進大將軍上柱國封隴西郡公
  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命威勝軍使解暉征并州擒招討使李詢等六人獻行在見解暉傳
  八年西人冦宥州廵檢使李詢擊走之
  姚興二
  後秦姚興偽主姚萇長子襲位二十二年偽諡文桓皇帝
  宋姚興相州人以州校劫殺金人功授武義郎紹興中戰卻金兵於廬州俄鐵騎至興力戰手殺數百人父子俱死詔即其砦立廟旌忠
  張進二
  後趙張進元城人為刺奸外部都督給事舉刺不避豪右軍中憚之號曰張霹𮦷
  宋張進曲阜人拳勇善射太祖竒其才力補控鶴軍厯事太宗真宗累遷并代副都部署
  劉銖二
  後趙石鑒僭偽以石閔為大將軍李農為大司馬已而欲誅之命龍驤將軍劉銖結羯士三千進攻不尅反為所殺
  後漢劉銖陜州人隠帝時知開封府周太祖兵犯京師銖悉誅太祖家屬太祖入京使人責銖銖曰為漢誅叛臣爾豈知其他太祖殺之
  石宣二
  後趙石宣季龍次子封河間王
  宋石宣都統制張威部將金人陷大安軍威頓兵不動濳遣宣等襲大安大破之
  髙弼二
  後燕髙弻仕慕容垂為郎中令見後燕錄
  南唐髙弻為黄州刺史周世宗征淮南下黄州被擒見宋史解暉傳
  蘇轍二
  唐蘇轍為河中永樂縣令貞元中調卒戍邊縣人姚栖雲之父戰没栖雲招魂歸塟廬墓終身轍以俸錢買地開阡刻石表之見宋史姚宗明傳
  宋蘇轍沉靜簡潔為文有秀傑之氣與兄軾同豋進士累官翰林學士遇事直諌無所避諱落職安置雷州劉權二
  前趙劉聰襲偽位封第七子權為秦王
  隋劉權豐人大業末為南海太守甚有異政遇盗賊蠭起其子世徹宻遣人詣權諷令舉兵權召集寮佐對斬其使
  楊軌二
  南凉楊軌初為吕光守將及秃髮烏孤攻剋金城軌率户數千來奔烏孤以軌為賔客
  北周楊軌為芮城縣博士因邑人張元事祖至孝軌等二百餘人上狀詔表其門
  李孝基三
  隋李孝基李順𤣥孫有才學風詞甚美以衛尉丞待詔文林館至儀曹郎中
  唐李孝基髙祖從父弟武德初封永安王授陜州總管劉武周將宋金剛冦汾澮以孝基為行軍總管討之戰敗被害
  宋李孝基進士髙第晏殊富弻薦其材任館閣欲一見之孝基謂名器何可私謁竟不徃累官光禄卿與父東之同謝事士大夫美之以比二疏
  王翊三
  北魏王翊王深之子風神秀雅好學有文才為濟州刺史清靜有政績入為散騎常侍國子祭酒
  唐王翊晉陽人乾元中山南東道節度使代宗素重之目為純臣及即位擢刑部侍郎御史中丞
  宋王翊郫縣人寶慶進士嘉熈初制置使辟為叅議官為文訣先墓誓以死報國及北師至募兵拒守城陷師入公署翊朝服危坐願與此城俱亡北冦相謂曰此忠臣也戒勿殺翊赴井死
  李元禮二
  唐李元禮髙祖第十子封徐王厯徐州都督絳州刺史以善政聞璽書勞勉賜以錦綵
  元李元禮真定人官太常博士一時禮文多所詳定及為監察御史彈劾無所囬撓
  劉湛二
  後趙劉湛京兆人學明圖讖嘗曰新平地古顓頊之墟里名鷄閭應出古帝王寶器其銘曰延夀寶鼎至苻堅建平十八年新平人耕地果得之以獻見前奏錄
  宋劉湛湼陽人元嘉中領太子詹事時王華王曇首殷景仁竝為侍中文帝於合殿與四人宴飲甚悦華等出帝目送良乆歎曰四賢一時之秀同管喉唇恐後世難繼
  石榮二
  後趙石榮為寧西將軍屯於秦洛及石虎死班師而歸遇石遵於季城説遵廢石虎子世而自立
  後魏石榮為洛州刺史封隂平子御史中尉王顯奏其恣蕩非軌臊聲布於朝野請以見事免官付廷尉正辠詔可
  唐兩李紳
  一順宗第十九子貞元末封袁王
  一李敬𤣥曾孫眇小精悍長於歌詩時號短李穆宗朝為翰林學士與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世稱三俊蘇籥二
  唐蘇籥為華亭令簡惠公正時稱賢宰
  宋蘇籥文忠公之孫
  李榮三
  唐李榮肅宗第八子天寶中封靈昌郡王
  南唐李榮先主之父性謹厚適丁世亂晦迹民間號李道者先主受吴禪追尊孝德皇帝
  周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初名榮避世宗諱將改之或令名筠筠曰李筠李筠玉帛云乎哉聞者皆笑
  楊收二
  唐楊收馮翊人幼通經史善文咏時呼為神童位尚書右僕射𢎞文館大學士為楊𤣥价所傾賜死
  宋太祖開寶九秊曹彬敗江南軍於采石擒兵馬部署楊收等千人見本紀
  韓翃二
  唐韓翃天寶進士為駕部郎中時有與翃同姓名者為江淮刺史建中初知制誥闕德宗批與韓翃宰相以郎中及刺史二人列上帝書春城無處不飛花四句又批云用此韓翃而郎中得之事甚竒
  李若水三
  唐兩李若水 一宗室蔣王惲之後蘄州刺史
  一少傅李暠族弟左金吾大將軍兼通事舍人容貎甚偉在館三十秊多識舊儀每宣勞贊導周旋俯仰大有可觀
  宋李若水洺州人欽宗時吏部侍郎金兵急攻城邀帝出郊若水扈從金人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其言甚詆毁金人曵擊仆地或勉之順從歎曰天無二日若水寧有二主哉反顧罵愈厲監軍者裂其頸斷舌而死
  唐𤣥宗時兩王晙
  一開元中為兵部尚書追錄破胡功加金紫仍充朔方節度大使封中山郡公
  一王方慶少子工書尤善琴碁而性嚴整開元中官至殿中侍御史
  唐兩韋綬
  一德宗時翰林學士貞元之政多參决於内署綬所議論常合中道然畏慎致傷晩得心疾不極其用
  一穆宗時檢校户部尚書山南西道節度使辭日請門㦸十二自將赴鎮御事無術庶政隳紊
  唐兩李觀
  一洛陽人沉厚寡言有將帥識度廣德初𠑽偏將總嶺南軍政平馮崇道朱泚有功官至涇原節度使檢校兵部尚書
  一李華從子貞元進士授校書郎卒年二十九善屬文與韓愈相上下有集三卷
  張暐二
  唐張暐襄城人景龍初為銅鞮令㑹臨淄王為潞州别駕暐濳識英姿傾身事之王清内難即位召拜大理卿封鄧國公
  金張暐日照人正隆進士積官御史大夫明古今禮學建白多允從家法為士族儀表齋居與子孫講論課誦至夜分乃罷率以為常
  唐兩李約
  一順宗第八子授國子祭酒封邵王
  一汧公李勉之子有詩名元和中為兵部員外郎
  楊巨源二
  唐楊巨源蒲州人貞元進士文宗太和中為河中少尹有詩一卷見唐詩品彚
  宋楊巨源益昌人以右職舉監興州贍軍倉傾財養士結集忠義三百人誅叛將吴曦補朝奉郎兼四川宣撫司叅議官宣撫使安丙忌其才誣以謀亂殺之義士為之扼腕
  李臯二
  唐李臯宗室曹王明𤣥孫天寶中嗣封授都水使者累官江西節度使兼御史大夫招降王國良討平李希烈進封五百户
  楚李臯仕馬殷為翰林學士及殷子羲範平溪州諸蠻立銅柱以為表命臯作銘見南唐書楚世家
  王義二
  唐王義裴晉公𨽻人武黄門之死晉公為盗所刺義扞刃而斃晉公自為文祭之是嵗進士撰王義傳者三之二
  元王義寧晉人金末盜起推義為長太祖召為武安軍節度行深冀二州元帥府事義布敎令招散亡勸率種藝深冀之間遂為樂土
  唐兩薛仁貴
  一官右驍衛大將軍封平陽郡公嘗擊九姓突厥三箭殺三人突厥下馬羅拜軍中有將軍三箭定天山之歌
  一撰周易新註本義十四卷見唐書經籍志
  平陽公之在唐其功業偉矣儻復能濳心易理則當時益用欽聳而序述其事者亦必不遺今閲新舊唐書本傳但言起田間絶不譚及文萟事則周易决非平陽公所註明矣楊升菴見志中註易一事姓名適同不虞為兩人遂謂平陽公為文武兼才與韋孝寛竝稱謬矣
  李傑三
  唐兩李傑 一宗室曹王明之子封黎國公
  一相州人孝友著稱神龍初河東道廵察黜陟使奏課最諸使再遷御史大夫賜爵威武子
  宋李傑邵陽人熈寧進士出帥湖南特由鄉邑拜松楸捐俸置書萬卷以遺郡庠買田數千畞以贍宗族劉謙三
  唐劉謙南海人初為廣州牙將乾符五年黄巢攻破廣州去畧湖湘間廣州表謙封州刺史賀江鎮遏使俾禦梧桂以西
  宋兩劉謙 一堂邑人景德初為振武軍節度使以足疾求典郡上召見敦勉之進都指揮使移領傑靜軍一開封人為博州團練使兼知邠州元昊冦鎮戎軍謙引兵深入賊境破其聚落而還
  李元吉三
  唐李元吉髙祖第四子封齊王與建誠謀陷太宗被殺宋太平興國九年五月以將作監丞李元吉為堂後官京官任堂吏自此始見事物紀原
  金章宗㤗和八年三月夏遣樞宻使李元吉等奏告
  唐兩韋温
  一韋庶人從兄神龍中禮部尚書封魯國公既居榮要燻灼朝野時人比之武氏中宗崩被誅
  一翰林學士韋綬之子年十一應兩經舉登第累吏部侍郎出為宣歙觀察使史臣稱其剛腸寡合忠鯁救時云
  唐兩元結
  一魯山人天寶進士授著作郎遷道州刺史撰大唐中興頌刻於浯溪
  一河南人元德秀族弟安祿山亂沉浮人間蘇源明薦其可用帝幸河東結上時議三篇擢金吾將軍以侍親辭歸自稱漫郎
  李珏四
  唐李珏江陽人以販糴為業人有糴者即令自量每斗只求利兩文以資父母年八十餘不改其業適宰相李珏節制淮南夢入洞府見石壁填金書李珏字視之極喜忽二仙童出云此非相公乃江陽部民也及曉遍訪得珏遂迎置靜室師其胎息年百餘嵗一夕尸解見續仙傳
  宋兩李珏 一崇慶州人得黄房公金丹之道即徃武夷濳修七月而道成乃授訣張紫瓊入青城山莫知所終見廣列仙傳 一德祐初為禮部侍郎乞以刑部侍郎召陳䝉見陳塤傳
  張齊賢二
  唐張齊賢陜州人聖厯初太常博士論禮制合古義官至諌議大夫
  宋張齊賢冤句人太祖幸西都齊賢以布衣獻䇿上還語太宗曰我幸西都惟得張齊賢爾異時可使為相太宗朝累官吏部尚書同平章事左僕射
  李元方二
  唐李元方髙祖第九子武德四年封周王
  宋李元方石康人崇寧間上書論廣西便民十事稱㫖累遷朝奉大夫知貴髙二州有治行見亷州人物志劉子翼二
  唐劉子翼晉陵人仕隋為著作郎貞觀中召之辭以母老詔許終養江南廵察使表其所居為孝慈堂
  宋劉子翼劉韐季子宣和中知撫信二州開明勤决本之以恕簡易不擾民甚愛之
  唐兩李光進
  一光顔之兄肅宗朝從郭子儀收復兩京官工部尚書振武節度使封武威王
  一光弻之弟代宗朝與李輔國同掌禁旅拜太子太保渭北節度使封凉國公
  林鼎二
  五代林鼎慈谿人夜讀書每達曙善屬文能書得歐虞法仕吴越官至丞相性讜正政事有不逮者必極言之
  宋林鼎黄巖人與兄鼐同為朱子門人
  張徹二
  唐張徹除幽州節度判官適府軍怨其從事盡殺之而囚其帥徹詈衆曰汝等何敢反衆因叢刺之遂罵不絶口而死事聞贈給事中
  宋張徹景陵人元祐中七持使節八剖郡符公清超邁計口受俸其遺表云神雖去幹忠不㤀君
  李克讓二
  一唐宗室蜀王湛之後官雲夢令見世系表
  一後唐太祖克用之弟拜金吾衛將軍見五代史
  王昌齡二
  唐王昌齡開元進士補祕書郎晩節不矜細行貶龍潭尉為文緒㣲而思清有集五卷
  元王昌齡守衛輝路起堤坊導水溉田在任八年惠化大行見衛輝名宦志
  唐兩李景伯
  一李懷遠之子景龍中諌議大夫中宗嘗宴侍臣酒酣令各為廻波辭衆皆諂佞語景伯曰廻波爾時酒巵微臣軄在箴規侍宴既過三爵諠譁竊恐非儀中宗不悦中書令蕭至忠曰此真諌官也
  一宗室蜀王李湛之後豐城丞見世系表
  趙璧二
  唐貞元中有伶官趙璧妙於五絃彈見樂府雜錄元趙璧中綂間官至平章政事帝呼秀才而不名寵遇無與為比
  張遜二
  唐張遜乾寧初為山隂令㑹董昌反署置百官召遜知御史臺不屈死
  宋張遜髙唐人端拱初為樞宻副使擢右驍衛大將軍知江陵府小心謹慎訏謨無間焉
  唐兩李晟
  一德宗皇帝功臣封西平郡王
  一宗室紀王後裔官犀浦縣尉
  王曾二
  唐王曾天寶五載官著作郎為李林甫所構下獄死見本紀
  宋王曾益都人三試皆第一楊億見其賦歎為王佐才景祐二年拜右僕射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封沂國公
  唐兩李謨
  一宗室紀王慎之曾孫武德令 一樂府雜錄云笛羌樂也古有落梅花曲開元中李謨獨歩當時祿山亂流落江東越州刺史皇甫政月夜泛鏡湖命謨吹笛謨為之盡妙政視舟下見二龍翼舟而聽
  鍾傳二
  唐鍾傳洪州人初為小校以州兵擊黄巢有功拜鎮南軍節度使居江西三十餘年累進太保中書令封南平王
  宋鍾傳樂平人哲宗時以寶謨閣待制知河中府遣將領鋭騎伐夏有功進龍圖閣直學士從布衣致通顯所行事大抵欺妄故屢起屢僨云
  張建二
  唐張建廣明中為棣州别駕時李全忠為司馬有蘆生於室一尺三節心惡之建曰蘆茅類得澤而滋公家必有茅土之慶其生三節必傳三人後全忠果為幽州節度使傳子匡威匡籌皆受節鉞
  金張建蒲城人有詩名召為宫敎應奉翰林文字以老請致仕章宗愛其純素不欲令去授同知華州防禦使有蘭泉集行世
  李謙三
  唐李謙德宗第七子大厯十四年封資王
  宋李謙興國人咸淳進士為浙東提舉值歳饑賑濟活人甚多官至左司郎中
  元李謙東阿人成宗時為集賢大學士文章醇厚有古風學者宗之稱為野齋先生
  趙蕃二
  唐趙蕃㑹昌三年為安撫黠戞斯使工詩與鮑溶等同倡和見詩人爵里考
  宋趙蕃玉山人受學於劉清之理宗時直祕閣年五十猶問學於朱熹既耄猶患末路之難命所居曰難齋王縉二
  唐王縉河中人與兄維早以文翰著名祿山之亂為太原少尹與李光弻同守太原功効謀畧衆所推先大厯初領幽州盧龍河東節度營田觀察等使軍政嚴肅將校股慄
  宋王縉分水人為右司諌知無不言每謂人才難得宜為朝廷愛惜故不專彈擊而惟論安危大計與所以啟沃君心者髙宗以得諌臣體稱之
  李安期二
  唐李安期李百藥之子七歳解屬文龍朔中為司列少常伯叅知軍國有事泰山詔為朝覲壇碑文
  宋李安期建寧人淹貫經史援筆成文岳飛死作表忠詩百二十首吊之
  陳讜二
  唐陳讜侯官人登三史科累春韶二州刺史仁孝謙恭餘祿悉與交親共之鄉邦稱美
  宋陳讜仙遊人隆興進士終於兵部侍郎學問該愽文章不為險語而雅有典則工書法大字尤精
  李揆二
  唐李揆成紀人乾元初中書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肅宗嘗謂揆曰卿門地人物文章皆當代所推時人稱為三絶
  宋李揆瀏陽人乾道初授寧逺縣尉獲强盜十數或謂可用賞脱選揆曰殺人以階榮顯吾不為也官至中書舍人
  張昌宗三
  唐兩張昌宗
  一昌齡之兄官修文學士撰古文紀年新傳三十卷與昌齡俱以文學受知於太宗
  一易之之弟官雲麾將軍撰三敎珠英一千三百卷與易之俱以美色見寵於武后
  宋張昌宗漢陽人處家以義厯八世不分子姓三千口内外無間言嘉定間表曰義門
  李復二
  唐李復李齊物之子以廕累官兵部尚書兼義成軍節度觀察營田等使復置營田數百頃以資軍食不率於民衆皆悦之
  宋李復閩人紹聖間為西邊使者博記能文嘗論孟子養氣之説朱文公稱其得大㫖
  鄭濳二
  唐鄭濳右僕射鄭朗之弟登進士第
  元鄭濳懷安人至正中為海北廉訪副使晩居鄉邑買田建義學以敎育後進又於縣西南立二渡買田以給操舟者至今利之有石刻曰鄭公渡
  韓倫二
  唐韓倫御史大夫思復之祖貞觀中為左衛率賜爵長山縣男
  宋韓倫成德節度令坤之父乾德初為亳州防禦使掊斂民財公私患之
  李翺二
  唐李翺博雅好古為文尚氣質貞元進士檢校户部尚書山南東道節度使諡曰文
  南唐李翺保大初由饒州刺史為百勝軍節度留後
  王炎三
  唐兩王炎 一揚州人宰相王播之弟貞元進士官太常博士 一宣城人與李白為友及死白詩輓之云王公希世寶棄世亦何早
  宋王炎歙縣人為潭州敎授以薦知湖州炎初著易解未竟而病篤夜分祝天曰願須臾無死以成此書果如其言
  李巽三
  唐兩李巽 一趙郡人憲宗時為吏部尚書卧疾郎官相率省問巽初不言其病與之考校課程商畧功利至夕而卒
  一宗室許王素節之孫汝南公兵部郎中
  宋李巽邵武人累舉進士不第鄉人侮曰李秀才席帽甚時離身及得第寄詩曰當年踪跡困埃塵不意乗時亦化鱗為報鄉閭親戚道如今席帽已離身朱裦二
  唐朱誕兄弟三人誕為溫州刺史二弟裦敖相繼皆刺是州杜荀鶴寄詩有永嘉為郡昔推名連屬君家弟與兄之句
  宋朱京兄弟四人京登進士官至國子司業弟彦刑部侍郎裦屯田員外郎襄知韶州皆有時名
  李渤二
  唐李渤隐於嵩山以讀書業文為事元和初徴為左拾遺託疾不赴朝廷政有得失附章陳論至九年就徴官至御史中丞桂管防禦觀察使
  宋李渤樂昌人世業儒郡人尊之稱為夫子嘉祐進士知白州
  馬周二
  唐馬周茌平人少孤貧好學尤精詩傳西遊長安舍於中郎將常何家為何陳便宜二十餘事事皆合㫖太宗怪其能問何何薦周即日召直門下省授監察御史
  宋司封員外郎胡旦與傭書人翟頴善因為改姓名馬周上書詆時政且自薦可為大臣又舉才任公輔者十人其辭頗壯當時皆曰旦所為馬周坐流海島王逢二
  唐王逢王沛之子從父征伐有功厯諸衛將軍忠武軍節度陳許觀察等使
  宋王逢當塗人博學能文尤長講説晩登第為國子監直講喜著書有易傳十卷
  李回二
  唐李回宗室郇王褘之後大中初由兵部尚書出為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使强幹有吏才遇事通敏官曹無不理
  宋李回江寧人元祐進士紹興初叅知政事
  唐觀二
  唐唐觀唐儉少子最知名官河西令有文集三卷宋唐觀髙安人博學著書隠居不仕蘇灤城監酒税與之為鄰有詩送之
  李震四
  唐兩李震 一僖宗子封建王
  一禮部侍郎李遜之父雅州别駕
  後唐李震湖南人莊宗時趙王王鎔為亂軍所殺鎔少子昭誨年方十歳逃藏穴中震遇之匿昭誨於茶籠載之湖南依南嶽為浮圖明宗時符習表於朝拜昭誨考功郎中
  宋李震汴人靖康初為小校金人逼京師率所部出戰被執絣諸庭柱臠割之膚肉垂盡罵不絶口
  薛據二
  唐薛據荆南人有詩才位太子司議郎
  宋薛據永嘉人明敏好學景定中為廸功郎嘗采諸子百家輯孔子集語二十卷又摭古今輔相經畧為宅揆成鑑一編進之於朝
  李懌二
  唐李懌憲宗第十四子長慶元年封婺王
  後唐李懌京兆人好學工文辭唐末舉進士天成中為翰林學士再遷尚書右丞承㫖不肯作詩賦為貢舉格聞者多其知體
  唐兩董昌
  一德宗時京師市人信李度𢎞妖言而從逆為内官王希遷捕斬見韓遊環傳
  一僖宗時威勝節度惑倪德儒符圖而倡亂為吴府顧全武執誅見吴越世家







  同姓名錄卷十
<子部,類書類,同姓名錄>



  欽定四庫全書
  同姓名錄卷十一     明 余寅 撰郭震三
  唐兩郭震 一貴鄉人少有文才為太學生家送資錢四十萬㑹有衰服者自言五世不塟願假以治喪震舉與之無吝年十八登進士景雲初兵部尚書封代國公 一睿宗時殿中侍御史奏刑部尚書趙彦昭左道亂常貶彦昭江州别駕
  案代國公傳睿宗時已為兵部尚書且終身未嘗官御史故知的是二人
  宋郭震成都人愽學能詩才識過人裕然有物外之志所著漁舟集李畋稱其有孟郊之風
  李玭二
  唐李玭𤣥宗第二十四子封義王
  宋李玭宗城人性篤孝力耕以事母母卒讓田與其弟堅遂廬塟所晝夜號泣負土築墳髙丈餘又禮塟二代及諸族父母凡三年成六墳皆髙丈餘年六十餘足未嘗入縣門鄉人目為李孝子
  杜佑二
  唐杜佑萬年人以廕入仕德宗朝拜檢校司徒同平章事充度支鹽鐵等使著通典二百卷
  元杜佑邳州人署水馬站提領父病於家佑忽心驚即棄職歸父病始三日遂禱求代且嘗糞以驗疾父卒廬墓盡哀有馴兔之瑞
  李紘二
  唐李紘順宗第十七子封撫王册太尉
  宋李紘楚丘人李昌齡從子以龍圖閣學士知秦州方介有吏材篤於交游與劉顔為友顔死以任子恩官其子
  王旭二
  唐王旭祁人開元中為左司郎中帶侍御史為吏嚴苛左右無敢支梧每銜命推劾一見無不輸款見酷吏傳
  宋王旭王祜之子嘗知緱氏縣隣邑多貪猥民有永寧三钁緱氏一鎌之謠真宗素聞其賢三遷至殿中丞李璘二
  唐李璘𤣥宗第十六子封永王安祿山反𤣥宗幸蜀詔璘為四道節度使江陵大都督召募數萬人因有異志為江西防禦兵所擒中流矢死
  宋李璘河間人其父為陳友所殺乾德初璘𨽻殿前散祗候友為軍小校璘手刃殺友以復父讎太祖壯而釋之
  崔縱二
  唐崔縱崔渙之子貞元初東畿唐汝鄧都觀察使河南尹是時兵革甫定民耗六七縱悉心求瘼為理簡易人甚安之
  宋崔縱臨川人政和進士幹辦審計司二帝北狩髙宗授縱右文殿脩撰為通問使以大義責金人請還二帝金人怒徙之竆荒縱不少屈握節而死
  程驤三
  唐程讓父本鄆盗致貲百萬既死驤知其事數日不食悉散其財就里中讀書漸通五經子史動有䋲墨開成初相國彭公聘之不起
  宋兩程驤 一富順人紹興中知監事政平訟省有詩云吏散庭空無一事雲來雨過只催詩見叙州府志一休寧人開慶進士官中書舍人宋亡元人訪求舊臣驤屏跡不出
  李琮三
  唐李琮𤣥宗長子封慶王肅宗即位追册奉天皇帝宋兩李琮 一江寧人元祐末以寶文閣待制知杭州永興軍長於吏治所至主掊克為士論嗤鄙
  一豐城人力學不倦趣向髙雅邑有長堤江水為患琮輸財於官易以石以子貴進工部侍郎
  王翰二
  唐王翰晉陽人少豪邁恃才舉直言極諌調昌樂尉開元中為駕部員外郎有集十卷
  宋王翰南宫人母䘮明翰自抉右目睛補之母目明如故淳化中詔旌賜粟帛
  李絢二
  唐李絢順宗第十二子封衡王
  宋李絢卭州人放蕩無檢尤工歌詩仁宗時以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治有能名嘗夜醉晨奏事酒未解帝曰開封事劇豈可沉湎若此改權判吏部流内銓張綸二
  唐髙祖時劉季真舉兵為盗北連突厥甚為邊患西河公張綸以兵臨之季真懼而來降見季真傳
  宋真宗時辰州溪峒蠻内冦以東頭供奉官張綸為辰澧鼎等州緣邊廵檢安撫使諭蠻酋以禍福遣官與盟刻石於鏡上
  李彭年二
  唐李彭年尚書懷逺之孫有吏才工於剖析天寶初為吏部侍𭅺與右相李林甫善典銓七年以贓汙為御史所劾長流嶺南
  宋李彭年廣德人紹興進士以二親没於兵感慕不已蔬食終身詔表其閭號其里曰旌孝
  郭誼二
  唐郭誼兖州人事澤潞節度劉從諫為牙將從諫死以從子稹為嗣置誼為大將以輔稹稹敗被誅
  後周郭誼世宗長子蚤卒追封越王
  孫浦二
  唐孫思邈善隂陽推步言無不驗太子詹事盧齊卿少時思邈曰後五十年位方伯吾孫為屬吏願自愛時思邈之孫浦尚未生及浦為蕭丞而齊卿刺徐州
  宋孫浦保定人十世同居衆數百口詔加旌表仍蠲課調
  李邈二
  唐昭靖太子邈代宗第二子好讀書以儒行聞
  宋李邈清江人髙宗時拜青州觀察使知真定府兵不滿二千錢不滿二百萬金人圍其城且戰且守相持四旬城破遇害
  顔詡二
  唐顔詡常山太守杲卿之姪史思明陷常山與杲卿同被執杲卿節解詡亦臠割
  宋顔詡永新人唐太師真卿之後少孤事繼母以孝聞一門千指家法嚴肅男女異序少長輯睦終日怡愉家人不見其喜愠年七十餘卒見孝義傳
  杲卿真卿晜弟也而詡晜弟之子也詡與杲卿同死國難其後當竝祀忠魂百世不替而魯公裔孫遂不聞有詡忍冒其名何哉且觀宋史詡以孝義稱其持家嚴有法指絫千厯數世不析産此非有大過人者胡能若是而獨不知避先世之諱其家法安在邪噫李珙三
  唐李珙𤣥宗第二十六子封豐王廣德初吐蕃凌逼上都上幸陜州珙語狂悖賜死
  宋兩李珙 一興國人行義脩潔經典該通賜號養素處士 一永福人少以功名自奮攻禦宜州蠻獠有功累官武功大夫後金人犯闕召天下兵珙募敢死士三千人倍道兼行至復州遇敵戰死
  王景崇二
  唐王景崇僖宗乾符初為鎮冀節度使進封常山王見新唐書
  漢王景崇髙祖乾祐初拜右衛大將軍領邠州留後見五代史
  李岐二
  唐李岐武宗第三子㑹昌二年封兖王
  宋李岐乾道進士通判金州除知南雄清廉有聲玉音奬諭
  張貴二
  唐張貴武德初為賊帥從薛舉冦隴州
  宋張貴智勇素為諸將所服襄陽受圍俾為都統率三千人徃救至龍尾州遇大兵戰死
  裴廸二
  唐裴廸闗中人與王維友善維得藍田别墅𨋹水周於舍下别漲竹洲花塢偕廸浮舟徃來彈琴賦詩嘯咏終日
  梁裴廸聞喜人太祖鎮宣武辟節度判官太祖西攻岐王師範謀襲汴廸遣朱友寧以兵廵兖鄆故師範雖竊發而事竟不成太祖自岐還目廸曰叶贊之功惟裴公有之佗人不足當也及即位召拜右僕射李誼二
  唐李誼代宗第三子大厯中封舒王涇原兵亂德宗出幸奉天及賊攻城誼晝夜傳詔慰勞諸軍衣不解帶者月餘
  宋李誼南昌人舉進士官諫議大夫奏牘數百無不剴切當帝心累工部尚書資政殿學士有文集三十卷楊授二
  唐楊授尚書楊嗣復之子大中進士昭宗時刑部尚書太子少保
  宋楊授崇寧進士為上津令代歸無意仕進日事唱酬優游自適者二十年而終
  李經二
  唐李經順宗次子貞元末封郯王
  金李經錦州人作詩刻苦喜出竒語李純甫見其詩曰真今世太白也由是名大震
  張煦三
  唐張煦張獻恭之子官至夏州節度使元和中振武軍卒逐節度李進賢而屠其家憲宗怒遣煦以夏州兵二千人赴振武誅亂者二百五十三人乃定
  南唐張煦刑部侍郎張洎之父滁州司法掾
  宋張煦開封人以岢嵐軍使知保安軍㑹王均亂蜀遷綿漢劒門路都廵檢使進攻成都均突圍而遁累功拜西上閣門使并代鈐轄
  李亶三
  唐兩李亶 一舒王元名之子封豫章王為江州刺史以善政聞髙宗手勑褒美元名以賞其義方之訓一神龍中袁誼為蘇州刺史司馬張沛曰此州得一長史是隴西李亶天下甲門誼曰司馬失言凡門户須厯代人賢為衣冠顧矚始可稱舉此人何可輒許沛慙而退
  後唐明宗初名邈佶烈太祖賜名嗣源及即位更名亶
  宋兩田敏
  一鄒平人官工部尚書篤於經學亦好為穿鑿所校九經頗任獨見如改盤庚若網在綱為若綱在網此類甚衆世頗非之
  一易州牙吏以勇士應募端拱間位至儀州防禦使賜御劒聽以便宜從事契丹入冦大小數十戰斬獲萬計
  孫逢吉二
  後蜀孫逢吉益州人為國子毛詩愽士檢校刻石經於髙祖太宗諱皆缺畫見困學記聞
  宋孫逢吉龍泉人紹熈初為右正言在諌垣七十日章二十上辭㫖剴切皆人所難言者及為吏部侍郎抗疏忤韓侂胄遂以誣詆出知太平州
  唐兩李訓
  一宗室韓王元嘉長子髙祖時封潁川王
  一宰相李揆族孫太和末禮部侍郎同平章事與鄭注恊謀誅宦官反為所害
  毛炳二
  南唐毛炳豐城人好學善飲每與諸生説經世頗重之後聚生徒講授於南臺山數年自署齋壁云先生不在此千載只空山因大醉一夕而卒
  宋毛炳富川人倜儻不羈好讀書乾道中以平冦功授横貴亷三州都廵檢使交冦犯境戰死
  李璋二
  唐李璋李絳之子太中末侍御史出刺兩郡終宣歙觀察使
  宋李璋李用和之子以章懿皇后恩補三班借職積官武勝軍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仁宗書忠孝李璋字并秘書賜之
  劉濳二
  梁劉潜為豫州内史侯景冦建鄴潜遣子勵率郡兵入援及宫城不守失郡卒
  宋劉潜定陶人少卓逸有大志好為古文以進士知蓬萊縣代歸母死一慟遂絶其妻復撫潜大號而死時人傷之曰子死於孝妻死於義
  唐兩李嶠
  一宗室濮王泰之孫中興初襲封嗣濮王
  一贊皇人童時夢神人遺之䨇筆自是漸有學業弱冠舉進士神龍初為中書令加修文館大學士封趙國公有文集五十卷
  張錫三
  唐張錫景龍中為工部尚書中宗數引近臣宴集令各効伎藝以為笑樂錫為談容娘舞見郭山惲傳
  後周張錫閩人為軍事判官宰相馮道知錫介直奏遷監察御史厯右補闕司門駕部郎竝以清節聞
  宋張錫京兆人進士甲科知東明縣以治迹聞召為監察御史厯右諫議大夫翰林侍讀學士
  王峻三
  梁王峻吴興太守秀之之子武帝悦其風采頻見賞擢至侍中吏部尚書處選甚得名譽
  北齊王峻靈丘人厯事神武文襄為相府佐賜爵平北男除營州刺史邊賊數為患峻邀擊大破之虜其酋帥厚加恩禮放還自是室韋獻欵朝貢不絶
  後周王峻安陽人初事漢為宣徽北院使周太祖入立拜右僕射同中書平章事峻與太祖俱起於魏自謂有佐命功請求不已語漸不遜貶死商州
  唐兩李㟧
  一元德秀門弟子擢制科除南華令他縣饑人至者相屬㟧為具餐鬻及去糗糧送之吏民立牌紀德後為盧州刺史名最著
  一李林甫之子為司儲郎中楊國忠憾林甫誣㟧謪嶺表
  陳起二
  南唐陳起蘄春人舉進士為黄梅令妖賊諸祐聚衆數百夜行晝息起到官籍祐為里長不服且有謾言起執斬之由是知名遷監察御史
  宋陳起沅江人舉進士調寧鄉令改任秭歸湘鄉皆有政聲在秭歸日疏鑿新灘舟行以安歐陽脩銘其功於石
  唐兩李惟岳
  一李寳臣之子寳臣卒時惟岳為行軍司馬三軍推為留後仍遣使上表求襲父任朝㫖不允乃與田悦等同謀拒命為兵馬使王武俊所殺
  一趙人字謨道元德秀門弟子
  魏璘二
  周世宗征淮南平王髙保融遣指揮使魏璘率兵三千出夏口以為應援
  遼應厯中周兵犯燕穆宗以魏璘善卜以勝敗問之璘曰周姓柴也燕分火也柴入火必焚其言果驗唐兩李昌符
  一懿宗咸通四年進士厯尚書郎見詩人爵里考一僖宗光啟元年為鳯翔節度使與天威都頭楊守立爭道以兵相攻昌符不勝走隴州帝遣李茂貞追擊殺之
  張洽二
  唐張洽景龍中左衛將軍帝昵宴近臣詔各陳伎藝以為笑樂洽為黄麞舞
  宋張洽清江人從朱熹學六經諸子無所不讀端平初授著作佐郎將待以説書洽辭遂除直祕閣所著有春秋集注集傳通鑑長編事畧厯代郡縣地理沿革表
  劉承勲二
  後漢劉承勲髙祖第三子為開封尹隠帝遇害周太祖入京師白漢太后言承勲宜承天統以久病不任為嗣而止
  南唐劉承勲事烈祖為都從事再遷昌德宫使自建國後帑藏盈溢簿籍淆亂承勲盗取無算窮極富侈及金陵平宋太祖獨弗叙用窮困丐食而死
  李克寧二
  唐李克寧義成軍節度李澄之子貞元初以父有功於朝特授御史中丞及父卒將為不順宣武節度劉洽出師屯境上以制之由是不敢妄發
  後唐李克寧太祖克用之弟仁孝有賢行太祖與赫連鐸李可舉戰雲蔚間後奔逹靼入破黄巢未嘗不從行太祖鎮太原以為番漢都兵馬使檢校太保振武軍節度使
  王進二
  周王進良鄉人為人勇悍走及奔馬漢髙祖鎮河東每有急遣馳至京徃返不過五六日由是愈愛之積官奉國軍都指揮使入周終於彰德軍節度使
  金王進貞祐初為譙縣尉亳州軍變節度使紐赫荆山出走進約城中軍民復其州哀宗嘉之即授節度使唐兩李行言
  一中宗景龍間數引近臣宴集嘗令各効伎藝以為笑樂給事中李行言歌駕車西河曲見郭山惲傳
  一宣宗大中八年嘗獵於北苑遇樵夫問縣令為誰曰李行言為政何如曰性執有彊盜數人軍家索之竟不與盡殺之上歸帖其名於寢殿之柱及除海州刺史入謝特賜金紫見詩人爵里考
  案景龍大中相去一百七十年
  張𤣥素二
  唐張𤣥素虞鄉人貞觀初為給事中諫脩洛陽宫太宗嘉其忠直即停作役魏徴歎曰張公論事有廻天之力
  金張𤣥素渤海人官至户部尚書忠厚剛毅人皆畏憚徃徃以片紙署字其上治瘧疾輒愈時咸異之李侗二
  一唐肅宗第十三子至德二載封定王
  一宋劒浦人師羅從彦求河洛之學從彦令静中看喜怒哀樂未發前氣象而求所謂中者久之而於天下之理該攝洞貫各有條序從彦亟稱許焉後為朱子師
  裴𮟏二俱聞喜人
  梁裴𮟏普通二年為信武將軍督衆擊魏深入魏境魏守將長孫承業出城挑戰𮟏臨淮歎曰今日不破河間方為謝𤣥所笑乃令四甄競發魏衆大敗斬首萬餘級封夷陵縣侯
  後魏裴𮟏性方嚴為州里所推大統三年東魏來冦𮟏糾合鄉人分據要害以自固及李弼畧地東境𮟏為向導多所降下封澄城縣子見裴文舉傳
  胡則二
  南唐胡則為江州副使金陵既下後主歸京師朝廷遣使諭㫖猶不奉命將軍曹翰率師圍城則誓以死守城陷被屠
  宋胡則永嘉人乾寧中權三司使以聽囑出知陳州踰月授工部侍郎學士劉隨上疏言則貪濫聞天下既以罪去驟加美職何以風勸在位
  唐兩李琢
  一西平郡王李晟之孫以家閥擢累義昌平盧鎮海三節度使無顯功不為士大夫所稱道
  一術者能言禍福澤潞節度使劉從諫以重幣邀署大將㑹昌初從諌子稹疑琢有異謀數其罪殺之王泰二
  梁王泰王僧䖍之孫為吏部尚書不因請屬易意天下稱平每預朝宴刻燭賦詩文不加㸃帝深賞歎沈約常曰王有養炬謝有覽舉
  南燕建平四年妖人王始聚衆反自稱太平皇帝署其弟泰為征西將軍慕容德遣將討斬之
  李瑶二
  唐李瑤𤣥宗第五子封鄂王
  宋李瑤建隆二年為商河縣令坐贓杖死
  王約二
  梁王約太𫝊王彧之子武帝時為太子中庶子帝曰卿方當富貴必不容乆滯屈後厯侍中左户部尚書
  元王約真定人官至集賢大學士厯事四朝盡心匡諌凡有陳疏多嘉納著為令
  李瓊三
  晉李瓊滄州人少為騎將與晉高祖俱𨽻唐明宗麾下契丹犯塞諸將戰不勝髙祖馬踣即以所乗馬與髙祖而步䕶之乃得免晉國建拜相州刺史䕶聖右廂都指揮使
  宋兩李瓊 一幽州人幼好學涉獵史傳以勇士應募與周太祖俱事唐莊宗知太祖非常人因約為兄弟授閫外春秋及即位拜將作監知亳陜二州宋初改右驍衛上將軍
  一仁和人以鬻繒為業事母孝夜省母嘗十餘起母喜食時新百方求市得必十倍酬其直
  宋兩張觀
  一毘陵人太平興國初拜監察御史上疏請存大體母親細務服御器用悉從純儉每奏帝必稱善
  一絳州人以資政殿學士知澶州趣尚恬曠持亷少欲仁宗飛白書清字賜之以賞其節
  宋兩杜衍
  一山隂人進士甲科太子太師封祁國公與富弼韓琦范仲淹同革敝政
  一黄巖人孝子杜誼族父誼事衍甚謹衍愛之均諸子
  李德柔二
  南唐李德柔鄱陽人官大理卿持法苛峻死者甚衆本無學術妄稱愽綜每呼馬為韓盧染工為伶倫
  宋道士李德柔西洛人喜讀書丹青之技不學而能
  王茂二
  梁王茂祁人武帝起義結為兄弟遣為前驅軍鋒及戰茂單刀直前大破齊兵二十萬茂勲第一加鎮軍將軍封望蔡縣公
  北周王茂為安定國臣文帝怒將殺之而非其罪尚書左丞栁慶力爭之帝悟而赦茂已不及矣帝乃賜茂家錢帛以旌己過見栁慶傳
  李周二
  後唐李周内丘人初授萬勝黄頭軍使為將甚勇從征伐常有功厯相蔡二州刺史武信軍節度使
  宋李周馮翊人登進士第哲宗時以集賢院學士知鳳翔府沉晦自匿未嘗私謁執政以是不偶於世孟浩二
  宋孟浩宜春人乾道間知湖州以忤權貴罷後起直祕閣廉介不妄取予文章有法度所著有鼯技集
  金孟浩大定初祁州刺史超遷御史中丞再閲月叅知政事世宗嘉其忠直故不次用之
  李琪四
  後唐李琪燉煌人愽學宏辭初仕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莊宗滅梁得琪欲以為相梁之舊臣多嫉忌之乃以為太常卿
  宋三李琪 一華隂隠士自言唐開元中郎官已數百歳人罕見者數來陳摶齋中人咸異之見陳摶傳一伊闕人生長兵家給事太祖以材力稱及受禪補鎮職累擢效忠都虞候富州刺史
  一連江人仕至國子司業著春秋王霸世紀行於世宋三王繼勲
  一平陸人任道州刺史上南漢可圖狀王師南伐以為賀州道行營都監繼勲有武勇在軍陣常用鐵鞭鐵槊鐵檛軍中目為王三鐵
  一孝明皇后母弟兇率無頼以后故官至保寧軍節度以臠割奴婢為樂强市民家子女備給使小不如意即殺食之太宗即位按鞫具伏斬之
  一為秦府小吏秦王廷美甚相親信嘗使訪求聲妓怙勢取貨及秦王得罪捕斬都門外
  宋兩趙贊
  一薊人七歳誦書二十七卷特賜童子及第厯仕唐晉漢周入宋加檢校太師移忠正軍節度鎮延州所部羌渾無不懾服稱近代賢師
  一并州人為閤門祗候提舉京西陜西數州錢帛發摘甚衆專伺中書樞宻及三司事乗間白之太宗以為忠無他腸中外益畏其口上元張燈攜妓登玉皇閣飲宴賜死
  宋兩張鑄
  一洛陽人檢校刑部尚書善筆札年老能燈下細書如蠅頭自天地宗廟及上徽號封拜王公册文皆詔鑄書
  一晉陵人祥符進士厯知四郡五任曹憲皆有政績嘗帥南陽王安石出其門
  宋兩劉𫎇
  一宜黄人治平進士厯平陽武城霍丘三縣令淮甸大饑民賴以全活者數萬人官至廣西憲長清潔不可于以私所得補官先二弟而後二子
  一渤海人恥為詞賦不肯舉進士後舉遺逸召試第一知湖陽縣常平使者㑹諸縣令議免役法𫎇謂不便不肯與議退而條上其害即投劾去及卒門人誄之號曰正思先生
  李從益二
  後唐李從益明宗第四子封許王晉髙祖入立詔以郇國三千户封從益為郇國公以奉唐祀
  南唐李從益元宗第八子後主即位封從益鄧王為司空南都留守
  宋同時兩王延德
  一開封人至道中領平州防禦使真宗幸大名為東京舊城都廵檢使以風痺終於家
  一大名人淳化中拜樞宻都承㫖真宗即位轉左千牛衛上將軍以風痺求致仕
  二人同者不獨姓名也始同事太宗末同事真宗又同掌御厨同以風痺終亦大竒矣二人俱有傳俱在宋史六十八卷中
  楊簡二
  宋楊簡慈谿人乾道進士師事陸九淵得淵源之學官華文閣直學士學者稱為慈湖先生
  元楊簡太宗二年始置十路徴收課税使以簡使平陽
  宋兩張燾
  一神宗時以龍圖閣直學士知通進銀臺司才智敏給常從范仲淹使河東民數百遮道趨訴仲淹以付燾方與客奕局未終處决已竟
  一髙宗時以寳謨閣直學士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撫使在蜀四年政績甚著
  宋兩劉渙
  一保塞人天聖中由工部郎中為吉州刺史河北地震民乏粟率賤賣耕牛以茍朝夕渙盡發公錢買之明年民無牛耕價增十倍渙出所市牛以元直與民賴不失業
  一髙安人志尚髙潔精於史學第進士為潁上令以剛直不能事上官棄去家於廬山環堵蕭然饘粥自給歐陽脩髙其節作廬山髙以美之
  宋兩李師中
  一楚丘人河東都轉運使在官不貴威罰務以信義服人包拯叅知政事或云朝廷自此多事矣師中曰包公何能為惟王安石眼多白甚似王敦他日亂天下必斯人也後二十年言乃信
  一下邽人李好義之祖建炎間以白丁守華州積官忠州團練使
  王夀二
  宋王夀咸陽人號重陽真人康定間得道登仙其初度馬丹陽夫婦日嘗畵骷髏天堂二圖與之
  元王夀新城人大德至大間吏部尚書集賢大學士在朝多建白獲公忠之譽
  楊瓊二
  宋楊瓊西河人以材勇補御龍直指揮使領顯單等州刺史屢立戰功咸平間以鄜州觀察使充靈環十州安撫副使虜冦清逺恇怯不前削官流崖州
  元楊瓊曲陽人聰慧竒巧出人意表中統初領大都等處山塲右局總管以功除武畧將軍
  趙安仁二
  宋趙安仁洛陽人天禧初御史中丞質直純慤尤嗜讀書所得禄賜多購典籍三館闕虞世南北堂書鈔惟安仁家有本真宗命内侍取之嘉其好古手詔褒美
  遼趙安仁樂夀人統和中為黄門令謀奔南土為游兵所擒仁德皇后欲誅之聖宗曰彼父母兄弟俱在南朝為親冒死亦孝子用心特赦之
  劉霖二
  宋劉霖瀘州人安撫使海應春以城降元霖詣合州張珏計圖恢復珏率衆至城下時夜四鼓斬闗入城殺應春遂復瀘州珏以霖知南平軍卒死於兵
  元劉霖安福人少從虞集學博通五經學者師尊之著有四書纂釋太極圖解等書
  宋兩李安國
  一豫章人頴悟能詩由常州守進司農卿開無名逋十八萬省楮幣百萬積緡錢斛米千百萬淳熈初擢户部侍郎
  一理宗景定元年為行軍總管横山之戰死於行陣詔贈十官資賜緡錢萬恤其家
  宋三王寧
  一字德和中奉大夫直徽猷閣逮事三朝綽有休聞有笑菴集十卷
  一南陽人崇寧中為兵部尚書出知潁州時蒲城妖賊王寧適同姓名請更名宓
  楊載二
  宋楊載涪陵人以功名自負金人立劉豫為齊帝載白張浚願得白刃横行于北當手刃劉豫以報浚壯其言載偕十士偽降金任之官行反間豫果廢及欲行謀而十士已亡其八遂决歸計浚以其名聞特賜知永睦縣
  元楊載杭人少孤博渉羣書登進士厯儒林郎寧國路總管府推官為文跌宕以氣為主而詩尤有法嘗曰詩當取材漢魏而音節以唐為宗自其詩出一洗宋季之陋
  劉正二
  宋劉正侯官人建炎間知尤溪縣廉明不阿建劔冦起正訓練民兵以衛縣境民賴以安
  元劉正清州人讀書習吏事至元中中書右丞卒於平章政事
  張樞二
  宋張樞零陵人性豪爽善屬文紹聖中以太學生上書言孟后事不報
  元張樞金蕐人聰慧爽朗於書無所不讀嘗續後漢書七十三卷是非予奪咸有論著名曰訓志詔取藏於宣文閣累辟不起士論髙之
  宋兩李浩
  一建昌人紹興進士累官直寳文閣知靜江府兼廣西安撫質直渾厚人不敢干以私
  一西河人務學通兵法以父廕從軍破儂智髙及討南江蠻山後羌積功除知河州安撫洮西
  王繼恩二俱宦官
  宋王繼恩陜州人太宗時屢加昭宣使李順亂成都命為劔南兩川招安使事平朝議賞功中書欲除宣徽使太宗曰朕讀前代史書不欲令宦官預政事宣徽執政之漸不可
  遼王繼恩棣州人睿知皇后南征繼恩被俘閹為内侍累遷監門衞大將軍靈州觀察使好清談不喜權利每得賜賚市書至萬卷載以自隨誦讀不倦
  宋兩萬鍾
  一試工部尚書使金賀正旦時孝宗初即位
  一歸安人官龍圖閣侍制宋亡元世祖三徴終不起
  劉廷讓二
  宋劉廷讓范陽人乾德初興師伐蜀為行營兵馬都部署及蜀平王全斌等皆坐掠子女玉帛納賄左降惟廷讓秋毫無犯
  元劉廷讓武平人至順初北方兵起民被殺掠廷讓挈家避山中有㓜弟方乳母置於懷兵急廷讓棄己子一手抱㓜弟一手扶母疾驅得免
  宋初兩張廷翰
  一陵川人初仕周殿前都虞候入宋權鐵騎都校以平蜀功擢侍衛馬步軍都虞候領彰國軍節度
  一信都人初仕周為冀州刺史太祖召赴闕見其狀貌魁偉曰冀州近邊無踰廷翰者即日遣還郡入宋厯冀亳二州團練使
  宋兩宗澤
  一義烏人元祐進士有文武才畧建炎初除延康殿學士京城留守與金人二十餘戰皆大㨗請上還京二十餘奏每為黄潜善等所抑憂憤成疾疽發於背連呼過河者三而殂
  一宣和元年知登州坐建神霄宫不䖍除名編管見本紀
  王賔三
  宋王賔許田人善騎射為右羽林軍大將軍事宣祖太祖太宗殆六十年最為勤舊故恩寵尤異
  金王賔亳州人貞祐進士為尚書省令史哀宗遷蔡賔奉迎於髙安擢為行部尚書時糧儲不廣賔等常吝惜軍士怨之被害
  元王賔太史令恂之子得星厯之傳由保章副累遷祕書監
  宋兩范坦
  一吏部侍郎范子竒之子徽宗時為户部侍郎論當十夾錫之弊後出知河陽奏罷夾錫政和初復為户部遂改當十為當三
  一史館脩撰范杲之子登進士第
  宋兩楊傑
  一無為人舉進士官太常數任一時禮樂之事皆預討論終於兩浙提㸃刑獄有文集二十餘卷
  一閬州人長於畫鬼神每下筆必先四肢然後用三兩筆成就全體見畫繼
  李京二
  宋李京趙州人監察御史因日食上疏切直仁宗嘉納授右正言
  元李京河間人為烏撒烏𫎇道宣慰副使㑹羣蠻不靖按行調發盡心鎮撫周履雲南
  石暜二
  宋石暜幽州人官至河西節度使倜儻有膽畧兩平蜀盜大小數十戰摧鋒角敵衆推其勇
  元石暜徐州人至正進士授國史編脩以軍功陞樞宻院都事時張士誠據髙郵暜請先驅為忠義倡勒兵血戰攅刺而死
  楊恕二
  宋楊恕篤學力行任憲司知事知國祚將危以忠義自勵不食數日赴菱塘而死
  元楊恕金禮部尚書雲翼之子進士翰林學士
  王鼎三
  宋兩王鼎 一王沿之子為太常博士時天子患吏治多弛擇諸路使者令按舉不法以鼎提㸃江東刑獄與轉運使楊紘判官王綽競擿發罪無所貸所部官吏怨之目為三虎
  一襄陽人遇鍾離先生得仙術一日行江干人見水中有二影怪問其故曰若欲更見之乎須㬰見十影衆皆驚異
  遼王鼎涿州人博通經史賦詩援筆立就舉進士官翰林學士當代典章多出其手
  宋兩髙登
  一紹興年為富川主簿憲使董弅檄讞六郡獄復兼賀州學事秩滿士民丐留不獲相率饋錢五十萬不告姓名而去登無所歸請置於學買書以謝士民
  一太學生漳浦人靖康初上疏乞斬六賊紹興初廷對上書萬言秦檜惡其譏己編管容州
  劉詵二
  宋劉詵福清人第進士授大晟府典樂累遷太常卿詵通音律故委以樂事他日禁中出古鐘二詔詵按於都堂詵曰此與今太蔟太吕聲協命取大晟鐘扣之果應
  元劉詵廬陵人重厚醇雅素以師道自居敎學者有法聲譽日隆御史臺以敎官館職遺逸薦皆不報其所為詩文曰桂隠集
  傅霖二
  宋傅霖青州人少與張詠同學有節義隠居不仕詠既顯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來謁詠問昔何隠今何出霖曰子將去矣來報子爾詠曰詠亦自知之霖曰知復何言翌日别去後一月而詠卒
  金傅霖玉田人第進士累官崇義軍節度副使行部臨潢没於兵見順天府志
  宋兩張永德
  一陽曲人累有軍功太平興國初拜左衛上將軍封衛國公
  一開封人英州團練使張忠之子忠死於儂冦朝廷官其子永德等三人
  宋兩王回
  一仙遊人第進士調松滋令荆沔俗用人祭鬼囬捕治甚嚴其風遂革用薦為睦親宅講書終於監察御史
  一侯官人第進士為衛真簿有所不合稱病自免久之不肯仕用薦為忠武軍節度推官知南頓縣命下而卒熈寧中上其文集補其子汾為郊社齋郎
  李英二
  宋李英髙要人為欽州推官儂冦之難一家殱於虜刃者十三人贈比部郎中廟食髙要
  金李英益都人貞祐初御史中丞中都被圍英收河間清滄義軍督糧運徃救遇元兵戰死
  宋兩楊大全
  一青神人乾道進士三遷司農寺丞時韓侂胄用事私臺諌為己羽翼且欲得名士以壓羣言㑹御史虛位有力薦大全者屬大全一徃見大全笑謝決不徃明日遂丏外除知金州
  一天水人楊文安之父將兵守叙州元兵入蜀大全戰死贈眉州防禦使諡愍忠
  石天麟二
  宋石天麟蕪湖人元豐間南北門蠻事起詔募勇敢天麟請行與侍禁孝資同徃諭蠻酋以禍福洽懿五州相率降服
  元石天麟順州人初為斷事官憲宗遣使海都被拘二十八年始得還累官平章事卒年九十二
  宋兩黄震
  一浦城人進士及第累官廣東轉運使奏罷廣南歳進異花數千本
  一慈谿人寳祐進士為史館檢閲以直言出判廣德軍生平清介自守獨崇朱氏學所著有日鈔百卷卒門人私諡曰文潔先生
  宋兩王介
  一常山人舉制科累官祕閣校理與王安石游甚欵然未嘗降意相下 一吴郡人紹興進士授昭慶軍判官寧宗立韓侂胄出入禁中介力攻其非坐是斥去後官中書舍人知嘉興府
  葉衡二
  宋葉衡金華人紹興進士負才足智善理兵事顯有成績由州縣不十載致位宰相
  元葉衡德興人至元間興化縣尹秩滿而去民立碑頌德
  楊文仲二
  宋楊文仲彭山人以春秋貢入太學因季冬雷震極言時事世傳誦之絫官國子祭酒元兵度江畿甸震動朝士多棄去者侍從班惟文仲一人
  元楊文仲楊大全之子少孤依叔父大淵於閬州憲宗以兵來攻大淵以郡降授侍郎都行省文仲亦授安撫使
  陳孚二
  宋陳孚瓊山人從郡守宋貫之學得官以歸由是鄉人慕之喜習進士業瓊人舉進士自孚始
  元陳孚臨海人博學有氣節至元中以布衣獻大一統賦署上蔡書院山長後攝禮部郎中使安南詰責不廷之罪辭嚴義正名重當時
  宋兩鄭驤
  一河南人登進士為三司度支判官慶厯中與魚周詢刺陜西民兵十餘萬討平王則除陜西轉運按察使終於天章閣待制
  一玉山人元符進士髙宗初以直祕閣知同州兼延海安撫使金人犯同州城陷赴井死
  宋兩孫益
  一宣和末以福州觀察使知朔寧府被命救太原敵勢張甚或欲引兵北𢷬雲中攻其所必救益不敢違君命因躍馬冒圍至城下見害
  一泰興人紹定中李全犯揚州縣令募人守禦益起從俄賊兵大至益率衆拒敵力戰而死
  宋兩趙立
  一徐州人靖康初為武衛都虞候金人攻徐州立督戰中六矢戰益厲城陷奪門以出被擊死夜半得微雨而蘇乃殺守者入城結鄉民收復徐州
  一重慶人第進士上書迕賈似道被謫德祐初起為湖北提刑使蜀趣諸將入衛至則昝萬夀已降立無以復命沉水死
  宋兩楊時
  一將樂人熈寧進士仕至工部侍郎師二程夫子講孔孟絶學四方之士千里從遊號龜山先生朱熹張栻得程氏正𣲖其源皆出於時
  一丹稜人累官朝請郎知合州以清厲著稱
  宋兩吴輔
  一劔浦人天聖進士調道州推官㑹冦至羣寮欲毁橋城守輔曰自橋而南皆吾民安可棄以自全聞者壯其言
  一休寧人登嘉定第擢監察御史兼崇正殿説書制詞極其褒奬輔感勵首列四疏上皆嘉納
  宋兩許逖
  一祁門人許逺五世孫以校書郎知冠氏縣數上書論邊事時趙普為相四方奏疏多不可其意獨稱逖為能
  一宣城人孝子許遂之弟官至員外郎
  宋兩趙棠
  一衡山人少從胡宏學慷慨有大志嘗見張浚於督府浚雅敬其才欲以右選官之棠不屈數以䇿言兵事浚竒之命子栻與棠交
  一曹州人棄官隠居番禺汴京景德寺有異僧曰志言數以偈頌相寄萬里間數日而逹棠死盛夏其身不壞
  華岳二
  宋華岳為武學生輕財好俠上書請誅韓侂胄下大理獄侂胄誅放還復入學登第為殿前司官屬謀去史彌逺杖死東市
  元華岳善山水楊載嘗贈詩云華岳能詩世有名學畵丹青亦疎放
  李稷二
  宋李稷龍圖學士李絢之子以䕃累陜西轉運使督餉築永樂城既成輦致金帛於其中夏人圍城稷守之不敢去以及於難
  元李稷滕縣人泰定進士叅知政事出為山東亷訪使孝友恭儉廉慎忠勤出入臺省二十年始終無疵宋兩俞琰
  一永豐人淳祐進士知臨江軍提刑湖南百姓立廉吏碑以頌其德政
  一吴縣人隠居不仕精於易學所著有大易㑹要周易集説隂符經解諸書
  宋兩黄渙
  一靈山人崇寧間知鬱林州以選赴京㑹金人入冦渙率在部官聨表留駕已奔南京奉表勸進髙宗壯其忠擢權兵部侍郎建炎三年戰殁
  一光澤人志篤學博嘗從吕祖謙游登淳熈鄉薦守岳州罷厨傳蠲魚税毁淫祠大著政績
  髙錫二
  宋髙錫虞鄉人建隆初以書干宰相范質質奏授著作佐郎後以屯田員外郎使青州私受節帥賂遺責貶
  金髙錫户部尚書德基之子以廕補官貞祐初為河北東路按察轉運使元兵攻城城破自投城下死宋兩蔡抗
  一蔡挺之兄弟進士以龍圖閣直學士知定州帝不豫趣命為太子詹事未至而神宗立改樞宻直學士知秦州過闕帝見之悲慟曰先帝疾大漸猶不忘卿
  一蔡元定之孫紹定進士加端明殿學士同簽樞宻院事提舉編脩武經要畧
  宋兩胡旦
  一渤海人進士第一官至祕書省少監喜讀書既喪明猶令人誦經史隠几聽之不少輟著漢春秋五代史畧將帥要畧演聖通論三百餘卷
  一德安人咸平進士以兵部郎中直祕閣上柱國賜紫金魚袋
  崔立二
  宋崔立鄔陵人第進士厯諌議大夫給事中性淳謹尤喜論事大中祥符間前後上四十餘疏識韓琦於布衣以女妻之人服其鑒云
  金崔立將陵人天平初為西面元帥嘗思亂以快其欲乘上親出師遂率甲卒殺百官以太后誥命梁王監國自稱太師軍馬都元帥尚書令鄭王為千户李伯淵所殺
  葉顒二
  宋葉顒仙遊人紹興進士官至宰相服食田宅不改其舊
  元葉顒吴縣人學有端緒尤長於詩署和靖書院山長㑹天下亂流落豪梁放情山水自稱立辭史
  趙野二
  宋趙野開封人官翰林學士時蔡京王黼更秉政植黨相擠一進一退莫有能兩全者野處之皆得其心京黼亦待之不疑
  元趙野薊州人任户部主事聘栁氏女未成婚而野逝柳誓不更適後寢疾不肯服藥而卒
  劉甲二
  宋劉甲紹興中進寳謨閣學士知興元府利東路安撫使盡心為國處置多恊機宜孝宗稱為忠臣
  元劉甲泰定末為樞宻院判官時汝潁盗發亷訪副使禇不華極力守禦請甲守韓信城相犄角甲有智勇與賊戰輒勝賊憚之號曰劉鐵頭
  趙復二
  宋武功大失宋汝為使金被留遂結凌唐佐等為腹心以機宻報朝廷尋亡歸作恢復方畧以獻金人大索不獲秦檜欲械送之汝為變姓名為趙復徒步入蜀
  元趙復德安人被俘至燕學子從者百餘人世祖召見不强之仕復請建太極書院作傳道圖北方知有程朱之學自復始學者稱曰江漢先生
  張九思二
  金張九思錦州人皇統初為亳州防禦使受宋國歳貢於泗州徃歳宋使者私饋銀幣各直數百千以為常九思獨不肯受自是私饋遂絶
  元張九思宛平人工部尚書兼詹事府丞力舉名儒上黨宋道保定劉因曹南𤓰爾佳之竒等分任東宫官屬時稱得人
  郝天挺二
  金郝天挺陵川人早衰多疾厭於科舉遂不復充賦為人有崖岸耿耿自信寧落魄困窮終不一至豪富之門
  元郝天挺安肅交城人英爽剛直有志畧官至中書平章封冀國公其所論建皆見採納嘗注唐詩鼓吹脩雲實録
  閻忠二
  金閻忠滑川人衛王時為開州刺史賽格叛忠單騎入城縛之而出由是漸被擢用哀宗遷蔡圍城之役與義軍招撫毛佺等同日戰死
  元閻忠和川人父衍仕金殁於王事忠避兵山東家於髙唐其子復官翰林學士承㫖
  元兩劉思敬
  一厯城人世祖時屢率大軍征討屢立戰功官至正奉大夫江西行省叅知政事
  一宜君人事繼母沙氏杜氏孝飬之至無異親母父年八十兩目喪明㑹兵亂負父避巖穴中兵至欲殺思敬思敬泣請父子俱獲免
  元兩吴鼎
  一燕人仕至禮部尚書至大初為保定路總管時太后欲幸五臺言者請開保定西五廻嶺以取㨗徑鼎言其不便乃止
  一永年人特逹博通為河北道按察副使不事苛細嚴警大吏百姓澟然
  元同時兩張榮
  一厯城人金末兵起榮率衆據濟南淄州之地歸附太祖授山東行尚書省知濟南府事屢戰克㨗綏來流移政績為天下第一
  一清州人太祖授元帥左都監從征西域諸國有功加鎮國上將軍
  元兩史彬
  一史弼曾祖有膽勇太師穆呼哩兵南下居民被虜蠡守閉城自守彬謂當死中求生乃率鄉人數百家詣穆呼哩請降既而州破獨彬與同降者得免
  一史天祥之子江東提刑按察副使
  元兩王思誠
  一真定人集賢大學士王約之子奉議大夫祕書監著作郎
  一兖州人至元中為河間路總管治號循良郡庭生嘉禾三本一本九莖一本十六莖一本十三莖莖五六穗僚屬欲上進思誠曰吾嘗惡人行異政沽美名乃止














  同姓名錄卷十一
<子部,類書類,同姓名錄>



  欽定四庫全書
  同姓名錄卷十二     明 余寅 撰周室同名
  考春秋評苑等書魯衛晉鄭吴蔡曹滕俱姬姓即後世子孫未嘗有冒國號為氏者故得並錄姬宜臼 姬夷吾 姬班 姬驕 姬勝姬光  姬稱  姬胡 姬夀 姬朔姬同  姬頹  姬午 姬嘉 姬友姬去疾 姬夷  姬申
  傳云管蔡郕霍魯衛毛𥅆郜雍曹滕文之昭也邘晉應韓武之穆也又云鄭有平惠之勲有厲宣之親於諸姬為近則魯衛晉鄭吴蔡曹滕諸國命名皆不得相犯今案史記有名宜臼者二一周平王一晉靖侯有名夷吾者二一吴侯屈羽之子一晉惠公有名班者二周匡王曹昭公也有名驕者二周安王晉哀公也有名勝者二鄭聲公曹武公也有名光者二一晉哀侯為曲沃武公所虜一吴王闔廬為越王句踐所殺有名稱者二一魯孝公能順道諸侯宣王立為魯後一晉武公以伐滅宗國釐王命為晉君有名胡者二一周厲王使衛巫監謗卒死於彘一蔡叔度之子蔡仲能改行率德復封於蔡有名夀者二一衛宣公之子代太子伋死者一曹文公也有名朔者二一衛惠公譛殺太子而得立者一蔡成侯也有名同者二一魯莊公其生與桓公同日故名一蔡景侯通太子般之婦而被弑有頽者二一周王子頽大夫邊伯等作亂迎立之後為鄭虢君所殺一衛公子頹弑懷公而代立在位四十二年是為慎公有名午者三威烈王晉定公曹悼公也有名嘉者三魯元公鄭簡公漢武帝所封周子南君也有名友者三鄭桓公魯季友蔡隱太子也有名去疾者三周哀王晉頃公鄭靈公之弟也有名夷者四周簡王晉昭公曹釐公鄭靈公也有名申者四魯釐公衛戴公蔡文侯蔡昭侯也其在列國不能盡避而晉靖曹昭諸公猶云在平匡諸王之前至若晉昭公即位在景王時實後簡王六十餘年敢於不避何哉嗟嗟東遷以後王室式微寧獨政令不行即一名諱間亦較然可覩矣
  兩漢宗室同名
  漢宗室多同名者列侯以下不能悉錄姑舉諸王之表表者兩劉交楚元王菑川懷王兩劉道楚安王彭城考王兩劉襄齊嗣王梁平王兩劉遂趙王梁夷王兩劉福河間哀王中山憲王兩劉賢菑川王膠東哀王兩劉喜城陽共王後漢齊頃王兩劉延城陽頃王後漢阜陵質王兩劉義城陽敬王代剛王兩劉武梁孝王城陽惠王兩劉景城陽孝王定陶王兩劉雲城陽哀王東平煬王兩劉勝中山靖王後漢平原懷王兩劉勃濟北王常山王兩劉長淮南厲王後漢濟隂王兩劉登代共王後漢濟北節王兩劉音梁王膠東頃王兩劉授河間頃王膠東共王兩劉良河間王後漢趙王兩劉元平干繆王後漢梁敬王兩劉榮臨江閔王後漢沛幽王兩劉光魯安王六安頃王兩劉端膠西于王後漢東平頃王兩劉昌趙頃王中山哀王兩劉尊趙懷王後漢琅邪貞王兩劉偃平干頃王真定烈王兩劉輔中山頃王後漢沛獻王兩劉衍前漢楚思王後漢下邳王兩劉旦燕剌王長沙煬王兩劉舜常山憲王廣陽穆王兩劉普真定共王後漢北海頃王兩劉商泗水思王後漢趙頃王兩劉賀泗水戴王昌邑王兩劉據戾太子後漢琅邪安王兩劉意廣陵共王後漢下邳愍王兩劉縯淮陽王後漢齊武王兩劉康定陶共王後漢濟南王兩劉興中山孝王後漢北海靖王兩劉𤣥淮陽文王更始將軍兩劉寵後漢樂安王陳敬王兩劉如意趙隱王廣宗王兩劉定國燕王梁敬王三劉嘉燕康王梁荒王漢中王三劉夀齊懿王後漢濟北惠王琅邪恭王三劉尚河間嗣王菑川考王後漢任城孝王四劉章城陽景王髙宻頃王後漢齊哀王常山靖王四劉慶魯孝王河間孝王六安共王後漢清河孝王四劉定六安繆王後漢沛釐王彭城頃王𠂀陵貞王五劉建燕靈王齊靖王江都王廣陽頃王後漢河間貞王其與王子侯同名者尤衆茲舉其最竒者有兩劉郢客楚夷王土軍侯兩劉延夀楚王公丘煬侯兩劉雄渠膠東王舂陵侯兩劉不識濟隂哀王蒲領節侯兩劉辟彊長樂衛尉河間王兩劉千秋SKchar2氏康侯脩市頃侯兩劉萬年臨樂節侯柳泉煬侯兩劉外人山原孝侯乘丘侯兩劉異衆樊輿思侯鄭侯兩劉自為栁于侯沈陽侯三劉慶忌魯孝王平度節侯寧陽安侯三劉終古菑川思王愽陽侯栢暢戴侯三劉罷軍管共侯藺侯鄭頃侯三劉充國南城釐侯猇夷侯廣鄉侯三劉廼始洨節侯東陽頃侯平隄侯三劉利親劇魁孝侯平的釐侯參户孝侯三劉不害隂安康侯金鄉侯就鄉侯四劉未央薪館侯容丘頃侯新昌哀侯臨都節侯八劉延年懷昌胡侯安陽節侯歊安侯祝茲侯安定頃侯復陽嚴侯中鄉侯樂都侯夫漢去古未逺宗正之職當兢兢不失而其命名猶然不知顧忌復何以責後世乎
  晉宗室同名
  司馬景 司馬晃 司馬緝 司馬綽
  司馬祐 司馬遵 司馬裒 司馬義
  司馬融 司馬超 司馬承 司馬恢之
  余閱晉宗室傳沛順王名景而武帝子城陽懷王亦名景下邳獻王名晃而新蔡莊王之嗣孫亦名晃髙陽哀王名緝而濟南惠王之次子建威將軍亦名緝下邳獻王之長子名裒而元帝子琅邪孝王亦名裒汝南威王名祐而南宫縣王之嗣子亦名祐武陵忠敬王名遵而成都王頴之嗣子華容縣王亦名遵遼東悼惠王之孫又名遵下邳獻王之次子良城縣王名綽而南頓王宗之長子奉車都尉亦名綽汝南恭王之子散騎常侍名義而毘陵悼王之嗣子亦名義淮陵貞王名融而河間王顒之嗣子樂城縣王亦名融齊王冏之長子淮陵王名超而南頓王宗之次子亦名超譙閔王名承而武賁中郎將翼之嗣子南宫縣王亦名承彭城敬王之長子名恢之而譙敬王之次子丹陽尹亦名恢之考其屬籍不出五服其自相蹈襲若是且不特此而已中丘王名𢎞而彭城穆王之孫又名𢎞之新蔡莊王之繼孫名崇而彭城穆王之𤣥孫又名崇之濟南惠王之𤣥孫漢中太守名康而譙敬王之從子又名康之惠帝沖太孫名尚而譙忠王又名尚之襄陽王名範而河間平王之曽孫游擊大將軍又名範之河間平王之孫名珍而梁王㻱之孫太常卿又名珍之淮南忠壯王名允而譙敬王之第三子廣晉伯又名允之河間平王之孫名休而譙敬王之第四子荆州刺史又名休之豈増一之字即謂不犯邪夫司馬氏支庶不甚繁且骨肉殘傷自相夷滅兼之五胡雲擾陷没頗多其紹祚延年者落落若星辰然猶相犯之衆若此當時襲爵命官逹之朝廷竟不聞有糾正之者何邪
  後魏宗室同名
  元丕 元崇 元渾 元忠 元翰 元良元弼 元暉 元衍 元朗 元提 元熈元鑒 元幹 元譚 元曄 元融 元誕元順 元纂
  後魏初氏托跋自孝文改姓後遂俱稱元氏其同名者有兩元丕一明元皇帝之子樂平王一武衛將軍謂之曾孫東陽王兩元崇一陳留王䖍之子襲爵拜并州刺史一明元皇帝之子建寧王兩元渾一彭城王粟之弟宰官尚書一陽平王熈之第二子南平王兩元忠一常山王遵之孫城陽公鎮西將軍一樂良王萬夀之孫襲爵為太常少卿兩元翰一昭成皇帝之子秦王一太武皇帝之子東平王兩元良一衛王儀之子南陽王一樂安王之長子襲爵為鎮都大將兩元弼一左僕射暉之子廣川縣子尚書令一濟隂王小新成之孫中散大夫兩元暉一常山王遵之孫河南尹一陳留王䖍之𤣥孫司憲大夫兩元衍一陽平王新成之子廣陵侯一北海王詳之孫襲爵為通直散騎侍郎兩元朗一左僕射順之子司徒屬嘗手刃父讎以其首祭父墓一章武王融之子安定郡王兩元提一河南王曜之子襲爵為統萬鎮將一臨淮王譚之子襲爵為梁州刺史兩元熈一道武皇帝之子陽平王一中山王英之子襲爵為平西將軍相州刺史兩元鑒一潁川王提之孫襲爵為征虜將軍齊州刺史一安樂王長樂之孫襲爵為尚書右僕射兩元幹一衛王儀之子新蔡公一獻文皇帝之子趙郡王兩元譚一太武皇帝之子臨淮王一趙郡王幹之子征虜將軍涇州刺史兩元曄一扶風王怡之子東海王一咸陽王禧之子桑乾王兩元融一陽平王新成之孫直閤將軍一章武王太洛之孫左光祿大夫兩元誕一濟隂王小新成之孫襲爵為齊州刺史一髙陽王雍之子昌樂王司州牧三元順一地干之子毘陵王一任城王雲之孫左僕射一常山王遵之曾孫濮陽王三元纂一秦王翰之孫中山王一廣平王連之曾孫平州刺史一南安王楨之孫司徒祭酒右列諸人非姪名冒叔即弟名犯兄紛然淆亂畧無諱避謂夷狄之有君吾不信也
  唐宗室同名
  按世系表有兩李貞一開化郡公一越敬王兩李儉一襄武郡公一都水使者兩李皎一宋王府司功叅軍一武陽郡王兩李嶷一越州叅軍一宗正主簿兩李厚一左金吾引駕押衙一寧化尉兩李撝一右武衛兵曹叅軍一惠莊太子兩李兼一宋州長史一濟北郡公兩李重一永王府叅軍一巂州刺史兩李羣一福州户曹叅軍一連江令兩李漳一𫎇州刺史一畢王兩李瑾一江陵郡公一河東郡王兩李惲一蔣王一澧王兩李珙一六安公一豐王兩李爽一潯陽郡公一黄巖令兩李憺一倉部員外𭅺一衢王兩李慶一黄令一太子中允兩李直一吏部郎中一長水令兩李頊一普州文學叅軍一汝州刺史兩李澤一孟州錄事叅軍一信都郡公兩李瓌一漢陽王一襄陵主簿兩李瑋一順陽公一朗陵王兩李瑗一盧江王一樂安郡王兩李韶一東平王一安州刺史兩李臻一邠州司法叅軍一濟國公兩李穆一監察御史一嗣趙王兩李元一太府少卿一大理評事兩李濟一宗正卿一橋陵令兩李通一左金吾衛大將軍一恭王兩李欽一張掖郡公一建平郡公兩李璲一右衛將軍一儀王兩李璩一徐州刺史一惠宣太子之子特進兩李珍一工部尚書一嗣岐王兩李琬一幽州都督一睦州長史兩李謂一太常少卿一恭化郡王兩李遇一御史中丞一端王兩李璥一膠西郡公一嗣鄭王兩李樞一檢校虞部員外郎一上邽縣男兩李翼一太子賔客隴西縣子一嗣虢王兩李條一司農少卿一吏部常選兩李詞一太子賔客一義烏令兩李程一敬宗時宰相一錢塘丞兩李佩一鴻臚卿一信都郡王兩李澄一梁王一嗣紀王兩李枵一商州别駕一范陽縣男兩李偘一亳州叅軍一威王兩李樅一虞鄉丞一松滋尉兩李稹一鄢陵令一鄮丞兩李栻一宗正卿一宗正少卿兩李璠一潞府士曹叅軍一嗣蜀王兩李緒一沅江主簿一江都郡王兩李綢一褒城尉一宻王兩李偒一饒州錄事叅軍一襄城郡王兩李實一恒王府叅軍一烏程尉兩李璘一晉州叅軍一永王兩李瓉一嘉王府長史一桂管觀察使兩李璬一成都司户叅軍一潁王兩李像一揚子丞一文安郡王兩李逖一嗣荆王一五原公兩李諷一嗣徐王一洪源郡王兩李誼一武陵郡公一舒王兩李煒一嗣韓王一嗣蔣王兩李琰一上庸郡公一棣王兩李璿一南海郡公一涼王兩李約一兵部員外郎一邵王兩李顒一鄶國公一吏部常選兩李應一榆次令一譙尉兩李諒一南康郡公一䖍王兩李詡一信安郡公一晉昌郡王兩李津一嗣舒王一河間郡王兩李翔一莆田尉一鴻臚卿兩李玭一太子詹事一義王兩李伷一信州刺史一宜春郡王兩李嶧一户部侍郎一德王兩李峴一肅宗時宰相一益王兩李㥉一蜀悼王一茂王兩李臯一湖城主簿一嗣成王户部尚書兩李準一玉城尉一慶王府叅軍兩李清一常山公一新平郡王兩李慎一紀王一髙陽郡王兩李琮一義陽郡王一奉天皇帝兩李良一撫州别駕一丹陽公兩李宷一崑山令一樂安郡王兩李悰一餘姚令一深王兩李建一嗣紀王一武威郡王兩李𦙍一建平王一嗣曹王兩李俊一零陵王一濟南郡王兩李傑一黎國公一國子祭酒兩李潓一嗣信王守光祿卿一武功郡王兩李潤一嗣信王一鄂王兩李瓘一嗣許王秘書監一文安郡公兩李謙一郢國公梓州刺史一資王兩李俠一庫部員外郎一國子祭酒兩李玠一蒼梧郡公一河西郡王兩李祕一左散騎常侍一景王兩李祐一諌議大夫一蔡王兩李逸一嗣岐王一雅王兩李㢠一絳州長史一韓王兩李儼一新平郡王一宣城郡王兩李汭一清河郡王一昭王兩李滋一馮翊郡王一夔王三李昭一䨇流令一鄅國公一嗣許王三李岑一雅信二州刺史一璉水令一右千牛將軍三李讓一宻州錄事叅軍一主客郎中一餘姚尉三李瑜一大理評事一鄭州刺史一長江令三李造一光州司法叅軍一起居舍人一忻王三李倫一河南功曹叅軍一太僕卿一安南郡王三李漢一宗正少卿一東陽郡王一靖懷太子三李褘一郇王一信安王一遂王三李伸一國子監主簿一平原郡王一熒陽郡王三李暹一靈州刺史襲廣川郡公一汧源尉一韶王三李絢一襄州支使一沔陽尉一南昌郡公三李璹一金城令一廣都王一嗣申王三李珪一樂安郡公一咸寧郡公一陳王三李琳一安德郡公一中山郡王一嗣寧王三李詢一東安郡公一荆南揚子兩税判官一嗣申王三李渉一嗣滕王一寧塞郡王一晉平郡王三李頴一南安王一義烏丞一嗣寧王三李恪一吴王一東平郡王一建王三李係一左清道兵曹叅軍一許國公一越王三李侹一平陽郡王一涇王一涼王四李福一嗣楚公一太子太𫝊一趙王一和王四李鋭一隨州刺史一度支漁陽監事一晉州叅軍一嗣申王四李儀一潯陽丞一懷州叅軍一國子祭酒一武陽郡王兩李守一一開封令一冀州别駕兩李方叔一右金吾衛大將軍一商州錄事叅軍兩李景悮一蔡國公一廬國公兩李少康一睢陽郡太守一唐興主簿兩李建成一宣州士曹叅軍一隱太子兩李少微一江陵令一雷澤令兩李言思一宗正少卿一渠江令兩李文通一夀州團練使破蔡州有功一同州司馬兩李若氷一右金吾將軍一太子文學兩李少和一江西觀察使一王屋主簿兩李友諒一延州司馬一讓皇帝𤣥孫兩李𢎞度一洛交主簿一榮州刺史兩李從簡一榖城令一濠復等州刺史兩李餘慶一國子祭酒隴西郡王一嗣濮王兩李元裕一鄧康王一太常奉禮郎兩李紹宗一嗣蔣王一潯陽郡公𤣥孫兩李元方一周王一醴泉令三李知柔一御史中丞一滑州觀察廵官一嗣薛王相昭宗三李公度一靈鹽朔方節度使一陽鄉尉一吉州文學夫唐宗繁浩相犯者若是其多然不特此也霍王元軌之子定安郡王名純而憲宗亦名純蜀王名湛而敬宗亦名湛蜀王湛之𤣥孫徐州司户叅軍名昻而文宗亦名昻蔡王之曾孫太子家令名炎而武宗亦名炎永王璘之子郕國公名儇而僖宗亦名儇鄭王亮之後刑部侍郎名曄而昭宗亦名曄又不特此也其逺祖有諱洪者仕秦為太子太𫝊而髙祖之季弟漢王又名洪有諱曇者仕秦為御史大夫而髙祖之曾孫嗣宻王又名曇有諱瑤者為南郡守狄道侯而𤣥宗之子鄂王又名瑤有諱信者為大將軍隴西侯而蜀王湛之後昭應令及潤州司户叅軍又俱名信有諱廣者即漢武帝時所稱飛將軍而蔣王惲之後義烏主簿又名廣有諱昶者仕涼為太子侍講而恒山王承乾之孫扶風太守又名昶有諱暠者即晉時西涼武昭王追尊興聖皇帝而淮南王神通之後武都郡公又名暠夫諸宗相犯已非宗正所宜然猶可解曰繁若夫諸帝同者猶可解曰命名在諸宗之後至洪曇等裔孫乃敢不避祖先名則大舛矣吾以為辠在當時之典秩宗者
  宋宗室同名
  趙令璠 趙令⿰ 趙令龜 趙仲軏
  趙仲青 趙仲丞 趙仲璝 趙克勤
  趙克戒 趙叔海 趙叔倓 趙叔琮
  趙叔庚 趙叔佀 趙叔潜 趙叔仕
  按世系表太祖四子太宗九子魏王廷美十子凡三大枝其後俱繁盛昌熾余考其同名者在太祖一枝𤣥孫之子有名令璠者二一東頭供奉官一太子右内率有名令⿰者二一華原郡公世奉之子武節郎一平陽侯世資之子武翼郎有名令龜者二一魯國公世規之子襄陽侯一嘉國公世秩之子朝奉郎在太宗一枝𤣥孫輩有兩仲軏一惠國公一忠州防禦使有兩仲青一彭城侯一建州觀察使有兩仲丞一南陽侯一成州團練使有兩仲璝一榮國公一右監門率府率在魏王廷美一枝曽孫輩有兩克勤一儀國公一南康侯有兩克戒一成國公一髙宻郡公其𤣥孫有兩叔海一舒國公一左監門率府率有兩叔倓一左班殿直一忠訓郎有兩叔琮一忠訓郎一左侍禁有兩叔庚一太子右内率府副率一内殿崇班有兩叔佀一成忠郎一武翼郎有兩叔潜一東頭供奉官一忠翼郎有兩叔仕一武翼郎一脩武郎二帝一王之後其曽𤣥之相同可屈指者如此至耳⿰而下各不減萬人其犯者尤衆何能悉載大抵忠厚立國享祚久長族屬繁故雷同夥勢所必至曷足怪焉惜乎封豕長蛇薦食上國徽欽北狩舉族淪虜帝胄王孫罹禍𢡚烈大宗小宗至是衰替悲夫
  兄弟同名
  元新成
  後魏景穆十二王傳云景穆皇帝十四男袁椒房生陽平王新成拜征西大將軍後為内都大官尉椒房生濟隂王小新成頗有武畧嘗率衆破庫莫奚後為外都大官史稱景穆明慧强識好讀經史何乃以新成名其兩子豈増一小字便謂不犯邪其名子尚爾復何怪乎宗室之多同者邪
  男女同名
  劉黄劉元
  前漢河間獻王五世孫劉黄襲封阿武侯趙敬肅王之孫劉元襲封平于王後漢南頓君長女名黄即光武之姊建武二年封為湖陽長公主次女名元與兄仲俱殁於小長安追封新野長公主
  李敬
  前錄凡三李敬一後漢人有還珠事一隋豐城倉督一唐西川留後與唐太宗女清河公主同名下嫁寧逺將軍程懷亮
  杜慈
  前秦杜慈仕苻生為尚書郎見十六國春秋蜀漢杜季女杜慈為巴郡虞顯妻在烈女三人中見華陽國志
  劉則
  前漢宗室凡五劉則一齊文王一陪膠侯一攸輿侯一參𩱛侯一鍾武侯而代頃王之子年嗣立後與女弟則私通有司劾奏廢徙房陵
  李治
  唐髙宗名治又女冠李治字季蘭中興間氣集云季蘭嘗與諸賢㑹開元寺知劉長卿有隂重疾嘲之曰山氣日夕佳長卿對曰衆鳥欣有託舉坐大笑季蘭上倣班姬則不足下比韓英即有餘
  張敬
  後漢安帝廢太子為濟隂王太僕來厯與符節令張敬等詣鴻都門證太子無過前漢大司馬張安世女孫敬為霍氏外屬婦霍光子禹謀反當相坐安世痩懼形於色上怪而憐之以問左右乃赦敬以慰其意
  王業
  魏王業即劉表外孫位至謁者僕射漢成帝寵趙昭儀詔召成都平阿侯家婢王業等入屬昭儀為私婢成帝崩昭儀自知罪惡大乃以大婢賜予業等各且十人以揜其口
  張脩
  後漢中郎將張脩嘗出使匈奴前漢昌邑哀王有歌舞者張脩等無子又無官名王薨罷歸
  劉陵
  漢劉陵為光禄大夫即劉殷髙祖見晉書淮南王安有女陵慧有口王愛陵多予金錢為中詗長安約結上左右
  楊敬
  唐楊敬太子詹事楊慿之子第進士官太常少卿蜀漢涪縣楊充之女名敬為同邑郭孟妻華陽國志載在烈女三人中
  張瑛
  南燕慕容德僣即帝位齊郡太守辟閭渾不從叅軍張瑛為渾作檄辭多不遜德擒而殺之彤管遺編有女子張瑛作望月詩一首是唐時人
  李上善
  唐宗室開化郡公貞之曾孫上善為尚輦直長𤣥宗女楚國公主下嫁吴澄江興元元年請為道士詔可賜名上善是同族又同名也
  劉英
  光武第四子楚王英以謀逆廢徙丹陽前趙劉聰使大鴻臚李𢎞拜太保劉殷長女英為左貴嬪𢎞曰太保裔自有周與聖源實别聰大悦賜𢎞黄金六十斤
  李華
  凡三李華已見前錄一北魏都督長史一唐吏部員外郎一宋溧陽孝子與唐睿宗女代國公主同名是劉皇后所生下嫁鄭萬鈞
  史鳳
  晉史鳳為陳州主簿見陳頵傳唐史鳳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甚異者有迷香洞神鷄枕鎖蓮燈次則交紅被傳香枕八分羊下列以閉門羮待之見常新錄
  劉雲
  漢宗室凡五劉雲一齊哀王一東平煬王一挍靖侯一臨鄉頃侯一柏鄉頃侯唐時宫人有劉雲能詩見唐詩品彚
  陳豐
  趙宋陳豐仙遊人紹興進士知南恩州清儉不擾劉宋鄢陽陳忠女名豐隣人葛勃有美姿豐與村中數女共聚絡絲戲相謂曰若得壻如葛勃無所恨
  楊進
  宋髙宗時有巨冦楊進號没角牛擁衆三十萬徃來京西淮南河北侵掠為患宗澤遣人諭以禍福悉招降之後漢廣漢王博妻楊進武陽人烈女見華陽國志
  李淑
  宋李淑參知政事若谷子官龍圖閣學士唐太宗女蘭陵公主亦名淑下嫁虎州都督竇懷悊
  劉芳
  北魏劉芳為太常卿裁决郊祀禮樂前趙劉曜妻劉氏病甚曜臨問之劉泣曰妾叔皚女芳有德色願備後宮曜許之
  吕榮
  元吕榮知易州政尚寛簡訟至立决及代民爭留之不果為立去思碑唐末吕榮吴人許升妻升遇賊被害榮手刃殺升者以首祭升
  兩漢侯王公主同名
  漢宗室同名者不特諸侯王有之即公主亦有犯侯王名者如髙祖兄代王名仲而世祖女浚儀公主亦名仲適⿰⾞⽝侯王度前漢菑川懿王之子臨朐夷侯齊孝王之孫牟平節侯皆名奴而世祖女平陽公主亦名奴適大鴻臚馮順後漢濟北孝王名次而世祖女平氏公主亦名次但主生於前前漢州鄉憲侯羽康恭侯洨孝侯皆名惠而世祖女武安公主亦名惠適征羌侯來稜前漢城陽共王之子東莞侯膠州繆王之子新市侯趙共王之子安國侯皆名吉而顯宗女隂安公主亦名吉後漢順帝名保而肅宗女脩武長公主亦名保但順帝在後前漢菑川靖王之子缾侯名成而肅宗女共邑公主亦名成光武族祖蒼梧太守河間安王皆名利而肅宗女臨潁公主亦名利適即墨侯賈建前漢中山孝王後漢北海靖王皆名興而肅宗女聞喜公主亦名興後漢沛孝王名廣而和帝女汝陽長公主亦名廣後漢梁恭王名堅而順帝女潁隂長公主亦名堅夫臨朐牟平猶曰列侯而即墨聞喜則犯諸王矣濟北中山猶曰疎屬而汝陽則犯近屬矣且髙祖兄仲百世之下猶知之矧昭代乃敢不避此何説邪
  女人同名
  趙飛鷰
  世皆知漢成帝趙皇后體輕善歌舞號曰飛鷰而不知武帝時已有一趙飛鷰晉書輿服志云世祖挺英雄之畧總文景之資揚霓拂翳皮軒記鼓横汾河而祀后土登𠂀泉而祭昊天奉常獻儀謂之大駕車千乘而騎萬匹以幸姬趙飛鷰置屬車間豹尾中
  趙五娘
  漢蔡伯喈妻趙五娘有孝行見琵琶記唐刑部尚書趙彦昭以女巫趙五娘左道亂常託為諸姑潜相影援彦昭攜妻就謁申猶子之情見彦昭傳
  朝雲
  後魏河間王琛有婢朝雲善吹箎能為壟上聲琛為秦州刺史諸羌叛討之不降琛令朝雲假為貧嫗吹箎而乞諸羌聞之流涕即相率歸降秦民語曰快馬徤兒不如老嫗吹箎見洛陽伽藍記
  蘇東坡有二妾朝雲榴花朝雲死於嶺外惟榴花獨存故其詞多及之見耆舊續聞
  素娥
  武三思妓素娥有殊色狄梁公請見之忽失所在乃於堂奥中聞蘭麝芬馥附耳而聽即素娥語曰某花月之妖帝遣奉公言笑梁公時之正人不敢見也見天中記又韋詢美開成中及第受辟挈所寵素娥行羅紹威聞其姝麗求之詢美不敢辭遂以獻之見燈下閑談
  玉簫
  唐節度使韋臯少遊江夏止於姜使君之館有小青衣玉簫常令祗侍因而有情韋後歸覲與玉簫約五載决來迎取乃留玉指環一枚及逾期不至遂絶食而死韋聞之甚為悽惋後韋以隴右功拜尚書令因作生日節鎮皆賀以珍竒獨東川盧八座贈一歌姬亦名玉簫諦觀之宛然姜氏玉簫也中指有玉環隠起韋歎異謂再生以續前緣云見雲溪友議
  春鷰
  蜀王孟昶説宫婢春鷰行則同輿坐則同席末年遭殺並命合塟墓上有樹生異花似鴛鴦交頸當時名曰鴛鴦樹見海物異名記又五代王鏻婢春鷰有色其子繼鵬烝之鏻已病繼鵬因父寵婢陳氏以求春鷰鏻怏怏與之
  仙釋同名
  法安
  晉釋法安逺公弟子善持戒行講説衆經新陽縣虎災居民多死傷安遊其縣徑至大社樹下通夜坐禪虎負人而至見安如喜如驚跳伏於前安為説法授戒虎災遂息
  隋釋法安安定人出家太白山開皇中至江都謁晉王相見如舊便住慧日寺王所遊履必召隨從及幸㤗山時遇渴乏四顧唯巖無由致水安以刀刺石引水崩注用給晉王時大嗟異
  僧朗
  晉釋僧朗京兆人于金輿谷中創立精舍數十餘區講誦訓誘孜孜不倦凡來詣者人數多少先一日逆知使具飲食必如所言秦王苻堅遣使⿰遺後沙汰衆僧别詔朗法師戒德氷霜崑崙一山不在捜例
  隋釋僧朗南陽人棲止無定章服麤敝猪肉滿口時復誦經有比丘尼為邪鬼所著辯説經文超悟𤣥解莫不讚其聰慧朗至尼寺禮佛厲聲呵之此尼承聲下座却立流汗問其慧解奄若聾癡
  道安
  晉釋道安㓜聰敏讀書一覽成誦師事佛圖澄悉闡經典時襄陽習鑿齒鋒辯天逸籠罩當時素聞安名及見自稱四海習鑿齒安曰彌天釋道安時人以為名答
  宋宋湜以户部員外郎判刑部淳化二年廬州妖尼道安訟弟婦事不實械繫安伐登聞鼓訟大理斷獄不當湜坐降均州團練副使
  慧琳
  劉宋沙門慧琳秦人有才章兼内外之學嘗著均善論文帝見而賞之元嘉中遂參朝廷大事著髙屐披貂裘置通呈書佐權侔宰輔
  趙宋白馬院僧慧琳本仕族多蓄圖書尊尚士大夫翻香煮茗終日蕭然不知身在囂塵中見鄧椿畫繼寳月
  齊釋寳月長於詞賦武帝布衣時嘗遊樊鄧登祚後追憶徃事作估客樂四章使寳月奏之管絃
  唐釋寳月有詩才唐詩品彚載其行路一首
  明逹
  梁釋明逹康居國人童穉出家嚴持齋戒行遊至梓州牛頭山欲搆浮圖創精舍不訪材石直覓工匠衆怪其言逹下求木乃於水中得一長材正堪刹柱俄涪水大溢木流翳江楚率道俗通皆接取逺近併力浮圖堂宇一時成就
  唐釋明逹住閿鄉萬廻寺徃來過客皆謁問休咎未嘗答應但示其㫖趣而已李林甫為黄門侍郎扈從西還謁逹加秤於其肩至京而作相其占驗皆類此法進
  梁神僧邵碩與誌公最善及將亡謂沙門法進曰願露骸松下法進如其言舁屍露之明日徃視失所在
  隋釋法進住益州玉女寺唯業坐禪常有四老虎遶於左右開皇中蜀王秀臨益州邀至見進足離地四五寸大業末終於山中龍吟猿叫三日乃已
  麻姑
  後趙麻姑石勒大將麻胡秋之女其父猛悍築城嚴酷晝夜不止惟鷄鳴乃息姑賢有恤民之心假作鷄鳴羣鷄效聲衆工乃止父覺欲撻之女懼而逃入仙姑洞脩道後於城北石橋飛昇
  唐麻姑居建昌山中脩道得仙嘗降吴門蔡經家宴畢昇天開元中封虛寂冲應真人事載顔魯公麻姑壇記中
  無相
  隋無相禪師寓涪州相思寺不異恒人偶一時渡水濟返無船乃以鉢安水中曰何為常擎汝汝可自渡水便取芭蕉搭水立渡鉢亦隨來須㬰逹岸見者莫不驚異
  唐釋無相新羅國王第三子𤣥宗召見𨽻於禪定寺遂入深谷巖下坐禪每入定五日為度成都縣令楊翌疑其幻惑乃追至命徒曵之徒近相身一皆戰慄頃之大風卒起砂石飛颺直入㕔事飄(⿱𥫗亷)-- 簾捲幙翌叩頭拜伏奉送舊所
  智永
  唐僧智永王逸少七代孫妙傳家法為隋唐間學書者宗匠寫真草千文八百本散於世求書者如市所居户限為之穿穴用鐡葉裹之人謂之鐡門限
  宋僧智永成都人長於傳模宛然逼真見畫繼
  中外同名
  楊僕
  前漢宜陽人楊僕為樓船將軍擊南越有功封將梁侯後漢獻帝建安十六年七月武都氏王楊僕率種人内附居漢陽郡
  劉猛李恪
  漢劉猛為尚書令有志操不肯附中常侍曹節被免官禁錮唐太宗子吴王恪有文武才髙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晉泰始八年監軍何楨討匈奴劉猛累破之左部帥李恪殺猛而降
  陳湯
  前漢陳湯元帝時為西域副校尉誅匈奴郅支單于斬閼氏名王以下千五百餘級封闗内侯後漢安帝元初三年零陵蠻陳湯等千餘人著赤幘稱將軍燒官市抄掠百姓州郡募善蠻討平之
  楊統
  後漢新都楊統習天文善推歩建初中為彭城令武都羌酋楊世之弟統晉太和初為武都太守
  楊定
  漢獻帝興平二年七月車駕東歸以楊定為後將軍侍送乘輿梁天監十年武興國王楊孟孫死詔其子定襲封爵為假節督沙州諸軍事隂平王
  張茂
  晉張茂凡兩人一吴國内史一平西將軍北魏延興二年百濟國王餘慶遣其司馬張茂等上表自通願奉女執埽後宫并遣子弟牧圉外廐
  樊安
  漢樊安延熹二年為中常侍而後魏東荆州蠻樊安聚衆反於龍山僣稱大號世宗詔以李崇為都督征蠻諸軍事率歩騎討之生縳樊安
  石寧
  後趙石季龍以中書監石寧為征西將軍宋少帝景平二年宜都蠻帥石寧等一百二十三人詣闕上獻
  楊俊
  魏楊俊曹操時為南陽太守武都氐楊俊殺其從姪仇池公楊國而自立
  張威
  晉張威起兵討楊難敵以其地歸李蜀宋張威為利州副都統制與金人戰屢立竒功宋少帝景平二年百濟王餘映遣長史張威詣闕貢獻
  髙翼
  北魏髙翼孝昌末為定州刺史封樂城縣侯晉安帝時髙句麗王遣長史髙翼奉表獻赭白馬
  元緒
  北魏元緒為幽州功曹叅軍莊帝初進武衛將軍太武太延二年吐谷渾王慕璝死封其弟慕利延為西平王以慕璝子元緒為撫軍將軍
  髙雲
  北魏道武天賜四年慕容寳養子髙雲殺慕容熈而自立僣號天王梁武帝時髙句麗王子髙雲進號車騎大將軍樂浪公
  楊纂
  北周楊纂事周文帝數有軍功位大將軍封隴東郡公晉簡文帝時武都氐楊纂自立為仇池公遣使詣闕帝以為秦州刺史
  唐和
  後魏唐和官濟州刺史封酒泉公宋慶厯三年湖南猺人唐和等劫掠州縣提㸃本路刑獄楊畋募才勇深入洞討擊
  楊𤣥
  隋楊𤣥平陽太守楊慶之祖以至孝知名北魏太武遣大鴻臚公孫軌拜武都羌酋楊𤣥為征南大將軍都督梁州刺史南秦王
  李榮
  唐李榮肅宗子靈昌郡王宋真宗咸平五年河西敎練使李榮等向化歸順
  李萬榮
  唐貞元中涇原鎮將李萬榮逐節度使劉士寧自稱留後朝廷因而授之垂拱初封靺鞨酋長李萬榮為永樂公萬歳通天中萬榮與松漠都督李盡忠俱為營州都督趙翽所侵遂舉兵殺翽據營州作亂則天怒下詔改萬榮名為萬斬盡忠為盡滅
  餘慶
  宋餘慶眉山人紹興進士南宋孝武大明元年百濟王餘慶上表言冠軍將軍右賢王餘紀等十一人忠勒竝求顯進扵是詔加職銜見南史
  吉祥
  唐東川降魔寺僧吉祥魁梧多力受飯五鉢日夜誦經九函池中魚知其數以名召之背出水面使去即沒見雲仙雜記宋吉祥平陽人工畫佛道山水亦佳見圖繪寳鑑又仁宗天聖五年天竺國僧吉祥等五人以𣑽書來獻賜紫方袍
  楊再興
  岳武穆部將楊再興屢立戰功盡復西京險要及臨潁之戰以三百騎遇敵兵十二萬擊殺二千餘人及萬户千户等百餘人戰死獲其屍焚之得箭鏃二升髙宗紹興二十四年武都蠻酋楊再興連年冦掠前軍統制李道破其衆擒送行在
  外藩同名
  髙宫二
  漢殤安之間句麗王髙宫數寇遼東𤣥菟二郡魏明帝景初二年命司馬宣王討公孫淵句麗王髙宫遣數千人𦔳軍其曾祖宫生能開目視人及長果凶虐數冦鈔其曽孫宫生墮地亦能開目視人句麗呼相似為位以似祖故名為位宫云見魏志
  苻夀二
  前秦苻夀偽主苻丕次子封長樂王
  後魏大統四年南岐州氐苻夀反攻陷武都自號太白王詔大都督侯莫陳順討降之見氐傳
  逸豆歸三
  前燕慕容廆擊宇文乞得歸破之乞得歸棄軍走其東部大人逸豆歸逐而殺之因自立為主
  後燕慕容垂伐西燕慕容永軍至臺壁永遣太尉大逸豆歸率衆來拒垂征東將軍平視擊破之永又遣征東將軍小逸豆歸出戰垂遼西王農又擊破之斬勒馬駒遂圍臺壁
  摩訶末二
  隋開皇中大食國有酋長摩訶末勇徤多智衆立之為主東西征伐開地三千里宋太平興國二年大食國王訶黎佛遣使摩訶末等貢方物其從者目深體黒謂之崑崙奴詔賜其使襲衣器幣從者縑帛有差
  唐兩尸羅逸多
  髙祖武德初中天竺國大亂其嗣王尸羅逸多練兵聚衆所向無敵凡六載而四天竺之君皆北面臣之尸羅逸多自稱摩伽陀王及則天天授二年西天竺王尸羅逸多來朝獻是五天竺七十餘年間有兩尸羅逸多也
  唐兩阿史那泥孰
  北突厥與西突厥同祖俱稱阿史那氏至隋而分為二國唐太宗既擒北突厥頡利可汗乃封思摩為懷化郡王令統頡利舊部又封泥孰為右賢王以二之西突厥肆葉䕶可汗立素憚泥孰隂圖之泥孰遂適焉耆其後肆葉䕶卒國人迎泥孰而立之貞觀七年遣鴻臚少卿劉善因册授為吞阿婁拔奚利邲咄陸可汗
  唐兩婆羅門
  貞觀十九年林邑國王范鎮龍為其臣摩訶漫多伽獨所殺其宗族竝誅范氏遂絶國人乃立其女壻婆羅門為王又天竺國即漢之身毒國也周圍三萬里其中分為五天竺中天竺據四天竺之㑹其都城週廻七十餘里云昔有婆羅門領徒千人肄業於樹下樹神降之遂為夫婦宫室自然而立僮僕甚盛於是使役百神築城以統之
  唐兩黙啜
  則天天授中突厥可汗骨咄禄死其子尚㓜其弟黙啜簒位遣使來朝則天大恱册立為特進頡跌利施大單于立功報國可汗又𤣥宗開元十九年康國王烏勒上表請封其次子黙啜為米國王許之
  唐兩李娑固
  𤣥宗開元三年契丹首領李失活率種落内附封為松漠郡王拜左金吾衛大將軍失活死其弟娑固代領其衆仍令襲其兄官爵又天寶五載封奚國王娑固為昭信王仍授饒樂都督兩國俱經太宗賜姓故稱李氏
  遼兩耶律托卜嘉
  一以定亂功臣為西南招討使招降凖布酋長磨古斯因為所害贈兼侍中諡曰貞憫
  一以平亂功臣為北院宣徽使擿發耶律伊遜謀逆事反為所誣追封漆水繪像宜福
  遼兩耶律𢎞古
  一約尼錫津汗之後統和初為伊喇詳衮徇地克敵遷東京留守封楚國公
  一樞宻使華格之弟太平初為武定軍節度使討凖布有功聖宗嘗刺臂血與盟為友尋遷南院大王遼穆宗時兩哈里
  一應厯十三年正月癸酉殺獸人哈里
  一應厯十七年十二月辛未手殺饔人哈里復臠之
  遼兩蕭罕嘉努
  一南京統軍使以戰功遷殿前都㸃檢定封蘭陵一天成節度使以文學擢翰林都林牙兼脩國史
  遼兩耶律哈里
  一約尼氏兆古汗之裔太祖託為耳目數從征討既靖内亂始置約尼常衮命哈里領之一令公額爾徳尼之子保寧初為彰國軍節度使及曹彬米信等來侵哈里有却敵功賜資忠保義匡國功臣封漆水郡王
  金兩噶順
  一金景祖第三子沂國公天㑹末大封宗室進封王又一完顔部人舒嚕之子景祖時舉部來歸居於安春水源庫堪山南
  金兩博諾
  金安帝第四子曰錫哩布錫哩布之子曰博諾勇毅善射佐世祖有功當時有與同名者嘗有貳志目之曰惡博諾佐世祖者曰善博諾世祖時博諾與罕都等五人不離左右親若手足稱佐命元勲明昌間贈開府儀同配饗世祖廟廷
  金兩舒嚕
  金昭祖名舒嚕又完顔部人亦名舒嚕與昭祖同時同部同名交相得誓曰生則同川居死則同谷塟土人呼昭祖為勇舒嚕呼舒嚕為賢舒嚕是時生女直無書契無約束不可檢制昭祖稍以條敎為治諸部猶循舊俗不肯用條敎昭祖耀武於青嶺白山順者撫之不從者討伐之所至克㨗賢舒嚕佐之也
  金三額爾克
  一荆王守純之子封曹王天興元年出質軍前初守純府第産肉芝一株髙五寸許色紅鮮可愛既而枝葉津流濡地成血未㡬額爾克出質明年崔立亂宗室皆死青城又同時又有兩額爾克皆䕶衛出身一曰草火額爾克毎得賊好以草火燎之一曰板子額爾克嘗誤以官中牙牌報班齊者為板子故時人各以是目之
  金兩完顔耀珠
  一特進齊之子齊弟京文皆以謀反誅世宗盡以其家財産與齊之子耀珠仍襲叔父京山東西路特黙齊明安一本姓李氏為副都統以斬劉永昌等功遷鎮國上將軍賜姓完顔
  金兩伊喇道
  一大定初為翰林直學士世宗以其清亷有幹局翰林文雅之職不足以盡其才乃改西北路招討使至平章政事封莘國公
  一為監察御史大定初從討斡罕招降叛奚累進刑部尚書
  元兩達春
  一札拉台之子厯事太祖憲宗拜龍虎衛上將軍伐髙麗禦女真有功進遼陽等處行中書省平章事
  一博和哩之子善騎射將兵伐宋多克㨗屢加叅知政事領淮西行中書省事
  元兩察罕
  一㓜牧羊於野太祖出獵見而異之挈歸給事内廷及長武勇過人破金滅夏多立竒功至憲宗時以都元帥兼領尚書省事賜汴梁歸德三千餘户為食邑
  一西域人魁偉頴悟愽覽强記由昭文館大學士拜中書叅知政事暮年居白雲山别墅以白雲自號每入朝帝稱為白雲先生
  元兩特穆爾布哈
  一至元十六年為都元帥追宋將張世傑於香山島世傑死降其衆數千人廣東諸郡及海島盡平
  一宗室鎮南王托歡第四子托歡薨子博囉布哈㓜特穆爾布哈嗣為鎮南王鎮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及博囉布哈長特穆爾布哈請以其位還之朝廷以其克讓改封宣讓王移鎮廬州
  元兩和尚
  一世祖時為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浙西宋故都民衆事繁在職惟務鎮静人服其知大體
  一武宗時為忠翊校尉每從征力戰有功命領八衛把總金鼓都鎮撫司事
  元兩額森布哈
  一博囉罕之子為茟且齊長裕宗封燕王世祖命為之𫝊且曰額森布哈吾舊臣子孫端方明信閑習典故爾每事問之必不使爾為不善也
  一巴延布哈徳濟之子時信州被冦巴延布哈徳濟引兵赴援入辭其母因命子額森布哈奉母間道入福建
  元兩蘇格
  一太宗將南伐命蘇格使金覘虛實盡得其地理阨塞城郭人民之强弱以告得遂破金帝從容謂蘇格曰西山之境八逹以北汝其主之汝於城中搆大樓居其上使人皆仰望汝汝俯而諭之顧不偉乎乃以為山西大逹嚕噶齊
  一壯勇屢有戰功至元中為順元等路宣慰使經理諸蠻降八番金竹百餘等砦以為郡縣東連九溪十八峒南至交趾西至雲南咸受節制
  元兩博囉特穆爾
  一見忠臣傳由宿衛為襄陽路逹嚕噶齊至正間將義兵討賊遇害
  一見逆臣傳以勲臣為太保錄軍國重事至正間將叛旅犯闕伏誅
  元兩台哈布哈
  一以外戚為河南行省左丞相代托克托總大兵征髙郵頗驕傲不遵法制其軍士又往往剽掠為民患被劾伏法
  一台州人家貧好讀書進士及第累進禮部尚書方國珍之亂遷浙東宣慰使分兵使夾攻之前搏賊船射死九人賊攅槊刺殺之
  元兩托克托
  一成宗時為上都留守通政院使朝議以江浙行省地大人衆非世臣有重望者不足以鎮之進拜榮祿大夫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一順宗至正初為中書右丞相悉更巴延舊政中外翕然稱賢封鄭王食邑安封賞賚巨萬俱辭不受元兩觀音努
  一見良吏傳泰定進士知歸德府亷明剛斷擿發如神民有寃獄雖數十年前事皆立為剖決一見遼史提調修史事官儒林郎右司都事按前人傳未嘗為此官亦未嘗預修史事足徴别是一人
  元兩逹實特穆爾
  一翰林學士承㫖知制誥兼修國史一浙江行中書省平章政事預修宋史及提調鏤板等事俱見宋史目錄俱至正時人
  金宗室同名
  金氏完顔宗室表云書名不書氏其制如此昻  杲  襄  阿林 薩哈 達蘭和卓 斡魯 威泰 富勒呼 阿里布 實圗美實古納薩里罕阿里罕
  昻二一世祖子鄆王平章政事一伯勒赫之孫漢國公尚書左丞相 杲二一世祖第五子都元帥遼越國王一富勒呼之後副元帥應國公 襄二一海陵母弟輔國上將軍一昭祖五世孫擢殿前副都㸃檢左丞相南陽郡王 阿林二一太祖之子夀王太子太保一摩囉歡之子兵部尚書 薩哈二一韓國公和卓之長子固倫烏赫哩貝勒贈金源郡王一金源郡王實圖美之子平章政事濟國公 達蘭二一銀青光祿大夫加特進一金源郡王尼楚赫之子左副元帥平章政事 和卓二一德帝季子天㑹間贈特進一景祖長子韓國公 斡魯二一德帝之弟始祖明懿皇后六十歳後所生一韓國公和卓之子西南西北兩路都統追封鄭王 威㤗二一世祖第三子為裨將追封魏王一富勒呼之子廣威將軍
  富勒呼二一太宗長子宋國王拜太師領三省事一楚王摩囉歡之子襲明安贈金紫光祿大夫 阿里布二一特進伊克之子行臺參知政事一太宗第五子實圖美二一魯王烏哲之子驃騎衛上將
  軍一光祿大夫呼實哈之子博索路兵馬都總管實古納二一完顔部人羅索之子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北京留守一鎬王允中之子光祿大夫 薩里罕二一曹王宗敏之子舒王一宣宗朝判大睦親府事為中京留守阿里罕二一景祖第八子固倫英實貝勒
  贈隨國公一鎬王永中之子奉國上將軍
  厯代名諱考
  左傳云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故晉以僖侯廢司徒宋以武公廢司空先君獻武廢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葢慎之也
  檀弓云夫子之母名徴在言在不稱徴言徴不稱在此二名不偏諱也
  齊東埜語云周頌祀文武樂歌雝之篇曰克昌厥後噫嘻之篇曰駿發爾私此廟中不諱也春秋僖公名申而書戊申定公名宋而書宋仲幾莊公名同而書同盟此臨文不諱也文王諱昌而箕子陳洪範曰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厲王諱胡而宣王時詩曰胡不相畏胡為虺蝪周禮有昌平之俎詩有觱發之詠大誥弗棄基不諱后稷棄字孔子父叔梁紇而春秋書臧孫紇成王諱誦而吉甫作誦之句正在其時此詩書不諱也
  家訓風操云凡避諱者皆須以其同訓字代之是故桓公名白傳有五皓之稱厲王名長琴有脩短之目始皇名政秦楚月表有端月之書第不聞謂布帛為布皓呼腎腸為腎脩號左證為左端也
  余按史記景帝諱啟以微子啟為微子開武帝諱徹以徹侯為通侯蒯徹為蒯通宣帝諱詢以荀卿為孫卿元帝諱奭當時奭氏改為盛氏漢司徒盛允其後也東漢明帝諱莊謂莊光為嚴光莊君平為嚴君平殤帝諱隆以隆慮為林慮安帝父清河孝王諱慶以慶氏為賀氏自是而三國吴大帝立子和為太子改禾興曰嘉興逮晉宣帝諱懿王仲徳乃以字行元帝諱睿王元德因以字著景帝諱師以師保為保傅以京師為京都文帝諱昭以昭穆為韶穆昭君為明君韋昭為韋曜愍帝諱鄴以建鄴為建康至若隋文帝父諱忠凡郎中皆去中字侍中為侍内中書為内史中廬為次廬煬帝諱廣以廣樂為長樂廣陵為江都至若唐髙祖之祖諱虎以猛獸代之晉書易石虎以季龍南史易周鐵虎以鐵武北史易韓擒虎以韓擒又易張彫虎以彫武赤虎儀同為赤彪虎賁之士為武賁髙祖之父諱昞晉書及北史丙字皆以景字代之景寅景子景戌之類髙祖諱淵改龍淵為龍泉晉書劉淵為劉元海戴淵為戴若思北齊趙文淵為趙文深太宗諱世民凡言世皆曰代民皆曰人南史王規傳俊民作俊人又民部曰户部髙宗諱治凡言治皆曰理陸贄曰與理同道罔不興脇從罔理韓文䇿問垂衣裳而理無為而理𤣥宗諱隆基以隆州為閬中代宗諱豫以豫章為鍾陵德宗諱适改适州為處州穆宗諱恒改恒山為常山此厯代帝名之諱於當時者也不特此也吕后名雉封禪書謂野鷄夜雊晉簡文鄭后名阿春以春秋為陽秋富春為富陽蘄春為蘄陽武后名曌以詔書為制書鮑照為鮑昭中宗太子重照為重潤光宗慈懿李后名鳳娘六宫呼金鳳花為好兒女花此厯代后名之諱於當時者也又不特此也秦莊襄王名楚秦紀改楚王為荆王後趙避石勒謂馬勒為轡羅勒為香菜吴越錢武肅王諱鏐改劉氏為金氏留住為駐住揚行宻據江淮滁人呼荇溪為菱溪揚州民呼蜜為蜂糖梁朱温父名誠改城曰𡓜又改曰州如東都州南州北是也又不特國諱為然也司馬遷父名談史記趙世家以張孟談為孟同季布傳貴人趙談為趙同與任安書同子參乗爰絲變色王羲之父名正每書正月為初月或作一月餘則以政字代之范曄父名泰後漢書郭林宗為郭太鄭公業為鄭太李翺父名楚金故為文皆以今為茲蘇子瞻祖名序故以序為叙或改作引此又家諱之可徴者也
  顔氏家訓曰梁世謝舉甚有聲譽聞諱必哭為世所譏又臧嚴之子臧逢世篤學修行不墜門風嘗督事建昌郡縣脩書有稱嚴寒者必對之流涕此竝過事也又曰劉縚與弟緩竝為令器其父名昭一生不為照字惟依爾雅火傍作炤耳故凡文與正諱相犯自當避忌其有同音異字不必悉然儻若吕尚之兒不得為上趙壹之子不可作一便是下筆即妨見書皆觸矣此顔介氏不諱嫌名之説也猶得三代遺意後世諱名者所當法也












  同姓名錄卷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同姓名錄卷十三    明 周應賔 撰孔甲二
  黄帝時孔甲為史官
  孔子裔孫孔甲為陳涉博士
  離婁三
  黄帝臣離婁明目孟子所稱離婁之明是也
  殷時亦有離婁
  三國時亦有離婁見管輅傳其人㣲不足道
  趙隠三
  商趙隠為牧正
  元魏趙隠南陽宛人掌機宻文翰官至左僕射
  唐趙隠字大隠京兆奉天人相懿僖二宗
  左師觸龍二
  桀臣左師觸龍以拒諌𨗳桀於是龍逢死而夏亡見説苑趙左師觸龍以愛少說威后於是長安君出質而趙安見戰國策
  南宫适二
  一武王亂臣一孔子弟子南容
  浮丘伯二
  成周時浮丘伯學道嵩山作原道之歌見列仙傳
  漢髙帝時浮丘伯以詩授弟子是為申公之師
  宋朝二
  宋兩公子朝皆曰宋朝一為司寇乃桓公弟一出奔仕衛論語宋朝之美是也
  石乞二
  一為衛太子蒯瞶之黨以戈擊子路者
  一為白公勝之徒勝死就烹而不辭者
  公孫朝二
  一為衛大夫有仲尼焉學之問者
  一為楚武城尹白公之子率師滅陳者
  公孫龍三
  一孔子弟子字子石
  一為堅白異同之辯與魏牟問答者見莊子
  一平原君客嘗勸平原君辭封者見戰國策
  吴公子慶忌二
  一王僚子欲復王僚之讐而為要離所殺見吳越春秋一夫差臣欲除吴臣不忠者而為夫差所殺見左傳
  季梁二
  隋臣季梁嘗諌隋侯追楚師見左傳
  魏人季梁嘗諌魏王攻邯鄲見戰國策
  戰國姚賈三
  趙使姚賈約韓魏韓魏之君皆友之趙王欲逐賈以茅舉之言而止
  魏使周最入齊秦王恐其通齊也怒之使姚賈讓魏王秦令姚賈絶四國之從賈以王之重寳交於四國韓非譛之王怒以賈之對而止
  楚莊蹻二
  一為莊王時大盗與盗蹠齊名所謂蹠蹻是也
  一為威王將軍畧地至滇池因而自王者
  司馬喜二
  一戰國中山王相司馬遷之遠祖
  一漢五大夫司馬遷之大父
  王陵二
  秦昭王時有五校大夫王陵
  漢高帝功臣有安國侯王陵
  漢召平二
  一故秦東陵侯種𤓰青門者
  一齊哀王相齊王欲舉兵誅諸吕平以守兵之反為魏勃所紿自殺
  陳嬰二
  一秦東陽令漢封堂邑侯
  一漢藁侯鍇之子
  漢王臧二
  兩王臧俱武帝時人其一二年以郎中令自殺其一六年為太常
  漢韓安國二
  一武帝時御史大夫拜䕶軍將軍有傳
  一元帝時定襄太守拜建威將軍見馮奉世傳
  孔安國二
  漢武帝時孔安國孔子十一世孫也為博士以儒術顯晉安帝時孔安國孔愉子也厯尚書左僕射亦以儒素顯
  何武二
  漢成哀時何武為大司空御史大夫王莽以不附己誅之
  唐何武夀州人嘗被誣至州投石自明守釋之未幾冦起武請於守力戰而死
  丙吉二
  前漢宣帝時丙吉為丞相
  後漢安帝時丙吉為太子厨監
  韓延夀二
  漢韓延夀厯淮陽潁川太守左馮翊治行為天下最五代周韓延夀東郡太守尚禮義好古敎化治行亦為天下最
  陳崇三
  一漢平帝時南鄉侯
  一唐江州刺史伯宣之子
  一宋崖山令隠之子
  陳咸三
  一漢陳萬年子字子康官尚書令莽召為掌冦大夫不應
  一宋陳升卿子字逢儒司農少卿從安丙討吳曦者一宋陳越兄寶謨閣待制
  陳欽三
  一尚書令咸之子不仕莽
  一字子佚莽從受左氏春秋仕莽為厭難將軍
  一字思讓後周長州刺史
  王郎二
  一邯鄲人詐稱成帝子輿為光武所誅者
  一三國東海剡人漢末遭亂雖流離窮困而收䘏親舊行義甚著事曹氏三世封樂平鄉侯
  李通二
  漢光武時李通封固始侯
  魏武時李通封都亭侯
  陳忠四
  一漢陳寵子字伯始明習法令遷廷尉屢有直言終尚書令
  一漢陳諶子青州刺史
  一唐潁川人宰相夷行之祖
  一宋寧晉人諡茂行先生元左丞祜之祖
  陳蕃二
  一字仲舉漢太傅封髙陽侯
  一字伯仁隋資陽令
  陳泰三
  一漢陳羣子字立伯潁隂侯
  一義門兢之弟
  一字同志宋進士及第
  王宏二
  漢王宏𢎞農太守為政嚴强威振隣境
  晉王宏汲郡太守撫百姓如家人躬行課訓有殊績武帝下詔褒之
  劉平二
  漢劉平彭城人全椒長有惠政先有虎為害平至日南渡而去
  宋劉平權瀘州夷人寇青井平率土丁三千擊走之夷人不敢犯邊
  史弼二
  漢史弼平原相時詔書下舉鉤黨弼獨不上曰他郡自有平原自無
  元亦有史弼以戰功官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封鄂國公
  賈逵三
  漢賈逵字景伯平陵人受左氏春秋尚書毛詩學者稱為通儒
  魏賈逵字梁道襄陵人為𢎞農豫州刺史文帝稱為真刺史
  宋賈逵建武軍節度使有戰功
  陳登二
  漢陳登廣陵太守有時名
  宋陳登淳祐間知新昌縣政平訟理民懷其德立祠祀之
  劉珍二
  漢劉珍字秘孫永初中為謁者僕射與馬融等校定東觀五經百家文字又撰釋名三十篇以辯萬物之稱云
  隋劉珍居安樂山開皇中忽以所齎丹經鐘磬封石室中曰六十年後當有聖君取之唐髙宗聞其事遣使取丹經鐘磬以進
  李充二
  漢李充字大遜家貧兄弟六人同食遞衣妻有私財勸令分異充即逐之母䘮行服墓次有人盗其墓樹者充手殺之選侍中見忤鄧隲改中郎將年八十為國三老安帝賜以几杖
  晉李充字𢎞度少孤其父墓中柏為盗所砍充手刃之有文學兼善楷書再為王導褚裒叅軍遷大著作郎於時典籍混亂充删除煩重以類相從分為四部甚有條貫秘閣以為永制
  劉陶二
  漢劉陶字子竒官侍中改諌議大夫屢有直言嘗上鑄錢議
  晉劉陶為揚州刺史見劉隗傳
  李燮二
  漢李燮固之子桓帝時河南尹時以貨賂為官詔書復發横錢三萬以實西園燮上書諌止
  西魏李燮京兆尹吏民歌之曰恩如春威如虎愛如母訓如父
  李衡二
  三國李衡吳丹陽太守每欲理産業妻習氏不許乃宻種橘千株以貽其子
  宋李衡江都人厯官州縣有聲以秘書修撰致仕聚書萬卷自號樂庵
  劉劭二
  魏文帝時劉劭為尚書郎受詔集五經羣書作皇覽又撰人物志行於世
  晉劉劭有才幹厯御史中丞侍中尚書見劉隗傳
  晉解系二
  一雍州刺史為趙王倫所殺有傳
  一九真太守董元勇將為元所殺見陶璜傳
  葛洪二
  晉葛洪字稚川有仙術
  宋葛洪婺州人叅知政事侃侃守正有大臣風
  張邵三
  晉張邵瑯琊内史時劉毅用事其門如市惟邵不往宋武帝聞而重之轉太尉叅軍武帝受命封臨江伯
  南北朝張邵為宋雍州刺史修立堤堰闢田數千頃公私充足
  宋張邵烏江人以直龍圖閣使金議論不屈留于北十餘年而歸
  成公綏二
  一晉中書郎有俊才長於詞賦張華每見其文歎伏以為絶倫
  一慕容超太史令超因灾異宻詢於綏綏謂失政所致超懼而大赦
  晉王渾二
  一為凉州刺史係戎之父與阮藉友者
  一為司徒係濟之父與王濬争功者
  晉周撫二
  一為彭城内史以反誅
  一為王敦將
  何隨二
  晉何隨江陽人舉孝廉不就即家拜本郡太守邦人稱云江陽皎皎何使君
  宋何隨郫縣人仕蜀為安漢令蜀亡去官時巴土大饑遣吏取民芋以自給隨以綿擊其處民見之曰聞何安漢清廉必此人也
  劉濳二
  南北朝劉濳梁赤城郡守時憲令疎闊百姓多不遵業濳綏撫有術俗為之變
  宋劉濳祁陽縣令民多逋亡濳作還鄉歌招來之民皆感泣而歸
  蕭鈞二
  一蕭鸞子梁武時中書郎
  一蕭瑀從子唐太宗時率更令
  徐勣二
  唐徐勣字懋功即李世勣
  宋徐勣字元功龍圖閣直學士以不附蔡京致仕
  陳繹二
  一陳叔明孫唐侍御史
  一宋翰林學士出知建昌軍賔禮郡人吕南公為諸儒倡有傳
  張昌宗三
  唐則天時張昌宗倖臣也髙宗時有張昌宗為修文館學士
  宋張昌宗漢陽人八世同居嘉定間表為義門
  杜佑二
  唐杜佑官司徒岐國公著通典二百篇
  元亦有杜佑性至孝父殁廬墓有馴兔之瑞
  王縉二
  唐王縉乃維之弟為宰相有傳
  宋王縉分水人官御史司諌每謂人才實難多事之際尤宜為朝廷愛惜以故不事彈擊而惟論安危大計髙宗以得諌臣體稱之
  郭震二
  唐郭震字元振魏州人朔方大總管封代國公
  宋郭震字希聲蜀州人博學能詩所著有漁舟集
  唐韋綬二
  一為翰林學士
  一為華隂令
  唐李光進二
  一光弼之弟一光顔之兄皆為名將秉節鉞
  唐李益二
  兩李益皆憲宗時人一為尚書一為庶子嘗有禮㑹尚書李益歸笑謂家人曰大堪笑今日局席兩箇座頭總是李益
  唐韓翃二
  兩韓翃皆文宗時人一為平廬幕府員外一為江淮刺史時知制誥闕人帝命與韓翃中書具二人進帝書春城無處不飛花詩云與此韓翃
  唐王仲舒三
  一為左拾遺與陽城共諌裴延齡入相後為江西觀察使
  一蘇州刺史為政不擾治為天下最
  唐王忠嗣二
  一朔方節度使有破賊功為時名將
  一為代州别駕大猾閉門收斂不敢干法數輕騎出塞
  王遇二
  唐王遇武進人肅宗時與弟遐俱為盗所執將殺其一兄弟爭死賊俱釋之
  宋王遇龍溪人知常州終戸部郎中師事朱文公著兩漢愽議
  杜衍二
  唐杜衍知乾州後再知永興軍時方用兵民苦調發衍區處有方比他州費獨省
  宋杜衍山隂人為宰相封祁國公
  王旦二
  唐王旦知愽羅縣勤於農事百姓頼之
  宋王旦為宰相
  王昌齡二
  唐王昌齡以詩名
  元王昌齡守衛輝路導水溉田有惠政
  張齊賢二
  唐張齊賢知永興軍時閤門祗侯趙賛以提㸃闗中芻糧所為多不法齊賢列其罪抵於法焉
  宋張齊賢為宰相
  李琪二
  五代李琪燉煌人舉進士事梁為翰林學士梁亡事唐為右僕射有文章名
  宋李琪伊闕人以材力厯事太祖太宗真宗至左武衛大將軍有貪鄙稱
  王殷二
  一為朱梁節度使以反誅
  一為漢節度使隠帝欲殺之不就後仕周復為節度使為太祖所殺
  髙昉二
  宋髙昉夀陽人好學善為詩太祖時為樞宻直學士元髙昉元城人官湖廣行省平章招撫兩江叛民以功受賞
  宋王永二
  一華陽人為太宗右補闕吴越納土永受命徃均賦悉除無名之算太宗嘉之琪之父
  一郪人舉進士知眉州恂恂謹飭有令譽維之父
  宋王繼勲二
  一陜西平陸人磁州團練使一孝明皇后母弟各有傳
  宋王鼎四
  一為神仙自號王風子真宗召至禁中長揖不拜有脩真書
  一為翰林學士涿州人博通經史時馬唐俊有文名上已與鼎袚褉因飲索鼎賦詩鼎援筆立就馬俊驚其敏妙
  一河北都轉運鹽使性廉父財悉分諸弟奉使髙麗得千縑盡數散之族人
  一知深建二州深卒有謀應反賊王則者鼎先期禽之知建令行禁止
  宋王陶二
  一王陶萬年人爽邁善書翰林學士出知陳許蔡汝四州有傳
  一王陶嘉祐中提㸃福建刑獄以滌寛澤物為心日著聲譽
  王晉卿二
  宋王晉卿漢州刺史時蜀初平冦盜充斥晉卿設方畧捕之劇賊逺遁
  元建德尹有政績民為立生祠
  宋王延德二
  一開封人知華州上太宗南宫事迹三卷
  一大名人左千牛衛上將軍以攀附得官傾險好進時人惡之
  宋張忠二
  兩張忠俱開封人一英州團練使一永興副都督並仁宗時人
  宋張觀二
  一字思正絳縣人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
  一字仲賔毗陵人度支判官廣南西路轉運使並仁宗時人
  宋王佐二
  一王佐山隂人朱文公榜進士第一知平江府有聲一長寧守將元兵㧞長寧佐及其子不屈死之
  宋黄震二
  一字伯起建州浦城人一字東發明州慈谿人俱以直言稱各有傳
  宋王應麟二
  一知徽州其父撝嘗守是郡父老曰此清白太守子也一鄞人官禮部尚書翰林學士學問該博著玉海等書
  宋孫益二
  一揚州泰興人紹定中李全犯揚州益應募拒賊戰死一不知何許人宣和末知寧朔府救太原戰死並見忠義傳
  傅霖二
  宋傅霖隠士與張詠同學詠貴求霖三十年不可得一日詣詠詠問昔何隠今何出曰子將去來報子耳後一月詠卒
  金亦有傅霖官崇義節度副使殁於兵
  宋王益二
  一景定間知蘄州治尚寛和嘗開麒麟山立郡治得古墓碑云本有千年地姑借五百年感謝王刺史移我過西園
  一臨江軍判官明察敏斷吏不敢欺郡有蕭灘舟渡者必敗吏因呼為判官灘
  女麻姑三
  一漢時王方平妹同過蔡經家者
  一石勒將麻胡秋之女其父勇悍人畏之築城晝夜不止惟雞鳴稍息姑有恤民之心偽為雞鳴衆雞效之工乃止父覺欲撻之女懼而入仙姑洞後乃飛昇
  一建昌人脩道於牟州姑餘山宋政和中封真人一云劉氏有大槐忽夢一女官乞槐修廟後數日失槐所至迹之乃在麻姑廟前
  王生
  漢文帝時有王生張釋之為結襪者
  餘見前錄
  劉章
  漢光武兄子劉章嘗為平隂令不以貴自驕在邑有善政
  餘見前錄
  王信
  宋王信知紹興府境有湖四面皆田歳苦旱信創斗門築壩捍滙浸為上腴民立祠其上號曰王公湖
  餘見前錄
  王褒
  梁元帝時王褒為左僕射魏師入都與皇太子出質請降
  餘見前錄
  王平
  宋太中祥符中知福州時轉運使王贄欲増福州官田租税平不可乃止
  餘見前錄
  王式
  唐王式宣宗時晉州刺史嵗歉民徙他州不納式勞恤之活數千人
  餘見前錄
  任安
  蜀處士任安有學行秦宓薦之劉焉焉表諸朝以時亂聘命不及見秦宓傳
  餘見前錄
  王霸
  漢王霸上谷太守與烏桓大小數百戰北邊無事餘見前錄
  李固
  一漢泰山太守先是境内盜起追討不服固至以恩信綏之盜皆散去
  一晉荆州刺史荆州盜起命固治之固到盡赦前罪與之更始於是賊帥自縳歸首固皆原之半歳間境内清平
  餘見前錄
  張儉
  唐張儉代州刺史勸民墾田力耕公私皆足
  遼亦有張儉進士第一官左丞
  餘見前錄
  王沉
  南齊王沉秣陵令清亷戒慎身恒食祿而家日貧餘見前錄
  王質
  唐王質虢州刺史李德裕器之後為河南尹政化大行宋王質以轉運使攝荆南府時有訟婚者訢貧無資故後期質出私錢助之吏捕盜人衣者曰為饑寒迫耳質命取衣衣之
  餘見前錄
  張説
  南宋張説劉瑀為益州瑀去任將佐吏以去曰隨我上豈可為張説作西門客耶
  餘見前錄
  王素
  五代利州太守王素行寛政减苛法
  餘見前錄



  同姓名錄卷十三
  總記
  應城陳氏姓觽云晉書有萇從簡五代史亦有萇從簡名疑云黄帝臣有風后夏禹時亦有風后黄帝臣有扁鵲善醫戰國時亦有扁鵲善醫黄帝臣有伍胥楚亦有伍胥逸民有朱張後漢亦有朱張字孫卿六國有樓緩而漢淮南王臣亦有樓緩秦末有田疇而三國魏亦有田疇漢荆州太守有巨武而苻堅將亦有巨武王氏宛委餘編云僧有兩智永一為晉書僧一為宋畵僧五代有兩王彦章一梁大將為後唐所擒一吴統軍為楚所擒唐則天時有兩王方慶一為相一為尚藥奉御唐昭宗時有兩李繼昭一本孫德昭一本符道昭俱賜姓名降朱梁為使相巵言云南朝有兩劉琨文人有兩蘇子卿此皆前錄所未載者
  湘東王有同姓名錄一卷今其書不傳余僧杲廣為四卷詳矣予捜而補之復得若干人蓋以成僧杲之志爾其諸盜賊不錄異域不錄名位不顯行業無聞者不錄至於漢唐宗室重複者多要無闗於臧否亦所畧也觀者當自得之四明周應賔識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