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驻中国京剧团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中国京剧团革命委员会
1969年5月31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毛主席在二十七年前就谆谆教导我们:文艺工作者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

文艺界的斗、批、改的基本内容就是落实毛主席的文艺方针、路线、政策和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斗、批、改的中心就是用毛泽东思想改造文艺队伍。

要保证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贯彻,使文艺真正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有力武器,就必须有一支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革命文艺队伍。

我们敬爱的江青同志非常重视革命文艺队伍的建设。她送给我们革命文艺战士金光闪闪的《毛泽东选集》,她亲自写信鼓励革命文艺战士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她一再教导我们“要演革命戏,先做革命人”,多次指示革命文艺战士到工农兵中间去,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

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节节胜利的凯歌声中,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遵照江青同志的指示,我们驻中国京剧团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和中国京剧团革命委员会,曾经分别组织我团两个创作组到河北定县、北京顺义农村和海南岛等地去深入生活,全团还曾去京郊农村参加劳动。在广州参加交易会演出过程中,还抽出一定时间,到工农兵中间去,进行短期参观访问。在同工农兵接触中,同志们受到了极其深刻的教育,进一步认识到毛主席指示我们要到工农兵中去,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的伟大意义。

只有深入工农兵,接受工农兵再教育,才能培养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锤炼出忠于毛主席的红心。工农兵最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最热爱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最热爱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这是大家感受最深的一点。从黄埔港的码头工人,焦庄户的农民,到日夜守卫在祖国海南前哨的解放军战士,都有一颗忠于毛主席的红心。毛主席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大家亲眼看到坚守在祖国海南前线的八姐妹英雄炮班,宣传毛主席最新指示不过夜。她们不怕天黑,不怕风浪,提着小红灯,驾起小船,把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连夜送到出海的每条渔船上。工农兵那种“最新指示一发表,立即宣传,立即行动”的“最宝贵的作风”,深刻地教育了大家。我们深深感到: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农兵群众,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主人。在接触中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的,有三十几年前曾参加红色娘子军连的老红军战士,有抗日战争期间坚持平原地区游击战、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民兵老英雄,有解放战争时期在举世闻名的辽沈战役中立过功勋的战斗英雄,有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坚持在农村两条路线斗争最前线的革命干部,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年轻革命闯将。他们都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们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只有深入工农兵,接受工农兵再教育,才能懂得什么是阶级,什么是剥削,什么是革命,才能提高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林副主席教导我们:“不懂得什么是阶级,不懂得什么是剥削,就不懂得革命。”在深入工农兵的过程中,同志们听到了贫下中农对地主阶级的血泪控诉,在万恶的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的劳动人民都有一本血泪账,不论南方北方,地主老财都是一副黑心肠。我们也看到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在农村阴谋复辟资本主义,企图使贫下中农再受二遍苦的滔天罪行。这一切,使我们受到了活生生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

只有深入工农兵,接受工农兵再教育,才能树立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的无产阶级世界观,才能创造出为工农兵的文艺。工农兵热爱的,我们就热爱。工农兵痛恨的,我们就痛恨。工农兵欢迎的,我们就大力发扬。工农兵反对的,我们就坚决扔掉。同志们表示,一定要带着象工农兵那样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要带着工农兵的感情,来创作、演出革命样板戏。演员同志们掀起了苦练基本功的新高潮,决心为革命而练,为工农兵而练。

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在工农兵的教育下,全团同志们的思想感情逐渐起了变化。演员同志为工农兵演唱革命样板戏,不管是在机器轰鸣的海港,还是在烈日炎炎的田头,乘风破浪的炮艇上,也顾不得口干舌燥,嗓子好坏,身体疲劳,觉得为工农兵演唱革命样板戏,就是最大的幸福。大家深深体会到,按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虚心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是我们革命文艺战士一辈子应该走的唯一正确、无限宽阔的革命道路。只有“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不断锤炼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一颗红心,提高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才能把立足点“逐渐地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实现思想革命化,做到思想、生活、技巧“三过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